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9 16: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篇1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茧丝绸产业的法律、法规,拟订全县茧丝绸产业发展政策。

2.拟订全县茧丝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指导全县蚕桑生产,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开展茧丝绸行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工作。

4.负责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器具的引进、实验、示范与推广。

5.推进茧丝绸行业经营体制改革,引导农民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6.对茧丝绸行业实行宏观管理,进一步完善、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

7.受县农业委委托依法管理蚕种市场。依据规定负责茧站收烘市场准入资格审核、申报工作。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规范蚕茧收烘市场。

8.负责管理碧阳蚕桑站(驻地碧阳镇,负责碧阳镇、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的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美溪蚕桑站(驻地美溪乡,负责美溪乡、洪星乡、宏潭乡、柯村乡的蚕桑生产技术指导)、县蚕种场及蚕桑技术服务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9.承担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县农业委不再承担蚕桑新技术引进、实验与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职能。蚕种市场管理职能委托县茧丝绸产业办公室履行。

县经贸局不再承担茧丝绸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推进行业经营体制改革、对茧站市场准入资格审核、协调相关部门对蚕茧收烘市场进行监督检查等职能。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科

管理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公文处理、文书档案、信息、内部人事管理、行政事务和财务工作;负责编制茧丝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起草有关综合性报告、文件,编制和申报项目;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茧丝绸产业发展和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进茧丝绸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负责茧站收烘资格审核、申报工作;负责茧丝绸行业宏观管理和市场管理工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蚕茧收烘市场进行整顿规范。指导蚕农合作社建设。

(二)技术推广科

研究制定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茧丝绸产业年度发展计划;追踪国内外茧丝绸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研究并提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器具引进意见;负责全县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工作;负责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器具的引进、实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开展茧丝绸行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工作;指导乡镇中心站、县蚕种场和蚕桑技术服务部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

蚕桑生产技术的具体组织指导与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工作由碧阳蚕桑站、美溪蚕桑站承担。

篇2

规划纲要是中科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指导中科院今后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和纲领性的规划,是中科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是中科院履行国家科研团体职能的重要依据。

规划纲要从发展环境、发展远景与战略。科技战略重点,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学部工作、队伍建设,重大改革举措,事业发展等方面,确定了中科院院今后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期的战略重点,提出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大举措。全文共分8个部分。

发展环境。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的需求,分析未来5至15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实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环境。

发展远景与战略。提出了中科院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创造“四个一流”的发展远景,提出了未来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把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到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科技战略重点。提出发挥综合优势,加强系统集成,集中力量,分期分批重点支持40个重大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要方向,以及学科重点和领域前沿部署。

学部工作。提出中科院学部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队伍建设。提出构建人才竞争发展良好环境,发挥人才专项计划引导作用,完善现代科技创新队伍结构,完善科教紧密结合育人模式等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据介绍,未来5年,中科院将培养500名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努力造就科技与教育大师级人才,将向社会输送约6万名硕士以上科技人才,在研究所兼职的大学教授及其他高级专家达到2000人次,研修的企业科技人员1000人次,派遣1000人次以上的科技与管理人员到地方、企业及大学任职任教。

重大改革举措。提出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所管理、改革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改革资源配置,改革院地合作机制等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事业发展。提出中科院院属机构,资源发展、对外合作。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北景知识

“三个基地”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基地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学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有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集中力量做大事、做大贡献,使中科院成为面向全国开放的、在国际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研究平台。

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竖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把中科院办成科技工作者向往的科研团体、培养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大学校。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供知识和技术源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不断孕育孵化高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创新单元携手共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四个一流”

一流成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原始性和系统性科学创新;战略高技术领域做出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事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创新贡献。

一流效益:科技产出得到科技界高度评价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取得重大社会效益,还包括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科学人文效益和研究机构良好运行效益。

一流管理:建立符合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管理机制,主要有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吸引、培养、造就人才和队伍动态优化机制等。

篇3

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对十七大的关注和学习,我总结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使新农村规划与当地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衔接,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衔接,确保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规划制定要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防止急于求成、造成浪费。

新农村建设涵盖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五个方面,彼此之间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3COmE文档频道,在实践中不能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加以推进。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应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项目和资金地向农业倾斜,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倾斜。

建设新农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使用好支农资金,关系重大。应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使支农资金直达农村,更好更快地惠及农民群众。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4

