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疗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9 17:0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门诊医疗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门诊医疗管理制度

篇1

一、本办法所称门诊特殊病种,是指经二级及以上或专科定点医疗机构明确诊断的医疗费用较高的以下病种:1、须做血透的肾功能衰竭和须使用国产抗排斥药的肾移植;2、须做放化疗的癌症;3、III期高血压;4、糖尿病;5、冠心病;6、中风后遗症;7、系统性红斑狼疮;8、重症肌无力;9、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Ⅳ级);10、精神分裂症。门诊特殊病种暂定以上10种,试行一段时间后,将视统筹基金结余情况和疾病谱变化作适当调整。

二、患有上述规定的特殊病种的参保人员,由个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签署意见,附各种检查报告及近2年个人病史资料,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组织专家每半年进行一次鉴定审批。

三、凡须做血透的肾功能衰竭病人、须服用国产抗排斥药的肾移植病人和须做放化疗的癌症病人,其用于治疗本病的属于基本用药、基本诊疗项目、基本医疗设施目录内的医疗费用结算视同住院病人处理,在1个统筹年度内先由个人自付住院起付段标准以下的费用,再由统筹基金按规定分段报销,超过住院封顶线以上的部分按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执行。

四、凡患有III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Ⅳ级)和精神分裂症的在职人员,其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付500元,再由统筹基金按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退休(职)人员按7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职工按80%的比例给予补助,每年度补助额以2000元为限。

五、特殊病种患者到医院就诊,因治疗本病所开具的药物应使用单独处方,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1个月。

六、特殊病种的认定应坚持真实、准确、有客观依据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放宽尺度,如发现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扣除相应的违规费用,严重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实施处罚。

七、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设立医疗专家组,聘请有关专家,对特殊病种治疗情况进行抽查复核。

篇2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 综合管理 制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25-01

门诊西药房管理主要是针对西药,比如诊断药物、抗生素、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以及化学原料与其制剂等可以用语预防疾病或者治疗疾病的药物。西药与中药的不同点在于,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但治疗见效快,但是用药不当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门诊西药房的工作品质影响着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所以,强化门诊西药房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笔者总结我院门诊西药房以前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管理措施[1]。

1 优化外部购药环境

门诊西药房的工作量巨大,病人拥挤的情况十分常见,紧张的氛围随时可见。病人心情急躁,而药师工作繁杂,两者非常容易发生冲突。倘若药师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再受到病人情绪感染之后非常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上面的情况,可以在取药窗口等待区置放栏杆,让病人排队取药,避免一些自觉性差的病人插队引起纠纷。还可以在大厅中设置等候区,部分身体不适的病人可以在休息区等候,舒缓病人的情绪。此外,门诊西药房的窗口必须保持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并且要清楚的标示发药以及咨询窗口。

2 构建一整套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

要提升门诊西药房的药学服务品质,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门诊药房药师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来进行工作,坚持依法管药、依法用药。门诊西药房必须构建一整套完整的药品管理制度,让药房药师的工作既然有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且第一时间处理,从而使得病人用药的效果及安全得到保障。相关制度的制定必须要针对门诊西药房工作的特性以及在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从而制定门诊西药调剂标准操作流程、特殊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效期药物报告制度、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一些列完善的门诊西药房管理工作制度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的奖罚制度。关于门诊药房房药品的使用必须与流行的疾病以及对应的季节紧密项链[2]。所以,门诊西药房必须要依照药品实际的使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药品管理体系。而一套健全的奖罚制度可以使门诊西药房的服务品质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使病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包括在一定程度上对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形成约束以及降低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等,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 药品的包装管理

国内医院在药品包装管理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药品标签的防伪能力不足,药包材料的安全性及环保型达不到国际标准。针对这些不足,门诊西药房必须强化药品标签的管理措施,对进药途径严格把关,以防伪造与品质没有保障的药物进入门诊西药房。此外,还要添加药品的使用标签,以防病人因为错误使用发生事故。

4 优化人员素质

4.1 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门诊西药房要定期组织安排药师进行药品相关法律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考核药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此外,门诊西药房还要多组织安排药师参与专业的知识讲座,让药师掌握目前药学知识信息的最新动向,让有药师的思维紧跟时代的发展。

4.2 提升药师的职业素质。药师作为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待病人的时候必须要展现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药师要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柔和的语气来接待病人。有条件的门诊西药房,也可以专门组织药师参与礼仪培训,以达到提升药师职业素养的目的。

