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由贸易体系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自由贸易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篇1

[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协定;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43-01

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及其构建意义

(1)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的概念。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初级阶段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第24条第8款b项的规定,自由贸易区应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中,对成员国之间实质上所有产自该领土的产品贸易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贸易法规(如必要,按照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第15条和第20条允许的关税和其他限制性贸易法规除外)。一般来说,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享有对非成员国出口的关税决定权和在自由贸易区范围内对原产地规则的遵守。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s)指的是国家之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FTAs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另外,FTAs还可依据GATT和WTO的“授权条款”签署,其较一般自由贸易区的安排更为宽松。

综上,自由贸易协定实质上是一种贸易安排,协定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即为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即为中日韩三国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自由贸易而作出的贸易安排,协定所形成的区域即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2)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尽管中日韩之间因政治、历史等方面问题的困扰,加之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量存在,给三国间的经贸往来蒙上了阴影。但总体上看,中日韩之间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中日、中韩、日韩的贸易增长均超过中、日、韩在全球的贸易增长。虽然三国在农产品、汽车和钢铁等方面存在贸易摩擦,但三国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即在国际分工中明显的竞争和互补关系,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很大可能性。另外,中日韩民间团体、企业和政府都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做出了积极努力。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成立,必定会给三国提供更多贸易创造的机会,促进三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三国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有利于三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对于中日韩在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以及政治、历史、外交纠纷等的化解也有着积极作用,进而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

2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存在的国际法律问题分析

(1)从签署主体上看多边协定较双边协定的签署困难。从世界范围内看,由于WTO框架内多哈回合、坎昆回合以及中国香港回合谈判的不果而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进口中的贸易歧视措施的设定以及发达国家彼此间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得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重重受阻。在这种背景下,东亚国家和地区将经济贸易合作的领域由“多边”转向“双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其经贸合作最为重要的手段和形式。目前,日本对构建中日自由贸易区态度并不积极,加之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搁浅,中韩自由贸易区尚在研究之中,中日韩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较中韩、中日与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困难。

(2)从拟签署协定的内容上看自由贸易开放范围的谈判任重道远。鉴于区域自由贸易本身会带来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WTO对自由贸易区作出了两条限制。其中之一是必须是区域内全面的自由贸易,而不能仅仅是某些方面的优惠。即自由贸易范围的不完全开放性是不符合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协定规定的。这就意味着协定的签署需要缔约国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技术、知识产权、环保等领域达成共识。其中货物贸易所包含的农产品、纺织品、钢铁和汽车等产品的贸易,涉及三国的敏感产业。如果三国就各自的弱势产业坚持实施保护措施且互不退让,不能实现贸易范围的全面开放,很可能会使谈判陷入僵局。

(3)从拟签署协定中争议解决机制的规定看其选择适用的局限性。中日韩同为WTO成员,虽三国间贸易争议不断,但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解决的微乎其微,且中国多是以应诉者的身份出现。尴尬的是,在程序问题上,协定的缔约方因受WTO争端解决机制强制管辖权的限制,不能排除对其的选择适用。在实体问题上,WTO争端解决机制首选WTO体制下的协议作为法律依据,即使享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争端解决机构的法官在裁判时“造法”也显得十分谨慎,从而使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处于窘迫地位。由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市场的缩小且效率较低,使得一种可供涉外争议较为高效、便捷解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使用成为必要。

3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法律对策

(1)实现从双边到多边协定的逐步过渡。根据目前的情况,中日韩之间可依GATT(1994)第24条第5项以及GATS第5条的规定,先签署临时协定,然后在合理期限内实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计划和进程安排。中国可以先同日韩签订三方临时协定,然后根据时机的成熟,分别签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日自由贸易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有步骤地实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2)拟签署协定的内容与WTO相关规则相符合。在贸易开放范围的具体安排上,可以参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先在货物贸易领域实现自由化,然后根据对外贸易实践在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同时可以借鉴《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内容,与日韩开展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商谈。

篇2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会计准则 趋同与发展 研究框架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研究的意义

(一)有效改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的区域环境

东盟10个成员国中,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国会计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在东盟10国中除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程度稍高以外,其他国家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对东盟各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协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会计准则,有效改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的区域环境。

(二)有利于降低会计服务成本和提高会计服务质量

自2002年中国率先与东盟签署了“10+1”自由贸易区的一揽子框架协议以来,东盟地区掀起了参与区域贸易合作的热潮,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区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 628.5亿美元,增长23.9%;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协调同一贸易区内的会计准则,有利于区域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降低企业之间的贸易成本,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的发展和双边经济关系的深化。

(三)有利于我国融入东盟会计服务市场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商业语言,不仅是我国与东盟各国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桥梁,还是各国在提供会计咨询、会计培训、核资验资、审计、资本市场进入审核等会计服务的工具。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实现,为实施我国企业“招商引资”及为我国企业融入东盟资本市场提供会计服务支持,它有利于我国企业融入东盟,有利于我国融入东盟会计服务市场,进而为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便利。

(四)有利于完善会计比较理论体系

在区域经济贸易往来中,会计规范究竟如何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关系的深化作用?什么样的会计规范才能真正地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关系的深化作用?区域会计规范有无趋同的基础?目前的会计比较侧重于英美等国,而对于东盟会计比较的研究较少,东盟各国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多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东盟会计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会计比较理论体系,更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东盟会计准则的现状,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甚少,国内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仅广西、云南两省高校作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协调方面的研究

其一,充分论证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可行性。会计属性为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为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奠定了市场基础,中国―东盟各国会计改革的发展和成就为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态度为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奠定了思想意识基础(蒋峻松、卢漪,2009)。

其二,肯定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区域会计协调框架的必要性。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长,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投资以及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强,协调同一贸易区内的会计规范,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并会降低企业之间的贸易成本,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梁淑红,2004)。

其三,明确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协调应以国际趋同为目标。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会计规范方面,近十多年来才逐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其目的是为尽量缩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会计规范差异,早日实现同一贸易区内金融市场的统一(梁淑红,2004)。

