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工作要求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4-04-19 11:2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洗钱工作要求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反洗钱工作要求和建议

篇1

[关键词]金融机构反洗钱科技应对能力

一、当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反洗钱工作机制缺位。我国现行的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基层行的反洗钱工作监督、检查机制都不很完善,在反洗钱内控制度落实上也有不到位的地方。首先,银行在客户尽职调查中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客户的调查仅限于一般情况,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等与反洗钱密切相关的信息调查有许多缺失。其次,反洗钱协调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一些客户提供的假身份证、假工商税务登记证,银行人员难以鉴别,也不能得到相关部门在鉴别这些假证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难以获取真实完备的客户信息。此外,人民币和外币反洗钱缺乏信息互通和有效联动,工作相对独立,步调不一,不利于对跨境洗钱犯罪的全程跟踪。

2.反洗钱工作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还没有开发和建立一套反洗钱的软件和系统,尚未建成与支付清算系统对应的支付交易监测系统,不能对大额和可疑交易及时进行监测、记录,这给反洗钱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网络工具的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多种网上支付方式以及在线媒介,使得利用网络洗钱的风险性较之传统洗钱大为减小,越来越多的网络洗钱出现了。由于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对网络洗钱的监控更未涉足。

3.一线员工识别分析可疑交易的能力较弱。一线金融人员甄别和分析可疑交易的能力明显不足,我们缺乏高素质的反洗钱工作人员。从整体上说我国对金融业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教育还不够深入,金融工作人员反洗钱意识缺乏,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低,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缺少良好的经验积累,其综合素质同当前的反洗钱工作现实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

二、有效提高打击洗钱犯罪科技应对能力

国际反洗钱经验证明,改善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技术条件是打击洗钱犯罪的有力保障,针对当前洗钱犯罪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我国应大力提高对洗钱犯罪的科技应对能力。

1.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协调机制。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监管机构通过执法检查,不仅可以发现金融机构执行政策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对政策本身进行审视,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反洗钱措施,加大对大额外汇收付和无交易背景的大额人民币支付的监测,完善收支预警系统,提高监测的灵敏性。此外,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反洗钱内控制度和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关系,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反洗钱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做到与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并监督所管理的分支机构制定严格有效的反洗钱措施。

2.大力提高反洗钱的科技监控能力。关注可疑交易报告是发现洗钱线索的关键,根据我国《反洗钱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客户账户内所发生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情况及时向有关监管机关报告。其中,大额交易报告是从定量方面界定交易信息报告的内容,凡是交易金额在规定限度以上的交易,不论是否可疑,都要报告。而可疑交易报告则是从定性方面界定了交易报告的内容,即针对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及性质等有异常情况的交易。这样可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并加强对网络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新兴业务的反洗钱监控。

3.改善反洗钱的技术条件。澳大利亚反洗钱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一个先进的反洗钱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数据计算等技术。我国应结合工作实际加速科技进程,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技术手段,加速研发网络互联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监测报告系统,完善反洗钱软硬件条件,推行完整、规范和真实的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不断完善数据筛选和分析工作,提高数据筛选的准确性和分析报告质量,增强反洗钱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统一全国的金融网络,建立有效监控和管理资金账户系统,改进银行账户管理手段,在对洗钱犯罪的监控、取证、防范等方面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4.全面提升一线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一些发达国家反洗钱的经验表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洗钱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大力抓好一线反洗钱专业队伍的建设,促进反洗钱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首先,认真选配工作人员,将一些文化程度较高、专业知识对口、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语交流能力强、熟悉经济金融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青年同志充实到反洗钱工作岗位上来,逐步充实反洗钱工作岗位。其次,有组织地开展业务培训,举办面对银行系统的国内反洗钱业务培训和有关的业务研讨活动,讲授反洗钱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定;注意学习和借鉴国际反洗钱的先进经验,“走出去”接受境外培训,掌握先进国家在反洗钱立法、金融情报中心的运作模式、反洗钱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金融交易报告信息的分析和跨境异常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刘阳:反洗钱工作中不可忽视电子支付[J].西部金融,2008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反洗钱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2-0056-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2.15

客户身份识别(Customer Identification)和客户尽职调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是反洗钱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客户身份识别是否等同于客户尽职调查,在全面推进反洗钱工作的今天,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个“伪问题”对创新反洗钱工作思路大有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开展反洗钱工作中,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都是不可回避的要求,这两个概念是否等价,要求是否完全一致,现有的反洗钱法规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也鲜有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深入阐述。从公开发表的论著来看,部分学者认为两个概念是完全等价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释义》一书的论断,该书在解释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定义时,明确指出“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也称‘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s)’或‘客户尽职调查’”[1]。与“客户身份识别”在相关反洗钱法规制度及规范性文件中大量使用相比,“客户尽职调查”仅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通知》(银发[2008]391号)中出现过一次,如果两个概念等价,那两个概念在法规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出现的频率为何大相径庭,本文对此作出了阐述。

二、客户身份识别与客户尽职调查的演进路线

在反洗钱领域,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两个概念都是舶来品,我们可以从西方反洗钱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这两个概念的演进路线。从表1可看出,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两个概念均出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巴塞尔协议,其中客户身份识别是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12月制定的《关于防止利用银行系统用于洗钱的声明》中首次提出;客户尽职调查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是巴塞尔委员会在2001年10月颁布的《银行客户尽职调查》中提出。

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本身不具备法定跨国监管的权力,所作结论或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在法律上也没有强制效力。为确保各国和地区在立法和金融领域的反洗钱措施中实施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作为目前反洗钱国际组织中最具权威的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分别在1996年和2003年 修订《四十项建议》时分别将巴塞尔协议中倡导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作为反洗钱国际标准中预防措施的基本要求引入建议中。

三、客户身份识别的涵义

客户身份识别又称识别客户身份或客户身份验证,是指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使用可靠的、独立来源的文件数据和信息识别核实客户身份,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不保留匿名账户或明显以假名开立的账户。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打击洗钱活动的基础工作,没有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无从谈起,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也就失去了基础。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特别强调金融机构第一次与客户进行交易时,金融机构了解客户身份的重要性。

FATF在2003年修订《四十项建议》时将客户身份识别纳入客户尽职调查流程中,作为客户尽职调查措施的一种。FATF《四十项建议》第五项建议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应设立匿名账户或明显以假名设立的账户。金融机构应实施客户身份尽职调查措施,包括在下列情况下确定和验证客户身份:一是建立业务关系;二是进行非经常易,如超过适用的指定限额、在特别建议七注释中列举的情况下进行电汇;三是有洗钱或恐怖筹资嫌疑;四是金融机构怀疑先前所获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或充分性[2]。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FFIEC)的《银行保密法/反洗钱检查手册》(Bank Secrecy Act/Anti-Money Laundering Examination Manual)中对客户身份识别程序的规定明确指出,客户身份识别必须包括账户开立程序,详细说明必须获取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3]。

我国在《反洗钱法》出台之前,在法律制度上虽然并未直接使用“客户身份识别”的字眼,但其主要内容在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已经建立,早在《贷款通则》中就有体现。《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办理贷款申请时要提供“借款人及其保证人的基本情况”资料,对贷款人在贷款时要进行贷款调查,其后《个人存款实名制制度》等相关文件中对禁止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通过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和资料审查客户身份的要求也进行了明确。在《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第7条规定,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其出示本人身份证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其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和号码。他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其出示被人和人的身份证件,进行核对,并登记被人和人的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和号码。不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或者不使用本人身份证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开立个人存款账户。《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10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建立客户身份登记制度,审查在本机构办理存款、结算等业务的客户的身份。金融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假名账户,不得为身份不明确的客户提供存款、结算等服务。

同时,我国现行金融法律制度在规定金融机构应核对有效的个人身份证件或者单位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外,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还规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商业银行法》第35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票据法》第57条规定,付款人及其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因此,我国现阶段客户身份识别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还要根据交易需要了解客户的职业或经营背景、履约能力、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等有关情况。实践中,金融机构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一般需要客户填写开户申请文件或业务申请表格,或者签订合同,而开户申请文件、业务申请表格以及合同的内容往往超过个人身份证件或者单位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上记载的身份信息,还包括职业、经营范围、收入来源、资金用途等其他信息。尽管上述部分内容不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但足以表明金融机构在具体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时,已不仅仅局限于核对有效的个人身份证件或者单位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四、客户尽职调查的涵义

“尽职调查”是一个西方的商务术语,起源于美国。1933年美国证券法规定,如果证券发行人或者帮助发行证券的承销商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对发行证券的公司进行了“审慎的”(Due Diligence)调查,并且将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对投资人或者股民做了披露,那么他们就不必为无法披露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的信息而承担责任。自此以后,“尽职调查”被迅速使用,并被标准化,从证券发行业渗透到各个行业,并且成为了法律、财务和技术等专业领域的例行实践。自尽职调查产生至今,它的目的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显然,在其产生之初,它的主要作用是证券发行人或承销商免责的抗辩理由,但是现在它的主要作用是发现被调查方(或者被投资方)的风险。客户尽职调查意为在与一个陌生的客户签署商务协议前例行的客户背景调查程序,以对即将开展的业务关系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对这个术语在港台地区又译为“客户应尽努力”、“客户审查”、“客户合理审慎”、“客户应有审慎”等等,台湾还曾翻译为“客户实地调查”,取其为尽审慎义务实地考察之意。从字面上解释,客户尽职调查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二是为获取足够信息应当主动付出各种勤勉努力,而不应有所懈怠取巧[4]。

客户尽职调查作为金融机构与客户接触的第一道程序,在国际银行监管和反洗钱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规范中,都被放在了首要地位。FATF《四十项建议》中,在第五至第九项建议规定了金融机构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客户身份,并利用可靠的、独立来源的文件、数据或信息来验证客户身份。二是确定受益权人身份,并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验证,以使该金融机构明了受益权人的身份情况。对于法人和实体,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了解该客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三是获得有关该项业务关系的目的和意图属性的信息。四是对业务关系以及在这种业务关系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交易进行持续的尽职调查,以确保交易的进行符合该金融机构对客户及其风险状况(必要时还包括资金来源)的认识。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业务关系或交易的类型,并在风险敏感程度的基础上确定这些措施的应用范围。对于高风险类别,金融机构应实施更严格的尽职调查。在某些低风险情况下,各国可以决定让金融机构采取精简或简化措施。如果金融机构无法实施上述前三项要求,则不应开设账户、开始业务关系或进行交易,或者应当终止业务关系,并应考虑提交相关客户的可疑交易报告。

关于客户尽职调查,最为系统全面的表述是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10月颁布的《银行客户尽职调查》,这份文件以“了解你的客户”为核心,把对新客户和现有客户充分的尽职调查作为实施“了解你的客户”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5]。而“了解你的客户”政策在巴塞尔委员会看来,并不仅仅局限于反洗钱的角度,而是在银行监管方面具有更为宽泛的审慎涵义,因为了解你的客户标准实施的缺失或不足,将导致银行面临严重风险,包括信誉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贷集中风险之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银行蒙受巨大损失。巴塞尔委员会指出,采取有效的“了解你的客户”的措施是全世界所有银行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组成部分,银行应从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客户尽职调查程序,但应包括如下四个基本要素:客户接受政策、客户身份识别、对账户和交易进行持续监控、风险管理。由美国FFIEC的《银行保密法/反洗钱检查手册》中也论述了客户尽职调查的意义,它认为“客户尽职调查的目的是使银行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对某一客户会进行何种交易做出预期,从而协助银行判别交易是否潜在可疑”。客户尽职调查首先是确认客户身份,然后对与客户相关联的风险进行评估,还应包括对高风险客户做进一步尽职调查以及持续监控方面的流程。

五、结论

从“客户身份识别”到“客户尽职调查”的演进,客观上反映了监管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演进,因此这两个概念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简单在它们之间划等号。“客户尽职调查”是“客户身份识别”的继承和发展,“客户身份识别”只是“客户尽职调查”四个基本要素之一。尽管在我国客户身份识别涵盖了部分客户尽职调查的内容,但我们还是应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客户尽职调查”这个概念更能反映当前国际反洗钱监管发展的新趋势,更能满足日趋复杂的国际反洗钱斗争的新要求。

依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基本精神,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要有从另一视角进行的调查、监控、制衡和纠偏的机制,以减少业务决策的盲目性。客户尽职调查对业务部门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都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客户尽职调查应贯穿业务发起、决策、授信实施后管理以及问题授信等的全过程。尽管目前我国在反洗钱领域还未明确“客户尽职调查”的提法,但随着众多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同时我国成为FATF正式成员,全面遵循和实施相关的国际标准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全面实施反洗钱国际标准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也指日可待。目前在《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文件中,已按照FATF国际标准要求引入了客户尽职调查措施。

目前反洗钱管理办法的出发点多是基于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考虑,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都表明,有效充分的客户尽职调查程序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广泛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信贷风险管理、业务营销等诸多业务领域[6]。例如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对商业银行征信、授信和授信尽职调查提出详尽的尽职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反洗钱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创新反洗钱工作新思路是否可以考虑将出于遏制洗钱犯罪目的将客户尽职调查程序获得的客户身份信息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信贷风险控制、产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58页)品营销等部门,以提升经济效益,或者将金融机构业务系统中的客户资料与反洗钱部门共享整合,减低客户尽职调查的成本,这能否成为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都需要每位从事反洗钱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操作者深入思考,这也是本文分析这个“伪问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安建,冯淑萍,项俊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FATF. FATF 40 Recommendations[EB/OL].省略/dataoecd/7/40/34849567.PDF.

