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电源规划。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第一阶段,以负荷预测结果为依据,综合各种因素的考虑,研究出合理的电源建设方案,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可将其分为三类,依次是:短期电源规划、中期电源规划以及长期电源规划。(2)电网规划。电网规划又可称为输电系统规划,它是以电源规划的结果以及负荷预测的结果为前提依据的,满足规划中所需输电能力,使电网建设方案合理可行且不浪费资本。按照时间划分可将其分为近期电网规划、中期电网规划以及长期电网规划,如此划分方便人们论证电力工程有无建设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从电力负荷测试、电源规划以及电网规划三方面分析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情况。
2、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
(1)研究和提出规划期内的负荷预测;(2)明确能源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周边的运输条件;(3)对大型电站涉及到的合理的供电范围进行记录、研究;(4)研究切合实际的电网发展方案。
3、常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操作步骤
(1)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包括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条件的具体所处环境、负荷预测以及大型电站的合理供电范围等;(2)深入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纳选择价值性较大的信息,进行负荷预测;(3)以负荷、电源条件为基础,将电源开发方式确定下来;(4)根据负荷分布,拟定若干个输电和配电网布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5)论证方案实施的可行性;(6)制定规划文件,制定规划图表。
4、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概述
电力系统规划包括发展规划和运行规划。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是以电力系统负荷增长情况为前提,从而确定电源的布点、类型、容量和输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变电所容量与位置、网络结构等。此外,它同时包括着互联系统规划、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络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一些规划。这类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电力工程建设是否必要提供了论证。本文主要针对单项电力工程中,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相关的七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4.1电力负荷程度预测与特征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首当其冲的便是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预测及特征分析,负荷需求才是电网规划的依据。在负荷预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对负荷总需求进行预测,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可能以及一定的环境因素,预测所需求的峰荷,以及天气、季节变化引起的负荷程度的变化等。在设计电力工程的项目时,通常是对其所在区域十五年内的负荷情况进行预测,也就是我们所统称的中短期负荷预测,该预测主要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的。收集相关的历年经济数据,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规划,对中短期内涉及到的区域,最大负荷进行预测。此外,为了确定负荷情况对电网供电的影响作用,要对其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负荷预测的方法并非是单一的,它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传统的序列预测法,同时也有新型的模糊理论及专家系统等,工程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负荷预测,无论是枢纽变电站还是大容量发电机组皆可。然而,在预测过程中会涉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负荷预测要做到十分准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和省或地区的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一切可能得到的有关资料,运用概率统计的分析方法建立尽可能准确的负荷发展的数学模型,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4.2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电源的规划,主要是针对拟建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电源统计。根据对负荷增长的预测和动力、燃料可被利用的情况,决策每一发展阶段、在何处新建或扩建何种动力类型的发电厂;建议装机容量和单台机组的容量;指出这些电厂和机组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基本运行方式(以带基荷为主还是以带腰荷或是峰荷为主)。电源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点:电源规划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政府或相关部门提出的电源发展计划为依据,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使所涉区域内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电源发展规划中应给出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采用的指标一般是电力不足概率(LOLP)及电能不足期望值(EENS)。目标是所选方案的上述两项指标为最小。在选择方案中应进行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即进行发电系统的成本分析和利润分析。在制定电源发展规划中,还要仔细、深入地进行发电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分析,并指出减低污染的技术途径;在成本分析中,要计及为把污染降低到合格的标准所耗费的资金,通常这部分耗资是相当大的。
4.3电力、电量的平衡分析
