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时间:2024-04-22 16:1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1—0024—01

一、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从“实践理性”的方面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普通文化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之间,都是互相补充的关系。要使这些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必须以“实践理性”解决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各个课程之间“一手硬、一手软”的“两层皮”现状。这种“化解”要从农村初中课程的根部出发,也就是使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和为“三农”服务的要求与农村初中课程的内容相统一,建立一个一元化的农村初中课程体系,要使校本课程得到立足的空间,必须与国家课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得到提高。这就是追求增强课程发展活力和课程有序发展的,也就是要追求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完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从体制上保证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专业自,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引导农村教师积极地开发与本地农村特色相结合,适合于本地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新课程;同时要激励教师在认证其可行性基础上敢于对国家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编,实现“课程的校本化”。

我国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采取“自下而上”的课程发展策略,从而保障教师的专业自利,即“实践——评估——开发”的简单模式。主要是为了鼓励每个教师都对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积极性。让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革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实践研究,也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制。

三、采取适合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方式

让农村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种进步,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缺乏课程改革的经验,所以校本课程的发展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然而,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他们特别需要既能反映校本课程理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的示范与引导。调查资料显示,在观摩教学、教研活动、专家讲学和脱产学习等四种教师培训方式中,最受农村教师欢迎的是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因为这些方式与他们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解决他们课程开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目前许多地方普遍采用的专家讲学和脱产学习等方式却不受欢迎。这是因为专家讲学和脱产学习往往不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而且时间较短,难以解决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

四、建立多方面结合的课程发展支持系统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的,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特别是与校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性的,而最终的决策应当由所有参与教育实践的人共同决定。”这说明校本课程的改革发展是教师和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的行为。要想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建立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家长、社区为主要参与者的校本课程发展组织。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建立包括校长、教师、社区人士、家长和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主的“学习型组织”。比如,农村初中开设“绿色证书”教育的内容,学校可以把当地农技推广站的专业人士和农民企业家请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课,上课地点也可以改在农民的试验田或种植、养殖专业户的基地。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和农户以及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士之间建立起交流、开放、对话、合作的平台,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机制。当然,这个“学习型组织”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要有一段差距,需要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各方面的努力。

五、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

篇2

【关键词】湘西 农村学校 校本课程资源 对策探讨

校本课程是由某类学校或某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几年来,校本课程建设在湘西城市学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湘西州雅思实验学校主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但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学校却依然落后。湘西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

和环境资源优势,深刻挖掘开发校本资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湘西农村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教研的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校本”为原则的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有其重大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观念和现实条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对于湘西及其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学校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是这些地区开设校本课程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校本资源的开发理所当然成为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湘西地区农村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已经呈现良好态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意识、校本教研的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1.虚设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工作名不副实有的学校对校本教研的意义认识不明,但又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只好虚设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学校拿不出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教研活动的实施计划,开展活动没有目的性,收不到实际效果。校本教研活动,还是老式的听课、评课;听课没有目的,评课流于形式。

2.校本教研活动做“秀”多,务实少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为赢得上级主管领导的“欢心”,有意做表面文章,上一节研讨课,“推、敲、打、凿”重复演练多次,要回答哪些问题,哪一个学生答哪一个问题,怎么答,早己练得滚瓜烂熟,课后评课,已经没有值得研讨的问题。只有优点,没有缺陷,失去了研讨意义。

3.学校所受干扰太多,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有的学校在探索校本教研建设过程中,气氛很浓,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评比、创优等工作,使学校常年处于备检和创优状态之中,牵涉干部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以分数论英雄的考核体制,制约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方向。

4.缺乏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的保障机制学校自主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并不是说不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支持。但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督导与支持肯定不同于传统的做法,这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机制与体制上的创新。

二、湘西校本课程教研发展缓慢成因探究

1.体制性障碍

教师教研意识日渐增强与学校领导助推乏力的矛盾并存。学校教师对校本教研有较强的意识,他们能认识到面对步步深化的课程改革,仅凭旧有的经验是很难适应的。但学校领导层面助推校本教研的力度却显得不够。“领导不重视”、“有计划无落实”、“不能提供足够经费支持”等是调查过程中大多数教学工作者普遍反映存在的几个问题。

