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4-19 16:1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育 校本课程 慕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02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兼容性且多元化的,它给艺术领域、医疗领域等多个领域提供更优质化的可能。“慕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大平台,打破教育的区域限制性、时空性,让更多人接触到优质教育,加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笔者有一个想法,即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根据各个地区、学校各自不同的情况,结合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使美术教育真真正正做到“因校施教”。

首先对本文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即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学科课程的综合化。从概念上讲,小学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要工具、媒体和方法融人到美术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将各种教学要素综合地加以考虑,使美术学科学习内容的组合更加合理、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加优化”。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慕课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起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

1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教学来讲,这起到了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不仅减轻课堂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虚拟平台的搭建,便于师生、人机交互式学习,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使教育终身化和教育社会化成为了可能。

2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欧美、日本等一些地区的“互联网班班通”,利用信息技术以达到国民学习终身化的教育模式,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徐州现阶段大多是通过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并发言,教师再做补充。这样的整合,增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

3 校本课程慕课化

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教学模式非常普遍,但缺乏一个平台将这类优秀的校本课程展现出来以达到共享的目的。于是,笔者提出大胆的想法,即采取慕课的形式,按照地区成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慕课研究组”,即集合各个地区优秀美术教师、教研员、民间艺术家等,大家共同探讨,对各个学校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评选,将优秀的校本课程借助慕课形式这样的平台,展现在大家面前。

3.1 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其开放性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利用慕课化的校本课程学习优秀校本课程时,时间、空间都不受限,且可根据自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要求,利用慕课大规模且开放性的特点在这个平台上寻找自己需要的校本课程。同理,学生在学习慕课化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慕课化的校本课程教学过程较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模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3.2 资源丰富且人性化

这一点,也是笔者提出要建立校本课程慕课化最重要的原因。只有将慕课化的校本课程实现大规模性,资源丰富了,其优势才能彰显出来。一般校本课程不仅教材具有区域性,连教材的开放性也存在区域性,不同地区无法较好的沟通与学习,而校本课程慕课化便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且学生可以反复播放视频学习,可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其人性化的一面。学生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平台里,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课程,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量,丰富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3.3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校本课程幕课化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将教师、学生、自我、家长、社会五方面评价相结合。多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可以达到良性互动循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校本课程幕课化的教学评价应该更侧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上文谈到的观点以及徐州本土文化,笔者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出《徐州汉画像石――欣赏与评述》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因篇幅原因,就不再细致描述了。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见解,就本研究存在实际教学考察不足等情况,在今后应多深入教学实践中去,作进一步的尝试与研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笔者会继续这个研究,将其做精、做细,真正发挥出此类校本课程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臻.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现状与思考【I】.才智,2012.

【2】李洁.小学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优势初探【I】.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

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 茶文化 茶艺课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85-01

1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组优化确定了茶文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构建了包括专业社团、专业技能竞赛等环节组成的课外实践体系。

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学生茶艺技能和茶叶品质感官鉴定技能训练。课内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外实践体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形成了“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发挥社团作用,提高实践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目前,由于缺少对茶文化的准确定义和认识,这不利于茶文化的教学,以及进一步把握茶文化的发展方向。茶文化的内涵是以自然为基础,进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涉及人文史哲的较多,以茶学代替茶文化,或以“可口、可乐”型的茶文化教学方式,也是有背于茶道精神的茶文化教学目的。通过研究,形成个性化校本课程,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打造成为学校的又一张“名片”。

2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2.1重点

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社会资源,协同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建立一套适合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够突显该专业学生自身优势,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并适用于与茶文化传播、茶艺表演相关的旅游休闲服务行业需求的专业综合性教学内容体系,并借此提升茶文化与茶艺表演课程专业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形成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休闲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2.2难点

2.2.1校本课程开发主体课程开发意识不强、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较弱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法回避,也不能缺失。教师如何有效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怎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还有所欠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薄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及校本课程的评价基础薄弱、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动机也是教师正在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

