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工作要求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就业工作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府也在不断结合自身情况推进信息化建设。而就业工作不仅是对外联络的出口,更是学校毕业生的出口,信息化任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就业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市场联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对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来提高高校就业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调控能力,改进高校就业工作业务流程、工作机制及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大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师提供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一、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的现状
1.高校层次不一,导致现有高校的就业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国内985高校、211高校的就业信息化程度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高出不少,这主要取决于不同高校间的人员素质、管理理念、经费资源等。而信息化的建设,恰恰受制于这几个方面。
2.随着国家、教育部等地方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就业信息化的建设做为就业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高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很多高校在就业工作流程、工作机制都未完全理清的前提下,盲目推进信息化建设,并未达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的目标。
3.部分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理顺工作机制,简化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市场招聘、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就业派遣的全过程管理。在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化平台,但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平台的用户,特别是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就业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信息化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并服务于他们的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校在就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
1.表面口头重视,实际投入少。由于教育部对于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在做推进就业信息化工作。但是不少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以及人员投入较少。或者只重视表面工程,所谓的信息化工作只是修改就业中心门户网站的页面而已,并未对核心的就业系统及数据库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2.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由于就业信息化的数据来源于本专科学生或研究生管理部门,而这些部门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体制及工作机制的差异,学生数据字段标准不一、且就业信息化所需要的一些关键字段缺失,导致学生数据的正确性大大降低,极大增加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工作量。
3.高校部分工作人员思维模式僵化。高校不少就业工作的老师年龄偏大,思维模式僵化,不愿意对现有工作模式进行改变,对新鲜事务较为抵触,由于这些老师的不配合,导致就业工作信息化推进缓慢。
4.高校就业主管部门部分行为限制高校信息化的推进。由于就业主管对就业信息数据字段要求的不断变化,造成现有高校需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修改增加数据库字段,从而给信息化平台带来不稳定性。
三、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议
虽然现在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就业信息化的推进是大势所趋。高校就业部门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搭建信息化平台。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1.对就业部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传统的就业内容主要包含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管理三大块,需对其中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分,特别是对事务性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简化,将部分工作通过信息化平成。
2.做好用户群体的调研工作。如何使信息化取得成功,用户群体的满意度非常重要。就业信息化的主要使用对象分别为用人单位、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信息化建设之初需对不同是使用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从而明确其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使信息化建设能够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3.保证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有效投入。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个短期的工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就业的信息化工作也要能够不断地根据社会要求进行调整适应,所以必须保证人才、财力、物力的持续投入。在搭建好信息化平台之后,还要根据就业业务流程的调整进行系统改造,并对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同时根据数据量需对数据库及服务器进行适当升级。
4.做好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使用者的素质能力。相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来说,不少高校老师的信息化能力较弱,而其作为就业信息化的主要使用者需对其进行完善系统的培训,保证其能够熟练、快捷使用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
5.与学校职能部门合作,建设信息一体化大平台。就业部门需与其他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实现资源数据共享。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式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需要树立开发合作的态度,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学校巩固现有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
总地来说,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就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提高就业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还需花费较大的功夫。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当前的就业信息化水平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要,发展道路值得进一步探索。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进行后续开发,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教育部所要求的“资源共享、信息、网上求职、远程面试、指导服务”五元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促进充分就业,并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毕业就业生进行跟踪反馈,进而推动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北方经济,2010,(8).
篇2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渐把大学毕业生(包括高职毕业生)推向人才市场,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从而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职责发生了新变化,并赋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艰巨的使命,同样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问题,也就包括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逐渐把大学毕业生推向了人才市场。原来那种“统包统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已经淡出了大学生的头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普遍的危机意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毕业生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就业。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1年是115万,2002年是145万,2003年达到了212万,2004年达到252万。在这些大学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占总数的55%以上,是待就业大学生的主体,而用人市场的高职毕业生供需比约为1:0.4。面对扩招和毕业生大幅增长的新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提高工作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途径也成为当前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深刻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明显的新特点和趋势。
1.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及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在1990年以前,计划分配还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但仅仅十几年后的今天,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配派遣已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新机制。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由此导致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两个主体地位的确立,并出现了相应的就业去向合同化、就业手段信息化和就业指导专业化等一系列就业工作的新趋势。这些趋势是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扬弃,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场革命,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两种机制都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2.高等教育已步人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回顾近几年高等教育工作,我们看到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突破。1998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约为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8%。经过连续三年的扩招,2001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300万左右,净增520万,增长66.7%,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3%。普通高校招生数1998年是108万,2001年是268万,2003年实际录取382万人,2004年将比2003年实际录取增加20万人。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毕业生数量的成倍增加并且持续攀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相应增加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还继续用20世纪90年代的工作方式、模式套用今天的新情况,显然是行不通的,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3.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仅是量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既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要造就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面向和服务已经显出广谱性特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已不再是原来狭窄领域里人才资源的简单配置,而表现出更为复杂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和适应。
4.社会的变革和事业的发展,正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念、体制、机制、模式,甚至方法和手段,建立起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新的就业制度,即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这个新的就业制度,不是一个单项的政策问题、方法问题,而是对21世纪初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系统性、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意义的基本制度建设。因此,这个改革和建设将是及其艰巨的。
二、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
当前,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指导的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还处在艰难的摸索阶段,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比较有了很大不同。在传统高等教育毕业分配制度下,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责就是认真执行上级下达的毕业生分配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执行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职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有了新的特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指导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
1.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前所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只要按部就班,认真执行上面下达的分配计划即可。工作人员只要思想正派、工作认真,就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有人甚至认为:学校中的“富余”人员也可以从事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它提高到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号召“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自觉性。”与以往相比,当前高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冷门专业、非重点院校及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压力更大,大学生和家长已经把就业率作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还对各类高校一次就业率情况进行了排名公布,并作为分配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这更给许多高校增加了压力。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今后的生存与发展。
