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范文

时间:2023-04-03 16:5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口支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对口支援 互利共赢 对策研究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教育部于 2001 年 6 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来,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对口支援高校活动,我院于2014年开始确立了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计划,在两年的支援过程中我院从图书捐赠、实验室建设、师资交流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对口援建,在今后的对口支援中,我院将会继续贯彻对口支援的框架协议进行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支援,以促进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健康良好发展,实现西部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我院对口支援的措施及方法

我院自2014年6月17日,在教育部于四川成都召开对口支援和四省藏区中职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确立了郑州财经学院与那曲地区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在之后两年时间里我院于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师资交流、图书捐赠、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多渠道的支援。这种对口支援会继续坚持并向更广方面和更深层次发展。

(一)我院正积极创建支援平台 形成双方各层次互访机制的建立

2014年6月17日,双方基于对口支援互助共赢的发展战略签订了支援框架协议。2014年7月22日至23日,我院由理事长牛钦民、常务副院长李庆阳、院长助理李赞组成的考察组深入自治区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县,就对口援助当地中职学校发展事宜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对接,并对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双方下一步协商交流等具体事宜达成了共识。我院将对口支援计划写入了我院的的发展规划,列入了我院的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计划来认真落实并执行我院的对口支援任务。这些措施都有效的促进了对口支援双方支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保障。 我院正在建立专门的机构,设置相关领导兼任的对口支援工作部门,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并建立专项经费运作机制。两年来双方院校领导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和互访,2014年10月14日,那曲地区教育局局长谢才波、那曲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卡特、教务科科长尼玛德吉一行来到我院,与我院党委书记耿富德、院长李鸿昌、理事长牛钦民、常务副院长李庆阳、院长助理李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2014年12月26日,那曲职业技术学校一行来到郑州财经学院,就具体的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深度交流,用于落实每一项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

(二)我院加强对口支援的师资交流和培训

对口支援两年来,我院对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进行了多次的师资培训和交流。2014年12月12日,那曲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斯秋多吉、次仁顿珠来到我院,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2015年 6月27日,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杨齐忠一行15人来到我院,开始为期28天的学习培训,我院也派出了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机电工程专业的15名老师,参与了暑期的交流培训活动。我院并为每位参与培训的那曲老师在培训结束后颁发了结业证书。这种师资交流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加强了双方院校老师的合作交流,并促进老师们在一些科研项目上的交流合作。

(三)我院加强物资帮助,进行了图书实验设备的无偿捐赠

2014年9月5日,我院进行了第一批的援赠那曲职业技术学校图书,援赠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的图书共593包,12825种,35047册。2015年5月23日,我院组成的工作队,在党委书记耿富德的带领下一行5人 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交流访问,并进一步在师资培训方面提供帮助,并在教学系统的完善、图书管理、实验室建设、专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援助,进一步落实对口支援各项任务。

二、我院今后进一步开展的支援合作措施及方法

(一)帮助支援学校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维护

我院会继续对支援学校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继续进行图书的捐赠活动,也会进行我院教师捐赠自己出版的相关图书项目,今后我院会在图书捐赠的基础上,帮助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捐赠提供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访问权,还将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以上所赠系统的软件集成服务,协助其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和相关技术维护人员的培养工作。

(二)加强骨干教师的那曲支教

今后我院会在对口支援框架协议的安排下,进行我院教师的那曲支教活动。帮助其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开展,包括新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相对应的科研活动的开展,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慢点,我愿派遣骨干教师的支教活动也将促进该校科研活动的开展,促使其在短期内使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完善。我院的支教老师也将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改革,鼓励一帮一的传帮带行为,鼓励并培养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参与相关的合作科研项目当中,进一步提高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前瞻性。运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我院精品课程的远程教学服务,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是的我院的优秀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加强与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学术交流,将派我院的一些名师专家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名师讲座,拓宽支援院校师生的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强调学科耦合发展 致力学科人才培养

我院将加强对口支援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合适的时机下,将会逐步开展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帮助那曲学生的人才培养,并在学科共建的基础上,尽享双方学分的互认,在我院强大的校企合作单位资源库里,也安排那曲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实习实践活动,提高支援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提高那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

(四)加强两校学生的互访交流活动,拓宽支流范围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能,因此,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在今后的对口支援活动中,两校将携手开展各种学生交流活动,比如说互派学生进行社团交流,互派学生参与各校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互派交换生进入彼此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共同开展联合文艺汇演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交流合作,为学生开辟人才培养的第二学习课堂。

(一)促进提高对口支援院校学科建设层次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我院在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中将重点帮助该校在机电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院等专业学科,以帮助支援学校在这些专业上面进行学科建设,帮助其新开设会计学等相关专业,以发挥我院会计学院作为第一大系的优势,在专业申报、教学计划制定、学科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促进其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上面更加合理,促进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更好发展。

(二)促进对口支援院校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提升

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在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我院计划在以后的支援活动中将加强同那曲的科研合作,比如联合申报一些横向合作课题,以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课题协作单位来共同申报,提高其科研水平,带动该校进行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同类院校中科研水平向高校前列发展。进而提高该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准,为学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对口支援院校的人才质量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我院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重心就在人才培养计划。我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其人才培养也以应用型为目的。我对口支援中,我院也重点在加强受援院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跨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我院依托我们学校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我院拥有河南三全食品公司、河南百业财务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将以此为平台,加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促进对口支援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高校的发展关键看其师资队伍的成长,师资队伍状况则往往成为制约一个学校发展的“瓶颈”,高效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便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我院将和对口支援院校达成师资力量定向培养、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我院交流访问、组织进行院系干部队伍挂职锻炼、双方院校教师联合科研申报攻关等方式来实现对对口支援院校的师资队伍的提升。使对口支援院校逐步的实现自身内部教师的成长,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其在西部地区高校间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我国中西部高校均衡发展的目标。

四、我院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在对口支援政策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国实施的高校对口支援计划是在中国政府主导下,作为中东部对西部计划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实施,其实质上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管是从对口支援院校的选择、还是支援政策的制定、对口支援资源的分配都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实质上从法律层面上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还限制和保护,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同时再碰到一些具体的地方法规时,中东部和西部也是有一些冲突的,对这些法规的不一致,还缺少一部权威的关于对口支援政策的法律的出台,来保障支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并未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过程提供统一的法律口径。致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而没法就一些问题达成一致。

