跟踪审计保证措施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跟踪审计保证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时间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与竣工结算审计比较,其审计工作的业务量比较大,并且具有服务性和咨询性。所以,专业的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必须要根据主管部门需求,及时提出咨询服务,事前预防超预算现象、超投资现象以及盲目扩建现象。下面,笔者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相关探究。
1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1.1 建设项目前期跟踪审计
在建设项目前期实施跟踪审计工作,必须要对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量清单以及建设项目投标最高限价进行复核。审查建设项目施工合同,主要审查其是否与现行法律、政策、法规相符合,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条款,其语言文字是否规范、严谨和简练,在描述专用条款的时候是否清晰。还要对建筑企业是否健全内控制度进行检查,对于没有完善内控制度的企业要对其进行指导和督促,使其建立起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建设项目规范实施,项目资金得以合法使用。
1.2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工程进度款拨付、材料价款、隐蔽工程量、现场变更签证单等进行控制和监督,对其进行跟踪审计。
首先,要对建设项目隐蔽工程量进行现场确定,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隐蔽的项目,建设项目的隐蔽工程量是否属实仍需我们进行确定。因为其属实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最终的工程造价以及结算审计效果。与此同时,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一方必须要对建设项目施工工艺以及隐蔽工程量实施现场确认工作,并且将其真实、详细的情况在审计工作底稿之中记录下来。
其次,对材料价格进行核实和确定。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必须要根据合同条款实施区分,如果在合同中约定这一材料是固定的价格,跟踪审计人员要对进场材料型号、规格以及品牌进行核实,明确其是否与招标文件或者合同约定相一致。如果合同约定或招标文件报名该材料是可调价格,那么,审计人员必须要对材料的型号、品牌以及规格等进行复核。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和询价,掌握市场的行情,避免由于市场变动而导致不必要损失。
最后,还要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签证、变更手续是否真实、及时、完整、合理、合规,必须要对其实施定性审查,明确其是否拥有合法的依据和手续,是否与现行规定、工程招投标文件精神、施工合同相符合,反映的内容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变相重复计取等问题。
1.3 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跟踪审计
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为单位下发限期申报竣工结算书面要求,审核并验收建设项目施工方申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真实和完整。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方所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复核,包括对隐蔽工程量、设计变更等的复核,旨在保证建设项目施工方所提供的资料,能够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建设企业还要根据合同约定来要求审计人员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
2 保证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的措施
2.1 明确管理和咨询关系
服务和监督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要职能,必须要对角色定位进行准确把握,履行工程监理、项目施工以及建设管理工作的职能,但是并不从事以上工作。对跟踪审计人员角色进行定位。首先,对建设项目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合理控制进行重点关注,明确职责条例和程序规范,不干涉不涉足建设项目监理、施工以及管理具体工作,不能代替实施管理职能。其次,对审计文化的价值进行挖掘,挖掘其精神层面价值,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再次,提升建设项目质量,保证建筑该工程造价管理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对投资规模进行控制,有效降低建设项目成本。最后,要提升审核的质量以及效率,保证建设项目施工方、建设方的工程相关各方合法权益,保证建设项目质量以及建设项目进度。建设项目审计人员要不断对专业技术进行学习,拓展自身的业务知识面,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的素质。与此同时,建设项目审计人员还要实施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对新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自身审计的能力,实现审计目标。
2.2 明确跟踪审计合同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在招标单位协助之下,对即将委托的机构内容制定明确的规定,在保证工作内容一致的情况下,对各个跟踪审计单位收费额进行比较。与此同时,还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细化跟踪审计的内容。检查项目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设用地批准、环保及消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计划和施工许可等相关文件是否齐全,对招投标的结果是否有效、合法进行检查,还要检查合同条件是否公允,是否符合规定,其和投标的承诺以及招标的文件是否一致,这样能够从本质上避免产生扯皮现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提升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
2.3 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首先,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设计的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能够与其他人员协调相处,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督促建设单位能够及时公开项目预算、进度、业务内容等,能够及时优化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案,从本质上发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作用。其次,应该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进行相关问题的协调,对于有异议的地方,应该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反馈。同时,做好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协调工作。
3 结语
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跟踪审计是重要的内容,更是防控腐败和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方法。当前形势下,建设项目审计的重点大多数为决算审计和完工后结算审计,这属于事后静态审计,并不具有预防功能。想要保证建设项目审计的质量,必须要坚持关口前移,对事中监督、事前审计进行强化,开展行之有效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阮明越.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招标,2009(49).
[2]宫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煤炭技术,2007(03).
