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果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围绕自身办学特色或需要针对某一专题、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开发的一门单一课程的话,那么,系列校本课程则可以理解为根据学校办学需要紧扣一个主题,开发的一系列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多门课程。我校依托书法办学特色,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和准备,确立以“翰墨书韵”为主题进行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研究。
一、深入调查分析,寻求课程开发方向
随着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学校也利用自身的校本资源进行了开发。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到一些学校进行实地参观,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国内有很多书法特色学校对传统的书法教育非常重视,开发了一些相应的校本课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以写字教育为主,着力培养儿童的书写技能。(2)将写字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实现写字的育人功能。(3)强调书法的文化性,发挥写字的文化传递功能。
二、紧扣书法文化,贯穿课程开发始终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汉字的发明及汉字的书写与应用,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实践。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缺失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和更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正处于积累知识,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含以下内容:“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书法教育的研究方向,在书法教育中适度融入书法文化和书法审美。理由如下:
(1)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可以说过去的优秀文化都应该视为优秀传统文化,均可以纳入学校课程。
(3)书法审美教育和书法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这里的融合是指书法审美教育、书法文化教育与基本技法的教学和学生的书写实践有机结合。关键是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书法本身的文化,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感悟,真正通过书法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增强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做到内外兼修,提高文化素养。
三、多种方法并进,拓宽课程开发领域
1.实施行动研究――“翰墨书韵”主题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研究
根据系列课程开发的框架,学校制定《翰墨书韵主题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南》,对每一项子课程进行精细化要求,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系列主题、资源开发、教学指导建议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划。以利于教师开发一整套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标准化校本教材。
制定《翰墨书韵主题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办法》,对全校各项课程进行统一化管理。提供书法、语文、综合实践、艺体学科阵地、社团活动、课外拓展等学习阵地,形成讲授型、练习型、活动型、探究型、座谈型等不同的学习模式,真正给予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多元学习途径。从指导原则、课时安排、教室安排、师资配备、课程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统一、有效管理,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
为学生制定《翰墨书韵系列主题校本课程选课指南》,便于学生了解选课的目录和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集合所有参与课程实施的老师,分学科、分主题,形成科研探究常态化,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系列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合理运用途径研究的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与实践。
2.实施平台建设研究――学校“翰墨书韵”学习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进一步建设学校诗书画三苑、书法教育体验馆等传统翰墨书韵的校园环境,为课程开发、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平台,使学生在“墨路凝香,书香致远”的环境下主动徜徉,学习收获。
充分发挥数字书法实验室、“翰墨书韵”文化之旅网络学习平台、网上书法教程实时点播等最先进的数字网络平台,为学生学习搭建现实和虚拟的立体化、多样化平台,形成校本化的学习资源库,创新课程应用模式,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进一步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修,培养课题组骨干教师队伍,以便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课题的全面展开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利用办公网络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平台,做到课题进程网络实时更新,课题互动研讨网上完成,课题成果网上共享等。
3.做好相关案例研究――“翰墨书韵”主题教与学活动案例的搜集整理
篇2
1着力课改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是课改发生的基:本单位,是课改积极可能性生成的土壤。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课改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校本课程评价、调整方面,形成较强的课程能力。
1.1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导航”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素质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学校办学的灵魂,校长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看待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努力增强课改导航意识。
校长不仅要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适当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而且要身体力行地推行这些政策。为了提高校长的课改导航意识和导航能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校长们共同讨论学习,引导校长努力形成先进的教育哲学和理念。要定期组织专家对各校的课程改革行为进行分析,为校长们开发校本课程出谋划策。要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交流、学习活动,使各位校长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1.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国外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通常要经历不愿合作、不愿参与到私下合作、小范围参与再到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样一些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要深入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培训,积极地引导,使教师由课改的“阻力”向“助力”转变,并最终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校本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实施之初必然会与传统课程形态在时间和质量观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教师的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对课程实施产生阻碍。学校除了要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外,还要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高度,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在会议上反复宣传,调整教师的观念;通过召开教师会,向教师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寻求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校本课程开发要教师做些什么,怎么做?要在学校搞好一两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通过培训,让教师感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使教师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让教师通过感性的认识获得理性的认知,从而思考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行为。
同步培训,提高实效。学校要加强典型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跟踪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召开相应开发过程的经验交流会,对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开展有针对性的再培训,引导教师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而不是将目光仅仅落在最后的校本教材上。
及时总结,积累资料。为了便于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要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可以收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录像等各种资料,以某一项校本课程为单位及时归档。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必须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2重视农村资源,开发具有农村特色小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动局面。农村小学和城市相比,有着其独特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这些特有的课程资源,建设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库,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生动的素材。
2.1依托社区文化,开发具有农村人文特色的校本课程。广阔的农村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可以挖掘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如农村的地域范围及地理特征、农村的风俗人情与其成因、农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等,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