[3]FFIEC.Bank Secrecy Act/Anti-Money Laundering Examination Manual[EB/OL].ffiec.gov/bsa_aml_infobase/documents/BSA_AML_Man_2010.pdf.

[4]汤俊.客户尽职调查国际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我国的实施策略[J].海南金融,2008(11):41-45.

[5]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ustomer

篇3

(一)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定义

客户风险评级管理是依照客户的特点和账户属性,综合考虑地域、业务、行业、身份、资金规模、交易行为等因素判断客户发生洗钱的可能性,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在持续了解客户的前提下,根据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级监督管理,以更好的开展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开展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工作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重要内容。

(二)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阐述

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反洗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金融机构按照的相应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反洗钱四十项建议和反恐融资九项特别建议(简称FATF40+9项建议)”第5项建议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所以,金融机构开展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是相关监管单位实施监管的重要内容,是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

二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客户风险评级管理不仅是反洗钱内控及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重要要求,也是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控的关键组成部分。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运营机制,有利于金融机构主动识别风险、防范违规行为发生;其评级的有效性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起导向作用;并且金融机构准确评级及监控能够有效监控客户,最大限度保证自身的稳健经营、提高运营质量。

二、湖北证券保险行业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工作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职责。2004年4月,建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监管部门参与的反洗钱工作协调监管机制。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配合人总行,对反洗钱工作也高度重视,逐步形成多层次监管体系和工作模式,全面推进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目前武汉市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登记在案有122家机构,总部6家,独立分支机构116家。

(一)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划分工作的现状

一是绝大部分金融机构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了正式文件落实反洗钱风险账户等级划分工作,各金融机构基本确立了公司客户反洗钱等级划分的标准,并能根据监管机构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指引,根据新的要求对划分标准和工作流程做出调整。

二是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逐步从简单的客户身份识别向客户尽职调查演进。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工作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两者均来源于巴塞尔协议,笔者认为,其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客户尽职调查”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通知》(银发[2008]391号)文中以独立的概念首次出现,其出现频率低于“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尽职调查是在简单的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的基础上,对客户以及开展的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实施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根据划分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持续有效的管理客户。

三是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发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业务系统。大部分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根据公司需求,依靠专门的账户风险评级系统,或实现功能模块嵌入来管理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系统根据地域、客户、产品和服务等项目信息输入,然后对客户进行累进评分,不同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经营需求,划定分值范围,评定风险来进行持续管理和监控。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目前各金融机构执行的划分标准系各公司自己组织制定。不同金融机构划分的标准不同,导致的客户风险划分结果不同。在金融机构内,无论是证券行业还是保险行业,都没有统一的风险等级标准,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进行判定。二是任何方法的标准划分,涉及到从多种渠道获得相关客户名单,如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的恐怖组织、、通缉犯名单及其他禁止性名单。目前省内证券保险行业无法及时获取更新的名单和需求信息,国内没有一个信息供应平台,即使国际上也没有相应一个专供反洗钱成员信息共享的平台,信息获取有延误,或者信息后也无意识重新评定风险,无法达到最大效能的合作。三是系统缺陷和技术支持的矛盾。有些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类管理没有实现系统化、网络化,风险等级划分及管理时效性差且工作效率低下。有些金融机构建立了较完善的风险等级划分管理系统和操作流程,但人工识别、分析、判断投入不足,缺乏科学性。

三、探讨客户风险评级管理科学分析方法

(一)国内现有文献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客户风险评级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对于完善客户等级划分的科学分析方法有重要意义。

1、风险度量图和风险矩阵法

风险度量图。这种方法根据客户、国家、产品和接触四个方面构成风险矩阵,分别度量特定业务关系的风险值,考虑组成因素的特点利用图标分析法汇总将各种风险因素值进行评估,量化客户、产品和国家与金融机构接触方式的风险,金融机构可迅速确定一个业务关系的风险值,从而加强监控力度及调整监控方向[1]。风险矩阵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对风险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评估:风险等级=发生概率×影响[1]。

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多个因素进行评价,并将其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7]。最后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标。通常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来对指标进行合成,其公式为:I=4i=1ωiIi=4i=1ωimj=1ωijIij[2]其中,I表示洗钱风险的最终评价值,Wi是评价指标Ii的重要性程度,Wij是评价指标Iij的重要性程度[2]。

(二)探讨新方法

国内对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的一些研究在定量分析客户风险的同时,引入了影响客户风险的一些因素,包括客户所在地域、职业、交易方式等,将这些因素综合值的计算结果用来划分客户的风险级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反洗钱过程中,影响客户风险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我们无法能够定量到所有因素,这使得反洗钱工作人员在划分客户风险等级的时候,存在一些偏差,而这些偏差,往往影响着最终的等级划分结果。这里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纠偏因子,来纠正由于因素考虑不周全而造成的误差,从而使客户风险等级的划分更加科学更加严谨。本文引入一种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定量分析体系,综合各种影响因素,为提高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以供探讨。

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定量分析体系,是将影响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因素根据重要程度分为主要影响因素(简称主要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简称次要因素),其中,对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处理,每一种主要因素通过权重来调整因素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影响效果;纠偏因子即为次要因素的聚合影响值,用来处理次要因素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影响效果。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步骤如下:(1)构建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定量分析体系;(2)确定影响客户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3)主要因素取值的确定方式;(4)主要因素各因子的权重系数的确定方式;(5)次要因素取值的确定方式;(6)加权合成各因子,计算出客户风险等级得分数;(7)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1、构建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定量分析体系

建立基于纠偏因子的客户风险定量分析体系应该把握全面性、适应性、科学性的原则,全面考虑客户可能涉嫌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各类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将其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客户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此为基础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等工作。首先确定影响客户风险的各类因子,寻找各因子的影响权重,然后将各因子的取值按照权重相加,计算出总得分,即按照主要因素影响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情况,最后将纠偏因子加进去,得出最终客户风险等级。根据预先设定的风险对照表,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类:正常类客户、关注类客户、可疑客户和禁止类客户四类[3](以上分类为参考,也可分为低风险客户,中风险客户,高风险客户,黑名单客户等)。

我们把客户风险定量计算得分的数学模型定义如下:M=ni=1cimi+θ(n>0且n为整数)其中,M为客户风险定量计算得分;mi为影响客户风险定量计算得分的因素;ci为因素mi的系数,其中0<ci<1;∑ni=1cimi为影响客户风险定量计算得分因素的加权值;θ为纠偏因子,是为修正前述加权值的一个纠偏量。2、确定影响客户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影响力大小,我们将影响客户风险等级的因素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见表1)。

3、主要因素取值的确定方式

我们选取的主要因素包括客户所在的地域和国家、客户所从事的行业和身份、受理客户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频率和内部制度健全情况等项目。有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地域和国家风险因素主要关注:一是客户所处高风险地区和国家。高风险地区和国家是指金融自由化程度较高或经世界国际组织或国家公认、严重犯罪活动多发的国家和地区[1]。二是与高风险地区发生联系的客户[1]。客户所从事行业和身份主要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类:一是列入恐怖组织、或通缉名单等黑名单的客户[1];二是政治敏感人物及与其有亲属关系的人[1];三是从事如房地产、废品回收、典当行、拍卖行等现金密集型行业的客户;四是曾被或目前被司法行政机关要求调查其交易行为的可疑客户[1]。办理客户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频率和内部制度健全情况主要根据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对金融机构评估后得到,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反洗钱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反洗钱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反洗钱工作人员是否尽职尽责等。主要因素的确定可采用数值表的形式进行,例如客户所在的地域和国家的取值对照表可按照表2所示进行取值。客户所从事行业和身份的取值对照表可按照表3和表4所示进行取值。受理客户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频率和内部制度健全情况按照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评估得分来确定得分。

4、主要因素各因子的权重系数的确定方式

主要因素中各因子对结果值的影响大小不同,地位轻重不同,因此需要通过重要性程度,即权重将各指标的影响力以数值形式表示出来,通常用小于1大于0的小数形式表示,为计算方便,权重和一般为100%或1。各因子的权重系数主要根据当前洗钱活动发生的情况分析确定,本文采用通常在具体的反洗钱监测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层次分析法(AHP)[5],即求出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根据权重求出客户风险等级的划分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得分,从而求得不同客户的评级。

首先列举n个影响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判断矩阵,该矩阵主特征值的主特征矢量元素的大小表示了各评价对象的优先级顺序。

具体计算权重矢量C的算法是[6]:(1)确定判断矩阵M[6]确定在r种不同情况下的,假设求出在一定情况下的判断矩阵为M=α11…α1n………αm1…α{}mm(2)用方根法计算权重矢量a.计算判断矩阵中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珘C=Πnj=1a()iji=1,2,…,n(1)得到C珘=(c珓1,c珓2,…,c珓n)Tb.将C珘归一化ci=珘Ci∑nj=1珘Cji=1,2,…,n(2)得到(c1,c2,…,cn)Tc.相容性检验λmax=∑ni=1(Ac珓)inci(3)设矩阵相容性指标为=λmax=∑ni=1(Ac珓)inci如果≤0.1就可以认为判断矩阵A有相容性。再次进行以上运算,求得在不同情况下的权重矢量C1,C2,…Cr得到权重矩阵α=(C1,C2,…,Cr)(3)进行层次总排序[5]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可计算出针对上一层而言本层的权重,称为层次总排序[5]。

本文这一过程是由最上层次到最下层次进行的,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经过层次总排序,n层递阶结构的指标因素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合成权重矩阵为Cn1=(c1,n1,c21,n,…,c1m,n)通过以上算法,我们可以得到主要因素的权重系数。

(4)客户风险等级评分表

划分客户风险等级,首先要确定每个客户在主要因素项下的得分情况,得分情况可以通过调查分析取得,汇总后将客户的得分情况构建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主要因素综合评分表(见表5)。综合评分表确定后,利用层次分析算法,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主要因素的权重系数的具体数值。

5、次要因素取值的确定方式

在主要因素的数值取值完成后,次要因素的取值只是对主要因素计算值起到一个纠偏的作用,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取值表。

6、加权合成各因子,计算出客户风险等级得分数

在取得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得分后,根据设定的权重值,将数值代入线性数学模型中,可求得客户风险等级得分值。