2.湘西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由于社会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从课程资源的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第一,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民族地区教师长期以来服务于“应试教育”,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技能。第二,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文盲和半文盲有2.2亿,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突出。长期以来,农民群众就很少参与到教育中来,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使少数民族地区课程开发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缺乏课程专家的引领。民族地区大多山高路远,经费短缺,很少有专家会深入民族地区学校实地指导。

3.湘西民族地区财力资源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教育投入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国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仅有614.47元、403.76元。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困难重重。图书音像资料、实验仪器、多媒体、校园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购置及开展实践活动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整理,都需要耗费人力、财力、物力。湘西地区农村的经济目前普遍比较落后,农村学校这方面的资源显得不足。22%的学校不具备上网条件,无法及时地获取有关信息资料,75%的学校订阅的图书、报刊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改变体制性障碍的缺陷,校长作为校本开发的主导者要切实履行“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和深入推进,校长肩负着主要责任。在义务教育新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教师工资统发,津贴也纳入财政“笼子”跟公务员同步发放,办学公用经费有了保证,校长也应该实现职能的“回归”。

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直接领导,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明确办学理念,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二是统筹学校各项资源,协调校外的有关资源,促进教研管理与教研实施。

三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营造优质的校本教研氛围。要重视制度建设,建立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激励机制;要做到研究问题出自课堂、来自教师,研究成果返回课堂。这样,教师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地将教研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工作效率。

2.教师作为校本开发的实施者,应勇于承担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农村教师绝大多数来自本乡本土。面对故乡的一方热土,都有一份发自肺腑的真情。而教师这个群体所受的专业教育,又使他们能以高于生活的眼光来把握本土文化。充分调动老师的热情,提高其校本研究的主动性。是推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基础。农村拥有丰富的乡土资源,有着本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这些资源是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和前提。乡村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不仅能突出学校特色,协调学校与当地的联系,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锻炼学生对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农村学校更应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民族文化传承中同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办学的硬件相对薄弱,这就要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把校本教研的重心放在课堂上。现在的课堂教学不要追求大而空的纯文本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自己生存环境中的文化形态特征、发展情况和文化成就等。

湘西地区属于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土司文化、丧葬嫁娶文化、祭祀文化、苗鼓、民族歌舞等,这些都是本土文化中的精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有意义的活动,譬如,在课前给学生三五分钟时间开展小活动,讲述有关家乡的风俗习惯,或介绍家乡一处名胜古迹,或表演一段地方曲艺;每逢传统佳节,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活动项目的竞赛等。既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又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还能在活动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

4.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支持农村学校在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或创造条件,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的支持。不光是在财政上加大投资力度,在师资力量培养上也要提供帮助。不少教师反映开展校本教研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他们在教学中碰到问题,很多时候是靠“自我经验积累”,甚至有的是“顺其自然”。“经验”是否可靠还有待检验,而“顺其自然”往往无助于问题解决,二者都不是积极的办法。为此,学校要主动与教研部门取得联系,在教学、教研、督导评估的共同作用下推动课程开发的发展,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壤,由于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和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探究方法更多。学生通过参与研发、自主选择修习所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2.着眼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使学校拥有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而有效的落实。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永春二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永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的显著优势,因而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3.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为教师潜能的挖掘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舞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实践。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过程。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教育科研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此外,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4.着眼于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

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办学传统、优势、特长的体现,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永春一中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是“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基地校”;永春二中是永春县新崛起的完中校,是“福建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两校具有各自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办学宗旨、学生的个性需求等,由学校领导、教师乃至学生作为主体开发出来的。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管理,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因此,它有利于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永春县旅游资源尤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两校地理组以永春旅游(尤其生态旅游)这一要素为切入点开发出来的地理校本课程,反映了两校地理组对永春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较为深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雄厚的师资优势,对今后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内容和原则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1.科学性。首先,两校坚持所开发的地理校本课程必须选取正确的内容和素材,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其次,在内容体系上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认知水平要求上要符合目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

2.校本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能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等要素,贯穿学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下,体现山区重点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办学特色,内容上尽可能设计以拓宽延伸类和乡土类为主、生活类和兴趣类为辅的校本课程体系。《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兼顾生活类和乡土类,校本针对性强。

