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范文

时间:2024-04-19 16: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篇1

人们期盼已久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始终没有出台,听了总书记的这段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规划要求,人们可以放心了。

第一,彻底革除了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弊端。多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直存在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医药不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不分等问题,是滋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诸多问题的体制性弊端所在,这些弊端不彻底革除,政府的有限投入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比较满意的服务。

第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按照总书记的描述,政府要完善和建设覆盖城乡的“四大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这些既全面有具体的规划和要求,完全照顾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尤其考虑到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日常食品药品安全、生活卫生、身体保健等需要。

篇2

为推进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府发〔〕9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渝办发〔〕318号)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效率、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为基础,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医学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的改革重点,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到年末,初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医药科技创新和卫生人才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管等。

制定实施并适时充实调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水平。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1所由政府举办的全民事业性质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具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降低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比例。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全部执行市级统一网上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公立医院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龙头医疗机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革公立医院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运行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积极推动非公立医院发展,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七)逐步建立全县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创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监督四大信息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八)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根据人员编制、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县政府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

篇3

1我市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市自2009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全力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健康知识宣传和应急救治工作,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网络和疫情信息网络),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乡村卫生院条件,落实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职能定位;广泛整合城区卫生资源,开展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搭建了集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具体体现在:应急救治体系运行良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逐步深化。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医改”提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市级指导不到位、乡级自身业务能力弱、村级落实不到位制约了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1.1市CDC是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指导单位,职责为:①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②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③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④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⑤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⑥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⑦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市CDC目前是差额事业单位,上述职责未履行到位,致使我市免疫规划、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滑坡。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职责为:① 完成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②掌握本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辖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③ 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本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卫生服务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④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实施本辖区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⑤负责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妇幼卫生服务及技术管理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和汇总上报。⑥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包括青春期保健、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重点加强心理卫生咨询、营养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妇女常见病防治。⑦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保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重点加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营养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咨询、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儿童保健服务。⑧开展妇幼卫生、生殖健康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并组织推广适宜技术。

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工作人员158人,编制103,现有在编人员98人,聘用60人,其中从事妇保、儿保人员21人。除需履行上述公共卫生职责外,还开展医疗服务,用于妇幼保健的业务人员较少且业务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需求。

1.2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基本医疗设施陈旧、设备简陋缺乏、人员难配置、到位的人员素质差,运营成本高、宣传不深入等等因素,工作多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尚处于被动状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我市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个,核编423,实有4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1人。副高职称17,中级54,初级293。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所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业务管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等公共卫生指标。381人需为全市约100万人提供服务,稀少的人数是制约各类工作高质量完成的瓶颈。

1.3由于政府尚未完全履行为社区卫生服务“买单”职责,造成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能靠医疗服务的有偿收入承担房屋费用支出、人员工资支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 “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现象依然存在;我市已基本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村医不用承担房屋费用,146名村医中,仅有执业医师17人,执业助理16人,乡村医生资格113人,助理以上资质每月补助1200,乡村医生资格每月补助800,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总药款的15%,新农合一般诊疗费和基本药物补助,业务水平低下造成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网底不实。

2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控制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只有同步加强建设、相互注重协调配合,才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2.2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途径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始终坚持的方针,要达到预防为主的工作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动员、领导、投入、服务和监管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方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应急、急救等各项工作措施在市、乡、村三级层层有机构负责,有组织保障,有人员落实,有社会监管,最终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2.3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主要责任就是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利民惠民,让农村和城市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3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针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扩展服务功能不够,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应:

3.1加强领导 把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2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落实公共卫生相关责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如艾滋病的防控需要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妇幼保健工作牵涉到计生、民政等部门,紧急救援工作与公安110、交警122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必须得到各宣传媒体的大力支持,职业病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又与安监等部门相关连等等,所以,公共卫生需政府牵头,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方能达到预防疾病、减少伤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3.3加大投入、解决编制、稳定队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要加大对市、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疾控、妇幼、卫生监督、基层防疫、妇幼专干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及必需的房屋及治疗检验检测设备监督执法工具,合理解决基层预防保健工作人员公共卫生服务报酬,使基层预防保健工作人员能安心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确保队伍稳定。充分发挥市级预防保健机构的龙头作用,强化乡镇防疫专干、妇幼专干和卫生监督协管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枢纽”功能,加强网底建设,使松散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能够不断坚固起来,实行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①落实市级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责,由卫生局与其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项业务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履行其业务指导、管理职能。②市级预防保健机构职能科室对基层单位服务指导分片包干制度,要求分片到人、责任到人。各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服务指导工作记录表”,并一式两份,做到每次服务指导有记录、有汇总、有反馈。

