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审计和跟踪审计范文

时间:2024-04-22 16:1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结算审计和跟踪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结算审计和跟踪审计

篇1

关键词:新校区建设 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7-02

新校区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所以对建设项目投资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至关重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工作的一项职能,为做好我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我们开展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投资项目,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利于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浪费,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特别是将跟踪审计精确度提高到结算审计水平,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提高了审计效果。从审计结果看,自2009年我校新校区开工建设以来,在监理审核的基础上,审计审减率为10%,为学校节约了建设资金,审计效果显著。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提高结算审计的效率,加快结算审计进程。以往结算审计往往需要几年才能完成,主要是有些争议问题由于时间久远,时过境迁,当事人记不起来,或相互推诿,签证不及时,耽搁了结算审计时间,甚至竣工几年都无法结算和交付。跟踪审计的实行,使施工过程中的争议及时解决,大大加快了结算审计进程,审计效率得到提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采用边施工,边审计,边规范的做法,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建议,督促整改,及时性大大提高。

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预防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压缩其不当得利空间。由于跟踪审计的及时跟进,施工单位每月的进度款申报,“水分”都被及时挤出,高估冒算行为被及时纠正,久而久之,施工方“高估冒算”的侥幸心理会被消除,施工单位申报的工程款将日趋公允、合理。

4.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竣工决算审计对工程进度款拨付无法实施控制,若实际付款与工程造价的差额小于审减额,则款项的追讨会面临很大困难,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较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全过程监督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进出和使用、设备安装、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施工进度等,能够及时控制工程进度款拨付额度,使工程形象进度与进度款相吻合,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大大降低。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

1.对工程造价实施预防性控制。审计处和建设部门共同编制和审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防止工程量清单因工作内容描述不完整而引起的索赔,(例如:在编制公共教学楼工程量清单时,吸收南院研究生公寓的经验,对钢筋接头的项目特征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即公称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接头要求焊接,12mm以内的钢筋接头要求搭接,防止了施工单位不合理操作,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成本,向发包方提出额外的费用要求。项目特征描述清楚后,施工单位根据发包人提供的清单编制的综合单价应该包含清单描述内容,不能向发包人提出额外的费用申请,这样,成功避免了施工单位的索赔);审核建设工程合同中与造价相关的条款,防止因为合同签订的不完善而导致工程结算时学校蒙受经济损失。

2.对施工过程实施跟踪审计。我们首先在2008年开工的研究生公寓楼建设过程中实行跟踪审计试点,将跟踪审计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上进行全面推广。主要做法是:审计人员必须参加工程例会,定期、及时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确认工程变更,审核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审核经监理公司审核后的工程款支付方案,审核结果与业绩挂勾,精确到结算审计水平,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与跟踪审计相结合,在无变更的情况下,各阶段审计结果的合计就是跟踪审计结果。将审计关口前移,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彰显了审计效果。

篇2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跟踪审计在此阶段的作用更为突出,期间跟踪审计应完成下列内容:1)监督整个招投标过程是否合理合法;2)审查招标文件的完整性、公正性、有效性;3)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标的或限价是否合理;4)对中标预算进行分析评估,对于施工单位在中标预算中的不合理报价进行预警,在合同中以相关条文降低不合理报价对于工程总价影响的风险;5)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明确,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公平、公正。此阶段跟踪审计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阶段的工程纠纷,避免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不合理报价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投资发生的具体阶段,在此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审查合同双方是否依照合同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2)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的必要性、真实性、合理性;3)审查施工过程中各款项的拨付数量与到位情况;4)检查施工单位的投标承诺的履行情况。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可以有效的控制变更,降低工程变更签证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

3验收结算阶段

验收结算阶段是建设工程实施的最后阶段,是确定项目最终造价的阶段,跟踪审计在此分为工程结算审计和财务审计两部分,在此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检查合同的完成情况;2)检查工程竣工以及相关资料的完成情况;3)进行工程竣工结算;4)进行建设工程财务资金的管理审计。跟踪审计在此阶段的工作基本与一般竣工审计一致,但由于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合理公平。

4跟踪审计的优点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工程实践中已越来越彰显出其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将事后审计与过程审计相结合

与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更注重于过程的管理监督,建设工程管理主体缺乏工程相关专业的知识,在项目管理时大多采用经验模式的行政管理手段,经常出现决策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受损,跟踪审计从过程入手,在源头上审查建设工程管理的正确性、合理性,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例如很多隐蔽工程变更签证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匮乏,造成工程签证的误签、错签或者是签证重复,在传统的事后审计的模式下,又因为签证的内容记录不详,很难判断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跟踪审计的及时深入现场,可以在隐蔽工程隐蔽前做好相关记录取证,掌握各种有效的工程信息,减少建设方与施工方的矛盾,为后期签证的审核结算打好基础。

4.2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传统审计模式都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此时审计单位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签证变更,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可以在工程中分阶段的进行动态审计,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同时跟踪审计将被动的接受工程签证变为主动的记录工程签证,可以分析工程签证发生的关联因素使得审计思路更加清晰,动态地监督工程的全过程。

