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4-19 16:1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 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依据标准与选择实施的空间。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体育素质来说,每个人的体质体力、兴趣爱好、锻炼习惯及体育态度各不相同,因此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更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满足个体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个性化特征,也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呼唤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将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

新课程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巨大的自主选择权,如何让体育教师对课标有一个正确、完整、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如何把课改理念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地方及学校优势,构建以水平目标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切入点。

一、坚持“健康第一”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养成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少年儿童,如何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热点问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保证开发方向的正确性。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校本课程的灵魂和宗旨。在校本课程编制中以学生生活为本,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唱主角,在校本课程评价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体育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并不是预先设定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妥善利用已有的条件与资源,充分体现多元性和开放性。教材内容选择要考虑本地实际和学校特点,适合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以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教材内容的选编要尽可能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教材和乡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学校的特色。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掌握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巧,才能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逐步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真正满足本校学生的需要,如滚铁环、踢毽子、乒乓球、放风筝、跳皮筋、兔子舞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国家课程体现基础性和统一性,而校本课程则突出独特性和差异性,体育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体现地域特色满足学生需要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要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从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入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考虑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及怕具备的优势条件。如我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被确定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三十余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厚的教学资源经验。将田径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有利于开展田径运动的资源,就可推动学校田径的全面普及和提高。我校被树为市级少年军校,每学年初都要开展队列操练等军事训练体育项目。也可将队列体操纳入体育校本课程之列,从而形成学校的体育校本特色。只有将各种传统的、特色的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才能不断适应和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二要使乡土资源服务校本课程。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风俗习惯和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一些典型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项目如踢毽子、滚铁环、踩高跷、摔跤等体育项目,都是体育校本课程取之不尽的资源。三要充分利用教师业务专长校本资源。学校内,体育教师最了解体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课程开发中可将体育教材结构与教师业务专长和学生学习结构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课程内容更适合实际需要。四要合理利用和学校周边环境资源。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的条件和地方风土人情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和改造学校及周围环境资源。尤其要尽量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傍水用水。如爬山、游泳、骑马、山地自行车拉练、橡皮筋等都是符合不同地域及民族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将其开发为校本课程并与国家课程有机结合,才能使体育课成为学生纵情畅游的健身乐园。五要积极挖掘人文课程资源。体育冠军出生地和奥运火炬传递途经地等都可成为体育校本课程最真实的题材,充分利用它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激发学生强烈的锻炼欲望,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更是德育与体育最佳整合方式。

四、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体育校本课程要冲破传统课程的建构模式,在学习内容选择上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以“菜单”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其自主选择,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学生才会学得轻松活泼愉悦。在学习方式的设置上也要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才不会使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预设的框架之中。课程开发及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锻炼中掌握技能,并能有所创新和发展,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篇2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校本课程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7-0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凝聚全体师生的力量,发挥体育教师的才智,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以体育教研为重要手段,在不断的攻关中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与体验的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感到很难操作,由于学习评价是课程的核心问题之一,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测试反馈的数据,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批数据按照体能(各项得分的平均值)、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总体)、体育学习自评系列(包括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三套量表组合)作为处理变量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如下,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前测成绩来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无显著差异(p=0.075>0.05),但从体育学习兴趣后测成绩来看,实验班和对照班有很显著的差异(p=0.001

通过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和后测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三个维度中均有很显著差异

(p前后态度=0.000

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在公平、公正的旗号下,用统一的运动成绩考核作为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及课程实施的主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这样的氛围中要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造就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无疑是“浊其源而欲流清,伐其根而欲叶茂”的空想。

再次实验表明: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性格开朗,处事随和,交往能力、团队意识、体育道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更能关心同伴,帮助同伴,关心班集体。这些品质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方法的改革,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自评和互评是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教师稍有忽视,就会使这种评价流于形式。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绝对是以教师为主,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即最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学生本人。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那些无法用定量评价的内容,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内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

3 结论与建议

本次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校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有效的发挥其导向、激励和反馈功能,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评价目的由强调“给学生一个体育学习分数”向强调评价的“改进”目的转变。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当体现学校在评价“个性化”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与诠释。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能全部用常规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来进行诸方面方法的“套用”和“对接”,尽管这种“套用”和“对接”有时是必要的,但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因有其自身评价的“独特性”,在校本课程的评价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克服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方法罗列,在注重多元评价的同时,更注重从评价因素中撷取或精选评价因子,简化环节,呈现评价的亮点和特色。摒弃学生心中学习评价就是给他的体育学习成绩打个“分数”的观念。

建议运用元评价检验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元评价就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其目的是指出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在评价对象上,教学评价以学生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而教学评价的元评价则以教学评价本身作为对象。在评价目的和作用上,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教学评价的元评价则是为了规范和监控教学评价活动,减少偏差,获得良好评价效益。

体育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实验工作的成功与否,在于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上。因此,应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把学习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去研究,最终才能圆满完成课改实验任务。我校目前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评价方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海玲等.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3,10(4):92―94.

[2]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3]汪晓赞等.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4,4:69.

