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9 17:0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企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华侨城A在西藏林芝发展华侨城国际汽车营地项目;三木集团(000632)投资开发的中国武夷(000797)山自驾游营地875亩。
【要闻】
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扩大对外开放,应该继续利用好外资。
2、银监会: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
3、保监会:努力让保险业成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4、人民日报三论金融工作会议:监管不能各唱各的调。
5、二季度GDP同比上涨6.9%,这一增速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6.8%。
6、工信部:大力振兴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
7、外汇局副局长:要处理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关系。
8、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创出今年单月增速新高。
9、中国6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减少343.15亿元人民币,连续第20个月下降。
10、武汉市公布长江新城选址范围:武汉中北部,将分三期建设,将再造一个新武汉。
11、万达集团多个海外投资项目被管控。
篇2
一、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动因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要素共同推动着企业战略协同的实施[2]。从战略协同的要素的形成看,驱动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刺激,也有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一方面,由于旅游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策环境等都在动态变化,旅游企业只有适应旅游消费者消费理念和偏好的变化,对内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协同各部门工作业务,对外调整环境战略,与其他旅游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协同抵御需求变化的冲击,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开展新的业务,实现企业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战略协同的自发力来源于旅游企业内部。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掌握的资源,拥有的技能不断增长,不同业务部门对于降低运转成本,消除流程和沟通阻碍,获取协同收获的期望越来越高。分享内部资源、降低运转成本、赢得协同绩效成为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原动力。
二、旅游企业战略协同的构建路径
构建旅游企业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协同的前提。旅游企业战略规划体系一般包括总体发展规划、业务发展规划、职能规划。其中,业务发展战略、职能战略要以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从全局角度来确定,通过对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最终使企业成员、业务单元和各职能部门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在战略规划制定中,必然要对旅游企业内外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使旅游企业了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等。完善战略协同制度体系是实现战略协同的重要保障。由于旅游企业战略协同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战略协同都是不同的主体,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仅仅依靠企业内部部门以及企业间的自觉行为难以协调战略协同过程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不利于战略协同持久关系的建立。只有建立完善的战略协同制度体系,才能较好平衡各方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具体的协同路径是实现战略协同的必要环节。在旅游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旅游企业内外的战略协同已成为很多旅游企业发展的共识。旅游企业之间可以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协同发展。
篇3
一、科学规划谋发展
规划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规划,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推动五大连池市经济发展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目前,五大连池市城镇化率不足20%,远低于国家40.53%的平均水平。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必须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市域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对市域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补、融合一体化发展和共同繁荣。二是统一编制各类专项规划。以市域总体规划为龙头,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建设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三是统一制定市域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合理定位产业布局,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提高市域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五大连池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决定我们必须突出搞好旅游休闲产业规划。
二、借助外力促发展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市,仅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实现大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借助外力,壮大内力,才能提升发展空间,实现长足发展。突出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招商引资是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市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发展。因此,就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旅游休闲产业开发等重点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环境,以一流的机制,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到五大连池市投资兴业,为五大连池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撑,来推动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突出对上争取的保障效应。近两年来,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产业投资取向的转移,国家和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的资金支持力度。去年,国家投入4万亿用于拉动内需保增长,省里启动了千亿斤粮食工程,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五大连池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抓住这些战略机遇,结合资金的投向,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和衔接,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从而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居工程建设等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上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合理布局优发展
