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4-04-19 16:1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校园欺凌的感受

篇1

学校还是净土?

校园欺凌案例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诸如不堪入耳的谩骂侮辱、手段残忍的撕扯打斗,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频繁被曝出,并引发舆论哗然。

2016年4月,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的事件,就引发社会持续关注。据当地官方通报:4月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被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4月22日晚,有网友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引发公众热议。4月25日,湖南永州市道县政府官网通报称:“掌掴女生事件系琐事引发。目前已对涉事的多名学生进行处理,其中,3人被处以治安拘留,另4人管教。”

上述校园欺凌事件并非偶发。近年来,校园暴力呈次数增加、结果恶化、涉事人员低龄化等趋势。有媒体统计,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居多。

2016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曾根据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案件,对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国发生的地域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城市、农村均在其内,频次十分密集,绝对数量巨大。现有案例大多数发生在学校外人烟较少的地方,在学校内的多在教室外,如操场或走廊。发生时间是课间或者放学后;绝大部分的欺凌案件均为多(欺凌者)对少(一两名受欺凌者),受欺凌者在曝光视频或文字描述中多选择沉默和忍受,不告诉老师,也不求助于家长。

校园暴力最终引起了教育部门重视。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间,共有68起欺凌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都已处置完毕,相关责任人都作了严肃处理,欺凌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为进一步遏制校园暴力事件,教育部会同中央综治办等八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于2016年11月出台。同时,还将对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根据相关要求,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欺凌者心态

在中学时期遭遇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其后果有时是毁灭性的。邢佳怡小学毕业后,从城区学校转到了城郊的机关子弟学校。因为成绩好,被老师选为课代表,每次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这样的身份,使得邢佳怡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几个学生的欺凌对象。

扯头发、扇耳光、被关进厕所里,男生打,女生骂,在寻求老师的帮助时,老师却说 “一个巴掌拍不响”。邢佳怡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写了一份遗书。最终,邢佳怡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欺凌。在她长高了10公分,又长胖了10斤之后,她选择了反击。在又一次被群殴之后,她举起石头,打破了其中一个人的头。当时她想:“要死也要一起死。”这之后,没有人再敢打她。但让她痛苦的是:只有和加害者一样施暴,才能保护自己。

邢佳怡说:初中被欺凌的经历,让我整个人生都被毁了。我没有办法恋爱,看见异性就恶心反胃,当与人对视时,我会下意识地想: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遭遇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有可能是一辈子的噩梦。但欺凌者又是怎样的哪?早已走出校园的杨阳称自己读初中时是“班霸”:拉帮结派,恃强凌弱,如果遇上心情不好,恰巧在路上碰到同校平时“不喜欢”的同学,上前就打。他说:“被打者通常都是好欺负的‘老实人’。第一次打人,我是被高年级的一名同学叫去‘凑人头’打群架的。后来,成天和那帮人混,耳濡目染,对施暴渐渐变得麻木,根本就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没法理解当初自己的行为。”当别人问杨阳,那时候为什么要放纵自己成为“班霸”时, 他说:“那个年纪的想法总是很幼稚,或许初中坏男生都和我当年一样,喜欢打架斗殴,以为欺负弱小就“酷”,像古惑仔一样;总觉得出手越狠就越帅,打得越凶就越有魅力,越能被同伴认可,甚至是崇拜。尽管后果是被学校处分,甚至开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童小军表示:成人对校园欺凌现象很少能看到位。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成人的观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对于受欺凌者,“打回去”;对于施暴者,以后不许这么做了。然而,对于受欺凌者来说,很少能够“打回去”的;对于施暴者,一句“以后不许欺负人了”,也难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何打破“僵局”

对校园暴力的治理,从2016年5月就已开始。5月9日,教育部网站消息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6年4月至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2016年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治理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包括多方面的措施。诸如,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此外,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术预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国务院印发《通知》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装了108个摄像头,覆盖了校园各个角落。一旦发生欺凌或其他事件,校方就能立即发现。诸葛亮中学保卫科长刘作明表示:保卫科和派出所城管社区、联防队一起,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每周排查一次学校周边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预防校园欺凌。

浙江省平湖中学多次开展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欺凌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去理解被伤害者的内心感受,讲解校园暴力的定义和类别。为了让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时懂得如何求救,教师鼓励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模式,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自救知识比赛。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下发一份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的反馈,分班级确定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班级安全队,化解可能存在或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每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此外,还定期与家长交流。

《通知》特别指出: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针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官方就校园欺凌出台防治“组合拳”――包括了三大方面的11个举措,涵盖了预防、处置和远期的防治部署。重点针对群殴、辱骂、拍、持刀威胁等校园欺凌事件做出治理要求。

“从我做起”就是防范

九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并非发生在校园内,学校周边多是这类事件的频发地。在这次官方打出的“组合拳”中,强化校园周边治理的举措颇为重要。《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此外,公安机关要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密切与学校的沟通协作,积极配合学校排查发现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并及时预防处置。要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及时干预,震慑犯罪。

2016年11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学开展了“学法知法懂法,杜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制教育专题会。该校法制副校长、襄州区双沟镇派出所副所长李永新,引用实例,以事论理,以案释法,针对近年全国各地发生在学生间的校园欺凌事件所产生的诱因、性质、特点和带来的危害,进行了解剖和分析;同时,就同学间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向同学们提出了建议,互动环节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秋季开学以来,双沟镇中学协同当地派出所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警校共建工作。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宣誓承诺、法制教育、家长会等方式加大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宣传和教育,组织人员在学生上放学路上、课间校内校外巡查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生干部及广大学生的作用,把学生间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教育和帮扶,心理教师跟进进行心理辅导。

据甘肃省教育厅披露,近年来,临泽县紧盯校园欺凌现象,大力实施阳光教育,认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营造了稳定的校园环境。组织全县中小学教职工认真学习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全县规模以上校园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校园电视台、电子屏、宣传栏等公开校园欺凌救助和监督举报电话。依托家校联系平台,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相关培训,宣传国家、市区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政策要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陕西省柞水县制定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县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幼儿园,均成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该县要求:以校为单位,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政策和治理措施;利用升旗仪式、法制教育大会等形式,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人员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发挥心语室作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16年11月1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6团二中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宣传,并开展“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签字仪式。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事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专家观点:依法明确惩戒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不论从前期的观念培养,还是后期的惩治措施,我国对待校园欺凌事件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中国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高发,与多方面教育缺失有关。针对目前的校园欺凌事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处理时,采取内部处理方式,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另外,校园暴力多发还与学校心理教育薄弱有关,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在遇到问题时采取极端手段。”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宗宪表示:“首先应该要加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责任。虽然法制副校长制度在各地施行已有一段时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建议把社区民警作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人选,并将学校工作纳入到社区民警的本职工作。”

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表示:“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应该赋予教育部门应有的惩戒手段。”尚华说,国家应针对校园恶性事件专门立法,细化解释鲜有法律,案发后强调施暴者父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新闻链接:美、日、韩应对原则

