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实践性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于振丹(1965-),女,吉林吉林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与设计教育。(辽宁 沈阳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框架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09DB25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61-02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实用艺术范畴,它是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综合的方式进行的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是一门和社会接触非常密切的实用性社会科学。加强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只有重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才能使艺术设计教育真正达到与企业、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理想目标。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在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新设定教学大纲及教学体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无论是设计理论、设计软件操作训练,还是主题设计都应紧紧围绕实际应用这一主线,强调课程间的交融,力图使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真正成为设计学科的底蕴支撑,使所学专业内容达到学以致用,使课程本身结构及学科之间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具体来讲,一是课题组所有专业教师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总体的调研;二是了解、借鉴了多所先进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的环节、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组织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艺术设计系教师积极参与国家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国内外教学理念、训练方法,参与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与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广告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设计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四是鼓励课题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锻炼学习,通过对现代设计行业的深入了解,取得第一线实践经验并且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广泛学习与了解,认真研究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人才培养,将原教学计划进行修改,根据我院电脑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特点,在实践环节上突出动手实践能力与设计创新实战能力的训练,加大与设计企业的合作力度。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内容的实施及过程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法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创新设计实践性教学体系。以往艺术设计系各专业课程偏重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与市场相脱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没有区别于普通美术院校。在实践能力上,学生缺少对设计应用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以报告或座谈的形式,面对面介绍设计前沿形势、岗位需求,提高师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明确专业实践不仅是专业实习的内容、任务,更是各专业课程实施实践教学目的的核心过程。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好实践教学规划,形成以校内实验、实训室为纽带的专业基础实践、专业课题实践与综合实训及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注重能力培养的互动型实践课程体系。
2 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基础设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手绘创意表现能力、电脑软件设计表现、综合材料运用与创意能力为主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手绘、手工造型表现能力,使其掌握形态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与规律,掌握多种材料性能、工艺手段及多种设计软件的表现能力,用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进行主题创意的思维训练与表现能力训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专业基础训练达到成为专业设计能力的底蕴支撑,达到基础专业性、时间快速性的目标。
3 课题式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1)以课题设计形式设计,开展专业教学。设计课题可由教师或学生到企业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课题,了解企业背景与需求。把企业的制作任务、设计方案、商品包装、产品广告、企业形象等实际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与相应的手绘设计表现、电脑设计表现、商业广告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等技能学习有机结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一个项目的渠道、素材收集、功能论证、方案设计及其表述到实施过程和评价依据等都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在印刷工艺课、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等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现场教学、企业调研,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与功能的具体认识,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实战经验,实现设计标准市场性、效果客户化的目标。(2)结合专业协会、企业等设计大赛内容,确定专业教学课题选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在教学、资金等方面给予学生大力支持,使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来开阔眼界,与时尚接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空间。(1)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从事、参与社会上的设计活动,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随时了解市场信息与设计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2)发动艺术设计系的专业教师广泛联系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针对具体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将设计原理及设计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运用中加以理解,为今后从事设计行业积累丰富的经验。此外,还应加强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生产流程、基本技能,参与企业的实际开发的工作,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3)我院与省内知名设计企业、公司建立起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了大批具有第一线工作经验的设计师作为校外实训指导教师,能够安排大量学生到设计企业第一线进行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了学习与工作、课堂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使专业设计教学实践成果更多地实现产品转换。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讨论、调研、确定课题整体方案;第二阶段:具体学科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框架研究;第三阶段:具体专业课中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探索;第四阶段:总结整理,形成教学实践论文;第五阶段:作品成果汇报,找出不足,提出下一步改革目标。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社会人才需求规格调整了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构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框架,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标准的实践课程体系为研究方向。课题组还探讨了普遍存在于辽宁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存在的
盲目、封闭、自由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提供的资源和要求,强调以就业为核心,采用实用、实战、实际、实操、实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初步实现专业设计课程内容项目化、训练流程化、知识运用化、技能实践化、要求公司化、成本经济化、效益市场化的实践目标,有效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有助于使学校专业教学直接转化为职业技能教育,实现艺术教育行为的产业化、商品化。教师对设计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观念更新了,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实践,学生也能切身感受到实践教学的作用及设计实践课程的重要价值,改变了以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专业理论与设计基本技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广告设计、书装设计、VI设计、手绘POP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得到了验证。此外,几年来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参与校内校外画展及设计大赛,举办课后作品汇报展,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创设多方面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师生积极参与企业设计服务活动,并在各项参赛项目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教师的科研实践成果
以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教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实践成果。第一,教师主持了多个科研立项项目。第二,教师出版了多部相关论著、教材。第三,教师发表了多篇相关领域的论文。第四,教师发表了多部艺术作品。第五,教师参与了多个企业服务的项目,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学生的专业实践性成果
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之星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包装设计大赛、绘画、动漫设计与原画大赛、大学生科研等实践设计活动,其中获国家级人选及奖励12件,省级作品32件,市级47件,大学生应用实践科研15项、专利12项、大赛作品6件、优秀毕业设计20件、组织学生作品展十余次及写生作品展多次。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36-02
