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84-02
2011年8月国务院新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国民教育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1]。研究发现3岁以下婴幼儿正经历心理、神经及其他个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对婴幼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婴幼儿人格、智能以及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除了先天因素外,通过外界有效、良好的教育、影响对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2]。早期教育关乎儿童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社会的未来,因此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未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教育发展趋势下,该院开设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研究多年,且效果显著,现将该院2009年8月―2013年5月期间,214例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14例接受早教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8例,女96例,平均年龄(1.8±1.6)岁,同时随机选取常规保健婴幼儿20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婴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 选取标准
两组婴幼儿均健康正常,无早产、窒息问题,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和感染疾病。
1.3 早教方法
对照组幼儿,在出生后每6个月进行头围、体重、身长等常规内容的检测,以及营养搭配、喂养方法、疾病预防与指导等常规保健服务,家长可自行对婴幼儿进行教育指导。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除以上常规保健内容外,我院参照鲍秀兰0~3岁教育大纲[3],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制定早教方案,为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早教方案涉及智力发育、潜能开发、心理发育、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以及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等多项内容。为更好的完成该次试验早教训练计划,需向家长说明各项测试的结果以及早期教育的意义,使家长能够充分配合早教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发育特征,进行相应的早期教育训练。不足1岁的婴幼儿需每天进行视、听、触摸等新生儿时期的感知和动作训练,比如鲜艳色彩的刺激,以及播放适合新生儿时期的多种风格音乐等;满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进行听、说、做、口型模仿等多项训练,从而培养幼儿的情感沟通、语言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还需根据实际月龄进行相应跟踪检查,不足1岁婴幼儿,需每个月进行检查,1~2岁婴幼儿每2个月检查1次,2~3岁婴幼儿每3个月检查1次。并参照婴幼儿智力量表分别对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进行测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贴切幼儿实际情况的早教方案,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1.4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划分标准:≥130分为优秀,分数在110~129之间为聪明,90~109之间为中等,80~89之间为中下,70~79之间为偏低,分数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常规保健检测比较
两组婴幼儿在常规保健检测中,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婴幼儿头围、身长、体重、发育等常规检测内容,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婴幼儿心理、智能方面的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婴幼儿在智能、心理等多项检测结果中,具有明显差异,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测试中,早教幼儿明显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该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婴幼儿在常规检查中均符合正常标准,但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语言、社交、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比常规保健幼儿体现出明显优势。
3.1 婴幼儿早期教育优势
该次试验对比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脑部发育、心理成长以及沟通、适应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有益影响,实验研究资料显示,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心理、语言沟通、社会行为、精细动作、环境适应能力,以及MDI、PDI测试中,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教育幼儿,通过有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心理、智能的发展,开发幼儿观察思考、沟通交流、精细动作等多项潜能,同时有助于婴幼儿健康人格、气质的培养与形成,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正确方向与基础。
3.2 婴幼儿早教重要性
婴幼儿0~3岁期间是大脑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幼儿的可塑性和开发性都很高,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开展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各项潜能的挖掘与开发。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发育程度与行为能力普遍存在偏差,偏离率为10%~20%[4],这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指导方式,以及相应外界环境刺激有密切关系,而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则是弥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这一教育缺憾,其性质是开发幼儿智力和社交潜能,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
对于0~3岁的幼儿,通过日常抚摸、按摩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早教日常训练可以刺激幼儿的皮肤,调节内服功能以及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智能发育,特别是0~1岁的幼儿,此时是幼儿提升获取能力的重要时期,给予良好的环境刺激和感知、智力等训练对幼儿脑结构与功能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5],因此,通过必要的早教训练,可以在黄金期内提升幼儿听力、爬行、定向能力和视觉追踪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获得更优质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全脑功能的状态如何,取决于智力多元性和脑功能的定位性[6],而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培养与形成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黄金期的心理、智力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进行相应的语言、认知、运动以及交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幼儿良好气质的培养和脑功能的开发,因此,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开展早教训练对儿童应变能力、自信心、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武术套路 能力 意志 情感 性格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多采,风格各异,应用广泛。它的健身、娱乐、养性、自率等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见之于相关报道很多,特别是武术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影响的研究以很有成效,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同。
从目前掌握的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看:专家们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是武术对于成人和青少年身体机能方面的影响,但有关武术对少儿,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影响的研究却少见文献报道。幼儿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正如日本井深正所著《幼儿园太晚了》一书指出,人类智力的潜力远远越出了人们陈腐偏见的想象,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而在幼儿时期。必须从零岁开始就进行适当训练。我国民间也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合理的早期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世纪人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进行24周武术练习的5岁习武与非习武儿童某些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意在分析武术套路练习对5岁儿童某些心理品质的影响,希望能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在少儿当中的普及,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
武术的套路动作,不管是复杂的竞技套路动作,还是简单的套路运动,都要求练习者在完成和表现各种动作时高度集中稳定注意力。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准确而又迅速的感知人和场地的各种时空关系,按照记忆中保存重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的内容、顺序、线路、方向、节奏和神形准确地加以演练。在这一过程中使练习者运动表象、运动记忆的准确性和再现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灵活和正确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5岁儿童基于神经系统的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忆依靠自己主观感觉,从天真想象出发。长期武术训练可在发展认识过程的同时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习武与非习武儿童心理指标可清晰看到习武儿童无论是在完成动作程度,还是在动作完成质量上都高于非习武儿童。此组测试动作难度不高,但它需要测试者意志坚强,克服自己惰性去完成。武术的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遵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套路练习。练习者要想正确熟练的演练武术套路,就要在不断地重复练习中提高动作技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而武术动作的掌握过程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下决心采取必要的行动才能完成的。幼儿期是意志品质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日可期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学习武术套路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勇敢、顽强、坚韧不屈的意志,并且为良好性格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武术套路练习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他们进一步去认识武术。在武术套路练习的过程中使情绪情感得到进一步教育。使幼儿乐于训练,积极进取、严与律己、遇难不回,并且乐于亲近老师。在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下使他们熟练掌握武术套路动作。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也是他们智慧提高、良好品质形成过程。正确规范的武术套路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教育,使儿童的互相匹配意识和集体主义情感得到培养。表3及柱状图可清晰反映出,5岁儿童习武24周后乐于助人帮助弱小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均有显著提高。因此,武术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启发儿童情绪、情感的运动。
篇3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早期教育
一、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早期研究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他在自己的一件雕刻作品――一尊少女雕像上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与才智,甚至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此事感动了爱神阿芙逻狄蒂,最终赋予了雕像生命。这则美丽的神话在西方广为流传,它的引申意义多指迷恋自己作品的人。在心理学上,这种通过真诚的期望感动别人,在不断的鼓励下被感动者的行为结果逐渐趋向于期望者的心理预期的现象被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哈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Jacobson)发表了他们在加州旧金山布奥克学校进行的课堂实验研究结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几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研究者根据研究数据指出从实验中引发的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待最终使这种期待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些教师对其期待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待没有现实的基础)一般能够做得更好。因此这种现象也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内涵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甚至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得到证实的现象。罗森塔尔教授将此现象解释为:学校和教师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言行等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的传递给学生,当这些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信息后,便会产生积极反应,进而更加努力,导致学习结果的快速变化。即教师期望并不能使学生自动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只有当教师用行为表达出这种期望,并且学生能感知到教师的期望行为时,教师期望效应才能产生。这种效应又表现为两种效应,正效应与负效应。其正效应是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在教师真诚的关怀下顺利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成长发展,而负效应则正好相反。
自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发表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以来,教育界已经进行了一百多次有关教师期望的研究。研究者们根据教师期望对学生造成的实际影响不同,区分出两种教师期望效应类型,即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和维持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原先错误的期望会引起人们把这个错误期望变为现实的现象。罗森塔尔在奥克学校的实验就是这种基于诱导的期望实验,属于自我实现语言效应的研究。维持性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对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期望,并且在学生的行为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按照自己已有的期望对待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变化与发展潜力。一般情况下,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发生的频率较小些,但其实现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且其发生时作用更大。而维持性期望效应实际发生的频率更为频繁,但其作用效果相对较弱。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教师期望效应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依赖于一定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两大方面: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不同的教师在运用教师期望的,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点不同。由于受到自身教学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点也不尽相同,在对待学生的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与表现时,会造成期望效应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学生方面
学生的自然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特征、家庭情况等一系列与学生个人相关的、客观存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无法改变的,却在教师形成期望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
三、教师期望效应理论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以上有关教师期望效应的早期研究、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等信息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早期教育有很大启示作用。
因为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其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师期待效应尤为显著。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认为:儿童早期的自我主要是“镜像自我”,即把别人的脸色当做一面镜子来了解自己的形象,来形成和改变自我形象。当儿童从教师的言行中体验到教师的积极评价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就会相应地提高。自我概念的改变会导致自信心的提高和自尊心的增强。教师期望效应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儿童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和影响。
(一)教师应该尽量以开放、灵活的态度看待儿童的发展
教师期望效应的两种类型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暗含着一种共同的趋势,即一旦教师在形成了对儿童的看法或期望,总会倾向于注意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期望相吻合的行为,而忽视与期望相悖的儿童行为表现。尤其是对于处在尚未表现出发展潜力的早期儿童而言,这种稳定的期望可能会限制儿童各方面潜能的发挥。库伯的理论模型中也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高控制感对学生发展的束缚。因此,教师在儿童的早期教育阶段,应该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尽量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儿童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对儿童原有的看法与期望,以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教师应对所有儿童持积极期望
以往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教师对儿童持有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其发展,相反教师的消极期望则会对儿童产生阻碍,特别是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教师更应尽量避免对儿童进行优差等级的区分,避免减少区别对待行为,而应对所有儿童持符合其个人实际的积极期望,创设公平合理的学习环境。可以利用罗森塔尔的四因素理论模型,创设一个温和的社会情感氛围,帮助儿童解决更多问题,给其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闽阳.教师的评价和教师期望效应.龙岩师专学报[J].2004,22(2).
