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篇2
关键词:民族学校 体育教学 民族体育 校本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孕育和发展出无数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已濒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民族学校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以发展民族体育项目为己任,把那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出来,组织学生学习,并推广普及。
一、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该纲要并对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实施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而民族体育项目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价值功能取向上,有的项目偏重娱乐,有的项目强调健身,有的项目突出竞技,有的项目强化教育,有的项目趋向于观赏,而决大多数体育项目既具有就地取材,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经济价值,又有寓教于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了开发成为校本课程的条件。将这些现实的体育资源转化为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财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为民族学校教育服务,正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根据各地民族学校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大致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大课间操”体育教学模式
把校本体育课程作为正常教学日上午第一二节课之后的课间操来进行。一方面,这种“大课间操”结构模式不用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负担减轻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使学生在一整天的学习生活中始终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易于得到其他课程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配合,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外活动”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把正常教学日下午第八节课的课外体育活动课作为校本体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也不会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但要使这样的课程安排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必须能够充分利用这40分钟的时间,并且课外体育活动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
3.传统体育课模式
在此模式中,课程结构最完整,但由于校本课程只是国家大纲课程的一种补充,不能过多占有国家课程的教学时数。因此,并不适合以此模式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课间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民族体育项目在民族学校的开发与实施。既保证了学生每天充足的锻炼时间,又使民族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得以继承和传播。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评判方式,与现代体育以速度、高度、远度决定成绩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必然要关注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评价方式最好是保持民族项目的原汁原味,尽量按照民族习俗、民族习惯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定期举办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
体育竞赛是推动民族学校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杠杆,也是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各各类民族学校在举行现代体育比赛的同时,应当举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此外还应定期举办多样的各种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推动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体融于一体。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娱乐功能。如佤族的打木鼓、黎族的跳竹竿、普米族的打歌、土家族的摆手舞运动等。其中不少项目经民族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成为该民族的舞蹈流传于世。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都与体育有关,例如,马奶节、赶秋节、龙船节、六月节、五年祭、朝山节、七月年节、三月三节、跳花会、绕三灵、龙船节、摔交节、爬山节、陀螺节、摔交节、刀竿节、泼水节、藏历年、壮族春节等。
以蒙古族地区的民族学校为例,我们就可以仿照“那达慕”大会的形式,在学校里举行一次校园那达慕,甚至可以鼓励许多学生带来民族服装。这样做,就不仅是一场体育项目的比赛,而且载歌载舞俨然是一场民族的盛会。
在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如果我们把壮族的“三月三”节作为民族学校的大型公共活动,让其他少数民族师生都一同参加。各族师生身着各族传统服装,和其他同学一起跳“竹杠舞”,进行“抛绣球”、“抢花炮”等壮族传统体育活动。该活动增进了全校师生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增进了学校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并且巩固了新一代壮族青年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学校发展民族体育项目,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要使学生学到多少民族体育技能,而是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同时,它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局面,并促进民族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作生,董翠香,李林.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孟峰年,钟全宏,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篇3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 校本课程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间我校组织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到广东、山东等课改实验区学习交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特别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实施策略。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引下,2012年初学校开始着手“海盐文化课程基地”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在经历了一段磨合期之后,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和与不同学校间的交流,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个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关于校本课程的目标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一段话:“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注重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是现今教育的重点。但是当前全国各地的高中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使得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生发展难以真正实现。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教育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古往今来,海盐文化始终是盐城文化的主体、精髓,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正是基于此,我校选择了“海盐文化”这个课题进行校本课程研发。在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实现了研发之初提出的“三个提高”目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得到提升。我相信这也应该是国家提出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的根本目的。