美国:50个州全部具有反校园霸凌立法,πT鞍粤璨扇×闳萑烫度。校园霸凌所有参与者包括围观者都要承担最严重的惩罚,即便未满18岁的青少年,也可按成人犯罪定案。

篇2

关键词:初中生;欺凌行为;德育有效性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对我国学校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在多起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中,初中生占有很大的比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自身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我国初中德育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有效性,对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没能进行良好的引导。本文从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入手,对德育在初中生培养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叛逆阶段,同时,相比小学,初中阶段面临更加沉重的学习负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理,而学校又过于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将导致部分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发生扭曲,甚至养成语言和行为暴力的习惯。这部分初中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会对同学有一些欺凌行为,对同学的身体及心灵造成伤害。我们在加强初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德育的有效性,确保初中生能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品德素养。

一、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有所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对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然而,在传统教育当中,学校及家长对学生文化知识课程倾注了更多的心力,却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多起初中生欺凌事件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德育有效性不足的一面。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较低,同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克己的思维品质紧密相连,也与学校忽视德育实效性有重要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初中德育,促使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育”即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及行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良好的行为和心理为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新时期,在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智育的培养,同时重视道德教育,并且学校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紧跟时展潮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

二、初中生欺凌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原因

1.缺乏正确的情感体验。

经调查发现,在多起初中生欺凌案件当中,双方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情感体验,这是导致其思想状态异常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缺乏同情心。据有效调查显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实施欺凌或被欺凌的学生,更习惯以沉默的态度来面对此事件,但那些未接触这些事件的学生却拥有相对积极的态度,同时,女生的态度要比男生积极。尽管拥有积极的态度,但在事实面前,这些学生仅有少于65%的人愿意出来制止。这充分说明学生消极对待欺凌事件的比例较大。其次,较大的情绪波动[2]。初中生处于叛逆期,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负面情绪和思想的影响,自身又无法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思想和情绪变化会很大,在面对某种逼迫的情形时,很容易因激动的情形造成行为失控。

2.行为习惯不良。

在最初发生初中生欺凌事件时,由于被欺凌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教师对这方面问题预防的疏忽,部分欺凌行为实施者会避免被追究责任,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尽管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也没有受到惩罚,同时,那些被欺凌的学生也会更加害怕自己,这种现象将导致他们欲望膨胀,会继续实施欺凌行为,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不良行为的恶习。言语欺凌是整个欺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初表现,言语中的欺凌最初都不会受到欺凌事件双方的重视[3]。这样一来,实施欺凌行为的初中生就能感受到欺凌过程中自尊心和欲望的膨胀,同时,这种行为并没有被家长或教师进行严格的惩罚,因此,他们开始尝试更加严重的欺凌行为,如殴打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二)学校原因

1.不健全的德育管理。

新时期,初中学校在进行正常学习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落实德育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初级中学普遍存在德育管理不健全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没有有效监管隐蔽地点。在对多起初中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事件普遍发生在校园内学生和教师很少出入的隐蔽场所,而学校也没有专门针对这些位置设置监控或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巡逻监视。不严格的监管是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初中学校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4]。近年来,多起初中欺凌行为存在二度伤害发生,这指的是校方和教师在掌握了相关事件的情况后,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教,促使欺凌行为实施者再次更严重地实施欺凌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为了偏袒自己的孩子及教师不希望事情扩大影响自己事业等。

2.德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总结欺凌行为的具体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德育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学,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以此来有效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尽管新课程改革得以深入,但部分初中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模式,以学生成绩为重点教学目标,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5]。其次,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基础上,我国初中教学开始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比例,但却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并没有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也没有遵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只一味地将传统的道德观念传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无法发挥德育的有效性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也无法得到确立。

三、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充分发挥道德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首先,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证自身的行为同自身信仰的准则保持一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让自己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提升自己判断和处理恶性事件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6]。反思的过程是发现自身问题的过程,是提醒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和行为面对明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应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消除实施欺凌行为的欲望。

(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首先,教师在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道德发展进行严格的遵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以举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人在面对道德考验的过程中是如何选择的。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还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遵守相关道德准则。其次,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还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7]。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引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实现自我控制。这样一来,未来在面对多种诱惑时,学生就能拥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是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的有效对策。

(三)加强学校德育管理

首先,完善德育管理体制。初中学校在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应构建起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积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在对校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使道德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是基础。在民主精神下,保证全体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德育制度。学校方面应加强这方面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应在严格控制自身行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尝试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享受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去维护它,从而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例如,在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比赛当中,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对生活也就更加热爱,道德教育就能更加顺利地实施。其次,转变德育观念。我国传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应积极转变这一观念,实施文化与道德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8]。因此,新时期我国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完善德育教学体制,转变传统的教师考核标准,增加德育教学效果评估,促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欺凌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视。尽管我国始终重视道德教育,但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对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有所忽视。因此,在新时期中,我国初级中学应充分发挥道德教育有效性,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加强学校德育管理,促使德育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成荣,袁志文.穗港澳三地青少年欺凌行为比较与社群福祉观辅导应对[J].青年探索,2010(6):22-29.

[2]曾琬雅,张高宾.现实治疗团体对受霸凌青少年忧郁之辅导效果:以台湾某初中为例[J].青年探索,2011(3):23-29.

[3]朱家安.学校德育矛盾的调查与研究:以广西5所中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1(12):142-144.

[4]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立项研究课题名单[J].浙江教育科学,2008(1):59-64.

[5]徐永胜,张克新.传承与创新:2014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评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4):23-45.

[6]凌绍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家庭德育配合的研究报告[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S2):1-6.

[7]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目录[J].浙江教育科学,2013(1):53-59.

篇3

以上这些问题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一份小学作业。这项任务是冲突解决教育的一部分。

冲突,通常是中小学校园欺凌产生的最初原因或终极导火索。因此,教育中小学生合理解决冲突,可以成为预防校园欺凌的“治本”措施。

结合年龄特征的教育

认识冲突、沟通和感受

澳大利亚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实施相应的冲突解决教育,分为5岁至7岁、8岁至10岁、11岁、12岁至1 5岁四个年龄段。四个年龄段的冲突解决教育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核心内容都是认识冲突、沟通和感受、团队建设,冲突解决技巧、同伴调解,协商与和平。

在具体教育中,5岁至7岁的孩子就开始接触决策制定、妥协的内容:更大年龄的孩子则陆续学习关于偏见、人权、同理心和宽容的内容:12岁至15岁年龄段的内容增加了愤怒管理,以及自尊、善良,自律,毅力,诚实,责任、信任等价值观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相同的冲突解决教育内容也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例如认识冲突中,5岁至7岁的学生需要了解冲突可能发生的地方,明白冲突的问题是什么,推测冲突双方的感受,知道双方解决冲突的做法,回顾自己曾经经历的冲突,分析冲突问题是什么等;8岁至10岁的学生需要分析导致冲突的原因,什么使冲突变得更糟以及存在的偏见;11岁的学生还要知道双方是如何卷入冲突的,什么会让冲突升级,根据给定的冲突情境尝试解决冲突并说明理由;12岁至15岁的学生更要系统了解包括与家人、同伴或权威人士的各种冲突类型,分析并尝试解决电影、电视或书籍中的冲突,学习掌握包括约束、同伴压力、嫉妒、偏见、拒绝、服从等方面冲突的常见原因。

