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化范文
时间:2023-03-29 05:2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制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须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加快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中的其他二元制度,分类整体推进。
首先要剥离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恢复其本身的管理功能。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无体量。
其次要建立健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所在。要继续弱化直至最后消解城市户口附加利益,须同时解决土地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问题。
第三要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必要财政基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确保地方财政有稳定可靠税源,推动市民化的财力支持,调整城镇财政支出结构,户口登记与财政待遇相结合,以财政管理促进户口管理。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的质量、保障农民利益的要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要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要按照有明确和保护土地用益物权的思路,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并完善土地产权法律制度。
二是要完善征地和流转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要在注重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上市交易,保护农民成为农村集体用地交易主体地位,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
三是要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在一定区域,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通过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进行产权调整、协调各方主体利益,以及进行配套制度改革。
四是要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注重城镇内涵发展。小城镇发展应注意规模化,乡镇企业应适当集中。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惠政策,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重视土地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要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一要坚持市场供应为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二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租房,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三要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四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要通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能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和时间安排。
二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中的比重。
三是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培育稳定的地方收入来源,加快开征房产税,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是合理确定土地出让收入在不同主体间分配比例,将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公共财政管理,提高土地出让收入使用效率,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根据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性质不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资金供给模式。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政策性金融要予以支持,对介于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特许经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建设,严格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运作,稳妥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改革
加快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区划优化设置越来越重要。通过加快市镇体制改革,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加快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未来20年,需在以下方面努力探索:
第一,依法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地方政府层级向三级转化。调整的方向是逐步调整省、县规模,把大省缩小,把小县扩大。一是增加省级建置。从国外的经验和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出发,我国省级建置还要多增设一些。增加的办法有三个:第一,将一个省一分为二;第二,从几个省中划出一块设一个省;第三,以一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增设几个重庆模式的直辖市。现在看第三种办法比较好,增加机构少、震动小。二是调整县域规模。我国现有2000多个县(市),存在数量偏多,规模偏小问题。可考虑适当整合规模过小的县。
第二,增设直辖市,实行合理布局。直辖市是城市政区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直隶于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政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直辖市数量偏少,分布不平衡。4个直辖市京、津、沪集中于沿海,重庆直辖后消除了西南的空白点,但西北、华中、华南和东北仍缺少直辖市。国内外经验证明,特大城市作为国家或大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一般中小城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人才、科技、信息、金融、管理和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大城市具有独特优势。在中国特定的体制环境下,行政地位即政治权力因素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超过经济因素的作用。重庆直辖以后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例证。当然,增设直辖市的数量不宜过多,要强调城市质量,注意合理布局,要有带动性。
篇2
论文摘要:为了使我国乒乓球职业化的发展健康有序,有必要借鉴西方成熟职业体育的管理体制,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通过对德国的乒乓球职业化进程和管理体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德国乒乓球职业化进程比中国领先一步,企业或俱乐部独立运营,不依赖政府出资;有健全的联赛组织机构,政府对联赛或俱乐部行政千预少;球员职业意识强,运动员职业年限普遍很长;联赛赛制运作规范。但是,德国的职业化开展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目前世界范围内,乒乓球运动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主要局限在欧洲和亚洲,而欧洲主要集中在德国,瑞典等少数国家。德国是开展乒乓球职业化很早的国家,德国的乒乓球职业化有其自己的管理特点,对其职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为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德国乒乓球职业化
1.1德国乒乓球职业化发展历程
1901年,德国首次有记载的正式乒乓球比赛在汉堡举行。1925年I1月,德国乒协在柏林正式成立,32个俱乐部的代表参会。1926年德国乒协的成员俱乐部已在短短一年间由32个迅速增长至58个。1927年,德国乒协下属的第一个地区协会—柏林乒协—开始举办团队比赛。1933年,原来仅在地区范围内举行的团队比赛首次在全德国范围内展开。二战前后,乒乓球在德国发展成了最热门的群众体育项目之一,并率先于其他体育项目在战后的困难时期取得了重办全国锦标赛、重建国家队与别国交手、树立两德体育合作关系(1951年始,至1958年止)等一系列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突破。1966年,在德国乒协成立40周年之际,其成员数量已达到五千多个俱乐部,共一万五千多个团队。该年9月德国乒乓球联邦联赛(Dentscbe’I’ischtennis-13nndesligzt)正式开始。
1.2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的现状
1.2.1德国的乒乓球俱乐部
德国甲级乒乓球俱乐部有十个,分别是:格伦藻、哥能、杜赛尔多夫、奥森豪森、弗里肯豪、于利希、普鲁德豪森、卡尔斯鲁厄、蒙沙伊德、奥芬堡。
1.2.2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
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组成为:
第一层:德国乒乓球协会;
第二层:职业乒乓球联盟;
第三层:俱乐部;
1.2.3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的管理特点
1.2.3.1联赛的职业化管理
