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10 07:1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诗词

篇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诗词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唐诗、宋词就是其中之一。

诗词与中华汉字就像一对好姐妹,,总也分不开。中华汉字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远古时期,聪明的人们发明了象形字,并在龟壳、坚硬的骨头、象牙等上记录,这就是甲骨文。有经过了许多年的演变,终于变成了如今的汉字。在古代,也有一些书法家的字流传到了如今。如王羲之,他的草书豪放大方,具有英雄魂魄的气质;欧阳修的楷书秀丽端庄,字中透出一股秀气。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好好继承它。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魅力四射,慢慢品读,细细咀嚼,便觉得余味留香,韵味十足。走进唐诗吧!去体验古人的送别情怀,王维在渭城送元二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送杜甫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唱古今,汪伦送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人感受到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去感受诗人常年在外的思乡之情吧!李商隐因思念妻子,动笔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白躺在床上,皎皎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他望月生情,写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孺妇皆知,家喻户晓;王维在异乡,重阳节到来时,心头不禁生出了悲情,笔下便泻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读了这几句话,何人心上不涌起思念家乡的伤感?

诗是古人抒绪的一种方式,我能在其中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诗如画,在那具有魅力的唐诗中,我们仿佛身在其中;诗富于哲学,聪明的古人在诗中蕴含了各种人生哲学,使读者受用无穷。

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前宋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写得词《声声慢》表现了她难以言传的凄楚悲伤之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用一连串叠字表达了这种凄苦的心境,更是千古流传。岳飞的《满江红》表现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词都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苏轼的《浣溪沙》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我们要拥有乐观阔达,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词是我国的文化之一,不仅能说,还可以弹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词,品味宋词!

唐诗宋词,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瑰宝,必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地一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品,更要让我们去传承它,保留它发出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让我们传诵中华唐诗,流唱千年宋词!

篇2

关键词:诵读;古典诗词;深入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79-01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语文教材中一部分精美、典范乃至流锤千古的篇章,而怎样学好古诗词,怎样激发学生想去诵读那些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遥远的古诗词呢?由于古诗词自身特定的特点:语言精炼和谐、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层面的感知上,难以去进一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因此,只有把他们“想读”的兴趣打开,“渴望读”的心情点燃,“迫切读”的冲动挑起,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们才会主动、积极、热情地进入诗词意境。

一、走近古诗词

走近古诗词就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想使学生走进古诗词,使他们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题西林壁》中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不同角度写庐山,作者大胆奇特的视角,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其中的道理。《枫桥夜泊》中作者通过“月落”、“乌啼”、“钟声”等巧妙的表现,让千年之后的我们感受到了这份千年哀伤,品读咀嚼,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二、走进古诗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诗文60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荡起“诵读和感悟”的双桨,尽情遨游在诗海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珍珠。

我们充分发挥早读时间和课外阅读课的优势,灵活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习教材和《课标》中推荐的诗文篇目。让学生在教学之前先熟读成诵,然后与教师共同感悟欣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水平。

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诵读效益,师生经常一起或朗读、吟读、唱读(用各自喜爱的歌曲、戏曲等的优美旋律把诗词演唱出来)、背读、译读;或共同背诵,听写、默写;或合作学习,相互赏析。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绝大部分学生能快速准确地默写这些优秀片段、名句。学生在读――背――写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逐渐就养成了勤读书,勤积累的良好习惯,诵读水平和欣赏品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诗歌也不例外。要提高学生初步欣赏诗词的水平,光靠诵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学会对诗词的整体感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整体感悟呢?

我们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有效地利用工具书、相关资料和注释,来学习古诗。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已有的生体验和课堂所学的经验,加深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学习,查阅资料,相互质疑、释疑,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内外适时点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并不断鼓励学生把独特的体验写出来,向外投稿,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如果形成了这种轻松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进入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化境……

感悟的高层水平就是学生能把已有的生活体验恰如其分地引进课堂,把课堂学得的先进经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不少学有所长的学生能把独特的生活感悟描绘出来,积极向外宣传推广,并能形成气候,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篇3

目前,激发兴趣、创设意境、情感体验是比较常见的三种古诗词教学法,但这些教法仅仅流于课文范文知识结构的层面,要让学生学好诗词,应该从更系统、完整、多元化的角度去考虑。因此,本文将从导学系统、范文知识系统、作业系统、评价系统四个方面来简述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一、从导学系统认知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与诗歌风格,为理解文本做铺垫

(一)深入了解作者生平与作品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心灵共鸣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教学准备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预习课文,让学生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搜寻有关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诗歌的具体写作背景等信息。诸如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特点,熟悉诗人的生平际遇,鉴赏诗歌的具体写作背景等,把所得到的资料整理成一个简短的PPT,并请学生代表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展示。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或逸闻趣事来展现他的精神世界,包括思想、个性气质、情感倾向和处世态度,揭示背景、经历与作品内容、风格的因果联系。因此,学生在搜集资料预习诗歌时,对理解并赏析诗歌作品文本有了良好的心理铺垫,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步认知诗歌风格,学会举一反三

让学生课前预习并判断所学诗歌的类型、风格。因为,即使一个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也会创作异于此风格的作品,学生还是需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例如,苏轼是我国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但也会有婉约风格的作品。杜甫虽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但青少年时也不乏优秀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作。因此,判断一首诗歌的风格不能过于单纯地根据诗人的主要风格。同时,学生需要联系自己之前读过(包括初中学过的)的同样类型的诗歌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点评,进行及时的知识反馈。

二、范文知识系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文本理解更深刻

范文知识系统的教学包括诗歌文本的语言文字、语言特色以及诗歌写作手法、意境的分析。

(一)“诗―词―诗”理解法与星点记忆法的结合使用

诗歌的语言精练,所以意境抽象不好理解,学生在初步阅读诗歌的时候,也许会对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有初步理解,但要掌握诗歌的精粹可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来实现。如《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字就把全诗所表达的幽静清新的意境展现出来,让学生注意到这个字的功用,找出这个字与全诗的关系,那么全文的分析就变得浅易清晰,让学生回归文本,完成一个“整体―局部―整体”的解读过程,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雨霖铃(柳永)

寒蝉××,对长亭晚。骤雨××,都门××无绪,留恋处,××催发。××相看××,竟××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教师可利用PPT把诗歌的关键字(如上文除“×”之外的字词便是关键字词)显示出来,作为背诵的提示,然后让学生在背诵时把作“×”标记的字填上,可以个人、小组、全班反复背诵的形式进行,那么,无论诗再长、再难,学生也能准确背诵,由此增强学习及背诵古典诗词的信心。

(二)对比探究法的使用

景,由情而生;境,由情景交融而生。古诗词的主题离不开山水情、故乡情、离别情、爱国情、志向情等几个方面,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意境呢?

