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形式范文

时间:2024-04-22 16:1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形式

篇1

学生翘首以待,听课乐此不疲,并且有滋有味有嚼头,这样的校本课程,也算是出类拔萃,堪称精品了。

之所以能这样,这与课程在开发上的乡土情怀、深耕细作及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直接关系。据悉,该课程主讲人柴阳侠老师平时比较关注郑州乡土文化,在一次调查问卷中,他发现48%的学生对河南的历史、民俗、美食等乡土文化不了解。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乡土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他决定开设“郑州烩面”课程。

具体操作上,邀请专业师傅现场献艺,无疑让教学更直观形象,更具亲和力。同时,其内容设置上的“说、品、做、传”(烩面)四个板块模式,通过学生讲述故事、我来代言、F场制作及出谋献策,既让烩面这种乡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随着烩面课走红,在被问及73中会不会开设胡辣汤、小笼包等其他饮食文化课程时,柴阳侠表示还没具体打算,但学校打算将烩面课扩展到更多班级。乡土文化外延广博,内涵丰富,即便其中一个饮食文化,也绝非仅靠学做烩面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何况,受年龄、性别、禀性及个人兴趣爱好影响,如果硬要在数以千计的学生中,传承文化靠“舌尖”,品尝美食一“锅”烩,如此千人一“面”,万众一“品”,是不是让乡土文化传承也显得太狭隘了?

篇2

(一)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二)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特长等方面的状况。学生的个性,不仅包含学生个人个性,它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时代的特征。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展示自己鲜明的个性。

(三)校本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基础

1.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加德纳还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大多数学生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由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激活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发散力。

二、发展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一)重视学生个性,开设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

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鉴于此,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更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我们实施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其中对学生需要的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学生期望在校本课程的实验中能观察到丰富多彩的现象,获得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并且能就实验中的问题,产生假设,不断探究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2.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校本课程,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的有效方法,更能锻炼其观察生活的能力,保持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

3.校本课程应该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存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教师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在充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校本课程要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

(二)关注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1.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是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及个性特征,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提供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教育。而所有措施的共同目标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展示个性。

2.充分实践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展现出不同的个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例如,对于动手能力强、善于质疑和思考、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课程设置了资料查找与整理、实验设计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着重培养这些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关注其发现、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三)引导交流合作,注重团队化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气氛,自由而没有压抑感,学生可以就相关问题与同伴自由地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研究学校垃圾资源回收调查时,我们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学生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记录学校一天垃圾产生总量;有的按照废纸、金属、塑料、树叶等分类统计;有的根据收集的数据制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汇总数据,集体分析学校垃圾产生的数量、分类情况、最终去向的统计图。学生从中学会了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关注校园里面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几点启示

(一)学生需求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

知其所想,才能给其所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阅历、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组成了完整的学生个体。我们应当承认这个差异,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情况,制定课程规划,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生命力。

(二)发展个性是校本课程的制高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开始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制高点应该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为根本,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

(三)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是校本课程的落脚点

篇3

关键词:《践行弟子规》德育课程;创新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41-1

一、我们认为学习实践《弟子规》必须坚持三种意识

1.要坚持教师先行意识。教师是学生的典范和表率,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在推进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的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如何,最关键在于广大的教师是否身体力行,身先垂范。

2.要体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意识和原则。学生是社会人,如果只在学校推广,缺乏家庭、社会的保障、支撑和配合,也会出现5+2=0的现象,即学校5天的教育,周六、周日2天家庭、社会的冲击,不协调,造成学校教育的失败。

3.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贯彻持之以恒的意识。知识可以一次传授,但品德、意志的养成必须是一个长期熏陶、积淀、内化和升华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二、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紧紧围绕四个目的和三种意识,创新开展了十个一创建活动与实践

1.每天早读朗读《弟子规》,每天早读课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朗读《弟子规》;

2.每周在周一晨会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感谢祖国的培养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培养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谢工人、农民的奉献之恩;

3.每天课前由学校播放感恩歌曲、轻音乐;

4.学生每人每天完成一页《弟子规》内容的习字;

5.校园每天播放一曲感恩歌曲;

6.每周利用班队会或品德课开展一次《弟子规》专题讲题,用经典感恩小故事述说情理,讲解《弟子规》的内涵;

7.学校布置学生每周为长辈献孝心一次,包括送长辈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做一次家务、为长辈送上一杯热茶等活动,由班主任通过校讯通等方式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情况;

