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疾病预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疾病预防知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在基层医院登记的14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84(57.53%)例,女性62(42.47%)例,年龄范围在62~85岁,平均年龄(71.52±2.81)岁。经调查,所有老年人均为该社区的常住人口,由社区医院负责监测其基本健康状况,口腔健康行为、疾病状态各不相同。

1.2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笔者搜集相关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腔行为的文献资料,了解口腔行为概况、疾病影响,以及基础知识。对比分析不同文献资料观点,总结老年人口腔行为对其口腔疾病患病率、疾病状态影响,得出有效结论。

1.2.2抽样调查法 采用分层调查法搜索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开展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由社区医生、护理人员负责签名调查,按照既定名单签发调查问卷,并用电脑按编号录入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数据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测评该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评分,其中口腔健康状况良好:90分以上,一般:80~90分,存在问题:70~80分,差:70分以下。

1.3调查工具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口腔调查问卷标准,调查内容包括口腔清洁知识、体检知识、疾病状态,以及口腔疾病治疗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2.1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总体情况 调查过程中,146例老年人患口腔疾病93例,患病率为63.69%,补牙49例,补牙率为33.56%。其中,128例老年人有龋齿,患龋率为87.67%,龋齿数目从1~6个不等,平均龋齿数为(1.82±1.03)个,人均失牙数为(2.08±1.08)个,见表1。

2.2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及疾病就诊情况 本组研究中,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其口腔健康行为水平、能力迥异。其中,能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78(53.42%)例,了解口腔疾病知识的46(31.51%)例,常做口腔护理的12(8.22%)例,有口腔疾病预防意识的24(16.44%)例。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侧重点不同,见表2。

3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基本状况一般,龋齿、补牙、刷牙行为规范度、口腔疾病预防意识能力等都存在诸多缺陷、问题。146例研究者中,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水平是按照年龄段变化的,年龄越小的老年人接受口腔疾病知识、掌握口腔行为规范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综合数据内容,笔者总结了几点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3.1地域文化差异 乌鲁木齐市地区偏僻、文化、生活水平远不及发达城市,尤其是当地的老年人,他们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的口腔健康教育,不仅无法获取相关行为规范、口腔疾病知识,固有的地域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口腔健康行为在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中间有效传播。

3.2老年人对口腔健康不重视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都会忽视口腔健康,即便患有口腔疾病,老年人也会当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忽视。上述错误观点、观念,会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心态。

3.3基础医疗服务能力差 综上分析,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疾病状态代表了大多数偏远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低下、低能的现实问题,要想改善老年人的口腔行为,必须针对客观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①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以乌鲁木齐市为示范中心,以社区医院为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邀请广大老年人参与,以综合提高社区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②突出口腔疾病预防意识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向老年人客观解释、直观反映口腔疾病的影响力,让老年人对其"敬畏"、"重视",只有这样,老年人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重视口腔疾病预防(刷牙、口腔护理、疾病就诊)等工作;③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让社区医院拥有医疗服务自主性和功能性,鼓励社区医院深入社区,主动找到有口腔疾病或存在疾病隐患的老年人,以"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意见反馈"等形式,给予该社区老年人以全方位的口腔医疗服务,从而杜绝口腔疾病问题发生。总而言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工作工程来支撑、实现,无论是在基础医疗服务中,还是日常健康教育,都应将口腔健康等相关性问题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田雯,马敏,张莹,等.银川市3808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0):659-661,665.

篇2

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1]其目的是把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主;把服务对象从以病人为主体扩大为以社区全体人群为主体;把服务内容从以治疗为主扩展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必然转变。这种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转变,无疑会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

1 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口腔健康为中心,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口腔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口腔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改变人们那些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居民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

1.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口腔健康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了解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危害,如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的预防及早期充填;乳牙的保护;青少年牙列畸形的危害及早期治疗;孕产期口腔保健;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2];牙刷、牙膏的选择;义齿的正确保护及使用;饮食与健康;吸烟与口腔癌等。另外,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等。

1.2 口腔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不同对象,像儿童、青年、老年人、孕产妇、流动人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会议、广播、图片、文字、宣传栏、扫盲学校、家长学校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内容的普及教育,利用候诊时间进行候诊教育,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播放口腔保健知识的电视录像,发放《牙病常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资料。在就诊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和宣教;社区医师还可以利用家庭访视、出诊的机会,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入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进行卫生指导,适当安排预约就诊和就医咨询。

1.3 口腔教育的目的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意在改变人们陈旧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改变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摒弃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使人们能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素质,以达到终生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就是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让缺牙者尽早镶牙,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2 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维护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不断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地方人们都不刷牙,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增高。如果人们预防保健意识淡薄,一旦发病,大多为牙病的中晚期,病人痛苦不堪,高额的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的负担。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向人们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动员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中来,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 的口腔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健康教育又是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通过健康教育,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人们选择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重点,健康教育为龙头,围绕社区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首要开展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治,应不失时机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居民增加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活动,达到口腔健康的目的。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强大功效,这是我们每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施嘉聪.试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3):172-173.