2.2.2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涉及面广,可操作性难度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相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特点,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属于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课程。茶文化内容广博、深奥,茶艺表演属于实操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茶艺表演学习的关联度极强,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思维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思维,教学内容由浅及深、由易变难,提高学生学习探索茶文化的兴趣,茶艺实操课程既要体现其观赏性与表演性,更要结合茶文化体现其文化性和实用性。此外,该课程对教学环境与条件要求也较高。因此,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增加很多。

3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预期效果

3.1更新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与理念

解决教师“愿不愿”进行课程开发的问题,才能保障开发主体的能动性。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觉醒与课程理念的更新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前提。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只考虑“如何教”,很少考虑“教多少”、“为什么教”,教师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课程意识的核心是课程观,这就要求教师要超越以往狭隘的课程观,树立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观。

3.2提高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共建课程开发团队的能力和搜集信息、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课程反思能力。通过开展茶文化与茶艺课综合实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提高本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教师课程、教学及科研等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课程开发能力。

3.3建立合理的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通过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合理的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评价机制。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打破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样的评价方式。

3.4营造高职茶文化与茶艺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环境

通过本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提倡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

3.5提升旅游休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所独有的、其他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没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开发出适合旅游休闲行业需求的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无疑可以成为培育和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突破口,为河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佶.关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彭茜.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

篇3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目前在校师生共计15个民族,其中有14个少数民族。因此,我校在礼仪教育中把少数民族礼仪教育放在了核心位置。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发《小学少数民族礼仪》校本课程并组织实施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其中校本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是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等共同参与的。为此,首先我校成立了《少民族礼仪》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小组,明确了责任,合理分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开发网络;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县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及我校实际情况,计划在小学六年内学习14个少数民族的部分礼仪。具体目标如下: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语文;利与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1-02

新课改要求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描述是:“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报刊,广播、电视、报告会、网络,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资源。”

为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开发高中语文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优势

深刻认识并理解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功能将对于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

1.有利于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育人功能是校本课程最根本的功能。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育上,而且体现在对学校教师和校长等的塑造上。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体现了主体性以及差异性、人本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现代课程观,同时因为课程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因而校本课程自然具有其特有的育人功能。这种“特有”表现为校本课程具有培养富有主体性和个性,具有塑造研究型教师的功能;全面发展且主动发展的学生的功能;具有造就专家型校长的功能。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并力促其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建设和整个课程活动,强调校本课程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整个课程活动中的创新和实践。学生和老师一样成了课程的主动的开发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了课程的主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特别强调充分地赋权给教师,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地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模式,要注意并把这些需要和模式同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脱离育人的功能,不能背离教育的目的,要结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特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提高教师的参与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有帮助,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激发高中语文教师的士气,对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形象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另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它背后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天赋。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既要注重全面性、主动性、全体性,又要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性,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关注的热点,以选修课(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能力,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意义重大。

3.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一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致力于发展更切合社区、学校与学生需要的课程,致力于应答课程实践中的各种课程议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统合了学校水平的学科领域课程与垂直的各学年学习经验,提升了课程的统整性和衔接性,也打破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分离的现象,减少了课程意图与课程实施的落差。学校课程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每个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他学校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因为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情况出发开发的校本课程,拉开了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差异。所以我们说,校本课程开发有创设学校的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的功能。

其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创新特色高中语文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其彰显特色的功能更在于创设特色学校,每一所特色学校的形成都包含了其特有的艰辛的创造性的校本化的探索历程,而其核心的主体的特色大多是其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一所特色学校,就等于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不可重复的教育财富。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存在的弊端

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它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保证教师有足够工作时间,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准备好各种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如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实现了理想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核心,偏离了学科领域的轨道。课程开发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兴趣,容易走向兴趣主义。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赋予学校和教师以后,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的扩大化,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平衡原则、共同原则,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的流转,也会导致教育的差异化。校本课程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要求注重内部评价,这样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不严密,会极大伤害教师开发的积极性。由于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校无暇顾及校本开发的评价问题,即使顾及了也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等,消耗了过多的教育资源,未必能达到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也会给人一种劳师兴众未见实效之感,这样就失去了校本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效能也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时是一无所知,课程开发的目的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高中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是指向高中语文高考,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孤军奋战的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由热到冷,导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迟迟完不成等等。

