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83
由于妇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强,病种复杂,就诊时间短,每个患者的健康、年龄、文化等情况不同,因而接诊者只能根据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因人施教,在就诊时治疗时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通过妇科门诊接诊医生亲自指导的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切实落到实处,使患者对自身所患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根据患者所存在的问题,按患者的病因、病种、心理及其他实际情况采取机动、灵活多变的策略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在就诊时治疗时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了健康的发展。指导患者的健康态度和行为,使患者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健康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妇科门诊接诊时常见的问题
紧张、急躁:多见于一些过度关注自己疾病,对医生期望值过高的患者。表现为坐立不安,语无伦次,一下子就想向医生说出自己的全部病情。
担心、忧虑:多见于工作家庭压力大而患少见病的妇女。主要是担心查出重病、医不好病。特别是中年妇女,害怕为此会给工作带来不利,从而会成为社会家庭的累赘。
猜疑、不信任:见于一些病程长,多次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表现为不合作、爱挑剔、喜欢反问或答非所问等。
无助、恐惧:多见于未婚先孕的少女,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为在校生。她们不想父母、老师或同学知道,心里压抑大,自责悔恨强,心灵脆弱,孤独无助,对手术和避孕方面的知识缺乏,更害怕人流术时的疼痛和术后的并发症。
无知、无畏:①见于思想前卫健康知识缺乏的多次人流患者。认为我的身体我做主,一旦怀孕药流一服就万事无忧,无痛人流一觉睡醒烦恼消。②性病患者乱投医,认为去正规医院麻烦,就去黑诊所看病,延误了病情。③不重视自身健康患者,从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妇检体检,小病也不重视,大病时己来迟。
健康咨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不是有病才来求医,而是出于防范疾病和保健的目的进行健康咨询和体检[1],以获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
接诊时健康教育的应对措施
在妇产门诊健康教育之中,接诊医生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素养,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自身的理论,结合专科特点和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的方法,采取简洁、易懂、明快的答复[2]。
紧张、急躁:对于紧张、急躁患者,接诊医生首先要给一个温和、微笑的面容迎接患者,并静静地等患者诉说完症状和体征后,再向患者宣传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不良的心理对健康的危害,让患者参与其中,并调动其积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担心、忧虑:接诊医生态度和蔼可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患病后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及猜疑心理,使患者能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主动、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促使了疾病的及早康复。
猜疑、不信任:对猜疑、不信任的患者,接诊医生应主动和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任何疾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治疗治愈需要一个过程,并尊重患者的选择,使患者消除顾虑和猜疑,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无助、恐惧:对无助、恐惧的患者,接诊医生要以温和而又慈祥的面容来迎接,对她们富有同情心,关心安慰她们,建立起亲人或朋友般的关系。并注意要对她们的隐私进行保密。在手术之前,帮助她们解除对手术的各种疑虑,使其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边手术边同她们交谈,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少痛苦。手术后,告诉她们术后的注意事项和以后应该采取的避孕措施。
无知、无畏:对无知、无畏的患者,接诊医生要以严肃的态度来迎接。对多次人流者向她们讲解多次人流的危害性,不可恢复性,让她们自觉地采取适合自己的、安全地避孕措施,尽量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对性病患者,不歧视,不冷落,并告诉她们必须及时接受检查和接受正规治疗,切记不要讳疾忌医或乱投医,以免贻误病情。同时告诉她们性病的传播途径,避免给家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健康咨询:来门诊健康咨询者,一般都是对健康比较重视,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要求的人。对于健康咨询者,对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快的患者,除了常规教育外,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增加新的健康知识内容,对文化低的患者,教育中应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对年龄大,认识能力差的患者,教育内容力求简单、形象,并反复讲解重点部分,以增强记忆。也根据妇科的患者特点编写一套健康教育卡、健康教育处方等书面材料,咨询完后交给她们自己阅读,并在背面上印有就诊指南,医生的联系电话等,使医患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共同做好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讨论
通过上述门诊看病时医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工作,提高了辖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医学知识普遍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增强,接受治疗的主动性也显著增加,缩短了治疗疗程,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有益效果[3]。同时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事业,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降低卫生保健成本;从小的方面讲,健康教育能使患者获得更多的防治疾病知识,最大限度地促进健康,提高就诊效率,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人们在和谐的社会里享受健康和幸福。
参考文献
1 黄亚莉,李琼.妇科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1679-1680.
