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自由贸易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实现自由贸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 建议
从自由贸易的发展进程来看,曾经出现过两个有关自由贸易的重要词汇,一个为FTA,一个为FTZ。 FTA是指根据多个国家之间的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家和协议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它主要是指多个国家或多个地区之间进行生意往来时彼此给予各种优惠政策。通常协议内容由各国国家共同商定,而不是由某个国家单独决定。这是一种在国际协议的基础上多个国家一起商议制定的交易规则,是共同讨论的结果。FTZ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法律法规在本国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操作方式表现为境内关外的贸易方式。国家在其辖区范围内划出指定的区域作为市场对外贸易的窗口。政府部门通常不会对于该地区的交易活动进行过多的干涉,同时会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者优惠过路费。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都是为了促进商务发展,为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方式。但是同时从二者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两者还是存在根本的不同之处的。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于上海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关系到上海金融的方方面面。上海需要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这样的举措会促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上海的金融体系。同时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也有机遇在上海得以发展和集中。这样为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帮扶提供了方案。上海自由贸易区释放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信号,为方便各类交易提供了保证。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人民币交易自由化,这就为企业支付和结算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自由贸易区内,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可以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和对外汇管理进行了改革。同时大量金融机构实施了一批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创新举措。同时能源交易中心和国际黄金交易中心也在自由贸易区内得以设立和发展。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也得以建立和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构都为监测金融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各类投资的多样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以下重要举措对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金融市场、放开外汇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在自由贸易区内汇率不再受国内其他地区有关汇率的限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调整和改善。这样就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便利,同时投资者也有更多的选择。离岸金融市场的完善为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传统的离岸金融结算需要较长时间,同时手续繁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贸易。但是在自由贸易区内可以实现离岸金融的快速结算,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放开外会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进口,同时在自由贸易区内实行先进后结的金融政策,这样大大方便了进口企业进行各类贸易活动。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方便了各类金融结算。
笔者认为虽让上海自贸区具备很多优点,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路途上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目前上海自贸区在金融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上海自贸区基本具有了金融自由化的起始条件,这样为上海自贸区金融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笔者认为选择起始条件基本具备的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是其最佳模式。虽然上海自贸区的各项金融服务已经得到完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保障自由贸易区金融稳定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为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机构应当采用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模式,在发展前进的同时应当注意防范各类金融危险。(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全毅.TPP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中美对话语权的争夺[J].亚太经济.2012(05)
[2] 刘艳媚.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2012(12)
[3] 王书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2(07)
[4] 陆岷峰,高攀.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风险类型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11)
[5] 郭田勇,汤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难题待解[J].资本市场.2011(06)
[6] 邹岩.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2)
[7] 陈卫东,李建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06)
[8] 刘晨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发展及影响的政治经济分析[J].亚太经济.2010(03)
[9] 李绍荣,程磊.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10] 韩婧妍.浅析“金融自由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J].大众商务.2010(02)
[11] Ben Derudder,Frank Witlox.The impact of progressive liberalization on the spatiality of airline networks:a measurement framework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erarchical differenti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9(4)
[12] James B.Ang,Warwick J.McKibbin.Financial liberalization,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Malaysi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1)
[13] Richard E.Baldwin.Multilateralising Regionalism:Spaghetti Bowls as Building Blocs on the Path to Global Free Trade[J].World Economy.2006(11)
[14] Geert Bekaert,Campbell R.Harvey,Christian Lundblad.Growth volatility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6(3)
[15] Ana S.Q.Liberato.Gender and Well-being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The Impact of Free Trade Zone Employment and Female Headship[J].World Development.2006(3)
篇2
一、贸易与人权发生制度性联系(冲突)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贸易与人权发生制度性联系(冲突)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与国际法深刻发展、变迁的结果。有学者在讨论时设想了美国公民与中国公民间进行两次对话:第一次是在“9?11事件” 发生后,一位普通的美国公民问一位善良的中国公民: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听到的祝福是什么吗?中国公民反问道:你知道我现在最想送上的祝福是什么吗?结果两人同时回答:希望任何恐怖行为不要再在美国及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生。第二次是随着“非典”爆发与蔓延,一位美国公民与一位中国公民再次进行了内容完全相同、并且同样简短的对话。不过这次对话是在一位普通的中国公民和一位善良的美国公民间展开的。回答的内容自然变换为:希望任何传染病不要再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生。对此设想,与会的学者们认为这两次对话反映出公共产品的需求已经全球化了,但是,公共产品与生活用品在生产、供给上是严重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还为两种代表性的制度即国际人权体制与世界贸易体制所强化,这自然引起了贸易与人权在物质、制度和价值层面上的紧张关系。
二、两者制度性冲突的表现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充分讨论认为,贸易与人权制度性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或者说是多层次的。其最浅层次的冲突是一种权利性的冲突。就WTO对权利的影响而言,它增加了新的权利、扩大了权利的效力范围以及提高了权利的保护标准。这自然会对维护人性尊严的人权权利产生深刻的影响:(1)知识产权对抗健康权、生命权。TRIPS协议要求所有成员方给予知识产权以高标准、高规格保护,知识产权似乎是迄今唯一获得全球保护的“权利”。但发展中国家国民的健康权未能越国界一步由所有成员方共同保护,其结果往往导致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越界”吞噬发展中国家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权。有学者指出,随着多哈部长会议发表了《关于TRIPS协议与公众健康的宣言》,该问题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解决。(2)知识产权对抗劳工权。有学者指出,“当WTO确保米老鼠比制造玩具的工人享有更多的权利时,它的可信性受到了削弱,因为它涉及到商标但不涉及到劳工标准。”(3)贸易自由权与人权的例外保护。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对主权还是对人权来讲,WTO体制都是一个扩张甚至是侵略性的制度,人权与主权却是防御性的制度,只能例外地限制贸易自由。或者说,在WTO体制内,由于自由贸易被各成员方所崇尚,人权保护只能是在必要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最小程度地限制贸易自由,所有国内和国际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和公共卫生标准都得向自由贸易让步。
三、西方学者关于消解相关冲突的理论
有学者介绍了就如何调和贸易与人权的紧张关系,西方社会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
(一)“效率优先”论。“效率优先”论直接源自“比较优势”论。在杰克逊教授看来,GATT/WTO体制的目标就是使贸易跨越国界,实现自由化,追求“比较优势”经济理论所描述的利益。通过约束贸易限制的使用,贸易体制可以减少无效率和让市场在没有国家干预下运转,因而增进全球财富。而财富的增加便为人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效率优先”论认为贸易自然会促进人权,反对人为地把人权与贸易挂钩。