一、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根据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劣势,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校选择“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试点项目,采取“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进行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而构建纵横协同的模块化衔接课程体系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围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接新能源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创新教学理念,以新能源相关产业为服务对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兼顾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双重目标,以“新能源产业链、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衔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置“模块化、系列化”新能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
通过项目研究,推动高职-本科课程衔接贯通,重点突出长三角地区的光伏产业特色,深化校校、校企合作,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高技能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知识结构覆盖整个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
三、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基础
1.新能源相关专业的成功开设,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设基础。为适应地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对常州及周边地区光伏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2011年在“光伏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专业,2012年获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是依据常州市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建立的,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基于两校专业设置的知识体系、技术领域以及服务区域存在统一的同质性,两校于2013年联合申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获批。
2.拥有能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多层次的人才战略,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支能适应高校教育特点和要求,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集合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研究人才。同时学院加强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光伏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工作。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有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师资队伍,8名专任教师中,有7名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这些都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3.良好的实践条件,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与信息反馈系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列为常州工学院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组建了光伏电池技术实验室、风电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以及购买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设备。在企业设有光伏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单晶硅片生产实训室、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实训室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训室。
参与院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该专业实训设施完善,培养条件一流。现有“晶硅生产及检测技术实训区”、“晶硅加工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离网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区”等六个校内实训中心。
四、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重点
1.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围绕长三角地域新能源产业背景,调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以及新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需求,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构建培养能力结构,根据能力结构,确定专业知识体系,并结合科研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后续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2.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全面开展调研、明确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构建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如图2所示。
五、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为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合作的三方将成立由两校的校长、企业的总经理在内的领导小组,成员由两校教务处领导、物资处领导、职教教科研专家等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对高职衔接机制、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院校合作培养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及相关政策,以常州工学院为主导,建立由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以及部分企业的技术专家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5年分段一贯制技术本科”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3.加强高职、本科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常州工学院牵头,建立高职衔接课题组,吸引骨干教师、职教科研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参加,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进行课题立项,提供专项经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项目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方案。
4.增加经费投入。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师技能培训、工程实践与技能训练材料消耗、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训练项目、企业实习等经费补助等。
5.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锻炼。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参考文献:
篇3
本文作者:解俊工作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结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教育理念以及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着以下主要内容进行。首先,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方面,应该确定以就业工作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思想,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服务学生就业的需要,一切课程设置皆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技术技能模块、设计模块、创新模块对艺术课程模块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以专业课程模块为主要主导的课程群,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可以开设类似于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哲学与艺术等实用性、应用性强的一些学科,从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和兼容性。再次,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始终坚持通过实践创新理论、理论服务实践的做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从而提供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最后,在专业综合素质方面,由于社会人才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设计与表达、方案投标等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课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够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
以上我们分析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现就工作导向下如何建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措施阐述如下。首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要求对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适当地减少传统课程的课时数增加专业基础课、适当地增加应用性、实践性专业选修课,提高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其次,艺术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应该不断加强工作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和调研方面的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从而培养好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好学生的工作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应用性实践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自主、灵活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适当地增加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从而提高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地建立各种教学实践基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更高程度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科研能力、工作实践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