其次是有关教师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是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创造能力,但事实上,教师对于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研究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为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减少日常的课务工作,另一方面专门为校本课程开发出台奖励措施,让教师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以此吸引更多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从一年多来的实施情况看,参与研究的教师增强教学研究的自信心,激发创新热情,整个学校的教学局面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教师培训方面,自校本课程研发以来,盐城中学以校本培训为基点,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关课程开发的相关内容,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普及型培训。为加强教师对于海盐文化的认识,学校开展了各种普及性的培训。如针对海盐的形成,学校请化学组教师讲解了海盐的形成的化学过程;请地理教师简介了盐城地方的水土特点及产盐地区的分布;请历史教师介绍了盐城海盐历史的发展渊源。通过一些培训让教师对海盐文化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2.“师徒结对”小组。学校在研发过程中,采用“师徒结对”方式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这样就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又可以以青年教师不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思想促进老教师对自身的反思,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的带教制度,有力地保证课程开发建设的落实。
3.教研组。学校利用教研组自身的优势,开设不同学科与海盐文化相关的课题。以学科教学和教学科研为载体,将校本课程研究贯穿于整个研训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教研组工作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实施。
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相关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江苏省课程评比活动中,我校连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教师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教学观摩课及教师撰写的相关论文更是不胜枚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均取得了自身突破,促进了专业成长。
再次,关于学生发展的问题。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被动到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死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校本课程实施的最大亮点就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盐城中学在实施过程中开设了不同形式的课程:如化学学科的食盐提取实验;历史学科盐城盐业的渊源;地理学科盐城盐场的追源;政治学科古代产盐地的哲学家介绍,等等。我们会在课前以课程选择为主要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把校本课程的教学渗透到各种有趣的具体事例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润物细无声,经过内心体验,亲身感受,内化学生自己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我们深切感受到符合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是对国家课程有益、有效的课程补充,而且满足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我相信盐城中学会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国家课程;化学校本课程;行动研究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1-005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26
一、为什么要开发化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之外的,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资源实际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情感和学习兴趣。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是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技术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如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反映科技的进步成果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国家课程以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构建起来,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是学科专家,许多课程中存在着学校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师相互脱节,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课程意图不能贯彻等。这些都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土壤和拓展空间, 它可以辅助国家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校本课程可以在此次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于06~10年开设了《中学化学兴趣实验》的校本课程,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原则
设置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不同学校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统一的国家课程很难满足不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开发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 如在课程中我们开设了“探索溶洞的奥秘”、“指纹检查和蔬菜中维生素C测定”等内容。
2.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有基础和发展性原则
中学化学教育的特点决定其是一种大众化的基础教育,校本课程也应立足于此,认知水平上多以了解,常识性介绍层次为主,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应与国家教育课程相平衡,不能独立于国家课程计划之外,独立形成课程,注意知识加深的程度,必须考虑总体课程知识体系和进度。如在课程中我们开设了“探究燃烧现象、照明弹原理”、“如何灭火,自制泡沫灭火器,灭火实验” 等内容。
3.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有与时俱进的原则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选择人类最新、最有价值的科学成果,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最近的课程资源,不断地将新科技、最近的生活信息等内容引入课程。如在课程中我们开设了“里运河水质监测与污染处理”等内容。
4.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要有兴趣性的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选材和教学手段上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开发,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如在课程中我们开设了“玻璃雕刻―不用刀的雕刻”、“自制哈哈镜―化学镀”等内容。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与策略
由于经验的不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借鉴“行动研究法”的方法,采用了“课程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循环提升”的课程开发流程与策略,通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中学化学兴趣实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一本即将出版的校本教材。为使叙述更加明了,下面就以我们的具体实践为例来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与策略。