(二)支援双方还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国家、包括地方并没有配套的专项资金支持,其在支援过程中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支援双方高校自己的固定的办学经费,在后续的支援过程中,就会凸显出经费不足的问题。进而会出现由于经费的短缺,使得对口支援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案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开展,造成支援工作开展的瓶颈,也会为未来对口支援工作的认真落实带来缺陷,尤其是在科研合作、学生师资交流方面带来问题。希望政府在对口支援活动开展后期,能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进而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三)支援双方还未在支援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完全是在政府主导下,支援和受援高校间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在支援行为的前期,双方都进行了一些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精力的投入,在后期,随着支援的深入,在资金短缺的时候,就会出现支援积极性的下降。如何提高支援高校在支援过程中的积极性,关键的一点就是实现其对口支援工作的互利共赢,这样才能使得对口支援工作长期顺利的开展下去。对于我院这种民办院校而言,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更是迫切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构建双方高校互利共赢机制。目前,构建我院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互动双赢机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机制。这种“共A”型模式,就要求我们支援双方高校,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方面,不仅仅要考虑高校双方的资源,还能很好的利用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和资源,主动积极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来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实现互利共赢机制。比如引入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方资源,进行互利共赢机制的探讨。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西部高校的发展。对支援高校而言,也是一种政治责任与光荣使命。我院在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两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包括图书捐赠、高层交流、师资培训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扎实的实施。我院将会在以后的支援工作中,继续努力,以实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快速良好发展。为西部发开发战略提供核心竞争力,提升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解群.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高亢.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J].石河子大学,2010.

[3]孙杰.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对口支援 法治化 西部高校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郑刚(1976- ),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湖北 武汉 430079)吴小伟(1981- ),男,江苏无锡人,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新疆 喀什 844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教育对口支援南疆模式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EDU070112B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13-03

我国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在经过试点启动、持续发展、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后,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模式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项制度创新。在前不久颁布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中再次强调:“充分发挥东部高校的支持带动作用,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但是,在实践中该项政策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法治化进程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行政法规建设。”在西部大开发第三个五年规划和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第二个十年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高校对口支援的顶层设计、突破发展瓶颈、推进法治化进程,将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法治化问题的提出

对口支援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治动员、行政指令、任务分配的方式启动、实施。在短期内这种运行模式有助于快速集中多种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开展工作。随着对口支援的深入推进,这种运行模式明显缺乏制度保障,其弊端也逐步体现出来。

第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机制是统筹协调高校对口支援各项工作的枢纽。在制度层面,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没有形成科学、系统、专业的管理体系;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管理法规有待完善和细化;对人才、资金、信息资源往往“大而一统”,没有虑及各方的特色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实施层面,对口支援的运作模式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下达指令,来达成预期目标。这种方式使市场竞争机制弱化、管理职能单一,限制了人、财、物、信息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甚至闲置、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第二,激励措施不明显。“激励机制弱化已成为制约教育对口支援稳健持久发展的瓶颈。”①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依靠政治动员的强大功效,以单边支援的形式得以顺利运行。在短期内这种运行模式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随着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走向制度化、常规化,特别是援助重心的下移,仅依靠行政指令、政治动员已难以调动更多的力量持久地参与其中。“缺乏经济上的激励保障成为对口支援制度安排最大的制约。”②目前,对口支援的成本几乎全部由支援高校承担,他们必须从固定办学经费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该项制度的正常运行。可以说,利益失衡将导致支援方失去推动该项工作的持久动力。

第三,评估体系不到位。对口支援政策模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应急机制。为了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成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有些援助项目在实施前期,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制定的标准过高,与受援高校的发展实际脱节;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程序不规范,中途便夭折;有些项目在实施后效益不明显;有些项目甚至就是重复建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往往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在于至今我们还没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与监督机制。“在确定项目时,对援助的内容评估很不完整;在项目实施中,监督的广度、深度不够,后期跟踪管理力度不够;在项目完成后,又缺乏绩效监督的内容。”③

可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制度建设还不完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法治化进程。首先,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干预、经济杠杆及观念习俗等多种手段,而法治化为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它约束和规范了支援、受援方的行为关系,使得对口支援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建立起以法治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在确保其具有合法性、权威性的同时,更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形成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制度建设与法治的良性互动格局。一方面,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依法办事,按章实施,形成规范的法治秩序,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和实施方式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完善。总之,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必须走上法治化轨道,使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构建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

由于对口支援是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加以推动的,政治任务成为摆在各方利益群体的首要位置。而政治任务时效性差的特性,决定了各方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难免出现应付、短视的现象,这样导致对口支援法治化进程滞后,在立法和执法层面都存在诸多不足。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是教育对口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立法现状的考察必然涉及到教育对口支援法律体系的追溯。目前,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法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构成,形成了以国家层面的法律为主导,有关行政部门颁行的法规为辅助,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为补充的格局。最早的相关立法是1984年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该法规指出:“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该法规首次提及“对口支援”政策,并将教育纳入其中。随后,《高等教育法》也指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该法案虽然论及高校间协作事宜,但是没有涉及对口支援的条款。200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明确指出:“加强东、中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帮助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培训师资、建设实验室,具备条件的合作办分校,提高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水平。”④在这里增加了对高校对口支援进行专门阐述的条款。

综而观之,有关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立法现状呈现如下特点:第一,专项立法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对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进行专项立法,相关的法条散见于不同的法规中。第二,相关法规条款不成体系,没有协调性。“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分管和实施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协调性差,甚至各个政府部门出台的法律制度之间还存在互相冲突矛盾的问题,不但影响政策法规运行的效率,也容易造成扶持力量分散,影响整体效果。”⑤第三,政策法规笼统宽泛。相关条款太抽象概括,对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又没有具体的实施条例予以解释和补充,使得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易理解把握,难以执行。

由于没有高校对口支援的专项立法,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条款笼统宽泛,操作性不强;地方性政策法规,多以行政性指导文件为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就造成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执行起来,处于“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和“执法不严”的尴尬境况。例如,相关法规对支援、受援高校各自的权责,都没有用客观的衡量标准进行具体规范,使得双方合作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两者间的关系和亲密度。在实践中,政策朝令夕改、合作中途夭折,决策以权代法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不严肃的举措严重地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说,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尽快步入法治化的轨道,通过立法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树立公信力,进一步促进对口支援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法制层面