3.实用性。以往的国家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缺乏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永春一中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用性校本课程,如《茶文化》、《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物理》、《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永春地方史》、《室内观叶花卉植物栽培与装饰》等,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此外,永春一中为了有效指导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010年暑假开始,该校各教研组已着手开发一套较为实用的高考复习指导丛书,最近地理组已成功开发出对学生备战高考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地理科高考知识点导学》。永春二中目前也开发了校本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永春旅游地理》和《永春县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两门地理校本课程。

4.时代性。我们主张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要紧贴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特征,在内容选材上尽可能反映当今世界最新和有价值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让学生思考,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地理校本课程。因此两校校本课程在内容上都充分重视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永春一中能够根据本县所处沿海地区山区县的独特位置,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又较丰沛,尤其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物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另一门校本课程《永春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在具体研发工作中,该校非常重视将地理信息技术尤其“3S”(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互补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都能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家课程《旅游地理》选修模块的结构和内容体系,结合本地本校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6.灵活性。几年来,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注意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学校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校本课程教学素材中涵盖了旅游基础知识、旅游环境保护、永春旅游资源评析与旅游规划、永春旅游业发展战略等灵活多样的内容,同时,在每章节后面都配套设计了实地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性活动和栏目,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两校今后还将致力于《地理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以提升学生专门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地理读图策略》、《地理识记策略》和《地理听课策略》等。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地理校本课程方面都基本上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策略。即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与课程的互动关系而不断地补充、丰富、完善、创新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这种开发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程序是:(1)两校地理组从本校办学理念、需求分析(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资源评估(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方面考虑,进行初步课程设置。(2)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提供反馈和建议,使课程开发更加合理。同时,两校还分别组织学生到有关部门、社区或野外实地考察和调查,进一步论证课程开发实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之所以我们重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和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对某一地理学习主题感兴趣,其学习主动性会明显增强。二是如果学生能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项目,将大大推进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民主化进程。(3)地理校本课程试运行,进一步搜集信息(包括家长反馈信息)。(4)通过反馈信息获取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进行再调整。(5)最后,校本课程相对稳定,付诸全面实施和评价。

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必备的专业素质,不能因循守旧;其次,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学生方面也要有主体性意识,勇于表达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希望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校本课程不断良性运行,并在运行中达到完善课程开发实施之目的。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符合两校的校情,可操作性较强,从两校已开发实施的几门地理校本课程来看,都是可行的。

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则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学班集中授课、研究性学习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及其它活动(如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践考察调查或实验等),但主体还是采取教学班集中授课制。我们的想法是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要通过学习地理校本课程,能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究和学习反思,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切身的感受,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为了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更好地突出校本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我们觉得还应该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野去立体地审视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时刻关注校本课程的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从静态的观念中走出来,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预设的课程目标。二是开发实施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应与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整合,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三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避免盲目性和对国家课程的简单取舍。

篇4

真切的需要

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在“校本”两个字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社区为背景。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要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有利因素,尽其可能地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一种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比较适合本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一种课程。

如何让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的自主意识?为此,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努力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喜欢什么,统筹学校能做什么,规划学校想做什么。这不仅联结了校本课程开发促成发展的主体(学生、教师、学校),也把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探索、与未来愿景紧密地连接起来。

“让农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学校办学的追求。学校以《美丽的龙潭――我的家》作为校本课程系列一的名称,希望课程能切实地关照到学校的孩子生于此、长于此的这片乡土,让孩子们的时空观念扎根在养育他们的乡土中,培养孩子知恩感恩的乡土情怀,让他们接受热爱乡土、保护乡土、建设乡土的精神洗礼。

真实的行动

龙潭中心小学近年来一直坚持“灵美教育”的办学特色,并不断完善学校的慧园课程体系。当前,在栖霞区教育局领导、南师大课程所、南京市教科所专家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与引领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学校依托市级规划课题《师生共建多彩的课程生活――小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学校以“为每一个儿童开发课程”为理念,开发丰富多彩的系列校本课程。在南师大教科所课程专家和台湾新埔国民小学校长曾文鉴教授的指导下,学校结合前期的《美丽的龙潭――我的家》课程,开始着手“龙娃导览”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龙娃导览”从校园、家乡、港口三个方面建构一至六年级的学习内容,从学生成长的这片天地中汲取孩子们的所需,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孩子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家乡情结。“龙娃导览”是一门“土生土长”的校本系列课程,校园的场馆、生态、文化、活动,家乡的古迹、水八鲜、金箔、大江、港口牵引出的航海航模与异国风情,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班级又有着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社会人”,从班集体开始。学校依据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群性发展需求,以及生源大多是当地农民工子女这一实际,依托“每月一事”,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等活动,构建多彩的班本课程群,丰富班本课程的内涵,让班本课程成为具有朝气、神气、志气的灵气龙娃的成长跑道。同时,学校以乡村地域文化为资源,优化“美丽的龙潭”课程;以龙舟、舞龙、跳绳等乡村传统体育项目为资源,优化“小小航海家”“玩转龙板”“绳采飞扬”等阳光体育课程;以金箔、港口、水八鲜等乡村产业为资源,优化“金箔文化”“港口文化”等快乐科学课程。