7、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计算出客户风险等级得分数值后,根据数值的高低,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等级。

四、完善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第一,制订评价与改进控制风险措施。根据研究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全面分析客户,综合判定风险等级。对洗钱风险控制进行定期评价与整改,逐步建立客户风险等级的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外部环境和业务结构的渐进变化,纠偏的功能逐步完善,从而相应调整客户风险等级与管理措施。

篇4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尚处于空白。

在我国,目前除了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外,几乎没有其他关于电子货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而《电子签名法》主要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只是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从而保证电子货币支付中交易信息和交易对象的真实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没有涉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等相关问题。2005年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旨在规范从银行结算账户发起的电子支付业务,即规范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包括非银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或不经由银行账户的电子货币支付的规定。1999年颁发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虽然规定了储值卡属于银行卡,但对于非银行是否可以发行储值卡却没有明确规定。

由此看来,电子货币的法律框架在我国尚属空白,法律的空白,使得电子货币业务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因此容易出现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情形,纵容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与电子货币业务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

(二)电子货币发行人缺乏严格的资本管制,容易滋生信用风险。

当前我国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潜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一旦信用风险爆发,消费者的货币请求权将无法实现,预付资金和办卡押金可能全部或部分不能得到追偿,从而引发消费者“挤兑”,甚至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风险隐患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发行主体的非银行特性,电子货币业务尚处于监督管理真空,其业务没有实行准入管理,部分多用途储值卡业务的开办,虽然由政府审批,但其业务开展缺乏统一的资本金要求和审慎的后续管理,容易产生经营不善的问题。二是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程度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用约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主体吸存了社会公众大量的预付资金,这种“先接收付款,后提供商品”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的情形,激发发行主体的道德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三)电子货币的负面作用日益凸现。

近年来网基电子货币大量涌现,而且部分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现实的应用,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一是网上“倒卖”虚拟货币冲击正常的金融体系。二是利用虚拟货币经营网上赌场,逃避监管。

(四)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中央银行铸币锐。

就我国目前来看,电子货币是非银行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其主要功能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即硬币和纸币。而现金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代表国家的信用;现金发行是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和垄断职权,现金发行收入(即铸币税)是中央银行的收入之一。一般情况下,铸币税用于抵缴中央银行运营费用;若有剩余,再上缴国库。从理论上看,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现金需求量的减少,从而减少中央银行发行现金的数量,因此引起中央银行铸币税和上缴财政收入的降低。

(五)电子货币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突破了时空限制,其交易具有明显的匿名性、数字化等特征。电子货币的应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洗钱犯罪提供了便利,藏匿和转移赃款变得更加容易,识别和发现洗钱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规范和促进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框架,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

建议制定专门的电子货币管理规定,明确电子货币的概念、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督管理主体;明确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资格;明确各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电子货币的概念而言,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明确电子货币为一种预付储值产品,并限定电子货币具有多用途,以突出监督管理重点。

就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督管理主体而言,可以借鉴港澳关于电子货币的监督管理做法。香港《银行业条例》规定,只有持牌银行才能发行多用途储值卡,非银行服务提供商经过授权,也可以成为接受存款的公司,发行或者促进发行多用途储值卡。《银行业条例》还规定,授权香港金管局(HKMA)监管多用途储值卡,但HKMA必须在监管中寻找一种平衡:一方面要维持支付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碍竞争,抑制社会创新。如果多用途储值卡的发行和使用给支付体系带来轻微的风险,HKMA可以豁免多用途储值卡的核准过程。在澳门,金融管理局(AMCM)则按照《金融体系法律制度》第二十二条中关于成立信用机构的要求,对申请成立发行多用途储值卡的公司进行核准。就电子货币管理规定的具体形式而言,鉴于卡基电子货币和网基类电子货币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存储介质差别,以及即将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涉及非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问题,可考虑单独制定《多用途储值卡管理办法》,将网基类电子货币管理规定内含于《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因为多用途储值卡业务涉及交易数据的清分、轧差,因此也可考虑在即将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中涉及卡基电子货币的管理规定。

就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而言,本着促进竞争和创新的原则,同时考虑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综合权衡是否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发行主体,都应制定严格的业务准入条件。

(二)明细准入管理要求,强化资本约束。

参考澳门AMCM对电子货币准入的审核要求,细化我国电子货币业务的准入条件,并要求申请单位提交详实资料,以评估申请项目的可靠性:一是在系统运行方面,要求申请人提供详细的系统运行流程资料、系统安全信息、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界定、系统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经营连续性计划、系统的独立外部审计意见等。二是多用途储值卡的相关资料,包括预付卡的使用范围,存储金额的限制和每笔交易金额的限制,刷卡交易的审计痕迹,卡的制造、保存、储值、销卡的安排和内部控制,处理争端安排等。三是资金管理安排,包括对储值沉淀基金的管理和投资安排,对储值沉淀基金可能面临的风险管理安排。四是商业计划,包括预计项目启动时间表,系统被公众接受的调查报告,三年的业务预测,包括详细的投资成本、预期收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关于发卡数量、平均储值额、平均每笔交易额、每年交易额的统计数据等。

为保证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能够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建议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实行资本金管制,要求其准入时和持续经营期间,满足一定的资本金要求,例如借鉴欧盟《2000/46/EC》指令关于电子货币机构(ELMI)的规定,规定我国的最低资本金数额,同时规定发行主体持续持有的自由资金应等于或大于当前未兑现的电子货币价值。

(三)完善业务规则,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消除电子货币业务的负面影响。

电子货币的管理规定应明确电子货币的储存限额,电子货币的申领条件,是否可以挂失、转让、透支,是否应对电子货币价值予以计息,是否应有期限限制等。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明确电子货币可赎回,以及赎回的条件;明确电子货币发行主体需根据吸存资金总额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并由商业银行负责对该准备金账户进行监督,非经相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从该准备金账户中拨付资金;对于因第三方支付平台内部形成的电子货币,应要求支付平台必须及时将真实交易资金返还给卖方;并且支付平台不得擅自将交易款项转化为卖方平台内的支付账户余额,变相获取交易资金。为防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滥用预存资金,应限定发行主体的业务经营范围,业务活动范围主要涉及电子货币发行业务与发行以外的其他业务,不得从事高风险业务,或高风险业务投资比重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对于通过电子货币赌博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应界定其刑事责任,以杜绝和惩戒电子货币违法行为。

为切实保障电子货币业务规则得到切实落实,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应采取数据分析、道义劝说、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日常业务的监督管理,规范业务发展。

(四)建立电子货币的统计监测制度,科学分析电子货币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形成电子货币信息对传统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有效参考。

在上述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实施准入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发行主体的非现场监督管理,设计合理的统计监测分析指标,要求其定期报送交易数据,或者开发专门的统计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交易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深入分析电子货币对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实证结果,影响较小的,继续密切跟踪和关注;影响较大的,将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变量综合考虑。

(五)权衡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考虑到电子货币对铸币税的实际影响,建议在上述对电子货币业务统计监测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电子货币管理政策。从长远来看,中央银行不应因为收入问题抑制电子货币发展,而应本着促进创新、提高效率的原则,积极推动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如果采取限制措施,应着重考虑电子货币是否给货币政策实施或消费者权益维护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宏观经济调控或引发了社会问题等。

篇5

你们知道财务年终述职报告怎么写吗?回顾一年来在财务上的工作,你有哪些要向大家汇报的内容呢?好好的反思总结一下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财务年终述职报告,欢迎大家来阅读。

财务年终述职报告1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回顾这一年,在平凡而繁细的工作中,付出了许多艰辛与努力,也有了一些收获与喜悦,重要的是丰富与锻炼了自己,在工作中能够自觉的服从领导的安排,努力的做好财务部的各项工作,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但由于财会工作繁事多、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工作中自己和整个财务部门仍有许多不足,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完善,结合具体情况,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以认真的工作的态度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开票、认证、记帐、结帐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的填报各类月度、季度、年终账务报表、并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及时准确的完成了税务的申报与缴纳,及时且顺利的完成了今年280万的退税工作。

以及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2、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准确的核签公司日常的各类支出,并进行费用明细分类。

及时准确的根据公司的资金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资金预算”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让上层管理者能够及时的了解公司的资金情况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3、对公司各种证件的变更及年检负责,由于公司正处于发展初期,加上经营地址的变更,导致公司的各类证件需要发生相应的变更,除了今年4月份由于本人工作上的疏忽对海关部门没有及时进行变更,导致212单的报关没能按照正常的报关程序进行,好在刘总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及时采用了其它的报关渠道才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此做自我检讨,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严谨以杜绝类似的情况发生。

除此以外其它相关部门的各类证件都做到了及时变更和顺利年检。

4、对于上级领导交待的其它临时工作能够及时的完成。

二、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及新的法规政策,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的工作。

3、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自己顺利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在工作还是有不足之处:谦于财会工作的繁与杂,日常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较多,而深入的探讨、思考、研究财务管理的办法和工作制度较少,导致在工作上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加之财务部门人员的不稳定,以致自己对于整个财务部没有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

四、明年的工作构想及要点:

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逐步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本部门的管理,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本部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

二是加强与各部门的工作链接,包括收汇管理,应付管理,进出仓跟进等,限度地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

三是是准确做好各项财务测算,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的工作即将转瞬成为历史。也希望财务部那些应做而未做、应做好而未做好的工作也随着__年的逝去而成为历史,在新的一年__到来之际,让我们为自己加油,为部门加油,为公司加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最后,我再一次衷心感谢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有了你们这样好的同事,我相信我们的公司明天会更好!再一次衷心感谢公司,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将收获无限的希望!

财务年终述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

您好!

20__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营财务部紧紧围绕公司“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战略方针和“市场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展开工作,在部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工作任务,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__年度工作回顾

1、积极组织部门人员,做好部门工作,具体体现在:

①完成公司日常各项财务核算工作,及时提供有关财务信息。在公司会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互相协作,努力工作,满足两地核算的需要。在办理各项费用报销时,多解释、多理解,同时严格按有关财经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按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

②加强公司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③按时编制报送财务报表,及时反映公司基建经营状况。

④按时办理纳税申报,及时足额交纳各项税款。

2、根据__集团公司管理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管理基础工作

①逐步健全和完善公司财务制度公司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按__集团公司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本公司需要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预算管理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审批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办法、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使公司的财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②修改和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和核算办法,以适应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③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以各种形式促进部门人员不断学习,促进公司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

④实现和完善了异地财务核算,提高了办事效率,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及时。

3、努力把好费用开支审核、控制关,做好公司20__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认真编制20__年度财务、费用预算。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有清理。

4、参与公司合同的谈判及合同条款的审查,及时了解有关合同的内容,以使合同执行到位。

5、积极落实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需要

20__年是电力体制改革年,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均不能按时召开,股东资本金不能按期到位,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我们积极向银行争取贷款资金,至年底累计到位银行贷款资金_万元,其中_行长贷_万元,短贷_万元,_行短贷_万元,_行_万元,_行短贷展期_万元。保证了__水电站按期开工及工程进度对资金的需求。

6、及时办理工程保险,降低工程风险

年月经与多家保险公司商谈,最终与__有限公司__分公司签定了《__保险协议》,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及人员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就今年雨季给__工程造成的损失,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共计取得工程损失保险赔偿_万元。

7、加强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多汇报,多交流,争取各方对财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搞好部门内部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从全局出发,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8、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有关业务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

9、加强政治学习,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与公司签定了“三项责任制”分解落实责任书,年内没有违规违纪的情况。

10、及时做好工程结算,按时办理各项付款。

没有因工程款项支付影响工程进度的现象发生。

11、做好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工作能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12、开展了经济活动分析,及时找出差距,解决问题。

13、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意见和建议

__工程尚需进一步完善工程结算,费用审批程序,明确职责与分工,并力求简化手续,缩短结算时间。如__前期费用支出的审批、__工程结算等。

加强公司预算执行的力度和刚性,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精打细算,力求使工程投资控制在预算之内。

