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 滢.奏响小学教改的中国旋律――记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李吉林和她持续36年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4-10-23.
篇2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高考命题要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导向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原则,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积极构筑理想和道德支撑;结合德育为先的育人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入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和共同促进,塑造出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建设者。
众所周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实现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高考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也是拓展、培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育人方式。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这是对高考教育功能的形象比喻。发挥好考试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选拔、评价、教育引导、教学反拨的一体化新格局。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单纯的选拔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而应是更加有意识地发挥考试在育人方面的导向功能,发挥好高考对中学教学反拨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教育考试质量,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用考试改革这根杠杆,来撬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着力点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考试引导教育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当前,在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下,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主要通过命题工作来实现。试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涵并集中体现高考的育人导向。多年来,高考命题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落实教育部的具体部署,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能力考查和题型功能研究,通过改进命题方案、创新试题设计、丰富题型考核功能扎实推进命题改革,确保了试题的质量,在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不断创设新题型,丰富题型的考核功能;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发挥区分选拔功能等。通过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高考命题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突破口,细化学科考查方案,探索把学科能力考查与思想道德渗透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命制试题来实现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提升命题质量,实现考试内容改革在新常态下跨越式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德”是规矩、“德”是精神,“德”就是真善美的一切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一种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公民个人的道德观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的是非曲直标准,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要通过教育教学,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考试题中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要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和文科综合等科目更具优势。语文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政治可通过考查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典型事迹,使试题的主题和材料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地理可通过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化视野。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强调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一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要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并“将宪法法律纳入升学考试”,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考命题要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如政治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历史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重要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不要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能不能在科学技术、艺术文化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是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艺术家。
篇3
2020中考会降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全国省市不统一,按当地时间计算。初中学业体育水平考试一般在3-4月份举行。教育部召开新闻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14年5月开始,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此外,体育、艺术将纳入考试招生政策中,未来,中考体育成绩将进行调整,分值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高考也要把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传统美德;时代新人;求知;求责;求同;求新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4月,教育部据此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不由扪心自问,在这场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能做什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笔者深知:相对于其他学科,在育人价值上,地理不仅有社会学科的情感导向,更有自然学科的理性指引。地理教学包罗万象,为立德树人与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立德树人,立德是基础。德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时代日新月异,但人性的力量亘古不变。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留下了众多历久弥坚的传统美德。初中地理教材中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素材比比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信手拈来。
让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将来还要开出绚丽之花,薪火相传,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职责。我深信,在这一点上,我们地理教师可以做得更好!
时代瞬息万变,传统美德需要继承、发扬,但培养人才却不能墨守成规。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教育重视培养人的读、写、算能力,现代教育则更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地理教育肩负着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负责任公民的重任。那么什么样的公民才是负责任的公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新时代需要我们树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把它们结合起来回答,就可以为我们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育人目标指明方向。以下是P者深思熟虑基础上的几点管窥之见:
一、培养终身学习的公民,树求知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倍道而进,只有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公民才是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我们的地理教学也应当把树立学生追求知识的信心作为首要目标。地理课堂要强调知识的获取,但更要重视知识的获取方法和过程。
二、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树求责人。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也要为培养遵纪守法、 勇于承担责任的公民作出份内的贡献。笔者在讲节约用水时,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制定了一张家庭用水消耗表,让孩子们分别贴到浴室和厨房,每天分门别类地记下一家人消耗掉的水量。通过一个星期的记录,孩子们深切体会到了,我们每天浪费的水是多么惊人,进而说明水资源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了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潜移默化中在孩子们心中建立起遵纪守法是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的理念。
三、培养团队协作的公民,树求同人。我们都是社会人,没有谁能离开群体独立生存。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相互依存度极高的社会,任何人要取得任何成功,都必须与他人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缺少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多存异,而少求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讲因地制宜的必要性时,结合东南沿海某城市用地类型图,说明城市中心适宜建造商业区,城市近郊适宜种植蔬菜、花卉、水果,城市远郊适宜种粮食,再联系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在团队协作中,扮演适合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职业,在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素质、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培养独抒己见的公民,树求新人。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只有那些敢于坚持自己见解的人才能肩负起创新的重任。
