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虫夏草种植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线莲;产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Abstract]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and sales market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study. Some problems in the A. roxburghii industry were revealed and a var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roposed. The main problems of A. roxburghii industry are the lack of protection for wild resources, the lag in the speed of variety breeding, the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systems,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y and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relatively low market cognition and brand competenc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for breed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a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promoting the variety breeding, constructing a propagation system for improved varieties,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herbs, accelerating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 structure, upgrading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brand competence and expanding the market, will be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roxburghii industry.
[Key words]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present stat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金线莲又名金线兰、金丝草,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症,享有“药王”的美称[1-2]。由于金线莲自然繁殖率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适应性较差,加之人工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资源锐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入附录Ⅱ的保护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将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3-4]。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研工作者开展金线莲种质资源评价、种苗繁育、人工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5-8]。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和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突破性的进展,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然而,金线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种质资源及生态环境破坏,品种与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滞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等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促进金线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金线莲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金线莲产业现状、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金线莲产业现状及市场分析
1.1产业规模近年来随着金线莲在医药、保健、美容及饮用品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市场对金线莲需求量不断上升,市场缺口逐年加大,仅韩国、日本年均需求量在1 000 t以上,且70%依赖进口,因此金线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中药材之一。据初步统计,2014年中国内地大陆地区金线莲出苗量为6 000万瓶,约15亿株,年产金线莲鲜品2 500 t,年产值达30亿元。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也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台湾的金线莲产业起步较早,集中于台中、南投等地,主要生产单位包括企业、合作社和农场,目前市场上主要品牌包括Innorchid,介赞,Nice Green,世华,康是宝,大雪山等。中国大陆金线莲的人工栽培已从福建扩展到浙江、广东、云南、广西、江西、贵州、江苏、湖北、安徽等10余个省区(表1)。涌现出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金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虎伯寮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大地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儒兰、草之典、移山莲、虎伯寮、黄泥家、古月元、习礼等一批品牌。
1.2产业特点金线莲产业具有跨三次产业、跨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特点,其中种植业是基础,加工业是核心,流通业是连接种植业和加工业的桥梁。只有保证金线莲产业链的种植业(一产)、加工业(二产)、流通业(三产)等环节的有效联动,才能加速其产业发展。金线莲种植业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即持续、稳定地以种植或生物工程方式生产种苗和药材。金线莲种苗繁育主要有种子无菌培养、离体快繁、人工种子以及生物反应器扩繁等几种形式,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有效的解决了种植单位对种苗的需求[9-12]。金线莲种苗繁育需要无菌操作室、灭菌设备、接种设备、温控设备等,具有投入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金线莲人工栽培包括设施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盆栽等模式[13-14]。设施栽培是指通过创造人工可控制的环境条件,使金线莲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摆脱了环境对生产的不利影响,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可分为玻璃温室大棚栽培、连栋钢管大棚栽培、简易大棚栽培和单筐套袋式栽培等4种类型。林下仿野生栽培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利用林木枝叶适当的遮荫效果,形成有利于金线莲生长环境,不与粮食争良田,不与林木争林地,充分利用空间,有效的解决了中药材生产的土地问题,可分为林下地栽、林下搭架栽培和林下悬挂栽培3种类型。