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篇1

技术预见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于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预见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可以说,美国是技术预见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技术预见理论研究最早的国家。但受当时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将研究重心转向了“适应未来”的技术预测,逐渐放弃了“塑造未来”的技术预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技术预见受到了日本工商界及学术界的重视。技术预见逐渐成为日本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日本技术预见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预见结果直接形成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等多方都能接受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受到企业界、政府广泛的认同。技术预见不仅对日本的科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全球技术预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技术预见是指在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和社会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和行业的产业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服务。1990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在我国,技术预见也受到高度重视。“十五”期间的《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强调了技术预见和自主创新。学术界对技术预见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家制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技术预见的必要性

同世间万物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撑。但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达到资源消耗最少与发展速度最快的问题。相比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如何最小化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怎样把有限资源用得更好,就要求政府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引导,合理地避免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一切就需要对未来有一个了解和判断,这是技术预见的重要背景。

技术开发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科研活动。技术开发的结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必须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太过超前,人类的思想认识还达不到技术所需的程度,则会造成先进技术很难被人类社会接受的情况。另外,技术必须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先进技术缺乏经济环境的支撑,也如无本之木无法开花结果。因此,进行技术预见就非常必要,可以为技术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将技术开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民科技素养的提高。人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技术预见是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新技术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不同立场和观点充分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对新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斟酌,最后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可通过政府的技术预见报告,了解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信息。所以说它是社会公众提高科技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不仅如此,它还能督促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公众揭示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并且自觉地约束自己”。

技术预见的作用与意义

1.技术预见聚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压力迫使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现实问题,对于长期的发展问题考虑得较少。技术预见活动可促使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投向中长期战略规划,着眼于整个国家和所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技术预见,我们可以找出对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优先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密集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互动平台,有利于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预见还向广大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有关信息,包括潜在的研究机遇、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困难、相关技术可能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文化塑造、科学普及和社会理性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2.技术预见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是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是在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对在特定时期内,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规划。但技术预见又不仅仅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更加强调“塑造未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技术预见成果是确定规划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其次战略规划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新的认识方法,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实际上就是专家及社会智力资源的集中、碰撞和集成的方法。技术预见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社会公众的协调与一致,其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最后技术预见文化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科技规划的基础条件。社会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将是把握机遇、应对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智力保障和社会基础。”

3.技术预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

技术预见活动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以及资源环境、要素禀赋的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其目的是预见最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对该区域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通过技术预见,引导国家对不发达区域进行重点科技领域投资。这种引导要改善过去国家对地方的单方面财政扶持的局面,而地方并没有发挥主动性去发展其本地产业技术,只是懒惰地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对发展好的区域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其产业结构向更好地水平发展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也能对发展落后的区域进行引导,引导其开发区域内最具有价值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支撑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培养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各个区域都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达到效益最大化,使得各个区域在全国的产业分工中取得合理的位置。

技术预见指导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技术预见的类型,按地域范围可以区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或跨国、国际性技术预见,为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服务;中观层次的区域或区域群技术预见,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微观层次的园区或企业技术预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或者研究机构选择科研项目服务。

宏观层次的技术预见可强化国家创新系统中包括企业在内的不同行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促进不同创新者之间的合作提供富有成效的机制。它创造了企业与大学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信息更自由地在不同行为角色之间流动,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培育和有效发挥。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侧重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更加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协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宏观层面的技术预见可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指明方向,帮助企业识别产业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机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指引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中小企业充分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篇2

自主创新产品出口贷款

将获优先安排

日前,国银监会对外公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两项配套文件。新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应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

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根据信贷、结算管理要求,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被要求应引入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并可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不同条件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

电子与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核应用技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均在官方确定的信贷支持之列。

品牌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自主品牌

商务部日前公布了关于自主品牌促进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商务部将设立“品牌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商务领域内品牌建设活动,组织企业参加自主品牌展览、展示和推介,支持品牌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获得国内外相关认证及应对知识产权纠纷。