[2]范丽恒.金盛华.国外教师期望效应研究进展与当代教育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1).
篇4
亲子阅读现状策略亲子阅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意义上,它指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阅读的一种活动。相关研究表明,亲子阅读对幼儿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技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可以积极掌握相关亲子阅读策略,在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对促进幼儿健康、理性成长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一、亲子阅读现状分析
1.盲目追求结果,忽视过程的价值
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存在投入就有回报的心理,希望一蹴而就的形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认为亲子阅读的价值在于让幼儿获得识字、数学、英文等方面的知识。片面追求亲子阅读的功利性结果,而忽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幼儿抵触阅读、害怕阅读的心理,无法享受阅读过程中图画和故事带来的心灵享受,无法感受到阅读过程中亲情陪伴的温馨幸福。
2.物质投入多,时间投入少
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物质投入多,时间投入少的误区。不惜花费重金购买整套进口绘本、阅读机、点读笔等,但是花费在和幼儿共同阅读上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家长在业余时间都喜欢让光盘、阅读机、点读笔等电子设备替代自己陪伴孩子阅读。整个家庭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常常是幼儿独自看光盘、听阅读机,家长在一边看电脑、玩手机、打电话。家长和幼儿之间缺少共同阅读的时间,缺少家长和幼儿之间潜移默化的语言和心理交流,长期发展下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利的作用。
3.家长过多干涉幼儿阅读
家长过多干涉幼儿阅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阅读材料过程中,家长往往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考虑幼儿兴趣发展,为幼儿选择自认为的好书和有用的书。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过多的实施命令性的阅读,向幼儿不断发问,强迫幼儿回答不感兴趣的问题,忽视幼儿自主性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家长要尊重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拔苗助长的介入幼儿阅读过程中,会造成对儿童阅读兴趣的伤害,破坏幼儿自身成长发育的过程。
二、早期教育过程中亲子阅读意义
1.激发幼儿求知欲
早期教育过程中,幼儿由于年龄小、识字不多,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依靠家长讲故事。经典绘本中的人物造型、动物、图画、故事情节会吸引幼儿进一步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故事中的历史、地理、物理、文学等知识渗入到幼儿的阅读世界中,激发幼儿去进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受到知识带来的阅读力量。
2.提高幼儿认知世界能力
幼儿在和家长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把故事情节中的正面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故事中人物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借鉴了故事中人物做人的道理和优良品德。通过不断的亲子阅读,家庭之间的讨论帮助孩子获得解决难题的办法,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提高幼儿认知世界的能力。
3.增进家庭情感交流
早期教育过程中,家庭亲子氛围的构建对于幼儿心理成长十分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图画、故事情节发展,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每天持之以恒,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就会感受到家庭之间的关爱,感受到自身所处的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良好健康的家庭氛围就如清澈甘露一样滋润幼儿发育成长。
三、亲子阅读策略建议
1.尊重孩子,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导
在阅读过程中把幼儿的兴趣放在首位,不勉强、不强迫,给予幼儿尊重。首先,在挑选书籍的过程中,家长给孩子买的书很多,挑选中一般会注意书的主题、纸张、印刷等方面。但是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的书孩子都喜欢,有些书孩子甚至没有看就直接束之高阁。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要强迫幼儿接受和喜欢大人所谓的好书、有用的书,充分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爱好。对于幼儿暂时不感兴趣的书籍,先放放,等待机会,顺其自然地向幼儿推荐。过分强迫幼儿接受,会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障碍的增强。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多命令、干扰幼儿。不要强迫幼儿背诵书里的内容,不要强迫幼儿认识书里的文字,不过多提问牵制幼儿的阅读思路,同时不过多引申故事的含义。幼儿有他自己的阅读世界,大人不要把幼儿推向知识型、学习型的功利性阅读。简单的把阅读当作是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机会。给孩子时间,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2.关注每本书的细节,体验细节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要关注题目与正文内容,更需要仔细观察各页的图画,一页都不能放过,认真捕捉每一页图画中的信息。无论是封面、环衬、扉页、书脊以及封底,都要给幼儿展示并朗读。例如,拿到一本儿童绘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封面上的图,通常是故事的精华,家长可以让孩子从绘本书的封面上猜猜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发孩子的想象。翻过封面就是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环衬这一页时常被忽略,其实很多绘本书都在环衬里藏着关于本书的小秘密。比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和《我妈妈》里的环衬就是爸爸、妈妈的睡衣图案。引导幼儿去寻找和发现,会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接着是扉页。绘本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有时候就是绘本书故事的序幕,阅读时若漏掉,读到的故事就不完整了。在阅读里面的图画是,要注意激发幼儿观察图画的兴趣,同时要教会幼儿观察图画的方法。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有顺序地观察。最后就是封底。合上一册绘本书时,绘本书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不是的,封底也许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插曲,有些就是故事的后续。
3.阅读内容情景化,用创意拓展书本内容
家长在幼儿了解书本内容后,可以创造条件,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阅读兴趣。首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办法。家长和幼儿之间进行角色扮演,重现阅读的故事情节,将动作语言与阅读内容链接。例如,在共同阅读《阿丁尿床了》之后,让孩子扮演妈妈,妈妈扮演阿丁,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其次,利用互联网资料,给孩子观看相关图片视频。对于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文字力量有限,可以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加深孩子理解。例如,在和孩子阅读《动物的斑纹》后,打开电脑给孩子查找动物伪装的相关图片,让孩子自己观察里面伪装了哪些动物,遇到孩子不认识的动物,就查找相关动物的视频和孩子一起观看。最后,丰富阅读地点。可以根据书籍内容调整阅读地点,如关于海底世界的书籍可以带孩子在公园、湖边或是海边进行阅读,让孩子亲切感受书籍里面的场景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秋颖.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108-110.
\[2\]朱从梅,周兢.亲子阅读类型及其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9-90.