(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研究

1.中越会计比较。越南原会计制度体系是在参照中国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运作的。同时按照原苏联的会计模式进行了调整,几十年来,所走的改革之路与我国大致相似。目前,越南仍采用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并行的体系,它是东盟10国中唯一采用会计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国家,越南会计准则的制定晚于我国,我国于1997年开始制定具体会计准则,而越南于2001年12月31日才颁布了会计准则,越南会计准则的制定与颁布,成为越南财务改革的里程碑,而建立于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所制定的内容,对越南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周英虎,2002)。在中越会计比较方面的研究既涉及到基本准则,也涉及到了具体会计准则的比较。如中国―越南会计比较(李家瑗,2008),中越会计规范趋同研究(池昭梅,2008),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分析、中越中期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池昭梅、李莎,2011)等。

2.中新会计比较。新加坡的会计准则主要对会计核算行为做出规范,民间机构在遵循《公司法》规定的基础上制订会计准则。而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新加坡的《公司法》中,《公司法》规定了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并且强调会计报告的真实与公允。新加坡允许采用全球公认的准则,避免了外国投资企业因为准则不同而造成的准则调整成本(蔡晓颖,2005年)。新加坡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似度均较高,但仍然存在国家化之间的差异(罗志忠,2002)。

3.中泰会计比较。泰国作为东盟最早的5个成员国之一,会计发展水平比较高,有着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并相当程度地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准则协调成果。泰国一直致力于东盟会计协调工作,在长达二十多年的东盟会计协调活动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研究比较中泰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助于深入了解中泰两国会计的差异和趋同点,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协调的进程(陆建英、刘卫,2011)。此外,在中泰会计比较方面的研究既涉及到基本准则,也涉及到了具体会计准则的比较。如中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中国与泰国收入会计准则比较研究(刘卫,2012);中泰租赁会计准则比较探讨(池昭梅、庞峰,2011)。

4.中马会计比较。马来西亚早在1978年就首次采用了部分国际会计准则,到1997年马来西亚了财务报告法,成立了财务报告基金会(FRF)和会计准则理事会(MASB),并确认了由MASB 来制订会计准则(佘晓燕,2010);马来西亚1979年已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其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比我国早,国际化程度较深,积累了一定的准则制定经验。而且马来西亚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类似,通过对中马会计准则体系的比较研究,试图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孔晓春,2011)。此外,学者还对中马各准则作了比较研究:中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池昭梅,2010);中马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中马或有事项会计准则比较(阳春晖,2011);中马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中马租赁会计准则比较、中马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比较(吴清,2011);中马油气准则比较(柏思萍,2011);中马关联方披露准则比较及启示(黄维干、覃红,2011)。

综上所述,国内的学者已开始进行东盟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及趋同研究,这些研究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越、中马、中新、中泰比较方面,但没能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这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战略地位是不相称的,且涉及到各东盟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较少,不了解其国家化差异所在,也无法找到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路径。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的研究思路

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问题划分为区域会计协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区域会计发展三个层次,并注重各个层次相互结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决定了会计国际化趋同的必然性,而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的发展又决定了会计准则区域化与国际化趋同相结合。

(一)区域会计协调

首先,明确区域会计协调的目标。立足于尽可能地缩小东盟各国重要会计准则的差异,促进早日实现该区域内金融市场的统一,以逐步推进全球范围内会计趋同。其次,确定区域会计协调的主体。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过程实际上是有关国家及其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方博弈的过程,它需要一个专门权威机构来负责。这个专门权威机构必须在整个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层次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和授权,并得到各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给予的认可,才能实现对区域会计协调的强有力的促进。最后,确定区域会计协调的客体。会计的国际协调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是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因此,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客体便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重要会计准则的重要差异。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对中国与东盟代表性国家的会计准则从会计环境及会计准则制定背景、基本会计准则(或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基本程序上的差异,并在分析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相应建议和措施。

(三)区域会计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要真正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3大市场,成为参与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博弈的具有相当实力的区域集团,必须对上述构建的会计协调、趋同思路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增强中国―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的实力,从而提高其对国际会计协调的影响力。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会计准则趋同与发展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研究放在全球制度变革背景下展开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东盟会计准则趋同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应放在全球制度变革背景下展开,既要正确地看待中国―东盟会计准则区域差异存在的现实,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又要站在全球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高度,注意区域化协调与国际化协调相结合,在正视东盟国会计的区域性特色的同时,加快各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并最终实现全球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下会计准则的趋同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依据东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异同准确选取研究对象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会计发展受各国不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所影响,所形成的会计体系有较大的差异。东盟最早的5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由于其长期的殖民地背景,深受英美会计体系的影响。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受美国会计模式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受英国会计模式的影响。此外,东盟的10个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存在巨大差异,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选取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四个东盟代表国与中国进行比较研究。

(三)准确把握研究思路

对中国―东盟会计准则趋同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应从纵横双向展开。一是纵向方面,把握区域会计协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区域会计发展的三步曲,从区域到国际再回到区域,由协调至趋同再至发展,层层深入,并注重各个层次相互结合。二是横向方面,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环节入手,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四个东盟代表国与中国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差异寻求趋同,使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研究层次更为分明,研究思路更为清晰。

参考文献:

篇3

保税区是我国在经济特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税区原先的一些优势面临着直接挑战。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积极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才能充分发掘保税区所具有的潜力,提升保税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郑州保税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阐释了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研究了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路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0引言

自由贸易区是由特定国家或地区在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以对外贸易、技术交流或相关的业务为基本依托的外向型特殊经济区域。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营形式最灵活、经济活动最自由的特殊经济区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保税区固有的一些政策及产业方面的优势面临着直接的挑战,保税区的发展遭遇了新的困境,从全球发展大势来看,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郑州保税区是我国中部六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随着形势发展,诸如产业结构性矛盾、创新能力缺乏、域际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开始凸显,客观上要求郑州保税区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1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

1.1实现国家发展战略

河南省和郑州市在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推动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动区域改革开放的战略突破。转型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的功能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融合,接轨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提高区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以大产业带动城市群,以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布局。郑州保税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原经济区进一步向心发展。

1.2推动保税区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的区域定性不清、立法滞后、多头管理以及政策冲突等问题,制约了郑州保税区的进一步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利用转型所要求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经济政策等来解决保税区发展中的问题。以转型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拍,强化陆空交通衔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发展高品质公共服务,建设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保税区可持续发展。

1.3发挥郑州经济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可有效促进中原经济区腹地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有力推动郑州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陆无水港物流枢纽平台,为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提供配套服务和基础保障,最终形成多种业务协调发展,各种企业共生共赢的生态化格局,助力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发展,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其扩散效应还可以辐射到中部其他省份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1.4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郑州保税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将推动郑州航空港区形成“铁、公、机”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推动航空偏好型临空产业的发展,做大临空经济的规模,化解区域内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产业升级压力较大的问题,逐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实现产业升级。