金线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单独进行盆栽,也可与兰草等其他盆栽苗木镶嵌搭配,作为高档盆栽已进入宾馆、写字楼和家庭,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分为盆景式栽培和提篮式栽培2种类型。金线莲不同栽培模式在单位生产成本和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简易大棚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提篮式栽培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林下仿野生栽培和盆景式栽培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但不同栽培模式均具有技术要求高、产出效益高、生产风险高的特点(表2)。金线莲产品加工涉及到原料前处理,药效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制剂研究,剂型开发,安全评价,中试生产开发等许多环节,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需要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有较高投入的特点。金线莲流通业是媒介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产出都必须通过中药流通业才能被消费和使用。金线莲目前的流通渠道包括中药材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经纪人、医疗机构、专卖店、网店、基地直销等,需要在劳动力和资金方面有较高投入的特点。
1.3市场分析金线莲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效在多部传统文献均有记载,《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金线莲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功效,用于肺结核咯血,糖尿病,肾炎,膀胱炎,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等症”;《浙南本草新编》载“其味淡,性微温,祛风湿,舒筋络,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药物志》云“金线莲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乳糜尿、血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急惊风、毒蛇咬伤等”。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有机酸、甾体化合物、生物碱、多种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肝损伤、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笔者对2012年1月―2015年8月金线莲百度搜索指数和淘宝搜索指数进行分析。百度搜索指数和淘宝搜索指数是以网民的搜索量为数据基础,以关键词为统计对象,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关键词搜索频次的加权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消费者的市场关注度。金线莲百度搜索指数随年份呈上升趋势,福建、广东、浙江、广西、上海等金线莲主要消费地区,近年来对金线莲的市场关注度逐年上升,福建省对金线莲的关注程度高于其他省市区。目前国内很多金线莲生产单位是由原先铁皮石斛生产企业转型而来,2013年由于铁皮石斛市场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因此可以发现2013年4―5月份金线莲百度搜索指数上升较快。金线莲淘宝搜索指数也随年份呈上升趋势,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假日上升较快(图1)。
2金线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野生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进程滞后金线莲为阴生植物,生境独特,对小气候环境要求十分严格,野外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的沟边、石壁以及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15]。由于金线莲处于群落的最低层,植株矮小,根系分布浅,因此对群落中各个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很低,竞争能力差,处于被支配地位。金线莲种子极为细小,由未成熟的椭圆形胚及种皮细胞构成,只有在真菌共生情况下,才能促进种子萌发[16]。由于其种子形态的特殊性和对真菌的依赖性,发芽率很低,而仅靠分蘖繁殖则繁殖倍数不高,自然更新能力较差。人为的毁林开荒,造成植被破坏、森林面积减少,金线莲赖以生存的生境受到破坏。此外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药农受利益驱使无节制地、掠夺性地采挖金线莲,致使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近年来,金线莲人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种源大多来自于野生资源,不同种源的金线莲其株高、地径、叶长、叶宽、植株叶面积、叶片鲜重、叶片数、高径比、植株鲜重等形态学性状以及多糖、黄酮等化学成分均存在差异,以致产量与内在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药材的质量[17-19]。经过人工选择,目前虽然形成尖叶红杆金线莲、尖叶绿杆金线莲、圆叶红杆金线莲等3个主要栽培类型,但是缺乏遗传育种学各项遗传参数、生长发育规律、活性成分积累与栽培因素的关系等基础数据的积累,相较于农作物,无论是育种手段、育种方法还是育种进程都远远落后。
2.2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薄弱金线莲产品质量标准缺失,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以次充好、售假掺假的现象,常见的伪品有斑叶兰、血叶兰。此外部分不法商家甚至将组培瓶苗直接投放市场,造成销售市场混乱。大多凭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等感官经验,判断金线莲真伪优劣,缺乏严格的量化质量控制和检测指标[20]。目前颁布的福建省地方标准《金线莲培育技术规程》(DB35/T 1254-2012),贵州省地方标准《金线莲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B52/T 919-2014),均未涉及金线莲的质量评定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永安金线莲》(DB35/T 1388-2013)仅从株高、整齐度、根数、叶片数、叶形、叶色等感官性状以及多糖、黄酮含量等理化指标作为评定标准。金线莲鲜品要求植株硬挺,茎节明显,株高6 cm以上,根2~3条,叶5~6片,叶为卵椭圆形,互生具柄,尾尖,叶表面墨绿色或红褐色有光泽,叶脉金黄清晰,脉络相连,背面呈淡紫色,多糖≥6.0%,黄酮≥0.6%;金线莲干品要求茎节明显,叶片卷曲皱缩,脉络清晰,有特殊气味,7~10株/g,多糖≥6.0%,黄酮≥0.6%,水分≤12%。《福建省中药材标准》也仅从性状、叶横切面特征、粉末特征进行了规定,金线莲干燥全草缠结成团,深褐色,展开后完整的植株4~24 cm,茎细,0.5~1 mm,具纵皱纹,断面棕褐色,叶互生,呈卵形,长2~5 cm,宽1~3 cm,先端急尖,叶脉为橙红色,叶柄短,基部呈鞘状,气微香,味淡微甘,而未对浸出物含量、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量、重金属限量等作出规定。
2.3产业层次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目前金线莲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以农业种植和原料初级加工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由于金线莲还未进入国家卫计委新食品原料(原新资源食品)目录,还不能作为食品原料,严重制约着产业规模化发展。金线莲各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即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人才、资金、资源有限,难以开展新产品研发,主要以鲜品、干品、保健茶为主,产品雷同,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大陆市场上只有复方金线莲胶囊、复方金线莲口服液、金线莲喷雾剂等产品,而台湾已经金线莲开发成各种层次和系列的产品,如台湾金线莲实业有限公司的金线莲优饮料,庭茂农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线莲老梅醋饮、金线莲黑木耳露饮料,世宝有机农场金线莲酿造醋,米乐有限公司的宝苷台湾金线莲微丸胶囊,有容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沛优素胶囊,世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台湾金线莲胶囊等。虽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促肝细胞再生金线莲胶囊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研发,但目前市场上缺少保健功能针对性强,保健功能因子明确,效果显着,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以金线莲为主要成分的深加工产品[21]。