篇5
【关键词】早期特殊教育;障碍者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82-05
0~5岁是有发展障碍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的早期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广义上是为所有0~5岁(有的州规定是0~9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早期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包括早期评估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教育等,狭义上是为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的0~5岁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和相关服务。多年来,美国政府制定、颁布和修改了大量相关法案,以突出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权利,并且对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职责、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对象的资格、学前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不同学科的协作、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等规定不断细化,使美国0~5岁有发展障碍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权利得到了较全面的保障。
目前,美国颁布(修订)的最新而且与早期特殊教育密切相关的一部法案是2004年颁布的《障碍者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IDEA)。该法案强调要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其中B部分对3~21岁障碍者的特殊教育和相应服务作出了规定,C部分则规定为0~3岁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婴儿和学步期儿童项目(Program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1〕《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于2005年7月1日生效,但实际上直到2006年8月14日美国教育部才颁布了该法案修正案的最终文本,该文本正式生效的日期是2006年10月12日,法案的名称也改为《障碍者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2〕但习惯上仍被称为《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本文也使用这一称呼。最终的法案修正案的许多条文与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面向学前到高中阶段普通教育的联邦立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内容相呼应,力图使两个法案在操作层面上保持更多的一致性。
通过文献检索、在美国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观察以及与当地专业人员的讨论等,笔者对目前美国早期特殊教育立法,尤其是对《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反思,以期为我国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早期特殊教育立法的重点和新变化
1.对于障碍类型的规定:谁可以获得早期特殊教育
《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哪些儿童具有法定资格可以接受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法案具体规定了13种障碍类型,包括自闭症、聋―盲、聋、情绪紊乱、听力损伤、智力障碍、多重障碍、肢体损伤、其他健康损伤、特定学习障碍、言语与语言损伤、外伤性脑损伤、视力损伤(包括盲)。〔3〕另外,为了与C部分为0~3岁特殊儿童提供的早期特殊教育相呼应,B部分还增加了为“3~9岁患有发展迟缓的儿童(各州情况不同,也可能是3~5岁)”提供相关服务的条款。各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发展迟缓”的评估标准。“发展迟缓”的界定标准可以是未满5岁(有的州延长到9岁)的儿童因生理、心理或社会环境因素,在知觉、认知、动作、语言及沟通、社会情绪或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较同龄儿童迟缓,但其障碍类型无法确定者;也可以是指未满5岁的儿童在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心理发展或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等方面有异常或有可预期的发展迟缓现象。“发展迟缓”概念的增加,使得按照原先的13种障碍类型的规定无法获得早期干预服务的儿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服务。在经过正式评估(多学科协作的评估)后,如果儿童被确定存在发展迟缓(根据各州的标准)或者被诊断为患有某一已知的障碍而可能会导致发展迟缓,比如唐氏综合症,他可以依法获得早期干预服务和支持。IDEA(2004)规定各州要为“需要获得相应服务的患有此类障碍的婴儿和学步期儿童”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提供适当的早期干预服务(见表1)。〔4〕
2.对于教师的要求:谁来进行早期特殊教育
《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高资质的教师”的要求相呼应。IDEA(2004)要求“核心学科的任教教师”必须有州级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或者通过资格考试、至少已获得本科学位等,“核心学科”包括英文、阅读或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外语、公民和政府、经济、艺术、历史和地理;〔5〕而“教授多门课程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达到其所教学科要求达到的专业要求等。另外,教育部的官方条文解释中还指出,如果某个州的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项目是属于小学和初中学校系统的,那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中对中小学教师的“高资质”要求也适用于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教师,〔6〕即这些州的早期特殊教育教师必须符合该州关于教师资质的要求。
3.家长的权利和义务:谁来参与早期特殊教育
家长在发现儿童的特殊需要、为儿童获得适当的服务和教育进行呼吁、与教师和其他服务提供者进行协作以确保儿童获得适当的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DEA(2004)确保了家长在儿童早期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家长在儿童的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服务过程中享有参与权和决定权,但是也明确了家长要承担的相应义务。
IDEA(2004)强调了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对“家长同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为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时家长必须参与,家长有权对学校系统的决定按照法定程序提出异议;家长必须同意让儿童接受早期评估,在家长同意进行评估后的60天内相关部门必须完成评估(除非该州有更短的时限),而如果家长拒绝提交同意书,地方当局要根据司法程序按照州级法律规定的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在确定儿童享有特殊教育服务资格后,如果家长拒绝或没有提交同意儿童接受早期特殊教育服务的同意书,地方教育局则不承担责任。〔7〕《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再次强调了“程序性保障”的重要性,详细规定了当儿童与家长以及学校出现纠纷时各自可以采取的司法行动。〔8〕
4.过渡和衔接:从C部分到B部分
一般而言,接受C部分早期干预服务的儿童在2岁半时开始进入一个衔接时期,以确保其能平稳地过渡到接受B部分的服务。此时要评估儿童在3岁时是否可以继续接受适当的服务或者确认其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服务。一般的衔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多学科评估来确认儿童是否仍然具有法定资格享有B部分的服务和支持,二是在评估基础上制定一个特定的衔接计划。但是,因为经费和评估诊断等程序性问题,有些获得C部分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的婴幼儿在3岁后无法顺利得到后续的适当的教育和服务。IDEA(2004)增加了一些要求,以促进从C部分到B部分的顺利过渡和衔接,如发展迟缓的概念在两个部分中得到统一,儿童在C部分的服务协调人可以参与后续衔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会议等。为0~3岁儿童制定的服务方案被称为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服务协调人的工作是组织多学科评估并负责确保儿童可以获得该方案规定的各种服务。而IDEA(2004)规定服务协调人可以参与为3岁后儿童提供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会议,以此保证儿童可以享有具有延续性的早期干预服务,不会因为法律本身的年龄分段限制而中断或受到影响。
二、评论与分析
1.立法趋势:法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美国最新的特殊教育立法,包括《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的最新修订案中都提出了一个概念,“以科学为基础的研究(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严格的、系统的和客观的科学研究的程序来获得与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相关的可靠的有效的知识。立法的依据和教育的依据都应该立足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只有经过研究证实具有有效性的理论才能付诸实践。
美国早期特殊教育立法的进程与时代的发展、专业人员和家长的不断呼吁等有关,也表明了教育立法除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之外,还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发展性,反映最新的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成果,并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保障和促进现实中的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面临的挑战
第一,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有多部立法,各部法律对自己涉及的领域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但这样在实践层面上会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衔接的问题。〔9〕尽管立法者试图加以平衡,但各部法律间还是有很多互相脱节的地方。在《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内部,从C部分到B部分的衔接问题在实践层面也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虽然《障碍者教育法案(2004)》对于核心学科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作了规定,但是对于那些不是教授核心学科的为特殊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或者咨询服务的人员,比如行为干预等领域的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资质问题,法案没有明确说明。这也是导致美国目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10〕
第三,虽然立法本身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特别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适当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如何应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四,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是十全十美的,可以涵盖并针对所有问题。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法律也存在缺陷。〔11〕正如前文提及的,目前还有很多重要问题是早期特殊教育法没有涉及或没有给予足够指导的。另外,由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原因,许多法律条文的操作在各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其中难免存在优劣之分。如何确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三、对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启示
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针对特殊教育和早期教育的立法,但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许多条文都指出要在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干预。例如,2008年4月2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了“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在《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也有相关的倡导性规定。但是,目前我国还缺乏明确和系统的关于早期特殊教育的立法。〔12〕
我国的早期特殊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评估系统、大量的早期特殊儿童无法接受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特别是0~3岁阶段)、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仍有待提高等。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国情存在差异,但美国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一些立法理念、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早期特殊教育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其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对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特殊教育立法应以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政府应该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早期特殊教育领域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开展各项基础性的相关研究,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二,完善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增加保障早期特殊儿童权利的内容,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早期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评估和诊断、早期教育和服务、经费投入、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问题作出规定。在发达地区可以率先试点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完善特殊儿童诊断和评估制度,并构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阶段的多元安置模式,探索全方位的家庭支持模式,有效开展早期干预。
第三,完善师资和专业人员建设体系,特别是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内容,在现有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基础上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特殊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资质要求和标准,〔13〕同时关注各类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如育婴师等,借鉴美国多元化的早期干预服务内容,扩充我国早期干预服务的专业队伍。我们也要加强并鼓励包括特殊教育学、医学、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在内的早期发展领域内的多学科协作以及多方合作,提高家长和社会团体在早期特殊教育方面的参与度,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四,通过立法进一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它不仅对于个体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学前融合教育应该进一步扩大受教育对象,将年龄扩展到整个学前阶段,障碍类型从狭义的特殊教育向广义的特殊教育拓展,同时还要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3〕〔8〕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EB/OL〕.〔2008-08-24〕.idea.ed.gov.