8.召开一次推进《践行弟子规》为主题的家长会,让家长理解、支持、配合、监督学生落实《弟子规》的情况,通过家长会的召开,家长反响强烈,认为推进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适逢其时,效果明显;

9.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与的学习实践《弟子规》诵读演讲比赛;

10.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讴歌真善美。

我校开展的学习《践行弟子规》“十个一”活动,让学生时时读《弟子规》,处处见《弟子规》,处处参与《弟子规》实践,无论在课堂、在校园、在家庭都能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对教师提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要把《弟子规》的精神实质落实到学生的人文、人本教育中,以实际行动落实教师先行的典范和表率作用。

三、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以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二大转变、三个促进和四个和谐

1.实现了二大转变

(1)教职工的认识转变了。全体教职工带头学习践行《弟子规》,做《弟子规》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示范者。

(2)校园精神面貌转变了。实施《践行弟子规》德育课程以来,学校宣传橱窗、课室、学习园地都张贴《弟子规》相关内容,校园广播、课堂教学、专题教育、《弟子规》校本课程到处体现顺利开展,稳步推进情况。校园里诵读《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师生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师生相见笑脸相迎,随地乱扔垃圾现象少了,大吵大闹现象变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集会时安静文明了,着装、仪容仪表规范了。

2.实现了三个促进

(1)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学习孝悌、礼义、谨信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弟子规》内容,看《弟子规》经典教育小故事,听感恩歌曲,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

(2)促进了良好教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践行弟子规》在教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老师们常在一起说,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要常怀感恩、关爱的心对待工作和学生。良好的教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讲奉献的多了,讲报酬的少了;谈教育教学方法的多了,嫌学生调皮、难教的少了;与学生交朋友,与家长沟通的多了,钻研业务的多了,上班闲聊的少了。

(3)促进了“比学习、比进步”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学习《弟子规》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少了,专心听课的多了;搞小动作讲话的少了,不懂就问、相互学习的多了。

3.达到四个更加和谐的目标

(1)学生关系更加和谐。在推进实施《践行弟子规》教育活动中,学校重视学生关系的和谐建设。现在学生中宽容、礼让的多了,吵架打架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推进实施《践行弟子规》学习活动进校园以来,师生践行《弟子规》的内涵,执行教师、学生行为规范,从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师爱生,生爱师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爱更温暖,师生的配合更默契,师生关系更和谐。

篇4

1、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因此在确定学生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学生现有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同时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根据以上理论,在选择实验课程的内容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而且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要求。

实验内容的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根据皮亚杰的图式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方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来适应新的环境的,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的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因此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对每一个实验都要考虑:实验之前学生掌握了什么,实验之中学生学会了什么,实验之后学生发展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营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

2、课程内容示例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项目,这个实验主要用来观察温度对小灯泡中钨丝电阻的影响,练习描绘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作为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的内容之一,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拓展,要求根据实验数据尝试寻找钨丝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经验公式,需要探索的问题有:不同规格的灯泡得到的经验公式是否相同?能否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来寻找经验公式?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要素包括七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在分析与论证环节,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探究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伏安特性的经验公式,是对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的有益锻炼。

2.1 数据处理的依据

在探究性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物理规律,拟合经验公式,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变量变换实现曲线改直的功能,当我们的实验数据不能再用简单模型解释时,微机辅助处理实验数据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标解读中明确指出: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尝试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验数据,学会用通用软件来简单处理实验数据,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时,数据处理的思路、要求和选择的方法并不是计算机所担当的任务,这是实验者自己必须考虑而且应该十分重视的创造性工作,它关系到实验结论形成的方向及结论的科学性,我们只是把运算和作图等机械性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科学研究的课题中,有一些问题是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关和不相关的两大类,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处理相关关系,寻找它们之间合适的数学表达式,即拟合方程,也称回归方程,当变量间的内在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某种曲线关系时,常用的拟合方法是最小二乘法,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首先要选择拟合曲线的函数类型,常根据理论的推导、实验现象的物理解释、积累的实验经验,或者根据实验数列的XY散点图的分布形状和特点,将其与典型的曲线比较,确定其属于何种类型,为了衡量拟合曲线的效果好坏,用相关系数的平方R2作为衡量指标,R2越大,越接近1,则表明所拟合曲线的效果越好。

2.2 实验数据的处理

我们采用常规仪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实验数据的测量,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用Excel软件处理,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得到的实验数据及结论如下。