(二)“人权优先”论。“人权优先”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对效率、福利等经济性价值排他性地追逐,严重地冲击了国际人权保护体制,强调人权才是目的,贸易等只能是手段;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必须使贸易从属于人权。“人权优先论”者大多主张修订WTO协定,允许国家为了保护人权而例外地使用贸易制裁。豪斯教授就提议在GATT第20条(a)款中增加一公共例外条款以强制实施核心劳工标准。
(三)“例外平衡”论。“例外平衡”论者认为,尽管全球贸易体制和人权体制存在冲突,但前者从一开始就注重协调和后者的冲突,并且通过设定“例外条款”,特别是GATT的“一般例外条款”“即第20条-承认在特定情形下,如果保护人权等价值和贸易价值发生冲突,前者应当优先,以此有效地平衡了两者的冲突。所以迄今没有证据表明WTO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不足以保护人权。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通过讨论认为,经济学家和一些贸易法专家主要坚持“效率优先”论,而绝大多数人权法学者则坚持“人权优先”论,贸易法专家大多崇尚“例外平衡”论。三种理论在有关原则上的重大分歧使他们之间免不了会发生一场论战。但由于各自所固有的缺陷,它们都未能有效地消解贸易与人权间的冲突。
四、关于本议题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为了经济发展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目标要限制或禁止某些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历山大O基斯说:”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环境保护控制某些国际贸易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自由贸易取消所有贸易障碍的愿望。”所以,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表现为下面两种具体的形式: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
当代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贸易自由,减少各种各样的贸易障碍,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要力求扫清各种贸易障碍。但贸易自由化的放任自流则会造成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发达国家利用大国优胜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是建立在对其国内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是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高昂代价换来的,而发达国家却以低于实际资源价格的(即没有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
其次,新一轮环境侵略将使环境安全面临新的威胁,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进行环境侵略(也称生态侵略,生态殖民)。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遭受环境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正是由于贸易自由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整个国际社会都试图在贸易中考虑环境保护,来协调好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体来讲,是在贸易规则中考虑相关环境因素,在环境规则中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规定、限制,甚至禁止一定的国际贸易。这样,环保措施在实现其环境保护目的的同时,对国际贸易必然构成一定的障碍,其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构成的法律障碍
首先是国际法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这类条约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目的,在规定贸易规则的同时考虑了相关环境因素。最为典型的是GATT第20条。其次是国际法中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则。这类规则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规定了影响环境的有关贸易规则。
2.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设置的经济障碍
第一,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某项产品的出口,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税款。第二,绿色壁垒。它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内的环境,人民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根据WTO,GATT的相关规定的条款制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限制和约束国际贸易的隐蔽壁垒。第三,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针对另一国违反国际条约而采取的强制性贸易制裁措施。
3.各国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形成的行政障碍
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会制定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环境管制是指为环保目的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各个国家实施环境管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以保护环境为名,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第二,采用强制性措施,限制或禁止进口,其依据是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不符合本国的环境要求。第三,推行国际标准,即对未达到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第四,政府环境补贴。即政府以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如因经济困难商无力支付污染防治费用)而对厂商进行环境补贴。因此,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制定的环境法规和贸易规则构成了环境管制的法律基础和依据。随着环境贸易政策的增多,环境管制措施日趋多样化,由此引发的贸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一)利益的冲突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不能同时达到是一种表面上的冲突,更深层的冲突是南北国家之问的冲突;是南北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水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上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希望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尽管过量开发自然资源可能破坏环境,但这些国家迫于贫困很难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放弃出口收入。另外,它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环境法规极不健全,环境标准相对低下,且无力支付改善环境状况的高昂费用。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过程,环境污染的一度加剧,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迫使这些国家逐步完善其环境法规,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措施。所以,环境与贸易之问的冲突其实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意识基础上的不同利益的冲突。
(二)规则的冲突
国际上环境与贸易争端日益成为焦点,案例之多,种类之多,是空前的。这里还有一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打规则仗,各种各样的规则为争论的各方所援引。而规则的模糊性、规则的不协调正是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环境标准截然不同(其中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对严格),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发达围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环境保护与追求贸易自由上矛盾更趋尖锐复杂。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保护环境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人趋势,将环保措施纳入到周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中,发达国家的这一行为似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发达国家同时又运用各种规则中的例外规定来为自己辩解,规则的原则性、模糊性为其援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就需要国际社会从全局考虑问题,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以求规则的协调统,减少因规则不协调引起的纠纷,加强规则的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协调
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协调途径:
1.不断完善国际法
首先,赋予发达国家更多的国际义务。根据圈际环境法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赋予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各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存各国之间,丰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个责任的分担不是平均的。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对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物质的生产、排放进行控制,率先采取相关措施,列出时间表,而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额外的资助。所幸的是,这些已经在一些国际性的条约、协定中有所体现,也引起了同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其次,标准的协调。我们应当寻求产品标准的协调。产品标准的高低表明一国在制度选择上是环保优先还是贸易优先。环保优先会阻碍贸易,贸易优先会降低某些国家的环保水平,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产品标准的协调也显得尤为重要。
2.国内法与国际法协
调发展,在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上,除了国际法的完善,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法也应作相应调整,把国际法、多边协议的内容以国内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履行国际义务。保护环境不能以经济”零增长”为代价,应当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重目标,所以要完善环境贸易法规,在环境立法中积极考虑外贸行为,在外贸立法中考虑环境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产业;推广实施ISO14000国际标准;制定和完善外商投资法规:等等。通过这‘系列措施协调好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达到环保水平和贸易自由的共同提高。