篇2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镇(区)积极努力,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437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已达到99.6%,远远超过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全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都依托原村落所建,游离公共服务中心之外,据统计,建在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仅有97家。为了方便群众,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和康复等“六位一体”功能,现对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牢固确立“要奔小康,先保健康”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和增强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全市小康进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和设置标准
1.一般每村(居)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超过5000人或地域跨度范围较大,设立多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村(居)可以设置两个服务站。
2.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建在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第二个服务站建在农民集中居住小区。
3.根据《江苏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使用面积确保80㎡(合格站),力争120㎡以上(示范站)。合理设置业务科室,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设有全科诊断室、观察室(同时挂健康宣教室)、药房、治疗室、换药室和中医诊疗室,有条件的也可设立计生指导室和处置室。
三、操作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纳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的,应对照标准规范完善,确保面积达标,六室分开,布局科学,流程科学。
2.现公共服务中心如有富余房屋或通过功能调整能调配房屋的,应尽快将社区卫生服务站迁入村(居)公共服务中心。
3.无富余房屋但有扩建条件的应尽快依托公共服务中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
4.待新建公共服务中心和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应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统一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以外不得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工作要求
1.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各镇政府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落实到位。
2.强化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各镇要在资金投入、土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由镇、村投入资金,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给乡村医生执业。对镇、村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先由乡村医生垫资,以后再由村委会逐年返还建设费用。
3.强化技术指导。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过程中,市卫生局要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把好建站质量关。要统一设计2-3套图纸供各村选用,各村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施工图纸须各镇卫生所报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篇3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济运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R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功能于一体,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为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对 12家社区卫生机构进行了调研,现根据调研的有关情况,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济运行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济运行机制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设备、人员等基础设施没有到位,影响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目前有许多居民区建设没有留出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只有向多方求助进行租赁,但除了部分街道办事处给予部分租金优惠外,其他基本上是按市场价收取租金,造成多数社区服务中心支付房屋租赁费后收支是亏损。另外,从社区人员队伍建设上来看,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晋升普遍较难,加之工资和其他待遇也不高,难于留住人才,这是社区卫生经济运行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2.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隶属关系不明确,在管理体制和经费补助标准上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由原企业医院或民办医疗机构转型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隶属关系不明确,主管部门除市、区卫生部门外还包括街道办事处、企业等多个部门参与管理。医院对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和经费补助的模式也不统一,如有作为一个单位享有支出审批权,有作为单位内部科室管理的,有的单位补助人员工资的40%,有的单位补助人员工资的50%-60%,经费补助标准的不统一造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也高低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不足
按照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要求要承担大量的服务,如计划免疫、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咨询等,这些工作的经费只得到了部分补偿,其资金缺口仍需要用自身收入来补偿。为了生存,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趋利性的思想较为明显,无法保证完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任务。
4.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
在调查的12家社区医疗机构中,由于管理机构不统一,造成会计核算也不统一,除少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较为规范外,大多数单位在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社区服务机构执行的会计制度不统一。有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的收入和支出均没有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会计核算人员为兼职,有的会计人员素质显然偏低,不能胜任核算工作。
二、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济运行效益的对策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做好社区卫生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加大政府投入、尽快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和制度,确保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 改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要靠创收维持经济运转的局面,从根本上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强化政府主导,落实保障措施。一是要政府加大各项经费投入力度,以保证社区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二是要抓紧落实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所需房屋,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用房的租赁费。三是市、区政府要建立稳定的筹资和投入机制,应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定额补助经费,对其设备更新和业务人员培训给予适当的补助,并将以上项目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必须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或内部会计核算,设置专兼职财会人员,设置收入支出总账和明细分类账,实行规范的收支核算和管理。要有针对性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和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定期对社区服务中心(站)的现金管理、收费票据和财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3.加快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要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规划布局、业务用房、基本设施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及业务水平等方面达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建设,要尽快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使用计算机,以进一步规范社区公共卫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总之,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是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完善社区公共卫生经济运行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和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新型绩效考评分配机制的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2008(1):43-44.