4.3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设方一般将项目管理和监督寄希望于监理单位,但监理单位的工作重点都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资金控制、材料采购等环节很少顾及,造成建设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跟踪审计的参与可以提高建设方对于成本核算、资金控制等的管理水平,使整个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5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在工程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出很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5.1跟踪审计的力量有限,审计风险加大

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要求跟踪审计熟悉工程各阶段的工作,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与大量性。然而,目前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范围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不具备相当的水平,跟踪审计最终只会流于形式。同时在长期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将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大。因此提升审计人员能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5.2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模糊,效果不明显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与传统的结算审计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将审计工作渗透到建设工程决策阶段,而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理论上来说跟踪审计的介入越早越好,但目前大多跟踪审计只是在建设工程决策后的一个审查,并不能影响决策的结果。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范围较窄,无法胜任决策审计的重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建设方对于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审计工作只是竣工结算。由于以上两个原因造成跟踪审计并不能参与建设工程决策的环节,造成跟踪审计的效果有限。

5.3跟踪审计的深度难以把握

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的介入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这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直接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具体职责和操作规范,而实际工作中,都要审计人员表态后才进行办理,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冲突,破坏建设工程管理的权利制衡机制。

6结语

篇3

关键词: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25-01

基建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在计价方面具有单件性、多次性、方法的多样性及依据的复杂性等特征。当前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项目在审计中也日益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审计的范围狭窄,深度不够;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审计监督缺乏有效的制约作用;审计的作用和绩效都不明显等。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审计独立性,现报告如下。

1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与意义

1.1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维护合法权益,提高投资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为开工前审计、施工期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财务决算审计。具体来说,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根据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技术,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的评价的过程。

1.2建筑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建设项目的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迅猛,各地方基建投资大幅增加,造成建设单位建设管理部门不相适应,建筑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更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采取措施,纠正一些存在的问题,能够保证把资金管好用好,保证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加强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措施

2.1项目前期

要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项目纳入了全过程跟踪审计范围,重点项目审计范围扩大到8项。从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到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跟踪。比如某某地方政府先后对文化体育会展三大中心项目、五校合一项目、新城区医院项目、少海新城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累计审计资金达60亿元。同时要巩固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果,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整改,先后提出审计整改建议12条,累计规范建设资金6亿元,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履约审计是跟踪审计的重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和学校的委托要求制定跟踪审计方案,选派素质好、能力强的审计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实施跟踪审计,并接受审计处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参加工程监理例会,及时了解工程进度、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等与造价相关的信息;参与大宗材料和设备的考察、招评标,审核材料、设备的价格及合同内容;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分包合同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抽查隐藏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到场参与工程验收,并做必要的记录;对施工方提出的索赔费用进行审核;审查和确认工程进度款;对工程设计变更、洽商提出咨询意见,并审核确认变更费用;对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查,确定工程造价;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

2.2项目实施期

跟踪审计在现场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其实也很简单,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图纸中没有的或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变更增加的。还有一些是现场不显要做的内容就是在基础开挖之前,首先对原地面标高进行量取,开挖完成后对开挖的尺寸也要量取,以便作为开挖尺寸。跟踪审计进场时需要甲方提供的材料:(1)施工合同。合同里面有许多重要信息,比如结算方式、暂估价、甲供材等。(2)招聘控制价(俗称标底)。要看标底里面包括哪些内容,没有包括哪些内容,有没有漏项、错项等。(3)图纸。要对图纸进行粗劣的过一遍。(4)跟踪审计表格。有的单位甲方有特定的审计表格。不过审计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加强管理,改进方法,不断创新。要从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要把资金到位、管理使用、效益、招投标等情况作为关注的重点。对重大问题要深入揭示,把有限的人力、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整体和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和重大问题的审查上。运用抓重点的方法,发现重大问题,反映重要情况,提出重要建议。要严谨细致,保证质量。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一定要准确,事实不能有出入,审计质量不能出问题。要实行分类对待,分步实施,分级负责。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判断选择和确定重点,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掌握先进的方法,靠科学的方法保证审计质量。要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做到警钟长鸣。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不能高枕无忧。审计人员必须敢于坚持原则,排除阻力,排除干扰,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底线。各级领导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关注廉政建设,严格实行各项廉政制度。要通过严格管理堵塞各种漏洞,通过经常性的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觉悟,在审计开始时对审计人员要多教育,打预防针,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多检查。要把廉政建设落实到每一个审计组、每一个审计人员,要落实好“八不准”审计纪律、两个举报箱等制度。比如某某单位将外墙保温工程作为审计重点,督促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加强对外墙保温材料的抽检力度,杜绝假冒伪劣的外墙保温材料流入工地现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正会同消防、建设等相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消除防火隐患。

2.3工程竣工后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工程结算全部完成后,在过程审计基础上,开始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工作程序与建设期内基本一致,最终出具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报告。总承包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编制竣工结算送审报告;分包单项工程施工单位在分包工程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结算送审报告。造价咨询机构对基建处提交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计,并出具审核报告;监理单位对施工方上报的结算报告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基建处与财务处根据审计处工程结算审计意见书进行工程款结算。财务竣工结算审计具体实施: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资料;审查工程项目有无控制制度,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有效地执行审查工程项目立项手续是否齐全、完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工程合同、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等经济合同进行核查;审核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提供经济合同的总价、已付款、未付款明细表;审查工程有无概、预算,工程成本的支出是否控制在此范围内;审核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提供经济合同的总价、已付款、未付款明细表。

3加强建筑项目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项目审计是核心,最难的审计业务之一。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效益审计、审计管理,非常需要加强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水平,提高建设项目质量和绩效。同时建议审计监督与跟踪服务相结合,审计组按照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阶段,运用适当的程序和方法,揭示跟踪项目在投资决策、政策执行、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

总之,建筑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需要。但是只要我们科学组织与保持独立性,就一定能使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发挥应有的效能作用,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务实[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58-60.