3.完善解决争端机制,环境与贸易的冲突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冲突,且这种冲突短时期内不会消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表面目的的不一致和根本目的的一致性,环境与贸易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这两者必然会发生交叉和冲突,并最终协调融为一体,但这个协调过程也是漫长的。所以,现阶段,一旦发生冲突,还是要有相对完备的救济机制,妥善解决环境.贸易纠纷与争端,促使两者走上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地球环境,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经济协调途径: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本国,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积极开发环境无害技术,环保工业产品,实行倾斜扶持政策,发展绿色经济,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等等,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繁荣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其先进技术与经验,争取早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次,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只有本着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思想,各国共同努力,调整现行多边国际贸易制度与多边环境条约之间的关系,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因此发达国家应从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伸出援助之手,使发展中国家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迅速走出生存经济状态,提高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加国际社会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会议,争取与发达国家一起制定公平合理的环境贸易政策,措施,保证其透明度,以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或不利于其本国的环境保护。
最后,尊重各自的国情,区别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冲突在许多场合下,其本质上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作为发达国家,其已经渡过了发展与积累的阶段,在经济上处了二有利地位,因此,在面临环境危机时,对环境问题有更多的倾向性措施,甚至不惜减慢发展的速度。而在发展中国家,其正在进入艰苦的发展阶段,甚至有些国家还在为国民的温饱问题苦苦挣扎,因此生存才是其第~要事,面对环境问题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解决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冲突时,要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实际国情,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
篇4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打造数字化的线上交易平台,突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形式。
综观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新的经营主体正在大量涌现。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每年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注册的新经营主体中,有90%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
贸易规模迅猛增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跨境电商成交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已达15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3096,远高于我国其他贸易交易额的增长水平。预计2014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新兴电商市场成为亮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成交额大幅提升,成为境内众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平台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据艾瑞咨询集团最新的《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16年将达到6.4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5%。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有阿里全球速卖通、敦煌网、兰亭集势、米兰网、易唐网等。这些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无疑将引发境内众多贸易公司和银行业运营模式的巨变。此外,走秀网、海淘城等专销海外商品的网站、海外购物平台的崛起,也将对传统海外代购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电子商务和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从事跨境电商的商户群体也将发生急剧转型,大量传统外贸公司、制造企业和本土品牌供货商蓄势待发,积极准备投身跨境电商市场,跨境电商已成为未来境内跨境贸易的主要模式。
根据运营模式差异,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可分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小宗B2B或C2C、大宗B2B、独立B2C四大类型,未来或将出现O2O或C2B企业。
随着跨境电商政策的完善和新型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模式、信用体系的建立,跨境电商模式将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平台,向交易、营销、支付、物流等综合服务方向转变。运营模式的转变势必带动跨境电商交易额的突飞猛进,确保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持续稳定增长。
政策“破冰” 跨境电商稳步推进
跨境电商是拓展海外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国际形象、扩展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外贸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2013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扶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国六条”;2013年8月出台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和2014年1月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针对零售出口型企业,在海关、质检、税收、外汇、支付和信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法规。
上述政策的制定实施,让政府相关部门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的交易信息真正实现了共享,拓宽了境内消费者通过正规方式购买境外商品的渠道。
2013年12月2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并启动了中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商试点平台,这使近年来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的“海淘”(指跨境网购、代购)行业有了合法身份,全球商家也有了“直邮中国”等面向中国消费者开展个陛化服务的正规渠道。
随着税务结算政策逐步细化,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已从形式深入到企业实际经营之中。更重要的是,相关政策打消了消费者的信任疑虑,完善了信用体系,为跨境电商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预计在未来几年,政策“破冰”后的跨境电商行业将通过上海自贸区,把产品影响力渗透到线上交易的各个环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目前,“跨境通”与“东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上海自贸区首批入驻企业,并获得了在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资格许可。其中“跨境通”将采用自贸区“仓储保税进口”模式,即货物直接从仓库到客户,优化了管理链,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及物流成本,缩小了境内外价格差距。此类电商平台的崛起,将消除或削弱目前“海淘”、海外代购所存在的关税流失、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缺陷。
上海自贸区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未来无疑将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领头羊”。在享受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跨境电商可以自由进出口、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除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
据介绍,在自贸区内,入驻企业可以对产品进行加工、改装、混合、分类、储存、展览等各类操作。对海外卖家而言,今后可以利用自贸区,降低大批量产品的物流、通关等多种交易成本,并通过在线零售开拓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一种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掘金方式。
而对于众多海外中小品牌而言,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繁华背后暗藏“陷阱”
未来跨境电商如何实现规范运作、快速发展?坊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跨境电子商务将逐步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的“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数字化”五大优势特征。政府部门应在政策上做好引导,通过政策支持、简化跨境电商运作流程等方式,促进境内成熟的电商平台走向国际化,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抱团共生。
目前,发展跨境电商的难点在于高效、有序的跨境服务。解决不规范管理、欺诈、违规操作等问题,且不能忽视跨境电商繁华背后所隐藏的“陷阱”。这些问题是跨境电商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出台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跨境电商市场运作,才能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交易信用及规范问题突出,需建立统一标准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网络商务模式,《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安全报告》显示:约有1亿境内在线消费者受虚假信息侵害,被诈骗金额高达150亿元;有能力网购、但不选择网购的消费者中,有80%对网购信用及安全表示担忧。
而相比境内电商,跨境电商的信用体系更加脆弱。由于跨境电商面向的是国际市场,它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所以必须要加快完善信用体系。但各国相关法律不同,目前跨境电商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信用评判标准。面对跨境电商商家信用、商品质量标准尚不统一的市场现状,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相关标准,来制定统一的标准,并加大监管力度。各大电商网站和制造商也应自觉提高检测要求、信用透明度及抽检频次,培养和提高企业信用意识,与政府合作建立规范、完整的认证信用体系,并争取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共同遵守。
支付安全堪忧,需建立监管机制
随着境内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支付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由于跨境支付系统提供的是国际贸易服务,比境内第三方支付系统更为复杂,存在的问题也更多。有关机构或管理部门应及早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并设立专门机构或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对违规者实行严厉惩戒。