〔2〕〔6〕ZIRKEL P A. The new IDEA〔J〕.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2007,(30):5-7.
〔4〕DANDHER J,SHACKELFORD J,HARBIN G. Revisiting a comparison of eligibility policies for infant/toddler programs and pre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04,(2):59-67.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Assistance to states for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nd preschool grant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final rules〔J〕.Federal Register,2006,156:1-307.
〔7〕HYATT K J.The new IDEA: Changes,concerns, and questions〔J〕.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2007,(3):131-136.
〔9〕HARDMAN M L.Outlook on special education policy〔J〕.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2006,(4):2-8.
〔10〕BOE E E,COOK L H.The chronic and increasing shortage of fully certified teachers in special and general education〔J〕.Exceptional Children,2006,(4):443-460.
〔11〕SMITH B J.The federal role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next century: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00,(1):7-13.
〔12〕杨希洁.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4):63-68.
〔13〕Di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 (DEC)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Position statement:Personnel standards for early educ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EB/OL〕.〔2008-08-24〕.省略.
An Updated Review o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and Implement in America
Su Xueyun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Toby Long
(Center of Child &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20057)
篇6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无锡214122)
[摘要] 国际社会日益将儿童早期发展的照顾与教育服务有机整合,并不遗余力地将其纳入国家建设战略及公共政策议题的一部分。明确并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对于形成全国系统性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际经验,应统整中央与地方层级策略架构,确立儿童早期优先发展阶段计划与核心目标,并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创新设计适应地方化情境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
[
关键词 ]儿童早期发展;儿童照顾与教育;政策目标;学前教育稿件编号:201410090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发展型家庭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制度创新”(编号:BCA130042)
通讯作者:杨启光,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与比较教育,E-mail:qgyang688@163.com
儿童早期发展的问题,逐步成为不同国家与地区高度重视的公共政策议题,并被上升为国家建设战略的一部分。许多国家与地区正日益强化统一而完善的早期儿童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以着力推进儿童、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由于儿童早期发展涉及到一系列与儿童有关的政策,包括教育、儿童保护、经济、环境、健康、营养、减少贫困及社会公平等,由此形成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健康、营养、教育、性别赋权、减少贫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灾难与共建和平的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一揽子政策目标。亚太地区幼儿网络组织( ARNEC)的白皮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指出,相关专业人士、幼儿发展的拥护者与政策决策者需要共同努力,将上述多重政策目标进行整合,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是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因此,重点检视国际社会关于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框架中作为首要问题的政策目标的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当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迫切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整合性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内涵
国际公认的“儿童早期发展”(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ECD)一般指0岁到小学低年级8岁阶段的儿童人口群体的生命成长。处于这样阶段的儿童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是作为生命有机体,身心自然成熟与展露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学习与增强社会性的成长过程。这一早期生命成长阶段为儿童一生的生活及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因而儿童早期发展关注儿童早期的整体发展,囊括了婴幼儿童的孕育、营养、保健、照顾、教育以及社会互动等多项基本内容,体现了儿童早期发展多元化的本质要求。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率先开展了“儿童早期教育与照顾”(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CEC)发展的跨国比较研究与合作实践。在OECD看来,国家层面针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在功能上必须将儿童早期教育与照顾作为同一专业领域并列考虑,在内容上需要将早期发展的照顾与学习发展相结合,同时尊重幼儿的发展机制和自然学习策略。各种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与机构服务的哲学价值观念、法律制度、项目计划以及经营管理等都需要围绕教育与照顾整合的观点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也持相同观点。该组织在关于幼儿教育及照顾的政策中指出,早期儿童教育及照顾制度的范式已朝向整合或协调移动,并主张儿童早期教育与照顾的政策需要将幼儿教育及照顾服务整并成单一行政系统或创立相应的合作机制。
国际上各国政府普遍将政策触角延伸到传统的家庭私人领域,将早期儿童的照顾与教育问题纳入公共领域,其根本动力在于儿童的照顾与教育问题将引发男女机会平等、劳动力市场、人口、儿童发展、反贫困以及福利改革等诸多社会领域的综合性变革。具体地讲,就是使年幼的子女有人照护,让父母能够参与劳力市场,让儿童及早学习,打破贫困与社会不平等的代际循环,增进其未来公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教育、经济与社会的巨大收益和回报。通过OECD的成本效益分析所获得的经济性证据也显示,公共投资幼儿教育和照护政策(包括父母产假政策在内)是受到支持的。正是由于儿童早期发展方案将给儿童终身发展带来巨大的短期与长期惠益,国际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大力推进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政策体系的建设,将完善的合理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体系作为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具有全局性与根本性的问题加以顶层设计,以此作为拓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化挑战的一种更为广泛的视野。
其中,首要的问题是需要明确建构与达成一种与自己国家或地区实际需要符合的早期儿童发展政策目标,这样才能在儿童早期发展涉及的多重目标上实现建设“伟大社会”的理想。正如多年从事美国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政策研究的科克伦( Cochran,M)教授指出的那样,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美国”特色的全国性幼儿教育系统,更具起点意义的应该是确立一系列明确的、能够反映与指导社会根本价值观的政策目标,其作用在于:有助于巩固政治意愿,从战略上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资源;固定各政府部门间的讨论,以便在儿童照顾与教育方面建立更好的领导能力;提升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在社会与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为儿童教育与照顾的服务提供者提供指导,为参与的相关实践者提供方向以及为父母提出明确的要求。
二、合理统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的多元目标
儿童早期发展的多元化本质,决定了可以将其纳入到儿童早期政策框架中的发展目标的多样性。由于整合式的儿童早期发展概念涵盖了儿童的照顾与教育内容,使其政策目标不仅致力于早期儿童的护理、营养和教育的服务质量的改善,更是延伸到了减少贫困、促进社会接纳、家庭幸福及男女平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以此形成了多样化的儿童照顾与教育的政策目标群。科克伦教授通过对国际29个不同国家关于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的比较研究后指出,国际上现有全部有关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解放妇女;减弱贫困对儿童的影响;为儿童入学做更好的准备;为儿童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确保照顾好受雇父母的儿童;鼓励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协助母亲们脱离公共援助;刺激出生率增长;使移民儿童社会化;促进政治和社会变革等。细致分析,可以将这些多元化的目标主要分为从儿童自身发展完善到家庭的需要以及劳工与社会福利政策的配合等三个层次。对于儿童,兼顾照顾关怀与学习教育功能的政策在于鼓励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通过专业的教育活动以及与伙伴及成人的互动学习机会,提供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经验,扩大儿童早期发展经验,丰富其情感、人格与自我概念发展。对于家庭,它将指向增加父母的参与程度,给予家庭功能有意义的支持,与家庭共同分担育儿责任。对于社会,更多地被视为向职业母亲提供的一种社会化服务和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福利,有助于建立促进社会与性别平等的机制,并给贫穷家庭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上述儿童早期发展的多重政策目标,将给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属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政策框架,涵盖了儿童政策、家庭政策及教育政策等政策分支研究领域。来自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UNESCO-IIEP)的研究显示,尽管所有的教育计划都给予幼儿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绝大多数没有采取结合保育、健康、教育和营养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综合办法。在实际运作管理中,依照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同,一般划分为社会福利、教育、卫生、医疗、劳工等多个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政策干预主体,不同部门各自为政,依其所辖范围立法,提出片面服务方案,严重撕裂了儿童发展的整体服务需要,难以聚合统一的政策目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导致政策失灵。为此,各种与儿童教育有关的方案、项目与制度需要谋求在共同的政策目标下的统整,体现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的综合效益与政策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高品质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应该为儿童提供最适宜的照顾与教育,兼顾相关利益者需求,并将其纳入该体系中,形成激发社会整体变革的连锁效应,使与之相关的内容发生结构性变化,以便切实改变现实儿童发展政策体系中将儿童的身体健康、营养摄取.教育学习及家庭支持割裂的不利状况。另一方面,有效地将幼儿照顾与儿童学习不同阶段整合,建立一种集认证、监管与信息共享于一体的整合式体系,可以为家长提供选择不同的儿童早期服务提供者的明晰标准,也将为相关管理者提供连续的管理程序。