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好奇心的呵护。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也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把地理技能划分为五项核心技能,其中第一项就是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我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孩子们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而不管他们的问题是多么的幼稚和不着边际。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水为什么向低处流?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我的课上层出不穷,我从来不去责怪他们,而总是乐观其成。遇到不能及时解答的问题,就和孩子们一起查阅资料,一起分享寻求知识的乐趣。也许,我们的父母也要学学犹太人,不要总是问孩子在学校回答了什么问题,而是要了解孩子在学校问了什么问题。
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科学贵在独创,创新者要有敢于探索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笔者在讲地球的运动时,适时阐释太阳中心说的确立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哥白尼到布鲁诺,到伽利略,直至最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学说,为这一客观真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理论基础,一切纷争才尘埃落定,其中布鲁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篇5
关键词:教师;立德树人;境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37-02
学生的品德教育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十报告也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教师的根本是育人,重点是育德。
一、当前部分青年学生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厌学、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偷盗、抢劫,甚至杀害自己的同学、父母。这些存在于青少年中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等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痛定思痛,这些虽然是个案,但青少年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面对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下一代,很多家庭教育显得苍白,传统的家庭美德、家书、家训被冷落,一些家长也缺失了理性教育,如溺爱代替了严格要求、奢侈代替了俭朴、自私代替了孝悌、任性代替了理智、冷漠代替了善良、享受代替了理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喝不愁,不劳而获,缺乏家庭责任感,进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分数代替了品德,知识代替了能力,繁重的课业负担抢占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强化班、提高班赶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像陶行知先生批评的那样: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各种考试“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更进一步“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千万民众的教育赶跑了,换句话说,是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在学校,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教条主义的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育人功能在不断削弱。第三,社会上的不良环境、不正之风等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网吧、迪厅、手机、电脑、电视、黄色信息、贪污浪费、腐败等,都在腐蚀着学生,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回归教育本源,追求真、善、美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家长、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的理念
部分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必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一定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国古圣先贤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如《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把教师的根本职责定为“育诸德”。《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根本是“明明德”、“亲民”、“至善”。中华文明五千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最重要的一条是始终把人的道德修养作为育人的重要标志。古圣先贤不但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还特别阐述了很多修身修德的内容、方法及重要意义,尤其重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培养,这些品德的修养,对今天的学生来讲仍然十分有意义。司马光还对人做了如下分类:才德兼备为圣人,才德两缺为愚人,德高于才为君子,才高于德为小人。君子能够用自己的才能服务于社会,而小人则会用自己的才能危害社会。古人的警示,今天看起来仍然那么贴近现实。如近几年来出现的“苏丹红、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假药、假酒”等事件,均是无德的高科技人员参与的结果,他们的行为直接损害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德者,才之帅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以德兴教,以德育人,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的理念。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提升德育境界
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的豪言壮语、豪情壮志,为我们描述了中华知识分子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华文明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古圣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明进步的思想,还有大量的经典理论与著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今天的教师,应该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如果不熟悉中华传统经典,那我们的教育就是空中楼阁,缺乏根基,失去了根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因此,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学校应该是主阵地,教师应该是主力军。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引领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确保德育效果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站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培育良才的高度,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师生之间从法律上讲应该是平等的,从人格上讲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只有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的教育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是专制或是压制,只有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其次是和谐融洽、信任理解、以爱为基础的关系。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站在生命的高度,看待学生的成长。所以把教育的基点定在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层面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第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关系。孔子说:“有教无类”,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还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第四,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关系。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现今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知识面宽,思维灵活,善于创新,很多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了老师。因此,老师也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向学生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五、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实现德育新突破
空洞的说教、长篇的大道理显然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德育的新方法迫在眉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所以,教师要有园丁的精神,要科学施肥、合理浇水、及时除去杂草,让“花苗”茁壮成长。首先要重视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同学团结互助,在活动体验中感悟道德的境界。其次要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通过读书与大师对话,升华自己的人格。第三,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如琴棋书画、体育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等,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第四,注重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及时宣传“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实时捕捉身边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以及教师良好道德的示范。第五,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第六,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正像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康德说:“道德的升华是人类不断向文明进化的载体。”为传承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幸福的中国梦,教育是基石,教育是百年大计。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每个人都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所以,我们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以“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求真、求善,自觉育人,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语,大学[M].