联赛委员会由各个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律代表组成,都是义务兼职工作,自己并不从中直接得利,负责协调联赛运作,保证公平性。乒协派代表参与该委员会,但是并没有多少权利,更多依靠俱乐部的自律。俱乐部拥有很大的权利。
1.2.3.2经纪人管理俱乐部
目前为止,德国尚未出现一家股份制乒乓球俱乐部,因为不盈利,所以没人参股。俱乐部主要由经纪人管理,但很多经纪人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或者他本人就是赞助商。
1.2,3.3依靠高水平的比赛和集训培养球员
因为德甲联赛水平高,联赛时问长,比赛场次多,再加上木国集训,德国球员水平提高比较快。德国乒乓球甲级俱乐部没有自己培养青少年队的传统,他们更愿意买现成的球员。
1.2,3.4俱乐部经营动力强
德国俱乐部的资金来源不是依靠政府而是私人老板或者公司投人,因此,俱乐部的经营意识都很强,每个职业乒乓球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主场,俱乐部都有一支相当固定的球迷团体,关注球迷的切身利益,注重和球迷的沟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经营。
1.2.3.5联赛规范化
德国的职业联赛很规范。联赛一般不给别的比赛轻易让路,有利地保障了联赛的整体性。每个赛季的比赛时间长,一般要从8月底到9月初开始,到第二年的5到六月份,而7月底到8月初,球员要回到各俱乐部开始封闭式训练。德国乒乓球职业联赛的特点使德国球员实战能力普遍比较强。德国乒协关注俱乐部的地域分布,尽量避免发展不平衡。
1.2.3.6俱乐部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强
因为参加德甲联赛的德国运动员都属于职业运动员,他们都隶属于各个职业俱乐部,比赛工资和奖金与比赛输赢直接挂钩,比赛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个赛季是否能和俱乐部续约。这些措施促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性很强,很注重对伤病的防范意识,职业年限往往都比较长。
2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分析
2.1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
2.1.1企业或俱乐部独立运营,不依赖政府出资
联赛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全部依靠企业或者私人老板出资,政府并不给予资金支持,促使俱乐部的经营动力增强,有利于俱乐部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1.2有健全的联赛组织机构,政府对联赛或俱乐部行政干预少
德国乒乓球协会属于社团型协会,并不参与对联赛的直接管理,在联赛组织结构上都成立了联盟这样一个中间环节。联盟主要由各个俱乐部的老板和协会的代表组成,在职业乒乓球联盟向协会交纳了一定数量的费用以后全权负责联赛的组织、运营。俱乐部有很大的自主权利,政府一般不会主动干预联赛的具体事务。
2.1.3球员职业意识强,运动员职业年限普遍很长
由于德国球员都隶属于各职业俱乐部,职业意识往往都很强。
2.1.4联赛赛制运作规范
德国职业联赛运作规范,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以联赛为中心。为了确保联赛的连贯性,很少给其它赛事让路,确保了联赛的整体性。
2.2德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乒乓球在德国所处的地位都不高,导致媒体关注的力量不够,给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乒乓球市场尚不能形成规模。尽管德国乒乓球经营动力很强,运行机制很完善,但是俱乐部依旧很难盈利,俱乐部的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3)德国以私人老板投资办俱乐部的方式可能会因老板喜好转移而影响到俱乐部的稳定性,不利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4)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欧洲乒乓球俱乐部,虽然吸引了大批外国高手,经费投人巨大,但是国家、协会对乒乓球职业化的管理基本上失去控制,完全放任自流。虽然联赛规模很大,水平很高、但是职业化管理体制特点的现状并没有给他们本国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带来积极影响。
(5)德国有很多甲级俱乐部由于资金不足,没有专职的教练员,也没有足够的陪练队员,平时训练的时问很难得到保证。
篇3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金融开放渐进扩大,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滚滚而来。金融变革和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国内也遇上了经济发展格局从需求过旺到需求不足的变化。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的条件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1积极进行金融组织机构的深化改革
今后除应完成机构调整任务,加快新机构同各方面关系的磨合,建立新的工作制度,发挥新机制的优点,进一步搞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外,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加强金融监管。并把这一工作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彻底消除新的亏损的各项改革相联系。商业银行要真正企业化,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
2.2银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利率仍处于双轨制,官方规定的利率水平较低,而市场上利率较高,其原因是违约风险贴水较大,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困境,对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降低违约风险,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逐步扩大利率的浮动范围,最终完全放开利率管制。按照自主经营的原则,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规定的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时常资金供求情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2.3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稳步把握市场开放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对我们来说,金融自由化也就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稳妥地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丰富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进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精通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财务人才。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币不但应该实现自由兑换,而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之一。今后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会加强,因为中国需要借鉴其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素质,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2.4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
篇4
[关键词] 实验室; 体制; 管理; 改革; 规范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90- 02
当前,对于实验室体制与管理,各科研机构都在不断探索。实验室体制和管理关乎人、财、物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的质量,不仅仅受到实验室器材和人员素质的影响,更是受到实验室体制与管理的影响。本文依据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实验室体制与管理的改革提出建议。
1 实验室体制与管理方面现存问题
1.1 实验室管理体制滞后,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大多数都是依附于教研室,实验室管理权和设置权属于教研室,处于这样的管理制度下,实验室只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开展“小而全”的建设[1],而不重视实验室的整体建设,往往导致资金使用分散,设备重复采购,实验室的使用功能少,实验室可利用资源较少。
1.2 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1) 未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工作量化制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仅承担着相关日常工作,而且担负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任。目前,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的坐班制,实验室技术人员只需要完成实验室制度规定的工作即可,工作量、工作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来判定,常常出现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量差距很大但取得的报酬却一样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不高。
(2) 未建立激励机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能界定为辅助功能,人员配置少,工作级别低,且远离各个领导层,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群体,另外实验室人员在评优、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很少被涉及,从而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不高、缺乏责任心。