篇2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房地产开发;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89-02
自2005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和土地“招挂拍”制度的推行,房地产开发从过去的暴利时代逐步向微利时代过渡,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控制日益成为开发商所关心的重点,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开发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造价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造价咨询机构对开发项目从前期、实施、竣工结算的各阶段、各环节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审计中被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效果。
一、开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特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结算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事后控制,这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是在工程实体形成,竣工交付使用后进行的,虽然也能节约一定的建设资金,但是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即工程建设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只要发生了便不好挽回,即使在工程结算审计中认为不应增加或可以降低的费用,但由于已经发生且程序合法、手续完善,已经无可挽回。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则是对工程施工前期至结束全过程的控制,即工程招标结束签订合同前造价咨询就介入,在整个工程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施工、竣工结算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签证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避免事后发生争议。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定工程造价,避免了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投资失控,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减少了后期审计的工作量。最后,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竣工结算工作业务量大,并且带有很大的咨询性、服务性,实施开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委托方或投资方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将盲目扩资、超投资计划、超预算等现象消灭在事前。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内容
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十分复杂,从总体上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
1.招标阶段。该阶段接受委托的造价咨询机构协助委托人编制或审核施工、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文件,保证其内容完整,有关要求合理、合法;主要包括:审核工程量清单,并保证其完整、正确;项目设置(特别是第五级编码设置)、项目名称表达、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审核标底,并保证其完整合理;参与招标、评标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其符合有关规定等。
2.合同签订阶段。该阶段造价咨询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拟订施工及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保证其合理、合法合同形式;审要合同条款(付款方式、合同双方风险的分担,特别是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供应方式及价格的确定、合同质量等级、合同工期、工程计量程序和方法、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处理等)是否有利于降低风险、控制造价、发挥投资效益;重点审核合同中关于工程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的签发和确认方面的条款,明确工程造价结算方式,避免因合同签订的漏洞造成索赔现象的发生。
3.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投标的工程,依据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的内容进行跟踪设计。跟踪审计部门参与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的论证,对影响工程价款的部分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方案;审核图纸以外工程经济签证,对于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特别是隐蔽工程,审计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审核或确认,并作相应的取证;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参与工程进度款支付额的审核。审核付款、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是否与合同条款相符,以及进度拨付款额度,防止工程款超付或业主方所供材料款的漏扣,避免工程进度滞后或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定期进行计划支付与实际的比较分析,不定期提交造价变化分析报告,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纠偏的措施;收集整理有关新材料、新工艺实施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等进行跟踪记录,作为审核与编制招标文件的基础资料;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审计咨询机构会同开发企业、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对新工艺的工、料、机的消耗量进行试验、测定、计量,积累施工项目单价资料。
4.竣工阶段。分析研究可能发生工程费用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性对策,避免减少承包单位提出索赔的机会;审核承包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并进行协商,及时处理费用索赔;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审计工程财务决算。
三、跟踪审计工作的控制重点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实践中,常常是对建设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的建设活动全部参与并审计,这种做法重点不突出,不仅工作量大,造成审计资源浪费,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跟踪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跟踪审计的关键。首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影响较大且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工作内容,要作为跟踪审计的重点和必审项目,提前介入。对其他工程内容和施工活动,根据审计资源和条件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取证和审核,随机进行。其次,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措施和方法重点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措施和方法一般比较安全,技术含量较高,因此措施费用也较高。而施工单位往往愿意采取简易的施工方法,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最后,对后期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要重点审核。对涉及变更应先报审变更资料,经审核需要变更的,要严格程序,避免随意变更。对牵扯到增减工程造价的现场签证,不仅要对其进行论证,还要求其现场签证的时间性,不能补签、改签,对签证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必要性要重点审查。
1.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审计人员参与招投标工作,主要从招标程序、招标文件、招标组织上进行审计监督,审查有无不按规定执行,有无暗箱操作,是否按招标工程的综合条件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2.合同签订前的审核。对合同的签订进行监督和法律咨询,审核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审查有关文件精神是否落实到合同中去,对于约束施工单位行为的处罚措施有没有具体体现。
3.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重要部位和重要环节进行重点跟踪。根据施工进度,采用定期或不间断方式进行跟踪、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记录、取证。对于定额缺项或不在综合单价中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协助有关各方做好实际消耗量的计量、记录。
4.把握好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关。以合同的形式,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必须变更的,应先报审变更资料,经审核需要变更的,要严格程序,避免随意变更。严格审查施工签证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必要性。
篇3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污染、雾霾等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问题。政府在面临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制定时是否从实际出发,在执行时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通过这些环保政策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环保目标等等都是判断一项环保政策是否合理有效的依据。因此,为了保证政府环保政策的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机关应对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行跟踪审计,本文中分别对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的目标、意义、特点以及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政府环保政策;跟踪审计;效率;效果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1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要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过程的监督,它具有绩效审计的特点,是一种有重点的过程性审计。它具有时效性、持续性、针对性、促进性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用以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状况。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一系列的环保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目前环境状况,我们需在环保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引入跟踪审计。
一、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目标与意义
政府环保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目标是审计机关在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持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政府环保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做到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运用有限的审计资源,最低的审计成本,达到最优的结果。