一首古诗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同作者的其他诗作,甚至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诗作都有广泛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同类诗的比较,对诗人不同时期诗词作品的比较,甚至对古诗词与现代诗的比较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体会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这样不仅加大了课堂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也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同一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可以从中了解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

例如,李白早年的诗歌豪放、潇洒,如诗作《将进酒》。但在晚年,他的诗作略显颓靡,也有哀伤之作,如《越中览古》。

2.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赏析,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登高》(中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一诗以“安史之乱”为题材,教师可以联系诗人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来评讲,让学生共同感受杜甫多次在作品中抒发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同一种情感通过不同风格或表达方式展现的作品(同作者或不同作者,同时代或不同时代)放在一起比较,更容易让学生体会二者各自的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比较现代诗与古诗词两种诗歌对同一种感情的不同表达。

柳永的《雨霖铃》(中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表达他对爱人的爱情与离别情,风格婉约,充满哀怨惆怅,这是他对爱情的表白方式。我们可以结合舒婷的《致橡树》,让学生明白:现代爱情倡导直率、坦白,表达从不含糊。由此突出《雨霖铃》的风格含蓄隐晦的特点,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以柳永为代表诗人的婉约派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头脑风暴法”的借用

“头脑风暴”是国际公共管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会议方式,参加成员各抒己见,不相互表扬或批评,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此方法,在课堂上对课文理解的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说出自己对字、词、句及意境情感的感受,教师在抒发意见后不立刻对学生的言论作出反馈,可以在全文讲授过程结束之后,让之前曾经发言的学生说出他们学后的感受,并对自己学习课文前后的理解做出对比与简单评价。例如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可以让熟悉有关赤壁历史的学生各自说出自己对词中有关赤壁的描述并说出自己的历史观,课堂上思维的碰撞会使每一个在场的学生都在心灵上作出一定的回应,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产生了。

三、完善作业系统,有效巩固并提高知识与技能

合理的作业设置能让学生及时地巩固课堂知识,甚至能把课文内容与其他知识有效地联系并延伸。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配套的课后练习或练习册的作业习题样式还是走得十年前旧教材中习题样式的老路:先是汉字拼音复习选择题、课文内容理解选择题,再是课文内容理解填空题及文段阅读问答题,最后就假装有创意地来一个拓展题。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更别说与专业的应用相结合了。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业系统就能引导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质疑中提升思维品质。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到以下问题:

(一)优化作业习题的内容与结构

旧教材练习册的编者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会像普通初高中的学生一样,即使在同班同级,都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既然如此,在我们的作业系统中,我们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把习题按一定难度分层列出,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由此,我们便可达到让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差距缩短的教学目的。

目前,许多练习册都在课文练习最后加入思考题作为拓展,但许多都没有跟实际生活或职业结合。教师只有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细致考虑到不同专业班的职业需求,适度把课文的知识与职业联系起来,在作业布置中提出详细的要求,摒弃模糊不清的作业描述。这样一来,学生就在作业中找到语文在实际中的使用规律。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导学系统中,笔者提议让学生搜集诗人生平与诗歌背景的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以此类推,学生在学完一首诗词后,预习下一首诗歌时,学习并模仿教师,个人或组员合作制成一个PPT,在下一节课上当一回老师向班上同学授课。这种尝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迁移,与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诗词学习的方法。

(三)注重指导学生的日常阅读积累,为课内学习奠定基础

中职语文上、下册都有唐诗宋词的作品,教师可以在学期的一开始,把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三个时期,把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两个派别,将以上内容布置给全班的若干小组进行阅读积累,扩大学生的诗词阅读面,为日后的课内学习奠定基础。

四、善用评价系统,观察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一般可分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三种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选取评价模式。

在诗词教学和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质量分别做出评价,并制作出教学评价量规表。(附表1)

表1 教学评价量规表

[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分值\&得分\&\&A(8分)\&B(6分)\&C(4分)\&D(2分)\&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课前预习

准备充分\&\&\&\&\&\&\&\&课堂上积极思考与发言\&\&\&\&\&\&\&\&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与任务\&\&\&\&\&\&\&\&课后认真

完成作业\&\&\&\&\&\&\&\&小计\&\&\&\&\&\&\&\&]

篇4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传播模式;价值

实现《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推出的全新力作,无论是节目的创作理念、制作效果还是收视成绩,都取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让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该节目兼顾娱乐性和教育性,以中国诗词为核心内容,通过创新节目发展思路和表现形式,在轻松欢乐的竞赛氛围中向观众传递和普及文化知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兴趣[1]。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具有知识传播价值与文化普及功效的中国古典诗词为对象,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内容品质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基于这样的思考,文章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传播模式和价值实现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话题性与趣味性的突破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解读

从2016年开始,《中国诗词大会》持续热播,其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把主流文化元素和电视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传播,极大地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追求[2]。1.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民族历时几千年而积淀下来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形象。可以说,诗词之气质与韵律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和血脉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借助多种渠道“入侵”我国,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国诗词大会》及时而准确地捕捉到了社会公众汲取文化知识的意愿,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再一次对诗词文化开展有效的传播工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诗情画意”“家国情怀”的渴望。应该说,《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之张力,展现了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2.深耕中华文明与文化精神诗词是中国汉字语言文化之精华部分,能够凭借寥寥数语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凸显其中的人文智慧与主流价值。基于此,中央电视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对中华文明及其中的文化精神进行深耕,最终在“诗词”这一方“土地”上获得节目的创新点,借助选手、主持人、点评专家和观众的力量再一次传承与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了主流文化价值。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由于深刻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自然而然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格与文化品位,体现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格调,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的人文精神与美学情趣相得益彰。3.挖掘中国智慧与文化内涵在当前众多电视文化类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和传播中国文化信息的道路。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蕴含在电视媒体中的中国智慧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的“定点释放”,实现了电视节目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完美转型。这一节目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制造了一起极具内涵的文化热潮。电视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和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此外,文化名人的点评让《中国诗词大会》别开生面,亮点纷呈。同时,《中国诗词大会》在向全国观众进行文化普及的过程中,也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4.顺应社会发展和文化潮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电视媒体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对诗词文化的有效传播。实际上,在我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却正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借助更多载体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继而构建民族核心价值,打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形象已经迫在眉睫。《中国诗词大会》以敏锐的视角,及时察觉和巧妙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与民众的文化诉求。该节目放弃了急功近利的理念,坚持原创式的电视节目生产格局,极大地展现了对质量的追求与价值的坚守,并由此赢得观众的支持和喝彩。