探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尴尬的原因,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语文教师、高中语文高考以及校内环境等三对关系没有处理好,校长、高中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变成高中语文高考备战课程开发,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学校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三、完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对策

要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这种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素质,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且在开发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前沿的工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所以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教师最具有发言权。而在学生层面,他们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形成之前,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收集整合相关资料,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以资开发备用。按照课程方案开发出来课程后,如何把开发好的语文课程按照开发的目标,来落实课程的具体内容,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课程研发成功后要及时应用到教学中,接受学生们的检验,以便日后完善。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给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效的帮助,使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走上正确的轨道,学校要建立新的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机制,这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成功开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寻求横向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臧已相.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曹茂才.论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4).

篇5

【关键词】课程群统整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很快做出批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构建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学校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地域等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系列,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幸福成长,彰显学校特色一直是本校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学校现状与问题

(一)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促进其幸福成长,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幸福成长,可以以课程为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系列适合学生多元发展、幸福成长的课程群。

学校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很多的深层矛盾。特别是课程开发随意性、应付性多,重“量”的多,而真正立足于科学育人,重视“质”的少。鉴于此,我们就应该从教育的核心问题入手,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着眼儿童成长的差异性,以课程统整与优化为手段来构建学校生成性选择性课程。这个研究不但有助于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还有利于发现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深化课程改革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供研究样本。

(二)促进师生成长

多年来,我校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创新性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这一地方教育资源,进行苏绣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系列的开发,开发了十多种选择性校本课程。课程品质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学校重整课程结构。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学校整合国家课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逐步形成系列基于国家课程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合学校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对已经开发的课程进行统整与优化,进而再开发,形成课程群,继而科学育人、全面育人,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契机。

(三)提升学校内涵

我校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深厚、深受苏绣文化浸润的百年老校。学校以“吴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底色,营造出浓浓的吴文化书香校园。近几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特色育人,给孩子幸福人生的起步”的办学理念,构筑开放的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先后被表彰为 “中国轮滑示范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5年9月,学校被吸收为苏州市百年老校协会会员单位,被授予世界遗产教育青少年基地。学校的课程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艺术怡情、科技启智、体育健身、世遗传承”四大特色。但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基于此,我们确定以“构建选择性课程群,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这一主题为抓手,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群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

二、创新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群构建发展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几乎涉及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需要合理配置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只有进行有效的领导管理,才能保障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顺利实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课程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发展工作,对有关课程发展问题进行决策,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的负责人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

2.成立课程实施管理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具体负责学校课程的开发、认定、开设以及选课指导等工作,对课程发展实施全过程管理,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成立学校课程评价小组,由校领导、教务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负责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

(二)课题引领

我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开展了课程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我们将学校的课程构建定位为促进小学生幸福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又在十三五期间立项了省级课题《基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构建和实践研究》,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

三、构建校本课程群资源

(一)彰显地域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扎根于地域文化之中,立足于学校文化传统。我们学校坐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造就了镇湖实验小学“苏绣文化”的特色教育。我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之一,且围绕它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体艺等综合素养,帮助师生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及创建学校特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校目前已经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二)规划统整,形成校本体系

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健康、善良、智慧),编制学校选择性课程群构建的整体规划,架构学校课程框架,完善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内容、选择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及自我评价。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同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学科特点,统整各种资源,开发选择性课程群,以统整、优化、编写为主要形式,包括:课程新编、课程改编、课程拓展、课程整合。

到目前橹梗学校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多达二十多门,学校把众多校本课程整合为“学科类”“区域校本特色类”“科技艺术类”“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等四个系列,自此,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过了一个由零乱到系统、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

1.学科类:开发“多样性”补充选择性课程(包括拓展性作业)。

2.域校本特色类:学校位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充分依托地域资源,进行苏绣艺术校本的开发,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3.科技艺术类:结合学校社团建设,统整学校 “轮滑基地建设”“世遗传承”等创建项目,进行“实践性”个性社团课程开发。艺术社团类,如评弹社团、美术社团、硬笔书法、合唱社团;体育社团类;棋类社团;科技社团类等。个性化素养课程的开发,遵循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4.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结合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开发德育微课程“小公民生活素养微课程”――《明理篇》《润德篇》《尚学篇》。