[2]曹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J].审计研究,2009,3(1):51-53.

[3]陆枫.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2(1):73-74.

[4]李青.论建设项目内部审计[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3):29-30.

[5]刘东.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10):181.

[6]张坤,周和生.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3-146.

篇4

作为在建项目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跟踪审计过程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其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及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审计水平,从而保证在建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领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空间,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投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集团,这使得企业内部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抑制这一问题的出现,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方法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跟踪审计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且控制环节繁杂等特点,因此说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跟踪审计的方法,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并做好事后的解决工作,才能够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攀升,如何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投资效益、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维护所有者权益,已成为建设项目审计所面临的一项迫切而严峻的课题。一直以来,以竣工决算审计为主的建设项目审计立足于事后审计阶段,着重于合法合规性的审查披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事后审计所反馈的信息已严重滞后,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大都木已成舟,难以改变和挽回。因此,推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践提上日程。

三、跟踪审计及各个阶段的重要内容分析

1.项目前期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在项目前期应重点关注设计概算,审查工程项目的造价是否合理,编制概算采用的各种编制依据是否合法、合规,费用的完整性和造价的合理性如何,设计标准、造价水平、工程总造价是否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符合。

(二)检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投标文件的编制依据,也是签定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发出招标文件前,审计人员要对其认真审核、把关,审查其内容是否严谨、合法、规范,特别是提供的工程量是否准确、真实、完整。评标时,要重点检查投标方资质资信状况,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投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有无缺项、漏项,报价是否依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调整、换算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三)审核工程项目相关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合同审查的重点是: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合同条款是否完整、准确,特别是专用条款,要认真审核,如在投标时不考虑,而在结算时需调整的项目,对赶工措施费、优质工程奖等如何计取,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签证等如何结算费用,如何界定违约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2.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履行合同情况。检查项目实施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情况。如有变更、增补、转让或终止情况,应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二)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检查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和不按概算批复的规定购置自用固定资产,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三)检查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应督促、指导有关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工程资金合法使用。

3.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竣工验收,审计人员要重点参与验收工程量。工程量的准确程度是影响竣工结算的重要因素,工程量多计常常是一些施工单位加大工程造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要环节,为此,审计人员应全程参与工程量验收过程,确保工程验收按规范进行。

(二)结算审核,重点审查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结算各项费用,审计人员要根据全过程跟踪审计掌握的具体情况,开展结算审计工作。一是审查工程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材料与原设计有无变化,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变更后的材料单价是否合理,合同中对主要材料单价有约定的,结算时是否遵照约定,有关甲供材的扣减是否正确等。二是审查工程量,按照竣工图计算实际工程量,检查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签证等是否真实、可靠,防止发生施工单位事后补办签证或虚假记录。

四、在建项目跟踪审计流程的现状

1.相关法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审计实践。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和规范。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不同程度的试行,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虽然2009年9月1日实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行业规范的角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提供了指导,但是还未建立一套与跟踪审计流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层面。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的实施缺乏有利的审计环境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得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协助和配合,缺乏协助和配合,审计工作将难以维续。建设项目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缺乏科学的统筹协调,很容易出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交叉和盲点,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审计流程在实施中,审计力量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难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际要求。一方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不仅涉及审计方面,而且涵盖建筑规划、图纸设计、施工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加之跟踪审计形式和内容具有新变化、新特点,所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自身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

五、搞好在建项目跟踪审计质量的控制方法

1.合理确定项目,量力而行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审计部门应根据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选择具有全局性、影响广泛、群众关注、投资规模大的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要考虑重要性和效益性原则,重点放在涉及企业发展、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上。对资金量小、周期长、次要环节、审计力量和能力不及、以及审计风险大的建设项目不应采取跟踪审计。

2.制定跟踪审计实施方案,明确主要内容

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它指导着审计人员的现场作业,对审计质量起着全面控制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跟踪审计中,应当对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或审计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篇5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施工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避免事后发生争议。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定工程造价,避免了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进度拨款失控,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审计后期工作量。最后,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业务量大,并且带有很大的咨询性、服务性。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将盲目扩资、超投资计划、超预算等现象消灭在事前。

二、当前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明确,无法合理地界定造价咨询单位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跟踪审计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但由于这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仍然属于一个新生事物,而业主对跟踪审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认识,错误地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

(1)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

(2)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而对工作内容却以跟踪审计四个字代替,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跟踪审计具体内容、人数、跟踪审计方法等详细明确的约定。