5 西药房管理的现代化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门诊西药房传统的工作方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门诊西药房必须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设施进行管理。而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实时掌握药品的存储状况,防止积压;还可以将病人的检查结果与病例进行联系,从而强化对数据信息的深层分析。此外,门诊西药房还可以采取超市化的管理措施,将传统的售药窗口更改为开放式的售药超市,病人取药更为方便。需要注意的是,门诊西药房还必须培训一支具备职业药师资格的药师队伍,才可以药房针对病人的实际病情,给予科学合理的咨询与指导。

综上所述,门诊西药房是医院药品保管和配送的重要场所,药房内的环境、药品的购进质量、储存情况、配送正确与否等均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其中,规范化的药房制度是保证药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本文提出了西药房现代化管理的一些意见和措施,希望为西药房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3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5岁(1986年1月18日)

居住地:重庆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 年8个月]

公 司:XX医院

行 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 位:护士长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护理学

学 校:重庆医科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工作经验,培训管理经验,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异常状况。具有病人安全管理、人员分层管理方面的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好医院与病人之间的纠纷。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佳,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护理行业不仅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它更需要不断的付出和不求回报的精神,我相信我可以胜任它并且做到最好。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目标地点: 重庆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护士长

工作经验

2010/4—至今:XX医院[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护理 护士长

1、辅助麻醉师熟练的进行配合操作;

2、负责接待门诊就诊患者,解答患者就诊时提出的疑难问题;

3、管理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卫生设备等物的请领、报销工作,检查手术用品的准备情况;

4、组织护士的业务学习,指导新护士的日常工作;

5、协助院长管理各科室医疗护理工作。

---------------------------------------------------------------------

2009/3—2010/3:XX疾病治疗中心 [ 1年]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门诊 医院管理人员

1、负责医院的健康宣教工作,协助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

2、负责医院病人的安全管理,避免就医环节的安全隐患;

3、制定医院工作人员的员工守则,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4、负责协调门诊排班;

5、负责协调处理投诉,有效解决各种纠纷。

---------------------------------------------------------------------

2008/7--2009 /2:XX卫生护理中心 [ 8个月]

所属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护理 护士/护理人员

1、管理会员健康档案,负责会员健康维护;

2、负责健康体检,接种疫苗,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护理;

3、负责术前准备,协助治疗及术后护理工作。

4、协助完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等;

5、协助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重庆医科大学 护理学 本科

证 书

2008/6 护师资格证书

2007/7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4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污染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52―02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作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治疗疾病,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因为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给病人或家属带来其他的污染,使其再次感染其他疾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身心受损,而且违背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原则。

1 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办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

来,各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职责是否能够旅行、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是否有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以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各种设置情况和对《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专门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资料记载、交接记录和保存情况;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情况等等,如能按要求能制定相关的制度,资料齐全,记录清楚明确,那么他们对医疗废物管理应能按要求执行。

2 对本市中小型门诊处理废物的调查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可知,本市大部分大中型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比较重视,能够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自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了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库房并且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配置了医疗废物警示标示、具体说明、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有的和特种垃圾站建立了委托处置关系,签定了运送、焚烧合同;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但是仍有大部分中小门诊没有按《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去做。目前本市登记在册小诊所1971家,日生产医疗废物2.5吨左右,除部分诊所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外,绝大部分产生的医疗废物均为自行处置。这些医疗机构没有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没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没有集中处置的设施,自己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办法焚烧,比如用小型焚烧炉,还有的在野外露天焚烧,小诊所的管理人员对业务知识概念不清,不会个人防护,操作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调查示,他们检查了46家中小门诊,只有一家门诊部的特种垃圾管理处签订了处理合同,15家门诊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6家门诊的医疗废物自行焚烧,其余24家门诊的医疗废物去向不明。我单位是学校,是专门培养护士的学校,学生上完实验科或护理操作完实验垃圾,也没有明确的去向。而社区52%的中小门诊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很可能与一般垃圾混在一起,但医疗废物不同于生活垃圾,主要是医疗活动过程产生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带血的棉棒和纱布等用品,医疗废物在处置、储存和运送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传染性,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用品,流失后大部分流入不法商贩手中,他们低价回收后加工制成纯净水储水筒等塑料生活用品,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对中小门诊医疗废物的处理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严峻问题。

3分析以下原因有关:

3.1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特别是领导或主要负责人员,相关概念不清楚,管理意识不强,对条例和办法认识肤浅,领导不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对垃圾不分类、不密封,焚烧不充分,对有些废物如输液瓶是否为医疗废物认识不彻底,甚至医务人员自己都重复使用输液瓶。

3.2中小门诊受利益驱使门诊、诊所床位少,赚钱少,他们决不可能与特种垃圾站签订合同,当然就近医疗机构也不会无偿免费处理医疗废物;本市有好些厂矿医院,工厂效益差医院效益也很难维持,按特种垃圾站收费标种收费,他们就更难维持,这给医院带来很大的负担。

3.3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病人来不做预处理,各种病人都接触,有些传染病也有截流现象,好多医疗废物就地焚烧或是掩埋,甚者随处乱仍,造成局部地区周围人群的污染,他们认为山高皇帝远,无人能管得上他们,这是观念意识不强的人;而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们,他们也想认真处理医疗废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每日医疗废物不是很多,储存又不合适,相关单位也不可能为此单独跑一趟,就造成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3.4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宣传不到位,缺乏现场指导,监督检查不力。如《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各大中小医院接到了文件,而部分地区工作人员就根本不知道,有的是从报纸上肤浅知道一些,具体内容知者甚少,没有宣传、没有培训,没有现场指导;在检查时是否对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有过检查,而对未注册的小门诊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 对策

自从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理》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新的局面,各级医院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送到集中处置都在不断的按照〈条例〉要求操作。但这毕竟是一向新的任务,人们在接受这些新生事物的同时,对它的理解欠缺,思想认识不能完全到位,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积极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值得考虑的。

4.1 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条例》和《办法》,强化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对辖区内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指导各个区县的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确实将《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落实下去;建立从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帮助他们作好个人防护工作;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一步细化;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帮助中小门诊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小门诊和效益差的厂矿医院,他们的医疗废物的处理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为了顾全大局,也可以免除部分费用,鼓励他们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

4.2 各中小门诊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用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4.3对于边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加大检查指导工作,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时,要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对确实集中处理有困难或不方便的门诊,指导他们就地焚烧须多少度能达到充分燃烧,深埋多少能达到要求,杜绝因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而造成再次污染。

篇5

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提前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预约诊疗率及复诊预约率均为100%。

2、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合理安排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就诊病种排序(内科)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专门开展针对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的检验小组。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住。

3、将院外术前检查、术后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三、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今年,我院组织医疗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病历质量,处方质量、医疗临床应用技术、医院感染检查各10次,通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考试、“三基”培训及考核、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处方点评等活动,使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治疗好转率、出院病人临床路径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CT及MRI大型设备检查准确率大大提高,急诊平均留观时间、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现患率稳步降低,并早已开展检验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平台。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不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使医院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药事服务。

医院现有专职药师人数14人,每月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每名医师进行处方点评:有合理用药指导,严格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同时医院还开展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和处方、病例质量点评工作,使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稳步走上新台阶。

六、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xxxx),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xxxx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七、存在的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无自助查询服务。

2、门诊缴费渠道单一,门诊一站式服务尚待完善。

3、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却未实现远程会诊和信息共享功能。

4、未开展日间手术。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置自助查询、挂号、缴费设备,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

2、加强与医联体医院的沟通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3、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讨论研究日间手术的病种及流程,严格控制平均住院日。

对照《2018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信息表》(医疗机构),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篇6

关键词:经济管理;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医疗保健服务,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医疗保健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要做好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医院经济活动的根本依据,它要求管理者依据任务计划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对医院的经济规模、财务结构以及资金渠道进行估计,准确地反映出医院各项经营活动的收支状况。

现阶段,我国在宏观上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补助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等控制措施,由此可见,医院的收入预算要考虑到财政补贴、医疗业务收入、等各个方面。支出预算要考虑到专项财政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等各个角度。

一方面,预算工作越精确,在实践中就越容易落实,因此,预算工作必须做到详细、具体。另一方面,医院的预算一旦经过审核批准,不能够轻易变更,所以,预算工作必须做到精益求精,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合理。

二、完善科室成本效益核算

1、收入核算。病人入院后,科室根据病情所开展的各 治疗活动,都应该按收费标准收费,并将收费项目及金额记入病人分户账中。核算室在月末应对当月出院病人进行费用统计。根据门诊收入、住院收入项目分类整理,按临床科与医技科分成比例形成科室的收入 。