2.2依托农村地理,开发富有农村自然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农村,将来建设家乡的意识,是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农村小学可以考虑以本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特点、特产资源、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状况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2.3依托农村背景,开发具有农村社会特色的校本课程。农村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而且有些素材是城市所没有的。例如,北京奥运会有许多中国运动员冠军来自农村,他们中的一些人出身虽贫寒,但从小发奋图强,为国家赢得荣誉的优秀事迹,引人深思。某校围绕这样的素材,开发了《从农村里走出的奥运冠军》校本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3改进管理制度,构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的,所以其开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范畴,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开发活动要经历一个逐渐认识和适应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各方面条件与城市小学有一定差距的农村小学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成为摆在教育管理者前面的迫切任务。
3.1确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制度。为了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工作,各县市普遍建立了以教育局为主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应该依托市教研室或教科室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这样的业务管理机构。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规模、规范化,农村小学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课程开发委员会和工作小组,不仅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而且自身也应成为一个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
3.2构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行,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校的课程委员会应搭建合作平台,组织教师相互交流,倡导教师之间通过问题研讨、观点争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新辟论坛,让教师在论坛上品评开发案例、百家争鸣;鼓励教师建立研究博客,记录校本课程开发的故事;开展主题沙龙研讨,进行多领域的校本研究;组织校内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交流会……凭借合作,让教师的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效果得以最大幅度的提高。
篇3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内涵 系统 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课程领域,而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灵活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并将在长远意义上有助于学校特色彰显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当前看,校本课程开发既是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落实的可行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基于此,着眼于课程理念更新的时代诉求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继而在反思中探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进而指出其深化发展的路向,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旨趣,发挥其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属于舶来品,这说明深解其内涵同时廓清其外延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此,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专门探讨,认为其“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也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还有研究者着眼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分别探讨了依据不同基础框架、不同开发主体和不同开发范围的内涵[3]。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都无法回避“校本”这一内核。所谓“校本”,从本质上讲,就是立足学校当前实际,旨归学校未来发展。这一内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学校的具体实际,这包括办学传统、师生情况、现实条件等,即不能盲目开发;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被功利主义诱惑,不能为了创先进、争优秀而开发,以致陷入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泥潭;三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好开发的宗旨和限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赋权框架下进行开发。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有效融入开发的实践中。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检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也有助于推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纵深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迷思表征
1.理解失当的机械开发失去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固然是“以校为本”,任何忽视了这一内质的开发都是在开发伊始就失去基础的。开发校本课程,理所应当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而凸显课程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与价值。然而,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未能真正理解其要义,只是将一些名校的成功案例进行简单移植或者单纯模仿,表现出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机械倾向,使得其因缺乏自有根系而“虚弱不堪”。从局部来看,这有悖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让开发失去本应具有的活力;从整体上讲,这种机械主义倾向将阻碍校本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对课程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统筹失位的盲目开发缺乏动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及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多个要素,应综合考量各要素的联动与整合,这无疑是其开发的源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以各要素实际分析为前提的开发只能是盲目的,也是短命的。当前,一些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么只注重个体好恶,要么只注重社会反响,都未能从全要素的立场出发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路径,以致于让其因缺乏动力而日渐“消沉”。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为了打造所谓的特色学校而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筹码,这是尤其需要警惕的。盲目的开发不仅扭曲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旨,也给学校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3.监控失效的形式开发遮蔽张力
“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开发”的理解应是一个全过程概念,包括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价等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开发前的条件分析、开发中的实时监控到开发后的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不能缺少开发前、中、后的动态监控,否则势必会因调控的不到位而影响其系统功能和实际效果。当前,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种类之多样,形式之齐全让其看似进入全面繁盛阶段。然而,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只是繁荣了开发之“表”,而虚化了开发之“里”,使得表里难以兼容。实际上,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而让其因为缺乏动态反馈和后续的有效“供给”而失去张力,终将造成开发的缺憾。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因为这毕竟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有益探索。若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效落实到课程运行的实践中,必将给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然而,由于对其内涵理解的失当、条件统筹的失位、实效监控的失效等问题,使得其魅力被遮蔽。如此,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似乎“迷失了自我”,反思并正视现存的问题,正是为了校本课程更好地“再出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进路探寻
1.基于本质观的内涵重新厘定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来讲,理应在廓清其内蕴深度与外延广度中夯实研究本身的内涵基础。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对其内涵作重新审思,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的最早诞生来看,它不是本土的,而是舶来的。所以,要让其在我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必须进行相应的“调理”,否则可能带来“水土不服”的尴尬。二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研究的特点来看,多于面上的泛泛而谈,分门别类的具体探讨还处于迷糊阶段。具体表现为,在“是什么”的开发上,纠结于“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从什么”的开发上,还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特点;在“为什么”的开发上,还未能很好地处理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三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追查中来看,现有开发实践乱象丛生。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失准,使得相应的实践五花八门。比如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区别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等都亟待关注。为此,必须以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为起点,矫正这些乱象,进而确保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旨趣的更好实现。
就此而论,不以扎扎实实的概念界定和解读为起点的研究无疑是忽视了研究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必将滑向“风雨飘摇”的危险地带,最终也无济于推进实践的开展。因此,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的重新挖掘和厘定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得到迫切的重视。唯有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理论话语和体系,才可能有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也才可能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发展。
2.着眼系统观的各相关要素协同