[2]梁青.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2(34):121-122.

篇3

【关键词】 小学生;健康教育;龋病患病率;龋齿充填率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高,流行面广,危害性大。WHO将龋病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龋病不但使患者感到牙痛而影响食欲、咀嚼,有时还会导致牙髓炎、齿槽脓肿,甚至形成病灶而引起全身疾病。儿童时期乳牙的龋齿,也直接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影响身体健康。调查显示[2]:2002年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患龋率为65.40%,龋齿充填率乳牙为6.62%,恒牙为13.15%。我院与罗湖区教育局联合于2005年起连续3年对罗湖区5家口腔疾病防治试点小学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与干预,观察小学生的龋齿患龋率和充填率,评价群体防治龋病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深圳市罗湖区泰宁小学、布心小学、锦田小学、翠茵小学、南湖小学5家口腔疾病防治试点小学1~6年级、年龄在6~12周岁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每年定期对试点小学学生进行口腔调查,所有的调查均由医院口腔科专业医生实施。在自然光下采用一次性口镜,辅以问诊。普查后计算患龋率及充填率。

1.2.2 患龋率及充填率计算方法 患龋率=患病人数/受检人数;充填率=充填牙数/龋、失、补之和。

1.2.3 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1)学生教育:①给学生印发口腔健康教育宣传资料;②口腔专科医生到学校进行口腔知识讲座,讲解口腔生理知识、牙齿结构与功能、龋病的预防与治疗、正确刷牙方法等;③定期为学生上口腔保健课;④定期出刊口腔保健专题宣传栏;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如“9.20爱牙日”活动等。(2)家长教育:①给家长印发口腔健康教育系列资料;②开设家长课堂:讲座口腔疾病预防相关知识;③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3)干预治疗:给口腔调查发现患龋病学生发放“口腔治疗通知书”及“深圳市口腔保健治疗卡”,并督促家长带小孩到牙防网络医院治疗。

2 结果

2.1 学生乳牙、恒牙患龋率逐年下降 见表1。

2.2 学生乳牙、恒牙充填率逐年提高 见表2。表1 不同年份学生患龋情况 表2 不同年份学生龋齿充填情况表

3 讨论

3.1 干预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3年口腔健康教育与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和改善学生口腔健康状况,龋齿充填率有明显上升,患龋率逐年下降,说明口腔健康教育在防治儿童龋齿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我们体会是:(1)建立良好的合作工作模式,加强卫生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作是防治儿童龋齿的基础,对口腔疾病防治能起积极作用;(2)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是防治儿童龋齿的关键:家庭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家庭因素,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子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3];(3)小学生形成良好自我保健行为是防治龋齿的保障。

3.2 问题及对策

3.2.1 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5家试点小学的小学生不同年份患龋率虽有下降趋势,但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1)干预时间短,宣传力度不够;(2)深圳流动人口多,该类人群工作压力大,居住和生活条件差,文化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家长卫生知识缺乏,对儿童龋病防治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是在孩子患龋病较严重出现症状时才来就诊,特别是乳牙龋坏,认为乳牙迟早要更换,龋齿不治也不要紧。可见家长缺乏口腔保健知识可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口腔健康。

3.2.2 对策 加强儿童口腔保健教育,劝导儿童少吃酸甜食品,养成饭后漱口及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对预防龋齿的发生至关重要。儿童龋齿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儿童龋病防治应纳入卫生保健总体规划,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全社会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动员全员参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中国热带医学,2005,5(7):23-24.