为了有机整合儿童早期发展多元目标,特别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国家在儿童早期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优先发展计划。正如OECD对各国幼儿教育及照顾政策主题探查后提出的政策建议所言,完善的政策必须有针对从儿童出生到8岁间的清楚策略着眼点,以及在中央与地方层级上协调的策略架构。在建立全国性儿童早期发展制度体系中,首先需要有一个具有管辖权的单位,统筹协调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机关,鼓励政府、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与父母之间的密切联系,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教育及照顾整合服务管理体系。二是需要确立国家关于儿童早期发展优先考虑的核心目标——“公平与全纳”,因为使所有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享有平等、强大的幼儿保育和教育带来的益处,是符合我们所有人的最大利益。2001年经合组织与教科文组织共同出版了题为《开始茁壮:幼儿教育与照顾》(Starting Stro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的报告,提出8个关键政策要素以支持一个核心价值,那就是“人人平等享有有质量的幼儿教育及照顾服务”(equitable access to quality ECEC)。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向贫穷家庭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服务的供给,以对处境不利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最大化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英国政府实行了“确保开端计划”( Sure Start),强调向贫困家庭儿童、少数民族儿童以及学业表现不良儿童提供特殊支持。对于国际上脆弱国家及冲突中和冲突后的那些后发国家而言,促进幼儿照顾和教育服务资源的公平供给目标就更具有特殊的挑战性。其中,最为关键的解决策略是政府要认识到,公共投资最能确保全部儿童入学的公平性及待遇。当ECEC被不同公、私资源赞助的同时,大量的政府投资更是不可或缺,因为公共投资将更加确保稳定优质的幼儿教育,包括公共建设的长期投资计划及优质教育的提升。
三、科学制定动态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
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目标往往是处于持续变动与发展之中的,而非一成不变,这反映了社会政策对变动不居的社会变革与家庭变迁的积极能动的回应。OECD在为各国政府制定早期儿童教育发展政策提出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对社会经济背景的理解是早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儿童发展本身及相关领域普遍性地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变革及相关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影响,这使得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呈现一种历时态与共时态交织的演进特征。
首先,影响国家或地区确立特定社会变革阶段政策目标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回顾20世纪国际上关于儿童早期发展政策议题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到儿童发展由一个以家庭为主要制度的私领域议题,逐步转变为带有普遍性的公共政策议题,“去家庭化”迹象日益明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妇女就业率的增加、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老龄化加剧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国家和公共政策如何营造有利于家庭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的作用变得更为重要了。”随之而起的西方国家妇女社会运动与争取性别平等的不懈努力,让与儿童照顾服务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得到不断优化,提高对家庭儿童的支持成为这时期社会家庭政策的主要目标。之后,源于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的西方以社会投资为主要导向的新福利主义,尤其是社会投资理论的影响逐步壮大,致使整个西方国家开始竞相将儿童照顾与教育政策目标追求转移到对儿童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上,政策目标指向防止与终止处境不利儿童的代际传递,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同时期不断修正完善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也在改变着各国家庭政策目标。早期阶段,母亲被视为婴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而不可或缺,“母亲是孩子最佳的照顾者”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观念。随后,“优质的家庭外照顾与教育有助于儿童的社会与认知发展,集体形式的儿童照顾能帮助他们为今后融入教育体系做好准备”等新的儿童发展观点逐渐受到重视。在这种“群体养育”理论的发展与影响下,使得国家更为重视对家庭儿童的支持与父母教育能力的关注,开始大力建设更为广泛的、民众可获得的、高品质公共日托服务机构、保育中心及学前教育机构等,从而减轻了儿童保育对于家庭亲属网络的依赖,让家庭女性从家庭责任中更好地被解放出来。进入新世纪,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 Heckman J)的“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投资的经济回报率最高”的观点引导下,国际社会再一次聚焦儿童早期发展政策,将人力资本投入直接指向幼儿,以获得国家公共资金更有效的利用与回报。
其次,不同国家或地区确立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总是能动地结合自己的地方化情境,尊重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努力形成与不同社会时期相适应的具有生机活力的独特的政策范式。以美国为例,对20世纪美国早期儿童保育与教育运动的历史回溯可以发现,60年代的儿童早期干预、70年代的儿童保育运动及80年代的家庭资源项目等三次政策变迁,都是源于对经济和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关怀,都是围绕着实现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而展开,但其中也清晰地反映了不同年代政策目标的细微变化。由于60年代以夫妻间不稳定性为特征的“后现代家庭”( postmodern family)结构与关系变革引起的儿童贫困及弱势地位的社会环境普遍蔓延,联邦政府实施了以“开端计划”( Head Start)为代表的儿童早期干预计划,作为“向贫困开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预防取向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过去的30年而言,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目标最为关心的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与比例,以及这些生活条件对这些孩子入学准备的不利影响。”到了7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儿童保育运动,主要为儿童提供托管与日托的公共服务,这是为了回应儿童母亲大量步人职场的需要。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了一场为父母提供教育、家庭生活技能、信息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资源运动,其政策目标重点转变为关注父母的儿童照顾与教育技能的支持,强调父母养育子女的能力建设与家长赋权方面。促进家长育儿能力的提升,已然成为这个时期美国早期儿童发展项目的核心目标。
可见,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的科学合理,需要综合动态评估影响其发展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变革诸因素带来的挑战,为此一方面需要把握历时态的思维,不断回望国家既往历史传统,持续整合儿童、家庭及社会发展需要,凝练与本国本地区相适应的儿童早期发展目标特质及规律,其中最为可靠的策略是唤起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父母、教育人员及儿童等人士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其相关知识技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与学习社区,为儿童早期发展的综合性目标的实现谋划不同阶段的策略与建议。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研判特定阶段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家庭变迁以及社会与教育改革运动趋势,全面预测未来国家或地区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政策可能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以此确立下一阶段政府需要政策干预的重点领域与方向。对此,OECD明确认为成功的ECEC政策需要有具体的程序来收集并分析所有相关数据,同时确认并分享在这个领域的现况数据,这是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的方面。
四、创新设计适应本土文化情境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
从总体上看,国际社会普遍加强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国家公共干预力度,并呈现更多的趋同性政策目标。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儿童发展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问题,并负载更为宽广的社会价值,不同国家或地区关于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的目标必然是丰富与多元的。换言之,在具体政策目标上将显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体现不同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的差异,从而决定其政策工具选择的不同偏好。
德国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与基民盟和社民党大联盟时期的家庭政策相比,就有所差异,反映了政治与意识形态是影响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德国的文化传统里,相当重视传统家庭在儿童照顾与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传统家庭主义及天主教的影响,使其“去家庭化”政策程度有限,相关的保守性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还是以维持家庭功能为主。在英国,性别和家庭政策也相对保守,其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更多趋向于为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低成就学生提供特殊支持。在美国,关于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的政策目标则更多体现了美国以预防为主和通过社区支持增强家庭发展能力的独特政策价值观念,是对美国家庭生活的变迁给社会根基带来的挑战的积极回应。在北欧地区,以丹麦与瑞典为代表的国家推动高质量与可负担的家庭以外的儿童照顾与教育服务的供给,与该地区作为性别平等文化价值传统策源地有关,清楚标示其“去家庭化”的政策逻辑,以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关系,达到让儿童的父母更好地参与就业的政策目标。但与此同时,这些北欧国家也积极强化“再家庭化”的政策选择,主要通过津贴与亲职假,让家长从劳动职场中解放出来,强化家长照顾子女的责任,让父母可以放心参与照顾活动。这也反映了当下各国在具体政策目标建构、选择偏好及策略组合方面显现的整合性发展趋向。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国家儿童早期发展政策体系整体建构的进程,建立适合本国本地区社会经济与人口发展的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需要处理好全球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OECD指出没有普适的、最佳的早期教育政策体系。国家政治、经济的目标不同,政府与家庭关系的文化传统不同,公共和私立早期教育机构在成本和效益评价结果方面的差异,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早期教育政策。c23]OECD国家关于ECEC政策的目标及政策成果的期望,按照重要性来排序,可以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公平性、政府的公共责任与投资、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母亲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应对人口变化的挑战。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究竟制定哪些儿童早期发展目标,或以何种目标为重点,以及如何衡量与测算这些政策目标的达成度,都将因国而异,体现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性。概言之,需要统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尊重本国民族文化传统,积极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及时评估现有政策效果与目标达成程度,开展切合实际的关于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目标的顶层设计与创造性谋划,才能建立适合地方化情境与本土文化的全国性儿童早期发展政策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太地区幼儿网络(ARNEC).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EB/OL].Htp://arnec.net/ntuc/ArnecWP_Chinese_FINAL.pdf,2013 - 12 - 30.
