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22 16:1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剧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视剧发展规划

篇1

关键词:跆拳道;电子护具;新规则;技战术

1.前言

2008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对原行的跆拳道竞赛规则进行了相关修改,2009年4月新的竞赛规则正式出台。其中,新规则对跆拳道的得分分值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提高了旋转性和击头技术的分值。2009年5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世界杯跆拳道比赛中,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开始启用了跆拳道最新修订的竞赛规则,并在比赛中使用电子护具参与记分的工作。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经过几次世界大赛的结果来分析,无论是新规则还是电子护具的使用都得到了赞同和拥护,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宣布,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跆拳道竞赛中将正式启用电子护具,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判罚因素。

新规则的修订和电子护具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记分方式,如何才能运用技术去得到有效分数,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诱使对方暴露得分部位、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出其不意的得三分。对此,怎么其增强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后,竞技跆拳道上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变化以及裁判员职业的变化加以研究分析。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电子护具的介绍

电子护具是在护具上装有电子芯片组成的感应装置,在护具的有效部位受到有效攻击时,有电子芯片感应装置的护具会自动识别打击力量,并通过无线电传输系统自动将有效的得分状况及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得分的一套技术装备[1]。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计分方法有两种:头部和拳的技术得分采取人工记分,躯干部位得分采取电子护具记1分和由边裁判员(两名或两名以上)追加1分的方法。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躯干得分,都会成为有效得分(机器故障除外)。

3.2新规则的主要条款变化

从2009年4月新的竞赛规则来分析,新规则在旧规则的的前提下主要对跆拳道竞赛规则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改变场地形状:将比赛场地由方形改为圆形。

(2)缩短消极判罚时间:将消极判罚时间从规则规定的15 s缩短至10 s。

(3)重新整合仲裁体系:设立由3个裁判员和4个教练员组成的新仲裁体系,并规定仲裁组有权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否更改有异议的比赛结果。

(4)增加难度技术分值:将后踢、后旋、360°横踢这3种高难技术动作的分值从1分升至2分,并规定若击中头部将直接得到3分。

3.3新规则下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

3.3.1技击的精度与力度高要求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对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跆拳道规则作了相应修改。跆拳道规则规定,使用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地击中得分部位时才能得分。使用电子感应护具后,由电子感应护具中的电子感应器测量击打力度,根据体重级别、性别差异设定不同的力度标准。这表明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将向技击精度与力度高要求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3.3.2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性

跆拳道运动作为一个计点计分的项目,在以往的跆拳道比赛中,由三名裁判人工按键计分,时常出现误判的情况,出容易引发争议。而使用电子护具后,当运动员有效踢中对手的躯干部位时,电子屏幕会自动计分,有效降低了比赛中人为的干扰因素,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

3.3.3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使用的新规则电子护具除了要求打击的力度外,还要求打击的精准度和技术的多样化。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技术水平较粗糙的中国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3.4规则的修改鼓励与催生了新技术的产生

由于电子护具对技术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只有击中护具有效部位,且力度达到事前设定的得分标准时才能上分。从近期国内外比赛中运动员场上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规则的修改鼓励了击头技术的使用。从击头技术具体使用情况来看,不但次数多,而且技术种类亦高达8种之多,各种时机下高难击头技术的大胆使用,大大提高了比赛场上的竞技激烈程度,在以往的加时赛中运动员都非常谨慎,很少使用的击头技术也频频出现。可以说,规则的修改与电子护具的使用,将从训练理念、意识上彻底改变传统竞技跆拳道的模式,将彻底打破现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强弱格局,这不但对运动员,特别是对教练员今后的训练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率更高

电子护具的出现使跆拳道比赛对运动员的连续攻击能力、防反能力、反应速度和爆发力要求更高,跆拳道运动已经从以混合供能为特征的中等强度运动演变为以无氧代谢为特征的大强度运动。紧扣技战术发展方向,指导运动员形成特长技术。电子护具的得分要求主要在追求力度和精准度,这改变了传统护具有效部位、击打力度和技术三大得分因素的格局。跆拳道教练员应该把“简单、准确、高效”来作为电子护具带来的技术改变。电子护具对中国队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它对技术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对教练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因此,电子护具的实施使比赛日趋激烈和精彩,比赛中运动员在技术运用时更凶狠、腿法更丰富、重心更稳定、腾空动作更多、连续进攻能力更强,也提示我们速度、进攻(主动进攻、连续进攻)和准确性将是今后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4.2得分技术多样化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使横踢的得分比例迅速下跌,赛场上出现了推踢、侧踢、拳、下劈等以往少见的得1分技术,新规则增加了旋转踢的得分分值,但其得分比例却有下降趋势。建议根据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现实技术情况和新规则、电子护具给跆拳道技、战术应用带来的变化趋势,努力提高基本技术,丰富得分技术种类,储备各种技术的应用能力。

4.3加大对电子护具的使用和新规则制胜规律的研究力度

电子护具的使用,对于那些跆拳道运动开展年头较长,对跆拳道运动规律把握较准、技术规范的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对于中国队这样训练时间短、技术单一、缺乏高水平赛事经验的运动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加大对电子护具和新规则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战术的影响和制胜规律的研究,并及时改进训练方法,在今后的比赛中占据优势

4.4新规下电子护具的训练建议

1.运动员平时训练中,应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注重技术细节;在保持躯干部位得分的基础上,应加大头部得分的比重。逐渐增加使用电子护具的训练和实战,使运动员适应它。

2.重视培养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如重视培养运动员的技术与技术间的连接、对进攻和防守反击时机的准确把握、利用规则和裁判判罚的尺度实施有利于自己的技战术等能力。

3.进一步倡导并强化了跆拳道技战术向积极主动进攻、高难度方向发展,鼓励将比赛和训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跆拳道技战术体系及其运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影响必将渗透到跆拳道的选材等相关领域。(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斌.新规则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发展变化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10,9:35-37.

篇2

[关键词] 电视剧行业 趋势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电视剧产业已积累了雄厚的软、硬件基础,影视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一大批电视剧产业制作人才,同时,一批国有和其它经济成份的影视实体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脱颖而出,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制作和管理经验,电视剧产业作品和市场营销的新方式和新观念在改革和探索之后已基本上被接受。

一、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电视剧行业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

1、电视剧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精品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电视剧的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的兴起,电子产品功能上的日新月异,扩大了电视剧的播出平台。在这种趋势下,电视剧拥有多样化的出口,这也成为电视剧产业的巨大发展契机。

2、民营机构已占据半壁江山,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公司。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资本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通过参与市场运作,进一步繁荣了我国电视剧制作业,扩大了产业规模,提高了电视剧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也大大加速了我国电视剧产业化的进程。

3、电视剧行业市场供求不平衡,盈利机构比例较低。

投资风险高,盈利机构比例低,是目前我国电视剧市场的普遍现象。在国内市场上,电视剧市场的供求状况一直是供大于求。作为制作机构来说,全国拥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企业只有1/3的在拍电视剧,而在这1/3的企业当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也不过1/3左右,大部分只能做到收支平衡。

4、电视剧产业盈利模式单一,多元化经营理念欠缺。

电视剧的产业链包括从策划、编剧、制作、生产到电视台播放、渠道发行以及电视剧相关的书籍、音像制品乃至其他衍生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投资与收益。而我国目前多数公司为一条龙式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电视剧行业利润链条上,除了制作这个环节近些年相对专业、水平提高较快,其他环节,如发行、商业开发(植入广告、衍生品开发、线下推广)等非常薄弱。