“校本课程开发”是关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要素的整合性“事件”,这是我们已经具有的清晰认识。由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处理好相关涉要素之间关系,并基于彼此的和谐关系形成最大能效的“整合体”。
首先,学校与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作为校本开发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何种意义上进行课程开发,这既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赋权权限,也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应该在考虑教育行政部门赋权权限和本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尽力而为”的态度进行“量力而为”的实践,不应消极也不能冒进。其次,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校为本”,这是没有异议的,这里的“以校为本”可以理解为“以学校自身发展为本”“以学校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唯有“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是最要紧也最基础的。因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无不都是最终指向着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旨趣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都希望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毫不动摇地确立“为了学生”的理念。再次,学校与社区及社会的关系。现在的学校早已不是关起校门自我发展的特定场域了,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社区甚至社会融为一体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就是社区和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既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和社会相关资源,也要妥善处理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一些学校探索出的与社区或者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路子,很值得推广。直接地看,社区和社会部门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彰显了其共谋学校发展乃至教育发展的价值;间接地看,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使得学生真正在“做中学”,确保了未来社会所需之才的质量。
3.注重过程观的全程测度
从过程观的视角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其是一个完整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完整指的是这个过程既包括开发之前的准备环节,也包括开发之中的支持条件,还包括开发之后的反馈系统等过程要件;循环往复是指每一次的开发实践都将可能为下一轮的继续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实践的基础,对已有行为的调试和改进是新的开发实践的应然选择。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含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即“前考察”,指的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这里的考察既要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估价,也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确保开发的指向性要明确,而不是盲目启动。“中”,即“中监控”,指的是在校本课程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监控;这里的监控既包括对校本课程实行实效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践的胜任状况和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适应性监控。由于课程运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而预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实施的及时监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试以确保实效的达成。“后”,即“后反馈”,指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后,需要作出反馈分析;之所以要进行后期的反馈,是因为课程的运作是循环往复的系统,只有在每一循环结束之后作出效果评价,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才可能让下一循环的运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成效。就此来看,重视校本课程的反馈阶段,是新一轮开发与实践的起点。
从对校本课程开发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忽视,从微观上说都会影响校本课程本身的实效,从宏观上讲将最终降低甚至消解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发展的应有作用。因而,从过程观的视角全面测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在全过程中把脉具体阶段和环节是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品性的应然之思。
在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今天,教育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为“校本课程开发”孕育了沃土。一方面,学校在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增强了学校本身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尽显魅力,这是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的不理性等原因,使其步入机械、盲目、形式化等误区,因而渐趋“失落”,不免令人遗憾。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准确理解并审慎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基于此进行有效的实践,既是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迫切诉求,也是彰显课程建设助推社会风尚重塑价值之使然。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都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需要在反思中前行,“多角度的内省与反思形成的评价信息最终促成了课程的‘逻辑再造’,可以带来课程重建。”[5]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3] 汪霞.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他[J].教育探索,2006(1).
篇4
要】课程变革与建设要植根学校文化,新课程教学要坚持组织化、一体化、统整性、梯层化。应追求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校本课程建设。建设关注学习与实践,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道德体验的校本课程图谱,还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工程,形成宽素养与强创造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11-003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学校领导需要深度思考校本课程建设。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的实践与反思是,依托自身实际,不断释放学校文化活力,努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优化学校课程品质,积极彰显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和生命力量。一、植根学校文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树德中学建于1929年,学校始终坚持“树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树德广才”(“树德树人,广才广能”)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树德务滋”的德育文化和“广才务实”的师生行为文化。学校努力做到“成才先成人,树人先树德,树德以广才”,学校还坚持以“忠”、“勇”、“勤”为校箴,学校注重“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着力培养学生的“四能”,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80多年来,学校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为了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我校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关注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用学校文化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并引领教学变革。
我校的新课程教学主张是:组织化(即利用学校教学组织开发课程、培训教师)、一体化(即研、训、教一体)、统整性(即课程开发的内容与层次的统整)、梯层化(即注意各类人才的选择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实施校本课程时,我校追求“三高”,即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三宽”。即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课程建设。
具体工作目标上,力求构建符合校情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体现学校德育特色:研究并深化学校组织的变革,发挥组织的结构化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推出更富深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完善学校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构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高效实施教育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健全组织结构,深化组织职能,
发挥组织化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
学校注重课程教学管理,积极变革、完善、新增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学校为实施新课程设立了以下组织: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课程指导委员会、学科课程开发小组、选课指导小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领导小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管理小组、新课程学生综合发展评价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我校注重这些组织职能的清晰,注重考量各个组织成员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专家型教师课程领导的积极作用。即在“用人”的过程中提高各个组织的效能,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紧密性和教学的高效性;依据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新设立了基于三个校区的学校发展研究室,成为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变革是:一是加强对新课程建设的研究。积极研究新课程问题,注意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树德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细则》,印制了《树德中学学生选课手册》,这样与《树德中学新课程实施意见》,共同构成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文本性材料,促成学校快速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校本培训与研究。学校在“国培”“省培”“市培”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新课程沙龙活动”,每个教研组进行主题发言,集体讨论,并向其他学科教师开放,在开放的活动中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也促进主讲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外显。与此同时,学校坚持青年教师小组学习,通过专题学习一讨论交流(包括名师点拨)一实践体验一集体反思与改进的方式。系统学习了:青年教师,你离专家型教师有多远、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批改作业、怎样撰写教学案例、怎样观听课、怎样进行描述性评课、怎样进行说课、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选编习题与命题、怎样与家长学生及教师进行交流、怎样反思教学实践、怎样加强课堂管理(注意生本管理)、教师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幸福,等等。受训教师系统认识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并拓展视野,形成综合认识,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利于教师在对话中生成教学智慧。三是加强对新课程教学课题研究的指导。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积极酝酿并上报一个新课程的校级研究课题,在学科组内再形成子研究课题,力求在合作中深化课题研究,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学校上报了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专业组织变革的实践与研究》,通过教学组织的研究,促进教学组织的建设,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优质教学。
