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语录范文
时间:2023-03-25 15:4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名人语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篇2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4、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5、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
6、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7、书山有路勤为径。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9、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10、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11、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
12、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篇3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篇4
2、有血缘的不一定能成为家人,但是互相爱护的人,一定可以。
3、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分离才是人生的常态。
4、你们要是都走了,以后就都不是我哥了!
5、李爸把我当亲儿子照顾,我也把他当亲爸,将来他老了我也会照顾他!你当年,不是把我给尖尖了吗?
6、子秋大半夜洗衣服,给我拖地给我帮厨,有些人非得提醒我,说我不是亲爹,那他们亲人在哪啊!
7、大难临头我们各自飞,你回你家找你亲妈,我回我家找我亲爸!我们一个赛一个混蛋!都是白眼狼!
8、当年你使劲拍门邻居都听不见,这好多年我都做打雷的梦,回不去家,找不到路……
9、我听说,人本身就一瞬间长大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间。
10、年纪小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分别,总觉得时间很慢,可时间在任何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牵着我们走。
11、合着我们凌霄就能离开妈?
12、妈妈每次想哥哥的时候,都会想到哭,虽然不在一起生活,但是心是连在一起的!
13、阿姨,你是不是不要凌霄了,那你不要的话,就给我了。
14、李海潮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你觉得他带得好吗?凌霄说把李海潮当亲爸,你是不是雇一个阿姨,雇一个保姆,他就当是自己亲生母亲了!
15、哥,你的被子上有你身上的味道,好香啊。
16、可这日子还得继续,不是吗,所以啊,得咬着牙,撑住了。
17、我,李尖尖今天来例假了!
18、当我们是垃圾啊,想扔就扔,想捡回来就捡回来是吧。
篇5
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更多相关问题精彩推荐向网友提问。
篇6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着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着。《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茶叶专家,基本上是他逝世以后的事情。在他生前,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经》一书就名播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但在时人中,他还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这是因为其时茶叶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时属初创,其影响和地位,无法和古老的文学相比。其次,《茶经》一书,是撰于陆羽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之后,即陆羽在茶学上的造诣,是在他成为着名的文人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经》的成书年代,坊间说法很多,笔者是从万国鼎撰于公元“758年左右”①说。天宝五年李齐物贬官竟陵时,陆羽还身在伶界,被李齐物发现后,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但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司马时,陆羽便学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据记载,崔国辅到竟陵以后,与陆羽“游处凡三年”,“谑谈永日”,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崔国辅其人据载,在贬竟陵前一年,杜甫献《三大礼赋》,唐玄宗奇其才,诏试文章,命崔国辅、于休烈为试文之官。崔国辅以诗词尤其是以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不及也。”①陆羽与崔国辅游处三年,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同时也从崔国辅身上,显然进一步学到了不少学问。
篇7
【关键词】 社会工作;介入机构;老人;生命教育;路径;角色
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急剧增长的老龄群体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对传统养老方式提出了考验,机构养老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人和家庭的选择。
中国有着博大精深关于生命的智慧,但对于“死亡”却始终讳莫如深,尤其是在面对老人时我们经常选择回避生死问题。回避不等于不存在,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善意”,将老人陷于需独自面对和处理生死问题以及由其引发的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之中。在机构内生活的老人,脱离原生家庭、朋友和社区的支持,更易感觉到孤独和被遗忘,使老人缺乏生的动力,情绪低落。
文章对 G 老人院生命教育开展情况为基础,尝试以 G 老人院所取得的成就,从理论和实践上,综合分析机构内老人进行生命教育可行性方向,以及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总结出如何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依托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融入到老人生命教育中,为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和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社工介入机构开展老人生命教育的意义