(1)灯泡1(6.2 V,0.3 A)如图l和图2

结论l对于规格为(6.2 V,0.3 A)的灯泡1,其伏安特性曲线所表示的经验公式为:在0~0.6 v,I=27.594lnU+115.01,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881(如图1所示);在0.6 V以上电压,I=39.088U+86.076,相关系数平方R2=0.9887(如图2所示)。

(2)灯泡2(6.3 V,0.15 A)

结论2 对于规格为(6.3 V,0.15 A)的灯泡2,其伏安特性曲线所表示的经验公式为:在0~0.6 V,I=12.27lnU+47.604,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989(如图3所示);在0.6 V以上电压,I=23.455U+28.846,相关系数平方R2=0.9946(如图4所示)。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规格的灯泡在一定的范围内(示例中为0.6 V以下),其伏安特性为非线性变化,拟合曲线近似于对数变化关系;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示例中为0.6 V),其伏安特性曲线为线性变化,由拟合公式得到的电阻值接近或等于稳态阻值。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目前,一些数字化实验室在市场上出现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得到推广,但是距离大范围推广使用还很遥远,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很难实行,微机辅助实验系统实际上是三部分功能的集合:信号转换、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信号的转换与数据的采集需要使用传感器和接口箱,在一些探究性实验项目中用常规仪器也可以完成测量任务,以上课程内容示例表明,用通用软件辅助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在探究性实验中大范围推广。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课程置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about the Reform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PANG Haibo, LI Zhanbo

(Software Technology Schoo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ftware testing industry, and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exist in teaching, summed up the software companies for software testing requirements and industry demand conditions talent for talent, summed up the software testing professionals should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focusing on the improve student software testing theory, technical capacity, a new model of software testing from the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replacement programs, etc.,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of software testers.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aching reform;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process; course change

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保持了飞速发展的趋势,软件产品的质量备受所有用户特别是IT行业用户的关注。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保证软件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控制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许多软件开发企业对软件开发仍然存在“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因此,尽快建立完善软件测试人才的系统培养环境、提高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已成为软件测试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软件测试行业和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IT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素质要求,接着讨论了软件测试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定位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以及校企联合开展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竞赛的效果,对软件测试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1 软件测试行业和教学现状

软件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大规模集成化生产,这一生产方式确立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在软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我国软件开发企业普遍缺少测试人员,而专职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比率更是偏低,远远达不到国外1:1甚至2:1的比例,整个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比例结构很不合理。主要由于企业认知和软件测试人员的培养过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而导致:

1.1 重开发,轻测试

很多企业和学生认为,软件开发比软件测试重要,软件测试相关工作职位待遇不如软件开发。他们认为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不需要深入的专业知识,只要会写程序就能够胜任软件测试工作,从事软件测试类的工作没有前途,所以大部分倾向于做开发人员,而不喜欢做测试。同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软件测试比软件开发容易,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只是能够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就可以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的质量的好坏是开发人员的事情,与软件测试人员没有关系。

1.2 底子薄、基础差

大部分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学生都是到大学二年级后半学期才开始接触软件测试课程,缺少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系统学习,甚至很多学生只学习软件工程课程,根本接触不到软件测试课程。

对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软件测试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差。例如,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大都以数学知识为依据的,决策表驱动分析法与因果图法对应命题逻辑知识。尽管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这些课程了,但是由于受行业认知的限制,学生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导致在后续测试课程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最终还是不能够稳固掌握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软件测试的大部分阶段都要求测试人员能够编写代码并且进行调试,比如,在单元测试阶段和进行白盒测试的时候都需要检查和测试代码,这就对软件测试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软件测试技术,还要能够熟练对代码进行分析和调试,甚至更多的时候要求测试人员能够自己编写代码进行专项测试。但是,由于先导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和考查的脱节,导致学生写代码能力较弱,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测试中的技术和方法。

1.3 重技术、轻理论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和急功近利心情的驱使,学生通常希望学习一些能够马上使用的技术,而不愿意去学习复杂和理论性较强的工程管理内容。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管理等工程管理课程抽象和教条,并且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内容,他们不能将所学知识马上转换为应用,或者不能立刻看到成效,会慢慢地失去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考虑到软件测试需要与具体的开发模式和行业背景相结合,在学习阶段容易受授课模式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将来也很难结合具体场合恰当使用测试手段。