2、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中介机构的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不完善的。例如,我们发现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目的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在控制工程成本时,不但要考虑建设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还要考虑竣工验收后项目的运营成本,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4、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5、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为了获取业主的青睐和委托,大部分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投标书做的非常漂亮,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也作了比较多的明确的承诺,而业主在招标结束后,一般仅仅根据标书的报价签订审计收费,就把标书扔在旁边,却不注重投标书中中介机构的承诺是否兑现,就是发生的纠纷,也基本根据跟踪审计合同解决问题,此时,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三、做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1、在界定跟踪审计工作内容的情况下,提高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电力行业;投资控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单位对建设项目从前期工作、实施阶段、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督、控制和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造价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被大量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效果。

一、电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特点

电力建设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造价控制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总投资额。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电力建设行业已经被普遍采用。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事后控制,这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是在工程实体形成,竣工交付使用后进行的,虽然也能核减一定的建设资金,但是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即工程建设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只要发生了便不好挽回,即使在工程结算审计中认为不应增加或可以降低的费用,但由于已经发生且程序合法、手续完善,已经无可挽回。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则是对工程施工前期至结束全过程的控制,即工程招标结束签订合同前就介入,在整个工程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施工、竣工结算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1、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结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2、从时间角度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签证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避免事后发生争议;全过程审计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减少了后期审计的工作量,有利于竣工后结算工作的顺利完成和财务竣工决算的编制。

3、从造价控制效果上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避免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投资失控;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保资金没有提前支付,节约资金的时间成本。

二、电力行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内容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内容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招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电力行业常用的跟踪审计阶段主要集中在工程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

1、招标阶段负责协助建设单位编制或审核施工、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文件,保证其内容完整,有关要求合理、合法;主要包括:审核工程量清单,并保证其完整、准确;项目设置、项目名称表达、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否符合《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审核标底(如有),并保证其完整合理;参与招标、评标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其符合规定等。

2、合同签订阶段负责协助建设单位拟订施工及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审要合同条款(付款方式、合同双方风险的分担,特别是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供应方式及价格的确定、合同质量等级、合同工期、工程计量程序和方法、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处理等)是否符合招标文件、是否有利于降低风险、控制造价;重点审核合同中关于工程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的签发和确认方面的条款,明确工程造价结算方式,分析研究可能发生工程费用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性对策,避免或减少承包单位提出索赔的机会,尽量杜绝因合同签订漏洞造成索赔现象的发生。

3、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依据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的内容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单位参与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的论证,对影响工程价款的部分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方案;审核图纸以外工程经济签证,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隐蔽工程,审计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审核或确认,并作相应的取证;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参与工程进度款支付额的审核。审核付款、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是否与合同条款相符,以及进度拨付款额度,防止工程款超付或业主方所供材料款的漏扣,避免工程进度滞后或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定期进行计划支付与实际的比较分析,不定期提交造价变化分析报告,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纠偏的措施;收集整理有关新材料、新工艺实施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等进行跟踪记录,作为结算的依据。

4、竣工阶段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审核承包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并进行协商,及时处理费用索赔;审计工程财务决算。

三、电力行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控制重点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实践中,通常是对建设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的建设活动全部参与并审计,这种做法重点不突出,不仅工作量大,造成审计资源浪费,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跟踪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跟踪审计的关键。首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影响较大且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工作内容,要作为跟踪审计的重点和必审项目,提前介入。对其他工程内容和施工活动,根据审计资源和条件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取证和审核,随机进行。其次,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措施和方法重点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措施和方法一般比较安全,技术含量较高,因此措施费用也较高。而施工单位往往愿意采取简易的施工方法,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了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最后,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要重点审核。严格审核变更程序,避免随意变更。对增减工程费用的现场签证,重点审核签证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必要性。

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审计人员参与招投标工作,主要从招标程序、招标文件、招标组织上进行审计监督,审查有无不按规定执行,有无暗箱操作,是否按招标工程的综合条件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合同签订前的审核。对合同的签订进行监督和法律咨询,审核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审查有关文件精神是否落实到合同中去,对于约束施工单位行为的处罚措施有没有具体体现。 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重要部位和重要环节进行重点跟踪。根据施工进度,采用定期或不间断方式进行跟踪、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记录、取证。对于定额缺项或不在综合单价中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协助有关各方做好实际消耗量的计量、记录便于结算中单价的组成。

篇7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 跟踪审计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 E2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基建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好建设资金是摆在审计工作者面前现实课题。

建设项目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转化,从被动审计向主动审计转化

传统审计模式是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跟踪审计可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跟踪审计可分析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动态监督建设过程各阶段的运作,审核思路更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细节记录不详,很难区分清楚、正确判断等问题的发生。

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在现场会同参见各方签字认可实测记录后即可计算出相应工程数据,避免相互推诿不签证,积压签证的弊病,使签证审计量分散在施工期间,从而加快结算审核速度,加大审核力度,保证结算审核质量,提高审计经济效益。

从最终结果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是从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结算时为止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的审计与监督,把传统审计以竣工结算为工作重点的审计,转化为以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为审计工作重点,不但重视审计结果,也重视审计过程,更能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上述特点决定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较审计风险更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其责任重大,风险也较大。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却相对滞后,使审计人员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有共性的判断和评价。

审计介入时间点模糊

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入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是还是项目招投标阶段介入,深入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和结算审计阶段。我国目前现有的工程造价审计力量和现行的建设工程建设程序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种是在项目立项阶段, 也就是在可行性报告批准以后;一种是项目的设计阶段,即从项目的初步设计开始; 还有一种是项目招投标完成后,进入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如果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明显。