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政府介入加强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了确保政府环保工作的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就尤为重要。
通过对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能够及时揭示环保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与风险,相关人员据此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做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调整,促进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为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现实依据,保证环保政策实施路径的通畅。
二、政府环保政策贯彻实施情况的跟踪审计特点
(一)动态审计
常规的审计一般是放在环保政策实施后,审计人员将面临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审计。然而跟踪审计的运用,可以使审计人员分阶段审计,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审计人员参与环保政策制定、落实的全过程,使审计人员条理清晰,相应的也将审计人员所要审阅的数据资料分散开来,有利于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审计意见更加准确
政府环保政策从制定到落实再到产生效果,需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常规的审计一般都是在事后进行,这样以来审计人员所获得的数据因为时间长容易出现不完整、不准确的现象,最终导致审计结论出现误差。跟踪审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审计人员从政策的制定到效果的产生都一直参与其中,有利于审计人员及时获取相关数据资料,致使其最终得出准确的审计结论。
(三)重点性审计
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需要,对重点部门、重点步骤进行重点审计,做到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用有限的审计资源,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工作。
三、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审计内容
围绕环境保护工作为重心,全面审计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对环保政策落实情况作出相应的重点审计,因时因地制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的总体情况;环保政策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是否按期完成;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过程终于到的困难问题;与环保政策落实直接相关的各类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重点反映环保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的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在贯彻落实环保政策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针对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其每个环节与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意见并督促整改。
环保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审计可分为三大步骤:政策的编制、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价。
政策的编制是政策形成的过程,是政策实施与政策评价的基础性环节。审计机关在对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行跟踪审计时,对环保证政策制定的审计尤为重要,它为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指明了方向。在这一环节,审计机关应充分发挥其咨询职能,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此项环保政策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实施此项环保政策可以达到预计的环保目标;实施此项环保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从环保政策贯彻落实到实现预期环保目标所需要的周期。
环保政策的实施是通过与此政策相关的一系列组织团体相互协调作用,从而实现环保目标的过程。环保政策实施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了解掌握周围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变化,充分估计环保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风险。审计机关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环保政策的宣传是否到位,相关组织团体及其个人是否都已充分获悉熟知这项环保政策;环保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出现下达的偏差遗漏;环保政策的覆盖范围有多大,是否对特有的情况作出了特别的规定;环保政策中的奖惩机制是否健全。
环保政策的评价分为环保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和环保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审计机关通过一定的标准与规范对环保政策的效率、效果的评价,获取充分客观的证据,以此对环保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并为制定新的环保政策提供现实依据。环保政策政策的评价重点首先,对环保政策的本身作出评价,评价其自身是否存在漏洞,如环保政策的目标制定是否合理。通过对环保政策自身的评价,审计机关可个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审计机关需对环保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价,使环保政策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宜。最后,审计机关应对环保政策的执行主体及其执行对象进行评价,审查其执行主体以及执行对象是否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开展工作,是否存在执行主体或执行对象因一己私利而违背政策规定、消极抵制的现象。
审计机关通过对环保政策的编制、实施、评价三个步骤进行跟踪审计,根据所获取的相关证据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供决策者参考,促进对环保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
四、结语
我国政府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体系,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综合型专业审计人员匮乏,审计现场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团体应相互合作、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环保政策跟踪审计的顺利开展,确保政府环保政策切实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对我国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最终促进我国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将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2014
[2] 苏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立体审计模式探析.审计署.2015
[3] 周红茹,关于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J].财务审计.2013
篇4
[关键词]军队项目;跟踪审计;工程;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22-01
前言
新时期军队在开展工程建设计项目审计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概算执行方案审计;三是采用竣工决算审计。这两种审计模式都将有非常浓厚的事后审计的色彩,所以无法克服其中的弊端,甚至会造成一些严舞弊现象。在军队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它是解决事后审计弊端最有效的手段,任何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将经历完整的项目生命期。
一、 关于跟踪审计的概述
跟踪审计科学理念主要是以项目周期的某个发展阶段、过程,甚至是某个环节作为审计的起点,使审计能够涉及到整个项目运作过程。军队项目跟踪审计是军队审计主体需要有计划地介入到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跟踪审计的程序,保证对军队的项目建设进行全面的跟踪、审计,从保证进军队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真实性,使建设资金能够正确、合法地使用,增加军队的投资效益。现代化的军事工程建设需要跟踪审计,而跟踪审计的核心是真正把握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周期,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审计评价,杜绝“秋后算账”的审计现象,逐渐转变为全程跟踪和事前防范。它是一项科学的审计方案。
二、 军队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发展现状
军队工程项目周期非常长,而且投资大、技术非常复杂,所以要控制的环节的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给军队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军队的正常运作。军队工程建设目前的审计方式不能深入现场进行核实,同时也无法确认信息的真伪装,所以难遏制制度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设计变更或者隐蔽工程等的现象出现。跟踪审计作为全过程运态审核的发展模式,它需要将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都能够结合起来,采用立体化监督,这是基建项目审计领域最终选择,实施基础项目跟踪审计最终促成了军队审计模式能够实现真实、合法转变。
三、 军队实施基础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问题
(一) 军队审计费用有限和跟踪审计的成本过高
跟踪审计的内容和以往的审计模式能够有较大的扩展,同时还涵盖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这种广泛性、全面性和过程性审计模式直接决定了审计成本不断提高,而且军队审计经费相对有限,所以很难承受不断增加的成本,制约了跟踪审计在军队的发展。
(二) 军队审计资源稀薄与跟踪审计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跟踪审计的任务非常繁重,在介入时间由工程竣工扩展到工程建设之后,审计时间和审计次数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跟踪审计主要是对项目建设资金方面的审计,比如征地、拆迁费用的支出和管理;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和采购;建设成本、相关税费标准和财务收支核算,以上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强大的审计力量作为基础,才能够真正满足审计内容的具体要求。由于受军队人员编制方面的限制,审计人员太少,造成了跟踪审计无法有效开展。
(三) 军队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跟踪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它要求审计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目前军队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并不平衡,大部分还是财务人员从事基础性的审计工作,所以这部分人涉及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将无法胜任。
三、 军队实施基础项目跟踪审计问题相关对策