按步操作的解决方式

冲突解决、协商、同伴调解

澳大利亚中小学冲突解决教育有三个重点内容,即冲突解决、协商和同伴调解。针对这些重点,澳大利亚冲突解决教育提供给中小学生极具操作性的具体指导。

在冲突解决方面,具体步骤是冲突双方停止并冷静下来:明确问题,用“我……”的句式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以及各自相应的感受;冲突双方进行“头脑风暴”,想出多种解决冲突的方案:选出对双方都公平的解决方案,妥协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制订计划,明确一方或双方将如何付诸行动;同意这个计划,握手是表明双方都同意的一个好做法。

在协商阶段,学生要从自身出发,陈述发生了什么,具体感受和想法:懂得倾听别人的陈述,不打断;与对方一起想出对双方都合适的解决方案:选定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意接受一个解决方案;握手言和。

如果是同伴调解,具体的步骤是,调解者询问冲突卷入者是否想解决问题:找一个私密的地方进行调解:解释规则――冲突双方都应该倾听彼此的观点、不要打断或喊叫等,总是说真话:要求冲突双方分别说明问题并描述自己对冲突的感受:调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冲突双方所说的话;一起想出解决方案:讨论每一个方案;选择一个解决方案,这一环节可能需要冲突双方做出一些妥协:最后双方通过握手或签署协议表示同意选出的解决方案。

培养友善的价值观

妥协、同理心、和平、宽容

澳大利亚中小学冲突解决教育非常重视训练学生对冲突情景的分析与尝试解决冲突。例如,教师会给5岁至7岁的学生设定一个场景――因弟弟看动画片影响哥哥做作业而引发的冲突,要求学生说出冲突的焦点,设想哥哥和弟弟在冲突中的感受,并指出哥俩应该怎么做:对于8岁至10岁的学生,教师会给他们提供三个女孩在编排舞蹈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情景,要求他们说出这些女孩怎么做才能冷静下来,冲突的焦点在哪里,分别扮演冲突卷入者,用“我……”的句式陈述相应感受、解决这个冲突的方案有哪些,他们会选择哪种解决方案,他们准备如何执行这个方案等:12岁至15岁的学生除了学习冲突的类型,还要具体分析一些情境,例如一群同学因为一位新同学的穿着而排斥她、威胁要赶走她:姐姐因嫉妒妹妹在体育和学业上的成绩而对她粗鲁地说话、损坏她的物品、打她,妹妹很生气,也以同样的方式还击等。

篇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惩戒体罚惩戒不当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中小学管理过程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教师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或使用失当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具体来看,一是部分教师徘徊于惩与不惩之间,默许纵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有研究者对辽宁省某地区15所学校教育惩戒实施情况及中小学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对教育惩戒怕‘出问题’不敢管了的教师占20.1%,大多数教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1]。二是少数老师误把惩戒当体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相关调查中“认为教育惩戒就是惩罚的占被调查教师的34%,认为教育惩戒就是体罚的占10%,其中35.5%的被调查教师有过体罚学生的行为”[1]。三是由于惩戒不当导致的家校冲突越来越多。据《法制晚报》的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或家长袭击事件曝光”[2]。可见,教育惩戒的使用不当已经成为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爆发师生冲突、家校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管理实践中,教育惩戒不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性作用,而且还成为隐藏在师生、家校之间的一颗“定时炸弹”。教育惩戒已经成为中小学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忽视教育惩戒或教育惩戒失当,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规范意识的养成,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本文希望通过对教育惩戒的性质、价值和方法的探讨为教育惩戒正名,以引起大家对教育惩戒有关问题的重视,使教育惩戒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教育惩戒的本质分析

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讨论教育惩戒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其概念,辨析其性质。

1.教育惩戒不同于惩罚、体罚

虽然教育惩戒是惩罚在教育领域内的衍生行为,但它又不同于惩罚,教育惩戒不仅更强调行为改善的正效果,而且具有内发性的改善动机。惩罚和惩戒的工具价值都在于惩处某人,而惩戒不仅重视“惩”的手段,更强调“戒”的效果,通过教育惩戒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不当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且可以使其引以为戒,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基于教育性目的的有效惩罚,我们才能称之为惩戒。同时,相较于惩罚,惩戒的内涵更广,是工具价值和结果价值的统一。可以说,惩罚并不总是有效的,惩戒则一定是有效的。另外,虽然惩罚和惩戒的目的都在于改善人的行为,但通过惩罚以改善的行为其动机往往是外控的,而惩戒所达到的行为改善的动机是内发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惩罚起作用的机制在于行为者能感知到厌恶刺激和某种特定行为的联结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一旦这种厌恶刺激和行为的联结减弱或消失,不当行为极有可能死灰复燃。而相较于只提供厌恶刺激的惩罚,惩戒所提供的改善行为的动机不只是简单地逃避厌恶刺激,更是行为者在反省之后,清楚了不当行为的不当之处,主动自发地去改正不当行为。

作为一种极端的惩罚方式而存在的体罚,自然不同于惩戒。“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同一性并不代表其具有同质性,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行为目的上,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是以‘小惩大戒’为最终目的的”[3],惩戒的目的在于“戒”,而体罚的目的在于“罚”;在操作方式上,体罚单一地采取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身体,通过使其身体产生不适感受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通常包括打手心、罚站、罚跪等,而教育惩戒除了运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方式,还包括言语批评、义务劳动等方式;在教育效果上,体罚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罚的轻重也难以把握,效果也具有不确定性,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而惩戒则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避免产生不良结果。

2.教育惩戒与教育奖励具有内在统一性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两种基本教育手段,惩戒和奖励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两种教育形式具有内在统一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并不是对立的。“表扬作为积极的教育手段存在,而惩戒则想当然地被当作消极的教育手段。这固然与两者各自所针对的对象本身性质有关。但从教育的本质而言,惩戒与表扬是统一的、互动的,并不存在好坏之分,都是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只是外在的实施形式不同而己”[3],“其实,奖励与惩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用奖励来增加某一行为的发生频率,而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从心理意义上来说,惩罚、奖励就像磁铁的两极一样无法完全剥离”[4]。教育惩戒和奖励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惩戒和表扬,共同支撑着整个教育方法体系,二者相互配合,教育活动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综上所述,教育惩戒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在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惩罚,以纠正不良行为、改善错误认知、培养规范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性、有效性和无负作用是教育惩戒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惩戒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

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错的人应该接受惩罚,他们之所以要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5]教育惩戒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独特的道德发展价值、意志培养价值和个体社会化价值。