[2][爱尔兰]弗拉纳根.最伟大的教育家[M].卢立涛,安传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育规律 教学策略
质量是中学地理教学永恒的主题。探索有质量的地理教学、建构有品质的地理课堂,是中学地理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代大师、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徐悲鸿先生谈到:“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我想这里的“道”,是指地理科学的规律与地理教学规律;这里的“艺”,是指地理学科教学策略、路径与方法。
徐悲鸿大师告诉我们,中学地理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扎根,中学地理教学的灵魂在于创新。扎根是寻找、是遵循地理教育科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教师发展规律;创新是指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勇于改变,吐故纳新。
扎根与创新是中学地理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
一、对中学地理教育的再认识
1.中学地理教育是一段衔接性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介于小学教育与大学选拔教育之间的教育,这让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一是学习内容会由浅极深,由易极难,由少极多;二是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三是学习方式由单一的听(倾听)为主,逐渐变化为听(倾听)与说(表达)、读(阅读)、写(实践)、想(思维)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2.中学地理教育是一段差异化实施的教育
中学是学生成长差异化发展最明显的阶段。学生存在差异,是中学生生源的现状;而学生差异发展,这也许是中学教育的出路。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差异化实施就是中学质量,学生差异化发展就是中学教育的规律。
正确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潜质,是中学地理教育智慧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对中学教育的再认识,让我们体会到:中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要教人求真,知行合一;中学教育是成人的基础,要教人向善,立德树人;中学教育是成才的基础,要教人尚美,实践创新。
对中学教育规律的探寻与追问,需要地理教育人不懈努力;对中学教育规律的遵循与运用,是地理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必有之路。
二、从中学教育发展新内涵看中学地理教育
立德树人,是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以为,未来中学教育发展的新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应该是让家长满意的教育。家长满意,口碑就好。我们以为,家长满意的口碑往往有四句话,即:“管得严、抓得紧、学得活、考得好”。
管得严,是指校风好,重《新守则》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抓得紧,是指教风好,治学严谨常规有序;学得活,是指学风正,重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培养;考得好,是指质量好,重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此,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做有质量的教育、办有品质的学校,让家长满意就是办学的目标。
其次,应该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如果我们站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的学生生存与发展状态,去看今天的基础教育。我们一定会体会到,我们现在在做很多多余的动作,也做了不少的无用功。我们的教育能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夯实教育的基础。那么,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哪?我们以为两个基本内容。第一,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人的普遍发展意义上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身体、品性、习惯、能力与信念”等五个核心素养;第二,要着力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学会学习角度看,中学生学习能力应该包括“倾听、阅读、表达、思维与实践”等五个关键能力。
第三,应该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为此,我们以为,中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要从“分数”走向“人的分数”,“人”的培养才是中学教育的根本。我们以为,优质的中学教育应该是在夯实基础、培养潜质的主轴上,顺便把“中(高)考的事”解决了。
第四,应该是互联网+的教育。新时期的教育,一定会出现许多教育的新态,例如:STEM,VR/AR/AL+教育,让我们应接不暇;互联网由提供教学信息走向提供课程资源;新技术的使用由新的学习手段演变为重要的学习路径;“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让学校的有形走向学校的无形;而网络的出现让课堂的有界走向无边界课堂。
我们以为,互联网+教育,让学习具有“时时、处处与人人”的新特征,互联网+教育,也让教育发生在无时无刻、无边无际。
第五,应该是依法实施的教育。在教育领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推进依法治教,实施依法治校。我们以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会成为办学的基本思路,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实实在在落实师生的办学主体地位,从而建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办学新格局。同时,“依法治校依靠人人、有教无类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发展人人”会成为基础教育推进的基本原则。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w会到,中学地理教育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
中学地理,首先要着眼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人地观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其次,要着力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我们以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应该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四个能力。
三、把握中学地理教育的两个基本点
中学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础性、成长性与反复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为,中学地理教育要把握好两个基本点。
1.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重要阶段。这是中学教育的难点,更是中学教育的重点。
地理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作为激发学生成长主动性的第一要务,在地理教学中贯穿于始终。
我们以为,教育也许就是一种“弄假成真”的事业。所以,地理教师要学会夸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过,夸孩子也有关键,这里的关键是:你想要什么,就夸什么。
我们认为,中学地理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能学会地理知识的人。
2.目标激励(理想教育)
主动性法则是地理教育的第一法则。学生成长,学生要主动;教师发展,教师要主动;家长关心,家长要主动。
落实主动性法则,其中目标激励是关键措施。我们以为,现实的小目标,让人变勤快;近期的中目标,让人有动力;远期的大目标,让人有毅力。
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进步,是中学生成长的阶梯。
我们以为,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学习有方向、进步有目标。
四、对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思考
中学地理教学,因师而异,也因生而异。地理学科教而有法,法无定法;搞好教学,贵在得法。为此,我们认为,地理教师应该更多地把握适合中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
策略一:地理教学要有教无类面向人人,更需因材施教发展人人。只有相信学生都能学会,我们才能找到适合人人学好地理的好路径与好方法;
策略二:地理课改最终是要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把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抓手,把学生学会作为课堂教学改进的重点,把学生会作为课堂改进的关键;
策略三、学会学习,既指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式,也指养成学习地理的学习习惯,还指形成学习地理关键的能力。为此,基于学习方式优化的地理课堂改进,可以按有方法、成习惯、化能力三个阶段梯级推进;
策略四:用心也用力,无疑是好地理老师;而用力更用心,才能成为优秀的地理教师。在中学,学生出成绩,教师才能出业绩。
策略五:地理教学,你把问题留给学生,学生就一定会把问题带进考场。问题导向,始终是中学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策略;
