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政策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扶贫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扶贫政策

篇1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可享受十余项不给钱的政策

一是县内购买最低档医保和大病保险不给钱

(指标解释: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给予全额代缴)

二是在县内所有医院住院不交押金、报账不跑路

(指标解释: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出院时“一站式”报销)

三是在县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

(指标解释:基层医疗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四是在县内所有医院住院免收院内会诊费

(指标解释:在县内医院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多科室专家会诊不收费,但远程会诊按相关规定收费)

五是在定点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做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不给钱

(指标解释:十免四补助中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

六是在定点的县人民医院接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

(指标解释:十免四补助中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

七是免费提供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八是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

(指标解释:免费为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提供健康咨询、义诊等医疗服务)

九是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

十是在县内所有医院住院分娩不给钱

(指标解释:贫困孕产妇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全免费,确需跨县域转诊救治的危急重症贫困孕产妇同等享受县域内贫困孕产妇住院全免费政策)

十一是脱贫攻坚期内每人体检1次免费

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享受的三项健康扶贫补助政策

一是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实际支付控制在9.5%左右)

(指标解释: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报销—大病补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财政兜底资金”流程报销,出院时直接与医院结算,个人自付部分控制在费用总额的10%以内)

二是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实际支付控制在9.5%左右)

(指标解释:经医保部门认定为28种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的贫困患者,于认定次月开始享受报销待遇。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慢性病门诊费用,凭患者本人社保卡实行即时结算;未能即时结算的,凭参保发票、处方笺及诊治医疗机构发票至户口所在地的定点医疗机构报销)

三是县外住院医疗费用予以比例救助

(指标解释:贫困人口对按规定异地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医疗救助之后,可按程序申请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按比例给予救助,每户每年救助总额不超过50000元)。申请程序:本人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县级部门审核公示打卡发放。

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逃费的后果

因患者逃费无法办理出院手续,计算机系统会显现该人员在住院中,若再次住院,无法输入新的住院信息,只有补交上次欠费并办理出院手续,才能输入新的信息办理再次住院并接受诊治。这样会延误患者诊治时间,同时还会影响个人征信。

2019年最新健康扶贫政策解读(上)

一、“八项优惠政策”

减少群众医疗开支

1、医保及救助政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每人缴费220元,已由政府给予补助200元。贫困群众在我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二十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住院,将根据先医保后救助的原则,依次由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中原农险健康险及医疗救助进行报销,实际报销比达到90%左右。

2、提高贫困人员住院报销比例。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在汝州市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免去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10%。

3、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为0.75万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0.75万元-5万元(含5万元)报销80%,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报销85%,10万元以上报销95%,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

4、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由政府按每人每年110元标准出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购买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个人不需要缴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再由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进行再次报销。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起付线为3000元。3000—5000元(含)报销30%;5000—10000元(含)报销40%;10000—15000(含)报销50%;15000—50000元(含)报销80%;50000元以上报销90%,不设封顶线。

5、中原农险。由政府出资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报销后合规部分1000元以下50%报销,1000元以上100%报销;人身意外保额从5000元到10万元分段补偿,附加医疗保险保额从2000元到2万元分段补偿。

6、民政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按以下比例和限额给予救助:

(1)对城乡低保对象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在市级以上医院及外地医院就诊的患者救助限额不低于30%的救助比例。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1万元。

(2)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80%的比例给予救助,集中供养特困供养人员按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90%的比例给予救助,市级以上医院及外地医院就诊的患者救助限额不低于50%的救助比例,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1万元。

7、大病集中救治。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21种大病的贫困群众,可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得到专业、规范、优质的治疗。

8、提高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门诊慢性病病种增加到30种,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27种。对患有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不设起付线,门诊慢性病和门诊重特大疾病提高报销比例,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20%,提高至85%。

二、五项优惠措施

减少困难群众就诊负担

1、贫困人员在市直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住院时,享受“先看病、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入院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医院只收存社会保障卡和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或鉴定相关协议。出院时,患者在一站式结算窗口结清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后,医疗机构及时归还患者提交的相关证件。

2、建立贫困户就诊绿色通道、设置爱心病房。贫困户住院免费提供一条毛巾、一个脸盆、一个水杯、一块肥皂生活必备用品。

3、对患有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通慢性病申报“绿色通道”,简化申报流程。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内患有重症慢性病的贫困群众到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进行免费鉴定,如被认定为重症慢性病的贫困患者,可在申请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患有重症慢性病的贫困群众如自行到三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免费鉴定时,导诊工作人员将全程陪同办理。

4、将贫困人口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每年为贫困人口体检一次,进行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

5、贫困群众住院可享受“两免五优先”政策:贫困患者在我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可享受免收门诊诊查费、免收救护车接诊费,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优先双向转诊。