篇4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8-02

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近年来我国儿童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患病率大幅增加,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相关研究认为口腔健康行为干预,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而降低儿童的口腔疾病患病率[2]。为对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50名,其中包括27例女、23例男,儿童年龄4~7岁,平均年龄为(5.6±1.4)岁。

1.2方法

1.2.1评估口腔卫生状况 ①组织两名资深口腔科医生成立口腔健康干预小组,其中一位口腔科主任医师负责检查和治疗疾病,另一位口腔科主管护师在动态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对健康干预计划进行指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并通过刷牙方法考试和问卷对口腔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下一步护理计划进行指定。②测定餐前牙菌斑指数、龋病检查:口腔科主任医师进行餐前牙菌斑指数测定和龋病检查,并将相应结果记录到儿童口腔健康档案中,以在干预后进行比较。

1.2.2确定健康干预目标 ①掌握口腔保健常识和正确刷牙方法,每天早晚坚持刷牙。②有效配合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③餐后主动漱口,不食或少食甜食。

1.2.3实施步骤 前三个月组织儿童进行理论学习,口腔科主管护师在幼儿园教师的有效配合下,举办爱牙主题月,期间教授儿童刷牙歌、爱牙诗,并引导儿童参与以保护牙齿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同时以答题竞赛的形式,对儿童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情况进行考察,并对表现优异者进行积极奖励。在家长开放日,对家长传授正_刷牙方法和口腔保健知识,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进行引导。4~6个月,主管护师联合幼儿园教师每月进行一次刷牙演示比赛,让有效掌握刷牙方法的孩子进行正确刷牙方法的演示,让孩子们形成自觉刷牙的习惯。同时组织家长沟通交流会,期间对家长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口腔保健情况进行了解。7~9月,组织儿童对我院口腔科进行参观,并向孩子们介绍牙齿构造和观察病牙标本,然后利用牙齿模型考察孩子刷牙方法掌握情况。同时让孩子去观察和了解治疗牙齿使用器具,口腔科主任医师示范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使孩子看牙恐惧心理得到消除[3]。

1.3评价方法 ①进行口腔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应包括看牙恐惧、睡前进甜食、刷牙方法、刷牙时间等内容。在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前、后组织儿童家长填写。②口腔健康行为干预9个月后,口腔科主任医师对儿童的龋病、餐前牙菌斑指数进行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全部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

2结果

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前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情况、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如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患者率逐渐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家长未充分了解牙病防治知识和口腔卫生知识,进而出现儿童刷牙方法不正确、牙菌斑大量堆积等问题,最终引发龋齿病。开展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不仅能够让儿童及家长掌握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知识,还能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而有效预防龋病和缓解龋病,保证儿童口腔健康。本研究中,实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后,儿童早晚刷牙人数、正确使用刷牙方法人数都显著高于干预前,睡前进甜食人数、看牙恐惧人数、牙菌斑指数都显著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13,19(3):226-227.

篇5

成功防控非典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文件,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强化医疗机构中疾病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对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促进居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医改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体现,如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群众得到实惠、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的长效机制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肿瘤防治、慢病预防、心理卫生、口腔保健、紧急救护等5个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四年多来,我市在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正逐步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的内涵。陈竺部长对我市发挥公立医院优势,推动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卫生部确定将我市作为创建防治结合型公立医院试点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以病人为根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对当前群众健康面临的疾病谱变化的巨大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的进程,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模式转化,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各医疗岗位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二)建立一岗双考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可量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机制,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

(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任务完成率达100%,就诊患者及家属群众受益面达100%。

四、试点范围

2012年,在市级健康教育基地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即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

五、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促进医院)。将医院建成可预防疾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基地,在就诊前、中、后过程中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宣传、生活和行为干预(运动、膳食、心理等)、健康管理等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建立与社区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呼吸道、肠道发热门诊、传染病科病房);疫情报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腹泻、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监测;院感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伤害、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及死亡报告;疑似食源性疾病、职业病监测及报告、精神类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口腔疾病等可预防疾病的行为干预、健康管理等防治结合方式。

(四)妇女儿童保健指导。妇女儿童健康咨询、行为干预、健康管理。

(五)心理咨询与疾病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与服务等。

(六)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心理治疗、传染病防治等处置。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的院前干预;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紧急救治、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猝死的急救。

六、进度安排

2012年1月-2月:市卫生局制定《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2012年2月-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保健中心、中心(肿瘤)医院等机构分别制定《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精神卫生、口腔卫生、院前急救和伤害预防知识、妇儿保健、肿瘤与职业病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

2012年3月-4月:各试点机构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和科室岗位工作规范,3月底前上报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组织培训和具体技术指导;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

2012年5月-9月:各试点机构组织实施;其中7月份各试点机构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自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

2012年10月: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范;

2012年11月:召开全市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建工作经验;