2、支出核算。科室为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而领用的药品、敷料、消毒材料、卫生器具、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印刷品、职工和招聘人员工资、工作人员奖金、水电气费、修理费、设备折旧费等计入成本,与科室效益奖金挂钩。

3、效益核算。实行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效益核算,有利于引进科室成本概念,加强成本意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年初以各科室 两年利润为依据制定本年度经济指标,每月在“质控与目标责任制奖惩办法”中公开科室完成经济指标情况,并与科室负责人岗位津贴、科室人员奖金挂钩,奖惩分明,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实现医院、科室、个人收入同步增长。

4、改进核算手段。实现微机核算,使科室成本核算进一步快捷准确。将各项收入和各种成本信息准确无误地输入核算系统,加以归纳整理、分析与显示。

三、加强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规范进货渠道

药品、卫生材料是医院进行医疗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药品要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设专职或兼职的药品会计,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病人用药安全,防止损失浪费。另外要核定药品材料库存定额,建立药品材料周转金制度。库存定额要根据床位多少和门诊量大小以及采购、交通、以往消耗等情况核定。数量不足的要补充、库存过多的要控制。保证药品材料的周转率,不占用过多的流动资产。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药品、器械设备种类繁多、数目巨大,如果医院的进货渠道不规范,就会导致价格波动,使医院的支出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进货渠道不规范还可能导致采购的器械不符合标准,从而给医院造成更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规范进货渠道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

四、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是医院经营活动的准绳,加强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医院内部的经济稳定,有利于医院外部活动的收支平衡。使医院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在具体实践中,医院的经济制度要包含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等各个方面,使相关制度详细到以下每个部分:1、财务工作管理制度。2、收费工作管理制度。3、价格管理制度。4、退费管理制度。5、借款管理制度。6、报销管理制度。7、现金管理制度。8、决策管理制度。9、内部牵制管理制度。10、往来款项管理制度。11、成本核算管理制度。12、物资分配管理制度。1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4、档案管理制度。15、岗位轮换管理制度等。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要依据《医院财务监督制度》严格地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其中,包括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收支凭证进行审核,确保有关票据内容真实、项目清楚、手续完备,对于存在疑点的账目凭证,要及时进行审查核实并且纠正。

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医院的发展状况,无论是什么工作,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影响着最终的工作效果,在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全面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一方面,有助于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端正他们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可以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以及娴熟的工作技巧,在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文明服务。

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而言,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可以保障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性,从而确保医院的合理经营,推动医院持续较快发展。

六、结语

医院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复杂,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有关管理人员灵活运用,并不断改进管理手段,探索经营方法,以确保医院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逐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推进同级医院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加强简易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主管护士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整体化护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篇8

关键词:风险因素管理;发热;护理

为了深入探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门诊发热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门诊发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有37例,女性有31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在(36.82±2.92)岁。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推行风险管理:①构建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制度,贯彻落实门诊管理制度(譬如报告制度、门诊交班制度、不良事件登记制度等),规范发热患者挂号、就诊及治疗、住院等流程,健全医护人员管理与药品管理人员管理机制,增强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②增强医护人员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改善医院就医环境;③于发热患者住院期间,对其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找出预防策略,制定针对性准则,最大限度地预防此类不安全因素的发生;④强化管理,加大力度。重视预诊分诊,包括预诊、挂号等过程,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预防传染病传播,缩短其候诊时间。

1.3观察指标 ①风险发生状况:主要包括猝死、压疮、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②风险因素认知状况:借助护患沟通方式进行调查,依据患者神志、营养、卧床时间、压疮等掌握程度等来开展系统评估;③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及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与风险事件发生状况分析 实验组风险因素认知率达100.00%,风险事件发生率达5.88%,对照组依次为64.71%、29.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1.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据有关统计发现,医疗纠纷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这对医院及患者均存在着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与医院的长远发展[1]。据有关研究表明,院内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是诱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关键因素,其主要涵盖医护人员技能、自身素质不健全及门诊管理不当、缺乏临床护理经验、环境管理不当、门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2]。由此可见,门诊风险因素管理该改善门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另有学者通过对500例门诊患者推行风险因素管理,发现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80%)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前(12.40%),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7.00%)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76.00),表明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对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3]。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于门诊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能保证门诊发热患者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燕玲.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4(12):73-74.