(3) 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缺少合作精神。各实验室相互之间很少进行交流活动,都是各顾各的,同一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相互之间也不重视交流,相互合作的意识不强。
1.3 实验室管理的问题
实验室管理涉及到实验室的人、财、物的管理,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当前,对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实验经费等还未实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方式还是依靠手工管理,尤其是对实验经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手段尤为落后,常常导致实验经费未专项专用;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制约,一些实验室技术人员相互攀比,争夺项目资金,从而导致有限的资金并未使用在最急需的项目上。另外,实验低值易耗品出入库使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常常存在错误,造成库存物资积压,从而导致实验室资源和经费的浪费。
2 改革实验室体制的思路
2.1 建立实验室中心,统一管理人、财、物
开展实验室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特长,集体管理资金,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优化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对实验室的人员、资金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各项制度,合理规划实验项目,开展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定资金使用采取申报制度,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在高新技术等实效高的实验项目上,这样既能保证重点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又为科研人员创造了实验条件,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平台。
2.2 打造多功能实验中心,节约实验场地和设施
打造多功能实验室立足于学科和课程设置,最大限度地合并学科相似、使用的实验资源相近的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实验场地和资源,提升实验资源的使用率,又能在科研方面取长补短,改善实验条件。
2.3 建立中心实验室,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
建立的中心实验室,将使用者和管理者分开,将所有的精密贵重的实验仪器等资源集中管理,深入贯彻“统一领导、明确分工、合理分配、管用结合”的原则[2],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清楚了解精密贵重仪器的各方面的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既能满足更多实验人员的需求,又能有效地维护仪器,从而保证仪器的完好无损。
3 加强规范化管理,实现实验室价值的最大化
只有实验室体制改革的框架,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是不能创造出科研实践宽阔平台的。一个全新的实验室机制改革,因为与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被接受,这就要求实验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管理方法的探究。
3.1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抓好实验技术人员管理
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勤考核,实验室管理人员采取坐班制,集中工作,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有急事或需外出采购物品的要提前一天上报实验中心主任批准,未获批准者不得外出,擅自离岗视为旷工。
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职称晋升、年终福利等。实验室中心主任每个月都要按时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考察,对实验室每个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展无记名评定。年终时实验室中心主任根据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情况和每月的考核情况,对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综合考核。这一制度能有效地激发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
3.2 建立实验室工作量化体系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又繁杂。如何才能全方位、客观、公平地判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已经成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新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实验室工作量化的考核体制。
3.3 完善实验室的竞争机制
一个真正称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除了完成实验室日常的工作外,还要注重对实验室设备、器材、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设备的设计进行适当的改变。实验室主任对于这些管理人员要给予充分支持,切实解决他们在研究实验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优秀的设备改造技术,科研机构必须进行奖励,并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福利等方面给予倾斜,从而激发实验管理人员的研究激情[3]。
实验室体制和管理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体制和管理的改革中,搞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室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曾庆华. 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如何改革实验室管理与教学[J]. 考试周刊,2010(3).
篇5
2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要求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意见》指出,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意见》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3方面11条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二是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三是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扩大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
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会议指出,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适应“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利于造就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较高素质劳动新军,促进扩大消费的新群体,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市民,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鼓励各地改扩建面向农村招生的职业、技工院校,努力让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发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运用财政支持、创投引导、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工创业。二要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在建设领域和其他容易发生欠薪的行业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落实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制度、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治理恶意欠薪和解决欠薪问题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畅通农民工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提高仲裁效率。三要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家属在城镇有序落户并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将农民工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范围,逐步将有意愿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将住房保障和公积金制度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农民工。四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体育、文化等设施向农民工同等免费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主要包括五项任务:一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中央(省)对下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和实行建设用地指标与吸纳省(市)外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二是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三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制度,探索超标准宅基地处置办法;四是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五是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有选择地开展改革探索。