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问题

篇1

1基本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既有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等,也有面向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概念的提出是在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支配的公共卫生资源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可持续、可保障的公共卫生服务范围[4]。均等化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不仅包括全体居民均等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机会、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等,而且还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青州市近几年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逐步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推进实施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标准,配备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并进行全面培训上岗。在逐级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更进一步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让广大居民人人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关怀。

2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

2.1居民认识不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发展不平衡,项目开展不够规范。比如:慢性病病人健康管理率全市均达到95%以上,但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管理过程中,是否进行规范管理,具体指标控制不理想等现象,居民认为已经量过血压测过血糖了,但对控制结果怎样都不关心,继续不用药或间断用药。老年人健康管理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认识,有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信心很足,不接受健康查体,不服从管理人员的服务等现象。还有管理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2.2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全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均不合理。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短缺,乡镇卫生院问题尤为突出,工作基础薄弱,年轻的、有专业资质的人员配备偏少,尤其是最基层的乡村医生更是“难引进、留不住”。年轻的专业人员太少,年龄偏大的乡村医生由于自动化办公能力有限等因素,管理公共卫生工作难度更大。

2.3城乡二元化现象显著从目前管理情况看,我市城乡之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我市4个街道、8个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城区开展情况好于乡镇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开展情况有待进一步的加大宣传力度、跟上技术指导,使居民逐步的认识公共卫生服务并积极配合实施。

2.4资金落实情况主要问题:部门预算安排口径不明确;资金拨付到基层,但存在支付不明细,账目记录不请等现象。

2.5政府投入不足,机构创收压力大政府对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不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医药收入弥补财政补助资金的不足,以保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此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益发挥。

3政策建议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杆标尺,健康权作为人们的一项基本人权,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健康权力的基石[5]。针对目前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政策、制度、机制、组织实施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3.1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合理划分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分工经验表明,无论市场的力量如何强大,都不能解决公共资源分布均衡的问题[6]。故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对公共卫生资源进行战略性调整,促使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布,尤其是引导和促进城市现有卫生资源向周边农村辐射和转移,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明确界定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分工,对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且外部溢出性明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除财政拨付的公共卫生经费外,加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将上级政府的拨付资金落实到位。

3.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制度,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结合实际情况,我市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资逐年增加,从优化环境,城市内增加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等措施入手,给全市居民创造健康快乐的环境,对增强全民素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从2010年开始青州市政府投资上千万元,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购买公共自行车,鼓励广大居民绿色出行,健康出行。在上下班时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篇2

【关键词】公共卫生;城乡一体化;现状;对策

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处上海与苏州市区之间,总面积927.68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1]。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2]。昆山交通便捷、教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财政收入60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工业总产值8200亿元。2012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27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30元,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3]。目前昆山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2012年九三学社昆山市基层委员会为了解昆山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调研发现的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基本情况

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把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放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促进民生和谐的高度加以推进。

1.1公共卫生网络基本健全在加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的同时,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网络建设。已经成立11个镇级预防保健所(增挂卫生监督分所牌子),承担辖区内的卫生监督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妇幼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等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卫生监督分所主要开展餐饮业、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政执法等卫生监督工作。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40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

1.2医疗卫生设施显著改善公共卫生中心规划方案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审定,西部医疗中心企业搬迁工作基本完成。开发区长江和千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启用,陆家夏桥中心开始土建,新城域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线竣工并运行。加快建设了专科性、功能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鼓励社会办医,花桥泰和绿地肿瘤专科医院列入市重大建设项目,宗仁卿1500床位规划及复旦耳鼻咽喉专科医院设置获批。

1.3基层卫生队伍逐步壮大2011年编制总数从2900名增至6174名,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有效解决了护士不足和支援城乡基层医师编制问题。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培训机制,加强基层社区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全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596名,185名乡村医生完成了为期3年的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并取得了毕业证书,105名乡村医生通过了全国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全市已定向资助昆山籍全科医学生164名,社区卫技人员占82.02%,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率达90%。卫生部门已组织500多名市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社区,组织市级医学专家定期轮流坐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4卫生惠民政策不断扩大