三、市一院健康扶贫就医流程图

市一院健康扶贫贫困群众住院就医流程图

首诊负责识别贫困户身份

住院窗口办理入院登记,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

安排入住爱心病房,接受病区治疗

持结算资料到“一站式结算窗口”办理结算手续

出院

市一院健康扶贫贫困群众门诊就医流程图

门门诊科室就诊(识别贫困户)

门门诊收费处缴费(免诊查费)

篇2

为推动xx县健康扶贫工作,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8月,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民族专业小组深入县卫计局、民政局、人社局和定安镇、潞城瑶族乡、者苗乡、六隆镇等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健康扶贫基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出台《xx县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医疗保障联动工作方案》《xx县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xx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厘清了专业部门职责,明确了各专业部门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并将健康扶工作纳入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内容。二是精准识别到位。以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组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集中对扶贫对象前期患慢性病、大病情况进行进村入户调查筛查,摸排识别,精准统计,确保不漏一个“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为实施医疗健康救助和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经动态管理核实后全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返)贫贫困户x户x人,因病致(返)贫下降幅度x%,达到了健康扶贫考核指标“每年因病致(返)贫数应逐年下降,下降率需达到1%以上”的规定。

(二)强化政策落地,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18年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数x户共x人,每个贫困人口享受城乡医保缴费补助每人108元,x人缴费补助总金额x万元,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二是住院报销比例逐步提高。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及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为:一级及以下,报销95%;二级,报销80%;三级,报销x%;自治区三级,报销x%。三是民政救助全面落实。城乡特困人员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x%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5%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2018年1—8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累计支出x万元。

(三)强化三大保障,提升健康扶贫服务能力。

1.落实“三个一批”,集中精力抓统筹保兜底。一是加强医疗救治,推进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县患有9种大病的贫困患者x人,已集中住院救治x人,救治比例x%。二是实施公卫提升行动,推进慢病签约服务一批。2018年上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糖尿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结核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三是健全医保提升机制,推进大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进一步整合政策、统筹资金,对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治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健康扶贫不落一人。

2.实施“五个一行动”,全力推进医疗扶贫。通过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建立一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等“五个一行动”健康扶贫措施,实现五个100%,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大病保险覆盖率100%,预防保健覆盖率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健康扶贫保险参保率100%。

3.优化诊疗程序,实现结算便捷化。实行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农村贫困患者住院无需缴纳押金,与医疗单位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即可住院治疗。2018年1至8月,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住院x人/次,住院总费用x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x万元,大病保险赔付x万元,民政医疗救助x万元,民政临时救助x万元,政府兜底x万元,报销比例x%。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统一建立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是配合意识不强。少数乡、村、组干部认为健康扶贫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的职能,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主动参与度、配合度均较差,基层干部作用发挥效果不好,导致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效果不理想。二是理解政策有偏差。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限制性条件缺乏理解和支持,从以前的“小病不看,大病小看”到片面理解政策,主动要求“小病大治”,甚至为了解决个人自付费用问题,出现盲目要求住院、要求长期住院等与医疗行业规范相悖的现象。三是对政策研究不透彻。大多数基层干部对健康扶贫政策也只是概面了解,面对群众具体的政策咨询也说不清道不明,政策宣传效果不尽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村卫生室硬件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卫生室墙体损坏、天面漏水未得到及时维修,不能正常使用;基本设备简陋,信息化办公设备缺乏,不适应当前业务要求。二是村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县165个行政村共有157个村卫生室,实际配备村医132人,25个村卫生室无村医。其中,68个贫困村卫生室虽均配有村医,但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只有2人,其他均为乡村医生资格;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仅4人,其他均为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年龄45岁以上25人,60岁以上2人。村医的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特别是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欠缺。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当前,我县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达100%。基层医疗单位以健康扶贫门诊慢病筛查为抓手,同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率虽达到60%以上。但真正投入的专业医师较少,提供的服务内容缩水,服务质量偏低;交通工具严重缺乏,给随访服务带来很大不便,出现重签约轻服务现象,签约服务流于形式。