5、我国尚未形成适应电视剧产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政策法规。

目前活跃在中国电视剧产业制作领域的资本成分主要有三种: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国有资本依靠垄断掌握了大多数的行业资源,但是资源配置效率十分低下;民营资本的资源配置效率高,竞争力强,是中国电视剧制作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外资受到政策上的限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合资、合作伙伴。

(二)电视剧行业供求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民文化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近些年我国电视剧市场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以电视剧总产量来看,近年来电视剧市场一直处于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每年约有20%的电视剧在摄制完成后就因质量、题材等原因无电视台采购而被市场淘汰,另有约30%的电视剧只能在收视率较低的播出时段播出且销售价格较低。但同时,精品电视剧的供给却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电视台宁愿重播过往的精品电视剧也不愿采购低质量新剧,这直接导致一些精品电视剧的重播率较高。

(三)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近几年,我国电视剧行业从整体来看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表现为:

1、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充分。

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行业,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正在逐步放松,目前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政策准入门槛较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使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的企业数量较多。

2、行业内企业实力差异较大,细分市场供求不均衡推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我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数量众多,实力差距也很大。实力雄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如中央电视台和华谊传媒等已经具备了年产数百集的电视剧制作规模,且出品的大多为可以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高质量电视剧,作品畅销,盈利能力较强。而有的小型影视制作公司每年仅能出品1—2 部电视剧,且大多只能在非黄金时段播放,销路较差,仅能保本甚至亏损。

二、电视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一)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家对包括电视剧业在内的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这为电视剧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消费升级。我国国民经济仍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稳步的增长,从而带来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作为正在高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大国,电视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盗版冲击。盗版对于我国电视剧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国家和电视剧企业一起在打击盗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盗版现象依旧十分猖獗。这直接导致电视剧作品的音像市场逐步萎缩,音像版权收入占电视剧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

(2)国际市场竞争冲击。我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的起步远晚于国际发达国家,因此无论在资金实力、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市场规模等多个方面均与国际知名电视剧公司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发展

1、上游行业的关联发展。

电视剧行业所发生的采购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所提供的劳务,包括剧本创作服务、导演服务、演员演艺服务及摄影、美工及其他配套专业服务。目前的电视剧业是以制片人、知名导演和知名演员为核心运作的,剧本创作者和摄影、美工等配套专业服务提供者在电视剧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尚不足以对电视剧业务经营构成显著影响。

2、下游行业关联发展。

电视剧制作业的下游行业就是电视台,电视台作为电视剧的播放渠道和载体,是电视剧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

电视剧制作业与电视台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电视剧是电视台播出比重和收视比重最高的节目,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能够提高电视台收视率,增加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电视台广告收入的增加以及电视台对电视剧播出力度的加大,会提高对优质电视剧作品的采购数量和采购金额,从而推动投资制作方加大电视剧投入,出品高质量的电视剧。

(三)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能够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平均在50—60万元/集左右,电视台采购价格在70—80万元/集左右。由于电视剧的购买客户为专业能力较强的电视台,因此双方基本按照成本加上行业毛利率进行定价,因此电视剧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基本稳定在30%左右。黄金时段播出的高质量精品剧的毛利率水平会略高于平均水平,而非黄金时段播出的质量平平的电视剧的毛利率则会略低于平均水平。

电视剧的制作成本正在逐年增加,这一方面是受整体物价水平提高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由电视剧质量的提高所带动的。高质量的电视剧需要投入较高,直接提高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在制作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包括华谊传媒在内的业内领先企业正通过提高电视剧质量和创新销售模式来不断提高电视剧销售价格以保证利润水平。目前华谊传媒出品的优秀电视剧的单集销售价格最高已达到近160 万元/集的市场高位。

但由于只有优秀的电视剧才有助于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因此精品剧相对来说与电视台的议价能力较强,电视台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但是对于质量一般的电视剧作品来说,由于其议价能力较弱只能被动接受相对较低的采购价格。因此,电视剧制作质量的差异化必将导致不同档次的电视剧企业之间利润水平的差异化,这将有助于电视剧市场的优胜劣汰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客观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市场经营现状,面对中国电视剧产业资本市场运营机制的大气候已经形成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明确目前和今后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好趋势分析,以应对电视剧行业不断迈进的步伐。

篇3

韩国电视剧出口达到一年六七亿美元,中国是主要目的地之一①,相当一部分韩剧中塑造的良好国民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国电视剧在这方面却相对较弱,除了还没有大规模走出国门外,少数走出去的剧作多以戏说历史题材为主,少量现代题材剧制作粗糙、内容单薄。现有的出口电视剧在传播和塑造我国国民良好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可挖掘的空间很大。

从国情出发找准自身形象定位

英国外交政策中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国民对自己的看法同外部世界对它的看法相差很远”②,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在对外形象传播(包括出口电视剧)上出现了问题。而之所以如此,首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找准自身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我国政府还没有一个对于我们国民形象的清晰设计,这必然会使本来就不稳定的出口电视剧无“形”可循,撞大运式的单打独斗对于良好国民形象的传播和塑造作用甚微。而韩国树立自身形象的机制比较完善,20世纪90年代他们就开设了提高国家形象业务的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课题,学术界也积极展开相关的研究。③

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也应该对外树立起符合我国国民自身特点的、十分明确的形象。针对目前很多外国人观念里的中国国民“贫穷、愚昧、保守、落后”的形象,我们应该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民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所表现出的“文明、礼貌、开放、宽容、自信”的形象在我国国民的形象定位中加以突出和强化。当然,这个形象设计是在政府支持下的一个全民性工程,必须广泛发动,精心设计。有了明确的战略定位之后才能形成特色品牌并长期贯彻下去。这样,要走出国门的中国电视剧对于我国国民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就有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依归。

以完善的法律作保障,辅以适当的政策倾斜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支持应该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完善相关文化产业的法律制度。韩国1999年就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齐备的“游戏规则”。而我国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电视剧的制作还未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体系,这在客观上纵容了大量滥片的问世,不仅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也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对外出口。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比较完备的制度,对出口电视剧在涉及国民形象传播和塑造上应该作出一些具体的规定,严格审查制度,提高质量。

制定完整的政策,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韩国政府从2002年开始就设立了文化产业领域的“出口奖”,将扶持影视产品出口纳入“出口支持对象”,以财政支援的方式负担文化产品出口所需经费的70%④。而我国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⑤里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纲要》要求发展的9大文化产业中影视制作也排在第一位,但是针对创制、出口优秀剧作的鼓励政策还不多。要将新时代的中国国民形象传播给他国受众,就要在政策上向“推动优秀现实题材剧作走向海外市场”倾斜。

提高电视剧创制演职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电视剧制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想创作出能提升国民形象的电视剧,就要注重培养创制人员技术、理念等各方面素质。

提高编剧素质。韩国的编剧是经过作家研究院严格培训和筛选的高素质人才,地位高于导演和演员,片酬高,受尊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剧作质量。而我国编剧的地位和待遇较差,影响了其创作的积极性。所以,除了可以适当成立相关培训机构外,从我国现状出发,提高编剧的地位似乎更迫切。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在官方和民间设立“优秀编剧奖项”等方式鼓励创作。