1.4.1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化城乡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价销售,社区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下降20%以上。

1.4.2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市镇两级财政按常住人口人均35元的标准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数量,足额预算安排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经费。

1.4.3大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完成15岁以下人群第一轮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认真落实“两癌”筛查、农村妇女补服叶酸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上,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04.66/10万、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率分别为407.00/10万和6.47/10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1.4.4大力推进智慧卫生项目建设全市18家医疗机构之间实现病历数据共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并开展居民健康信息数据采集。

1.4.5大力加强居民医疗卫生保障把具有本市户籍、不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全部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大病补助和医疗救助制度。5万元以上至20万元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已调整为95%。对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实行统一的社会医疗救助,扩大了救助范围,包括五保户、低保人员、低保边缘人员、城镇三无人员、特困职工、重残人员以及本市所有年度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金额的人员等八种对象,提高了救助标准,并实施保费救助、实时救助和年度救助。2011年,取消了20万元大病报销封顶的规定。

2存在问题

昆山市卫生城乡一体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农村卫生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仍然存在卫生资源与人才在市级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过分集中,因而造成不少居民只信任城市大医院而不信任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不管患大病还是小病,都挤向城市大医院,这种局面导致了“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不合理就医格局,造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来就不够充足的医疗资源被闲置浪费,部分定向培养全科医生毕业后通过多种渠道流向市级医疗机构的恶性循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尚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以及公共卫生、妇幼卫生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比较突出。

2.2卫生保障覆盖不全面近几年,昆山市的医疗保障覆盖面虽然逐年扩大,但被征地农民及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并未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农民自我保障能力相对不足。另外还有一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成为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差距,使低收入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保障,才能真正体现本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2.3卫生服务费用分担不公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的经济每年都保持平稳增长,当地群众总体收入得到大幅增长的同时,其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日益明显。不同收入水平却能够享有同样的卫生补贴,交纳同样的费用享受同样卫生保障的体制违背了支付能力高的社会成员应交纳较多的卫生服务费用的筹资公平性的原则。从这个角度看,低收入群体要与高收入群体缴纳相同的费用才可以享有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他们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3对策

3.1建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对于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利益,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城乡联动分工协作机制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支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机构等)的发展,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从而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

3.2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

3.2.1卫生政策随着农民从自然村落向城镇的集中及全市交通道路框架的完善,亟需重新制定公共卫生考核指标体系,要以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和30分钟急救医疗服务圈的角度进行布局,适当集中卫生服务站资源。推进医疗资源信息透明化,方便市民在有需要时快速了解各医院的床位、挂号响应时间等信息,缩短市民获得医疗服务的等待时间;参考上海[4]等地经验,适时推出网上挂号市级统一平台。

3.2.2医保政策在科学测算基础上,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管理的一体化、保险筹资的一体化以及补偿机制的一体化。在管理一体化基本实现的情况下淡化城乡差异,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医疗补偿范围和补偿水平。目前昆山的医保已经产生了缺口,随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医疗救助的对象进一步增多,医保“僧多粥少”“入不敷出”的现象将更严重。要体现医保的“基本性”和“均等化”,在不降低报销比例的前提下,对各病种的治疗路径和药品要有较为明确的约束,防止出现一少部分人消耗光所有资源。

3.2.3财政政策为城乡居民提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公共卫生保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5]。要加大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人才培养、设备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2.4价格政策适当拉开城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的价差,促进患者的合理分流,增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延伸服务项目。

3.2.5人事政策适当增加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在收入和发展机会上向农村卫生人才倾斜。提高农村卫生人才的收入,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吸引合格的医疗人才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定向培养的基层和农村全科医师,应严格依据入学前协定分配到社区就业。

参考文献

[1]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郡县域经济(政府认同的百强县评价机构).2012-12-10.