(四)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医疗保障政策差距较大。部分贫困户利用“先诊疗,后付费”的便利及住院报销更加优惠的政策,本来门诊就诊就可以解决的却选择住院治疗,小病大养;有的贫困患者一个月因小病就来住院3次,把医院当作疗养院。这既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增加医保基金支出,将造成医保基金缺口更大。健康扶贫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出台优惠政策多,报销标准高,减免幅度大,“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了绝大部分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相比之下,农村非贫困人口享受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各项报销优惠减免均与贫困户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病保障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一旦患大病即面临极大的致贫风险。由于医疗保障政策有差别,导致非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不达标,只能由当地乡(镇)政府来填补,给乡(镇)政府增加不少压力。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并不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独立责任,是被涵盖在全县扶贫政策内容之一。要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政策培训,强化宣传针对性,形成健康扶贫政策全社会大宣传、大普及格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府在政策宣传资源和力度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动员,采取网络平台、微信、QQ等信息手段,扩大宣传。组建由乡镇干部、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共同组成的宣传队,深入村屯、农户进行宣传,让广大的贫困人口知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必须兜底保障,总费用报销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二)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问题。一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各乡镇要做好村卫生室建设用地、房屋提供等基础性工作。县卫计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尽最大努力解决基层在专业技术设施设备配备等标准化建设要求方面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大投入,每个村卫生室要达到面积80㎡且分有治疗室、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室的标准要求。二是夯实队伍,着力提升乡村医生能力。按照2000人口以下的村须有1名村医、2000人口以上的村设有2名村医并持有村医证的要求,高度重视和推进乡村医生的招录和培养,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缺乏问题。解决好乡村医生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医疗规范落实差、诊疗能力及水平低等关键性问题,提升村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各项制度并上墙,明确职责任务;严格村医上岗准入制度,确保村医在岗,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期药品及时下架,严禁违规开展输液业务。

(三)切实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健康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是脱贫摘帽必须核验的内容之一。因此,抓紧抓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随访活动。按照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的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季度至少随访一次,每年至少随访四次。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随访活动中,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做到“一人一策”,对症下药,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约而未感”等问题,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成效。同时,要在随访时填写好家庭医生签约手册,完善签约手册的每一项内容,并做好每一次随访的记录,包括随访活动的影像及文字记录,以备查阅。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建议建立健康扶贫APP,方便家庭医生随时了解签约对象情况,患者也可以随时向家庭医生咨询病情,以达到信息推送“零距离”、对接帮扶“零障碍”。四是做好基本公卫、基本医疗和转诊服务,提供用药和就医方便,满足签约居民健康需求,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五是整合交通工具资源,缓解随访服务用车不足问题。

(四)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监管。严格按规定落实医疗机构控费管理,切实减轻贫困对象就医负担;积极做好贫困对象引导工作,针对贫困人口对多品种、高品质药物期望与基本医保结算政策限制的矛盾,加强政策宣讲和引导,杜绝“小病大养”,真正发挥健康扶贫政策基本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人、财、物等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投入,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研究出台非贫困对象医疗救助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对非扶贫对象年度住院费用巨大因病致贫的给与政策支持和专项救治。

篇3

梁园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94户,7128人。其中因病致贫1363户,2718人,占贫困户的38%。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认真开展精准核查,实施大病、慢病精准救治。依托河南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数据对比,入户确认等方式,共核实患有慢性病人员2097人,大病患者21人。所有患病人员均根据病因、病情分类建卡、建档,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分类救治,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对于救治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定点救治。对于能够一次性治愈,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救治,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县级人民医院实施救治;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施策,并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建立上门随访制度,将因病致贫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随访、指导、康复等个性化帮扶服务,使贫困患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健康扶贫的深度。

1、夯实基层卫生网底,实施“基础建设工程”。

加速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梁园区原有18个贫困村,已建设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8所。疾控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并进行内部装修;梁园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梁园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改建结束,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369”人才工程。

通过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369人才工程、基层骨干医师培训计划、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学历提升计划等7项行动计划。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大大提升了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贫困乡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利用“三项活动”契机,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截止目前特招医学院毕业生314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33名,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280名。

3、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帮扶力度。

区卫健局一直在实施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帮扶、人才帮扶计划,通过业务以上带下,人才培训、进修等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把多方面力量集中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多方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让群众看病就医放心,安心。

(三)落实便民措施,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1、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2018年度,全区家庭医生签约223267人,占总人口35.2%。贫困人口签约7128人,签约覆盖率100%。自今年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织、开发,运营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截止目前通过“家庭医生平台”签约25577人。

2、严格执行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贫困人员开展优质服务,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保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为贫困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使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共设立贫困患者专用窗口33个、“爱心病房”专用床位50余张。截止目前“一站式”即时结算3468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 1826人次,免收押金金额522万元。

3、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应救尽救。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每人每年交120元购买住院医疗再补充保险,筹措200万启动资金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兜底医疗救助 。

4、全面开展送医下乡,进行义诊活动。 全区各医疗机构积极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热情地为当地村民量血压、测血糖、把脉问诊、开具处方,耐心解答就诊村民咨询的健康问题,并根据病情及时制定出诊疗方案,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他们的预防保健意识。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熟悉了解贫困户应该享受的医疗保障救助各项政策。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进行入户诊查。