审计程序是指按照计划完成审计工作当中所需要的详细步骤,指出在审计底稿中的证据的位置,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就好像地图对于旅行者,如果没有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就需要查核方向是否有错误,能不能尽快找到最好最快的方法,节约时间和成本,保证审计的时间和成本。根椐中国国家审计程序,对于军队工程项目进行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的审计,防止项目审计漏洞的出现。
(一) 建立正确的跟踪审计的体系
跟踪审计直接控制了军队项目工程的造价,而且还进行了相应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方面的建议,直接解决了过程采用事后审计“马后炮”等问题,所以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建立正确的跟踪审计业绩评价体系,在以往的审减金额审减率为主的标准体系上,增加一些内容:是否发现工程管理制度的漏洞;是否优化改进合同条款;增进建设单位的利益的相关指标。
审计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审核项目施工阶段性,比如基础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进行审核验收,这样可以加强质量等级方面的评定,监督基建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验收进行严格地把关,防止走过场的现象出现。对于一些专业性强、基建人员没有能力验收的项目,则需要邀请专家来进行验收,对于监督基建工程竣工后的验收、技术材料和文件档案,相关部门都需要进行精细的评定。
(二) 充分整合军队审计方面的资源
军队是国家重要的部门,军队审计部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军队审计部门任务重、事务杂、人力少矛盾需要通过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去解决,同时必须利用现有军队的审计资源和其他资源合力去解决各个供需方面的矛盾。要想充分整合军队审计方面的资源,我们只有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军队审计的力量。内部审计机构置身组织的内部,而且还熟悉建设项目的情况,它与管理层沟通更加地方便。因此,有时间也有条件保证能够及时地进入现场进行跟踪审计,由于社会审计组织人力资源比较充足,经验非常丰富,对于保密性不高的工程项目可以邀请内部审计人员,帮助军队审计人员了解工程建设的情况,并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咨询工作,取得更多现场的证据。
比如采用事前审计的工作,就需要通过审查招标文件与合同规定要事前进行预先规定质量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军队项目能够按照标准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国家标准进行。同时审查建设单位需要派驻相关的人员,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是否委托监理及监理的细则、工序的计划或者安排、施工项目的资质和工作经验、工程中的问题验收方案等,都需要施工单位和施工组织人员进行监督。
(三)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军队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用人机制,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去吸引人力,并留住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才的进步。在年龄、职务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科学搭配,能够形成金字塔的人才发展梯次,在审计系统内部需要参照现行的干部考评的发展模式,结合审计的特点,真正细化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灵活的用人机制。目前高校仍然是军队人才培养重要的基础,军队院校首先要与部队的工作紧密结合,及时地调整学科的配置,不断地更新学科的内容,真正推进教学的改革,建立一个多层次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给军队的审计力量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论
据统计,在军队项目进行决策与设计的阶段,审计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在75%,最高达到了90%,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实现审计关口进行前移,可以事先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跟踪控制,真正提高了项目论的可靠性和决策方面的科学性,使工程项目更加地科学合理,从源头上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效益,提高了军费使用率。跟踪审计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审查,需要及时发现问题,缩短审计信息反馈的效率,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地提出相关审计的意见,帮助部门建设单位,可以实现审计工程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辉.军队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导报,2011(14)
篇5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 跟踪审计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 E2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基建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好建设资金是摆在审计工作者面前现实课题。
建设项目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转化,从被动审计向主动审计转化
传统审计模式是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跟踪审计可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跟踪审计可分析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动态监督建设过程各阶段的运作,审核思路更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细节记录不详,很难区分清楚、正确判断等问题的发生。
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在现场会同参见各方签字认可实测记录后即可计算出相应工程数据,避免相互推诿不签证,积压签证的弊病,使签证审计量分散在施工期间,从而加快结算审核速度,加大审核力度,保证结算审核质量,提高审计经济效益。
从最终结果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是从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结算时为止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的审计与监督,把传统审计以竣工结算为工作重点的审计,转化为以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为审计工作重点,不但重视审计结果,也重视审计过程,更能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上述特点决定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较审计风险更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其责任重大,风险也较大。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却相对滞后,使审计人员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有共性的判断和评价。
审计介入时间点模糊
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入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是还是项目招投标阶段介入,深入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和结算审计阶段。我国目前现有的工程造价审计力量和现行的建设工程建设程序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种是在项目立项阶段, 也就是在可行性报告批准以后;一种是项目的设计阶段,即从项目的初步设计开始; 还有一种是项目招投标完成后,进入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如果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明显。
项目跟踪审计可从投资立项开始延续到竣工交付使用为止,跨越时间长,要对项目建设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审计风险大。项目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工程审计人员应从初步设计方案比选论证阶段开始介入,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方案比选,关注工程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的经济合理性,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把握跟踪重点。
跟踪审计人员越位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地介入进行过程审计,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供建设单位管理部门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初始目标,而不经意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了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征求审计部门人员的意见,审计人员表态后,建设管理部门才签署签证,甚至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在签证单上签字。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职责分工不清,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不能落实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责,加大了审计方的风险,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
跟踪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就很难对工程现场发生的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很难对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决策,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工程技术知识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然而,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详细的审计内容,长期的审计过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与此同时,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进行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了解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技术手段。因此,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中介机构参与审计质量较难保证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往往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作为中介机构而言,其取费主要考虑两个因素:投入成本和工程审减金额,并根据基本审核费加审减额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或直接按审减额度计费。于是矛盾点就会集中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这样,在跟踪审计中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审核单位来说,就容易产生发现问题而不指出问题,这样就达不到跟踪审计的目的,跟踪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另外,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层次不齐,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错误漏洞在所难免,审计质量较难保证。如有的中介协审人员不注重查勘现场,仅对被审计单位的送审资料进行核对,其结论势必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跟踪审计廉政风险大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在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跟踪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程序是任何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都必须遵守的,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完善并贯彻各项跟踪审计制度则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熟悉审计法规条例、建筑法规条例及其相关知识学习。
