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菠菜栽培技术要点

篇1

关键词:宁南山区;拱棚;栽培模式

1 选地

应选择有灌溉条件的肥沃水浇地,地块四周无遮阴的树木及高大建筑物。前茬以小麦茬为好,结合秋季深耕,667 m2施优质农家肥5 000 kg以上、磷酸二铵25 kg、尿素20 kg以上。整地应在上一年秋后进行,因为早春土壤解冻慢,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整好地后灌好冬水。

2 茬口安排

2月下旬搭棚暖地,3月初直播小叶菜,5月初上市;移栽西芹于3月初育苗,5月中旬定植,7月底至8月初上市;8月中旬种植小叶菜,10月中下旬采收上市。

3 春播小叶菜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寒、高产的菠菜、芫荽、小油菜、生菜等叶菜品种,如三月慢、四月慢等。

3.2 播种

待春季表土解冻后,于2月下旬建棚暖地,3月初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后用小耙耙两遍,深度1 cm左右。

3.3 温度管理

春播小叶菜出苗后应逐渐加大通风量,白天温度不高于22 ℃,晚上不低于5 ℃,终霜期后视天气状况及时撤去棚膜。

3.4 肥水管理

春播小叶菜出苗后须加强管理,控制灌水量,全生育期追肥1~2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如果土壤干旱不能正常出苗,可通过灌水促进出苗。当小叶菜生长达到上市标准时,及时采收上市。

4 移栽西芹栽培技术要点

4.1 品种选择

移栽西芹应选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加州王、法国皇后、文图拉等。

4.2 播种育苗

西芹于3月初在日光温室、拱棚或阳畦内育苗,苗龄50~60 d。育苗期间应注意间苗、匀苗、分苗,加强植株个体发育,培育壮苗。

4.3 定植

5月中旬当春播小叶菜收获后,撤去棚膜,深翻整地,自然晒垡5~7 d后移栽西芹。西芹按行距18 cm、株距13~15 cm定植,667 m2保苗3万株左右。

4.4 采收

8月底至9月初,当西芹达到上市标准后及时采收上市。

5 秋延后小叶菜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

西芹采收后深翻整地,施入优质农家肥3 000 kg,自然晒垡5~7 d后及时播种小叶菜。

5.2 拱棚管理

9月中旬,在早霜来临之前适时早扣棚,同时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如有霜冻迹象,必须及时做好拱棚防冻工作,如加盖草苫、废旧棚膜或采取加温措施御寒,还要注意适当放风。

篇2

关键词 甜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68-01

为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日光温室内栽培甜瓜时,茬口安排可选择早春茬。早春茬甜瓜最好选择在上茬蔬菜为秋延后的番茄、辣椒、茄子或越冬芹菜的日光温室内栽植,于2月初播种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初甜瓜开始上市,产量达30 t/hm2,收益可达12万元/hm2以上。

1 品种选择

品种选用厚皮甜瓜中华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甜瓜组选育的优良甜瓜品种,适宜日光温室早春栽培。该品种属厚皮早熟甜瓜,生育期90 d,果实发育期30 d,适应性强,易坐果,果实圆形,光滑鲜艳,整齐漂亮,无棱沟;果皮呈艳丽的桔黄色,果肉白色,肉厚2.5~3.0 cm,质细汁多,含糖度11%~15%,风味佳,单瓜重600~800 g,最重可达1 100 g。该品种喜光喜温耐热,生育适温为22~32 ℃,在35 ℃高温环境下生长良好。日照充足,生长健壮;空气干燥,成熟快,食味甘;在空气相对湿度50%~60%下果实能充分发育。早春在砂壤土上栽培,提温快,可促使甜瓜早熟,昼夜温差大,利于提高甜瓜品质和产量,适宜pH值为6.0~6.8,对碱性要求不严格,但在酸性土壤上栽培易感枯萎病,忌连作,需实行3~5年轮作倒茬,以避免和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2 整地施肥

前作收获后及早深耕,要求深达30 cm以上,耕后不耙,打开棚膜冻死地下害虫,2~3 d后覆盖解冻,施厩肥60~75 t/hm2,其中2/3撒于田间,1/3投入沟内,行距及沟宽70 cm,深20~50 cm,投肥耙平,在耙平的沟上做20 cm的高垄,垄距80 cm。