培养优秀制作人员。韩剧创作生产人才中,有很多是“海归”,能够将国际上先进的制作理念同韩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韩剧在内容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形式上精雕细琢,他们善于耐心而巧妙地将爱国、礼貌、浪漫、时尚的国民形象展示给国外的观众。

因此,培养和挖掘一批既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状,又了解西方文化的制片人和编导是非常关键的。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也充分了解对方受众的特点,才能以文化共性为突破口,从自身形象定位出发、在尊重中国国民真实形象的基础上使传播效果最大化。政府也可以设立一项专门的基金,用于高素质制作人员的培养,比如选送有潜质的人才去国外学习交流等。

提高演员素质。因为“受关注度”高,一定程度上说,演员所塑造的角色以及自身形象可能就代表着他们背后的国民的形象。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幅员并不辽阔的韩国拥有完备的明星培训、包装机构,明星们肩负着“推广韩国文化、传播良好国民形象”的使命,作为韩国国民的代言符号应运而生。而我国演艺明星的良性代言作用却相对有限。因此,政府、国民关注下的完备的明星培训、包装机构必不可少。另外,政府也可以运用政策和媒体的力量加以引导。

总之,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物,电视剧应该积极参与到我们民族国家的全球化进程中,这就要求它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作为强有力的传播载体,为提高我国的国民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 释:

①《韩国人是怎样喜欢〈还珠格格〉的》,《南方都市报》,2006年7月21日。

②《美〈新闻周刊〉:树国际形象中国当务之急》,深圳新闻网,2006年9月23日。

③《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现代大传播》,2007(2)。

④《8个裴勇俊大于韩国对日出口总额》,《南方周末》,2005年11月24日。

⑤《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第10~12版。

篇4

[关键词] 旅游品牌 策划传播 电视媒介 福州温泉

1 福州“温泉之都”旅游品牌定位和传播的重要性

1.1“温泉之都”旅游品牌定位的必要性

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据统计,福州拥有旅游资源种类约为50种,旅游资源实体数量达到275处。在福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一、二级(优、良级)的旅游资源景观就有近40处,三、四级旅游资源景观所占比例较大,等外级资源较少,这说明福州市旅游资源景观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与之不相称的是,目前福州市旅游业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仅处于中等水平,这主要和福州市旅游形象模糊,旅游产品间缺乏关联度有关,造成一流的旅游资源优势一直不能直接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长期以来福州城市形象不够突出,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品牌。福州旅游业一直缺少高起点、可操作的旅游规划,使得目前旅游资源呈现小而分散的开发状态,难以形成整个城市的旅游氛围和旅游精品,即便是福州人引以为豪的四大文化旅游品牌也因缺乏整合,而使得这几大景点的外地游客接待量与它们的实际旅游价值不成正比,“有人流,没客流”是福州旅游发展的尴尬之处。《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福州旅游形象的现状分析是:(1)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旅游形象不突出;(2)多元化的旅游形象塑造,不利于形成整体旅游形象;(3)福州市旅游形象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不易识别和推广。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作为福州旅游品牌的载体 ――“温泉之都”。

1.2“温泉之都”旅游品牌定位的可行性

温泉旅游作为一种集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温泉旅游开发将会给福州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社会效益。福州市无论从温泉资源、温泉文化到温泉管理,都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温泉之都”。

1.2.1 温泉资源得天独厚

福州温泉主要分布在市区中心、郊区及所属的永泰、闽侯、闽清、福清、连江等 5县(市),具有埋藏浅、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特点。在福州市城区的东北部,有一条北起树兜南至王庄,西自五一路、五四路东达六一路晋安河 ,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 1公里,面积达 5平方公里的温泉带,在市中心拥有这样集中的温泉带,这在在全国大、中城市是罕见的,资源优势具有不可比拟性。

1.2.2 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福州温泉开发利用历史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传承 lO00多年。清康熙年间,福州已出现了营业性澡堂;1930年代,福州出现了装修华丽,规模宏大,服务齐全的澡堂。福州温泉文化独树一帜,留下许多诗歌、戏曲、散文、摩崖题刻、民间传说等,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3 温泉管理体制完善

福州市在全国最早建立了完善的地热动态监测系统,最早成立地热管理委员会,最早颁布了温泉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最早实现温泉的集中供应,在温泉水资源管理和相关技术上都有着相当的优势。

1.3“温泉之都”旅游品牌传播的紧迫性

2003年4月,广东恩平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首个“中国温泉之乡”称号;2006年3月,陕西咸阳荣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首个“中国地热城”称号;2006年12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山东省文登市在全国率先注册了“温泉之都”旅游品牌;从文艺作品的宣传到游客的口碑,广东从化这一老牌的温泉旅游地,应该不负“温泉之都”的美名;根据中国矿泉学会提出的一个初步意见,每百万人口的城市中有20眼以上的温泉即可称为“温泉之都”,山东威海以拥有50多处泉眼为据,准备打造“世界温泉之都”;而目前对“温泉之都”最为热衷的当属重庆,当地旅游业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便是打造“温泉之都”。

百度搜索“温泉之都”媒体报道量,找到相关网页:重庆14700篇,从化3200篇,文登2390篇,威海1770篇,福州1080篇,咸阳754篇,恩平257篇,而咸阳和恩平已有权威部门授予的首个“中国地热城”和首个“中国温泉之乡”称号,可以退出“温泉之都”的竞争,在目前几大城市的宣传攻势较量中,福州垫底。

受众对品牌概念的接受总是先入为主的,在目前“温泉之都”这个称号还没有形成对某个地方的特指时,如果福州市能以强大的宣传攻势打出“温泉之都――福州”的概念,受众一旦接受了福州是“温泉之都”,那么他心目中的福州就是唯一的“温泉之都”。反之,如果让其他城市抢先一步,那么这小小的一步之差,将来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2 “温泉之都”旅游品牌传播电视广告策略

进行旅游品牌传播时面临许多媒体可供选择,而电视是旅游品牌传播的最佳媒体。这不仅因为电视是大多数人最常接触的新闻媒体,而且电视能提供视觉和活动图像,较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特征,因此在电视媒体上投放旅游广告无疑将起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目前旅游推广中较常用的是15~30秒的电视形象广告,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这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品牌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它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如在中央电视台的“登泰山,保平安”、“浪漫之都――中国大连”等等。

针对旅游品牌广告的目标受众(即主要客源),结合他们的收视习惯和收视时间,我们可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广告策略。

2.1 宣传目的要明确

旅游品牌广告的宣传目的主要有三种:告知型、劝导型、提醒型,劝导型和提醒型适用于市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旅游地,对于推广中的“温泉之都”这一品牌来说,最适合的是告知型,即通过对旅游地品牌全面的宣传介绍,使游客对该地旅游产生初步的认识和需求。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外地游客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大家对“温泉之都”的知晓率几乎为零,这就要求旅游品牌广告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地告知观众:福州是温泉之都,福州还有很多可玩之地。

2.2 广告创意要独特

旅游品牌广告是旅游地形象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了解旅游地的重要窗口,是旅游地的最佳促销工具,广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树立。旅游形象广告构思要有新意,不单纯模仿已有的广告作品。创意部门应充分了解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及偏好,既要体现旅游的行业特征,又要反映旅游需求的热点、主流和趋势,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画面语言要丰富,能使人产生众多联想,再配上贴切的音乐,能使广告的表现力顿时增强。旅游形象广告的广告词,即宣传口号要凝练、生动,具有震撼力,用浓缩的语言和精辟的文字向观众展示一个有魅力的“温泉之都”旅游品牌。