[2]2012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榜单.福布斯中文网.2012-09-26.

[3]撤县设市.中国昆山网.2011-07-07.

篇3

根据《**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问题自查整改活动的通知》(杞卫字2020.168号)文件要求,我院结合公卫各科室人员对医院公卫各科室及村卫生室最近一周(8月28日-9月3日)的工作实际,现将自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汇报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建档率虚高、接诊记录录入偏少、电子档案存在空项、漏项和部分档案填写不符合逻辑。

2、整改措施:

建档率虚高:我院公卫办将各村室的项目人数和应建档人数发给各村室负责人,然后医院公卫各科室人员对全镇32各村室逐一检查村室的建档率,发现建档率虚高的村室要求务必在10天内把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员全部迁出同时将已经外嫁人员全部迁出,将建档人数减少到项目人数。

‚接诊记录录入电子档案偏少、电子档案空项、漏项及部分不符合逻辑现象:要求各村室按照城乡医保报补记录人数和日期录入电子档案接诊记录;对于空项、漏项部分档案不符合逻辑现象督促各村室务必更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公卫办安排专人每天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查,对于拒不录入接诊记录和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未更新的村室纳入绩效考核并给于通报批评。

整改完成情况:最近一周院公卫办督促相关工作落后的村室进行了档案更新和修改,录入电子接诊记录。档案动态使用率由之前有所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稳步下降。电子健康档案完整率较前期有所提高。

④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二、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播放记录不够、播放影像资料照片不清晰,健康知识讲座记录存在手写现象、资料不齐。

2、整改措施:我院统一为各村室配备U盘并将影像播放内容拷贝,要求各村室务必播放够次数、时间,同时留好清晰的播放时的照片,并要求各村室健康知识讲座不能手写,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人员教会各村室健康教育管理员。

3、整改时限:已整改完毕。

三、老年人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老年人管理人数不够,体检人数偏少、健康评价存在错误;部分村室老年人中医药管理处方填写不规范。

2、整改措施:目前我镇老年人管理人数为5592人,距目标任务数还差47人,目前正在整改中;要求各村室务必将体检已完成未录入电子档案的老年人在10天完成,同时将老年人中医药管理资料整理完毕并归档。

3、整改完成情况:大部分村室已完成整改,存在部分村室正在完善。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四、慢性病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体检表未归档、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填写存在空项、随访记录填写不符合逻辑,慢性病高危筛查登记本填写不规范。

2、整改措施:我院要求各村室负责人增强责任感,填写资料是要细心,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必须保持一致,各村室务必在2周内将电子档案按照纸质档案进行更新一遍,同时要求医院公卫各科室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经常化、不定时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给村室人员打电话要求整改,并给予整改期限,对于达到整改期限仍不整改的村室和问题,各科室管理人员记录在册并报主管领导知晓后,并在公卫月例会时由院长现场交办,同时纳入绩效考核计入成绩。

3、整改完成情况:通过督导和现场交办等措施,目前大部分村室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及时修改错误档案,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五、0-6岁儿童及孕产妇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0--6岁儿童及孕产妇管理出现登记本填写不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访视率)偏低,体检率偏低、早孕建册率低;初次产检检查不完善。

2、整改措施:我院要求各村室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内容规范填写各项表册,并要求各村室负责人督促本村孕妇和0--6岁儿童来医院参加体检;同时我院儿保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相结合,实行先体检在接种的方式,有效提高儿童的体检率和孕产妇的管理率早孕建册率,并及时建立儿童、妇女人群的电子化健康档案和完善相关记录。

3、整改完成情况:通过月例会现场交办措施,目前妇保和0-6岁儿童管理存在的问题改善进度很快,对存在问题较大的村室给予重点跟踪督导。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和结核病管理

1、存在问题:

①传染病管理登记本填写不规范、存在门诊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内容填写不一致。信息报告卡片填写不完善。

②结核病转诊率低,未按要求次数开展随访。第一次入户随访不及时。

2、整改措施:加强传染病培训工作,督导村医规范填写登记本。

3、整改完成情况:正在进行督导各村进行规范管理。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前。

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存在问题:体检率低,随访表存在空项和错项,家属健康教育开展次数不够。

2、整改措施:对于无法接受健康体检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务必有家属拒绝体检的签字,对于可以参加体检的人员要求村室负责人及时通知家属陪同体检;同时要求各村室务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内容规范填写体检表和随访表不得空项缺项和开展家属健康教育,医院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

3、整改完成情况:目前各村室已基本整改完毕。

篇4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二)全面督查,严格考核

此次督导随机抽取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及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档案,电话核实,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督查的内容主要为:是否实行组织管理,是否规范使用资金,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等。

1.项目组织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实现项目预期工作目标,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制定出本地区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及时组织召开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专题会议,将项目工作的目标要求作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和核心内容,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全面组织实施。各地切实加强和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户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大部分县足额安排了地方配套资金,并按照要求对2009年度项目资金进行了决算,预拨了2010年度项目资金。

2.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健康教育: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组织健全;能够在显著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广泛宣传项目的内容要求和公共卫生知识;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街头宣传咨询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健康宣传资料入户率、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

预防接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不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内涵管理水平,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传染病防治:各地能够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强化疫情的调查与处理,多数单位能够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技术方案,及时规范地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和处置工作,并配备了计算机、宽带等硬件设备,保障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

儿童保健与孕产妇管理:大多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均已开展了妇幼保健服务,使用统一的服务券发放登记本,回收的服务券与服务人次数基本一致,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券发放、回收、审核流程基本合理。经抽查核实,规范率85%。

重点人群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健康体检,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人实施规范管理和随访;通过积极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相互沟通,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管理档案。经抽查核实,慢性病管理规范率80%;重性精神病管理规范率60%;老年人管理规范率85%。

二、存在问题

1.项目资金预拨不及时。部分县(市、区)存在资金预拨不及时,导致资金沉积,资金使用率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

2.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基层医改后要求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比例不低于20%,现场检查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人员比例远低于要求,且大部分为兼职,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要。

3.项目执行水平有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覆盖面存在不足,不能完全达到项目九个方面内容的整体要求,部分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城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偏低,已建档案存在诸如:缺项、漏项,随意涂改,健康体检不及时等不规范现象;慢性病人系统管理不规范,随访不到位;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围产期保健、体弱儿筛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存在较大空白。另外,由于城市拆迁、部分居民电话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分档案无法核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辖区疾控、保健机构技术指导、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范围,规范居民建档技术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2.各县(市、区)卫生局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积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及时预拨和结算项目资金。

3.规范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流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杜绝弄虚作假,闭门造车,确保20xx 年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的完成

四、工作建议

篇5

你们好:

自中、省、市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各项医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我区医改成效、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区参合农民持续增加,参合面不断扩大,参合率由x%增长到x%,人均筹资额由x元增长到x元。仅去年就有x名参合农民住院并享受补偿,住院费用x万元,次均费用x元,补偿x万元,政策性报付比达x%。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去年初,经过周密细致的前期调研并反复论证,区政府制定了《x区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方案》。自3月1日起在老池、复桥、保升等7个乡镇卫生院和灵泉、龙坪、高升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批实施,4月10日,x、x两个中心卫生院也相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在短短两个月内在船山基层医疗机构已实现了全覆盖。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x种,占x%,省x种,占x%;截止目前,共采购基本药物x万元,销售金额x万元,优惠x万元,优惠率达x%。试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船山药价下降达x%以上。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灾后重建、拉动内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建设项目的契机,提高两年完成了第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第二轮基建目标也即将完成,今年即将竣工的有区医院住院楼和x、x、x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新增建设面积1x5m2,新增床位x张;