加强财务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目前财务人员严重不足,无精力进行其他工作,请求公司配备增加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使财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20__年主要工作

20__年公司经营财务部主要工作仍然在紧紧围绕公司总体战略,做好资金“收支”两方面的工作,即积极落实银行借款及股东资本金,做好工程结算和项目前期费用结算工作,严格按工程年度计划及预算控制工程支出及公司管理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努力使资金可控再控,最终实现使工程投资控制在预算以内的目标。

总之在今年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还有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在明年的工作中,经营财务部的全体人员定会精诚团结、协调一致与其他各部一起为完成公司全年工作计划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财务年终述职报告3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不知觉一年又过去。春华秋实万物磊峙,又是一收获的季节。按照公司的要求,我作为财务部的一名员工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这段时间我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离开校园来到已三年余,回之三年自己变化巨大,从不懂世事的学生到成为一名敢于奉献的工作者,从寄生于社会到实现人生价值,思想学习进步,工作能力提升,都源于领导的厚爱,公司的栽培;从对码头一无所知到对地区国内外港行业深有了解,乃至产生感情,身为__人而感自豪,能为家乡做出拥有的努力而感自豪。作为一个艰难求索的年轻人,幸运来到码头,来到__,来到我们这个团体,领导无私的关爱信任和支持,为我们打造发展的平台,使我成长进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社会的发展在于每个人的贡献与索取,只有贡献大于索取,社会才有进步,正如我们青港的精神,我们要勇敢的做一名劳动者,有贡献的劳动者。

今年以来,在常主席、总裁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学习就是力量”,盛事不断,面对灾难,群情振奋,顽强拼搏,事业不断推进,效益不断提高,职工持续受益。正是这样好的形势,让我们的岗位得到保证,所以我们应加倍努力,把思想、精神境界提上去,把业务、工作能力搞上去,为公司的发展,自己的美好生活做出拥有的努力,以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汇报如下:

一、总结过去,寻找差距,洗礼思想,净化灵魂

总结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干好工作,回顾一年来自己在思想认识上能够得到提升,都于领导的关心厚爱分不开的,也正是在公司和谐的氛围中,才有自己成长的环境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深知自己距领导的要求和期望,与同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

1、思想境界不高。

思想认识、境界觉悟上有差距,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缺乏“干一流、争第一”的工作劲头。对当前港口发展的形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充分的认识,存在着按部就班的想法和做法,思想深处没有真正领悟和发扬__“三个一代人”精神,对__企业文化的学习还不深入,未能理解其深刻内涵。

2、工作进取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缺乏信心勇气。

工作忙时存在应付思想,对有些工作存在畏难发愁情绪,而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对自己没有高标准、严要求,总满足于工作面上不出事,没有争先创优意识。

(二)学习创新

1、学习劲头不足。

学习不够深入广泛,理论和实践水平不高,知识更新跟不上,业务能力、个人素质进步较慢,离领导的要求、离实际工作相差较大。

2、业务知识不够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财务是公司的命脉,涉及公司的资金、经营运作,服务决策的方方面面,没有对公司的运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双拥。

3、缺乏创新研究精神。

习惯于按照经验办事,遇到问题办法不多,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对领导交办工作没有创新思维,按照老思路、凭经验,虽然完成了,但是没有新的特色、新的亮点,没有去用心用脑想办法、去研究、去解决好。

(三)工作实践

1、工作有浮躁现象,工作热情和干劲不足,工作不扎实、不成熟,让领导不放心。

2、工作中对领导的指示领会不到位,落实尚不坚决,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完全应用到所担负的工作中。

3、业务不精,工作繁忙时,手忙脚乱,业务有待提高,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不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做到对待任何工作都游刃有余。

4、遵章守纪存在不足,对规章制度落实不严、不细,有侥幸心理。

5、有得过且过,满足现状思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逃避公司集体的活动。

二、展望未来,制定措施,勇敢进步,创新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不断努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缺点,鼓足勇气,坚定信念,用心用脑,争取更大的进步,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者。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1、珍惜岗位,企业不会养闲人,每个人的岗位都来之不易,岗位就是饭碗,要加倍珍惜。

合资公司发展迅速,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岗位有轻松孰重,只要立志进步,就要以责任为重,勇敢进步,快速进步。

2、学习思想精神,思想的学习在于趋同,思想的交流在于碰撞。

融合青岛港的文化精神,产生灵魂的共鸣,多思考感悟,让自己的思想和企业的思想寻找一个桥梁,而不是去被动的接受。要感恩戴德,饮水思源。

(二)学习研究,创新发展

1、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实质和内涵,其真谛就是赢得人心。

基础好,领导好,为职工,为社会是__不断发展的基础。领悟企业文化,引导工作,引导人生。工作之余关注企业文化,发展动向,及国内外信息,开阔视野,与世同步。

2、会计主要是核算和监督,财务是让经济活动达到。

西方管理学实现经济活动在__简而言之就是为职工为社会。集装箱运输是高标准化的行业,繁忙的操作是其运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更是其进步发展的动力。码头成本管理、资本运作值得研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理论和实践,多思考。

(三)提高能力,服务工作

1、责任心是把工作做好的基础,用心用脑把工作做的更好。

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都要有个结果,工作亦是如此,既然做就要尽全力完成。把财务收入做好,把领导交得任务做好,把同事交得事情做好。

2、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依据会计准则处理财务核算,加强英语e_cel的学习,支持工作的提升。

3、深入一线学习,充实会计理论,培养管理才能,虚心请教,多思考,多总结,工作中坚决落实领导的指示,担负起工作。

4、大胆工作,积极沟通联系,理为先,情为重,把单船收入对外交往做好,把其他各方面各部门交往做好。

5、保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严格要求自己,力所能及做好后勤,多多参加各项活动。

以上是我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此致

敬礼!

财务年终述职报告4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

一年来计划财务部以__计划财务工作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__业务经营中心为前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狠抓会计业务基础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化解会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积极做好20__年度辖内资金使用、统计、财务收支、非现场监管、反洗钱、账户管理、票据兑付跟踪考核及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现将本年度的具体工作情况,简要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辖内资金使用工作

为了防止发生支付风险,计划财务部负责辖内信用社资金使用工作,实现了全辖平稳支付,稳健经营。

二、认真做好上级行、办事处及银监局和政府部门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

财务部各种报表较多,上报时间要求严格,加上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的各项报表、材料、统计数据等等,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但是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精心安排,认真统算,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各项规范工作的落实

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根据__各项会计法规及管理制度、办法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了各项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各项会计财务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我们每季度对全辖进行了一次格式化、作业式会计工作检查,_月份__组织人员对辖内基层信用社现金、空白重要凭证进行了全面检查。_月份又对全辖的大额支现情况进行了检查,使会计帐务有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四、做好会计核算的指导、监督,严格控制各项财务指标,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

年初,我们按照市办下达的经营计划,对各社制定了全年经营计划。并按月、按季进行认真的测算和分析,更好完成今年市办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

五、及时上报银监局非现场监管系统数据报送工作,严控各项风险指标,化解经营风险

非现场监管系统是银监局对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的重要途径,我们财务部按照银监局“以防为主”的监管理念,组织各社学习对预警指标的计算和通过吸收存款,严控大额贷款,按月结息收息等控制预警指标和化解风险的手段。使各信用社在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不良贷款比例、一户贷款比例等资本充足率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较上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时刻做好反洗钱的宣传防范工作,抓好信用社大额现金备案及上报工作

为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规范反洗钱业务操作,__省__信用社大额数据业务上报系统开始应用,我们专门组织各信用社反洗钱领导小组,反洗钱岗位人员,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和培训,了解国际、国内反洗钱工作形势,国家有关反洗钱的政策和法规,学习反洗钱的识别、上报工作,我们财务部每天对辖内基层信用社反洗钱数据进行录入、审核、汇总及上报。确保操作无风险。

七、按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的要求,严格审核开户手续

严把开户审核关,对于手续完备的,经审核后录入到账户管理系统中,再由市人民银行进行审核核准开户。

八、认真做好专项央行票据考核兑付的跟踪考核工作

我们财务部负责对票据考核兑付后的各项数据的具体测算工作。票据考核工作政策性强,我们每月每季末都要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等项指标进行详细的计划和测算。尽管考核时间与月末结账发生冲突,但我们还是做好了各项考核达标工作。

九、认真做好中和系统上线前的准备和上线后的会计核算工作

为了做好综合系统数据移植工作,我们通过__精心安排,加班加点,较好的完成了移植工作。因为我们理解有限,具体的核算工作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十、20__年度工作计划

1、继续完成财务、会计、统计、非信贷五级分类、财政快报、反洗钱、结算、改革及监测、本级1004等各类报表的填报、汇总及上报工作,同时按月监测各项经营指标、绩效考核完成情况,按季进行财务会计检查。

2、计划在_月末之前,完成账户联网核查工作;

在_月份进行一次“银行卡”业务培训,_、_月份搞两次会计培训及赛帐活动并按季做好格式化检查工作。

3、积极配合网络中心完成“__工程”各项工作。

4、根据“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监管要求,针对信贷五级分类单轨运行的情况,做好来年呆账准备、应付利息、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计划,并按季度列账,以逐步达到准备金提取的标准。

5、做好呆账核销工作:

一是要积极配合风险管理部门加大呆账贷款核销。

二是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对已核销贷款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工作。

6、积极协调市区级财政对__年年度度风险准备金政策的落实工作,力争补贴按时足额到位。

7、与国、地税部门沟通协调各项税费减免、纳税申报等相关事宜。

明年我们除了一如继往的做好上述工作外,将全力以赴做好综合系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还要开展账户管理、会计核算、费用列支、现金等检查工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严格按照__省办事处及__的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克难奋进,开拓进取,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此致

敬礼!

财务年终述职报告5一、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观念

古语说:“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要做好财务经理的工作,必定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这一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全心全意为大局服务的思想。

二、学习上: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学习增长才干,能力成就事业。新时期赋予新使命,“十二五”的到来,要求我们更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上我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外,也能把握实质、抓住精髓,重点学习了有关财务分析、预算分析、审核签字、税收检查、以及内部控制的知识,努力把它做到了学深学透,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自己做好各项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我熟悉和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与时俱进。

三、工作上:抓重点抓落实,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财务经理,我始终坚持“落实工作,狠抓重点”的理念,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以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时刻牢记了自己的职责,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做到了办事不越权、不越位,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在工作中能按照轻重缓急认真安排和妥善处理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职责。

(一)以会计工作为基础。一是夯实基础工作,按时上交了报表,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逐步完善了财务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同时,也利用分公司进行财务基础工作自查的契机,对20__年9月至20__年4月会计期间2892份会计凭证进行了检查,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记账凭证中的签章手续、收付款凭证盖“付讫章”等手续;二是利用国家税务局发票检查的契机,对2020-2021年5月份的发票进行了检查,建立了发票管理领用存登记审批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了财务档案管理规章,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完成了20__-20__年档案,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二)以分析工作为主体。财务分析工作是财务人员每季度的必需工作之一。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不断发展,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也有所改变。在工作中,我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转变观念,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用“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市场状况、销气类型、用户类型”作为基础,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认真贯彻落实制度,细心测算,从而保证了每月的预测数与实际数误差在5%以内,较好地完成该项工作。

