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4-04-19 11:2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

篇1

【关键词】元素 海报 湘西 创意 民俗

湘西凤凰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气息浓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设计主要表现湘西凤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在设计中主要运用湘西凤凰民俗文化的实物为设计元素,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色调以中国红为主色,能更有效地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宣传。

1.市场调研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艺术从不同方面给招贴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理念。日本的招贴设计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说,“即使损失一些告知和传达功能,也想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感性和个人独特的风格。”中国招贴设计代表有靳埭强、陈幼坚等,他们的设计大量采用中国传统视觉要素,特别是借鉴水墨和书法的表现方法。在这种趋势的指引下,中国也在探索自己的民族设计风格。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等,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各地方的民族特色。

2.设计定位

针对建立民俗文化大国,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及人们对民俗特色、地域风情、人文特色越来越看重这一市场的需求,以“尊重民俗信仰,传承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招贴创意设计。设计以中国风的审美将传统元素与主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意表现,以进一步提升“民俗特色”这一品牌力量,彰显传统民族文化魅力。

3.设计方案与创意说明

(1)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主要围绕“湘西凤凰民俗特色”展开,针对不同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把它们结合起来表现主题。我们可以找到代表湘西凤凰民俗特色的元素:吊角楼、铜鼓、刺绣服饰、纹银图案等,还有一系列习俗(水鼓舞、赶尸、簸箕画)等。

(2)设计方案

湘西凤凰艺术节招贴设计主要针对各设计元素、主题、市场分析,最终以4幅风格统一的招贴来表达这一设计主题。每个方案都选取有代表性的元素,通过整体布局、排版,文字和图形和谐统一,风格古朴自然,色彩典雅,塑造传统文化氛围。

如方案一(图1):

《苗族手工鞋》,刺绣是中国一大传统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而利用刺绣制成的手工鞋体现了中国元素与民俗实物的结合,是湘西凤凰的一大独有特色。

这一作品利用古朴典雅的民族元素:刺绣手工鞋、条凳,简单大方又具独特、新颖的构图,体现传达出湘西凤凰的民俗特色。色彩上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更能体现民族气息的氛围,让观众一目了然,迅速记住画面。

方案二(图2):

《湘西手工布包》,手工布包是湘西凤凰的一大特色产品,款式设计新颖并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这一作品将中国古典元素与地方民俗特色结合,中国传统大红门与湘西布包艺术结合,具有浓厚的民族氛围,能直观地传达出民族的特色;构图利用了黄金分割点的视觉比例,让布包能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主色调采用红色,在画面中运用大面积的中国红,不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更能体现出中国民俗的特色。

方案三(图3):

《湘西·铜鼓》,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中有云,“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铜鼓在湘西拥有悠远的历史神话传说,在现代主要用于歌舞伴乐、娱乐。

这一作品趣味地表现出凤凰的民俗特色。古时候,一般角楼建筑上挂的是风铃,这幅作品大胆地利用凤凰角楼与铜鼓的巧妙结合来构图,能更直观地表现出中国的特色,让人印象更为深刻。风铃传出的铃声固然优美,在这里作者利用巧妙的构图,铜鼓亦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也传达出了浓厚的民俗特色。

方案四(图4):

《湘西纹银》,历史上湘西纹银是人们用来辟邪的器物,现在主要偏向于装饰物品,具有很强的民俗气息。

这一作品利用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纹银图腾与手上的鲜艳色彩的对比,不但直接体现了纹银的古代气息,也间接体现出了纹银的装饰意义。作品力求简洁、新颖独特,视觉效果强烈,让人过目不忘。

结语

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创意设计,充分利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本着对民俗传统的尊重,以传承民俗文化为主体,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民族设计语言,无论在色彩的运用、形体的处理,还是整体的排版上,整个设计流露出自然、简洁古朴的设计风格。设计的亮点在于将招贴设计与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相结合,通过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创意设计,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湘西凤凰,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治理.从庐山到湘西凤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龙儒文,吴善淙.放飞凤凰──2001年中国·凤凰“四月八”苗族艺术节纪实[J].民族论坛,2001(3).

[3]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讨——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J].船山学刊,2004(1).

[4]罗晓光.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5]武吉海.凤凰苗族服饰[J].中华遗产,2007(5).

[6]沈从文.湘西(节选)[J].中文自修,2008(6).

[7]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5).

作者单位: 李红丹,衡阳师范学院

篇2

SWOT指的是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内部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及威胁(threats)分析[1]。SWOT这四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困难、机会及模式与需要考虑到这四个方面。

1.1优势分析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是该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能否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考虑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农业基础这几个方面。这几点一般来说,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优势。区位条件指的是该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距离最近都市的距离,一般在城市郊区的农村具备这样的条件。自然资源是该地区有没有可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一般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地貌、自然生态、动植物资源等几个方面。消费空间指的是该地区城镇居民服务性支出的平均水平,一般来说,都市休闲农业收费比较便宜,大部分市民是能够承担的起这种消费水准的。农业基础是需要考虑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有没有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与都市休闲之间的联系。

1.2劣势分析

劣势分析是都市休闲农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不能盲目发展,需要结合本地区的条件,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当前,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主要需考虑的是:耕地面积、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耕地面积的大小是制约一个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比如修建农家乐观光业,没有较大面积的耕地显然是行不通的。中国本身人均耕地面积就比较少,很多农村地区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是制约很多农村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因素。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很重要,都市休闲农业的题中之义就是靠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旅游休闲,如果农村生态环境比城市还恶劣,这样都市休闲农业是无法发展。今天,中国有很多的农村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多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的滥用导致的,这也是制约很多农村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一大劣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的环境卫生较差,尤其是住宿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这也是一个劣势。

1.3机会分析

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市场巨大。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花费不多,大部分城镇居民都能够承受。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对时间的要求也比较灵活,一般周末、小长假都可以,距离较近,对大部分市民来说不会耽误时间和工作的。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大部分都能消费的起,大部分都有时间来消费,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第二,政策的支持与重视。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探索“三农”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是中央和各地方推行的政策,很多地方政府对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支持的,在政策上、资金上、市场上都给予了很大的优惠,这同样是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一大机遇。

1.4威胁分析

今天中国很多地区都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竞争惨烈,很多的地区农村资源丰富,发展模式也很成熟,这样对后发地区就是个威胁,没有特色是无法竞争的。当然能,这样也给很多地方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敲响了警钟,不能重复建设重复发展,需要特色建设特色发展,才能持久。还要一个威胁就是乡村缺少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很多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很多旅游的专业人才也不愿意去都市休闲农业开发时间短的地区,如何从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招揽人才,这也是任何一个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2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需要综合权衡一个地区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威胁,探求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都市休闲农业模式。综观全国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2.1农业展示模式