5、配置爱心保健箱,情暖贫困群众。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统一免费配备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总计3048个,每个箱内配备价值80元左右的常用药品。免费发放健康扶贫服务卡、就诊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

6、积极开展全区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卫健局组织全区乡卫生院院长进行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要求8个乡镇卫生院院长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贫困人员看病报销等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面对面与贫困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了因户而异、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通过健康扶贫大走访,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精准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帮扶计划,切实解决每一个家庭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实际难题,增进了群众感情,为促进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7、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问题清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制定了一年四次督导方案,卫健局分成四个督导组,分片包干负责健康扶贫工作督导,认真开展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取得实效。针对在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盯问题整改,针对督导发现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全面做好“问题清零”工作。

8、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将健康扶贫政策归纳整理,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扶贫政策系统解读”专题培训,并印制了“一本通”小册子10000本、印制宣传海报10000张,宣传单20000 份,在每个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进行张贴,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已开展义务巡诊300余次,免费发送药物价值约10万元,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政策解答手册2万册。有效的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

(四)强力推进“三化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为统筹推进我区健康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立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的提升。规范制作家庭签约医生联系牌约3000个,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栏50多个。

(五)多措并举开展“两筛”“两癌”工作,保障妇幼健康。

为做好妇幼民生实事,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了“两筛”“两癌”工作扎实开展。截止12月底,我区彩超检查4769人,完成比率45.45%;血清学筛查人数6454人,完成比率61.5%,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10365人,完成比率为97.34%,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10184人,完成比率为95.64%,乳腺癌筛查人数2015人,完成比率100.3%。宫颈癌筛查人数5015人,完成比率100.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扶贫档案管理不到位。个别健康档案不能全面反映患病人员疾病状况,实际有多种慢性病,而档案仅记录一种或两种。体检手段单一,不能根据疾病有针对性的检查。

(二)对患9种大病和30种慢病人员的随访不能全部做到及时记录和更新,没有系统的管理随访记录台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0种慢性病不能完全做到管理和随访,只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四种慢性病纳入随访管理。

(三)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措施落实困难,尤其是医保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沟通不畅、落实困难,虽然与区人社部门反映,但效果不好。

(四)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给贫困人员的政策宣传过程中只重视知晓率而忽略了特殊群众的需要,比如:老年群体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人员不能完全知晓政策的普惠性。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

(一)规范医疗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在床位设置,诊疗服务建设,人员配备,医疗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依据梁园区脱贫攻坚小组实施方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兜底保险和特殊救助资金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将农村贫困门诊大病,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全省标准之内。

(三)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强化履约,确保高质量服务。

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签约医生和团队的技能培训工作,完善签约服务团队人员组成,协议书规范化,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提质增效上来,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坐实一家,满意一家。强化履约责任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中国家医平台”,向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层级化团队服务,同时将服务人数,履约质量纳入专项考核,对家庭医生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篇4

一、基本情况

景县梁集乡卫生院辖区共有78个自然村总人口3万6千余人,贫困人口253户533人。该院辖区有34个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其中新建村卫生室17个,改建村卫生室17个。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村卫生室24个。

景县刘集中心卫生院辖区共有40个自然村总人口2万余人,贫困人口153户350人。该院辖区有24个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其中新建村卫生室9个,改建村卫生室9个。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村卫生室 16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乡镇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政策健全付费机制,提高报销比例。首先,认真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贫困人口住院免交住院押金,住院期间免收一切诊疗费用,可享受该病情所需的所有检查和治疗,出院时由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核算后只需补交个人自负部分,大大减轻了贫困患者住院期间资金短缺情况,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次,开通“一站式”服务,确保“四重保障”实施到位。另外,卫生院实施“三免一减”提高了出院报销比例,在原有合作医疗报销基础上贫困人口再提高10个百分点,根据核算结果不足者最后再由卫生院兜底,使每例贫困患者出院报销比例均达到90%或以上;逐日统计每例贫困患者出院时非合规费用,层层把关落实,严格控制在10%以内。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便民服务措施有效落实。卫生院为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慢性病重症患者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健康服务,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制定出台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设立了“健康扶贫优先窗口”,开通了绿色通道。要求包村医生结合卫生室负责人每月入户为贫困人员宣讲健康扶贫各种政策、指导用药及清理家庭药箱等,对于因病住院贫困人员卫生院包村医生为其填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筛查登记表,交由卫生院专职人员为其录入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系统。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健康扶贫基础。成立由卫生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扶贫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加强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在辖区营造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将健康扶贫纳入考核管理,严格考核,强化问责。