[2]李莹,赵媛媛.儿童早期照顾与教育:当前状况与我国的政策选择[J].人口学刊,2013,(2).
[3]Haddad,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R]. UNESCO EarlyChildhood and Family Policy Series,2002:25.
[4]萧芳华,连宝静.提供整合性幼托服务政策之国际趋势——以加拿大为例[J].教育资料集刊,2010,(45).
[5]杨一鸣主编,从儿童早期发展到人类发展——为儿童的未来投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1.
[6][8][19]蒙·科克伦.儿童早期教育体系的政策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3,30.
[7]OECD.Starting Strong II: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B/OL].dx.doi.org/10.1787/9789264035461-en?,2013-12-30.
[9][14]邱志鹏.台湾幼托整合政策的概念、规划历程及未来展望[J].研习资讯,2007,(6).
[10]庞丽娟,孙美红,夏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主导推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
[11] [13] [16]2010年世界幼儿教育与保育大会.筑建国家财富大会意见书[EB/OL].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8/.../187376c.pdf?,2013 -12-30.
[12][15][20]John Bennett. Results from the OECD Thematic Review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Care Policy 1998-2006[EB/OL].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47/154773e.pdf,2013-12-30.
[17][21]李姿姿.国际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理论、领域和视角[A].见王世伟等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16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441,443.
[18]张亮.国家、家庭和社会政策——战后福利国家儿童照顾政策的发展及改革趋势[A].见王世伟等主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16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426.
[22]王舒芸.向左走?向右走?儿童照顾政策之“去”或“再”家庭化初探[R].台湾女性学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7.
篇7
关键词: 人类发展生态学 幼儿园 家庭 社区 合作
一、引言
幼儿园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它与家庭、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家园共育合作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伽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AcEI)在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了《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健康卫生人员、工商人员、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宗教组织、休闲娱乐机构及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虽然我国通过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强调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家庭、社区内部虽然存在较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合作的单一性、合作地位的不平等性等问题。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研究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意识地将生态学的系统观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将会有利于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运用整个生态系统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是发展着的个体与其直接生长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渐进的、双向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又受到个体不同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并受到这些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一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由儿童及与儿童最密切接触的其他成员组成的微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与他所处的环境产生最直接的相互作用,儿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生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双向影响的。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包括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如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这些环境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最直接。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由个体发展所在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个体参与到微观系统相互关系中。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到中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但是中间系统中的两个微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体地说,也就是幼儿生活的场所(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
3.外层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儿童不直接主动参与,但是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对儿童产生间接的影响。外层系统包括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
4.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指由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联合建构所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儿童所处社会中的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等。宏观系统不直接对儿童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外层系统对中观和微观系统产生影响,以至影响到儿童本身。如国家的就业政策影响到父母的职业状况,父母的职业状况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进而对处在微观系统中的儿童产生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各个系统之间是整体联系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另外一个系统,个体从出生就受到家庭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个体的生成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展扩展到幼儿园、社区,这时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处于社区环境中的幼儿,可以与家庭、社区具体特定的物理和物质相互作用,可直接面对和接触人或物,并发生一定的关系,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譬如家长、社区成员、操场、博物馆,等等。对于幼儿来说,中观系统中各微观系统间的互动质量越高,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哈佛大学的怀特教授曾指出:“研究人类发展时,我们必须把人们周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某个人的活动方式,我们需要理解和对待个人活动所处的各种情形。”以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作为研究学前教育的视角,我们要看到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我们要认识到幼儿园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对儿童产生作用。第二,我们要关注到幼儿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如国家政策、规划的制定。以下主要探讨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1.充分协调好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视角来看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这三者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充分利用家、园、社区的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最优化的教育合力的形成。
瑞吉欧・爱米利亚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样例。在瑞吉欧,“我,就是我们”,“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在瑞吉欧眼里,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不仅包括市长在内的政理论府力量介入到幼儿教育的管理中,由教师、教学协同建设人员、研究者、家长等组成的社区咨询委员,也参与幼儿教育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独特风格。
2.家、园、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幼儿发展的中间系统。中间系统中各个环境的相似性、联结、交流等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幼儿园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与家庭系统、社区系统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根据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各个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最佳效果,产生1+1+1>3的增值效应。这一点启示是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发展潜力。
3.家、园、社区合作类型
EPstein(1995,1996)从学校为家长提供指导与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六种类型的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1)养育期,指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帮助家长为儿童获得成功的学校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交流期,指学校和家庭围绕儿童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沟通;(3)志愿者活动,指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4)家庭学习,指学校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和活动建议,帮助家长指导孩子的家庭学习;(5)决策,指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6)与社区合作,指将社区中的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进而促进学校教学与家庭活动的实施和儿童的学习。
4.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
目前很多国家正在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各国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服务机构的运行,能将家长和社区纳入到早期教育中来,期望通过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及服务机构对家长和社区的影响,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以更加开放、全面、上位的视角审视整合服务机构的价值:不仅指向婴幼儿的发展,提供婴幼儿服务内容,而且指向家庭支持、社区支持,为家庭成员、社区成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并将整合性机构作为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家庭问题、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管理思路上,打破了从学前教育系统自身角度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思路,政府在加强对服务机构在学前教育、健康等行政部门的专业指导的同时,力求建立和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整合服务的社会协调机制,将行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保证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毅译.全球幼儿教育大纲.幼儿教育,2001.(4):6-7.
[2]转引自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3]洪秀敏.儿童社会往的生态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4):7.