各专业机构科室人员下基层服务指导不少于每月4次,并将服务指导工作情况列入工作人员年度考核重要指标。与其绩效及评优评先挂钩。③建立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长效机制。每季度对辖区内未按时接种儿童进行统计和再通知、补种,建立短信通,完成接种对象的通知。④市妇幼保健院应逐步从临床医疗工作脱离,全力以赴的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二是要逐步增加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等常见多发病的防控经费,使危害人们健康的重点传染病、多发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3.4深入宣传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从大卫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覆盖、大张旗鼓的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基本常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3.5注重培训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同时,要严把人员准入关,对进入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3.6夯实基础要充分发挥市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网络的作用,特别是要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基础作用,构建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等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城乡统筹,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整体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篇4

狠抓落实。齐抓共管,切实加强检查督促和考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各司其职、科学合理地设定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评,严格奖惩。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文化繁荣先行区、平安和谐优秀区”建设,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立足市情,从薄弱处求突破,普及上求提高,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加大资金争取、健全保障制度,推动公共资源向落后地区、困难群众、社会事业倾斜,有效解决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

二)努力实现“六个明显提高”即:城乡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总体目标。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内容

一)构建覆盖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达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3%高中毛入学率达75%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基本目标:2012年。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义务教育成果。全市公办中小学基本实现规范化学校标准,完成覆盖全市的基础教育网络化建设。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

加强基础教育建设,2主要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合理配置原则。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规范化和均衡化发展。健全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加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建设,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构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实现师资力量的区域均衡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重点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3近期工作重点:全市完成3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完成30%加固施工改造任务;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争取民生工程评比单项考核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加快教育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力度,培育一批名教师;加大争创国家级重点职校和区县职教中心建设力度,积极筹建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技师学院,构筑人才发展保障体系。

二)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12年,1基本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80%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全省较低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们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2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动态增长的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机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巩固和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大公共卫生基本设施投入,推进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同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近期工作重点: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乙肝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开展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继续扩大新农合保障面,2010年筹资水平提高到150元;通过卫生培训、进修、招募、支农等多种形式,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高服务能力。

三)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1基本目标: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绝大多数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管理服务规范高效。2012年,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以上。逐步建立覆盖全面、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按照多层次、广覆盖的要求,2主要工作任务: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工作重心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采取分类施保,体现阶段差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社会综合救助平台。对城乡家庭生活困难又未纳入低保对象的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遭遇突发灾害等困难人员,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实相关征地保障政策,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有序推进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及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搭建全方位的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健全面向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服务制度,加大就业和全民创业基础建设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3近期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建立城乡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台账;扎实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三项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好困难企业就业扶助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征缴工作;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全面开展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扶助困难家庭脱贫。