1.首先教师们认真研究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统一思想,明确研究目标
我们认真研究了《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等相关书籍与资料,通过研究老师们认为应开发“中学化学兴趣实验”校本课程。因为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自感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情况下都需要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与使用;学生们早就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和极大的兴趣,充满了自主探究的渴望;还因为科学离不开实验,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所以,兴趣化学实验便成了校本课程内容的必然选择。
2.根据教学要求和课时进行课程的规划
良好的课程规划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如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如下的规划。
示例: 课程规 划
【课程目标】
充分利用、发挥实验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兴趣得到满足、知识得到拓宽、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资源】
1.实验室的药品、仪器及活动场所。
2.教师本身的化学素养。
3.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较好的科学素养。
4.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
【课程开设原因】
1.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化学知识的了解与使用能提高生活质量。
2.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和极大的兴趣,充满了自主探究的渴望。
3.科学离不开实验。
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综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不论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是多么合理,在数学计算上又完美无缺,但是在得到实验验证之前,它仍不能成为科学的定论。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爱因斯坦说:“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就足以一种理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实验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自然科学的诺贝尔获奖情况统计,因为实验工作而得奖的项目和人数,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使我们看到了科学实验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意义。
科学理论的建立虽然常常源于实验规律的总结,但它却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在理论的指引下,实验的探索往往才能得到正确的方向。
4.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生活中各种化学现象的原理及实验探究。主要实验内容如:照明弹原理;火蝴蝶;自制泡沫灭火器;酸碱性测定;助燃剂;防火布;自制银镜;糖尿病的检查;小魔术;玻璃雕刻;黑面包;探索溶洞的奥秘等。
【课程主要形式】
理论探究――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教师呈现探究主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相关知识――探讨具体实验的原理及操作――学生实验――实验总结和实验改进―― 个人相关实验探究及个人小论文。
课堂时间分配:60分钟/课时,介绍本课时主要流程―5分钟;理论探究相关知识―15分钟;提醒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实验―30分钟。
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理论探讨法;讲解法;讨论法;归纳法;研究性学习法。
【课程要求】
1.积极思考配合老师理论探究。
2.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注意听讲,否则实验不成功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3.自主探究实验要脑活、心细、动作规范。
4.认真完成实验记录并上交。
【成绩评价】
采用记录册,用来记载学生出勤、纪律、作业、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带材料等情况。并依据文章作品,实验产品,制作品等,及小组的集体表现情况。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实验探究中的主动性、合作性、规范性、安全性的表现情况及实验的完成情况;课堂的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实验探究情况。
3.在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同时设计相关的学生调查问卷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以便于今后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校本教材示例如下:(由于相关内容篇幅较长,此处只展示部分内容)
课时四 如何灭火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火灾自救的方法。
2.了解灭火原理和常见的灭火方法。
3.了解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4.自制泡沫灭火器并进行灭火实验。
【活动重难点】
自制泡沫灭火器并进行灭火实验。
【活动用品】
演示:吸滤瓶,饮料瓶,试管(?准15×150)2支,橡皮塞,长导管,细棉线,铜丝,透明胶带,细长棒(如:一次性筷子)2根。
学生分组:自带:饮料瓶(瓶口大小适中),细棉线,透明胶带,细长棒(2根),小刀。
实验室准备:试管(?准15×150)2支,橡皮塞,长导管,铜丝,浓盐酸,碳酸氢钠浓溶液,洗涤剂(或肥皂粉)。
【活动内容】
1. 火灾自救
……
四、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
(1)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全面能力得到了发展,不仅没有影响学生学业水平,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当年的中考,相关学生都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学校也大力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了人员与物质的保证。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对于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研究课程制度、理论、开发方法,还要研究探究型课堂的教学方法,锤炼教师教学技术与艺术。教师以现代科学教育思想为指导,夯实化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知识视野,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教“活”起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也“活”起来,做到了教学相长。
五、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感想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教师的能力所限,开发的内容往往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选编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有何作用不甚了解,很多情况下都是凭着以往的经验研究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新课程倡导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仔细揣摩新教材编写的意图与呈现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
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语意转译;校本转化;校定课程
Abstract: At presen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till has room to develop. The micro-mod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nd product, the expanding of the scope constitute the practical base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content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broad sense involves position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urriculum,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expanding scope of the develop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decided curriculum and locality-decided curriculum in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aning interpretation;transform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decided curriculum