篇9

根据县局《关于县乡医疗卫生单位20XX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的要求,XXXXX卫生院按照自查的范围和项目,结合本院20XX年的实际情况,逐条对照,认真核查,现将自查结果作以汇报:

一、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及制度执行情况

1、本院按照《会计法》及《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先后制定了《财务工作制度》、《会计监督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原始凭证管理制度》、《财务报销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2、财务收支实行一签三审制度审批制度。医院设专职会计1人、出纳1人,会计、出纳严格依照钱账分管的内控原则开展日常工作。

二、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情况

1、本院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及权责发生制原则,采用复式记帐法按月具实、合法进行会计帐务外理,未发生滞留、挪用专项资金(包括合疗、医保等专款)现象,日常业务收入无坐支、私设小金库和虚列支出等行为。

4、20XX年收支结余:20XX年年末结余14万元,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6万元,转入事业基金8万元。

三、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情况:

由于本院业务用房20XX年拆除重建,未开展住院业务,本院对下属的XXXX门诊(1-6月)XXXX门诊部(1-9月)给予60%的基本工资和60%的津贴拨款,差额部分及费用由各点独立核算。从报表反映出来的总体情况是:职工的全额工资和全部津贴全部到位,未增加新的债务,达到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模式,无坐支、隐瞒、乱开支、乱发资金津贴等现象。

总院人员工资、津贴按绩效考核并坚持按月向县局送审后发放,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等所有费用开支均参照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列支,并实行经办人、院长、财务签审小组三签字,无挥霍浪费现象。

四、银行帐号开设和管理

全院共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开立了基本帐户、专用专户、国债项目资金专户、全县乡镇卫生系统退休人员工资专户四个账户。不存在私开账户情况。

五、预算内外票据管理、使用及物价政策执行情况

总院对在财政部门领用的门诊、住院发票由专人负责任管理,实行验旧领新,对各点的票据领用建立了详细台帐,保证了票据的安全。医疗收费标准、范围和药品加价严格按物部门的规定操作,20XX年8月份顺利通过了县物价局的全面检查。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依法办事,无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六、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合疗、孕娩补助等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县局相关文件要求,在收到款项后三天内转帐支付。上报补助资料真实,既不存在虚报冒领、恶意套取,也不存在滞留、挤占、挪用。

七、资产管理情况:

篇10

[关键词] PDCA循环;危急值;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22-02

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国的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1950年由戴明博士带到日本,广泛应用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称为戴明环。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得到检验信息后,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危急值”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检验科,并将放射、超声、心电图及病理等科室符合危急要求的检查结果归入到“危急值”范围。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是全球医疗服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已引起WHO及各国的高度重视[2]。医院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直接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我院于2011年7月5日对6月份 “危急值”的管理情况进行追溯性检查,结果临床“危急值”管理的合格率只有42.5%。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3]中明确提出建立并实施“危急值”管理制度。为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及患者安全需要,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设有7个病区、1个ICU 、手术室、急诊室、血透室等临床科室及相应的门诊诊室,还有化验室、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

1.2PDCA管理法

首先成立PDCA管理小组,定于每个月初检查上一个月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全院各医技科室“危急值”登记本的登记情况与临床科室的登记本进行对照比较,检查不准确的地方,同时对有“危急值”的病历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医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知晓度及病程记录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改进过程中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制度和操作流程等,最后达到标准化。

1.2.1 成立PDCA管理小组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医务科和护理部成员、各科主任和护士长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确定目标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督查实施、不断循环总结提高,并制定标准化流程和制度。

1.2.2 存在问题①病程录:漏记和化验结果记录不准确,记录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②漏登次数:病房和辅助科室均存在这种情况,有的是病房登记,辅助科室没登记;有的是辅助科室登记,病房没登记;③登记内容漏项:如住院号或门诊号、危急值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接获者、被通知主管医师等;④登记内容错误:如患者姓名、检查结果写错,工号与名字不相符、检查项目符号写错;接获者写错报告人姓名,报告人写错接获者姓名,有的写成同音字,有的截然不同。辅助科室与病房记录的时间不一致,有的相差几分钟,有的甚至相差几小时;⑤科室范围太大:辅助科室在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表时把患者科室范围写的太大,如内科,没有分出内1、内2还是内3;有超范围和项目报告“危急值”;⑥ 有的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比较简单,设计不符合要求;⑦卫技人员对“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知晓度不高。