三、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努力建立起“系统+精品”的校本课程体系
篇5
一、顺应教师发展需要,把握课程开发契机
我校自2000年至2003年先后经历了两次县级教育改革试点和两次镇级教育内部调整,都涉及了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教师因为业务水平不高而下岗,近似残酷的改革现实教育了广大教师。使他们认清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要想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想不下岗,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教师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发展有了空前的需要。我们洞悉到教师这种需要,结合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和要求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重视学习型学校建设,奠定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内部动因,没有课程开发的实践理论支撑,要做好课程开发工作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在加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取了四项措施和四个步骤来落实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四项措施: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强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二是加大课程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三是研制、开发校本课程;四是强化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四个步骤:一是深入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理论和操作技术;二是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三是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是打造校本课程和文化。
1. 在创建学习型学校强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工作中,我们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通过专题培训、网络学习、观摩教学、自主研修等形式开展了各项学习培训工作。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则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我校制订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和要求,并且提出了3~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使教师课程开发有标可依,避免了课程开发的随意性,保证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
2.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步骤上,我们在学习、借鉴、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学校特色,将学校特色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整合起来开展工作。例如,我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确定了以校本教研为主、以美术刮刮画、乒乓球为辅的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发掘课程资源、不断完善校本教研、乒乓球、刮刮画课程实施,不仅使校本课程逐步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大校本课程研究,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在校本教研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校利用自2000年以来先后开展的“强化思维品质训练,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校本教研”以及“构建双效课堂,促进教师发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校本教研课程资源。开发并形成了以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活动课程结构。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测试、反思、专题研讨、领导点拨”八项内容作为校本教研课程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使教师经历、感受课程开发,形成课程开发意识,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处处有课题,处处有课程。与此同时,针对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实践经验,开展课程存在畏难情绪等实际问题,我校立足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一门课程的本质属性,并注意了这是一门教师暂时难以掌握的课程实际,将校本课程纳入了我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并形成的以“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反思提高”为载体,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测试、反思、专题研讨、领导点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将校本教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与学校发展需要有机结合、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为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来。通过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不断研究解决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例如,我们在理论培训引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组织骨干教师运用典型引路的形式,使广大教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选择,教学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引导教师在自己实践课中,按照学校提供的范例进行强化学习、实践并结合自己与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活动中,我们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发现的问题和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进行提炼放到教研活动中,通过观摩研讨、课题研究、问题诊断、案例研究等教研模式,运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使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发现的问题得到研究解决;在反思提高阶段,我们通过教学反思、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良好运行机制,提高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
四、整合课程实施力量,形成课程开发实施合力
我校是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将学校工作要求与家长对学生的需要整合起来,开展教育工作是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的优势。为此,我们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通过印发《家长报》、《小学生生活能力与家长联系卡》,家长学校上课等方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努力营建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全方位实施。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完成一件小制作作品,孩子们用棉花、布、铁丝、纸板、木片、塑料泡沫等多种材料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在开学后学校组织的评比表彰活动中,各班以《小小发明从这里起步》为栏目,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学校为各班级配备的素质教育展板中,让丰富充实、琳琅满目的作品对参观的学生有所启发、学有所得,营造积极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文化氛围。
五、强化校本课程管理,保障课程开发和实施质量
我们立足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同时也是对习惯了按本教学、封闭教学的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的难点。为此,我校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通过上级和校本级《走进新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意义与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操作技术》等专题培训,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不足,经验课、综合课严重不足,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所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达到综合素质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并将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业绩纳入了《教师工作考核细则》之中,与教师晋级、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
与此同时,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学期,不仅要有每次小结,还要有阶段性总结、专题性总结、还需要学期性总结。在总结中既要看完成了那些任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应该推广,还要明确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和继续研究。例如,我们发现一些在过去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曾经是被肯定的做法和经验,在新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又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对此,我们通过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研制教学模式、细化课程评价量表等措施,有效地规避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弹现象发生,促进了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取得的成绩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6