1.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一个人的正确认知是他在与环境的不断作用中形成的。中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接收到各种不同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理念,逐步整合内化成自我稳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划分,中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正处于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转变的关键期,学生的道德判断从着眼于具体的行为结果和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发展到认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要把握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促进青少年道德的健康发展。“在做错事以后尽可能迅速地制止不端行为,消除其不良后果,这样做是有道德价值的。”[6]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如果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置之不理等消极手段,那么成长中的学生则很难正确认识到其错误行为。只有对其不当行为给予及时有效惩戒,向其发出关于其行为的正确价值判断,才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倾向,让学生本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而且其他学生也能够通过替代性学习,发展自身的判断力和道德感。另外,如果一味地采取表扬、鼓励等教育手段,认知发展正处于自我中心主义阶段的青少年更会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奖励表示赞成某些行为和举动,给予它们良好的评价;惩罚则是斥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和举动,给予它们不好的评价。”[7]针对青少年学生的不当行为作出及时、正确的教育惩戒反应,使他们明确是非判断标准,有助于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和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遇到困难后是积极解决还是逃避退缩就是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的体现。“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8]中小学生自杀倾向和行为的暴增给了当前的教育方式一记当头棒喝,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此脆弱,折射出了当前赏识性教育的最大弊病。“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9]意志是在不断磨练中形成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惩戒手段对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忽视教育惩戒的作用就等于剥夺了学生发展这种一生受用的宝贵品格的机会,最后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难以弥补的伤害。

3.教育惩戒有助于中小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人必须及早习惯将自己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下”[10],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学校生活作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预备期,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角色意识和责任感,教育惩戒是帮助中小学生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化的助推器。

(1)教育惩戒能够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都制定有学生行为守则,违反学校规定的不当行为必须受到适当惩戒来确保学校纪律的权威性,“惩罚并未赋予纪律以权威,但惩罚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11],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施以惩戒,可以使学生预知到其不当行为的后果,“使违纪学生重新树立起对纪律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规范”[12]。

(2)有效的教育惩戒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承担起多种责任,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不能不顾他人感受肆意妄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学生的一言一行应该经过独立思考、慎重抉择,不能影响和损害其他同学、老师、班级或学校的利益,反之,则应接受相应的惩戒。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问题给中小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忽视惩戒的教育方式导致中小学生缺乏同伴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后,如果能够及时给予相应的惩戒,不仅能够使欺凌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还能增加被欺凌学生向老师、学校求助的勇气,对旁观者产生正面影响,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促进中小学生伙伴关系的正常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育惩戒有效实施的路径

要使教育惩戒有效发挥应有的教育性作用,需要从国家立法保障、教师准备和家校合作等三个层面着手。

1.国家立法机构要为教育惩戒提供立法保障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教育惩戒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与说明,以致人们对于教育惩戒易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国家立法机构只有为教育惩戒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才能保证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

(1)制度层面要明确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力

我国法律法规未对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只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中规定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反观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就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定,美国有20多个州的立法都允许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13]。我国立法机构应当加紧推动教育惩戒的相关立法,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这一概念,说明其性质和适用范围,并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区别,赋予中小学教师合理的教育惩戒权,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在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时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为教育惩戒“正名”,使教育惩戒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是正确使用教育惩戒、发挥其教育价值的前提。

(2)具体操作层面要细化实施规范细则

《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学校为主体的地方性政府规章,但其只提及“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并没有对教育惩戒的使用范围和相关措施给予详细的指导与说明。而美国各州的学校以本州的章程为依据对学生在校的行为活动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也明确给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措施,具有较高的操作性。韩国的《教育处罚法》对惩戒工具和尺度也规定得十分详细,“如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14]。我国一旦通过立法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操作层面的相关规定就必须及时跟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实施细则,对被惩戒对象、惩戒实施人员、惩戒工具、惩戒尺度、惩戒步骤都应有明确规定,这是防止教育惩戒出现偏差的必要举措。

(3)教育惩戒应做到权责对等

为防止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将惩戒变为简单的体罚,需要对惩戒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构建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给学生提供畅通的权利救助渠道,如果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相关惩戒办法存有异议,可以通过上诉向政府教育部门申请权利救济,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惩戒实施方的有效监督,针对中小学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的不当行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根据相应法规及时予以纠正,对产生严重后果的要根据相应法规对相关责任教师予以严肃惩处,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保障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

2.教师要为教育惩戒做好准备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惩戒的使用更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教育惩戒的主要实施者,应为教育惩戒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包含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操作指导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惩戒应被纳入师范生培养阶段的相关课程体系中。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就应通过相关课程设置帮助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储备足够的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的相关知识,学习教育惩戒的有效技巧,确保师范生成为中小学教师后能够合理使用教育惩戒。另一方面,在教育惩戒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违规行为,学校对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相应技术指导也必不可少。具体来说,教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权时,应遵循伦理适度原则、个体差别原则和目标择优原则。伦理适度原则是指教育惩戒的手段不能违背伦理道德,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个体差别原则是指教育惩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不同行为加以区分;目标择优原则是指在选择教育惩戒的方案时,在能够实现既定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惩戒力度小而有效的方案。

3.家校合作是教育惩戒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篇5

关键词:道德素养;班主任;低年级

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非常重要的成长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班主任给予正确的引导、指导,树立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但是,目前很多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发现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近些年不断报道的校园欺凌等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道德素养培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本文以小学班主任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如何有效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模式化管理

作为班主任管理意识的执行者,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是“班主任+班干部”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无法让班主任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而班干部也是为了完成班主任交给的任务机械式执行,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对班级管理价值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很多小学生甚至会出现抵触、厌烦心理,这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非常不利。

(二)低效化管理

管理班级不单单是为了维持班级的秩序,更重要的是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班主任更加重视班级秩序的管理,对于其管理服务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种低效的管理方式,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效果较小。

二、小学班主任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效率较低的原因

(一)对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缺乏重视

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但目前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班主任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制定的任务,没有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导致学生的道德素养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引导者的角色没有发挥出来

很多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没有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而且自身的引导者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很难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利。

三、小学班主任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对策

(一)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对自身的教学态度有准确的认识,这对学生的配合度有直接影响,并且关系到小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有积极管理班级工作的意识,高效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将自身的引导者角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充分尊重,调动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出自身的工作及性,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关爱学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

(二)在日常教育中贯彻道德素养培育

为了确保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小学班主任应当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道德素养教育工作,并且加强与哥各科教师的合作,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道德素养教育。而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进行总结,对哪些方式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梳理,并及时改变教育模式和理念。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及时掌握,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班主任还需要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对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比如,在学习爱国相关话题之后,班主任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哪些行为是爱国行为,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小学生在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目前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团队合作能力缺乏,存在比较突出的自私自利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激发出他们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成长和快乐。

比如,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集体活动的时候,通过分组的方法让小组成员配合完成操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还是会共同努力完成活动,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四)积极组织竞赛活动

作为集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活动需要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通过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小学生共同协作,锻炼了他们的进取精神,让他们感受到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对道德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每年参加的项目基本是固定人员,这就需要班主任激发出所有学生参与的兴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跳远、短跑等适合自己的活动,但需要选报至少一项体育运动,并叮嘱学生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要有体育精神。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带领其他的学生到赛场所同学加油。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班主任一定要赞扬学生的拼搏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念和意识,并树立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贯彻道德素养的培育,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着手落实,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实现健康成长。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时期是他们树立为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遵循“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对学生的变化及时关注,通过针对性的方法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铂.在沟通的基础上管理,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1).