2013年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市卫生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曹勇局长任组长,牟新民副书记、魏仁敏副局长、张华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核定科室和人员编制,核算服务成本,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财政保障政策;组织工作评估和督导检查,推广经验做法。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收集、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评价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等。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试点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科室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心(肿瘤)医院在制定本单位方案并开展试点的同时,要制定医疗机构行业相关业务工作规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制定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规范,并负责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效果评估。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在医改框架内会同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制定财政保障、价格保障、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预防保健服务价值,引导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取向。积极争取市编制部门核定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和精神卫生、口腔疾病预防等社会防治机构设置,在医疗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防治结合管理,提高疾病监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康复保健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篇6

关键词:儿童 口腔内科疾病 龋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2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56-02

作为一种儿童常见病,儿童口腔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在诸多儿童口腔内科疾病当中,龋病的发病率大概为60%至70%,乳牙小于1岁的儿童就有可能患上龋病。为了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此类疾病,笔者收集并分析了于本院收治的124例12岁以下的患有口腔内科疾病的儿童的就诊资料,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的分析本院于本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6例12岁以下的儿童的就诊病例,其中124例为口腔内科疾病,男79例,女67例,详细记录了患儿的乳恒牙数、年龄、疾病分类以及牙位等情况。

1.2 疾病诊断标准与分类。①龋病(其中包括深龋、中龋以及浅龋);②牙髓病(牙髓变性、牙髓坏死以及急性、慢性牙髓炎);③根尖周病(慢性以及急性根尖周炎);④牙周组织疾病(牙龈病以及牙周病);⑤其他(四环素牙、氟斑牙以及融合牙等等)[1]。

2 结果

2至4岁口腔内科疾病患儿共有31例,其中17例患有乳牙龋病,患有乳牙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的患儿各有5例、9例;4至7岁口腔内科疾病患儿共有57例,其中27例患有乳牙龋病,患有乳牙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的患儿各有5例、6例,患有恒牙龋病、牙周病、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炎的患儿分别为7例、1例、7例以及2例,其他2例;7至12岁患儿36例,其中患有恒牙龋病、牙周病、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的患儿分别有19例、2例、9例以及3例,其他3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24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分布情况(例)

3 讨论

以上资料可以显示出2至12岁的儿童大概有56%患有龋病,而大概37%的儿童患有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大约90%以上的病牙的发病原因都是龋病,很多乳牙都会被龋病所累及。从最开始的浅龋、到中龋、深龋,最终形成牙髓病,假如没有对此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累及根尖,最终变成根尖周病,或者是形成死髓[2]。

通过本组资料可知,4至7岁是因为龋病所累及乳牙的就诊高峰期,而4岁12岁是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的就诊高峰期,由此可知,在儿童换牙期间,患儿早期的牙疼症状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于是没有及早的治疗龋病,造成龋病不断恶化,有时会对恒压的萌出造成一定影响,或是造成新萌出的恒牙也已发生龋坏,然而却尚未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加重龋病的程度,对患儿的一生都造成影响。患有比较严重龋病的儿童在萌出恒牙之前,基本上都无法咀嚼非常坚硬的事物,这对患儿的食欲造成严重影响;而4至12岁正是儿童身体不断发育的时期,必须要借助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满足身体健康成长所需,但是由于龋病造成患儿食欲降低,使其患儿无法获得充足与均衡的营养,从而出现偏食以及厌食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由于严重龋齿导致的偏侧咀嚼普遍存在,更有甚者由于颌骨缺乏足够咀嚼力的生理刺激而导致的颌面部错合畸形。

由于一旦形成龋洞就不可以自行的愈合,需要进行补牙,同时与恒牙相比,乳牙具有更低的钙化程度,牙齿硬组织壁比较单薄,所以乳牙龋具有非常快的发展速度,极易累及牙髓,造成牙根类周围炎或者牙髓炎,严重者还会造成面部感染等。

所以,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要充分重视其乳牙龋齿,及时发现并给与及早治疗。而预防龋齿的产生是极其重要的,以下即为几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1)加强牙齿的坑龋性。可以借助氟化方法增加牙齿当中含有的氟素,从而改变釉质表层或者表面的构造,使其抗龋性大大提高。无论发育期的牙齿萌出与否,此种方法都能对其发挥巨大的作用。

(2)注重儿童的饮食习惯。目前,食物的精细程度日益增高,含糖量也日益增多,一些软而粘的食物,例如精制蛋糕等会粘在牙齿的表面,从而为致龋细菌带来丰富的“食物”。所以,应该尽可能的控制此类食物的摄入数量,要多食用肉类、果蔬、蛋类等食物,从而保证牙齿的健康。同时也多食用一些富纤维质、粗糙以及硬质的食物,从而增加牙齿的摩擦洁净程度,降低食物残屑堆积[3]。