在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中,电力电量平衡对其有着约束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优先考虑电力电量的平衡。为了将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最终确定下来,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供电区域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进而深入分析相关的平衡结果,达到最终的目的。平衡电力、电流的流程主要是:预测各个系统中的最大负荷,结合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从而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系统实际需要发电、变电设备容量,该容量必须满足负荷需求的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值得注意的是电力电量的平衡设计不能忽视各区域间电力同电量的交换,并以此为基准推断电力设备的容量需增还是需减。平衡设计流程不仅能够预测出该区域的电力负荷,而且对规划中建设的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也能够大体确定,真可谓一举两得。
4.4制定合理的接入方案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突出电力系统中拟建的电力工程存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需要结合收集到的区域原本的各类具体信息,例如电量负荷、电网发展规划以及网络特点等。按照我国电网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电力部门的审批意见,制定出合理的接入系统方案。此外,在方案的论述过程中,应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程建设中尽可能的节约用地、节能降耗,维护周边环境,最终建设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力工程。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应遵守科学发展的原则,将电网技术切实的应用于设计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5电气计算
电力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电气计算,主要包括:(1)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主要负责对电力网络中功率和电压的分布进行计算。该计算方式可将各个接入系统方案更直观的表现出来,运用潮流计算能够直接分析出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便于相互之间的比较。(2)稳定计算,以潮流计算结果为前提,用于检验各方案的运行参数是否能够满足稳定运行的需求,如若不能需要提出保障措施以及稳定方案。(3)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对电器元件上可能产生的最大故障电流进行计算,进而选择正确的电气设备。(4)无功补偿计算,使用无功补偿计算能够减少各种网络元件因为传输无功功率所造成的电能损耗。
4.6比较方案
方案提供并非只有唯一,为了在各类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需要通过各种电气计算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可靠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以及经济性问题进行分析,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选出最佳方案。
4.7系统专业提资
综上所述,六种内容的实施过程收集了大量的工程数据资料,能够为电力工程设计的其他相关专业提供数据支撑。
5、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经验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收集区域内及近区内相关资料,记录成表录入数据库,形成电网现状网架的基础数据。工作开展过程中,收集当地负荷情况,以及周边电力系统的资料,不断更新和完善基础数据。
6、结语
篇2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篇4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xx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xx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xx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xx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xx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 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篇5
【关键词】汇聚机房 本地传输网 全业务运营
1 背景和驱动力
全业务运营的电信大环境全面引发各个业务领域的激烈竞争,原有传送网主要针对某一业务网建设,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需要向统一承载方向转变,为所有业务提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接入支持。
与此同时,光缆网的规划建设思路正在调整:由以满足站点明确接入需求为主,转变为建设适应城市发展规划、满足多业务接入需求的相对独立的管线网,同时积极做好基础资源的战略储备。
这些都需要有合理、稳定的节点作为支撑。
2 现状和症结
传送网的经典三层结构模型“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被广泛采用,每层各司其职:边缘层负责各业务的就近接入和向上提交;汇聚层负责相应区域业务的快速汇聚、归并和疏导,整合成便于在核心层传递的信号;核心层则负责各核心节点之间的大流量业务的组网和转接。可见,核心/汇聚层是整个传送网的骨架,核心层是传送网的“心脏”,而汇聚机房则是传送网的“脚”或“根”,核心/汇聚层网络的合理与稳定是整个传送网质量和发展的保证。
核心节点通常是各业务网中心局点(如交换局)所在。有统一的局房规划建设指导;边缘层节点即各业务点(如基站、数据POP点等);而汇聚机房一直是采用“将就”原则,即选择条件较好、位置较理想的基站建设,在规划建设上没有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困扰:(1)机房数量、分布、条件等方面难以满足全业务需要;(2)节点机房产权归属不受控(目前各运营商局房自有率都不高),建设难免受到阻扰,甚至发生逼迁,增加工程难度和投资,严重影响网络稳定。
3 规划目标
根据地域和业务发展规划,对现有汇聚机房进行梳理,统一规划。规划目标是:考虑业务规模分布和技术条件,每个汇聚机房负责管辖合适的区域,面向全业务,同时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满足网络的远期发展和管线的接入,争取产权方面的主动、受控,配合光缆管线网的规划建设,形成一个合理、稳定的汇聚层网络结构。随着业务网的发展,网络不会引发大的建设调整,只做相应扩容或局部少量调整即可满足需求。
规划近期目标是:面向2G/3G/LTE以及集团客户接入等网络发展及业务接入需求,完成传输汇聚机房构架的布局,提高汇聚机房的自有率。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光缆网等网络的构架调整及优化,全面提升基础网络资源接入的灵活性、安全性。