1.推动专项立法,明确其具有公法和私法相交融的属性,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政治动员方式启动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往往被视为政治考核的一个指标,带有临时性、应急性特点。这种政策推行方式在实施之初可以快速集中各方力量攻坚克难,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其健康运行的保障还在于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进而建立长效机制。纵观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关于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专项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针对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特殊性,必须尽快制定专项法律,协调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为高校双方的合作提供保障。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法律体系具有公法和私法耦合的属性。公法是指调配公权力内部或公权力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授权和委托是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运作的主要行政关系,对这类关系的调配主要通过集中的方法,重点关注禁止性和义务性规则的运用。从这种属性上看,相关立法必须对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适用条件、启动方式、实施程序、评估标准和运行过程中行政权的分配及制约等作出强制性规定,才能确保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相对于公法,私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法律制度应具有私法的性质,也就是说,支援、受援高校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双方的意志决定缔结合作关系,为己方设定权利或对他方承担义务,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从这种属性上看,相关立法对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中各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如各方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义务等,采用授权性文件进行规范即可,以确保支授高校合作的自主性。

在明确对口支援立法的属性后,应进一步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体现公法的强制性和私法的自主性,做到权责分明。支援高校的权利主要有享受国家和地方对援助方给予的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受援高校的教育教学状况与实际需求,要求受援高校提供各种必要条件及协助;支援高校履行的义务包括遵守当地法律与政策,结合受援高校实际及自身能力所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援助计划并严格执行,对受援高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受援高校的权利主要包括与援助高校共同制定援助规划,参与援助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等;受援高校的义务主要包括积极配合与协助援助方,为援助工作优化环境、搭建平台等。总之,高校对口支援法律法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规定支援方与受援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提供政策引导和行为约束。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的制度体系。首先,制定多层次的高校对口支援相关立法,包括国家层面的行政法令,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单行条例等,建立起一套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在修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时,应增加“对口支援”相关条例,并出台相关实施条例或细则对抽象条款做进一步的解释、补充,增加其具体指向性。其次,应加强相关规章、政策的协调性。诸如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民族教育司、学位办以及国家民委等有关部门所指定的政策、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以避免“政出多门、矛盾迭出”的尴尬境况。同时,应加强国家层面的法律与地方法律法规间的协调性,在确保国家法律权威下,兼顾地方法规,相互调适,统一实施,“避免一次会议一个措施,从而导致会议文件与法律法规冲突甚至代替法律法规的人治现象”⑥。

(二)实施层面

1.将高校对口支援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肩负着发展西部高等教育、提高西部高校办学质量、加快培养各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常抓不懈。为确保该项工作持续稳定、深入高效地开展,当前迫切需要将“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统筹与经济发展、资金技术合作、社会民生建设的关系,使其制度化、常规化。

2.形成行政指令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以行政指令为特色、自上而下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将长期存在,这是因为:第一,对口支援是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为基础,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相一致,体现着制度的优越性;第二,对口支援关系着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只有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才能统筹兼顾,实现国家战略布局;第三,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公共财政投入,对口支援所需要的资源必须通过政府统一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利益主体开始多元化,这对对口支援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口支援政策上,特别是资源配置方式,既要充分发挥行政指令的长处,又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将行政指令与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政府必须转变角色,重新定位职能,从大包大揽的直接管理到通过制定政策实现间接调控,“由单一的行政指令向通过立法、拨款、信息服务、科学指导等多元的行政方式转变”⑦。在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中,中央政府应充分发挥法律和配套政策制定、指导评价、服务监督、统筹协调的职能,切实保障支援、受援高校对口合作的权利,使双方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地方政府应致力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构建,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鼓励双方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地方政府应为高校与当地企业、科研院所的通力合作搭建平台,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另外,应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改变目前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相对稳定、缺乏活力的支援体系。例如,“对受援方的硬件建设、设备采购、教师培训、人才培养等可实行招标制,从而创造支援学校间、受授学校间、支授学校内部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受援方得到最重要、最适当的教育援助,也使支援方的教育资源能发挥更大的效益。”⑧

3.完善行政指导和奖励制度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口支援作为一种补充性制度安排,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激励。行政引导可以减少盲目性,完成既定目标。在对口支援由一种补充性制度走向制度化过程中,需要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将行政指导和奖励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纵观高校对口支援的历程,行政指导和奖励制度二者相互脱节,注重行政引导而忽视奖励制度的跟进,支援方疲于应付政府的行政性指令,而其内生性动力机制得不到激发,使得支援工作往往后程乏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当前对支援高校的激励机制急需建立和完善,无论在项目审批、经费划拨还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支援高校相应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支援高校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对口支援工作重心逐渐下移至院系层面,支援高校应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个人通过重点培养、优先提拔等激励政策予以鼓励。

4.建立评估机制与问责制度。在援助项目实施前期,为了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脱离受援高校实际的盲目建设,要对援助项目进行规划、论证,要优先选择受援方最需要、收效最大的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实物量的投入标准,还是对项目的运行程序,都应实行动态的监督机制。在评估方式上,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让社会相关方面的人员参与到评估中来,对援助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反馈,以便及时矫正。完善对口支援工作评价考核机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考察项目进展情况,“对重点建设项目投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责任制度,对于经费使用效益高、收益大的支援项目予以追加投资,对于经费使用效益低、收益小的支援项目予以减少投入,对于浪费投入的项目则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⑨。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法治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由政府引导、监督协调,支援方、受援方通力合作的过程;也是政府、支援方、受援方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协调互动、相互促进,从而达成各方权利有效实现和义务自觉履行的相互平衡的过程。法治既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也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高校对口支援必须加快法治化的进程,才能减少政策制定的盲目性、执行政策的随意性,使得这项功在千秋的伟业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注释]

①郑刚.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7):19,19.

②仇喜雪.激励理论与对口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79.

④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Z].2000-10-26.

⑤⑥杨道波.地区间对口支援和协作的法律制度问题与完善[J].理论探索,2005(6):156,156.