甜瓜生长期短,前期生长缓慢,瓜行占地少,行间距离大,在前茬收获后及苗期有较长的空闲时间,可实行多种形式的间套复作,在甜瓜栽入前和定植后均可垄间直播水萝卜、油菜、菠菜、生菜、莴苣等矮生短日照速生蔬菜,可增收1.5万~3.0万元/hm2。

3 育苗

3.1 浸种催芽

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浸泡3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置30 ℃温水中浸泡6~8 h;或先把种子放在瓦盆内,倒入55 ℃热水,边倒水边搅拌,3~5 min后,水温自然冷却到25~30 ℃,浸泡6~8 h,捞出用干净布擦干种皮表面水分和黏物,摊在湿布上折叠包好,置于28~30 ℃环境中,催芽24~26 h,待80%芽长0.3 cm后播种[1]。

3.2 培土育苗

床土配制用40%~50%腐熟热性或半热性粪肥、50%~60%园土混合均匀,播前将床土耙平踏实浇水,划方放籽,株距5 cm,行距6 cm,覆土0.5 cm。注意调节苗床温、湿度,定植前放风炼苗,摘心以促生子蔓。

3.3 直播

直播苗根入土较深,幼苗抗旱,操作方便,室内10 cm土层的土温稳定在15 ℃时,先行浇小水,用瓜铲挖1个直径10 cm、深3~4 cm的,放入4~5粒干种籽,覆土1~2 cm即可。若催芽播种,应先在穴中浇水,待水下后。每穴放2~3粒种子,胚根朝下覆土,用种量1 500~2 250 g/hm2 [2-3]。

4 田间管理

4.1 定植管理

伊丽莎白甜瓜秧小,留苗2.7万~3.0万株/hm2,行距100 cm,株距33 cm。及时疏苗、定苗,在真叶露心和2片真叶时,每穴分别留3、2株;团棵时定苗,留1株;覆盖地膜,待子叶出土后则破膜放苗。育苗移栽需提前15 d浇水,平地摆苗、培土后蹲苗5~6 d浇小水,覆地膜,中耕除草整平瓜畦。

4.2 整枝压蔓

单蔓整枝不摘心,只抹掉主蔓基部侧芽,吊绳搭架引蔓,在主蔓11~13节上的子蔓坐瓜,每株2~3瓜,坐瓜节位的子蔓或孙蔓留1~2片叶摘心[4-5]。

4.3 浇水追肥

伊丽莎白甜瓜耐高温干旱。幼苗期一般不浇水,中耕松土蹲苗。必须浇水时,开小沟暗沟浇小水;伸蔓期不浇或少浇;膨大期每隔5~6 d浇水1次,地面见干就浇,在果实成熟前7~10 d停止浇水,以利于提高甜瓜郁香风味。

甜瓜为一株多果,连续结果陆续采收,需进行多次追肥,可防止植株早衰,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定植时或覆盖前在胎下或根外10 cm处挖10~15 cm深的,施氮磷钾钙镁硫复合肥30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2∶7∶9,覆土盖肥。坐果期在行间追饼肥750~1 05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并用0.4%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及米醋过磷酸钙浸出液300倍液喷洒叶面,以增加叶片光和强度,提高产量。

4.4 选瓜留瓜

要选留坐瓜早、瓜形正、着生在基部子蔓和孙蔓的第1、2节上的瓜,将其余的瓜及早疏除,每株留2~3个。为防地湿积水烂瓜,可将地面起成斜面土台将瓜垫高,瓜底铺草,提高品质。为使瓜胎皮色一致,可将瓜顺一个方向翻3~4次,每次转动1/3,光强时用草遮荫。对于幼瓜应防日灼。花后25 d左右见光日晒,使果面色泽鲜亮[6]。

4.5 病虫害防治

伊丽莎白甜瓜因生长在早春日光温室中,处于高湿低温状态下,极易产生病害。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白粉虱。枯萎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95%绿亨一号3 000倍液灌根,并进行涂茎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新植霉素5 000倍液喷防,连喷2~3次[7-8];炭疽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600倍液喷防。蚜虫和粉虱以预防为主,可用30目防虫网隔离;药剂防治可用20%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500倍液喷雾。为提高防治效果,避免病虫对药剂产生抗性,应交替轮换用药。

5 采收

识别甜瓜成熟的方法:一是从雌花开花算起,25 d左右成熟;二是果柄附近茸毛脱落,用手按瓜脐开始变软;三是成熟瓜肉富有弹性,用指敲弹,发出空洞的浊音;四是嗅脐部,有浓厚香味;五是果实比重轻,放在水中浮于水面。就地销售以清晨采摘为好;远途销售在13:00―15:00采摘为宜。日光温室甜瓜采下存放2~3 d后熟,风味尤佳。

6 参考文献

[1] 周艳孔,潘红,徐宏磊.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J].长江蔬菜,2011(19):24-25.