2.4市场认知度不高,品牌竞争力弱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和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突破性的进展,金线莲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但是金线莲主要销售市场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广西、上海等地,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对金线莲的认知度不高。虽然2013年CCTV新闻联播《养林护林让林农不砍树也致富》,2014年CCTV4中华医药《中华神草之金线莲》,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寻找珍稀植物金线莲》,CCTV7每日农经《一根小草创收20亿元》以及2015年CCTV7每日农经《金枝玉叶金线莲巧开发》等栏目的播出对金线莲产业的宣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相较于人参、冬虫夏草、枸杞、铁皮石斛等产业,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金线莲具有增强免疫、抗肝损伤、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主要功能为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护肝、糖尿病辅助治疗等,金线莲不能“包治百病”,更不是“长生不老药”,但是目前存在部分商家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现象。近年来金线莲生产企业逐步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创建了儒兰、草之典、移山莲、虎伯寮、黄泥家、古月元、习礼等一批品牌,但是品牌建设总体力度不够。品牌数量过多,特点不鲜明,影响力小,知名度低,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另外虽然建立“移山莲”、“武平金线莲”等区域公用品牌,但是品牌管理松散,没有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3金线莲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构建动态监测体系种质资源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和源头,金线莲种质资源保护应坚持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离体保护相结合,自然更新与人工培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金线莲野生资源分布的戴云山、武夷山、虎伯寮、梁野山、乌岩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通过改善生存环境、促进自然更新、就地繁育等手段增加种群数量,使其保持群落平衡。有条件的地方适时建立种质资源圃,加强迁地保护工作,通过引种驯化,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而且为保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居群扩繁、回归引种以及生境修复提供材料。推进离体保护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对金线莲种子、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进行保存。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金线莲种质资源状态进行系统的测定、观察、记载、分析和评价,构建动态监测体系,揭示种质资源变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和变化的内在规律,展现种质资源演变轨迹和变化趋势,为合理管理和利用种质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3.2推动优良品种选育进展,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优良的品种是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保证[22]。由于科技力量、资金保障、基地建设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金线莲品种选育处于自发自主,自生自灭的状态。应加强金线莲种质资源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具有优良特性的种质,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取以“选”为主,以“育”为辅,“选”、“育”结合的策略,通过常规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辅助育种等手段培育出优质、高产、高抗的金线莲优良品种。经过人工选育的品种,应在药材生产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建立金线莲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种苗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的“四化一供”目标。
3.3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切实提高药材品质完善金线莲质量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和提高药材的质量,使金线莲栽培、加工等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可循,为金线莲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基础。加强金线莲规范化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提升金线莲标准化栽培水平,包括栽培基质、移栽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地理标志产品永安金线莲》(DB35/T 1388-2013)将多糖和黄酮含量作为金线莲质量控制指标,但金线莲许多近似种均含有多糖和黄酮等成分,仅用这2个指标来评价金线莲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开展金线莲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研究除多糖和黄酮以外的其他活性物质,寻找能较好评价金线莲品质的指标性成分。在评价金线莲活性成分的同时,应对药材中有毒、有害成分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快农药及重金属检测系列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金线莲地方药材标准上升为国家药材标准。