面对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培养各种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地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探索工作过程导向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别是对高技术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整个人才市场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实践教学体系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民办高等院校新的办学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包含实验中心建设、实践教学理念、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等。为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应抓好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建立实施实验中心,为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发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新性、新颖性;构筑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等。
一、完善实验中心,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中心是工科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实践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实验中心面向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实验训练平台,同时也是创新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实践场所。
1.指导思想。实验中心在建设时应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再结合本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特色。
山东英才学院一直坚持应用型、技术型的教育定位,在办学上确定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树立创新意识。为努力培养实践应用型的学生,特别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培养,强化实践技能训练。近年来我们围绕实验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体系作了以下一些方面的改革与尝试:
(1)通过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数量,增设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突出实验的创新性、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的氛围,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扩大政校企合作范围。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进行为期半年的校外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通过校外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如齐鲁软件设计大赛、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学生项目实战的经验。
2.建设理念。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确定了“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启发创新”的建设理念。基础课程的实践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后期能力提升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强化实践技能,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培养,提出了层次化实践教学模式:基础实验层(基础课程实验)-提高设计实验层(专业课程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应用实验层(集中性校内实习实训)-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层(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培训)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二、加强创新性建设,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课程
在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可以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向学生分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案例,按照企业开发模式和开发流程由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开发小组指定一个项目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制定开发进度,全班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应用型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内容。对一些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增加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规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不低于总课程的50%,努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具有一定创新性或新颖性的项目,为学生进入社会实习提供良好的过渡。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新技术、新工艺等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其重要特征。与传统的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教学内容相比,实践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添加引领前沿技术的新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实现创新性建设。
三、构筑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民办院校纷纷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二次建设和改革,不少高校提出了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表明,当前教学体系下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问题。因此,建设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向导”,在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不仅培养他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的人才结构与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此本院构建起了四层次(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实验层-综合应用实验层-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层)、二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三个方向(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以项目驱动实践内容,体现“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行为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案例设计,在项目实施中实现教学,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以知识为核心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不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项目和案例为核心。项目和案例的来源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需求,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因此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内容。由于重点突出了项目的参与性,一开始就能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整的项目设计最终可以实现成果的产生,或是一个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或是具有实际应用功能的电子产品。
在具体实施中,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例如在“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综合布线项目:一个是学校办公楼宇综合布线项目,在实验中心模拟实施;另一个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项目,可以在现场实施操作。
2.增设实训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结合实验课程增设集中性校内实习、实训项目,集中性实习、实训项目往往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发散性思维。比如: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数字时钟,这个实训项目涉及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EDA、C语言程序设计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要掌握电阻、三极管等电子元气点的功能和电气特性、80C50芯片和74LS系列芯片的功能与使用,又要会使用protel、EWB等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图,还要掌握焊接技能完成产品的制作,最后通过编程完善其功能。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非常广泛,CAI和CAD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也已被广泛采用。
在操作系统课程实验中,实验项目不但涉及Windows系统,还有Linux系统和Unix系统,如果在计算机中全部实现同时硬件安装比较复杂也不易于实现,因此,我们采用虚拟机安装,这样学生既能完成实验操作又不影响计算机本身的系统。
对于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我们研发了“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网上实验室”,学生利用校园网通过Matlab仿真来进行实验,这样不但课上可以实验,课外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
四、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近些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于民办高校竞争更为激烈,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现状,重新建设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例,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践证明,具有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成功的,学生通过学习,其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就业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希望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所参考,也为其他民办院校坚持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教育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声洲,焦中明,何显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4.
[2] 彭声泽,李琼.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60-63.
[3] 吕明,杨胜强,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4):31-32,47.
[4] 孙占学,周林图.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7,(1):58-60.
[5] 黄瑞,丁守成,尹晓霈.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2):128-131.