商务部提出,今后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安排自主品牌产品和企业使用科技兴贸资金、产品研究开发资助及技改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

结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自主品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和扩大加工、研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同等条件下,将给予优先安排使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

此外,商务部决定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向自主品牌企业倾斜,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自主品牌企业列为“重点支持客户”,开发有利于自主品牌建设的保险产品和承保模式,为自主品牌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支持。

编后:

自主创新是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自主创新产品得到政府推荐和优惠是我国鼓励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践创新型国家政策的第一步。政府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现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进步,把理念化为行动,更表明了政府的决心。同时,我们希望在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前提下,每个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都应在透明的环境下进行,实现公开、公平、公正,这本身也是创新。

相关链接: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清晰“蓝图”

2005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今后15年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篇3

一、关于技术开发费

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以下统称企业),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对上述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下列技术开发费项目,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二、关于职工教育经费

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关于加速折旧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具体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前两款所述仪器和设备,是指20**年1月1日以后企业新购进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

四、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自20**年1月1日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企业在投产经营后,其获利年度以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规定逐年结转弥补,其获利年度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

按照现行规定享受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内资企业,应继续执行原优惠政策至期满,不再享受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篇4

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博士表示:“自主创新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各方面积极性都能真正发挥出来,这里既有政府、企业,还有科研院所和大学。从整体来说,《配套政策》最大亮点就是第一次非常系统地形成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在科技投入方面,《配套政策》转变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更多发挥引导和动员作用。通过国家计划的支持和相应的资金配置机制,吸引企业和各方面投资者参与到研发活动和各项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除此之外,《配套政策》还充分利用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手段支持创新,真正发挥不同机构的积极性。

《配套政策》在税收激励中推出了新税收政策,包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银行贷款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配套政策》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满足创新过程中不同的融资需求。另外,政策性金融可以在金融品提供中采用政策工具,有效支持科技创新中一些规模化的融资要求。重要一点是将其变成一种具有很强功能性的政策,要求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自主创新活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作为一条普遍经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早已受到世界各国重视。《配套政策》对此也有了明确支持: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对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国家优先予以安排。

人才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配套政策》指出:要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改进和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配套政策》规定: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要重视和做好相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王元博士表示,应该扩大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联合,并赋予科研院所向学生颁发相应学位的权利。

篇5

信息技术部门在银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大多数银行,信息技术部门都被视作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据统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投入在银行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达20%以上。银行信息技术部门也在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以不断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很多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正积极主导并制定本银行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力图为银行未来3~5年内的信息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银行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众多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都在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制定本银行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但在其战略的规划和制定中,仍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缺乏对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全面了解。由此,造成银行在制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平台)规划时不能充分考虑业务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造成业务发展需要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脱节。

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是全行整体的信息战略规划,部分银行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由信息技术部门单独完成,业务部门较少或不参与,导致规划不够全面,并在完成后得不到有效实施和应用。

缺乏对规划制定的总体安排。很多银行在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时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实施安排。此外,对成本投入的考虑缺乏也导致在规划制定时存在不小的困难。

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由于银行对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制定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对信息技术规划制定时规范管理的缺乏。很多银行不仅没有专门性的管理机制,而且没有专属授权的机构,从而无法对信息技术战略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根据业务发展实际进行定期调整和更新。

当前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应关注的方面与面临的挑战

在前文分析银行信息化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本部分将着重探讨银行在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时,在业务经营层面应关注的主要方面和面临的挑战。

银行业务经营应关注的方面

纵观国内外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交易处理能力已不再是银行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银行业务的根本核心在于通过最合适的渠道和价格为客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经营才是银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银行需要全面应对来自内外的各种挑战。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银行需要明确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银行需要开发哪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其次,在定价方面,银行需要明确产品和服务组合的合理价格,并在定价策略中综合考虑成本要素和风险因素等。

最后,在执行和渠道方面,银行需要了解客户期望的互动方式是什么,哪些渠道和互动方式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