2.指导性越来越重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是指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敢于回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应届大学毕业生年龄相对偏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惶惑和不解,有的对社会和未来的工作充满新鲜和好奇,很容易人云亦云。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给他们以正确指导,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无疑是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两大难题:一是来自自身,由于自己的观念、能力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异,而不能顺利就业;二是来自社会,学生的专业、学校、生源地、性别等都会受到社会的“挑剔”。两种难题相互影响会使学生难以摆正择业心态,给择业和未来工作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既要为大学生的求职择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指导和服务,还要为企业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搭建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在工作内容上,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就业信息,提供科学的评估、观念指导、心理调试、技能训练、计划制定,还要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创造实习机会,另外还应为用人单位物色人才,为招聘代表和毕业生面试提供场所及相关服务,安排聘用信息会等。
3.前瞻性越来越必要。以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是以高校为主,坐等计划部门的分配方案,然后按方案实施即可,不需要任何前瞻性。现在要想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前瞻性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前瞻性,指导工作就无从谈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就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超前筹划,教育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就业指导工作者要认真、科学、准确地分析大学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若没有一定的前瞻性就会处于被动而丧失主动权。
4.理论性越来越需要。过去,毕业生分配工作完全按计划行事,对理论性要求不高。而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包括就业教育和指导,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具有理性思维,靠科学的理论和令大学生信服的道理来教育他们、说服他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希望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尽管大部分学校为毕业生提供了信息服务,开设了就业指导,但是学生的使用率、满意率和需要率整体偏低。其中,多项指导内容和方法的需求率高于其自身的使用率。来自北京16所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反馈显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指导内容是就业政策指导(25.4%)、就业信息指导(21.2%)和就业咨询(15.5%);而他们最需要的指导内容是就业咨询(24.1%)和就业信息指导(23%),此外对求职技巧训练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率(18%)。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应为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能,而且更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引导,加强其职业能力测试,帮助毕业生规划好职业生涯,这些都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新形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社会的发展赋予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十分艰巨的使命,同样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好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应该集多重角色于一身:就业知识的传授者,选择职业的引路人,学校和家长的代言人,职业生涯的设计者,就业市场的信息员,择业心理的辅导员等等。所以说,要想成功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不负学校家长和学生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重托,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直接面对大学生,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名教师,因为他的工作、精神风采,甚至一举一动都是在育人。就业指导工作者要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待人真诚,尊重学生,服务热心。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仍然有一些用人单位直接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要人,要求学校帮助推荐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工作者,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就业工作公平、公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头绪复杂,任务繁重,这就要求就业工作者,要具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无法履行职业生涯设计者这一神圣职责。
2.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前面讲到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具有前瞻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者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上门。现在的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就业指导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主动权。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表现在及早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而不是等毕业临头才仓促应付,经常主动地与用单位保持沟通联系,组织供需见面会,向用人单位宣传本校毕业生的特长和优势;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许多正确的意见是从大局的把握和深层的思考中提炼出来的,没有这些就不可能取得主动权。总之,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作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保证。
3.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涉及面广,对就业指导工作者的文化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熟悉就业政策,充分掌握就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其次,要掌握必要的求职技能,以便指导大学生了解笔试和面试的程序技巧,求职信写法等等。此外还应具备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如:要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渗透于就业指导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抉择。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技,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大学生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明确方向,走好就业之路。
4.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求职逐渐风行起来。与传统的供需见面会相比,网上求职有着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通过互联网人才信息、就业信息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有段。所以,在信息社会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并充分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中去。
5.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是一项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对就业信息和趋势的把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就业发展趋势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结果。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取得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权,就必须深入用人单位、深入毕业生,认真调查研究,善于把握经验和规律,及时准确地向毕业生高校人才培养部门提供指导性信息,给学校将来专业调整制定招生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此外,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还要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语言表达能力,要有好口才,使大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教育时能入耳人心。二是公关能力,就是要广泛接触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充当职业中介角色,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组织协调能力,要组织协调好供需见面会、协调好多方面关系。
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素质的途径
1.提高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前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被动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变化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信任度,事关学校的命运和前途。牢固树立做好工作的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精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有计划地组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就业工作指导训练,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参差不齐。高校要创造条件,不定期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3.设立就业指导专业,培养专门的就业指导人才。高校可设立就业指导专业,开设就业政策、就业指导、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调查方法、信息技术、公共关系等课程,培养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宽厚知识基础的就业指导专业人才。此外,高校也可以开设以上相关课程,供其他专业大学生选修,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选留人才的范围。
篇3
论文摘要:构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必须基于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就业工作的部门是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根据两类性质不同的就业指导,应分别采取无偿和有偿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还应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也逐步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功能上,不但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概念。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多次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在学校。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构筑面向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
一、必须认真区分面向市场与面向政府这两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不同点,才能明确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位和职能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校主要面向政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体现出被动性的特点,其主要的工作着力于按国家确定的分配计划做好毕业生思想工作。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配置是整个计划经济中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直接面向市场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于就业市场的多变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挑战性,这就要求高校及毕业生必须主动适应市场要求,采取更为积极和灵活的态度,依托就业市场。同时,必须说明的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树立主动适应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建立不能仅仅理解为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新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解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必须从三个层面上加以认识。
首先,从高等学校的职能上看,我们以往理解的培养人才是不全面的,按市场经济理论,人才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只有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才。由于以往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接触社会,其适应能力有明显缺陷,高校师生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转变办学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其次,从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来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反映毕业生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达高校竞争十分激烈的美国,就业指导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在高校排名的竞争中,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面向市场的商学院排名中更是如此。在国内,民办院校比公办院校更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只达到l0%一20%,有的省区和学校甚至低于10%,然而通过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某些民办高校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民办高校。这说明必须打破两个观念:
第一,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就业推荐工作是被动的,只能依市场需求,无为而治。
第二,大学生就业工作在高校的众多工作中属于次要工作。
最后,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到高校中,广大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客体,是高校服务的对象。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来说,工作化初期,就业需求有限,而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压力必然就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1998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约为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8%。经过三年的扩招,2001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300万左右,净增520万,增长66.7%。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3%。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没有过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的同时,也使我国高等院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妥善安置毕业生就业,不但将难以巩固我国高校扩招的成果,而且将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
二、必须基于学生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思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及工作内容,才能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有的同志认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和咨询。这种着力于指导的观念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信息筛选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调试、求职技巧的训练;咨询包括具体就业过程中的管理,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就业协议书的审核,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等具体事务性的工作。这种观点把就业工作限定为指导和咨询。
有的同志则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内容:1、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2、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求职技巧;3、帮助学生获得就业信息;4、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各地的就业政策。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功能分为指导和服务。
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
关于学生就业指导之家的内容,除了包括前述就业指导内容以外,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从就业指导中心本身能从事的工作来理解就业指导的范围,还必须注意到就业指导部门对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存在着共同促进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仅指各系的政治辅导员秘书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义务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指导工作,而且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从业人员守则、择业观、就业岗位预测等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必须成为用人单位求才的场所,这不但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要求,也是反映用人单位的心愿。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而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及其他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因此,满足用人单位寻求最合适的人才的愿望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许多现象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不甚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国,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是将长期存在的。而事实表明,大学生求职难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二百多家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求人难,不但是高级人才,也包括中低级人才,其难度不亚于大学生求职难,原因何在?其一,对人才的了解的途径不畅,用人单位往往只能凭借一纸求职信或推荐表,至多通过面试了解学生,难以对大学生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把握程度、品行等。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用人单位对解雇员工一直是非常小心的,从感情上不愿意频繁解雇员工。其二,市场经济初期,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违约现象严重困扰着用人单位,用人计划往往因毕业生的违约而搁浅,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已经遭到怀疑。在这种供求错位的大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工作,一方面向社会用人单位主动推介,树立营销理念,开展有效的营销策略推介学生,同时,树立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正性、权威性;在积极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要维护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合适人才,服务于用人单位,才能扩大高校就业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才能成为高校面向社会的一扇窗口,是高校的形象大使。
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是高校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通过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实践,可以推动高校面向社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的变化。就业指导机构通过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高校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为课程设置、课程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为专业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为高校调整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为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概括地说,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于推动高校的自身建设应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保持高校与社会联络渠道的畅通,是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三、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就业工作,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向更为高效的方向发展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其性质上来看可以分为义务和非义务两类。所谓义务工作,也可指高校教学范围的工作,是属于人才培养总体范畴内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就业心理的测试、模拟演练、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就业成果的统计、就业协议书、推荐表、档案管理等,属于义务范畴内的指导工作,学生可以无偿取得,学生已通过支付学费的方式来获得该项服务。非义务工作是指高校就业指导义务性工作以外的,由于推介毕业生所产生的工作,包括就业信息搜集,组织招聘会,人才中介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工作是属于社会性的人才市场的功能,只是我国政府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在高校,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假如社会存在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高校人才市场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推荐工作,目前的难点也在于难以获得足够有效的就业信息,有人认为就业率低的原因在于学生期望值太高,而实际上,片面要求学生降低就业期望是不现实的,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不能被认为过高,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就业的压力不但是对学校而言的,迫于家庭及个人的考虑,毕业生更愿意尽快就业。目前尽管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属于义务性范畴的工作做了不少,许多学校也颇具特色。但是,衡量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指标——就业率却不尽人意,据广东省2002年各高校统计,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高校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只能达到50%-60%,总体就业率也差强人意,其原因是高校就业工作中没有把就业信息的搜集和人才推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导致这一原因的不是认识上的不足,而是工作方式上的错误。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学校内部都没有能够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这样缺乏激励的工作必然是无效的。这里容易引起争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采取有偿服务会提高效果吗?第二,采取有偿服务不会使学生对此有意见吗?回答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没有免费的午餐,脱离这一原则。就必然会被社会所抛弃,高校就业指导在人才推介上与社会上人才市场运作方式的脱轨,必然遭到人才市场的拒绝,人才市场对人才的推介是有偿的,向被推介人收取中介费,而依目前的政策,人才市场推介学生是不能收费的。这样的结果等于是高校关闭了与人才市场联系的大门。许多有效的毕业生推介方式无法运行。采取有偿服务,就业指导机构与学生签订就业推介协议,按市场方式运作,能有效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可以充实就业指导队伍,增强就业指导能力,就业指导人员不够,经费不够等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学生自愿与学校签订就业推介协议,因而基于自愿基础上的协议是有法律效果的,学生和学校之间不会对此发生争议。笔者提出这一思路是有实践依据的,广东某民办高校建校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生,在校生不足3000人,至目前,每年毕业生不足1000人,但招生及就业指导中心人员达40多人,经费达百万以上(包括招生费用),实际用于就业的费用在20万元以上,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第一次薪水在1200元人民币/月,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有偿服务的方式,不但保证了经费,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就业工作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严肃性有足够的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和对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满意度都较高。
四、必须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规划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规划才能真正履行高校就业工作的职能。首先,高校就业工作应贯彻高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从招生开始,就应当对学生是否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素质进行考察。进入学校以后,应该对学生就本专业的基本就业岗位及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作基本的解释,让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专业,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相关模块的心理测试,开展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的初次设计,为学生确立基本的职业倾向提供帮助。在第一学年,应该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基本就业政策,毕业生供求的基本状况,所有的这些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能力、知识的认识,有利于紧迫感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第二、三学年,应该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毕业生挖掘潜能,发展专长,弥补性格、能力上的明显缺陷,在毕业年具体指导毕业生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训练,帮助毕业生了解需求信息,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向社会推介毕业生。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提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需求及自我的了解,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是关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必然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事这一工作的主要群体――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普遍存在着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内涵及要求
就业指导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指预测市场人才需求、甄别就业信息、规划职业生涯、提供职业咨询与就业推荐、介绍和组织招聘活动等综合性的服务;相对而言,后者指的是指导者将相关就业信息传递到求职者手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大多指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依据社会职位需要和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给予学生及时、有效地教育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结构