篇4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需求 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在大连市市区居民随机抽取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率为1%。
调查内容: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等。
资料分析:用SPSS.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 果
居民就医保健情况:自费1例5%医疗保险9例65%公费例1%合作医疗1例5%。
年龄对需求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对医疗的需求增加对保健的需求减少对预防的需求比例最高的是~岁年龄组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对预防的需求越低。
经济收入对需求的影响:若周内患病就诊的首选医院比例最高的是市级医院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收入不同的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196P=。
卫生费用支付方式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若周内患病选择哪级医院不同支付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X=179P=7。
影响居民选择医院的因素分析:就诊方便技术好值得信任环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年龄对卫生服务需求存有影响:青壮年主要是预防的需求而中高年龄组主要是医疗需求为主。所以在现有条件下从能获得最大社会效益角度出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设置要有针对性要集中优势因地制宜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支付方式对卫生服务需求存在影响:要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另外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政策引导人们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节约医疗费用最终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服务目标。
居民的经济收入对卫生服务需求有影响:虽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首选医院比例最高的都是市级医院但是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最高的仍集中在低收入阶层。因此如果社区卫生服务定价过高会抑制居民的卫生消费尤其是低收入人群而本次调查显示服务价格贵正是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就诊方便技术好值得信任环境好是居民选择不同医疗结构的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就具有就诊方便的特点如果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环境将会提高患者就诊率。
篇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中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将疾病预防的重点落实到社区、家庭,具备大医院不可能有的优势,能成为慢性病防治最好的平台。
赛罕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自治区政府的非营利性公益卫生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中心秉承着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卫生医疗服务的宗旨,在区卫生局党工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努力强化设施建设、机制建设、内涵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思路,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拓展业务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辖区居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逐步成为集社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机构。
1、赛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带动基本医疗的发展。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药品种类少、病员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赛罕中心成立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医务人员下社区服务团队走街串户,开展健康宣教,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为辖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筛查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通过面对面宣教、访视跟踪服务等形式,主动找出病人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同时加强了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及处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工作。
2、赛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专项工作,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技术,要求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参与讲医疗技术课。我中心多次组织全中心职工开展各种专题培训学习,以横幅、板报、宣传栏、宣传中心服务内容及服务项目,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医疗氛围。
例如:2012年8月18日下午,在自治区赛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潘文峰的带领下,与六位工作人员一同前来自治区为老服务中心慰问老人。
在服务中心,他们进行了《老年健康知识讲座》、《测血压》、《做心电图》等内容的讲座活动。生动讲解了老化的概念、如何正确搭配膳食及五种天天都可以吃的食物。特别在老人饮食上做了“十要”要求,如:适量运动、注意安全防摔到、心理平衡等内容。老人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心里默默的记着,当老人还在意犹未尽时,一场丰富多样的讲座就在精彩中落下尾声。
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一方面要面对慢性病现患病人进行治疗和管路,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全人类的慢性病预防工作。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营造有利于慢性病的环境,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
3、健康干预与促进(又称健康改善) 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与一般健康教育不同的是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改善是个体化的,即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追踪效果。根据健康评价的结果,做出健康计划并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人给予不同的健康管理干预。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组合,因此个人健康计划会针对个体危险因素筛查出个人健康管理处方,使每个人都能更有效地针对自身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并改善自身的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的提升,不仅依靠目前政府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不断的迎合群众需求,不断的拓宽思路是工作提高的原动力。慢性病规范管理,加强了团队在慢病管理中对患者生活干预、指导的权威性,强化责任医生团队整体素质,对居民进行追踪式管理,进行个体化健康及疾病管理,使被管理者化被动为主动,双方合作,达到管理目的。提高了慢性病的综合防治规范管理率及检出率。
4、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是被WHO 公认的控制慢性病的有效举措,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贡献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有:居民的健康观念落后,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居民生活方式普遍不科学,饮食结构不合理;医疗机构不能针对慢性病特点提供特色化的优质服务以满足社区群众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多依靠政府财政补给,但由于资金不到位,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简陋,影响了业务的顺利开展。
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最终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增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完善我国的健康保障体系。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一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健康管理的出现应对时代的需要,体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拥有广阔的前景。在新的一年,我中心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结合中心服务特色,将预防与康复作为侧重点,期待通过预防措施逐步减少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社区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
参考文献:
篇6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
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群众相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叶孔新(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袁雪明(镇委委员、分管领导)
成员:陈锦成(计生办)
李旭华(科教办)
徐淑如(社会事务办)
陈旭辉(组织人事办)
郭林飞(规划所)
杜伟权(城建办)
周润坤(文广中心)
卢寿文(财政分局)
梁惠宝(社保分局)
