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台经济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平台经济发展规划

篇1

一是抓规划体系完善。贯彻实施党的十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启动全省海岸带综合利用规划思路和若干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课题研究;指导沿海六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完善各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试点工作方案,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二是抓政策措施落实。把落实《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落实《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结合起来,协调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及试点各项工作和政策的落实,加强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抓载体平台建设。用好优惠政策,扶持壮大一批海洋产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强海洋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梳理、项目策划和境内外招商推介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一些海洋产业科技成果专场对接活动,推进一批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和研发平台建设,引领、带动海洋经济发展。

四是抓考核评价督查。抓紧制订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办法,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试点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考核,并协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快重点区域开放开发

一是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认真做好配合起草和联系协调工作,细化实化各项工作任务和扶持政策。

二是推动国家层面尽快建立贯彻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协调工作机制,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尽早落实到位。配合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准入目录》修改完善和促批工作。

三是加大对苏区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国家扶持苏区老区等政策的落实,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以工代赈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专项资金等资金支持,促进我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库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继续做好扶持欠发达地区投资专项管理和挂钩帮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乡和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具体联络、协调工作。

三、加强生态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起草请求国家支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报告。加强生态省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推动建立评价考核机制。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和安排好省级预算内专项资金,推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实施的督查工作。

二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2014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基本完成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推动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的落实,指导推进我省低碳城市、低碳园区等低碳发展试点工作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利用。

三是继续做好推进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国土开发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基础测绘、水资源利用等相关工作。

四、做好区域合作等相关工作

篇2

成立山东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研发、资金筹措等重大支持政策,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成立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同时,组建由大学、科研机构等相关专家共同参与的山东省低碳经济专家委员会,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依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适时出台或修改有关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加速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化、标准化、常规化进程。建立碳减排协会、碳交易平台。按照国家碳排放有关规定,出台碳交易管理办法,鼓励企业自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碳减排协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组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家底”,确定各主体单位的碳排放额度及其减排的目标任务。

构筑发展低碳经济规划体系

借鉴先进省市发展低碳经济专项规划编制的经验和做法,调整规划思路,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山东特色,尽快研究和编制中长期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同时,做好发展低碳经济规划与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筹分类制定减排重点行业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森林碳汇等专项规划,促进重点领域的发展模式向低碳型转变。

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

以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升级,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的整合与重组,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培育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电子信息等战略性绿色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增加碳汇。

开展低碳试点,探索有山东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重点选择低碳特征比较明显、低碳产业发展和低碳产品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的城市,在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绿色发展配套政策、产业体系建设、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则进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以低碳、清洁、高效为特征,以低碳能源、低碳物流、低碳建筑为支撑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钢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选择示范企业,推动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选择居住相对集中、设施相对完善、环境承载量大、群众基础较好的社区(街区),推广绿色建筑,提倡绿色出行,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以绿色、便捷、节能、低碳为特征的低碳社区。工业领域,组织实施电力、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建筑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交通领域,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适当投放混合动力公交车;公共机构,增强低碳意识,抓好节电、节气、节水综合改造。

篇3

【关键词】开发区 规划 城市管理 对策

1 利津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利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利津经济开发区已经经历了规划起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向优化发展阶段转型,目前已建成工业区约15平方公里,划分为西部综合新区、东部新城区、西部综合工业园区、北部化工工业园区和南部综合商贸物流区五大功能区,其中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区内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2亿元,搭建起了“六纵十二横”的道路框架,集中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处理厂及高压变电站等设施齐全,为每个入区项目提供“七通一平”的直接入住条件,已经成为利津县工业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开发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调整跟进速度慢。利津经济开发区在规划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缺少适应性调整,缺少分期实施引导和适应不同发展条件的应变方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态势下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的各类发展规划的研究和调整工作也明显不足。规划要么被无序调整、更改、突破,要么停留在原始规划控制面积以内,在开发效益和产业布局上,不能够在地块、项目等方面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2)特色产业、园区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利津经济开发区还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但目前除去石油化工产业形成高端多产品产业链条外,其他产业大部分仍然处于单体企业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没有形成单独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各功能区分区不够明晰,项目布局相对散乱,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

(3)规划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利津经济开发区还没有完全实现县一级的管理职能,影响了区内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造成管委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于经济发展。即,与经济投资建设规模相比,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跟不上区域扩张速度,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母城或周边区域衔接不够,行政管理体制活力不够,乡镇(街道)部门之间的行政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机构和利益协调机制。

3 开发区优化管理的对策

(1)落实并强化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在机构设置上重审开发区“封闭管理区域”范围界限,实行封闭式管理。依据新的县城总体规划对园区分区规划进行修编,对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实现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的和谐布局。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通过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从宏观上对开发区城市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开发区发展的长远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把城市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领域和行业,发挥出更大社会价值。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在执行开发区规划上也要接受广大市民基于法制轨道上的监督,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社会效益。也可按照建立省规划委员会的原则,成立规划委员会,其专家学者要多于公务人员,并尽可能邀请省里的专家参加,以增强规划的调控作用,而不成为政府决策的附庸。