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挑战

当前,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及银行的自身发展都为其业务经营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突破地域经营的限制。目前,各银行已经或正在努力突破地域限制开展业务。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向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商业银行发展,大型全国性银行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很多国外银行在我国开设分支机构,在国内开展业务。如何实现差异化经营,保持自身的地域优势成为国内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金融交易市场,作为金融交易主要参与者的银行,商品价格波动已成为其在金融交易中面临的重要风险。

电子化交易手段带来的新要求。银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结算和业务交割,同时为客户提供各类电子化支付手段,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支付平台和网银转账等,这对银行信息技术应用和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加严格的监管限制。监管机构对银行不断提出更加严格和全面的监管要求,对银行在业务经营、内控、风险管理、信息报送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很多严格的规范。

银行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中的重点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先进的银行正积极考虑如何将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并将其作为银行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的业务基础。银行主要通过如下的业务管理实践提升竞争能力,这些业务管理实践也是银行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中的重点。

企业级客户管理

当前,各银行在原有的客户关系管理基础上,发展到了企业级的客户管理。企业级的客户管理在客户划分上不是以部门和业务条线为单位,其两大核心思想是“深入了解客户并实现差异化客户体验”和“大胆质疑并消减客户管理成本”。

在实现差异化的客户体验时,银行需要围绕客户体验来协调业务流程、IT应用和基础设施,并通过出色的客户服务培养并提高客户忠诚度,通过有效的交叉销售和升级销售来增加收入。在强调客户体验和差异化服务的同时,银行需要考虑对成本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如减少冗余、低价值活动及技术平台,将非核心活动与技术服务外包,在提供高效、快捷服务的同时,实现向低成本服务渠道的转移。

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相比,企业级客户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面向客户的战略和业务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新的发展能力。企业级客户管理在原有客户管理(销售、营销和服务)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技术对流程的整合以满足相关的业务战略和流程需要。

这些相关的业务战略和流程主要包括:第一,将客户体验与服务渠道、信息技术相结合,关注多渠道整合下客户体验的一致性,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提升客户对服务和支持的预期;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客户偏好,不断推动沟通和联系方式的转变;第三,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深度,通过提高“会计或者账户层面”的准确度进行对客户及相关风险、成本的管理;第四,识别和管理日益复杂的客户信息,分析客户的特定需求,明确客户的营销偏好及做好相关的法规监控与报告。

由此,对客户的“身份管理”将成为在银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必备能力。为提高对市场需求的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不仅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中后台的风险管理、业务监督和业务决策提供支持,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前台部门的业务执行。

面向服务的企业架构

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和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很多银行目前的企业架构仍较僵化、运行成本高且不利于操作,如:竖井式的信息集成造成太多的“信息孤岛”,私有技术和技能的应用不足,信息交互的基础环境差,大量的信息冗余和复杂的内部组织协作等。

对此,很多银行正积极引入面向服务的企业架构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建立技术驱动的业务服务,降低功能冗余和整合的复杂度,从而为银行提供一个更具效益和可扩展的平台。

面向服务的企业架构是一种设计、部署和管理软件基础设施及应用的新方式。架构中的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被组织成多个标准化的服务,并被封装在一个完整的工作组件内,其中的服务接口采用通用访问机制来实现,并能够接收任何来源的请求,服务导向型架构可以帮助银行利用现有的数据和接口服务进行应用系统的整合和功能分配。

面向服务的企业架构具有四个主要的特点:(1)可重复利用性提高。组件被设计为能够执行独立完整的功能,并通过接口区分将其与数据访问分离,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组件的重复利用,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了解决方案的开发速度。(2)整合复杂度降低。通过单一的整合框架和独立完整的功能实现,在服务功能间达到 “松藕合”,从而降低整合的成本和复杂程度。(3)数据访问实时性提升,参与流程的独立组件的数量减少。(4)实现智能客户端访问。典型的智能客户端应用能够优化利用本地资源及其离线功能,并能通过优化的方式被部署和更新在设备之上。