规划远期目标是:在满足现有各种业务网络需求基础上,结合未来网络发展需求,构造“覆盖全面、接入灵活、安全可靠”的基础网络平台。
4 规划原则
(1)汇聚机房应满足以下条件:
在地理和业务分布上满足要求;
机房自购、自建或长期租赁(不低于10年);
交通便利;
满足两路引电要求;
管线引入路由不少于2路,管孔容量满足组网需求;
满足承重要求,机房楼层位置不宜太高(对有水浸历史的地区可适当高一些),也不建议位于地下。尽量在楼层的5层以下,优选1、2层;
机房净高不低于2.6m;
传输专业使用面积不低于25平米,新建机房面积可适当大些,如80~100平米。
(2)汇聚机房宜靠近覆盖区域中心位置,便于管线网多方向覆盖布局(参见图1)。
(3)城区汇聚机房的覆盖半径建议为2km~5km,郊区覆盖半径建议10km左右,农村覆盖范围主要根据村镇的地理分布和用户预测等实际情况确定。
(4)尽量利用已有资源,如机房、管道、线路等。
(5)应能适应各个时期各地市建设的发展计划,并考虑一定时期的业务需求,同时业务负荷相对均衡,避免频繁进行汇聚区域的优化调整。
(6)应遵循“购、建、租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购置、自建的局房,项目选址时必须按照“依法用地、合法用房、权证完善、规避风险”的原则执行,必须保证取得国土证、房产证等相关权证,应规避任何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7)传输节点机房的建设需结合管道网、光缆网的发展规划综合规划,要便于业务节点的接入。在满足业务需求及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管道、光缆、外电引入等配套资源的建设投资及机房的维护成本。
5 规划步骤
(1)根据业务进行分区:密集城区、城区、郊区、农村;
(2)确定各类区域的汇聚机房负责区域大小。这涉及到技术问题和所考虑的平衡措施。由于无线基站较易确定,因而FTTx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目前FTTx在最大分光比时,覆盖距离为5~8公里,可以牺牲设备利用率来换取更远的覆盖距离。在不同的分区内可以采用不同的平衡措施(建议与光缆网规划协调);
(3)根据以上因素和地域情况,进行汇聚机房布局规划;
(4)根据各业务网规划数据对布局规划进行核实和调整;
(5)根据布局方案,对现有汇聚机房进行梳理和筛选,在条件基本满足要求时,尽量选用现有汇聚机房,不满足要求的,则进行合并或舍弃;然后对现有业务节点进行筛选,在条件基本满足要求时,尽量选用现有业务节点作为汇聚机房;
(6)整理核实,形成汇聚机房规划方案。
6 案例
以汕头龙湖区、金平区、澄海区的某运营商汇聚机房规划为例。这三个区互相毗邻,是汕头人口最密集的区域,目前在该区域,该运营商共分布有基站445个(含室分),接入间46个,共设置汇聚机房24个。
6.1 业务区域划分
根据人口密度和业务分布,将该区域划分为密集城区、城区、郊区和农村四类,见图2。其中绿色部分为密集城区,青色部分为城区,紫色部分为郊区,土黄色部分为农村。
密集城区接入的基站及接入间有252个,城区接入基站及接入间有73个,郊区接入基站及接入间有24个,农村接入基站及接入间有96个。
6.2 汇聚机房现状分析
目前,针对汇聚机房分布及业务接入情况,在密集城区约7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设置了17个汇聚/核心节点,节点间最远距离为2.6公里,最近距离为0.9公里,已形成较完善的覆盖。存在主要问题是密集城区管道、光缆资源不够充足,部分节点逼迁及机房空间不足。
城区覆盖最远距离为8公里,3个城区汇聚机房覆盖约40平方公里。该区域目前有73个接入点,由于存在光设备类型不同的问题,业务主要集中在其中2个节点上。随着业务的发展,这2个节点机房覆盖已现不足。
郊区及农村汇聚机房覆盖区域很大,约7D0平方公里。由于该区域主要以基站接入为主,目前未出现大容量的业务需求,可以满足基站的接入需求。
6.3 汇聚机房规划方案
依据第4、5节提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龙湖、金平、澄海区现有汇聚机房分布、机房空间、逼迁等问题,共利旧汇聚机房22个,新建3个,合并或舍弃2个。规划方案如图3所示。
7 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11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11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1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1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1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篇7
公路工程属于高等级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设计目标是吸收国内外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省市自然、人文、生态等方面的特点,将公路工程项目建成质量高、投资省、效益好、安全、环保、生态的节约型低造价高速公路示范工程。景观设计目标是公路景观项目沿线的环境特色相适应,以区域文化标识、材质、工艺等细节品质,融合项目沿线景观特征,营造具省、市地域特色、与项目沿线景观协和一致的道路空间,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道路空间标识,使项目在满通体系整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展现道路空间的景观化,道路设施的人性化,道路形象的特色化。
2工程经济工作方案
2.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2.1.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况及发展规划调查与分析研究
2.1.2相关路网交通量统计资料调查,交通量OD调查,走廊带或相关道路交通流量调查。
2.1.3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调查资料,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区域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2.1.4交通量预测根据相关路网交通量统计资料、交通量OD调查资料、走廊带或相关道路交通流量调查资料,采用“四阶段法”,建立趋势型和诱增型交通预测模型和转移交通量预测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
2.2拟建项目功能定位研究
项目功能定位研究:项目功能定位是对项目特性的针对性研究。在项目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研究项目的社会经济功能特性和交通需求特性,提炼,总结项目近、远期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技术研究,为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研究、道路等级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规模及实施方案(是否分期或分段建设)研究提供依据。
2.3建设必要性研究
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路网规划、项目功能定位研究、交通需求研究与交通量预测,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4公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研究