一、语意转译中的微调
校本课程开发有着不同的英文别名,如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①其中,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在文献使用最为广泛。与此相关的中译名也有“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研制”“校本课程编制”和“校本课程发展”等等。显然,容易发生语意转译差异的词汇主要是school-based development。
base在英汉词典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基础;基地;基点;把……基于,把基地设在……[1]我国现今流行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之称谓,大多将school-based理解为“校本”。实际上,“本”在《古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的解释有:草本之根或茎干;根源;依据;原有的,如本意等。[2](43)“本”的寓意可以是“根本”,如“立国之本”。“本”在《辞海》《辞源》中的解释与《古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的解释多有相似之处,主要有:草木之根或茎干;事物的根源或根基;自己或自己方面的;重要的,中心的;本来,原来;根据;宇宙的本体,本原;等等。“本”在《说文解字》《古篆汇编》中解释为“木下曰本”。可见,“本”在汉语言中主要指草木之“主干”或“根”,可与“末”相对,指“枝”,所谓“本末倒置”,就是“本”与“末”颠倒。从这些意义上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关于“本”使用与school-based中base的意义是否最为贴近,仍然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本位”在《新华词典》的解释有: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单位;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的工作单位。[2](44)将school-based翻译为“学校本位”,有将学校作为学校自身课程开发的现场、单位之意。似乎更加靠近原来表述的实质,同时也同school-focuse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school-centered curriculum reform,site-based curriuclum development等语意相近。
如何理解curriculum development?译为课程发展、课程研制还是课程编制?陈侠先生认为,“不少人照字面把这个词(curriculum development—引者注)译为‘课程发展’,这是不了解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因为它的涵义同‘课程编制’一词大体相同。所以许多人主张照旧译成‘课程编制’。但是从当前各国开展课程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来看,课程编订的过程就是课程研制的过程,所以把它译为‘课程研制’,反而更加合适些”。[3]
陈侠先生讲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对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看法。对今天转译curriculum development仍然有指导意义。实际上,从课程史发展可以看出,所谓学校本位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课程行动研究,因此,将curriculum development译为课程研制比较合适。另一方面,按照《牛津英语词典》对“开发”的解释,“开发”包括“一项计划、方案的具体细节的确定”,②从学校本位课程开发活动发生过程来看,它既是一个研究过程,又是具体的开发过程,也是一系列行动过程。因此,课程研发更能体现“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本意。
因此,将“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翻译为“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研发”或“学校本位课程研发”较之“校本课程开发”似乎更贴近原意一些。相比之下,“学校本位课程研发”较之“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研发”更为简练。
二、“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分野
我国学者从不同视野解释“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非常注重“结果或成果”。一方面,从“结果或成果”角度解释“校本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有些表述还以“结果或成果”的视野将“校本课程开发”转译为“校本课程”。近几年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课程开发实践领域的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学校教育人员谈论“校本课程”的机会也远远多于谈论“校本课程开发”,甚至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同视之。
对此,我国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小的误解”,并提出了下述三点理由。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课程专业术语,其英文缩写词为“SBCD”。“校本课程”实际上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在西文的课程文献中,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几位一流的作者在他们的著述中从未使用过“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一词,只有极少数的作者在极少数的文章中偶尔才会不太规范地提到“校本课程”一词。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前者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研究过程;“校本课程”一词则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
最后,汉语中使用“校本课程”一词,容易与“学校课程”“校定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等相混淆。[4](33)
这些看法很有道理,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借鉴。第一,我们在使用舶来品的过程中的确需要遵循其本意,并以我们自身的语言习惯合理恰当表述其本意;第二,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寻求两事物关系时需要从逻辑上做相对的区分。如,谈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逻辑上不会引起误解;不过单独理解“学校课程”也的确感觉模糊,学校课程是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还是学校落实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精神而实施的课程,或是学生实际体验的课程?难以确定唯一。
如果说国家课程开发的结果是国家确定的课程(简称“国定课程”),地方课程开发的结果是地方确定的课程(简称“地定课程”),学校课程开发的结果是学校确定的课程(简称“校定课程”)。那么,理解“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容易。
但是,如果我们将“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或者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区分开来,的确就不很容易。
实质上,我国目前流行的“校本课程”在语意指向上与“校定课程”含义相当。
所以,谈论“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要接受舶来品整体的理解,不要轻易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在区分校本课程开发结果或成品的时候,仍然需要贴近本国语言习惯和课程研发事实,并从整体上架构所有课程开发结果或产品。
三、“开发范围”的拓展
我国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责任、权利,学校也必然在课程开发活动中获得利益。这些利益至少有六个方面: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教师参与课程变革过程;社区介入学校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课程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
显然,“校定课程”很难完全概括上述课程开发利益,那么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品除“校定课程”之外还有哪些范围?换言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除开发校定课程之外,还应该做哪些事情呢?