篇3

[关键词]导师小组制;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教育工作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7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一直是围绕教学大纲完成系统知识传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授内容单一、教学人员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随着建筑学科不断拓展,为兼顾学科的广度与深度,许多学校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大班式的按建筑功能类型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更加机动有效的工作室教学。如国外的AA设计工作室,强调创新的教学理念,使专业相关知识传授、设计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机融为一体,为研究解决各类设计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众多相关知识的合适平台,为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示范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本科三、四年级采用“Studio式”的教学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提出“3+2”的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在本科阶段先后实行“1+4”到“2+3”的跨年级混合编组学生的垂直教授工作室模式等,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探索由大班式教学向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转变。虽然很多尝试还处于转型初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种转变还是值得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本文根据所处院系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1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设计课题来源一般为虚拟题目。教学中只注重“空间感”之类的专业技术训练,而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项目的调研分析及前期策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资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修改、方案表达及方案评述。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偏重“想法”“概念性设计”和“图面的建筑”,对建筑材料、构造做法、建筑结构、机电等工程技术因素缺乏深入细致训练,课题的研究性与实践性存在明显不足。

授课时以教师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授习惯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讲授知识,评判学生的设计成果,学生也会在设计过程中不自觉地迎合教师的设计风格和审美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偏重理论,较少考虑学生设计方案的实施性和可行性技术要求是否能达到,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学生一般除了修习其他课程外,课余大多活动于自己的教室中,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学习群体,大学体制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与设计教学融合,学生缺乏实际工程中需要的全局管理掌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上更重视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一直在做符合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探索。以导师小组制方式组织的本科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正在教学实践尝试中不断改进和修正。

2.1 课程体系建立架构

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2.2 课程体系及相关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以传统授课体系教学与教育工作室教学两者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基本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仍需保留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设计课程的传统大班授课体系传授的是专业相关知识和设计思考方法,更多注重教师的“教”,而非强调学生的主动创造,有不足之处,但也有可取之处。教师以不同形式的设计课题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积累出学习设计的经验,进而归纳共性,“悟”出设计的道理。这个过程也许会被诟病为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才能逐渐形成分析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练习和训练中,才能积累经验,真正开启建筑设计方法技巧的大门。由此可见,前期的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不是无用而是相当有用的东西。改革不应全盘否认,而应结合优秀的传统方法来弥补不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合理体现,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上仍可保留大班教学,让学生接触不同老师的计思想和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创造力和实战积蓄更多能量。

由多位建筑设计课程主讲教师及设计单位一线工作人员构成导师小组,导师小组纵向上负责整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把控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成立多个既独立又相互协作的导师教育工作室,以导师小班制的教学方式,每个导师工作室由一名专业主讲教师和一名校外设计单位人员主导,参与相对固定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整个过程。在大班传授理论、方法和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分出一部份学分修习放在导师教育工作室里,以小班教学的方式训练和强化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导师教育工作室进行学习。从二年级学生开始,每年级进入4~5个学生,呈年级梯队态势构成15~20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作。

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内容以设计课和讨论课为主,设计课以导师实际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为主,将教学走向市场,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社会工作。同时,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也具有学科互补和多元视野的优势,应鼓励学生设计方案的创新,且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合理呈现每个方案。讨论课由学生与教师商讨后,确定一个课题,在学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定期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讨论课的存在使工作室有别于只做实际的设计事务所,将设计教学当作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以激发师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之间进行持续的探索。同时,组织指导小组学生参与专业设计竞赛,使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拓宽视野,提升设计能力。

2.3 课程体系评价方式

所有学生的建筑设计成绩评价,由所有导师组成员共同完成。由导师组成员组成评价小组,对每个学期的设计课题成果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公开评图,强调设计阶段性在整个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在评图过程中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评图组要给予有理有据的答复或更改评判。

3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在实践中凸显的优势

工作室从大班教学的“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研究型、实践型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方式更为灵活、生动。

通过实践项目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通过导师教育工作室的运作,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生产和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参与的教师能够在研究方向、成果创造与积累等方面感受到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学习管理能力。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与人协作的能力不足,通过工作室小组的学习,共同完成实践项目,与他人协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团队的讨论课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了解与运用,从而形成与社会实际结合更加紧密、专业性与通识性教育并重的广义教学体系。

4 结 语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教室工作室模式在国内已形成,在教学体系改革中,各建筑类院校不断探索实践中的主流研究趋势,然而由于各个院校的定位和层次不同,对体系不能以一概而论,不能用固定模式加以限制。云南农业大学以应用型培养模式为主导,因此导师工作室模式也应以工程技术应为主线,培养能充分适应社会、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静,卢峰.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建构――以重庆大学为例[J].室内设计,2012(5):58-61.

[2]周仲伟,陈雄,朱云.反思国内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工作室模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7):31-33.

[3]傅.以专题研究为导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班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建筑创作,2009(5):140-142.

[4]丁玉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当代建筑教育探议――伦敦AA建筑学院的启示[J].中外建筑,2010(7):58-61.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38-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培养“面向一线,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办学定位。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过度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趋同现象严重。因此,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质,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应用型高校亟待探索的课题。网络工程专业是新建本科专业,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是新兴的目录外专业,所以,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各高校急待探索的课题。目前全国已有180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但由于各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课程体系千差万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定位目标不明确、太宽泛,基本没有跳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老专业的框框;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设置比较盲目,或照搬重点大学的教学计划;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课程体系构建,造成毕业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和工程部门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研究。蒋宗礼研究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本科教育的定位,讨论了本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调整趋势、学科教育基本思想、教学的基本定位以及提高教育水平等问题。陆玲针对新形势下高等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差异而多元化,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钟荣柏在总结计算机专业近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和借鉴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就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陶秋燕对澳大利亚的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办学特征、校企合作关系,以及校企合作课程(IBL)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献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文献分别根据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体会,探讨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虽然这些研究与实践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还是无法形成一套较完整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因此,研究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合肥学院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申报成功,并于当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4届网络工程专业学生。针对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特点,借助于我校与德国和韩国合作共建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实践,借鉴吸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韩国应用型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经过近四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们对构建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的课程体系有了较深的理解与实践经验。

1 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社会需求导向性原则

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本地企业的特点,清楚了解本地大多数企业的需求,并对企业需求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而后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构建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本地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2校企结合原则