2.4.1公路等级根据项目的功能定位以及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推荐适应项目功能需要和交通量通行需要的公路等级。
2.4.2技术标准根据地形和服务交通量,研究项目技术标准。对不同标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论证,以适宜功能、适宜造价为原则合理选用。提出项目适宜的技术标准。
2.5建设规模研究
2.5.1从经济性观点出发应充分发挥区域路网的功能和综合效益,考虑区域路网的总体规模和各路段在路网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服务交通量的分担。
2.5.2互通立交及互通立交连接线研究互通立交应设置相应等级的连接线与地方路网或辅路相连,构建小区域地方道路网。
2.5.3对重要工点的研究根据项目所处的地形、地质特点研究重要工点的方案,对重要工点应进行技术经济比选论证,以安全、经济为原则,提出适宜的方案。
2.5.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以满足服务功能和实际需要为主要目的,尽量减化并集约化布局,以减少工程规模,降低造价。
2.6经济评价与财务分析
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收集技术经济资料,进行财务评价,结合业主或交通行政部门意见,研拟项目筹资方案。
2.7投资估算和造价分析
2.7.1认真细致地进行经济资料调查和工程量计算,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和投资估算,不高估冒算。
2.7.2希望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2.7.3必要时进行限(投资)额设计,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2.7.4投资估算或概、预算编制完成后,应分项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对经济指标偏高的单项工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高”因素之何在,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合理控制。
3结语
篇8
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源头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合理优化我县畜禽养殖规划布局,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畜禽养殖规划布局依据和原则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三次修正)、《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1月30日修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XX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15年7月20日修订)、《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环办水体〔2016〕99号)。
(二)规划布局原则
1.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的原则;
2.节约用地、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的原则;
3.符合城乡、土地、交通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
4.流域、区域综合考虑,总体协调的原则。
二、畜禽养殖区域类型
XX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非禁止养殖区。
(一)畜禽禁止养殖区。
畜禽禁止养殖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在指定范围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已经建成的,由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搬迁。
(二)非畜禽禁止养殖区。
非畜禽禁止养殖区是指禁止养殖区以外区域。
三、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布局界限
(一)畜禽养殖禁养区
1.饮用水水源区:
利民水库:截碱沟外沿以内。
2.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XX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红坛寺森林公园等国家AA级景区核心区域。
3.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1)XX县城建成区;
(2)各镇政府驻地建成区;
(3)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区域。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的区域。
(二)非畜禽禁止养殖区
畜禽养殖禁养区以外的区域作为非畜禽禁止养殖区。
四、畜禽养殖区域建设要求
(一)畜禽禁止养殖区的要求
1.严禁在禁止养殖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
2.现有规模化养殖场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限期关停或搬迁;
3.各类畜禽养殖场在实施关停或搬迁前不得扩大饲养规模,并应进一步加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力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XX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34-2005)的规定。
(二)非畜禽禁止养殖区的要求
1.适合养殖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提升,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程度,要坚持种养结合,走农牧循环、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线,逐步形成生态农业新格局。
2.已建畜禽养殖场要采取生态环保养殖、雨污分流、固液分离、沼气利用、污水和废渣无害化处理等污染防治措施,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要求,做到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新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1)地势、水源、土壤、空气符合相关标准,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2)生产区、生活管理区、污物处理区明显分开,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鼓励发展生物环保养殖;
(3)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同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不得饲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畜禽。
五、相关要求