(3)对于龋齿而言,要采用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要有效控制新龋齿的发生,同时也要及早的发现与治疗已形成的龋齿,加大卫生保健教育宣传的力度。

(4)正确的清洁口腔。作为预防龋齿的关键环节,清洁口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为漱口与刷牙。

总而言之,目前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情况非常让人担忧,对于每一位口腔医务工作者而言,都要加大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刷牙理念与方法,从而保证乳牙龋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加强每一位家长对乳牙清洁与护理的重视程度,改变其持有的乳牙龋坏无需治疗的错误理念,同时在各大幼儿园中积极推广正确的刷牙方法,以有效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丽.1000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回顾性分析[J].电国医学创新,2009,18(06):37

篇7

在口腔临床工作很多年,遇到很多患者都会问类似的问题,“大夫,我的牙以前非常好,吃冰块,咬坚果,吃热的,什么事儿都没有,为什么最近牙齿遇凉遇热都不行了呢?”,“我以前早上用凉水刷牙没事儿啊?怎么现在只能用温水呢?” 随着现代人养生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各种健康问题的护理,包括口腔健康。众所周知,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消化道与体外相通的部分,就好像是我们居住房子的大门一样,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口腔的健康与否会对我们的消化系统甚至体内其他脏器产生直接影响。

而牙齿在口腔中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器官。事实上大多数人到口腔科的目的都主要是治疗牙病。人一生有两套牙齿:乳牙和恒牙。恒牙在14岁左右完全萌出后将陪伴我们的一生,是我们维护健康的重要工具。现代人在重视牙齿健康的同时,却非常缺乏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和知识。一部分人凭自己感觉杜撰出来的保健方法反而使牙齿状况得到恶化。我每治疗一个患者总会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的普及一些牙齿保健知识,因为对于疾病预防才是根本。下面列举一些口腔护理的错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中的大部分都会导致文章开始提到的症状。

刷牙用凉水。牙齿虽然是身体上最坚硬的器官,更需要我们的爱护。我们知道冬季用热水洗脸、洗脚,那么为什么要强迫牙齿接受凉水呢?牙齿的中心位置有牙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牙神经),即使有很强的外壳,牙髓也会惧怕过冷过热的刺激。

刷牙时力量越大频率越快刷的越干净。刷牙是使用牙刷与牙体表面摩擦去除牙表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力度适当即可达到效果。用力过大过急不仅刷不干净,反而会损伤牙齿和牙龈。造成牙齿遇冷热敏感。

横向刷牙。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类似拉锯动作的刷牙方法,牙齿接近牙龈部位的釉质是最薄的,在刷牙的反复摩擦刺激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后的牙体会出现冷热酸甜刺激不适,严重时甚至会“露神经”引起剧烈的疼痛。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将牙刷毛与牙体表面呈45度角,按上牙应从上而下,下牙从下而上将牙体表面清理干净。

牙签剔牙。当吃饭后出现食物嵌塞的情况,我们不应该使用牙签,牙签较粗容易将牙龈刺破且消毒欠佳,正确的方法是使用牙线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

经常使用盐水或漱口水。盐水和漱口水在杀菌的同时,对口腔中正常的细菌和细胞同样有损伤。因此我们不建议长期使用盐水或各种品牌的漱口水进行含漱,这样并不能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篇8

[关键词] 窝沟封闭;适龄儿童;健康教肓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63-02

临床很多资料表明,在恒牙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病的频率最高,第三是上颌第一磨牙。第一磨牙是儿童6岁时萌生,通常6龄牙齿在7-8岁完全萌出,6龄牙是承担咀嚼功能最主要的牙齿,由于萌出早,如没接受口腔健康教育,不注意保护,很易患龋齿病。患龋齿可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可成为患心肾等病的诱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窝沟封闭主要用于儿童与青少年新萌出的恒磨牙,可达到很好预防窝沟龋病的作用,因此对7-9岁的儿童第一恒牙磨牙行窝沟封闭非常重要。但大多数人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能接受,为了让适龄儿童及家长认识到窝沟封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科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我科于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807名适龄儿童,很顺利地接受并进行了第一恒牙磨牙窝沟封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儿童第一恒牙磨牙窝沟封闭的健康教肓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

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4月30日,850名适龄儿童在我院接受窝沟封闭,对其中适合做窝沟封闭的807名适龄儿童,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磨牙窝沟封闭。