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中介造价审计单位应企业信誉好,资质等级高;配备好协审队伍;要加强业务指导,特别是要强调审计纪律和审计程序;加强审计质量复核。
妥善处理项目参建各方关系
遵守跟踪审计是审计监督原则。审计部门应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使各方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常见的形式
1.1审计部门介入项目建设管理
通过采取跟踪审计模式,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是跟踪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地介入施工现场进行审计,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问题整改和工作改进。但是采取该审计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越位项目管理者的职权范围,造成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过分依赖审计,利用跟踪审计解决本该应由他们自身解决的问题,事事要获得审计确认,把审计当作“安全盾”。而时常审计人员也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他们的参谋,又因为事实上很难对监督和管理进行明显区分和把握,督促权容易演化为管理权,造成审计的缺位和越位,给审计工作埋下风险隐患。
1.2审计人员疏忽或遗漏了重大审计事项
(1)审计人员介入重大建设项目前期,而参与审计人员未对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在没有详细了解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草率签字认可。(2)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不够准确。部分建设项目,工程量复杂、涉及金额巨大,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不规范,或者公司管理松懈,项目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加之被审计单位不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提供的被审资料不真实或不完整,使审计员不能全面掌握工程情况和发现被审计单位问题,做出不全面的审计决定,将增大审计风险。(3)由于跟踪审计相对于传统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所涉及的建设项目业务环节繁多,对审计人员掌握的知识范围要求更高。而且对比传统审计,跟踪审计业务量更大、时间节点要求更紧凑,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任务繁重、审计时效要求高的状况下,易出现实际操作不熟练、失误率高,也容易造成审计疲劳做出习惯性结论。同时因审计人员工作不到位、取证不完整、未严格落实审计方案忽略或省略了重要的审计工作程序和审计内容,致使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遭受质疑,造成审计风险。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2.1跟踪审计要定位准确,谨防越位和错位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较传统审计大不同之处就是实际参与到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容易让审计人员对管理和监督的职责范围产生错误判断。这需要审计人员充分了解自身的审计监督职责范围和内容,区分项目过程审计监督与项目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界限,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通过项目建设流程的审计监督,从而促进项目建设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审计部门应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明确审计人员职责范围,对过程审计监督与项目建设管理进行详细区分,防止越俎代庖,避免减少因审计越位而引发审计风险。
2.2适时介入,把握重点
提前介入建设实施项目各环节,已经成为有效实施跟踪审计、提高项目建设管理形成共识。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编制跟踪审计方案,合理选择审计介入时间。同时,在跟踪审计介入之后,审计部门应把握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审计重点,紧盯“风险点、发热点和出血点”。
2.3完善工作机制
(1)有效整合审计资源。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者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借助专业人士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避免因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遇到专业不熟悉、不了解的事项做出不准确审计意见所产生的审计风险。进一步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审计资源使用效率与效果,强化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形成集约化管理模式。同时,要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者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签订《审计服务合同》,在合同中对审计质量、信息保密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有效规范外聘审计人员行为,实现审计风险的全方位控制。(2)制定跟踪审计相应制度和完善审计程序,主动规避审计风险。采取主动出击,结合实际跟踪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合理借鉴传统审计管理办法,制定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防止越俎代庖。同时审计操作规程能较好的给审计新手提供审计指引,从制度上保证跟踪审计规范、健康、有序的开展。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职业素质,主要措施有:①改进审计工作作风,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敢担当、敢碰硬,把牢审计质量“生命线”;②通过专业调考的方式,积极打造和锤炼高素质审计专家团队,培养一批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审计骨干,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提供人力保障;③加强各层次各类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有效提升审计队伍实战能力和整体素质。
3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处理方式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通过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或者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程度,保证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三种。
3.1风险回避
考虑较多的风险因素对审计目标实现影响,以及审计机构承受审计风险的能力,放弃审计项目或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放弃原审计方案、调整审计方案的风险处理方式。使用风险回避方式来处理审计风险的优点是,它可以在风险产生之前对其进行化解,这大大地降低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但是,风险回避的前提在于审计负责人员能够对审计风险类型和风险的大小有准确的认识,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理解有偏差,采用风险回避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消极防范心理。
3.2风险转移
审计风险承担者通过某种方式将审计风险转移给其他承担者。在审计中,审计组经常要求被审单位出具一份对其提供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所负责的承诺书,如果被审单位未履行承诺向审计组提供的审计资料和数据不真实完整,造成审计结论错误的审计风险,审计组可以转移给被审单位承担,这就是风险转移处理方式。3.3风险自留全方位识别和全面总体评价审计风险,并对审计风险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在可接受范围就将审计风险保留的处理方式。
4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高、风险大。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建设工期、建设质量、建设功能和建设投资各环节管理,达到投资的最佳效果,也让审计风险大大增加。积极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同时,也要采取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审计工作要不断发展创新,找到跟踪审计与审计风险防范的最佳融合点,建立科学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提高审计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责任意识,让审计结论做到客观、公正、有效,使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贤文 单位:国网资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内部审计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资金,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是竣工决算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滞后性。
目前,为了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性,很多建设单位在大力推行建设项目监理的同时,逐步引进了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的缺陷,跟踪审计并未被广泛推行。因此,如何在当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创新跟踪审计工作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原则及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和及时的审计监督, 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跟踪审计将过去简单的竣工后被动审计或分段监督变为事前主动的、有计划的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能有效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二)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各项目参加者相互配合协调,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合理定位,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质量)和投资,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同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三)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在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往往是以全面控制为依据进行审计资源的配置,忽略了建设项目重点风险控制点,这就会造成审计资源在不同的审计风险领域得不到恰当的配置,使得审计效率降低。而融入风险导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设计审计程序,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有效收集审计证据,从整体上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最后通过审计提出审计整改意见或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并进一步采取后续审计的形式来落实审计意见或建议,以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审计。