篇5
高职院校的软件和硬件不足,使课程体系计划难以落实。高职院校的国家投入相对少,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教室虽然有多媒体,但没有联网,这就限制了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无法结合网络丰富课程的信息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设备落后,使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只是走个形式。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念
1.将“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抓住职业教育职业性、专业技术性、发展应用性等主要的内涵与特征,相关部门应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能力为根本,紧紧围绕“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当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而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产业技术周期,“一门技术吃一辈子”的观念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学生只有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各相关部门应转变传统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其体现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在课程结构安排和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形式等方面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3.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不是只针对精英群体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服务于想要创业或即将创业的学生,而是具有普适性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内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各相关部门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中。
(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注与指导
1.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相关部门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的基础上,应结合各地方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职业院校的现实条件、各专业的专业性质、学生的职业生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各个因素,分地区、分层次的制定更加立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方向。
2.建立专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教育部应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并逐步在各级教育部门建立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系统的分支机构,并联合各级行业协会、各地区职业院校等,根据各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权责分配,统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的任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制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规范。教育部应深入分析市场的职业发展趋势,依据职业岗位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严格规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制定出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标准化流程。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程内容等的制定标准。程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规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程序是实现课程研发的科学的路径,保证研发过程具有针对性,没有偏离中心思想,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质量的保障。
4.建设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网络时代下,教育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即时性、交互性等优点,结合各部门资源,将搭建网络课程平台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网络课程平台使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增加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建立讨论群等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搭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时,应注重体现其个性化课程模式,通过导学目录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制定课程计划、设定学习进度和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网络平台不仅为在校生提供学习平台,也可通过某些渠道对社会人士开放,扩大职业教育的受众,体现终生教育的理念,推进教育平等。
(三)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部条件的提升
1.培养高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意识。教师担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近距离接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责任。许多高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中的重要位置,课程研发观念淡薄。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提升高职教师进行课程研发的观念意识,并通过设立研发项目基金、将课程研发作为优秀教师考核因素等方式,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与总结,主动进行课程研发。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提升学位,参加实践培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提升课程研发能力,同时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另外,针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要积极打造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创业素养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专兼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外聘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创业人才作为兼职讲师等方式,有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3.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过校、企各方合作。对于校校合作,高职院校可重点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专业创业平台等等,打造亮点,形成突出优势,吸引其他院校与自身进行合作。通过交换学生、借用场地、学分互认等方式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对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通过输出自身的信息、教学、人才资源,来交换硬件设施,吸引企业在高职院校投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或将企业内的先进设备于院校共享。
4.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总体规划中,为院校师生奋发向上注入精神动力,为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提供指引,使学生能够做到勤于学习,严于律己。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真正作用于学生。院校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深入学生群众,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传播人文知识,加强师生交流。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在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长期接触网络,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时间越来越少,这会导致高职学生形成比较封闭的人格,不利于高职学生社会性的建立。部分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忽视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是高职学生建立社会性、道德行为标准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也处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围之内。
6.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参与课程体系研发。依据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加入职业教育课程研发的队伍,使课程研发队伍对于具体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并将企业人才的工作经验、实践案例融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去,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职业需求,更富有生命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学习指导意义。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却忽视的理论课程的建设和两者的衔接,最终影响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不仅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研发,还要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研发,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脱节。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财会专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技术、重技能、重岗位”的教育目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学生通过在学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生产一线综合实践、顶岗实习一年,全面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组织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对接。
2.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在征求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专业核心能力,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充分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传授“职业技能”为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上以“够用”、满足“需要”为尺度,实践上以“会操作”、“会应用”为目标,把知识、技能、实践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体系构建,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会计员的岗位技能要求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满足职业岗位资格必须的知识构成。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市场调研明确财会专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岗位,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分析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明确完成这些工作的核心能力和应具备的素质,在此基础上具体划分岗位工作领域,将岗位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出完成这些任务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
4.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引进企业具有“双师” 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按计划对在职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的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实践,提高在校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满足教学需要
教材的选用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在教材的选用上,优先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最新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满足教学实训的需求。
6.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我院在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了认识实习、校内实习实训和校外实训组成的“三位一体” 的实习实训内容和“双训”工作体系。“三位一体”即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校外顶岗实习。“双训”即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职业基本技能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两个工作平台,把整个实践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将课程实训安排在校内进行,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将实训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第二阶段,在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课程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参加实际工作,得到业内行家里手的直接传授和指导,采用“顶岗实训”方式,完成“模拟实训”到“职业实训”的过渡和转变,使专业实践教学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职业,为学生接触社会、直接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7.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顶岗、就业提供保障
建立、完善会计手工及电算化二合一仿真模拟实训室,增加配套财务会计软件和实训设备、手工操作设备、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手工和软件熟练进行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培养出纳员、会计员职业能力。
在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吸收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8.推进“双证书”教育