篇6

【关键词】中学生 间接欺负行为 受欺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14-05

欺负行为是中学校园内常见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欺负行为的种类很多,间接欺负行为只是其中一种。间接欺负行为是指欺负者借助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精神攻击,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运用人际关系网络孤立受欺负者、背后说坏话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学生之间恃强凌弱的间接欺负行为不但破坏学校的风气,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欺负他人成性,拉帮结派,欺凌弱小,有些甚至加入犯罪团伙。而受欺负者因此害怕上学,变得焦虑、抑郁、敏感多疑、压抑等,不敢与人交往,慢慢形成孤僻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因为胆怯、退缩而被同辈认为不友好,因此受欺负者更容易受到同辈的忽视与疏远,在受欺负时得不到同伴的支持与帮助,往往成为欺负行为的长期受害者。本文试图探讨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总体关系,以及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最后探究父母、教师、同辈朋友对间接欺负问题的干预。

一、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概述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挪威瑞典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已经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研究,当时仅仅局限于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概念上的澄清,使得最后逐渐形成一个边界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因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出现恶性校园欺负事件,3 名少年不堪受欺辱而自杀,才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许多精神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针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展开一系列研究,慢慢地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截至 2000 年,已经有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英国、荷兰、意大利和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对此开展研究,并就间接欺负行为问题进行各具特色的干预研究。

最早对欺负行为进行研究的 Dan Olweus 教授,他将间接欺负行为定义为“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等”,并认为欺负行为即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

学校的间接欺负行为与性别、校园因素、年龄、年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个体本身性格的形成、学习的效果等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多项调查显示,间接欺负行为不仅对受欺负者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欺负者也产生影响。一方面,受欺负者长期受到欺负会导致情绪抑郁、恐慌不安、心情忐忑等,不能专心于学业,可能还会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甚至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由于受欺负者长期受欺负,如果缺乏倾诉对象,往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对中学生人格发展极其不利。此外,欺负者长期欺负他人,时间长久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会养成暴力的性格,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形成与间接欺负行为相关的一系列的假说,并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措施。挪威和英国的研究者较早地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功。他们采用 Dan Olweus 制定的欺负行为问卷,加深旁观者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认识,精确地把握干预的时期,将欺负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在我,关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缺少系统的了解,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我国对欺负行为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儿童欺负问题中存在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中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也是比较滞后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一)研究对象。南宁市某中学的学生,共 274 人,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年龄范围为 12-17 岁。

(二)研究工具。SMTIH 欺负行为问卷(中学版)的微调问卷,是参考 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版)进行微调的。问卷主要是对个人事实资料和经验的测量,总共包括 20 个项目,分为 4个不同的维度,维度 Ⅰ 关于朋友,维度 Ⅱ 关于被欺负,维度 Ⅲ 关于欺负,维度 Ⅳ 关于旁观。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r=0.66。

(三)资料处理与统计方法。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分方法从“无”到“有”分别记为 0,1,2,3,4分,共有 8 个题目,分别为第 1,2,3,8,10,15,16,20 题,得分越高,说明欺负/受欺负的频次越高,其他的是反映被试主观感受的项目,根据所得数据的分布情况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比例。

(四)实施程序。问卷于 2016 年在南宁市某中学实施,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匿名的形式完成问卷,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总共发出问卷 275 份,回收 274 份,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废卷 1 份。

(一)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关系。具体如下:

1.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 2-3 个的人受欺负最多,受欺负的频率集中在 1-2 次上;有许多同辈朋友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次之,同样的,受欺负的频率也是集中在 1-2 次上;没有朋友的人受到的间接欺负是最少的。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关系。由表 2 可以得出,同辈朋友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性为 -0.165**,对应的显著性 P=0.006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或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3 可以看出,在间接欺负的各个类型中,故意散布谣言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占 27.73%;其次是通过其他形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占13.14%;最后是造谣诽谤行为,占 9.85%。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由表 4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事件(占 47.06%)。由表 5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相关性系数为 -0.175**,对应的显著性为0.004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由表 6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造谣诽谤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的事件。由表 7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造谣诽谤的相关性系数为 -0.092,对应的显著性为 0.130>0.05,说明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造谣离间差异不显著,且总体不存在一致性。

(三)不同性别中学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8 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所占的比例要高于男生。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9 可以看出,将男生、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男生、女生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男生的受欺负者人数多于女生。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0 可以看出,对不同性别的中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5.832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12 可以看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在首位的是故意散布谣言,其次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排在最后的是造谣诽r。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13 可以看出,将一年级、二年级的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一年级、二年级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人数减少。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4 可以看出,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0.9820.05(见表 3),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无显著的差异。由表 15 可以看出,对一年级、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F(2,273)=3.599,P=0.245>0.05,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发生无显著差异。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老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6、表 17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老师报告的占55.26%,而 44.74% 的同学不向老师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呈正相关,r=0.618,P=0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8、表 19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父母报告的占43.86%,而 56.14% 的同学不向父母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呈正相关,r=0.661,P=0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20、表 21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朋友报告的占82.46%,而 17.54% 的同学不向朋友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呈正相关,r=0.676,P=0

四、讨论分析

(一)同辈朋友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从变化趋势来看,同辈朋友个数为 2-3 个人,发生间接欺负的概率较高。同辈朋友越多的人,受到的欺负次数就越少。同辈朋友多的人,形成小群体的力量就大,抵抗外界欺负的能力就会相对较高。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和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的。故意散布谣言这种间接欺负方式,不易被人觉察,对受欺负者的伤害程度大,是最直接的间接欺负他人的方式。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研究表明,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但同辈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以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为宜。这种间接欺负行为的产生,是由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所产生的。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的特点是群体成员在行为、学业成绩上及兴趣爱好上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群体。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被结成团伙的人欺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多与人交流,结交朋友,但也要注意谨慎择友。

中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和自我判断能力都非常弱,同伴群体的某一个小小干扰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判断,导致同辈朋友个数太多的人,可能会因为同伴群体的“同质性”而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行为。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且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学生常用的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表达倾诉、转移注意、压抑、接受、回避、责备别人、积极幻想、哭泣和分析问题等。说明中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的主要方式是表达倾诉,当其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的时候,他将会选择向要好朋友进行倾诉,这就成为造谣诽谤的导火线。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说明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的。