(三)创新实施模式,提升课程质量

课程的价值就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根据我校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供学生选择学习,分步实施。

1.跟帖需求,开设课程群

培养学生的素养,促进其幸福成长,应当引导学生在教育情境中自我建构。我们在课程构建实施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制定选择性课程群实施方案,进行选择性课程学习平台的建构。

课程统整,艺体课程引入镇小元素。

2.个性成长,缤纷社团形成课程超市

学校构建了基于兴趣爱好的缤纷社团课程和基于个性发展的菁英社团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超市。首期缤纷社团超市一共开设了艺术、文学、外语、体育、益智、实践等六大类52个社团。学生在每周的缤纷社团活动中,科学探究,感受艺术,动手实践。在一次次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3.多向贯通,构建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健康、善良、智慧”,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构建指向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

在这样的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路径中,实现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层次性、递进性。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从根本上增强了我校素质教育特色发展的“厚度”,赋予学校课程建设新的动力。社团活动特色化,特色建设校本化。学校以教科研为基础,立足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学校不断发展提升。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进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1.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由教导处和社团中心进行考核。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1.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计入工作量,增加量化分。

2.教导处随机听课,检查开课教师的课程计划、课程教案、教学档案等。

篇6

要】课程变革与建设要植根学校文化,新课程教学要坚持组织化、一体化、统整性、梯层化。应追求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校本课程建设。建设关注学习与实践,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道德体验的校本课程图谱,还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工程,形成宽素养与强创造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11-003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学校领导需要深度思考校本课程建设。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的实践与反思是,依托自身实际,不断释放学校文化活力,努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优化学校课程品质,积极彰显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和生命力量。一、植根学校文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树德中学建于1929年,学校始终坚持“树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树德广才”(“树德树人,广才广能”)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树德务滋”的德育文化和“广才务实”的师生行为文化。学校努力做到“成才先成人,树人先树德,树德以广才”,学校还坚持以“忠”、“勇”、“勤”为校箴,学校注重“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着力培养学生的“四能”,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80多年来,学校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为了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我校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关注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用学校文化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并引领教学变革。

我校的新课程教学主张是:组织化(即利用学校教学组织开发课程、培训教师)、一体化(即研、训、教一体)、统整性(即课程开发的内容与层次的统整)、梯层化(即注意各类人才的选择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实施校本课程时,我校追求“三高”,即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三宽”。即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课程建设。

具体工作目标上,力求构建符合校情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体现学校德育特色:研究并深化学校组织的变革,发挥组织的结构化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推出更富深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完善学校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构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高效实施教育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健全组织结构,深化组织职能,

发挥组织化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

学校注重课程教学管理,积极变革、完善、新增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学校为实施新课程设立了以下组织: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课程指导委员会、学科课程开发小组、选课指导小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领导小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管理小组、新课程学生综合发展评价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我校注重这些组织职能的清晰,注重考量各个组织成员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专家型教师课程领导的积极作用。即在“用人”的过程中提高各个组织的效能,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紧密性和教学的高效性;依据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新设立了基于三个校区的学校发展研究室,成为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变革是:一是加强对新课程建设的研究。积极研究新课程问题,注意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树德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细则》,印制了《树德中学学生选课手册》,这样与《树德中学新课程实施意见》,共同构成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文本性材料,促成学校快速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校本培训与研究。学校在“国培”“省培”“市培”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新课程沙龙活动”,每个教研组进行主题发言,集体讨论,并向其他学科教师开放,在开放的活动中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也促进主讲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外显。与此同时,学校坚持青年教师小组学习,通过专题学习一讨论交流(包括名师点拨)一实践体验一集体反思与改进的方式。系统学习了:青年教师,你离专家型教师有多远、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批改作业、怎样撰写教学案例、怎样观听课、怎样进行描述性评课、怎样进行说课、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选编习题与命题、怎样与家长学生及教师进行交流、怎样反思教学实践、怎样加强课堂管理(注意生本管理)、教师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幸福,等等。受训教师系统认识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并拓展视野,形成综合认识,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利于教师在对话中生成教学智慧。三是加强对新课程教学课题研究的指导。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积极酝酿并上报一个新课程的校级研究课题,在学科组内再形成子研究课题,力求在合作中深化课题研究,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学校上报了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专业组织变革的实践与研究》,通过教学组织的研究,促进教学组织的建设,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优质教学。