此外,面向服务的企业架构设计也可以被很好地应用在银行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和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业务流程的管理

进行业务流程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优化银行业务的流程,实现银行与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之间经济、高效的合作。

通常,业务流程管理的发展被划分为五个阶段,且各阶段的特点互不相同。各阶段的内涵和特点分别为:第一,刚性的业务流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有限的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技术通常用于手工劳动模拟和通过定制开发来满足银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第二,应对式的业务流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有限的流程再造、系统驱动型的基本流程定义和被动式响应问题。第三,积极的业务流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从功能关注向流程关注全面转换、初步掌握了流程的重用和评估、业务流程管理开始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第四,适应性的业务流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支持多业务(服务)单元的流程整合、承诺持续的流程改进、定期评估可重用的流程和全面协调流程的改进。第五,敏捷的业务流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企业内部流程完全整合、关键流程无缝衔接和流程改进融入企业战略之中。

当前,为适应对业务拓展、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国内银行也开始注重对业务流程的管理,但多数银行在业务流程管理方面仍处在上文所述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在未来发展中,国内银行还需要着力进行业务流程管理的改进与完善。在业务流程管理改进与完善进程中,银行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人员间的交互自动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如对流程中的建模、流程间衔接和报告等的有效管理,保证银行能够应对业务整合的要求。

优化流程设计

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银行在未来的流程设计优化中需要着重关注四个方面。一是流程设计模块化,即要定义完备的流程组件,并保证这些组件可以被移动、拆除和跨渠道重用。二是流程设计灵活化,即设计的流程能支持广泛的业务需求,易于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修改,并能够支持跨业务、跨条线的实施推广。三是流程设计网络化,即设计的流程能够支持基于价值链和网络运行的多人协作。四是流程设计适应化,即在流程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流程管理知识的积累,提升流程的适应性,保证整个流程的持续有效运行。

加强人才管理

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是银行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才的引进、开发、使用及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能够为银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其中,对信息技术人员的能力评估、人员规模的确定和成本的规划控制是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中人才管理的关键要素。

银行治理架构的统一和协调

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包括两个层面:银行的业务战略与业务运作(执行)的统一、银行的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统一。

银行需要积极构建和调整治理架构以促成上述两个“统一”的实现。银行的信息技术与业务职能并不是互相分割的独立个体,而是被整合在统一的业务解决方案内。一个完整的银行治理架构包括:完善的治理架构和业务流程、明确的业务方向、有效的业务驱动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如完善跨业务条线和服务单位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控制环节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建立明确的业务目标、优先层级和实施战略,包括提高业务绩效,标准化业务流程、数据和评价方法,提高客户满足度等;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如业务体系、资源需求、信息架构和执行方案等;获得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应用系统和信息技术支持是银行实现业务发展目标的强有力支持。

企业风险和合规管理

现阶段,为适应监管要求,银行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合规和风险管理,如:银行非现场监管、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管理和符合合规监管要求等。

为此,银行要将自身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监管要求相结合,将监管要求转换为银行的竞争优势,把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检测性要求与预防性手段相结合。在进行合规管理和改进风险相关业务流程的同时,提高信息技术对风险管理在合规性检测、预防方面的支持能力,不断发展以数据为基础的、风险驱动的、预测性强的业务模式。

为建成这种特点的业务模式,需要着重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整合数据以实现更多的额外收益。(2)利用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获取、组织、分享管理运作经验。(3)增加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业务和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展。(4)创新领先的管理技术指标,摒弃“落后”指标。(5)采用经验和动态风险模型技术,针对特定对象的风险水平部署相应的合规管理系统。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discusses how to reflec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how to advance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ocusing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

关键词:技术;加强;创新;推进

Key words: technology;strengthening;innovation;promot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04-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而也迎来了中国建筑市场的黄金发展时期。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一个较高发展水平。这也必然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那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迎接国内外竞争力量的对抗呢?企业技术管理与发展将会成为关键因素。本文结合作者重点从大型国企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对技术发展简要的谈谈一下几点思路,仅供同行交流学习。