(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自去年开始,全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x份,其中社区x份,建档率x%;农村x份,建档率x%;全区建档率x%。其他如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均全面实施并稳步推进。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医院信息公开、专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健全医患沟通评价制度,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成了医疗卫生单位机构设置编制规划,正着力制定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保数量明确、布局科学、配置合理。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医改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将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使工作有力、有效、有序推进。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把医改政策要求与船山实际紧密结合,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医改领导小组深入基层突重点、破难点,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是注重资金投入。我们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加大医改资金投入。仅去年一年,区财政安排x万元改革配套资金,为全面实施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保障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我们拟采取综合预算的方式,加大医改资金投入,保障医改工作稳步推进。

五是注重借荐学习。我们借荐学习安徽黄山医改经验,结合船山实际,完成了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编制核定、岗位设置等工作,正着手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六是注重合力推进。船山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医改工作大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医改有力、有效。

三、存在问题

我区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上级要求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工作量大、人员偏少、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共享差。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存在品种较少、药价虚高等制约医改推进的制度性问题。三是乡镇卫生院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卫生院还停留在维持生计阶段。

四、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坚持省、市“医改工作”取向,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进行战略布局。

一是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做好就地就医结算服务。

二是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扩大实施范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加大投入,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

三是推进“公基卫”绩效工资制度。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巩固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关系;增强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有效整合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强化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

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开展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完成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做好x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实施工作,完成贫困人群免费白内障手术目标任务。

篇6

(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区卫生局局长陪同副区长赴、、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与相关公司接触,初步确定4个投资意向,目前,正在积极洽谈协商。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目前,杨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290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现已基本完工;区卫生监督分所新建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前期工作。

(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组织、协调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履职,组织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今年上半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卫生监督执法。

(四)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1、新农合。2012年全区实际参合农民163681人,参合率98.2%,同时,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2、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近几年卫生民生工程建设的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管护工作。3、继续做好落实重大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4、认真做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项目。1-6月份共完成免费婚检1645对,完成全年任务(3200对)的51.4%;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862人,完成全年任务(1600人)的53.9%。

(五)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在全市率先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实行分级包保责任制,强化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六)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工作。

(七)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加强院内感染、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

(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慢性病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中央补助项目。

二、取得成效

1、招商引资工作开局良好,初步确定了4个投资意向。

2、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力争提前竣工。

3、民生工程新农合筹资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4、创新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实行分级包保责任制。

5、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在全区范围配备了卫生监督协管员、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了卫生监督力量。

三、存在问题

1、卫生民生工程建设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管护经费未落实,后期管护工作无法开展,建议纳入财政预算。

2、医疗废弃物处置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工作进展缓慢。

3、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省级资金未及时下拨,导致卫生民生工程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资金未能及时补助病人。

四、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跟进4个投资意向,做好协调配合,搞好各项服务,争取招商成功。

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督导,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3、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督导检查。

4、认真实施各项卫生民生工程项目,强化工作协调力度,加强督查,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5、健全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开展卫生监督执法。

6、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篇7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积极协调统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资金保障、技术指导、监督检查以及信息统计、监测等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合理地开展新项目,积极推进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社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及电子化运用能力,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三)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和监督指导。

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及《年市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考评标准》,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项督导检查,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和群众受益。

二、社区卫生工作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省卫生厅专项培训经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以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为抓手,从机构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中医药服务和居民满意度5个方面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机构服务水平及形象。

(二)探索社区卫生管理新模式。

创新体制,积极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和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三个转变,即工作重点由重医疗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重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工作目标由以经济效益为重向两个效益并重转变,以“规范化、优质化、人性化”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管。

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准入监管,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将日常群众诉求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中来,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在年终校验时视情节进行优胜劣汰。

三、妇幼保健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加大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监督力度,按照责任目标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导,确保圆满完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二)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水平。保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持续下降态势。