1、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
项目建议书在编制前审计就要介入,要审查对建议书中提到的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方向,如果符合就要对项目建议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审计如:建议的必要性和依据;批建规模、地点的初步设想;建议条件、协作关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进度效益评估等,审查其是否真正客观实在地进行了阐述,倘若与事实不符必须立即提出停止行为的建议,力争将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于项目的建议依据可采取重点审计的方式。
2、对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项目被批准后,就可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要积极主动去参与,瞄准每个步骤,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勘察,各种数据资料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能放松一点,这将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实施,是否能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项目环保评价手续是否齐全。
3、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审计。
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可待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完后再进行审计,这个阶段要紧紧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要看初设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在编制预算中正确使用定额,检查预算的编制是否漏项,是否是最合理的方案,看图纸是否为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是否经过图纸、预算审查。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健全而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加强管理、协调运行、规范操作、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重点检查是否建章立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职责权限不明确、未形成制衡机制等情况。通过审计,帮助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项目控制,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同时经常性地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进行跟踪,防止制度形同虚设,避免出现大问题。
5、对征地拆迁情况的审计。
征地拆迁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工程建设项目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审计其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善、政策是否公开、标准是否到位。通过审计,要让补偿执行到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6、对招标投标情况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错误,提出完善、修改意见,避免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和损失,如: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投资控制方面的条款,对招标机构起草的招标文件草案、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错项、漏项等;对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审计,及时纠正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促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7、对工程合同的审计。
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即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规性。重点审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相矛盾的条款、补充条款和注意事项等,促进合同条款完善,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即在合同签订后,注重监督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审查有无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的现象,纠正违反合同条款和执行合同不到位的行为,促进严格履行合同。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
1、对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主要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涉及施工单位各方面的问题。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按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各种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组织了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审计监理单位是否有相应资格等级证书,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岗位证书,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签发,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过审查。审计设计单位是否有承担相应资质勘测设计能力。设计单位是否将经过会审后的资料做过技术交底。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的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设计单位是否派代表到施工现场。审计施工单位是否有承揽相应施工任务的资质,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2、对材料、设备采购情况的审计。
审查应该由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材料、设备采购以及材料差价调整有无相应的管理办法,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采购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通过审计,促进规范选择供应商,比价确定价格节省投资,预防腐败现象产生。
3、对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资料是否到位;实际施工单位是否与合同单位一致,工程的分包是否经过建设单位按规定认可的原则办理,对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单位是否有报告,是否保护现场并配合处理。主要材料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隐蔽工程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是否齐全;有关工作日志、施工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工程预算款及结算是否按合同办理;属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按相应的规定办理。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审计质量高低的问题,对审计评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4、对设计变更情况的审计。
工程通过招标投标后,设计变更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以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施工过程中各种变更的机会不合理增加造价,以弥补低价中标造成的损失。因此,对设计变更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个重点,审计主要应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乾审查,审查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变更理由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利于节约投资和保证质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要尽量对真实性做到“心中有数”,检查监理工程师的签证,防止弄虚作假。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审计。
1、对试运行工作的审计。
项目建成后的试运行工作,审计要跟踪把握好是否具备试运行的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试运行是否达到原设计的要求,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结果如何。
2、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是否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进行;是否按预验收和验收的程序办;验收的竣工报告、图纸、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对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验收中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地方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以及计划审计、档案等专业人员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这是项目建设的历史资料,一定要通过审计工作将历史的珍藏资料收集齐全,妥善保存。
3、对竣工决算的审计。
检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检查工程库存物资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用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核销有无经过有权部门审核批准;已摊销待摊投资是否真实、合理,投资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依据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资料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细致、认真地审核、复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定额套用与取费或者应用投标单价的准确性。审查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节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节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和交付的递延资产情况等。检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出具的中期审计报告所涉及的审计发现问题和建议进行后续跟踪落实,以确认管理层是否采取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通过后续审计可以根除被审计单位风险病灶,使风险预警作用更加反映充分和有实效,真正发挥风险导向的作用。
后续审计工作安排要坚持风险导向和实事求是原则,应区分不同情况:应根据纠正措施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规定来确定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对已经纠正的各种控制风险和已经实施的各项改进措施的,要针对其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
另外, 整个过程审计后按审计报告的要求要尽快形成审计报告并与有关方面多沟通,同时还要抓好报告中提出问题的处理和落实。
