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4-19 18: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俗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51-01
一、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开发导致民俗变异
民俗有其固有的形式、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创造经济利益,不尊重民俗的文化特质,纯粹以商业眼光看待民俗资源,把民俗搬上舞台,使很多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丧失其本性。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猎奇的需要,只注重民俗的形式,甚至扭曲民俗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各民俗旅游景点制造了大量“伪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整体性。另外有些民俗旅游景点照搬别处的景点与民俗资源迎合游客寻求刺激和猎奇的心理。这些做法污染了当地民俗,也误导了游客。
(二)忽视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加快民俗的消亡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忽视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快了民俗的消亡,使民俗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首先,民俗旅游地大多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代表的弱势文化和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游客代表的强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次,通过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加剧了民俗资源的消亡,给民俗带来了生存危机。
(三)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健全
民俗旅游给民俗地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但是也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开发商、政府和当地社区,而且他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民俗旅游区最集中的表现在收入的共享和分配上。同时,由于个人知识、素质和能力不同,民俗地一部分民众可能会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导致收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俗旅游的看法会有所差异。此外,当地社区民众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了民俗地社会的和谐,进而影响到景区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二、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力求保持民俗的本真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把保护放在首位,保持民俗的本真性。充分认识到民俗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通过开展民俗保护工作,力求将旅游开发对民俗造成的隐形破坏降到最小。其次,民俗旅游的开发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对于那些基础设施和客源状况不是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切忌一哄而上,最终陷入困境,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二)重视民俗地文化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预防外来文化对本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要保护民俗文化,就要尽量减弱游客对民俗地的冲击。我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民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将因发展民俗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弱到最小,以保护民俗地文化。其次,要教育民俗地民众自觉保护民俗。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应向民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地民俗的价值,辩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促进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在旅游收益分配的问题上,应由经开发商、政府和社区民众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分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分配给社区民众的份额中,不仅要体现民众的显性劳动、服务成本,还应该包含一些在民俗开发中所承担的资源、环境等隐性成本,使民众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关。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参加劳动培训等途径,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力求每个符合条件的民众都有参与旅游业分工的机会。对民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收益,可以按不同的数额划定相应的比例,来提取一定的公共基金,用来设立旅游发展和民俗保护基金、修建一些公益设施。
借助于民俗旅游这个载体,民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悉。而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民俗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俗旅游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N].中国人口报.2005.
篇2
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结合到一起,能够有效刺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这方面,由于一些旅游地区的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利润的增长,去大量的破坏传统,追求商业化的效应,这种做法导致了很多民俗文化的资源遭到很严重的破坏,不再展现出其原有的原始性特征2。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化,世界上的国家都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在经济的变革之下,世界文化也互相渗透,潜移默化当中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一些民俗文化发生了改变,再也不复当年的味道。同时还要注意一点,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产物,具有神秘性的特点,目前有的地区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对神秘性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破坏。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由于民俗文化旅游是在近些年中刚刚兴起的旅游方式,很多人对其认识度不够,在开发过程中便体现出一定的问题。比如产品的形式过于单一化,缺少创新性。除了小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大多数民俗文化旅游地区无法将民俗文化全部为游客提供出来。除此之外,民俗文化旅游还缺少一定的市场营销战略,没有推出精品的产业,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代表性的意义。另外,民俗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民俗文化的保护方面。将民俗文化应用在旅游产业中,也是一项艺术,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处理好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旅游地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反而让传统的民俗文化体现出商业化的特点。甚至有些游客反映,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如今也沦为庸俗的产物。另外,也没有了解清楚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主体的关系问题,完全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所有旅游地区的民俗文化大同小异,没有独特性3。
二、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属于层次比较高的生态文化旅游,需要全力去开发和发展。在今后推进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以此来实现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在文化生态的视角下规划民俗文化旅游建设目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提前进行规划,规划是发展的基础保证。在推进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规划上,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处理好自然环境以及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其全面、协调的发展。民俗文化的旅游要想规划完善,就要保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在保证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完整的同时还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其次,还要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让当地居民得到利益上的平衡4。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者这个角度上来看,既要考虑到开发旅游资源的利益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市场经济的体制来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控制下有效维护好民俗文化的完整。第三,还要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注意到生态教育的问题,通过民俗文化旅游来开发文化资源,平衡好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我国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对文化生态平衡的保护力度。
(二)在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旅游业除了能带动当地经济效益之外,还能带动其周边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就是周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好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就要分析好区域中的特点,基于文化生态的视角参与到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中。针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即使要开发旅游产品,也要加强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不管生态环境的效益;第二点,开发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也要注意到民俗文化中带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某个方面,努力营造出鲜明的民族气息氛围,让游客在这种鲜明的氛围中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第三点,对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要结合每一个游客的思想意识,以便于能让每一个游客参与其中,强调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5。比如说在民俗文化旅游的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民间的节日习俗,让游客感受到旅游地区和其生活的地方有着哪些差异性。旅游活动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吃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针对餐饮文化,也要给食物赋予鲜明的民族特点,比如在饮食过程中加入一些禁忌和礼仪等,在能表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同时,还能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旅游的开发者还应该加强对于民间的文艺活动的开发,如剪纸、戏曲和歌舞等,既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意义,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涵。