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形成了较大的城乡差别,这不仅表现在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还表现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政策待遇、文化教育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我国在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别,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十二五”规划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改革任务。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突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农民享受国民待遇,让农村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体制是指维持国家、社会和区域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法律。组织体系指的是组织机构,制度指的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机制是指客观事物(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组织、联结方式和要素功能发挥的方式。经济运行机制是指该社会经济在内在力量推动下用一定方式使社会经济主体相互制约和作用,产生效率和公平。机制蕴含在体制的内部,机制的形成与改变离不开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顺利实现。
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基础,促进机制的形成与作用。城乡体制统筹重在城乡制度的统一,以制度改革作为前提,使农民在教育、财政、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实现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在体制统筹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动力、作用机理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1.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体制构建和运行机制具有可以引导整个社会朝着制度确定的方向发展的功能。完善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也是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的有力武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从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经济、法律、资源、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环境的影响。体制机制构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
伴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所引发的土地撂荒、流转纠纷频发和规模化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的关键。
3.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维护和保障其合法权益,鼓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有利于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如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准入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将大大促进城镇化的步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新体制机制有利于推进城乡金融体系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是我国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资金最紧缺的时期。通过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改革目前的政策性银行支持体系,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融资投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资金保障。
我国的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通过推进城乡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事业经费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的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现路径
1.从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着力点,创新财税体制机制。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积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明确财政支农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结合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起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依托,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2.从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目的出发,创新涉农金融保险体制机制。创新涉农金融体制机制,放宽涉农金融准入政策,着力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相结合的农村资金供给的信贷体制和融资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信贷管理和担保体系,不断提高各类金融主体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3.从落实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高度,创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土地和劳动是农业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才能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条件,用政策法律保障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试点。同时,探索土地的种植经营权市场化模式,强化政府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鼓励城镇或当地资本组成“龙头企业”,建立“土地银行”。
4.从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出发,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同时,成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各地要从民政部门、劳人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部门,抽调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人员进人农村社会保障部门。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
5.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着眼,创新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体制机制。继续办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关系国民基础素质,也关系教育者的基本人权及发展起点公平与正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针对农民的需求特点,向农民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培训班,使他们掌握一些社会需要的技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统筹城乡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统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多渠道保障优质教育供给;对游离于城乡间的农民工群体强化就业培训指导,健全社会保障。
6、从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高度,创新城乡就业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引导作用,努力开辟就业岗位, 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服务制度,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平台制度,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维权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环境。