从已有代表性定义中,我们已经能够发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情。
沃尔顿(Wolton,1978)指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③沃尔顿从开发“结果”、开发“方式”视野为我们显示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做的事情,即对“教材”进行选编或改编;这里的“教材”是学校以外责任单位开发的材料,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方。
有人认为,“从理论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三是其他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具体内容”。[5](227)十分清楚,第三方面的开发范围已经包括国家、地方课程开发内容的再开发了。只是,作者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第三方面活动暂时难以展开,主要原因为:“从全国范围的推进策略来说,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我国的教育传统与课程发展历史上看,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经验,留出一部分空无课程给学校是一种积极而稳妥的对策;非学术性课程的权力主要在学校并不影响高中学生的学术水平”。[5]这些分析很有道理,课程开发离开了课程开发实际情况难以真实展开,离开了历史经验,失败的可能必然增加。同时,学校不可能承担为学生开发课程的全部责任,只能承担一部分,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也有人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4](6)
很明显,“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可见,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得到扩展。
实际上,无论我国现在还是今后学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等进展如何,完成国家、地方课程开发规定的任务是最为主要的任务,换言之,即使学校不能开发“校定课程”,也需要有效实施国定课程和地定课程。更何况学校开发“校定课程”与有效实施国定课程和校定课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扩展仍然是相对的。虽然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难以让所有学校都完成一切形式的开发活动,但所有学校也不能仅仅完成自己的“自留地”,仅仅开发“学校确定的课程”,必须努力开发需要且能够开发的课程范围。这就是,围绕国定课程、地定课程有效实施而展开的国定课程、地定课程的校本转化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校定课程”开发活动,因为这些范围的开发宗旨都是围绕“学生的教育需求”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相伴而生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应该包含国定课程、地定课程有效实施,更为具体地说,包括国定课程、地定课程的校本转化,或者说国定课程、地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下图所示。
吸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表述的共同特性,立足我国课程改革现实需要,我们可以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本位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以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方案为背景,以学校教育人员为主体,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为轴线,以国定课程/地定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定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集中强调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学校现实条件。学校具有课程开发的责任、权利、利益,学校同时也有自身的“现实性”,学校需要从现实出发,研究课程开发现实情境,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发适合学校学生的,可以实施的、有效的课程。
第二,以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方案为背景。按照现今流行说法,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通过学校和为了学校,实际上所谓基于学校,通过学校和为了学校,均需要在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整体框架下进行,国家、地方和学校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学校从国家和地方框架下独立出去。第三,以学校教育人员为主体。学校教育人员主要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课程开发群体。学生、社区人士作为重要的资源,需要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但是教师的课程引导或领导十分重要。
第四,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为轴线。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是一切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终极追求,包括学校对国家和地方确定课程的调适和改变,包括学校新设课程,均需要从学生的教育需求出发。学生的教育需求并不等于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需要经过教育学的过滤和转化,才能成为课程开发目标确定的依据。
第五,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从学校哲学高度整体研制,绝非零散的、随意的。即使教师个体从事的基于学生教育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也需要整体纳入学校办学哲学和整体规划中,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① 与之相近的词汇有“学校中心课程编制(school-focuse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学校中心的课程改革(school-centered curriculum reform)”“学校课程改进(school curriculum improvement)”等。
② 转引自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③ March,C.et al.1990,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ruuiculum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
[1]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90.
[2]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3.
[3]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7—18.
[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
篇7
【关键词】美术 校本选修 兴趣 特长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08-0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形势下,高中阶段阶段的美术教育,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有的甚至沦为边缘学科,致使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很不乐观。
自2012年秋始,省教育厅出台方案,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个性发展",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近几年,笔者一直在尝试实践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风景速写》《校园创意美工》二册选修教材,积累了些许经验与感受。认为要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做大、做强,首先应考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选课,校本课程才能从无到有;其次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美术课程;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打造精品选修课程。
兴趣――从选题到教材编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就其分支来说,就有书法、素描、版画、速写、漫画等进二十来个分支,相对于单一的国家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学科课程开发资源。与其他文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重操作而不依赖严密的逻辑,重多样而不强求统一的标准。美术学科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课改形势下会变成的热门课程,成为学生热捧的课程。
课程开发首先是选题,教师可以依师生双方的兴趣,进行选题。确定选题以后,就要制定课程纲要。这里包括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安排课程实施建议,制定评价方式。本人编写的校本教材《风景速写》目标定位:掌握一般的构图要领和透视知识,尝试艺术创作,表达艺术感受和思想,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是掌握构图要领、透视规律、空间层次感、画面经营和表现技法等知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了这个课程纲要"头",就可以自编教材了。我依据纲要设计了概述(常用的工具、取景与构图、透视规律),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常见景物"树、桥、船、亭子"的临摹),课外实践写生三章共10节教材。有了纲要指引,充实教材内容就容易多了。从开课的情况看,学生对这门课程都比较感兴趣,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不少同学以前没有真正绘画过,通过课堂作业的表现,发现自己其实也能画画,而且画的不错。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这门课的兴趣。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意也使得这门课的开展非常具有意义。