二、《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模式

《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在节目定位、内容设置、主题界定、人物选择还是在观点设计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向上、通俗易懂和充满亲和力的一面,在充分弘扬中国诗词文化的过程中,为人们重新认同主流文化创造了新的平台和传播渠道。《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传播一般借助以下四种模式。1.以互动和真性情解说文化语言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以展现主流文化为出发点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的解释、分析和传播,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和主流意识得到了理性对待。与此同时,节目通过与现场观众、选手、嘉宾、场外观众进行互动,展现其感性的一面,让人们在了解诗词歌赋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真性情”。比如,在对重病患者黄明霞的坚强进行介绍时,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之动容,节目在具备了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当然,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无论是答题选手的机智、主持人的知性还是嘉宾的幽默风趣,都让这一节目更具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诗词的时代。2.以娱乐和竞赛释放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在泛娱乐化或者“娱乐至上”的年代里,为了使文化类节目在媒体竞争中获得优势,脱颖而出,需要寻找更理想的发力点[3]。《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视作比赛之核心,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将文化的比拼置于一场娱乐竞技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使中国主流文化得到重新确认和发扬。观众在对数不胜数的文化符号进行重新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诗词大会》赛制设计的独到之处——它坚决摒弃了“热播”综艺节目“娱乐至上”的诉求,将诗词文化融入娱乐与竞赛中,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和主流文化直接接触,极大地展现了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底蕴。3.以诗词为载体,传播文化符号《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表明唯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深入挖掘与阐发中国主流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才能在延续文化血脉的道路上顺利前进。作为以文化继承和本土创新为理念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论是节目的观众定位还是内容选择,都能被称作全民参与的文化节目,其实现了普及性与专业性并重的目的。比如,在内容选择方面,大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诗词,几乎涵盖了忠孝、家国、仁义、道德等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观众在重温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避免了过度娱乐化导致的文化庸俗化,可以领略诗词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很好地实现了学术性和大众性的结合,在通过电视媒介进行传播之后,诗词背后的知识再次为大众所接受。4.以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传扬文化精神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在主流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传播的碎片化,深度学习与系统学习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不但让社会公众对诗词形成了集体遗忘,还会让中国主流文化形成更多断点[4]。《中国诗词大会》的适时推出及时扭转了这一状况,让社会公众了解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中国诗词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引导公众更加重视对诗词的学习和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传承。此外,《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播主流文化精神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诉求,让更多公众掌握和理解诗词背后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诗词大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对主流文化类电视节目来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收视率,除要注重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化符号外,还应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道路[5]。本文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点,电视节目除了要迎合文化节目大众化诉求,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不断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以此形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核心竞争优势。1.迎合文化类节目大众化诉求《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通过普及经典诗词的形式,拉近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社会公众对诗词文化的“最初印象”和“原始理解”。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使得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而若要实现此类节目的成功,电视媒体人除具有高度的文化传承意识外,还应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主流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将高深的诗词知识借助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之更加接地气,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还应借助娱乐、竞赛等形式来展现主流文化。这样一来,节目不但保留了思想性,还能向公众普及主流文化知识。2.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主原创《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特有的中国气派、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不可动摇的自主原创是分不开的。为此,电视文化类节目若想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必须始终将观众视作节目的中心,无论是如何严肃的主流文化知识都能够通过观众喜爱的方式加以呈现。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立足本土,强化创新,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原创节目,提升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3.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文化类节目若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要不断挖掘文化资源的传播潜力,使之在传承中创新,还应构建全媒体战略发展思维,使电视文化类节目与新媒介的传播规律、实际特征相结合,继而创新出与社会公众审美习惯以及收视心理相符合的文化形式。在借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全媒体参与,以此构建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6]。同时,文化类节目还应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和展现主流文化价值。比如,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通过台网联动的形式实现更多主流文化内容的多渠道传播,借助新媒体工具实现节目产品的延伸和传扬。4.拓展品牌文化价值空间《中国诗词大会》在借助电视媒介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在强化其责任感与紧迫感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品牌文化的价值空间。因此,对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来说,为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和提升自身优势,其需要顺势转变传播观念,不断拓宽传播途径,让主流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快捷。其中所蕴含的主流核心价值、公信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等,将借助品牌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发挥振奋人心、激发斗志、凝聚队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媒体镜像中,有必要将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共同肩负起持续传播主流文化的时代重任。

四、结语

篇5

一、介绍诗词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融入意境

初中语文诗词作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遭遇和实际生活情况创作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全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对学生介绍诗词写作背景,促使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情感感受体验文本,最终获得感悟。这一环节在诗词教学中是不能忽略的,只有当学生了解了作者背景才能从他的角度理解诗词,也才会读懂诗词,以诗人之乐为乐,以诗人之悲为悲。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石壕吏》时,就先给学生介绍说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间,唐军被敌人打败,为充实兵力则四处抓青年男子,导致当地民众苦不堪言。安史之乱后杜甫被俘,返回华洲过程中亲眼看到官吏将青年男子暴力抓走从军,在愤怒情况下创作了《三吏》和《三别》,杜甫在这个时代下看到罪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痛苦,所以其诗歌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情绪。此外诗词意境和风格都与诗人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多数诗人在成长中创作,在经历中创作,向世人传递内心的真实情感。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武陵春》一课时,就给学生讲解作者李清照在北宋败亡后经历了文物丢失、家亡、国破、夫死等不幸遭遇,内心郁闷不堪。之后前往金华,有人邀请她游览著名风景双溪,因无心出游就写下了《武陵春》,当学生了解李清照的写作背景后就能体会到作者幽怨、忧愁、孤独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加深学生诗词理解

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瑰宝,以爱国爱民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浩然长存的民族气魄以及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融入了中华血脉中,已成为发展、凝聚、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每篇古诗词的载体都是语言文字,涵盖不同的生活信息。学习诗词的目的在于从客观角度理解语言文字,将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即在相应生活背景下创设相应情境,从而实现高效诗词教学。诗词内容在语文教材中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较远,无疑会增加学习难度。所以在初中语文?词教学中教师可再现诗词中相关的生活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走入诗人生活中与其产生情感思想共鸣。某初中教师在讲解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课时,就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幽静的田园图片,使学生在轻松的生活氛围和恬淡的山水风光中入景移情,进而产生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由此一来就能较快地理解陶渊明在这首诗歌中表达的人格情操和生活理想。创设情境中还可借助音乐渲染气氛,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讲解《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课时,就运用古典忧伤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体会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悲伤情绪,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情感。