每一个老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在中国复杂而浓厚的亲情关系中,老人的生命质量对个人、家庭和社区都是一件大事。埃里克森认为,迈入晚年的老人在此人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前面七个阶段若是顺利完成的老人,能够体验到充实、幸福的生活,内心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过往的人生中有挫折的老人则会体验到失望,感觉生活中有太多的遗憾。大部分老人由于对自己在晚年生活没有清晰明确的计划而无法完成人生的愿望,没有处理好“生”的问题进而影响其关于“死”的态度。
因此,对老人进行生命教育协助老人认识人生的意义,合理规划现阶段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引导老人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死亡,正确认识死亡的过程,选择有尊严的方式离去;有助于缓解亲人朋友的丧亲之痛;有助于影响机构加强对老人精神需求的重视;有助于为老年社会工作在生命教育方面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有助于在社会形成关注老人生命教育的氛围。
二、社工介入机构开展老人生命教育的路径
G 老人院是广州市民政系统下属的老年福利事业单位,主要为广州市政府供养老人和社会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痴呆护理、社工服务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在科室架构上有独立的社工科为老人提供服务。G老人院针对老人生命教育工作由社工科工作人员承担,已经进行为期十年的探索,以下为G老人院的主要做法和社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分析。
1、开展生命教育讲座
生命教育讲座的前身是心理辅导课,是 G 老人院老年大学的一门课程,由院内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员和社工部社工共同执教。每次开讲的听众人数多少不一,在10~50 位老人之间左右浮动。生命教育讲座的内容有:
第一,科普与老人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认识生命。生命教育讲座通过认知老化教育和超越生命教育协助老人对身体老化做好心理准备、理性看待并接纳自己身体的老化。
第二,生命意义教育――珍爱生命。联系医生和护理人员,减少老人身体上的病痛;引导老人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现在每一天生活的安排,强调活在当下,尽老人所能把现在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关于意义、价值每位老人的人是不同,并不要求所有老人都要外出参与活动,有的老人喜欢静静地坐着,尊重老人的选择);引导老人处理与家属、机构的关系,建立老人与家属的互动联系网络,与机构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老人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尤其是与家属之间的联系的紧密程度。
第三,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通过相关死亡知识普及,让老人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死亡的过程,临终病人的身体应该如何照顾,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对因死亡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的进行疏导,死后相关的丧葬事宜,哀恸情绪的处理。
2、开设佛学大讲堂
机构内生活中老人大多数拥有自己的信仰,无论是佛教、基督教、道教还是自己家乡的神佛。为了满足老人的,院方在慈恩楼、慈慧楼、慈爱楼内都设置了佛堂、教堂,在御花园内建立了观音楼等灵性关怀设施。每天早晨都有老人去观音楼、佛堂上香、打坐、祝祷;每逢周六会有院外的牧师来院内为老人做礼拜、唱诗,这些宗教设施为不同的老人追求内心的平静提供了一个平台。鉴于信仰佛教的老人在院内占最大比例,开设佛学大讲堂,面向全院开讲,采用兼容并蓄的态度,任何老人只要感兴趣都可以自由参与,因此参与佛学大讲堂的学员并不仅仅是信仰佛教的老人。
佛学大讲堂采用的是视频教学的方法,由院内专门负责佛堂的工作人员寻找教学光盘,部分老人也会将自己收藏的光盘贡献出来与大家学习。佛学大讲堂的授课内容主要是一些与佛学相关的知识,诸如学习诵读经文、拜佛仪式、求佛的诚心等一些入门知识;经文讲解、佛祖对每一位信众的爱和要求、在生活中如何做才是向佛靠拢;死后的世界是如何安排的,我们生前的行为决定死后的去往等一些关于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实相、生命的轮回的内容。以笔者的立场来看佛学大讲堂的课程内容偏重于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对生死价值的探讨。
3、做好生命关顾计划
生命关顾计划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拥抱生命、活在当下、圆满人生、重新起航、善别之旅。
第一,拥抱生命――尊重生命。针对老人在生活过程中的“无用感”,服务团队运用怀旧和人生历程回顾方法重建老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拥抱生命是由义工来为老人撰写《人生历程回顾纪念册》,将老人一生中曾经经历过的重大事件和特殊意义事件进一步梳理和重现,为老人制作成为一本类似自传和回忆录的书,引导老人重新还原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为老人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光辉成绩、人生遗憾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再次演绎。
第二,活在当下――提升生命质量。除了在机构内为老人设计的各种常规性活动,为老人举办“人生毕业典礼”是鼓舞老人活在当下的做一个重要方法。毕业典礼一般是指一个人生学习阶段的圆满结束,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人生毕业典礼”是为向我们过往的、已经逝去的人生告别,无论其是美满的,还是有遗憾的,统统都画上一个句号。以“人生毕业典礼”这个仪式告诉大家我已经跟过去的我挥手说再见,现在的我只想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参加人生毕业典礼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荣誉称号“人生导师”,其职责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坦荡胸襟去影响其他老人关于自己的看法,用老人的生命去影响老人自己,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第三,圆满人生篇――尊重生命。该部分主要是针对有需要的老人和有愿望想要达成的老人。老人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时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宗教仪式来让自己得到解脱。需要工作人员联系宗教人员来为老人祈福、祝念、放生、祷告等仪式来满足老人最后的需要,使老人在灵性光环的指引下,达到往生的彼岸,今生不再留有遗憾,实现最终的圆满。
第四,重新起航篇――舒缓哀恸情绪。该部分的服务对象是长者、家属和工作人员。在老人院内生活,遇到老人去世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普通居民社区。老人们在老人院内朝夕相处,已经建立相互扶持、互助的关系,当其中的一个人离开后,剩下的老人难免会想下一个可能就是我,并对离去老人产生深深地不舍之情;老人在即将离世的时候家属可能不在身边,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老人走了他们才意识到世界上最爱他们的人再也找不到了,由此引发的内疚、伤心、自责、痛苦等情绪萦绕在家属心中;工作人员在承受日常照顾得同时也付出了自己的情感,每天都要打招呼的老人就这样没了,工作人员会产生自责和哀伤心理。