清洁煤产业属于热点重归,是“老树发新枝”。早在1997年,《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就得到国务院的批准;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2006年,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作为先进能源技术进入《我国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这一目标仅依靠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实现,使清洁煤被进一步突出出来。目前,国家能源局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新兴能源振兴规划》对清洁煤的未来发展也做出了部署规划。

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异军突起,掀起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据估计,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话语权。2009年,得益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电信运营商、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商、应用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方迅速聚合,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意味着巨大的价值。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将锁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十大领域,进行重点投资。

目前,云计算在我国可谓是风生水起,在各地掀起一股热潮。上海市经信委了《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提出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上海在云计算领域“十百千”的发展目标;北京市经信委员也《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提出在2015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同时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深圳市则提出,到2015年培育10家左右在国内有影响的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由于转基因种子在全球主要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生物育种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成为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生物育种领域,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中国市场70%的种子来源,对中国的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一状况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种业提至战略举措的地位;据了解,在最新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育种也被列在最重要的位置。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初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引领兴起,为全世界电力工业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也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的公司“1号文件”,今后10年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据了解,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大飞机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大型客机C919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2015年通用航空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放开,预计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我国“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到京沪高铁的建设,我国引领世界进入“高铁时代”。据了解,“十一五”全国铁路新线投产1.47万公里,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十二五”在这两方面均将超过“十一五”,其中50%新建线是高铁,由此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篇5

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了今后农业教育的重点工作,即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办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意见》指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农业教育质量。通过实施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农业大学,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把优势农业学科发展好、急需农业学科建设好、新型农业学科培育好,提高农业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高中生报考农科院校和涉农专业。加大高等农业院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区)农业科学院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联合招收研究生。创新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优秀实用人才。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引导农业企业与农业职业院校等共建农业生产实训基地。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农业科技队伍。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着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合力打造农业人才精品工程。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大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体制机制,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着力促进青年农业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建设好农业科研学术梯队。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实施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工程,分行业分领域加快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以实际贡献为重要指标,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意见》提出了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带头人。进一步办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明确公益性定位,改善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在农民培训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快培养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生产经营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大力推进,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农民参训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挂钩的衔接机制,形成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今年起在有条件的省、市、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重点培养和扶持种养大户、农机作业能手、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篇6

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央对生态经济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从资金项目上,都会对生态经济区给予重点扶持。考虑到流域的系统性、整体性,省里在战略任务及许多重大项目的安排上,并不局限于规划区域内的38个县(县、区),而是扩展到了全省、全流域。因此,尽管我县未纳入了生态经济区规划,但仍有望通过规划的实施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为此,我委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进行对接。

一是抓好规划对接。要坚持主攻项目、决战两区的发展战略,以吉泰走廊为主轴,以三县三区为核心谋篇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规划。将吉泰走廊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县化试验区,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和吉泰盆地城县群,努力使其成为全国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实现产业、城县、生态的融合发展。同时要高起点、高标准、大目标,规划、争取、实施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电力能源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带全盘、增后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全县的发展从规划开始就做到与生态经济区的有效对接。

二是抓好产业对接。我委在争资跑项工作中,将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机电、皮革、药化、茧丝绸四大支柱产业。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做大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做响一批知名品牌。同时要利用“红绿古”特色旅游资源和丰富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把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培育成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对接。从现在开始到“十二五”重点实施好一批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方面要抓好衡茶吉铁路,昌吉赣客运专线铁路,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至武夷山铁路,咸阳至铁路,井冈山至赣州铁路,新余至峡江铁路,泉南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厦坪至睦村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干线改造及井冈山机场扩建和沿江重点码头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公、铁、水、航协调发展,路网、场站、仓储相互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方面要重点实施好万安核电、峡江水利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和井冈山梯级电站工程,使全县电力装机总量逐步达到800-1000万千瓦,从电力能源上为生态经济区和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篇7