三、结论
篇3
前一段,我安排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我和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立足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起步早、发展快,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全市有15万人参与香包绣生产大军,已形成了100多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民俗文化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900多万件,销售额3.8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先后与东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传统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我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产品没市场,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有市场没规模,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三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贱卖低卖问题比较突出,增收效果不明显,带动性弱。
民俗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低,没有卖上好价钱,与大师的职称和产品价值严重背离。
四是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统一标准,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绝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是传统作品的重复制作,新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缺乏新、奇、特、优产品;
产品参差不齐,甚至参杂使假,侵权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誉。
五是缺乏健全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不健全,覆盖面不广、销路不畅。
六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缺乏专业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设计研发、创作、营销、技师人才更少。
二、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必须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大力扶持、转型提升
(一)进一步提高民俗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1、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对厚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香包、剪纸、道情皮影、民歌被称为“四绝”,是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宝贵财富。发展以香包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正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更是对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
2、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文化部挂牌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确立了建设全国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民俗文化产业不可或缺、占比很大,必须加强以香包、绣、皮影、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使民俗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3、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目前,我市的民俗文化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亿元。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增加值占到GDP的2-3%。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陶冶群众情操,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群众参与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更可以陶冶人们的情趣,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崇德崇智,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孕育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释放人们在危机中压抑的心情,而且可以使人民在提升物质文化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5、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俗文化产品,推动品牌战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扩大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提升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极大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按照“四个一”的思路,转型提升、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要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系统思考、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
组建一批国际化营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必须依托有经营头脑的人和艺术大师在全国各地设立营销网点、接订单。市上正在全力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营销公司,准备在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日本设一些直销网点,使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建立一套国际化生产标准和设计研发体系。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劳务。民俗文化产业要当仁不让地做一流文化产业的“标准制定者”。我们民俗文化产品的省级标准已有,下一步要申请国家级的标准,继续把东华大学和美院作为我们设计研发和制作标准的智力机构。民俗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把艺术大师在制作、销售中提供的信息反馈给研发机构。同时,积极鼓励艺术大师创办的文化企业搞研发,形成高层次研发团队和艺术大师自己研发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发扬以香包刺绣、东民歌、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四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做大做强,形成拳头优势,打造一批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知名文化品牌。积极组织艺术大师参加国际性展览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培育一大批以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为领头人的生产销售企业。加大民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挖掘培养力度,把市级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提高艺术大师的级别和层次,带动广大妇女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参与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无烟艺术工厂。
(三)加大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基地建设方面:市上明年开春动工修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城,集设计、生产、包装、展览、营销、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营销中心和集散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艺术大师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俗文化产业艺术专业,财政补贴培训资金;抓好本土人才培养,把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申报为省级以上,着力培养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能手。
在财税政策方面:由财政局和税务局研究对民俗文化产业企业和制作销售的个人免除一切税费。
在激励机制方面:市财政每年拿1000万的专项经费和2000万周转金用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一是人员带动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民间艺术大师带动100人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带动规模大小可适当提高补助比例;二是设点营销奖励。对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三是参加会展奖励。对参加国内外重要会展,宣传推介的龙头企业或营销公司给予差旅费补助;四是设计研发创新奖励。对设计研发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并占有市场份额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五是收藏保护奖励。对在收藏保护民俗文化产品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在宣传推介方面:一是由市财政列支,印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宣传册;二是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大师到各地宣传民俗文化,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加强民俗文化品牌保护,做好商标注册。四是在维权方面,一要联合打假,二要做好侵权后的维权工作,三要进行产权保护。
(四)围绕民俗文化产业、产品上下游组装配套,延长产业链
从研发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生产、产品包装、包装彩印、营销网络、制作技法、旅游纪念品开发、原材料供应等9个方面,实行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以民俗文化核心产品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研发设计,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和关节点,在依托科研机构、发挥大师作用的基础上,要培养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
2、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命脉,也是无形资产,必须打造一批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提高产品价值。
4、产品包装,围绕民俗产品的生产,发展包装业,提升包装的档次和品位。
5、包装彩印,创新包装形式,发展彩印等高端包装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6、营销网络,是产业发展的终端环节,通过组建一批国际化的营销龙头企业,使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7、制作技法,以市场为导向,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原生态和制作技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8、旅游纪念品开发,突出观赏性,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卡通动漫创作结合起来。
篇4
关键词:民间美术;内涵;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44-02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众多民间文化形式之一,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与历史渊源,同时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而在现当代,一方面,民间美术的存在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生存空间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危机;另一方面,丹麦、罗马尼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的成就,对我国在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激励。与此同时,各种民间艺术保护会议的召开、民间艺术节的举行,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收藏热、旅游热等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保护民间美术不仅是国家的事情,它更直接地关系到个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如何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已经迫在眉睫。对于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研究,本文是从民间美术的概念着手,通过对其内涵的深入了解,进而思考与探析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策略。