跨境电商的主导是跨境消费,而各国和各地区的币种及汇率不同,交易双方很难真正知晓对方的金融状况,因此交易需依赖第三方。加之网上交易具有虚拟性、快速性等特点,网上资金可迅速转移,使其更容易成为非法资金流通的渠道。
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加大与银行的合作,联合银行对其在线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完善跨境消费制度、堵塞操作漏洞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加大注册用户的信息完善监管力度,为境内外交易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使得外汇监管部门对网上跨境外汇收支情况及资金的流向有一个准确的统计。
跨境物流难度大,需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
跨境物流相对于境内物流更复杂,在跨境存储、运输、关税等方面,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高,会严重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此,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国际物流体系。例如,通过远地仓(海外仓)、保税虚拟仓、直航货机、绿色通关渠道以及海外保税工厂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跨境电商的交易成本。
当然,这需要政策的支持、电商网站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其次,针对国内物流企业科技化程度不高所导致低效的物流管理和低水平的服务的情况,应该鼓励跨境物流公司引入更加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速度,构建高效物流管理体系,加速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变。
价格之战不可避免,需优化供应链系统
跨境电商由于门槛低,在非个性商品领域,境内卖家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跨境商务在迅速密集发展的同时,价格战会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管理成本低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主导者。进而出现巨头垄断跨境电商的局面。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平台之间竞争的核心将是供应链的竞争。因此要倡导“全球网商供应链”理念,突破贸易平台的传统经营方式,让各个交易环节最终形成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有机整体,能够有序、有效地整合物流、资金、商品等全面的交易国际流通资源,形成更加高效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是跨境电商走向成功的关键。
非统一大市场的“软肋”,形成统一趋势隐现
跨市场、跨国境、跨海关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效率,增加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未来,成熟的大电商平台,只能存在于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内。在欧盟、“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区”可以开展跨境B2C的今天,如果国与国之间没有统一大市场,没有统一海关监管等条件,跨境电商就不能完全实现。
篇5
[关键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洋山港区;岸上福利设施;船员服务
0 前言
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权利法案”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13年8月20日生效实施,这意味着《公约》规定的船舶所有人和缔约国关于船员权益保障方面的义务需要得到切实履行,《公约》也将成为船旗国监督检查(FSC)和港口国监督检查(PSC)的依据和重点。在关于如何完善和实现FSC和PSC对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等船上福利保障措施的要求方面,国内不少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较多探讨,而在关于如何实现《公约》对船员岸上福利设施的要求方面,鲜有进行研究。洋山深水港区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获国务院原则性批准的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三大区块之一。在此背景下,选取洋山港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借鉴国外一些著名港口在船员岸上福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功做法,从履约角度对洋山港区船员岸上福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在中长期内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则显得很有必要。
1 《公约》关于船员岸上福利设施
的要求
《公约》在规则4.4中规定:“各成员国应确保如果存在岸上福利设施,应易于供船员使用。成员国还应促进在指定的港口发展本守则中所列的福利设施,为挂靠其港口的船舶上的海员提供充分的福利设施与服务。”其中列明的福利和娱乐设施包括:“必要的会议室和娱乐室、运动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教育设施以及凡适当时举行宗教仪式和个人咨询的设施。”
此外,《公约》强调,在需要的港口,应有适合于海员的旅馆或招待所、海员俱乐部等设施,并在可能时,位于周边环境良好的区域,避开紧靠码头的位置;《公约》还提出,应在港口、地区和国家层次上成立福利委员会,经常性地审查福利设施和服务,以保证其适应因海运业技术、运营和其他方面发展所带来的海员需求的改变;《公约》同时建议,福利设施资金的来源可包括公共基金拨款,航运征税或其他专项收费,船舶所有人、船员或其组织自愿捐款以及其他渠道的自愿捐款。
2 国外著名港口船员岸上福利设施建设现状
2.1 安特卫普港
安特卫普港是欧洲第二大港,也是自中世纪以来世界贸易中不可或缺的枢纽港。挂靠该港口的船舶每周不少于300艘次,可抵达800个目的地,港口每年的国际海运吞吐量达1.86亿t。几个世纪以来,安特卫普港总面积已扩大至13057hm2,为全球之最。港区内公路长度达409 km,铁轨长度达1061km,管道长度和码头长度分别为350km和157km。此外,港区内拥有6座船闸、21座桥梁和30座港池。
安特卫普港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出色的硬件设施为客户提供了世界最大的海运通道;另一方面,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船员岸上福利设施,码头旅馆、酒店、餐厅等一应俱全,港区内提供免费无线上网及互联网接入服务,其APCS网络系统可以提供公司与政府、公司与公司、政府与政府间畅通无阻的数据交换服务。此外,邮轮可以停泊在市中心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给中心城区带来数以万计的游客,海员和各地游客可以选择参加高桅帆船赛和法兰德斯港口日等港动,也可以选择港区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MAS博物馆等名胜古迹了解安特卫普港的历史和现状。
2.2 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一大港,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其港区面积为10556h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5257hm2,基础设施和水域面积5299hm2。鹿特丹港港口岸线长度40km,码头长度89km,总泊位656个,是500多条航线的船籍港和停靠港,通往全球千余个港口,货运量占荷兰全国的78%。鹿特丹港既是欧洲最大的原油、石油产品、谷物等散货转运港口,又是世界第六大集装箱转运港口,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
鹿特丹港区内交通十分发达,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各类船舶供海员去市区的餐馆、酒家、快餐店进行消费和休闲娱乐;港区内通信设施也十分发达,对外联络颇为方便。
2.3 釜山港
釜山港是韩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韩国海上进出口货物的年增长率达20%左右,几乎全部由釜山港进出。该港的集装箱码头起着骨干作用,有大型龙门式集装箱装卸桥,码头面积达63万m2,其中集装箱堆场面积达38万m2。码头每年停靠约2000艘集装箱船,可同时为4艘载质量5万t的大型集装箱船进行装卸作业。
在岸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方面,据釜山港官方网站显示信息,釜山市拟与跨国游艇运营公司SUTL集团合作,在北港改造地区内建设规模和水平世界一流的游艇设施。此外,釜山市还将促进包括水营湾填埋地内奥运游艇赛场、江西区生态三角洲城内游艇设施、海运台和白云浦等地中小型游艇设施在内的各种海洋休闲设备的建设。这些游艇设施将为海员和游客提供享受游艇、风帆冲浪等海洋体育活动的场所,大幅提升釜山的海洋品牌。
3 洋山港区船员岸上福利设施的现状和不足
洋山港区工程规划至2020年建设码头深水岸线总长超过10km,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3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300万TEU以上。目前已建成的洋山深水港区一期、二期、三期共有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六、七代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TEU,陆域面积约1.7km2。如果洋山四期7个泊位能在2015年底投入运营,届时洋山深水港区将有23个集装箱泊位。据报道,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7.36亿t(同比增长1.1%)和3 252.9万TEU(同比增长2.5%),两项指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洋山港区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5.04万TEU,占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的43.5%,与外高桥并列为上海的两大主力港区。
笔者对2013年1—7月份挂靠洋山港区的外籍船舶进出港动态和内支线船舶进出港签证情况进行统计:平均每月靠泊洋山港区的外籍船舶约450艘次,平均在港时间约12h;内支线集装箱船舶约790艘次,平均在港时间约8h(包括在锚地等待时间)。而洋山港区现有的岸上福利设施除港口公安办公大楼旁边一家提供食宿的酒店外,再无其他可供船员上岸休闲娱乐的福利设施。
此外,洋山深水港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集装箱码头,通过全长约32.5km的跨海大桥与内陆相连,距离远且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使得到港船员去市中心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几乎不可能。这不符合即将生效实施的《公约》的要求,也与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软环境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4 建议措施
笔者通过日常PSC检查工作中对一些到港外籍船员的问卷调查,以及与港航、码头企业的座谈,了解到船员在洋山港区岸上福利设施方面存在很大需求,从而听取和搜集了一些相关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洋山港区船员岸上福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和不足,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和探索:
(1)完善港区内通信设施,包括在岸上设立一些能够拨打国际长途电话的电话亭和有国际长途电话卡售卖的便利店,提供港区免费无线上网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也可以考虑开发一套网络软件系统,便于船岸之间、船船之间和岸岸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2)设立一些特色商店,满足船员到港后上岸购物的需求。通过对一些远洋海员的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大多数远洋海员特别是亚洲海员到港后都有上岸购买生活必需品及为家人和朋友购买当地特产的习惯,所以可以考虑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设立一些售卖上海及江浙地区特色商品的小店,以满足各国海员的购物需求。
(3)出于对洋山港区土地资源有限的考虑,可以先行设立一些小型酒吧、旅馆、会议室、游泳馆、健身房等福利设施来满足船舶到港后各国船员休闲娱乐的需求。通过调查研究,笔者了解到世界上一些著名港口都设有此类休闲娱乐设施,且欧洲船员都有去酒吧或健身房进行娱乐休闲的习惯。