三、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努力建立起“系统+精品”的校本课程体系

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更新

Abstract:School renewal means that schools inclund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develop better based on previous and present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an meet students'needs, challenge teacher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highlight school's characteristic of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school renew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refer to those characterized with clear orientation, unique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The mechanism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nvolv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being based on schools and connected with communities; taking teachers as main body and negotiating with other parties; integrat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perfecting the ensuring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main theme of promoting school renewal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to promote school renewal in course of developing school culture and to display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by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 renewal

当前,考试仍然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但考试制度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改革的切实推进。在课程实践中,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真正扭转,那些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则不受重视,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教师更多是关心必考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关注和投入,由于教师以执行国家课程为主要任务,缺少独立开发课程的实践机会,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存在着不足。①由于课程类型事实上的单一性,教师成为“法定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机”,致使学校的课程文化缺乏生命活力。能否通过突破课程类型的单一性,创造基于本校实际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开发实践中,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学校的更新,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拟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思考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学校更新的影响。

一、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的关系

(一)校本课程的特色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校本课程的特色是通过校本课程的针对性、独特性和适切性来体现的。

针对性,即紧密联系本校实际,针对现实需要。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一种课程类型,其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使课程校本化,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独特性,即具有本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针对学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继承学校传统并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独立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独特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适切性,即适合于学校的各种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性。校本课程意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是可以顺利实施的,它既要适合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进步,也要适合于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

(二)学校更新

所谓更新,即不同于原来的状态,而且是朝着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化。包括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从学生方面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涉及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持续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而稳定的职业态度,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形成高超的教学能力等,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的问题,教师的发展主要涉及观念的更新,如教育质量观、课程观、学生观的转变;教育实践能力的更新,如课程开发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风、教风、学风的端正,学校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征。学校更新的核心内容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认真思索和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机构?”等问题,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突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职责的特点。基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来带动学校评价管理制度的更新、办学条件的更新等。

(三)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1](68)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则可以使学生分享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和课程内容,如校史、校训、校歌等,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而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能够反映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真正提高。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且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范围,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制、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可以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能动的实践中,更新课程观念,锻炼并提高课程开发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克服对国家课程的“依赖心理”和“忠实执行的习惯”,增强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确立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强调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1](67)当学校以追求特色为取向时,就会在达到统一要求的同时“求异”,就会认真思索本校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和发展路向、学校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等,从而找准学校发展的起点和路径,而不是盲目模仿和攀比,这对于学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学校更新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其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办学宗旨规定、在贯彻办学宗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模式,涉及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把形成与彰显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师生澄清认识、明确目标、调控行动,使全校师生为之而努力。其中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有的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可将学校历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编制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像剪纸、线艺、陶艺、版画等,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的学校发掘和利用所处社区的课程资源,像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风民俗等,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历史文化。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二)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

1.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

课程文化是人们在创造课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涉及课程建设制度的变革和随之产生的新的课程产品,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形成的新的课程理念等。传统的课程是“官方课程”,课程是由专家学者开发的、代表国家意志的“制度课程”,是“法定文化”的载体,多由固定的知识内容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学校教师只能机械地执行、严格规范地传承“官方课程”中的固定内容,并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当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位一体共处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时,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权利得到了确定。学校独立开发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旨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如果是由学校自己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就需要创生新的、独特的、“为我所需”的课程文化。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学校、教师、学生、社会有关人士在现实的情境之中,通过协商、对话、合作,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

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学校上下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认清学校的传统与优势,认清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必须为此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如调查研究、校本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等,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对于学校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2.开展合理的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部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持续性、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评价不能仅以终结性的结果为指标,关注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是必要的。