1.4 重个人,轻团队

软件的大规模集成化生产意味着个人独立劳动已经不能胜任大型软件的开发,并且对团体软件开发中的协作和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需要测试团队分工合作。目前教学更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学习模式,没有实现双向互动学习,老师总是面面俱到地传授测试专业知识和技术,希望学生能够学得更全面。然而,当代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基本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单独的个体又不能独当一面,最终导致软件测试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 软件测试人员素质要求及课程设置定位

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职责是理解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在软件开发中担任“质量管理”角色,这种职责对软件测试人员在技术、管理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技术能力。测试人员必须站在工程技术的角度对需要开发的产品进行理解,以工程技术产品应用为目的构造合适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这就要求测试人员必须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开发流程、软件质量管理知识,熟悉离散数学、工程经济等基础知识,熟悉各种系统平台、数据库、常用软件和网络等软硬件,掌握主流测试工具与测试管理工具,还有具备编程能力和相关行业的法规和外语等知识。(2)责任心。做测试工作,需要思维严密,具有怀疑与破坏的精神,测试人员要打破常规思路进行软件测试,能够设计一些非常规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破坏性测试。(3)细心与耐心。软件测试工作中发现缺陷的环节除了依仗测试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之外,还与测试人员的细心及耐心程度有很大关系。软件测试工作相比较软件开发工作而言,更加繁琐和枯燥,如果没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就会留下很多潜伏的缺陷。(4)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软件测试不仅仅是测试人员和测试团队内部的事情,软件测试人员要能够与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客户、市场人员等不同角色人员进行良好沟通,保持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测试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当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有效组织协调开发人员、客户等各方面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观点。

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培养,需要从构建合理的软件课程着手。课程体系构建根据测试内涵来分析相应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以软件测试这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先导,强调当前及未来就业岗位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统一。精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使课程模块化,明确每个模块化课程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构建以掌握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为培养目的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和技能同步培养和提高。

3 软件测试教学过程的改进

教学过程是对软件测试人员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几方面:

3.1 正确认识开发和测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针对学生认为软件测试不如软件开发重要,或者认为软件测试类岗位不如软件开发类岗位有前途等片面认识,教师应注意正确引导。通常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应该结合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具体案例介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当前的行业动态。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测试工作的丰富层次和内涵,了解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多样,做测试工作比做开发更有挑战性。最后,要给学生介绍行业对测试人员的需求,让学生更清楚了解软件测试工作的待遇和发展前景,树立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软件测试的主观能动性。

3.2 案例法教学贯穿全过程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中测试计划、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工程化管理知识部分,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因为单纯课堂教条式的教学很难让学生深刻掌握这些知识的精髓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更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软件测试的兴趣。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由易入难自己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热情。通过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管理过程,切身感受管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不同角色的轮换担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树立团队意识。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与总结,指导学生按照工程化的文档模板规范将思考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也要注意实际案例的引入。加大实际案例实验学时的的分配,引入规模适中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测试技术对实例设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和讨论测试结果,发现测试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

3.3 注重工程实践课程和参与竞赛

根据软件测试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定位测试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由于软件测试课程与软件开发课程的不同,软件测试实验教学应该设立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课程,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教师需要设计和引入规模适中的工程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现学现卖,完成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的全过程。通过项目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多参加软件测试技能竞赛等实战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实践和协作能力。本团队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首届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大赛,成绩斐然:三个代表队分别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事实证明,竞赛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极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软件测试的兴趣,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学生对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的自觉性极大提高。

3.4 开展校企合作和课程置换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与软件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企业软件的开发和测试过程,校企合作是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在计算机行业,校企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将所学的综合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还能对软件开发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企业交流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教师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教师到企业实习,参与软件项目的测试,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才能把握授课方向,才能以自身参与的项目为实例进行授课。

课程置换是将企业成熟的软件测试培训课程和教学体系替换掉学校的部分软件测试课程,将企业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科学、系统和实用的课程内容引入学校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程置换就是要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的优势方法和资源,弥补传统学校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紧紧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同时,课程置换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关企业行业证书和一线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创造一种课程内容改革的引导机制,探索一套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转变教师对传统软件测试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推动软件测试教学改革,才是提高软件测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钟素芬,叶明芷.软件测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9):90-91.

[2] 孙金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与课程构建的探索[J].计算机时代,2009(6):68-71.

[3] 柳永坡.软件测试大学教程:软件测试课程专业教材[J].计算机教育,2010(12):158.