(三)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在工作中,我做好了预决算以及管理工作,同时,按照公司“保证生产、安全支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和“效益优先、成本之上”原则,严格执行了预算管理,并以“事前有预算,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分析”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做好了本职工作。同时,我们也细化了财务审核签字流程。并按照昆仑公司的内控精神与《昆仑公司管理制度》等,将内控与各项工作相结合,每月终结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四)以内控建设为主线。内控的关键在执行,执行的主体在岗位。在工作中,一是我以风险为导向,不断夯实内控管理基础工作,并按照公司部署,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为标准,积极推行内控学习,全面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积极宣贯内控知识,不断加强了对内控管理员的培训,通过组织学习,全面梳理了业务流程,熟悉流程及风险控制点,从而实现了从“要我搞内控”到“我要搞内控”的转变,使内控体系的建设达到了初步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将每一项业务活动落实到授权、主办、核准、记录和复核等控制点,通过流程控制以保证业务处理程序高效进行。二是我们凝心聚力,分清职责,积极配合、沟通、协调,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着力营造了同事之间,工作上互相支持,人格上互相信任的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让我们内控工作在今年总部组织的测试中,得到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都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五)以沟通协调为方法。财务工作每天都离不开资金的收付与财务报帐、记帐工作,这是财务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20__来,我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公司资金流量一直很大,现金流量巨大而繁琐,本着“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各项资金收付安全、准确、及时,没有出现过差错。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将以财务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财务核算工作中我尽心尽力,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为公司节省各项开支费用尽自己的努力。

(六)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在工作中,我注重协调,不断加强团队建设,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的工作。工作中能够按照轻重缓急认真安排和妥善处理各项工作。在工作和事业面前,我坚持顾全大局,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工作上做到了办事不越权、不越位,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协助总监发挥好决策参谋、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四大职能”,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层次,真正做到了让领导放心、上下级称心、全体员工顺心。一是把德才兼备之人用在了重要岗位;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整顿思想,通过不断学习,丰富了财务人员税务知识,提升了财务素质;三是开展了团队活动,增强了整个财务部门工作的协作性,强化了各岗位财务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各岗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从而在做好了团队建设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四、立足自身查找差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顾过去的工作,我深入挖掘在思想观念、工作定位、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一是在工作定位上有局限性,综合分析危机的能力离上级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有时在工作上易产生急躁情绪,缺乏冷静慎重思虑。三是管理工作仍有待加强,创新性与灵活性没有统一运用。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今后工作中去完善和提高。

五、立足现在展望明天

篇6

上半年在市联社办公室和联社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人少、事杂、任务重等实际困难,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协调服务为手段,以宣传调研为介质,以促进业务发展为宗旨,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紧紧围绕联社全年工作和领导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充当参谋助手,强化枢纽作用,充分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心枢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和工作任务,为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的职能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参与全社经营,为好领导的参谋长。

为领导出谋划策,协助领导搞好内部管理工作,办公室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是积极参与全社经营。年初,紧紧围绕理事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结合掌握的实际情况,主动出主意、想办法,超前服务,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分别于年初及季初草拟全年工作安排和季度工作安排,积极协助其它科室出台考核和管理办法;同时结合季度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狠抓督促检查,确保了工作措施的贯彻落实,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全社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协助领导加强内控管理。靠人去管人,只能管一人,靠制度管理人,才能管理全面。因此,上半年,我们按照领导的意图,紧密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加强内部管理为重点,以规范操作行为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并狠抓落实。首先按照《忻州市信用联社构建内控管理办法体系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继续完善了劳动用工、绩效考核、授权授信、不良贷款清收等内部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工效挂钩,目标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修改完善了车辆管理办法和办公物品、计算机销耗材料等领用管理办法,逐步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按照规定落实了目标责任制的贯彻考核力度,规范了临时用工、职工请销假、车辆管理、消耗材料领用等内部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为确保联社机关工作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当好领导的勤务兵。

办公室工作的另一大特性就是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员工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办公室人员要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办好勤务兵角色。为此,我们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坚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一是加强票据兑付的考核管理工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作为票据兑付的主要负责部门,我们办公室承担着票据兑付考核期间所有资料的撰写工作,为了圆满完成这项工作任务,我们认真学习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文件、央行票据兑付考核讲义和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操作的有关办法,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央行票据兑付考核办法和已置换资产清收与处置考核办法,划分了科室职责,细分了岗位任务,下达了清收与处置任务,明确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各岗位、各科室及各基层社对票据兑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了票据兑付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我们综合办公室按照人行和银监部门的考核要求,每季末及时向人行报告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施进展情况,并认真归纳总结上年工作成绩,及时向社员和社会各界披露了信用社业务经营、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建设、大额贷款投向以及不良贷款清收等情况,使社会各界对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及内部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促进了社员关心、帮助信用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较有效地推进了改革进程。

二是积极协调处理代办站干集体上访问题。撤销代办机构,建立信息联络员是去年11月份按照银监会有关精神,防范案件风险的一项措施,但由于在撤销代办站时未考虑1993年由原农行和信用社共同制定的扣收站干养老金问题,从而引发全县代办站干集体访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上访站干,主动查依据、讲政策,并多次深入基层各社走访站干,耐心解释政策,寻找解决途径,在历时两个多月,多次咨询劳动、仲裁、法律部门,充分与上访代办站干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了解决共识,并制定出台了解聘代办员养老补贴办法和解聘协议书,指导、督促各社解决移留上访问题。至目前为止,除个别代办站干要求保留劳动关系的认定权利外,原扣收的代办站干养老金问题已经得到圆满的解决。

三、努力拓展信息宣传源,当好领导的智囊袋。

上半年,我们针对全县写作人员匮乏、办公室人员配备不足、联社重视不够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强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宣传调研工作,积极为领导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宣传源。我们在积极要求联社配备写作人才的同时,不等不靠,主动想办法,定措施,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成立了由分管主任主抓,临时抽调基层2名有写作基础的同志参加的信息宣传工作小组,由全县17个营业网点聘用联络员,建立信息直报点,重点负责动态信息的反馈,由小组成员负责采集、撰搞进行重点宣传,有效解决了办公室宣传工作渠道闭塞、信息不畅、唱独角戏的问题。

二是严格激励考核,调动全员积极性。一是继续完善宣传信息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宣传调研工作考核办法》,分解下达了宣传调研任务,要求各社每月至少向办公室反馈信息三条,对于有价值的信息,由办公室组织人员协助其采集、报道。二是实行严格的登记和考评制度。将信息宣传工作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季度和年度效益工资考核内容,实行季度汇总考核和年终总评。

四、改进作风,练好内功,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办公室职责主要是搞好服务,因此,服务是办公室的根本职能。为此,上半年我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自觉培养吃苦精神,甘作无名英雄,始终将服务贯穿于办事、办文、办会的全过程,力争使领导满意、部室满意,基层满意。

1、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和文明服务活动。省联社组织开展五讲五树五跨越学习教育和文明服务月活动以来,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阶段任务,落实了工作措施,确保了活动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分管主任主抓,综合办公室具体承办的学教活动领导组,制定了学教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召开动员会议,号召全县干部员工深入开展五讲五树五跨越学教活动和文明服务月系列活动,在全县农村信用社掀起了活动热潮。

二是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造宣传声势,共印制悬挂标语30余条,印制宣传资料10000余份,并充分利用主题日开展反洗钱活动,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信用社业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全员的反洗钱活动知识。

三是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在活动中,我们及时为全员购置学习用具300余件,发放学习手册160余册,并要求各社以社为单位办起了学习园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严格了学习考勤记录,明确了学习要求,并组织联社机关人员利用班前半小时对五讲五树五跨越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集中学习,并对照制度要求,写心得,寻不足、找差距、认真进行整改。通过认真开展五讲五树五跨越学习教育和文明服务月活动,使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社容社貌明显改观,实现了先进带后进,服务促业务,质量求效益的目的。

回顾上半年工作,我们在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工作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宣传调研工作差距很大,机关事务等工作还须加强等等。对此,下半年,我们将在联社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抓好信息调研工作,为领导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下半年,在信息调研方面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联社中心工作,拓展信息反馈和调研的深入。选准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信息的收集、梳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形成有观点、有建议的第一手材料,及时反馈给联社领导和上级信合管理部门,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提高综合信息和调研的质量,信息调研做到言之有物、反映实情。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对关键性问题作深层次的综合分析,力求做到立意高、范围广、有深度。三是健全信息网络,明确专人负责,促进调研质量的提高。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力量,办公室将从全辖物色2名以上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同志从事此项工作。将文字材料和信息目标分解到联社科室和各信用社,并纳入联社综合考核目标。四是开展农村金融调研活动。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深入开展调研。围绕省、市联社下达的调研任务,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金融调研活动。

(二)抓好宣传工作,进一步树立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一是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信誉和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把全辖开展的信用乡、村、户建设活动和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二是及时宣传各项工作的突出业绩和工作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三是积极主动与新闻单位搞好配合,抓住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一切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为农村信用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抓好工作制度的落实,促进机关办公规范化。坚持务实、节约、高效的原则,对每项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心组织,细心安排。加强与各科室、各岗位的密切配合,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进一步提高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努力把从各方面获得的情况和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联社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主动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呈,及时反映基层的热点和业务发展动态及员工的意见。积极创造条件,使机关办公尽快实现电子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篇7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和压力测试简介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简介

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联合推出并通过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inaglCial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me,缩写为FSAP),该规划是通过对金融部门的稳健性、金融监管结构的效力和能力以及金融部门基础设施的健康性进行全面的评估,旨在找出金融体系的优势和薄弱环节,进而使金融体系在短期和长期的运营过程中能够更有弹性地应对冲击,并确定发展的优先顺序和设计合适的应对策略。

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包括充分的宏观审慎监测、有效的监管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三大要素,FSAP就是从这三大要素来评估一个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是否稳健。具体如下:

宏观审慎监测评估。FSAP对宏观审慎监测的评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宏观经济因素的评估,即识别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潜在宏观经济风险,如经济增长下滑、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部经济脆弱、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的急剧波动、信贷和资产价格上涨、金融市场的传染效应及其他因素(如指令贷款和投资,政府对银行体系的隐性补贴)等等。二是通过对金融稳健性和市场指标的分析,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消化损失的能力。其中金融稳健性指标(FSIs)包括资本充足性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稳健管理性指标、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市场风险指标等;市场指标(MBIs)包括股票价格(或收益率)、利率、汇率、住房价格(或收益率)等指标,同时也包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健康指标(如负债股本比率)等。虽然FSIs是宏观审慎监管分析的基础,但由于其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基础的,因此具有时间追溯性、低频率和仅能反映表内信息等局限性,而MBIs涵盖了市场参与者对于特定资产或衍生品价格的判断和理解,其前瞻性、高频率和对金融动态的市场判断和预测是对FSIs很好的补充。三是压力测试,即分析极端但可能发生的市场冲击给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造成的影响(详见表1)。

有效监管评估。FSAP对有效监管的评估是对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的关键性监管标准进行评估,具体的评估标准主要有: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保险核心原则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证券监管目标核心原则等。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评估。FSAP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评估包括对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支付体系、反洗钱、会计准则、公司治理和安全网等方面的评估。具体的评估标准主要有: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的良好实践准则(MFP)、支付体系核心原则和证券结算体系建议(CPSS)、反洗钱与反恐融资(AML-CFT)法律准则、会计和审计标准等。

压力测试简介

根据IMF(2004)的定义,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指一系列用来评估一些异常但有可能发生的宏观经济冲击对金融体系脆弱性影响的技术总称。压力测试是在FSAP框架下对FSAP的评估进行的补充,可以进一步证实FSAP的一些结论。在微观领域,一方面压力测试具有能评估某些小概率事件对银行经营或其所拥有的投资组合可能造成的影响的优势,可作为金融稳健性指标(如CAMELS)中风险度量工具VAR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压力测试能帮助金融监管者更好地监管个别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发达国家监管当局都要求所属银行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规范建议进行压力测试的工作,并在银行业年报中加入压力测试分析,使投资者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及风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达到资讯透明化和公开化的原则。

2009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是巴塞尔委员会首次的专门的压力测试监管文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对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压力测试要求。文件要求银行开展覆盖全行范围内各类风险和各个业务领域的压力测试,提供一个全行全面风险的整体情况,以便促进风险识别和控制,弥补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的不足。

压力测试的风险类型和运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压力测试在国际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其测试的风险类型、可能的冲击和运用的领域如表1所示。