校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给教师赋权增能,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在评价校本课程时,有必要考虑教师的态度、行为以及实际的收获。一要看教师是否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践;二要看教师在实践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否科学规范地从事课程开发实践,如做调查、写反思日记、收集资料、编写课程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三要看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中的实际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同时,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补充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有的教师通过课程开发实践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目的是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评价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既要考察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又要看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中的实际表现,还要看学生通过校本课程所得到的收益,如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见识是否得以增广,学生的心灵是否得以净化等。

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开发者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使校本课程更好地切合实际,更具本校特色。

3.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校本课程系统,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核心”,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近似于“关联课程”的课程系统,就可能产生更大的教育功效。即在一组课程中,仍然以分科的形式设置课程,但科目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彼此照应,使学生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主题的内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多次强化,以增强教育效果。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成为课程系统“核心”的因素不止一个,但“特色”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有的学校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在课程实践中加大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比重,在校本课程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把“儒家经典”“文学”“戏剧”“民间工艺”等多个科目集结成校本课程系统,形成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以“审美”为基点,建构美育课程体系,在众多的校本课程科目中,如手工制作、舞蹈、文学、武术、标本制作、书法、科学小实验等,突出美育的要求,实现美育的目标,将审美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内容渗透到各个科目之中,通过各个科目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该科目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上都有实在的进步。还有的学校以“农业技术”为中心,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作为课程“模块”,每一“模块”由一些具体的科目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来学习,掌握一种或多种农业技术。由此可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①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教材,以及校本课程地位的确立等,都为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提供了机会,也随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提升;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38-03

【作者简介】1.李方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局长;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实践、评价等过程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通过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更能切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对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

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都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决定课程的结构、内容、品性;其次,在不断探索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创生着新的文化。离开学校文化谈校本课程,离开校本课程谈学校文化,都是不可行的。正如“书生”校长程红兵的话:“有学校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课程改革之名,无课程文化之实;学校文化存在同质化、低质化、浅表化现象”。

1.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杰克逊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由此看出,学校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存在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立足于文化背景和学校特色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深的学校文化烙印。只有基于学校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切身需要。

2.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丰富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为本,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最终体现学校文化。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浸润、沉淀、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轨迹。

二、改造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笔者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课程与学习的关系”课题调研工作,对部分城市和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做了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断崖”。

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学校在没有调查学生个体需要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开设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出现一个“断崖”。如有的小学开设《锡梅戏韵》《国际视野》等课程,既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不符合,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迁移价值。

2.保守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但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的课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评价,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有的课程大搞形式主义,无视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甚至简单地把校本课程定位为一种课程类型,如某所中学篮球队在市级甚至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冠,就以篮球为该校办学特色,开设一系列《篮球文化》《传球技术》《投篮技巧》等重复性课程。这些课程或只是学校原有课程的变形,或只是学科课程的附庸,没有使学校文化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因素。

3.教师有限的课程开发力。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他们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但教师由于学科分科性,多数时间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容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开设课程,出现“师自为本”的现象。再者,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来看,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教师职前职后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里对学校文化是这么定义的: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由此可见,课程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和丰富的客观结果表现出来,并以一定课程制度加以保证,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样态与结果形态实质上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创造与丰富。教学的基本元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但是许多校本课程开发多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校本课程失去了“根”。因此,没有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三、重建校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改造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从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看,学校文化可以划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而今教育界倡导打造学校特色,建立品牌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改造校本课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关注学生文化,开启校本课程改造。

现代教育关注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其文化类型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学生的需求性文化。

改造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生的需求性文化呢?首先,认同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性,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确定生本教育,针对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改造校本课程的工作。概括说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开设课程;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课程内容。

2.重塑教师文化,助力校本课程改造。

任何教W改革没有教师的支持都不可能成功,校本课程改造亦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可见,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课程改造,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造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汇编,实现课程知识的重构,通过课程实施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改造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长期的合作还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如何重塑教师文化提升校本改造?首先,要实现校本课程切合学校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和改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保证校本课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群体合作文化是重点:这种合作不仅表现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持久的合作文化,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造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加速专业发展进程。