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0%行政村都有一个“农家书屋”有条件的村实现“一个标准篮球场、两张室外乒乓球台”从根本上解决全市边远山区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1基本目标:2012年。实现城乡群众广播电视共享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力军作用,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2主要工作任务: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开展“农家书屋”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尽快完成已通电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深入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把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到社区和农村。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体育产业。紧扣徽州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投资原则,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培育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把徽州文化品牌优势变成文化产业优势,全面促进徽州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确保全省民生工程评比单项进入先进行列;加强各类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3近期工作重点:年完成49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组织好国际山地车节、登山大会等集体育、旅游、经贸为一体的国际赛事活动;完成174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41个乡镇文化综合站建设。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作,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完成573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五)构建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体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实现应保尽保,1基本目标: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并逐步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户数2012年达到1.5万户。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消除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稳步改善,全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明显提高。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体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解决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政府主导,2主要工作任务: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创新保障方式,实行实物配售,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地质灾害区和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3-5年内使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抓好现有申请对象的保障资格审查和认定工作,3近期工作重点:做好住房保障对象的调查摸底等基础性工作。年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m2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规范租金补贴发放程序,确保中央补助的资金按规定及时发放;加快推进廉租房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廉租住房租售并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扎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六)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治安灾害事故稳中有降,1基本目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全市平安县(区)达标率100%平安乡镇达标率在94%以上,平安村(居)达标率在90%以上,平安单位达标率在85%以上,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安全保障服务体系。2015年建立相对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创新公共安全服务体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2主要工作任务:改进公共安全服务方式。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应急并重、常态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救援队伍,实现全社会整体联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技防和人防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城镇、旅游景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预防火灾能力。逐步改造“四无小区”提升小区防控水平。加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安全体系,抓好公共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管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3近期工作重点:坚持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强化维稳责任制工作落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巩固平安和谐的社会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技防措施向农村、城郊结合部及案件多发地区、路段和部位延伸;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三、保障措施

一)抓好目标任务的分解细化。市委、市政府成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积极作出相应的决策和部署。市直各责任单位要联系部门实际,抓紧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稳步推进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相应措施落到实处。

篇5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视角来剖析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卫生工作与全市社会发展大局密切相关。具有深远意义。现结合全市卫生工作,就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必需注重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虽然我市卫生事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方式上,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卫生行业内部改革与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不配套;财政投入重高端,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重治疗,轻预防等。行业结构上,城乡之间卫生服务不同步,区域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中医与西医发展不协调;硬件建设不到位,软件建设不健全等。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需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方式中使卫生工作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应实现由市场作用向政府责任主体主导的转变。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必需确立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必需创新思路实现三大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方式上。进行属地化全行业监管、规划和筹资等方面承担主要角色。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扩充卫生资源。财政投入方式上,应实现由大中型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转变。医疗服务方式上,应实现由疾病诊治向健康促进的转变。

要主抓五项工作。第一是建体系。第二是建团队。第三是抓科研。第四是抓应用。第五是搭平台。全市卫生系统要实施卫生人才建设“212511计划,必需依靠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就科技创新而言。即:全市每年引进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本科生250名,培养5名至10名卫生科技领军人才,选拔1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10个卫生创新科技团队。

尤其是要加强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乡村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必需结合市情立足七个坚持。一是坚持“农村为主”优化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实现乡村卫生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实行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划归县级管理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二是坚持“公卫为前”调整预防与医疗之间的资源结构。完善重大污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要调整医保费用支出结构,建议将医疗平安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将疾病早期预防、诊断纳入城镇基本医保和新农合范围。三是坚持“基层为先”优先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不同层次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宜技术为重点,与大医院高、精、尖技术协调发展的局面。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才、技术投向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四是坚持“中西偏重”坚持和谐共进的卫生强医特色。五是坚持“软硬齐驱”营造功能完善的卫生服务环境。六是坚持“转调并举”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证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工作,推动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就医模式、发展模式转变,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七是坚持“公私同待”实现多层次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允许社会资本以合资或合作形式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

篇6

孙志刚是新医改的亲历者。他在担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期间,组织实施了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孙志刚的主导下,仅在基本药物制度领域,安徽就引发了两场革命:一是推动基层综合改革,二是创新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安徽打出的这套“组合拳”,通过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推动基层综合改革,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基层医改“安徽模式”。

2010年底,孙志刚调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2011年,他的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到一地,都要深入县、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基层医务人员、患者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

经过艰苦的“攻坚战”,中国医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基层医改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成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保障标准大幅提升。从2009年全国人均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投入的标准城乡统一、逐年提高,实现质的飞跃。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基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几十年“以药补医”历史。

这“四提高、一降低”使“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已经从基层开始“消融”。

《财经国家周刊》:这一轮医改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你如何看待这一原则?