陈仲勤(镇医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镇社卫办),暂设在镇计生办,办公室主任由袁雪明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陈仲勤、陈锦成兼任;办公室专职人员包括陈锦成、李旭华、陈涛、赵明其。
镇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陈仲勤同志兼任,成员包括植绍权、赵明其、神月风。
二、总体工作目标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在本镇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建设。确保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2011年9月—12月通过全市的统一考核验收;确保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确保我镇群众在社区可以享受到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镇政府组建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镇政府,由镇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
1、明确领导责任。镇政府承担发展镇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镇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由于市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纳入《东莞市镇(街道)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办法》的考评体系,并对领导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镇街,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因此,我镇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工作职责。
2、建立会议制度。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详细布置每一阶段的工作。
3、建立上报制度。镇社卫办在每个实施阶段过程中,要及时将实施情况向镇领导小组汇报,并在每个实施阶段结束后的第一周内将该实施阶段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社卫办。
(二)明确工作职责
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互相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镇社卫办。镇社卫办要负责全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
2、镇医院及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镇医院要按照全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标准,优先改革现有医疗机构、避免重复建设,并结合我镇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全镇“一中心、四站点”的选址及功能布局,做好“一中心、四站点”建设、装修、设备采购、人员工资、日常管理等各项费用的粗略预算,形成书面报告,供镇委镇政府制定各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措施提供可行依据,更便于镇财政部门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预算。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要负责处理好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移交及医院保留机构建设成专科或综合医疗门诊的相关事项。
3、村委会。对“一中心、四站点”选址所在的村委会,应全力协助镇社卫办做好“一中心、四站点”的建设工作。
4、规划部门。要尽快对镇府研究确定的“一中心、四站点”的规划选址做好上报审批。
5、城建部门。要尽快对“一中心、四站点”的建筑设计、装修做好具体预算及报建手续。
6、镇财政分局。要根据市财政局即将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和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落实XX年全镇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支出,做好2011年全镇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预算。协助做好“一中心、四站点”的医疗设备招投标采购工作。
7、镇社保分局。要按照市社会保障局建立门诊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尽快将我镇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方便全镇广大群众(含新莞人)就医。
8、组织人事办。市人事局目前正抓紧制定社区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我镇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落实市人事局的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各类卫生专业人才。
9、文化广电中心。镇文化广电中心要根据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广泛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意义,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服务项目、服务指引等,发动全社会共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四、实施步骤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XX年10月—12月)
1、成立机构。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镇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
2、动员部署。我镇于XX年10月中下旬召开全镇动员大会。
3、制定规划。摸清全镇卫生资源和需求以及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运作情况,确定可整合、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制定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
(二)实施阶段(2011年1—8月)
1、按规划组织建设。我镇要严格按照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优先整合现有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转型或改造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按计划逐步推进。我镇要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和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我镇要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并选择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示范点。务必在2011年8月底前完成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的实施。
3、按功能逐步健全。我镇医院要根据《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要求,逐步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于2011年4月组织督导组对各镇街进行阶段性督导。
篇7
1、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首先, 档案管理中作的标准规范化,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须条件之一。现阶段而言,人们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比较陌生,通过最初的探索和研究,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类、功能和管理方法有了最初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缺乏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影响较大。其次,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是为适应国家档案建设的要求。众所周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服务档案记录着社区卫生服务的真实工作,是重要的档案内容,唯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方能促进国内档案资源管理的服务水平。最后,对于社会发展的自动化管理方面也要求档案管理必须要标准规范化。步入新社会以来信息化和自动化一直在高速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档案管理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在自动化管理档案工作时,档案内容不统一、管理方法和方式不标准,将无法实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工作。
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的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前身和其特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只将眼光放在卫生业务管理制度上,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将档案工作摆在正确的位置,也没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随心所意,时长会发生档案内容登记错误的现象。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网络体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日常执行中数据信息就会收集不齐,管理分散。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使得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滞后,使得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不能有机的融合,使得档案资料不健全,不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不健全的档案资料所构建的网络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流于形式,可操作性较差。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日,往往偏重于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其它类型的档案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3资金投入少,致使?n案室设备不全