[2] 张宝山,李茂军,冯国光,等.日本安路丝网纹甜瓜大棚秋冬茬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7):45.

[3] 余力.春棚甜瓜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0(2):18.

[4] 王炳兴.早春拱棚甜瓜生产管理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0(2):58-59.

[5] 薛金国,潘春彩,陈守耀,等.夏秋季甜瓜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3(6):55.

[6] 蒋启东,金嘉丰.翠宝甜瓜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1(17):21-22.

篇3

【关键词】:辣木;功效;栽培技术

1、辣木树的特征、特性

辣木树一般高达5-12m,胸径可达20-40cm,树冠呈伞状形,树干通直,主干粗壮澎大呈块,木质较轻,易脆。茎可贮存大量的水分,果夹长度因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最长的果夹可达120cm,最短的也有30cm,果夹内含籽20粒左右。树皮为轻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2-3排羽状复叶,小叶呈圆形、宽槽圆形、无毛。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白色和奶黄色、味芳香。

辣木树繁殖容易,播种或扦插均可。生长快速生,可自行萌芽更新生长。扦插苗种植10个月树高可达3m,如果用0.8-1.0m的枝条进行繁殖则2年可开花,3年则可达8m。它耐热、耐干旱、抗病虫害。林地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山坡荒地可种植。

辣木树的种籽可用来制作提取辣木油和生产天然的净水剂,种籽油含量达34%-43%,其中不含饱和脂肪酸占74%(世界公认的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74%),故辣木油是一种可予橄榄油相媲美的天然优良健康保健木本植物油。还可以应用于制n业、化妆品业、医药、保健、食用和其它工业。

辣木树的缺点是:枝脆易折,经受不了台风袭击,零度以下霜冻容易冻死。树龄较短,一般生长期不超20年。

2、辣木树的功效

2.1辣木营养分析

2.1.1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

2.1.2含有各种丰富的矿物质;

2.1.3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据学者统计,只要三汤匙的辣木叶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的7%维它命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20%的维它命C。所含的钙质是牛奶的4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它命C是柑桔的7倍,维它命A是胡萝卜的4倍。

辣木树性味辛、微温、无毒。除含有上述各种成分外,还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特点是高钙、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它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生活饮食品质,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各种疾病的理想植物。

辣木籽油可以治疗糖尿病。其叶可用于治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神经麻痹症、肠胶痛、尿道结石、胸闷、癫痫、痛风、腰痛、类风湿痛等疾病。对皮肤病、肝脏肿大、溃疡及动物咬伤和眼疾也有一定的疗效。

辣木树的叶、花含钾量高,常泡水饮可以预防感冒和助于改善国人习惯高纳饮食导致高血压和预防高血压。

3、辣木树栽培技术要点

3.1辣木树在亚州、非州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广泛种植,对各种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耐热、耐干旱、病虫害较少,年降雨量200-300mm、气温在25-35℃可以生L。有遮棚的情况下可耐受48℃的高温。特别严寒霜冻天气会导致地面部分冻死,但严寒过后会重新自动萌发成长。

3.2造林时间:种植季节没有太高要求,但最好选择在雨季或雨后为佳。宜早不宜迟,早植可以使辣木树有较长的时间生长,成活率就更高,如果有灌溉条件的林地,造林更可提前进行。

3.3整地:采用穴状,挖坎规格为50×50×50cm,株行距选用3×2或3×2.5m,每亩种植100-108株为宜。

3.4定植前回填表土和施底肥至坎内1/2,每坎施0.2-0.3千克的磷酸钙或者钙镁磷与土搅均匀作基肥回填到坎内,回填表土应略高于地面。

3.5定植:定植应将苗木用石灰水消毒后浆根,放正坎内中心,扶直回土踏实。有条件的应浇水定根。

3.6来年检查补植,每年进行1-2次抚育施肥,连续两年。

【参考文献】:

[1]任明静.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 2007,(02)

[2]瞿辉,《园林植物配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范重阳,朱攀登.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10)

篇4

关键词:地热技术 温室供暖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热技术是一种地面采暖技术,地面底层铺设的管道内有不超过60度的热水流经,热量也因此地面也因此被辐射、传导到地面。在管道内部施加不大于0.8mpa的气压,让热水循环性在通过管道在地底流动,从而将地面的热量提升。整个地面犹如散发热量的机器,将从热水管处得来的热量散发至温室内的空气中,一般高度的温室地面温度适宜20至24度,而1.8米高的温室地面温度只需18至20度即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农作物难以生长的问题因地热技术的应用被彻底解决了。地热技术与日光温室以及地膜栽培技术相比,经济上所得的效益要高上几倍。通过地热技术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控制到如夏天一样。优点有,投入低,获得收益快,只需投入一次,就可长期使用等。其便捷的管理,可以实现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将现有耕地面积充分利用以达到高产的原则。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昼夜温度相差大的生产难题,使其也能自产冬季蔬菜水果,并对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的国策做出了响应。由于气候变更、自然灾害很难对其造成损伤,所以经济效益较稳定,适宜在进行大面积推广,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业生产经济链。

1传统的温室供暖方式

蔬菜、水果大棚是传统温室种植方式中的一种,其也是冬季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的方式之一。有些气候相当寒冷的地区其所搭建的蔬菜、水果大棚往往会由于墙等结构的缺陷,被室外冷空气侵入,从而导致大棚内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受到损伤。这些地区人们往往在大棚内部布置取暖设施,以免经济收入被影响。内部放置炉子是常用的方式,但这些方式管难以将大棚内部的温度整体提升,管理上也不易,而且供热很不稳定。所以新型供暖设施的研发刻不容缓。

当前,冬季温室大棚的主要供暖方式是自然光。四周封闭严密的温室大棚,将阳光透过大棚上部光膜传递进来的热量积蓄起来,提升棚内的温度。但提升的温度仅能为棚内植物的叶、茎光合作用服务,扎于土壤内部的植物根系温度却没有得到提升。地表温度过低,造成植物在土壤内部吸收的养分、水分根本不足以满足其生长所需。同时根系温度过低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植物在距地表20到25cm的位置扎根,地表温度20到30℃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求。大棚内的植物要想生长正常,就必须将棚内地表温度白天保持在20到22℃,夜晚保持在15到18℃。

使用传统采暖方式的温室大棚,具有昼夜温度相差大,温度变动大等缺点。而棚内室温和地表温度相差大,也容易引起植物发生病害,防治病害会投入更多成本。棚内温度不稳定,导致植物出现各种病害,生长周期也因此被影响。减产的蔬菜和水果直接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此外,传统形式的日光温室大棚还有很多缺陷。如结构不完善,高度和跨度较小,采光保温性能低等,冬季若低温连绵或冷空气盘桓植物低温冷害及病虫害就易发生。

冬季气温过低,种植的种类单一, 棚内地表温度过低,高杆及有茎杆的植物难以生长,只能种植因受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种植品种单一,因地面温度低而不能正常种作物,只有种植菠菜、香菜等无杆的短茎作物,产量往往都不高。人们的经济收益低,而劳动强度却没有减轻。

2 温室大棚中的新型地热供暖技术

温室大棚中采用地热技术供暖的原理是:地底靠近地表的位置铺设热水管道,让温度在50℃以下的热水在管道内以循环的形式流动。热量从地表传出将土壤温度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大棚的温度。该方式原本是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中应用的,现在被扩展应用在蔬菜大棚中。加热管道的埋藏位置一般是距地底40cm处,因为多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根系一般在地表40---50cm以下,侧根系分布在5到20cm处,侧根一般长30至40cm处,所以将热水管道埋藏在40cm处对植物的生长并不造成影响。冬季时,管道内循环性流动40到50度的低温热水来加热,并安装自动温控热源生热保护混流器及温控分水器,埋设感温探头,与混流器相连,以便可以人工控制水管水温,从而控制室内及地表的温度。地热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温室供暖技术中一种先进技术,它的优点有,无荫蔽处,不额外占据土地,提高温室利用效率,不影响生产活动等。