2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基本条件

2.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引领和辐射了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管)市的经济发展。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矿产、人力等各种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资源优势互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经济优势;郑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居于全国路网中心的重要位置,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可复制;郑州保税区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2独特的人口和地域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原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资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郑州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中国经济重心、制造业重心逐渐从沿海转移到中部的大趋势,顺应了城镇化从人口大迁徙到家门口就业的大趋势,总之,郑州无论是作为中西部的枢纽,还是中国南北方向的连接,都具备比较独特的地域优势。另外,郑州市科技人员集中,科技力量较强,优秀人才资源为郑州保税区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必要的人才基础。

2.3郑州保税区和航空经济发展的基础

郑州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良好。郑州是国内唯一把综合保税区建设在航空城内的城市,通过海关、商检、机场公司和港区等部门的创新工作,综合保税区与机场口岸实现了以一次性验关为主的“区港联动”,为进一步转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区港联动政策的实施、与自由贸易区政策对接的尝试,也逐步在事实上迈出了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步伐。

2.4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在21世纪速度、规模和范围都在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赢得了发展机遇。从国内环境看,由于连贯南北、通达东西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河南省和郑州市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民航业战略布局的调整为郑州保税区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唯一国家级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落户河南,不但是对河南已有优势地位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广阔前景的看好。

2.5先导产业、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拉动

航空高端制造业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郑州作为内陆城市,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会带来经济效益,更会带来一种全新的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意味着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的新的生产方式的落地。是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的最佳通道。而以富士康、UPS、俄罗斯空桥、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1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将进一步带来产业示范和产业聚集的效应。

3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路

3.1明确转型目标,精准定位政府角色

郑州保税区转型的功能定位是发展以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为主、临港加工和现代服务为辅的综合功能区,其路径是由全面的区港联动最终形成自由贸易区。政府是推动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各级政府和政府管理部门应通过精准定位,为转型过程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是要实现从单纯强调管制职能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

3.2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

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中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在混合型管理体制和海关独立监管体制。保税区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型包括以管委会为核心的行政性机构的设置、权能、管理方式的改革和以海关为核心的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改革,推进实现“一线放开”“区内自由”、待时机成熟时完成监管体制一元化的改革。

3.3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综合管理机构

未来郑州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应该设置成三层级政府主导型管理机构,中央政府层面建立对全国保税区统一管理的政府机构,履行宏观管理职能;地方政府要建立统一效能的保税区管理机构,理顺管委会和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形成海关地方直接监管的独立型监管体制,改革海关监管的方式和程序,完善管理和服务功能,为郑州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奠定基础。

3.4推动各领域的配套改革

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进一步强化监管协作,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增强外汇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为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保驾护航。

3.5加快郑州保税区和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发展,为转型创造条件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综合化的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区内功能的开发与整合,加快发展临空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为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6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续航力提升和制度化

沿着创新过程制度化、创新成果制度化两个基本向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创新成果评选体系和制度化法定程序,实现在转型中地方政府创新的制度化,推动自由贸易区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作者:魏继华 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者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发展经验分析——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架的启示[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2]孟广文,王洪玲.天津自由贸易区发展演化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15(10):1552-1565.

[3]周振海.天津自贸区金融支持政策[J].中国金融,2016(2):50-52.

[4]陈宗胜.聚焦自由贸易区建设[J].财经界,2016(1):78-81.

[5]王德蓉.十以来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背景与思路[J].党的文献,2016(1):25-30.

[6]罗清和,曾婧.“一带一路”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J].区域经济评论,2016(1):40-46.

篇4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保税区;转变

【abstract】free trade, is harmonious trade of make for, a key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harmonious economy great achievement integration to develop system. since 1990’s, our country has set up 15 bonded zones in succession in coastal areas. but because of home and abroad circumstances change and a little problem having managed existence,our country bonded zone is confronted with the urgent problem transforming to free-trade zone. from characteristic and pattern go into in developing process to abroad free-trade zone, a few enlightenments having reached our country bonded zone transforming.

【key words】free-trade zone; bonded zone; turn around

世界经济和谐贸易一体化发展的大成管理体系建立,关键在于从自由贸易走向和谐贸易。从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模式特点来看,自由贸易区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排尼基亚全盛时期,13~14世纪,法国、德意志的一些城市相继开辟自由贸易区。真正意义的自由贸易区是1547年意大利的热那亚湾。此后的400多年中,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和规模都是有限,主要的活动仍然停留在转口贸易,即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所属的殖民地。据资料统计,这期间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设置了75个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特区,于1936年建立了美国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有很大的突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除大洋洲以外,自由贸易区分布在各大洲,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有161个,非洲14个国家有126个,欧洲17个国家有125个,美洲30个国家有217个。到了90年代,世界上已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达900多个,其中2/3分布在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自由贸易区呈现国际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好的前景。

几个世纪的发展,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地方经济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笔者通过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为例,来分析介绍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的考察比较,进一步为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借鉴。

1 美国对外贸易区

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一直处在贸易持续顺差的位置,对外贸易区的发展相当缓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出现贸易逆差,国内经济出现低迷,就业压力紧张。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到1980年,全美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同时,管理和功能也日趋完善。

美国《对外贸易区法》(1934年),规定美国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功能是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和仓储。1950年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市场需求剧增,为国外商品进入带来了便捷,同时允许提供商品展销和加工制造。1980年后,各个贸易区先后允许用美国零部件与外国装备为成品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对外贸易区一个很鲜明的特色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配置和完善自己的功能。纽约对外贸易区由于背靠美国国内辽阔的市场腹地,附近没有合适的转口国等原因,主要从事进口贸易和进口加工业务;迈阿密对外贸易区由于位于佛罗里达半岛的最南端,因最佳贸易服务成本半径内有多达30个国家的原因,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和为转口贸易配套的其他业务,货物转口量达65%以上。

2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科隆拥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地位,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靠近巴拿马最大的港口克里斯托帕尔港。一方面,可以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另一方面又是北美与中南美洲的连接点,

属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东西南北货物集散地之一,也成为东方产品通往拉美各国市场的桥梁。