特长――课程品质化的提升方法
目前,我们美术组已尝试开发了《藏书票制作》《风景速写》《名家名作品评》《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校园创意美工》等8门校本选修教材。这些美术校本课程内容广泛、题材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思维。但反观这些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受教师开发能力的影响,课程比较粗糙,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距离真正的"三级课程"还有一大段差距,二是有些课程美术特色不明显,距离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较大差距。从目前开发的美术课程来看,课程内容划分不清,培养目标指向模糊,课程特征不够明显。
为弥补不足,可以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补充,使得美术校本课程系列化、规范化。必修课程中的"欣赏"与"绘画"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美术校本课程的可以开发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的"欣赏类"课程,以及培养艺术专业技能的"绘画类"课程。"欣赏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可以以观赏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作品内容的理论阐释与形式解读,以美术作品、艺术风格、作品主题、表现形式与技术语言为教学重点,对中西方美术的流派、主题、种类等进行欣赏,从而达到理解美术文化,养成一定的美术鉴赏素养。已有的《名家名作品评》校本课程就是此类,但也仅此一门,无法满足培养全体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建议可以在这类课程上做些补充。"绘画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临摹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学生对绘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法的提升。学生专注几个内容学习,由"博而杂"变成相对"专而精",从而有可能形成相对熟练的某种技能。《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等课程尽管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性,但也不能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发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比如《色彩》《素描》《速写》《设计》等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完整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美术基本功,圆一些特长生的艺考梦。
特色――课程精品化的必然之路
篇8
1灵活性要求加大
《标准》与《大纲》相比,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为:1)强调目标导向。要求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达到学习预期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2)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实施开发人力资源、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3)强调学校对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表1示)。
2模式分析
2.1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模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淳博士的指导下,经过数年探索研究,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道。主要做法是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体育课程三大板块,并通过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活动课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实现了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转变,较好地实现了对国家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学生有权选择课程的理念。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实现了从“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有效转变;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环境课程融为一体,发展了学生个性,形成了学校特色。
2.2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特色的模式山西省晋中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对传统体育项目———毽球的开发与研究,目前毽球已纳入该校体育专业必修、体育专业方向选修和公共体育选修课程教学计划,并成为该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多次在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形成了具有地方传统特色、借助学校资源优势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借体育传统优势,扬体育校本特色。学校的毽球运动之所以如此兴盛,得益于该校多年来积淀的毽球活动传统,并由此形成了巨大而无形的毽球文化氛围;坚持“普及与提高”共同发展。普及毽球文化、参与毽球运动是该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同时还专门成立了毽球运动科研团队和训练基地,实现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良性循环。
2.3以新兴体育项目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充分发挥了上海区位优势,借助学校地理环境特点,将新兴体育项目———定向运动有机的融入到常规的体育课教学之中。具体做法为将定向运动安排为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28学时,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演练等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促进和强化了学生定向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学校还组建了课余定向运动代表队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丰富和发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范围。该模式的特点是:促进了学校教育哲学观形成。由于定向运动自身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较好的体现了该校倡导“高尚国格、健全人格、强健体格”的“三格”教育观;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定向运动整合了学校相关的教师资源,将艺术、历史、地理、生物和英语等学科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4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特色的模式西安市第53中学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主体意识、个性发展、快乐教育”的主导思想,依据本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了“三课两操一活动”的体育课程模式和“A+X+A”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三课两操一活动”的具体模式是每周上三节各40分钟的体育课,每天一次40分钟的大课间和一次5分钟的眼保健操,每周一节4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广播操、自编操、韵律操、和自己设计的24种体育活动内容。该模式的特点是: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该校构建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达体育课程体系,较好的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课程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加强了体育资源开发,凸显了校本特色。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因地制宜修建了约1000m2的“快乐健身乐园”,安装了“联合健身器”、“攀岩”、“拉力器”等15种体育活动器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5以社区体育资源为特色的模式安徽省皖西学院位于大别山区滨水生态城市———六安市,学校坐落在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月亮岛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学校借助社区周边的体育文化资源、水域资源、路况资源、沙滩资源、公共设施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了社区体育指导、休闲体育、体育赛事服务、定向运动、越野长跑、自行车、沙滩排球、龙舟、赛艇等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做法是:一是在体育专业中开设了社区体育指导、休闲体育等选修课程,以借助学校周边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指导与实践能力;二是开设了定向运动、自行车、轮滑、越野长跑、沙滩排球、水上运动等大学体育选项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选择空间。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挖掘社区体育资源优势,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根据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充分开发体育教育教学资•82•源,既延伸了体育课堂范围,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激发兴趣,使课程富有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教学组织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范畴,课程的评价形式融入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正在适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一定地域代表性的五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这对改变传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单一课程”管理模式,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并存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新格局,实现课程管理中权利与责任的重新配置意义重大。然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内在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摸索,在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学术界加以认识和解决。