(三)不同性别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虽然男女生发生间接欺负行为方式排在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是以造谣诽谤次之,男生是以其他形式的间接欺负行为次之,且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男生。这与 River 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Lever 认为男生有较广、较分散的社会网络,而女生更喜欢关系密切的小团体生活,因而间接欺负更可能给女孩造成伤害,更容易成为女生之间攻击他人的“有效”方式。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与女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男生人数要多于女生。这说明男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要显著地高于女生。由于我国现今性别观念变化,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及教师教育方式“趋同化”,使男、女生都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广阔而分散的社会人际网络,但男生更可能使之成为进行间接欺负的“有利”条件。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存在的性别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都表明中W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显然,这种性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很多,是遗传生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认知和移情特点与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一年级学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二年级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的间接欺负行为的年级差异情况相一致。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与二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年级要多于二年级,这说明受间接欺负学生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又刚进入中学,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胆小怕事,因此容易遭受更多的欺负。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而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所受间接欺负行为类型、受欺负者的人数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一年级受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高于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但就总体方差而言,一年级和二年级受间接欺负的变化不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受到被试的数量和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而造成的。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教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愿意向老师报告。研究结果还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越是愿意跟老师报告。这个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不符。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更注重校风建设,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即使有偶然的间接欺负行为发生,学校也会即使发现制止,并且老师在师生关系中不再是处于控制的地位,而是师生平等,学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的年轻化发展,不会对校园的一些间接欺负行为熟视无睹,学校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生理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大部分的受欺负者不愿意向家长诉说。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比较愿意跟父母诉说,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一方面,在受欺负者家庭中,虽然家庭环境比较温馨和睦,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正确的教养方法,也很少鼓励孩子独立,过分保护子女,亲子之间多是矛盾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他们这一时期的叛逆对象就是家长。因此,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倾向于向家长求助。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比较愿意向朋友倾诉。越是频繁受欺负的就比较愿意跟朋友倾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低年级的中学生与朋友的联系非常频繁和密切。朋友作为一个同龄人,更了解受间接欺负的心情,更能与其进行心的沟通,同时也更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受欺负者走出欺负的阴影。总而言之,在受间接欺负之后,他们认为向朋友的倾诉最有效。

五、结论

第一,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两到三个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最高;同辈朋友越多,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越少。

第二,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第三,中学生在g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男生;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女生。

第四,中学生在间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二年级;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二年级。

第五,大部分受欺负者在受欺负之后,比较愿意向老师报告,或者和朋友诉说,比较少的人愿意告诉家长。并且调查结果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越是愿意和老师、家长和朋友报告。

【参考文献】

[1]史高岩,张冬冬,刘金同,等.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1)

[2]Zhang Wenxin. Bullying in schools:Some basic facts that we know(in Chinese).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2001(3)

[3]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帅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4]Olweus,D.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5]Olweus D etc: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Routledge.1999:7-27

[6]张文新,文,鞠玉翠,等.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7]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

[8]Mynard H,Joseph S. Bully/victim proble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8 to 13 year-old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67)

[9]陈世平.中小学欺负行为调查[J].社会心理研究,2001(1)

[10]李进拴.校园欺负行为及其干预[N].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1]李国露.初中负性情绪特点及其调节策略调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2]李莉.学校的欺负行为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3]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14]卢晓灵,刘红,张金勇,等.贵阳市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5]孙昭,赵红霞.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6)

篇7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来了,中秋节,是人们团圆的一个好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存许许多多的习俗,吃月饼,打爆竹等,晚上吃完团圆洒后,可以去赏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1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呵呵,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

这是,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啊!

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2在中秋节前一天,我去到母校看望老师与久别的校园。我的母校以桂花为名,入门正前方主席台两侧都种有桂树。每逢中秋之际,香味沁鼻。或许这就是迎接中秋节到来的最好的预兆吧!今年不知是否有许多人相聚在一起。他们的久别重逢使上天感动,上天落泪。

在今年的中秋佳节是暴雨五无间歇的下着。俗话说的好“一日时节,三日歇。”3日的团聚也让天感动了3日,先由小雨转至大雨转至大暴雨。雨一直下,没有片刻停歇!但却阻挡不住我吃货的热情。

相传古时,一名长相极丑的丑女名为盐女,后以自身过人的品德被挑选入宫为妃。但却因相貌“出众”而处处受欺凌,也不拜天子宠辛。于是在八月十五时,望着天空那大如玉盘的明月,向明月祈祷自己能被天子宠幸。就在此时的天子,见到一女子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便册封她为皇后。于是为了纪念这天,盐女都会做一种园如八月十五的明月一般的糕点――月饼。这即是中秋佳节月饼的由来!

说起月饼,每年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礼品,每次家中的客房里堆积着无数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时,我的口水便直流。蛋黄的,莲蓉的,果仁的,豆沙的,甚至还有草莓的,都莫过于五仁的好。我见过母亲做过五仁月饼,但步骤过于繁杂,我决定长大后再研究。五仁月饼仁里的麻仁翻炒过后香味扑鼻,简直为人间极品。令我这般挑剔的吃货也欲罢不能!

言归正传,中秋佳节如春节一般令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中看望母亲,看望亲人。体会家的味道,让年迈的人望着“圆满”的月亮。细数着、回忆少时的“阴晴圆缺”,到头来穿一生走的挺圆满,无疑憾!有儿女相伴,有祖孙,祖女饶于膝侧。中秋令人团聚,令人快乐!

期待出现在我人生中的再一个中秋佳节。带给所有人无限快乐,团聚,别让我们憧憬更好的未来。

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光流逝,又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真令人兴奋,今年我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的中秋节。首先我们来到开心第一站莎比娅烘焙屋,亲手制作月饼。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直呼太简单了,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可真轮到自己做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是馅没包好,就是做得不美观,尤其是妹妹做的豆沙馅月饼,哪是皮包馅儿,简直就是馅包皮了,黑乎乎的。还好有老妈在,经过妈妈的巧手一弄,个个月饼有模有样,十分精致。

经过半小时的耐心等待,香喷喷的月饼出炉了,馋得我们都快流口水了。为了给老爸一个惊喜,我们还给月饼穿上了精美的外衣,这架势,可绝不输于店里买的哦,顿时觉得成就感十足!

拎着亲手制作的月饼,我们走进了开心第二站"天一角"。今晚的天一角真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大部分都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好温馨的画面啊!在里面,我们大快朵颐,吃了一顿开心的团圆饭。

走出天一角,抬头仰望,只见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空中,我们顿时兴奋起来。随着车子慢慢地行驶,调皮的月亮像是和我们做游戏似的紧随其后。妹妹好奇地问道:“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们,它要跟我们回家吗?”一句话把我们都逗乐了。

终于回到开心终点站温馨的家,我和妹妹还准备了一份神秘大礼打算献给老爸老妈。我们找了两张小纸条,妹妹在一面画上画,我在另一面写上祝福语,把小纸条揉成团,悄悄地藏在自己做的月饼中。我们默不作声,郑重地将月饼递给他们品尝,一口咬下去,雪白的纸条就让他们无比惊讶。看了小纸条后老爸笑了,老妈则亲了我俩。这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最幸福的小孩,我们是幸福的一家。

你们说,我的中秋节过得有意义吗?我祝愿天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快快乐乐地成长。