进一步推行“双证书”教育,将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标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双证书”教育,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会计员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双证书”教育。
9.加强考核标准建设
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目前,国内开设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针对各自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建设。近年来,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围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其专业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建设,以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目标
2.1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着眼于国家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为主,建立起合理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出优化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市级特色建设专业,并成为享有良好行业声誉的品牌专业。
2.2专业建设思路
按照教育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方针,结合本校的本科专业培养的基本定位,围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突出专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方案。
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快速的知识更新能力。因此,在专业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具有合理完备的理论课程体系,而且还要强调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把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技能,并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
2.3专业建设方案
面向应用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方案,具体包括:
(1) 完善课程体系。明确了本专业学科核心课程3门,专业主干课程5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增设大量的实践类课程。
(2) 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3) 积极建设科研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积极建立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科研平台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优秀专业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出国交流与在职深造。加大引进具有工程背景的优秀师资的力度,鼓励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合作,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在职培训与出国研修。
3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社会需求,课程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明确课程内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3.1 “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
在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我校信息安全系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等三个课程群构成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构成专业课程体系的三个课程群为:(1) 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包括:信息系统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组成。突出对专业的认知,从基础开始,分层次按学期循序渐进的开展程序设计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2)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概论、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课程组成。突出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3)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包括:入侵检测技术分析、防火墙与VPN技术分析、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信息隐藏技术分析等课程组成。突出专业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和信息安全技术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针对三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提出并建设一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同时开展专业教材建设。目前,已有3门课程通过共建等方式获得了“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有3部教材获得学校优秀教材奖。
3.2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突出以课程群建设为核心,实践能力培养为支撑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在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由三个课程群支撑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分别由三个责任组负责。这样,逐步形成由三个课程群责任组组成的本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如图1所示。提出并建设形成的课程群责任组具体包括:(1)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责任组;(2)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责任组;(3)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责任组。责任组的组长由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和良好学术造诣的教师担任。
2009年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3.3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在教学安排上,坚持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不断线和专业素质培养不断线。在培养方案中,每个学年均设计一定学时的程序设计及其实验课程。在教学形式上,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鼓励教师在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开展教学,使得学生与教师进行直接的互动,边学习边实践,突破常规的理论与实践隔离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加强与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同一些办学特色明确的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的四个层次不断深入的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的课时设计上,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通过“精讲多练”,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逐步建立了技术先进,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实验室。同时,还建设了3个专业教学实习基地。
4.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性教学围绕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环节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群两个方面构建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
课内实验包括:(1)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的信息系统基础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和Java程序设计实验等;(2)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密码学实验、编译原理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实验、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和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实验等;(3)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应用实验。
课程设计包括:(1)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等;(2)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等;(3)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的入侵检测技术分析课程设计、防火墙与VPN技术分析课程设计、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课程设计和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课程设计。
专业实习包括:专业教育与认知实习、信息安全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了42周,通过大量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实验室建设
实验环境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境,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验室的三期项目库建设,不断构建与完善专业实验室功能,包括:信息安全综合实验仿真平台、信息安全攻防实验平台、网络协议分析与网络安全开放实验平台等实验平台建设。在设计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要的同时,积极建设专业科研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实验环境。
目前,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配备了良好的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已初步建成先进的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平台,正在构建优良的实训平台。目前,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已经能够支撑密码学、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技术、入侵检测、病毒分析与防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等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以及网络攻防实验、统一威胁管理实验等实验项目。
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逐步完成,大大加强了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备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及开发技能,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可以大力加快我校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能有效支持我校为首都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培养。
5专业教学队伍建设
信息安全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领域,技术发展与更新较快,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的结构正是符合了这个专业的特点,由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团队,来自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学等不同专业领域,组成了跨学科专业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素质的组合体系。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队伍,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与实践并重,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成为了团队坚实的工作基础。
通过近年来的专业建设,在自我发展与培养的基础上,引进优秀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做到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的合理配置,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并重。团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队伍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团队师资队伍通过近年来的建设,逐步达到了“四高一强”(学历高、职称高、学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标准要求,是一支结构合理、群体优化、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的“创新性应用型”队伍。特别是,通过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团队的协作趋于成熟。
团队中的成员均具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学校的教育背景,具备了良好的与外界和同行交流的交互平台,能够有效的获得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信息与资源,同时团队具有开放的与外界交流的机制,鼓励成员关注政府、企业和同行的相关技术发展,与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合作,加强与国外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在职培训与出国研修,不断提高团队自身的建设水平。
特别是,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于2009年获得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期望通过不断的建设与提高,达到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队伍建设目标。
6结束语
本文依据我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确立了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建立了专业认知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课程群、计算机网络与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群建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三个环节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建设、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提出并构建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和逐步完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等.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06(5):143-145.