农业展示模式是城市近郊农村开发的现代农业游、花果游、花卉游、渔业垂钓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以农业设施、农业科技为载体,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成果,满足游客体验农业的要求的一种休闲农业模式[2]。这种农业模式现在比较普遍,在很多地区发展的极为迅速,其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这种模式可以分为四种具体的类型:农业观光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博览园区及农业科普园区。在这四种类型之中,前两种发展的比较普遍,后两种由于建设成本较高,游客层次有限,发展的较为缓慢。第一,农业观光园区。游客在这种园区中以体验、观光为主,园区向游客展示最新的农业成果及农业生产方式。这种园区可作为大规模的开发而存在,可以以某一地区的某种特色农业作为载体,体现了规模效益。比如我国南方多地,三月举办的油菜花旅游节就属于此种形式的。第二,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向游客提供的服务是以观光为主,向游客展示农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农业设施及新型的农产品。这种园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很多地方是以建设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展示园区,需要保证这种农产品的特殊性。第三,农业博览园区。农业博览园区向游客提供的是观光、科普服务,向游客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工具、最新的农产品。这种园区的建设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成本较为高昂,在中国不是很普及,只是在举办园博会或者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推介会的时候才能看到。第四,农业科普园区。游客在这种园区中以科普、教育为主,园区向游客展示的农业生产科技、农业生产流程、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农产品的历史及现状等服务。这种园区的建设成本较为昂贵,通常是政府行为,农民自主建设的较少,在中国也不普及。

2.2农事参与模式

农事参与模式是指有农民提供一定的土地及农作物的种子,让市民参与耕作的一种方式。农地提供者可以将出租土地划分为若干小块,栽种农作物的品种也可以让市民自由选择,可以有蔬菜、水果、花卉等多种类型。市民在耕作的过程中,体验耕种的乐趣,也能体验收获的快乐。一般,市民只需节假日参与耕种,平时可以将地委托农民代为管理。目前这种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家庭农园、儿童农园、单位农园。家庭农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农事参与模式,市民以家庭为单位,租种土地,全家参与体验。儿童农园是以教育为主,让儿童体验耕种的快乐及体验农民劳作的不易,让儿童从小养成尊重农事、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农事参与模式。单位农园是指一个单位租种一块农民的土地,为单位职工创造一个休闲、体验之地,培养单位职工的协作精神及锻炼单位职工的吃苦精神的一种农事参与模式。农事参与模式是都市休闲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成本较低,由农民直接面对市民消费者,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利益。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发展这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受到限制的条件较少,当然也是一种比较低端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3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模式通常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生态农业、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设计改造,发挥农业在观光、体验等方面的功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体验自然的心情。该模式主要有生态农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及自然露营等集中形式。生态旅游模式现在是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将当地的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进行结合,既能推进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带动一个地区农业的进步。这种模式在很多的地方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有很多的生态旅游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比如内蒙锡林格勒牧场生态游、湖北武汉木兰天池农业生态游等已经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一,生态农园。这是农业生态游的主要部分,就是通过农业园区的设计改造,在园区内构建一个农业生态循环的独立系统,这种独立的生态系统里可以有植物耕种、动物饲养、还可以有渔业养殖,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状态[3]。游客在这种园区内可以体验良好的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第二,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依赖的是良好的林业资源,构建林业资源的休闲公园。休闲公园可以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能够起到调节城市空气质量的天然氧吧的作用。第三,湿地公园。这种园区主要是集中在沿江、沿海附近的农村地区。湿地公园中可以有水产养殖、植物栽种,调节公园内部的生态平衡,构建良好的湿地生物链。湿地公园中能充分体现生物的多样性,能够起到观光、科普之作用。比如全国著名的河北白洋淀湿地公园、江苏大丰沿海湿地公园即是属于这种形式。第四,水上乐园。这种园区集中在沿海、沿江、内湖、水库区域。是一种比较容易建设与规划都市休闲农业模式,游客在此以观光为主,也可以像游客提供特色的水产品服务。像北京密云水库就是这种模式,目前在全国的名气逐步增加,已然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第五,自然露营。这种模式目前在中国不是很多,主要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安全因素的限制。但是近几年也有增多的趋势,自然露营让游客体验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起到放松身心的良好作用。像北京怀柔的露营园地发展势头较好,每到周末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

2.4民俗文化模式

民俗文化模式是指选择有特定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区域,通过地方的民间文化、民俗习惯、民间艺术、居民建筑及古建筑来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一种都市休闲农业模式。该模式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其一是民俗的特殊性,民俗习惯不具有特殊性是难以建立的;其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地需要有一定特色、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否则也很难开发。该模式可以分为民俗文化游、民间手工艺游、古镇建筑游等几种形式。该种开发模式成本不高,可利用资源均是现成的,全国很多的农村地区都建立了这种模式,对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某一地区知名度的扩展。民俗文化游是这种模式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利用一个地区独有的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游客的参与体验其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亲身体验才能感知乐趣。像贵州凯里苗族原生态游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民间手工艺游就是通过民间独特的手工艺品来吸引游客,想游客展示手工艺品制作的流程、方式、材质,并且鼓励游客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古镇建筑游,是利用农村地区的古建筑无来吸引游客,古镇建筑应该保持原始状态,让游客在游玩之中,体验历史的悠长感,增进古建筑物保护意识。目前,全国有很多知名的古镇游,比如浙江周村古镇游、重庆磁器口古镇游都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5农家生活体验模式

农家生活体验模式是通过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农业资源来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餐饮、垂钓、住宿等服务,使游客体验农家生活方式。这种模式容易发展,在全国各地都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农家乐。游客不仅能体验农家生活,还能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以上五种模式之外,还要乡村度假娱乐模式,就是在农村区域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情况,建立综合的大型的度假村或是度假农庄模式。

3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布局

一个地区在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同农村地区的特色、自然资源的分布、农业发展的特点等几个方面来综合布局。

3.1环城休闲区

环城休闲区是在城市的近郊进行布局规划,结合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一般来说,环城地区,距离城市较近,交通方便,农村的整体实力较远郊或者是山区要强,农民的意识也较为开明,接触过很多城市的新事物,甚至有的地区经济水准与城市比较接近,这样的地区是城镇化的前沿区域。在这种区域内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农事参与模式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等都市休闲农业模式。

3.2远郊平原休闲区

远郊平原离市区较远,但是也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农业资源、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相对来说也比较宽裕,交通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适合发展生态旅游模式。综观全国著名的各种生态旅游模式开发的生态园区、湿地公园及森林公园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该区域。

3.3山地休闲农业区

山地休闲农业区一般远离市区,多山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耕地面积较小,不太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而且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但是可以考虑到山地森林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农家生活体验模式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比如著名的天津蓟县旅游度假村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

3.4民俗文化休闲区

民俗文化区域也可列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有些村镇本身以独特的民俗文化而存在于世,这种区域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发展民俗文化模式,用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地方习俗来吸引游客。这种区域一般多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中国的西南、西北等地的农村比较适合发展这种模式。

3.5河海农业休闲区

这类休闲区域的地理位置也比较特定,分布在沿海、沿江、沿河区域的农村。这类地区的优势比较明显,一般是平原地区,交通也比较便利,有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也有大规模的渔业养殖,在这样的区域就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展示模式、生态旅游观光及乡村度假娱乐模式。中国的很多这样的区域已经开发的比较完善了,也形成了较好的品牌价值,比如山东威海的沿海度假休闲区,福建厦门的沿海生态观光旅游区即是这种模式的体现。

4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一个地区的都市休闲农业经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关系到农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组织、农民的协调合作,需要各种制度、技术的有效保障。