3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内涵认识不清,意识不强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话题,专家学者们在理论上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讨论,已总结出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但遗憾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并不能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以至于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内涵理解模糊,对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理念、运行机制和条件等方面知之甚少,导致开发的意识薄弱、能力欠缺。
3.2重选择和改编,轻新编和创造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改造,使之更符合学校、学生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实际,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编写、创造新的课程。然而,由于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相对于新编一门课程来说更加容易操作,因此从校本课程开发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学校仅是对国家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再加工和再创造,缺乏对学校和区域性特色体育校本课程的设计、编写、创造。
3.3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从现有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结果得知,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属于显性课程范畴,如田径、球类、武术、体操等“摸得着,看得见”的课程,几乎没有和较少涉及到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具有陶冶、导向、激励等功能的隐性课程。比如校园里的每一幅锻炼标语和口号、每一尊运动雕塑、运动员获得的每一块奖牌、每一张奖状等都是一位无言的教师、立体的教科书,在默默的教育着学生自觉加入健身行列。事实上,显性课程仅仅如冰山一角,大量的知识都蕴含在隐性课程当中。因此,结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发显得即有必要,又极为迫切。
3.4重局部环节,轻整体效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通力协作,也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社区的支持配合,如果仅从局部环节入手势必会造成短期效果明显,难以形成整体的、可持续的效应。
3.5重特色化,轻人文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注重体现区域体育和学校体育特色,忽视人文性、科学性:第一,课程体系结构与国家、地方课程缺乏有效补充、融合和衔接;第二,课程内容缺乏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第三,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第四,课程价值过多强调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缺乏对课程的背景知识与内在规律的关注和解读。
4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4.1认识习惯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由中央集权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课程体制至今未得到根本改造,加之体育教育管理者对该体制下的“规定动作———教学大纲”的过分依赖而形成的惰性心理和思维惯性,已经与《标准》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要求的“自选动作—校本课程”的思维方式的转型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心理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阻力是不可忽视的,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否则,只能是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费解,再好的资源也得不到开发和利用。
4.2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体育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没有教师和学生也就不会有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效如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理应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但遗憾的是广大的体育教师并不能真正把握本课程内涵,缺乏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得在现实中机械模仿,习惯于“拿来主义”。因此,需要从掌握课程开发相关知识,提高课程开发热情,把握新课标基本理念,改变体育教育思想、信念等方面入手,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4.3体育课程专家的指导由于长期存在的对课程的轻视,造成了对于课程专家培养的忽视。目前,我国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严重缺乏,且对体育校本课程方面进行专门研究的人微乎其微,使得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方面步履维艰。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注重体育课程专家的培养,实施开展校本课程培训,聘请学科性和术科性的专家来校指导等方式,以解决我们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4兴趣和特色,规范性和科学性盲目的追求趣味性和特色,只能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甚至是平庸低俗、昙花一现,成为国家课程装饰性的“花边”。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或贫瘠,在方法上的简单或具体,在效果上的显著或平淡都必须符合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校本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只追求趣味化和特色,忽视生活化、教育性、健身性和科学性。也不能盲从其它学校的特色,移植或复制其它学校的经验,应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特点,结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本校课程特色。
篇9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因此,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校本课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主,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为参照物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结合本校的传统以及学校发展的多样性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合理的课程结构,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最主要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具体体现在基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
二、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说明。该校的校本课程是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要内容进行课程的开设的。让我们看看明德小学是怎样成功将经典诵读计划作为该校校本课程的。明德小学的校本课程总体上是以该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为载体而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诵读计划。例如,一、二年级主要是《三字经》和古诗20首。三、四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40首为主。而五、六年级则以《三字经》 、《弟子规》、《论语》 《大学》和古诗词40首为主。选择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该校的教师队伍以年纪较大的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大多对经典诵读的开发较为重视且对其较为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上。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主体的局面。其次,该校的地理位置位于陕西关中平原,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基于此,该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篇章为主。