7.从落实“三农”重中之重地位的高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要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大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力度;完善行政审批的方式,强化行政审批监督;切实解决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通过行政手段、共同治理、委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新农村治理理念,创新农村治理体制。要发展基层民主,依法搞好村民自治.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关心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和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扬.找准切入点培育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9-4-24.
[2]刘杰.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J].学习月刊,2008(9).
[3]陈学法.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体制改革,2010(3).
[4]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篇7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总体上看,我国的土地要素市场还不统一、不完善,土地要素交换不平等。城镇的土地归国有,全体国民都可以依法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但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非农业建设用地受到严格限制。而现实当中农村集体土地必须经过征收才能转变为建设用地,农民只能得到强制征收下的补偿,而不是土地的实际价值,也得不到土地开发后取得的收益,这就是要素的不平等交换。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可以规范高效地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推动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进入市场,盘活闲置、低效的农村集体用地,极大地推进要素市场发展。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有利于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有利于城市房地产价格合理定位。最重要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收入。
当然,我国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这个原则不能突破,严格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不会改变,而是要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二、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使用权能
《决定》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人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现行《物权法》规定,农民享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担保,因而使得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权能不完整、不充分。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使用权权能,就是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加快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保障承包农户在耕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合法权利。农户有权依法自主选择其实现形式,只要不擅自改变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土地用途,农户就可以以多种方式选择承包土地的具体经营形式。农户可以自己经营承包土地,也可以向他人出租或转包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可以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自愿互换各自所承包的地块,可以和其他农户以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发展农业的合作生产;可以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用于向金融机构抵押、担保融资,可以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为股份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中去。《决定》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赋予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农村土地属农民集体所有的性质,保障承包农户的合法权利,必须有利于提高农村耕地和其他用地的利用效率。所以,在农民已经拥有的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流转方式权能基础上,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农民拥有的承包地权更加完整和充分,是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利平等的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不平等,农民的基本财产权不完整。城镇居民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担保、买卖,农村的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却不具有完整财产权,不能抵押、担保,也不能出售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由于农民财产权的缺失,使得农民的房屋不能与城镇的房产同步升值,进一步拉大了农民与市民在财产上的差距。严重制约农户财富的培育、积累、扩大,制约农户财产进入社会财产增值体系、信用体系、流动体系,制约农民同城镇居民在经济权利上的平等,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财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有效充分实现,就可以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从而有效拉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赋予农民平等的财产权利,以实现农民平等的现代化人格地位,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城乡居民在权利上平等的必然要求。
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大的潜力所在。应该把增加财产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动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将抵押担保权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可以充分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难题,使农业农村发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决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在劳动、土地、资金等要素交换上获得平等权益,就是要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现行体制机制下,农民生产要素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进城务工农民没有实现同城镇职工的同工同酬,城乡土地交换农民得到的补偿不合理,农民长期面临“贷款难”。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要改革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和劳动报酬制度,使农民工享有同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要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人市、同权同价,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和体系,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予农业农村发展。还要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8
论文摘要:文章借鉴国外典型都市区发展的经验,对我国都市化地区的发展,提出行政管理上应注意石坪究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都市区行政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先后出现于西欧、北美、亚太以至全球,伴随都市区的出现与发展,都市区的行政组织与管理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关注和学术争论的重要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聚集化及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兴城市大批出现,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在东部沿海地带特别是原有的城市群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写京津唐、辽中南、夏漳泉、.山东半岛等),都市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也将崛起,如: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成都平原、湘中地区、陕西关中盆地等。这些地区在向都市化迈进过程中,都市范围的确定、都市行政管理的职能、都市发展的模式等问题相伴产生,借鉴国外都市区发展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改革我国现行都市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1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范围的确定.