篇8
[关键词]俱乐部模式 武术运动 儿童
俱乐部模式的武术教学
当今各种儿童早教盛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很早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因为早期教育能够促进人脑发达,特别利于左右脑并行发展。如果任孩子自然长大,消极地等待孩子脑成熟以后再教育,那将不利于孩子在大脑生长发育期(主要是6岁前)形成最有效的脑功能大网络。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意识到了重要的一点——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儿童时期正是造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时期,从儿童生长发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儿童的早期教育把体育放在首位是比较科学和恰当的。
以北京活力文化乐园功夫宝贝少儿武术俱乐部来观看,儿童武术早教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归结有以下几点:
一、柔韧素质训练会不会影响身高
柔韧素质是武术运动中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保证完成各种大幅度高难武术动作的技术基础,也是减少和避免出现运动性损伤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武术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做抡背,翻腰,腿法等大幅度动作时肌肉快速有力屈伸,大开大合,闪展腾挪。对肩,腰,胯,膝和踝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俗话说“练拳先练筋”,就是对柔韧素质重要性的肯定。
从儿童成长生理特点和运动系统的角度来看,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柔软,软骨成分较多。骨化尚未完成;从骨的组成来看,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骨密质性较差。所以骨的弹性和柔韧性较好,不易骨折。关节的活动范围大于成人,在这个时候加强一步把儿童的柔韧性提高,是事半功倍的。道家说“筋长一寸,增寿十年”,从小把孩子的韧带打开,会为孩子以后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俱乐部教练大多都是一对一的教学,在实际训练中,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情况因材施教。会根据儿童身体的反应,脸部表情来判断疼痛程度,避免了韧带损伤的情况。使儿童的韧带得到一个安全稳定的提高。
从功夫宝贝的学员中,分别以练习了半年,一年,三年的学员回馈情况来看,并没有比同龄人低,相反个别还高于同龄人且身体素质良好。
二、武术练习会不会导致o型腿
虽说儿童时期骨的柔韧性好,不易骨折,但是方法不对,就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关节形状,肌肉粗细和韧带厚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做柔韧性练习时,要区别对待。在武术俱乐部里,教练的一对一教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而且在做柔韧练习时,注意儿童的姿势。如压腿时,注意站立的脚尖朝向,身体的挺直等等。
功夫宝贝的武术指导教练,什刹海体校和北京武术队教练,世界武术冠军邸广文老师说:“大家常说的“武术腿”都是因为在压腿时方法不当造成的。”他自己就不是O型腿,他的师兄李连杰也不是O型腿。足以说明,练武之人都是O型腿是不科学的,不正确的。
三、武术练习对改善儿童注意力的帮助
许多家长都曾表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确,儿童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反应灵敏。但由于情绪尚不稳定,不随意注意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比较差。
在武术的练习中有套路练习和对抗练习,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很有帮助。在做武术套路练习时,动作要快而有力,转换迅速而轻松。因此经常进行武术练习,可以改善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在演练套路的过程中,要求儿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心动形随的境界。使其达到动作之外能表达一种意境,成为自己的一种风格。长久进行武术训练能明显得提高儿童注意力。在武术的对抗训练中更是要求儿童集中注意力。
经不少家长意见反馈,孩子的注意力比学习武术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武术对儿童心理素质和性格影响
每个家长让孩子来学习武术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太活泼了也喜欢武术,家长就报名了;有的是太不活泼了在家里一动不动,家长想让孩子多锻炼锻炼;有的孩子太内向;有的缺乏自信等等。那么武术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到底如何?
武术是一项内外兼修的独特运动,武术的练习过程可以培养坚毅,勇敢和顽强的性格。通过长期的训练,增强了体能和身体素质,完成动作的优美舒展可以有效的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
在俱乐部教学中尤其注重武德,上课和下课都要先进行抱拳礼。教练和学员互拜,由学员先说:“X师傅好”,教练回复:“XX好”;下课也是学员先说:“谢谢师傅。师傅再见!”教练回复:“XX再见!”。
崇尚武德是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是社会的要求与约束。武德的感化对儿童起到了无形的约束,潜在的规范了儿童的言行,树立正义感,激发爱国情操。
武术还能够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从小参加武术训练,增加了和同龄人接触机会,在对练项目和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其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和协作精神,克服怯懦,任性,自私的不良品质。
在俱乐部中家长可以和教练交流,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或者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教练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对孩子教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从部分学员的家长调查提问中,得到肯定。孩子习武后大部分学生能与人友好相处,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自信心提高比以前更加开朗,使其社会适应力有所提高。
总结: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其能融合技击,健身,观赏,娱乐于一体,是我国民族体育运动的瑰宝和精粹。让孩子学习武术是有重要意义和帮助的。
从生理发育上看,孩子1~7岁时期是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快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氧气和活动量。这时期让孩子学习武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是良好的,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心理发育上看,孩子在早期接受武术训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心理素质,对进一步健全儿童的人格特征,降低抑郁症和恐惧,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早期教育首要的不仅仅是智力开发,同时应重视体质的锻炼,身体的键康,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养。 从功夫宝贝少儿武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来看,将儿童早教和中华武术结合是一项可行性很高的,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大帮助的教学模式。
对解决一些体育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这需要不断地完善俱乐部的一些细节,让更多的人接受少儿练习武术,从而收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林丽娟.对儿童武术运动员在训练中柔韧素质问题的探讨.职校论坛 科技信息
[2]方秋丽.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健身[J].安徽体育科技.
[3]秦素荣.试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运动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篇9
一、2~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1.感知觉与注意度
在幼儿差不多2岁的时候,语言和思维开始真正发展,对实物认识的概括性水平逐渐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在3岁左右,幼儿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例如,对物体形状的感知,已经不仅能说出他们看到的,还会把它归入某种形状的类别,而且还能说出这些事物的名称。幼儿在2岁之后,注意的时间已经比2岁前要长很多,并且已经开始留意周围的人的活动,幼儿注意到的实物也逐渐增多,注意和他们的认知过程渐渐结合起来。
2.社会性与自我发展
在幼儿差不多2岁的时候,逐渐注意到他们自己的身体,也能体会到身体的感觉,但是他们想要某种东西或者愿望想要被满足时,总是会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主语的位置。这便说明了此时的幼儿还没有把外界的环境和自身区分开来。在2岁半时候,幼儿有了自己的主意。在外面走路的时候,幼儿总是不愿意让家长领着,而是迫切地想要挣开家长的手自己跑跑跳跳,时而蹲下捡石块,时而捡树枝当枪。这样的表现,说明孩子出现了独立性。孩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独立性的出现,这也是2~3岁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成就感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2~3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1.言行榜样
孩子最开始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举止,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到什么学什么,听到什么学什么,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模仿能力特别强是2~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特点,他们模仿和学习的人物通常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人。孩子们会有意无意地把看到的父母的行为举止默默地记在心里。所以,当家长的应该反思并且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示范该怎样来做。
2.学会尊重
有不少家长觉得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或许是传统教育的烙印太深,很多的时候家长会忽略掉孩子的主观愿望,并经常控制孩子的思想和孩子的行为,代替孩子做事,代替孩子思考,然而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更加叛逆。2~3岁幼儿的独立性正在建立,有了叛逆心理,经常是家长越反对,幼儿越反抗。总而言之,如果家长想要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必须足够了解2~3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3.适当放手
当孩子出现独立性时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2~3岁正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快速阶段。2~3岁幼儿的独立性要求较强,家长应该减少干涉,有需要的时候引导一下就好。在2~3岁这一阶段,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机会,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让孩子多接触人。适当地放手,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爱与保护。
4.欣赏激励
2~3岁孩子的自我评价依赖于家长与成年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重要的精神营养和强化好的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措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不管是怎样的人,受到鼓励与表扬之后是很容易改正自己的不足的,相反,如果受到责罚与批评,会很难改过的。如果想要达到家长鼓励和表扬孩子的目的,就要掌握好力度,选择合适的时机。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是正确的。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及时强化,这样的效果比起那些单纯的说教要好很多。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非常留意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分时机的一味鼓励并不是赏识教育,没有场合的一味批评并不是挫折教育。如今有些父母习惯于用金钱、语言来激励孩子,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引导,孩子会不清楚自己被赏识的原因,或是对这些原因理解的时候有偏差,尤其是2~3岁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时期。所以,父母要放下一家之主的架子,舍弃家长式的作风,和孩子成为朋友,给孩子适时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勇敢做自己。
参考文献:
[1]宋佳佳.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
[2]陈 丽.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11).