三、有效借助课外实践,优化诗词教学成果

篇6

【关键词】儒学文化;红楼梦诗词

儒教又称孔教或儒教思想,与道教一样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就确立在封建社会千百年的正统思想地位。与佛、道一起,被视为中国三大宗教,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和宗教集大成者。

儒教思想尊孔子为始祖,以其所创立的儒学思想为主干,以“仁”为核心思想,视“礼学”为基石,包括伦理、仁学、中庸之道和教育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教思想的核心内容。《红楼梦》诗词中儒教思想主要体现在“忠孝思想”和“礼教思想”,相对于这方面文化缺失的西方社会读者,译者就更煞费苦心了。

一、家,国观念

例1: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第三回)

He wastes his time and his ability,

Failing his country and his family.(Yang)

So shamefully the precious hours he’d waste

That both indoors and out he was disgraced.(Hawkes)

这是一首戏谑贾宝玉的词。原文中“国”与“家”,杨分别译成“county”和“family”,霍则用“indoors and out”一笔带过。这就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对国、家态度的差异。

儒教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和“朋友”五种,也就是五伦。其中,君臣关系被视为最重要的关系。故古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臣民对君王的绝对服从。在儒教教育思想中,强调对君王忠诚,做国家栋梁之材的古训。直到现代,教育仍旧强调要做对国家社稷、对民族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而西方社会的教育制度则完全不同,他们强调自我的发展,认为国家应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国家应当为你个人服务。由于缺乏原语文化的价值观,西方读者很难领会到中华民族强调的对国忠的内涵。

二、孝道

例2: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第一回)

Although fond parents are legion,

Who ever saw a really filial son?(Yang)

Yet though of parents fond there is no lack,

Of grateful children saw I ne’ver a one.(Hawkes)

“孝顺”是一项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在儒教思想所包括的伦理思想中,孔子宣扬忠孝观,提倡父慈子孝,特别注重子孝。他教育人们要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孝顺,孝养、孝敬和孝承。并且认为孝道是指儿女对父母之爱的回报,要懂得赡养父母学会反哺。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但是,西方文化中,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是相当注重自我的独立,他们以注重个人发展和权利的个人主义为原则。所以,在西方社会当中,“孝顺”就没有中华民族中这样强烈,他们强调个人,而非家族和集体,所以西方世界里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所替代。因而,杨用“filial”直译“孝顺”,而霍则因为“孝道”文化在西方世界的空白,所以才选用了“grateful”仅指代后代的善。

三、女性地位

例3: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第五回)

So talented and high-minded,

She is born too late for luck to come her way.(Yang)

Blessed with a shrewd mind and noble heart,

Yet born in time of twilight and decay.(Hawkes)

奴去也,莫牵挂。(第五回)

Don’t worry about your unworthy daughter.(Yang)

Now I am gone,oh do not weep for me!(Hawkes)

这两句前句是贾探春的判词,后者是她远嫁时的悲啼。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所以女子的精明对她们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纲常思想影响下,人们认为女子谦卑和顺从才是她们应有的形象。大部分古代女子没有和男子同等读书识字的权利,更没有和男子一样表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力的机会。此处的“精明”指的是探春满腹才干有主见,与“强悍”的程度有很大差别。杨用的是“talented”表明她的心气高志向远大,霍译成“a shrewd mind”有点程度过头。

“奴”是古代女子的谦称,体现自贬和低微的社会身份。杨用“unworthy daughter”恰到好处地将这一儒教内涵给体现出来。而霍直接用“I”一词,熟知西方文化的人应当都知晓,西方人是格外注重自我的。中国的“奴”用“I”替换,其中所包含谦卑以及儒教所包含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就丧失殆尽,自然目的语读者也就无法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国儒学思想了。

例4: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第五回)

Her heart is loftier than the sky,

But her person is of low degree.(Yang)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Hawkes)

这是金陵十二钗中晴雯的判词。她只是贾府的一个身份低贱的丫鬟,可是却有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心气。在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的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卑微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可言,被视为男子的附件。原文中的“比天高”实质上是一个隐喻的用法,指晴雯不同于其他女子的顺从,她敢和主子贾宝玉斗嘴,敢生气,这都是普通女子所不敢的。不同于袭人的那种社会所赞赏的顺从和谦卑,她敢想敢说敢做心气高。实际上这是对封建礼教思想的反抗。若采取完全字对字的僵硬译,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就无法体会出晴雯作为一个丫鬟做遭受到的礼教压迫和最终悲惨的命运了。

四、结语

中国古代诗词本身就有着不少民族特性的文化因素。《红楼梦》中这类蕴含有儒教文化色彩的诗词更是让英译难上加难。通过对比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的版本,不难看出由于中西方主流文化的差异和译者所处的民族背景迥异,而导致了对汉语文化特色词的不同处理。杨宪益夫妇在处理传统儒教文化思想时紧贴原语文化,采用直译的方式力求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内涵和意象。但是霍克斯却采取用西方思想替换中国儒教文化的方式,主要用同化翻译使译文更加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David Hawe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Group,1973.

[2] 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 党争胜.《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宏印.《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对比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朗诵诗词;制定计划;营造气氛;探索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83-01

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引导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经典文章或诗词

按年级背诵现代一些经典诗文及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古诗及《三字经》、《千字文》、国学名句等。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积累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2制定每日计划。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

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教给学生背诵古诗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4巧妙利用时间

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5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探索引导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篇8

作为一个名称,杜鹃同时指代两种生物,那就是鸟和花;而且两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历来的记载和传说来看,杜鹃的亦鸟亦花首先有时间上的原因。农历三、四月间,随着鸟叫,花也开始开放,似乎存在着某种不约而同的默契。如上举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中就写道:“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同时又与地域有关。杜鹃花产于蜀中(今四川),色彩红艳,于是有传说周代末年,有一个叫做杜宇的人在那里建立国家,做了帝王,后来治理不善,因事失位,他的亡灵便化成了杜鹃鸟,啼鸣不止,以至于泪尽出血,染红了满山遍野的花朵,人们因此也就把这种花叫做杜鹃了。

对于这两点,古人在诗词作品中多有吟咏。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他正是通过“三春三月”的时间和“蜀国”“三观”的地域,来绾合鸟与花,并巧借子规鸟(杜鹃鸟的别名)的叫声似“不如归去”,来寄托对故土蜀地的深切怀念的。而子规啼血染花的传闻,更成了人们诗文中常用的典故。如韩诗云“蜀魂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成彦雄诗云“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真山民诗云“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等等。当然,花的万山红遍是不可能“尽是冤禽血染成”的,但人们却宁可信其有而不愿疑其无,那是因为这一凄美的传说使花的艳丽也因此有了离奇浪漫的色彩,这种情形正和斑竹传说是由舜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泪下所沾而成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