逝者走后,生者还要继续生活。在重新起航服务中主要通过为逝去老人举办追思会来对老人、家属和工作人员进行情绪疏导、哀恸辅导、减压辅导。追思会完全不同于追悼会,它没有庄严肃穆的气氛,主要通过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大家将对老人的思念表达出来。追思会一般在老人去世一个星期后举办,主要邀请与逝者相熟的其他老人、逝者家属、工作人员参与。通过对老人生平事迹,特别是院内生活事迹的介绍,让老人回忆与逝者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为家属创造一个了解逝者在院内生活的机会,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成效进行肯定。为老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哀伤留一个出口,帮助大家将悲伤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
第五,善别之旅篇――接受死亡。此阶段服务团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临终关怀。基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理念,在老人生命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刻,通过医生、心理咨询师、护士、社工、护理员、宗教人士等组成的跨专业团队,舒缓老人身体上的病痛,心理上的需要,灵性上的满足,让老人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痛苦最小、没有遗憾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实现完满的人生之路。
三、社工介入老人生命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社会工作者在生命教育讲座中扮演的首要角色是――教育者。老年社会工作者首先是一位经过系统培训的老年工作者,对老人各方面的知识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了解的比较深入透彻,同时坚持自己的专业价值理念和信仰。在进行生命教育讲座的过程中,与老人共同探讨他们所需要的知识点,引导老人去思考生死问题。向老人更多的传输这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成为禁忌话题的知识,逐步揭开关于死亡的神秘面纱,学习正确评价自己一生的方法,学习正确的看待死亡的方法,学习死亡的相关讯号和死后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问题,确立自己的生死观。
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首要角色是资源链接者。佛学大讲堂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通过社会工作者来协调老人的需求和院方的供给之间的关系,因此为老人进行生命教育仅仅依靠社会工作显然是不足的,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获得院方和其它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进行跨专业合作,需要链接家属、义工、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进行。老人有一个安乐的晚年需要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社工等部门人员的配合,满足老人在生理、安全、医疗等方面的需要,家属和义工的情感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沟通不同主体之间的桥梁,整合各方面的社工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也要发挥这些主体的作用,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各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老人提供更好、系统、有效地服务同时获得其他主体的大力支持和辅助。
社会工作者在生命关顾计划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为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者是指社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直接的、间接的,物质的、精神的等各种类型的服务,老年社工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心理疏导、情感支持、资源连接。在和老人面谈的过程中,社工应通过运用倾听、同感、疏导、澄清、建议、自我披露、提供新信息等专业的会谈技巧,为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和能力范围之内的物质支持,帮助老人了解自己的困惑所在,接纳新的知识和观点,抛弃自己负面非理性的想法,领悟生命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提升老人对自己生命的认识,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走出内心的阴霾,积极面对以后的每一天。目标是美好的,帮助老人达致领悟的路却是艰难的。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由于老人固有的观念根深蒂固,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逐渐衰退,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慢;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不能够认为老人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老人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需要社工在其中认真对待、积极关怀,给予充足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才能早日挖掘到能够引发老人顿悟的关键点,陪同老人一起走出心结。
【参考文献】
[1] 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高梅书.论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基于南通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J].社会工作,2009(10).
[3]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http:///view/268277.htm.
[4] 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5] 陈金香.老人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6] 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7-8.