当前,部分缺少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式及就业政策了解不多,因此经常会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出现盲目行为;还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准确自我定位,因此经常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心理上的挫折,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准确掌握相关就业政策,学会收集并甄别具体的就业信息,以科学的方式向学生开展就业政策指导,引导学生科学择业与就业。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
(二)市场需求预测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强调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社会就业观察力以及就业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着重开展适当的社会职位调查研究,通过实践调查,掌握社会职位需求的未来走向、科学判断社会就业发展趋势。目前,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认真通过网络等新技术,准确甄别各类就业信息,更好地向大学生进行就业宣传与指导。
(三)较高的心理素质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社会繁杂的就业信息进行收集、甄别与整理,因此需要辅导员具备充沛的体力以及工作精力,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与个人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逐渐提高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现状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对就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一线,他们不但要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活动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达、落实学校的相关政策和各项活动要求,还负责学生党务、奖勤助贷等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辅导员用于就业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解决学生就业的困难,因此不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与辅导员的工作业绩没有紧密的关联,因此高校辅导员缺少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力。
(二)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不强
随着学校改革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从包分配制度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同时,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也相继成立了不同规模的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进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然而,这一部门的成立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效果,一是该部门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来应付学校的日常事务工作,不能很好地履行就业指导的任务;二是高校的管理者也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观念,其管理体制没有对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作出具体的要求以及考核标准,也缺少相应的就业指导培训机制。由此,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不强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低的因素。
(三)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低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然而,高校辅导员经常是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大学毕业生来担任,他们的工作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与社会经验来洞察、分析社会职业需求的动态与走向;加之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一,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没有深入的了解,缺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这就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徘徊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路径
(一)积极更新观念,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辅导员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辅导员应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观念,始终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的走向,广泛收集社会就业信息,筛选甄别出适合学生的社会岗位,并将信息准确及时传递至学生手中,从而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高,因此辅导员应当具备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动态。一是高校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国家及地区的就业政策及法规,把握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二是高校可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例如聘请就业专家、职业指导师到校培训、讲座等;三是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工作素质的提高,积极了解多方面的就业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主动到人才市场等地进行调查、走访,使自己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化。
(三)逐步优化就业考核制度,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优化并完善辅导员就业考核制度,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有力途径。众所周知,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是评价高校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因此优化就业考核制度,激发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就业及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学校可将学生的就业情况与高校辅导员的年终考核联系起来,把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关联;此外,优化考评机制还可促使大学生对其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于就业指导实效性高的辅导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效果不理想的辅导员展开进一步的培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与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更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积极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了解社会职位需求的变化与走向,不断加强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与实践指导能力的学习。同时,高校应继续完善辅导员就业指导考核工作,加强对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专业培训,逐步提高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从而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璐.加强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12):144-145.
[2]艾楚君.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117-118.
[3]李佩桦.试探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87-88.
[4]尹艳兰.试探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J].时代教育,2014,(02):27.
[5]江晓晖.关于新时期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73-176.
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管理;创新机制
就业问题始终是民生之本,而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亦显得十分复杂严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常态化,经济增长速度亦逐渐放缓,这使得高校就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压力与挑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亦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时代,且逐渐发展为普及化,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对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一、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渐增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并未增加,但数量极为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定和谐息息相关。尽管许多高校均设置了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其间服务内容仅是单纯的政策指导与技巧指导,手续办理工作亦严重缺失,且未能全面考虑学生们的真实需求,从而使得学生实际适应能力严重缺失,这时的高校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本发挥不了预期的作用。职业发展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则许多学校的职业发展教师均是辅导员兼任,但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学生更得不到应有的科学指导。这时该如何提高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有效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以便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都十分关键。各大高校中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高校就业工作开展评价结果息息相关,高校亦逐渐构建了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以此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时亦需要和高校内部办学理念、办学特点、教学长处、管理机制、办学条件的积极配合,且应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其间亦缺乏就业工作内在推动力。传统就业仅注重部门工作,并不注重就业工作全局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参与面,这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十分重要,传统高校管理思维中的就业工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亦是学生工作系统专利,且缺乏高校职能部门间的横向交流,从而形成互动机制,但教学与科研等部门的重视度缺失,师生的参与度偏低。此类管理思想惯性导致就业工作存在极大局限性。
(二)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分工不清。许多校院工作体系中的分工不明确,且任务重叠较多,这时则分散了就业工作系统的有效性,且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效率。
(三)服务模式、指导体系、学生需求、市场需求存在差距。高校毕业生与市场就业情况不断变化,不过许多高校均未能掌握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仅注重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宣传,根本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且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和毕业生需求并未对接,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误区很大。
(四)创业创新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传统就业管理体制导致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从而严重制约了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仅注重理论,其间缺乏实践性与连贯性;创业教育、实践、专业结合并不紧密,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高素质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求。
三、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
(一)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应全面分析社会发展世纪情况,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毕业生素养和能力缺乏,会导致社会对其需求降低,这时应对大学生就业理念进行正确引导,为社会早就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毕业生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应全面分析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毕业指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引导毕业生积极自主的创业。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就业压力,从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毕业生正确合理的就业指导。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社工作经验,应加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且制定可行的战略措施,以便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从本质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全面分析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毕业生具备更强的适应力,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交往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四)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应展开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及时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根据获得的信息展开就业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亦可反省日常工作,比如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其均可为学校的各方面调整作参考依据,以便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民生工程,其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探讨了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会明.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3):172-173.