3.挖掘课程文化,规划校本课程改造。

上文我们提及课程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只有把课程改造和文化相融合,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挖掘课程文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往往是扎根于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如果偏离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校本课程,只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会大文化的特性,重建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

篇9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中学英语;课程图谱

科学知识图谱的兴起和发展为研究学科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参考和研究方法。中学英语课程的构建既要以国家课程为纲,又要兼顾学生兴趣所在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使得开设学校校本课程成为可能。那么如何定位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怎样做到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结合是制定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关键。本研究以科学知识图谱构建为理论依据,重点阐释了中学英语课程之间的结构和关系。本研究以长春市某学校特色的“K12+1”(Kin-dergarten+9年义务教育+音美舞艺术)办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以课程图谱的形式构建出英语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不仅有利于本学校的英语课程发展,更为同类其他学校的英语课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科学知识图谱

1986年,从正式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至今,已过去多年。经过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知识管理的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学科体系知识的管理方面。学科体系结构的研究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对其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范畴、方法的综合认识程度。(孙晓宁,2013)将知识管理运用到某一门学科体系当中,加深了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论范畴的认识。同时人们在研究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蓬勃兴起。由于视觉在人类感知外部信息中起绝对主导的作用,图像又是视觉信息的第一要素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将抽象信息形象地展现出来,自然而然地成为揭示学科体系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某一学科的知识能够运用可视化的图示关系表达出来,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科知识之间复杂的关系。(Larkin,1987:65)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以可视化图示为媒介直观展现知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科学知识图谱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了知识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的关系。(Beder-son,2003)

二、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构建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过于集中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最早出现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同背景下的国家针对国家课程的思考衍生出了不同模式下的校本课程。我国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除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外,还处于起步阶段。(徐兰芳,2004:3)大多数针对课程的研究都集中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运用可视化图谱研究课程的案例却非常稀少,在所查文献资料中比较有成就的是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图谱建设,它着重构建了德育课程图谱和学习领域的课程图谱(唐盛昌,2013)。而其他的关于课程图谱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图谱的研究多是运用在医学、生物学、地理学、音乐、经济、情报学等领域。所以本课题研究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构建与实施显得更为有意义。以图谱可视化直观展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联性和结构性也可以为课程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途径。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建构并不是毫无依据凭空想象出来,而是在校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乐于钻研思考。那么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构建主要有两大依据:其一,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其中包括初高中英语知识框架及教材分布以及初高中教材中话题功能统计分布,可以发现初高中国家课程教材衔接问题。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固有缺陷的深入思考,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实现两种课程之间的融合和互补。在对现行国家课程教材设置的衔接问题和内容欠缺状况,根据学生实际兴趣与学习发展需求,我们明确了学生到底要学什么(教学内容),怎样学(学习方法)这两大需求领域,以开发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其二,现今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在兴起,因此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与课程相结合的要求,我们发现学校常规教学所忽略的。比如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出,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也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在注重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构建课程图谱教师明确了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学方法),从而也使得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得到提高。所以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课标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应当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达到完美结合。由此产生了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研究。根据课程图谱建设依据,那么课程图谱的建设涉及两方面目的:从学生角度出发,校本课程的开发适应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要求。以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存在的固有缺陷,根据学科素养和课标要求课程图谱建设注重学生基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形成支持和激励性的氛围,校内交流渠道通畅,成为对教师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所。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科研意识的提高。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的基础上,学校的特色课程发展也得以体现,那么学校特色发展的品牌竞争力也会相对提高,而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又会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因此在课程图谱建构实施过程中,针对国家课程我们努力把国家课程做到校本化,包括顺序重组,根据学科素养和学校培养目标,可以把教材进行一定顺序的调整及重组,教师具有课程教材内容选择自,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与学情分析,适当对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调整;内容优化,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情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内容的优化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包括增、减、删、替等形式,力求做到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评价分层,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和分层次的,在常规课程中教师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成绩与学习效果,而根据课程图谱构建的要求,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做到传承与创新,固化课程,资源共享;逐年更新,逐步完善;注重衔接,一体研究。通过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的课程构建策略,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英语课程图谱的构建能够清晰明了地体现中学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课程发展以及学生和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和途径。