由各种各样的原因直接导致社区单位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通常这些资金的投入都是购买一些必需的办公用品,不会对档案管理的其它设备上进行投入太多。社区环境复杂,有些社区房屋资源有限,为此档案存放的房间也比较狭小简陋,使得所有的档案文件都堆砸在一起,非常不利于查阅档案资料;另外一些社区没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源,以至于信息化技术无法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登记档案资料的方式,严重妨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开展工作和档案内容的有效利用。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档案管理的措施
3.1组织领导,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网络组织建设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其中的关键,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管理者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可以让院长分管,副院长领导,办公室主任负责,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档案员为组员的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设立综合档案室,最少需要配备一位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日常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兼职档案员协助档案管理工作。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管理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坚决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做到最好,然后再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为社区卫生医疗和其它社区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要按照《档案法》和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档案的管理、分析和支撑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档案管理规划化落到实处。
3.3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属于服务性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档案信息的加工并开发利用,所以档案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也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方便程度和真实性,就能够反映档案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水平。唯有将档案信息转换为临床医疗所服务,方能使得医生充分认识到档案资料对临床试验工作指导意义和价值,档案使用者也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档案意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改变档案管理员的传统工作方式,由“等、靠、要”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由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开发式管理,增强档案管理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把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也将档案工作与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联,做好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再利用,不断的更新档案内容和持之宇恒的完善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质量,让社区卫生服务以档案资料开发利用为依据,不断的提高档案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提高服务水平,制定服务措施,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档案内容给临床医生和其它需求者,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工作内容,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支撑。
3.4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加大硬件设施建设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有些档案管理者对于传统工作方式以根深蒂固,需要对这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改变现有的工作观念。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设备,以档案文件的保密性、查询便捷方面入手,在辅于规范化的标准为基点,合理编制档案信息的检索工具。另外,档案管理的预算要合理规划,购置较为先进的硬、软件设备,改变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要利用好社会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大大的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侠侣,让档案管理规范化。具体来讲,就是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备独立的档案管理库房,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保管档案资料,每天记录好档案存放室的温度、湿度。一旦发现档案存放室的环境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需要设置功能独立的档案办公室和档案预览室。
篇8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区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作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平台,它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六位一体”的功能,是否在现有的资源投入水平下达到了最大的产出,是否满足了大部分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获取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2011年的运行监测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其进行效率的比较分析,分析各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率的状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决策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湖南省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调查及2011年湖南省卫生部门统计报表数据。湖南省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调查包括了湖南省14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衡阳市、益阳市、常德市、邵阳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及自治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管理考核(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业务考核(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以及效果考核(社会效果)。2011年湖南省卫生部门统计报表数据包括2011年各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人员数、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服务情况、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住院服务情况以及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财务收支情况。
1.2 研究方法DEA是一种基于投入一产出理论,以资源的利用所实现其职能的效益为评价标准来测量相同类型的若干系统或部门――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相对效率的一种方法,是基于数学规划模型来估计有效生产的前沿面,再将各个决策单元与此前沿面做比较,进而衡量其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凡是处在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EA就可以认定其投入一产出组合最有效率,并将其效率指标定为1;而不在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则被认定为无效率,同时,以效率前沿面的有效点为基准,给予一个相对的效率值(≥0,≤1);此外,还可以判断各决策单元投入规模的适宜程度,并给出各决策单元调整其投入规模的方向和程度。
本研究以湖南省14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为决策单元,以总支出、职工总数、机构数为投入指标,以总收入、门诊医疗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次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产前健康管理人数、儿童健康系统管理人数、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人数、预防接种建证率、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中心综合考核评分、中心业务考核评分为产出指标。根据湖南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不同的指标组合构建了5个模型(见表1),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DEAP 2.1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由表2可见,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水平差异较大,离散程度较高。在服务产出方面,门诊医疗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次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的变异程度也较大,说明市与市之间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产出绝对值上相差较为明显。但在预防接种建证率和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上,均几乎达到了100%。