只有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发展思路,有效推进市域产业统筹发展,才能形成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市域产业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地方更要把农业工作当成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业的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大连池市作为农业市,应该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瞄准市场定位,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畜牧业发展政策,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劳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促农增收。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当地的转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工业化进程,“无工不富”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突出投资拉动,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牵动,着力培育壮大绿色生态工业、矿泉特色工业以及清洁能源工业,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发展体系。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抓好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生产运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扩大市域工业经济总量。突出旅游资源优势。五大连池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和优势。省长到五大连池市调研时提出,要发展“大五大连池”,加快提升景区和五大连池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把五大连池打造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招牌、品牌、名牌。按照栗省长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旅游业未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良好局面。采取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政府投入和利用民间资本等方式,不断加快山口湖、朝阳上抗联遗址等旅游景点建设和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开发冰上、雪上等冬季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
四、区域融合共发展
篇4
[关键词]东营 旅游业 发展对策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它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人口200万人,面积8000平方公里。东营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各项旅游休闲和观光活动。
一、东营市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母亲河黄河赋予了东营独特的旅游资源。黄河三角洲的“黄龙入海”,黄河三角洲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的过渡”之称的黄河水体纪念碑,亚洲最大的天鹅湖湿地景区都是具有显著特色的旅游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如东营胜利电视塔,代表东营人坚忍不拔的精神的新世纪广场,东营南部广饶县的孙武故里的相关古建筑群都是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度的景点。文化方面,作为传统吕剧的发源地,东营有着很厚的群众戏剧基础,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度进行挖掘的旅游特色方向。
二、 东营市旅游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1. 加大旅游设施投入
东营市在本世纪初,全市旅游业还没有成型——7家旅行社和2家挂牌景区景点,没有成熟的旅游产业链。政府对旅游业缺少清楚的认识,投入资金少,本地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深度开发,旅游企业获得的政策扶持较少,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旅游企业大多各自为战,小、弱、散的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政府积极扶持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政策相应出台,东营市开始认识到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但目前仍然需要挖掘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来建设特色景区景点和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2.改变发展思路,加大旅游教育普及
作为油田产业为主兴起的工业城市,东营市建市时间较短,对旅游服务业的规划还缺少认识。例如,在对孙子故里的开发方面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宣传,导致资源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孙子故里应当作为优先发展的旅游项目进行建设开发,为加快旅游品牌的树立打下良好基础。在旅游业品牌建设发展如此激烈的今天,必须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旅游资源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更多的客源。另外,对于市民也要进行旅游教育的普及,提高他们对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建设的意识,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和城市服务水平。
三、东营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1.旅游规划是发展保障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规划显得日益重要。旅游产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个完整、系统的旅游规划。东营市的三大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资源性的整合才能盘活整个地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旅游规划包括线路的包装和旅游资源类别的区分等方面,尤其是要对有潜在开发价值和有可行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东营旅游资源还存在着紧密的互补性,可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旅游需求。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产品的组合,要尽量把游客感兴趣的旅游景点设计合理。
2.塑造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在整体旅游规划上,要将东营旅游纳入山东整体旅游发展,充分利用黄河入海口这张“水”牌。东营很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应当突出特色,塑造名牌,避免重复建设。黄河入海口风景区可以修建一些有突出“黄河入海”特点的风景,还可以多配备可供水上娱乐和游览的设施。对古齐文化区,应突出齐文化遗址遗物的挖掘整理,同时修缮孙武祠等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建筑。对于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要注意保存和发扬,保护好民间的艺术形式,同时对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要注意进行开发。
3.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多产业带动效应应该给予更多重视。政府除提供必要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要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制订相应的旅游开发、经营方案,争取较高层次、较大规模的各种节庆、体育活动。2012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的成功举办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上下级政府之间也需保持旅游扶持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促进。
4.先进包装宣传手段
适度的包装与宣传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东营旅游业起步晚,旅游知名度低,所以更要在旅游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上做好文章。类似“广饶孙子文化节”和“黄河口文化节”的举办就起到了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在央视和山东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对其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活动引起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关注是包装宣传的主要目的,缺少与社会沟通的旅游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5.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都可以可使旅游业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提高市场运作水平,熟练使用旅游业运营的特点,积极加强旅游中间商的合作,全面提高东营旅游服务水平。重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旅游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中间体。
四、 东营市旅游发展对策探讨的意义
发展旅游业是东营市加快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调整产业结构,选择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布局,将旅游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这是符合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旅游发展对策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既有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当地的既有文化,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可以把这种文化进行必要的继承和保护,并且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其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进行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1]蔡云龙.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旅游区总体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徐春晓.旅游目的地评估与发展规划[J].经济师.2006,(3)