篇3

一、主要目标

对口支援方面:加强与宜川、洛川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推进宜川县供水工程项目建设等四只项目,以及洛川县标准化屠宰场扩建及维修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与新疆阿合奇县的合作交流,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有重点地在对口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围绕劳动力就业与培训、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产业化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共建关系。

南北挂钩方面:加快蠡园经济开发区与徐州市工业园(贾汪区)、经济开发区与徐州邳州开发区的共建步伐,多渠道招商引企,鼓励引导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使南北区域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支持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对口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突出新农村建设与改造项目的推进,突出扶持对口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就业水平。加强对口地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力争每个贫困农户有一人进城打工,尽快脱贫。

(三)调整产业结构。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互相交流。继续加大对口地区干部培训和文化、教育的帮扶力度,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

(五)研究产业转移。探索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有组织的进行产业梯度转移,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的双赢办法。

(六)确保资金落实。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对口支援资金任务。

三、资金筹措

省、市下达我区2012年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专项资金133万元,其中区财政解决89万元,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筹措44万元。各镇、开发区、街道任务安排如下:

上述援助资金于7月31日之前缴区挂钩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发展和改革局),以便集中上缴支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落实。所有对口支援项目扎口协调由区挂钩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单位要全面落实扶贫开发的工作要求,重视对口援助工作,确保援助资金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组织落实到位,创新援助特色,组织好、落实好、完成好各项任务。

篇4

关键词: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对口支援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精准扶贫也被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成为百姓口中热议的话题。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调查十堰地区,我们了解到十堰市有80余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高达贫困户总数的49.5%,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途径是因地制宜地健全十堰市医疗救助体系,使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的同时互帮互助。通过降低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标准,提高医疗费用风险分担,从而较好地满足民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一、堰市对口支援具体状况分析

根据对医生的采访,了解到医保分为新农合,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其中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是55%,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5%,医生一般开的都是能报销的药,让病人都能承担的起,人民医院在精准扶贫方面对口支持,有免费体检、免费送药、免费定点义诊等活动。

举例来说,胆结石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花费在10000元左右,报销比例新农合大约在55%以上,城镇居民保险大约在70%-80%左右(农合一般情况下门诊不报销,住院的话,1200为起点,1200-5000中报销的部分按60%,5000-8000中报销部分按70%,8000以上报销部分按照80%)

通常肿瘤这类疾病依靠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费用大约在50000元左右。放疗通常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次,共进行30次左右,化疗则根据病人体质3周-4周一次。新农合报销大约在55%以上,城镇居民保险大约在70%-80%左右(农合一般情况下门诊不报销,住院以1200为起点,1200-5000中报销的部分按60%,5000-8000中报销部分按70%,8000以上报销部分按照80%)

1、精准扶贫新农合医保

对象:十堰市2015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以医院新农合市级平台标识为标准)

补偿政策:

①起付线:1200元/次

②计算:

总费用 - 无法报销 - 起付线 = 可报销费用

可报销费用分三个段进行分段报销

1) 1201―5000 补偿60%

2) 5001―10000补偿 65%

3) 10000以上 补偿 75%

③封顶线:全年累计12万/人

2、如何进去二阶段:精准扶贫大病医保

精准扶贫医保政策按单次计算,同一病长期治疗下来几次的医疗费用通过新农合8000报销后剩余的几次自费费用(指无法报销 + 起付线)累计总合达到万元,即可进入精准扶贫大病医保。

3、精准扶贫大病医保政策

补偿政策:

①起付线:8000元/次

②计算:

几次自费费用总和 C 无法报销 C 起付线 =可报销费用

可报销费用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段报销

1、8000―3万 补偿80%

2、3万―10万 补偿70%

3、10万元以上 补偿80% (例子如上)

③封顶线:全年累计18万/人

4、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赔付政策

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后合规费用中个人承担部分补偿40%;全年累计赔付限额30万。

5、优惠减免

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后的合规自付部分医院提供政策减免10%。

十堰市三家三甲医院的对口支援点的走访情况分析:走进农户家里了解具体的情况。例如,在郧县的鲍峡镇黎家沟村,有一户家里的 情况是:父亲有很多老年人常发的疾病,妻子为X型腿,两个孩子为O型腿,每年既要照顾家里人,还要抽时间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生活处境艰难,自己同时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我们当时给他测量血压高压竟达到190,情况极其严重,但是他却说不愿意花钱去吃药。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十堰市人民医院会经常下乡去做义诊,还专门派了医院的职工在那里常驻,黎家沟村的村民每次在医院下乡时都可以去免费的领取一些常用的药品。而且人民医院给黎家沟村所有的村民都可以额外享受5%的报销标准。但是这也无法去做到让一个家庭看病不花钱,不会因为疾病而导致贫困。

二、十堰市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相关问题: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医疗保障制度缺口仍然非常明显,十分严峻。

1、报销比例过低,自付部分高昂

2、一些大病病种和药物并没有列入医保目录,而相关部门定的大病报销比例只有50%,同时某些医院大量使用一些不能纳入报销的药物,从而导致自付费用过高,“大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分级诊疗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小病很容易在大医院花很多钱。

4、一些地区政府存在对精准扶贫识别不精准、弄虚作假的现象,其中,关系扶贫的现象比较明显,使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救助,因病致贫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十堰市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建议:

1、增加对贫困乡镇地区的医疗建设投入,全面实施成十堰市市区高等级医院对贫困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障的能力,让贫困人群可以就近看病。

2、政府应当多多支持有着对口支援和医疗扶贫点的医院,共同帮助百姓做到不会因病致贫,使医院的对口支援能够做到更好。

3、分级诊疗的推行应当加大力度,真正的去按照疾病的程度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要因地制宜地健全十堰市医疗救助体系,一方面加大医院对于医疗扶贫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更好的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防止漏选或者错选的情况发生,杜绝关系扶贫,对于医院的对口支援点或者精准扶贫点做到不会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落实和完善医疗扶贫制度,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率,使百姓有一个健康的w魄,从而达到各个方面脱贫,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智,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网,2017-02-26

[2]刘芳,李跃平,从医疗救助的本质看医疗救助的设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10(4):27-30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对口支援 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以下两个课题资助:孙琨懿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题《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支持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孙琨懿主持贵州省教育厅课题《贵州省高校对外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0-02

1.对高等教育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意义。

加强高等教育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可以协调和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部等沿海地区高等教育发达,而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则相对比较落后。【1】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资源的优化和科学化配置,建立公正、公平、有效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建立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优化配置体系,对于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2】

1.2可以促进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表现在资金、人才、物力、技术、地区等各个方面,这些问题迫切的需要我们进行改善和解决,从而通过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合区域资源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3】三是可以促进国家的安全保障。通过对口支援等形式促进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促进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起到增强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良好作用,促进国家的团结和谐。【4】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