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个美好的中秋佳节,我不禁想起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句来。今天,正是月亮最圆的时候。相信大部分家庭都和我们一样,团团围坐在桌旁,房间里回荡着阵阵笑声。

桌上的菜丰盛得和“满汉全席”不相上下:又香又辣的烤鸭,味道鲜美的清蒸鲤鱼,清爽的白菜汤,爽口的京酱肉丝,回味无穷的回锅肉光是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菜,我的口水就开始放肆地在嘴里打转了。菜的数量没得说,六菜一汤,让我眼花缭乱,停在半空中的手也不知夹哪一样好。

吃过了晚餐,香甜可口的月饼静静地躺在竹篮里望着我们。橙黄色的月饼上精致的花纹十分显眼,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馅儿甜如蜜糖,但又不会发腻。这时候的小孩子最开心了,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月饼,心里直欢喜。咬一口月饼,松软的饼皮夹杂着甜津津的馅,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月饼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把甜蜜传到了我们的心里。

这一天,最美的是月亮,最重要的事自然是赏月。坐在阳台上,沐浴着朦胧的月光,全身都放松了。皎洁明亮的月亮,从蝉翼般透明的轻云中钻出来。它,像一朵洁白的梨花,安静地开在着深蓝色天空中,洒下一片银白色的光辉。那淡淡的光芒,如一件轻柔的纱衣,轻轻地罩在你的身上,让你倍感温暖。此刻,只有它才是整个天空的主角,眨着眼睛的星星只不过是陪衬,以此衬托出月的娴静柔美。

突然,我想到了那些为了家庭,为了事业的人们,不辞劳苦地在远方奔波。他们整天不分昼夜的工作,只是想让自己孩子的生活条件更好一些。殊不知,在这个团聚的日子里,他们的孩子只能静静地趴在窗台上洒下泪水;或是借着电话听筒,对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道一声:“妈妈(爸爸),我想你了,很想很想”。

我默默祝福他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新中学生中秋节心得体会5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篇8

女孩,是勇敢的,她们总能战胜自己的纠结、矛盾的内心;女孩,是细心的,她们总能从某些事情中找出差错;女孩,是乖巧的,她们不像男生一样,总给老师们惹麻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女孩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二女孩作文600字1“做女孩儿要优雅,不要疯癫;做女孩儿要俏皮,不要无趣;做女孩儿要勤奋,不要懒惰;做女孩儿要聪慧,不能贫乏;做女孩要大度,不要狭隘”。

做女孩儿要优雅,我们女孩儿就好比大自然中的花朵,而花朵就是为了给世界添加光彩,我们也是这样,举止不仅要优雅,性格也要不急不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茫茫草原中的一棵大树。

做女孩儿要清透,不要一味的追求自己的面貌,更不能以貌取人,纯洁如玉的女孩儿不单单是面貌,更是心灵上的优化,要保持最为真实的自己,因为只要心灵美丽,其余一切都会十分坦荡。学到人间真理,过上淳朴而美丽的生活。

做女孩儿要勤奋,女孩儿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要保持好学习的方法与效率,利用好课余间,不怕吃苦,勇挑重任。另一方面就是要勤劳,打理好我们个人闺房,把自己的闺房整理的干干净净,还要帮父母做家务,体现出女孩儿天性的品格和利落的品质。

做女孩儿要大度,大度就是意味着要有宽大心胸。不会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锱铢必较,否则会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学会理解、宽容他人,这不仅可以让我们讨人喜欢,还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做女孩儿要有选择,在别人上课跑神时,自己选择认真听课;在别人自习课上说话时,自己选择认真做自己的事情;这都是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选择朋友要挑选比你优秀的同学做朋友,因为他可以为你传播正能量。

女孩儿就是《关雎》中的美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高二女孩作文600字2“大……大家好,我……我叫…叫王小安。”花仁小学三(2)传来一句简短的自我介绍,这是从哈尔滨转到广东来读书的女孩,她中等个子,乌黑亮丽的秀发被随意扎成条马尾,这就是王小安。

由于出生在单亲家庭,妈妈常常要加班来养活小安和她自己,所以小安总是独来独往,好似世上没有值得她留恋一样。在班上,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独立的女孩。可能就这样,小安生病没去上学,也没有人会注意。

就如在学校食堂,几乎看不见她的身影,因为就算最便宜的盒饭,她都不舍得花钱买来吃。渐渐的,她与大家的交流越来越少。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悄悄地噩梦开始了。班上有一群坏女孩,她们故意在与小安讨论问题时,用粤语对话,使小安不知所措,好不容易考到年级第一,却被别人说成运气刚好到她那里光临。因为家里穷,还经常被班上的“有钱女”孙香骂成“穷光蛋”。甚至有一次,孙香把钱故意扔到地上,命令她去捡……

有一次最猛:孙香联合班上看王小安不顺眼的女孩们,将小安锁在厕所里,用冷水从头上淋下来,幸好这件事被学校清洁阿姨发现了。

上帝总是公平的,当他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一天,百花团艺术团来学校挑选小演员,小安被选走了。很多女同学不服气,可是仔细看看,小安长得很漂亮,表演能力也很强,小小年纪假笑像真的一样,这个大家估计也会;但是,在大笑之后马上就能号啕大哭,还是撕心裂肺的那种,除了她,别人中还真不易做到。于是小安在校园里火了,不久她演的电影《川剧少女》是映了,剧中她扮演的主角伊雪,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演得真是逼真啊!

再后来,王小安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小明星。再往后,小安改名换姓叫程颜,性格仿佛也开朗乐观了许多,可谁又知道曾经的她经历过什么事呢?

小安,愿你以后的日子里不再遇到欺凌,生活更加美好!

高二女孩作文600字3咦?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是谁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戴了一副比脸还大的眼镜,显得非常文静。那个小小的脑袋长着一头厚厚的长发,真不知道那些头发是怎么在表面积如此小的地方生存的,哈哈哈……

她是谁?她是个丢三落四的“小公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女生。她每天早早起床,至少用十多分钟挑选衣服,看看这件,不行,穿上太热了;再看看那件,也不行,颜色太暗了。挑来挑去,终于看定了一套漂亮的卫衣和短裙。穿上,镜子前走一走,扭扭屁股伸伸手,这才满意地关上衣柜。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她会连续换上四五套,也选不出一件满意的。不过你放心,不管耽误多久,她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出门,她一定会选到满意为止。

洗漱完毕,她又开始臭美了。先把头发梳顺,再挑选一根漂亮的橡皮筋把头发扎起来,然后编个大麻花辫,最后选几个夹子夹在头发上。这几个夹子也不是随随便便拿的,她绝对是精挑细选。样式不同,颜色各异,一夹上去,脑袋顶马上就变花园了。

虽然她是个“小公举”,但她可是个丢三落四的“小公举”。有的时候刚出门又要跑回家。干啥?忘拿东西了呗!有一个晚上,她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宝贝,明天要把作文带着哦,老师要评讲。”她一口答应。第二天一早,妈妈又重复了一遍,她还嫌妈妈啰嗦。结果呢,作文课上硬是没找到作文的踪影。毫无疑问,忘带了呗!