4.1政策扶持

休闲农业发展关系到“三农”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旅游、环保、卫生、劳动、税务、工商、财政、国土等各部门,这些部门需要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在资金上、税收上、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应该安排促进农村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农业资金补贴政策,构建本区域内旅游线路与都市休闲农业带之间的连接[4]。第二,税收政策上的支持。税收部门应该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免税、减税政策,提高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第三,融资上的支持。政府应该鼓励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给予休闲农业发展的贷款支持,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鼓励城市里重点企业去农村投资,共同开发,鼓励休闲农业做大做强,有条件的积极上市融资。

4.2科学规划

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应该盲目发展。首先,在开发之前,应该做好评估工作。各地应该正确评估本地的交通、气候、资源、资金、人员、耕地面积、旅游特色及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等各种条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有正确的评估,对开发的价值应该合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开发。其次,政府应该做好开发的规划,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到本地区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与城市建设规划、旅游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第三,做好布局工作,认真选址,突出发展休闲区域特色,规模适度,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第四,注重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衔接,用休闲农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强与当地特色农业加工企业、当地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合理构建旅游、休闲与人文社会发展的长远关系。

4.3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保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项目审批、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规范[5],要主动为农民服务,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不能用政策来刁难。尤其是旅游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调研,积极与农民沟通,听取农民关于发展本地休闲农业的意见与建议,做好服务工作。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管理规范。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立,深化法人治理,在财务上、认识上、经营上应该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不能因人废事,随意操作。

4.4扩大宣传

篇3

首先,根据调查结果,本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是煤炭、煤化工、电力等。这些行业发展前景好,就业空间大,经济贡献率高,深受社会关注。但目前我们职业学院培训培养层次较低,质量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实训能力。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探讨: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弥补职业学院在相关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这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技能,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言,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有这些人的支持与合作,也会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一座桥梁,通过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争取到有关企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设在企业,这既可以节省大批资金,也可以更好地使教育教学服务于企业发展。当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尤其要提高主动到企业调研、为企业服务的服务意识,为企业的相关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校企合作带来的政策优势比如税收、财政研发支持、人力资源优势等等。总之,校企合作可以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本地区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因此,畜牧业服务、畜产品研发与加工也是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良种改良、舍饲圈养生产方式的出现等,都需要新的产业服务形式和产业服务内容,例如高效饲草料的开发与加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加大科技服务的技术含量,在相关人才培养上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的专业,不仅社会效益重大,而且由于区位与人才优势,经过孕育,这些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上也理应成为品牌特色专业。第三,草原民俗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是本地区终将得到长足发展的领域。“天堂草原”的品牌已经获得认可,但锡林郭勒民俗、风光旅游存在的问题是每年旅游季节时间太短、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太低。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服务等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高等职业教育在这项工作上可以做的主要应该是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产品开发。在人才培养上,应该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地方民俗文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增加地方与民俗文化教学内容,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民俗文化旅游服务。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一方面要将旅游产品精细化,改变现存的粗放型模式;另一方面,改变目前的草原风光旅游的单一内容,开发出风俗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延长锡林郭勒旅游的有效时间,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走多样化合作办学之路,拓展学院办学空间

多样化合作办学既可以扩大学院的办学影响,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还可以确保办学效益,使学院拥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和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办学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探索的方面: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上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培养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打破学历教育的局限。当然,这需要职业院校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也要具备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课程的能力。需要职业院校做的工作是与有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企业调研,加强实用性教材开发与建设。这项工作可以循序渐进,先从中小企业做起,积累经验,然后再在大型企业上获得突破。与企业合作,共同设置产品研发基地,从而在产学研结合上开创新思路。具体做法就是采取共建的办法,争取将企业的产品研发基地设在职业院校,最终目标是学院提供人力、实验室,企业提供设备与研发活动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也可以培育一支具有研发技能的师资团队,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地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寻找切合实际的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校际合作。争取获得内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口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购置与共享、学生的提高培训上获得帮助;同蒙古国有关地区与院校合作,在畜牧业服务、畜产品加工、生态保护、矿山开采、蒙古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争取蒙古国生源。这类生源即使数量有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足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与本地区各地方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其他职业学校合作,一方面为他们的人才培养提供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帮助,实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节省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职业中学学生升学教育等方面合作,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来源;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扩大学院影响。

三、争取政策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篇4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颍上推剧 积极影响

【正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受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完成我们的教材上的课文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殊不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生活的舞台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宽广。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绝非一学期几十篇、一个初中学段二百来篇的课文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大量的成天文数字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但是,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时,重视了课文的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尽管我们每年的中考都加大了综合性学习的考察,一般都在10--20分,2012年的中考试题中的写便条,就是考察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即使这样依然没能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虽然部分老师也想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但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难以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这种现状势必影响到学生学语文的知识面、主动性,更无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此,我特以我开展的“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一些收获,来谈谈本人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并以此文和同行共同商榷。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教材有三个单元涉及到民俗文化中的地方戏曲的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次民俗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是符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我在开展“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得到以下的认识:

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开拓了文化视野了解了语文的课外延伸。

1、学习了书本上所没有的推剧的知识,以下是学生收集整理的推剧资料:花鼓灯歌舞的后场小戏“弦子灯”后来派生出一种新的剧种――推剧,也称四句推子。全国稀有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大辞典》,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颍上推剧是民间代代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她产生于颍上县,流行在沿淮农村。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群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展现沿淮地区人民的礼仪风情和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推剧艺术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洒脱大方,其旋律、唱腔、身段、手法,充分体现了淮河人民淳朴、粗犷、开朗、乐观的性格特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她是淮河戏曲的瑰宝。这种了解与学习恰恰体现了语文的知识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知识面加宽。在不断地走访和查阅知识的过程中也丰富了社会见闻,养成了收集筛选编辑资料的好习惯。

2、收集到部分推剧的唱词,

例如:《送香茶》中,秀英欲借送香茶之名,到宝童屋中倾诉爱慕之心。秀英的唱词是:

穿一条绿绫裤对龙对凤,穿一双绣花鞋格外的喜人;红绫子绣鞋绿叶帮,鞋帮上又绣满面子的花;鞋尖上又绣朵大牡丹,牡丹旁边我绣上哈蟆;不走路它不响,走一步一吱哇走二步二个哇;

秀英我走了二三步,亲娘来我的妈妈,那蛤蟆咯咯哇哇,咯咯哇哇,一个哎哟哇喝来哟哎哟个来哟・・・・・・

这段唱词用当地方言唱出来,真是韵味无穷;若改成普通话呢?恐怕就没法唱了吧。

以上是学生整理和收集的具有地方性和文学性的推剧唱词。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走向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平台,不是坐在教室之中只通过教科书获取知识。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也会播放了一些优秀的推剧唱段视频,比如播放推剧名段《杨八姐闯幽州》,给学生们欣赏,他们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对唱词的品味推敲中,学生的培养了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在了解颍上推剧的同时,学生们对中国各地方的戏曲也有了知识性的了解,比如:他们了解了川剧的三种变脸技艺:抹脸、吹脸、扯脸。他们也学会欣赏中国古老的戏曲 ――昆曲。