(2)切实加强和创新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发挥管委会与街道办合署办公“人区物”的“三权合一”的职能优势,协调县直各职能部门委托或授权,提升开发区内设部门或派出机构的自主决策权,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使区内环评、安评、能评审批及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工业技改项目备案、项目登记备案等县级审批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着力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开放式公共决策支持平台,对原则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形成公众参与决策的整体智慧,达成管委会、社区与企业协会之间的积极合作,最终形成经济开发区良好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优势的共创和共赢。

(3)立足长远,处理好开发区发展与环境、空间、群众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把好项目准入关,督促、帮助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强水气污染综合治理,逐步淘汰“三高一低”类产业,逐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积极推进用工企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动者间加强合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实现当地就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在文教卫生、弱势群体救助、“三农”工作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和谐。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利用好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机构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依法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考评制,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米景峰.试论开发区规划管理的几个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2008(4):42-43.

[2] 闫飞.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34-41.

[3] 张丽.现代城市长效管理的制度完善与模式优化[J].城管天地,2012(5):63-66.

篇4

当前,我国各省市基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各地的工业化进程差异和资源特点不同,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区域的产业引导,促使了各区域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这些特色产业以集群的方式存在,成为该区域创新系统内的重要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的多样性规定了政策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截止目前,我国除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展现出我国当前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并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一个区域的企业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帮助,使这些企业共享优势资源,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互惠互利,快速成长,直接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复合系统。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大型企业往往承担起高精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作出重要贡献。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灵活,转型速度快,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并研发相应的实用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并迅速将其推向消费市场,从而极大地带动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效率,优势互补,形成优势产业链和竞争核心优势,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系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区域科技创新必将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该区域竞争实力。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兴未艾,许多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已然成为阻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区域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近年来,国家密集批复了很多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大部分规划对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某些特定区域发展规划定位并不十分确切,直接导致许多地方重复建设,这表明了一定程度存在政策真空和政策盲点。由于各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支持政策难以从国家创新战略的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导致考核目标模糊,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其次,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国家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较多地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引导创新,国家发改委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企业支持项目、火炬计划,都是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支持这些产业和企业创新,而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严重滞后,导致了对激发区域创新潜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导向不足。第三,区域内实体性创新平台匮乏,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缺乏制度保障。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当前,大约85%的科技支撑计划、60%的“863”计划,都是由这些企业自己来承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两股创新力量在特定区域内仍然是割裂的,进行的并不十分畅通,致使难以在公共创新平台上进行有效合作,难以实现具有公共特性和技术范式拐点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有些高新区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但也仅限于产品检测、设备检测等简单的服务功能,服务组织科研专业性不足,没有发挥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的作用。

4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政府做好区域经济的合作战略与规划,协调制定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政策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集成式发展,同时与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科技资源有效地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合作制度,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同时,引导并搭建区域内共性技术平台,创造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4.2引导并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部分研发费用支持,尤其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这些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联手,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政府积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服务、意见等。针对区域特点,选择优先领域,实施重大专项。政府注重推进基础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合作,注重推进战略高技术的合作攻关,注重引导科技创新组群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观能动性,依据不同企业的科技基础、不同企业的优势及需求,提出合作的意愿及要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4.3多渠道联合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篇5

一、客观分析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发展主动性、创造性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没有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加之新形势下,受交通、资金、人才、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二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迟缓。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县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财政弱小,自我促发展、保增长力弱。四是平台欠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年底,产值过亿私营企业仅锦帛钰一家,同时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明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之一。

二、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必然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像县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居住分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尽量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聚集能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沟通城乡交流的中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科学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城、乡镇、行政村三级发展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按照全县功能区划分,通过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凸显特色,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搞好定位,整合商业元素,培育支柱,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型城镇,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城镇建设上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为农服务的思想。同时,要结合乡情镇情,确立主导产业,并强力培育和开发,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建成资源型和特色型的城镇发展格局。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

篇6

工业是经济的主体,要发展的低碳经济,关键是加快低碳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科技先导、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经济道路,我区的低碳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昆山等先进地区比,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比,我区低碳工业在产业培育、政策扶持、技术研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区低碳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一是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到2012年,全区累计已投入6000万元节能降耗专项扶持资金,其效益已十分明显,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比2005年下降18.5%,能耗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二是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区已经累计投入24.06亿元用于污水管网建设,投入3亿元用于12家热电企业完成脱硫改造,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12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3天,占有效监测天数(359天)的81.61%,比上年增加41天,为十年来最高。三是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不断提速。我区传统产业以“九大产业升级规划”为抓手,以技术改造、装备和产品升级为重点,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低碳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印染行业的中水回用、纺织行业的变频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型树立了典型。四是新兴低碳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低碳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起点高、产业链完善、发展潜力大等特点。2012年,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完成投入11.16亿元,其中超亿元在建项目4个,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正式出台实施。