学校作为组织与管理者,为具备可行性的课程提供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合适的学习场所。学校以“快乐星期三”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福生每一个”为目标,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学校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去想象、去创作……

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的“蓝本”,拓宽国际视野的“窗口”。学校紧紧抓住南京教育国际化的契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重点做好课程国际化,开发了《港口,从龙潭出发》校本课程,依托龙潭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重要港口、国际贸易、风土人情。同时,学校还将大力开展航模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学生航模邀请赛;成立港口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开展各种对外教育学术交流。

真正的共识

篇5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校本课程

一、前言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具体目标的实现中指出了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本校的特色,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其目标是针对本校的学生而制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评价方式也都可以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课程在观念、内容、学习方式、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弹性,这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空间。所以为了有效的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 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科学,纵观化学发展史,每一次进步都与生活或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而现代化学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正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客观的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单靠国家课程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则尊重学校具体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满足了化学学科的要求,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可以说,化学的学科特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使其具备可行性和实效性。

2.优势二:素材丰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例如,在内陆的学校可以采用测量土壤的酸碱性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海边的学校可以采用海水制盐为素材,直观理解海水的成分、海水晒盐等多个知识:附近有工厂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见习或实习,实际考察工厂进行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三废”处理。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设原则

校本课程可以是分科课程,也可以是综合课程。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形态,开设校本课程都要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原则。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校本选修课,但在现阶段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下,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为主,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由“课堂小环境”走向“社会大环境”。校本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四、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应对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化学教师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的授课观念、课程意识、工作方式的重大挑战。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设计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教师需掌握的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只强调如何把别人设计的课程教好。而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线教师要直接参与到从课程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这要求化学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研究者并具备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才能保证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和开发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今后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首要解决的问题。

2.校园文化的融合。每个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构成了一个学校独特的教育人文体系和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校园文化,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应充分考虑主题的人文精神,尽量将课程的开发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充分考虑乡土资源的挖掘角度和课程教材的设计体例等问题,谋求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共融合、共发展。

3.管理与评价。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有些成果,但是校本课程的设置管理、业绩管理、分配管理等还有待研究,社会评价、学校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真正理解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含义,认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统一性、广泛性上的差异,建立一个完善的学校校本课程管理、评价、保障体系是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桥梁。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化学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使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增值效应,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造就一支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斓.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篇6

论文摘 要:统一性是欧美国家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由此,教育研究者提出以校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由人去参与生成,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去管理、约束。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差异性等特征决定了管理应更加侧重于学校管理的层面。同时不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出现不少错误,这就为我们去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有利于教育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推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这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的开发,组织了完备的课程材料,以减少课程中教师的介入。这场改革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广大教育理论者的反思结果,这种以国家为首的"自上而下"方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必定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带来不同的课程实施效果。

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校本课程更以国家教育政策为保障的方式确定下来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人士自主参与,灵活多样地开发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本性,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更注重学校层面的管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或者遇到了挫折,现实呼吁我们需加强管理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课程的开发需要管理是客观规律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由人去创造、生成、管理乃至评价等组成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很难预计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也应遵循这个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

(二)校本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关于校本课程的定义,如同其他教育中学术术语一样,很难形成共识。但是总结所有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校本性。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于学校优势;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课程的评价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决定了我们应加强学校层面的管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对其的管理

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

1、民主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思路和优势条件等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具有自主权,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成员也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师生的主动新,汲取广泛的意见也有利于促进更好地教学。