关键词 校本德育课程 棋文化 心理素质 德育观念
0 引言
在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进行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02)。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既包括一般的学科性校本课程,如校本语文课程等,也包括德育校本课程。结合本校情况,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其价值观和心理素质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可塑性很强。因此,通过校本德育课程对初中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是可行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依托特定的文体活动——棋类活动,探索棋类活动对初中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良好促进作用,并详述以此为载体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最后提供一个案例以佐证棋类活动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良好成效。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和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它是在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德育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完善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或可开发的德育课程资源,由学校独立、自主开发德育课程的活动(卢少军,朱跃民, 2009)。
1 棋文化以及棋类活动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1.1 棋是一种文化
棋类活动,典型的代表是象棋和围棋。这两种棋类活动实质上源于中国两种不同的古代文化。其中,围棋代表的是道家文化,而象棋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从根本上来说,棋,是一种文化。
围棋和象棋不仅分别体现了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其各自的兵法和战略也被凝练成广为学习的哲学思想和实战兵法。例如,在围棋中,道家讲究“刚柔相济”、“法无定法”的思想。虽然下棋双方各执一子轮流布局,但实际上都是暗藏杀机,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就要求棋手在必要的时候,要能够隐忍,能够退让,能够诱敌深入,能够后发制人。这体现了一种辩证法的思想。而在象棋中,儒家讲究的是“进退有礼”、“俯仰有度”。每一子的走法都有定数,如马走日,相走田等,这与君臣有礼、长幼有序等伦理生活一样,不能乱了纲常。因此,在下象棋的过程中,棋手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得以不断的演练,不仅真正理解不同棋子的不同价值,而且学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会在关键时候 “丢卒保车”、“舍车保帅”等大局观念。
让初中生体会到围棋和象棋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是让他们在下棋的过程中,通过教会其掌握不同的下棋思路,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则是比较容易实行的。
1.2 棋类活动对初中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影响
棋类活动除了作为一种文化外,弈棋的过程、弈棋的结果以及弈棋的习惯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观念都有一定的良性影响,这是有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的。
首先,棋类活动能够促进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众所周知,棋类活动是一种脑力活动,在弈棋的过程中,棋手必须集中精神,调配头脑中储存的棋谱和在必要时走出创造性的一着,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获得胜利,因此整个弈棋过程,从集中注意到局部形势思考,再到整个局势的思考甚至对对手下几步的走势的预测等,都需要大脑的主动参与。形式运算和辩证思维都在初中阶段得到迅速发展,而这些思维能力经过不断的训练是能够加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辩证思维的发展有很多好处,其中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减少其行为(Deary, Strand, & Smith, 2007; 张晓燕, 高定国, 傅华, 2011)。棋类活动是一种逻辑性强并且体现出较强辩证思维的活动,通过培养初中生的棋艺来促进其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发展是可能的,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德育表现也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
其次,棋类活动能够促进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以及总体方面的自我评价。已有研究指出,个体对自身的评价与其学业成绩和德育表现存在一定的关系,当个体对自身的评价越好时,其学习动机、学习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也更好(李晶, 张杰, 朱莉琪, 2011)。当学生不断接触棋类活动并且养成一种行为习惯时,他们就获得一种“专长自我”。专长自我指个体对自己专长活动表现的评价,获得(正确)专长自我的个体比没有获得(正确)专长自我的个体,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最后,棋类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成败。弈棋活动必然有输有赢,从短期来看,当个体胜出后,能够培养其成功感和自信感;当个体败阵后,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无用感,这时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从长期来看,指导老师还应该通过棋类活动,培养学生懂得“有输有赢”、“失败乃成功之母”、“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成败观。
2 如何开发以棋类活动为主的校本德育课程
上面详细陈述了关于棋类活动有助于促进和改善初中生德育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根据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策略(郑国祥, 2008;郑航, 2006),陈述如何开发以棋类活动为主的校本德育课程。
2.1 厘定课程的核心价值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一种精神文化创建活动,学校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以更适合学校的资源和更适合学生的材料向学生传递国家的德育规条以及地区或学校的文化准则等。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厘定核心的道德价值并以它们统筹课程。学校建设这个校本德育课程主要在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普及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让学生体验到和谐的校园氛围。
2.2 设置课程目标
在课程核心价值的统筹和带动下,学校希望通过这个校本德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正确的成败观。具体来说,学校以棋类活动为载体,通过直观的感知促进学生们对棋类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对文化的认知、接纳、吸收和传承。
2.3 确定开发主体、类型和方法
本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的主体主要以德育老师为主,辅以学生代表为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由专业的德育老师开展才能确保课程顺利开发;而让学生也参与其中是因为学生是课程活动类型、形式、强度的直接体验者,他们对校本德育课程有着最直接的体验和认识。本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以活动实践课程类型为主,文化讲授课程为辅。具体的方法是先组成兴趣小组,让同学们参与到棋类活动中。待同学们对棋类活动的认识逐渐深入后,由指导老师加以讲授其中的思路、兵法、蕴含的文化底蕴等。然后继续让同学实践比赛对弈,不断反复循环。待时机成熟后,则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学生比赛获奖后又促进和带动了其他观望的学生的参与。最后形成统一的模式在低年级开展。具体的工作包括制定好棋类实践活动和学习活动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安排、制定校本教材、督促实施以及检验成果等。
2.4 整合各项有利于开展棋类活动课程的资源
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如充分利用离广州棋院比较近的优势,邀请棋院的老师定期到校指导或带学生前往参观交流;定期安排辅导教师前往培训,鼓励其自主开发编订校本教材,提高校内辅导质量;邀请爱好棋类活动的家长加入辅导员队伍,提高家长参与度。
2.5 制定评价方案
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评价时除了有比赛对弈时的胜败记录外,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要为参与课程的学生建立《课程活动档案》,包含自评、小组评、对弈反思等成长性评价的内容。
3 案例
我校一名学生小杰(化名)在参与棋类活动课程之前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很差,不懂得如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该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遇到什么事他的情绪就会马上“爆发”,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我校的心理老师希望让小杰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助,但是小杰十分反感。后来,我校的德育老师知道他爱好下象棋,便劝说其参加棋类活动课程,希望借此课程塑造他的行为和道德价值观念。小杰十分乐意参加棋类活动课程。
刚刚在参加课程时,小杰经常找人对弈。每当赢了棋后,小杰便洋洋得意,一旦输棋后就会显得十分悲观甚至对对方表示愤怒。德育老师见时机差不多成熟,就让小杰参与棋类活动的课程培训。象棋指导老师不仅教会小杰如何下棋杀敌,而且还灌输学生们象棋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象棋与文化,成为一名优秀棋手的必备素质等。小杰对这些非常感兴趣,经常听得入了迷。
逐渐地,小杰在象棋指导老师以及德育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棋艺越来越精湛,而且其精神面貌和德育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参加了棋类活动德育课程后,其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得到提升,情绪控制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由以往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像尊重棋手那样尊重师长和其他同学;并且他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成败,对成功和失败能够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经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反映,小杰在参加了棋类德育课程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篇7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意义界定。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研究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教学师资,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充分开发学校的特色项目,如乒乓、商务、数控、舞蹈等,体现“校本课程”“校本化”的特点。学校通过自行研讨、设计以及与社会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丰富教学实践,凸显“智慧育人”的办学理念。