篇6

关键词: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考核;实践能力;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34-02

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及良好的素质修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目前理工科专业,甚至文科专业都设置了程序设计类课程,可见程序设计类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分析与设计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1-2]。而课程考核体系的规划对于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将产生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培养方向和目标。高效合理的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编写和调试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而过程考核在考核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过程考核能够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1 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为了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方面也引入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逐步加强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例如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实验表现、实验报告等进行评定;期末成绩的评定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闭卷考试、上机考试、课程设计等。同时对平时与期末考核的权重进行调整,但是整体上期末成绩依然在总评成绩占较大比重。目前的考核模式虽然能够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通过上机考试、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但是,在考核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内涵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而且没有科学的、具体的过程考核规范和准则,使得在考核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平时作业布置比较随意,实验过程设计太过粗糙,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不够合理等。而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考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使学生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课程设计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偏离了课程期望。

1.1平时作业的布置缺乏层次性且质量不高

平时作业内容注重针对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却忽略了作业的层次性,在布置平时作业时没有在数量、难度、应用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导致学习较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而较差的学生则感到很难完成,从而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平时作业要求学生课外自行完成,教师定期检查,在加之兴趣和动力的缺失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抄袭行为,降低了平时作业的效果。

1.2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不合理

实验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而实验内容的设置和实验过程的监管则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而目前的实验内容的安排还比较偏重于验证性实验,而对于设计性或综合设计性实验重视不够,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实验指导过于详细,使学生直接按照步骤说明就可以完成实验,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长期以来形成惰性,从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1.3考核题目的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考试内容的设置方面,过于局限教材,命题重复率高,甚至划重点和范围,学生仅仅通过突击记忆有时就能够轻松通过考核,这样很难达到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准确评判,助长学生的惰性;试题类型分配不够合理,客观性题型占的比例大,而综合思考题,分析设计题偏少,这对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的考核效果较差,例如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过程中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如果只看成绩都非常不错,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则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1.4实践能力考核质量不高

目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采用上机考试和课程设计等方式,其中上机考试在实践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课程设计偏少,而有些程序设计类课程甚至没有课程设计,而且在题目的设定和考核过程的监控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使得考核缺乏代表性。在题目设定方面,存在题目要求不够具体,考核评判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而课程设计需要较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不论是团队分组或是个人完成,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抄袭情况,而且同组成员的贡献评判不够具体甚至没有评判,评判过程中则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课程设计的过程,特别是分组来完成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考核,能够比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行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对考核过程缺乏监控,没有有效的评判方式,则很难达到较好的考核效果。

2 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考核模式

程序设计类课程因其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必须建立一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考核体系。在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程序的分析、设计、编写和调试等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概括、总结和表达能力的锻炼,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程序设计知识的考核,原有的考核方式表现出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能力的考核效果不佳。为了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过程考核体系,在进一步改革程序设计基础理论考核方式的同时,需要加强课程实践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加强实践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考核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根据不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完成课程过程考核的顶层设计,然后基于顶层设计逐步细化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措施。同时必须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以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实践为主要手段、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力”[3]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设计符合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的高效合理的过程考核体系。

2.1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程序设计类课程因其实践性和实用性比较强,在加强程序设计基础理论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内容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强化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从数量到质量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总课时的比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案例或实际项目,通过对案例或实际项目的分析逐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并实践理论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程序设计类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逐渐的、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些实践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或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例如将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平时作业、阶段考核、学科竞赛等逐步纳入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范畴[5],进一步提高过程考核的合理性和多样性。为了能够量化考核不同形式的实践过程,首先必须对实践内容进行整体规划。