【关键词】开发区 规划 城市管理 对策

1 利津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利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利津经济开发区已经经历了规划起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向优化发展阶段转型,目前已建成工业区约15平方公里,划分为西部综合新区、东部新城区、西部综合工业园区、北部化工工业园区和南部综合商贸物流区五大功能区,其中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区内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2亿元,搭建起了“六纵十二横”的道路框架,集中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处理厂及高压变电站等设施齐全,为每个入区项目提供“七通一平”的直接入住条件,已经成为利津县工业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开发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调整跟进速度慢。利津经济开发区在规划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缺少适应性调整,缺少分期实施引导和适应不同发展条件的应变方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态势下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的各类发展规划的研究和调整工作也明显不足。规划要么被无序调整、更改、突破,要么停留在原始规划控制面积以内,在开发效益和产业布局上,不能够在地块、项目等方面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2)特色产业、园区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利津经济开发区还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但目前除去石油化工产业形成高端多产品产业链条外,其他产业大部分仍然处于单体企业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没有形成单独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各功能区分区不够明晰,项目布局相对散乱,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

(3)规划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利津经济开发区还没有完全实现县一级的管理职能,影响了区内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造成管委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于经济发展。即,与经济投资建设规模相比,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跟不上区域扩张速度,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母城或周边区域衔接不够,行政管理体制活力不够,乡镇(街道)部门之间的行政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机构和利益协调机制。

3 开发区优化管理的对策

(1)落实并强化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在机构设置上重审开发区“封闭管理区域”范围界限,实行封闭式管理。依据新的县城总体规划对园区分区规划进行修编,对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实现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的和谐布局。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通过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从宏观上对开发区城市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开发区发展的长远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把城市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领域和行业,发挥出更大社会价值。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在执行开发区规划上也要接受广大市民基于法制轨道上的监督,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社会效益。也可按照建立省规划委员会的原则,成立规划委员会,其专家学者要多于公务人员,并尽可能邀请省里的专家参加,以增强规划的调控作用,而不成为政府决策的附庸。

(2)切实加强和创新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发挥管委会与街道办合署办公“人区物”的“三权合一”的职能优势,协调县直各职能部门委托或授权,提升开发区内设部门或派出机构的自主决策权,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使区内环评、安评、能评审批及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工业技改项目备案、项目登记备案等县级审批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着力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开放式公共决策支持平台,对原则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形成公众参与决策的整体智慧,达成管委会、社区与企业协会之间的积极合作,最终形成经济开发区良好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优势的共创和共赢。

(3)立足长远,处理好开发区发展与环境、空间、群众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把好项目准入关,督促、帮助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强水气污染综合治理,逐步淘汰“三高一低”类产业,逐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积极推进用工企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动者间加强合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实现当地就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在文教卫生、弱势群体救助、“三农”工作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和谐。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利用好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机构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依法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考评制,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米景峰.试论开发区规划管理的几个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2008(4):42-43.

[2] 闫飞.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34-41.

[3] 张丽.现代城市长效管理的制度完善与模式优化[J].城管天地,2012(5):63-66.

篇8

传统能源危机倒逼中国可再生

能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例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设立可再生能源财政专项资金等。

此外,国家第一次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中和“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中包含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划目标,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规划出到2010年及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

近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2009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旨在培养国内光伏需求市场的政策,而且还将加大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力度,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企业也还将继续扩产,不会停留在每年两三千兆瓦的水平上,因此对多晶硅的需求仍会上升。而自从2009年以来,束缚光伏行业发展的硅料紧缺问题不复存在,具备制造成本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全球竞争力加强。

此外,我国政府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的政策补贴力度以及实施范围已经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上网电价补贴、税收减免、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已进一步加强。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补助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解决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能力不足、相关应用技术标准缺乏、与建筑实现构件化的太阳能光电组件生产能力薄弱等问题,从而启动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市场,带动太阳能光电产业发展。

太阳能光伏产业异军突起

光伏产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全球能源结构的1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5%,到2100年将达64%。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比2007年增加83%,达到13GW;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4725MW;光伏安装量比上一年增长35%,达到3962MW。在过去15年中,全球光伏产业以25%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成长。

目前各国政府非常重视光伏产业,并把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04年欧洲市场开始大幅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光伏市场。2008年世界完成装机容量超过4700 MWp,比上年增长约90%,其中欧洲占了约80%;2009年全球装机容量达到8000兆瓦,其中我国约占2%;2010年全球装机总容量约为13000兆瓦,我国约占3%左右,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猛,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每平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3350~8400兆焦,平均为5860兆焦(相当于199kg标准煤),每年我国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28.5亿吨标准煤的842倍。