[3]白艳霞.如何对2―3岁幼儿进行早期教育[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3):86―89.
篇10
关键词:阅读 亲子阅读 早期阅读
一、亲子阅读概念界定
亲子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孩子和家长共同地进行识字学习或故事讲述,它是对幼儿展开早期阅读教育的形式之一。关于亲子阅读的概念解释,Whitehurst认为亲子阅读是分享阅读的一种,指在家庭的环境中孩子与父母共同进行故事书或者图画书的阅读,这被认为是认可度最高、引用最广泛的一种概念界定。我国对于亲子阅读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坛,朱从梅(2003)把亲子阅读界定为:“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张明红(2006)认为“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象、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于一体的综合过程”。张玉红(2012)讲到:何谓“亲子阅读”?它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以家庭为背景,在父母和幼儿的共同参与下,围绕着图画书进行交流、分享的个别化阅读活动。陶翠萍(2013)将亲子阅读界定为:亲子阅读是家长与3-6岁幼儿在轻松阅读的家庭环境中,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讲解、游戏、表演等)对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的认知过程。
从这些概念的不同表述,对于亲子阅读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多是从亲子阅读的主体、方式和内容上定义的,即主体为幼儿或家长和幼儿,方式是有图画故事书或图片、文字作为媒介等,内容为进行的阅读活动或认知学习。对于亲子阅读的定义,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亲子阅读中使用材料的丰富性,方式以阅读为主,还伴有讲解和游戏等参与。对此,不难总结出亲子阅读具有一下几个特征:第一,亲子阅读多以幼儿和父母为主体;第二,亲子阅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中进行,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其环境背景多为家庭。第三,亲子阅读不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在阅读中不是以单纯地让幼儿认识某些汉字为目的或者在阅读中学习到何种道理为目的。
二.亲子阅读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万能钥匙,阅读能力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收获信息,认知世界,不断学习。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之中都表明3-6 岁是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亲子阅读作为直接锻炼儿童阅读能力的一种形式,对儿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我国,亲子阅读的价值是普遍得到肯定的。亲子阅读,一方面是“亲子”,一方面是“阅读”,如此阅读形式对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儿童语言和认知能力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部分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早期亲子阅读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家长素质等其他方面也产生特殊的影响。
赵琳(2003)在研究报告中表明,良好的亲子阅读对儿童的思维能力、自信心及整体素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对学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高,尤其是为个体后继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季燕(2006)在研究中总结了亲子阅读具有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两方面意义:在情感方面,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既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又体验到了父母的爱,是一个甜蜜享受的过程;在发展方面,亲子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和早期书写能力的发展。吴江霞(2012)经过三年陪伴女儿的经验总结及相关研究,从感性上分析了亲子阅读的意义,她指出阅读对于女儿的语言能力、想象力、品格和情商均有促进作用。
三、我国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从宏观上看我国亲子阅读的存在问题:
在国外,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西兰的教育家赫达维(Holdaway)等人就提出了“亲子阅读(Shared-book reading)”这一概念。之后被推广到许多国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展亲子阅读教育,亲子阅读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展开起步都比较晚,亲子阅读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善。在许多西方国家,亲子阅读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我国亲子阅读与学校教育的实际联系较少。
(二)从微观上看亲子阅读存在问题:
首先,对于亲子阅读,中国很多家长都已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家长们还存在一定的错误理解,比如:“亲子阅读就是简单的识字”、“亲子阅读就是讲个故事”。其次,家长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对亲子阅读读物进行选择,缺少必要的指导方法。在吴江霞(2012)总结亲子阅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她指出要学会应对电视对亲子阅读的冲击,因为“看电视”和“亲子阅读”是有时间上的冲突的。其次,在参与阅读的对象上看,我国把亲子阅读中的父亲和母亲往往看成一个整体或者亲子阅读多为母亲参与。父亲在教育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地位与母亲不同,这在很多研究证明中都得到证实。父亲作为家庭组成的重要人物,在亲子阅读中起到很大作用。在《爸爸陪我读――父亲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2011)中,调查者通过对父亲和孩子进行阅读的次数、平均时间,以及爸爸给孩子买书的数量,发现父亲在孩子阅读活动中参与程度很低。又经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孩子对父亲陪伴阅读是满怀希望的,父亲陪孩子阅读是深受孩子喜欢的。
在近5年的文献搜索中,可以发现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关于重视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研究在不断增加,但在中国的家庭中这一认同点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共识。此外,就亲子阅读研究的不足之处来说,在我国,缺少对于不同角色(如父亲、母亲)参与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在关于亲子阅读的研究中,对于学习汉语的中国和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进行亲子阅读有何不同之处,从汉语文字特点的研究角度进行亲子阅读的研究论著也比较少。
四、对亲子阅读研究的展望:
(一)亲子阅读将对家庭教育的进行产生进一步的积极影响
亲子阅读正是以家长和儿童为主体,两者在阅读中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为家庭教育的方式增加了一个渠道。在亲子阅读中,如果家长采用合理、巧妙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去接受教导,从何产生积极影。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家长们对幼儿的深入了解和沟通,可以树立家长们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从而使幼儿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少儿图书馆、社会阅读机构等各文化团体都能够为亲子阅读的开展与推广做出努力
亲子阅读与儿童各类书籍离不开,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为了孩子们可以阅读到大量的图书,亲子阅读以图书馆或图书机构为依托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在这些地方书籍通过借阅的方式得以循环利用。目前,我国的亲子阅读教育还在不断前进发展,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对少儿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的服务,以图书馆为载体,积极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绘本阅读也充实了亲子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绘本阅读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据了解,在我国各大型城市已经开设了很多亲子阅读服务,但是个别组织机构发展并不成熟,有的机构已经建立起网络联系,但实质上没有真正的实现运转。随着人们对亲子阅读认识程度的不断增加,各类文化团体组织一定会获得较大发展。
(三)农村地区亲子阅读逐渐得到更多支持与普及
在各类研究中,对于我国农村亲子阅读的发展论述还是占一小部分,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父母和儿童在,孩子们都是国家的希望,阅读的农村等偏远地区开展的脚步也不应慢下来。
(四)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提高亲子阅读的效果
除了家庭,幼儿另外一大生活环境就是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特点都比较了解,亲子阅读如果有一定幼儿园老师的参与,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指导可能就会少一点盲目性,多一些科学性。这里讲的亲子阅读家园合作更注重教师对家长的方法指导,并不强调幼儿园要干预到亲子阅读之中来。另外,希望通过家园合作的努力,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达到家园的双向影响。比如在幼儿语言活动课程中教师常常会让孩子回到家中把学到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而父母可以在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记录(有专门的笔记本)幼儿言语表达,再将它反馈给老师,或者教师在幼儿园鼓励幼儿分享与爸爸妈妈阅读到的故事,将故事讲给老师们和其他小朋友们听,这样就让亲子阅读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G.J. Whitehurst(1988)Accelera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through picture book reading,Development psychology,Vol.24.No.4.
[2]朱从梅.图画书阅读中母亲和儿童的语用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张明红.精加工策略在幼儿园早期阅读中的运用.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张玉红.试论幼儿园开展亲子阅读的意义.教育观察.2012.第1卷,第6期:89-92.
[5]陶翠萍.城市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3.
[6]赵琳.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与其后继语文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报告[J].学前教育研究,2003,(11):15-18.
[7]季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06.
[8]吴江霞.早期教育中的亲子阅读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12]望欢.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
- 上一篇:高中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 下一篇:工商管理毕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