2.2 计量结果 本研究采用了DEA的固定规模报酬模型(CCR模型)和可变规模报酬模型(BCC模型)对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表3和表4列出了评价模型的计量结果。其中,模型1和模型2以最基本的人力、物力、财力指标作为投入,把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等的服务产出量作为产出指标,说明物质投入与服务产出的关系;而模型3、模型4以及模型5通过把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等服务产出量作为间接投入指标,以中心的综合考核评分以及中心的业务考核评分作为产出指标,把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果纳入了评价分析中。
模型1 说明了资金及人员的投入与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服务产出之间的效率情况。结果表明,在14个市中自治州虽然被CCR模型界定为有效决策单元,但从超效率模型的结果得出自治州属于默认有效决策单元,也就是说自治州被评为有效完全是因为其投入指标数值太小,没有相似的市进行参比而被判定为有效,所以自治州并非处于生产前沿面上。还有在BCC模型中,被评为有效决策单元作为标杆的重要性可通过其他决策单元参比的次数以及参比总权重来判断,一般认为被参比次数越多,参比总权重越大,那么标杆意义也越大。根据表3的结果显示,湘潭市和衡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标杆意义相对比较突出。而结合表4的结果发现,益阳市的效率状态最差,其低效率的造成不仅仅与其规模效率不佳有关,其纯技术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模型2 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不动产投入的指标(机构数,指各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数),同时削减了在慢性病管理服务方面的代表指标,结果再次验证了衡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14市中的标杆意义,同时益阳市也被证实为效率状态相对较差的市。还有益阳市和常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可进一步加大规模投入;而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认为其低效率可部分归因于规模不适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即这部分资源投入并没有完全被产出所吸收和反映。
模型3 区别于模型1与模型2,其选择了中间过程指标作为投入指标,把考核评分作为最终的产出指标,分析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妇幼服务、慢性病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中心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治州和益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被界定为有效的决策单元,并且还具有标杆意义。一方面说明服务系统效率未必与服务产出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中间过程指标高不一定评分就高,间接说明服务产出量多不一定效果就最好。另一方面说明服务系统效率是一个相对值,产出少,但其投入也少,那么其效率就有可能高。
模型4 分析了健康档案规范建档、健康促进、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业务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在该评价模型中,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仍被界定为有效单元,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被评为有标杆意义的单元。而且大部分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处于0.900以上,从健康档案建档、健康促进、预防接种和儿童健康管理方面来看,所有决策单元实现其职能效益的程度均较高。在表2中可得所有决策单元预防接种建证率的平均水平高达98.772%,说明了模型结果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相符。
模型5 分析了健康促进、妇幼服务、慢性病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业务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把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评为有效单元,并具有标杆意义。从直接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得到服务产量中间指标构建的评价模型看,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模型1和模型2中被评为效率状态最差的单元;然而把服务产量中间指标作为间接投入指标,以纳入效果评价的考核评分作为产出指标,其所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时得出益阳市和张家界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均是有效单元。这样看似相互矛盾的结果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更充分地说明了DEA是一种基于相对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有效避免了运用绝对值进行评价呈现的“马太效应”的弊端。
3、讨论
本研究应用DEA,采用“投入一服务功能一产出”的评价模型,对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从纳入效果考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
3.1 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认为其低效率可部分归因于规模不适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而造成冗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没有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产出效率,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篇9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年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心目中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医院机构“转型”的,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是租破旧房子,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开张经费,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乡镇卫生院。
“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城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完全社区服务的要求,“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了医疗服务,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医疗服务外,还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地说,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人说,“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改革,社区卫生机构活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远远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说:“‘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用人、分配的自。”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平时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上大医院。比如,市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70%来看小毛病的,但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市卫生主管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如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二、建议和对策
个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举措。
一要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内容,居民健康,社区,社会,“医患关系”,发展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党、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非常,、总理都作了批示,国务院曾会议并下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国发〔〕10号)(简称《意见》),决定“财政从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必要支持”。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分管为组长的专项,,加大宣传;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超前意识,提前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的关怀。
二要搞好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解决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要在社区的。,社区大只搞了医疗,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未,“六项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意见》,要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才能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使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医患“一家亲”,“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床边的大夫”。服务和职责,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以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的联合与合作,如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篇10