一、民间美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间美术的内涵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是我国原始艺术的延续,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特征。同时,民间美术本身是一种民俗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对于民间美术的理解,从不同侧面会表述出不同的内涵。下面笔者总结了部分我国学者对于民间美术的界定。
“‘民间美术’被理解为‘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等,其内容是以审美意义为主的造型艺术,当然也包括了民间实用艺术或以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为内容的部分,即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形式。”①
“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它以自发性而产生,以自娱性而存在,以情真质朴和淳美深厚而见长。”②
“民间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是劳动人民美的创造.是一切其他美术如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美术及各种专门美术的渊源和基础。”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间美术的概念,涵盖了创造主体、创造形式、创造源泉、创造功用等方面。民间美术,就其字面而言,即是民间与美术的结合。“民间”反映了民间美术的来源和创造手段,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且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美术体现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创造形式,即讲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设计(具体内涵见于图1)。总之,民间美术既反映民间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审美追求,又体现美术的部分特征。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经典美术和现当代美术,“民间”限定其创作形式、题材、思维等。
图1 民间美术概念示意
二、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在论及民间美术时曾指出:“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那么,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民间美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迫在眉睫,值得人们深思与探究。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传承与保护进行探析。
(一)联系民间美术与中小学美术教育
从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看,大多是一种师徒制的传授形式,如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艺诀流传等。可以发现,教育在民间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温纳(Winner ,1982)曾提出从9岁或10岁起,儿童绘画时,倾向于混入其文化的习俗④。可见,中小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儿童文化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该学段,加入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美术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活动类型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以此增强美术课的趣味性,从而为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奠定基础。比如湘西的民间美术就有着丰富的资源,且独具特色,如撕纸、拙花剪纸、泥塑、草编、布艺、刺绣、根雕、竹雕、银饰、蜡染、扎染等。
图2 湘西民间美术示意图⑤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当地的民间美术,是训练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如在《生动的小泥人》教学中,曹亚丽老师引导学生从居住的黄土高原的农村谈起,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再说说家乡有哪些泥塑、彩塑资源……这样,通过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传统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积极思考探索、创作出富有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泥人,并在此过程中利用当地的泥塑、彩塑资源⑥。民间美术运用到美术课堂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建构民间美术的数字化视觉情境
联系数字化与民间美术,是将民间美术由传统的家庭小作坊逐步向现代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将会为民间艺术家们拓展民间美术保护的一条崭新新思路。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关键是相关技术的研发,要创设技术上的可能性,为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奠定基础。
数字化民间美术形式具体包括DVD、VCD宣传光碟,借助二维、三维动画加一定的摄影摄像技术展示了民间美术的生成条件、艺术特质、传播方式、工艺流程、传承艺术家等相关的内容。其次,创建民间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供人们选择性查阅的数字化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展示系统,借助虚拟场景中融合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为一体的混合模式,反映民间美术的制作流程、展示画面、具体形态等。如:用动漫的形式融入剪纸或者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动漫,由动漫的喜爱转变成对剪纸艺术的热爱。我国早期有一些动漫作品就是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将传统经典融入动漫,增强其趣味性。如《葫芦小金刚》、《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总之,建构民间美术的数字化情境,以动漫或者影视的形式呈现民间美术,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画面效果展现视觉情境,更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对于民间美术的热爱,从而提升其对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意识。
(三)开发有民间美术特色的旅游产品
民间美术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要反映一定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情境。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以民间美术中的雕刻为例,有木雕、砖雕、石雕、牙雕、骨雕等,各地的民间雕刻工艺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在对民间美术旅游产品的策划和开发方面,创作者与开发者应该做到体现地域特色以及当地的民族风情,否则就会造成产品的模式化和作品形式的机械化,缺乏一定的审美感与吸引力。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建筑、器物、雕塑、绘画等各种形式的载体,采用相互结合、有机统一的手法,深入某些文化特征,并通过具体的场景设计与环境营造,使民间美术承载更多的文化风情和地域特色,为游览者或者观光者提供一定的体验情境。开发有民间美术特色的旅游产品,既可以拓展民间美术的创作形式和发展空间;又可以培养广大民众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总之,民间美术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
三、小结
民间美术是一个民族人民生活的反映,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此外,不同时代的民间美术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本研究通过联系民间美术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建构民间美术的数字化视觉情境和开发有民间美术特色的旅游产品三个方面的研究,即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从生活情境到美术教育进行思考,期待能对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两方面的启示,真正能使我国的民间美术能够和谐而长久的发展。具体如下:第一,关注现实世界里的民间美术,营造虚拟情境中的民间美术展现空间;第二,创设民间美术的生活情境,关注教育在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中的地位。
注释:
①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P.3.
②张道一,廉晓春.民间美术文集[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P.4.
③丁文静.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P.41-42.
④陈琼花.视觉艺术教育[M].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10月,P.51.
⑤图2参见:文牧江,曾景祥.湖南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及分布状况初探[J].永州: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23卷第3期,P.123.
⑥曹亚丽.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考试周刊,2012年第71期,P.191.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廉晓春.民间美术文集[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3]陈琼花.视觉艺术教育[M].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10月.
[4]文牧江,曾景祥.湖南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及分布状况初探[J].永州: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23卷第3期.
篇5
总的说来,西方关于文化(Culture)的涵义具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文化与自然界、自然物(Nature)相对而言,野生动植物与文化无关,但经过人工驯养、培植后,便具有文化的性质。对自然界的无生物也是如此。一块石片不是文化,被人类加工制成那怕是旧石器时代的一把粗笨的石斧,则是文化,是旧石器时代文化,属于物质文化范畴的生产工具。至今Culture一词具有文化的涵义,同时仍具有栽培、养殖、培养之意。文化的涵义,后来才演变成为多种多样,可以说,研究文化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文”与“化”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论语•雍也》说:“质胜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文”有修养、文雅之意,而与质和野相对而言。至于“化”则有化生、变化之意。《易•咸》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礼记•乐记》说:“和,则百物皆化。”郑玄注:“化,犹生也。”到西汉,“文”与“化”始作为一个词出现。如《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而后加诛。”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这里,文化意指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文化与武功相对而言。以上文化的涵义,和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它既不同于“学文化”的文化,也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谓文化。
至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所说的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1B1Tylor)在1871年下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定义:“文化,就其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②。这是第一次给文化一个整体概念而为众多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家所接受。然而这一概念似乎有些笼统。今天,在这一学科领域内将文化分为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所谓三分法则颇为流行。