2、建立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安排乡卫生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队,明确了职责分工,有效推动了健康扶贫工作进展。组织乡卫生院、村医会同帮扶责任人、乡村签约团队对贫困人员患病情况、大病慢病等病种分类及因病致贫人员反复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努力做到五清:对象清、病种清、对策清、责任清、进度清,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数据准确,管理规范,为落实健康扶贫任务提供全方位的精准目标定位。

3、优化诊疗程序,实现结算便捷化。开设计生特殊家庭、贫困人口、就诊窗口,实施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流程患者无需交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患者出院时,只需向卫生院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数额后的自付医疗费用。患者结清自付费用后,卫生院及时归还患者提交的相关证件。     

4、规范诊疗行为。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严格出入院标准,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加强参保农村贫困住院患者转诊管理,引导贫困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在卫生院就医,超出卫生院诊疗能力的危重、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合理就医模式。   

5、积极宣传慢病管理及防治知识,集中办理门诊慢病就诊本。对在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贫困患者出院时凡符合24种慢病标准的负责办理慢病就诊本,新增贫困人口慢性病例继续收集资料集中办理,同时做好慢病的宣传健康指导工作,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启动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以签约医生为代表,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7、优化卫生院环境,改善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院落环境,加强清洁区域监督考核,进行硬化院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加强门诊管理,更新标识标牌,建立便民口袋,在门诊大厅及住院大厅分别摆放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健康扶贫政策、贫困人口就医流程、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等展牌方便贫困人口就医,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四、存在问题

1、部分贫困人员未能及时在出院后给予卫生院包村医生出院报销单据,在卫生院职工下村入户跟贫困人员询问时贫困人员把相关单据又上交给保险公司造成卫生院无法准确为其填写贫困人员疾病筛查登记表。

2、工作落实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部分工作小组对工作有点敷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存在轻服务现象。

3、部分乡村医生存在年龄大,体弱等现象,对乡村医生进行健康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

五、下一步对策及建议

1、继续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倾斜政策。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实施方案,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确定贫困人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

篇5

“到2020年,实现贵州省66个贫困县医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90%的病人看病就医不出县。”12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贵州省政府共同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启动大会,会议透露出健康贵州新愿景。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健康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贵州而言,“实施健康扶贫,既要突出精准性,又要体现普惠性,既要精准到现有493万贫困人口,也要预防493万以外的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全民健康保障脱贫攻坚、助推同步小康。”

在11月14日举行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细落小医疗扶贫政策,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用足用好医疗对口帮扶力量,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精准实施“三重医疗保障”

10月底,贵州已确认386.22万名医疗救助保障对象,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8.3%。

作为贫困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贵州省有三成以上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就有87万多人。健康扶贫任务繁重,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实施医疗救助,率先在全国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

“第一重”即统一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住院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模式。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等11类人群,在门诊和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不低于5个百分点,同时经转诊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再设置起付线。

“第二重”即实施年度累加和分档赔付,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大病保险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的报销比例。

“第三重”即在落实前两种报销政策后,仍无力支付剩余医疗费用的,实行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扶贫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

据贵州省卫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6月―2016年11月,全省“三重医疗保障” 体系累计惠及151.37万人次,补偿费用19.37亿元,为贫困群众多报销医疗费用约4.34亿元。

通过“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确保11类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其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T、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8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报销比例达到100%。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

“补齐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不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掉队,主要靠我们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卫计委和东部发达省市的倾力支持帮助。”副省长何力说。

对于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的重大意义,何力认为,其“直接关系贵州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程度,直接影响贵州省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秩序的成败”。

贵州省66个贫困县,是全省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空间很大、责任很重、任务很艰巨,东部地区74个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汲取经验、快速提升能力水平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贵州健康扶贫事业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国家卫计委给予特殊关注、特殊支持,仅“十二五”期间,投入超过470亿元支持贵州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并专门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贵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2016年以来,国家卫计委为贵州量身定制了“黔医人才计划”,帮助协调组建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在贵州开展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国家试点和生育健康全程服务试点。

东部发达省市是贵州健康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已对贵州开展三轮对口帮扶,先后三次与贵州省签订浙黔两省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协议。

7年来,浙江省共选派113家(次)省、市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对贵州84家县级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投入帮扶经费、捐赠设备物资共计2.14亿元,派出专家2647人次,帮助培训医疗卫生人员2701人。

浙江省相关医疗机构将继续对口帮扶贵州29个贫困县医院,另有37个贫困县医院日前起得到上海、大连、青岛、广州、苏州、杭州、宁波7个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至此,贵州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

贵州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忠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缩小与全国差距的一项标志性、引领性工作,“为贵州人民蕴育和送上一个健康的春天”。