杜鹃花是花卉中的大家族,在全世界有900多个品种;而我国在其中又占了59%,约有530多种,分布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处山地间。因其色红如焰,又名映山红;因“羊食其叶,踯躅而死”,又名山踯躅、红踯躅。而山石榴、山丹花等,也是它的别名。

以枝株论,杜鹃花分乔木和灌木两种。乔木大的可高达25米,现在云南腾冲县高黎贡山雨林中有一棵基径为3.07米的大树杜鹃,堪称世界“杜鹃之王”。但最多见的是2至4米的灌木,原长于山坡阴处或沟谷间,后多被移植于园林、庭院。

以花形论,杜鹃有的如喇叭,有的似漏斗,有的酷肖含笑,有的宛若牡丹;大的像大型重瓣月季,小的直径不到1厘米,姿态各异,妙不可言。

以花色论,杜鹃更是得天独厚:单以主色红一种来说,就有大红、紫红、桃红、墨红、粉红、橙红、肉红等种种不同。诗人所谓“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涧底红花夺火然”等,写的都是红杜鹃的烂漫艳丽。红色之外,杜鹃又有纯白、橙色、金黄、青莲和紫等色。古人写白杜鹃说:“冰肌玉骨擅无双”、“争如傅粉伴何郎”;写紫杜鹃说:“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写黄杜鹃说:“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写蓝杜鹃又说:“有蓝者,蔚然天碧,诚宇内奇品。”更有一花多色的,或在浅底色上洒有深色斑点,或在深底色边散有浅色晕层。据《云南志》载,“杜鹃有五色双瓣者,永昌蒙化多至二十余种”。

杜鹃从野生到人工栽培,大约始于唐代。《续仙传》、《丹徒县志》曾记载江苏镇江鹤林寺内种有杜鹃花,相传系贞元元年(785年)由外国僧人从天台钵盂中带来,又说那里曾有司花仙女让杜鹃在重阳节再次放花。然而这些都无法证实;最可信的是诗人白居易在元和末多次从山间移植杜鹃成功。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恨损崭新裁,还喜花开依旧数。”也许是经过了一番亲自栽种的实践,白居易对杜鹃花格外喜爱,除了在前引诗中把它比作花中西施外,还赞美说:“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真可谓推崇倍至、褒奖有加了。

杜鹃花期有春、夏之别,因又分春鹃与夏鹃。春天开花的称春鹃,先花后叶;夏季开花的叫夏鹃,先叶后花。此外,来自日本的称东洋鹃,来自西欧的称西洋鹃,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东洋鹃简称东鹃,又名石岩、夹套、春鹃小花种等。其特点是植株矮小,品种甚多。花小而密,单瓣多色。传统品种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山等。

篇9

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

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

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

在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德化瓷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推进了世界物质文化的进步;

以明清德化白瓷为代表的中国瓷艺产品,成为几百年来世界性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而广为传承和笈藏。

最早和持续历史最久的中国外销瓷窑系之一

最早开始外销瓷的专门生产和国际运销

德化窑系不仅最早参与了外销瓷贸易,而且是重要角色。始于北宋的成规模的中国外销瓷贸易,其生产地以东南沿海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各窑系为主。散布在亚非等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中国的德化窑址出土器直接对应。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更使得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在泉州设市舶司,更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的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宾·拔都他(亦译伊本·白图泰)于元至正七年游历中国,约在当年的夏季到达泉州(依张星琅先生说)。拔都他的《游历中国记》中说:“中国瓷器,仅产于剌桐(即泉州)、兴克兰(即广州)二城,乃得诸地山上之土,燔烧而成者。……中国人将瓷器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此说虽有偏颇,但显示了德化为代表的泉州诸窑在元代外销瓷中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他还说道,他在印度港口所见,中印之间的贸易船只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的大船可载一千水手和随船士兵,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而所有中国的船舶,皆造于刺桐及兴克兰二埠。以此进而推之,元时期的外销瓷贸易,很大份额也在泉州地方经营。

以东南亚为例,菲律宾专家庄良有先生说,“在菲律宾所发现自北宋至明的福建瓷,数量可观,其中以德化白瓷为最”。他发现,菲律宾发掘出土的北宋青白瓷,和德化碗坪仑遗址下层遗存一致;南宋遗存则大致与碗坪仑上层遗存有对应关系。元时期的遗存大致和德化屈斗宫遗址的遗存相对应。颇有意义的是,菲律宾出土的元时期白釉花卉纹四系瓜棱形罐(元一类罐)和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完全一致(庄文《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2),这类资料也见于J.M.ADDIS《菲律宾出土的中国瓷器》(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ll Society 37卷)。虽然这类器形在德化屈斗宫地层中还没有见到,但据徐本章、苏光耀、叶文程先生证实,在碗坪仑窑址采集到相似的瓜棱形“罐形壶”标本两件,肩部和腹部印莲瓣纹和卷草纹,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考古》1979年第2期)。以上三个地点的信息证实了意大利这件被史称为由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去并被欧洲所尊崇的珍品,的确是元代德化白瓷。欧洲大陆的历史传说,穿越千年时空,竟然和东南亚和中国的现代考古发现相拥抱,诉说着他们来自同一个的故乡——中国德化的故事!

最早输出窑炉技术

制坯和窑炉技术在世界的传播,也是德化瓷的一大历史贡献。就目前所知,除德化窑以外,还没有发现中国各大窑系的这类资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观照。

德化白瓷外销的同时,瓷器制作技术工艺也传播至东西方世界,促成了各国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和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使用高12厘米、直径8厘米左右的黏土柱,支撑一个直径40厘米左右的圆盘,圆盘中心又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形如多级伞状,如此层叠直至窑顶,高度可达2米左右,每层圆盘的四周放置粉盒、碗、碟之类的小件器物。这种窑具后来传人日本,提高了产品的装烧产量。明代德化由一个个像馒头的窑室单独砌就而又相互串联的阶级窑,也在明末清初传人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使当地瓷器的烧制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7世纪左右,欧洲瓷业处于萌芽时期,工艺技术直接师从德化白瓷,并于18世纪初首先试制成功。首先是由德国麦森的匠师柏特格(Johann Friedrich Bottger,1682-1719年)根据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1670-1733年)的指令完成的。柏特格1715年左右仿制德化白瓷,成功制作了两件,一件是圆柱形烛台,上饰浮雕图案,丝毫未杂入以往流行的繁琐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另一件是五英寸的小型笑弥勒坐像。在柏特格的仿制成功以后,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德国的制瓷工匠被各国聘请去,传授德国消化的德化瓷胎釉和窑炉技术。英国的“弓”瓷器工厂和切尔西工厂根据英女王的指令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后仿制德化白瓷,上饰葡萄、李子等浮雕图案。法国的科得和钱蒂雷工厂、丹麦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工厂,都吸收了德化窑的工艺技术烧出白瓷产品(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