[2] 赵泽茂,刘顺兰,王小军. 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63-66.
[3] 杜瑞颖,张焕国,彭国军,等.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9):22-26.
[4] 贾春福,张文新,陈吉荣. 信息安全与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7):38-40.
[5] 王清贤,朱俊虎,陈岩. 信息安全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7(19):12-14.
[6] 马建峰,李凤华. 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11-14.
篇8
关键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调整改革
作者简介:李芳(1965-),女,河南开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乔晓辉(1973-),女,河南博爱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级政工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22-01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以电力技术类专业为主,属于电力企业办学。学校立足电力,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使命,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电力企业工作,较大一部分学生在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工作。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三集五大”提出实施两个转变,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三集五大”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两个一流”、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途径,是国家电网公司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2012~2013年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新的变革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面向电力企业及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高端技能型电力人才,笔者就“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启示进行探讨。
一、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概况
电力工程系是我校重点支柱学科系,开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和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5个电力类专业。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在大、中型发电厂、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及电建公司等电力部门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设计、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检修与维护工作、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相关的就业岗位有:发电与供电企业的电气运行岗位(变电站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厂用电值班员、电力调度员);发电与供电企业的电气检修和维护岗位(变电检修工、变压器检修工、电机检修工、电气试验工、继电保护工);营业用电类中的电力负荷控制员、用电检查员、抄表收费核算员、装表接电工、电能表修校工、用电客户受理员、农网配电营业工等。
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优化五大业务模式,压缩管理层级,缩短业务链条,实现协同高效运作。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的重点是理顺公司规划管理主体,实施规划集中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建立覆盖公司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次的统一规划体系;“大运行”的重点是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实现电网调度业务与运行监控业务的融合,强化电网运行管理,使电网集约化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大检修”的重点是加强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公司检修、运行维护资源,按照专业化方向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大营销”的重点是优化现有营销组织模式,拓展面向智能化、互动化的服务能力,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科学配置计量、收费和服务资源,实施 95598 客户服务、计量器具检定配送、营销稽查监控等核心业务省级集约,建立 24 小时面向客户的统一供电服务体系,形成业务在线监控、服务实时响应的高效运作机制,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大建设”的重点是优化现有电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公司总部为决策主体、网省公司为项目法人主体,网省公司以下为项目执行主体的电网建设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管理流程和技术规范,强化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使得供电公司面临一系列变革,涉及核心资源集约、核心业务调整,带来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调整,带来了组织机构设置、业务流程、专业化分工、岗位及其职责等变化,对员工的业务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大运行中,调度、变电一体化运作是关键,调度、变电一体化要求调度人员了解变电站现场的实际情况,变电运行人员要了解电网整体运行知识;大检修中,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是重要途径。运维一体化要求检修背景的工作人员不但懂得输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了解各个输变电设备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规律,熟悉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情况,掌握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操作方法,能根据调度命令倒换运行方式将输变电设备停止运行,解除备用,采取安全措施;运行专业工作背景的工作人员具有动手解决设备故障的能力。这意味着传统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电网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培养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功运行的关键环节。
三、“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我校电力类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人才评价标准及时调整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构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使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
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改革中,还需通过对电力企业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了解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人才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我校电力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适应改革的要求。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
改革教学内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1)专业实训与电力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培养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专业实训是在电力类学生学完专业课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训练。目前我校电力类专业实训中有电网调度仿真、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继电保护综合训练、用电营业模拟、供用电事故案例分析等,但都是分开训练,不符合现代化电网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应按岗位需求的技能和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开发实训方案,如开发调度—集控站仿真一体化、运维检修一体化教学方案等,并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2)素质教育与电力企业文化相对接,营造热爱技能的良好氛围。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职业院校育人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毕业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行业的自豪感有重要意义。如可以探索加强与电力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新机制,比如举办著名电力企业成长历程展等,统一电力企业操作规程,把电力工人及电力行业一线的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把电力企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3)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还需大力提升。教师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电力类教师目前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电力类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能胜任两门及以上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也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能解决生产中的一般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而且目前专业教师掌握的知识通常是和担任的教学任务相符,知识结构并不完全符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专业岗位要求的,如电气设备课程对应的岗位变电站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工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对应的岗位人员是电力调度员和运行方式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教授电气设备的老师不一定熟悉电力系统知识,教授电力系统的老师不一定熟悉电气设备知识,无法满足大运行下调度、变电一体化运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还需不断学习培训,甚至“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素质。
3.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办法
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标准应当参照企业的岗位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进行改进,完善评价办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高职高专作为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相关资料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各大高校对这一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从综合素质课程、网络、外语工作课程、专业骨干课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使该专业具有国际性、适用性与创新性等特色。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回顾与反思
1.教学方法忽视人文学科的特殊性
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上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自主学习。因此很容易出现这类现象:教师努力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所以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