地方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输送满足需要的人才。因此学校与企业应密切联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模式改革等诸方面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此外,企业在实践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1,3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原则

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应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克服模式化教育的刻板,体现开放式教育的弹性。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特点和兴趣,增加选择性的教学内容,充分发展学生各自的才智和潜能,提高成材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较多,学生不可能学习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岗位对应的所有课程,一般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特点或就业方向来决定学习与发展方向。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要为同学们的不同发展方向提供机会,让同学有选择的余地。

1,4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原则

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学要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明确放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上,学习与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将实践教学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特征。

1,5人才培养保障和评价体系实用和可操作性原则

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包括硬件保障、软件保障和师资保障等方面,必须全面规划,统筹考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标准要依据教和学的客观规律,包括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标准要明确、扼要,使师生易于掌握,便于执行。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实际上就是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是否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对人才培养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设计原则、指标体系构建、相应的实施方法等都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用性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如下。

(1)评价体系设计应能测评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符合度;

(2)评价体系设计应能测评出本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

(3)评价体系设计应能测评出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4)评价体系设计应能测评出本专业课程体系是否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

2 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遵循上述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以模块化形式来构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是从以知识为本位到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即从传统的知识输入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转变为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从传统的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体系。模块化要求人们思维方式适应从“专业课”到有功能性单元的“模块”的转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学内容的新构造。一项能力可由一个或若干个 模块的知识和应用来描述,而一个模块可能对应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揉和优化后构成的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

模块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即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和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内容)和定量(学分)地描述。一个模块是一个专业中最小的教学构成单位,在这个专业中的每一个模块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各单个模块均可以跟其他模块进行组合,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体组合的多样性,即不同专业方向可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来实现。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按等级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模块。宏观模块由本专业所有模块构成,中观模块由学期所有模块构成,微观模块是最小教学单元模块,微观模块以其培养的技能满足中观和宏观模块要求达到的总体综合能力。

模块构建原则,首先要明确一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之后再确定单一模块能够带来的部分知识和能力。一个模块内容的构成取决于该模块对整个专业学习的作用。每个模块中应该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能力和组合能力,如专业、方法、系统及社会能力等。

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上,按照“用网”、“建网”、“管网”、“网络应用开发”的逐步进阶过程设置课程模块,逐步深入,全面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围绕工程实践思想组织实施教学计划,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模块贯穿始终,以实际应用场景为核心、以工程经验为指导,强化实战技能,辅以实际工程项目,利用项目导向方式,以逐步深入的多步教学法展开整个实践教学。此外,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要把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心理疏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则等构素质模块作为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按上述方法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由德国等45个欧洲国家参与的高教一体化进程――博洛尼亚进程提出了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变知识输入为能力输出,有效支持模块互换及学分互认的一种先进的教学体系,已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应用。自1985年以来,合肥学院与德国多所应用科技大学进行全面合作并开展专业共建,25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如第五学期认知实习、N+2过程考核、模块化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模块互换及学分互认等,形成了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网络工程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教学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篇5

一、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法和内容与社会需求不衔接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执教,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在大纲的设计中占有近70%的时间比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而一些必要的实践性操作和实战型的训练没有足够的空间,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继续沿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方法来教学,导致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考核后不知所记,思考能力缺乏、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最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一门新专业,其专业课程的大多数的师资力量来主要自于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同时这些教师主要是一些理论研究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电子商务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因此在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指导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

3.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强

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倍增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方向。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体系还不完整,教学实践也只是购买一些商业模拟性软件进行操作,与现行的电子商务模式快速的演变相脱节,即使理论上跟得上,但实践性的操作远远落后市场的演变,而一些电子商务模拟平台等验证性实验环境,只能使学生熟悉一些表面的认识,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目标还相差甚远。

4.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薄弱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由于《电子商务》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模式、方法体系,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即使一些学生懂得网上的购买流程,但仍然缺乏一些后台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经验,对网页的设计、管理、维护、网上客户关系维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方向转变,去完善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并相应地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重在实践,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的分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积极与电子商务类企业签订协议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进点实践、实习;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建立大学创业园,并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政策,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实践环节内容进驻创业园自主创业。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对技术性蓝领人才的社会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校始终围绕“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大纲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以技术技能型为培养重点。2011 年,我校以教育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评估为锲机系统的对《电子商务》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实践课时数达到整个教学任务的40%,这样学生有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近期来看这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那就是学生毕业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新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实习。为了丰富实践课内容,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我们还编写了《电子商务》上机实验指导手册,积极购买最新的教学软件、带领学生进点实习,这些努力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其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比较广,需要讲授的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较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虚拟企业管理、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店经营与管理等等。要在一定的学时内完成如此系统的教学内容,讲透每一个知识点是不现实的。因此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需要掌握电子商务内容的侧重点,并在教学内容弹性化的指导思想下,如何保证担任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实践方面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改革思路思路如下:

首先,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从而选定合适的教材。其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各教材介绍的内容与侧重点不同,只有将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三应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电子商务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素质。最后,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经济形态,其教学内容也是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任课教师应在教材之外适当补充介绍新的学科成果,不断的参与电子商务实践的学习,积极参与培训、完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其具体方法如下:

(1)实践教学法。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体系较复杂,如电子商务的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电子商务主要环节、网上支付的流程、网络营销的方法等,这些内容如果从理论角度来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易消化,理论考核后很容易忘记。因此,我们在每一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的上机实践进行实战化的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实践教学法分为实际的实践和虚拟的实践。实际的实践就是去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与企业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维护、推广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真实性问题。