我国大多数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技术发展的差距是关键问题,体现在核心施工技术发掘、整理、标准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上。技术发展与管理工作必须始终服务于企业经济价值创造和长远发展。

1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全力推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发展的模式转变

科学技术及其创新活动作为企业强大的竞争资源和推动力,用以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是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所说:“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因此,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维持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必须紧跟企业与国内外技术发展导向、依托重点项目,高度注重技术创新,优化技术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2在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方面要实现三个加强

2.1 加强技术管理,强化技术先导技术管理是指对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它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技术就如同粮草一样,是一支军队、一个企业最基本也是最关键所在。在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方面:①梳理、完善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和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化模式。②对重大经营攻关项目或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战略项目,技术工作要在市场跟踪到标后交底等各个环节强化切入力度,积极发挥技术支撑作用。③实施项目技术管理策划,利用技术手段合理发掘技术商务结合点,实现技术价值创造力。

2.2 加强技术与经济有机融合,提升技术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何才能使技术与经济有机融合,体现技术经济价值?①充分做好投标期间技术方案的必选,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获取工程项目。②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改进与完善技术措施,降低工程措施成本,提高工作实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③及时总结技术成果,快速形成技术标准,实现技术成果再次转化。

2.3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人才的储备,人才的筹备源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持续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①采取重点培养高端人才,注重专业人才,兼顾一般人才的培养,对重点项目技术人员的配置实行“1+1+n”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所谓“1+1+n”模式是指,对重点或大型以上项目,在技术人员配置方面实行1名项目总工+1名部门技术负责人+若干技术员;项目总工重点培养部门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重点培养技术员,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阶梯模式。②实施师徒多年跟随制,使新进专业人才能够更系统地得以培养。对每一位新招聘的大学生,实施师徒创帮带模式,并且要求师傅定期考核、多年培养(至少1年以上的培养周期);方能实现人才的延续性。③建立技术季度交流长效机制,强化内部交流,注重外部培训。④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研与人才培养战略合作。

3在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方面要实施四个推进

3.1 推进企业高端技术才人与施工技术集中决策建设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为了有效、充分发挥企业有限的高端技术人才优势,全面、最大限度地体现企业技术水平,形成企业高端技术人才竞争优势。①建立高端技术人才库,有利于利用高端技术人才在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敏锐的洞察力,密切跟踪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制定本企业的技术发展规划,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勾画蓝图,为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②建立高端人才库,有利于整合高端技术人才各自所掌握系统的、最新的、规范的技术成果,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创造力,对重点项目实施高水平的集中策划,为更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技术标准化的建设能够全面、真实地体现企业在某一发作阶段或时期的水平,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有了自己配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企业就可以在很多方面,如工程投标、施工总体策划、具体施工技术的策划等,把相应的企业技术标准内容以模块的形式引入。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业务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对技术标准进行选择,并加以必要完善,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技术策划成果。技术标准的实施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且作为成型的模块,可大大缩短了技术策划周期;可使基层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地做好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从而减少基层技术人员设置的比例,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3.3 推进专业工程师建设专业工程师这里是指具备技术、管理等多重技能的复合型人行,使其在注重管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方案编写技能与技术指导能力。目前,很多大型传统建筑施工企业依然实施的专业工长模式,致使人员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已很难适应企业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转型的需要,必须实施专业工程师制。在专业工程师的建设中,以技术作为切入,然后再向管理、商务等专业进行拓展,从而才能够有利于工程人员形成较为全面的、理性的业务思维,适应企业总承包模式发展需求。

3.4 推进技术服务与监督质量建设建筑施工企业经济价值创造的来源是一个个具体的工程项目,那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上层技术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集团内外部技术资源组织与服务好不同项目的技术实施工作。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①实施项目技术管理月度巡检制,实时掌握项目技术工作情况,做好常态化管理;②对重点项目、难点技术问题实施重点跟踪检查、指导,充分发挥集团技术资源协助项目解决技术问题;③监督、指导项目技术策划、方案编制实施情况,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高层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与价值创造力建设;高度注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核心竞争优势,方可实现企业发展的持续性。