在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5】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各教育主体,通过一定的配置方式,以不同的方法和渠道,对高等教育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起到良好的经济、社会等效益。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供配置的资源有限这是大前提,而配置又是动态的行为和过程。将一定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的配置或是尽可能的配置最少的资源并实现最大的效益,这就是优化配置。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可以以纯计划、纯市场、两者相结合这三种形式进行。通过国家的计划和政策要求,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方式是纯计划配置方式。这种方式考虑到社会的宏观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将资源重点配置到重要的区域和部门,培养的人才也是通过国家统一分配来实现。国家在这种配置行为中占主体地位。纯市场的配置方式则是通过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自然规律,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实现公平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区域和部门。【6】配置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等社会群体和市场,而不是国家。为了和市场经济的体制相适应,我国已经逐步将市场的方式和计划的方式相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特点,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高等教育的资源如何进行配置,采取哪种方式进行配置,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模式决定的,因为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当然要为经济发展来服务、相适应。现代的经济社会建设情况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抛弃计划经济的约束,走出传统的计划阴影,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7】

3.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特点。

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情况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时期,从1999年的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在校学生的连年扩招,到2001年全国实现招生已经达到380多万人,在全球也算得上最多的招生数。到2002年底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学校共有117万多所,其中高等教育学校达2000多所,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达到了1600多万人。【8】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支持和投入,2002年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3.5%,达到历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在逐步改善和加强,2002年,全国的高校建设实际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高校的教职员工达到130万人,其中教辅类员工有15万人,专业类教师达到62万人,行政工作人员达到21万人,工勤类人员15万人。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的高等教学教育情况日益发展,教学水平和教育的质量得到了不断的增强,高校的科研和建设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等学校对全社会的经济社会进步贡献着越来越大的力量。在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高校的资源发展还是不能满足整个教育的发展需求,人们群众日益增长文化物质需要和生产力落后的矛盾同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未能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历史、经济、地理的因素也使得教育在资源的配置和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尤其表现在东西部的区域间、城乡的学校间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9】这就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同样使地方差异日趋明显。

3.1资源配置上的地方差距逐渐扩大。当前各地方的高考在录取的成绩上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合理。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的资源也相对雄厚一些,例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辽宁等均占有大量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10】经济发达的省份高等学校可达三四十所,而经济尚不发达的省份甚至不足十所。全国五分之四的高校集中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这就使高等教育的的资源呈现分布的不平衡性,影响了高等教育的长期良性发展,与教育公正性的原则相违背,加剧了城乡的差距。【11】而且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也是不均衡的,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较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学质量不高、规模较小,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规模日趋扩张,尤其是西部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只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仍要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教育事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高等教育的提高。所以,有的时候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如何,通常要考虑到该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水平。【12】

3.2高等资源的分布结构不科学、不合理。受教育者的数量众多,教育相关资源却不丰富,2003年高等教育学生数量达到900万人,比1994年的250万增长了三倍多,而教育资源和资金等的投入却没有达到这样的倍数,并且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上要远远低于世界范围的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在教育部颁布执行的振兴教育行动中,明确指出政府资金要实现的教育投入。财力、人力等资源投入的比例也存在不合理性。【13】在青海、、宁夏、贵州等省份,连续多年不断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人力方面的投入太低,不能与经济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在我国还存在学生和教师比例不科学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的师生比例是1:4,而我国的师生比例已达到1:16,学校师资方面的力量始终没能得到补充和增强。我高校的教职员工中,专业教师人数少,而后期党政工作人员较多。世界范围来看,高校的专业教师和其他职工的比例为1到2,而我国现阶段就这一比例来看还是达不到1的,跟国际的平均情况还有距离。并且,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所占比例小,而本科生所占比例较多。

3.3高等教育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影响公平公正为主兼顾效益的原则。国家通过财政补贴和拨款实现对教育的支持和发展,在资金拨付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数来实现的,而不是从学校的办学规模、效益高低及教育质量着眼。学校的规模大、学生和教师的人数多,就可以申请较多的拨款和费用,从而不考虑学校的实际需要,而盲目的扩大学校规模和招生。【14】这就导致教育资金过分集中,单纯的将人数多少、规模大小分配资源,这实际上是失去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不同的地区在高校教育的经费上是有着较大差距的,2001年贵州的人均学生教育经费不足北京人均学生教育经费的1/7。国家在不同地区的教育投资是不平衡的,往往是重点几所大学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越来越快,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则发展趋于缓慢。

3.4对高等教育的资源利用效果不好,实现效益不强。高等教育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另一个具体的实际表现就是资源的静置,而忽略了动态价值,使许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15】高等教育的资源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共享,这也是高校在发展建设中秉承的原则,可是实际工作中,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一旦分配到具体的学校和地区,往往是没有具体的制度进行使用权利的详细而明确规定的。如果政府主管部门能着眼教育资源实现动态管理,不但是从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来考虑教育资源的配置,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实现更大的利用程度。

4.我国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研究。

高校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中最核心的应该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对口支援各项政策的研究,将有利于实现公正、公平、有效透明的资源配置问题。【16】

4.1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影响。从一般的规律上来说,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高,科技文化发展情况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的障碍就相对较少,实现效果就越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的动力和支撑,同时影响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被社会良好的接受、吸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17】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对教育的支撑力自然就差些。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上层教育建筑必然会受到影响。比如,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教师,会在学校带出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做后盾的社会需求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势必会被当地的企业和社会所认可、所需要,因为他们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尝到人才对企业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之后,学校和企业之间就会进行广泛合作,加强对企业的培养和塑造,进而更加进一步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安排,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样教育的良性循环就建立了起来。

4.2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制约。技术上的发展和突破、制度上的调控和约束这是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的两条基本方法。技术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文化上的专业性发展。而制度则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管理、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的政策。【18】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各级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拨款制度、各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制定制度、国家重点高校实现申报和评估的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都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而言,教育政策和制度对高校发展的影响是更常见、更直接的。

4.3人文地理自然等条件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地理优势、环境状况、交通情况、民俗习惯、人文历史、传统情况等都影响着当地教育资源的配置。【19】这些情况的存在影响着学生在高考填报时的择校情况,学生如此,教师的工作安排也是如此。优良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和条件将会吸引大量的人才前来工作和发展。否则,没有优秀的教师,没有优质的生源,再好的学校也无法实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费雅君,常清等.中国现代化下西部开发与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22.

[4]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5]吴志宏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谢明.政策透视-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一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董田甜.中国教育政策实施评估与对策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艾力・伊明.新疆教育事业对口支援与协作的历史回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7).

[13]安迎春.中国对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支持政策的发展[J].社科纵横,2006(08).