2、采用的方法

2.1 窝沟封闭前健康教育

2.1.1 广泛宣传,营造人人关注口腔卫生的氛围。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开展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发放窝沟封闭的宣传资料,及时解答。引起社会各方人员对窝沟封闭可防龋病的关注、认识,扩大宣传、教育面,为准备让自己家或亲戚朋友家里的适龄儿童,接受作窝沟封闭作准备。

2.1.2 在辖区范围的小学门口,张贴7-9岁适龄儿童免费做窝沟封闭检查及治疗的通知。与小学校长及一至四年级班主任联系好,发给学生做窝沟封闭的宣传资料,收回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解答家长疑问,引起并了解做窝沟封闭的兴趣与必要性。

2.1.3 每次联系好30名学生及家长来医院,在门诊大厅循环播放窝沟封闭相关内容录像,并拿着模型牙和相关内容图片,浅显易懂地讲解录像内容:窝沟与窝沟龋,什么叫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有什么好处,窝沟封闭的时机,窝沟封闭是否对牙齿、身体产生危害?窝沟封闭适应症。反复讲解、播放多次,耐心、认真解答家长疑问,个别交谈,让他们认识到窝沟封闭对孩子牙齿、身体无任何伤害,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让家长和儿童知道窝沟封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家长、儿童播放影音图片,发放资料,不断加深、提高对窝沟封闭的认知,使其产生愿意、乐意接受窝沟封闭的愿望,为适龄儿童接受窝沟封闭打下坚实基础。

2.1.4 儿童来院接受窝沟封闭时,再次告知儿童、家长窝沟封闭对孩子牙齿、身体无任何伤害、操作时间不长、无痛苦、无创伤,认真回答提问,同时认真评估其对窝沟封闭的了解、认知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全面指导和讲解,打消其紧张心理,是顺利接受窝沟封闭的前提。

2.2 窝沟封闭时健康教肓

多数儿童普遍存在害怕看牙的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可有不合作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封闭前的心理指导十分重要。

2.2.1 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特点,优美的环境,消除儿童对环境的恐惧心理。

2.2.2 简单告知儿童将要做什么,告知封闭不会产生疼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安慰、表扬,禁止恐吓;话语要筒单形象,声调温和,要有耐心,使患儿感到亲切可信,建立融洽良好关系,为顺利进行窝沟封闭起到了保障作用。

2.2.3 让家长陪伴,同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有利于治疗。

2.2.4 在进行牙面酸蚀时,告诉儿童感觉味道会有点酸苦,要坚持尽量张大嘴。在用光固化器时,应给儿童戴好防护眼镜,儿童很好的配合好医生,这样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降低了脱落率。

2.3 窝沟封闭后健康教肓

2.3.1 窝沟封闭一般在7h内完全固化,告诉家长及儿童,让孩子禁食2h,24h内禁用窝沟封闭牙咀嚼食物,避免咬过硬过粗食物。

2.3.2 窝沟封闭还应定期复查,讲解定期复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其无所谓、一劳永逸心理。指导其三个月、半年、一年各复查一次。认真填好窝沟封闭复查预约单二份,一份贴在窝沟封闭单上,一份发给其家长保存,提醒家长保管好,每次复查让家长在原始窝沟封闭单上亲笔签名。

2.3.3 到顸约复查时间,专科护士要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复查,复查时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重作封闭。复查时认真解释家长问题,提供一些口腔保健护理相关知识,扩大教育面。

3、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使850名7-9岁适龄儿童,很乐意地在我院接受行窝沟封闭的检查,对其中适合做窝沟封闭的807名适龄儿童的3001颗牙,很顺利的进行了第一磨牙窝沟封闭,其中窝沟封闭接受率为100%,窝沟封闭率94.6%,到时间复查率为100%。我院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好评、赞许,顺利完成了四川省疾病预防中心交给的任务。

4、体会

儿童第一恒牙磨牙窝沟封闭的总体目标是能够很好的预防窝沟龋病,并能给予及时干预,减少窝沟龋病的发生。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并加强了家长、儿童对口腔保健的认识、参与。通过我院对807名适龄儿童的3001颗牙,进行第一恒牙磨牙窝沟封闭的结果显示,均达到和完成了四川省疾病预防中心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目标要求。2011年前四个月窝沟封闭接受率为100%,行窝沟封闭率94.6%,复查率为100%。窝沟封闭前健康教育让家长理解和支持,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并及时解答各种问题,纠正不正确认识,降低、消除顾虑水平,为适龄儿童接受窝沟封闭打下了坚实基础;窝沟封闭时健康教育让其家长、儿童更加全面的了解窝沟封闭的重要性和无损害性,为顺利进行封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窝沟封闭后健康教肓让其家长意识到窝沟封闭复查的重要性和提高、巩固其防龋病的作用,为窝沟封闭复查和窝沟封闭目标完成起到了保证作用。因此积极有效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是进行第一恒牙磨牙行窝沟封闭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9