蔬菜大棚冬季供暖方式采用地热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寒冷气候制约蔬菜、水果生长的问题。传统的供暖方式无法提升大棚地表温度,由于生长根部所需的温度不足,蔬菜一会长一会停,甚至进入冬眠,生长的周期被严重影响,植物经常处于生病状态。该技术将棚内环境营造成夏季状态,稳定合理的地表、棚内温度促进植物健康的生长。

3地热技术在温室供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温室大棚在使用地热技术生产反季蔬菜时需要解决下述技术问题。

3.1.果菜类蔬菜生产需较高的土壤温度

地热技术在没有实行前,大棚内部的传统供热方式是,自然光通过棚顶光膜加热棚内温度、再使用火炉、散热器等加热装备进行补充性加热,温室内采用上述方式,阴天气温仅有12℃左右,夜晚更低6℃左右,10到20cm深的土壤温度只有9℃左右。这样的温度条件,温室内仅能种植一些叶菜类,无法生产一些果菜类蔬菜;此外山区的一些逆温带温室,冬季灌溉水源的温度仅有4℃左右,棚内地表温度在灌溉后大幅下降,也是影响果菜类蔬菜生长的一大问题。

3.2大棚温室内地温不均匀

太阳光并不能完全均匀的照射在温室中,栽培床土壤势必会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温室大棚南侧散发热量的速度快,所以地温通常是呈南低北高的不均匀形式分布。因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温室的地表温度有效提升,使其分布较为均匀,以确保果蔬类蔬菜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3.3创造各种作物根系需要的适宜地温

《蔬菜作物主要根群深度及温度要求表》上明确说明了各类作物的根系深度不同,对气温及土壤温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大棚内种植的果菜类蔬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只有通过人工创造才能得到满足。

3.4技术关键要点

地热技术在温室供暖中的应用是一种补充性的供暖方式,温室内的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而温室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与其结构、材料、朝向以及保温方式等有关。我们将土壤作为传播热量的媒介,将用来给地表增热的热水管埋入其中。土壤与一般的工程建设中的传热媒介不同,其导热能力不能简单的套用公式计算,而需将各种作物的生长机能以及土壤的传热性能考虑进去。对土壤传热性能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土壤导热率、土壤的热容量及土壤的热扩散率等几方面。

3.5技术难点

为作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是使用地热技术为温室供暖的目的,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收益。然而各种作物所需的温度(气温、地温)、水分及养分等需求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不同,必须随时要对温度进行调整。这也为地热技术在温室供暖中的运行增加了难度,若使用机器调控温度成本太高,当前只能是人工进行观测调节。

3.6创新性

我国北方一些省市首先将地热技术应用在园艺中,依据该地区的气候特性和土壤、温室结构及栽培技术,研究出日光温室中需补充热量的计算方法及地表温度的调节措施。将困扰新疆地区多年的冬季地温偏低影响果菜生长的技术难题攻克。不仅可以在冬季为该地提供新鲜果菜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有助农民奔向小康社会。。

4效益分析

推广一向新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否则该技术就没有推广的必要。

4.1经济效益

经过几年的效益估算,使用地热技术与传统的供热措施(火炉供热)相较,一年的收入便可将铺设热水管道的全部成本收回。该项目的效益系数(静态下)E为0.96,项目的效益费用比R值为10.29,项目的内部回收率(内部报酬率)为95.8%。

4.2社会效益

温室中使用地热技术进行供暖够,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将供热的效率提升了,将人们的劳动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也促进了能源的多样化,在燃料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农牧区都能得到应用。

地热技术在一些冬季气候严寒的北方地区得到应用后,既能大量的生产反季果菜类蔬菜和花卉以及水果以满足市场对新鲜蔬菜、瓜果的需求,又能提升农民的收入,从而为农民造就一条园艺致富的道路。

小结

采用地热技术进行地面增温后,温室内将不会出现由于火炉而引起的烟尘弥漫、煤灰充斥的现象,使温室内的空气环境得到很大改良,为温室工作人员营造了一个健康卫生的工作环境,为瓜果、蔬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该技术的应用将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彻底改善,也提升了温室吸收太阳光照的能力,为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蔡龙俊,蔡志红,鲁雅萍;农业温室供热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