[14]陈国珠,徐剑.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实践与思考――从上海交大支援宁厦大学说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

[15]陈学军,邬志辉.教育政策执行: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09).

[16]贺剑,李永生.完善教育政策的评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J].前沿,2005(06).

[17]李延成.对口支援:对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安排[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篇6

【关键词】 对口支援;受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建议

一、引言

所谓教育对口支援,就是指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对口扶持和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以增强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活动。[1]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快西部地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公平,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首次确定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等13对东西部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十年多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

二、对口支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2001年6月,教育部指定西安交通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大学,2005年1月,为进一步加大对新疆高校的支援力度,教育部又增加了武汉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并在4月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安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11所国内知名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21个学科。

2010年,根据中央关于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精神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为重点支持建设好新疆大学,使新疆大学在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央决定启动对新疆大学新一轮的对口支援工作,助力新疆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教育部部署,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采用“1+3+6”模式,即由清华大学为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为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为成员的10所高校,采取多对一方式、团队化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按照“整体设计、协同工作、重点突出、逐步实施、成效显著”的指导原则,努力实现我校在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显著提升。

十余年来,支援高校通过接纳本校教师进修访学、为本校培养博士和硕士师资、选派优秀教师或专家学者到新大任职、任教等多种形式的支援工作,把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传输到了我校,为新大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渠道。

1、通过到支援高校进修访学,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2001年至2012年期间,学校教师中赴对口支援高校进修教师共239人,占所有进修教师350人的68%;访学教师共32人,占所有访学教师81人的40%。在学习期间,支援高校为学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并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帮助指导。在科研方面,专家教授给了他们很多的指导和教诲,让他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方面,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学习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通过“先进修、后考学”的方式,大部分进修学习的教师考取了支援高校博士。

2、通过支援高校培养博士、硕士计划,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

2001年至2012年期间,学校教师中赴对口支援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师共43人,占所有在外校在职读硕教师128人的34%;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共199人,占所有在外校在职读博教师361人的55%。各支援高校在招生、录取及培养等环节,均给予了我校适度的政策倾斜和照顾。在对口支援工作开展初期,西安交通大学与我校采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办法,招录了一批我校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随着教育部在对口支援高校批复定向培养研究生单独招生指标的实施,结合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支援高校已逐渐成为我校培养博士师资的主要途径,我校在支援高校读博教师占所有在外校读博教师的比例达到了70%。

3、通过支援高校选派优秀教师到我校任教,缓解了师资不足

2001年至2012年期间,支援高校共选派了72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及研究能力的教师到我校任教,任教学科涵盖了外语、数学、机械、建工、电气等公共基础课专业和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有效的缓解了这些专业师资不足的状况,也把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传输到了我校。

三、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

1、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落实对口支援协议

从宏观构想上明确受援院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从而在对口支援战略和实施上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2] 制定务实的对口支援建设任务,将对口支援协议落到实处。在制定对口支援协议时,要根据近年实际执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利于对口支援协议落到实处。例如,支援高校招收博士单列指标受教育部管理,每年给新疆大学批复的指标数大概在十五个左右,在制定支援高校为新疆大学培养博士学历师资的建设目标时,不宜将此目标定的过高,在协议执行过程中,也要注意统筹安排各支援高校之间指标的协调,避免浪费指标,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对口支援优惠政策。

2、依托支援高校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支援高校拥有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网络教育资源,受援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加强与支援高校的信息共享,建立同步课堂、网络教室、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等,这是对支援教师亲自到受援学校支教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减少了支教教师往返于校际之间的麻烦,提高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支援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优质资源,也可用于帮助受援高校牵线搭桥,为受援高校拓宽和提升对外交流的渠道和水平。

3、通过“人才工程”计划,带动受援高校学术梯队建设

支援高校可选派高水平教授(如博士生导师)到受援高校作兼职研究生导师,或应聘教育部“长江学者”、新疆自治区级“天山学者”等“人才工程”计划,带动受援高校学术梯队建设。此举产生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的,例如,“天山学者”在受援高校除从事科研工作外,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天山学者”之一,来校工作后就领导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了一支创新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并成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此外,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织融合,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现象,也吸引着人文社科学者的研究兴趣,[3]支援高校学者可以利用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对此进行研究,或与受援高校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也不失成为构建对口支援双赢模式的途径之一。

四、结论

对口支援受益于当今,见效于长远。在肯定对口支援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对口支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展望未来,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应是在理念和模式上继续扩充,在战略和实施上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以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晁勤,加玛力汗・库马什,樊艳芳.对口支援在西部高校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效益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12) 151-152.

[2] 清华大学课题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实践与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34-43.

[3] 闫卫华.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1-82.

篇7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对口支援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实践体系 师资建设

一、引言

随着3G技术、4G网络的试运行,标志着通信技术发展的强劲势头,通信工程专业成为近年发展快、技术新、需求大的专业之一,经教育部批准,湘南学院计通院顺势于2008年招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2012年通过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合格评估。湘南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重创新”的标准,积极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加快地方高校转型,促进职业教育,培养通信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服务地方通信产业。

二、湘南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存在问题

我院组织院行政领导、各教研室主任于2011年12月28-29号对中南林科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就院系管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通信工程专业评估、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等进行了参观学习和交流,发现自身在院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的不足,就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1、我院在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上过于强调理论推导和公式计算,比如《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设置滞后,课程间的交叉程度较大,教学体系不完善,专业课开设偏向高年级,导致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兴趣大打折扣;专业方向不明确、不具体;

2、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实验室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更新较慢,实验教学以验证型、描述型实验为主,并且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实验室挂靠在相应教研室,功能单一,实验人员教学水平有限,无力承担综合类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验工作。

3、师资队伍建设相对缓慢,对于工科类专业,教师不光需要较高理论水平,更需要职业资格认证水平,由于一线专业教师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欠缺,成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短板之一;

三、就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研究

3.1基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对口支援的良好平台,林科大的合理的学科建设以及特色的专业定位,成为我院改革教学的一盏明灯,林科大专业定位为: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工程教育,将理论知识体系划分为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与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对与通信工程的两个不同专业方向-------“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通信”,其理论知识体系有所不同,学科基础必修课集中在3、4、5学期,分成四块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信号系统与控制、电磁场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科基础选修分布在5学期,按专业方向分为无线通信方向选修《离散数学》 、《随机信号分析》、《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微波技术基础》,计算机通信方向选修《离散数学》、《随机信号分析》、《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学科专业必修:《通信原理》、《光钎通信》、《移动通信》、《信息论与编码》、《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