与此同时,该校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方面同样是与众不同的。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在课程时间设置上不是按照传统的课程开设时间而定的。而是利用一切合适的时间,实施其校本课程。例如,早晨升旗后开始五分钟的诵读;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午的十五分钟用于诵读;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这种时间的安排是由于明德小学作为一所全日制的寄宿小学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有别于非寄宿学校的时将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明德小学不拘泥于将校本课程开设成为一门传统的课程。而是灵活的开设相关的诵读课程。
明德小学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该校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老师教读与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先出去玩。这一方法最好用,因为它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背诵的热情。同时,该校建立了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了大量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全日制的寄宿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明德小学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着重面向家长进行校本课程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明德小学在实施诵读经典计划中的过程中,校园的经典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走廊上可见"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食堂里可见"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就连厕所里也出现经典的语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让你不得不学经典,对经典也不得不爱。
转贴于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诵读经典篇章必将会遇到许多生涩和不理解的地方。因此,明德小学的诵读计划也曾一度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每天中午读经典时,很多孩子读得无精打采,集体读时声音还可以,可是仔细观察,也就是几个会背的孩子,每天声音响亮地不厌其烦地读一遍又一遍,而多数孩子虽然看着书,但心思都不在经典篇章上。还有的干脆就没带书,在东张西望,无所是事。面对此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于诵读经典的兴趣,很多老师开始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解所背诵经典的"背后故事",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种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渐渐的,该种解决措施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诸如,这种讲解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孩子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背诵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就堆积了许多的篇章没有背诵。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们就不太注意老师讲故事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又尝试了其他的方法。例如,将每天要求同学们背诵的经典篇章写到黑板的一角。让同学们反复的记忆,并作相关的解说。那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们可以作为"小老师"给自己的伙伴们讲解,大家共同背诵。利用这种方法,同学们渐渐的对经典诵读有了更进一步的兴趣。正是这样的方法,使明德小学的经典诵读计划一步步推进,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校园氛围。
三、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成功经验的反思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明德小学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所拥有的宝贵经验。我想这也是其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经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就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声音。学生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对于校本课程的兴趣和意见在很多程度上是评价课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③在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进行调研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向部分学生作了简单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该校的校本课程持肯定态度。同时,学生们反映通过经典诵读计划,使他们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这就体现了"校本课程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主旨。"④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之处是值得很多学校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更好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看来,好的校本课程一定是具有本校特色的。因此,切实依据本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开发,就一定会开设出优秀的校本课程。
注释:
①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②骆玲芳, 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茶艺校本课程的设置
社会上对茶艺教育有一些片面认识,认为茶艺教育就是认识茶的活动,只要让学生了解了茶文化的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国“廉、美、和、敬”的茶道精神及本校学生德育的实际情况,依托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共同研发出版专著《茶道五千年》校本教材,它作为我国第一本针对青少年茶艺培训的教材公开在全国发行。教师们设计了大量开启学生人文素养意识和茶艺实践能力的有益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多元化的茶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完善自身品德的行为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等,开发茶艺校本教材,进一步规范了茶艺教育的内容,初步建立了学校茶艺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课程内容包括:《走进茶世界》《中华茶上下三千年》《中国名茶》《茶艺与茶道》《茶与健康》等六个模块。课程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在茶艺教室进行授课,并开展走进茶基地、走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最终达成学生能够简述茶文化历史起源、指出中国茶区分布图、认识中国十大名茶、掌握简单冲泡不同形状的茶叶等课程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
1.“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地方课程,学校在传承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拓展茶艺课力度。在3-6年级共9个班的学生中,开设以传授茶艺、感知茶德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教学,通过漫画形式的茶德、茶史讲解,以逼真茶具的校园墙壁画为背景,以班级茶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板报为运用载体,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茶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氛围。同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级授课、个体观摩、亲自操作、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形成针对这门课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校园茶文化环境的熏陶、课堂茶艺技能的培养,多维度的实践操练等途径,学生提升了对茶艺的学习兴趣。
2.“参与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茶艺教育与国家课程的融合。全校3-6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设2课时传授茶艺、感知茶德的茶艺与实践课相结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学习泡茶、品茶的技能,还搜集课外的茶艺技能,并将其适当加入茶艺课堂与同学分享课外所学的技能。学校为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的学生,成立的茶艺社团,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茶艺技能。在茶艺社团中,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实践,收获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茶艺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品茶、泡茶技能为主,课下突出“以茶育德”的功能为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探究式课堂”发掘学生探究潜能
- 上一篇: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的应用
- 下一篇:采购管理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