难点在基层 重点在基层

目前,贵州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先诊疗后付费”以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五个全覆盖”、 医疗保险与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等措施,广泛惠及贫困人群。

客观上,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历史欠账比较多。比如在财政投入上,全省人均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卫生与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从疾病谱变化看,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依然易发多发;从体制机制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医疗人才供给问题突出。数据显示,在县级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36.82%、乡镇卫生院占9.68%;70%左右的乡镇卫生人员无专业技术职称。在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在岗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48.4%,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仅占8.7%,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仅占总数的4.1%,全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

为化解医疗服务人才总量与质量欠缺难题,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贵州将完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人才招录“绿色通道”和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对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给予经济补助和职称评定优惠政策。此外,根据《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相关举措,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才严重匮乏、体制机制不活、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将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篇6

赫章县通过构建“三张民生网”、 打造“县乡健康服务圈”等措施,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有效降低了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在贵州最困难的1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3个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中,赫章均列其中。目前,赫章县有3.8万户13.1万贫困人口,占户籍总人口15%。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更是脱贫攻坚“拦路虎”。

为帮助众多群众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境,近年来,赫章县积极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大病补充保险以及特殊困难人群救助扶助政策进行整合,探索出一条医疗保障扶贫的有效途径。

“三张网”保障民生

贺遵贤老人是赫章县德卓乡胜营村孙家院组的“五保户”。前不久他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骨折,住进赫章县医院。他没想到,自己住院竟然不用花钱。

病愈出院后,赫章县合医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贺遵贤住院共产生医疗费用39467元,保内费用38734元,保外费用733元,城乡医保报销38534元,报销后自付费用933元,民政医疗求助933元,实现了100%报销。

贺遵贤医疗账单背后,是赫章县医疗保障三张“民生网”。

第一张“网”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其重点是:实行普通人群在一级(乡镇级)报销85%、二级(县级)报销75%、三级(市级)65%、市外公立医疗机构55%补偿比例的基础上,对特困供养人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等群体中80岁以上老人,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以上政策范围内费用100%报销;县外公立医院住院治疗的比照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予以补偿;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因突发自然灾害或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等困难人群,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以上政策范围内费用,比照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5%予以补偿。

大病补充保险是第二张“网”。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后,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大于5000元的,可再到人寿保险公司进行大病补充理赔。从2016年10月起,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11类特殊人群大病补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到3000元。

医疗救助扶助是第三张“网”。对特困供养人员、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等人群,其因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大病补充保险理赔后,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由民政局给予全额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个人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大病保险理赔后,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由民政局按照70%的比例给予救助;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员因病住院的,个人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大病保险理赔后,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超过3000元的,超过部分按照50%的比例给予救助。

“三网”保民生,病患弱势群体广泛受益。赫章县城关镇黄泥村大龙门组“低保户”徐飞,于今年3月10日至4月10日因胰腺炎,先后住进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赫章县人民医院,共产生医疗费用114634.48元,保外费用2987.41元,保内费用111646.67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偿72769.86元,保险公司理赔20573.00元,民政医疗救助15000元。她自己只付了9291.62元,自付比例为8.11%。

“一个圈”体现便民

过去在赫章,由于县、乡、村医疗资源不足,农民患小病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在外面治病,费时费钱费力,困难重重。

“以前进城看病,耽误了农活,在医院还要排好长的队。”赫章县财神镇中田坝村村民彭彩群感触颇深。

这种现象在悄然改变。而今,彭彩群足不出村就能看病:“我有病就去村卫生室,看病方便,医生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这得益于赫章“县乡健康服务圈”。“1小时县、乡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的建设,提高了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特别是对贫困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花小钱、看大病,避免了因病远诊而增加就医开支。

近年来,赫章县共投入资金2.06亿元,建成了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等,并融资贷款1.16亿元对2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新建或改扩建457个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夯实了健康服务圈硬件基础。

同时,全县计划到2017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一方面,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医院,对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疗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大开绿灯;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方式,加强乡村医生培养。

赫章县争取到省人民医院、贵医附院等三级以上医院对县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先后选送250名各类医务人员到省、市医院进修,组织长短期培训1800余人次,培养全科医生50人。

“以前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实行多劳多得,医疗技术服务好的医务人员,一个月能收入四五千元,比外出打工挣得多。培训机会也很多,个人素质提升快。”城关镇河边村村医徐朝芬说。

健康服务圈建设,让赫章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村民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赫章模式”三大内涵

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赫章模式”,主要有三大内涵。

健康扶贫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健康扶贫的资源往往分散于多个政府部门,医疗保障的待遇有重叠、医疗保障的范围有遗漏。为了最大程度惠及贫困人口,全县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补助和民政医疗救助的制度资源,建立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三张“民生网”,实现多部门资源叠加的医疗保障扶贫,形成“1+1>2”的良好效应。