科隆自由贸易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利地运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世界航运中转枢纽。大量的货物在此地流转,转口贸易定位为主要业务。资金的大量流动也使科隆的金融业发达,外资银行及分支机构密集。商品的展示,避免了客商远涉重洋采购,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3 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

汉堡港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被称为“通往世界的门户” 汉堡自由港高效的管理手段值得研究,汉堡自由港对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贯穿于从货物卸船、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自由和便捷程度,在世界上所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中都是少见的。汉堡自由港转口贸易带动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汉堡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之一,这说明自由港与城市的功能是互相促进的。

荷兰鹿特丹港是世界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鹿特丹港的最大特点是储、运、销一体化,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配送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往荷兰等欧洲国家。鹿特丹港拥有完善的海关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保税仓库区域内企业在海关允许下可进行任何层次加工。对集装箱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来说,坐落在港区和各个工业区内的物流配送基地,可以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种增值服务。

安特卫普港是世界海运网络的重要支点。按纯国际运输量计算,它是世界第四大港。安特卫普港具有领先于欧洲其他港口的货物装卸作业效率,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制与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港务局使用“安特卫普港信息控制系统(apics)”,计划、安排船舶抵离港和掌握国际海运危险品的申报。安特卫普港还实行一种叫做临时存储(temporarystorage)的管理方式。这种海关临时存储区,也可以不设在港区内,只需要提前作简易申报即可进行临时存储,而不必得到海关批准。经过海运到达的货物,可以在海关指定位置暂时保存45天,而以其他方式进入的货物,保存期为20天。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还存在问题。我国保税区,是我国海关管理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经济开放区域,处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最早设立的保税区,是深圳市沙头角保税区,成立于1987年12月。到1994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13家保税区。到目前为止,我国一共建立了15家保税区。

我国保税区和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与世界优秀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差距。世界自由贸易区伴随着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而产生。我国的保税区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直到深化阶段才形成。前者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好处。我国保税区主要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建设的软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带动效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性质上,我国保税区没有明确的定性,行文规定不明,致使各部门认识不同一。没有真正开放一线,监管手续繁琐。在区域功能上,政策上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出口功能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难以发挥作用;加工功能受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货物在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进出也制约了加工功能的发展;区内贸易公司不具备进出口权,制约保税区的贸易功能;外贸经营权,进口货物不可以零售也不利于保税区的发展。世界自由贸易区通常由国家政府直接管理。机构的设立代表的是国家政府的权利,管理相当的权威,负责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是一种相对弱化的管理体制。我国保税区不仅有国家的宏观管理,有存在地方政府的微观调控。两者条条框框的行政摩擦,使管理上很大的混乱和不经济现象。

我国保税区面临的机遇与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生产组织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物流、信息流、人员流动的速度加快,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国相互联系,合作与竞争的局面共存。随着国际贸易深度的加强,一方面贸易不仅存在传统模式,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合作更加重要。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其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各国通过控制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借助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将非核心业务外置,使得整个国际分工体系更加专业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欧盟—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呼声渐高,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大成管理模式。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各国经济开始转形,客观推动我国保税区寻找新的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是外界客观环境和自身发展矛盾内因共同决定的。通过对国外先进的自由贸易区优秀经验的借鉴,是我们避免走弯路或错路的一个重要途径:简单,高效。

4 因地制宜,合理功能拓展与定位,提升发展空间

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区的目标选择与功能定位与所在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经济地位、政治状况等因素密切联系。美国自由贸易区的因地制宜就是相当好的典范。我国可以自己斟酌自身特点进行定位。从保税区进出口额完成的情况来看,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

深圳福田保税区已成为全国保税区开展国际贸易的主力。保税仓储功能在保税仓库内允许商品进行再包装、分级、挑选、抽样、混合、处理等商业性加工,实现商品仓储自动化,配送高效化。张家港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汕头保税区等适合都以保税仓储为主,我国政府机构可以通过进一步突出他们的优势,提供更加先进的物流系统。

5 明确方向,整合资源,阶段性提升深化改革

国际自由贸易区有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自由转运区、自由贸易特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的规模不同,政策和开放程度也有差异。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在继续经营贸易的前提下,日益注重加工制造业,传统业务也开始注入新活力,加入更多的科技因素,朝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鉴于我国工业化和各项基本实际情况,可以突出加工,努力朝自由贸易区转型迈出坚定的步伐。保税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法制体制的完善日益提上日程。通过整合各个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监管和法制,作到平衡互补,实现从外延扩展到内涵深化的转变。功能上确保基本的功能项目前提下,统一特殊监管区域的税收政策。统一海关的监管模式、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降低监管风险,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保税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开放程度,使投资贸易便利。改革的途径,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转型过程中注意操作的层次性,避免资源浪费。

6 简化手续,积聚优势,加大执法力度

简化海关管理手续,提高作业效率,规范作业流程。充分利用、吸纳国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和积极因素,增强保税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通过扩散把保税区经济中的优势渗透到周边地区及更大区域,从而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最后,加强立法,对转型后的运行规则给予明确的界定和限制,严格打击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营造信誉高,有效的中国自由贸易区。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我国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关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对国外先进贸易区和自由港的考察和研究,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通过层次性的改革使我国逐渐在沿海、沿边地区构件有所偏重,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贸易区域,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成为真正的大成管理体系的中国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黄淑宾. 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j].发展研究, 2004,(08)

篇5

一、开创对外开放新布局

一是支持沿海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发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的经济区,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二是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建设贸易强国。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

三是扩大经济金融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提升利用外资综合质量,完善跨境投资布局。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融资。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二、建设对外开放新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二是建立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个人境外投资,健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

三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以及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和交易人民币债券。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将中国与不同国家的发展规划合理对接,建设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经贸合作框架,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秩序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机制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框架方案,推动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三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金融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推进亚投行、金砖银行建设,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一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框架。

二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网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等谈判,推动亚太自贸区和中国-欧盟自贸区的相关工作。

篇6

记者: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时代,为生产、销售的国际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无纸贸易等新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在这种条件下,WTO成员的关注焦点转向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汪先生,请您给我们简略地谈谈双边FTA的特点。

汪巍:双边FTA的特点是两个经济体商签双边FTA,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层面自由化的区域贸易协定。从经济效应看,双边FTA通过相互间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特殊优惠安排,促进了成员方有利自身的贸易转移,使成员方货物进入彼此市场的机会大为增加,从而促进成员方的贸易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双边FTA推行的贸易和投资优惠措施,减少了相互间的投资障碍,降低了投资成本,有利于提高彼此的工业化程度与水平,发挥一体化市场的规模效益;双边FTA促进了成员方技术和人才流动,弥补了各自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不足,提高了彼此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了成员方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那些形式呢?