项目跟踪审计可从投资立项开始延续到竣工交付使用为止,跨越时间长,要对项目建设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审计风险大。项目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工程审计人员应从初步设计方案比选论证阶段开始介入,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方案比选,关注工程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的经济合理性,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把握跟踪重点。

跟踪审计人员越位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地介入进行过程审计,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供建设单位管理部门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初始目标,而不经意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了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征求审计部门人员的意见,审计人员表态后,建设管理部门才签署签证,甚至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在签证单上签字。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职责分工不清,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不能落实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责,加大了审计方的风险,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

跟踪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就很难对工程现场发生的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很难对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决策,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工程技术知识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然而,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详细的审计内容,长期的审计过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与此同时,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进行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了解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技术手段。因此,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中介机构参与审计质量较难保证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往往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作为中介机构而言,其取费主要考虑两个因素:投入成本和工程审减金额,并根据基本审核费加审减额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或直接按审减额度计费。于是矛盾点就会集中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这样,在跟踪审计中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审核单位来说,就容易产生发现问题而不指出问题,这样就达不到跟踪审计的目的,跟踪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另外,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层次不齐,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错误漏洞在所难免,审计质量较难保证。如有的中介协审人员不注重查勘现场,仅对被审计单位的送审资料进行核对,其结论势必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跟踪审计廉政风险大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在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跟踪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程序是任何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都必须遵守的,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完善并贯彻各项跟踪审计制度则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熟悉审计法规条例、建筑法规条例及其相关知识学习。

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中介造价审计单位应企业信誉好,资质等级高;配备好协审队伍;要加强业务指导,特别是要强调审计纪律和审计程序;加强审计质量复核。

妥善处理项目参建各方关系

遵守跟踪审计是审计监督原则。审计部门应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使各方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篇8

关键词: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内审外审;利弊;合作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基建工程审计主要有竣工结算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种方式。竣工结算审计是审计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介入,审核施工方提报结算报告的准确性,未涉及决策立项、图纸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等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难以进行全过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一种事后监督。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提出了“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实施全面、系统、动态的全过程审计控制,具有实时性、预防性、效益性、专业性的特点。即涵盖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全过程,注重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关注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实现控制目标。此种方式有效避免了单纯竣工结算审计的弊端,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掌握工程进度、材料质量、现场变更的具体内容及容易发生纠纷的各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防范措施,是一种动态的审计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使其逐渐成为高校工程审计采用的主要方式。

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下,完全依靠内审资源,无论从审计力量,还是时间、技术上都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高校为减轻内部审计压力,降低风险,逐渐将眼光转向委托外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专业技术优势明显,但也有其固有的一些弊端,如审计合谋的风险问题,审计过程的监管问题,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等等。所以必须坚持内审与外审相结合,取长补短,紧密配合,才能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最终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内审与外审有效结合的前提,就是应充分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利弊和特点,探讨内审与外审在各个环节的介入时间和配合方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审计预期目标。

二、内部审计与委托外审的利弊分析

(一)内部审计的利弊分析

高校工程内部审计是高校监督基建资金运用情况的管理部门,是一种较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改善组织管理,维持项目合理造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特点和优势。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比,有其自身特点:(1)内审人员服务于组织内部的独立部门,可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目前,高校审计岗位普遍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置,专设工程审计岗位,且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工程内审人员独立于基建等部门之外,审计工作不受其他部门影响,能够对建设工程过程独立地进行造价管理控制。(2)人员和服务的内向性,决定了管理主动性和客观性较强。内部审计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意识较强。且多为高校正式编制人员,个人利益c学校利益休戚相关。审计工作特有的岗位风险也促使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廉洁自律和责任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管理工程建设过程,对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够公正地处理,不会与施工方串通舞弊,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3)内部审计部门与本校其他部门及施工单位之间协调性强,利于问题的快速处理。内审人员为本校人员,经历基建修缮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的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熟悉学校工程建设相关制度流程和项目执行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随时进入建设现场了解施工现况;且与基建、财务等部门同在一个组织体内,有共同的行政领导,遇到问题与基建、施工单位沟通协调更顺畅,可以保证及时跟进项目进度,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化解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2.内部审计的弊端。内部审计也有其自身的一些弊端:(1)内审人员配备少,专业技能不全面。工程项目涉及设计、土建、按装、装饰、绿化各个阶段,涵盖建筑规划、图纸设计、施工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等各个专业,需要配备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目标的各类专业人才。而高校普遍人员配备不足,资源缺乏;有些人员是从财务转到审计岗位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一般工程专业内审人员,只掌握某一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机构整体知识结构不均衡,满足不了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需要;(2)内部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审计深度、范围不够。内部审计人员为高校正式职工,体制内的安全感往往削弱其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如对一些设计变更、施工变更,过度依赖监理和基建人员的判断和处理结果,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对隐蔽工程等一些现场签证单的处理不够敏感,关注的深度不够;在设计、招投标、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等外部风险方面,市场考察和审前调查工作不足,对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没有事先有效防范和控制意识,等等。(3)内部审计方案不完善,跟踪不到位,审计质量不高。高校基建修缮项目投资数额大、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面广,而内部审计囿于其专业力量的限制,在全过程审计方案的范围、深度、具体细节方面有缺陷,应对措施考虑不周全;计划性弱,往往是干到哪儿审到哪儿,不能全面兼顾,统筹安排;跟踪不深入,对一些现场签证资料和价格变更等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如对设计环节关注不够或严重缺位。设计环节关系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水平,经常出现设计过于注重外观、实用性差,设计档次过高、大大超过其实用功能造成使用浪费等现象。(4)内控机制不健全,独立性相对较弱,易受单位行政干预。内部审计机构行政上受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领导是否干预工程和造价管理。但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高校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自律意识普遍增强,内审的人为干扰因素已逐渐减弱。