(2)课堂讨论法。在课程大纲设计过程中我们会拿出一定的教学时间开展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展开开放式的讨论,加深同学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比如学生体验网上购物,如何去评价网上商品的真实性,如何判断店铺的合法性,或者实物与图片不符,由此引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诚信问题,就“如何完善电子商务诚信”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事先通过网络和文案查阅相关资料,熟悉电子商务的安全法规,然后归纳整理,并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分析能力,还加深了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电子商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以电子商务应用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大胆教学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来组织课堂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实践”、“实用”原则,特别适合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例如以网上开店的基本流程和网店营销为例,来作为贯穿全书的教学对象。围绕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讲解。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将课程要讲述的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结合这个案例来探讨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和借助的技术手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地掌握电子商务整个体系结构。

2.借助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电子商务实验课时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拓宽新的教学手段的空间,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文件等形式进行讲解会使课堂生动而有吸引力。同时电子商务对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直接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必须时刻注重自己知识水平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本专业学生,积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软件应用等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对电子商务课程讲授进行支持,恰当处理好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提供宽松、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合理构建考核模式,优化考核形式

传统的电子商务的教学考核一般采用卷面的评分制,教师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并通过试卷评分来考核学生成绩。但是这种测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课。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型或创业型的实验项目作为机试考试的一环与理论考试相结合,或者全部采用机试考试为主进行考核,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该课程关注度。因此,考核方式可从两方面分别进行考核:分析问题、实验实训能力的考核和机试考试。因此今后考核的改革应该向实践型教学环节倾斜,加大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具体课时分配比例如下: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验实训占40%,期末机试考核(理论+应用实践)占60%。

4.完善专业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篇6

关键词: 多民族环境 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当前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多民族环境下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状况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传承逐步沙漠化,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基于这一形势,早在1995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多民族构成不同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3.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

在当前音乐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教育,我们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另外,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都为各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4.欧美近些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预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探讨,正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二、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

1.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层面

(1)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

(2)观察并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实验,把握当前形势下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开展必要相应的采风活动和教学实验为基础,从中积累较多经验,以初步掌握特定民族区域内本土的母语音乐特点,为研究认知要求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3)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并整理我国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典范音乐,为各区域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资源。如由各地州的知名学者和民间艺人提供大量各种形式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可有偿获取),加之一些开放性的馆藏资源,为研究的资源配置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2.从经验到创新的两个飞跃

(1)通过定点教学实验及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片区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为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2)依靠上述基础综合进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教学实体的研究,通过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具体探讨,努力构建不同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特色。

三、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1.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逐步以跨学科式的“音乐教育学科新门类”效应呈现。依靠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把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课堂模式引入到各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积极实施课改,真正实现符合我国各区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努力打造我国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入的方法、手段等目标。

2.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四、实体: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鉴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面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应用性,一般作为研究者既是基础性资料的理论创新者,同时又是教育性实体的实践应用者,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析资料与乐谱汇编

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和本土母语音乐资源电子乐谱的全面制作与注解,成果名称可为《××校本课程开发与××本土母语音乐》(或可编为两个分册: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②《××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曲选》),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决策依据和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2.片区性教学实验报告

以某片区为教学实体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定点教学实验,并从中总结本土母语音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般规律,成果名称可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报告》,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其他民族片区音乐教学提供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借鉴。

3.其它方面的研究活动

通过把握“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学科上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互动效应,拟可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片区性甚或区域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论为主。另外也可利用网络论坛等其它形式实现上述目标。

五、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加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的民族音乐学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音乐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正是由于既要对我国本土母语音乐各乐种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又要对当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与探讨,因此,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必须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随之展开。按某一个片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拟以下流程:

1.准备工作:感性材料占有阶段

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风的研究方法收集与挖掘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母语音乐经典曲目。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的研究方法学习与把握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前沿理论。

2.前期工作:感性材料分析阶段

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知识筛选并注释已获得的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并制作成谱,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与论证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的可行性模式并编辑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3.中期工作:课堂教学实验阶段

在对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分类整理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归纳的基础上,以本片区范围内的部分中小学为实验试点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性研究,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上的具体实践。

4.后期工作:实践理论升华阶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对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最终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详尽阐述以本土母语音乐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着力探究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体系。

六、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中“西乐为主”课程观的长期影响,是导致我国尤其多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适逢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将“本土母语音乐”注入课程并引入课堂,是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让我们共同探索――为音乐教育改革新局面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李志宏.体验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田慧生.新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 教学质量工程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New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Engineering

ZHAO Liping, WU Degang

(Shangq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New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 is a new forc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he level of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decisive factor to determine their ability to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which universities have introduc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ngineering." New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particularity in the school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financing institutions, etc., appear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ts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from the orientation,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eacher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rivate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projects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Key words new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engineering; mechanism

教学质量工程是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我国大部分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进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其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没有有效地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结合,教学质量工程流于形式。①为此,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带动日常教学工作机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路。

1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实施质量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办学定位的困惑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进行办学定位的决策时,往往很难正确把握:一是定位偏低,对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前景看不透,在内、外两个发展层面思想守旧,积极性差,投入少,学校的发展停滞在低层次上,跟不上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二是定位过高,与实际脱轨,不考虑原来办学的底子,不惜举债,盲目建设,提出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建成全国名校,这些目标看起来宏伟远大,实则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1.2 办学特色的趋同

当前,新建的一些民办本科高校纷纷将“考研率”的高低作为评判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办学特色转向“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

一些新建民办本科高校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搞了一些特色项目,但这些特色项目仅仅停留在了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地开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违背了教育规律。②比如,有些学校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搬到企业”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但调查发现,学生是到企业了,但学生所做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根本不符,如会计专业学生到了电子厂的生产线,就是即便学生到了自己的对口专业企业,他们也是被安排在流水线上,根本达不到对口实践教学的目的。更有甚者,有些新建民办本科高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部门的质量评估,临时编造特色项目,进行突击建设,这完全背离了办学特色建设的应有之义。