篇7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作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的一点粗略看法。

一、要制定好科学的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

(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

(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名牌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

(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二)提高名牌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先导。政府要意识在先,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指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品及服务项目的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创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利用技术协作网络,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名牌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构思一代,适应市场潮流,引领市场潮流。

(三)扩大名牌企业经营规模。名牌具有强大扩张的内在动力,名牌企业发展与规模经营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地方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兼并、控股、收购等形式,聚集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以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名牌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格局和名牌产品产业链,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市场机制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对县域经济真正起到推动和校正作用,有赖于它积极主动地履行制度创新的职能。

(一)通过培育县域共同市场,建立起地区内的竞争性市场体系,并与全国统一市场相接轨。地区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应当先于全国统一市场,首先是建立以城市为中心、开放式、竞争型的地区性市场,然后才能构成全国共同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地方政府去实现地区内部的整合,才能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二)县域市场机制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使地方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撤离,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并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8

第一条为加快*市*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高技术、新技术及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以下统称新兴技术及新兴技术产业),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规划面积为五平方公里。

第三条开发区是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培训的综合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

(一)引进国外及国内新兴技术和资金,兴办新兴技术企业;

(二)将国内及国外新兴技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并推广应用;

(三)促使新兴技术企业运用开发区的条件不断研究、开发、更新技术和产品,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

(四)跟踪国际新兴技术发展进程;

(五)培训中、高级专门人才。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包括:

(一)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光纤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及其产品;

(三)激光技术及其产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五)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六)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七)新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及其产品;

(八)航天技术及其产品;

(九)其他新兴技术及其产品。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企业是指开发区内从事本条例第四条规定范围内一种或多种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和进行相关的经营、服务业务(单纯的商业经营除外),并具备下列条件者:

(一)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在开发区内投资建立的独立核算的分厂或生产车间;

(二)企业的负责人是具有企业管理或者科技管理经验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本企业的专职人员;

(三)具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从事的专业技术相称的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包括相当于同等学历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全面领导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应本着高效、负责的原则,在开发区内行使各自职权。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主管外国投资工作的部门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其职权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行使。

第八条*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会同*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制定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

(二)组织确定并定期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目录;

(三)组织制订新兴技术企业具体认定办法和组织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新产品的认定、考核工作;

(四)扶持区内新兴技术研究和新兴技术企业发展。

第九条*市经济委员会会同市计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二)组织调整开发区内现有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和编制新兴技术产品发展计划;

(三)确定开发区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第十条*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编制、审查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监督规划的实施;

(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审核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四)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

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批准后,按照规划安排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选址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市科委的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产品批准书,核准其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二)对区内企业和个人进行税收管理和财务监督;

(三)监督开发基金的使用。

第十二条*市环境保护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审查进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防治方案,监督检查治理设施;

(三)确定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开发区内设立工作机构。

第十四条徐汇区人民政府负责开发区内的公安、消防、文化、教育、卫生、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绿化、商业网点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区政工作。

徐汇区人民政府应在开发区设置街道办事处,并可根据需要设立有关机构的派出机构。

第三章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五条*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区总公司)根据本条例和经批准的开发区发展规划,从事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产经营、举办企业、技术及产品贸易和综合服务等工作。

开发区总公司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开发区发展和区内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的企业,享受新兴技术企业的优惠待遇。

第十六条开发区总公司可根据经营业务需要在开发区内建立有关专业公司。

第十七条开发区内可以举办从事新兴技术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应用、服务或与其配套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的研究、开发、制作、经营户。

第十八条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建符合本条例以及列入本市新兴技术工业发展规划的项目。

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举办旨在推广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试、制造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以及与发展新兴技术工业相关的加工装配出口、进口替代企业。