孙志刚:“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推进医疗改革,但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路子也千差万别,有完全可以照搬的模式。”孙志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薄弱,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这些就决定了我们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步趟出适合自身的改革路子。

出于上述考虑,新一轮医改提出了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强调从保基本起步,优先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等需求;从强基层入手,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从建机制着眼,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体现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符合国情、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沿着这条道路探索下去,医改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多,全国有五万多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医改三年来,在基层医疗投入和改革的总体情况怎样?在基层是如何构筑“底网”,又如何保证“底网”不破?

孙志刚:基层是近三年财政着力投入的重点,对基层医疗的投入,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之举。经过三年的建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加强,在国家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软肋”状况已初步改变,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基层的“网底”功能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就医方便、可及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这三年改革,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在农村,三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并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及性不断提高。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本次医改在全国层面推行的一项全新制度,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意义十分重大。

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科医生制度框架和主要任务,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制度实施以来,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安排3.6万多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主要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得到推广,目前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

根据基层医改的实际,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会同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及时下拨乡村医生和基层化债补助资金,既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筑牢了网底,也卸掉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包袱,确保了综合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经过三年的强基固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也开始转变,开始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从提供专科服务为主转变到专科和全科诊疗并重,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转变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有序就医,从坐堂行医转变到主动上门服务。为促进上述转变,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在人员编制上充实队伍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得到明显加强,由原来每个机构1-2人增加到4-5人。许多村医有一半的时间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模式的转变,将有效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到应有的功能定位,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有人担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果“只能输血,不能造血”,改革的成效将很难持续。因此,打破了原来“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的建立情况如何?

孙志刚:新医改不仅仅是加大了投入,更主要的是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保障百姓基本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始终注重把增加投入与建立机制、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而不是固化旧有机制的利益格局。

“以药补医”机制运行了几十年,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破除这个旧机制要选好突破口,设计科学的转换路径,使新旧机制实现平稳对接。

目前,基本药物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使得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不能靠卖药赚钱,一下切掉了以药补医的链条。切断这个利益链以后,乡镇卫生院若要想运行,必须进行综合改革,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才能够使得基本药物制度落实。

2011年2月,副总理在全国医改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以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2011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卫生部召开加快推进基层医改动员大会,要求各地力争在同年9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吹响了基层医改总攻的号角。

找到了突破口,改革迅速推进。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2011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并主要建立了五大运行新机制。

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政府在投入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得到落实,医务人员编制比改革前增加了60多万。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的用人新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机制,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改革前后相比,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推出了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六方面创新举措,规范药品招标采购秩序,大幅降低了基层药价。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明确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两个渠道,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

《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新机制的建立对整个医改有哪方面的影响?

孙志刚: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定位发生很大变化,服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基层医改凝聚了共识、坚定了信心、锻炼了队伍。

篇7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44-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转变为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模式,导致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健康。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制关系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1.政府公共投入不足,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由于医疗卫生的外部效益较大,医疗卫生服务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医疗服务产业理论的核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具有公共品的性质,政府有责任为农民提供。但从总体来看,中国政府承担的医疗卫生支出份额在不断萎缩,财政卫生事业费用增长滞后于财政支出增长。2009年中国卫生事业统计发展公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4 535.4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3 593.9亿元,占卫生费用总支出的24.7%,比重较低。根据全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在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6年的18.7%,呈持续下降趋势。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问题,还明显地体现为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间的严重分配不均,卫生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低效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导致农村卫生资源贫乏,卫生服务质量不高。2009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城乡构成中,城市11 255亿元,占77.4%;农村3 280.4亿元,占22.6%。卫生资源投入城乡分布严重不均,高达80%的资源分配给了城市,20%的资源分配给了农村。卫生资源投入总量不足同时存在着城乡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卫生资源利用低效,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农村卫生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投入的比重在1991―2000年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至6.59%,社会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而同期农民个人直接支付费用从80.73%上升到90.15%(海闻、王健、赵忠、侯振刚、陈秋霖,2005)。由于中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不足以及资金使用结构的不尽合理,直接导致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使得个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加重了农村医疗卫生支出的负担。