1)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程序设计题目(Total Number of Program Finished in Course,TNoPFC),要求学生随着课程教学进度的推进逐步完成相应数量和难度的程序设计题目,可以通过所有程序的总行数以及单个程序的行数(TLOC(Total Line Of Coding,编程累计行数)以及SLOC(Source Line Of Coding,单个程序行数)[4]来量化设计题目的总的数量和单个题目的难度,逐步由量变引起质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培养层次,设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程序设计项目”,根据“程序设计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序,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分组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完成相应项目,并且通过展示和答辩自己的项目设计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过程考核实施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有效的过程考核体系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程既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考核体系的改革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新,根据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性质和目前的考核体系存在的偏重于知识的考核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过程考核,才能有效的改变目前的考核方式的弊端,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引导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1)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考核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例如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主动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可以通过主动参与次数(Number of Active Participation,NOAP)量化考核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这种考核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或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通过对学生参与课堂情况的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考核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分析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2)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考核学习的实验表现,不仅注重实验结果,而且要注重实验过程,例如通过随机询问学生的实验思路、程序调试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要主动思考,而不是机械性的按照实验步骤顺序完成实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目前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完成既定的实验内容的基础上,鼓励或激励学生通过思考,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在实验课的主动参与次数(Number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xperiment Class,NOAPIEC)和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数量(Number of Idea Improved,NoII)及质量量化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这种考核方式的前提是必须根据不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性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过程指导,即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需注重层次性,每次实验都需要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而实验指导过程的设计必须注重引导,不必过于细致,避免使学生形成实验惰性。

3) 在原有的考核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实践考核。阶段性考核采用测验式和项目式两种方式混合的策略来完成考核,第一,结合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完成的程序设计题目,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实验室完成规定的题目,主要以程序质量进行考核,这也是对学生程序设计、编写和调试能力的一种考核,进一步评估TNoPFC的实施情况,具体的考核次数根据课程的总的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灵活确定;第二,根据课程进展情况,以程序设计项目的方式进行阶段考核,要求学生提交项目报告和现场展示项目成果及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学生互评机制,从而提高项目评判的公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测验式考核的粒度可以按周或课时进行,如课堂小测试等,而项目式考核按学期进行,如每学期2-3次,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和课时而相应调整。

4) 在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期末考核以闭卷考核(纸质试题或电子试题)的基础上,增加以团队方式进行课程设计考核,考核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考核学生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在期末课程设计的考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学生互评、非任课教师评价、甚至校外专家评价等方式,提高课程设计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3 课程总评的多样性原则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考核的探索过程中,随着考核方式的不断多样化,需要将不同的考核结果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最终的课程评价。因为不同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需要从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评价方式和各种评价结果的权重。

3 总结

程序设计类课程因其实践性强,如果仅依赖课外作业、闭卷考试或上机考试等方式,很难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过程考核,使学生在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中逐步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49(3):33-35.

[2] 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puting[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2008(366):3717-3725.

[3] 刘贵松,陈文宇,王晓斌,戴波.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2013(10).

篇7

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学校虽已开设校本课程,但实施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难”:一是校本课程多数由语数教师兼任,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取得实效;二是校本课程被挤占挪用得多,教学时间难以保障;三是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存在应付思想,有的只是随便找些材料对付着上,课程目标难以落实……如何破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大难题,让校本课程实施取得更大的实效呢?这成为广大教学管理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为了加强课程特色的培育,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我校注意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开设了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具体如:经典阅读、趣味数学、棋类世界、花样跳绳、七彩绘画、美妙音符、社区服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注重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

一、“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改变校本课程实施过程被动、应付、低效的现状,力求达成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

1.学生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离开了学生实际,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课程,因此,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当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乐于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教师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教师教学,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资源放错了地方,就可能是垃圾”,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让其发挥最大价值,我们对校本课程中的每门课程均选择具有该项特长的教师任教,既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同时也促进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引领和启发教师组织开放而有序的教学活动,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建立一支具有先进课程观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和保障。

3.课程层面

校本课程要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有助于学校课程特色的形成。课程建设力是学校重要的发展力,课程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要。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开设课程清单――教师选教――学生选课――走班上课――提炼成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自主与开放并举

正如每一片树叶都不尽相同一样,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他们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保持并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不同个体的潜能,唤醒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教育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菜单式”校本课程基于儿童个性特点,由学校列出校本课程开设清单,分为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让教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任教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编排限制对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凸显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自主性与开放性。在这样主动而非被动、自主而非他主、开放而非封闭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师生均展现出主人翁般的精神风貌,让学校课程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基础与拓展共舞

在“菜单式”校本课程体系中,“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国家课程中的必修学科内容,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特色化课程” 注重将地方特色、学校传统和教育理念等多种因素融入到“菜单式校本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知识拓展类”――重在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技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社会实践类”――重在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会社会交往,锻炼意志品质;“兴趣特长类”――重在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综合素养。

学科课程的严格落实保障了多数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是需要;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力求让学生“吃得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坚持学科课程和特色化课程“两条腿走路”,形成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让基础与拓展和谐共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3.有序与变通共存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能力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27-02