1.3 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其办学成功的关键。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些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往往都倾向于开设一些热门专业,如财经类、土木类,导致毕业生出现“过剩”。

1.4 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一部分来源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阅历较浅、缺乏经验。还有一部分是高校的退休教师,他们年龄偏大,精力有限。此外,还有一部分由周边其它高校的教师兼任,他们往往受到所在单位的牵制,很难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受聘高校的工作中。④教师队伍中缺乏年轻的教学、科研骨干以及学科带头人。

1.5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要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关键是要搞好教学管理。⑤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本科建设方面刚刚起步,各项工作都在摸索期,因此各项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管理制度,要么是来源于旧制度的改造,要么是来源于其它院校的照搬,这都难以与本校的实际相符。教学管理队伍中绝大数都是来源于前身专科的教学管理人员,其管理理念明显滞后于本科教学形式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整体教学管理水平。⑥

2 强化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策略

2.1 找准办学定位

(1)办学层次、类型定位。对原有办学层次理念的转变是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基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本科层次和应用型是该类院校应该把握好的两个基本点。在把握好基本点的同时,还应该树立两种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二是创新思想,服务地方的理念。以办学理念为指导,学校管理者结合自身实际,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在办学类型上,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定位应该是以教学为主,科研及产业化为辅的教学型大学。在办学层次上的定位应该是本科教育是主体,同时兼顾专科和成人教育。

(2)培养目标定位。根据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局状况,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因为长期以来,公办高校走的都是学术型、研究型的路子,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没有精力顾及民办高校的发展。根据市场的调查,当前应用型人才比较匮乏,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处于低弱水平。所以,新建民办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3)办学规模定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靠的是生源,走的是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路子,因此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招生时往往会选择规模招生。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利用规模招生,进行教育资本的积累。但是,规模招生犹如一把“双刃剑”,过度招生,难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的规模必须控制在一定的人数范围之内,并非越多越好。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商丘工学院自办学20年来,走出了一条“适度招生,质量至上”的路子,开创了一种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办学模式。

2.2 为地方经济服务,打造办学特色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大多处于省会以外的地级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将自己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市场完美结合,打造自己的办学品牌特色。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的支持。

2.3 以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做到与其它各类高校专业设置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同时,还应当做到学校内部各专业类型、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在实现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也能够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要瞄准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设置急需专业,使专业教育真正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相融合,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总之,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体现出综合、实用、灵活等特点,又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实际产业需求,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具有前瞻性,既开设一些社会需求的专业,又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时,要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引进与培养并重,外引与内抚并举。课题组调查发现,黄河科技学院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进修,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脱产或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商丘工学院为了建立一支“双师型”队伍,学校设置专项经费资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和培训。

当然,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还需要兼职教师队伍,比如企业专家的兼职,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更贴近企业需求,只有兼职兼职教师的存在,学校师资队伍才能变活。但,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若把流动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主流,则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学校也就不会持续、健康发展。

2.5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扩宽教学质量的监控的范围。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都比较单一,有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由教务处统一组织,有的高校在学校督导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它教学相关部门,只是完成分内的工作,对教学质量监管不够。鉴于此,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把学校的各级教学机构、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全部包括进来。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组成督导处(一级)、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主要加强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监控作用。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质量的监控中。

(2)加强实践教学的监控力度。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以,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上更应该加大监控力度。监管学生的实践培养计划、实践项目、实践过程,实践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总结,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新建民办本科高校首先要完善学生的评教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教体系,利用网络定期开展评教活动,以此反映出学校、教师在日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其次是要完善教师互评机制,教师互评其实就是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一个过程,使教师知道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不足,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4)健全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要建立信息员反馈机制,由信息员定期对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及时反馈,学校要组建专门的机构负(下转第76页)(上接第28页)责处理信息员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反馈给学校相应部门,并进行跟踪落实。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要做的是两方面工作,一是高度重视信息员反馈过来的建议和意见;二是对信息员所做的工作要表示认可,每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出优秀信息员,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

(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建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为2013JKGHD0426

(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基金编号:2014SJG LX361

注释

① 唐伟军.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J].职业技术,2013(1):66-67.

② 王玉梅.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筹资多渠道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44-45.

③ 赵晓东.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2):16-17.

④ 王曾鑫.学科、专业设置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战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2(6):21-22.

篇8

关键词:政法类 职业院校 体育教育 社会本位

作为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责的政法战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常常要追捕押送犯罪人员和及时制止犯罪行为,因此,政法工作人员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技能。而政法类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社会政法人员的摇篮,更加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它关系着祖国的安全,关系着人民生活的稳定,也关系着社会的治安。所以,培养高素质合格的政法人才,成为政法类职业院校教育的重心。而体育教育,更加成为培养祖国未来政法栋梁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无明显区别,重点仍放在田径、体操、球类等基础项目上。而作为培养未来大量高素质法律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如果继续按照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显然无法完成政法职业院校的办校目标,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强壮体魄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更重要职业的是学会强身、防身、维持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安全,打击犯罪分子的技术人才[1]。据此,本人对10所政法类职业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并在网上对8省市相关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要以社会本位的教学理念对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深化改革。

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就是体育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它要求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社会的需要、职业的需求,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专门性人才。政法类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来培养学生,提供准备和从事涉法行业所需要的特殊体育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1.研究对象 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安排。

2.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查阅各省市10所政法类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计划和学生身体素质考核成绩表。并对海南、北京、上海、河北、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市政法职业院校在校生进行了网上调研或电话采访,针对社会对政法类学生未来的期待进行社会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5%;针对学生对其所在院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发放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45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对我校正在试点的二个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对我校已成功试点的两届毕业生进行回访调研,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84%;以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以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研究结果