虽然我区的低碳工业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传统工业经济向低碳工业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区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据分析,我区在发展低碳工业中尚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产业规划和引导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尚未制定低碳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我区还没有明确的发展低碳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产品,没有专门的引进低碳产业优惠政策,在项目的选择、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缺少低碳生产技术发展的有效引导机制。当前,我区低碳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有限,企业应用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生产还处在一个自发状态,在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未能形成较为有效的引导协作机制和配套体系,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2.政策扶持体系尚待整合。一是现有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合力。近年来,我区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高新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如何将现有政策体系与低碳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尚未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落实。二是政策导向力度偏弱。对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低碳产业领域,我区尚未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与、鄞州等地区相比,我区在技术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偏弱。

3.转型升级力度有待加强。我区工业经济以传统制造加工业为主,资源、能源消耗大,效率低。产业升级力度不大。我区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上游、价值链高端升级的比例不高,如我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械汽配行业,目前仍以基础零部件加工为主,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的系统集成产品较少。产品低碳化转型慢。主导工业产品仍然以纺织品、化纤等高能耗产品为主,产品单位能耗较高,企业忽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加上企业工艺管理标准粗放,使产品结构优化远远滞后于装备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4.低碳产业比重偏低。与机械汽配、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相比,我区在高新产业、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发展方面投入力度偏弱,产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只有13%左右,明显低于滨江、余杭等地区。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产品开发缺少系统性和前瞻性,市场应变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加上企业自主拥有的各类科技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学术带头人严重缺乏,科技队伍的稳定性不够。新兴产业平台建设滞后。把2012年确定为“新兴产业培育年”,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在新兴产业平台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从和两大工业发展平台新实施的项目看,高新项目比重不高,化工、钢铁等产业比重不低,存在低碳产业比重偏低,引进培育力度偏弱的现象。

二、加快我区低碳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工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推进等各个领域,而且更需要在统一认识、营造氛围,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政策扶持、严格准入等环节上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发展低碳工业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区工业经济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依赖石化能源资源的消耗,碳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已经影响到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而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发展,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要在全区上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和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区经发局为低碳工业发展的主管部门。

2.制定总体规划,明确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制定《区低碳经济实施意见》,细化低碳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是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全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要制定发展低碳工业的专项规划,提出远、中、近期的发展目标,实施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以及保障措施,设定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要对重点传统行业的低碳转型制定发展规划,引导一批有条件、能转型的企业向低碳产业、低碳产品转型;三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区科技创新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

3.强化政策扶持,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制定专门的低碳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资源倾斜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出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高新产业发展、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鼓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支持企业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的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二是加大对低碳产品应用的扶持力度。当前,应该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经济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技术研究相关工作。

4.加快平台建设,促进新兴低碳产业集聚。一是加快低碳产业平台建设。对现有国际创业中心、开发区创业中心和五大产业基地等平台,要加大优惠政策、土地供应等扶持力度,扩大载体,完善功能。特别是要筹划建立若干个适合我区发展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大镇街工业功能区投入力度。二是要研究实施项目准入制。通过产业导向、产出效益、技术层次、污染排放等手段,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努力打造高质量的低碳产业发展平台。必须充分借鉴等地区的发展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以大项目、高尖新项目带动,提高产业平台的项目引进质量,控制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企业进入,促使低碳产业集聚发展。三是积极推动低碳新兴产业集聚。积极推动LED绿色照明在政府公共工程中的示范应用,支持光伏企业参与“阳光屋顶”计划和电动汽车“十城千辆”的推广应用,培育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低碳能源产业,LED、锂电池等低碳节能产业,占领行业制高点。

篇7

1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1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需要

常州正致力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由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常州依托苏南板块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升级,抓住全球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使常州日益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后方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对现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材料、零部件与产品的分拨路线拉长,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增加,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保证运输的时效性对常州的物流支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物流支持系统正成为吸引众多的国内外企业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而物流园区是物流支持系统的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对常州的100家生产制造类企业的问卷调查[2],生产企业外包物流服务不超过26%。物流总等高增值、综合所占比重很小,而企业对自理物流中运作成本高的不满意率达30%。生产制造企业中有76%的企业想将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剥离出去,交给物流企业去经营管理,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构建特色产业集散地,增强区域经济带动能力的需要

常州有几家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横林国际地板城、湖塘棉纱市场、江苏湖塘纺织产业交易中心、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江苏国际塑化城等。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年交易额均超过100亿元。大规模、高频率的生产商贸活动对物流系统有很高的需求和要求,物流园区建设也水到渠成,良好的园区物流系统确保了区域内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还能通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提速”,加快其他领域的“运转”,对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1.3优化常州物流空间布局、整合提升物流资源的需要

常州五大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常州物流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没有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常州物流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也影响了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进度,满足不了几个重要产业的发展需求,必须尽快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空间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的物流园区。

2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可行性

2.1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政策为物流园区建设带来机遇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生产业对建设现代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因此,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生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强了规划和引导。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生产业的发展,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二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前四年,市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近40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优势,建设3~5个交易额超百亿元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四是加强了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常州加强了与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的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常州产学研合作办公室[2]。