2、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和师生等方面给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考虑到本校环境与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应突出本校的优势,开设独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具备学校自己的特征。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需要,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适宜课程,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3、人本性。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中对人性的尊重。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都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更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为弥补国家课程的统一性不足,尊重个体的需要而开发的。在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坚持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人性追求。

4、补充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为打破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统格局,为办出个性特色的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予教师课程组织的权利。我国的教育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学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的开发统一性难以照顾到各地的情况。而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差异、落实差异,这就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统一性的缺点,因而具有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满足所有参与者对课程的需要,具有开发的价值并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我们应关注它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通过管理来解决

自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推行以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的合法参与者获得了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地方、学校可以结合优势条件,开发适宜发展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只是校本课程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仍存在问题。

1、理论认识中的误区

在分析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总结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误区主要为以下两种:有限制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有限制的认识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全面或是片面的。例如很多学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一贯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但基本上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但研究角度大多只限制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为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等层次的深入研究。

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概念认识模糊和混淆,或是错误界定了相关理论。譬如,依然有学者认可大教学小课程的关系探讨,所以把"校本课程"混同于"校本教材",认为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只要是有了教材,交给了学生,学校就完成了开展校本课程的错误认识。更多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代替"校本课程开发",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类属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一词而言,我们就可以问,到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校本课程开发是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内的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则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的开发活动。

2、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教育政策保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行,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领导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很多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欠缺、态度不积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少监督、指导或缺少认同、鼓励,强制性操控教师的课程开发工作,甚至强行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等。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进程并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不清,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对学校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无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忽视团队合作等。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仍有不少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正确,因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或是接受意识较差。学生普遍受到课程就是教材,知识学习才是真理等认识的限制,即使接受了校本课程,也是茫然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敷衍了事。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再经理论验证与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表明学校应管理校本课程。

(一)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将研究重点、立足点放置于哪呢?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应该是解决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最佳场所。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校管理可以找出其根源并给以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类型,它的积极作用是广泛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民主性、差异性、人本性、补充性等特征,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学校优势、完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等主要意义。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素质教育中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人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都是有良好的学校管理才得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周旻.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3]刘静静.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篇7

由于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经验有待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理论还不够完善,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不多,虽然浙江省已组织人员编写了《创新教程》和《创业教程》两本书,但由于地域差异、生源差异以及创业目标差异,其适用性和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自主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探索形成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重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性看成是生活中所必需的;其次培养学生的创业动机,动机是创业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动机越强烈,效果越显著;再次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打破“校校相同,生生相同,所有学生齐步走”的局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中职学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而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单一角色,成为课程建设者、开发者和执行者多种角色。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专业特长和才能得以施展。

3.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每所学校既要规范化办学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又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个性的学生,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校本课程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能使一个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1.用目标管理来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我们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目标应该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出在工作中开创新事业的人才,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一般目标是:一种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掌握创业知识、理论,能够有效把握创业机会,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和交流能力。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两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和职业发展目标,构建相对独立、分层设计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分模块进行任务型设计:启发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知识课:促使学生掌握专业与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模拟课:通过创新创业模拟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意识实战课:校企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一种最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创业家精神。

2.用校本特色来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的质量,应具有学校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必须考虑本校的创业文化、学生特质以及学生所就业的企业的层次和特点。注重利用本校的知识、技术、设备和教师的力量,开发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工作创业时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

学校应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将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激发创业意识;同时,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通用能力培养,提高开创性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用学生参与来改进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要求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进行改进,应完全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启蒙阶段,采用“细节示范”方法,每项任务都以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图例方式来描述,学生跟着示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成熟阶段,采用“模块串讲”方法,把所有内容集中起来,一揽子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即学即用,在用中强化、巩固;学习过程,采用“全程导航”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现场帮助。这样,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更为生动和有效。

4.用学生评价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建设

如同其它校本课程一样,创新创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应接受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评价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因此,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反馈调查,就教师教学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征求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三、结束语

创新创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应重在开发的过程而不在结果。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做课程的执行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应深入实践,努力创新,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社会责任意识、首创意识、冒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拥有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具潜力,更具备成为未来新型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脱离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而应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以专业教学为基本载体,以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着力提高学生的开创性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篇8

关键词: 学生主体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当下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强调课程的特色和个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但现实是,学生并没有被允许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一、学生主体: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盲区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与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课程开发成果的主要使用对象,因此不仅要将教师纳为开发主体的一员,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但是目前理论界倡导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学校、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性研究活动,学生只作为校本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校本课程的积极参与者。