篇7

一、工作目标:

结合红桥社区村情民意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发挥扶贫资金和辐射功能。通过采取特色产业帮扶、健康帮扶、保障帮扶、教育帮扶、金融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稳固脱贫成果,杜绝返贫现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二、基本情况:

红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新来城建设的核心区域,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共20个居民组,常住人口3984人,目前大部分居民组已经进行了拆迁安置。本社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共113人,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18年底已经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夯实脱贫成果,把稳定脱贫做牢,做实。

三、帮扶措施:

我们在总结前年精准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落脚点,以加强责任考核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积极发挥本村中心地理位置优势,多方协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帮扶工作:

1、大力培育发展本村“一镇一园”产业,从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给予帮助,真正让贫困户得实惠。

2、大力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城市发展建设机遇,搞好本村美化亮化工作。

3、大力抓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种养、就业脱贫等各项常态化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积极协调精心安排制定扶贫工作计划,努力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帮助贫困户办理各项扶贫优惠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负责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不走样。

3、积极配合协助各帮扶责任人开展扶贫工作,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发现和反馈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2019年让我们携手共进、风雨同舟带领全村贫困人口一起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篇8

今天召开的这次民主生活会,是按照县委纪检会、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确保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和落实精准脱贫的会议,也是一次自我检验和锤炼的活动。按照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我认真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查找问题,深刻剖析,仔细思考,查摆了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深挖了思想根源,明确了具体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建工作缺乏主动创新。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做开创性的工作。

二是党建学习培训工作抓得不够紧。因平时工作较忙,对党建工作的学习存在片面性,不够深入全面,缺乏系统的进行学习培训。

三是团队精神还要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够,表现在民主议事、工作上相互配合、相互配合、相互学习、齐心协力等方面还有欠缺。

四是抓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未能很好的结合。在处理抓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的关系上,未能很好的将二者结合,工作上未形成互相促进,真正树立起“抓党建促脱贫”的意识。

五是对脱贫攻坚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知道要扶贫、真扶贫,但对扶贫这一民生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全力攻坚的意识不够强烈,仍按以前工作的方式处理脱贫工作。

六是主动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不够全面。脱贫攻坚是我党的“一号”工程,相关的精神、政策要求精准。在看脱贫攻坚的文件和听取会议的精神时,没有深入消化、认真领会其内涵,只是按部就班。

七是具体工作缺乏培训,软件资料不够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填写各类表册时,对个别项目指标含义理解不全面,把握不精确,缺乏统一规范的培训指导。

八是缺乏对贫困户的全面了解。按照党组分工,我结对帮扶城郊乡大于行政村小于村四户贫困户,并联系大于行政村脱贫攻坚工作,但平时对自己结对帮扶户宣传政策,解决问题较多,没有顾及全村。

九是脱贫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虽然按照上级安排积极开展工作,但脱贫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制定长远发展多项有效措施还不够。

十是脱贫工作缺乏创新性。开展脱贫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于常规思维,在促脱贫问题上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前瞻性。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照检查,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落实扶贫任务往往是仅仅完成上级下达的规定任务,扶贫脱贫攻坚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不够,缺乏主动性。责任没有完全靠实,在思想上重视实物资金扶贫,轻视精神扶贫。

2.政策掌握不到位。对扶贫政策和上级精神学的不深、吃的不透,缺乏深层次思考,影响实际帮扶成效。

 3.基础工作不到位。扶贫脱贫基础工作中存在对政策掌握不清、基础工作不细不实等问题,扶贫脱贫工作不够“精细”“精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刀切现象。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党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

2、树立开拓创新的思想,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3、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扶贫脱贫攻坚政治敏锐性,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扶贫脱贫精神,以打好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总揽工作全局,履职尽责、担当实干、服务大局。

篇9

大山里的乡村医生  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李丽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因父亲是一名乡村保健员,从小看到父亲经常半夜三更穿梭于乡间小道,为生病的人看病,父亲常常教导儿女: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耳濡目染下李丽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成为医生的种子。长大后看到了农村由于极度贫穷闭塞,经济极为落后,村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于1998年9月,为了实现这一信念,她用三年时间参加了县职中开办的卫生函授班。在学习期间,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2004年,她到乡卫生院实习,实习期间,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向卫生院的老师们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和乡村医生执业证。

情系群众一心一意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2016年10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丽刚刚睡觉。突然间,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电称果园组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哮喘病发,病情十分严重,急需救治。李丽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备齐药品,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出发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多了。十三年来,她共接诊病人两万余人次,出诊几百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这十三年来,李丽跑遍本村和周边民主、新建等村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本村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2017年云南省开展健康扶贫以来,谁患过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李丽坚持每年4次面对面随访、至少两次家庭随访,对于病情控制不满意者及时进行转诊治疗。由于工作繁忙,她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完整的节日,常常端着饭碗,接到病人的电话就背着药箱出门了。