[3]赵冬.黄河口旅游业发展探寻[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21)
篇5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旅游西进、旅游全域化战略,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格局,构建完善的休闲度假体系,强化旅游业态整合创新,进一步推进旅游综合体建设,提升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做大做强西湖旅游产业,推动我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创建休闲旅游示范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提高镇街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到2011年底,实现全区城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到年,实现全区城乡旅游经济总收入翻一番。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旅游产业规划
1、实施西湖区休闲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湿地为核心,各旅游综合体、旅游经济强镇和特色旅游村、旅游景区(点)、赛事节庆活动繁星闪烁之势。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完备的产业链,健全由城市综合体、旅游强镇(街)、特色旅游村(街区)、旅游景区(点)等构成的旅游网络体系。
2、加强对镇、街旅游规划的指导。指导镇街旅游规划与西湖区休闲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利用信息、人才优势,建立全区统一的旅游综合体规划策划平台,全程参与、指导镇街编制高质量的旅游综合体规划;鼓励和支持镇街编制特色镇、特色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
3、编制并实施《森林公园总体业态规划》。按照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旅游区)“一年申报成功、三年顺藤结瓜、五年建成5A级景区”的工作目标,完成《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业态规划》编制,开始组织实施。
(二)统筹旅游项目建设
1、加快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利用西山游步道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沿线美景串珠成链,建设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推进灵山、龙坞等景区建设,提升沿江休闲产业带等乡村旅游品牌。基本建成五里塘生态休闲商务综合体、龙坞旅游综合体等。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生态优先、环境一流、文化为魂、细节为重、服务便捷、品质至上等八个方面的要求,理清思路,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将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的闪光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成为打造休闲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内容。重点打造上城埭村、双灵村、大清村、外桐坞村、长埭村、东岳社区、东江嘴村、慈母桥村、何家村、龙门坎村、西湖茶场村、灵山村等。
(三)统筹旅游市场营销
1、加大对镇街、村社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完善宣传品制作,加强旅游宣传片和营销策划方案的编制,在旅游促销活动中积极予以推介。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建立并完善旅游网站建设。
2、加大对乡村节庆活动的宣传推广。开发具有西湖区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以节庆为载体,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的发展。
(四)统筹旅游企业发展
1、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完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机制;鼓励酒店集团投资建设高星级酒店或开展连锁经营;指导和推动区内宾馆饭店上星级,鼓励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
2、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习先进景区建设的管理经验,提升我区旅游品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酒店、旅行社、景区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交流,实现行业内的良性互动。
(五)统筹旅游人才培养
1、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旅游人才工作调研,分析旅游人才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旅游人才培养政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旅游人才培育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干部交流、院校培养、企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逐步规范上岗资格证制度和用人合同制度,引导企业合理用人。
2、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培训资金,对相关部门和镇街干部、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旅游一线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继续推进导游员年审培训、中高级导游考试培训、金牌导游评选和优秀导游员大赛等工作。
3、创新旅游人才培训模式。积极利用各种载体,组织旅游企业参与教育培训。通过邀请专业老师授课、组织管理层和一线服务员开展服务业务技能和礼仪等培训、举行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4、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以赛代训、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大对镇街和村社、农家乐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六)统筹旅游公共服务
1、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网站建设;增加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点。
2、加强旅游集散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各项服务,完善紫金港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提高之江旅游集散中心的利用率,实现中心城区到周边镇街旅游线路互通、客源互送。
3、完善旅游标志系统。协调并规范镇街旅游交通指引标志、乡村公路旅游交通指引标志的设置;加强旅游景区多语种标识系统的管理,开展全区旅游景区外文翻译规范化专项检查行动,提升全区景区外文翻译质量。
(七)统筹旅游目的地管理
1、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的力度;求真务实,强化旅游纠纷的处理;加强信息互通,不断完善监管手段,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2、加强旅游质监网络建设。深化旅游行业质监网络建设,扩大旅游质监服务在西湖区的覆盖面;完善旅游投诉体系建设,规范旅游行业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监督规范行业管理,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良性竞争,推进星级宾馆标准化建设。
(八)统筹旅游政策保障
制定《西湖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旅游规划、乡村旅游、旅游项目、节庆活动、旅游宣传推广、会议展览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加快旅游产业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要深入研究,建立和完善加快旅游产业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各镇街、旅游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协商机制,强化合力,共同促进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篇6
一是在扩大有效投入上求突破。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项目,尽早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确保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五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到55%。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增强投资信心,鼓励现有规模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力争今年技改投入增长20%。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切关注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的组织程度、突破力度,提高针对性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实效。抓住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契机,积极借助“台湾江苏周”效应,加大对台招商力度;加强对日本的宣传推介;以欧美发达国家加快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为契机,积极开展产业对接,争取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一批产业链高端项目、新产品研发项目。加强与国内大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央企国企直接投资项目,鼓励支持本地重点骨干企业与央企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业、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始终重视项目内涵质量,坚持招商选资标准,注重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制造业提升扩张型项目、国家战略产业配套型项目,决不降低门槛,引进转移的低端环节、淘汰的落后产能。