2.2区域交通网络不断优化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城铁、京沪高铁、沪蓉高速公路、312国道、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完成南移,宁常、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主线实现贯通。城市路网功能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2029万吨。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3良好的物流业发展态势为物流园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常州市已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目前正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络构架的形成。并力争成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呼应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之一,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与节点。积极引导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建成了GPS系统、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常州通行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货运信息网。目前,凌家塘物流中心一期已建成运行,奔牛港物流中心新一轮规划建设方案已通过论证,长江常州港录安洲码头群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民航机场也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正向国际物流方面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货运中心[3]。

2.4较快的物流业发展需求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常州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新型纺织服装业、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现代视听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制造业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达34.3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5.16%。因此,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对现代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同时,特色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便捷快速的物流配套服务支持。所以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3]。

3常州物流园区的现状分析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铁、公、水、空交通综合优势。物流交易市场起步也较早,市区目前有5个占地面积不小的物流市场。据行业主管部门调查,5家物流市场中有3家不仅没能跟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就连原来“办公、停车、住宿”的运转方式也无法维持,“物流市场”基本“名存实亡”;另外2家虽然能正常运作,但也存在缺乏系统管理、科技含量低、配套服务薄弱等不足。

3.15家物流市场的经营现状

位于新北区的城北物流市场,是常州市区于1996年建成的第一个货运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配套招待所、加油站、修理厂等设施,当时进场经营业户近50户,目前只剩下5家;8000平米的停车场,现在5000平米变成了仓储,1000平米左右的招待所也已歇业。位于五角场东路的五角场物流市场建于1997年,占地22000平方米,停车面积10000平方米,配套交易大厅、大型显示屏、商住办公用房等。原来有近40户经营业户,目前已减至6户。三分之二的停车场地堆存生铁。交易大厅则始终未曾启用。2001年组建的飞龙物流市场,占地64000平方米,停车40000平方米。设有交易厅、洽谈室,当时60余户进场,时至今日,交易厅改建成轿车专营店,洽谈室改成网吧,营业大厅租给保险公司,货运经营业户已不足30户。位于常锡路菱江桥堍的城东物流市场也在2001年建成,占地面积22300平方米,停车面积3000平方米。虽然没有配套设施,但由于较好的地理位置,目前市场仍保持40户左右经营户。2003年建成的城西综合运输市场,位于凌家塘立交桥北,占地99000平方米,配套商住房22000平方米,仓储30000平方米,停车40000平方米,另有交易大厅、电子信息平台等。因为交通便利,目前经营业户超过300户。5个市场累计占地20万平方米,现在驻场经营业户近381户,其中从事专线运输的占20%,非专线货物运输的占50%,从事配载、信息服务的占30%。

3.25家物流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3.2.1选址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常州市5个货运(物流)市场的总体布局,在90年代中、后期还是比较合理的,它们促进了常州市货运行业发展,为规范行业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进入21世纪后,市场位置就越来越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飞龙物流市场有限公司组建时,紧靠312国道常州段南端,大型货车进出方便,货物集散便利。去年,312国道常州段南移,老312国道纳入城市交通管理,该市场货车进入、货源集散同时受到限制,驻场业户纷纷离开,另找市场。原本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市场,不得不重新调整经营思路。较早建成、设施较全的五角场货运中心,则纯属当时选址不当。该市场虽位于常州市货源集散较为集中地段,但地处市区东门腹地,货源又主要是市区发送或到达的铁路货物,一般为中短途运输,对货运企业吸引力不大。组建初期的进场业户,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甚至行政干预而来,所以也就失去了创业的长期动力。原本“领头”的城北物流(货运)市场因其地理位置原因已逐年萎缩,不得不将地块分割,经营仓储等项目。选址较好的城东、城西两个市场,目前运作较好,但同样面临是否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问题。两个市场由当初所在的外环路外面的郊区,变成了工业园区腹地,车辆进出,货源集散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只有了解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后,才能正确选址,使市场稳步发展和壮大。

3.2.2经营环境欠佳,政策保障不够常州市的物流(货运)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硬件如停车、仓储、办公楼等基本到位,但软件明显欠缺。主要原因是市场服务意识不强,仅停留在招商上,为了招商,甚至吸纳无证无照者进场。目前,入场的经营业户95%以上仍为传统货运,“多小散乱差”现象明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也上不了档次。另一方面,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市场管理还不到位,造成经营环境不佳。物流(货运)市场要发展,需花大力气打造本身的品牌。目前物流市场拥有的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为数不多,只有华宇、佳吉、佳佳等几个,且主要集中在城西市场,因此该市场的知名度较其他市场要高。而品牌打造需要政策保障,经营业户进场,大多希望有良好的货运交易氛围,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有方便的结算方式,有完善的配送服务等,但市场大多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目前,反映市场服务不尽人意较集中的是,有关部门对经营业户运费结算时对车辆吨位营收的限制。如华宇物流每月运费结算需近250万,但开票结算,按其在常注册登记车辆吨位还不到20万,差额十分大。城西市场目前进场业户300户,营收50个亿以上,但可以开票结算的运费还不到10个亿,40亿运费只能采取各种办法开票结算,流失的税费可想而知。5个市场经营业户共381户,流失的税费更是惊人。市场为难,经营业户也感到十分不便。因此,只有通过政策规范,给物流(货运)市场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再加之市场自身不断完善,树立品牌意识,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2.3专业人才缺乏,行业管理薄弱常州的物流行业现状是传统货运还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物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虽然都冠之“物流”市场,但大多经营业户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配载业务,市场管理人员也普遍缺乏物流管理知识和物流市场管理能力。两种专业人才的缺乏造成了经营者的低层次经营,管理者的不科学管理,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的致命短处。另外,常州物流市场发展总体规划至今还在完善,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行业管理部门对市场内的物流企业缺乏监管手段,这些都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缓慢的因素。