三、结语

依据国内外课程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并创新性地以图谱形式显示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的关系。如果我们把人的成长过程比作是遨游天空的一架飞机,那么若想展翅翱翔,“机头”“机翼”“机身”缺一不可。那么我们也把课程图谱设计为“机型课程图谱”“机头”就是我们的基本国家课程,它明确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它在学校课程教育中占据主体和方向指引地位。但如果没有作为“机翼”的校本课程,这架飞机便不会顺畅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校本课程的建设是“机型课程图谱”的有力前动力,它使课程飞行过程中增加了一份人文情怀,更多地考虑了学生发展需要。校本课程中的特色音美舞课程作为“机身”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体现了学校课程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更多地体现在课程特色体系建设中。这种特色的“机型课程图谱”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也直观地展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依相辅的关系,让我们知道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要求下,构建课程图谱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唐盛昌.以学校课程创新为突破推进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J].基础教育,2010(7):16-20.

[2]孙晓宁.国内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基于的科学知识图谱[D].安徽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院校;校本课程;对策建议

一、校本课程的概述

校本课程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近现代逐渐影响到我国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它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编制定制理念,以学校和教师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力图真正的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开发决策各个方面要求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课程评估与测量。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名称或者类型,它实质上是一种课程管理体制,是国家现在推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国外校本课程与国内校本课程相比,在课程开发与实施及方法上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国外校本课程开发以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为主,理论方面的分析建构较少;在观点或者结论上以体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居多,在时间上国外校本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呈减少趋势。

校本课程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来讲起步较晚。总的来讲,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在理论、政策及实践上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其中在理论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校本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政策上,保障了学校教师拥有制定开发课程的权利;实践上,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讲,很多小学、初中及高中都认识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严肃性,并对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样的政策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和反映,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综合来讲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广泛的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其中一个亮点及重要突破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以北京为例,校本课程的不仅走入了高中的课堂,很多民办的中小学也积极的参与并加入其中,走上了课程改革的前列。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颁布,从政策角度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二、民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本研究选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为例,该校作为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它的校本课程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高一(8)班作为个案,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班级每星期都有两节的校本课程,课程名称为《唱三歌》,即国歌、校歌和民歌。《唱三歌》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展示了民族风采,既诠释着各美其美,又演绎着美美与共;《唱三歌》既唱祖国的山川草原、基层边疆,又唱民风民俗民情;《唱三歌》既唱过去的同舟共济,又唱现在脚踏实地,更唱未来仰望星空。纵所周知,民大附中的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来自56个民族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的未成年人,所以通过《唱三歌》可以有效的抚慰他们思乡之情,唤起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们以高一(8)班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收回52份,问卷回收率93%。其中包括男生27份,女生25份,少数民族学生50份,汉族学生2份。该问卷一共设计了8项客观试题,2项主观性试题。并随机选取其中三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虽然民大附中开设了关于校本课程的相关科目,但通过整理问卷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并不是非常了解校本课程,它们仅是知道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开设这样的课程。另外我们还发现,大部分人喜欢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且高达85%的同学有意愿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当中。并有70%的人认为开设的校本课程对自己有很大提高,仅有4%的人认为校本课程对自己没有提高。在“您认为阻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有15%的人认为是学校、教师不够重视,23%的人认为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有62%的人认为是没时间、经历不够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民大附中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整体情况较好,学校和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发和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相P概念认识不清晰

当我们问及“你是否了解校本课程”时,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校本课程是不是兴趣课程、校本课程是不是实践课程等等。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对校本课程认知的一种极大的误解。另外,对“多元化”的理解的存在偏差,认为“多元化”与“一元化”相对应,因而很多人会产生误解,认为“多元化”就是没有重点的发展,这是对概念的极端认识,是一种扭曲的理解,这也是很多学校排斥新鲜事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原动力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体现学校的特色办学。然而在大环境高考制度下,受到应试教育体系影响,传统教育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升学率的提高,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进行的。尤其是在高中,课程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与高考不相关的课程一向不受重视,校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的。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有意无意的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教师在课程安排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制定校本课程最原始的目标难以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