篇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每年高校毕业生以几十万的速度在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今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政策和进行一些事务性的服务。就业形势的改变对就业指导专业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和辅导越来越显迫切。但由于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好像成了谁都可以胜任的职业。这种缺乏规范要求的做法影响了人们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的认可,并导致人们对高校就业指导的质量提出质疑。教育学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定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敬,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因此,专业化是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社会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概念的提出
教育部在2002年就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概念,并对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规模和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1]。所谓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它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2]。概括地说,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指的是就业指导服务的专业化和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
利伯曼(M.Liberman)认为,“专业化”指标应该包括“理智性技术”(专门化的知识体系)、“自治组织”(专业标准委员会)、“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不可替代性)和“长期的专业训练”等四个方面内容[3]。参照这一专业标准,可以发现,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专业化建设方面仍显欠缺和不足。
(一)专职思想缺乏,队伍稳定性差
根据对全国61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数据来看,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有54.8%是专职人员,有28%是兼职人员,10.7%是任课老师,有62.5%的省市未能达到教育部关于“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4]。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以辅导员为主的格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无法改变。受到高校管理评价体制等原因的影响,不少辅导员将工作作为“过渡性职业”,对职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较低,专职思想缺乏,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变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二)职业准入要求宽松,专业素质亟待加强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事者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正确把握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教育背景来看,以原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居多,大多没有与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背景支撑,甚至有的是刚毕业留校,他们昨天还在找工作,今天转眼就指导别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就业知识的积累和研究。总体上缺乏本专业所需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专业素质亟待加强。因此,专业化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专业平台建设缓慢,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多数是由辅导员担任,行政教学“双肩挑”,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党团工作等方面都要抓,主要精力都用于行政事务,无暇深入开展就业指导理论研究,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实践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很少,大部分在岗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知识积累。总体上呈现出从事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从事理论研究的没有从事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在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校里,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专业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方面,与专业教师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有关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组织和学术平台建设格局未形成,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科研与专业水平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其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
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完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导向
1.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国家在进行专业结构和学科点调整时,适当给予宽松政策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心理学等与就业指导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点,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规范对就业指导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认定和审查。目前,教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提出承担高校指导教师培训任务的院校和培训机构资质进行审查,并定期评估,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质量。
3.完善教学与咨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实际出发,满足高校就业指导的个性化需求的需要,在就业指导教师培养阶段就应立足于教学与咨询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适应新时期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高校层面: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外在机制
1.创新管理理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负责人一般是由学校直接任命的,是一种行政任命,并未考虑其专业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相关人员的专业、学历应与职位相符合,从而达到人职匹配。就业指导中心的最高负责人应具有与就业指导相匹配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应具有心理学等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专业的硕、博士学位,甚至有条件的高校在选拔任职时要求其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真正做到持证上岗,从而形成专业、学历、资质与职责对等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
2.完善培训制度。一是建立一套多层次递进式的培训制度。高校应组织校内外职业发展教育专家和就业指导工作骨干教师从就业指导理念、就业指导规范、就业指导技巧等方面开发了一套提高就业指导教师能力的培训模块,对校内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形成了一支能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适应精细化辅导要求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坚持经常化培训;专业化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培训要做到长期化、经常化。三是建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督导制度。
3.双师型培养取向。“双师型”教师简单理解为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随着高校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多样化需求,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充当着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即课堂上的教师和职业咨询室里的咨询师。因此,高校在要求就业指导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要求他们取得职业指导师、咨询师或全球职业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二者的统一,走“双师型”教师道路。
(三)教师个人层面:不断完善自身专业化的内在动力
1.建立专业组织。教师专业组织的完善与成熟与否反映专业化程度的高低。[5]教师要积极参与构建专业组织,和其他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通过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共同教学科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使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发展进入到一个良性的轨道。
篇7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指导课 问题 对策
在习惯上,我们将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指导称为就业指导。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被界定为:“是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①大学毕业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岗位要求的角度,均有必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管理、服务、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而其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课来实现的。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到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的形势和政策、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了解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献身祖国建设的责任感,教育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校而言,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必不可少。尤其是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还很肤浅,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存在许多困惑和不解,就业指导课因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当前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狭窄型的教育范围。
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狭窄,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其实都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我们目前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大多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择业方面的指导,仅限于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教学效果不明显,课程设置不合理。
(二)粗放型的教育状态。
高校就业指导课一般处于“临阵磨枪”型粗放式状态,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化程度也不高,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许多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都是兼职的,或虽有专职人员却未经专业学习和专门培训,其就业指导的水平可想而知。其指导内容不外乎是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无论其就业指导的理念、理论,还是其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只重共性,不重个性。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在授课的时候往往使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对毕业生进行集中“灌输式”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缺乏对不同类别、不同要求、不同条件大学生的了解与教育,特别是对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学生如贫困生、残疾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缺乏分类指导的经验和方法,更谈不上个性化的教育与辅导,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缺乏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不关注大学生就业后的情况,用人单位是否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满意也不得而知。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不仅新兴行业对人才有新的要求,而且传统行业也会对从业者有新要求,如果不了解这些对人才要求的新动态,还是依照旧的知识体系培养大学生,就难免会落后于时代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不能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不能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观也难以树立,最终使就业指导课成为一个空架子。