上述三类文化在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中并非互相孤立,而是在其功能的联系中,体现出文化整体。例如作为物质文化的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生产力的提高则导致生产关系的调适和经济制度的改变,这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基于此种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又会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例如封建社会的文学一般都带有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出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
这种三类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构成一种文化体系,并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文化结构,即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构。拿宗教文化现象来说,我们可以傣族为例。云南西南边疆地区的傣族(约占傣族总人口半数以上)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即通常所说的小乘佛教。在傣族社会中几乎是每村一寺。在竹林掩映中,辉煌的寺庙和佛塔以及菩萨、佛像和贡品等等,以物质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看得见,摸得着,可称为表层文化。小乘佛教的各种仪轨、戒法、僧阶等制度,以及节日、禁忌等分别规范着僧俗人众的日常生活,则是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虽不可触知,但都见之于人们的行为活动,是为中层文化。至于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天堂地狱、轮回果报等观念,则是佛教文化的更深层次,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作为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虽是内隐的,但却在宗教文化中具有核心作用。例如在所谓文化革命运动中,民族地区大量的寺庙遭到破坏,人们原本受到宪法保护的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禁止,然而许多人的都深埋心底,并不因“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被破掉。因而结束后,许多民族地区出现宗教狂热,傣族村寨中被破坏的寺庙纷纷修复或新建,一如往习,意识形态问题,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
从这个例子就引出了我们的主题:法律能否保护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上面提到文化分为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所谓三分法。对它的保护笔者认为也要相应的从文化的不同层面来具体分析。对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的精神文化是在许多特定的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对于它的变迁更多是受到人类社会的变迁的影响。人为的外在干预是没法对其产生根本的做用的。就如同,意识形态问题,强迫命令其改变是不能奏效的。反之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保护也是难以奏效的。但是对于表层、中层的文化保护笔者认为法律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下面以日本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日本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当代,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科技的发达,使日本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观,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当代科技的结晶。但是日本社会有着强烈的两极对比:一方面是先进的科技,而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方面的传统文化的强烈色彩。
以日本的节祭为例来。日本的节祭五花八门,它广泛地包括了四季中的各种节日。但是传统的节祭有一定的特定内涵,那就是农业祭祀有关的活动,并且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区神社最大的祭日。而在当代社会中节祭已不完全被看作是一种宗教活动,一些现代的大型节日也被称为节祭。在日语中“祭”就是节日的意思,当代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节日,而不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节日,今天一些群众性文体活动,甚至一些大型商场的促销活动也自称“祭”,当然只是传统的借用。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节日一样,日本的节祭虽然起源于传统的宗教,但发展至今天宗教的色彩已经淡化,已演变为一种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化传统。人们在节祭日所保留的祭祀仪式是最有宗教色彩的内容,其余的仅是一种节日文化。今天参与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节祭的起源及宗教内涵了解不多,甚至并不了解,所做的仅是节日参与。很多人参与节祭是认为参加节祭活动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大众节日,如果是本地区的节祭,那么也是本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自然地乐于参与,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如果通过节日的参与能够得福,那也是一种心理满足。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对于节祭的参与的理解更为简单:这是一年中代代相传的节日。节日的热烈、内容的五彩缤纷、朋友家人相聚的喜气扬扬等等都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这一点对于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是一样的。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一传统的节日包含着复杂的心理内容,它有人们对于社会、社区的认同,对传统的认同、个人情感的寄托与渲泄及其所涉及的精神状态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准备节祭之日的到来,当地的人们在几个月前就要进行准备,包括排练舞蹈、制作彩车等等节日用品,这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义务,当地的小学生们一放学就会参与到舞乐的排练中,有的地区为了制作彩车甚至商店都会关门。也因为这种参与及社区精神的体现,促使人们期待着节日的到来。这也是节祭在当代日本社会中所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内涵,在节祭活动中,宗教色彩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社会交流的注重,通过节祭使人们获得社会的交流,显示人们对于本地区的关注与责任感,证明地方的团结,这一点在今天日益都市化的日本社会中更为明显: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每年的节祭的参与是每个当地村民的传统义务,每个当地人都有义务参与当地的节祭活动。而在当代的城市中,一个地区的人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人们并没有传统社区中社会网络中的继承关系,杂居的人们也就没有这种传统的义务了,参与成为了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自愿的行为及对本地的责任感的体现。但是在当代的日本城市社会中,人们仍然乐于加入自己所居住的地区的节祭活动中去,以体现自己对于这一地区的关心。因此节祭对于当代日本社会关系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特殊的盛会成为人们忘却家族及工作的忧烦,相互交流、休息并且体现一个地区团结发展的机会,日本传统节祭的这一新的功能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日本传统的节祭还融入了明显的商业色彩,很多地区的节祭活动除了传统的意义外,还被当地政府及组织作为发展旅游业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精心组织、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京都、东京及东北很多地区主要的节祭活动每年都可吸引数以百万的外地游客,小一些的节祭往往也能吸引数万甚至数10万人参与,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节祭这一传统的宗教节日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转化为一种大规模的非宗教性文化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沿袭,仍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但是商业利益的介入与传统的价值也在发展着冲突,节祭的变迁仍然没有最终定型。
对于节祭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节祭是日本文化传统的一种集合体,在这其中集中了日本文化的大量内容,不仅仅是宗教传统,还有各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如音乐、舞蹈、彩绘,以及各种相关的民俗、社会意识等等。
第二,节祭是日本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环链,在每年的节祭活动中,各种传统的内容都得以再现,在节祭中再现出价值,例如传统的舞蹈及音乐每年都要排演,传统的艺术品制作每年都要重现、相关的风俗习惯也会再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少年的参与与学习。由于祭祀这一参与性较广泛的活动的存在,相关的传统就可以一代代沿袭下去,反之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载体,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地再现,那么很多文化要素就会消失。
第三,节祭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象征,节祭在日本社会中具有广泛性,再现了日本人的文化认同(归属意识)。在日本历史上,节祭就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活动,而是一种宗教活动。它与很多社会组织都产生了联系,甚至与政权活动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可以称作是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社会组织所举行的仪式(在这其中一些有特定目的活动,也被称为节祭,如一些被称为“新宗教”的组织活动等,这一点需要注意区分)作为日本的一种当代仍然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它对于人们的认同意识的维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于这一点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就能反映出来,例如在美国各地的日本社区的人们每年也要举行节祭活动,也要抬神龛,这既是日本人的传统,也是日本文化存在的一种表现。
第四,今天的节祭,尤其是一些大的节祭活动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这是节祭的一个重大变化。节祭从传统的宗教活动成为一种大众性的传统节日,每年吸引着大批外地人参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今天的节祭活动已有十分明显的政府行为,这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节祭中尤其明显,如京都的节祭活动,基本已成为了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业的一种载体。在节祭开始之前就已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当然活动中当地居民的参与及传统的再现也是十分成功的,每年吸引的游客多达数百万人。在很多地方人们都极力将节祭活动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活力。
法律是一个国家国民精神的反映,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反映在日本的有关法律中,同时法律的实施以及相关的工作也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有关法律是日本传统文化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是《文化财产保护法》。在这部法律中,将日本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财产”、“无形文化财产”、“民俗文化财产”、“记念物”、“传统的建造物群”等类,其中:“有形文化财产”指在历史上形成的有较高价值的存留于地上或地下经考古发掘出的建筑物、绘画、雕刻、工艺品、书法遗迹、典籍等等。“无形文化财产”指在历史上有影响的音乐、戏剧、工艺技术等。“民俗文化财产”指反映社会生活发展的衣食住行、生计、信仰、一年中各种祭祀活动相关的风俗习惯、民间手工艺及技术,以及在这其中使用的衣服、器具、房屋等用品。“记念物”指国内的古代墓地、都城遗址、旧宅及历史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庭园、桥梁、海滨等及古地质古生物出土地址等,这几种文化都属于我们说的浅层、中层的文化。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细致的归类是日本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国家并不看重的属于无形文化及民俗文化的保护。今天一些亚洲国家中在现代变迁可能消失最快的就是无形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内容,一般看来它好象并没有明确的文物特征,但实质上这些文化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详细划分了文化财产的种类的同时,还有重要文化财及一般文化财的划分。各地区也依据《文化财保护法》制订本地区的保护条例。法律规定了文化财产的指定、保护、责任、各级政府财政上的必须投入等等。这样对于文化财产的保护就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无形文化财产及民俗文化财产也被列入法律的保护范围,这使民间的很多文化财产也能得到保护。