一、应用型本科的概念解析

应用型本科是为了适应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但与传统本科院校定位不同的本科型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在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很多院校都被亮了红灯。但是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人才岗位需求很多,而由于有不少非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量进入市场营销岗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反而在受聘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应用型本科的市场营销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

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1.课程结构理论化严重。通过对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理论化,即时设置了实践教学周,也依然偏理论化。比如市场调研实训、营销策略实训等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会偏向理论化些,学生的实践效果难以得到有效评价。

2.课程体系结构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需要对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即操作应用。所以在设计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要根据从事营销工作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研究性高校和高职型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忽视了研究型高校生源素质高的特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的对口单招型特点,课程结构不合理。

3.课程体系结构中专业实践课程比例不足。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和理论教学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前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需要实践什么”,要明确实践目标,进而将其有效分解,最终形成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并紧密结合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去。

三、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它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知识是个人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营销人员需要的知识,既包括宽泛的营销理念、法律知识以及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也包括销售业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等。所以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市场营销实务、现代推销技术、商务礼仪等专业知识,以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2.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包括专业技能,是对具体动作的理解,它以行动方法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专业技能是个人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销售人员需要的能力,既包括对销售业务中涉及的对机械、设备等的演示、操作技能,也包括处理销售业务中涉及的交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3.素质结构。销售人员在社会角色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所以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不同的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面对不同的客户能够机灵地应对,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和较长的工作时间,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制定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征的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调研,企业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对就业的贡献率较低,但同时,良好专业能力的养成又与求职信心密切相关。因此,根据本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独特的专业培养目标,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培养道路而非大众化道路是该类学校的必然选择。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独立学习能力。

2.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目前的现状是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校外实习且大部分是发传单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校内实训又偏向理论话,针对某一特定题目写出策划方案,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评价。另外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挂牌的实习基地,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在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突出实践实训的课程及具体的安排,确保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由系里或是辅导员牵头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课程设置不应太多,应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学的时间;完善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

4.课程体系的构建说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就业进行系统的设计。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三 个模块: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学生修读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四个模块: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任意选修课模块。

通过以上分析,通识课程一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式与政策、体育、军事理论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英语、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其中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的两门课程能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的课程,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资源和兴趣进行职业规划。

学科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实务、物流基础、经济学基础、商品学基础、采购管理实务、现代推销技术、中国人文地理、有效沟通实务、营销策划与实务、运筹学基础、网络营销实务、商务谈判实务。专业课程的开设都包含了四周实训周,学生能够在相对连续的时间里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创意策划能力、产品销售技巧等,能够针对不同的企业产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选修课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能力拓展课,专业选修课有经济法、金融事务等,能力拓展课有商务礼仪、连锁经营实务、网店运营实务等。这些课程的开展能够根据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就业的筹码,同时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空白圈,增加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罗志明.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

[2] 张,吴作民.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

(3):148-149.

篇9

关键词:KAS模式;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业务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 2 1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同时《大纲》还规定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规格为 :“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1]因此,《大纲》所提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具备的“较强的能力”应理解为“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与我院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完全契合,即各门课程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且应重视实践教学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系英语专业在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的指导下,围绕唐山市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对外语人才规格的需求,制定了新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英语语言文化和外贸业务知识,具有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主要在外贸、外事、文化等相关部门从事外贸业务、翻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培养方案中提到的外贸业务能力被确定为专业核心能力之一。而外贸业务能力的核心是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及操作方法,能够运用外语与客户进行合同的磋商、订立、履行并且进行争议解决, 能够正确填写外贸单据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培养外贸业务能力的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我们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大大加强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提高我系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KAS模式

中国创造学会会长袁张度在研究了国外学校的创造教育后, 借鉴美国的KAS模式, 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 指知识与素养)、A(ability, 指一般能力)和S(skill, 指职业技能)三个要素[3]。其中K是基础, A是核心, S是落脚点。按照KAS 的要求,可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K),这样学生就有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的能力(A);这些能力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学生就有了一技之长,具备谋生的能力,也就是最后要达到的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S)[4]。该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之中,也非常适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KAS模式在课改中的应用

KAS模式具体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K(knowledge,知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业务各环节的涉及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合同条款涉及到的外贸业务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对K 的传授,学生应具备一定的A(ability,一般能力),主要包括归纳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运用的能力。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S(skill,专业技能),具体来说是具备一定的报价能力、合同条约洽谈能力、签约能力、贸易环节操作能力等。在本课程的改革中,我们将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外贸企业的调研, 了解外贸业务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周密的教学改革方案,并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进行实施,从而解决那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阻碍学生获得较强实践能力的问题,以期达到我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改革重点是将KAS模式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外贸企业需求积极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以合同为主线安排理论教学内容(Knowledge);运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bility), 并建立适合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案例库;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利用国际贸易实验室的模拟软件进行校内实践,让学生在其中亲身体验国际贸易的过程并进行单据制作,再结合校外专家的讲座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等教学环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Skill)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陈晓梅. 基于KAS 模式下的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8):156-160.