(三)加大婚前保健宣传,提高婚检率。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水平,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产前诊断、婚前保健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质量的督导检查,加强妇幼卫生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管理,加大督查惩诫力度,严禁违规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四、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一)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巩固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完善健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体系,加大市、县(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督导力度,深入调研指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切实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二)逐步拓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范围。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配合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各级公立医院中国家基本药物配备比例,逐步增加省市两级基本药物种类,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的药占比。

(三)强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严格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方案,适当拉大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差距,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建立讲评制度,加强监管。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分析讲评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月报表》进行月分析、季讲评。各县(市、区)卫生局每月要重点针对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次均门诊费用、次均门诊药品费用、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药品费用、日均住院药品费用等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波动较大的数据时要及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上级部门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决策提供依据。

五、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借助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利用图册、标语、显示屏、公益广告等各种载体,以戒烟限酒、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统一规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改善健康教育基础设施,提高设施有效使用率,确保健康教育宣传内容通俗易懂、科学正确。定期对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积极探索健康教育新模式。

篇8

在专刊中,《柳叶刀》主编评论称,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改革经验的同时,也为解决共同面对的卫生问题提供了研讨的证据,并最终将提升全球卫生保健水平。

《柳叶刀》文章指出,尽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广泛覆盖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中国医改优先选取的改革领域和策略的提出,却是基于其改革所面临的环境的考虑。

中国政府要深化医改前,正面临着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不满,以及在地区、人群和城乡之间逐渐增加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资源不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在对改革前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路径和五项重点改革任务。

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责任得到强化。

中国新医改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尤其是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促进公平性的提升,与这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也标志着过去20多年市场化路径的转变。

2009年至2011年底,中国政府卫生投入达14000亿元(2008年为359.4亿元)。政府卫生投入中约50%用于基本医保的覆盖,30%用于供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另外的10%至16%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为有效监测改革进展,中国还对每一级政府都设定了要达到的医改目标,在2009至2011年三年间,大部分目标是基于投入提出的,地方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责任大大加强。

全民医保使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增加。值得称赞的是中国医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医保的全覆盖,报销范围从住院服务向门诊服务延伸,对一些特定的慢性病和重点疾病,政府还提供直接补助或额外的补偿,并且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救助。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使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可及有了明显改善。

农村、贫困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得到优先保障。

中国政府卫生投入优先投向公共卫生、基层卫生,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卫生人力资源得到积极发展,弱势群体的卫生需求得到重点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得到改善。

一是逐步建立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再分配机制。中央财政直接对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医保和公共卫生人头费进行补助,如宁夏,人均200元的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分别由中央、省级、市县财政各承担124元、68元和8元,而东部地区则主要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政府还对农村特殊群体实施8个重大公共卫生干预项目,经费来自中央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

二是致力于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直接增加投入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卫生人力改善,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包括规范化培养、定向免费培养、招聘执业医师、转岗培训等。

三是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居民的服务公平性取得进展。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地区的医保覆盖率已超过城市地区,不同收入人群之间在门诊和住院利用、产前保健以及住院报销比例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或者消失,住院分娩已经几乎不存在城乡差异,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人数比例从2003年的27.5%下降到8.8%。

中国今后仍应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进一步促进改革,《柳叶刀》文章总结并提出几条可供中国选择的政策路径。建议把坚持公益性放在公立医院改革的首位:改革政府治理模式,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总额预付、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建议调整改革步伐:在保持投入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放缓投入增长速度,把投入的资源转化为具有成本效果的服务,注重建立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提供防治结合、成本效果好的服务。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47-01