(4)设立港区岸上航运咨询及培训服务机构,如航运法律法规咨询、航运政策咨询、航运实务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等。通过咨询和培训机构为到港船舶及船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洋山港区发展自由贸易区提供信息、决策服务。
(5)完善港通设施,方便船员上岸休闲。目前,洋山港区缺少基本的公共交通设施,一些船舶都是自己开车到港口大门后通过保安值班室联系码头交通工具进入,而一些船员要想外出办理签证业务等只能从泊位步行至港口大门后再叫车出行。考虑到港口安全需求,可以借鉴国外港口的成功经验,发展港区内免费交通车(shuttlebus),海员有外出需求时只需在船舷旁告知桥吊操作和装卸作业的工头,由工头通过对讲机呼叫保安值班室,就有免费交通车至船舷旁接海员到港口大门;而在港口大门外的港区范围内,则可以考虑发展有轨电车、出租车等综合交通网络系统。
(6)设立必要的医疗救助设施。《公约》要求用于治疗海员的岸上医疗设施应充分符合其目的,使海员在港口患病或受伤时能及时得到门诊或住院治疗。考虑到洋山港区远离市区且交通不便,建议在港区内设立类似社区卫生院的设施,提供应急救助和医疗指导,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与远程医疗资源的沟通和联系。
(7)从长远来看,可以对国内外成功运营的海员俱乐部进行考察,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为洋山港区成立国际海员俱乐部提供参考,通过资源整合为海员提供衣、食、住、行服务,以及参加宗教仪式和进行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篇6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这些失衡的必然结果,也使得这些缺陷暴露无遗。西方国家过度消费,政府举债度日;美国滥用其铸币权,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动摇;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断增高,热钱到处流窜,导致全球资产泡沫;国际自由贸易秩序,正被区域白贸板块逐步侵蚀。
对西方来说,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重建国家权力秩序?西方花了很长的历史时间,确立了对产业资本主义的监管体制。现在需要多少年来确立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资本主义和制造业资本主义的监管体制呢?建立政府对企业的规制,首先需要强大的政府,但是在大众民主下,又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政府呢?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由谁来监管强大的资本力量呢?也就是说,西方经济体要达到内部各自经济体的平衡很不容易,更何况说是国际经济的平衡了。对西方的失望,使得很多人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包括“金砖国家”(巴西、俄国、印度、南非和中国)。
以“金砖国家”为主体的非西方国家的崛起,的确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波全球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国际经济现象。不过,和西方相比,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模和总量还是比较小。在这方面,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都一样:即使有实际能力,也缺失有效的工具来拯救世界经济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中,相比较而言,只有中国有能力在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承担国际责任,去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在过去的几年,不仅自己维持了高速经济增长,在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也不可否认,这一过程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结构失衡,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失衡、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失衡、生产性投资和社会性投资的失衡、投资和消费的失衡等。“丝绸之路”的意义,就在于在帮助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同时,实现中国本身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再平衡的目标及如何实现再平衡。客观地说,西方也需要中国在平衡世界经济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国政府掌握了巨大则‘富的情况下,西方都在盯着中国政府手中的钱。中国需要去帮助西方平衡经济吗?的确,2008年危机发生之后,无论是西力还是中国,有人就提出要推行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对西力经济实行拯救。
中国拯救西方,即使有可能,也会是最大的战略失误。对西方实行“马歇尔计划”,只是那些对残酷的国际政治现实无知的人天真的想法。尽管西方需要中国,但是只要西方内心消除不了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西方所需要的就只是中国的支票。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中国越来越成为西方所认定的“竞争者”,甚至“敌人’。在今后很长历史时问里,随着中国的继续崛起,西方的这种认知不仅不会减弱,而且会越来越高。中国所面临的来自西方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篇7
对于公有制经济的提法更趋强硬,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尽管也提到了,但是相比“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力度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实现公报提出的“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是一个非常难解的谜题。
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对于激发中国经济整体活力殊为重要,尽管此处仍未破题,甚至有可能出现新的“国进民退”现象,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领域,确实出现了值得投资者和企业家关注的新机会。
其一是文化领域。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笔者认为文化产业最大的瓶颈是内容方面,这既与创新创造力有关,也受制于意识形态限制。预计在打造多层次的文化市场体系方面将会适当放开,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而内容方面可能加大监管。
其二是环保产业。首次明确了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意味着将对高污染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即建立环境资源交易市场,消费环境资源要付出额外代价,推动企业通过污染治理降低成本甚至从中获利。这将进一步激发各类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使用。
其三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带来的投资机会。要改变目前的管理型政府为法治和服务型政府,需要的不只是观念转变,更应是方法、工具和手段的革新。政府机构需要更透明、行动更有效率,因此必须借助电子、信息、网络等新技术,预计TMT相关产业在政府转变职能、管理手段更新换代方面有更多商业机会。
其四是新兴城镇化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土地流转和农村城市统一土地市场呼之欲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要素市场趋向活跃。促进双向流动和相互融合,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活力。这将为从消费、物流、房地产、交通、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部门带来想象空间。
其五是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自贸区是另一种改革突破形式,不是一个地区的特例或专利,而是为了复制和推广到尽可能大的地域。从中央高层频繁前往甘肃等西部边远省份调研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沿边开放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点主题,中国将迎来以对外开放为主线的西部开发战略。
其六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弊病深重的教育领域如何改革,可能会比医药卫生改革还要更困难更艰巨。但不管推进效果如何,健全创业机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创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号召层面,创业的加速器、孵化器等配套措施应该更加市场化,政府应该从创业引导活动中退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创业制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为创业提供恒久的动力源。
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转型;互利共赢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58-03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一带一战略的内涵
2013年9月7日,在外访东南亚、中亚地区时,为使我国与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国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共同发展而提出来的一个战略。所谓“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一路”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主要包括北线、南线、中线、中心线,本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实现资源的互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处于开放、发展、竞争的潮流之中,世界各国都在抓住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加速本国的发展步伐,以求在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上处于世界各民族的上游。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政策顺应世界发展合作的大潮流,也符合参与国家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表明了各国人民希望普惠、共赢的美好愿望。诚然,“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参与各国的长远利益,是局部地区加强经济互通积极探索的新模式,为世界各民族的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借鉴,增添了正能量。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
1.有利于过剩产品出口。投资、消费、出口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近乎10%,投资与出口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到来,席卷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其经济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各国消费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疲软之势,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也出现冲击。毫不例外,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都出现过剩的情况,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我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有效路径,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也推动我国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