从民众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视到法律的保护,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对亚洲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很有启示的。
1、民族文化的保护首先要唤起各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的自觉意识,有了这种自觉自愿,才能有效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政府所做的工作目的不在于包办一切,更不能取代民族文化发展的民众角色,而在于积极倡导各民族人民珍重与保护、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通过宣传、倡导、制定制度等方式使人们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保护与发展中来,是政府工作的职责,而最根本的是各民族对这项工作的参与,没有民众的参与,是不会有长期效果的。目前在民族保护与发展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价值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还没有主动的参与,甚至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后而要放弃民族文化。因此必须加强倡导工作,唤起各民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意识。
2、民族文化保护必须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日本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工作中,法律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已是实践验证了的。我们进行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也迫切地需要法律的保障,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一方面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立法切实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这一点在目前民族文化消失较快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显得十分迫切,甚至可以说今天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必须是强制性的。有了法律,对于保护民族文化与如何保护就有了依据。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一条有效途径,但也是一种双刃剑,如把握不好也同样会破坏民族文化,如何开发利用,也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云南省应借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东风,尽快制定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地方法规。
注释:
篇6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二、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篇7
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为加强全旗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全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我旗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了文化建设基础。目前,全旗建有综合博物馆和普提济度寺博物馆2个,建有影剧院1个,旗文化馆设有多功能展厅1处,综合排练室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1处。旗图书馆设有地方文献资料室1处。2017年,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投入250余万元将旗800余平米旧电影院成功改建为集非遗传习和非遗展览为一体“鄂尔多斯古如歌”展演厅。2014年至2016年,全旗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个,2017年投入8万余元在各苏木镇(管委会)新建图书分馆11个。2018年我局选址挂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9个,专门用于开展各类非遗培训活动。相对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全旗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旗成功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1处,自治区级3处,市级3处,旗级22处。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个(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遗传承人27人(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传承人古日巴斯尔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成功申报市级文化艺术之乡4个。2017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霍洛柴登古城遗址草原神灯项目实现了与公安网和政务大厅接轨,遗址安防系统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公安部、建设、施工、监理4个单位所派专家组验收。同年通过积极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日特莫图庙三防工程防雷、安防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核。目前,130万元防雷工程项目已开始走招投标手续。
(三)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鼓励扶持民间文艺队及文化户的发展,活跃基层民族民间文化活动。2017年计划新增文化户35个,民间文艺队15支。同时采取开办培训班、举办比赛活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等多种措施,积极为全旗民族文化爱好者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力,有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一是按要求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不断增强现有非遗传承人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二是以现有文化馆多功能活动室、乌兰牧骑排练厅、拉苏荣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每年至少开办“乌仁堂奈”蒙古族四大民乐、蒙古族刺绣、“阿拉腾鸿达嘎”“蒙古族四胡”、大正琴等各类培训班6次以上。三是通过创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实践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2017年成功开展马文化、“游牧文化之骆驼”和“游牧文化之羊”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实践课3场次。四是加强开展民族文化比赛活动。每年连续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十一届全旗蒙古族中小学生朗诵演讲比赛,加强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鄂尔多斯民间故事讲述、诗歌朗诵,吸引蒙古族学生从小关注本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每年连续举办六届鄂尔多斯古如歌大赛,扩大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宣传,激发群众传唱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兴趣。五是加强传统民俗文化传习,每年至少举办“母驼圣火祭祀”、“珠拉格马奶节”、“剪鬃节”、“阿拉腾敖包祭祀”等特色文化活动4场以上。六是加强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每年在“世界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宣传展板、开办民族手工艺作品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文化遗产知识,通过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七是积极开展对外演出交流活动,有力提升杭锦民族文化知名度。2016年新编排《河套之花》《上帝的恩典》两首曲目组织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于7月份参加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获比赛最高奖马兰花金奖。9月下旬参加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胜利八十周年、庆祝合唱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走进国家大剧院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演出比赛,荣获比赛银奖。同期受主办方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邀请,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了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古如歌”专场音乐会。2017年组织“鄂尔多斯古如歌”演出团队赴香港、蒙古国参加演出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成功打响了杭锦文化名片。2018年5月上旬,杭锦旗乌兰牧骑将携《和谐四瑞》、《阿拉腾鸿达嘎》2部舞台剧赴蒙古国参加参加蒙古国十四届“葛根木扎-2018”国际戏剧艺术节。
(四)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斐然。我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带给艺术创作者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独具特色的精品艺术作品又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动力之源。近年来,我旗乌兰牧骑平均每年新创文艺作品达10余件以上。特别是2016年精心编创的《阿拉腾鸿达嘎》、《和谐四瑞》2部精品舞台剧成功绽放出杭锦民族文化独特魅力。2016年《和谐四瑞》申报参加了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评审,从全国7400多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列为146个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之一。《阿拉腾鸿达嘎》也在参加第二届全市文艺团体文艺汇演中斩获银奖。2017年经修改完善,舞台剧《和谐四瑞》成功首演,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同年,2部舞台剧在参加首届内蒙古蒙古语戏剧节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等10项大奖。2017年底《阿拉腾鸿达嘎》被文化厅列入第一批戏曲进乡村剧节目推荐目录。此外,在2017年“孙良杯”八省区第五届蒙古四胡演奏大赛中,由杭锦旗乌兰牧骑编创的《“班泽尔达日”》、《“森吉德玛”》和《草原红色轻骑兵》3部优秀四胡作品获得佳绩。其中,《“班泽尔达日”》和《“森吉德玛”》分别荣获比赛的演奏二等奖和作曲一等奖。《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斩获作曲一等奖和演奏三等奖。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空间受限。由于市场经济竞争,人们无心顾及传统历史文化,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难以与同类型科技产品竞争,进而使其丧失了生存和传承的环境和条件。