1 儿童保健

全州11170活产数,73537例7岁以下的儿童人数,5岁的儿童人数56454人,3岁以下36274人。

1.1 儿童保健服务情况

1.1.1 新生儿访视率,在2011年至2012年我州儿童保健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变化不大,3岁以下新生儿访视率呈现小幅上涨趋势。主要是由于该项目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1.2 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 我州各县市均开展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除了玛纳斯县外其余县市均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全州2012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均为83.72%,比2011年上升了16.4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42.70%,比2011年上升了18.10%。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和经费的支持,以被广大服务对象所接受。

1.3 母乳喂养情况 2012年借助健康教育宣传全州母乳喂养率90.60%,纯母乳喂养率67.37%,母乳喂养率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1.42%,纯母乳喂养率保持上一年的水平。木垒县两个率最高分别为98.17%、95.85%,昌吉市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最低分别为85.89%、53.33%,由此可见母乳喂养与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以及工作情况有关。

1.4 儿童健康状况 主要指标包括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1.4.1 低出生体重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状况 2012年全州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32%,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0.11%。但是与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4%)数据对比,我州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仍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生水平,说明出生体重测量和上报质量还存在较大的问题。2012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49%,比2011年下降了0.38%,我国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8%,其原因可能是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条件差,没有体重秤或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体重秤、大概估计体重,未进行测量或测量不准确及保健人员不会使用营养评价表等,致统计数据误差较大。

1.4.2 儿童死亡情况 2012年全州常住人口新生儿死亡率4.66%,比2011年下降了0.12%,婴儿死亡率7.61%,下降了2.9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58%,上升了0.11%。昌吉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最低为2.02%、4.05%、7.56%,而国家级三网监测县玛纳斯县最高为10.57%、16.74%、21.15%。说明目前在我州儿童死亡漏报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要做好质量控制,尽可能杜绝漏报发生,提高数据准确性。

1.4.3 新法接生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及死亡率新法接生率 2012年全州为99.94%。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及死亡率:2012年全州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

1.4.4 围产儿死亡 2012年全州围产儿死亡率为9.09%,与2011年围产儿死亡率9.22%相比下降了0.13%,说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对孕期保健的重视,按时孕检、住院分娩,作好围产期保健,所以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1.4.5 流动人口儿童死亡率 2012年全州流动人口新生儿与2011年流动人口儿童死亡率相比均有上升趋势,与全国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儿童死亡情况向符合,说明我州非户籍儿童死亡数据上报质量有所提高,减少了漏报现象。

2 问题分析

2.1 存在问题

2.1.1 儿童死亡率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畸形,脑出血,溺水,腹泻。7天,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占61.18%,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9.43%,占88.46%的新生儿死亡。

2.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在牧区和当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卫生意识差,交通不便,经济贫困,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我州儿童营养状况。

产后访视率也相对较高,但质量不高的产后访视,新生儿复苏技术尚未广泛和正确使用,使用一些简单的治疗措施不当,个别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人员不能正确筛选出体弱儿,不理解儿童体检中测量体重和身高的目的和意义,营养监测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指标有虚报、资料收集不全现象。

3 对策与建议

3.1 着重强化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要以全面落实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将孕产妇保健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抓实做好,让妇幼卫生基本服务惠及全体城乡妇女儿童,进一步改善我州儿童健康状况。

篇10

关键词:疾病控制 社区 建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1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47-01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合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促进、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也加快,各种疾病也在不断的增多,导致死亡率也在逐渐增多,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如何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作用,特别是疾病预防和控制作用,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障人民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是一项迫切任务。

1 社区卫生疾病控队伍的现状

1.1 基本情况。

1.1.1 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之后,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加大了对卫生服务的投入。我区疾病防控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疾控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得到增强。随着南汇区的并入,浦东新区辖区面积达到5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4.4万,外来人口202.4万。性别构成:男性人口260.6万,占51.7%,女性243.8万,占48.3%;年龄构成:0-14岁为47.9万占9.5%,15-64岁为410.3万占81.4%,65岁以上为46.2万占9.2%;区域扩大,人口剧增。防病压力陡增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社区疾控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病综合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疾病控制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1.1.2 全区现有45个街镇,建有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服务人员5200多名,其中防保组人员近600名,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12%,在所有防病人员中大学本科220名,大专230名,中专及以下150名。初级及以下400名,年龄在50岁以上80名,根据上述人员构成情况,不难看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学历低,且人员学历并非相关防病专业,存在既无专业理论知识,也无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职称偏低,在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严重缺失不说,公卫职业医师占比也较低;三是年龄偏高。