1.3原因分析

①制度 制度不够完善执行时间不长;“危急值”报告流程不规范;卫技人员没有完全掌握,也没有完全按制度和流程操作;②人员 职能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危急值”的学习和解读不到位,督查不到位;检查结果没有在会议上反馈,卫技人员对“危急值”制度不熟悉、不重视,认为只要患者处理了,记录比较随便;有时工作忙,没有及时记录,没有建立良好的规范化习惯;③ 方法 辅助科室医生及病房护士,对“危急值”的记录不认真,存在随意性,电话报告时说话声音不清楚,又不好意思让对方复述;病房医生对“危急值”处理后病程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4 计划(Plan)

1.4.1改进方案 ① 完善“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 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明确临床医师、护士、辅助科室医师的职责;② 统一“临床危急值管理”报告登记本(首页附上危急值参考项目和范围);③ 院周会上强调“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性,反馈每次检查结果,然后在院内网上公布;④ 提高职能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对“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二级培训;要求卫技人员熟记“危急值报告参考范围”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二级检查;⑤ 辅助科室医生、护士、临床医生按要求及时、准确记录;⑥ 请信息科协助设置相应的程序。

1.4.2时间2011年7月1日~11月1日

1.5 执行或实施(Do)

①质管办、医务科、护理部共同修订“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②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临床危急值管理流程”,并将内容汇编到员工的应知应会手册上,分发给每个员工,同时挂在院内网上,以便大家自学,达到熟记“危急值报告参考项目和范围”及相关内容的目的;③统一“临床危急值管理”报告登记本,临床科室登记本内容:日期、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姓名或工号、报告者电话、报告时间、接获者签名、被通知的主管医师签名、被通知的主管医师护士签名;医技科室登记本内容:日期、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结果、接获者姓名或工号、接获者电话、报告时间、报告者签名、备注;④辅助科室按照危急值范围严格核查检查指标,及时报告并记录;住院护士接获报告的同时进行登记并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危急值,根据医嘱积极处理并及时记录;⑤门诊患者若首诊医生不在由门急诊护士安排其他医师接诊;医生根据危急值,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并在病程录中记录,避免漏记和错记现象;危急值报告及时登记,规定一边通话一边记录,记录时字迹要准确清楚,最后打、接电话双方需对记录内容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结束通话,全院统一以电话结束时间为记录时间;报告时间按照北京时间填写,所有的时间记录精确到分钟;同时通过LIS系统查阅报告,确保无误;⑥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本科室的危急值记录要进行随时督查;护理部、医务科、质管办每个月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并把检查结果在院周会及院内网上反馈;⑦请信息科协助设置,一旦某个患者出现“危急值”,电脑立即出现提醒框,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急值”,从而得到及时处置;⑧质管办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与沟通。

1.6检查(Check)

①“危急值”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由42.5%提高到98.6%;②临床访谈普遍认为医护人员对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已经非常认真、快速、规范。

1.7处理(Action)

通过检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新问题出现,对未解决问题或新问题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从而促进“危急值”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①标准化: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流程;②持续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数据收集,避免反弹,直至新流程稳定运行;③进一步改进空间:随着临床业务的不断拓展,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临床“危急值”的范围及项目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再进行跟踪检查,以保证“危急值”报告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还可以利用短信的方式直接提醒临床医生,以避免人工通话导致的信息错误及多次转接导致处理时间延长。

2 结果

通过PDCA循环改进,我院临床“危急值”管理的执行情况合格率从2011年6月份的42.5%上升至2011年10月份的98.6%,上升了56.1%。今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因危重患者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纠纷或不满意。见表1。

3 讨论

通过成立PDCA管理小组,不断地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组织改进和实施,使“危急值”报告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标准化。加强了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可随时发现患者的危机状态通报,随时处置;同时使医护人员了解并掌握“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以及危急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护士观察病情及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了准确信息。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作业品质,保障了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根本[4]。2008年十大医疗安全目标的推出,体现了卫生部高度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如每天新闻报纸、网络中报道了一些医疗事故案件[5],都是因为医务人员不注重患者安全,工作没不细致规范。通过4个多月临床“危急值”管理的PDCA循环,合格率从2011年6月的42.5%上升至2011年10月的98.6%。主管医生能第一时间得到“危急值”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其危机状况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处理,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并且各部门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安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使医院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姝,巩丽颖,吴洁.危急值检验标本的护理质量控制[J]. 护理学杂志.2008,23(3):19.

[2]马晶森,杨萍. 在临床中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构想[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48-349.

[3]杨敬.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M]. 第一版.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