压力测试的步骤和方法。实施压力测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一是根据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确定风险暴露情况及内外数据的可得性,定义纳入压力测试的机构和资产范围;二是以可能发生的经济冲击为基础,假定相应的冲击类型,并进行压力情景设计与校准;三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四是对压力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解释,主要分析每一种相关的经济冲击为什么会对金融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改进;五是采取监管行动,即根据分析结果决定采取的预防补救措施,以处理测试中发现的潜在风险。

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还可能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如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等。敏感度分析即单一因素分析,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利率的变动以及汇率的变动,各国对于上述因素变动幅度的设定是不同的。情景分析即多因素分析,主要考虑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GDP下降造成的冲击,表现为多种因素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情况、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等。情景分析又分为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两种类型:历史情景运用在特定历史事件中所发生的冲击结构进行压力测试,假定情景使用某种可预知的发生概率极小的压力事件进行测试。实际上,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同时使用历史情境和假定情景测试。

金融稳定评估与压力测试的国际比较

FSAP的评估标准和结果

截至2007年,FSAP已对115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还有25个国家或地区完成了更新评估。参与FSAP首次评估和更新评估的国家数目及区域分布见表2。IMF中规定的FSAP的评估标准和准则包括BCP、CPSS、IAIS、IOSCO、CPSS-IOSCO、MFPT、AML-CFT等,虽然各国在参与FSAP评估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和准则有所不同(见表3、表4、表5),但从评估的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各项评估标准和准则的

遵守和合规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压力测试的国际比较

国际典型的压力测试系统和实践。在FSAP项目的协助下,压力测试方法成为其成员国政策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2007年7月“压力测试和金融危机模拟”(Conferenceon Stress-testing and Financial Crisis SimulationExercises)会议在法兰克福召开,IMF和欧洲各国央行官员就各国(或地区)压力测试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交流。

比较典型的宏观压力测试实践系统有IMF和世界银行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压力测试系统、奥地利央行的SRM测试系统。其中后两者都是在FSAP压力测试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SAP框架下的压力测试主要由信贷、利率、汇率、流动性、操作风险及风险传染模块组成。风险情景、影响指标的设计依赖于各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数据可得性。根据IMF对各国金融稳定报告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各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包括压力测试的占总体稳定报告的百分比为55%(见表6)。各国开展FSAP压力测试覆盖的机构也有所不同,有的国家是针对所有银行,有的国家只针对大银行或具有系统性重要性的银行进行压力测试,还有的国家压力测试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见表7)。

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比较成熟,该测试系统强调由上到下法,强调对多重金融风险传染渠道的分析,研究市场微观主体(居民、企业、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但实践中对数据要求很高。本次金融危机中对北岩银行的倒闭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奥地利央行的SRM测试系统采用银行间双边头寸网络模型来描述传染效应,在实践应用中对数据的要求不是很高,可操作性较强,但是该模型只考虑了银行间简单的相互关系,对传染机制考虑不多,也没有考虑反馈效应。

目前,各国在运用各种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趋势:一是国家当局和单个金融机构在设计和运用压力测试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二是对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已经增加到包括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三是数据的可得性经常会决定使用的方法和测试的复杂程度;四是各国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使用宏观模型来校准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情景。

中国的实践

随着FSAP已逐步成为被广泛接受的金融稳定评估框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对其成员国监督的重要手段,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03年9月,中国银监会响应FSAP项目要求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展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准备金调整、不良贷款变动对商业银行资本金和盈利的影响四个子课题的压力测试。其模型设计分别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负责,银监会汇总修订后,发各银行自主开展压力测试,并撰写压力测试报告上报银监会。内容包括测试的目的、方法、数据口径和来源、结果、原因、对策和对抗风险能力的评估等。并在2004年实施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明确了有关压力测试的设计、实施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其后实施的相关部门法规中压力测试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银监会再次要求各个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进行了地产贷款综合风险和个人贷款专项风险两方面的压力测试。2008年又选择部分中小银行对流动性进行压力测试的跟踪监测。同时,对于2009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9家试点银行来说,压力测试更是有严格的要求。

但受限于国内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和人才的不足,对压力测试的推广工作收效不大。2007年银监会再次组织各大商业银行到普华永道接受压力测试技术培训。同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和IMF在大连又联合举办了“FSAP和金融稳定分析国际研讨班”,组织各省市分行系统学习FSAP和压力测试的原则和操作方法。2008年初,总理接见IMF总裁卡恩时,表达了中国加入FSAP的意愿。虽然我们在压力测试方面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但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系统稳定性报告(2008)》的内容仍缺少压力测试内容,这不利于我们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做出正确评价,并据此制定出符合实际经济金融情况的政策。

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压力测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压力测试的开展;二是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严谨的、能够通过各种统计检验的宏观经济模型,因此在进行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时通常套用他国模型,很少加入我国特殊的因素变量,情景设定的偏差会影响后续压力测试的质量;三是人才储备方面有待加强,鉴于FSAP和压力测试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金融机构,都需要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才能完成,而我国当前金融行业中从事风险管理的队伍仍然比较薄弱。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要顺利加入FSAP和有效开展压力测试,必须尽快解决好以上问题。

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体系都处于不断变化和成熟的阶段。尽管到目前为止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经济危机对我国的金融系统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但是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幸免的根本原因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超出国际先进银行,而是相对独立和保守使然。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中国银行业必须面对这一挑战,没有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和方法是绝对不行的。FSAP项目和FSAP框架下的压力测试为金融部门的稳定和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而客观的分析方法,有助于识别金融体系的发展优势、弱点和潜在的风险,明确发展需求和需要改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帮助制订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增强金融体系应对冲击的能力,提升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所以,已经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稳定和风险管理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结合目前推行的新资本协议(Basei II)的试点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建设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压力测试系统,从技术层面上加强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另~方面在时机成熟时积极加入FSAP,这将会给金融部门一个客观的评价和综合的审视,有利于识别金融部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银行业的监管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国际相关规则的制订中反映中国的声音。但是也要注意到FSAP的评估建议不能完全考虑到国家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应该尤为注意以下几点:

关于新型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尽管压力测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立足于我国的微观金融机构,但监管当局应协助金融机构树立风险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逐步使压力测试等新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规范化。这需要政策当局结合金融实务界现行的需求与做法,制订符合本国金融业发展要求的规范标准,要求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特点制订各自的压力测试方案,并建立定期检查和汇报制度。由监管当局出面组织压力测试的相关培训,帮助各金融机构建立压力情景所需的风险因子模型。

关于数据可得性。商业银行要尽快着手建立压力测试数据库,积极推广压力测试技术。数据库的建设属于基础性工作,它是展开量化分析的前提条件,对于开展压力测试而言更是不可或缺。要尽可能长的收集经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对口径发生变化的,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整。

关于宏观经济模型。加大宏观经济模型的开发力度,构建和完善中国金融稳健性指标体系(FSI)和早期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在积极借鉴国外压力测试技术的同时,要努力消化吸收,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压力测试系统。建议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牵头,组织金融机构、高校、研究机构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尽早开发出我国的宏观压力测试情景和结构模型。构建和完善中国金融稳健性指标体系(FSI)和早期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加快中国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数据库建设,为我国宏观压力测试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

关于压力测试分析报告及其保密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将压力测试部分分析结果作为金融机构财务报告的项目之一。对于保密性要求,可参照英国及加拿大的现行做法,动态清偿能力及动态资本充足性测试的结果被列为机密文件,测试结果报告仅交送监管机构及董事会,并不对外公布。动态财务分析及其他方面的专项压力测试报告,可列入公开财务报告,使股东及其他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前景及风险,有更深的认识。

篇8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执行力;央行文化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6-0068-0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完善、金融业全面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和系列金融改革等新形势使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空前突出,对央行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行也因此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央行文化建设促进央行履行三大职能,使宏观调控效能达到最优化。

一、组织文化与组织的执行力

1.组织文化的内涵

对于组织文化的定义,学界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主要有认为组织文化是优势的价值(Deal&Kennedy,1982)、团体规范(Kilmann,Saxton&Serpa,1985)、组织哲学(Ouchi,1981)、共享的信念(Lorsch,1985)、心智模式(Hofstede,1980)、组织策略(Weick,1985)、组织气氛(Schneider,1990)、组织灵魂(Gallagher,2002)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沙因和斯蒂芬・罗宾斯。[1]沙因(Schein,1989)认为组织文化是特定群体所发明、发现和发展的,用于学习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问题的基本假设的形式,其运作良好则成效显著,因而它们成为教育员工用以知觉、思考和感受组织问题的实际方式;[2]罗宾斯(Robbins,2001)则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意义体系(价值观)。[3]20世纪80年代中期,组织文化理论传入我国并很快兴起研究热潮,关于组织文化定义,陈亭楠(2003)的观点得到较多认同。他认为,从广义上看,组织成员所认可的企业、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企业、组织文化则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意识形态。[4]

对于组织文化的作用,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具有五个功能:(1)界别,即异于其他组织,成员共同持有使他们异于他人的意义体系;(2)传导认同感,即使成员认同组织及其意义体系,并由此产生自我认同;(3)促使承诺的产生,使个人置组织利益为优先;(4)增进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意义制定与控制机制,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5]

综而观之,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定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产品器物和隐含的理念假设,组织通过这些文化来整合内部的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目标执行环境,进而实现组织管理效能最优。

2.组织文化对组织执行力的影响

实现组织管理效能最优,执行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组织文化极大地作用于执行力的生成和效果。有效的组织文化对于组织执行力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1)组织文化提供了一套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沙因认为,组织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假设系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系列转变,直接影响执行力的效度。这种隐形假设系统更应该体现在组织的成文理念及制度中,并予以实施。

(2)组织文化提供了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组织文化为执行提供标准、规范、目标,要求成员关注细节、以结果为导向,同时为应急情境提供了假设执行模式,成员借鉴和应用曾经的范例、隐含的价值假设、已有的制度规章来有效处理应急事件。

(3)组织文化提供了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行为系统。规章制度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组织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如果成员在执行过程中仅仅满足于最低标准,而未能发挥自主、创新精神,目标执行效果是永远难以企及最优。故而当一个组织以人本导向、结果导向等为行为方针、制度思想、激励机制,并以此引导建立被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行为系统,则对组织及成员执行力的最优化影响巨大。

(4)组织文化提供了组织心理契约系统。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关系,表层上依靠劳动契约维系,深层次里依靠心理契约维系。当组织的各种系统尤其是价值系统与成员的期待视野达成某种近似的契合时,成员会自觉地把个体价值、目标、追求融于组织之中,并内化为执行动力,最终形成高效的执行力。

二、央行组织文化的特性

央行的组织特性是国家机关,央行的文化具有行政文化的特征,但央行不同于单纯的行政机关,它的金融行业属性和相关金融业务,使其又具有金融企业的文化色彩。总的看来,央行文化明显不同于一般行政文化和金融企业文化,而有其独特特征。

1.以宏观经济金融调控为核心价值体系。相比企业的利润导向价值体系,央行则以公共管理服务为价值本位,且作为公共行政部门,并不同于一般政府部门普通公共管理职能,宏观经济金融管理调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构成央行的核心价值,区域央行的发展愿景、价值体系也相对独立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等。

2.兼具命令型机关文化和企业的高绩效文化。基于总分支行体制和科层制组织结构,央行分支行只能作为派出机构贯彻上级的决策命令,机关内部注重上传下达,并以之开展各项工作,具有典型的机关文化特征。同时央行以管理服务业务为核心构建企业型绩效导向文化,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三位一体,良性循环促进。

3.学习度较高。基于央行职能和部分金融行业属性以及业务工作与经济金融的紧密联系,央行组织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相应的是组织成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学习宏观调控政策、经济金融分析、调查统计、信息以及法律、管理等知识。此为一般行政部门所缺乏,也不同于企业组织的技能性学习。