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研讨合作的学习能力。

1、自主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做事缺少恒心和毅力,对自己和他人缺乏应有的责任。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学生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在许多公众场合,比如图书馆文化馆,一些以前躲于人后、怕抛头露面、学生也开始有了开始与人交往,表达自我的渴望。课外阅读更是深入学生心,部分学生一面主动借书阅读,一面还请管理员指导上网。

活动强化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语文学习工夫在课外。作为教师就是应该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和情境。此次活动搭建一个语文学习的平台。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产生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2、合作共享资源能力明显提高。

综合性实践活动激励了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成了主人。从活动的安排到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均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推剧艺术,活动前我设置了表格,把学生分成三组:材料组、走访组、赏品组,确定四项活动内容,三个小组承担了不同的职责:

材料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利用在双休日到图书馆文化馆查阅和推剧相关的资料,做摘抄笔记、拍摄一些图片。 学生听馆长有关推剧知识的报告,做好记录。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进一步调查推剧。组员定期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筛选编订,向全班同学公布调查结果。

接着走访组的成员借助材料组对推剧艺人的调查资料,认真审核讨论,决定分成甲乙两组进行走访。甲组走访居住在二中路孙井桥巷的推剧第三代传人-------曹树芝老艺;乙组走访杨湖镇展洼村的唐派第四代传人刘电云。返回整理访问记录。小组成员随意从身边调查100人,了解推剧在社会的影响,小组合作写调查报告。

赏品组从材料组那里得到他们收集的剧本,进一步深入探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观看推剧表演视频,写观后感。因为推剧是民间代代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有些原始唱词网上查询不到,于是在组长的带领下再次进入文化馆图书馆寻找第一手资料。收集整理品味唱词,体会唱词文学性和地域性。

活动第四项:小组成员做活动总结,撰写“如何保护传承推剧艺术?”的文章。

三个小组有明确的合作分工,资料共享,进行思想和见解的交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交换想法后,不只是每人有两种想法,而是每人原先的想法也得到修正、补充和提高,同时,甚至产生第三种新的想法。本此活动中学生们就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合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技能。

3、学生自我认识评价能力得到增强。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活动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学生置身于综合性实践活动之中,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识。评价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要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或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是要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评价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掌握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关注家乡的风俗文化构建起了大语文课堂。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家乡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它不仅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又兼具人文性、社会性、知识性和伦理性。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现这一意义必须依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第一,活动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渠道。家乡文化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既便于把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也便于深层次地挖掘教师、学生的主体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切实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剂良方。

第二,活动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运用好家乡文化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修养和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展。

第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情。走访组的学生采访颍上推剧艺人曹树芝,在这位老人的身上学生们发现了乐观自信淳朴,这也是颍淮老百姓的品质。这位老艺人家境贫寒,学生们感受到什么是草根文化,他们也切身的意识到民俗文化发展的步履维艰,激发了他们传承发扬我们的民俗文化的心愿。在调查日志中许多同学表达了这一心愿。比如:走访组的学生在感受中写道,活动感受最深的就是,多才多艺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但同时又拥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推举要传承,推剧艺人要关注。这也是本次实践活动一次巨大的收获。

中国古代教育在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就也充分体现了综合性,《中庸》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编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是中国最早的“综合化”语文教科书。孔子创立了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融才智教学与道德教育为一体,集内在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寓教于本性内心,寓德于仪礼外形。孔子创立的这种基本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实现了德智体美、知行体用、文化技艺等的完整综合。因此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在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我开展的“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把传统的理论圣人的思想科学的贯穿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推剧《送香茶》剧本

3、http:///ArticleDetail.aspx?DetailID=293308黄正泛《浅谈如何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散发语文气息》苍南县灵溪镇一中

篇5

“大众文化,是指在‘大众社会’条件下,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按市场需求大批量生产,以大众传媒为传播工具和手段,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商业性文化。”①“生态式教育就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的专家’。”②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教育机制的三种基本类型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的层次机制主要包括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教育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

其一,娱乐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旨在使民生获得感性愉悦的日用文化形态,通过变换各种形式给人以欢乐,通过感性的刺激和满足使人们活得更加轻松和随意。”④由于社会竞争压力过大,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人们便渴望放松和休闲的方式。于是,大众文化以其轻松、愉快的娱乐性获得了人们的欢心。文艺作品最突出的一个特性即娱乐性,大众文化将这种特性予以强调并突出体现到极致。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不再是以中老年为主要观众的电视剧了,各类综合性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并且这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针对的对象也由中老年逐渐转向年纪更轻、学历更高的一类人群。此类节目不管是游戏、相亲还是真人秀等,都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其二,世俗化。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前提是具有日常生活化这个特性。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是普通的市民,其本质是市民的、百姓的,其素材大都来源于大众生活中的点滴,并在此基础上对素材进行夸张以增加娱乐的效果。“它的特征体现为沉溺并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现状,滋长着强大的现实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感官主义,追求伟大的英雄主义、人生终极意义已成为过去的理想。”⑤其三,时尚化。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并追求消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时尚。一些文化逐渐成为商品。商品是帮助商家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式,为获取最大利润,商品(这里指的是文化)则需要用新奇的、具有诱惑力的方式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大众文化具备时尚性这一特征。

三、关于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问卷调查

对江苏师范大学10个学院共发放的20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但大众文化已经通过高校社团、艺术类比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大众文化中一些不文明现象,该校学生能够理性认识。学生在社团参与方面十分积极,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学校或社会上的社团活动,但对于本地的民俗文化了解甚少,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总的来说,大众文化已经在高校中有所普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大众文化的优劣势

大众文化的优势如下:其一,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大众文化在校园中十分流行,是大学生特性的一种象征。大众文化普及以及市场的扩展,对于主导文化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大众文化采用大众普遍可以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运用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为主导文化的宣扬开辟了一条道路。如,近几年票房不错的《亲爱的》《中国合伙人》《狼图腾》等受大众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用大众文化的独特方式向人们传播正能量,为主流文化的深入人心打下基础。其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一是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发展。大众文化以其多元、共享的精神,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方便、快捷地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等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大众文化给予当代大学生勇气,使他们不惧怕权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追求时尚,崇尚自立。二是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众文化是思想解放和文化生活趋于丰富多彩的标志。”⑥大众文化具有审美功能,大众文化的出现,能够打破旧思想,给学生注入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得到了三维立体发展与丰富。同时,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为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三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大众文化中包含被大众认可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并且涵盖了生活观念中一些新的要素。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其有些行为和大众文化宣扬的理念相契合,如,喜欢求异和超前的文化,要求生活中有娱乐,追求创新,排斥传统,等等。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条件。大众文化的劣势如下:其一,刺激非理性消费。在大众文化发展背景下,某些有完整体系的文化生产行业造成了一些反现实主义的虚幻性。大众文化中存在追求精神上的放松,宣扬追求物质上的完美,以达到享受状态的错误理念,而部分大学生对此没有判断力,会受影响而发生价值观偏离。如,大众文化错误的宣传刺激大学生相互攀比,诱发大学生日常行为异化,盲目追求超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其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裂变。大众文化在为先进主导文化开辟新道路的同时,也将其世俗化特征中一些庸俗的东西推向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有些人利用大众文化受大众喜爱这一特点,过度、盲目追求娱乐性,抛弃传统文化,偏离先进文化主流方向,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此时,教师应教授他们“何为美”,对他们的错误予以纠正,宣扬正能量,正确引导大学生。