签约服务落实到位

作为乡村医生,李丽同志把党和政府健康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称赞。

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舆论支持,特制定如下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坚持唱响主旋律、奠定主基调、打好主动仗、凝聚正能量的总体要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报道效果,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一)宣传xxx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学习领会xxx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xxx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xx和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把握时度效,着眼准实新,生动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成效和实践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xxx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要求上来,自觉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部署上来。

(二)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解读阐释,使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脱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十大工程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扶贫工作队、资金投入、考核监督等脱贫攻坚保障措施深入人心,扩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工作举措的知晓面、参与度。

? 宣传、推广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各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三)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成效。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聚焦脱贫攻坚,主动作为,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报道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举措、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各级领导深入联系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积极宣传我县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金融资金支持、能力素质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宣传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精准扶贫的有效成果。

(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各类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大力宣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中的典型案例,生动报道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貌的巨大变化,不断弘扬“崇德向善、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展示扶贫队伍良好形象。

(五)宣传社会扶贫工作。以“10.17”扶贫日为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政策问答、“一封信”、“明白纸”等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在全县形成社会扶贫的宣传热潮。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和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宣传社会扶贫的进展成效、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社会扶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营造各类资源聚集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安排

突出宣传重点,内宣外宣协同发力,构建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格局,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一)开设专栏专题。在县电视台、xx新闻网、xx县政府网、“xx”等媒体开设“脱贫攻坚乡村行”、“脱贫不是梦”等专栏专题,进一步强化政策解读、一线访谈和深度报道,统一干群思想,传导压力,楔实责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报道全县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进展动态和举措成效,宣传一批为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宣传一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助推扶贫工作的民企组织和个人,宣传一批勤劳务实、自立自强、精准脱贫的帮扶对象,以生动的一线报道,展示广大干群致力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

(二)做好政策解读。新闻媒体要围绕扶贫开发十大工程,约请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以及重点工作进行解读,让广大群众熟知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三)强化对外宣传。建立重大扶贫外宣题材月会商机制,根据扶贫工作考核要求,围绕工作新动态和亮点,突出特色,每月推选1-2项重点扶贫素材和稿件,邀请主流媒体前来采访或积极向主流媒体供稿,形成高质量、有份量的重点报道,展示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和xx良好的外在形象。要集中力量挖掘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亮点和特色,通过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市媒体来灵采访服务工作。

(四)扩大社会宣传。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牌、LED广告屏、灯箱、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以乡镇、村为重点,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加大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同时,组织县文艺团队以“讲好xx扶贫故事”为主题,创作扶贫题材的精品剧目,争创全省“五个一工程奖”。

(五)加强“精神脱贫”宣传。围绕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一个文明和谐的村容村风、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有一个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的目标,大力实施“宣传教育、志愿帮扶、文化服务、教育培训、环境整治、典型选树”六大行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美丽乡村”为载体,通过“三下乡”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和内生动力,消除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使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提振脱贫信心和勇气,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扶贫,推动物质精神“双脱贫”。

(六)做好脱贫攻坚形势政策宣讲。组织宣传队深入村组宣讲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重点宣讲我县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工作方法等,引导全县干群把共识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

(七)组织编印《xx县扶贫开发成就画册》。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局要围绕扶贫开发十大工程、领导重视、部门帮扶等方面内容,征集扶贫开发成就图片。图片要通过扶贫开发前后状况对比,能准确体现扶贫开发成就。

四、健全工作制度

(一)建立信息审核制度。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审核把关,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信息质量和水平。信息遵循“谁公开、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由县扶贫局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审核把关。

(二)建立宣传成果定期报送机制。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局每周要分别向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局报送信息不少于2篇;县委宣传部会同县扶贫局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将上一季度在县级以上媒体刊播的宣传成果汇总分别报送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局。

(三)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各乡镇(开发区)每月不少于4条,各部门、单位每月不少于2条向县委宣传部和县扶贫局同时报送新闻信息和素材。县委宣传部和县扶贫局定期对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进行考评,对完成好的个人和单位将进行表彰奖励,对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成报送工作任务的乡镇(开发区)和单位,将以书面形式进行通报。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情况,将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乡镇(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周密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县直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策划选题,确保脱贫攻坚宣传有声势、有力度、有实效。

(二)改进创新,营造氛围。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用好的作风开展宣传报道,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新闻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要适应新闻传播的新趋势新要求,重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作用,努力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