策略六:作业与试卷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面镜子,更是地理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为此,重视并落实作业(试卷)的批改、全批全改、面批面改,是地理教师快速提升质量直接的路径。
策略七:地理课堂品质,来自于学生思维的严密与多元――这需要优秀的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思想与学科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地理课堂品质,更体现为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以及自省能力――这需要优秀的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的、持续性地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篇7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以来,各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体现出课程的功能,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践中,大家还努力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总之,各科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立德树人的意识比较淡薄。从总体上看,与知识教学相比较,思想品德教育仍处在失衡、失重的状态。比较普遍、突出的现象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考试轻思想品德的考查,重分数的多与少,轻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各科教学还没有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显然,这影响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究其原因,固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更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有关。应试教育忽略、排斥思想品德的培育,它是最不道德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坚定地改革以应试、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和方法,解除教师的担忧和纠结,让他们大胆地在知识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其二,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育人的能力不强。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中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学科的独特性并不否定与排斥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共同的任务。相反,对我们的挑战恰恰是如何根据学科的独特性,探索、寻求立德树人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果各学科都能明晰自己的独特任务、视角和方式,就会在课程改革中全面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其实,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问题是如何在课程开发、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利用以及考试评价中加以落实,同时也应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加以完善。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都十分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体验,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事实上,与中小学生生活的结合,尊重他们的经验,选用与他们生活关联紧密的材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如何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如何在生活中凸显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教材呈现方式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以及思维的含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又如,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无疑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是语言文字是离不开思想和道德的,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独当之任中,不能让独当之任成为“孤独之任”。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以载道任务完整、准确地把握必须继续引起极大的关注,这些既关涉到意识,也关涉到能力加强问题。
其三,各学科立德树人任务缺少整体性的建构和制度保证。尽管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德育,但是绝不意味着各自为战。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课程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各学科的德育也应有整体性的思考和建构,而各自为战必然造成学科之间的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失,也会造成育人功能的脱节和分割。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课程标准在修订中,已从综合的角度注重了各学科间的衔接和统整,但仍然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加强的地方。因此,各学科的统筹,增强综合育人的功能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继续增强育人意识,也需要制度的保证,还需要从课程标准与教学过程的统整上继续努力。
如上所述,学科统筹要有制度、方法、技术保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核心理念和明晰基本要义。核心理念的确立,可以让我们有更高立意的追求和引领;基本要义的明晰,可以让我们有共同规则的遵循以及在基本要义下有更丰富的创造。这样,统筹就有了方向,有了核心。
教育是一个以道德方式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其基本要义不只是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还在于用道德方式。舍弃道德方式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总是伴随着价值,价值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舍弃价值教育,教育也会丢失理想。教育的价值、价值教育是必须引起大家足够关注的问题。因此,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这已成为一个无须争论的共识。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我们应当形成以下一些核心理念,并以这些核心理念来推动并保证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落实。
核心理念之一:所有的课堂都应当是道德课堂。所谓道德课堂绝不是指德育课程的课堂,而是包含以下意思:首先,所有课堂都必须以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为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要聚焦在教学目标上。爱因斯坦曾用“完善的方法和混乱的目标”来刻画所处的时代。的确,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可取的等问题变得如此“混乱”。这种状况无疑也会进入课堂,使教学产生一些困惑。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目标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使之清晰起来、坚定起来,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其次,道德课堂要创造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中发现道德意义,价值澄清则是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现象中自主选取正确价值,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分析各种现象,进而去追求美好、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因此,道德课堂引导学生过一种道德生活,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里开始萌芽。可见,道德课堂是超越学科的,是所有学科教学、所有课堂共有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征。倘若如此,教学中立德树人任务的统筹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篇8
情景一:小林妈妈在一家工厂上班,这个月加班加点特别多,工资、奖金共计可得5300元,按照我国的税收政策,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收。妈妈自言自语的说,如果不需要缴税那该多好啊!