汪巍: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它们依次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在特惠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实行部分特惠关税减让。在自由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共同市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除拆除成员之间所有贸易和投资障碍外,还允许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它包括各成员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体化。包括双边FTA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并非新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请您谈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双边FTA的发展趋势。

汪巍:从FTA的进展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最早的双边FTA是1983年签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据APEC统计,目前为止,APEC成员间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员之间达成的FTA有33项,正在谈判的有42项,正在构想中的有6项。

2.美洲地区。近年来,加拿大与智利达成了双边FTA,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双边FTA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南锥体共同市场的谈判正在进行中;2000年7月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双边FTA;美国在2000年与约旦达成了双边FTA。在加勒比地区,有13个成员的加勒比共同体与多米尼加和古巴达成了双边FTA。

3.欧洲地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为: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波罗地海自由贸易区成员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加快,欧洲地区的双边FTA将逐步向外伸展。

4.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以自由贸易区为主,非盟委员会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开发银行等合作伙伴近来提出了建设非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并制定“四步走”时间表:2014年完成东非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三方自由贸易区计划;与三方自贸区平行,2012年至2014年完成非三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2015年至2016年巩固三方自由贸易和域内其它地区自由贸易区,并逐步对非洲各次区域自贸区进行整合;2017年建成非洲自贸区。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贸易自由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各国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差异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国家贸易利益,但在WTO的积极推动和各成员的努力配合下,从双边FTA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道路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记者:当前,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国际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汪巍: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双边”易于推进。两个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或地区(如欧盟—墨西哥)的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易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协作体系,贸易自由化范围相对较小并易于推进,所以一些经济体转向双边FTA。

2.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在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下,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及利益的驱动,一些国家进行新的战略调整,以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利益。

3.产生了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随着双边FTA的签署,内部贸易壁垒逐步消除,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记者: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双边FTA的商签呈现出那些特点呢?

汪巍:从双边FTA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篇7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港口 航运 长江沿岸

1990年6月,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获批成立,其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举行。经过20余年的探索发展,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根据《京都公约》,即《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自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国的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自由贸易区是许多国家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世界四大自由贸易区包括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

一、上海自贸区获批的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贸易和投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为主要平台,加速推动建立高标准的全球投资规则体系,力图掌握制定全球多边投资规则的主导权。中国只有对投资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才能适应将要形成的高标准的全球投资规则体系。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改革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应变对策,而融入全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个重要举措,被视为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大潮,意义堪比深圳特区。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将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并能够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上海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这里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二、上海自贸区两港区基本情况

1、外高桥港区

1990年6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运而生,它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保税区。2012年,外高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5.3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38亿元。外高桥港区是上海港在浦东新区建设的综合性码头,其主要功能是为浦东开发开放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服务。外高桥港区连接长江深水岸线与外高桥保税区,其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保税仓储、物流分拨的重要枢纽。

2、洋山保税港区

2005年12月10日,全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用。洋山保税港区拥有一流的深水港口设施、完善的配套条件,具有改革创新和探索突破、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责任。洋山港良好的靠泊条件和装卸能力,吸引了马士基的四艘“3E”级超大集装箱船先后靠泊。2012年8月1日,启运港退税政策在洋山港试行,这有利于扩大洋山港的辐射能力,巩固其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地位。目前,水水中转箱量已经占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2013年1―10月洋山港水水中转情况如表1所示。

3、两港区吞吐量情况

2009年5月6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会宣布国务院批准撤销南汇区,将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大浦东”契合的正是上海正在全力建设的“双中心”战略,原先分属浦东和南汇的上海两港――外高桥港、洋山港,终成一家。

金融危机后,国际航运市场低迷,航运企业成本高企、市场运力过剩,全球主要航运指数持续低位徘徊。在这种大形式下,上海航运却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7.36亿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32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两者均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其中集装箱吞吐方面,1536万箱在外高桥港区完成,1415万箱在洋山港完成。同期,釜山港吞吐量为1700万个标准箱。2013年1―10月外高桥港区、洋山港和上海港集装箱量情况如表2所示。

4、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上海港口发展前沿的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港口服务能力。2011年10月14日上海港外高桥六期港区通过国家验收,其是一个具备汽车滚装、集装箱运输、港口物流三大主题功能的综合性港区。洋山港区四期工程拟建设7个5―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占用岸线长2800米,设计年吞吐量400万标准箱,规划2015年底基本完成并投产。2013年下半年制约港口发展和吞吐量提升的洋山港主航道单向通航模式升级为双向航道。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两港区的服务能力。

三、上海自贸区给港航业带来的新机遇

在国务院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了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和社会共计6大服务领域的开放政策,涉及18项措施。航运方面,《方案》提到,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其中,着重强调“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外国籍船舶在我国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重箱的国内段运输,性质属于国内沿海运输。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例,之前我国禁止“外轮捎带”政策,即中资拥有或者控股的方便旗船不能享受国内的优惠政策,待遇基本等同于外国船只。外轮捎带政策允许外籍船舶捎带国内两个港口之间的货物,若实行将使上海港分流原本因为外轮不得经营国内港口之间业务,而选择在周边国家/地区进行中转的箱量。以后相关船舶货物的中转不必再到韩国釜山港等港口中转,降低了中转成本,而成本的降低也会带来价格上的优势。

总理在上港集团考察时,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曾向总理表示,如果允许外轮捎带,上海港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枢纽港,将大大提高公司的货物聚集能力。据估算,捎带业务放开后,上海港一年可新增90万标准集装箱的中转箱量,相当于新增主营业务量的7%左右。

港口航运业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是国际经济的“晴雨表”。《方案》提出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等。国际贸易地位的提升将有力地促进港口的发展。

四、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带动长江沿岸港口发展

2013年3月,总理在长三角调研时曾在上海表示,中国最大的能够运用内河航运的就是长江,上海地处长江口,希望上海港将自己的管理经验、投资力量,向沿江顺江而上,带动沿江地区的开发。