(二)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扶持力度不够。因我旗财政困难,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上缺少必要的扶持政策,既没有专项扶持资金,也没有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目前我旗非遗保护中心为文化馆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编制和机构,缺乏必要的采录设备和专业人员,保护手段落后,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三)专业人员匮乏制约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旗至今未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项工作一直由文化馆负责。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更为匮乏,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四)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高。社会各阶层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比较模糊。现有传承人缺乏对“非遗”品牌的专项使用和保护规划,部分身怀绝技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不收徒弟不外传,子女又不愿学,传承人青黄不接。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是确立政府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评比和各类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展示及竞赛,并制定奖励计划,从而形成民族民间文化的激励机制,养成全社会保护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
(二)广泛宣传,调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社会力量。一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要将传统文化欣赏和技艺引入中小学课堂,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从小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爱好,让各级学校承担起非遗的传承义务。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微信、二维码、微博等高科技传播手段,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使人民群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同时也是宣传者、保护者。
(三)加大投入,落实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一是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设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国家、自治区、市里都有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建议我旗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成立专门非遗保护机构,招聘专业人才加入非遗保护管理队伍,提升我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效率。四是用好民间资本。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
篇8
合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底蕴深厚。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合肥市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国家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重视硬件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木雕传习所”并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合肥市连续举办的地新春文化庙会,民俗展示活动中,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民俗民间特色文艺活动,如:庐剧专场汇演、洋蛇灯展演等以及以火笔画、铁字、泥塑、剪纸艺术为主的工艺、雕塑展示等。
篇9
关键词:城镇化;民间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04-2
城镇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程,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攻坚难关、继往开来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对于现当代中国来说,新型城镇化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构建,往往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的效率所湮没。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较为特殊的门类,与纯艺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是贯穿于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对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
一、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民间艺术既是艺术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同时又是生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民间艺术对民众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的文化和艺术。
实际上,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或样式与所谓的纯艺术相比,无论艺术的功能或文化的价值都要宽泛的多。这主要是由民间艺术的创造及存在方式和文化属性所决定的。
首先,民艺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用,旨在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民间艺术像其他阶层或形态的艺术一样,表现为人化的物态、实体性的文化产品,并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其次,民间艺术创造不仅是静止的艺术产品,还是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动态过程,因而民间艺术还以动态的、活动的文化存在方式与民众生活相联系,并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民间艺术是民众的文化创造和审美创造,而在民众看来,民间艺术既是艺术又不是艺术,其艺术价值并不重要,重要是它构成了民俗文化活动中不可的内容。
二、推进城镇化对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大部分原始的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手工生产被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所代替。民俗奇观的个性特征能够引得大众关注,所以原本自娱自乐的传统式的民俗表演被推向市场。另一方面,树立民间艺术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品牌魅办“以品牌促发展”已经成为民间艺术产品的总体发展趋势。通过树立品牌形象,使之与旅游接轨,为经济建设服务。①
(二)城镇化进程中民间艺术传承面临的问题
1、城镇化使得少数民族青年大量外流,民间艺术的传承后继无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流动人口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和农村的联系的普遍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开始涌入到周边城市和部沿海发达地区从事劳务、经商等活动,逐渐汇集成一支农村人口流动大军。
以张家界市为例,2006年,张家界市劳动部门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全年全市流出人员达29.75万人,占到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8.4%。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员约占4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带来的结果之一是,农村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2、城镇化使农村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民间艺术传承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封闭落后的小农社会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根基,在这种社会里,人民只是进行简单的再生产。但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体系,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工业产品的大量流入,导致了农民传统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商品化、城镇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民原有经济结构的分崩离析甚至消亡。原有经济结构的消亡,必将导致村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破坏,失去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民间文化的生存和传承必然受到极大的挑战。②
三、城镇化建设中传承民间艺术
在城镇化建设中,对民间艺术传承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把握对民间文化传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其目的在于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对民间艺术积极、有效的保护。
1、将民间艺术的传承纳入到教育领域,从而提高民众的重视程度
传统中国民艺的技艺传承与传播形式大致可分为:言传与身教,物传与心传。言传身教早已成为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也是工艺技能传授的主要媒介。言传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之中,是师徒、父子、母女关系直传授的方式。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民间艺术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将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纳入到教育中来,不仅使艺术更为广泛,同时对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供有力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传统优秀文化是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民间艺术不被人所重视,若能将民间艺术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艺术形式教育的不足。
2、建立相关学术机构,不断推进和完善民间艺术的学术理论的研究
我国民艺研究工作由来已久,专门的民艺研究机构出现较早。这些机构可以借助人力、资金等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致使目前民间艺术的研究情况变得复杂,单纯将民间艺术归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情况普遍。从学理层面来讲,民间艺术并不等同于非遗,且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民间艺术研究机构,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具有一定引导和辅助作用。
3、以文化促经济,用经济带动文化,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注入持久活力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此,探寻本地区民间艺术的内涵,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利用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开发区域风情文化旅游,这不仅能增加本地区就业机会,使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起到一定作用。在地区特色旅游业中选择有独特吸引力的主题,必须是选择本地区传统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不要照搬照抄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民间艺术,更要有深刻的内涵,充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带文化,使人们自觉投身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中,为原生态的民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也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四、结论
城镇化进程为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在经济物质、交流等方而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在当代文明所代表的强势文化面前,民间艺术的自我生存能力均处于弱势,其保护与发展而临诸多困境,其传承延续性就受到了挑战,在思想意识上,要在城镇居民的思想意识中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其保护、发展与进步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王岗.王铁新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董华.浅谈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2,(07).