2、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也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自身科学课程观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的增强、行动研究能力的获得、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各类教材或讲义的编写,教学行为的实施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
3、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育的实践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校本课程则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拓展空间。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始终围绕着一个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依托课改,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组成了以拓展型课程为主、探究型课程为辅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格局,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从而培养“智慧型学生”。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前期准备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组织管理上,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第一责任人,提出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要求,教导处负责将要求落到实处,负责具体的计划制定,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具体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保学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确立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以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为目的,因此它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和反映学生的需要。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作了深入地分析之后,决定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普小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体系。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后,由单一走向多元,增加科技环保、嘉定文化、少先队自主性探究活动等探究学习活动内容,逐步增加探究型课程的比重。
3、组织力量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在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为了让每个教师尽快适应和掌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这一个新课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由分管校长亲自主讲,并专门编写了校本课程培训材料,同时还聘请专家和学者来校讲课,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对一部分有条件的教师进行“送出去”培训,学成之后在校开展自培,使更多教师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技能。此外,还进行了探究型课程的培训研讨活动。通过对教师的专题培训,统一了认识、更新了观念、激发了热情,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和提高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调控和评价等能力。
(二)实施过程
1、启动实施
在启动实施阶段,我们分为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
1)自主申报课程,教师人人参与。
起始阶段,学校要求教师们根据自己特长,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类型人人申报一门校本课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列入学校考核之中。我们不要求教师拿出非常详尽完善的方案,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在人人动起来的基础上再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2)列出“课程菜单”,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师申报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老师申报的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列成“课程菜单”,并在“课程超市”开张之前,再次在学生中间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后根据学生的喜欢程度和学校需要确定具体开设的课程。去年全校共开设了10门校本课程,今年增加到15门,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程的选择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老师,从而使校本课程能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正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拥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3)开设“课程超市”,分层分步实施。
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是我校学生“走班”学习的时间。学生们纷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我校的“走班”学习分为校级和年级两个层面。校级层面的校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名单,便于培养和选拔特长生。年级层面的校本课程实施采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生走班流动的形式,既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促进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又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几年来,校本课程的开课率达100%,学生参与率达100%。涉及的课程内容丰富,分成艺术、体健、综合、活动、学科应用五大类。其中艺术类校本课程有舞蹈与体操、器乐、合唱、日记画、彩墨童谣、儿童画、少儿书法、剪纸、中国结编织等;体健类的有体育游戏、乒乓、田径“三棋”、少儿武术等,综合类的有心灵的春天——心理游戏、绿色小卫士、中国传统节日等,活动类的有嘉定之旅、园艺种植、变废为宝巧制作等,学科应用类的有文明礼仪教育、演讲与口才、几何大探秘、童年的梦——童年故事创作、趣味日语等等,可以说精彩纷呈,师生全员参与。
2、总结提高
在多年的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后,我们发现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优秀的课程,其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的良好个性是否得到一定的发展,他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些问题都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开展教材的整理、修改和编写,并努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团队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团队的力量,为此,课程开发方面,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开设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学校个性化特色项目,结合现有资源,重点扶持少儿乒乓、游泳、环境科技、艺术体操等校本课程,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实现校内外联动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努力打造特色,并以此带动其它学科。数学组的“数学小天才”,语文组的“古诗文阅读”等校本课程的合作开发都颇具规模,逐步实现由以个体为主的开发形式转向团队、个体多元开发的格局。
教材的编写方面,努力构建以团队合作为主,以个体为补充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新格局。在广大教师原有编写的校本教材基础上,通过分管牵头、骨干领衔,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集中智慧、力量和优势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一类是围绕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进行校本教材的团队合作编写,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分层次、分项目编写,形成教材开发的几大拳头产品,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形成特色化校本课程教材。如以朱彩英老师为带头,由多名科技、劳技等学科老师合作编写的自编校本探究型教材《身边的绿色》等。另一类保留原有的适合个体开发,初见成效的校本教材,再进一步完善修改,形成个性特色。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规范运作、科学评价。
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我们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具体实践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对教师的评价,视过程与结果并重,将目标取向与目标达成相对照。既关注教师平时实施开展的过程:如看课程目标和方案的制定、看上课过程记录、看平时抽查情况,又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如看学期总结、看教材编写、看获奖情况等教学成果。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既有任课老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表现对学生做出评价,又有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1、转变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尊重学生意向,确立和开设一系列课程超市。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加强所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在课程选择上,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以此改进学习方式。
2、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研制校本教材,开展“智慧杯”校本教材展示评比,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力度。全校共编写了三十多门教材,其中有许多教材是团队合作编写的,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以同伴互助的形式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舞台,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在课程的整合、开发、建设中发挥着聪明才智,贡献着才学与能力,体现着生命的价值,创造着事业的成功。
3、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要适应学校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篮球房、电脑房等,尤其充分利用普通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一独特平台,发挥辐射效应,使得乒乓、游泳的校本课程规模队伍日益壮大,形成特色课程,丰富“智慧育人”的内涵,彰显学校特色。
篇8
一、国学诵读