我国政府人T也表示,为避免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政府加大了投资建设的力度,希望经济能够在世界各国经济低迷之时,呈现出一片绿色的希望之光,使经济仍保持增长之势,缓和国内矛盾的凸显。投资的推动是使企业仍正常运作,拉动了就业,避免了由于就业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但是因为人们群众的购买了比较低,也造成了产品过剩的问题。这时,在国际上寻找新的市场就成为了消化产品过剩的必要需求,恰好经济处于弱势的第三世界和一些新兴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备、产品需求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我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把国内的饱和产品转移到国外,实现需求与供应的平衡,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不论对于我国还是沿线参与国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平台,各国参与者在合作中获取自己的需求,这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有利的。
2.有利于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塑。自20世纪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开放窗口和试验田,早已率先发展,其经济水平远远超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中西由此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此西部地区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彰显,改变了对外开放处于劣势地位的局面,也加强了同西部各国的经济联系,互通有无。当然,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给东部沿海城市又增加了经济腾飞的砝码,沿海城市的港口枢纽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这一战略从东部和西部两个方向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这无疑有利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塑,西部地区可以抓住这次发展契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推进,还有利于我国形成两翼带动中部发展之势,就像鸟的两翼不停地扇动,可以翱翔于天空之上一样。最终,形成东西共发展、海陆交辉映的新的开放格局,区域发展的差距也会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呈现东中西各展所长发展经济的局势。
3.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平崛起。从深层次的角度剖析问题,“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仅促进了我国国内过剩产品的外输,还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能源问题,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没有能源做保障,经济发展就是建立在沙滩的基础上。另外,还有利于强化我国的安全,使我国从海陆两方向都有向外延伸,一条道路的开通就等于给国家安全穿上了一件外衣。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也在公众场合公开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保障了我国能源供应的渠道,更对我国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因为当前我国国内能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有将近一半的能源需要从外国进口,假如只有一条渠道进口能源,和平时期没有太大妨碍,战争关键时期难免出现能源危机。因此,强力推进“一带一路”,即表明了我国想要和平发展并且维护和平发展的心愿,想要同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心愿,允许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搭乘中国发展之路上的便车的心胸,经济的发展保障了能源引擎。
4.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区域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的一次新尝试,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考,它旨在促进区域之间资源的有效流通,在经济之路上实现互帮互助。这一合作模式充分考虑了各个国家的利益,回避了既有区域合作模式存在弊端,因而可以从实际上真正地实现互利共赢,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各国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能从中获取实质性的利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是扭转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路径,有利于应对来自美国发出的经济战略挑战,寻找地域性的战略伙伴。我国政府人员也表示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各国都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帮助其他国家从危机的影响中顺利走出,重新恢复经济的增长力,这是我国爱好和平乐于助人的精神的诉求,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自己大国责任的体现。
二、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状况
自20世纪实施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数字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无论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经济增速都得到了世界一致的认同。现今,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我国又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收入仍有待提高,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幸福指数有待进一步增长。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也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但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此时生态多样化问题、温室效应问题、水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考虑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金融危机波及几乎所有国家,整个国际市场都受其影响而动荡不安,大部分国家经济都处于停滞状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难以维持,新兴的技术服务产业更是深受冲击,我国在此处境之中也是难免会受到影响。回头看国内发展形势,为了减少国外环境的波及,一些地区采取保护政策,产品过剩问题更加明显,由于内需消耗不了增长的产品,就需要大量的出口以维持产出与消费的平衡。所以,我国经济实现稳定而迅速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现阶段加快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如果我国经济增长停滞就会突发各种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缓和要靠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自然会推动物价的上涨,物价的上涨削弱了人们群众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购买,而这种无人购买不是不需要而是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撑。因此,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压力下实现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困难之中找到方法继续前进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倘若我国无法在这个关键时期顺利实现经济的转型,我国的经济将会面临崩溃的危险,隐藏的社会性问题也会被慢慢激化,倘若我国可以在这个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那么我国就会在国际当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可以顺利度过危机,迎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瓶颈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形势所迫。但是想要实现经济的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下面就具w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第一,观念陈旧。现阶段,由于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经济增长值的追逐当中,忽视经济片面增长所引发的问题。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各地方政府大力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关注本省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就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发展经济就是单纯地把经济速度的增长值提上去。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各地区纷纷热衷于提升本地区的总产总值,以求在评比中获得先进的荣誉称号。这就导致了评比各地区先进还是落后的指标仅仅以生产总值的数字为依据,各个地区比数量、比规模之风开始盛行,忽略了本应随着经济增长也应提高的其他方面。以生产总值论天下的错误观念,在政府要求经济硬性增长的规定下越演越烈,有的地区甚至把生产总值增长的数字作为考核业务的标准,直接关系到业绩的好坏,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无疑是经济模式转变首先需要突破的思想瓶颈。
第二,体制障碍。要想实现经济转型需要克服的又一个瓶颈是经济体制,如果体制不转变经济转型就很难真正实现。其一,当前我国国内生产产品要求达到的合格指标相对较低,产品更新换代也存在许多困难,是我国的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其二,资源分配不合理,确切的来讲是社会内的整体资源无法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一些占据优势地位的垄断企业控制了主要资源,致使市场调节作用发生瘫痪,市场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就很难实现转型。其三,再分配的税收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使直接税与间接税处于平衡的比例状态,而我国的现状是间接税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就给产值高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因为这样政府才可以增加税收,提高财政收入,也提高了生产总值。因此,现阶段存在的这种无形之中鼓励高产值、重工业这种体制也是经济转型面临的又一障碍。
第三,增长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促进经济增长的马车以均衡的比例存在时,经济才处于一种健康持续的发展状态,而当前的情况却是我国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依赖投资和出口,依靠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对外产品输出刺激经济增长,消费在其中一直属于一个短板,假如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调整,经济发展就可能会失衡。另外,房地产在当今社会属于热门产业,其中也可以获取不菲之利,这就使社会上一些人醉心于房地产的投资,把集中的资金完全投入房地产领域,期待赢得更多的价值增值。因此,我国现阶段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不合理的,经济的产业结构又都集中于房地产这一利润高风险大的领域。要实现现阶段经济顺利转型就必须突破结构不合理的困境。