4.独特的执行文化。在由上至下阶梯式传达执行组织决策过程中,不同于一般行政部门以单一行政约束性干预手段执行上级决策为目标,央行分支行可在总行政策范围内,利用部分自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征分解上级任务,应用非约束性工具(如道义劝说、窗口指导等)引导落实。

5.管理型和服务型文化交融。央行宏观调控管理职能和经理国库、支付清算、反洗钱、信贷征信等业务生成了央行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相比企业的营利,央行服务总体上具有公益性质,一般行政部门则主要以管理职能为核心,服务项目少且服务理念缺位。

6.作用于公众社会市场化、间接化。与企业主要以产品服务于社会和一般行政组织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不同,央行行为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等工具以市场化方式间接作用于社会。

三、当前央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央行文化特性,可以发现当下央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

1.文化界别特征模糊。在文化实质的界定上,将央行文化理解为金融文化、企业文化,操作成文体活动、思想政治活动。央行文化缺乏鲜明的文化识别点和组织界别特征。这不但影响到员工的身份、工作界别,而且影响到社会认知。如很多社会公众分不清“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更谈不上对央行职能的认识。

2.执行文化虚弱。一些分支央行责任机制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同时由于央行管理、服务定性定量考核比较困难而使科学的执行考评体系缺位,目标执行缺乏制度保障,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较低。

3.注重央行文化的视觉识别建设,忽视理念、行为的形象建设。如仅关注行徽、行名等的统一,习惯喊口号,过于注重对建筑等硬环境的建设,组织文化雷同而缺乏地域特色;一些行员对央行职能认识模糊,不注意行为形象、服务形象,对外监管、服务行为不规范,违纪甚至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4.落后的组织文化阻碍组织变革有效性的充分实现。有些基层央行存在着文化惰性及组织价值理念变成僵化准则的现象,尤其在监管职能独立后,一些员工尤其是个别领导者仍未能由监管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再如一些行员不理解人事制度改革、岗位任职资格考试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央行履职有效性。

5.人本导向较弱,文化稳定性较差。尽管央行提出“五型”干部理念,但是部分基层央行的、平均主义削弱了人才激励作用,制约了员工主动性和工作创新。尤其是基层央行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的老化,组织与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匮乏使执行央行职责的能度、效度大打折扣。

以上问题及其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央行文化的深入开展,直接影响了央行管理和履职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及基层央行执行力的提高,重塑央行文化势在必行。

四、建设央行文化的路径选择

根据沙因、罗宾斯的组织文化模式以及陈亭楠、李健等学者的理论观点,[6]针对央行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重塑央行文化。

1.以塑造具有央行特色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央行精神文化

组织文化的首要功能是界别功能,即异于其他组织,成员共同持有使他们异于他人的意义体系,所以央行精神层面文化建设,核心是确立央行价值意义体系。构建精神层面央行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确立共同目标,缔结共同愿景。一是基层央行与总行工作目标协调一致,即有效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及构建金融生态。二是基层央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三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组织文化的功能之一是促使承诺的产生,使个人置组织利益为优先。所以,以规定、培训、活动等形式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央行目标融合在一起,将个人发展愿望寓于央行发展规划之中,进而达到全体员工对央行共同目标的高度认同,通过确立共同目标,激励员工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发奋努力。

(2)树立标准价值理念,塑造共同价值观。央行的价值理念应包括:一是就央行的职能而言,央行价值理念应将国家利益、宏观利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而不是将本行业、本单位的局部利益作为最高价值;二是就个体的价值观念而言,央行人应该具有被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树立标准的价值理念,使央行人在工作上和思想上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判断标准;三是结合国家理想信念教育,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理念等,强化央行价值观。

(3)构建行为方针体系,形成共同行为理念。行为方针是组织愿景、目标和价值体系的反映,直接指导着组织行为的应用。央行行为方针主要包含服务方针、质量方针、人才方针、管理方针、团队方针、创新方针、执行方针、激励方针等,基层央行要依据目标、环境、习惯、组织结构等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各具体方针,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分析、归纳、提炼,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并以制度机制为保障,成为全体行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方针体系,并最终内化为共同的行为理念。

2.以塑造执行文化为重点,构建央行行为文化

基于央行职能,央行行为要求关注细节、以结果为导向,以高效执行力完成履职目标。因此,以塑造执行文化为重心,培养创新精神、学习精神,构建央行行为文化。

(1)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的组织文化对于央行十分必要和迫切。基于提升央行宏观调控水平和服务效能、有效履行央行职能的需要,基于提供平台实现行员个人价值、构建活力央行的客观需求,目前应加强培育行员的创新精神,结合单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理论研究、服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特色创新。

(2)培养学习精神。一是激活个体。央行各级领导倡导树立学习文化导向,建立合理的学习制度和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如建立图书室(库)、提供学习经费等,有效鼓励和促进员工个体学习。二是团队学习。通过发扬民主精神,共同协作,以团队学习提升央行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教育培训。当前应重点抓好干部职工的修养水平、敬业精神、履职能力,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使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要求,同时抓好专业培训,突出金融分析、统计、计算机、信息报导、会计等专业内容。

(3)培养执行文化。需要建立五种机制:一是目标机制,制定执行的目标、内容、计划。二是责任机制,明确执行目标的具体岗位、责任人及其权责。三是监督机制,相对独立的部门督办执行进程并及时向上级反馈、提出意见或建议。四是评估机制,全面客观评价执行目标、过程、结果、效果,并提出激励意见。五是激励机制,针对评估结果按照激励标准予以正向或负向激励。

3.以人本导向为基点,构建央行制度文化

制度是组织有效运转的保障,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作为行政机构,央行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刚性较强,业务性管理制度弹性较小,内部管理制度的自主操作空间则相对较大,也最直接地影响到央行履职效能,管理方针、风险控制、人才方针、创新方针、激励方针等构成了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制度的制定,具体而言是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具有人本导向。一是以发展员工的主体性、促进员工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员工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确立制定制度的根本宗旨。二是通过民主管理渠道,让干部职工参与制度建设,实现从被约束对象到制度制定者的角色转化,进而提高对制度的认知程度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尤其是涉及员工重大利益如工资制度改革等制度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策需要行员的支持和参与。三是把硬要求和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摒弃一些刚性的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宽容、激励、对话、帮助等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这也是防止央行组织中潜在无形的文化,如次级文化、弱势文化、圈子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和谐制度环境的客观需要。

4.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心,构建央行物质文化

根据沙因组织文化模式,物质文化是员工提供央行服务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央行物质文化的建设应加强以下几点。

(1)提升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监管职能的分离,使央行进一步向服务型机构转变。基层央行应强化服务意识,依托现代科技为金融机构、社会提供征信、外汇、支付清算、国库、统计及区域金融运行形势分析等优质服务。履行央行的现金、外汇、账户、反洗钱、征信等管理职能,依法行政、有效实现管理目标,也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办公、学习、生活环境。在央行内部不断加强行容行貌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和活动场所,改进形象标识和文化装饰,加强阅览室、生活娱乐设施等的建设,改善职工福利,创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无形地传导认同感,增强央行凝聚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 李成彦.组织文化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6).

[2] Edgar. H. 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3rd ed. [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3][5] Stephen P. Robbi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 张凤勤,唐小惠.注目央行文化[N].金融时报, 2005-11-25.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Bank Based on Organizatio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ZHENG Cai-lin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ikou Central Branch, Haikou 570105,China)

篇9

新年伊始,离岸市场人民币(CNH)即上演了一出过山车行情。

短短几天,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从大幅升值逾2.6%至6.78区间,到贬值1.8%再次突破6.9。此番异动与美元调整有关,不过,人民币调整幅度明显更大,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偏紧放大了短期空头回补的需求,引发了踩踏效应。

在此期间,香港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H HIBOR)隔夜品种暴涨至61.33%后,很快又回落至2.76%。

有观点认为,借贷成本的上升是央行有意为之,以打击离岸人民币做空者。但央行否认了干预香港人民币市场的说法。再者,美元指数其时也在掉头向下,且人民币HIBOR在上年12月便已处于较高的水平,最后一个交易日隔夜利率已逾12%,央行并没有出手的必要。

其实,人民币离岸市场流动性本身并不稳定,波动幅度还很大,在整体流动性供应偏紧的条件下,原本就很小还大幅缩了水的人民币离岸池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许仅仅是一块小石头的投掷便能带来地震般的效果。

易受扰动的离岸市场

回顾CNH HIBOR自以来的走势,可以看到,其波动幅度明显偏大。2013年7月以前,波动程度不逊于在岸的SHIBOR,此后,在岸流动性管理水平因“钱荒”事件的警示明显改善,SHIBOR整体表现平稳,而CNH HIBOR却因为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波动幅度更大了。

2015年及以前,CNH HIBOR最高未超过10%,进入2016年后,已经出现3次大的震动,第一次在2016年1月12日,隔夜CNH HIBOR创下66.81%的新高,第二次在2016年9月19日,隔夜CNH HIBOR达23.68%,第三次则是前述2017年1月6日的61%。

与利率变化一致的是,人民币离岸池子的持续缩水。截至2016年11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较2014年最高点减少了37%,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量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较历史最高点下降41%,人民币存款证余额较2013年的历史高点下降56%。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政策的调整还是其他扰动,都比较容易带来市场动荡。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指出, 2016年1月,央行对离岸人民币存款征收准备金的政策明确了央行加强对离岸市场监管的立场,对离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2017年初的短期冲击也是被一系列冷却资本外流的政策驱动的。

近日,央行再次加强了对个人换汇、反洗钱、对外直接投资的管控,甚至有媒体报道,央行通过窗口指导鼓励国有企业卖出外汇。

人民币流动性将继续趋紧

朱海斌认为,CNH流动性在未来数月仍将是一个问题。

就离岸市场流动性最终的源头来看,在岸人民币流动性很大可能会延续2016年四季度的变化,继续趋紧。此前召开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阐述了2017年货币政策,用词较上年明显转紧,中国人民银行已据此做出了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2016年第四季度例会以“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取代了2013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十二个季度的“保持适度流动性”的表述。

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人民币持有意愿偏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地缘政治风险增大,“黑天鹅事件”频发,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市场主体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避险需求和套利需求依然较强,中美利差仍将处在低位,人民币内外部均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认为,人民币汇率重估的格局在2017年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仍不完善的离岸货币供应机制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总结,离岸市场的首个功能便是提供货币流动性。理论上讲,离岸市场没有存款准备金要求,因此具有无限派生存款的能力,形成不依赖于货币发行国境内货币供给的货币自我循环系统。在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正常情况下,离岸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裕的,能够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央行货币政策司工作期间曾撰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货币创造机制,这个过程涉及初始资金的形成与存款的派生。

离岸市场通过个人、非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及央行等渠道获得初始资金,这相当于境内货币创造机制中商业银行获得的初始存款。整个境内银行体系充当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央行”,而流出境外并最终存放于境内的初始资金将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基础货币”,从而派生出整个离岸人民币存款体系。

伍戈认为,清算行模式和行模式下的存放于境内银行体系的人民币资金可通过境外人民币贷款派生出更多存款,因而可充当离岸市场的“存款准备金”,而其他模式下存放于境内的人民币资金不具备存款派生功能,因而视为离岸市场的“现金”。

显然,现行资本管制与人民币非自由兑换的制度安排,限制了离岸市场主动获取人民币初始资金的能力。

换一个角度来看,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供应还可以大致分为长期和短期两个层面:长期流动性主要通过实体经济,也就是跨境贸易结算通道,短期流动性则包括监管机构的货币互换和市场融资。

香港交易所研究发现,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离岸市场长期流动性的主要获得渠道,会导致资金的流向和规模容易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2015年“8・11”汇改以来,CNH较CNY表现出更大的贬值趋势,市场套利机制反向操作,人民币资金由此前一贯流向离岸市场转向回流在岸市场。