经典国学是经过时间淘洗所沉淀下来的内容和思想都十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国学经典的学习是语文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地学习、点滴地积累、丝毫地进步与沉淀都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诵读既是学习语文,又是学习经典国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对情感体验和文字作品的再创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汉语语感,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语文的热爱。
爱知中学国学诵读致力于提高学生对“言外之意”的领悟能力和“比显兴隐”的品味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基础,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崇敬。“2011版新课标”要求发挥母语教育的核心价值,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可以采用合理拓宽和适度加深古诗文的学习来有效践行。下面是爱知中学以国学经典、古诗文等的朗诵为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校本课程之一。
案例:朗诵教学。
一、朗诵教学的大纲:
爱知中学学生朗诵教学
第一章 什么是朗诵
第二章 朗诵的基本要点
第三章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一)
第四章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二)
第五章 古诗文朗诵训练
第六章 现代诗歌朗诵训练
第七章 散文朗诵训练
第八章 戏剧文学的朗诵训练
第九章 新闻纪实类作品
第十章 名家作品集锦(附录音)
另外,为提高广大师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鉴赏水平。爱知中学每年还定期举办“文化传承 经典诵读”活动,2013年2月22日下午,还邀请了国家著名演播艺术家,全国“金话筒”银奖获得者,陕西广播电台播音艺术指导海茵老师,在爱知中学逸夫科教馆为爱知学子举办了一场题为“海茵朗诵精品欣赏”的专题讲座,为爱知爱好朗诵的师生们带去了一场文学艺术的视听盛宴,既是对语文教师朗诵教学的培训也是对学生诗文朗诵的熏陶浸润。
二、汉字新天地
汉字的字形和文化魅力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汉字书写或是书法教学既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更可以承担一部分的美育教育。然而,汉字书写一直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弱项:一方面中学老师将汉字书写的教学归为小学老师的责任,不把写字教学列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汉字书写教学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中学的教学任务确实较小学要繁重很多,日常教学可以分予汉字书写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有限,学生从小学带进中学的汉字书写的问题难以解决,更谈不上将书写上升为书法。
一些学校也会不定期开展书法比赛,但是这些比赛也只限于那些热爱书法或者是有相当好的书法功底的学生,覆盖面相对较窄,持续时间也很短。爱知紧随新课标中的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和书写审美能力锻炼的新理念,除了每年常规的书法比赛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汉字教学的课程,并利用西安多书法大家、浓郁的书香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开展了广受师生喜爱的“汉字听写大赛”。
下面是爱知中学以汉字教学为内容,以专题和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课程实施案例。经过实践证明,这种专题和形式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法颇受师生喜爱,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案例一:汉字的魅力
一、 导语:
二、 汉字起源:
三、汉字演变:
四、汉字正字与书写:
五、举办活动:参观碑林,书法家书法作品展示与赏析。
六、学生作品展示与学生练习。
本案例以汉字起源的各种传说入手,以生动而神奇的故事和丰富多样的文字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对汉字演变的完整历程使学生对汉字的书写不仅仅停留在写字这一工具性的层面,也使其对汉字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在对陕西书法名家进行学习后给出汉字书写的总要求,带领同学们慢慢走近中国书法的广阔天地,练习书写的同时,感受文化,感受美,磨砺心性。
案例二:汉字听写大赛
结合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赛》,爱知中学开展了广受学生欢迎的汉字听写大赛,并在2014年代表陕西参加了央视的《汉字听写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的央视《汉字听写大会》上继续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
游戏是最古老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教给人们规则意识,比赛和游戏的形式相似,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寓教于乐。我校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进而开展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校园文化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汉字词的识记方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能规范地书写汉字。
爱知中学的汉字听写活动紧随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具有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本符合课程开发的程序:组成了专门的开发小组,负责的活动策划和开展;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教学内容;制订了具体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请有校外专家进行指导,组织专业教师命题,对教师进行教学上的管理等。除了“汉字听写大赛”,爱知中学每年还定期举行书法比赛,对学生进行书写能力的培养和对汉字情感的熏陶。2013年9月27日上午10:30,西安书博馆藏书法精品展暨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爱知中学的师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体验书法艺术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无形中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三、人文大讲堂
生活是语文的活水源头,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相连才能是生动鲜活的。尤其是相对自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应该带领同学们漫游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爱知中学根据“2011新课标”突出母语课程价值的要求,结合国家课程古诗文学习薄弱的不足,在充分利用陕西地区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古代文学大家和优秀古诗文的学习,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漫游语文
“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学能致力于对学生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出语文的工具人文双重属性。爱知中学关于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课程开发形式是以校刊校报的形式进行的,于2007年9月创办“爱知文学社和爱知文学报”,刊登名家名篇和学生的优秀习作,读写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对文字的敏感性,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对创作和表达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真的能够在语文的天地里漫游,学以致用,舞动语言文字的翅膀,在生活的广阔天空飞翔。
从学生的投稿状况、投稿文章涉及的内容和板报的期数来看,“爱知文学报”在学生当中还是广受欢迎的,爱好文学创作的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学习生活的感受和收获。《爱知文学报》于第30期进行改版,版面由4版对开大报变成8版瘦身小报,创刊8年以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校园资源,在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及大语文教育方面积极努力,受到了老师学生们的认可,并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一致的认可与赞扬。
爱知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始终以学生为本,在形成学校特色课程的同时,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不懈努力,在丰富而又具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身心共生的美好语文世界。李镇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条件,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心感悟和心理需求。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须以学生需要文本,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篇9
“SWOT分析是哈佛商学院K.J.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SWOT分析法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将原本独立的因素通过相互匹配、综合分析进而找到应对策略,为企业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战略计划。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与工业文明、企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将其文化建设中考虑到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同时运用SWOT矩阵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教师为媒介,促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课堂
高职院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离不开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其文化建设成效要通过学生来实现,促进文化进课堂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进课堂的关键点又落到教师上,“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方式。因此,要注重“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师资培养中融入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使教师具备较好的企业文化素养,主要措施包括: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下厂实践;聘请企业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式。
(二)以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为载体,促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
校企共同开发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理念的校本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课程,把企业生产所需的先进技术、专业技能以及企业运行管理的理念等融入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借鉴“双元制”课程、能力本位课程等课程的开发理念,将企业相关人员真实的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优秀的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内涵进课程。校本教材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表现形式。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把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作为典型案例引入教材,把企业生产真实情景作为典型案例引入教材,让学生在比较枯燥的专业技能学习中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情景和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情境,融入企业生产和管理情景