探究一:妈妈这个月要缴纳多少税?
情景二:父母工厂的老板见到小林,知道他是高中生,便想考验一下他。他问小林,你妈妈这个月工作业绩突出,工资和奖金加起来能发到5300元,该交多少税呢?像我们这种从纺织厂购进布料加工服装的企业应该缴纳哪种税呢?
探究二:你能帮助小林完成老板的考验吗?
情景三:老板说,谁能想办法让工厂少缴税?
员工甲:这简单,让会计在账本上动动手脚,就可以省了很多钱呐。
员工乙:我们就哭穷,就说没钱给,先拖着,看他们能怎么办?
员工丙:我们把出口报关单改一下,骗点出口退税款。
小林爸爸:你们那些方法太复杂,我这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税务的人来啦,就让我们保卫科守在大门口,哪个敢进来,就让他尝尝厉害。
探究三:你如何看待爸爸和其他员工提出的解决方案?他们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什么行为?
情景四:精打细算的小林妈妈在整理家庭收支的时候唠叨着,缴税会白白损失了一些钱,要是不缴纳,那该多好啊!这话说到了小林爸爸的心里了,他也嘀咕着:就是,好多人收入比我们高还不缴税呢;再说,这交上去的税款到底有没有用到真正需要用的地方谁知道呢?
探究四:(1)你赞同妈妈的观点吗?请以“假如没有税收”为题展开想象
(2)如何才能使人们不再有像小林爸爸这样的顾虑呢?
本课以小林一家的经济情况为背景创设情境、设置系列的探究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总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知识;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在探究中、体验中生成知识。这节课教学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良好,知识目标达成度高。但情境中呈现的负能量太多:妈妈不愿纳税、工厂老板千方百计想少U税、爸爸直接要暴力抗税,给人感觉整个社会都不愿缴税……
如果情境呈现的是纳税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公民纳税不仅是义务也是光荣,那这节课就堪称完美了!
我们的一些老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特别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却相对比较放松。这是个重大的失误,仅仅把思想政治课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忽略了其德育功能。
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因对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再一次的衡量和认识。
篇9
关键词 做人教育 本质特征 教育意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烙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其做人教育的基本内涵[1],蕴藏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从根本上就是要求教师做人、教学生学做人,只有把教学生学做人始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去抓,才是真正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离不开对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的继承发扬,而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值得探索。
一、何为“做人”
陈鹤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出发点与目的都是人,因此他非常重视做人,将做人贯穿于自己一生的教育生涯。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热爱人类、热爱真理的人
陈鹤琴认为:作为人,必须热爱人,爱自己周围的人,爱各民族的人,爱各个国家的人。也就是说作为人,首先必须爱人类。另外,还必须热爱人类公认的真理,乃至不惜一切捍卫真理。热爱人类体现了他对人类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热爱真理体现的是他对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确认和维护。陈鹤琴的“做人”观首要的是对人类自身及人类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的热爱,也就是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
2.做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度、国家。他还认为: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拥有共同的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其命运息息相关;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爱这块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生活在一个国度的人,要热爱自己国家的民族同胞。“做人”,要做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3.做承担时代责任的人
陈鹤琴认为: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任何特定的时代都有其历史使命。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承担时代责任的人的观点。例如针对旧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外敌入侵的问题,他提出了要做一个救亡图强能够有能力愿意承担时代责任的中国人。另外,他针对当时中国只重心育而轻视身育、外辱内乱需要建设、专制统治和科举禁锢人的创造力、近代社会麻木不仁和缺乏合作、国人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提出健全身体、建设能力、合作态度、服务意识方面的时代要求。
4.做一个向自然、社会学习的真人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他反对把人束缚在书上的条条框框中,他主张人应该从现实的社会、自然中学习,现实中的社会与自然才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传统只重视用书上的内容来教人学做人,很容易培养出妍媸不分的书呆子。书呆子就是只知道读书本知识而造成的,这是一类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的虚假无用之人,解决之道就是要让人们学会去读大自然、大社会这本真正的书,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5.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鹤琴认为,应该做的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做是一切知识本领获得的基础。他说:“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是要靠‘做’的。”[3]另外,他提出了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做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探讨。他认为,只有这样积极正确地去做、去进行实践,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主张积极主动地去做、去实践也是陈鹤琴“做人”教育的主要内涵,陈鹤琴认为做人也包括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陈鹤琴关于何为做人的解读,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他期望教育能够培养出真真正正的人。
二、“做人”教育的本质特征
陈鹤琴提出的“做人”教育,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先贤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有其深刻的本质特征,映现出了那个时代对树人、育人的执着追求。
1.历史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教人学做人”的本质理念。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自己的教育内容,其中行、忠、信这三方面都是教学生学做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视做人教育,做人教育一直是两千多年传统儒家文化教育的核心。如战国时期孔子的嫡传弟子孟子继承孔子做人教育思想的精髓,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明人伦其实就是要让人们向古圣贤学习做人的道理及如何做人。我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认为一个在家孝顺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对国君尽忠的人,将忠孝作为做人的根本,非常重视做人气节。其实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纲领“三纲五常”对人的要求。当然,目前来看儒家的“三纲五常”有不少不足之处,但它为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儒家的大儒都对做人进行过进一步的阐述,如北宋关学的创始人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的做人要求与标准;明代的冯从吾将“千教万教教人做好”作为教育信条可谓是掌握了儒家教育的真谛。另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获得礼仪之邦的荣称、没有成为亡国奴,都是源于重视做人教育。陈鹤琴就是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教人学做人的精华,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做人”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传统教育转型融入了现代的新元素。