3.1政法类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统计

本人对10所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1可得,调查走访的10所高校均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一年级将体育设为必修课程;而只有个别高校在二、三年级仍将体育设为必修课程,部分设为选修课,大部分在高年级未开设体育课程。

由表2可得,调查走访的10所高校仅开设田径、体操、球类等基础项目的占70%,开设有射击、越野、散打、擒拿、拉练等专业项目的学校仅占30%,而其中大多数为选修课,算入总学分,即学生可以选择修或不修。所以,笔者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政法类院校更需要为社会提供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身体素质过硬,还要工作技能够强的政法战线工作人员。所以,政法类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2学生身体素质考核成绩的统计

本人对所走访的10所高校,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0份学生身体素质考核表进行统计,100分为满分,结果如下。

由表3可得,10所政法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一年级时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等综合指标都处于优良状态,但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甚至有些出现不健康状态。

由表1和表3结合,即可得出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与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随着大多数学校在高年级取消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日益降低。所以,本人认为,在高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程也同样势在必行。

3.3社会对政法类学生的期待及学生对本校体育教育的看法

在有效回收的400份社会问卷中,94%的社会人士认为政法类职业院校应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进行格斗、擒拿、散打等专业类体育课程的教育,并将其设为必修课。而在400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75%的学生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专业体育课程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政法人才"的办学理念。

3.4我校试点生问卷的统计

本人对我校试点的二个年级学生就体育教育中是否增加体育项目和上体育课的兴趣方面进行了调查,有86.25%的学生认为散打、擒拿等体育项目的训练大大增加了其对体育课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在课余时间练习,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5我校试点毕业生回访问卷的统计

对我校成功试点的两届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者)进行了回访问卷调查,主要以在校体育教学(如格斗、擒拿、散打等)在日后工作中的实用性为主线进行问卷,以评分方式,每项最高分即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展,100分为满分。对有效回收的168份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问卷平均得分为(968)分。说明大多数踏入社会的政法人员认为,在学校所学习的职业类体育课程对其日后工作的开展、职位的晋升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维护国家利益,为保障社会安定,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贡献出了他们自己的力量,这些也使本人更加坚定地认为,政法类职业院校应以社会本位为指导开设体育课程。

4.结论

从以上对10所政法类职业院校教学大纲计划和学生身体素质考核成绩表,以及对8省市相关院校网上问卷调查或电话采访分析可得,目前我国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仍处于仅满足《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尚未突破产生创新型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随着高年级体育课程的减少,学生身体素质也在逐渐减退;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社会对政法类院校学生的期望,以及对我校试点的毕业生分析可知,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的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相当的地位,并推广社会本位型体育教育已势在必行。

5.讨论

政法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司法工作者,他们除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身体素质,忠于职守,还要具备适应和胜任政法工作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2]。因此,在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应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应当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将社会本位的课程模式深入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就是体育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它要求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社会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专门性人才。政法类职业院校体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来培养学生,提供准备和从事涉法行业所需要的特殊体育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本位体育教育模式之所以如此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实实在在的用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能培养其专业技能和思维,锻炼学生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也能锤炼其在复杂的犯罪现场冷静思考问题并制服犯罪分子斗争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磨练[3-4]。

擒拿、格斗、散打等职业类体育教育具有制服犯罪分子,制止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但如果用于不同的人,其会有不同的效果,甚至截然相反、误入歧途。所以,为确保职业类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及人才的正确培养,学校在推广社会本位体育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开展职业道德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利用自身所学散打、格斗等技巧制服犯罪分子,但也一定要防止利用自身强健的体魄和擒拿术等制造社会矛盾,危害人民财产安全事情的发生。切记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高难度动作要在老师教练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学生之间不能用所学格斗散打技术嬉戏打闹。也要培养学生正当防卫的思想,绝对不可以防卫过当。要开展与此相关的法律教程,如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可是我国刑法还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中,如果"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5]因此要教育学生在遇到不法分子或暴力恐怖事件,要勇敢挺身而出,制止犯罪行为,适当时候要使用武器,将其绳之以法。

6.建议

政法类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设计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以结合本专业特色,掌握必要的体育专业技能为重点,全面发展。在总体稳定的当今社会中,偶尔也会出现暴力恐怖事件,而我们的政法人员就是战斗在反暴力反恐怖第一线的战士。他们维护祖国法律的尊严,保护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这就需要他们有强壮的体魄和过人的胆识,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而这种熟练的专业技能,如射击、擒拿、散打都是具有技术性的高难度任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这就需要政法类职业院校自身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把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坚持不懈锻炼好身体素质,同时计划性地开展射击、格斗、散打、擒拿等体育项目,使学生在增强体魄的前提下加强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够在危急情况下制服犯罪分子,为国效劳。同时,政法部门是我国权利的象征代表,政法人员是维护人民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的最忠实的首席执行官。因此,政法类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要在气质和形态上体现出国威和法威。

因此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到以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使政法类体育教学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基础,以竞技项目作为辅助,以警体项目作为主导;教学内容要更加专业,如开展射击训练,越野训练和拳击、武术、散打训练;同时,也要加强规范的队列队形教学和发展学生的个人体育爱好[6]。

7.结束语

在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犯罪分子的手段也逐渐呈现科技化,所以要求政法类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政法战线接班人,维护祖国法律的尊严,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以目前大多数政法类职业院校的教育来看,学生的政法理论知识都很扎实,但还缺乏政法前线工作人员应有的身体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本人提出政法类职业院校学生体育的教育要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参照社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全面健康的培养新一代政法人员,让祖国能够长久和平,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旭,高爱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职业与教育,2011(2):136-137.