预防口腔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预防口腔医学是口腔学科中重要的组成体系,学生毕业一年后,大多数会到社区门诊及社会中进行口腔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加强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并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因此,如何培养口腔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至关重要。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直接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从机械性记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创性精神、主动意识、合作意识。因此,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医学院口腔专业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在本院手术室实习的医学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医学生58例,女性医学生42例,医学生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为(19.0±2.1)岁。随机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学生,其中观察组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块式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性教学,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1)对照组教学

对照组教员按病种类对学员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员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学员完成实习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学员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学员自行解决。

(2)观察组教学

观察组教学法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阅读―解疑。课前对学生制度阅读提纲,根据教学的大纲对学生制定教学材料,参考相应的教学材料,制定相应的阅读提纲。阅读,学生根据提纲,求解出提纲所需的知识内容。解疑,学生将阅读的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小结:教师对课题中涉及的知识进行简明表述,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二,设问―阅读。由教师设置相关问题并提出启发性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问题的答案,最好由教师对学生的设问提出总结。

第三,阅读―讨论。阅读,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阅读,并将疑难问题记录待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讨论,让教师筛选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通过讨论让学生得以启发,使得问题更加明确。教师根据涉及的问题及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表述,使得问题变得明朗。

第四,病例分析。通过演示―分析等,对学生演示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向学生展示病理、生理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分析,并揭示现象本质,最后对病例分析进行总结及表述。

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教学效果分析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成绩、论文撰写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50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46例(92.00%)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更容易掌握理论性知识,44例(88.00%)学生认为能够扩大视野,45例(90.00%)认为能综合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43例学生认为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不断完善,医疗市场上也较以往发生了具大的变化,病人在选择医疗市场时也较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对医院及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及自我意识的提高,医院及临床医生在为病人诊断的过程中必需给予病人选择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原有的临床外科实验室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病人医疗就医的要求。为了避免产生医疗纠纷事件,同时也为了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在临床学生的学习及培养的过程中,更应该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满足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外科的要求。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成绩、论文撰写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卢友光,苏建新,苏柏华.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4):50-51.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1999~2005年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及“尘肺病报告卡”,以上报告卡均由上海市有相关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院填写和报告,发病日期为1999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病人所在单位为生产场地在宝山区内的工厂企业(宝钢总厂除外)。接到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更正报告卡的病例以更正报告结果为准。

1.2 方法

用Foxpro 5.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职业病构成

1999~2005年宝山区共发生职业病472例,职业病病种涉及6大类26种:尘肺病4种,职业中毒16种,职业性皮肤病2种,[JP]职业性眼病2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种。从单病种来看,皮肤化学灼伤所占比例最大,为30.9%,其次为眼部化学灼伤(21.0%),尘肺病(13.6%)和电光性眼炎(12.9%),分别居第三位和第四位。急性职业中毒占11.9%(表1)。

2.2 职业病发病的年份分布

近年来职业病发病有上升趋势,2002年比上一年有大幅度增加,从48例增加到82例,2004年达到高峰(117例)。眼部化学灼伤和皮肤化学灼伤都呈现逐年增加态势;急性中毒除1999年外每年都有发生,而2002年中毒人数最多(17例);尘肺发病人数2001年最多,共17例,而后有所下降(表2)。

2.3 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1999~2005年宝山区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7起,引起急性中毒56例,其中轻度中毒40例,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例各8例,死亡3例。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名前三位分别为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事故7起17例,一氧化碳中毒事故6起9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4起15例。最易引起职业中毒的工种主要是装卸搬运工(10起31例)、化工操作工(9起11例)及钢厂内设备检修工(6起9例),中毒人员中此三类工种合占91.1%(表3)。

2.4 尘肺病发生情况

1999~2004年宝山区共新发尘肺病64例,其中男62例,女2例。新发Ⅰ期尘肺病人57例,Ⅱ和Ⅲ期尘肺病人分别为5例和2例。尘肺种类包括4种,其中焊工尘肺最多,为27例,其次矽肺26例,铸工尘肺10例,水泥尘肺1例。从发病时的年龄和工龄来看,焊工尘肺的平均诊断年龄最轻,工龄最短,而发病时年龄最小的1例病人年仅25岁,接尘5年。矽肺病人的诊断年龄最大,平均诊断工龄也最长,但有1例矽肺病人仅从事风钻工种1.5年,34年后被诊断为矽肺Ⅰ期。铸工尘肺的平均诊断年龄和工龄介于焊工尘肺和矽肺之间(表4)。