4常州科学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

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市场的日益壮大,大大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物流园区(中心)的发展需求,如何科学建设适应常州经济发展的物流园区,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加强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园区在规划时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就是要合理选择物流园区建设地址,即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工业园区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就是物流园区建设要准确定位:一是要准确定位所服务的产业;二是要准确定位建设的规模。常州的产业带应该说是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比如说城北新区的制造业、城南武进区的纺织业、城东的建材业等,要针对不同的产业带定位相应的物流园常州市物流园区科学建设对策思考区服务功能,同时又要根据相应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前景定位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当,不能一味的求全求大,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4.2构建物流交通平台

物流园区需要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才能产生高效的物流运作效应。因此要充分发挥常州现有的沪宁、沿江和西绕城高速公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铁、京沪高铁,以及长江深水港、京杭运河、常州民航航空港等综合运输网优势,建设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场站)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形成快速畅通的物流通道网络。

4.3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物流园区之间、物流园区和企业之间、客户和政府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因而各个单位物流信息子系统需要有一个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服务。常州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常州”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可协调全市各个企业、各类市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可与其他地区的物流平台进行物流信息交流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全面共享,物流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4.4构建物流网络平台

常州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城北新区作为常州最早的国家经济开发区,其现代制造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在国家制造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常州现代制造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所以面对大规模的制造产业需求,城北新区物流园区建设迫在眉睫;而城南以湖塘为中心的武进区,原有经济实力雄厚,纺织业蓬勃发展,而武进高新区、经发区、西太湖开发区等开发区建设又方兴未艾,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十分强劲,所以湖塘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十分必要。再加上常州已有的横山桥建材业,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业以及金坛、溧阳等县级城市的超速发展都需要有相应的物流中心来支撑。所以必须加快建设“两大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若干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网络。两大物流园区即新区物流园区和湖塘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即横山桥、凌家塘、常州港、奔牛、新闸、金坛和溧阳物流中心。

4.5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篇8

关键词:城市整合;“6+1”;产业集群

一、背景介绍

2008年2月26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辽宁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这意味着以沈阳为中心,以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为支撑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即“6+1”发展战略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6+1”发展战略对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意义非凡。

辽宁中部城市群总面积64 88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44%和51%,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63%和54%,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这一区域具有工业基础雄厚、城市高度密集、基础设施完备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和生产力布局的重复建设、政府执政的体制僵化、城市间各自为政,契合紧密度比较差等问题。为使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必须加强城市之间的整合。

城市整合是指地域毗邻的城市之间在竞争、合作和控制三维框架下动态的、可调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城市整合要求城市具有近域性、经济互补性、合作愿望和通道关联性。城市整合的实质是使城市经济要素资源及其运行环境的重新优化组合,达到城市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经济资源利用等更趋合理,形成城市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共赢。城市整合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建立在竞合框架下寻求城市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

一般而言,城市整合往往需要政府力和市场力的双重作用。当前,辽宁省政府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力量已经开始启动。辽宁中部城市应该抓住此契机,遵循市场机制,努力调整自身,将各自优势整合,积极寻求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整体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参与国内及国际竞争。

二、辽宁中部城市整合的途径

(一)城市政府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6+1”的模式是自上而下,即辽宁省政府首先作为主导力量,提出相应的区域发展规划来推动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因此,每一级政府都应该首先为城市整合排除行政体制上的障碍,制定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以往受经济区划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束缚,辽宁中部城市之间的发展表现出各自为政、经济联系松散的特征。比如,沈阳、本溪和抚顺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虽有往来交流,但却缺乏共同发展理念。如果产业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生产利益最大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存在阻碍,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打破这种僵化局面对于促进单个城市及整个城市群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为把零散的关联性不强的经济体整合成有机整体,首先应从制度上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城市政府之间创立沟通平台,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在城市的各方面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这就会大大提高城市群整体的生产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流动性壁垒。辽宁中部多个城市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8年7月,辽宁省中部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八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共同签署《辽宁中部八城市住房公积金协作协议》,八城公积金个贷实现同城一体化。下一步将推进社会保障方面的异地转移和接续改革,在不远的将来,八城市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险有望实现“异地迁移”。同时还在筹划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消除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公积金、保险,户籍等的自由迁移会打破人口自由流动的瓶颈,推动人力资本实现更优配置。