上海港和长江流域各港口具有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1997年,为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组合港组建方案的批复(国函(1997)87号)》,同意上海组合港的组建方案。同年9月29日上海组合港正式成立,它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在不改变原有地域和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对相应港口的集装箱码头泊位进行组合。2005年,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港口集团公司、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2006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阴港港口集团合资组建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据统计,上海港95%的集装箱量来自于长江流域。优质的服务、经济的中转成本不断吸引船舶和货物通过上海港中转,促进中转箱比重逐年上升。2013年上半年,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率为46.6%,比去年同期增长3.8%,提前达到“十二五”规划中上海港水水中转比例45%的目标;集装箱国际中转量118.8万TEU,增速达32.7%。

目前,泰州港、龙潭港、江阴港等沿江港口和企业已经积极采取行动与上海自贸区进行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上海港以及长江沿岸港口创造了发展和合作良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空间。

(注:本文是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文献信息支撑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70017)、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3年度科研项目“海事行业竞争情报服务的体系构建与服务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CSTX03)、2012年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智库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01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上海自贸区:试验任重道远不能急功近利[N].解放日报,2013-09-29.

[2] 戴榆:中资旗船试行沿海捎带业务 提升货物聚集能力[N].每日经济新闻,2013-09-28.

[3] 张建平:以上海自由贸易区撬动新一轮改革[J].中国外汇,2013(9).

[4] 阮延华: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五年的开发实践[J].浦东开发,1995(5).

篇8

1从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看贸易政策的保护性

世界范围国际贸易政策演变一般分为5个阶段: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思想是当时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但是同一时期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在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基于他们特定的对外竞争条件,主张运用贸易政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催化剂。

(4)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贸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并不强调全面的贸易自由,而是一种有保留的贸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

(5)关贸总协定(GATT)条件下新保护主义时期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各国贸易政策开始脱离过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转向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性的保护贸易浪潮。

从历史上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几个阶段不难看出,国家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主要4点:一是在GATT前的各国贸易政策无多边贸易协议的束缚,各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完全依据本国利益,这样极易产生贸易保护的做法;二是历史上尽管若干次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相互交替,但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在时间上占主导地位;三是保护性是贯穿国际贸易政策历史演变的一条“红线”,即使历史上自由化占主导的时期也仍然有贸易保护的影子;四是20世纪50年代倡导自由贸易,并订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以约束各国的保护措施,但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没有因为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而改变。2002年3月,美国对钢铁启动201条款,对来自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的钢材进口征收关税最高达30%,就是典型的例子。

2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

2.1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

徐建斌、尹翔硕在“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得出: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1]。而且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一直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也采取了高关税的保护政策。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说明了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但是,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呢?

2.2国家内部各行业因自由贸易带来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贸易保护的又一压力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以美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其得到的利益应该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得到的贸易利益。那么为什么美国布什政府还要挥舞201条款的大棒,不惜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钢铁大战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各行业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门是负的利益。资料显示,由于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钢铁供应商的竞争,1990~1999年,美国钢铁制造工业每年有大约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国总共有18家钢铁公司破产,有23500多工人失业[2]。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像美国之类资本量较多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现在的问题出在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既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要维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熊掌与鱼都要。毕竟美国的钢铁业曾经是他的支柱产业,并有60万的钢铁工人,将他们转变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就业,是需要时间、非常困难的。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权衡各方利弊,最终决定启用201条款提高关税。可见贸易利益对国内各行业的不同影响也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2.3贸易政策国际协调不能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了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同化。自二战以来,双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致力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使各国贸易政策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经济关系的秩序化,给各参加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无论是哪种协调,贸易政策的本质始终具有保护性,即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就拿WTO这一多边贸易的最高成就来说,仍然改变不了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

(1)自由贸易是个谎言WTO规则的制定,形式上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回合(MTN)的协商产生,实质上依据国家贸易实力决定分量,由于历史原因和贸易实力,基本上是美国一手把持。贸易谈判(贸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贸易保护)才是贸易谈判的实质。

(2)WTO的例外条款和规则,为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据由于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最大范围内保护本国利益,同时最大程度地攫取他国利益。因此,国家贸易政策的目的(在没有一个足够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的约束条件下),决定了这种例外条款和规则就会必然成为贸易保护的依据。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开的高度保护的行业农业、纺织业,便是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开的保护产业。但这些产业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发达国家中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

3WTO条件下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

3.1“公开型”的贸易保护

“公开型”的贸易保护,是指在关贸总协定和WTO下的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的谈判过程中还未涉及的领域,或是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判的领域,再加上谈判达成协议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以及协议中的一些规则的例外而引起的保护措施。还未涉及的领域,指某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暂时把某些行业的自由化搁置起来不予谈判;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判的领域,是指某些“敏感行业”,国家的比较优势相差悬殊,如果完全放开会导致本国产业的“严重损害”,故在多边谈判中暂时将这些行业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谈判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指根据承诺减让表现在还未兑现的部分;谈判达成的协议规则的例外,是指协议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规定的,但无论哪项协议,都是由一些规则和规则的例外拼凑起来的,这些规则的例外实际上就是承认这些方面的适当保护。这些保护都是公开的,这实际上也是国际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实力较量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WTO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敏感行业”,是自由化较缓慢和最不彻底的行业。如农业、纺织业、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各主要发达国家“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的领域。

在WTO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开型”贸易保护的手段有两种:一是运用高关税限制进口;二是利用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国内的价格支持就是常见的公开型保护措施之一。国内支持的名目繁多,例如国内补贴、价格管理、出口补贴和绿箱(GreenBox)政策等等。

3.2“隐蔽型”的贸易保护

在WTO框架下,除了“公开型”贸易保护外,还有十分重要的“隐蔽型”贸易保护。“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是与“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相对应的,以“反倾销壁垒”为代表,还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这类壁垒的特点是它们往往本着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原则制定出来的,一般包括了“公平原则”、“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等原则,这些原则本意确实是好的,但现实情况则是它往往会成为某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事实上这种“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措施,现在已经成了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

“隐蔽型”的贸易保护的手段包括两类:一是征收高额关税,如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二是禁止进口甚至就地销毁,这主要是不符合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环保标准等而采取的措施。

4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4.1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的必然性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处于不利的地位,贸易利益相对较小。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的WTO条件下,各国的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不能幻想WTO会真正无私地给中国一个稳定的、自由的贸易环境。WTO下的保护更具进攻性、系统化、法律化,更加难以对付。