以上问题的出现虽然与高校教育的主观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极大部分应归咎于客观存在的大环境。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高校就业指导一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相应的研究开展也比较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高校就业分配体制的改革,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才日益显现出来。可以说,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一切都尚在探索之中。因此,上述问题的出现是事物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种必然的过程,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有真正了解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可能在理论层面上研究其对策,最终实现为大学生服务的功能。
三、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来研究分析其对策。
(一)从高校层面。
1.高校应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高校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有关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的重要意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切实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健全教学制度,实现就业指导教学的系统性。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大学生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同时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时,把它纳入学校几年的教育、教学计划中,在人员安排、课程设置、课时、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这样做不仅能使大学生提前系统全面地掌握有关职业与就业方面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技巧,而且有助于他们及早接受教育,提高认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等。
3.重视学科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重视学科建设、完善师资队伍、规范专业培训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迫切任务。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高校应花大力气抓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研究制定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培训规划和方案,规定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必须完成就业指导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包括职业心理学、职业培训方面的必修课。同时,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就业指导的技能,并加大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4.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高校要与用人单位经常召开大学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就业指导课教师层面。
1.教师应分清教学对象的类型,对症下药。就业指导课教师应尽可能把大学生分成不同类别,区别对待,予以分类指导。除了按常规的专业和学科分类外,更多的是按大学生的就业要求、期望、特点、条件等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对职业声望要求高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职业行情和职业发展动态、前景和趋势,引导大学生合理“报价”,并传授面谈待遇的技巧等;而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学会心理调适,化解心理危机。在职业指导中,通过开展性测评(Personality Test)、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兴趣、价值观、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纠正认知偏差和心理误区,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个性,实现人职匹配。
2.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不应仅仅向学生讲述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应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更加专业的专题讲座、报告会、招聘会之类的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和寒暑假,让学生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生层面。
相当多毕业生没有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其大学毕业生价值期望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主要表现在就业期望值过高,怕苦怕累,就业信心不足,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准等。因此,大学生应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积极主动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并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重新全面客观地估价自我,如思想表现、专业学习状况、各种能力水平、身心素质等,找出自身的优缺点,树立信心,扬长避短,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
由以上分析可见,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高校行政部门、就业指导课教师和大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当然,高校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校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重视。而只有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才能最终解决当前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注 释:
①姜海花.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20.
②张冕.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参考文献:
[1]姜海花.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
[2]张冕.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角色偏差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为:就业导航员、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职业实践参与员、就业心理咨询员。进行角色定位的目的在于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角色引入社会学,意指社会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大舞台同样扮演着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角色〔1〕。每个社会人往往都占据着多重的社会地位。高校辅导员同样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职能与角色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演变——从单一走向多元。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个高校的重要工作中,辅导员从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的良师益友。本文通过阐述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试图对高校辅导员作出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
1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每年增加60~80万人,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是我国经济增长的3~4倍。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长近80万人,而工作岗位数量却没有成正比例增长〔2〕。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慢慢变弱,大学生对学校生活也变得比较消极,这种现象已深刻影响到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被摆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也必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担任辅导员已成为高素质人群的职业选择。高校招聘辅导员都要求是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身体条件好,大部分高校还要求辅导员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这就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具备素质优势。
辅导员处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长期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离不开辅导员,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实施学生管理的前线工作者,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必定是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将就业指导融入对大学生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大大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可行性。从岗位设置来看,辅导员对校党委、学院和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是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承担着就业指导工作和常规工作任务。因此辅导员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偏差问题
辅导员作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角色,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使就业指导工作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不匹配。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辅导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高质量。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
2.1.1 辅导员队伍不够健全,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远远超过1∶200。
2.1.2 辅导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角色多重,工作多元,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就业指导工作中。
2.1.3 辅导员队伍新老交替缺乏制度保障,老辅导员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单一;新辅导员有热情却缺乏就业指导经验。
2.2 辅导员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业务素质不匹配。就业指导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务实性。就业指导贯穿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的全过程,要有计划地开展指导工作,需要有闪瞻性。然而在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就业政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心理状态不稳定的问题,这必然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2.2.1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力度不够,高校对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业务培训不够。
2.2.2 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被定位在高校管理引导重点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2.2.3 辅导员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辅导员不能把大学生仅仅看作“教育对象”,大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服务角色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辅导员服务角色定位不可能准确,就业指导服务不可能到位,这突出体现在就业统计、跟踪调查和毕业后的持续服务不足上。