2.3 投放技巧要掌握

投放策略要考虑的因素有:投放对象――针对主要客源;投放地区――针对主要客源地;时机――结合节事活动;方式――连续、间歇、脉冲;量――强调频率而非到达率。

观众对电视广告印象越深,则越容易受其影响。因此在经济投入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旅游品牌广告应尽量选择权威性高且又受客源地观众所关注的电视台来投放,如央视一套、四套以及华东地区省级卫视台;投放时间宜选择在最吸引观众的晚上,并尽最大可能选择在目前观众比较热衷的新闻节目和电视剧前后投放;另外,目前一些早新闻节目也集中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如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央视二套《第一时间》等的收视率并不亚于某些黄金时段的节目,由于这个时段的广告费用相对较低,同样的经费投放在早间时段,广告量无疑增加了许多。

3 “温泉之都”旅游品牌传播电视节目策略

众所周知,在电视上实现旅游品牌传播最直接和直观的方式是电视广告。然而,在电视媒体中实现旅游品牌传播并不是仅能通过广告一种途径,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都决定了它也是实现旅游品牌传播的极佳方式。按照节目内容分类,电视节目分为四种: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电视节目的这四种形式都可以被用来进行旅游品牌传播。与电视广告相比,电视节目可信度更高,目标观众的接触率也高,而费用支出上则少了广告播出费用这一块,较之单纯的电视广告来说显然实惠了许多,并且物超所值。

3.1 新闻性节目(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

电视新闻节目在旅游品牌传播中适合报道的内容包括旅游节庆活动、旅游部门新举措等。宣传方式是以各种活动、节庆以及新景区开放或开辟新的旅游线路等为由头,消息时长1到2分钟,新闻专题一般在8至15分钟,新闻评论形式则较少运用。

建议由福州市政府牵头举办规模较大的“中国福州温泉旅游节”,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年的10月份,此时温泉旅游正进入旺季,同时又与初夏时节的“5•18”相呼应。除了依然可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之外,还可以邀请各界名流前来助兴,以此高规格的节庆活动和高级别的嘉宾阵容,定能吸引中央及地方众多媒体前来报道,形成一年两次的宣传高峰。

3.2 服务性节目(生活服务类)

电视服务节目在旅游品牌传播中适合报道的内容包括旅游线路、景点介绍、旅游服务等,宣传方式是以各旅游景区、景点为单位。因为随着人们业余休闲时间的增多,出游成了人们的一个重要选择,特别是周边游异常火爆。为配合人们的出行,各个电视台基本都有这方面内容的节目,介绍旅游线路、景点风光以及休闲内容,如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节目中的“旅游风向标”专栏、福建电视台《海峡旅游》等。

福州在做这方面宣传时有两个引人关注点:一个是城市中普通百姓是怎样在汤池店里泡澡的?可以选取福州几家著名的澡堂,如南星澡堂、醒春居等由主持人做体验性介绍;另一个则是近年来兴起的近郊温泉度假旅游,可以由各个温泉景区出面邀请不同级别的电视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编导、摄像前来拍摄制作节目。

3.3 文艺性节目(文学类、戏剧类、综艺类)

电视文艺节目在旅游品牌传播中适用的主要形式有以该旅游地为外景地的电视散文、电视剧、以及专场晚会、娱乐节目等。除电视散文外,旅游地要借助电视剧和电视专场晚会进行品牌传播均需要一笔较大的资金投入。

3.3.1 电视散文。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2005年曾播出一个《城之眼》系列,介绍一系列以中国名湖为背景的电视散文,虽然该节目并不是一个旅游节目,不能详尽地介绍各个名湖具体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名湖”的身份早已决定了其在当地的旅游价值,因此即便是该节目中作为文学作品来表现的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等等,也无不在电视屏幕上很直观地展示了自己,喜欢文学的观众读懂了其间的文学韵味,而一般观众则是又认识了一处旅游地。

福州温泉不仅是一处自然旅游资源,在一千多年的温泉利用过程中,福州人已经将众多的文化内涵赋予它,邀请文学名家撰写《福州温泉》的散文作品,然后由电视台投拍,既可以作为一部较好的电视作品播出,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部不用付费的福州温泉专题广告片。

3.3.2 电视剧。中央电视台2006年开春大戏《乔家大院》,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热潮,电视剧的热播对“乔家大院”这个景点也带来了人潮如织的盛况。以福州温泉为题材的电视剧,前些年曾拍摄了一部《女人汤》,但由于编剧、导演、演员等各方面因素,这部剧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在福州本地收视率也不高,当然这也给影视剧创作者又一个新的希望:福州千年的温泉文化内涵还值得挖掘,好故事加上好导演、好演员,就不愁在观众中叫不响。

3.3.3 电视专场晚会。主要是以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开幕式为标记的综艺节目,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主题,大影响,大回报。借开幕式搭台,销售当地山水风光,推崇当地人文历史,打造旅游品牌。虽然资金大投入高,但无一例外得到回报,其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和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以“中国福州温泉旅游节”为载体,举办一场盛大的开幕式文艺晚会,借助央视三套《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或央视四套《中华情》等栏目播出,将会产生更大影响。

3.3.4 娱乐节目。近几年,各个电视台观众参与性的大型娱乐节目和真人秀节目都异常火爆,这类节目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些已处在瓶颈位置,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因此许多节目纷纷走出演播厅,将演播场地搬到广阔天地间,以实地实景吸引观众,如东南卫视的《天地英雄》,浙江卫视的《男生女生》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景区特别是一些新开发的景区就成为剧组人员的首选目标。福州新开发的几处温泉景区都以真山水著称,符合这类节目的外景要求,景区完全可以主动与相关电视系,邀请剧组前来取景。

3.4 教育性节目(纪录片、专题片)

电视教育节目在旅游品牌传播中适合报道的内容包括旅游风光、民俗风情,或以该旅游地为背景的人物、事件纪录片等。专题片、纪录片是旅游资源宣传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宣传的最佳形式,可以直接制作成风光片、风情片,如2007年6月东南卫视《神州侠侣》栏目播出的五集电视系列片《玩转福州》等等;也可以将旅游地作为背景拍摄人物或事件纪录片,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龙脊》,叙述的是广西农村希望小学的故事,但发生地却是广西的一处名胜――龙胜县的龙脊梯田,纪录片《龙脊》播出后,大获好评,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经典,之后又被各地电视台多次重播,在纪录片《龙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之时,龙脊梯田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福州城区之外的温泉主要分布在闽侯、连江、永泰、闽清各县,大多都在山区里,电视编导挖掘一些与温泉相关的题材创作纪录片,也许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 结语

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州特殊的旅游区位优势将使其在闽台旅游区的建设,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闽台三大旅游圈的整合与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宣传“温泉之都”品牌,推介福州旅游,我们将拥有南接闽三角、珠三角,北承长三角,东接台湾,东北接韩国、日本的客源网络,福州旅游的辉煌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湖北大学. 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 2003.

[2] 福州温泉志[M]. 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2001.