站在这种角度看,是明清德化白瓷引导和照亮了十七八世纪欧洲瓷业的诞生和发展之路。德化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平凡之土为高贵圣洁,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友好往来的伟大桥梁。

规模巨大的出口量

德化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是在出口瓷中占到很大分量的,加之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大量德化瓷实物,因此德化瓷的出口规模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历史上外销瓷贸易的总数,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单体案例,感受到德化瓷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贡献。

世界各地海域古代沉船的发掘中,几乎都有德化瓷现身: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

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海域发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沉没),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1986年开始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发掘,持续了十年。这条船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它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999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发掘中国清代“泰兴号”沉船一艘,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德化瓷器35万件,由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拍卖;

200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掘的“南海一号”南宋商船沉船,出土大量外销瓷器,其中德化瓷占大宗,

2005年福建平潭海域“碗礁一号”沉船的发掘,出水清早期德化窑系的青花和五彩瓷器1.6万件;

2009年南澳海域“南澳一号”明代商船的发掘,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德化瓷的外销量也是巨大的:

欧洲对华贸易中最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与德化瓷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贸易公司。根据该公司来往信函统计,估计在1602至1682年的八十年中,有1010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等地销售。这其中很大部分应是德化产品;

根据英国资料,17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哈雷孙号(Harrmon)从厦门港运载了十余万件瓷器回国。其中肯定是以德化窑产品为主。

最深层次交流的世界文化融合

德化瓷与世界陶瓷艺术的对话和交融,是很少见到的文化现象,理应引起文物学界和美术学界的探究。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德化瓷不间断地巨量地被输送到欧亚和世界各地,必然会对接受国的文化产生深层次的影响、感染和共鸣。同时,作为生产地的德化,也必然会被接受国的固有文化影响、感染进而去吸收它。

首先,是大家经常讲的,中国生活用瓷器输往外国,大大提升了接受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程度,改善了生活质量云云。这点自不多言。单就德化瓷所带来的双方的文化共鸣和吸收,我们深究一下。

世界各地对德化瓷的深爱,原因何在?简而言之,一是德化瓷的润白细腻的胎釉效果,使得爱好洁白的欧洲等地人民在文化传统习惯上产生了心理共鸣;二是德化瓷的突出的圆雕、贴塑和模印艺术,使得爱好个体形象展示和雕塑艺术的欧美等地人民在艺术追求和审美习惯上产生了精神共鸣;三是德化瓷雕塑艺术中的来源自然、本自善良、追求美好的艺术特质,使得热爱自然、崇尚美好、追求自由的欧美等地人民产生了思想情感共鸣。

比如,德化白瓷的统计数字显示,在人物造型中神佛造像作品采集数据854件中,观音像就占到552件,占造像的64.6%。相比其他造型,观音像的类别也是最多的,艺术成就也是最高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明中期以来中国南方汉传佛教中观音崇拜的流行(这和观世音道场普陀山邻近闽南有关);在欧美方面,则是唤起了天主教的流行中对圣母形象的感受和膜拜,这是德化观音雕塑在欧洲流行的宗教共鸣和审美需要。不言而喻,观世音和圣母的造型和情感感染效果,都有很近的相似之处。德化的生产者肯定接受到了欧洲的信息,他们或是迎合这一需要,或是欧洲商人带来了圣母的形象资料,在明末清初,观音像中的送子观音和观音童子这两种形象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及至康熙时期,干脆就来样加工,产品脱观音形象而完全成为圣母形象。德化观音的这三段演化,过程完整自然,历时两百年上下。中国的瓷艺家,是何等的伟大!可惜留下姓名的只有十几人。

再如,大约明晚期的德化雕塑作品中,有一部分的主题来自于世俗生活,例如“窥春”,表现的是明代一对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屏风后面一位胡须长者掩身窥看的情景,令观者忍俊不禁。这是何等的自然天生,何等的市井真实!这类雕塑作品,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看中,成为长期的订货。因为,这种开放自然、人性流露的雕塑,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作为家中的艺术摆设而进入他们的生活。而且,这种产品在进入他们的生活之后不久,就慢慢地生出了变异——三位明代服饰的男女主人公,竟然变成了荷兰人模样。这样的产品,当然还是我们那些德化的瓷艺家生产的。

以上这样的现象,在德化瓷产品中还有不少。在这里,瓷艺作品和相关产品的使用中,显示出与生活用瓷不同的现象,即:后者作用的是贸易接受国的生活质量和习惯,当然不免也附带一点审美效果;而前者则是直接而正面地以其艺术身份介入贸易接受国人民的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思想情感之中。其深度的融合之后,又有力地返回到生产国和生产者,影响和感染他们的心理、精神和情感。这样的结果,绝不是任何外销产品都可以做到的。德化瓷的千年成功外销以及艺术成就的世界公认,成为中国罕有的被世界公举的文化财富,皆肇始于德化瓷至深的本性和她真正做到了和世界的共鸣、交融。

细细想来,前述三点,恰好是德化白瓷能够千年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精髓所在!而且是具体的实在的存在。只可惜国人从未深思。这样的共鸣,难道不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上下追索而生成的普世价值的物化和体现吗?美之为美,一定是千百万人不大自觉的社会活动所自然汇聚成的大潮,而言之为普世共识,因此这既是人为产生的,又是不可以以局部个体的意愿而扭转的。

最广泛为世界接受和笈藏的艺术财富

德化瓷以其超高级的文化艺术成就和超越国别和民族区分的艺术共识,在各国人民中产生心灵共鸣,独立命名予以尊崇,成为各国精神文化的财富。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包括景德镇等各窑系的外销瓷中所仅有。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真正高尚的文化艺术产品,绝不会包含侵略性,也不会带有任何形式的局限,而是在潺潺流水和斗转星移的自然时空之间,被世界人民发心认同和喜爱,进而永恒传世的。

德化瓷在世界的传布,始自她被外销之时起,就被视为艺术品。随着时间推移,偏于实用的那些产品被慢慢消耗,积淀下来的则是艺术价值相对高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最能体现德化胎釉和窑炉技术特征的实用品和观赏品这两种。自三百年前,她们就相继被各类收藏机构笈藏,甚至每一座世界最高层次的艺术殿堂里都有她,包括国内众多博物馆。