(二)以产业集群带动城市整合,实现城市发展一体化

“6+1”模式是辽宁省中部区域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发展。城市产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近域城市通过发展相关联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城市间的整合是城市的一种生长拓展模式,产业的积聚发展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关联和密集的交易对城市近域整合起到促进作用。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人才的集聚、技术的创新、信息的溢出、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及专业化市场的形成,这些都可成为城市间发展合作的依托。产业聚集可以使城市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促进近域城市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打造产业集群不是机械地堆砌企业,而是要根据各个城市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权衡确定城市的职能及其主导产业,避免产业同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形成系统有序的、结构合理的、高效运行的产业体系。总体上,辽宁老工业基地及其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结构是基于地区资源开发而形成的,重工业比例高,对资源的依附性强。虽然许多城市一度面临资源枯竭后的经济发展问题,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体制转换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摆脱困境,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强等,这些都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在近域城市整合的市场一体化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辽宁中部城市群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集群,相继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工业、新材料、高新技术和制药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明确城市间主导产业的具体分工,延伸产业链,形成城市群有机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中心,打造区域装备制造业研发集成总部,零部件加工向周边城市辐射转移;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主要以抚顺为核心建设北方重要炼化一体化基地,辽阳、沈阳、本溪、鞍山和铁岭依据自身的工业特点发展相应的化学工业,如沈阳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鞍山和本溪利用焦化副产资源,铁岭利用煤炭资源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等;钢铁工业产业集群主要以鞍钢、本钢为核心企业,营口新鞍钢、抚顺特钢等为辅助支撑,建设钢铁产业及钢铁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沈阳新纳米技术为核心构建产业链,鞍山、本溪新型钢铁材料产业链,以及抚顺、辽阳、营口等新型材料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软件等核心产业,以及打造国家生物工程、通信电子、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制药产业集群以构建国家级新药研发为平台,参与国际中药生产经营标准制定为主攻方向,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培育创新型网络式医药产业发展集群。

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空间整合的过程,每一个产业集群跨区域扩展都可以把近域城市有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近域城市以及区域整体加速发展的目的。

(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一体化,实现整体竞争优势

“6+1”规划纲要适应了当今世界全球竞争的趋势,即当代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个城市或以单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的竞争,而是以城市群为基本单位的整体上的竞争。辽宁中部城市必须在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土地利用以及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能做到相互协调与协作、制定共同的发展战略,打造出城市规模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有序的城市群,获得“6+1>7”的效果,提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群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城市整合追求的是城市整体利益最大化,应当更多体现统一的整体性策略与调控,在共识的基础上保持共同的利益和方向。在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上要避免单从城市自身利益出发,片面关注城市自身的独立发展,没有从区域整体上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布局,造成上下级规划不协调,空间上衔接困难,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结合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制订突破城市市区或城区的行政管理界限的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实现城市之间地域上的开放性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及城市土地规划等城市间发展战略规划的一体化。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城市间的互补与优势共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市产业结构规划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城市之间的产业系统有序化,节省资源提高生产率,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城市土地规划一体化,有助于形成城市群的合理的等级体系与城市规模,明晰各个城市职能和分工,提升城市群的有机整体性。

城市整合战略是实现核城市之间的互利共赢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中既要依赖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又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和城市规划,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平台,促进城市整合,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廷玉.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与近域城市整合的互动机制[J].经济地理,2008,(7).

篇9

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1.1认识方面偏颇

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贫穷是主要问题,因而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与环境的协调;对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够,以为资源不会枯竭,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认识偏颇,影响了各方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管理方面缺失

(1)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循环经济覆盖面广,综合性、交叉性强,现行管理体制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

(2)缺乏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的指导。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搞好适合区域(部门)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1.3经济社会运行方面体系不完整

(1)经济运行系统中缺少物质循环链。现行经济运行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等等。

(2)人类社会组织分工中缺少“分解者”。人类社会目前不乏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缺乏相当于自然界中“分解者”地位和作用的废弃物处理者,影响了“废物”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内循环”和使“废物”友好进人环境的“外循环”。

1.4制度方面有待建立

(1)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外部化。自然资源的使用价格没有反映其生态成本,造成成本外部化;环境容量属公共财产,使用时具有公开获取性,使用结果具有排它性,由于监管不严,企业和公众使用它的收益大于其分担的成本,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这使得循环型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生产,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障碍。

(2)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初次资源价格和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国际分工中存在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收集、整理、运输成本高,再生技术滞后,使再利用原料成本高,以上各因素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3)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我国已有4部环境法、8部资源法、20多项资源管理行政法、260多项环境标准。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较缺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4)相关政策支持不利。现行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较少且效率不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不够。

1.5技术支撑体系方面落后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现行指标体系缺少反映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投入(消耗)、排放(废弃)、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方面的指标,不利于评价和跟踪监测其发展情况,以作为对区域(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扭转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

(2)技术支撑体系落后。现行技术体系更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对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接等技术开发和重视不够,无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

(3)缺少相关的信息平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信息网络平台,特别是缺少固体废弃物和循环型技术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体系。