2.基础设施落后,卫生人才缺乏。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人才缺乏。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落后,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必要的投入,医疗器械短缺、设备简陋,乡镇医院的业务量及服务利用率较低。2009年中国38 475所乡镇卫生院中,没有床位的有1 691所,占总床位数的4.3%,床位50张以上的4 111所,仅占到总数的10.7%。2009年城市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3.31张,同期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05张,约为城市每千人口床位数的1/3。

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收入低,待遇差,许多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去,导致目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 050 991人,平均每村乡村医生数为1.75人。2009年中国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数共计995 44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4 975人,约占总数的4.5%,中专以上学历为733 378人,约占总人数的73%,由此可见村级医生受教育程度以中专为主,不少人员未经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服务。

3.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畅。由于管理体制不畅和市场因素的介入等原因,目前中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关系松散。县、乡、村作为卫生服务体系网络的节点功能没有很好发挥。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机构重叠、职能分割不明晰,造成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及卫生技术人员有限资源的浪费。另外,医疗卫生行业政企不分,乡镇的医疗卫生管理水平低下,行业监管不规范,法制不健全。

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机制。政府的筹资效率远大于市场,加大政府的筹资力度可以提高中国的公共卫生水平,要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投入长期不足的问题,就要使政府的卫生投入向农村倾斜,使得医药卫生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性经常支出项目的增长幅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应以政府主导、财政筹资为主(马秀珍、崔学光、阮越胜,2003)。同时要强化地方政府筹资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农民获得质量可靠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得到保障。要建立对农村医疗卫生经费的管理及监控机制,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农民的负担,解决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不足致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确保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需要。

2.加强对高素质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农村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较低,应采取各种措施,强化面向农村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付俊红、于莉,2006)。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稳定人才。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和事业发展方面给予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以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优化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3.整合卫生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集体、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社会化农村服务网络,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以县(市)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在三级服务网络中,县级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职能。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并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病的初级治疗(汪金鹏,2006)。从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以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医疗服务(陈婷、古丽巴哈尔、冯显威,2007)。

参考文献:

[1] 陈婷,古丽巴哈尔,冯显威.新时期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9).

[2] 马秀珍,崔学光,阮越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3).

[3] 郭泽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4,(9).

[4] 汪金鹏.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现状及宏观改革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9).

[5] 黄厚生.中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8,(5).

[6] 海闻,王健,赵忠,侯振刚,陈秋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

[7] 付俊红,于莉.中国农村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6,(9).

[8] 季学娟.中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问题探讨[J].高教论述,2010,(27).

[9] 储德银,经庭如.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公共财政对策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2007,(10).

篇8

10年来,中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健康不断改善

1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集中体现在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上。

人均期望寿命。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10年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婴儿死亡率。据卫生部统计:2002年到2011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从29.2‰下降到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4.9‰下降到15.6‰,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

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一样,孕产妇死亡率也是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温度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由53/10万下降到26.1/10万。

虽然中国仍然属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上述健康指标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接近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长期以来,“看病难”都是困扰百姓求医问药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10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各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据卫生部统计: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5.4万个,其中医院2.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8万个;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1张、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注册护士数1.66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4.73人。

10年来,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2年的21.45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7亿人次;住院人数由2002年的5991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5亿人。

在城市,各地积极探索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管理、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制度,很多地方通过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全科医师团队”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基本医疗服务。

在农村,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9年,中国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并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同时,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安排3.6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医生免费培养工作,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万多人。

如今,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形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联动、中西医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并存的格局。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医院、社区有卫生服务站的目标,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面向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保基本到治大病,为近13亿人民构建了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安全屏障。

2003年,中国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这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效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困境。

2007年,国家又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保障范围面向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保障重点是住院和门诊大病等医疗支出。

2009年3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出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全面深化医改。经过3年努力,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2011年,中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此外,有近30万包括患有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终末期肾病等8种重大疾病的患者享受到补偿,实际补偿平均达65%。2012年,中国又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种常见多发大病纳入农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费用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

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篇9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药品采购管理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围绕总体工作思路,,本着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继续强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县级医院管理以及督导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计划内容,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促进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为使药品采购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