篇9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承载力指数;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演变成世界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是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不仅关系到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政策措施及决策的科学性,也关系到实施过程对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某一具体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经过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能力[3]。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和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4]。研究的方法有常规趋势方法,向量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仿真动力法,投影寻踪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其他方法[5-10]。
2 研究思路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它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为核心, 以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为手段,以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11]。 由于受水资源总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水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关系。
具体的研究步骤包括:①根据现有的资料数据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设计,其相应指标涉及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②根据选择的模型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如本文选择常规趋势分析法;③在模型和指标确定下,根据区域发展规划或国家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进行确定不同的方案,研究不同方案条件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④根据不同方案的预测结果对今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计算水资源承载力之前设定了一些假定条件:①假设水资源空间变换不存在;②假设水资源时间上分配均匀;③假设研究区域是一个封闭系统。
3 研究模型
3.1 指标设计
(1)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是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之一,它是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生产这些GDP所消耗的水量之比,当所消耗的水量等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此时水资源承载的经济规模就是最大经济规模。
(2)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是表示水资源承载力的另一个重要宏观指标,它是研究区域某阶段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参考国外有关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社会发展
水平可划分为温饱型、初步小康、中等小康、全面小康、初步富裕和中等富裕6个阶段,其相应的人均GDP下限分别为3000、6300、13000、24000、34000和62000元。
(3)承载力指数
根据文献[3]计算的承载力指数(Carrying Index,CI)方法,定义CIP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承载力指数,即区域实际人口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的比值,若CIP>1则则表明实际人口已经超过承载人口规模,人水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P=1,则表明人水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P<1,则表明实际人口还未达到承载人口规模,还有盈余,人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定义CIe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承载力指数,即区域经济总量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的比值。若CIe>1则则表明实际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承载经济规模,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e=1,则表明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e<1,则表明实际经济规模还未达到承载经济规模,还有盈余,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1)供需平衡指数(IWSD)
根据文献[13]提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得
IWSD=1-WD/WS(1)
式中,WS为可利用水资源量,WD为水资源需求总量,WD=WP+WI+WA+We,WP为生活需水,WI为工业需水,WA为农业需水,We为生态环境需水。
根据式(1)可知,当IWSD0时说明可供的水资源具备对此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可承载的。
(2)宏观指标计算[14]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e=GDP/WD (2)
式中,Fe为单位水量支撑的经济规模,表示研究区域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和与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水量之比(108元/104m3);WD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用水总量(104m3);GDP为用水为WD时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108元)。
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其表达式为:
Fem=GDP/WD×WS (3)