3.4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金线莲还未进入国家卫计委新食品原料目录,这是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2013年国家卫计委对金线莲拟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进行公示,但最终未予批准, 还不能作为食品原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龙头企业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尽快将金线莲纳入新食品原料名单,解决政策。目前金线莲产品以鲜品、干品、保健茶为主,鲜品不便于存放,干品和保健茶价格高,三者均存在服用不方便,有效成分溶出少等缺点。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变现有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低、附加值低等问题。针对西医西药缺乏确切疗效的疑难病、慢性疾病以及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综合症,结合金线莲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护肝、糖尿病辅助治疗等功效,开发1~2个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品或保健品,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3.5提升品牌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品牌是产品品质和价值的体现,加强对金线莲知名品牌创建活动的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以品牌为纽带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等宣传渠道,以及农博会、展销会、招商会、学术交流会等平台,对品牌进行宣传推介。通过网络旗舰店、实体专卖店等形式,传播品牌理念,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及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不断拓展国内市场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力争通过10年时间的努力,打造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品牌10个,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品牌5~6个。
[致谢]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安市林业局、金华市农科院、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新加坡国立植物园、台湾埔里大雪山农场、漳州锦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靖金汉堂金线莲经营部、福建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叶之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明溪金草种业有限公司、漳州市溢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加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华市荆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华源兰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温州金稻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陈增桂、陈浙勇、林敏水、林宙、邱加永、郑天赐、汤祺鑫、高建成、蓝国生、王莹、吴梅、马巧群、袁宏燕等同志在金线莲产业调研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Liu Q, Ha W, Liu Z L, et al. 3-Hydroxybutanolide derivatives and flavonoid glucosides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J]. Phytochemistry Lett, 2014, 8: 109.
[2]Shao Q S, Deng Y M, Liu H B, et al. Essential oils extraction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J]. Ind Crops Products, 2014, 60: 104.
[3]罗晓青,吴明开,查兰松,等.珍稀药用植物金线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71.
[4]邵清松,王勇,胡润淮,等.金线莲基原植物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及结实特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6):1061.
[5]何春年,王春兰,郭顺星,等.兰科开唇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2):81.
[6]Zhang Y H, Cai J Y, Ruan H L, et al.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y of kinsenoside, a high yielding constituent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in streptozotocin diabetic rats[J]. J Ethnopharmacol, 2007, 114(2): 141.
[7]Cui S C, Yu J, Zhang X H, et al. Antihyperglycem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water extract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J].Exp Toxicol Pathol, 2013, 65(5): 485.
[8]Lv T W, Teng R D, Shao Q S, et al. DNA barcod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and its adulterants[J]. Planta, 2015, 242(5): 1167.
[9]何荆洲,卜朝阳,黄昌艳,等. 金线莲的结实特性和无菌播种培养[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214.
[10]Zhang A L, Wang H Z, Shao Q S, et al. Large scale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 pharmaceutically important and ornamental plant[J].Ind Crops Products, 2014, 70: 158.
[11]张明生,李花,阚世超,等. 金线莲人工种子制作技术及萌发研究[J]. 种子,2007,26(11):50.
[12]Yoon Y J, Murthy H N, Hahn E J, et al. Biomass production of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in a bioreactor system[J]. J Plant Biol, 2007, 50(5): 573.
[13]邵清松,周爱存,黄瑜秋,等. 不同移栽条件对金线莲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6):955.
[14]陈泳和,饶宝蓉,江文清,等. 武夷山金线莲特征特性及林下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3(12):32.
[15]孔祥海.“药王”金线莲的自然资源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1,32(2):155.
[16]于雪梅,郭顺星. 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建立[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81.
[17]邵清松,黄瑜秋,胡润淮,等. 金线莲形态学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42.
[18]陈晓兰,黄丽英,黄丽萍,等. 不同产地金线莲根茎和叶中多糖含量对比[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4,18(3):135.
[19]李丹丹,彭金年,张付远. 不同来源金线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6213.
[20]林平,华碧春,黄智锋. 金线莲的质量标准探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5):40.
- 上一篇:医药市场的含义
- 下一篇:化工工程与工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