【关键词】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对策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sident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GU Wen-qin, ZHENG Dong-peng, LIN Qi-yi, et al.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Maple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Hua 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Tian Li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Health Authority,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 through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idents i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order to propose a solution. Methods We do the research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 13 of the region of 22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neral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doctors.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o do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region of 13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were established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But it was uneven in the filing rate, filing range, archiving responsible, quality control, updatingand and use of the records an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was not in place; funds, facilities, personnelmanagement software and professional were all in difficulties. These affected the archivements of createtion, management, updating and use of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Conclusion Establish community resident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medical reform and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func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is work, we put forward ou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Community resident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简称EHR),又称电子病历,是依托计算机化受理的健康档案,可分为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类。由于居民电子档案准确、动态地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与健康现状,因此是社区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估的依据,也是全科医生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来源[1]。所以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卫生“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任务。为了解我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与利用情况,我们对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流调对象
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和利用的全科医师与公卫医师24人。
2 流调方法
本次调研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利用的一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次调研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自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调查表》,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了解目前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及使用现状,听取一线医务人员对档案数据的采集、建立、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意见,分析档案库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数据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
3 调查结果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表24份,收回22份,回收率92%。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其中社区医生11名,公卫医生11名。
3.1 建档情况
户健康档案建档率72%~90%,多数集中在80%~85%;人口建档率为63.80%~91.38%,多数集中在65%~80%。健康档案的建档范围,91.6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涵盖了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其中对人户分离、长期外出等特殊情况,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予建档。建档过程中,健康档案主要由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及公卫医生完成。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动了助理员参与建档。建档的途径主要有上门入户、公共卫生条线管理建档;健康体检、来院就诊、咨询等医疗行为时建档,和利用电话及发动居委干部建档,以前二者为主。
3.2 管理情况
3.2.1 质量控制
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健康档案进行了定期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周期大多为1个月,占75%,少数为3个月或6个月。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由专人质控,以条线质控人员居多,其次是团队自行质控人员及质控科专职人员。健康档案数据专人管理人数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人,个别为3人以上。
3.2.2 更新情况
58.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档案能够自动更新、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的周期大多数为1年或3年,少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个月以内,个别达3年以上。其中对于重点人群,能够做到90%~100%的定期更新,就整个人群来说,更新率在20%~50%。
健康档案更新的途径,主要采取了上门入户、公共卫生条线管理、来院就诊、咨询等医疗行为及健康体检时更新等措施。健康档案更新主要由社区医生、公卫医生及社区护士完成。
3.2.3 电子信息化情况
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实现了健康档案的电子信息化管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档案管理与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平台进行了整合,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病床工作平台进行整合,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病房医生工作站进行整合。
3.3 使用情况
在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制定和执行保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83.33%的中心将健康档案应用在社区诊断中,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完善社区诊断。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多数在20%~50%之间,个别达到60%以上。有25%的中心健康档案曾为二三级医疗机构和高校科研采用;有83.33%的中心能将健康档案信息用于本单位的科研中;个别中心的健康档案曾被政府部门采用。健康档案在公共卫生条线管理中的应用大都在慢性病管理,使用频率前3位的分别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肿瘤管理。对健康档案中各类项目的利用率的前五位是个人信息、患病情况、既往史、行为危险因素及体检情况。另外,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档案管理应用于绩效考核。
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为,健康档案的使用主体应该是社区医生、门诊医生、医院管理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相关部门。
4 存在的问题
4.1 社区居民对健康档案的建立等方面缺乏配合、支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被认为仅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任务,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很好地有力地将健康档案在健康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意义加以宣传和引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不能给予有力配合和协调支持,所以社区居民这方面主动配合的意识不高。政府没有搭建一个区域内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站所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致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健康档案的建档和更新工作相当被动,进而影响到档案的管理和应用。
4.2 经费不足、软件滞后影响建档质量:健康档案建档、更新工作量大,但经费人员配备不足,相关软件开发滞后,所以目前做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无差错的全覆盖难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工作人员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收集、建档、更新、管理、利用的主体是社区全科医生及公卫医生。但各全科医生和公卫医生之间掌握信息化的技术良莠不齐、水平不一,致使健康档案的完整度、准确性、利用度、管理率水平参差不齐。