二、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原因

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课程进行选择与规划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的标志。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往往只从教师个人出发,而忽视学生需求。这就造成了课程的开发只是个别教师根据个人经验或特长编写的学科教材、资料,而这种课程往往具有封闭性、经验性和随意性等弊端。从根本上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不在于教师设计水平高低,而在于学生的选择和认同。首先,校本课程实施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及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出现正面的、合意的变化。而学生是造就这些变化的主角,这就要求教师“因材开发”,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其次,学生的参与有助于提高课程开发效率。裴娣娜指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操作活动与主体参与才是有效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让学校设置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和需要,真正使校本课程的设置从学生需要出发,合理安排课时,减少课程在设置上的随意性,在科目开设上真正体现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对课程开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新课程方案的行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不仅能促进其自身学习,而且学生具有的独特知识和视野可以促使课程开发取得更有效的成果。最后,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优越性。从理论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尤其学生自身知识经验、生活经历、情感状态及个性差异等都可以作为新课程开发的起点。由于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在数量上是巨大的,这个校本课程开发大样本的抽样性与代表性则更强,更能体现学生的意志。实践上说,发动学生开发资源有利于资源利用范围与深度的扩大。总的来说,重视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资源开发中,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与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便确定课程教学计划需要的资源,使教学更有成效,又有利于扩展资源的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形式

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规划阶段的“决策者”。我们认为学生有权利参与到课程开发中。首先表现为学生有权利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规划阶段的“决策者”。这里所说的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目标的决策主要是在学校管理者确定课程目标之前。这一环节可以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目标的看法。其次表现为学生是校本课程内容的来源。这一阶段学生可以提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组织校本课程所要开发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规划阶段就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学生能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阶段的“信息反馈者”。对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向前发展的起点。在所有评价主体中,学生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独特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课程进行反思与完善的重要指标与资源。让穿鞋的人评价鞋的质量,才是健康、合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表达对上一阶段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些看法,可以让课程开发者及时改进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并及时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开发评价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生有权利且有能力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政府和学校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参与环境、开设相关指导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建立促进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把广大学生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中,使其真正成长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篇9

【关键词】乡村学校 乡土文化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28-02

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可以渗透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促进乡村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

一、学科课程的实施

学科课程体现国家对所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求和基本标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人才成长的奠基石。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每一方面。具体表现为:

1.还原生活情境,揭示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生活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依据师生熟悉的本土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讨论中认知新的学习任务,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激活生活积累,丰富感性经验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同化理解新知识的逻辑起点。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教材内容可以不同,教学对象可以各有差异,但都应注重学生的本土生活经验在理解学科知识中的作用,以感性的经验夯实学生认识的基础,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深化学生对理性的结论的理解。

3.渗透本土文化,拓展课程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充实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如《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当地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和野外生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等。

4.强化切身体验,优化学习过程

立足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强化“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增加自身的切实体验和感受,用自己的实际活动去感悟真理、领会真知。可将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学生熟悉的生存、生产、生活过程相协调,打通科学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科学世界,理解科学世界,进而创造科学世界。

5.注重综合应用,促进知识整合

就是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中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在运用中深化理解,在活动中历练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6.巧用生产生活工具,丰富学具教具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像树枝、木板、草绳、竹枝条等可以再利用,这些多余的闲置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学科教学中所需要的学具或教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可把树枝按照现状制成高跷等;草绳扎成草绳球;木板块做成长木展板;竹条做成弓箭、跨栏架等;草藤做成藤圈;树枝做成弹弓;竹竿和木棍做成武术棍、体操棒;木块做成“棱板”;木桩打在地上形成“梅花木桩”;家用扁担可以来作为“担架”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打破了学生活动寓于教材、教室、学校的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为充分发挥利用各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保证。