世界各地收藏至今的德化瓷,种类繁多。

按色釉区分,主要脉络是:宋代为青白釉和白釉,无纹饰或采用模印花纹装饰;元代至清代为白釉,无纹饰或采用模印花纹和贴塑装饰;明晚期至清代为五彩、青花、粉彩和描金装饰,偶见紫金釉、黑釉。

按器物用途分,主要是雕塑和装饰艺术品、生活用品两大类。生活用品的外销数额占最大份额,延续年代贯穿宋至清;雕塑和艺术品则主要是明中期以后至清,明早期以前少见,对我们当下了解和收藏德化瓷更有实际作用。

雕塑作品是德化瓷中最具艺术成就的类别,也是价值最高的一类。主要类别有佛教造像、道教和地方神祗、中外民间生活等。

佛教造像中,佛造像分坐像和立像,有汉传和藏传两种风格,坐像以藏传风格为主,立像大多是汉传风格。以阿弥陀佛(接引佛)为多见。

传世数量最多的是观音菩萨造像,也分坐像和立像,包括休闲作观音、持经观音、如意观音、鱼篮观音、白衣观音、善财观音、不二观音、渔女观音、坐岩观音、立岩观音、立云观音、持莲观音、渡海观音、立龙观音、坐莲观音、立莲观音、送子观音、观音与善财童子、净敏观音、骑狮普贤菩萨等。此外藏传佛教风格的有十二臂观音(准提观音)坐像等。坐像和立像之外,还有山形设计的普陀山观音及童子的群像造型。在明末清初,由送子观音造型演化出圣母、圣母与圣子及圣母抱基督遗体造型,亦偶有所见。

佛教题材的造像中最具雕塑气势的是达摩和罗汉造像,精品甚众。达摩作渡海立像,和观音一样,有一些出自何朝宗和他的后人之手,属于德化雕塑的顶级杰作。还有弥勒佛、布袋和尚等。也是有坐像、立像和山形背景的十八罗汉群像。清中后期出现四大天王立像作品。达摩立像在清早期演化出基督的圣心立像。

各种狮子圆雕作品和狮形香插、孙悟空(小乘佛教的一位神祗)造型生动,大多具有明代风格。

道教和地方神祗范畴造像中,最早和最优秀的是文昌帝君和文武财神坐像作品,其中有的是明代何朝宗等大师所制。其后作品题材涉及真武大帝、玄武大帝、西王母、姜太公、老子、朱熹、魁星、李白、刘海、八仙人物、和合二仙、关帝骑赤兔马、鹤鹿同春以及闽南地方神祗福德正神等。

民间生活雕塑则更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有戏剧人物、乐舞人物、仕女、家庭生活、山中棋奕、泛舟、莲藕、南瓜、梅树、烟斗以及猴、狗、猪、鸡、鹦鹉、马、牛、猫、大象和太平有象等动物圆雕。

从17世纪末期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人物造型,大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定制商品。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雕塑,从各种角度展示出欧洲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样式,且极具幽默情趣和生活气息。德化瓷的这类艺术创作,是激发欧洲持续几百年的瓷艺人物雕塑的肇始者,所以被他们代代心手相传珍藏至今。

德化瓷的生活用品在国外的留存数量也很多。遍及各国的海捞青花瓷器是最普通的。被他们珍藏的德化瓷生活用品,还是集中在明清生产的白瓷上。

宋元时期的各类青白瓷、白瓷,器形有军持、印花卉粉盒、罐、花口瓶、马可·波罗式四系罐、炉等,存世量不多,极为珍罕,大多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里,很少见到流通。

入明以来,数量和类别激增。择其要者列下。

明代以来至清早期的各式香炉,是生活用品中价值最高的。一方面炉是文化生活的必备文物,类似礼仪之器,大多继承了《宣德彝器图谱》的最典型器形,所以艺术成就最高;其次,德化瓷艺家把德化瓷的优点在炉体上施放到极致,跟清雅神交于一体。所以这类作品超越了生活用品范畴,而介入了人们审美意境的精神层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记得几年前一家国际大拍卖公司的一件簋式炉估价几百万元人民币。

源自明代器形的,生产于明晚期至清中期的各种瓶类立件,也是德化精品。例如雕螭龙的盘口瓶、杯口瓶、蒜头瓶、活环瓶、琮式瓶、双联瓶、象耳筒式瓶、铺首瓶、合卺瓶等,还有仿商周青铜觚的作品,从明中期连绵至清晚期,深受各国藏家喜爱。

壶和杯、爵,其样式堪称一绝,流传数量较多,应是出口数量大的原因。据说因德化的茶具和福建的茶叶,引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和欧洲的饮茶风尚。故这类器具在清早期之前,就是完全中国化的样式。这一时期的茶壶和茶杯上,尽情地展现着德化瓷艺家的娇柔细腻婉约莹润的质地和线条之美,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分。其中还有一些器身上有瓷艺家信手刻画的诗句、签名,更加可贵。

文房用具有笔筒、砚台、印盒、印章、水丞、笔洗、笔山等。其中笔筒和印章颇受各国青睐,爱尔兰还有人专门为德化瓷印章撰文著说,在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德化瓷笛和瓷箫很罕见,仅在中国、日本和法国等地博物馆存有几支而已。据说瓷笛笛声凄婉动人,胜过竹笛。

结语

在总体评价德化窑系对外销瓷的贡献和地位的基础上,我对中国外销瓷的定义及研究路径提出以下粗线条的思路:

——诚如美国学者甘雪丽(SHIRLEY GANSE)所说,中国外销瓷,作为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和文物考古的概念,在国内和国际,其内涵都处于模糊状态,有待厘清(甘雪丽《中国外销瓷》2011)。

——中国外销瓷的概念,不应局限在克拉克瓷、欧洲皇室来样订烧的纯外国样式等类的出口瓷这样狭小的范围内。这是不科学的,人为切割了一个宏大而又漫长的历史事件,会给开展深入研究制造诸多障碍。

——中国外销瓷的历史,是以先进的制瓷技术和高级的物质文化产品作为物质载体,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社会进步提供巨量的动力的历史,所以,这个载体中的文化特征,在前、中期必然是完全的中国式样的。把这部分排除在外销瓷概念之外,显然是不可以的。

——中国外销瓷的历史,又是遵循中外优秀文化相互融合、从陌生到共鸣、从相异到趋同的历史法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交错的,是双方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而不是一道命令那样明了可断。