篇10
(一)加强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工作,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从事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的研究人员或职业者,更应注重“物”的研究,以各种民间美术遗产为载体,深入开展下去。这就要求把美术遗产的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认真对待,以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服饰图案的保护,这种图案是当地蒙古族传统的民间美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蒙古包盖顶、家具表面、女性头饰、马辔用具、男女服饰等方面,包括树木花草、动物飞禽、自然景色、吉祥事物、等题材,多与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有关,蕴含着丰富的草原文化内涵,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目前,已经形成家族内的传承谱系,并且入选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能继续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将会提高人们的认识程度,对继承传统的蒙古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大民间美术遗产的抢救力度,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世界文化遗产抢救运动的促进下,我国整体文化遗产的抢救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启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在这种情况下对民间美术遗产的抢救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就要配合调查工作,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促进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在东北调查民间美术遗产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记录每一类遗产的渊源、发展、传承和现状,首先要选定某种美术遗产分布集中的地区或者历史上遗留比较聚集的地区,如内蒙古赤峰市、黑龙江大兴安岭、吉林通化市、辽宁大连市等地。然后再到那些保存较少的地区做调查工作,来弥补不足和遗漏。在调查中对每一类民间美术遗产都要有详细的原始记录,包括质地、时代、工艺、纹饰、分类、文化象征意义、收藏者姓名、传承过程等内容。回来后再做系统的整理,形成研究成果后进行宣传,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来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丰富人们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认识。
(三)充分挖掘民间美术遗产资源,保留乡间淳朴民风民间美术遗产的普遍性,决定了其分布范围的广泛性。在东北广大的农村、牧区、林区,分布有各民族的美术遗产,并且各有特点,资源非常丰富。充分挖掘民间美术遗产的资源,对保留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淳朴的民风和习俗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怎样挖掘民间美术遗产资源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民间美术遗产大多散布于乡间,但有一部分已流传到城市。笔者在东北地区进行文化遗产考察时,就在一些城市的古玩市场上看到不少民族民间的木器、铜器、银器、瓷器、刺绣、服饰、头饰、剪纸、绘画等作品,分属汉族、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因此,在挖掘民间美术遗产资源时,首先应做调查工作,摸清其分布范围,然后才能进一步进行抢救工作。同时,在调查时,尽可能参加一些当地的人生礼仪或节日庆典,从中观察民间美术遗产在这些礼仪中的作用和意义。如黑龙江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绥化市望奎皮影,吉林通榆闯关东年画、通化市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辽宁庄河剪纸、抚顺煤精雕刻,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服饰图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尼卡等,都是各民族使用的融装饰与实用于一体的美术遗产,通过这些载体可以了解东北地区民族民间的风俗习惯。
(四)继续发展民间美术遗产优势,增强人们爱国意识东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在目前启动的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大好形势下,可以通过发掘其资源优势,以民间美术遗产的人文内涵来增强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从东北地区民间美术遗产的发展历史看,每一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和风格,可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各民族的社会风尚。如辽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绣有动物、植物、人物、建筑、诗文、几何纹等图案,表达了满族人民的生育观、长寿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安全观、生活观、财富观、丰收观、交谊观、人生观等。民间美术遗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今,只有真诚地继承这种传统的民间美术遗产,才能唤起民众爱我家乡的热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阐述,可以肯定地说,增强民间美术遗产传播在民族教育中的力度,会唤起民众对民间美术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提高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民间美术遗产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吉祥性对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代传承者要深入了解其文化底蕴,营造出保护与教育、抢救与宣传协调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民族教育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与抢救民间美术遗产,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支柱。
二、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状况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形式,而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国教育家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家们不仅日益有志于让孩子们提高鉴赏能力,以培养对美的感受,而且他们也关心通过伟大美术作品讲述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赫伯里德认为,教育唯有应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承受的压制,才能真正形成完整人格。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阿恩海姆说:美术在“更大程度上,应该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智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美术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每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可见,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民间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门类,而且是最为传统的美术种类,更应该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突出其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艺术特征以及在社会中的功能等知识,掌握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和技法,培养对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之情。目前在中小学开设美术课,就是为了实现通过美术教育来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但事实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中小学的美术课一直是一门副课,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主课占用副课时间的现象,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势所致,使学校和家长、学生都忽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中考、高考两大重要考试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十分繁重,也是造成冷落美术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美术课的中学生,大多是为了加分,目的是上一个好的高中;而升入高中以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少部分学生选择美术作为主修,就是为了能考入大学,或者作为特长生去加分。这两种现象都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即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从而使美术教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再次,师资的缺乏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导致了专业美术教师的缺乏。在东北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不利于民间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实施。笔者在对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的调查中,发现有的民间美术种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大连庄河剪纸,由省级传承人韩月琴、孙秀英在庄河市河东小学、明星小学,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民间剪纸技艺传承基地。除此以外,在其他小学也开设剪纸课,因而小学生学习庄河剪纸已成规模。在河东小学,开设剪纸课,编写相关教材,有专门老师授课,韩月琴也定期到学校传授剪纸技艺,一星期安排一次课。
另外还指导课外活动小组创作剪纸作品,每个班都有剪纸作品的展示板块。因为剪纸技艺在学校比较普及,河东小学于2008年被大连市政府命名为第四个文化艺术基地。孙秀英在明星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定期在美术课上讲授和示范剪纸创作,并在校内成立专门的剪纸小组,常有6人参加,创作的作品非常优秀。丹东剪纸传承人董宝君,除了在家族内传承外,还在当地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讲授剪纸技艺,对普及和传承这门民间美术有着重要作用。丹东面塑传承人刘云驰,既在家族内传承,也面向学校传授,并不定期地在市少年图书馆、六纬路小学、实验小学传授,以班为单位创作面塑作品。吉林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学校二至五年级学生,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其中一节上剪纸课,每周四下午根据学生的兴趣另设剪纸课,全校的一千多名学生都会剪纸。学校美术组教师由五人组成,带头人张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化县长白山满族撕纸艺术的传承人,其他美术教师都会剪纸,他们编有教材《少儿满族剪纸》。同时,该校还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白山满族剪纸传承人倪友芝作不定期的讲授,将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彻底融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成为民间美术教育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另外,学校还建立了民俗文化陈列室,展出的民间美术作品有剪纸、绘画、陶瓷器、木作、编织、服饰、刺绣等,突出了长白山地区满族民间美术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为此,学校获得“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少儿满族民间美术传统校”“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少儿满族剪纸教学基地”等称号。以上成功的范例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民间美术包含的类型多样,有剪纸、刺绣、泥塑、面塑、手工编织、织绣、雕刻、皮影等,其中蕴含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含量大,容易被学生接受。加之属于手工创作,与学校设置的手工课完全符合。在课堂上由教师或民间艺人直接传授,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其次,讲授与学习的方式比较灵活,一般由美术教师和民间艺人授课。美术教师比较固定,能定期按照学校教学计划上课,这样便于学生每周学习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民间艺人授课相对灵活,有的是在学校设置传承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生传授技艺;有的是临时受学校邀请,给学生上课外活动课,借此传授技艺。因此,学生学习也就分为固定和不固定两种形式,固定的是每周的美术课,如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学校;不固定的没有要求必须学习民间美术,只有个别几个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小组,跟随艺人学习,如庄河市明星小学。