乡村学校可根据地域的不同,更好的把乡土文化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农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精神感受和田园式的视野,去研究世界、感受世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乡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本土化的课程资源与学习探索实践整合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立足语文学习的需要,可以开展收集谚语农谚、纠正常见错别字、收集楹联、春联等活动;结合学校运动会, 组织“运动会上找数学” 的活动;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 “算算我家的日常开支”的活动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乡村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像扶老爱幼、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等直接参与社会的服务形式和实践形式,都可以使学生长知识、长才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农村学校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成片的农田、多样的动植物,将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到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可凸显乡村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整理、识别、筛选以及反思、辨别等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很多农村学校现在已经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硬件设备,通过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反映农村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三、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由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根据现在各地各校的实践探索经验,校本课程主要包括校本专题课程、校本活动课程两种实现形式。

所谓校本专题课程,即针对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某一专题内容,组织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以类似于学科课程的形式开课实施。

乡土文化,作为乡村学校所独有的本土化课程资源,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素材,也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虽然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一定要有配套的教材,但校本教材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奠基工程,对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本教材建设,应在统筹兼顾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突出乡村学校的本土化特色,实现校本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

校本活动课程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实施。这些活动参加范围可大可小,内容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完全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纽带,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培育、沉淀和积累,形成各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乡村学校的校国文化建设要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符合农村儿童的实际,适应农村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

每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不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表现出其独特性。农村山水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花鸟虫鱼草随时可见,所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所处地域环境,彰显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各自弘扬优势、挖掘潜力、发挥创造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成长与成才,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才得以体现。

篇10

一、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的构建

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上,可作如下设置:一是知晓与接受,即通过观察、收集、认识本土方言俚语、地理物产、历史遗迹、人物掌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显性和隐性的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知晓并接受本土文化;二是反应与学习,即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让学生在感受本土优秀文化传统、产生民族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文化的主动性与内在动机;三是热爱与内化,即通过学习和实践,促使学生形成热爱本土文化的道德情感,自觉践行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及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主、和谐发展;四是评价与创造,即通过课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理评价本土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萌生创新意识,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以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课程形式的构建

1.基于本土文化的显性德育课程。

一是依托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校本德育知识类课程,如通过将本土地理物产、历史遗迹、人物掌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知识性文化编成校本教材,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讨论的课程。二是依托校园文化活动而开展的校本德育活动类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语言类活动,如本地域方言俚语、民间歌谣、童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工艺美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剪纸、年画、石刻、雕塑、建筑等;表演艺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音乐、歌谣、器乐、舞蹈、地方戏等;游戏艺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玩具、民间游戏等;民俗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传统节庆、习俗、饮食、服饰等。

2.基于本土文化的隐性德育课程。

一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的校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如校园内的本土文化名人雕塑、景观设计、文化长廊设计等物质文化环境,二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的校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如校园内的本土名人名言警句牌,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环境的营造;三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与精神的社区环境、城市环境等的创设。

3.课程实施途径的构建。

首先,结合校园环境创设,将本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营造本土文化的隐性育人环境。将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于学校精神建设之中,渗透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之中。通过着力打造以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让本土文化时时刻刻充满校园,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家乡的精神风貌、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情风俗、经济建设等,做到“识家乡、知家乡”,进而激发“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回报家乡”的高尚情感。其次,结合学科课程教学,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一是编写本土文化教育的校本德育教材。二是开设本土文化校本课程。三是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让本土文化走进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习染,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净化,人格上得以丰盈。再次,结合校园多彩活动,将本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之中。一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二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理解及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德性发展。三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校园艺术特色活动,对本土文化中的艺术成分进行挖掘、筛选、传承与发扬光大。

(三)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

1.突出发展性评价。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目标上应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尤其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鉴于本土文化的地域性、习得性、影响的深刻性等特点,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在评价方式上,应侧重于过程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体验与感悟情况,重点考察学生在各项活动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取向、思维品质、德性品质等如何变化与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自我激励与自我改进中领悟并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与核心精神。

2.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评价。

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在课程形态上多以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为主,鉴于本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于其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会产生初始的、持续的影响,因此,课程评价的重点不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层面,而应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重点评价学生在亲近、探索本土文化的各项实践活动过程中,其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思想与精神等方面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发生变化。

3.注重评价机制多元化。

一是在评价主体上,提倡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地方管理者、专家等组成评价主体,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共同参与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发展。其中,学生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最重要的,前者让学生看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以便相互督促与取长补短;后者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进而学会自我改进、自我提高。二是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情感取向、思维品质、德性品质等如何变化与发展进行评价,也要结合各种调查访谈、书面作业、心得体会、媒体报道等多种渠道所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二、对基于本土文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