——中国外销瓷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敞开胸襟、广纳百川去吮吸世界优秀科学文化、丰富和提升自我的历史。这也是外销瓷这一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国,应该更加重视和继承。

篇10

关键词:儿化词 语素 词缀 词尾

关于儿化词中的“儿”是不是语素的问题,前人有过很多的讨论,但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认为“儿”不是语素,如黑红玉[1]和林伦伦[2]认为“儿”不是语素。另一种认为“儿”是语素,但在它是什么性质的语素上又有分歧,大部分人认为它是“词缀”,张树铮[3]认为:“儿”是以语音特征[+卷舌]为语音形式的独立的后缀。现代汉语通行的各种教材大多数也认为它是词缀。也有少数人认为它是词尾,如李思敬认为“儿”是词尾[4];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它是词缀和词尾两类,如宋玉柱认为“儿”有两个:一个是构词成分,即词缀;一个是构形成分,即形素。[5]而高名凯[6]和刘雪春[7]认为:“儿”是语素,但一个是词缀,一个是词尾。劲松[8]认为有“儿”分两个:一个是形位,一个是语法语素在语流音变中形成的功能聚合单位。

从语言的事实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儿”不仅可以附加在词根语素后,作为一个构词后缀起构成新词的作用,而且词或短语也是可以加“儿”来附加一定的感彩意义的,一般常表“小义”或“喜爱”、“厌恶”等感彩。在部分方言里,形容词后缀及其重叠形式加“儿”后色彩意义有发生逆转的现象,本来“热乎乎、黑乎乎”表达的是不受人喜爱的状态,当加“儿”后,其表小义使这种意义减弱,而其表“喜爱的感彩”的意义突显,从而使“热乎乎儿、黑乎乎儿”表达一种“稍热、稍黑”但是让人觉得恰好的一种喜爱之情。从其语法功能看,儿化后它可以具有多种语法功能,比如构成新词、改变词性,甚至在某些方言中还可以相当于“里”“日”“着”“了”“过”等的语法功能,这也就难怪有如此多的分歧存在。关于儿化词中的“儿”是不是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的问题,前人大多是基于儿化词在共时平面上的表现加以分析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儿化词历时衍生过程中去考察,这些问题或许能够得到更好地解释。

至于“儿”是否是语素?如果是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儿化词历史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儿”是比较特殊的语素,从性质上看它有两类,一类是词根语素,一类是词缀语素,其中儿化词中的“儿”是语音形式特殊的词缀语素。

儿化词是词缀“儿”与前附词根性成分的一个结合体,虽然它在不同的方言中,“儿”音有不同的读音形式,有的独立成音节,有的化合在前一个音节上,但它们在语义和语法功能的表现上却是相同的。前人否认它是词缀语素大多依据的是,它的语音表现不是一个完整的音节形式,但是我们认为不能根据其语音不独立成音节就否认它是一个词缀语素,因为它完全符合一个语素的构成条件: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儿”语素化合在前一音节上,但它还有语音特征――卷舌特征就是其语音形式,“儿”的语义就是“表小称爱”,为前附词根语素附加了一定的色彩义,这就是它的语义内容,这完全符合一个词缀语素的特点。那它的特殊语音形式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认为它和儿化词的形成过程有关,关于儿化词的衍生过程和机制,我们此前曾做过较为详细的探讨。我们认为儿化词是一类以“儿”为特殊标志的词的类聚,从它的形成看,它是由“N+儿”这个“儿化词的构词框架”类推的结果,其中的“儿”就是词缀语素,从这一点上说“儿”就是词缀语素,为什么它的语音会出现不独立成音节,而与前面音节出现融合的情况,这和儿化词形成后,其中“儿”词缀语义弱化、虚化有关,从我们对儿化词的衍生过程的探讨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儿”的语音、语义都表现出了磨损。它由一个实义词,逐渐向词缀成分过渡,这正如马清华先生所说“词的损耗不仅能磨去词的意义,也能磨去词的形式,使之词形缩短,棱角尽消,失去表现力,从而导致词形的改变”[9]。如果把一个词的各种历时变体的集合看作一个词位的话,这个词位的语法化历程大多遵循“自由词粘着词词缀形态音位成分零形式的演化序列”[10]。“儿化词”的语音和语义的变化正好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它的语义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语音由完整到弱化,直至失去独立音节的地位,语音磨损和语义磨损互为因果,语义磨损和语法化两位一体。

关于“儿”是什么性质的语素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它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两类:一类是词根语素;一类是词缀语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儿”的虚化、语法化有关,在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一个实词的语法化通常是发生在它的某个义位上,语法化的结果是该词在某个义位上独立或分离出某个虚词。至于这个词的其他义位则仍按实词功能继续使用,不会因为源于某个义位的虚词产生而导致该实词消失。儿最初是表示“小儿”义的实义词,后来出现了多个义项,可以表示“小儿”、“孩子”、“年轻人”、“小子”“幼仔“等多个义项,后来表示“幼仔”义的“儿”的基础上产生了词缀化,最后用来构成儿化词,但是“儿”的其他义项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所以今天的“儿”随着词汇的双音化趋势,虽然基本上不再单用,但它仍有多个义项,所以,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现代汉语里,“儿”有三种意义:(1)实义词根语素:小孩子,孩子,如婴儿、儿童、儿戏;儿子,如儿孙、儿女、儿媳;泛指人,如健儿、混血儿;雄性的,如儿马;(2)轻声语素,作为词缀后附于其他词后,如萍儿、蓉儿、花儿、鸟儿等等;(3)儿化标记,如小燕儿、小刀儿、白白儿、快快儿等等。其中(2)和(3)的意义都属于词缀语素的性质,因为从语法功能上看,它不是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而是为词义增添了附加义。

现代汉语中的“儿”语素应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语素,实义词“儿”由于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逐渐演变的过程,它分化衍生出了几个义项,其他的义项不会因为“儿”某个义项的虚化而消失,而是继续在词中使用,所以今天的“儿”有两个语素,一个是词根语素,一个是词缀语素。但是儿化词中的语素“儿”无论从其来源来看,还是从其在词中起的作用来看,它只能是词缀语素。

参考文献

[1]黑红玉.“儿”是非语素――兼议“儿化的作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2).

[2]林伦伦.普通话里表示儿化的“儿”是后缀吗?[J].中国语文天地,1996(5).

[3]张树铮.论普通话“-儿”缀的语音形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

[4]宋玉柱.关于“儿”的语法性质[J].语文月刊,1991(2).

[5]李思敬.汉语儿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刘雪春.儿化的语言性质[J].语言文字应用,2003(3).

[8]劲松.“儿化”的语素形位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