[3] 林东. 福州温泉旅游开发SWOT分析与对策[J]. 江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 黄大勇. 城市旅游形象广告策略[J].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9, 16( 4).

[5] 杨晓佳, 蔡晓梅. 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J]. 商业研究, 2005, (15).

[6] 木子. 浙江卫视旅游版[J]. 现代传播,2002, (1).

篇5

【关键词】影视传媒 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一、影视传媒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产业扶持政策法规逐步落地

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推行文化体制改革。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于2009年9月26日正式公告,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消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等举措。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该稿是近年来支持电影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结和提升,是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征求意见稿》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扶持措施等方面有突出亮点,将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尊重观众权益等提供法律保障[1]。

(二)行业发展逆势上扬

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例如英国为12%,美国则达到14%。被称为全球创意产业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创意产业产值占GDP的5.24%,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

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在始于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异常突出,并显示出强劲的逆势上扬态势。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我国2009~2011年传媒产业总产值分别为4908亿元、5808亿元和6379亿元,持续多年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其中以电影票房为例,2009~2011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分别达到了62亿元、101亿元及1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29%以上,增速全球第一。

(三)产业融资模式多样化

影视传媒产业的融资是制作方为了拍摄影视剧而必然进行的一项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融资对象主要是影视剧制作公司、单个或多个影视剧项目。当前,影视传媒行业中,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支持。该种模式主要用于支持生产主旋律影视剧作品等,而获得这部分资金的也大都是国有影视剧机构[2]。目前每年国家通过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补助等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支持一批影视剧拍摄,如《郑培民》、《任长霞》、《杨善洲》作品等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拍摄的。

2.个人或私募基金投资。通常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或私募基金与电视剧制作方进行合作时,需按投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制作单位的经济实力、信誉度及以往影视作品的收益等;而制作方为争取最大利润,就要尽量减少开支并规避各种风险,保证投资方的利益回报。

3.植入式广告等融资方式。植入式广告又称隐性广告,是指广告商通过赞助影视剧,将产品或服务内容融入到影视剧中,给受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以2007年出品的《变形金刚》为例,总投资为1.5亿美元,但通过将通用汽车、ebay网、诺基亚手机等广告的植入,就获得了超高4000万美元的收入;而在2008年上映的《非诚勿扰》中,植入式广告收入更是达到了2000万元,占投资成本的50%以上。当前,几乎所有的商业影视剧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是,如何能既保护好影片的艺术质量,又能将经济利益最大化。

4.银行贷款。这是国际影视传媒领域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国外银行对于电影投融资已有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和严格的申请投放流程;而对于影视剧制作机构,则必须向银行提供完整的剧本、主创阵容的细节、各种合同、制片预算、时间进度表、完片保函、影片保函、预售合同、销售评估等相关资料。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介入影视传媒领域的案例逐渐增多,目前一些知名的影视剧制作企业已有能力从银行获得较为稳定的融资支持。

(数据来源:和讯网)

5.上市融资。上市融资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主要通过股票等信用工具,吸收社会剩余资金,以资本形式直接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去。这种融资模式是以影视传媒公司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高度市场化的企业行为为前提的,并以其自身的发展规模、良好信誉、经营业绩及前期有形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当前,伴随着国内新股发行的加快,证券融资日益成为一些大型影视传媒企业融资方式的首选。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将有近十家公司完成上市,影视公司的圈钱热潮又一次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除国有公司上影、中影外,长城、海润、慈文等二三十家影视公司,也都在积极准备跨入上市大潮。除去已经提交IPO等待回复的影视公司,浙江永乐影视、北京新影联等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将上市纳入计划中。

(数据来源:艺恩网)

二、影视传媒产业转型升级下银行信贷业务之惑

(一)行业低准入门槛与高经营风险并存

篇6

为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自2004年文化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展以来,全国至今共有283家各类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以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领航者、先行者和探索者。

据统计,截止2011年国家级园区、基地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总利润为365.2亿元。国家级园区、基地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国家级园区、基地不仅具有了相当规模,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孵化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培育壮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

以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各领域龙头,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企业的领航者。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俏佳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排头兵。2010年示范园区、集聚类基地已经拥有上市公司100家左右,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近年来,示范基地创作的文化精品不断,如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作的《印象·刘三姐》,8年共演出2700多场次,总票房超过6亿元人民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联合有关企业引进的世界著名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市场反响强烈,首季总票房近8000万,创造国内音乐剧票房纪录。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渠道,园区基地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出显著的社会效益。

“十一五”期间,园区基地研发总投入增长了2.52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数增长了2.33倍。文化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例如动漫业中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游戏业中的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

动漫产业不断完整产业链

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动漫产业发展工作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中国动漫集团总会计师胡月明介绍,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动漫题材的衍生品市场接近500亿。

各类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截至2010年,漫画出版物从8200万册增长到3.47亿册,电视动画从82300分钟增长到26万分钟,跃居世界前列。动画电影从12部增长到27部,新媒体动漫从不到2万件增长到十几万件,中式漫画期刊占国内85%的市场份额,国产原创动漫产品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主导。

动漫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涌现了“四大名著”系列漫画、《兔侠传奇》、《三国演义》、《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优秀产品。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2009年票房8500万元,2012年达到1.6亿元。

动漫企业迅速成长,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骨干动漫企业。截至2010年,产值过亿的有13家,还有广东奥飞、湖南拓维2家上市企业,湖北《知音漫客》2006年从零起步,目前月发行量520万份,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动漫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2010年我国动漫产值规模已经达到了470亿,原创动漫走出去步伐加快,人才、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成熟,大动漫观、全产业链的思路正在形成。动漫在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演出市场持续升温

十七大以来,我国演出市场总量显著增长。

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演出经纪机构2725家,文艺表演团体7069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959家,演出场次达到155万场,观众人次7亿4千万人次。其中,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为演出市场繁荣提供了助力,全国已有1176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各地先后组建了50余家演艺集团公司;演出场所建设扩大了市场需求。

2010至2013年,我国已建成和将建成的大剧院将在40家左右,总投资规模预计在320亿元以上,这些场馆的投资规模、占地面积等均超以往。全国各地大中城市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2011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增长幅度约为20%,北京市全年演出2.1万场,观众人次达到1000万人以上,演出总收入超过14.05亿元。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增长幅度更加明显,达到30%左右。四川省前10个月演出市场的收入就达到了3.9亿元,安徽省举办的各类演出场次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46%。

此外,演出市场不断涌现新形态。一方面演艺集聚区建设出现热潮,目前全国在规划和建设的演艺集聚区近10个,如北京的天桥演艺区,上海的现代戏剧谷,天津的盘龙谷,江苏南京的杨公井演艺文化街区等,集聚效应迅速显现,演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另一方面演出市场与旅游、网络、动漫等领域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2011年9月,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4个地区成为网络演出管理的试点地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成为我国首批网络演出试点单位,促进网络与演出融合。

三是演出市场国际化趋势更加显现。2011年我国引进国外演出项目1056项,比2010年增加17%,中国成为一些国际品牌演出项目首演站点。亚洲联创公司引进百老汇知名音乐剧《妈妈咪呀》,复制欧美音乐剧产业模式,买断其中文版权,在国内成功巡演,为打造中国原创音乐剧,推动演出市场运作模式与国际接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网络文化势态良好