式中Fem为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108元);WS为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104m3)。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p=GDP/[GDPP](4)
式中Fp为某一社会发展状态下,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转化成全部产品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即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GDPP]为某一社会发展水平下的人均占有GDP的下限指标。
(3)承载力指数[3]
为了更准确对承载力指数分布进行归类,运用如下的划分标准,将其分成更细的亚类,如表1所示。
表1 承载力指数划分标准
4模型计算
篇10
一、扶持重点和主要建设内容
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重点是能有效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品质的基础设施必要的设备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基地内土地整治(清淤)、基地道路、排灌沟渠、护坡等;为生产基地配套的仓库、场地等生产辅助设施以及水电设施;少量温室大棚、植保机具等设施;分级包装、保鲜储藏及冷链设备;必要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和培训设备。不得安排办公、生活等非生产性设施建设。
二、建设要求
(一)各区县(市有关单位)是区域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的责任主体,各区县农委是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部门,各区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监管。
(二)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纳入农业发展规划,按照突出重点主导产品、布局合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规范运作的要求稳步推进。
(三)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范围,不应与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等已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范围相重复。
三、扶持政策
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资金筹集采取政府投入和项目建设单位配套投入相结合的方式。申请扶持的项目投资规模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比例不低于项目投资总额的20%。
根据不同区县财力状况,财政资金实行差别政策。其中,浦东新区、闵行、宝山三区由市财政承担35%,区财政承担65%;嘉定、松江、青浦三区由市财政承担50%,区财政承担50%;南汇、奉贤、金山三区由市财政承担70%,区财政承担30%;崇明县由市财政承担90%,县财政承担10%。
市有关单位按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50%给予市财政补贴。
四、项目申报与立项
(一)申报条件
1、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非自然人)。
2、申报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需具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特点,资源优势明显。种植业核心区域集中连片的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0亩。
3、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与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4、区(县)财政局和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投资所需的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分别出具承诺书。
(二)申报审批程序
1、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依据本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区域农业发展重点,指导组织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2、区县农委、财政局,有关单位对项目实施方案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以正式文件(一式三份)上报市农委、市财政局。
3、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委托评审机构对区(县)上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整改情况,由市农委会市财政局联合批复项目计划。
(三)申报材料
1、填报**市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
2、项目建设明细内容与投资概算;
3、提供项目基地的区位示意图、现状图和规划图,比例为1∶5000,需详细标明原有道路、渠道、水系等现状以及需建设内容的布局位置与工程数量,图纸需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
4、提供项目实施单位的法人证书和上年度财务报告;
5、相关的建设管理措施等。
五、项目管理
(一)市农委负责指导、协调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市财政负责对项目资金使用的指导和监管。
(二)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批复计划,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擅自调整建设内容和改变资金用途,对确需调整项目建设方案的,必须报市农委、市财政局核准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建设项目符合政府采购规定的,均应由区县负责实行政府采购。
(四)项目资金实行区(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和专帐核算,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工程进度拨款,预留10%市级补贴资金,待项目验收通过后按批准的项目决算结清。
(五)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各区(县)、市有关单位应择优委派工程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理,并定期向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六)项目竣工决算实行审价制,项目完工后各区县(市有关单位)应统一择优委派工程审价机构实施工程审价,并根据审价报告及时上报工程项目决算。
(七)各区县应及时组织区县有关部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若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