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情境,引入企业生产或管理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校期间感受到企业的优秀文化和真实的情景,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氛围。如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先让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生产的氛围,让学生观察在实际生产应注意的要点;教师在进行通识课程教育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创设企业生产或管理情景,自主解决相关问题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整体文化的建设,还会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四)结合职业院校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教育活动,在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按学院开设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引进,要有针对性,所引进的企业文化要与本专业具有契合度、亲和性和贯通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合理性、适用性和典型性。所谓“走出去”,就是学院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一是学院教师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在企业成立“教师工作室”,教师走进工作室,纳入企业管理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自身素质,以及对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理解,为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提供了平台。二是学生走出去,要让学生走进企业,对所学的企业文化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对企业文化作用、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所谓“请进来”,就是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聘任企业文化专家来校开展企业文化的各种专业和学术方面的讲座或报告,聘任企业工程师结合企业文化内容开展教学。
(五)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院实训基地的建筑和布局应以现代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为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并增添企业元素与色彩。实训室在建筑、布局和标语牌方面应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学校的宣传橱窗定期展示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图书馆要增加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相关书籍。
(六)与企业联合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拓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校企业文化融合的氛围
篇10
1.开发企业家精神校本课程,既是学校培育生长点、打造特色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
(1)学校培育生长点、打造特色的需要。学校办学1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民办学校,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学校根据时代特点和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及集团的要求,认真审视教育市场的发展新变化,深入了解家长及学生新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增强办学活力,积极创造具有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教育教学优势或品牌。但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品牌不够凸显,促进基础较差学生素质得到全面而又个性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扎实细致。学校唯有不断挖掘和培育新的生长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选择什么作为生长点,必须以学校实际与学生现状为基础。
(2)企业家精神是高中生健康发展的营养素。有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但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不均衡,存在着薄弱环节。有研究指出,部分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喜欢自己的学习,自我标准通常较高;但又缺乏远大的理想,责任感差,做事情权宜敷衍,情绪不稳定,任性,不能克制自己,不够轻松活泼……部分中学生对人对事缺乏信心,容易焦虑、易烦恼优虑、敏感,依赖性较强,但同时具有较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思维敏捷、谨慎好思等品格。虽然此研究以广东省的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但反映的问题与我们浙江省地区的学生大体相似。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许多优点,如见识多、视野广阔、有个性、思维敏捷等,但也出现许多不足,尤其是占相当数量的“富二代”,他们身上普遍缺乏一种吃苦耐劳、敢闯敢试和不断创新的个人奋斗精神,自私贪玩,依赖性强,自主性差,对待学习不够投入,拈轻怕重等。这些缺点与不足无论对学生自身成长还是对社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学校完全有责任与义务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锻炼与培养。
我们将本土化的企业家精神内涵概括为吃苦、冒险、创新、合作、敬业和诚信精神。通过企业家精神教育恰恰能弥补学生个性发展上的不足。因此,企业家精神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素,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是促进高中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2.开发企业家精神校本课程拥有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首先,拥有非常宝贵的校本教育资源。一是学校创办者陈魏珍女士的创业经历及身上散发着的可贵品质;二是很多学生家长在经商创业过程中锤炼、培养、形成的宝贵的精神品质。
其次,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这些不具地域性和时间性的浙商精神本质内涵是永恒的,这是极为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另外,开发该系列校本课程,实施企业家精神教育,也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课题组曾就此做过调查。结果显示,61.4%的学生赞成开发企业家精神校本课程,74.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高中生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关于学生与家长对励志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和国际视野教育这三门校本课程的喜欢程度及参与意愿。结果显示,对励志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和国际意识与行为教育这三门校本课程表示的喜欢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6.3%、73.7%和83.4%,61.4%的学生家长愿意参与开发该系列校本课程,67.6%的学生认为他们父母会支持他参加企业家精神教育,表示愿意参与收集有关企业家精神的故事或实例的学生人数比例为66.7%。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与父母喜欢并愿意参与开发这三门校本课程。
总之,开发企业家精神教育校本课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有可能。
二、明确开发理念,制定校本课程目标
1.明确开发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对理念的践行。学校办学之初就向社会和家长作出承诺:“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开发企业家精神校本课程就是对这一承诺的兑现,旨在运用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各类企业家创业的经历与故事为榜样,引领学生在学习探索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领略企业家精神的强大力量,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对中学生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并不一定要将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企业家(当然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企业家),而是重在锻炼与培养他们具有企业家所具有的那些精神品质,如,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锻炼像企业家一样的思维方式。
2.制定课程目标
在此理念指导下,我们根据学校条件、学生实际,制定出课程目标: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自主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成功信心,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理解创新要义,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涵养创新精神,培育创造性人格,提高创新实践操作能力;认识“地球村”,关心国际形势,知晓国际规划与礼仪,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提高国际交流沟通能力,思考和实践建设和谐世界应做和可做的事情等。
三、有序有效开发企业家精神教育校本课程
开发企业家精神校本课程历经准备、实施开发、完成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分述如下:
准备阶段:1.建立校本课程建设工作领导机构,为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行政保障。2.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当面访问等形式,进行需求分析、资源评估,使课程开发更加合理。3.召开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4.初步构建校本课程总体框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各章节标题及大致内容等。5.开展师资培训。
实施开发:1.组织开发人员撰写校本课程《课程纲要》。2.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审议纲要。3.组织力量有序有效地编制校本课程文本,设置课程开发首席教师制,即由一位骨干教师担任该模块课程的核心成员,领导与组织其他成员开展编写工作。4.在大学教师专家指导下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编写组成员多次对文本进行研讨、论证和修改。5.开展局部的教育尝试。将初步编定的校本课程文本在高一年级几个班级中进行教育尝试,就课程文本内容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征求意见。
完成阶段:召开研讨会,根据大家意见,进一步修改课程文本。最后,编制完成。
至此,一套以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品质为主线的,由《励志篇》《创新篇》和《国际视野篇》三个专题模块的教育内容组成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校本课程问世。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内容见表1,三个模块各章内容见表2。每个专题模块中的各节内容均设置了相同的栏目:“学习提示”,为预设的教学要求或要点;“情景园”,是体现主题的案例等信息素材;“自助餐”和“链接纽”,是与主题相关内容的延伸、拓展或加深;“讨论区”和“实践场”,是思考研讨、体验培养相应能力的活动安排建议;“搜索引擎”,是提供阅览相关内容的文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