矽肺除2002年未发生以外,每年新发病人数在2~6人之间;铸工尘肺每年都有发生,7年中每年新发病人数保持在1~2人之间;焊工尘肺在2001~2002年新发病人数陡增, 而后又下降到每年0~3例;水泥尘肺只有在2003年诊断1例。由于2001~2002年焊工尘肺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宝山区尘肺病发病总数也在该年份达到高峰(表5)。

2.5 慢性职业中毒和听力损伤发病情况

1999~2005年宝山区共发生7例慢性职业中毒,其中包括4例铅中毒,2例苯中毒和1例二氯乙烷中毒。铅中毒主要发生于蓄电池制造业(3例)和废品回收业(1例);2例苯中毒分别发生于煤气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1例二氯乙烷中毒发生于化工行业(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氰生产)。

1999~2005年宝山区共发生听力损伤31例,其中男30例,女1例,均发生于钢铁制造业。以2004年确诊人数最多,共25例。听力损伤者年龄范围在44~54岁,平均49.9岁;接触噪声工龄范围3~36年,平均26.8年。

3 讨论

宝山区位于上海北部,是上海市的大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工业有冶金、机械、化工、港口储运等,是重要的钢铁

生产基地和航运中心。

在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在操作中稍有不慎易引起工人皮肤、眼部化学灼伤,皮肤或眼部的化学灼伤构成宝山区企业常见的职业病。7年间皮肤化学灼伤和眼化学灼伤居宝山区职业病总人数的前2位,而且近年来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提示化学品生产、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工人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监管,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类健康危害。

宝山区作为工业大区,冶金、机械生产企业较多,粉尘危害不容忽视。1956~1999年间,宝山区累计发生尘肺341例,以矽肺和铸工尘肺为主,合占96.7%。焊工尘肺共7人,石棉和铝尘肺分别有3例和1例[1]。而1999~2005年宝山区64例新发尘肺病例中,矽肺和铸工尘肺合占比例有所下降,为56.2%,但焊工尘肺新发病人数大幅增至27人,占新发尘肺总人数的42.2%,石棉肺和铝尘肺未见发生。1999~2005年焊工尘肺的平均诊断年龄只有38岁,低于矽肺(61岁)和铸工尘肺(49岁)。焊工尘肺诊断时平均接尘工龄为14.2年,也短于矽肺(20.4年)和铸工尘肺(18.1年)。提示除了矽肺和铸工尘肺外,还应重视焊工的防护,尤其是集装箱制造、钢结构生产行业,应加大环境粉尘治理力度,对工人做好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

1999~2005年宝山区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7起,共引起急性中毒56例,死亡3例。苯的胺基硝基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一般发生于仓储行业搬运工。在高温季节搬运此类化学品时,由于包装破损、个人防护欠缺等情况,毒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此外,化工操作工和钢厂内设备检修工人也常有急性职业中毒发生。在宝山区此两类工种是急性中毒事故数仅次于搬运工的易发工种。因此有关用人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这些工种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在危险作业时工人应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谨防中毒事故的发生。

在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中,宝山区工厂企业最常见的是电光性眼炎和听力损伤。由于宝山区存在电焊工种的企业众多,如集装箱制造业、钢结构加工、冶金建设单位等,电光性眼炎时有发生。电光性眼炎即紫外辐射性角膜结膜炎,虽然不致永久性视力减退,但发病颇多,严重影响出勤率。电焊时电焊弧光能产生相当大强度的光辐射,除有一定量的紫外线,还有大量的红外线。因此所戴防护镜应不仅能完全防止紫外线的透射,还要能防止红外线的辐射[2]。近7年来宝山区职业性听力损伤主要发生在钢厂,发病工种以锻工最为常见,平均诊断年龄49.9岁,平均接噪工龄26.8年。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2],加强预防和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十分重要。存在噪声危害的工厂企业应严格按照《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在控制噪声源,做好工人健康监护,个人听力防护三方面加强工人听力保护,防止听力损伤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秦景香,周敏.上海宝山区工厂企业尘肺病现况及死因调查分析[J].劳动医学,2001,18(1):40~42.

[2]何凤生.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