2.普世性
陈鹤琴一生为了能够培养我国时代需要的新人,积极在教育领域里做贡献。他主要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里努力耕耘,提出了“鼓励学生做”的教学论即儿童能够做的就让儿童做,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的观点。他的这些做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揭示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做一个独立自主成为其自身的人,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陈鹤琴教育的纲领,他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一辈子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真正体现了他“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5]的教育信条。陈先生的做人教育具有普世性,这是他一辈子在幼儿教育领域践行做人教育进而反映揭示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3.示范性
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教师要贯彻做人教育,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己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时代需要的中国人,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培养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陈鹤琴了解到当时中国教育落后于西方,决定在学前教育领域做研究。看到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主要由外国人创办、国人自主研究学前教育一片空白,他就立志于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道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
4.奠基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职责的根本所在。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方向与目的。教书的过程也就是育人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教育等同于育人,而育人过程就是进行做人教育的过程。陈鹤琴继承我国古代儒家教学生学做人教育的精髓,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及时代需要,针对当时国人不懂做人的要义及做如何做人的理念,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观点,并先后提出了如何对待国外学前教育及如何探索建立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家庭教育等教育设想与实践。育人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有极其深远影响的事情。不论任何时代,德才兼备都是人才的必备品质,而德被称为才之帅,成就人的德主要体现在做人教育上,故做人教育具有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奠基性。
三、借鉴做人教育理念,重视育人工作
重温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生态,我们教育界应追溯陈鹤琴的“做人”教育理论,依据“做人”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1.坚定“做人”的教育理念
“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6]我国当前还存在着过分重视智育的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教师的教书职能而忽视了最为根本的育人职能。重智育轻德育从根子上讲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树立树人、做人的教育理念。只有教育重新回到以树人、做人为本真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恪守自己育人的本真,不为世俗物欲所困扰。我国教育要回归到“做人”的教育理念,应该借鉴陈鹤琴先生的“做人”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需要大力加强做人教育。由于育人长期被忽视及育人的复杂性,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显得极其重要,怎样建立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首先,相关专家学者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设计出建立做人教育机构的方案,国家教育相关部门按照方案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来管理做人教育;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部门按照上级的要求来贯彻做人教育;再次,社会新闻媒体及利益相关的各界都可以监督做人教育的开展并提供反馈建议。当然,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并非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但是只要相关利益群体都积极参与,为做人教育机制的开展建言献策,相信一定能够构建完善的做人教育机制,从而促进做人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3.加强教师的主体责任及师表作用
在进行立德树人加强做人教育中,教师的示范和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立德、做人的践行者,为学生做出表率。教人者先教自己,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先对自己进行立德做人教育,做好自己。只有教师做好其自身,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另外,做人是个复杂的活动范畴,不能一蹴而就通过简单的说教来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亲身示范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做人教育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也更具有说服力,进行做人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4.以理性主义提升做人教育的思想境界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精华之一。主要是让人们不盲从不迷信、坚信因果关系、科学认识事物和检验结果。我们今天借鉴陈鹤琴的做人教育,应该理性分析,不拘泥狭隘,要结合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进行理性分析,要按照当前的国际、国情、时代需要来理解做人教育及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当今时代,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热爱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人,做中国人应该做一个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人,做现代中国人就是要做一个有民族自信心、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要用理性的思想观点来提升做人教育,只有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的新理论并用之提升做人教育,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做人”教育是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做人”教育思想体现着诸多教育规律,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重新发掘其价值,定能为立德树人乃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断助力。