2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全社会参与

(1)要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认清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它不仅包括能够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的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全部有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社会基本单元。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物质流动形式的转变,更是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

(2)要转变发展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社会倡导并确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以是否有利于世界系统良性运行作为价值尺度,检验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制度和政策以及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和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强竞争力必须树立绿色生产、清洁生产观,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观。

主动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在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置,促进其资源化等。

(3)要引导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绿色教育,将环境常识列入学校教材,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强舆论宣传,普及环境知识;完善环保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其社会影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和消费后果的相关信息;对绿色产品广告予以优惠;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等。引导全社会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为建立循环型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2.2健全管理体制搞好长远规划

(1)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委、经委、财政、城建、规划、环保、水利、绿化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各级循环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上述部门组成,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把有关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2)制定科学的规划。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采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首先,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在加强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地区和部门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专门规划和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规划;第三,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社区等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也要编制具体规划;第四,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如,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增加对地表水的收集管线设施建设、中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分类处理设施改造等完善水循环系统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环卫规划要充分考虑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科技规划要体现对循环经济重大支撑技术研发的引导和促进,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循环链建设、清洁生产和静脉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等。这是搞好循环经济规划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使循环经济贴近、融入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环节。

2.3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运行体系

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把各个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

(1)发展企业废物代谢网络,塑造生产循环链。首先,在企业层面,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将生产中流失的物料或生成的废料回收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流程或厂内其他流程;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其次,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消除循环链的断点。第三,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在新拓展区域的招商引资、项目摆放上突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使企业在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的过程中向工业园区聚集,使大部分企业都能成为各种特色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员,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它既是生产循环链的补链环节,又是形成全社会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2)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塑造流通循环链。流通领域既要减少商品流通中的物质消耗,还要将可再用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上来,返还到相关企业。首先,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废旧物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循环经济环路。其次,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3)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塑造消费循环链。首先,各级政府应增加相关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其次,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推广使用专供家庭或小区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器,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第三,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四,在试点基础上,向全社会推广。

(4)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分类处理,塑造社会整体循环链。社会整体循环链的核心是形成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废弃物互换的循环链条。近期重点是解决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针对城市污水大部分直接排人河流、湖泊,小部分进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多为集中综合处理的现状,应加快推进其向集中分类处理转变;将居民、企业、机关单位、公共设施(除医院)的洗浴问下水与厕所公桶的下水管道分设,在城区分别建设城市污水和肥源排放输送管网,在城郊或城区分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肥源处理厂,将厨房、洗浴问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利用;将厕所的人粪尿下水通过肥源管网输送到肥源处理厂,经加工处理形成系列肥料,运往乡村。企业废水经集中处理后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2.4创新循环经济制度基础

(1)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逐步取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贴制度,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对环境容量等共有财产使用者征收高税费,提高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排污和废弃成本,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

(2)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制。该体制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建立,需政府有计划的组织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对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计算出其真实价值,并以税收形式计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消除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障碍。

(3)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框架法,以《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包括((绿色消费法》、《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节能法》、《废弃物处理法》及相关子法。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条例,将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的行为置于法律规范之下。制定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

(4)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征收资源税,实现资源有偿使用,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征收废弃物处理费、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其减量化、资源化;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企业,可获相关废弃物处理费的补偿;对环境有害的技术和产品,在销售环节加征环境附加费,使其在成本效益选择中更乐于采用洁净技术、生产洁净产品;将循环技术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在风险投资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支持循环型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担保与贴息、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减免税收或税前还贷等支持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对清洁汽车、能源及获环境标志和能源效率标志的产品,减征消费税;对原污染型生产设施,折旧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等。

(5)健全循环经济保障制度。包括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产权、市场和产业等经济制度;循环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和回收等规范制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激励制度。

2.5创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1)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针对物质在传统线性济体系中不能环状运行的技术根源,研发环境友好技术,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大气、水、噪声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生产技术,包括:废弃物分解技术,分解物再生产成原材料的合成技术,把再生资源加工成产品的制造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技术。近期重点是开发引进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篇10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龙头,是高校的师资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不仅是衡量高校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发动机。加快财务管理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更好地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一)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的现状

利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粗略统计,2005年至2009年10月,全国各类期刊发表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文章累计为494 227篇,而贵州各高校发表的为2 462篇,所占比重仅为0.50%。由此可见,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学科队伍的学科研究成果相对于全国该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

(二)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现状的原因分析

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学科队伍的学科研究成果与全国该学科的发展水平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分散的师资力量制约了学科研究的发展

缺乏强有力的学术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是制约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纵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师资分散于各高校,且教学任务繁重,学科研究力量不足,加之财务管理师资队伍专业研究方向比较松散,对研究方向没有很好的凝练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也就没有形成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这些都是制约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2.各自为阵,交流不畅,不能形成合力推动学科发展

由于师资力量分散在各高校,没有形成必要的交流机制,既不能形成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氛围,又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必需的研讨效应。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既不能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不利于相互借鉴研究成果,使一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研课题无法合力完成。