(二)外部审计利弊分析

基建修缮项目的外审,就是高校以签订造价合同的形式,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承担本校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委托外审可以弥补高校内部审计资源缺少,降低审计压力,节约办学资金。

1.外部审计的优势。(1)外部审计独立性强,行政干扰因素少,可以保障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受托的工程造价公司为独立的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与高校不存在隶属关系,不受高校的行政干预,与高校没有利害关系。业务上只对受托人负责,因而可以独立、客观地评价和审核经济活动过程、结果,有效保障建设项目质量目标、时间目标、成本目标等管理目标的实现。(2)专业胜任能力强,可以保证审计质量,降低造价成本。工程造价公司配备了包括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专业人员,专业技能覆盖跟踪审计全过程的需求;工程造价人员专职从事造价管理工作,具备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熟悉施工流程、掌握工程管理控制的方法,能够应付各类复杂的工程状况,可以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合理建议和咨询服务,通过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规范建设程序,完善内控制度。(3)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建设,遏制腐败现象,推进高校的廉政建设工作。工程造价公司的独立性和非隶属性,使委托外审可以消除因内部关系处理带来的经济隐患,有效避免因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审计程序不合理而出现的腐败现象,对推动高校的廉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外部审计的弊端。委托外审的缺陷主要有:(1)外审的审计成本高。委托工程造价公司跟踪审计,需要按建安工程投资的一定比例支付审计咨询费用,因而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2)外审的积极性、主动性弱,对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有影响。工程造价公司受托参与业务服务的目的主要是为取得收入,而工程管理各个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材料定价、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事项的发生与其服务收入不挂钩。处理这些问题,只要委托方在现场签证单上签字盖章或其他相关手续完备,受托方便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受托方不会积极主动地站在学校的立场,从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等角度考虑业务本身的合理性、效益性。(3)存在受托方与施工单位合谋的风险,影响审计结果。中介C构参与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若受托造价公司整体职业道德不过硬,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势必存在不惜损害委托方利益与施工单位合谋,以获取自身更大利益的风险,而最终影响审计结果,不利于建设成本的控制。

三、内审与外审结合,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审与外审各有利弊,应有效结合。基于内部审计不可避免的专业资源聩乏的问题,内部审计外部化应是一种趋势。应合理运用以外审为主,内审监督、管理,内外审合作的审计模式,规避双方的短板,实现优势互补,完成审计目标。

(一)合理选择外审机构

外审机构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充分考察企业信誉、业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业绩,慎重选择备选单位。1.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合作意向名单;2.通过招投标方式,最终确定外审机构;3.签订咨询服务合同,明确受托的业务范围、应承担的责任、违约处罚等内容。

(二)全过程合作审计

为充分利用外审的专业化优势,受托的造价公司从立项开始,通过代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投资估算书,可确保项目的投资计划更合理。应重点关注几个重要环节的配合:

1.设计阶段。设计直接关乎项目的造价水平。设计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对实际施工工艺的了解不多,容易使设计和施工脱节;且只重视设计技术和工程的安全性,不关注项目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等等,因而存在一定的设计风险。受托造价公司可运用其实践经验,协同内审拟订设计合同内容、审核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从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图提出合理化建议,节省建设成本。

2.招投标、合同签订阶段。招标文件的修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复核、施工合同的签订决定着整个施工过程和结算结果,是造价审核的依据。此阶段,应内外审结合,共同审核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有关条款。外审要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防止竣工结算时因约定不明确和漏项而使委托方蒙受经济损失问题的发生。为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基建部门可另行委托一家造价公司同时编制工程量清单,双方核对无误后,由内审委托的造价公司最终出具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做为施工招标的依据。

3.施工过程。此阶段的跟踪内容主要有参与图纸会审、编制进度报告、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询价定价、处理索赔等事项。内外审结合应关注经济签证的真实性、必要性和时效性,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及手续的完备性,甲方供材的领料经办签字是否齐全等问题。内审应对受托造价公司的项目人员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标准,要求其代为参加监理会议 记录并及时汇报会议内容,定期提供审计资料,如进度报告、跟踪审计日志、现场施工照片等,为竣工结算提供依据。

4.竣工结算阶段。内审检查是否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结算资料是否完整,报外审进行结算审核。外审根据施工结算资料,再次检查确认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结合现场签证等资料,审核工程造价。出具的审计报告应附签证资料、竣工验收单、工程结算申请等原件及施工合同复印件。此阶段,外审出初步意见后,内审应抽查复核审计结果,保证结算报告的准确性;工程审计力量弱的单位可另行委托造价公司复核,定稿审计报告由受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造价公司出具。以上复核程序可以有效保证审计质量,规避计算错误、合伙作弊等审计风险。