参考文献
[1] 黄书光.回归命脉:重审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田景正. 略论陈鹤琴教学法与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致性及特色[J].教师教育研究,2008(1).
[3] 黄贵,苏永骏. 陈鹤琴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之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5).
[4] 肖发荣. 张载哲学精神的近代回响――以马一浮对“横渠四句教”的阐发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 王炳照,秦学智.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篇10
关键词:地理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渗透
新的高考模式取消文理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高校要求自行选择三门学科参加高考。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选择难度,由于对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高校专业及对口职业的不了解,在志愿填报上出现差错,就会造成“错一步,错一生”。高中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因此,在高中各门课程中有机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是必须且迫切的。地理学科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学科属性决定了在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十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教学是教育的主战场,要落实“立德树人”,要从学校教学抓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需要通向社会现实的桥梁,它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改善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的现象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毕业的志愿填报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没有对自己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高校专业的充分了解,容易错选、误选,使得自己在大学因对所选专业的不喜欢而导致学业荒废,对未来失去勇气和信心,严重的甚至出现轻生现象。可见,高考之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中学阶段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以及就业中心都主要设立在大学,即使是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有效改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学阶段的缺失。
(三)帮助学生学会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高考方案,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但选择不仅仅是停留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而是伴随着人的一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享受自由选择的同时,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容易误入歧途,得不偿失。地理学科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学会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正确选择。
二、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一)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是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对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比如,对于“世界石油宝库———西亚”,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巧妙利用从事石油贸易的人物角色(X先生)创设教学情境,以X先生“寻找石油、查询石油、运输石油、感叹石油”展开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了石油集中分布的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查询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及其特征,设计销售石油的运输路线,最后感叹石油给自己及世界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了石油贸易者的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该职业的工作内容也有初步了解。
(二)创设各种活动
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各种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体验职业角色、加强自我了解。在地理教学中适时创设活动是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方式。1.创设课堂教学活动,认识自己,锻炼能力案例1: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早餐、午餐、晚餐三个时间段观察校园旗杆影长并测量,课上进行汇报,这样的活动涉及团队合作,有的学生擅长观察,有的擅长记录,有的计算能力不错,而有的学生擅长表达,通过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对自己在团队合作中适合扮演什么角色有初步认识,对自己擅长和欠缺的方面有所了解,以便在日后的生活中加强锻炼,扬长补短,逐步向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靠近。案例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中对于热带雨林的前途———保护还是开发?不同的人物角色持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进行角色扮演,有原住居民、商业伐木公司老板、政府官员、世界环保组织人员五个角色,各种角色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阐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交流讨论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职业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是不同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2.课外实践活动,开发职场体验资源社会才是人生最好的课堂,学生处在学校这所象牙塔里,对社会上的各行各业还不甚了解,组织学生到气象局、国土局、城市规划局、环保局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行业进行参观甚至职业体验,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己以及自身能力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差距;体验各行各业工作的内容和艰辛,感悟生活之不易。总之,无论是应对学生眼前的高考还是将来的发展,都要求尽早在中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地理学科独特的学科属性使地理教学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源,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浅谈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李梁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与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17,(03):7-9.
[3]吴亚.“中东———世界石油宝库”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7,(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