此外,我国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全年出口已达154.39亿美元,2010年出口320.25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07.36%,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平均单价3.61美元,同比增长110.39% 。其中,2010年太阳能电池出口201.92亿美元,占全部光伏产品出口约63.06%。

2008年中国成为亚洲吸引可持续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达156亿美元,较2007年上涨18%,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

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40%。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1.3%,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我国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000MW,占全球产量的36.7%;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4000MW,占全球总产量的40%;2010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约8000MW,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9年已飞速增长到8000兆瓦,居世界第一,8年的时间增长了2000多倍,太阳能电池产量以10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连续3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利润的丰厚促使更多、更大的资金在近两年涌入光伏电池产业。

其次,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外资占有相当比例。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实际投资额约570亿元,外资、合资企业实际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37%。

我国有35家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运用国际资本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前10家太阳能电池厂商中,我国占据4席。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占据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再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技术持续进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骨干企业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在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上也取得多项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高到16%~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上与国际同步。产品质量稳定,得到各国认同。

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迅猛。200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年仅40吨,2007年产量增长到1130吨,2008年产量接近4500吨,比上年增长近300%,2009年我国多晶硅材料产量超过2万吨,比上年增长400%,形成约占世界市场20%的良好态势。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为2.5-3万吨左右,40%-50%需要外供,产量并未过剩。(如图2)

目前全国有16个省仅多晶硅项目就有约4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0亿。一期建设基本上都在2006~2010年期间开始,在2007~2010年期间建成投产。目前国内准备上马的多晶硅投资企业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类是以峨嵋半导体厂和洛阳中硅为代表的国内老牌多晶硅企业;第二类是原有金属硅生产厂家;第三类是光伏企业强强联手;而第四类则是其它有意涉足多晶硅行业的投资商以及以炒作为目的而得到土地、电价、股票等方面利益的投资者。

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4万吨,预计未来2年内,我国自主生产的多晶硅即可满足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需求,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光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中暗藏三大隐忧。

一是没有完全摆脱“三头在外”的困扰。据介绍,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外,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三头在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仍未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同时,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光伏产业领域迅速提升技术和不断扩大规模。我国若在此关键时机稍有耽误,将会增大差距,面临更严峻的竞争。二是环保问题。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四个相关的行业,目前受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限制,其中重点行业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三是光伏产业链结构还不够合理。光伏产业链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格局,因此做强中游、做大上游,尤其是硅材料,将是光伏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对外依存度较高,市场

存在较大风险和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约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战略新能源产业的保护,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目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仍处于下滑状态的情况下,国内除个别企业外,其余多晶硅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抗衡。同时,国外企业纷纷加大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技术持续进步,均对我产业后续发展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再次,亟待加快标准质量等体系建设。

随着产业加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光伏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不完善等。此外,还存在光伏产业内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动、自律能力不强等现象,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安徽安庆

油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灌木,为我国特产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西方称之为“东方树”,在我国已有2 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安徽、福建、湖北、广东、贵州、云南等南方省份,四川、陕西、台湾、江苏等地亦有栽培[1]。

1油茶的作用

油茶耐干旱贫瘠,其根系发达,适合荒山荒坡栽种。大量种植可以绿化荒山,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油茶树树皮光滑,叶片常绿,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而且因其不易着火,有利于森林防火。油茶树从栽种第3年开始挂果,盛果期多达5年以上,采摘期逾10年,受益期长达50~60年。

油茶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效益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大量种植和生产油茶,有利于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高级绿色保健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茶油含人体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83.3%,亚酸7.4%),居各种植物油之冠,被誉“东方橄榄油”、“油中极品”。茶油含有多种维生素,不含胆固醇,长期食用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硬化,防止高血压、高血脂,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2]。此外,茶油还可以用作注射溶剂油、高级肥皂原料,是机械、化工和医学等重要用油。茶油的副产品——茶饼具有重要的用途,其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和良好的饲料,而且能够提取天然茶皂素用于化工行业,如制天然洗发香波、工业洗涤剂和生物农药等。油茶果壳可以用来制活性炭等工业品,且油茶果壳生产的果壳炭属优质活性炭,广泛用于制糖、医药、食品、化工、国防、农业、环保、保健等领域。

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通过油茶种植和产品深加工,可以吸收大量富余劳动力,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拓宽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2安庆市油茶发展现状