第十九条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为开发区提供并不断完善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道路养护、仓储、运输、生活服务等设施。

银行、保险、邮电等部门应在开发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章环境保护

第二十条开发区内一切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控制污染,处理和处置固体废弃物及有毒物质。

开发区内的一切项目必须是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并且必须实行防治环境污染的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

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使用清洁能源。

第二十一条为确保开发区环境质量,设立开发区环境保护带。

环境保护带内各单位负有不影响开发区环境质量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开发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及科研、生产,应事先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第五章开发区资金

第二十三条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基金”(以下简称开发基金)。开发基金的来源是:

(一)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以1988年为基数(不包括超承包返回企业数、中央级财政收入及部分区县收入),1989年起五年内全部新增加部分;

(二)财政拨款和财政借款;

(三)其它资金。

第二十四条开发基金主要用于:

(一)建设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二)培训新兴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人才及聘请国内及国外专家。

(三)根据开发基金财力情况,适当支持以下项目:

1、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2、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改造传统工业的项目;

3、兴办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

4、扶持新兴技术科研项目;

5、其它对开发区发展的有益用途。

第二十五条开发基金年度使用计划由开发区总公司根据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投资规模,编制年度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计划拨款。

开发基金在市财政局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和结报。

第二十六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获得以下资金:

(一)本市安排的开发区内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

(二)本市发展新兴技术、新兴工业的专项资金。

(三)自筹的国内和国外资金。

第六章优惠和扶持

第二十七条凡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新兴技术企业,实行下列减征或免征税收的优惠:

(一)减按百分之十五税率征收所得税。

(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三)以自筹资金新建技术开发的生产、经营性用房,自年起五年内免征建筑税。

第二十八条开发区内列入本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项目计划表的单位和新产品,可享受《*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所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九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安排建设,优先安排施工。

第三十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海关监管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生产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合同和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的批准文件验放;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产品,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口批件或进出口许可证。

(二)经海关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和保税工厂,海关对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监管,按实际加工出口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工商统一税或产品税(或增值税);保税货物转为内销,必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和海关许可,并照章办理进口纳税手续。

(三)新兴技术企业进口仪器和设备,凭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由海关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新兴技术企业出口其生产的产品,免征出口关税。

第三十一条新兴技术企业出口所创外汇,三年内全额留给企业;从第四年起,地方和创汇企业二八分成。地方外汇分成部分留给开发区,由开发区总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第三十二条所有减免的税款和分成外汇,由企业专项用于新兴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发展。

第三十三条银行对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予以贷款支持。对外向型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提供外汇贷款。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新兴技术企业所用贷款,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以税前还贷。

开发区内可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支持新兴技术创新发明项目的投入生产。

第三十四条开发区内企业根据国内及国外人士提供新兴技术后的创利状况,可按照批准的合同规定让其分享利润。

第七章人才管理

第三十五条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劳动工资、收益分配、人才培训等方面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享有自。

第三十六条允许新兴技术企业按规定招聘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留学生和国外专家。

开发区内企业可按规定聘用在原单位辞职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其就聘后的工龄与原工龄连续计算。

第三十七条经市人事等部门批准,外地优秀科技人员可以到开发区工作,并报进本市户口;经市人口控制部门批准,可以减免缴纳城市建设费。

第三十八条开发区内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训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所需要的中、高级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工人。

第三十九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能力,择优选择干部,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选择地聘用离、退休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开发区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除适用本条例外,同时适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篇9

《办法》制定政策与措施,服务在孵企业

1.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和税务行政主管部门制订。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为创业中心提供政策支持。

3.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全国创业中心工作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各级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将创业中心工作纳入当地的科技发展计划,为创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4.国家支持和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社会公益性的创业中心,引导带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机构创办多种形式的创业中心。

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不定期对创业中心的工作进行考评,并对在创业中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康发展提供支撑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十一五”期间的健康发展,《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出