3 辅导员就业工作的角色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为就业导航员、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职业实践参与员、就业心理咨询员五种角色。
3.1 就业导航员
启发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进入大学,辅导员就应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和日常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启发学生的职业理想:积极引导学生寻求职业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激发他们在选择就业道路时对自身的思考,引导学生寻求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树立职业目标与个人行为相匹配的意识。进行职业理想启发时,辅导员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进行评估和修订,调整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3.2 职业指导员
辅导员应成为专业的职业指导员。为此,首先要积极学习就业指导理论,获取大学生就业管理、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就业市场特点及组成要求,大学生的求职途径。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各个时期的就业政策,并能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向大学生宣讲我国就业制度改革与各个时期的就业政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沟通工作。要掌握就业技巧,向学生传授如何准备求职材料、笔试面试的重点、难点,以及自荐的技巧。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就业指导。要有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通过举办班级就业主题讨论会、校友经验交流会、就业指导专家报告会、用人单位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去向、专业前景、就业形势、求职技巧等方面的信息。
3.3 就业服务员
辅导员应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从就业服务态度、就业服务方式、就业服务质量等方面主动、周到、全方位地做好工作,把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3.3.1 做好就业推荐服务工作。辅导员应尽早准备,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建立信息齐全的推荐档案,做到有针对性地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号推荐。实行推荐“优良”、放宽“中间”的推荐策略,耐心解决差生的就业问题〔2〕。要积极掌握就业市场信息,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的需求,行业优势、发展远景、薪酬待遇等,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好就业准备。要发动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通联工作,保证就业信息的通畅传递。
3.3.2 建立就业服务互动机制。辅导员应根据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部署,安排好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好问卷调查,使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得学生就业需求和动向。要加强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优先推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就业。
3.3.3 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服务。对未就业学生积极推荐就业,对已就业学生保持联系,定期对他们的思想情况、业务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3.4 职业实践参与员
辅导员应该成为就业实践的参与者。首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的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就业指导的系统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前往招聘会现场,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握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同时对学生提出有益的就业建议与指导。辅导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生产实习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实践效果、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况,帮助学生做好就业规划。
3.5 就业心理咨询员
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大,困惑越来越多,辅导员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消除不良情绪,做好步入职场的心理准备。
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领域。要教育学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要敢于去与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更新观念,打破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克服焦虑心理,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首先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为顺利地度过走进社会的不适应期做好足够的准备。其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自己加以评判,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要及时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教育学生期望值不能太高,即使热门专业的学生,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鼓励学生到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工作,到基层工作,到民营企业工作,自主创业等。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各级领导以及专职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亲身实践。
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是多元的,是不同角色形成的“角色集”。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下,辅导员的角色还会不断变化,对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还要不断探索。通过探索激发辅导员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热情,使辅导员逐渐掌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4:19-20.
〔2〕谢中远.就业指导视阀下高校辅导员的职能错位与角色定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2):16-27,21?郾
〔3〕张建,瞿和平,鄢红春?郾论学生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57-58?郾
〔4〕谷伟?郾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6):63-64?郾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 缺陷 好转
【中图分类号】G64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20-02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出现了改变,毕业生已变为市场导向,不再是统包统分,政府控制,学校力荐,双面"选取"。 市场需求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导致大学生待业、失业、无班可上的反常规情况。在毕业生失业人数增多的同时,大多数单位却说没人可用,这种有人无班,有岗没人的人才不符合冲突情况,说明了高校就业指导实行的必须性。
1.如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带有的关键性问题
1.1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职能不全面
为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中国各个高校在内部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指定部门,职责也从原来的以管理为主转换为以服务为主,工作重点变为向学生提供方法、心理咨询与就业消息,可从部门设置看,大部分高校都把就业指导工作部门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一个附加部门。从而可知,大部分高校未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看作重点,导致就业指导部门职能不全面,就业指导部门的功能难以发挥。同时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队伍通常是"学校就业组织+院系辅导员(班主任)+'两课'老师"方式,他们都是把从事学生工作作为主要,同时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根本没有一支专业的、固定的就业指导团队。导致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则以提供事务和管理常用就业消息为重点,对怎样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怎样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境等方面缺少调研,不能给予有意义的引领。被指导的学生仅能了解较少的就业信息与就业过程内容,对就业方向的决定、就业想法的提升、职业规划得有效地实行等起不到良好的有利作用。
1.2全面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系统还没提出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于随意,从指导方式到工作内容十分单调,基本上都在向学生解释就业方针、给予有关的就业消息及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准备等方面来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就业指导人员把提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与顺当就业当作唯一的目的,让就业指导工作变成重服务、轻教育的短视工作。同时因为中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始的时间晚,近些年,各高校即使慢慢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许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数少、工作量大且队伍专业技能较薄弱,让大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仅是简单的放置形式。高等学校未全面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同时在现实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上就存在偏差。还未形成符合新形势进步需求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系统。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政策和调研
对于如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口,为能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符合新形势的需求,引领大学生有着正确的就业想法,按社会要求健康就业,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了一件急需解决的大事。
2.1构建全面全员联动的就业工作体制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学生的事,更不是哪个老师的事,它是要求学生、老师、家长与社会各界都参加的,建立由校领导班级、中层任教管理者、就业指导老师、班主任、学生代表等构成的工作模式,经过上下联动体系,全面征集各种就业资源,真正将学生就业作为大事来看,彻底执行学生就业工作。
2.2增进外部联系
积极出击,和当地劳动人才市场就业部门做好联系和交流,与需人企业保持长久固定的合作关系,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职能指导工作有效结合,及时跟进社会变动消息,实现毕业生供给和人才市场需要的消息相通。高校要抛弃古老的被动接收外部消息的想法,主动和外界的用人企业联系,进一步介绍毕业生,要具备"上门推销"的精神,把毕业生有特色的灵活举荐,和更多用人企业进行密切交流,既可确保毕业生良好就业,又能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知道用人企业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评论,且及时交流想法,为学校更好地提升就业指导提供可贵建议,以此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和社会全面接轨。
2.3给就业指导提出全面的条件
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工作团队的扩建,调用专业的就业指导人,组织工作者参与就业训练,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与水准;增加经费的投进,特别是对高校全面负责对毕业生就业率概括的状况,任务过大,唯有确保费用充足,才可保证就业工作正常进行。
2.4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现
在学生升学后,就设立就业指导课程,联系所学科目,联系学校项目进行指导,将指导融入到教育任课过程中。由大学的开始到结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都要存在,养成"全程就业指导"的新想法,不能固定在大学生毕业时的工作,主要还是在大学生升学后,就对其给予整个大学的全面指导,按自身的特种确立就业方向与岗位,有主次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全面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优化人才资源设置,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把国家当前方针作为向导,时刻有为社会服务的想法,跟随社会改变,仔细研究处理原本的问题,让人才资源设置可以有效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李跃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2(12).