十七大以来,以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用户群体逐年扩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包括互联网游戏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达到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长速度止跌回升。其中,互联网游戏为429.8亿元,同比增长33.0%;移动网游戏为38.7亿元,同比增长51.2%。

2011年互联网游戏用户总数突破1.6亿人,同比增长33%;其中,网页游戏用户持续增长,规模为1.45亿人,增长率达24%。移动网下载单机游戏用户超过5100万人,增长率达46%;移动网在线游戏用户数量达1130万人,增长率达352%。2011年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游戏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运营收入达254.2亿元,同比增长37.3%,比互联网游戏市场34.4%的增长率高了近3个百分点。

2011年,国产游戏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76.0%。出口产品数量增加明显,2011年新增66家公司共计92款网络游戏产品出口海外,数量总数超过150款。

在线音乐2011年收入规模达到3.8亿元,比2010年增长35%;在线音乐用户规模为38,585万;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比2010年增长18.8%;无线音乐用户数达7亿。

与此同时,十七大以来,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在主体准入、内容管理、运营监管、执法监督环环相扣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实际不断修正和完善。

艺术品市场有规有矩

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约为1959亿元,位居世界第一。从整体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保持向上的态势。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到,市场迅猛发展的表象下,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交易诚信缺失、管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等问题,也更加明显,影响了市场稳定和持续繁荣。特别是2011年以来,一些地区设立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采取艺术品类证券化交易的模式,导致炒作和非理性投资,带来经济和社会隐患。

国家文化部十分关注金融资本介入艺术品市场的趋势,全程参与起草《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现阶段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的一揽子方案,了《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禁止类证券份额交易,遏制市场投机炒作风气;通过开展艺术品企业备案登记、诚信画廊评选和推广等工作,引导一级市场诚信经营,规范艺术品交易秩序。

目前文化部门正在研究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拟建立符合艺术品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评估鉴定制度等,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将草案报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同时将加大对制假贩假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经营环境。

娱乐产业空间无限

从包括电视电影、动漫、新媒体、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6个细分领域看, 2011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达到了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2013年则有望超过1500亿元。

中国电影的整体票房结构仍不合理。2011年所有影片中,1亿元影片占四分之一,绝大部分是中低票房影片。同时,在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的比较过程中,国产影片目前严重处于劣势。电视剧领域,2010年电视剧交易量达到了76亿元,但是,中国电视剧电视剧产量严重过剩,市场份额过于分散,制作公司整体不强。

2011年中国电影总收入达178亿,今年到现在已经达到296亿,但是这个数字跟网络游戏相比非常少——仅2012年一年网络游戏2012年产值就达315亿美元。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或者娱乐行业开始慢慢进入或者投资到网络游戏的公司。

互联网在线视频广告收入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65亿元,这个数字近年以每年82%的速度增长,未来2013至2015年,艾瑞预测在线视频广告至少以50%的速度增长,视频广告有可能很快地超过文字互联网广告的总收入。

资料显示,中国资本进入娱乐行业的频率正越来越密集。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整个文化行业的融资并购案例达到32起,整体涉及的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万达并购AMC更达到了20亿美元的数额。

工艺美术“走出去”

中国工艺美术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得到了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具有了清晰的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进而从产业链的形成开始转变到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的指引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积极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出口商品交易会、旅游产品博览会等活动,提高工艺美术产品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走出去”,有力促进了新时期工艺美术产业的国际化。

篇7

与之形成冰火两重天境界的是,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收紧的大环境下,保利集团旗下的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600048.SH,以下简称“保利地产”)的再融资计划一直难以成行。保利文化一旦上市成功,将成为保利集团旗下的又一大产业。

此前,保利地产一直在倡导“文化地产”的开发模式,并且与保利文化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协作,保利文化的成功上市,或将助推保利地产的发展。

保利文化家底揭秘

今年2月,证监会官网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信息表显示,保利文化与万达电影院线已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二者均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其中,保利文化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而保利文化的兄弟公司保利地产却在去年11月份,向证监会提交了《关于撤回201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理由是“距2010年4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1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已近18个月”。

保利文化创立于2010年12月,前身为2000年2月成立的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国有中央企业中唯一的专业文化产业企业集团。

保利文化直到2005年前后,才逐步确立起3大业务板块:演出与剧院管理、艺术品经营与拍卖、影业投资与电影院线管理。

其中“演出与剧院管理”板块主要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和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来支撑。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设17家控股子公司、3家分公司,主要经营管理北京保利剧院、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莞玉兰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等20家剧院,拥有观众厅38个、观众座位4万余个,管理资产总额超过110亿元。

而“艺术品经营与拍卖”板块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北京保利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保利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广东保利拍卖有限公司为补充,着力打造艺术品经营产业链。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拍卖”)于2005年7月1日正式成立,从2008年秋拍总成交额接近4亿元,到2009年秋拍总成交额增至15.83亿元,2010年秋拍总成交额跃升至52.8亿元,4年时间里,保利拍卖已经从拍卖界的新秀迅速成长为领军者。

2011年,保利拍卖全年实现成交总额121.2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首位。

“影业投资与电影院线管理”业务主要由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来运作,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影业”)于2002年8月19日成立,由保利集团占股份90%,长影集团公司占股份10%,是集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发行销售、影视演艺人员的经纪业务以及电影院线的建设、经营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投资控股平台。

2002-2005年,保利影业先后投资拍摄电影50余部、电视剧300余集,包括电影《老鼠爱上猫》、《无间道Ⅱ、Ⅲ》和《再说一次我爱你》,电视剧《梅花档案》、《红色娘子军》等。

目前,保利影业控股的保利万和电影院线拥有北京、广州、上海、深圳、佛山、重庆、郑州、昆明等大中型城市的数十家终端影院。

更加密切配合地产

目前,保利集团旗下拥有保利地产与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保利文化一旦上市成功,将成为保利集团的又一大上市公司。保利文化上市后,虽然不会曲线为保利地产输血,却会更加密切地加强与保利地产的协作配合。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早在2000年,保利地产便开始与保利文化进行合作。

“首先商业地产这块,我们做了很多购物中心之类的项目,文化集团的电影院线和我们有一些合作,另外,文化集团博物馆会和我们一起举办一些免费的文物展览。”胡在新说。

2月22日,“2012合肥保利圆明园兽首国宝展”新闻会便在保利香槟国际销售中心举行,珍贵的圆明园兽首铜像将于3月3日至3月11日在合肥展出。此前,保利集团已先后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等数十个重点城市举办了圆明园国宝巡展活动,接待了数百万国人参观。

国宝未到,全城先热。保利香槟国际销售中心现已接到多起咨询电话,询问国宝展的详细信息。

“2010年,圆明园100周年纪念,我们在密云做了圆明园兽首展览,只做了一天,就来了1万多人!”北京保利地产媒介总监谷欣介绍,而当时保利地产在密云的项目尚处于在建状态。

胡在新透露,对于保利地产新进入的城市,保利文化也希望通过这些免费的文物展览,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也是让大家了解那段历史。这些文物展览也为保利地产的品牌推广和促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利地产也一直在倡导“文化地产”开发模式,并设立了“和基金”用于社会公益与文化事业,以弘扬华夏文明和保护文物古迹。