加入WTO后的中国,首先,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应该好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制定出中国的一套有利于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对中国国内各产业来讲,加入WTO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协调好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入世承诺,而忽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协调,必将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而要协调入世对各行业带来的利益不对等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律措施,在WTO框架下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而且这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采取的对策。

4.2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政策体系的可能性

首先,WTO规则的例外给各个国家制定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因此中国加入WTO后,是有可能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政策的。

其次,WTO中的很多协议和规则并不十分严密,存在漏洞。这使得国家可以根据这些存在漏洞的协议制定本国的很容易成为保护措施的贸易法律,如反倾销协议的模糊性漏洞,就成为各个国家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些协议的不完善来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法规。

第三,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等),我们的技术水平差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利用技术手段,也可以利用别的优势建立起中国特有的壁垒。前些年中国肉鸡产业受到外国的极大冲击,当时就有人提出要对肉鸡的进口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例如,可以根据规定每只肉鸡的鸡毛渣平均不能多于500根,因为中国采用的是人工拔毛,剩下的鸡毛渣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用机器拔毛后剩下的鸡毛渣要少,这样的规定对我们是有利的。

总之,WTO不是一个贸易自由化的天堂,相反,它允许“合法”地保护,而且它使贸易保护更加系统化、法律化。

4.3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在WTO条件下,关税手段和“传统”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是要受到限制并最终要取消的,于是各国纷纷转向“新型”(“隐蔽型”)的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的中国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1)以加强和提高反倾销、反补贴的能力建设的核心在利用“新型”的非关税壁垒(NTB)作为保护措施方面,发达国家早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侧重点早已转向以反倾销为代表的“新型”的、隐蔽性强的NTB。根据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这3种传统NTB的大部分已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日取消,剩余部分也将在2004或2005年1月1日取消。因此,在利用NTB方面应以加强反倾销能力建设为核心。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对反倾销的规定,到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再到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应该说,中国在反倾销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中国的反倾销队伍还有待加强。

反补贴也是比较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也成为各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1989~1993年期间发起的反补贴案数目占全球反补贴总数的比重高达93.2%。中国最近也颁布了《反补贴条例》,但是,至今中国的反补贴尚无实际操作经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篇9

1从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看贸易政策的保护性

世界范围国际贸易政策演变一般分为5个阶段: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思想是当时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但是同一时期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在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基于他们特定的对外竞争条件,主张运用贸易政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催化剂。

(4)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贸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并不强调全面的贸易自由,而是一种有保留的贸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

(5)关贸总协定(GATT)条件下新保护主义时期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各国贸易政策开始脱离过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转向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性的保护贸易浪潮。

从历史上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几个阶段不难看出,国家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主要4点:一是在GATT前的各国贸易政策无多边贸易协议的束缚,各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完全依据本国利益,这样极易产生贸易保护的做法;二是历史上尽管若干次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相互交替,但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在时间上占主导地位;三是保护性是贯穿国际贸易政策历史演变的一条“红线”,即使历史上自由化占主导的时期也仍然有贸易保护的影子;四是20世纪50年代倡导自由贸易,并订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以约束各国的保护措施,但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没有因为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而改变。2002年3月,美国对钢铁启动201条款,对来自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的钢材进口征收关税最高达30%,就是典型的例子。

2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

2.1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

徐建斌、尹翔硕在“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得出: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1]。而且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一直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也采取了高关税的保护政策。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说明了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但是,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呢?

2.2国家内部各行业因自由贸易带来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贸易保护的又一压力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以美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其得到的利益应该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得到的贸易利益。那么为什么美国布什政府还要挥舞201条款的大棒,不惜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钢铁大战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各行业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门是负的利益。资料显示,由于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钢铁供应商的竞争,1990~1999年,美国钢铁制造工业每年有大约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国总共有18家钢铁公司破产,有23500多工人失业[2]。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像美国之类资本量较多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现在的问题出在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既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要维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熊掌与鱼都要。毕竟美国的钢铁业曾经是他的支柱产业,并有60万的钢铁工人,将他们转变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就业,是需要时间、非常困难的。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权衡各方利弊,最终决定启用201条款提高关税。可见贸易利益对国内各行业的不同影响也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2.3贸易政策国际协调不能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了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同化。自二战以来,双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致力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使各国贸易政策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经济关系的秩序化,给各参加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无论是哪种协调,贸易政策的本质始终具有保护性,即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就拿WTO这一多边贸易的最高成就来说,仍然改变不了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

(1)自由贸易是个谎言WTO规则的制定,形式上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回合(MTN)的协商产生,实质上依据国家贸易实力决定分量,由于历史原因和贸易实力,基本上是美国一手把持。贸易谈判(贸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贸易保护)才是贸易谈判的实质。

(2)WTO的例外条款和规则,为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据由于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最大范围内保护本国利益,同时最大程度地攫取他国利益。因此,国家贸易政策的目的(在没有一个足够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的约束条件下),决定了这种例外条款和规则就会必然成为贸易保护的依据。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开的高度保护的行业农业、纺织业,便是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开的保护产业。但这些产业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发达国家中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

3WTO条件下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

3.1“公开型”的贸易保护

“公开型”的贸易保护,是指在关贸总协定和WTO下的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的谈判过程中还未涉及的领域,或是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

判的领域,再加上谈判达成协议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以及协议中的一些规则的例外而引起的保护措施。还未涉及的领域,指某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暂时把某些行业的自由化搁置起来不予谈判;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判的领域,是指某些“敏感行业”,国家的比较优势相差悬殊,如果完全放开会导致本国产业的“严重损害”,故在多边谈判中暂时将这些行业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谈判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指根据承诺减让表现在还未兑现的部分;谈判达成的协议规则的例外,是指协议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规定的,但无论哪项协议,都是由一些规则和规则的例外拼凑起来的,这些规则的例外实际上就是承认这些方面的适当保护。这些保护都是公开的,这实际上也是国际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实力较量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WTO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敏感行业”,是自由化较缓慢和最不彻底的行业。如农业、纺织业、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各主要发达国家“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的领域。

在WTO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开型”贸易保护的手段有两种:一是运用高关税限制进口;二是利用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国内的价格支持就是常见的公开型保护措施之一。国内支持的名目繁多,例如国内补贴、价格管理、出口补贴和绿箱(GreenBox)政策等等。