1.2 存在问题。

1.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存在重治轻防的倾向。近几年虽然政府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的投入,但是在社区服务中心重治轻防的倾向仍存在。表现在防病队伍不按规定比例配置或将学历低、职称低的非预防专业人员补充入防病队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和引进人才时,重医技人才轻防病人才的招聘和引进,使二低一高的现状很难改变;公共卫生人员的待遇明显低于医技人员,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1.2.2 防病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快。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不多,在职人员工作难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而新职工又存在缺乏规范的岗前培训,加上社区防病工作本身的局限性,社区公共卫生人员视野无法拓宽,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速度缓慢,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敏感性和自主性,因此防病队伍成为“消防队”,灭火堵漏。

1.2.3 防病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不强。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我们防病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非典、禽流感等的突发性疾病不断呈现和爆发流行。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由于应急处置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薄弱等因素,在第一时间接报往往手足无措,容易错过最佳的处置时间,造成失态恶化。

1.2.4 防病队伍配置不足。目前我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情况。随着辖区人口逐年增加、人口不断老龄化、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等,公共卫生形式日益严峻,防病工作量大,任务重等,社区公卫医师往往一人要负责多个防病条线,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力不从心。

上述问题既有卫生改革的政策弊端方面的问题,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加强社区疾病控制队伍建设,才能发挥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将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落到实处。

2 研究对策

2.1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三级网络建设。

2.1.1 建立一支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三个工作网络:

2.1.1.1 行政管理网络:建立由区政府-委、办、局、街道、镇-村居委会组成的三级网络,做好资金保障、部门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到资金、人员、目标三落实。

2.1.1.2 技术服务网络:建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村居委组成的三级技术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及卫生服务,疾控承担下一级培训,指导应急和考核。

2.1.1.3 社会网络: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力量在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团体、协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影响,形成全民防病体系。

2.2 加强社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

2.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2.1.1 努力争取在政府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的同时,按现有人口比例,增加防控人力编制,以适应卫生服务和应急处置需要。

2.2.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录用的疾控人员应从具有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和工作经验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业务综合能力要满足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需要。对于新录用从事专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要安排至少一年的重点业务岗位轮岗实习,使其全面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主要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要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2.2.1.3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防病人员的思想,教育员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坚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坚定员工的信念。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2.2.1.4 给予再培训机会。针对学历低、职称低的现状,积极支持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上级培训,有计划的选送他们参加防病机构的进修。在财力和时间上给予支持,成绩显著的给予激励和奖励,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看到希望,在艰苦工作中得到尊重和信赖。

2.3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努力提高队伍质量。要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经费补助、工作绩效与任务完成紧密挂钩的机制,调动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主观性[2]。在社区卫生服务的防病人员中要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完成的时限及达到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坚持定岗定量定标准。在定时自查的基础上,由上级防病机构对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当年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再培训,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调离现岗位,并把考核的结果同职务晋升、评功评奖挂钩。

2.4 以人为本,摆脱旧医疗模式的影响。坚持创新,确立预防为主的新模式。社区疾病控制能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也必须加快发展不断创新,改善服务理念,千方百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我们应该认识到,社区疾病控制能力的提升,将愈来愈多的赢得人们的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担当起了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任。六位一体的功能,起到了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在当前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有原来的以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以人民的健康为己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创新观念,克服”重治轻防“的倾向,拓宽思路,明确方向,使社区卫生服务沿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一个高水平、全方位,体现”六位一体“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的净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