篇8

一、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现状

随着《“十一五”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公布实施,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品与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间接融资方面,各大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如北京银行推出的“创意贷”,包含文艺演出贷款、出版发行贷款、影视制作贷款、动漫网游贷款等10项子产品,可满足文化企业不同项目的融资需要;工商银行推出的“融慧贷”,为中小文化企业开通审批的绿色通道;民生银行针对中小型企业开发了“商贷通”信贷业务;交通银行实行了版权质押贷款。这些举措对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很差钱”的困境有很大帮助。

在直接融资方面,文化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A股市场有文化类上市企业近30家。有多家文化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截至2010年6月末,文化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55只,募集资金428.2亿元。

此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及北京市等,与银行签署授信协议或联合召开银企对接会议,签署了一批投资项目协议。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行每年为北京文化创意企业设立100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区和重点文化项目;文化部与中国银行签署部企合作协议,中国银行给予文化部所属企业授信额度200亿元。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与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举行了“中国电视剧导演集体授信签约仪式”,通过对优秀导演的批量授信,共有23名电视剧导演获得1亿多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用于投资制作电视剧。

综上所述,金融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才刚刚开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大,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及其对资金的需求。一些中小文化企业仍然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以政策性融资为主甚至难以融资。这既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自身的原因。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还有一些难点问题有待破解。

二、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问题与难点

(一)文化产业投资风险高

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不仅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资金回收慢,而且大部分文化企业属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投资风险高,致使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前期内容和创意的开发,而把注意力集中于项目成熟后的投融资方面。

(二)融资渠道不畅

在现行金融体制、结构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经营模式和运行状况等问题,即使在创业板的规则下,也难以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而文化企业普遍具有固定资产较少的轻型化资产结构特点,缺乏厂房、土地、设备等银行认可的传统抵押物,虽然拥有创意、智力、版权等无形资产,但其价值很难评估。因此,文化企业在争取银行信贷过程中,往往面临资产抵押不足的障碍。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长期以来,文化属于公益性的事业部门,与金融机构缺乏业务关联。金融机构也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观念淡薄,导致相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少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产品安排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缺少对固定资产抵押要求较少、申请手续灵活便捷的小额信贷产品。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经展开,亟待金融机构在杠杆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投融资人才

我国文化产业是在缺乏人才储备的情况下发展的。对于文化企业来讲,大多数管理者都是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员,缺少投融资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不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文化企业融资,除了向银行贷款外,对创投、风投、产权交易、上市等融资方式还缺乏了解。而对于银行来说,也缺少一批既懂金融专业、又懂文化创意及其开发和运作的专业化人才。二者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和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金融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的难点之一。

三、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思考和建议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实现社会化、国际化和与相关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文化产业置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平台之上,促使二者融合发展、合作共赢,实现无缝对接。

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是基于金融市场和财税政策两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金融市场要用“无形的手”来配置资金和资本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用“有形的手”来实现政策倾斜的资本扶持,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性作用。除了财政全额投入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外,要通过少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运用孵化器、创投、风投、引导基金、投资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工具,以及法律、保险、会计、资产评估等多种中介服务,构成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基本体系,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从创意孵化、产业化开发直至市场化运营,给予全过程、综合配套的金融支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产业与金融和资本市场平台脱节的局面。当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已经对如何构建和完善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体系作了周密、系统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中介机构应全面理解政策内容,落实政策要求,并就其中的若干难点、重点问题继续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一)拓展和完善融资渠道

1.加大间接融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是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主渠道。《指导意见》指出: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信贷产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探索专利权、著作权以及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现金流量等作为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

2.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的规模。《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努力挖掘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潜力,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国有和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的大型文化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其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这是各地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工作重点。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创业板以及知识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融资申请给予积极支持。特别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机构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并建立顺畅的风险资本退出通道。

3.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十分充裕,从境外直接流入国内的资金数额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社会资本和外资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合资、项目融资、并购等多种形式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同时,关注外资和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变化,引导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向,发挥非公有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

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公共财政的扶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投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引导相关资金跟进,所以要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主体都纳入财政支持和引导的范围,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目前,中央及地方财政使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扶持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希望通过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包括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

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组织协调,促进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协商合作。如河北省文化厅与省工商银行决定共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合作机制,联合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工商银行关于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的通知》。根据合作机制,各市的文化产业贷款项目经当地文化局会同当地工商银行评审后,向省文化厅推荐,由省文化厅汇总后,向省工商银行推荐;融资额度超过1亿元的文化产业贷款项目,其申报材料经各市文化局会同当地工商银行初审后报省文化厅,由省文化厅会同省工商银行复审后向文化部报送,经文化部评审后向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推荐。

(三)建立和完善投资风险规避机制

1.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保险机制。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保险机制,不仅有利于文化企业正常融资和金融机构规避投资风险,而且丰富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品种。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的要求,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文化产业投融资保险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拓创新业务品种,提倡金融机构或文化企业在项目投资前积极投保,化解投资风险。

2.构建文化产业信用担保机制。根据《指导意见》要求,要完善金融机构的授信模式,建立文化知识产权认定和评估体系,着力解决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认定和价值评估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化问题,以使文化企业能够以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文化项目担保业务,建议借鉴各地的农业融资投资担保公司的制度模式,以地方财政出资成立文化产业专项投融资担保公司,探索文化产业担保业务的新方式。

(四)文化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文化企业要按照风险投资的要求与金融对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首先,对融资项目要进行反复的可行性调研,选择发展潜力大、成长快、前景好的项目,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性和随机性;其次,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财务制度,形成富有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要加强信用管理,塑造良好企业信誉形象。当然,这一切的推动工作都需要由专业人才构成的敬业团队来展开,所以文化企业要培养、引进各方面人才,特别是专业化的投融资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已不再是以知识拥有的多少为唯一标准,而是要求能对自身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社会有一定认识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人生规划就不只是成年人的专利。中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做好人生规划对他们自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即从该视角入手,试图解析中学生做好人生规划的意义,从而引导他们如何去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让他们得到自身的充分发展。

在1926年,肯·莱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走出沙漠只需用3个昼夜的时间,但在肯·莱文却从没有人从村庄中走出过大沙漠,肯·莱了一个调查,发现所有人都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肯?莱文利用北斗星的指引教给了他们,他们才走出了沙漠,由此看来有一个目标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激烈的竞争充斥着整个社会,中学生作为未来的新一代人才,必然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现实。而作为教师,则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中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优势,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让他们提前做好自身的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则显得必要而迫切。

一、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必要性

1.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间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中的黄金时段,对于未来的人生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在他们的眼中,人生就像一张无瑕的画布,可以任由自己尽情地描绘。此时,学生如果不做好他们的人生规划,让他们深入地认识自我,那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之后,他们可能对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变得很茫然。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未来无疑显得很可怕。并且,他们在以后的升学和就业中也将遭遇更多的问题困扰。如此,引导中学生做好他们的人生规划,可以使他们目标明确,以后的人生路走得更加轻松。

2.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隐忧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扩大,如今的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表现突出的是价值观念错位、理想信念模糊、言行举止失范,甚至一部分中学生对人生、社会缺乏信念,毫无人生理想。他们大多从小享受各方面的优待和呵护,从而养成了任性、懒惰、自私等不良个性,严重缺乏责任感,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即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进行反抗。在学校中,抽烟、溺网、赌博、厌学、逃学、喝酒等不良现象也有向蔓延发展的趋势;社会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中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让他们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的路,也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3. 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薄弱