篇10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分比例、分层次、分阶段的双语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双语教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十分重视的,一直不断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支持和鼓励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上有误区,对双语教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二是脱离本校实际情况,不顾师资条件和学生外语水平强行开设双语教学。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好,失去了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和办法。

1正确理解双语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语教学还需要澄清两对概念。

一是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联系和区别。双语教育是一种宏观的社会现象,而双语教学是一种微观的社会活动。双语教育包含着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实现双语教育的根本途径,从属于双语教育。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某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核心是教师授课阶段。

二是专业双语教学和公共外语教学的联系和区别。公共外语教学是指大学外语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它是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解决学生语言的基本问题。因此,外语教学是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而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主要用非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以非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获取知识信息和技能经验。双语教学的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才是外语。

2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仅涉及教师、教材和学生等多方面,还涉及到各学校、各专业和各课程的实际情况。因此,应该把双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刻地研究和实践双语教学。

2.1双语教学的组成要素

(1) 时间要素

双语教学过程按时间上进行划分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其核心是课中。

(2) 空间要素

双语教学按空间上进行划分可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部分。其中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客体包括教案、课件、教材、笔记和作业等。

2.2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主要教学活动

双语教学的教学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又包括备课、授课、批作业等;学生活动又包括预习、听课、写作业等。

(2) 外语能力的培养

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表1给出了不同授课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方面。教师可根据此表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3) 分比例、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

双语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根据不同情况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中英文比例。表2给出了不同等级的中英文教学比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参考。

分阶段主要是指在时间上,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等级的双语教学。比如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可以采用初级双语教学,在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主要采用中级或高级双语教学。

分层次主要是指在空间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等级的双语教学。可以将1门课程在两个课堂进行教学。一个是中文教学课堂,另一个是双语教学课堂,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计算机双语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点: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学生就业后主要去向是国内的企事业单位,而不是国外或科研院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目标应与以上特点相适应。双语教学的中文比例要适当提高,主要是初级和中级的双语教学;侧重于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主要培养读和说的能力。

3.1采用适合本校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并能较快的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专业领域中选择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时,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行双语教学。主要应该考虑三个方面:该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双语师资情况和学生的英语基础。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单纯地或强行推行双语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

为了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需要理解双语教学和普通教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见表3。

结合表3,对是否采用双语教学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在双语师资条件较好,学生英文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实施双语教学比汉语教学效果好。第二,在双语师资条件一般,学生英文能力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才能实施双语教学。第三,在双语师资条件不允许,学生英文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宜暂缓进行双语教学。

总之,双语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果单纯地为了双语教学而不顾专业知识的讲授,则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是手段,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目的;双语教学应该具有实用性,而不是时尚性。

3.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针对一堂课,可以进行英语和汉语的交替授课。引论、结论、专业术语等主要用英语讲;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主要用用汉语讲。

针对一门课程,可以在课程的前半程使用汉语教学,在后半程使用双语教学。在学生对一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此外,每次上课前,可以先给出本次课会用到的英语专业术语及其含义,以加深学生印象。

在双语授课的教材的选用上,出于成本的考虑,最好采用国内出版的影印版国外原版教材。此外,可以尝试把教材编写成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进行选择阅读或对照阅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中英文互译能力。当前,制作中英文对照的课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3.3制定相关政策,提倡双语教学,鼓励双语教学

对于双语教学课程,学时应适当增加,内容应适度精简。

双语授课教师的课时费应当适当增加。

选修双语课的学生学分应适当增加。

设立双语教学课题,鼓励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研究。

4结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指导方针。双语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需要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参 考 文 献

[1] 赵敏. 统筹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黑龙江省高校双语教学工作[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4.

[2] 郝继升.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14):130-131.

[3] 杭波. 双语教学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实践[J]. 高教探索,2007,(增刊):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