她是谁?她是个名副其实的“两面派”。

她在学校里像只乖巧的小绵羊。每次下课,她要么在阳台上和同学聊聊天,要么在座位上静静地看书,从不追逐打闹。不管老师叫她做什么,她都乖乖照做,只要是为班级、为同学们服务的事情,她总会一口答应下来,完成得也很棒,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可是在家里呢,她却调皮得像只小猴子。有时在沙发上上蹿下跳;有时躲在角落吓姐姐一大跳;有时把妈妈的手机悄悄藏起来,让妈妈急得满头大汗,她却在一旁“咯咯”地窃喜。她呀,还经常不服从命令。有时,妈妈叫她洗衣服,她始终不愿意。有时,姐姐叫她扔个垃圾,她还装作没听见似的走开了。

她是谁?她还是个如饥似渴的“啃书虫”。

她的书柜足足有四个呢,并且全都派上了用场,装得满满的。她常常因为看书而忘记了睡觉的时间。“呀,快睡了,不准看了,都十一点了!”妈妈常常下这样的命令,可是她呢,总能想到法子跟妈妈软磨硬泡。“妈,我再看十分钟,就十分钟。”说完,就可以“明目张胆”地继续看。“妈,我蹲个厕所再睡。”说完,陪伴她上厕所的一定是书,上厕所是假,看书是真。她呀,为了看书,可想了不少招数呢!

她看过很多很多的书,比如《小王子》《西游记》……她在看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好词好句,或者是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她都会摘抄下来。她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类的百科全书,因为这一类书可以让她的知识面更广。比如,她从书中了解到羊吃草的过程——羊吃完了草会进行反刍。是因为它们的胃里还有一些草根和草茎难以消化,他们就要进行反刍,重新咀嚼草根、草茎。反刍持续四五次才能让那些草根和草茎都被消化掉。羊吃草就像我们学习一样,我们学习也要不停地“反刍”,不停地琢磨一些自己还不理解的和还没有消化透的知识,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她是谁?她是博闻强识的“电视迷”。

当老师宣布要在班上开展“走进故宫博物院”的语文实践活动时,她积极举手,踊跃参与。她很快就写好了文案,做好了幻灯。上场前,她自信满满:“哼哼,这次的比赛我赢定了!”何出此言?哈哈,你有所不知,她可是《上新了故宫》的忠实粉丝!这是一档文化创新类节目,邀请了很多专家,主要为我们科普一些网络上搜不到的关于故宫建筑的知识。她最感兴趣的要数畅音阁大戏楼了,这可不是简单的戏楼,里面有不少为了演出而设计的机关,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充分的准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她演讲时完全投入,绘声绘色。同学们一个个用崇拜的小眼神看着她。

她还看过许多的节目,她从《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了解到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技术;从《从长安到罗马》里了解到穿越古今丝路,跨越时空展现东西文明交融;从《本草中华》里了解到中草药的生命轮回和中国人的处事智慧,还收集了很多优美句段……这些都让她受益匪浅。

这个小女孩可真有趣,愿这个可爱的女孩有个美好的未来。

高二女孩作文600字4开学那天是初见,我们成了同桌。沉默了很久,她微笑着想我打招呼,眉眼弯弯,叫人一下子放下了对生人的顾虑。我,也第一次认识了一个叫甘露的女孩。

后来我才晓得,她同我一样,很少和生人打招呼。但,当我们遇见了彼此,命运就让我们动心。

我曾仔细凝望过甘露,算不得多么惊艳。淡淡的眉,微双的眼,薄薄的唇,额角散落了些许鬓发,却不显得凌乱。不算高的马尾微垂着,很是利落。

当时是下课,我正在收拾,手突然的刺痛,才意识到指尖已被桌角划开了口子。血从口子里渗出来,虽不大,却生生地疼。“嘶……”微微发出点叫声来,被她听去,转过身,便问道:“怎么了”我抿起唇,匆匆摇摇头,垂下手,笑笑。甘露探头张望了一下,转过身,我轻嘘一口气,低头继续看伤口。一个小小的红红的盒子出现在我的目光,她打开将其中创口贴递到了我的眼前,“贴上吧。”一句话传入耳畔,轻轻柔柔,如沐春风一般。我接过,向她道谢,尴尬地笑笑。一抬头,却看见甘露浅笑着,眉眼舒缓,阳光照在她的脸庞,眸子里闪着些亮眼的光。那一次,我分明感受到,自己的心悸动着。

“快点”“来了”赶着铃声,我们奔向食堂。一前一后,拥簇着,只得从密密的人群中依次钻过。缓慢前行在人流中,总想着从细细碎碎的人影中找出空子来。甘露不时转过身来看我,突然,她急促地说:“鞋带,鞋带。”我一边向前,一边低头,才发觉自己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被踩散了。周围吵吵嚷嚷,叫人心里痒痒,愈发焦躁。我打算任它而去,她却一把握住我的手,把我带出人群,寻了个角落。“把鞋带系了”我红着脸,应声低头,系好鞋带。她牵着我,继续向前走。马尾随着身子一甩一甩,闪着些许微光,光芒在流动着。我的身子逐渐热起来,热起来,那股暖流在身体里涌动着,涌动着。

时光很短很短,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微不足道的事,可那些她曾给予过的温暖一点一点占据了我的心,变得不可替代。她少女的温柔温润着我,女孩的容貌也印在故事的章节。

后来,我们被调走了,没再做同桌。但,我很感激,在初中的生活开端就让我遇见了这样一个女孩,给了我安心,让我觉得自己何其幸运!

我愿,每一次阳光下,那个女孩都沐一身晨露,对着我微笑……

高二女孩作文600字5下午,一个女孩坐在摆满作业的书桌前,呆呆地望着窗外,她的心早已随着云朵,飘向远方。

女孩小时候,总是快乐的。她心中像是有一个滤镜,看什么都是有趣的,快乐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她都笑脸相迎。渐渐地,她变了。她也开始发愁,忧郁。她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家里亲戚聚会,她总是第一个下桌,她不再喜欢听大人聊天。她觉得大人的谈话好无聊,无非是读书,补课,考个好学校的事,使她感到压抑。

晚上,她总会在阳台听歌,望天。城市的夜空中星星已寥寥无几。但她还是喜欢看,在黑暗中呆呆地望。黑曜石般的天空,铺满女孩目力所及的地方。让女孩觉得自己也是天空的一部分。她有时会想变成一颗星星,去点缀天空。但望天时间长了,女孩的妈妈会催她去学习,这使她烦恼。

也许是因为进入青春期吧,女孩总会因为小事与母亲吵架,无论吵得多么激烈,女孩都不会摔门跑出去,因为她不敢。她很胆小,不敢不写作业怕被老师说;不敢不努力怕被别人超过;不敢放声大哭怕被别人知道……女孩不敢做好多事,她多想把“不”字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