第四,缺少创新。创新是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常提及的一个名词,文化传承上需要创新传播途径,科技领域更是要创新思路,才能实现新突破,政治上创新新平台以拓宽交流空间,那么在经济上也要创新方法,才能在角逐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赢得经济上的主动权。总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能否在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与挑战中提升,创新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然我国一直以来在各个领域也都把创新抬到了至高地位,一直倡导培养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但是在实际发展步伐中,创新速度还无法满足现阶段经济转型的需要。为什么说经济转型需要创新速度的跟进呢?因为创新伴随的是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必然是经济增长与科技转化为实际利润的速度,如果经济能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那么经济转型就拥有了经济基础,也避免了转型过程中可能爆发的社会问题。近些年,我国也在如何实现经济创新增长方面做了努力,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创新的动力推动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要实现现阶段经济顺利转型需要进一步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经济增长点、创新结构等,用新的思路开拓新的天地。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实现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区域合作与互通。“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包含着“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层次的内涵,因此我们应积极从这五个层次推动沿线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其一,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平等谈判,签订相关贸易协定,尽可能多地实现双方或多方在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为经济转型打下政策基础。其二,加强基础设施的交流互通,充分发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把我国的高铁建设伸向国外。其三,有了基础设施做保障,在交通保障的前提下加强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互通资源、人才、技术等,实现互帮互助的共同发展格局。其四,发挥人民币在国际化贸易、投资清算中便利化的优势,积极搭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供应链。其五,积极推进沿线国家互免签证政策,方便沿线各国人员往来。
第二,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如若能够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产品的无障碍流通,无疑为经济转型提供巨大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呢?首先,实施高标准的开放性政策,取消限制外资投资保护本地区企业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各领域全面开放。其次,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在投资保护、贸易救济、海关手续、技术壁垒等领域完善制度安排,建设起一套不仅仅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潮流的制度,这一套制度也能切实保证各国在合作中的实质利益。
第三,立足重点领域扩大区域合作。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离不开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首先,应加强同日本与韩国的合作,因为三国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趋同性和互补性,加强同日韩的交流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三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深化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争取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占据优势地位。再次,加快同澳大利亚的合作步伐,通过谈判深化同其各领域的交流,以提升我国在澳洲地区的影响力。当然,扩大区域合作应当立足于重点领域。比如能源资源领域,推进与中亚、沙特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的合作,保障我国能源供应。比如提升中欧合作水平,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在金融、航天、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下,双方更要加强合作,全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第四,提升沿线地区贸易投资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善,具备了外资投资转向内陆的基础条件,因此我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提高贸易的质量与数量。其一,适当采取差别化外贸倾斜政策和技术倾斜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向内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即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可以放松政策或给予优惠政策;其二,加工贸易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促使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其三,鼓励内陆沿边企业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
⒖嘉南祝
[1] 何昊,陈炫任.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北方经贸,2015,(7).
[2] 周俊生.“一带一路”:新思路,新机遇[J].金融博览,2014,.(24).
[3] 郭芳,谢玮.“一带一路”: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J].中国经济周刊,2014,(32).
[4] 郑志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7).
篇9
加工贸易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贸易方式,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墨西哥为吸引美国投资,解决就业,发展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边界工业计划”,直至现在仍然对加工原料和零部件实施进口税减免政策;泰国自60年代开始实施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和对外出口,并随着经济增长不断调整加工贸易优惠政策,以达到解决就业、地区平衡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发展高科技、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目的;越南自90年代起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区,并不断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以适应对外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提出“主动、有选择、有重心、有重点、注重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引资政策;二战后,日本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加工贸易”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于8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劳工成本的提高,开始鼓励境外加工业务。纵观开展加工贸易的国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加工贸易的开展,并随着经济增长不断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不同的是,日本境外加工贸易和跨国经营业务早已大大超过国内加工贸易业务,而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等也已进行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转移,境外加工贸易非常发达。
纵观西方学者之研究,他们主要是从出口加工区和产业内贸易角度涉及对加工贸易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加工贸易是一种新的贸易方式,是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发展的结果,是相关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体现(BashirA.Qasrni,2001;DanielM.Bernhofen,1999;HowardChao,2003)。有的学者认为,加工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解决就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升级(JayBarney,1996;YenerKandogan,2003;PerterJ.Lloyd,2004;JackeCukrowski,2003)。有的学者进一步研究了技术溢出效应的途径是示范效应、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
我国自1978年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监管条例和管理办法,使加工贸易在我国迅速发展。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调整这些政策、条例和办法。其中,针对1985年开始的出口退税政策,国家先后于1994年、1996年、1997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进行多次调整,最后一次的2006年调整,剑指所谓“两高一资”,旨在优化出口结构、保护资源与环境、改善贸易平衡、减少贸易摩擦、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政策调整必然对占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但此次调整的积极作用体现何处及会有多大,各位专家说法不一:张燕生认为,此次调整仍属结构性微调,且更具针对性;梅新育认为,此次调整对贸易顺差只能缓解但不能改变方向;刘尚希认为,此次调整主要的直接原因是2006年能耗指标没有达到;沈丹阳认为,下调会使出口增速减缓;杨志勇认为,此次调整对中长期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意义;隆国强认为,汇率手段优于退税下调,因会导致国货复进口。至于关于此次调整对加工贸易及其转型升级的影响,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并无专门研究。当然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众多因素,仅靠一项优惠政策调整很难达到目的。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般途径及政策调整的研究。张蕴如(2001)提出鼓励加工贸易向高科技产业突围,依此提升开放式产业结构;张燕生(2003)提出为达到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向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并举的进料加工阶段转变,必须引进高技术含量的制造环节并提高全球配套生产能力;隆国强(2006)探讨了从提升国际生产价值链位置、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延长企业加工链条、企业进入服务环节、发展本土跨国公司等方面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并提出从政策上促使加工贸易的中西部梯度转移;张旭宏(2005)提出要引进更高技术、实施产业聚集与配套、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价值链、培育自创品牌。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专门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很少,仅有苏桂富、刘德学、陶晓慧、付丹、卜国勤等(2005)从全球生产网络角度,研究了知识转移扩散机制、研发扩散与合作机制以及学习机制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系,这实际是研究了企业层面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机制,这一研究是国内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的重大突破。本文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综合体现于企业、产业、地区多个层面,本文将从这一认识出发描绘简单的总体框架体系,详细的描述有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二、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