五、生态艺术教育体制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如何实施

其一,主课堂作为主要渠道。作为中国教育最主要的渠道,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往的艺术教学方式,不能只重视技法与知识点的传授,而应丰富知识的传递方式,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能动的教学参与者,去感知、感受和感悟艺术。其二,“第二课堂”是主课堂的补充和提升。“第二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是对主课堂的扩充和提升。“第二课堂”有以下类型:一是高校成立各类艺术类社团。艺术不是一门学科,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如果说艺术是一门课程,它必然包含多种艺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成立各类艺术类社团,是对多门艺术学科知识体系的丰富。像高校的话剧社团,没有教师传授话剧的定义、话剧的分类等知识,学生所有的知识点都是依靠社团前辈或特邀专业教师的鼎力支持,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学获得的。所以,建设社团,组建艺术小组,个体和团队的结合,能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感染,增强校园的艺术氛围。二是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文化艺术节的种类有很多,高校一般会有一些“中华母语朗诵大赛”“三行情书”“美丽校园”等活动。举办文化艺术节,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才气与活力,更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示和提高自我的舞台,这有助于艺术教育范围的扩大。学校在支持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的同时应当注意,不能只重视文化艺术节的奖项评比,而是应通过评比的方式,将艺术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普及。三是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从2005年起,许多高校提出“高雅进校园”的理念,将高雅文化引进校园,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将高雅文化引进校园的活动,看似只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实际上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第三课堂”即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一是举办比赛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双管齐下”。通过举办比赛,巧妙安排比赛模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了解艺术和社会文化。教师在鼓励学生多体验的同时,要加强传统教育,可适时将地方传统文化引进学校,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兴趣。二是送高雅艺术上山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学生是接受的状态,而送高雅艺术上山下乡则是变相考查学生对于高雅艺术的掌握程度。只有学生对高雅艺术掌握得较好,才能将高雅艺术展现在社区、城镇。三是带领学生深入地方,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地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同时也被“覆盖”了,很多学生不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那么,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该给学生提供深入地方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四是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学校在举办多种校园活动的同时,更要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活动前进行交叉式、铺网式大力宣传,活动后借助新闻报道等方式巩固活动效果。

六、结语

篇6

关键词:文化基本法;文化人权;文化宪法;文化国力

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4-0074-06

世界上鲜有国家制定文化基本法,仅有日本于2001年通过并生效的《日本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下简称“日本文化基本法”)①成为指导日本制定并评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政策的基础和依据[1]。

一、日本文化基本法的功能定位

文化基本法既非类似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9)》,扮演的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角色,现实中的作用与国家宪法几乎无异;也不同于作为宪法性法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9)》,作为宪法的子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程序化,具有某些宪法的特点,对作为国家的根本问题的“一国两制”②作出规定。相反,它是对国家根本问题以外的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领域而制定的作为调整这一领域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对该领域基本的原则、方针、政策乃至法律制度作出规定。

(一)文化宪法:补充宪法之不足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表达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似乎局限于关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无论是对这类权利的支持还是反对[2]229。文化权利作为人权中的“不发达部门”被得到广泛的承认,因为就文化权利的范围、法律内容以及可执行性来说都是最不发达的[3]559。文化基本法可以补充宪法文化特性的不足,发挥“文化宪法”的功能,对宪法上有关文化权利的原则性规定进行具体化和程序化,突出“文化权利”的分类及保障各项权利实现的国家义务。

(二)文化政策法:宣示文化政策

随着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国际文化话语的争夺日趋激烈,文化政策逐渐成为国策的重中之重。法律本身具有教育、指引的功能。文化基本法通过将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法律和政策的衔接,既能宣示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更能引导全社会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

(三)文化纲要法:作为文化政策的指导和基础

文化基本法通过将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不同主体的权责义务、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文化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项文化政策措施作原则性规定,作为指导各项文化政策实施乃至具体文化法律制定的基础。

二、日本文化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随着文化在国际权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得到重视,加之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单纯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并不能涵盖日本的全部国家战略利益,应通过文化这一新领域来重塑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并使之成为增强日本国力的新的支撑点。“文化立国”成为继“贸易和技术立国”之后,日本在21世纪适应国际竞争的战略指导思想,《日本文化基本法》则成为实施“文化立国”战略的法律保障。制定该法的目的主要有:

(一)以基本法这一重要法律形式宣示国家对于文化的尊重和重视

日本文化基本法序言专门用大篇幅阐述文化本身的重要价值、意义以及在促进国际合作交往中的作用。序言中规定,文化艺术在具有自身所固有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还有着作为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人民共同依托的重要含义。

(二)加深国民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

社会大众是文化艺术最直接的受益者、创造者和推动者。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须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完成,政府应引导全社会加深对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知。该法第5条即规定,“为了文化艺术能够被现在和将来的人创造、享受,并一直发展下去,国家需努力深化国民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理解。”

(三)明确文化政策实施的方向

鉴于文化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为了协调推进各项文化政策的实施,需要一部文化基本法明确各项文化政策实施的重点及方向,防止出现“有文化无政策”或“文化政策方向不明”的情况。

三、日本文化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一)解读“文化”的核心价值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文化的“广义解释”,即文化不仅为精英们所创造,不仅包括“狭义文化”上的音乐、文化、艺术等作为人类最高思维成就的文化精英们创造的高雅艺术(high arts),而且扩展到全体人类或特定人群物质及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即“广义文化”[4]211-213。根据文化的“广义解释”,文化为全人类所共享,是人们共同的精神需求。日本文化基本法序言开篇中即阐述,“创造、享受文化艺术,在文化环境中发现生活的喜悦,是人们永恒的愿望。”即使是文化作为国际交往的手段,它“也还有着作为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人们共同依托的重要意义”①。因此,无论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还是从文化作为国际交往的手段来说,《日本文化基本法》对文化核心价值的解读,最终都归结为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二)阐述立法的基本理念

以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基础,《日本文化基本法》所列举的8项基本理念均体现了对文化人权的保障。具体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保护“文化自由权”基本理念。文化自由权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力”[2]230-231,即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文化创作、文化表达及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从个体层面来说,包括尊重文化艺术活动者的自主性(基本理念第1项),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基本理念第2项),尊重国民有关文化艺术振兴的意见表达自由(基本理念第8项);从集体层面来说,包括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能够保留和发展自身有个性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基本理念第5项),发展能够反映各地方历史、风俗特色的文化艺术(基本理念第6项);从国家层面来说,为了促进日本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须推进日本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及国际贡献(基本理念第7项)。第二类是“文化受益权”意义上的基本理念。文化受益权将文化视为个人、群体乃至全人类积累文化财产,是人们能够平等接触文化的权利[5]63。从个人和集体层面说,无论国民的居住地域,都应提供能够平等参加文化活动的环境(基本理念第3项);从国家层面说,为了有益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应形成有利于日本文化艺术活跃开展的国内环境(基本理念第4项)。