再次,学习内容相对单调,多数是剪纸艺术,这是因为剪纸的社会功能所致。剪纸是启蒙的艺术,属于心灵手巧的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提高少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剪纸由于工具和材料容易找到,加之成本较低,所以学校基本上把剪纸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他民间美术的种类无论是材料、工具的准备,还是技艺传承等都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都在小学,很少在中学开展,即便有也是临时请民间艺人进行简单的讲授。究其原因,无非是与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关。从学校层面看,不会将美术作为通识教育的主干课程;而那些“艺考生”和特长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一般只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美术基本技法,也不会把民间美术当作学习的对象。由此可知,民间美术在东北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只有少部分可以渗透到小学的教育之中,而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间美术课,或者仅仅是涉及一点此方面的知识,整体上的教育并不普及,且类别比较单一,这与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资源不相符合。民间美术可谓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精神。随着民间美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外来文化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环境恶化,民间美术等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将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美术教育重视起来,甚至可以把民间美术纳入中小学的通识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兴趣,提高文化自觉的认知水平。当今,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本真性、原生态、活态性、生产性等保护的基础上,将中小学作为重要的传承基地,把民间美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响应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重视当地民族、民间、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改变民间艺人传承后继者不足的局面,以便在传承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民间美术遗产。
三、民间美术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的设置
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基本上是在外来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对本国的传统艺术重视不够,缺乏本土性、民族性和民间性。美术给人的印象就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学院派的风格,往往忽略传统的民间美术,使这一传统的美术形式不能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实,民间美术体现了美术的母体,中国传统中的宫廷美术、文人美术以及宗教美术等不同程度地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现代美术仍然离不开民间美术的元素和题材。研究民间美术对于认识和把握美术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美术形式研究都离不开对民间美术的吸收与借鉴。同时,民间美术对于美术实践与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民间美术体现了美术的特质,能把握美术的总体规律及美术的实践活动,显现了“隔行不隔理”这一美术本质,许多复杂的美术理论和美术现象,都可通过民间美术的研究与把握,得到厘清和解决。
从我国民间美术的学科界定和发展历程看,学术界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定论,加之专家、学者学科背景不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对民间美术在理论上予以确立。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道一先生曾在“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上作过题为《中国民艺学发想》的讲话,比较全面地提出民艺的学科建设问题,并从民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宗旨、分类、成就、比较研究和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学科构成,这就为民间美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从高校设置民间美术的专业或者研究方向看也是比较少,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从教材看也不够丰富,如孙建君的《中国民间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王平的《中国民间美术通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左汉中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潘鲁生的《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等。教育部重新对学科目录调整后,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美术学相应上升到一级学科,虽然二级学科目录尚未公布,但为民间美术能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契机。东北地区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同样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许多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将民间美术作为选修课,从而限制了在全校或全系范围内的普及。早在20世纪30年代,庄河女子师范学校就开设了“家事课”,主要科目就是刺绣工艺品,对民间刺绣艺术起到了推广作用。从民间美术本身固有的实用性来看,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他们的生命情感,提高其智力功能,实现道德伦理价值,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把民间美术纳入高校教学中,给民间美术应有的地位,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列举几个实例,说明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大连大学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民族民间美术,无论是师资队伍、科研成果还是基地建设、课程设置,都是按照二级学科进行建设。主要的特色有四个方面:其一,将民族民间美术纳入中国完整的民族民间文化体系中,运用美术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资料,系统性地研究造型艺术、传承流变、社会功能、象征意义、审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拓展和开创美术学研究的新局面。其二,从文化内涵看,民族民间美术形式虽然通过物质载体来表现,但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体现出不同阶层的艺术特征,而美术的传承方式、形成技艺、文化表意、思想表述等又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所以,该学科研究方向不是单纯的美术形式,而是通过美术的表现来反映诸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现象。其三,在研究中突出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北方草原和东北地区传统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揭示历史延续性、民族民间性、传播交流性、区域结构性的文化特征,进而考察与其他地区民族民间美术的联系和本质内涵。其四,课程设置初具体系,主要开设民族民间美术概论、艺术人类学、美术考古学、民间美术专题、民间美术的调查方法、民间美术实践等课程。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师,以及各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教研内容涉及品类广泛,包括勃利黑陶、萨满服饰、方正剪纸、鄂伦春族刺绣、克东满绣、鄂伦春族剪纸、赫哲族剪纸、民间纸扎、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鱼骨工艺、绥棱农民画、山核桃工艺、描金工艺等。用现代的思维展现古老技艺的神韵,从制作及相关艺术创作开始,通过专业经营战略,以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目标。
吉林通化师范学院在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方面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东北民间美术的领头羊。2003年成立全国首家满族民间美术陈列馆;2004年成立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2年联合大连大学、长白山管委会文化传播中心、通化市工艺美术厂等单位,实施吉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成立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省级长白山文化研究基地和省级民俗学重点学科,组建的学术团队几乎走遍长白山地区的每个角落,寻访民间美术传承人,整理了大量的民间美术资料,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20世纪80年代首次与地方文化部门联合举办民间美术教育传承培训班,同时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长白山满族剪纸刺绣进京展。中心多年来持续关注并多方协调保护长白山木屋生态村,多年坚持不懈地推进民间美术教育传承基地的设立,开启了民间美术传承等新模式。在教材和研究成果方面,先后出版了《满族民间美术》《满族民间剪纸》《萨满绘画研究》《最后的木屋村落》《长白山满族剪纸》《萨满剪纸考释》等,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等教学成果奖励。在课程方面,从2000年开始将满族民间美术作为美术系学生的必修课,已有一千余人完成这一学分。在全校开设民间美术选修课,以实践教学为主,已有近万人完成学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关注民间,将学习传统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成立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每年举办大学生迎新春剪纸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剪纸展览。
- 上一篇:实习岗位工作要求
- 下一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