二是在加快转型升级上求突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赢得后危机时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以及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完善落实配套政策措施,迅速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确保今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40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达180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值达6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340亿元、软件服务外包合同额达4500万美元。更加注重优化产业层次,以引进培育旗舰型、科技型大项目、大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和知名品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向自主研发创造跨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再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扶优扶强,促进规模集聚,深入推进“1126”计划,到年底形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35家。抓紧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规划,按照“高端、高新、高效”和品牌化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动轻纺、服装、冶金、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在强化新型工业化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积极引进为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业外资项目,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速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打造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时尚文化、文化产品制造四大产业集聚区。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加强旅游产品整合、品牌塑造、市场推介,在共享世博中提升常熟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影响力。
三是在推进自主创新上求突破。科技特派员、教育部“蓝火计划”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常熟市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搭建了重要平台。我们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双百双千”三年计划,将人才引进方向进一步对重点产业倾斜,积极引进有技术、有项目的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力争今年引进创业创新领军型人才35名,切实提升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度。充分利用与省内外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有利条件,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共建硕博培养点、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技术人才。深化资源整合,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常熟科技城在年内基本形成框架;常熟科创园今年力争再引进3至4家大学研究院,三年内集聚10家大学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着力提升“科创公共平台”等四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水平,有效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年内入驻企业达到40家,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加大创新合作力度,细化落实与各高校的合作计划和方案,推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与各高校更加紧密对接,按照校企“共同研发、共同转化、共同应用、共同拥有”的思路,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传统产业关键技术开展合作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高端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科研优势与生产优势的高效融合。加大主体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争取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围绕培育“百家创新型企业”目标,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和爆发力强的本土企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继续深化品牌战略,优先扶持重点行业品牌建设,鼓励一批有专利技术、有行业地位的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四是在集约集聚发展上求突破。结合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常熟经济开发区、东南开发区、虞山高新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两区两园”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全力支持“两区两园”开发建设,不断强化和拓展出口加工区、科技创业园、特色产业园、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等载体功能,全面增强“两区两园”对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确保“两区两园”新增投入占全市的65%左右,新增产出占全市的45%左右。支持各镇建好“专业化、特色化”的工业集中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载体配套功能,提高对特色产业的集聚水平。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原则,加强产业的整合与集聚,对新批项目一律按照产业规划要求“进区入园”,对现有产业
篇7
一、总体形势
(一)限上企业领动主导,着力支撑市场繁荣。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迅速,为县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至今年4月,全县纳入一套表网上直报的限上商贸企业达到125家,同比增加22家,增长21.4%,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创新高。2016年1-4月,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26.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9%,高于限下企业和个体户占比17.8个百分点,有力的改变了去年年初限上商贸企业新进乏力,占额比小的状况。
(二)乡村市场情势喜人,对比数字彰显辉煌。
随着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的召开,县委领导以“2015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为底盘,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科学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各乡镇积极传达贯彻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做大做强,乡村市场呈现出繁荣活跃景象。今年第一季度乡村限上企业同比增速达到41.2%,比城镇同期增速(28.8%)高出12.4个百分点。1-4月县乡村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0.34亿,同比增长38.2%,相较城镇(26.5%)多出11.7个百分点。一扫以往乡村增速拖拉,萎靡不振的阴霾,呈现出农村市场增速快于城市市场的新格局。
(三)批零企业稳中趋升,住餐市场行情回暖。
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类来看,前两者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其中第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4.1%,零售业销售额与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达到28.2%以上。1-4月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6.96亿元,同比增长25.1%,在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81.2%,批零企业持续增长带动全县社会消费品市场态势运作良好。对于住宿和餐饮行业,整体呈回暖趋势,主要源于县“1234”战略体系中“全域旅游富民”战略重点的锁定,各大乡镇大力加强旅游造势与景区宣传,特别是“美丽,村村诗画”的持续实施,带动效应显现。今年1-4月住宿和餐饮业累积增速同比实现28.1%与29.5%。