而湘南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其通信工程专业在学习借鉴研究型一本院校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外,还需按照“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以特色学科对接区位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与地方产业匹配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系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网络、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制造、运营管理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湘南学院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集中在2、3、4学期,专业必修课分布在4、5、6学期,专业选修课分布在5、 6、7学期,较之林科大四块知识领域,电路与电子学没有开设高频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只开设模拟电子电路,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中的《数字信号处理》作为了专业选修课,电磁场知识领域开设《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领域知识中有开设《数字逻辑》,而《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替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专业必修课。

归纳湘南学院计通院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图。

3.2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①、以功能模块方式组建通信实验室,通过开放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验证性、描述性的实验内容。

我院为通信工程专业配备了三个实验室:无线传感实验室、dsp实验室和交换技术实验室。由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实验时间不能完全受限于课堂,为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本着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四种形式开放实验室:预约性开放实验室、全面开放实验室、定时开放实验室和阶段性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完成课外兴趣组的实验项目、参与科技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以及集训学科竞赛提供场地。

②、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建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我院与蓝狐公司、上海杰普公司联手打造校企实践基地,成功为企业输送符合行业规范的毕业生,学生可以在与企业工程师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参与企业工程项目,作为校内课程设计题目来源,利用企业资源,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完成课程设计,最终由指导老师以答辩方式考核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学校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来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环境,让学生在校取得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缩短入职适应期,实现毕业生文凭学历与职业资格双赢的良好效应。

3.3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在科研经费、教学经费投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差距比较大,因此,湘南学院从2013年起,开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三百工程”,即100个教师干部下行业企业锻炼、100个教师海外进修、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目前已经选派了97名青年干部、教师奔赴基层,到郴州市11个县市区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基层增长才干,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打造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近年来,已经派出500多人次的教师到企业、行业工作,目前,学校有213人取得本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现有“双师型”教师24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1.6%。师资队伍建设初现成效,以此推进湘南学院由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为地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

林科大对口支援湘南学院的工作,通过启动专项资金,建立互访机制,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区教育联动,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接受教师进修深造,促成两校互动双赢的良性机制,产生政策等外力干预所不具备的内生动力,提高受援校学科建设层次,修正受援校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谢水珍.查代奉.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通行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11):187-188

[2] 徐卓农.张凌涛. 建设特色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J] 中国新通信. 2014.10

篇8

有一件事情在我心中积了很久,虽然我多次对自己说,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工作,好好的干下去,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说服自己,因为我就要离开公司了,我向领导提出辞职,我想这是我迫不得已的事情。

我的公司情节是从大学的时候开始的,那时我们外地的学生生活很单调,偶尔就是去去新街口,而每次坐二路车都能经过公司,当时我就看着高耸如云的大楼心底暗想:将来如果有机会在这里工作该有多好!所以,若干年后,当有机会来公司时,我放弃了很多,义无反顾的进来了,只为那旧时的情节。虽然我将从公司灰头土脸的离开,但是我并没有丝毫的后悔,因为我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公司给了我很多,让我学到了很多,所以无论我走到哪里,公司始终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认识很多朋友,也认清了自己,所以不论我结局如何,我永远对公司有感激之情。但我略显被动的性格,过分随性的行为,有些懒散的习惯……却与公司格格不入,也造成了两年无所成的局面。茫然中我错过了木桨行业八年来最好的行情,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我不想给自己找诸多借口去开脱,碌碌无为的09年让我重新认清了自己,让我清醒了;清醒后,我真的想努力做些什么,洗牌过后的浆市死气沉沉,无处着力。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公司果断的结束了木桨的业务,我对公司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不过自己还是感到很茫然。公司领导将我调到纺织原料部,这是个非常好的部门,有个非常好的部门领导,我发自肺腑的感谢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时,我考虑了很多。

其实我离开公司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实在放不下原有的产品、资源以及朋友。我从大学毕业开始就从事木桨的销售工作,对于这行业我有难以割舍的依恋。我不是不喜欢接收新鲜事物,只是不想一个行业做的半吊子就去尝试新行业,如果这样,我最终将一事无成。我选择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虽然暂时看市场有些灰暗,但是最近的数据表明:2009年木桨进口847万吨,进口用汇55.5亿美金。我相信如此大的市场,总会有空间;我相信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我的离开并不是对公司不满,而是我感觉自己在公司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对自己说,应该坚持,可是无法坚持下去,我知道的,这是对我的很大的挑战,我对自己说,我应该在公司中好好的工作,可是无法说服自己,我只好辞职。我相信我会在以后对口的公司中有着更好的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公司领导能考虑并批准我的辞职。谢谢!

此致

敬礼

篇9

关键词:张家口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9-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国际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优化师资结构,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塞外张家口,作为北方战略重镇和全国开放开发最晚的地级市,迟滞了发展步伐,区域内4区13县中,有11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至今年度财政收入仅为100多亿元。而今,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明年初规划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张家口要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重新确立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4+3”产业(装备制造、新型能源、旅游服务、食品加工四大支柱性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三个潜力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跻身河北经济增幅最快的城市行列,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作为支撑,以培养大批现代装备制造、新型能源、交通运输等企事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张家口地区现有国办的高职院校三所: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张家口教育学院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这三所学校的历史沿革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张家口大学,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转而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国办高职院校。2001年与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并入后成为现在的学校。

张家口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张家口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5月经批准建制为张家口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张家口地市合并后改称张家口教育学院;2004年7月,原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卫生技术分院、张家口市职工大学、张家口财经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张家口教育学院。同时成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国办高职院校。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由2004年原张家口教育学院的宣化分校、张北分校、柴沟堡分和宣化区职教中心四校合并组建的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2009年经批准更名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也成为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国办高职院校。这三所学校的组建正赶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教师的社会地位、学历和职称结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等逐渐得到改善。但是,高职教师的专业结构、组成结构和素质结构距离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若不及时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将会影响张家口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张家口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的需要