(三)明确各项文化政策及相应措施

《日本文化基本法》第三章专章规定了28项文化政策及相应措施,将文化政策与法律全面衔接。这28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 明确重点发展的5类文化艺术项目。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电影、漫画、动画等媒体艺术;雅乐、能乐、文乐等传统艺术;讲谈、落语、浪花调等文艺;以及地方传统文艺和民俗艺术①。第二,人才培养及文化教育政策。包括艺术家的培养、文化艺术教育机构的设置、充实对国民的日语教育以及加强海外日语教育②。第三,充分保障国民尤其是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包括充实国民欣赏文化艺术的机会、充实老年人、残疾人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实青少年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实学校教育中的文化艺术活动等③。第四,文化财产的保护政策。包括国家支持开发关于文化财产的保存和有效利用的技术、著作权的保护和利用、公共建筑物的外观应注意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保持和谐④。

四、日本文化基本法的主要特征

(一)立法设计中融入“文化立国”的核心思想

《日本文化基本法》并没有专门对“文化”的概念或范围进行界定,甚至文本中也未提“文化立国”。但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可以发现日本“文化立国”的核心思想在立法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立法者深刻认识到,“文化立国”的根本或者核心在于人,只有充分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达到厚植文化国力的目的,文化产业的振兴与文化交流的活跃都必须最终依赖于全体国民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以及文化人才的培养。这一基本认识被很好地贯穿于该法的设计当中。无论是其序言中对文化价值的解释,还是该法基本理念的阐释,乃至该法第三章明确列举的各项文化政策措施,核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都在于充分理解、尊重和保障人对文化这一精神上的需要,充分且平等地实现全体国民对文化资源的享受。

(二)全面实现文化人权的保障

《日本文化基本法》是一部全面的“文化人权法”。它对文化人权的充分保障,使得文化权利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从“应有人权”向“法律人权”充分转变。它既注重让全体国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资源,同时亦专门关注特殊人群文化权利的保障;既注重国家传统文化和文艺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同时兼顾地方文化或地方特色民俗艺术的保存和开发;既保障文化活动自由与文化财产,也保障公民在文化政策制定中的意见表达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权。此外,通过专门列举保障国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各项文化政策措施,使得文化权利作为“法律人权”又向“实有人权”进一步转化。同时,鉴于文化艺术作为人的本性需求,社会及时代的发展自然会导致人类需求的变化,进而也就决定适应人类需求的文化政策无法恒定不变,为了保障与文化权利有关的各项文化政策能够得到法律上的平等对待,该法“附则”中众议院以及参议院的附带决议均明确规定,“本法以文化艺术的全部领域为对象,不仅是列举中的领域,没有被列举的领域,也是本法的对象。”这种概括加列举的规定使得日本国民的“实有文化人权”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三)建立中央与地方相互合作的文化行政模式

虽然日本是单一制国家,但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对等与合作”关系,地方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具有自治权。在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法律、政策都必须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合作来完成。可以说,中央与地方对等合作的文化行政模式,既符合日本现行的行政权限配置,又创造性地激发了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具体包括:第一,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责任。《日本文化基本法》分别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公共团体振兴文化艺术的职责。地方公共团体能够在自治权限范围内自主制定反映地方特色的有关政策及措施①。第二,实现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共享。《日本文化基本法》第30条规定,“为了促进解决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团体等进行的文化艺术振兴的问题,国家提供信息,以及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保证文化政策的制定、推行和评估更加有效的基础,亦是促进中央与地方在文化政策上加强合作的动力,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由于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限制导致的信息不灵的问题。

五、日本经验对中国制定文化基本法的启示

制定中国文化基本法首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进而以“基本理念”、“权责义务”和“具体文化政策措施”为主线,勾画出文化基本法的主要框架。“基本理念”是该法的灵魂与核心思想,“权责义务”是该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具体的文化政策措施”是文化政策实施的指导以及文化人权保障的具体化。

(一)有限意义的文化基本法:中国文化基本法的定位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文化基础立法(文化基本法)、文化事业立法、文化产业立法三个层次[6]60。文化基础立法的关键并不在于立法的必要性问题,而在于首先要解决立法的可行性问题。可行性主要关注的是否有域外相关立法进行参考,以及是否有成熟的立法条件和立法技术支持[7]。就立法实践而言,通过考察《日本文化基本法》发现,该法并没有将文化产业领域社会关系纳入调整范围,其立法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保障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从立法条件和立法技术来说,中国制定一部调整文化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基本法的时机并不成熟。一方面,文化的概念及外延在不断变化,导致立法调整的范围无法统一。另一方面,文化涉及较为敏感的新闻与出版两个领域,新闻法与出版法短期内的无法出台也会迟滞文化基本法的制定。综合以上分析,中国目前无法制定一部统一调整文化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文化基本法。相反,比较可行的是,借鉴日本的立法实践,制定一部有限意义的文化基本法,即主要发挥文化人权法与文化政策法的功能,既要从文化本身的价值出发,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实现最低限度的文化权利;也要从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价值出发,明确各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或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政策及相应措施,保证文化政策的实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达到厚植文化国力的目的。

(二)中国文化基本法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的确立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文化人权的普遍价值,更要重视反映基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形成的价值认同。基本理念应从过去单纯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转向重视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促进全社会统一对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知,避免文化发展重心的误置,防止社会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取代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②。

1. 尊重文化活动的自由以及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从广义上说,文化活动的自由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文化活动者能够自由地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即文化创作自由;二是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参加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即文化生活自由。而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既是文化活动自由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文化活动自由得以实现的标志。因为只有充分尊重和提高文化创作者的地位,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深入人心,进而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益于文化创作的社会氛围。

2. 重视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这里的文化财产既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这样有形的文化财产,也包括知识产权、民间风俗这样无形的文化财产。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涵盖两个层面:一是从“私权”角度来说,文化作为人们合法的私有财产,人们有权从其身上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报酬的权利,并保障该权利的实现;二是从“公权”角度来说,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并为人们所共享。文化财产的保护和利用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以该文化形态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或消费功能为出发点,包括不具有消费价值的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得到平等的保护。因为文化保护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些文化形态以其“原生性”的姿态难以被复制和改变,更无法转化为文化产业。

3. 保障人人能够平等地利用各项公共文化资源。从宪法的平等原则来说,人们对各项公共文化资源的“可接触性(accessibility)”是平等的。平等接触文化的权利意味着人们有诸如获得基础教育、参加公共文化生活这样最低标准的文化权利。这些需要分配的资源必须通过国家直接的行动以及保证人人都能平等接触的落实到位的条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尤其要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照[8]36。具体来说,一方面,人人能够平等地利用和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资源,不因性别、民族、种族等因素受到区别对待,即机会上的平等;另一方面,事实上的平等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国家应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障群体等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获取和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给予特殊的照顾。

4. 重视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塑造以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塑造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相悖,反而二者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客观表现,亦是塑造共同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整体的文化以及不同类型的文化得以相互交融和发展的前提。塑造共同文化主体意识在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依托,乃是构成一个社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在共同的精神依托下,地方文化或者少数人的文化能够在自由地保留并发扬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而得以存续和发展。

(三)相关主体的权责义务

1.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职责重点有别。国家的责任重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好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制定全国性的文化法律、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地方政府除认真执行国家的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外,要灵活地根据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情况的特殊性,制定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规划,尤其要重视地方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2. 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补充作用。现代社会是专业分工的社会,政府行政管理事项向社会的转移是现代行政的重要特点。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遗产保存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政府应充分发挥文化类或人权类社会组织在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政府的部分行政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