4.3 健康档案利用率低、准确率低、没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健康档案前期输入的基础数据错漏较多,使用范围较小,部分为死档,完全是为了应付公共卫生条线工作的检查要求比如建档率等。这部分档案准确度低、利用率低,基本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虽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对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定期质控,但各单位质控周期长短不一,健康档案的自动更新、动态管理的程度不高。健康档案的的使用范围窄,使用率较低,多数应用仅集中于慢性病管理和社区诊断,在科研中的利用率不高。
5 对策及建议
社区居民电子档案好处明显的。纸质档案利用率仅9.05%,而且人力成本耗费巨大。而电子档案建立容易,动态更新方便,利用率更可高达60%~100%[2]。最近陈竺部长去上海闵行视察时,看到了全科户籍居民建档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达30%以上,而且形成活档,全区已形成卫生数据交换信息平台[3]。但各地情况参差不齐,有些问题具有共性,兹建议如下。
5.1 建立与完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政府医改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慢性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规范和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做好一、二、三级预防,节约资源,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政府部门目前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由政府主导,卫生牵头,多部门协助。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要高起点,要制定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软件, 以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本地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同时主管部门应制定各项包括工作信息采集、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等内容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方案。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利用的环节,要求体现卫生牵头、多部门协助的工作模式。电子健康档案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部门积极协助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死档”的发生,提高软件的利用率,并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4]。
5.2 加快医学、技术标准化与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并无统一技术标准,所以很难进行交流、评估,只能供区域信息平台共享。所以应进一步规范医学诊断、治疗、操作等方面描述的标准化,便于实现模块间信息整合。针对电子健康档案结构体系、功能模型、建设模式等内容的研究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应受到进一步重视。建立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减少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为信息在整个系统中的通畅流动和充分利用提供保障,并且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医疗、疾病控制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全面整合卫生资源奠定基础。保证电子健康档案的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功能全面、传输流畅、反馈及时,以满足居民、部门需求和实现健康档案有效开发利用[5-7]。
5.3 立足实际,有重点地分步分阶段稳步推进 为保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 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档案建立方式,使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可采取入户调查与日常健教、咨询、医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居民对建档的依从性,分步推进健康档案的建立。首先将重点人群、重点疾病、慢性疾病作为第一步建档与随访对象。在日常医疗保健门诊中,对重点人群(儿童、残疾人、孕妇),重点疾病(精神病、结核病、肿瘤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现建档。第二步是通过政府、媒体的大力宣传,鼓励有需求的居民主动建档,同时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关注度,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监督,保证档案信息的治疗。第三步是在前面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可整合居委、民政、计生、公安、物业管理等资料, 完成健康档案的基本资料部分, 然后在其他部门(居委、计生等)的配合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其他部分,实现地区人群的健康档案的完全建立。在健康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也要做到区别对待,第一二步完成的健康档案由于使用的频率较高,可实现自动更新、动态管理。第三步完成的档案除少部分可能实现自动更新外,大部分需要进行定期更新。
5.4 积极推进区域共享平台,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 档案信息利用率的高低是一个档案系统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应该通过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利用率,来促进系统建档、更新和维护的主动性,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应积极推进区域共享平台的建立,在医疗机构、家庭个人间实现健康档案核心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医疗信息共享,促进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联动,提高服务效率和能力,实现双向转诊,减少重复检查、开药和过度诊疗。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和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8]。实现诊疗信息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调阅和更新,大力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的自动更新程度,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的大力发展。便于政府、研究机构采集各种数据,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有效资料和信息。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5.5 通过系统开发,进一步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潜在功能 健康档案不是简单的过程数据积累和存储,而是基于原始数据的评价数据,是数据的整合平台。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通过对原始数据清洗、挖掘、汇总,形成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的再生信息。应通过应用研究,将相关的政策和业务规范设计成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应用模型,借助模型对比,提供业务管理支持。更应建立自动提醒功能,在诊疗过程中能将关键信息(包括常见病的诊疗方案)主动推到医生工作界面,成为全科医生临床诊疗的支持系统。
5.6 加强人才培养与安全体制建设 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与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对全科医护人员和卫生信息管理人员有更多需求。开展针对社区全科医护行政管理与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必将是影响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人才紧缺、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况,应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形成最佳的人才结构队伍。电子健康档案的安全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有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法律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医疗机构、软件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投入,科学规划、引导和实施,逐步创新模型。建立严格的系统管理制度,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呼吁政府应尽快明确电子病历信息的法律地位,应从根本上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付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见杨秉辉主编全科医学概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3-146.
[2] 沈伟珍,龚幼龙,王光荣,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中华医药管理杂志, 2006,22(8):519-521.
[3] 沈湫莎.健康档案激活医院潜力.第12版.文汇报,2011,3(23).
[2] 陈冬冬,廉启国.上海市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及利用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7A):2177-2178.
[5] 郑西川,秦环龙,张建国.区域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标准及方案选择探讨.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5):39-40.
[6] 张静,刘晓丹,吴世菊,等.我国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的SWOT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A):2438-2440.
- 上一篇: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
- 下一篇: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