3.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该专业设置数量和学生培养规模成倍增加。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质量状况总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但社会用人单位也认为,由于高校教学不能贴近社会需求,高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不能适时推出紧密联系实际、紧跟社会节拍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与经济社会实践的结合欠紧密。这是高校学生不能客观了解、认识、分析、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根据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高校改革和发展目标,财务管理学科发展应该以完善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保障,以凝炼学科方向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为桥梁,加强财务管理研究,拓展研究领域,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形成学科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服务。

(二)学科发展规划考虑的因素

在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中,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动态需求状况,这是确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首要考虑的因素。二是根据既有的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学科研究传统、学科研究优势以及现有的支持性学科研究资源,确定学科发展规划及其目标。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下,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未来期间,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科研究为龙头,掌握财务管理学科领域发展动态;根据自身不断积累的学科优势,凝炼财务管理学科方向,把财务管理学科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重点学科直至全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与地位。

拟分两个阶段实现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

第一阶段2010-2014年,以实现省内知名重点学科为阶段目标,以建成培养具有创新性精神的财务管理人才教育基地和研究基地为基础,以形成贵州高校财务管理教师队伍资源共享为桥梁,以围绕财务管理学科领域关键问题,开展超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众多较高水平的成果为标志,在进一步发展和积累本学科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省内重点学科。

第二阶段2015-2019年,拟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上,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在国内有影响的重点学科。

三、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一)学术科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1.打造科研平台,组建财务管理科研团队

制定并实施高校科研团队培育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管理办法,打造科研平台,组建贵州高校财务管理科研团队,整合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资源,共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

首先,由贵州省教育厅为主导,制定贵州高校学科科研(共享)团队培育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管理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各高校进行相关协调,推动高校之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合作,成立财务管理学科科研(共享)团队。在争取贵州省教育厅和有关高校的投入外,学科团队也可努力拓展筹资渠道,争取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筹得一定的经费用于学科研究。

其次,加入学科科研(共享)团队的高校要定期举办教育合作和交流活动,轮流举办学科发展论坛和学科发展研讨活动,就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联合开展研讨。通过充分发挥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优秀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对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指导、推动作用,以资源共享方式,打造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平台,将会对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在未来5年,按照教师教学领域和学术科研积累背景,组建财务管理与金融学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学术科研团队,有效开展社会迫切需要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等领域的研究。

2.组建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机构

在打造科研平台,组建学科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为彻底改变教师科研单兵作战,领域分散的不足,应该根据条件和时机设立几个常设的研究机构,在未来五年内设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研究所、财务管理与金融研究所等学科研究机构。其中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研究所为基础,成立财务管理咨询类公司,将主要在财务管理领域为教师科研拓展空间。各高校可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轮流到咨询公司兼职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工作,既可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能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申请各项横向、纵向课题,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二)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学术科研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柔性引进活性人才,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

由于岗位编制和时间的因素,同时基于教师队伍结构弹性的考虑,可以通过柔性引进活性人才来扩充教师队伍。即:聘请来自于高校外部的实务部门的活性人才――重点聘请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企业财务部门等实务界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学科建设、发展工作。活性人才的引进,一是推进学科研究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外聘教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为此,在2010-2014年,通过完善有效发挥活性人才作用的有关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加大柔性引进活性人才的力度,以相互的交流和共享提高财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整体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水平。

2.加强学科研究的学术交流

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力争每一年举办一次具有一定水准的财务管理学术研讨会议,以展示财务管理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增强与同行的交流。聘请在学科领域里国内外知名教授、成功财务经理来校做学术交流。与此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加入有关财务管理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在经费上、时间上予以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三)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规划实施方案

1.建立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并利用实践成果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和财务管理研究的针对性,还能不断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距离,使研究课题更能反映社会实践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针对性、适应性。

在2010-2014年的发展阶段,实践性教学将是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服务于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进一步搞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形成贵州高校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着力点。有关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在建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中心,并在其下属的实验室中配置企业财务资讯分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模拟交易系统,形成综合模拟实验体系。

在2015-2019年建成一个财务公司经营业务操作模块、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项目管理操作等综合财务管理业务的模拟实验体系,使学生从整个综合财务管理业务模块的培训中,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训。

2.切实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适时使用较高水平的、本土化的财务管理案例集进行案例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实践”的氛围,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善于营造能刺激学生创新的思维环境。教学中可采用模拟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对案例要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把握学生发言的动向,并能对学生的讨论作出恰当、准确的评价,使学生明辨事非,在讨论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找出问题的关键,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加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力度

第一,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与有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科目保持适当的一致性。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参加有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检验专业水平,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高年级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各类企业中去承接中小企业的财务情况分析、诊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纳税筹划等工作,让学生通过处理有关问题,培养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第三,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过程中,应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毕业论文选题应选择实训类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通过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去验证其基本知识的运用情况和专业能力的高低。

总而言之,学科发展规划是对学科系统复杂性的解读和正视,是对高校学科系统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的认识和界定,是对高校学科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和飞跃。因此,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贵州高校学科管理理念变革和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1999(3):33-38.

[2] 杨克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