3. 尊重和实现公民文化意见表达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权。人民群众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推动来完成。既要赋予人民群众接受和参加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权利,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同时要赋予人民在国家及地方重要的文化法律法规、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的意见表达自由。

(四)各项文化政策与相应措施

中国文化基本法确立的各项基本文化政策及措施要以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既要体现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特殊人群的文化政策,也要反映中国国情与地方特色的文化政策。具体包括:

1. 反映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需要的文化政策。这类文化政策的特点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自然、人文景观门票的减免、文化艺术单位下乡流动服务等都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最具普遍性和迫切性的精神文化需要。

2.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文化政策。中国公共文化容量城乡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以文化投入为例,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仅占36.0%,低于城市投入24个百分点①。中国的公共文化政策应坚持倾向农村、倾向西部、倾向偏远落后地区、倾向革命老区、倾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有效缓解中国公共文化“容量”不均衡的现状。

3. 保障特殊人群的文化权益的文化政策。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的充分实现是保障文化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文化人权实现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从特殊群体的年龄、身体、心理、身份等特殊性出发,专门制定保护不同特殊人群文化权益的政策。包括残疾人文化政策、老年人文化政策、妇女文化政策、农民工文化政策等。

4.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政策。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说,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中,倘若其文化中最基本的外在特征与核心价值都无法“保留”,那么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也就被文化全球化所“埋葬”。因此,应从文化安全的高度制定和认知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政策,既包括国家层面上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也包括反映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民俗的文化艺术项目。

参考文献

[1] 林佐平. 21世纪初日本振兴对外文化传播的新举措[J]. 日本问题研究,2010(2):49.

[2] Absjorn Eide. Cultural Rights as Individual Human Rights[A].//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Textbook. Leiden: Brill Academic Press, 1995.

[3] Janusz Symonides. Cultural Rights: A Neglected Category of Human Right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1998(4).

[4] Athanasios Yupsanis.The Concept and Categories of Cultural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 - Their Broad Senses and the Relevant Clauses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J]. Syracua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e, 2010(2).

[5] Rodolfo Stavenhagen. Cultural Rights and Universal Human Rights[A]//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Textbook. Leiden: Brill Academic Press, 1995.

[6] 周叶中. 加快文化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J]. 求是, 2012(6).

[7] 王隆文. 我国文化立法的基本框架、实施步骤及重点协调的几对关系[EB/OL]. [2012-09-11]. 人民网-理论频道,http://.cn/n/2012/0911/c40537-18978760. html.

[8] Deval Desai. Courting Legitimacy: Democratic Agency and the Justiciabi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Law, 2009/2010(1).

Observation of Japan’s Basic Cultural Law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WANG Long-wen

(School of Law,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篇7

关键词: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诸葛村

Abstract:Ecomuseum is a new concept that was coined in 1960-70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thriving international movement for “New Museology.” It is a natural product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crucial to the process of museumization. Ecomuseums have found ways to develop first in Europe,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n mov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Asia and Africa. This essay aims at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adopted both in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n focuses on Zhuge Village, Zhejiang,China,a successful example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vernacular village as a new possible pattern for ecomuseum.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3-67(6)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威尼斯》已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①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1999)和《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2005)等有关包括保护乡土聚落遗产的国际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把一批乡土建筑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捷克的霍拉索维采历史村落保护区,加拿大的卢嫩堡老镇,日本的白川乡与五山的合掌造聚落,韩国的朝鲜历史村落何回与良洞,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达赫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图1),我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图2)、福建土楼(图3)等。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的共识。

我国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有20多年的历史②,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乡土聚落遗产纳入国家法规的层面予以保护。20多年来各地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如对乡土聚落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完整地保存乡土聚落遗产的各个层面和体现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对遗产的真实性不够尊重,干预过多,出现不少随意改造或“保护性”破坏的情况;居民参与或自觉保护遗产积极性的调动及发挥还很不够,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大多数还局限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遗产的合理展示、再利用也一直困扰着遗产的保护,等等。

随着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我国,以及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实践,给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动态保护利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1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生态博物馆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博物馆,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当时欧美国家社会变革和文化民主的诉求,是生态博物馆产生的重要外在动因;而在博物馆领域,欧美一些博物馆人士强烈呼吁博物馆应当摆脱“精英化”的偏好,真正让大众参与并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对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反思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的产生。③

生态博物馆最早是由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和雨果・戴瓦兰提出来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组织编撰的《博物馆学大辞典》(2010年版)对生态博物馆的表述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对生态博物馆概括是:“区域-遗产-人口-记忆-教育-参与-生态-独特性。”[1]显然,与传统博物馆的核心是藏品、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技术和专家,观众要进入其中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相比,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整个社区,它既是整个社区的生活整体,也是社区的历史以及未来,观众要融入社区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强调整体保护,即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展示;(2)强调原地保护,即相关保护、展示不脱离原生地;(3)强调居民参与,即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参与;(4)强调动态保护,即在发展中保护,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与发展。[2]

这一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及其环境整体、原址保护和居民参与的理念正是国际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中提出:“古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由于时间和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和谐极为重要,通常不应受到干扰和毁坏,不应允许通过破坏其周围环境而孤立古迹;也不应试图将古迹迁移”;“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泛兴趣和尊重,还应继续努力以告知公众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在正在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做些什么,并谆谆教诲他们理解和尊重其所含价值”⑤。该《建议》提出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要,以及启发和教育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要求。《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也强调了:“每一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从整体上被视为一个联系的统一体,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并进一步指出“在农村地区,所有引起干扰的工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所有变化应小心谨慎地加以控制,以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历史性乡村社区的完整性。”同时要求“鼓励全体民众认识到保护的必要性并参与保护工作。”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中也指出:“民居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应加以鼓励,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围的居民。”⑦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中明确“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3]这些国际遗产保护文献的精神基本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我国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界定了其涵盖的两大范围。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乡土聚落等特定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空间,通过博物馆化的展示手段和形式来展现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参观者,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考察、参观和旅游服务。因此,可以认为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是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化的体现和实践的深化。