[7] 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科学内涵;逻辑路径
【作者简介】陈秀,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安徽安庆246113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010—04
人的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家永恒探索的斯芬克斯之谜,法国18世纪的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各种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但是我们掌握得最少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首次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系统而深刻的科学研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伟大时代,更加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把握其逻辑路径,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精辟论述,包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体现。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问题,学界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亦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二是“劳动是人的本质”;其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若要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思想,仅将上述三个重要命题纳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范畴进行研究。难免缺少系统性、历史性和科学性。
深入系统地研读马克思在历史上的重要经典著作,会发现马克思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至少存在以下七个命题:第一,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第二,马克思在《导言》中进一步强调:“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第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黑格尔“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即“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第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论述强调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有意识的活动。”第五,在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强调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第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这段论述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第七,马克思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上述七个重要命题,少有系统的梳理和思考。有人认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对人的本质的经典定义,把握此一命题足也。因此,往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其他命题关注不够,甚至忽视其他命题的历史地位、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些研究者侧重于从概念性和常识化理解出发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而较少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去分析理解,以致于出现误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偏离历史语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命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因此,在理解时,如果偏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仅从命题出发看命题往往会由于出发点的偏执造成误解。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个命题上,有学者认为,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人的本质,更不能抽象地把需要与人的本质等同起来,因为“需要”和“本质”属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当作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转化为人的外在的作用对象的实践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精神转化为物质,人的本质才得以生成,人的力量才得到发挥,需要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仅就命题本身而言,似有其道理。但是。如果联系马克思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语境看。这样理解可能欠妥。因为,“马克思所谈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需要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受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因此,人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系的产物,它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二,割裂内在逻辑关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系统的,但在学术研究中,有人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就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著名命题,这未免有失偏颇。因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思想是有机的逻辑统一体,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命题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如果把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说成是某一命题而对马克思其他命题视而不见。势必割裂这一命题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系统性和命题内部的内在逻辑关联。第三,理解缺乏整体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每一个命题都有其产生的科学方法,若断章取义,就会背离原意。有人在理解这个命题时,忽略了“在其现实性上”,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实际上,在这里,马克思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告诉人们把握人的本质要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不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给人的本质以一成不变的定义,即不是通过直观,而是通过现实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创造者,社会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就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社会关系是人劳动的结果,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在其现实性上”,如果离开了现实性,社会关系何以存在呢?
正确理解、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要求我们认真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善于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逻辑建构上去把握。在逻辑的建构上,马克思首先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和扬弃作为切入点,以现实的个人作为逻辑出发点,阐述人的个体本质即现实本质,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社会本质即群体本质,通过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的本质系列命题的内涵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幅线索清晰、结构严密的逻辑图景。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的逻辑起点
历史上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研究有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这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同时经历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和扬弃、由唯心主义者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早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影响,对人的理解还处于抽象人的本质阶段。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等同于人的自我意识,他肯定通过抽象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意识和创造性活动的能动性。因此在他那里,人成了纯粹理性的人,成为抽象的自我意识。针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抽象人”,费尔巴哈创立了人本主义哲学,确立了“人”的地位,提出了“自然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他把人看成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在他那里,人仍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抽象的人,人完全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实践活动,仅是一种自然的感性存在,是只有自然属性的人,而不是真正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一方面同意费尔巴哈对宗教所作的批判,另一方面认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像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则结束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并从中找到了人的出发点。