(三)内外审结合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注重制度建设。应建立健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和业务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1)建立现场审计人员签到制度,保证审计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处理有造价有关的问题;(2)建立跟踪审计日志制度,重视每次的跟踪审计日志或跟踪周报,并保存现场影像图片资料,为日后可能发性的纠纷及审计结算争议事项提供证据;(3)建立审计报告复核制度,内审要定期检查和复核受托造价公司的业务成果,审核审计报告,有效预防受托造价公司消极应付的行为,切实发挥内审监督管理的作用;(4)建立外审评价制度,审计服务结束后,对其审计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优秀的纳入长期合作名单。

2.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内审与外审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应双方密切协作,成为一个管理团体。外审应定期向内审汇报工程进展状况及现场签证等涉及的所有审计工作,内审对外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及时提出要求。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双方沟通应做到经常、及时,以规避风险和降低造价为目标,防止因沟通不到位、不及时引发施工问题及各方矛盾,影响工程造价及工程进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下内审外审利弊的深入分析,探讨内审外审在基建修缮工程过程中的结合形式,有效解决工程审计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专业技术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造价风险,提高资金效益,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威.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研究与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 工大学,2011.

[2]陈国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张琳,叶超,于洛.事业单位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及内部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1).

篇9

关键词:海事 工程建设 全过程跟踪审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日趋受到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重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也不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制造的领域的投入力度。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国家的每一分钱的投入都真实地反映到工程项目上,是摆在内部审计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对于海事基础建设工程,又有其“投资审批周期长、工程建设工期要求严格”的特点,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对其年度下达的建设项目任务,要求“两年不开工、三年不完工的建设项目收回其投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既要起到监督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又要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跟踪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项目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规性、合法性,帮助项目管理部门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程建设。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调整思路,一改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介入、事中跟踪,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关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国内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程项目上。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异,有的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则仅限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

跟踪审计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效避免了事后审计“虽然查出问题,但己既成事实,纠正起来难度较大”这一难题,因此其自诞生开始,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从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且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

1.1审计范围覆盖面广

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它包含对工程建设方案、工程预算、工程资金收支、工程成本效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计。以前由于前期基建管理上漏洞所造成的问题,到结算审计时发现时已无法改变,眼睁睁的看着单位的利益受损而无法弥补。扩大审计范围以后可以使一些问题在建设期间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能有效的帮助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回避降低管理风险,监督项目实施部门履行合同情况。

1.2审计过程动态化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在对影响工程项目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从立项、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施工、竣工结算到效能评价为止的各阶段进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资料,才能使审计行为延伸至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及时防错纠偏,最终达到提高基建工程项目质量,实现有效控制投资、降低工程风险的目的。

1.3审计内容系统化

比较单一性的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得内容,其主要审查资金收支问题,而跟踪审计得审计内容则广泛很多,各阶段、各环节、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往往每个问题的发生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或效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系统地、全面地看问题,秉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审计规范,绝不放过任何疑点。

2.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内、外审计相配合

近年来的内部审计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跟踪环节较多、专业性较强,而审计资源有限甚至匮乏,因此只能采用委托外部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审计,但是这种长期委托外审人员的单一跟踪模式,其行为不会在项目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长期保持完全的独立性,这就可能产生审计合谋行为,内外审计成员结合的跟踪审计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审计合谋行为。审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外聘一定资质的造价咨询及会计事务所,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补充力量,与内审人员一同参与跟踪审计,在这种模式下,内审人员和外审人员各负其责,做到内部互相监督,降低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2 . 2把握全面、重点审计方针

针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再是单纯的造价审计为主,而是把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作为审计对象,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包含的环评审评、立项规划、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招投标和合同签订、施工建设过程、结算及决算、资金拨付及使用等各个阶段,对工程建设投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的,而概(预)算编制、招投标和合同签订、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增加工程的确认、资金使用情况应作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应从以下几点去把握:

(1)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目前,建设项目工程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等现象十分突出,它理应成为审计控制的重点。对概预算编制进行审查,不仅要审查概预算编制是否准确、正确,还要分析其合理性、效益性,严格控制扩大规模、超标准现象的发生。

(2)施工建设阶段是整个投资目的的主要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心应放在这里。

首先审计部门人员应定期参加项目管理部门定期例会,了解、掌握施工过程的最新情况,使审计工程与施工进度不脱节。在工程关键部位主动到现场了解工程情况,对工程进度及造价变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积累基础数据备结算审计使用,同时给项目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为单位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隐蔽工程签证及变更,必须坚持经跟踪审计人员审核的原则,隐蔽工程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又是随施工过程的进展面产生,建成后隐蔽工程很难看到,如缺乏真实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势必增加结算审计的难度。因此,对隐蔽工程实行现场审计确认制度,认真审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确认每一项隐蔽工程签证,也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得重点。

最后,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审计尤其关键,要关注项目资金的流向及付款进度,查有无多付、超付工程款等风险行为,是否及时、足额代扣代缴有关税费,是否有损失、浪费建设资金,超标准、超范围支付项目管理费等违法违纪行为。