二、存在问题
(一)领增类值单一化,耐用消费品涨势回降。
综观零售类值一览表,1-4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贡献率排名前三类分别为书报杂志类:111.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86.4%;文化办公用品类:39.9%,排名中文体娱乐独占鳌头,其他类值虽呈现各异,但各自增速均为超过39%,领增类值结构单一化呈现。类值中以往强势带动增速的汽车、家具、电器类等耐用消费品在4月微显乏力状态,其中家具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环比分别下降10.6、3.6、2.2个百分点。一方面源于耐用消费品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源于消费淡季的来临。
(二)企业实力羸弱化,持续增长力令人堪忧。
县批零企业普遍存在问题是规模偏小,经营方式单一,至今无一家商贸企业进入亿元级别。另外许多企业主反映,在目前的经营中,由于金融资金紧张加剧,企业融资困难,加上货款回收比较慢,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到企业购销经营。另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主要动力在于年初酬宾活动以及县几场大型节日的拉动效应,比如油菜花节、国际马拉松越野、嫘祖文化节等,而许多企业在无促销契机的环境下,经营绩效堪忧,特别是在经营战略、管理手段方面落后的企业发展增速降温已现。
(三)消费分流多样化,市场购买力有待提升。
县商贸企业消费分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网上分流。随着网上购物普及率的提升,实体商业冲击率极大,特别是服装类、化妆品类、电子通讯器材类等传统消费热点;二是县外区域分流。本县居民出县购物频率越来越高,主要分流区域为当阳和,主要涉及的类别有服装类、汽车类、电子产品类;三是服务性消费分流,主要是从内容上由“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例如汗蒸馆、减肥中心、SPA馆等,因为本土居民一定时期购买力有限,以上分流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围绕结构单一,高点谋划。
改变消费品零售额领增类值结构单一化问题的关键出路在于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政府及企业均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抓住新常态建设契机,优化单一结构,发挥各自最大光热能量。对于政府,应该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谋篇布局,着力推进资源在空间的集聚。不断将消费市场有计划的向居民居住小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等地方集聚,开辟新的消费集聚区,方能促进零售业态多样化;对于企业,在坚持促进便利实惠传统消费热点的同时,应着力扩大养老与健康、新兴与智能电子产品、节能与环保汽车类等热点消费。竭力加强对这些产品的研究和调研,积极引进这类商品投放市场,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前卫需求。
(二)围绕实力堪忧,高度融资。
市场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结构优劣,这是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的指标参数,更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本县商贸企业各种短板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投融资、税费、财政等方面加大对商贸企业的帮扶力度,比如对大型批发企业九盛商贸和广通商贸的税收优惠、对实现家电下乡或是“智慧村村通”的合作企业采取政府担保融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自身应该高度关注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跟随其多元化发展寻求融资契机,根据市场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进行经营战略分析,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营销模式与融资渠道。
篇8
《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力争使陇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陇药种植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陇药加工业(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陇药流通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
药源基地建设目标,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道地药材良种普及率达到70%以上,陇药种植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药源基地,建成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10个;企业发展目标,培育3家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10家年销售收入5―10亿元的陇药龙头企业,15家年销售收入2―5亿元的骨干企业,力争有5―6家医药企业上市;品牌培育目标,培育3―5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5―10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15―30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陇药大品种,3―5个国内知名品牌;技术创新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陇药创新体系,力争培育3―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1个陇药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完成5―8个创新药物的开发、10―15个现有重点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重点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发投入平均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左右。
《甘肃省“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甘肃省梯田建设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甘肃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发展规划 》
《甘肃省“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
社会民生
《甘肃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就业目标: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累计输转2200万人次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左右。
社会保障目标: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4%,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3万人、171万人、152万人和116万人,全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249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左右。
收入分配目标:“十二五”末,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30元和23100元,年均增长12%。5年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人。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以下。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200―1500元/月。
《甘肃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2753万人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3‰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婴儿死亡率降到9‰,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0/10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甘肃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女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女性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2%以下。
农业发展
《甘肃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76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粮食总产量 达到1100万吨(22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达到6000元;农产品加工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32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
《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省新增供水能力4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14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220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69立方米,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解决6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