以“现实的人”取代思辨哲学家的“抽象的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1844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充分肯定并扬弃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指出劳动是人的现实活动,并把人的社会性和劳动结合起来,认为劳动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人的类本质只能通过人的社会性劳动来体现。同时,人的本质是根据劳动性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通过对历史活动的深入研究,指出现实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创造一切历史活动的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精辟的语言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者的人的本质观,从社会关系中全面把握人的社会性本质。在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加深入地阐述了人的需要本质。可见,从黑格尔的“思辨人”到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再到马克思的“现实人”,从批判“抽象的人”到扬弃“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遵循着步步深入的过程,这是基于实践的认识而非形而上的独断,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非思想的判断,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实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的逻辑展开
从实践出发,从现实中把握人,是马克思与所有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时说:“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可见,宗教神学是以神为出发点的。在马克思看来,“神”是异化了的人。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说:“哲学家无权构造一个人造的人,而必须描述一个实在的人。”而要对这个实在的人进行描述,就必须要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那么,如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为行为呢?卡西尔告诉我们说:“只有一条能揭开人类本性秘密的途径,那就是:宗教的途径。”可见,卡西尔了解人的途径仍然是宗教,而宗教使人神秘,人也始终是一个神秘的人。尽管他主观上也努力去把握现实的人,但实际上。“人”在他那里仍然是抽象的,因为他把“人”溶化到“符号”中去了,因此,使人失去了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与唯心主义者具有本质区别的是,马克思一切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是“有生命的个人”。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先后多次明确强调了他的理论出发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内涵。而自然存在物必须以个体需要的生产和满足作为前提,以需要的生成与满足的动态关系为其内在动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需要。个体的生命存在直接就是他们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需要是实现个人天然的内在必然规定性,只有它的力量才是本质的力量,所以,“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这个命题,无疑揭示了人的自然本质。需要作为人的自然本性并不局限于自然的界限中,而是在这一基础上打开了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无限界域。人自身需要的满足往往以自己作为他人的需要为前提。那么,这里的“人”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马克思认为,要从对象、现实、感性的方面去理解,要诉诸实践的方式去理解,要从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中去把握人,而不是直观地去理解。人作为人而存在,是实践活动、劳动的结果。人的世界是人创造的,人创造了什么样的世界,就与什么是一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从马克思原意可见,人是自我生成、自我所造的,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自己。
人的个体本质与人的类本质之间有何关系呢?让我们认真审视来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命题对进一步理解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绝不可忽视。在这个命题里,前后两个“人”所指向的内涵显然不同。“第一个‘人’指向的是大写的人即作为族类存在物的人,第二个‘人’指向的则是小写的人即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人。”因此,“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作为族类存在物存在的大写的人是作为个体存在物存在的小写的个人的最高本质,小写的个人要作为人存在,他必须具有作为族类存在物存在的大写的一般人的本质;否则,便不能作为人存在,或不能称作是真正的人。”换言之,每个个体作为人存在,就必须作为类存在物存在。而类本质是既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又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类每个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充分揭示了人的类特性在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我们常说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上分析,如果没有这个类特性,人就不能成其为人。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作为自然界最特殊的存在物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从生物学角度讲是人,而从哲学角度讲不是真正的人,因为奴隶没有类的特性,没有自由自觉的活动,完全是被迫的。而只有人能够不局限于自然的界限,能够通过实践、劳动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通过人为了人”的生活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因此,马克思说,人是作为人的最高本质,只有具有类特性才真正是大写的人。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的逻辑落脚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这与人的具体的历史发展和“人”的概念的逻辑展开是一致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命题,强调了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内在差异性、特殊规定性;“自由自觉的活动”无疑强调了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类特性、类本质。作为群体存在物,人与人之间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是对人的本质论述的逻辑推进。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表现在其社会本质,是具体的人所具有的现实规定性。因此,把人类和动物相比较,马克思得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把人和人相比较,得出了关于人的现实本质的思想。
篇9
一、出语惊人
如果你想迅速吸引你的听众,那么在演讲开场白,你可以描绘一个异乎寻常的场面,或透露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或栩栩如生地描述一个耸人听闻的事情,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这样,听众不仅会蓦然凝神,而且还会侧耳细听,更多地寻求你的讲话内容,探询你演讲的原因。
二、设置悬念
人都有好奇的天性。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能激发听众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在适当的时候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使演讲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三、巧用修辞
精彩的演讲必须有精美的语言包装,要想语言生动活泼,就要发挥修辞的作用。在意境方面,用比喻、夸张、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调剂语言韵味,让听众听得有趣;在形式方面,用对偶、排比等整齐的句式来增强演讲的气势,让听众听得振奋。
四、引用名言典故
演讲开场白如果恰到好处地引用富有哲理的名人语录,不失时机地抛出寓意深刻的典故,演讲就会有声势有威力。
篇10
“有一种套话,是给你想要的回答;我的套话只是真话的一部分。我编不出假话,只会把真话中的某一点放大来说。”――唐骏
在下属和上司面前说这错话、做过错事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套话
那肯定有的。遇到这种事情,我会比较概括地处理。比如说,告诉下属:战略上是对的,战术上没有执行好。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时机不够成熟。呵呵,任何事出问题不都是基本点是好的,执行有问题么?
真话
下属面前,其实还好办,就是把话圆一圆就行了。上司面前么――就不要再提了,上司一般都会忘掉,你自己也别故意提起来。只要把事情做好做对就行了。这是个技巧,不能说“我说错了”,没必要。
为何能在打工族中跳脱而出,成为“打工皇帝”?
套话
简单+勤奋。这是任何一本名人语录都有的答案。很通用。哈哈。
真话
关键还是在判断力。许多人生中的拐点,其实过了就是过了。要依靠准确的判断知道哪些机遇是有利的,有空间的。把握机遇后再勤奋、简单,就能脱颖而出。
如果你有得力助手是花花公子,不是好男人,你会放弃他吗?
套话
他绝对不可以和秘书、下属有任何绯闻。对于影响工作氛围的花心事件,是不允许的。所以肯定会放弃。
真话
这个其实还是应该分两步来看:首先,他的这些行为是否影响到了工作氛围和环境?如果这是一个年轻男孩,喜欢和这个那个女孩谈谈恋爱,但不影响工作,我不会过分干涉。当然,一旦他成为我的员工,我会告诉他:该如何做一个好男人,要怎么应对情感问题。
觉得现在的自己最缺少什么?(不可以回答是时间)
套话
哈哈,套话当然是时间。
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