1、积极推行 “县镇村一体化,医生进农家”模式,将县镇村卫生组织融为一体。实行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药品配送、统一公共卫生考核、统一新农合政策实施、统一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充实一些具体措施内容,可添加,*月组织培训;药品配送的方法措施)

2、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鼓励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积极探索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整体托管、重组、联合办医、团队帮扶、城乡对口支援、区域协同医疗、组建医院管理集团、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充实一些具体措施内容,可添加**医院与**医院结对子,与**外地医院建立帮扶关系、合作关系等等)

二、加强县级医院管理

1、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推动城乡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纵向流动的制度化、稳定化,加强县乡村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和协调,促进纵向管理的机制创新,使县级医院与城市大医院对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建立完善县乡村一体、上下联动机制,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2、建立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的信息支持机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管理、县乡村互通互联的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建立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从分级分工、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居民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合理就诊流程出发,统筹规划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沟通,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及时沟通患者诊疗信息,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方便双向转诊。充分运用已经建成的远程会诊系统,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疑难重症会诊等服务,实现城市优质资源与县级医院的互补和相互支持,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试行患者诊 疗信息“一卡通”和县、乡远程会诊,实现县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效利用。

三、强化监督检查

1、确保药品采购安全。把好药品准入关。

2、严格依法依规采购,规范采购行为。

3、加强对辖区内医疗药品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

4、加强对基层机构的巡查,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重点督导。

四、加强科室管理工作

1、制订年度计划,每半年和年底做好总结,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2、每月按时填写工作记录本及相关台账记录本,对 存在问题要有明确的整改措施。

3、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检查本职工作完成情况以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9-03

1 前 言

阜康市隶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总面积11726平方千米,总人口16.2万人,有26个民族,全市辖4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106个行政村,2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12个社区。有汉、回、维、哈等20多个民族。全市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5家,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61人,共设床位420张。“十一五”以来,阜康市共投入2800万元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急救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年底,参合率达98.15%,住院实际补偿率达42.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覆盖率达到100%,居民首诊比例达35%。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

2 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疾病管理与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医疗资源不均,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大大降低了疾控系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二是疾控部门现在相关人员培训、再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对相关人员培养还有待加强;三是疾病控制系统重传染病预防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

2.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尤其是城市卫生中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薄弱,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缺乏,补偿不足,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人员编制未落实,缺乏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缺乏吸引优秀人才来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动力和平台等问题,影响“六位一体”功能开展;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能力不足,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不齐全;三是三级妇幼网络建设薄弱,卫生院产科能力建设不足,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落后,检验器械不全,影响妇幼工作开展。

2.3 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薄弱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不完善,基层薄弱;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四是信息系统和实验室建设滞后,机构、人员、物资储备缺乏,疾控中心检验室能力建设不足,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检验项目检查;五是卫生监督人员缺乏,特别是农村监督力量薄弱,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医疗市场等监管有待加强。

2.4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农牧民群众受益水平不高

一是农民的实际受益程度不高。阜康市目前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水平较低,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一定差距,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相比,筹资和受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①人均筹资新农合118元,城镇居民医保150元;②住院封顶线新农合1万元,城镇居民2.5万元,相差1.5万元;二是费用控制机制不完善。阜康市现行的新农合制度中对费用的控制大多在需方,但是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在供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医院的收入与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直接挂钩,由于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往往会开大处方,延长住院日期等以提高收入,造成医药费用增加,使得农民的平均住院日、天数及费用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农民的利益。

2.5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阜康市目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同时管理体制也表现出不适应性。一是从城乡来看,阜康市卫生系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乡镇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卫生院设备落后,卫生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由医疗卫生服务的定性模糊和基本定位不准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经济负债过重,管理手段滞后,公益性质未真正确立,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 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1 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转变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阜康市主要负责举办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机构。二是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的作用,主要提高卫生规划的刚性约束,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今后应把新生的卫生资源规划在农村和社会卫生薄弱的环节。同时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确保卫生规划落到实处。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行业管理的权威与效能,切实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兴业监管职能。四是转变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要因地制宜,为当地居民提供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方式,定期下村开展巡回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五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