所谓都市区是指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据此,在划定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的合理范围时,需严格分析考察其区域一体化的表现程度。范围过大.不仅不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而且影响都市区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范围过小,又会抑制甚至阻碍都布区的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之所以解体,除了重要的政治因素外,与其行政范围被缩小有直接关系图。这对于我国都市区行政范围的合理确定,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
2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建立
都市区内若干城市在地域上的连续性,某些服务的共享性,使得在都市区建立统一的政府和管理机构成为必然,在国外大都市区政府管理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典型的、体制不同的组织方式,即“大都市政府”和一系列松散的职能单一的政府联合委员会,以提供和协调大都市范围的公共服务,如计划、交通、供水、金融等,前者被称为单中心体制,后者被称为多中心体制[’1.象伦敦、墨尔本、多伦多等都市区属单中心体制,曼彻斯特、旧金山等都市区则属多中心体制.两种体制在国外都市区的发展实践中,各表现出自身的优缺点。单中心体制,亦称一元化体制,是指在大都市地区具有唯一的决策中心,有“一个统一的大城市机构”。在这种体制下,可以剔除或减少有害于大城市发展的竟争和冲突,可以使资源流动更为畅通,可以在解决主要问题时适应大都市地区的战略;但这种体制又易陷入等级化的官徐结构危机,突出地表现在对居民日常需求反映的迟钝,不能代表当地的公共利益。呈尔本大都市政府行政结构的演化也体现了这一点。多中心体制又称多元化体侧,是指在大部市地区存在相互独立的多个决策中心,包括正式的综合的政府单位(州、城市、镇等)和大t重登的特殊区域(学区和非学区),各种管理区域的划分和变动以及协调组织的建立,都是谋求特定的公共服务的经济利益的结果.多中心体制试图以此来满足居民的种种孺求和偏好。由于政府较小.公众容易参与鉴督,因而政府对当地居民的需求及其变化更具有弹性,反应更加灵敏。美国堪萨斯市的协调机构—美国中部区域委员会就是这样做的。多中心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大都市区内超越各种功能小区的更大地区范圈内的公共利益问题。实现这种公共利益只有通过各地方单位的合作、竞争和协商来提供大规棋的公共服务。事实上,这种合作是相当困难的。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科技水平乃至管理水平、思想观念等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近期之内,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还会拉大.因此,在分析借鉴国外两种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应因地创宜,走多棋式发展的道路[.]。例:在我国的京津唐、苏锡常、厦潭泉等地区,可借鉴多中心体制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特有的国体、政体下,探索中国式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的协调方式,建立市与市、市与县(市)之间的有权威的高效能协调机制,在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都市区,借鉴单中心体制的实践经验,在适当时候、适当地区,尤其是跨界城市区,建立联合政府,是适应我国城市发展进免或解决“城市病”的一条可行途径。
3明确都市区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
在都市区设立跨城市的区域性的联合政府、机构,对单一城市政府的职能必然产生影响,使单一城市政府的职能相对减少.例如:学区的设立,环保、公共交通、消防、供水等委员会的设立.都减少了单一城市政府的此项功能。因此,如何处理好都市政府与各地方政府职能的关系,成为都市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多伦多都市政府作为解决都市问题、处理地方政府关系的成功范例,对世界城市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71。我国与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国体、政体不同,在都市化发展中其组织与管理模式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多伦多大都市组织与管理成功的经验,对于解决我国都市化地区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问题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多伦多大都市政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各级政府有较为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各级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责、有所不责,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目前我国政府职能分配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些事务,从低级地方政府、高级地方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插手管理,这样常常不是各级政府管理效果的盛加,而是相互挤兑、相互推诱,造成管理混乱、行政效串低下.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各级政府与都市区政府的职责,实行合理分工是极为重要的。
4都市区内地方政府利益的协调
从国外众多都市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大伦敦、多伦多、墨尔本,还是曼彻斯特、旧金山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充满着区域内各城市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因此,怎样在区域范围内解决各城市共同面对的间题,成为都市区研究的热点。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中央集权性质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8]现象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更为加剐,因此处理好都市区各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显得异常重要.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城市地区MUC和RCM体系的建立.便是试图在一事定区域范围内联合解决区域性问题的实例之一.在理论上,西方一些学者建立和发展了“公共经济学”力图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公共经济学”认为,城市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边界与市政公共设施的服务空间的不一致。从“公共经济学”的砚点看,城市政府具有生产和提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理想的城市政府行政边界.