[2]樊启学.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教育创新,2011(9):238,251.

[3]张允蚌.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发展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

[4]谭小勇. 政法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法治论丛,2007,22(2):139-144.

[5]赵俊浩,郭广辉. 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 体育教育,2011(21):126-129.

篇9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财会类专业 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问题及对策 广西

ISO9000是国际上专门针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它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组织。其中“过程管理”是实施该标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方法,它主要强调对过程的全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有效监控。尽管“过程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但是作为与组织有相似管理系统的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方法移植到自身的实训教学管理中来。

一、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基本概况

截至2015年9月1日,广西共有地方本科院校23所,其中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梧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贺州学院等13所院校开设了财会类专业。在这13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大学等3所既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又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3所仅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梧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贺州学院等7所仅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

近几年来,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招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2年946人,2013年1 596人,2014年1 707人,2015年2 072人(详情见图1,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短短四年间翻了约1.2倍,年均增长32.35%。其中,广西财经学院财会类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达到2 520人,约占总数6 321人的40%。

调研发现,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转型期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如何使实训教学过程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一个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师教学无针对性

除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5所为老牌本科院校外,其余8所均为新升本院校。新升本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升本时间短,软硬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在这8所院校中,从事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是一些初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与老教师相比,他们理论较为扎实,工作富有激情,但教学水平不高且实操经验欠缺,导致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毫无针对性,既抓不住重点,又扣不住难点。

(二)实训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广西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所进行的实训主要针对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基本上不涉及商业企业、贸易、物流、金融、税务、海关、保险、证券、互联网、房地产等业务,而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行业早已成为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实训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这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一道“天堑”。如何使其变成“通途”,需要各校大力加强“校事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司合作”,不断选派优秀实训教师“走出去”,分赴上述单位财务部门交流和学习。

(三)教学模式单一,实训效果差强人意

迄今为止,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仍然停留在较低层面的“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上,教师在台上机械示范,学生在台下痛苦模仿,课堂气氛沉闷。另外,实训时,许多教师只停留在“答案”本身,而忽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金融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充分暴露出实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未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根本不具备抛砖引玉和旁征博引的能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教学方法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多数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时经常犯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采用PBL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方法,那么学生思维将僵化,甚至处于窒息状态,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便无从谈起。

(五)考核办法落后,学生混日子无心学业

大部分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的考核成绩主要包括考勤、作业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权重分别为0.2、0.3和0.5,等级设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分数)五个级别,最后折算出学生实训总成绩。其实,这种传统考核办法看似完美,其实很不科学。因为学生只要平时无缺课记录且又按时上交了作业,该门课程基本就可轻松过关,导致部分学生天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实训。

(六)质量评价缺位,教师教学无责任心

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一些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师责任心不强,“放羊式”教学是较典型的教学方法。上课前从网上下载一些材料,然后叫学生进行实操,甚至有的还让学生上自习。这充分暴露出部分学校的管理严重缺位,根本未制定出科学、有效、可测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无章可循,抑或有之,也是执行不力。

三、加强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的对策

(一)明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训前,作为一名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师,一定要深谙各门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会计学原理实训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中级财务会计学实训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全面、系统、完整并与实际相符的账务处理;成本会计学实训是让学生理解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财务管理学实训是让学生了解财务信息收集整理的方法,掌握各项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方法;管理会计学实训是要让学生明晰与财务管理学实训的区别所在,基本掌握本量利分析及变动成本计算、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方法,全面预算与标准成本控制等;税法实训是让学生明白纳税的全流程,掌握税务登记、发票领取、纳税申报、变更注销、税收优惠的处理;审计学实训主要是让学生知晓企业会计业务中一般易出现错误和弊端之处,熟练掌握单项审计和综合审计的方法。

(二)紧盯市场前沿,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

要实现财会类专业学生“零距离”就业,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紧盯市场前沿,以“社会需要”为中心,努力实现与市场接轨。因此,要大力培育三种技能。

1.基础技能。除了让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的专业核算技能、岗位轮换技能、会计分析技能、税收筹划技能、财务审计技能和信息处理技能外,还要大力增加分行业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多个行业的需求。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指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挖掘出有用信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拨开云雾见本质的目的。如撰写财务调研报告等。

3.人际技能。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能灵活与仓储、研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供应商、客户、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打交道。

(三)权衡各种利弊,力求教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实训教学的体会,教师在实训中要科学选用以下教学模式。

1.场景模拟。场景模拟是指实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以仿真的财务资料为对象、模拟的财务环境为场景,在学校实训室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如在贺州学院与用友公司合资组建的实训大楼内,通过仿真的工商、银行、税务、海关、物流等窗口,使财会类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就能熟悉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

2.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实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并进行现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许多在课堂上难以阐述清楚的问题,如会计组织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存货处理程序等,只要通过现场参观和教师的及时讲解,做到眼见为实,就可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

3.第二课堂。此处的“第二课堂”是指财会类专业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致所在,在第一课堂之外,由实训教师组织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财务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实训专家讲座、学术报告、会计沙龙、会计晚会、书写比赛、点钞比赛、炒股比赛、手工比赛、电算化比赛、审计比赛、税收筹划比赛、财务分析比赛、Excel比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参与实训教师课题研究等。

(四)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训教学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可视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1.PBL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遵循“重课前精心设计,轻课堂简单讲授”“重关键问题引导,轻教材内容灌输”“重课后自主学习,轻课中被动接受”“重课程学习过程,轻期末一次考试”的原则。如在进行会计学原理的实操时,针对学生自己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引领他们完成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成本的计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流程,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拉近学生与财务的距离。