《甘肃省梯田建设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2011-2015年新修高标准梯田750万亩,平均每年150万亩,人均梯田达到2.2亩。
应急体系
《甘肃省“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自然灾害类。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准确率提高到60%以上;重大流行年份控制在8%以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6‰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重大沙尘暴监测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事故灾难事件类。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7%;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10%以上;企业排污造成的重特大环境事件降低20%。
公共卫生事件类。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及时率和准确率达到100%。
篇9
[关键词] 林业企业 营林 生产
[中图分类号] F3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50-01
1 当前林业企业营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1 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
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是指当前我国林业企业在营林生产过程中的林木种类数量不足以及为了片面追求森林覆盖面积而忽视多元化林业发展经营生产。首先,林业企业的苗圃建设中种苗培育的种类相对不足,种苗的发展更替速度缓慢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林业企业营林工作不能与当前多元化的林业发展相适应,这与我国林业企业长期以来的发展规划滞后有着一定的联系;其次,在长期“森林覆盖率”的目标影响下,林业企业在营林工作中忽视多元化发展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市场经济转变的角色定位,不能形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2 发展思路和管理手段陈旧
林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区域的自然因素,受到不同地域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目前我国诸多林业企业不能针对所处地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再加之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造成林业企业不能及时的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动态的供需调整,现代化林木经营措施不到位,缺乏对市场的预测分析和把控能力,同时,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形成固定的科学发展模式,青黄不接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发展思路以及管理手段都相对陈旧,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对不足是制约林业企业顺利高效开展营林工作的严重阻力。
1.3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企业发展缺乏研究
林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水土涵养保持、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林业也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无论是药用林木、还是其他诸如水果、橡胶等林产品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因素。我国林业企业的发展往往不能有机的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利用林产品发展类似于林业生态旅游以及专门的林业经济开发,对于林业发展的产业化布局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探索,往往停留在“为林业而林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上,因此林业企业如何能够将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结合,也是当前林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2 林业企业营林工作发展思路
2.1 林业企业营林工作多元化发展
林木企业营林工作多元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种苗的培育种类和数量上的大幅提高,要积极探索适宜当地区域环境的苗木培育,做好常规苗圃以及经济苗圃的发展规模比例,凸显林木自身的多元化;其次,要引入林业相关的其他产业投入,例如通过一定的林木基地改造,形成园林景观生态旅游,促进林业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总之,要利用好市场经济的思维盘活林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保障基本的森林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引入以旅游代表的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实现林业企业营林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2 现代化的林木管理创新
林木管理创新,一方面从企业的成本来看,要大力发挥天然木苗的作用,通过天然木苗的引进,有效降低林业企业的成本和苗木培育的生产周期,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区域的气候自然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苗木生产,制定科学的灌溉、施肥等工作计划,提高苗木更新速度;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自身管理制度和发展思路的创新,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不适合市场的发展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团队,为林业企业制度的贯彻执行形成坚实的基础。可见,现代化的林木管理创新需加大林木企业在林木技术的投入以及林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2.3 加大营林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切制度和行动的最终落脚者在于人,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较之经济、工程类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对不足,因此营林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比不可少的。通过切实可行的人才规划战略使得林业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一方面可以加大科研院校与林业企业的大力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输送模式保障林业企业人才来源;另一方面,加大林业企业自身的人才制度创新以及激励制度,为引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可靠发展保障,使得各方面的林业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林业企业的发展完美契合,为林业企业的集约化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2.4 加强林业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
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加强林业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林木企业市场需要的苗木培育、种植计划,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林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定期进行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规避风险意识,努力实现林业企业的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市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小结
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林业企业的营林生产显得愈发重要,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实现林业企业的企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林业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通过简述当前我国营林工作中遇到的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管理手段陈旧化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结合不足等问题,给出了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即通过加大林业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林业企业多元化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好市场经济带来的便利条件等手段,为我国林业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月梅.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篇10
强化食盐专营,立足服务于民