2乡土聚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生态博物馆出现以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从欧洲、北美及南美洲,然后逐渐向亚洲、非洲等国家发展。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各国在工业遗产地、动植物保护区、乡村文化景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经验。如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是由一些学者与当地政府、社区、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创造设计,力图以一种保护和创新地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体化地、整体互动地展示给意大利国民和外来的旅人,借此保护乡村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意大利乡村的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不是局限于在某一个社区建造一个有形的博物馆,而是将社区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体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称之为“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4]此外,在挪威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建有乡村生态博物馆。日本农林渔部在1988年曾提出采用“乡野环境博物馆”计划,预想一种保存自然环境、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该计划的要点是:(1)忠实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核心设施、临近设施或者是环绕核心设施,分散在该区域的展示设备将被有组织地通过小道相联系;(3)展示是露天的,例如传统农业设施的再生产以及美丽的乡野景观的修复,在必要时可以规划建筑物的户外展览;(4)乡野环境博物馆将启发当地人对景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将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5)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市政府或者是半公共的企事业机构将被委托运作这些博物馆,并努力使其能够活下去,而且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5]这种理念也是来源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由于该计划没有列入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官方部门的管辖而未能实施,但对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形成起了一个触发器的作用,在提高公众对生态博物馆的意识和兴趣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在中挪政府共同努力下,于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村寨建成。这里居住着一支远离外界,仍然生活在山区自然经济和古老文化中以长牛角头饰为特征的苗族分支。村民每年有几个月要到山下背水,生产、生活十分艰苦。在建立生态博物馆时,村寨仍保存和延续着自己非常古朴、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平等的原始民主,十分丰富的婚嫁、丧葬和祭祀的礼仪,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艺术。但他们没有文字,靠刻竹记事,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这些古老文化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古老环境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使这些村寨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丧失自己。项目首先是用挪威政府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拨款,进行引水上山、引电上山工程,并修筑进出的山路。村民生活、生产大为改观,开始接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接着,又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由村民出工建了资料信息中心,村内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培训村中的年轻人运用照相、摄像、录音等技术开展文化记忆工程。生态博物馆的价值开始逐步实现。其后,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传统民族村寨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专家指导下的政府行为,村民参与其中。然而经过多年的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显然要生活在经济仍非常落后地区的居民具有文化的“自觉”为时过早,生态博物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中外学者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为《六枝原则》:(1)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4)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6)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与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接轨,对中国发展生态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诸葛村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实践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在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实践中,也试图探索一条“区域、遗产、居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之路(图4),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成果,其中以诸葛村最为突出。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汉族地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商品经济初步得到发展的古村落。村落面积约1km2,村内有1 000多户,其中诸葛氏有3 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村落依丘陵山冈而建,全村以诸葛氏总祠丞相祠堂(图5)和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大公堂为礼制中心,分成孟、仲、季三个房派的崇信堂、雍睦堂和尚礼堂,即三个聚落组团,每个聚落下面还有若干“众厅”。村落传统格局及历史环境保存较好,村内仍保存明、清建筑200多幢(图6)。此外,还保存了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原先由集体使用的厅(祠)堂成了村民堆放农具、稻谷、柴草等杂物的地方,甚至有些村民把猪、牛也圈养在厅堂内。由于这些厅堂无人管理,只用不修,诸葛村的多座厅堂濒临倒塌。当时尚礼堂、崇信堂房派的部分老人和村干部站出来,商讨抢修、保护办法。但因集体没有资金,便决定向村民和社会筹资,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同志组成的筹资小组,挨家挨户向村民筹款,多则几百元,少则五元十元,同时发函向在外地工作的本厅堂房派的诸葛氏自愿认捐,很快抢修了尚礼堂和崇信堂。修好后选出专人管理(村民们称之为厅长),并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村里又先后集资抢修了崇信堂、花园厅、雍睦堂以及大公堂等多处建筑。

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率领的乡土建筑调研组来到诸葛村,被诸葛古村落群体的规模之大、建筑类型丰富、结构精美并且保存得如此完整而惊叹,同时也为诸葛村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热情和村民的好客而感动。调研组的呼吁引起了兰溪市政府的重视。1992年,兰溪市政府公布诸葛村为兰溪市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由市政府、文化局、镇、村组成的“诸葛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1994年,诸葛村试行对外开放。1996年诸葛村的价值受到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邻近的长乐村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虽然在保护与发展旅游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曲折,但在村里聘请的以陈志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指导和政府部门支持下,诸葛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护修缮了3万多平方祠堂、民居,对村落水系、道路等环境进行了整治、修复,并发掘、保护、传承和恢复了每年阴历四月十四和八月二十八的传统祭祖活动和元宵的板凳龙灯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村内设置了诸葛亮生平事迹、中医中草药文化、乡土民俗文化等特色鲜明的陈列场馆,实行自我管理。在村外新建了居民新区,疏解了部分古村人口;村内居民仍照常生产、生活。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国内外公众来此参观、休闲,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护、展示的经费也得到较好的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遗产保护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文化自觉,乡土聚落保护和发展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诸葛村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实践,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国家文物局与无锡市政府联合召开的“乡土建筑保护――无锡论坛”特别邀请诸葛村和专家就诸葛村乡土遗产保护实践作了专题发言[6],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诸葛村。诸葛村虽然未冠“生态博物馆”之名,但其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俨然与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生态博物馆的创始者雨果・戴瓦兰先生曾说:“生态博物馆不是单一模式……有的博物馆,其性质是生态博物馆,但他们使用其他名称,在拉丁美洲见到更多的是使用‘社区博物馆’一词,在西班牙使用‘文化公园’一词,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使用‘遗产项目’一词”。[7]可以认为诸葛村遗产保护实践就是一个践行“生态博物馆”之路的乡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的杰出范例!

4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思考

诸葛村的案例给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一)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认知,即文化自信很重要,只有认识到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具有意义,才有可能去保护它、爱护它,并成为自觉的行动,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成为文化的主人,这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能否实现的关键;当然,民居如何才能认知自己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居民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具备基本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这也是东部地区乡土聚落遗产探索生态博物馆之路的有利条件。

(二)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成功的重要因素。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保护首先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点应包括政策和资金等层面;实施乡土聚落遗产保护项目,应当得到相关专家在项目的宏观上以及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助,这样才可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少走错路、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乡土聚落遗产应当全面认识、客观评估,整体保护。乡土聚落是传统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缩影,应当研究并认识其包含的各个方面,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民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对此,《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有准确、全面的阐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乡土性不仅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和物质形态,也包括使用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⑧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对相关个体案例进行客观、必要的具体评估;从各个层面分别予以保护、保存和传承。

(四)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应当采取“动态”的方式,既要尊重原住居民继续居住的权利,又应关注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乡土聚落遗产地与许多文物古迹不同,是“生活着”的遗产。如果采用“凝固”的方式保护这些遗产,不但民居难以接受,而且也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和意愿。对于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中均有相关表述,⑨我国颁布实施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也有规定。⑩因此,不应把乡土聚落区域内民居都迁走,把遗产凝固起来或完全改变村落性质,作为游览场所。要在保护遗产的前提下,疏解区域内过渡拥挤的人口,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适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在乡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注释:

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1964),定义,第一项。

②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6年12月8日)附件中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之后,各地陆续公布了一批包括乡土聚落在内的保护名录。

③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④潘守永: 《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观察与思考》,“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⑤《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第二十四条、第六十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⑥《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总则4、34、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⑦《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即《华盛顿》)原则和目标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⑧ 见《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

⑨《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总则5“……确保历史地区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技术、经济和生活措施46“保护措施不应导致社会结构的崩溃……”;《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一般性问题2、3 “正确地评价和成功地保护乡土建筑遗产要依靠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依靠持续不断地使用和维护”。“政府和主管机关必须确认所有的社区有保持其生活传统的权利,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活传统并将其传给后代。”

⑩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30日公布实施)第十三条:“(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此条款适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考文献:

[1][挪威] 陶维・达尔.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单霁翔.发展生态(社区)博物馆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08-31.

[3] 陈志华,赵巍.由《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引起的话[J].时代建筑,2000(3).

[4]杨福泉.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J].人与自然,2005(7):88-91.

[5][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