油茶的作用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广大农民的愿望,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3]。着眼于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9月在湖南省召开了全国油茶工作会议,并组织编制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于2010年2月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庆林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并出台《安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给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设立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扶持油茶等林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安庆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森林资源整合与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油茶基地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2万hm2,主要分布在太湖、潜山、岳西、桐城、宿松等县(市),油茶生产与加工企业36家,年产籽1.2万t,年产茶油3 100 t。

3安庆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集约化发展要求与林地有效整合的矛盾

按照油茶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安庆市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布局在太湖、潜山、岳西等山区县及桐城、怀宁、枞阳、宿松等丘陵岗地,要求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但由于林地大多属于分户经营,而且部分农民对油茶发展认识不够、思想意识存在顾虑以及林业中介评估机构不健全等原因,大面积林地的林权流转困难,林地资源整合的空间有限。造成当前油茶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高,投入成本增加,相对收益率降低。

3.2良种壮苗的较大需求与有效供应的矛盾

按照安庆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安庆市油茶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安庆市每年新增油茶良种示范基地2 667 hm2,更新改造老油茶园1 333 hm2,需要优良油茶嫁接苗600万株。由于目前苗木市场上油茶苗比较紧缺,安庆市主要油茶种苗供应点太湖华源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油茶苗仅300万株,因此相当一部分油茶苗需要从湖南省或肥东县等引进,导致苗木品种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安庆市近几年所引进的油茶苗质量及产量如何,还有待时间考证。

3.3经济效益理想值与实际收入之间的矛盾

根据对油茶集约化经营的成效分析,油茶3年开始挂果,5年进入结果期,8年进入盛果期;新造油茶示范林稳产后产茶籽2 250 kg/hm2,按油茶籽现行价8元/kg计算,平均收益1.8万元/hm2。目前安庆市油茶园中大约有1.33万hm2为老茶园,油茶籽产量不高,平均产油茶籽300 kg/hm2,平均收益仅2 400元/hm2。林地常年粗放经营,实际收入较低,造成林农对林地的产出率期望值不高,对林业发展尤其是油茶产业的热情不够。

3.4产业化要求与产业链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虽然目前安庆市油茶的栽植面积在安徽省名列前茅,但油茶的良种选育、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良种选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工企业仅有太湖山里郎、桐城龙眠山等6家,由于缺少资金及技术扶持,加工能力较弱,工艺水平较低,而且对茶枯饼、茶皂素及茶籽壳等剩余物的综合利用仅处于初级阶段,油茶的综合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油茶的销售还处于自发阶段,品牌效益尚未形成。

4推进安庆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科学规划布局,坚持适地适树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提,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结合“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精心制订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按规划组织协调生产,指导生产。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深入调查造林小班的土壤、海拔、水位、坡向等基础上,结合油茶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规划设计,务求“造一片、成一片”,实现“林区增效、林农致富”的目标。

4.2加快改革进程,实现林权流转

进一步完善农村林地承包政策,明确山林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的改革;同时,全面推进林业配套改革,创建林业要素市场,并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建立林权流转中介评估机构,创建林业要素市场,优化林业要素配置,搭建林权流转业务平台,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推进林业规模化经营。

4.3强化科技支撑,夯实种苗基础

林业产业尤其是油茶属于长效型产业,生产周期长,油茶示范林寿命可达100年,因此良种壮苗是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种苗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并逐步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筛选出适合于区域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并予以推广。要强化对油茶良种繁育和品种引进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林木种苗“两证一签”制度,做到“四定三清楚”。要将科技融于规划设计、种苗培育、整地造林、肥水管理、抚育修剪等全过程,提高油茶产量与品质,增加单位收益,进一步推动林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

4.4盘活经营机制,倡导集约经营

要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不断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程,改变过去粗放经营的现状,倡导林业集约经营。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重点扶持一批油茶龙头企业或造林大户建设油茶示范基地,提高油茶单位面积收益率,提升油茶产业发展平台,形成示范和规模效应,从而鼓励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油茶产业的发展[4]。

4.5落实政策保障,强化技术服务

要深入研究和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加快油茶发展的政策规定,调整或制订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油茶发展政策,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林业税费及相关的优惠政策,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及发展环境。积极盘活森林资源,争取银行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争取中央财政贴息支持;争取银行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强化对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科技推广站(林业站)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对林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逐步建立林业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组建林业行政管理、执法、服务体系,推动林业行业协会和林农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安庆市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5-6]。

5参考文献

[1] 合肥大行商务信息有限公司.安徽油茶及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EB/OL].(2010-03-12).anhuitairan.com/news_info.asp?nid=20.