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否则将为建设课程体系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某高校曾经创建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想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社会中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共和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能够胜任研究人员、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的人才。
3.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
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都是从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的,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在对教师的评价时,通常将教师的教课方法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趣味性等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4.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本科与专科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都被定义为师范类专业,属于文科。而其他非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增添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科目。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师范类学校还是非师范类学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所教授的都是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写作、语言学等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缺乏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性。若长期保持这样的体系而不开设新的课程,就会导致学生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出现傲慢态度,但思想理念却保持落后和保守性。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推进与实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它不仅实现了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还借鉴了许多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成功案例,将外语课程与计算机心理课程也算在普通的基础课程中。在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也进行了培养。另外,对于课程体系的创新,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实践机会,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突出特色
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实现深造与就业共同进行的教学目标,应当把因材施教作为重点,从而提升专业培养高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应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
3.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构架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将以参照国内外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设置,将学生对于就业的需要作为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的重点,达到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外语已经成为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加强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力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前了解社会角色和就业岗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明确就业目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加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脚步。目前,我国教学体系中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还存在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中国汉语文化的传播,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现在这一课程体系的创新已经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在不断努力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
篇10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刘昭明(1966-),男,广东广州人,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02-0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十二五”期间大学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因此,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总结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成果,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广西工学院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依托这一特色,广西工学院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柳州市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优势,紧密结合广西尤其是柳州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在教学内容上由低到高、由基础到综合,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逐步深化,在教学形式上校内校外紧密结合,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企业和城市多赢的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成为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的突破口。
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其中。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学生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会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学习相对应,即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就形成了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条件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的要素。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先导,内容体系建设是中心,条件体系建设是基础,管理体系建设是保障。
多年来,广西工学院始终坚持“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柳州市骨干企业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目标,围绕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涵四要素,积极设计、构建符合地方性工科院校办学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结合地方院校实际,确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不同于职业技术高等院校的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主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但同时地方性本科院校也要为研究型大学输送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满足这部分拔尖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因此,在确定地方性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时,应考虑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即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要求,形成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的工程能力培养目标,也要考虑学生进行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训练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形成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也就是说,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包含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和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两个目标中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目标,或者强化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使得二者实现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广西工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创建了不同要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对普通本科学生,强调实践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强调对其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在实现工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也要能实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而对应用本科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则应要强化学生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即强调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弱化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三、开拓创新,科学设计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目标体系实现的载体,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
1.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划定的课程和训练内容,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可以分为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和综合实践层三个层次。其内容和相互关系见图1。
其中,基础实践教学层是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该层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础实验、专业见习、金工实习和各种实训等。专业实践教学层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集中的综合性实验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训练等。综合实践教学层位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上层,是对创新人才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层次。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等。
2.实施创新人才实践教学质量工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