2.案例式。案例式是指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案例,课堂上对案例作扼要介绍,然后让学生置身案例场景,通过实操寻找答案,最后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学中的“应收款项”这个知识点的实操时,可以ST科龙和四川长虹为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表观点,目的是形成碰撞性思维,让学生有一种“上市公司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3.讨论式。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如对税法中难以把握的问题,可组织讨论,将学生分为稽查人员、纳税人两组,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以提升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参与度。

(五)改革考核办法,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推行以操作技能为主的“过程”考核模式。实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开学初或实训开始时,布置作为期末实训考核依据的实训“作业”,并详细交代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及具体考核方式。学生按实训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工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最后上交实训“作业”。只有这样,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每一环节才会认真对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注重“结果”过渡到更注重“过程”。

(六)创新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热忱

建立一套科学且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是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应选定实训教学准备、实训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效果等三项一级指标和若干二、三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评分,综合评定。对分数较高的教师,在工资福利、职称评聘、外出进修、学习交流、住房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忱;对分数较低的教师,短时间内不适合在实训岗位工作的教师可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予以调离,使实训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制度上杜绝庸教懒教现象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转型期,可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办法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苦下功夫。J

参考文献:

[1]周丹,杨晓玉.课程实训过程管理研究――以“管理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7):60-62.

[2]唐际艳.网络教学环境下《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8-120.

[3]谢磊.浅谈高职会计专业的模拟实训[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265-266.

[4]李敏.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实训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4,(12).

[5]乐,杨贞斌,刘苏雨.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J].会计之友,2010,(30):121-122.

[6]刘弋茜,陈建西.“校司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训探索[J].财会月刊,2013,(10):127-128.

[7]朱庆仙.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9):148-149.

[8]占慧莲.会计实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财会研究,2012,(05):112-114.

篇10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两个层面

为了整体推进我校的课程建设,我们从两个层面来

展开。

第一个层面: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落实到位,并对其做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延伸。

国家课程,是实现国家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基本依托。学校在开展课程建设时,必须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主导的原则。我们必须保证国家课程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完成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任务。要想圆满地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和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实施教学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国家、地方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延伸,以此保证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基于这种理解和认识,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时,除采取“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外,还要补充相应的拓展资料,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版本的教材,学生学起来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兴趣不高,且不能实现便捷的人机对话。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关教

材,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重组和拓展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且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我们研发编辑出的“二毛学校信息技术教与学电子读本”,采用了网页形式,不但实现了人机直接对话,而且便于学生自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这对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我们依据儿童喜爱韵律的特点,创编了“蹦蹦跳跳身心好”儿童韵律操,丰富了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地方课程,如北京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预防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专题教育”、“健康教育”,昌平区地方课程《爱我昌平》、《走进昌平》等课程,我们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方法的同时,思想受到教育熏陶,品行得到培养提升。

坚持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延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是其他活动等无法替代的。

课程建设的第二个层面: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为使校本课程得到科学的开发,使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之中。

在基层学校工作的同志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工作头绪多,教学教研校本培训等任务重,如果再加上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显得困难重重。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们在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将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全面协调,在深入发掘校本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使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

本课程建设等工作融为一体,挖掘教师的智慧潜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和水平,研发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进而促进师生快速地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的思考与认识,我们确立了“发掘校本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课题。2006年9月被批准为昌平区“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又获准立项为北京市“十一五”校本专项科研课题。

校本资源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源泉,是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我们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题研究融为一体,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工作逐渐展开。

(一)建立组织机构,提升课程建设的理性认识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组”、“领导管理组”和“课程研发组”。校长率领、主任带头,骨干教师参与,使开发校本课程有了组织保证和较为雄厚的人力资源。

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开展课程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事。不是课上增加一些自主教学内容,就是课程改革了,也绝不是自编几篇教学资料、开展一些自主活动就形成校本课程了。只有充分发动教师,深入发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智慧潜能,将校本教育资源按课程建设要素研发,才能开发出较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在开发之初,我们发现,虽然老师们天天与课程打交道,但谁也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课程,我们的校本教育资源怎样才能转化成校本课程。为了明确认识,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我们组织了多次专题培训,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什么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为什么要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国内外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我们还为课程研发组的干部教师推荐了网页信息、书刊杂志等,以此引导大家深入研究学习,使大家方向明,方法

清,步子稳,路子正,为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打好思想

理论基础,铺平科学研发道路。

(二)科学引领,规范开展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王策三,《教学论稿》,202页),它是系统规范的教学过程。它的建构需要科学、系统和规范,因而必须科学引导,规范操作。我校的课程建设融于校本课题研究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程研发的科学系统和规范(校本课题2005年纳入了昌平区校本研究管理,2006年申报为昌平区“十一五”校本研究规划课题,2007年又转为北京市校本专项科研课题,此课题已于2009年7月圆满地结题)。

四、课程建设取得的一些成效

1.通过开展课程建设,锻炼了干部队伍

参与并领导课程建设工作,多数干部没有经验,只能是在干中学,由不甚了解或理解不深到广泛学习深入理解,从而站在了课程建设的前沿,领导指导各自分管的课程建设工作。干部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2.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中,锻炼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中,教师受益匪浅。在充分发掘教师智慧潜能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课程的研发力和执行力。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种刊物、报纸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教师中有近500人次在各类比赛、评优活动中获奖。

3.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特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教育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进步发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频频获奖。近三年来,学生在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中,有l000多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

4.开展校本课程建设,使学校得到快速发展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区春运会、秋运会上,学生的竞技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区前四名的较高水平上;在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成绩优异,连续几年名列前茅;在艺术教育、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近三年来,学校荣获100多项集体荣誉奖。

5.研发出了适合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