[2] 史小华,彭佳龙.浙江省仙居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7):171-172.

[3]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变增长方式[N/OL].(2008-12-19).puerzg.cn/puerwh/html/7107.html.

[4] 韦强.广南县油茶良种化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0(2):18.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源于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实现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2009年8月出版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中,中国科学院对“低碳经济”是这样定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问题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我国低碳经济现状

(一)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数据,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即21.32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3%,全年CO2排放总量达2,214.4万吨,而美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也仅为21.7亿吨油当量。

(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短期降低碳排放存在困难。“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短期降低排放存在困难。世界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包括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基本上各占30%左右,而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大国,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

(三)能源利用效率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能源利用总效率是36.81%,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在50.32%,即便是印度(40.06%)、巴西(62%)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比我国高。在传统工业的支撑下,我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可以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

三、发展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既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也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它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就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来主导,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起规划、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高瞻远瞩,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具体来说,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支持。目前,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保障密切相关的国内法律主要有:《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煤炭法》、《电力法》、《环境保护法》等。另外,我国还制定并实施了《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2000-201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等规划与政策,但它们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和立法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步伐的问题。为此,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体系:

第一,要完善能源立法,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我国的有关立法在法律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乏,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将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因此,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体系,是发展低碳经济和完善法律对策的前提。其次,由于中国法制建设中“易粗不易细”的传统,现有的能源立法规定文字表达不严谨、不明确,内容空洞、模糊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因此,政府要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二,要完善税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税改革。现阶段,我国市场上资源产品普遍价格较低,能源消耗成本代价较小,而利用资源税负的调整,提高经济参数,同时配合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能促使资源企业进一步提高回采率,带来开发企业之间更公平的竞争。同时,为加大低碳经济的刺激措施,对有关的低碳经济项目,可给予税收上减税政策的支持,以激励其沿着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一路向前。

第三,要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必然面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而落后产能企业被淘汰后,就会有大批下岗工人,这样如何实现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保障下岗工人的生活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2、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太合理,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煤炭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5%以上,由此我国高碳产业碳排放居高不下。一方面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如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工业、交通和家用等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另一方面要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生态农业等。

3、通过资金扶持,发展低碳技术。今后,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低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等。研究和发展低碳技术是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二)从企业层面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而企业作为实施节能减排的主体,则应始终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及时把握政府的政策动向,将低碳战略转化成发展理念,采取低碳经济的运行模式,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事实上,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我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1、企业要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化新能源产品,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切实做到低碳制造。这就要求企业要更新设备,创新、研发新技术,围绕节能减排、环境脆弱、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提高资金利润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企业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降低管理成本,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有效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实现低碳办公;严格控制用车,有效节约交通费用;严格控制招待费用,企业人员出差期间,节约住、行等差旅费。在各项环节上想办法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2、要转变企业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转变,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求占有一大批可信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就是要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素质,选拔和培训优秀的产业工人。要把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抓住“低碳”乘势而上。

3、企业要根据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节能低碳目标体系。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增设节能低碳目标项目,用企业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产品在生产、流通领域内的碳排放,保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从个人层面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那些大企业、高能耗产业等“耗能大户”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低碳价值观念,追求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提倡低碳文化,从而养成低碳消耗的日常行为习惯。以下行为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做到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减少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一份贡献。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一水多用,用盆洗菜、洗脸,关好水龙头;尽量少开空调,少乘电梯,随手关灯,电器不用要关闭电源和拔掉电源插座;尽量少用洗衣机、电吹风等电器。

第二,节约用油用气。外出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购车选择小排量车;外出用餐点菜时吃多少点多少,不铺张浪费。

第三,消费绿色环保产品。尽量使用节能灯、节能空调;尽可能地消费有机蔬菜、有机大米;少用一次性用品;买东西时尽量少用塑料袋,多购买经济装。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华广.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未来与发展,2010.9.

[2]孙国茂.低碳经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东岳论丛,2009.12.

[3]余海永.试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社科纵横,2010.9.

[4]李柯岩.让低碳经济走进企业.中煤地质报,20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