2002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2005年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1998年至2005年,我国高职教育招生数由43万人增长到261.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张家口地区的三所高职院校也进入了扩招、发展的新时期,三所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总数为1155人(张职院314人,张教院421人,宣科420人),三所院校的在校生共计17790人。生师比为15.4:1。专任教师数量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师资合格生师比16:1的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所以开设专业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而且侧重技能性强的专业。而要适应动态的专业设置,教师可能面临对其来说全新的专业领域。三所高职院校改制后,专业教师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如何进行自身知识的转轨?高职院校改制后,各校忙于上规模、扩建新校区,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设新的专业来满足扩招的需要。而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变则成了专任教师的个人行为。扩招后,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加大,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教师业务素质有所下降且个体差异加大,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缺乏技能型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熟悉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日臻明确。高职院校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把握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能力,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评估“优秀”标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应达到80%以上。而张家口三所高职院校现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3%(按照规定的双师教师的标准),离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评估的“双师型”优秀要求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的目标相去甚远。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其目标,如果专任教师都缺乏丰富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就会出现隐形失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出现偏离

近年来,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来源,大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据课题组对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学校新进教师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本科毕业生,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调入的人员微乎其微。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但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相对而言,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能够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但实际操作中对这部分人员的引进力度明显不强。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专任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专任教师主动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激励作为对人们的一种行为评价,它能在满足人的需要,调动积极性、培养和开发创造力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从而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专任教师的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就是教学评估。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估理念,将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要求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教师层次等因素制定富有弹性的动态指标。激励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时,既要以教学质量考核为主,同时又要兼顾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新知识的学习等要素纳入考核的指标体系,如通过审核教师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和次数等作为考核内容,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以鼓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拓展知识空间。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制定教学评估的内容。应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产学研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规定专任教师每年要去企业工作或兼职一定的时间作为教学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此,既可保证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又能使教师通过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专任教师定期去企业或培训基地兼职应成为一种常态的学校行为,成为一种制度。

再次,评估指标的确定要体现合理性、人性化的特点,以切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整性和人的需要的多重性,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更能够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方面,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如在制定学生评教的指标时,应本着鼓励教师的原则,将优秀的教师的指标细化,从而扩大学生所认可的教师的范围。这样既是对教师优点的承认,同时又使后进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健全名师激励机制,推进“名师”工程建设。通过设立名师专项经费,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通过承担行业企业重大项目研发,提高科研能力;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和职工培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名师在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专业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建立多元化的专任教师培训机制

目前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基本上是专任教师的个人行为。在专任教师的培训上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常态的制度,国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基地。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任教师培训机制,应该是专任教师的个人行为与政府、学院的行为相结合,以学院行为为主。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建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长期的培训场所。学院应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使每一个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接受培训,并将其列入考核的指标体系。可以选择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如长期的进修、短期的实习、请专家到学校做讲座等。学校培训教师不应只注重学历的提高,更应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英语口语水平;提高;英语教学;对策

引言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主要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而两者相比,无论是从语言的发展或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还是从语言的功能来看,都应是口语居先。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习一种语言,如果只有读写能力,而听不懂,说不出,那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就要受到限制,哪怕学得再好,也不能摆脱“聋哑”的缺陷,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而中国高职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甚至对口语产生了惧怕感。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口语水平,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一、高职生口语薄弱的主要原因

导致高职生口语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

(一)客观上,学生缺乏操练英语口语的机会及语言环境

学生操练口语的主战场在英语课和外教课上。然而中外教师在英语课上的主要侧重点还是放在阅读、写作、语法和听力上。平时在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几乎不用英语,与外国人的对话机会更是甚少。大班化的英语教学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严重制约了学生操练口语。此外,英语教师自身的语言条件,又对一定情景下灵活多样的语言交流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种英语测试对口语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对教师的口语水平也有所影响。教师是学生操练口语的“教练”,倘若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口语水平,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主观上,师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应试教育使得师生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做题技巧上,即使平时教师要求学生间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要求也往往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其二,学生对英语口语缺乏信心。由于词汇量少,听力差,而又缺乏训练,既听不懂别人的意思,也无法准确、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看到陌生人就会紧张,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另外,中国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内敛,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不愿意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这些都制约了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职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策略

英语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做出努力。

(一)教师的工作

1.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操练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和机会,以加强高职生的口语实践量。语言是一项技能,没有大量的实践,想准确而熟练地掌握英语口语是不可能的。小班化的英语教学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对话,因而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训练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语言的准确、流畅从而夯实学生的口语基本功。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

2.教师要充当好“教练”的角色。在口语课上,学生应是积极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而不是“运动员”。英语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语言条件,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作示范,指导学生如何即席回答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组织和策划好每一堂口语课的教学活动。教师可通过设问和应用性的交流活动如个人演讲、两人合作、小组表演、擂台赛等形式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运用口语的潜力。在课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诗歌朗诵会、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布置学生感兴趣且乐于交谈的话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其英语视野,培养其叙说、对话、交谈、讨论、辩论等多种能力。

3.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在交际和应用英语阶段常常出错,这是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出错-不意识错误-出错-意识错误-出错-自我纠正错误,是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达到流利的程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耐心倾听他们“支离破碎”的英语并给予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交流看法。学习语言重在交流,交流重在对意义的理解和信息的正确吸收。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不影响理解的语法错误采取相对忽略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语法和用词错误应该恰当地处理。纠正语言错误宜在交际暂告一段落时进行,以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和语流。

(二)学生的努力

1.学生要充分认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树立信心,大胆尝试。口语是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重要语言技能。人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理解、吸收、分析、处理、交流、表达和展示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第一性的口语的比重要超过第二性的书面语言。学生要无论是性格外向还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并寻求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以达到熟悉各类话题,提高口头交际能力的目的。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得到他人的承认,增强自信,提高自我。

2.学生在口语训练时要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清晰、流畅、达意。 学生学习口语应该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机械训练开始,过渡到半机械训练,最后达到自由交际的目的。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能用简单而基本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思维要清楚,表达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经常练习对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的叙说,以提高自己成段说话的能力。

3.学生要扩大词汇量,加强听力训练。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词汇量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听取对方信息,并正确的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听力训练也是提高口语能力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是语言的输入。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听懂对方传达的信息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反应,用适当的词汇组成句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

4.学生要了解英美文化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口语实际上并非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与社会文化生活糅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表现。很多时候,学生所讲的句子从语法上看并没有错误,但却让英美人感到费解。那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合乎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学生要熟练掌握英美人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固定的口头表达模式。因为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已成为了英美文化习俗的一部分。不掌握这类表达方法,也就难与英美人进行自然地口头交流。

三、结束语

口语实践是高职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做好教练的角色,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参与口语实践,掌握一定的练习技巧,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只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高职生英语口语水平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吴桢福.英语初级口语教程[M].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