台又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支持孵化器孵化、抚育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实施孵化器“能力建设工程”,每年投入2000万元,引导地方投入1亿元以上,着力搭建全国性综合孵化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相互连接的各大区分平台以及覆盖每个国家级创业中心的子平台。同时,科技部将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产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发展,每年投入4000万元引导资金,引导地方投入2亿元以上,重点支持以创新集群为基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至2010年,支持每个国家级创业中心建成各具专业特色的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部还将建立2亿元规模以上的母基金,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为引导,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实施,鼓励和支持构建科技企业商业融资平台,扩大投资补贴类创业项目的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孵化器建立天使孵化资金,引导更多的孵化器成为“天使投资人”。推动成立全国性天使网络组织,并鼓励地方创业投资、专业孵化器和天使投资网络紧密合作。各地主管部门和高新区要相应设立等额以上的支持资金,特别要为孵化器设立专项孵化资金(种子资金),并逐步增加数额。

重视孵化器管理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各地要选择熟悉科技研发,懂得投融资业务,拥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具备改革创新服务意识,对孵化器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和历史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担任孵化器负责人;选择具备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管理服务团队。孵化器投资主体和管理机构应把握孵化器发展方向,大胆放权,赋予孵化器体制与机制改革、人事、财务、运营的权益,建立与孵化绩效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孵化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部将实施“人才跨越”培训计划,认定并资助若干符合要求的专业化、社会化培训机构为孵化器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并加强与国际创业培训组织的合作,编制系列培训教材,健全工作队伍,多层次地培训孵化器管理人员、创业服务人员,提高孵化器管理队伍素质。

篇10

内容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关键是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技术产权制度,另一方面是要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技术产权 公平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应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当今国家间的竞争和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务院在今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本文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建立国家创新制度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制度体系的基础在于良好的技术产权保护制度和公平的竞争制度。

技术产权制度:科技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所谓技术产权,即授予技术创新者对技术成果的私有权,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的市场收益,其他人如想利用该技术成果必须通过与技术产权人进行技术交易,支付相应的对价。在现代经济技术的环境和条件下,在某些创新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从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面对相当大的风险。由于创新技术成果具有可共享、易扩散等特性,如果企业不能满意地控制技术的溢出效应――企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情愿地被扩散到其他竞争者那里的情况下,他人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这些创新成果,那么凭借通过研发获得的新技术就不能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继而一个企业从事研发投入的激励因素将极大地受到削弱,技术发展的步伐就会减慢。技术产权制度通过法律授予技术产权人一定时期的垄断权,将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内化为一定的产权关系,使技术成果得以转化为竞争优势。

技术产权制度是作为知识产权制度中与经济技术发展关系最紧密的部分,通过确立创新者与创新成果间的产权关系,提供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事实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在近现代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产权制度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实现了对技术创新成果产权的清晰界定。但建立完整的技术产权保障制度,不仅是立法的问题,更是执法和司法的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利益,不仅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是树立国际信用、开展国际合作的需要”。应当说,在司法和执法领域,我国对技术产权的保护还很不够,对侵害技术产权的行为的打击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不仅有损于我国的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公平竞争制度:科技创新的外在驱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是建设创新型的企业,使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或依靠政府权力的偏护而获得大量利益的情况下,是难以形成足够的创新激励的。诚如有学者所言:“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关键在于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推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能力和实力。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一个规范公平的市场竞争制度能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驱动力。

为了给企业提供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家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法律制度。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于1993年,在经过了十多年后,我国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相伴也出现了一些该部法律不能涵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进一步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必要对当前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强化执法机关的职责,加大查处力度,加重不正当竞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使法律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在反垄断方面,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还未建立。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反垄断应主要集中在反行政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一般来说,市场越大则竞争越充分,对企业的创新激励就越强,创新活动也就越活跃。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如果市场被地方政府人为分割,则会减弱企业创新的强度。在实践中有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眼前利益,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刻意封锁其他地区企业产品和对本地市场进行保护,以致本地区企业不求技术创新。所以,我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大力保护技术产权,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的力度,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