当前,大多中学生人生规划意识薄弱,在学习上自主性不强,学习能力还需提高,生活规划科学性不强,意志力弱,消费观和时间观都有待矫正。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更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形势,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帮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做好中学生的人生规划。

(二)引导中学生做好人生规划的意义

1.发掘中学生的自我潜力

通过引导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能够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身潜力,帮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并让这些优势得到持续增值。同时,还能让中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现在的不足,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对比分析,让中学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人生理想。

2.有效提升中学生的竞争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急速变更的时代,处处充满了竞争,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的主流人才,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自身的人生规划,真正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如此方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1. 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规划

科学的人生规划,永远离不开对现实的依赖。作为中学生,他们大多对社会认识不到位,也极少进行自我认识的反思,对人生规划这个概念甚至不了解。而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此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做好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让他们开始重视自身的人生规划。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比如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用相似环境,对是否做过人生规划的人做现实对比。还可以找一些名人励志的事例引起学生重视。同时,还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利用长期教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个观点,这有助于他们做人生规划的主动性的发挥。

2. 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引导中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离不开对自身的深入了解,其中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特长、价值观、潜能等。但中学生很少会对自身认识进行思考。此时,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在这些方面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同时,结合中学生的家庭和学校共同做此工作,通过一些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比如,通过班内的活动,让学生做一个评估自己的活动,让班里的学生逐个介绍自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成功人士的录像,来激发学生立志树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素质,了解他们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基本情况,建立学生素质测评档案,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供一个依据。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学生心中有个更明晰的定位,踏上他们追求人生梦想之路。

3. 尊重自身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研究表明,在做一件事时,往往一个人的兴趣比能力更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兴趣往往能成为最强的动力。当人们对某件事有兴趣的时候,做事的效率往往高得多,而且能让人们态度更加积极。即使这件事非常枯燥,感兴趣的人做来往往也能做得很好。相反如果对这件事没有兴趣,那么做起事来无精打采,效率也会变得很低。因此把兴趣加入中学生的人生规划中,能让学生的人生规划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

4. 开展学校活动

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以开展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比如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活动,以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行动为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作出思考,并作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同时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另外,每学年还可以依据四个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节)为主线,结合几个节日的资料,开展与中学生人生规划相关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还可以进行与人生规划相关的主题征文活动,比如我校在今年的艺术节活动中,就开展了以:《体现成长我的理想》为题材的绘画活动

5.特殊辅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和能力优势。但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和能力优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教师就要进行学生的特殊辅导,对学生的自己情况做出分析,比如学生能力测验、兴趣测试、体质检查、学业成绩、人格测试等,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和能力优势,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自身特点的方法,在一些地方为他们做出辅的分析,让他们能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特点。同时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人生规划意见,让他们的人生规划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自身条件,比如说性格外向的学生,通常在沟通能力上比较强,亲和力强,他的目标就最好定为交际性比较强的方向,比如营销等,而性格内向的同学,就更加适合于研究,学者等方向。

6.利用名人和电视剧的力量

在名人当中,有很多就是很早开始就做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有了后来的成就,而教师就要则取其中的一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名人来吸引学生制定人生规划。比如“飞人”迈克尔?乔丹,他对中学学生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天分吗?是球技吗?抑或是策略?其实都不是,在NBA中和乔丹一样有天分的还是有些,但惟独就他一个人拥有了别人无法比拟的成就,其实是因为他的人生规划。他从高一就制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一生都为之奋斗不已。 还有利用电视剧的力量,很多教师认为电视剧对于中学生,其中会有很多不良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早恋。但是其实很多电视剧中都有很多的正面的东西,比如说《奋斗》里面的那种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教师就要从这些电视剧中挑选出那些正面的精神,来影响学生,利用那些人物的职业特点来引导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利用那些正面的精神,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7. 制定实体人生规划书

经过对学生自己性格特点和能力优势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自己的实体人生规划书,实体的人生规划书肯定会比放在脑海的东西更加可靠。同时,在制作实体人生规划书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发现一些平常没有发现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实现自身目标的行为的具体做法等等,学生往往都只会有一个很粗糙的想法,而当他们在写在纸面上时,必须要让这些粗糙的想法变得具体,难度就会相应的增大,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写作实体人生规划书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在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变得更加完美。

三、结束语

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机构的设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建设,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播放、接收、传输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领导,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财力和需要逐步增加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边远和贫困地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与广播电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机构,组织、管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三)制订并组织实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划;

(四)归口管理有线广播电视和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五)对闭路电视系统、公共场所大型电视播放设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由广播电视机构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实施行业管理;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广播电视管理实行稽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稽查权。

第二章广播电视机构

第六条设立广播电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审批: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由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本级人民政府同意,逐级上报,经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设立乡(镇)广播电视站,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逐级审核上报,由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由申请单位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逐级审核上报,由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本级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站由当地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省和州、市、地区行政公署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对广播电视机构进行年检。

第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只能设立非行政区域性的有线广播电视站,在本单位所辖范围内提供服务。

第八条广播电视机构的名称、呼号、频率、频道、天线高度、天线程式、发射功率和地址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事先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九条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卫星上行站建成后,由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后,方可运行。

第十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频率、频道只能由依法设立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频率、频道设置规划,核发频率专用指配证明。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频率、频道不得转让和出租。

第三章广播电视节目

第十一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按照批准的办台宗旨和节目设置范围开办节目,不得擅自增加自办节目套数。

专业广播频率、电视频道不得擅自向综合性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转变。

第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建立健全播放节目的先审后播、重播重审制度。播放境外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境内非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应当由台编委会审查。

第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按预告的时间和内容播放节目,确需更换、调整原预告节目的,应当提前向公众告示。

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出停止播出、更换或者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

第十四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注重播放公益性广告。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商业广告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进行审查,不得播放虚假广告;播放商业广告应当遵守规定的时间和比例。

第十五条有线电视网和无线转播站应当把最佳频率和频道用于完整传送或者转播中央和省的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

第十六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应当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增加地方优秀节目数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广播电视精品节目给予奖励,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第十七条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经当地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由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事电视剧制作的单位,经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凭国家或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营业执照。

第十八条电视台及使用闭路电视系统的单位购买、播放影视节目,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需要接收、转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许可证。

第二十条广播电视机构的合办栏目和联办节目应当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社会效益。

第二十一条制作、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和法定计量单位。

第四章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第二十二条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由省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信息产业部门的总体规划,负责组建和管理。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规划应当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二十三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使用及网络频道的分配和使用方案应当报上一级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广播电视机构应当配备专职维护人员,定期检修设备,及时排除线路故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证用户收视质量,接受用户的监督。

第二十五条有线电视用户申请安装、移装有线电视传输装置的,有线电视播出机构应当在其公布的时限内保证开通。

有线电视用户申告电视播出服务障碍的,有线电视播出机构应当自收到申告之日起,城镇二十四小时内,农村五日内修复或者调通;由于有线电视播出机构的原因逾期未能恢复中断信号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并免收一个月的收视费。

第二十六条有线电视播出实行有偿服务,其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省人民政府财政、物价主管部门审批。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

有线电视用户应当按时缴纳有关费用。

第二十七条农村、边远山区采用小片有线网、小型卫星收转站及其他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应当接受当地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擅自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并处投资总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专业广播频率、电视频道擅自转变为综合性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超过规定的时间、比例播放商业广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播放虚假广告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擅自接收、转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所称广播电视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