三、跟踪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善审计人员的构成,建立跟踪审计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组建审计管理机构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是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一般应由较高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工程、法律人员组成。单位应依据《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等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定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依据和指导。审计人员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相关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二)跟踪审计过程中资料积累要详细。
审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有关技术问题,熟悉工程量计量规则以及有关费用的测量办法,并且作好相关记录。在项目施工中,对有些事后又无法审计取证的,应把其施工过程确定为审计重点。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对施工单位完成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实,出具审核意见,作好审计工作底稿。
(三)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的深度。
在跟踪审计中,要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作为第三方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不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促使工作规范。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直接干预相关建设工作。应重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重视作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在审计的每个重大环节中,审计人员内部要及时碰头开会,集体研究解决,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监理多沟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除了写明审计结果、核减(增)额,还应把一些特殊事项交代清楚。
(作者:任职于郑州雁鸣湖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房地产财务管理及审计)
参考文献:
[1]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黎振宇,刘智. 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监督的再认识. 科技创业月刊. 2004年12期
[3]马贤明、郑朝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9-10.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跟踪审计
1.目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随着招标制度的健全和招标过程的进一步规范,通过竞争中标的施工单位利润空间趋于合理,其利润增长的预期寄托在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签证上,这就加大了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难度。
(2)目前多数基本建设项目单位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管理人员更是稀缺,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的力量非常薄弱。
(3)过去的结算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审计人员在工程已经竣工,工程决算已经完成后才接触项目,对工程前期准备包括设计和合同以及工程原貌都不清楚,只是单纯根据图纸、合同进行审计,对实际情况与图纸是否相符无法发表意见,对工程变更和隐蔽工程签证无法进行实事求是地判断,结算审计可能不全面和彻底。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作用就是
跟踪审计体现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程的招标投标、各项施工合同条款的审核以及暂定价或材料(设备)的询价招标采购、工程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的计量审核、工程进度款的计量审核、工程结算的初审等等内容上,对所需全部工程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的全过程。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1)要重点对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编制进行审核,同时对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的有关造价条款要重点审核。
(2)作为跟踪审计单位,应及时掌握大量建筑材料、设备的实际市场价格信息,较为准确地帮助企业通过询价、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来确定合理的材料和设备价格,从而达到控制或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目的。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条件、使用功能调整等等不可见因素的制约,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施工现场的技术变更和工程签证,跟踪审计人员要及时准确核量计价,及时办理书面签证手续,作为竣工决算依据,特别是对于在将来结算中准确核量有困难的分部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审计人员要现场计量,以免在决算中争议。
(4)在申请工程进度款方面,跟踪审计单位按规定进行计价,计算已完成工程造价,在合同约定付款比例范围内,提出工程进度款支付意见,从总体上控制工程项目资金的及时收回。
3.开展过程跟踪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是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合同签订的严密性、分包工程成本计量等重要因素的审计,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会使审计结果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由审计部门牵头根据需要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组成联合审计组,是进行项目过程审计监督控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实施项目过程审计的有效方式。
4.开展过程跟踪审计具体实施办法
(1)工程初期开展审计调查,着重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检查。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初期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工程开工初期之际,保证各项工作能有计划的规范运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受人员调配、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人员、机械设备未完全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工程开工后几个月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工作:
1)检查公司与项目部有没有签订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有没有进行责任成本测算,编制成本预测报告,公司有没有下达目标成本及利润指标,有没有根据合同价及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单价分解和控制,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检查是否与施工队伍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协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有无采取会签会审的制度,有无明确承包单价、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结算方式。签订承包合同首先应该对劳务队的实际施工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核,避免因没有施工能力中途退场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合同内容要规范、严谨、合理。主要包括工程数量的计量原则、单价的约定及其包含的工作内容、设计变更的处理、合同履约保证金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办理与款项的支付等,尽量保证不因合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与业主合同方面的变更管理要及时,随时掌握和运用索赔条款。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成本损失、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3)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材料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项目部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程序化、制度化,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2)工程项目中期开展跟踪审计,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篇9
【关键词】跟踪审计;审计单位;参建单位;沟通;配合
近年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建设项目各阶段均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相关管理单位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贪污浪费等现象,从而对廉政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在跟踪审计中,除了要与建设单位打交道外,还要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招标单位等沟通交流,建设单位作为业主,与这几家单位都是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的关系,都应该根据合同约定为建设单位服务。而审计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没有合同约定关系,在法律层面讲没有约束与被约束关系,如何跟他们沟通,顺利完成审计工作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下面一一列举如何同各个单位的沟通交流。
1、同建设单位的沟通与配合
受建设单位委托,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是必须的,跟踪审计单位要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本期的工作情况,必要时每周把完成的工作情况及下周的工作计划安排以书面的形式汇报给建设单位,跟踪审计不仅是事中造价控制,也要做到事前控制,有些好的建议要及时提出,以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在跟踪审计某安置房项目过程中,发现有一条图纸会审记录,施工单位在车库筏板基础马凳筋布置上,建议采用马凳间距为1000mm、钢筋同筏板主筋通长布置,设计单位答复意见为允许,本工程筏板主筋为三级钢φ22,这样计算的马凳筋数量需要100多吨。本着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结合施工中常见的做法,审计建议采用三级钢φ16钢筋就能满足施工要求,不需要通长布置,间距为1200mm即可,建设单位采纳了建议,征求了设计单位的意见,设计单位也认可能满足施工要求,对图纸会审的内容进行了整改。经过计算,马凳筋这项就节约钢筋65吨。另外,造价专业人员要按照工作计划,及时提供给建设单位必要的数据,比如招标清单及控制价的编制、甲方供材数量,而不能被动地让建设单位安排工作。总之,跟建设单位沟通总的原则是“想甲方所想,做甲方所做”。
2、同监理单位的沟通与配合
监理单位的职责是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程监理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质量与进度的控制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采取宏观管理办法。而跟踪审计主要以造价控制和微观管理为主,造价人员对定额和材料的市场行情比较熟悉,能够为甲方决策提供多样化的意见和方案,这样跟踪审计就能够较好地弥补工程监理管理的不足,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为造价控制服务。