篇10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13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等诸多特点。就业形式的变化要求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方式和模式上做出相应的变化。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价,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也有助于深化、促进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在分析现行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准确把握我国当前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力争研究出一种全新有效的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
1 当前高校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及各高校相关就业部门对于就业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结合科学的方法提出了许多改善措施,但由于就业工作本身的复杂性、重复性和时效性,许多理论上较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却难以发挥作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便成为当前就业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此外,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工作结果的指标,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评价指标单一,无法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的评估指标,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某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关系和该高校的教学情况。然而,就业率评估并不能合理、全面、科学地反映各高校就业的量与质,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流向。其次,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就业率评价主要是对就业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就业工作开展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这就使得评价成效不高,不能全面涵盖复杂的高校就业工作系统。最后,评价主体不合理,缺乏公正性。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目前由各高校统计上报,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公布,自然这样的就业率评价缺乏有效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构建科学、完善、公正、有效的高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纵向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各高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专业结构,重视就业工作,从而制定出高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战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个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应相对全面、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而引导和促进担负着为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高校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本文在大量就业情况调查与就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两方面出发,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1 从学生因素看,就业工作评价重点在四个匹配性
(1)职业发展与专业背景相匹配
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学习与其就业有着直接的联系。专业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成功与否。一般来说,若专业对口,专业技能扎实,在行业内就业,则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可能比较大。大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领域工作,更有利于其个人的成才和事业的进步。毕业生的专业符合度越高,越能调动个体积极性,越能实现个人意愿专长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理想状态。如果毕业生心理特征适宜做某职位,那么他将在该职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激发对该职位的兴趣,则其职业发展可能会更好。反之,则其职业发展空间将会受限。
(2)能力与岗位相匹配
当毕业生能力超过其岗位要求时,他会觉得工作毫无挑战性,其才能不能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则可能大材小用,毕业生心态不稳。当毕业生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时,则其可能不胜任工作。他会认为其工作极具挑战力,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前途感到茫然,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会使毕业生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没有更多的精力与能力投入工作。因此,毕业生能力与其今后的择业岗位是否相一致,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3)毕业生心理契约与用人单位用人意向相匹配
心理契约是毕业生择业时希望在某一时期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预期,具有导向、激励、催化和调整等功能,一般用心理关注度表示,心理关注度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满意度,是指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薪水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的整体评价。心理满意度决定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决定其对待工作的热忱程度和其职业潜能的发挥程度;二是心理平衡度,是指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薪水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是否与自身的职业能力相一致,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心理平衡度决定毕业生的流动情况。因此,毕业生心理契约与用人单位用人意向的匹配性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成功的关键。
(4)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匹配
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辅相成。近期目标规划了发展步骤,长远目标指明努力方向。完成近期目标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前提,长远目标为短期目标提供动力。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首先应进行自我评估,结合环境分析,制定近期职业目标,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拓宽专业领域,历练才干,为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即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从学校因素看,就业工作评价重点在四个一致性
(1)办学定位与就业工作的一致性
传统思路认为办学定位决定就业质量,其实不然,市场需求决定就业状况和专业设置,进而决定办学定位。因此,各高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2)就业数量(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一致性
就业率作为衡量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就业工作“量”的成果,而很难反映出就业“质”上的区别。就业数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等复杂的就业信息。不能片面为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具有很大弊端,其误导高校以片面追求“就业率”为导向。故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价应强化就业质量。
(3)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应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适应市场需求。真正按照市场和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有效的促使大学生按照社会需求得到合理科学的配置。各高校应经常开展市场调研,真正了解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时调整现有专业体系,促使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有更好的衔接,从而培养特色专业人才,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的一致性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发生了从“数”到“质”的转变。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的质量成为影响其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就业状况的跟踪分析,也可深化教学改革,从而培养高质量毕业生,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2.3 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
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不是一两个方面的指标所能全面反映出来的,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运用系统、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全面系统的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从实践操作看,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就业评价合理性,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量”,没有“量”的基础,低“量”的高“质”是没有意义的。另外,还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一是就业工作体制,主要评价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激励机制,包括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各相关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支持程度等。
二是就业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就业工作机构、就业工作人员配备、就业工作设施与设备配备等。
三是就业工作状态,主要评价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包括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和贯彻就业政策法规程度、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就业市场维护和开发、就业市场调查研究等。
四是就业工作绩效,主要评价包括就业率、就业层次和质量、学生思想教育情况、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等。
五是就业工作后效,主要评价的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控制性和可持续性,包括毕业生到用人单位的表现情况、毕业生社会发展适应性情况等。
总之,构建相对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本文从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方面构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引导和促进各高校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有效全面的发展,使得高校从生源质量、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就业指导等全面抓起,提高大学生质量,进而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2]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 上一篇: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
- 下一篇: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