3.2“隐蔽型”的贸易保护

在WTO框架下,除了“公开型”贸易保护外,还有十分重要的“隐蔽型”贸易保护。“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是与“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相对应的,以“反倾销壁垒”为代表,还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这类壁垒的特点是它们往往本着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原则制定出来的,一般包括了“公平原则”、“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等原则,这些原则本意确实是好的,但现实情况则是它往往会成为某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事实上这种“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措施,现在已经成了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

“隐蔽型”的贸易保护的手段包括两类:一是征收高额关税,如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二是禁止进口甚至就地销毁,这主要是不符合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环保标准等而采取的措施。

4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4.1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的必然性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处于不利的地位,贸易利益相对较小。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的WTO条件下,各国的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不能幻想WTO会真正无私地给中国一个稳定的、自由的贸易环境。WTO下的保护更具进攻性、系统化、法律化,更加难以对付。

加入WTO后的中国,首先,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应该好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制定出中国的一套有利于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对中国国内各产业来讲,加入WTO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协调好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入世承诺,而忽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协调,必将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而要协调入世对各行业带来的利益不对等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律措施,在WTO框架下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而且这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采取的对策。

4.2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政策体系的可能性

首先,WTO规则的例外给各个国家制定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因此中国加入WTO后,是有可能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政策的。

其次,WTO中的很多协议和规则并不十分严密,存在漏洞。这使得国家可以根据这些存在漏洞的协议制定本国的很容易成为保护措施的贸易法律,如反倾销协议的模糊性漏洞,就成为各个国家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些协议的不完善来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法规。

第三,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等),我们的技术水平差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利用技术手段,也可以利用别的优势建立起中国特有的壁垒。前些年中国肉鸡产业受到外国的极大冲击,当时就有人提出要对肉鸡的进口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例如,可以根据规定每只肉鸡的鸡毛渣平均不能多于500根,因为中国采用的是人工拔毛,剩下的鸡毛渣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用机器拔毛后剩下的鸡毛渣要少,这样的规定对我们是有利的。

总之,WTO不是一个贸易自由化的天堂,相反,它允许“合法”地保护,而且它使贸易保护更加系统化、法律化。

4.3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在WTO条件下,关税手段和“传统”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是要受到限制并最终要取消的,于是各国纷纷转向“新型”(“隐蔽型”)的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的中国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1)以加强和提高反倾销、反补贴的能力建设的核心在利用“新型”的非关税壁垒(NTB)作为保护措施方面,发达国家早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侧重点早已转向以反倾销为代表的“新型”的、隐蔽性强的NTB。根据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这3种传统NTB的大部分已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日取消,剩余部分也将在2004或2005年1月1日取消。因此,在利用NTB方面应以加强反倾销能力建设为核心。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对反倾销的规定,到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再到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应该说,中国在反倾销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中国的反倾销队伍还有待加强。

反补贴也是比较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也成为各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1989~1993年期间发起的反补贴案数目占全球反补贴总数的比重高达93.2%。中国最近也颁布了《反补贴条例》,但是,至今中国的反补贴尚无实际操作经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篇10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比较

一、概念比较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特殊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等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独立的监管、 自由地进出、发达的离岸金融和高效的物流是自贸区的主要特征。

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与上海自贸区主要差异比较

(一)概况比较。上海自贸区,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Shanghai Pilot FreeTrade Zone),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在上海浦东新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集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转口,离岸贸易,混合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多功能型的自由贸易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千米,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目前,上海综保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据海关初步统计,2014年1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总值

595.6亿元,环比增长2.4%。其中出口150.5亿元,环比增长

5.2%;进口445.1亿元,环比增长1.5%。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简称新郑综保区,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2011年11月4日正式运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围绕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逐渐发展起来的区域,位于郑州市的东南部,距郑州中心城区20公里。三个区域的总面积达138平方公里,是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其空间发展规划为:一体两翼、两纵三横、一脉两心。

2013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9亿元,同比增长

158.6%其中进出口总值1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1.4%,总量占全市的76%,占全省的47.1%,其中出口87.6亿美元,同比增长601.8%。在综保区2012年进出口200亿美元的带动下,预计可带动郑州市经济外向度由20.5%提升至近30%,大幅提升郑州市建设国际化城市步伐。

(二)功能定位。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无水港优势互补的多式联运体系,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规划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展示、保税研发、保税维修、国际贸易、离岸结算等产业。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力争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拉动中原、辐射中部、国内一流的综合保税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精神,将建立上海自贸区的总体目标确定为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全国。根据这一目标,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在贸易模式、投资开放、金融制度、政府职能以及法制领域的试点改革。主要任务是“力争经过两年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积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清单以外的投资领域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并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诸多创新举措。

(三)经济影响。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成立上海自贸区无疑会带来上海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放宽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贸易的交易范围和交易量,同时也会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及金融机构入驻。贸易的发展也会带来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自贸区本身位于上海港口与机场附近,为货物航运中海空联运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特殊的海关监管政策也提高了物流的效率,进而促进上海发展成为中转世界货物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围绕新郑机场逐步发展起来的,为货物航运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进而促进郑州成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带动郑州经济发展,进而辐射到周边。就区域影响来说,上海自贸区影响范围更广、更深。

从全国而言,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国家战略,通过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提升软实力,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因此建立上海自贸区不仅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增长的新空间。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个立足中原,辐射周边,连接世界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相比较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上海自贸区示范作用、战略意义比较大。

三、上海自由贸易区较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优势

“保税区”的功能主要是面向实物商品开展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等,还无法实现高度自由从而高度发达的国际间贸易。而“自由贸易区”还意味着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还必须实现金融和服务贸易的高度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可在普通商品贸易基础上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在商品贸易基础上发展服务贸易,在实物交易基础上发展各种金融和权益交易,在即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远期、衍生品交易,从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种新形式,是处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新型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应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增长引擎。

相比于以上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上海自由贸易区还被赋予了“中国改革风向标”的期望。上海自由贸易区通过改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进政府对市场的服务和管理方式,建立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法治环境,实现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极大发展;同时,在“特区内”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政府管理机制和法制体系的探索和形成,又可为“特区外”广大地区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和样板。综上所述,上海自由贸易区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全新的增长点,而且还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区”,因此,它实际上承担着“经济升级”和“推进改革”两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