另外,目前的建筑施工和工程监理市场还不规范,两者互相勾结损害建设方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跟踪审计可以实行第三方监督,从而对工程监理形成一定程度的牵制;建设方也可以增加一方面意见来源,不至于被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意见所左右,有利于提高工程决策水平。在平时与监理单位交往中,应当让他们感觉跟踪审计跟监理都是为甲方服务的,在平时对一些项目的检测中,让监理单位跟审计单位一起参与,监理平时没考虑到的审计也要及时提醒,共同把工程质量、造价控制好。比如在某工地跟踪审计基坑防护的时候,设计方案是80mm厚喷浆护坡,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没重视这项施工内容,也没根据规定测量喷浆厚度,审计提出要现场抽点测量,按500m2一组、一组三个点进行测量,最终协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测量厚度为75mm,并没有达到设计方案的厚度,结算时只能按照实际测量厚度计算;如果测量厚度超出设计方案中的80mm,超出厚度也不能计算,只能认为满足了设计方案的要求。
3、同施工单位的沟通与交流
在平时跟踪审计工作中,同施工单位打交道是最频繁的,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后核对预算开始,到平时形象进度付款审核、现场签证的办理、隐蔽工程部位的验收到结算的审核,时时刻刻都要同施工单位打交道,所以跟他们沟通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审计单位的工作是在造价方面进行监督,这就要求在平时跟踪审计中首选要做到客观工作、实事求是,让施工单位认为不偏不倚、公正执业,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该计取的就计取,不该计取的绝对不能计取,不能让施工单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有空可钻。
篇10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内部审计
一、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
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高校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跟踪审计,做出客观评价,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事后竣工结算审计相比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审计时间和次数不同。跟踪审计跟随项目建设进程,时间跨度广和审计次数多。二是审计方式和内容不同。事后审计一般是在获取竣工决算资料后在办公室进行审计,只是为了获取部分证据才偶尔去建设现场观察、测试,体现为报送审计的方式,审计内容就是竣工决算资料。跟踪审计则主要在建设现场进行工作,体现为就地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对平时形成竣工决算资料的各环节及相关资料进行动态决算,体现出全程审计的特点。三是审计作用不同。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作用更大,跟踪审计堵住了事后审计方式无法看到的漏洞,防止了资源流失,能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四是审计目标不同。事后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审核工程支出是否合规。跟踪审计的目标是绩效审计,审核工程支出是否合规是绩效手段和途径之一。
二、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越性
(一)跟踪审计更好地适应了审计对象
采用事后竣工结算的审计方式只能是秋后算账,无法纠正已发生的错误。事后审计的方式实际是一种报送审计方式,一般适合业务量不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采用就地审计方式,能适应经济活动较为复杂、经济规模较大的审计对象。
跟踪审计改变过去单纯的就账论账、滞后的静态的审计模式,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时进行审计监督、分析和评价,并将审计结果及时作用于工程建设。
(二)跟踪审计在利用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被忽视,而其监督功能被误视为查旧账,是“找麻烦”,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经费使用部门人为对立起来,这使得审计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开。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模式下,这种矛盾显得成为突出。因为事后审计是“秋后算账”,审计出来问题,必然把许多已经了结的事情重新颠倒过来。施工单位、学校建设管理部门、学校领导都有意见,这使审计部门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这种矛盾将明显缓解,营造出和谐的审计环境。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属于管理行为中的控制,施工单位不会有翻旧账的抵触情绪,也不存在事后审计方式可能发生无法补救的问题;学校领导和建设管理部门也会对审计部门的帮助给予重视和支持。由于审计核减在平时陆续解决,不易发生由工程变更、隐蔽工程等引起的纠纷。
(三)跟踪审计是效益审计的效载体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仅是监督,而且是一种服务。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注重审计与基建管理部门资源的共享互通,着眼于宏观,立足于微观,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中影响绩效的相关因素运用审计调查的手段取得第一手的可靠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帮助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
建设项目从立项论证开始至竣工交付使用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事前审计包括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订立阶段;事中审计是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全面审计;事后审计即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在这个五个阶段要把握一些重点环节,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成败的关键。
(一)建设项目立项阶段
这一阶段审计部门只能做建议性工作,由于项目前期论证所需的知识领域很宽,有些属于领导决策范围,现行法律法规也未赋予审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出具审计意见的权力。审计部门可与建设管理部门一起做好经济指标分析,从源头上控制建设项目造价,对投资估算、概算、投资效益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帮助领导决策。
(二)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
审计的任务是审查招投标程序与结果的合法性及操作的规范性。
审查招标执行文件是否合理,投标、开标的时间和地点是否明确,对图纸资料的说明是否清楚,定标依据是否公正合理。对招标文件的进度、付款办法、计价取费的依据、工程价款的结算办法、保修工作的措施承诺等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错误和漏洞,避免日后在施工过程和工程结算时产生不必要的争议。若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防止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追加。
监督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是否公平、公正,是否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首先审核投标企业业绩、资质等级、注册登记、历史业绩等资料,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其次要审查标底的可靠性,标底是否按图纸资料、招标文件以及有关标准定额和规范进行编制,是否控制在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内,标底以及投标报价中有无虚估、多计或少算漏项,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等。维护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还有能防止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合同订立阶段
审计部门协同校内基建、国资、财务等部门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查。重点要审查施工内容、工程总造价、施工期限和建设项目质量等是否与中标的标书一致,投标单位的承诺在合同中体现的是否充分,如质量保证、工期保证、违约责任等。对合同执行中因工程的需要确需增加新合同的,审计部门要审查新增合同是否合法、合规、合理等。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采购、供应材料,组织工程承发包,使工程设计变为实体的过程,是资金支出最多的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阶段,也是跟踪审计工作最多、最复杂、最重要的阶段。
高校基建项目中,材料、设备价格通常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材料价格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关键作用。审计单位应提前介入,开工前协商确定可调价差的材料和计算差价的方法,避免在结算价格上出现纠纷。审查材料的价格,对施工单位包工包料,要看这些材料、设备是否按招投标文件要求采购、施工,对投标报价中已指定规格与品牌的材料,更要重点审查有没有降低规格、品牌,必要时要提请质检部门鉴定,对建设项目暂定工程及暂定材料、设备要审查有无重新认定;对建设单位供的材料,则重点审核材料数量、质量、价格,以及施工单位多领的材料是否扣回等。
认真审核工程签证。签证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未尽事项或变更项目的说明和记录,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一般以变更通知书或变更签证、变更申请报批表等方式出现。从合理控制造价的角度出发,一是签证要及时,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的签证,审计人员应了解掌握隐蔽工程的技术问题,在隐蔽工程前对施工方案与预算报价情况进行审核,做好隐蔽前后的审计取证工作,对重大的隐蔽工程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一起现场察看。二是对工程变更的审计,严格批准程序,做到有据可依,变更增项资金较大应由校长办公会决定;完善变更手续,变更和签证要注明工程量与事由,并且尽量把签证图纸化。三是严格履行签字程序,签证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签章。四是所有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现场变更和现场签证,不得增加费用,不得进入结算。
(五)结算阶段
首先,竣工验收,应该审查建设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或具备交付条件,是否符合其他竣工验收条件的要求。如有的工程项目与原设计要求不完全一致,必须与修改图纸或图纸技术交底会审记录相符。其次,重点锁定工程结算,合理核定工程量。核对结算方式是否按合同规定,定额套用、取费标准、人工调整及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在跟踪审计模式下,结算审计相对简单,核减额也较小,这正是跟踪审计的优势所在。最后,结余资金审计,主要审核结余资金的真实性及其财务处理的正确性、合规性,资金核算是否做到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工程尾款即保证金的比例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工程必须留足尾款。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宫兴国,蒋中伟,雷凡.高校工程全过程委托跟踪审计的探讨[J].高校审计,2008(6).
3、马文嘉.论高校基建工程决策阶段中的造价审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4、解萍,尹向东.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中的几个主要环节[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2).
5、杨素霞.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实施的难点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