应当大体上与公共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的自然边界相符。事实上,由于不同的公共设施有不同的服务空间范围,因而在西方城乡分治、“切块设市”的体制下,一个城市政府管箱的行政边界不可能与所有的公共设施的自然边界相适应,相邻的区域之间,地域相连的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相互渗透,而公共服务的费用支付,却被限定在行政边界范围内。如何建立大城市地区合理的行政管理结构和组织,从而使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达到最佳经济规棋,便成为西方管理及经济学者十分关注和争论的热门课题。一些学者认为应通过联合所有的政府服务(总费用)来考察规模经济.在都市化区域实行一元化管理体制,有利于组织公共服务,使其达到规模经济;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地方政府的合并或联合造成了公共服务费用的增加,而不是减少.也就是说,在都市化区域实行多中心政府管理体制更为有利.它比一元化的体制更富有弹性。
尽管我国和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设置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西方学者用“公共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和研究都市化地区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大城市地区城市间的利益冲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的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个法治的经济,健全法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之一。国家要依法治理,行政区划也要依法管理。美国的行政区划管理既有资产阶级政治的糟粕,也有人类行政管理的普遍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加以扬弃吸纳。在美国、法律的实施是市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我国也有必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各项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将各市施政纳入法制轨道,让市政府自主地依照法律实行行政管理,并接受人大和上级政府的法律监督和公众舆论鉴督.逐步改革凡事均需逐级请示审批的人治传统习惯,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l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3):32一36
2吴健平,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的形成发展评述.中国方域.l996(1沙:19一21
3刘君德.张玉枝.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汇刊,1995(3)
4许晓辉.墨尔本大都市行政管理模式研究.中国方域.199别5):27一29
5王文.美国都市化行政管理考察.中国方域,1995(6):21一23
6刘君德.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型行政区划改革新思路.中国方域.1995(妇:2一6
7刘君德,王德忠.多伦多大都市政府形成发展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方域,1995(2):14一17
篇9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15-01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年至1984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年以后,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年起,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年,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金融开放渐进扩大,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滚滚而来。金融变革和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国内也遇上了经济发展格局从需求过旺到需求不足的变化。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的条件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1 积极进行金融组织机构的深化改革
今后除应完成机构调整任务,加快新机构同各方面关系的磨合,建立新的工作制度,发挥新机制的优点,进一步搞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外,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加强金融监管。并把这一工作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彻底消除新的亏损的各项改革相联系。商业银行要真正企业化,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
2.2 银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利率仍处于双轨制,官方规定的利率水平较低,而市场上利率较高,其原因是违约风险贴水较大,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困境,对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降低违约风险,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逐步扩大利率的浮动范围,最终完全放开利率管制。按照自主经营的原则,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规定的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时常资金供求情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2.3 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稳步把握市场开放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对我们来说,金融自由化也就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稳妥地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丰富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进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精通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财务人才。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民币不但应该实现自由兑换,而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之一。今后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会加强,因为中国需要借鉴其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素质,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2.4 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
篇10
1.我国金融体制实现市场化的手段
1.1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下,金融市场得以重新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短期拆借市场进行管理,其次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在改革下,拆借市场得到了发展,商业发票开始广泛使用,以城市为中心的拆借市场也在逐步扩展。