总之全过程跟踪审计贯穿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同于以往的工程结算审计,审计部门需要事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实际投入比以往的结算审计提前并增大,也更需要我们的内审人员从程序、措施、人员和制度等多方面努力,才能控本降耗,规范建设管理,堵塞漏洞,达到维护单位利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审计的目标跟踪审计的实质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审计,不仅具有动态审计的独有特点,同时具有一般审计的特点,其目标就是通过全过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事后审计无效性问题的发生,促进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和建设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从而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进度、效益”三项目标。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

审计的效能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跟踪审计的目标,如何利用有限的审计力量,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审计效率和审计能力得以提升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审计效率的提高

根据跟踪审计的特点,把审计效率分为审计管理效率和审计工作效率两个方面。在审计管理效率的提高方面:

1.完善制度。跟踪审计是一种实时动态审计模式,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为完善跟踪审计提供了合理借鉴指南。我校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这个指南的为契机,及时将原竣工结算审计办法修订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工程项目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我校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制定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操作规程,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使审计工作从开始就能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及单位的职责,使各部门配合起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科学分工。在实施跟踪审计前,审计部门根据每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审计实施环节的特点,结合审计组成员的业务专长进行科学分工,明确每个审计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力求做到人事相宜、各尽所能,防止任务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发生。科学分工是提高审计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行项目负责制,每个建设项目指派专人从立项到竣工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协调,保证跟踪审计各阶段的无缝衔接。此外,审计部门针对每个项目制订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使整个审计实施工作处于有序、高效状态。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方面:

1.突出重点。跟踪审计是跟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包括项目投资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各阶段的审计。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把“全天候”的跟踪变为“重点核心环节”的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1)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的全面规划,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有统计资料表明,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造价的3%~5%,但正是这3%~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影响却占到70%以上,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尽可能促使优化设计,避免过多的设计变更是该阶段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设计图纸不够详尽,遗留二次设计较多,必然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效率,也将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在招标阶段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审计部门就要反复与设计部门沟通、确认,才能确定最终的工程量。

(2)招标阶段。招标阶段应将审计重点放在招标文件的审核上,通过审核,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前期工作的准确也为后期打下基础,节省结算审计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校在此阶段实行“双轨并行”模式进行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对我校近两年16项建设项目招标和外部审计机构编制的招标控制价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双轨并行制”审计服务模式的实行,在此环节为学校节省资金670余万元,提升了审计效能。

(3)施工阶段。一要关注施工合同的审查。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因此,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意思表达是否准确,违约的界定及相应责任是否具体明确等,完善合同条款,确保执行,避免纠纷,依法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目前,我校的跟踪审计项目在施工合同签订前,审计部门参与合同的评审工作,完善合同内容,尽可能避免由于合同不完备、文字不准确等原因带来的隐患。二要关注变更签证的控制。变更签证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施工单位为了获取丰厚利润,已将目光转向工程的变更、签证方面,有的甚至采取低价入围的策略中标,然后靠施工中的各种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审计人员应严把签证关,防止施工单位巧立名目,以少报多。在工程签证前,区分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哪些项目是合同内,哪些是合同外;哪些内容已在投标单价中包含,哪些没有包含等;对于可以描述清楚的尺寸、部位、数量要准确记录,防止结算时的漏项、错算。三要关注隐蔽工程的取证。隐蔽工程事后无法取证,它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也最容易出现造价不实的问题,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跟踪记录,是准确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前提。审计人员可以采取现场进行材料取样,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跟踪记录等手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确凿的审计证据,把审计结论建立在可靠、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

(4)结算阶段。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审计监督的最后一道关口,是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全面审核。结算审计主要是审计人员根据招标文件、合同、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对清单范围内、外的工程量进行复核,对清单范围外的综合单价进行审计。目前,我校结算审计采取的是二审制,工程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初审,工程管理部门初审后的完整结算资料交付审计部门,审计部门根据前期在项目实施阶段掌握的情况,对项目进行全面审。

2.明晰权责。建设项目全过程涉及建设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个部门,一方面,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通过责任追究制度及惩罚措施的约束,充分发挥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明确审计职能和范围,把握好审计定位,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尽职而不越权,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规范进行。

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跟踪审计后,审计的内容远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考虑与建设管理部门建立建设项目共享数据资料库,将造价软件联网,开展日常性审计和远程审计。

(二)审计能力的提高

实施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拓宽业务知识面,同时提高协调、沟通能力,才能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

1.审计工作能力的提高。审计人员要做到勤下工地、深入一线,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及时收集建筑市场各种信息并掌握其变动情况,提高实战经验。同时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跟踪审计的质量与监督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审计对象及配合部门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正确处理好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才能让全部参与单位形成共识。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业务过硬,技术精通,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与人协调、沟通的能力,使各相关部门协调运转,从而保证跟踪审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审计业务能力的提高。随着审计监督政策、内容、重点的变化,审计人员要能不断适应审计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主动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审计人员不应盲目“埋头苦干”,而应注重业务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加强纵、横向交流。纵的方面就是多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发现的新情况,并及时取得上级机关的答疑解惑,用于指导工作;横的方面就是注重审计部门内部人员、审计部门与兄弟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他人先进的审计管理理念、创新审计思维和成功范例,指导本单位审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