贵州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碘缺乏病区,由于交通不便,边远山区运输食盐仍靠人背马驮。全省食盐批发价每吨1680元,运费在运销成本中占了较大比重。以黔东南自治州为例,全州从产区发运港站至最边远的零售点,运距里程1300公里,吨盐运杂费在340元以上的乡镇就有87个,总人口近250万人。为保证边远山区老百姓食用低价碘盐,集团按照“以近补远,抽中补边”的原则,每年从内部调拨补贴达171.28万元,补贴面占全省的47%,确保了最边远山区的村寨同样能执行全省小包装食盐的统―价格。
同时,按照《关于改革食盐流通方式的意见》要求,贵盐集团把营销网络建设作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四大工程”(食盐销售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网络工程、专营稽查网络工程、质量监控网络工程),实行“送销、访销、稽查”管销合一模式,全力打造食盐专营形象,建立以送销为手段,服务为灵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食盐营销网络,保证了加碘食盐供应、食盐市场稳定以及老百姓的身体健康。2007年,经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组评估,贵州省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合格碘盐覆盖率达99.3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3%,已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2008年初,我省遭遇了百年罕见的雪凝灾害,全省各地雪凝冰封,道路中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贵盐人始终牢记“食盐专营”这一政治任务和社会职责,集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坚守岗位,共组织调运食盐24500吨、工业盐9700吨、化雪融冰盐10100吨,较好地保证了全省食盐的正常供应和各类抗灾救灾盐品的需要。
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机制创新
贵盐集团始终以“确保盐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最高使命,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开展了两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活动,树立了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坚定了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不断创新思路,推进了管理体制、股权制度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坚持以食盐流通现代化为方向,推进了加碘食盐配送中心建设,完善了食盐终端代售制,并建有食盐代售点17000多个,营销网络运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了“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行业精神和“贵盐集团关爱您的健康”、“贵盐集团把健康送到千家万户”的经营理念,把“提升大众生活品味,丰富大众生活空间”作为战略愿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娱乐活动,成功举办了四届“黔盐风采”职工文艺汇演,增强了集团内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集团的良好形象。
创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未来
贵盐集团的改革,在集团党委、集团董事会的领导下,从2000年起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推进。第一阶段:从2000年集团成立至2002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治理结构;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06年,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在全系统上下持续开展了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行了企业内部的各项改革;第三阶段: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制定了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改革统一了职工思想,为企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提供体制保证的话,那么,第二、三阶段的改革,则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解决了核心动力,为进一步深化集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深入改革,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观,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推进了集团的改革和发展。
贵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盐务局长刘仰瑞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贵盐集团领导班子认为“只有不断创新,以变应变”,才能求存和发展。2006年,贵盐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贵盐集团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贵州盐业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认识到企业自身的体制优势、基础优势、网络(经营)优势、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优势,确定了自主、合作、积极、稳健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突出特点、依托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企业。为了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贵盐集团建立了思想观念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保障体系、产权结构保障体系、信息建设保障体系、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企业文化保障体系,使贵盐集团“巩固盐业、拓展物流、开放房产、发展旅游”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得以健康发展。
显然,贵盐集团是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向更加服务化的“三产”谋变。
在巩固盐业方面,贵盐集团的战略方针是按规划完善食盐流通现代化设施,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做好居民食用盐、食品加工盐和小工业用盐的销售和服务,积极引导多品种盐的消费,努力开发畜牧盐市场。
在拓展物流方面,贵盐集团筹划成立了物流公司,并与社会物流企业合作,逐步拓展社会物流,扩大经营规模。此外,贵盐集团还将商品纳入物流业统一运作,利用其下属企业遍布各地和现有网络优势,国内外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力争到“十二五”时期成为贵州省知名的社会物流企业。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贵盐集团在全省各地的仓库、临街门面、办公用地、职工住宅等固定资产,以及连同其占有的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开发的优势要素。这些闲置土地和可改造的房产,为贵盐集团发展房地产沉淀了宝贵的资源。集团将利用上述优势,与省内的房产商合作,积极稳妥地滚动开发商品房,为今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发展旅游方面,贵盐集团决心抓住我省发展旅游文化大省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迅速进入旅游行业。以搞好盐行业内外的接待为起点,选择旅游资源丰富的景点实施开发,力求重点突破,稳步实施,逐步推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打下基础,使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成为该集团未来的支柱产业。
依托自身优势,推动综合发展
按照《规划》“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集团制定了非主业经营发展的配套优惠政策,并从投资,决策程序、股权设置、经营核算等方面制定了新业经营的规范性管理办法,先后成立了特种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物流公司、旅游文化公司,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在黔东南、开阳、福泉等直属分子公司开设了特种盐专卖店共10家,开拓了多品种盐、工业盐、畜牧盐、洗涤、洗浴等盐及盐化产品近80个品种;房开公司承接的贵阳西站二期工程建设和在六盘水双水开发的项目已全面启动;旅游文化公司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物流公司商品和物流配送取得了较好成绩;贵盐集团荣和酒店自2008年8月开业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运营态势。在集团实业公司的帮助和指导下,各级公司按照《规划》要求,纷纷组建了非主业经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及当地市场等有关资源,开拓有关市场,取得了非主业经营业务的显著成效。截止2008年末,累计实现新业业务收入近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20个。
通过多年的努力发展.集团目前积累了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贵盐人也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主业是基础,新业是希望。其主业就是要抓好销售,在巩固食盐专营大局,巩固消除碘缺发病目标的同时夯实集团发展的基础。
- 上一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 下一篇:医疗机构票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