1.2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
在改革开放下,我国金融行业建立了由货币、证券、保险和外汇组成的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这种改革的突出点是打破了原有的计划金融体制,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完善。随着改革的发展,我国的信贷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各种体系的市场开始发展,这些市场的运行也有一定的较为完善的机制。另外,以利率为工具的宏观政策也得以建立,在中国银行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式也开始走向市场化。
1.3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建立
这一项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使得中央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在我国各地成立各类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由此蓬勃发展;第二,国家还设立了城乡合作信用社,城乡合作社的设立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提供了经济服务;第三,通过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分离,实现了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在这改革下,国家通过成立各类银行和颁布有关法律,使得银行改革政策得以保障,促进各类银行的共同发展。
1.4分业体制的建立
在中央银行实现基本职能的条件下,我国对金融业实行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形式,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冲击,避免了金融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同时也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实现了“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
1.5坚持了循序渐进原则
为了推进金融机制的改革,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等相关企业也要有所发展。金融改革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在遵守这种原则下对金融机制进行改革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有效发展。正是因为遵守这一原则,我国金融业才得以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如果金融行业要在对外开放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一原则也不可缺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在这一原则下实现的。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思路
2.1加快国有商业相关改革速度
在金融体制的改革当中,对银行的相关体系进行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过程。目前,我国的国有银行在改革方面的速度十分缓慢,可谓步步维艰,同时,金融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施对外开放的方式,从而导致银行改革遭受到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速是金融在改革中的关键所在。进行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加快现代化银行的建设,而现代化银行则有内部控制严密、优质的服务、高创新能力、资金成本充分、安全性运营、良好的效益以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度等多项优势。
2.2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速度
想要让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系进行完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将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进行不断地深化,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重要保障。目前,从我国农村的贷款情况、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农村金融的服务覆盖面、农村政策性金融以及小额信贷的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下一步就是将农村政策性金融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作为基础,整体上形成一种分工合理、适度竞争、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形式农村金融体系。因此,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金融发展环节,要不断地完善相关农村体制,建立起具有政策性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
2.3将资本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的市场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然而市场的融资获取渠道成为了市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大瓶颈,这为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此同时,除了获取融资难这一问题之外,还有融资方面的风险。首先,要将市场的产权制度规范化;其次,要在市场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接着,市场中需要有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将经营能力进行提高;最后,主动且积极的寻找出新的融资渠道。除此之外,充分了解当今社会经济市场的融资现状,解决我国融资现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融资结构,合理的提高直接获取融资的比重。
2.4完善金融监督管理形式
金融的监督管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给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将存款人的相关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还对金融行业中平等不乱的竞争起到维护的作用,除此之外,金融监管还可以增强相关行业在国际化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金融事业每一天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改变,传统形式的监督管理方式总是很难满足当今金融行业中的需求,因此,首先,要针对当前复杂的经营背景下,经营交叉金融业务,做到跨机构、跨产品、跨市场的实质监督,同时有效的金融控制、金融风险以及金融防范,建立起安全稳定的金融业。其次,将金融业中的自律作用进行提高和加强,大力的维护相关方面资产流动性和资产安全性。再次,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加强相关金融监督管理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