当前的短期流动性供应机制并不能满足离岸市场发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最新研究报告发现,两地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的短期资金跨境渠道,现有跨境资金主要集中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下的中长期资金层面。除了货币互换渠道,短期资金,特别是隔夜和一周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跨境渠道。

而且,以离岸人民币掉期市场作为离岸获得人民币短期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在进入美元加息周期后波动增加。此外,以官方渠道向市场提供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央行货币互换协议,离岸市场在使用时会受到内地银行间市场与清算系统运作时间的限制,在内地长假期间,离岸市场流动性会面临一定压力。

短期流动性补充为当务之急

尽管进一步放开资本管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美元加息周期下,资本管制暂时还难以放开,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反倒在进一步加强中。目前能够操作的且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等长期目标的是稳定短期流动性,避免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的大起大落。

CNH HIBOR的大幅波动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打击人民币空头的同时,也会伤及人民币多头。当流动性紧张时,为及时获得资金,人民币多头可能会不得不低价出售人民币资产。大幅波动的CNH HIBOR也不利于为利率互换等衍生品提供定价基准。

离岸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已经开始抑制离岸债券的扩张,两地利差逐渐拉大,导致大部分点心债发行机构回到在岸。

此外,利差的扩大会诱发投机性的跨境资本流动,境外机构对冲人民币资产风险的难度也加大了。

篇10

关键词:社区银行;模式;制度

社区银行因其服务范围小,经营机制灵活且富有创新活力等特点,能有效化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和农户摆脱融资困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社区银行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世界各国所广泛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据统计,1985年,社区银行占美国近7000家银行总数中的95%,即使在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大规模的重组和并购、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混业经营等浪潮洗礼之后,2003年这一比例仍为94%,并且经营效率还在提高。目前,我国金融二元结构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发展社区银行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和社区银行自身潜藏的风险,所以首先就必须在设立模式、产权规范、经营范围、准入退出安排、存款保险、日常监管等方面有良好的规范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曾出现过的基层金融秩序混乱以及将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使社区银行从开始就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社区银行设立模式选择

(一)将现有的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当前,各个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城乡衔接处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变化亟待转型,将他们改造为适应当地需要的社区银行,这正好与当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相统一,易于被金融监管层采纳。这里关键的问题是:(1)实现政企分开,能让民营资本在其重组后的产权结构中有实质性的影响力;(2)仿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做法,成立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对既有不良资产进行收购、拍卖,或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自行处理不良资产。从发展角度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未来位于一些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具有内在的扩张动力,有可能通过公开上市而成为跨越省份的区域性银行,从而脱离社区银行的范畴。

(二)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

据统计,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的创业贡献更大。如果能改变以往只采用“堵”的抑制手段,而辅以“疏”的发展方式,积极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的方式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也许将更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这种发展方式虽然短期难以实现,但从长远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把部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邮政储蓄65%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而几乎90%以上的资金都通过转存央行或者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途径,实现资金从农村到城市的逆向流动。如果邮政储蓄和以普遍服务为特点的邮政业务不能适度分离,那么最终邮政储蓄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甚至有可能使得邮政汇兑业务畸形化。随着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的开展,可以考虑让部分邮政储蓄机构向社区银行转型。

(四)由民营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当前民营资本组建民营银行的愿望十分强烈,新组建的银行没有历史包袱,产权清晰,市场目标明确,易于内部管理。我国现阶段有条件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主要是东南沿海的城市,而且有些城市已经进入“试点”阶段,比如:温州、台州两市就率先成立了民营社区银行,主要是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组建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在为民便利的同时,要防范民营资本由于趋利动机导致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金融风险,因此对民营社区银行的监管将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发展社区银行的产权模式选择

社区银行产权模式的核心是公司的产权组织形式。其实质就是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即明确出资人、经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经营管理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措施等问题。从国外非政策性银行体系的构成来看,一般都大致划分为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大多称为合作信用社,也有称作合作银行的)两大类。而属于商业银行类的社区银行的产权组织形式一般都是股份制,按照股份制公司“两权分离”的要求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

我国由于区域间历史因素、文化差异及贫富差距较大,社区银行的设立可采取股份商业银行模式的社区银行和股份合作制模式的社区银行以及合作制的乡村社区银行三种模式。在广大县域和金融不发达地区应把农村信用社转化为合作制的乡村社区银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地级市的中小银行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合作制模式的社区银行;一些全国中心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县、地级市的中小金融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制模式的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要按照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来调整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对于将改造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社区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还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制度缺陷,要使公司治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目前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民营资本对参股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他们出让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这样,既可以改变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又可以通过这些境外机构投资者引进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发挥他们在银行治理机制中的作用,真正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行长经营班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对于欲改造为合作制社区银行的城乡信用社来说,应以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为投资入股的主体,鼓励引进民间资本和适度引进外资,还可以通过定向或不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筹措资本。而乡村社区银行应大力吸收当地农民、农村工商户、农村经济组织和企业法人入股。对于新建的社区银行则一开始就要按照产权清晰、管理规范、权责明确的原则建立起现代股份公司组织形式。

三、社区银行准入退出模式选择

(一)准入模式选择

可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公平竞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社区服务以及商业化原则设计准入机制,制定严格、清晰、全面的准入标准,对社区银行的产权制度、股东人数、资本金、股权结构、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程序、公司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制定严格、明确的标准。从机构准入管理、区域准入管理、业务准入管理、人员准入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方案。从机构准入管理来看,如上所述,既可以对存量进行转型也可以增量新建。从区域准入来看,只有限定经营区域,适量发展,才能促使社区银行填补市场漏洞,发挥比较优势,致力于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这一细分市场。另外,由于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及社区住户数量高度相关,因此,在一定区域选择时应注意所在地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和住户数与社区银行生存发展业务空间的相容性。在业务准入方面,为了始终贯彻社区银行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应仿效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管理办法,对社区银行吸收社区外存款的比例、对社区外的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都要有一定的限制。同时要对社区银行满足所在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级,并据此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优惠。社区银行在设立初期,其业务范围应主要集中于存贷款、票据贴现、收付款、买卖国债等传统业务方面。如果经营业绩持续走好,可以适当放宽业务范围。对社区银行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考试、测评、审查,这是因为银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又是杠杆比例高、风险较大的行业,所以从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可以像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一样,采用任职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考试制度来聘用社区银行从业人员。

(二)退出模式选择

社区银行的有效退出机制必须改变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模式,按照法制化原则进行。一开始就要制定社区银行的退出标准,这样才能使股东和债权人积极地去监督管理层,股东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才会形成。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社区银行达到退出标准后,必须按市场化手段进行退市,即通过兼并或破产程序来退出,这就需要培育、发展我国的不良资产商业化交易二级市场。坚持有序、分级退出的原则,就是要根据社区银行问题的严重程度实行分步骤地退出市场,同时实行一定的监管救助措施,而不是一下子就关闭整个银行。如果社区银行只是某一方面的业务出现问题、风险管理能力差,则可以限制社区银行这部分业务的开展。还必须正确区分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对发生流动性风险的银行要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而支付风险属实质性风险,一旦出现必须强制社区银行退出。就退出标准来说,目前比较适宜采用资本充足率标准,为了防患于未然,还需要制定社区银行的多级预警指标体系。

社区银行的市场退出,还必须考虑存款人的利益问题。银行的破产并不等于银行存款人的破产。应当采取诸如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避免银行破产引起社会动荡。世界各国的经验反复证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就没有中小银行。保护小额存款人是一种法定责任,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基金或事后征缴费用来支持。存款保险机构根据规则和程序对退出银行的存款人利益提供保障。传统的国家信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提供了隐性担保,但主要是为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提供了担保,而对于我国将来要大力发展的社区银行来说,由于其产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并主要以私有产权为主,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其吸收重大损失的能力,所以将在问题机构的处理和失败机构的市场退出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或分类别)方法来构建。即在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先在隐性存款担保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先建立低层次区域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让经营较好的社区银行先建立保险体系,再逐步吸纳经营状况得到改善的社区银行加入这一体系,最后再在这一层次上建立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

四、社区银行监管模式选择

(一)二元化的监管主体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货币审计署、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储备保险公司三个相互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组成。货币审计署代表联邦政府审批和签发按联邦法律注册的国民银行的营业许可证并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各州政府则负责审批按州的法律申请注册的州内银行的营业许可,同时相应设立对州内银行的监管机构。中国已经成立了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把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但除了横向管理的多元化以外,还应当进一步考虑纵向管理的分权化。笔者建议,下一步,国家应当把对社区银行的审批权与监管权下放给省一级地方政府,与此同时,国家逐步撤销对这些金融机构的信用保证,地方政府应着手负责社区银行的监督管理和建立地方性金融安全网,银监会对地方金融机构仍然拥有业务指导权、发生重大违规事件时的执照吊销权力。这实际上是对全国性的大型金融机构(产权以国有资本为主)与地方性的社区银行(产权以民间资本为主)实行分而治之的二元管理体制,将有利于管理和分散金融风险、加快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有利于社区银行的发展壮大。

(二)日常监管内容选择

在对社区银行进行监管时,一定要结合社区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监管机构将主要从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系统、合规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完善和加强对社区银行的监管。监管手段主要应包括日常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两种。

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是社区银行有效防范风险的根本保证。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框架下,监管机构要首先评价社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程度,进而决定要采取的监管措施。如果社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地识别、计量、控制、监测各种风险,则监管部门可以减少现场检查频率和检查工作量,从而降低社区银行的监管成本和节约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否则,要加大监管力度。可要求银行通过适当的职责分离,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如:贷款的市场开发、审批和事后的风险管理职能要相互分离,资金的交易、结算、风险管理职能要分离,等等。

在合规性监管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社区银行对关联企业的贷款所占的比率问题,可要求社区银行定期批露关联贷款信息,防止部分股东利用投资社区银行的方式变相圈钱,损害广大储户的利益。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再投资方案,可规定我国社区银行对所在社区的最低融资比例。另外,社区银行日常经营要符合国家关于账户管理、反洗钱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鉴于社区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和贷款风险集中度较高,而且贷款金额较小,贷款客户比较分散,为了实施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应制定规范的信贷管理政策、程序并严格执行;把企业的有限责任转变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个人的无限责任;大力搜集客户信息,清除“信息不透明”的障碍;打造素质高、自律性强的客户经理队伍。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由于社区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因此,社区银行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存贷款比率,同时要保证资产、负债的期限相匹配。监管机构在日常监管中,注意分析社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如出现流动性风险加大的情况,则要及时提示社区银行对风险管理加以改进;另一方面对于社区银行存在的临时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应协调中央银行对其提供再贷款、再贴现的流动性资金支持。

社区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资本金规模较小,为了防止社区银行盲目扩张,损害广大存款人的利益,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其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社区银行信用级别较低,筹资的能力较差,因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较大,所以,很多学者建议,相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应保持更高的资本充足率。

五、完善外部配套支持政策与措施

在完善支持社区银行发展的配套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美国,为了分散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其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各种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一般做法是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小企业10万美元以下银行贷款提供贷款总额80%的担保,10万美元和75万美元之间的银行贷款提供75%的担保,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少数“快速”贷款提供5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批贷款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在贷款担保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小企业局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同时还可根据本土的实际,发挥地方企业商会的担保功能,鼓励民间成立贷款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等,以缓解社区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集中的压力。由于社区银行规模实力较弱,其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又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国外普遍都对社区银行实行政策倾斜,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例如,在更有弹性的存贷款利率期限结构、贷款贴息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还可以像美国的社区银行领域一样,成立多个行业性的、自律性质的协会。例如,美国银行家协会专门设立了社区银行分会,全美范围内成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等组织,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目前拥有5500多家由社区银行组成的会员。这些行业性的组织在组织统一的社区金融机构培训、促进社区银行新产品开发、沟通社区银行与政策和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针对我国征信制度还十分薄弱的状况,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当局还应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逐步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外部保障。这些配套机制对分散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武志.中国地方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