机制是一种事物或现象中的各个因素的组合结构、相互作用方式和过程。我们研究市场机制是研究构成市场的各要素的组合结构、相互作用方式和过程是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研究经济机制,是研究构成国民经济各要素的组合结构、相互作用方式与过程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同样我们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是研究转型升级中的各要素的组合结构、相互作用方式和过程是如何提高相关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因而,我们只有基于提升竞争力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才能真正揭示其内在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
1、企业层面的转型升级机制
从字面来看,转型升级分为两方面,即转型和升级。转型是横向跨越,而升级是纵向跳跃。对于企业来说,加工贸易的转型,意味着由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承接OEM业务的企业转向承接ODM业务的企业,甚至是转向含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的企业,由单纯加工制造企业向营销及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工贸易的升级,意味着企业由承接产品价值链低段业务环节向承接价值链高段业务环节提升,最终提升为一个能有自己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能将价值链低端加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生产的企业,而自己专注于技术的开发、产品的更新、品牌的运营、服务的开展等环节。因而实际来看,对企业来说,不管是加工贸易的转型还是升级,是同途同归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企业在同业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过程。显然,一个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也许它比处于同一地位的其他企业更具竞争力,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只有处于价值链最高端的企业才最具竞争力,因为它领先着行业技术,掌握着行业标准,因而其盈利也会最大。利益总是与地位相辅相成的,尽管一个行业只有有限的领先者,或者说不可能任何企业都在价值链的高端,但这丝毫不会消除企业为提高行业地位而奋进的欲望,正像人人都有追求自身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一样。因而追求行业更高地位及自身更大利益,是企业重视加工贸易业务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而加工贸易的性质又决定了这种转型升级的可能性,或者说加工贸易本身包含了转型升级的机制。刘德学、付丹、卜国勤的“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企业能力提升”图示①对这一机制的描述较为清楚。这一机制就是在加工贸易的“大进大出”及中外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海外企业对各种有型的设备、物料、技术资料等和无形的经验、文化、程序、方法有意无意传递给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同时国内企业有意无意学习、吸纳改进、提升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机制运行过程中,企业基础与努力程度、政府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源禀赋,这三个因素直接左右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及其转型升级的轨迹。如果我们的企业在领导者素质、经营理念、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与步骤以及企业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政府相关政策不完善或不配套,如果我们不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很难实现。
2、行业层面的转型升级机制
行业层面的转型即指加工贸易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同时可能进入制造型服务行业;升级则是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内,总体来看多数企业由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并进一步延长价值链进入服务领域,同时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及行业的产生并不断升级。因而,现实中行业层面的转型与升级也是同途同归的过程,同时它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表现与结果。行业层面的转型升级机制是指,由加工贸易所导致的在行业内及行业间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的综合作用及过程。加工贸易企业在中外合作过程中,必然从海外合作企业及相关人员那里大量接触和学到了各种技术和知识,海外企业及相关合作人员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学习标杆、模仿对象和赶超目标,在管理人员和一般劳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再加上企业上下游的业务联系,必然使知识和技术溢出到整个行业甚至是相关行业,进而推动了行业及相关配套行业的转型升级,使整个行业竞争力提高。当然,这一机制的运行是否会真正使加工贸易沿着计划的方向发展,也是取决于我国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整体基础状况、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及社会经济条件。
3、地区层面的转型升级
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并成为地区特征。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本身具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这种压力机制的来源就是沿海地区劳工成本的急剧提高,它们需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而下面几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成为可能:(1)当前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在其中,跨国公司处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主体地位,它们处于价值链的最高端,拥有核心技术与强势品牌,为发挥全球各地区的优势,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建立自己控制的子公司,或发展战略联盟等形式,将大量业务外包给具有生产优势的地区和企业,或与一些地区和企业合作研发与生产,这其中不乏有大量高端业务的存在。这为我国相关企业承接较高端加工业务环节提供了市场机会。(2)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基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在商业理念与商业文化、基础设施、人才素质、企业技术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拥有与海外企业长期合作的经验,已具备了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开展高端业务生产与服务的能力。(3)我国中西部条件。我国中西部资源丰富、劳工成本相对较低,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实施的开发与振兴政策及其自身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中西部有条件和能力承接沿海地区所转移的产业及较低端加工贸易业务。(4)中国与发展中的落后国家的良好经贸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例如中非关系的发展,为中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区位优势。当然,地区层面加工贸易业务的转型升级也要以企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为基础,同时国家的政策是推动地区层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持体系
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对外出口结构急需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改变。近十年来,由于加工贸易规模一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且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所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世界制造商”。因而加工贸易的转形升级,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工贸易虽然拥有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但政府与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加速转型升级进程的重要因素。
1、国家必须要明确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定位和总目标
加工贸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然是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战略之一,它有利于保证我国劳动力就业和某些优势的发挥。但也必须明确,加工贸易不管对我国沿海地区,还是对整个我国来说,都是增强企业、产业、地区和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手段,因而,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定位是提高企业、产业、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一总目标所必需的。
2、必须建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总体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以提高企业、产业、地区和国家竞争力为目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引资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保险政策、外汇政策等以及相关的行政制度、程序和法规条例。同时,要使这些政策和制度协调统一。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 贸易出口 出口结构
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与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与南北两端临近省份相比,福建还有很大差距,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辜负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美名”。因此,如何提高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促进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就成为了全省上下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福建经济的不断发展,福建对外贸易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福建省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
据福州海关统计,2012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55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出口978.4 亿美元,增长5.4%;进口580.9 亿美元,增长14.6%。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位列全国第7、第6、第8位,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7.5亿美元。 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增长6.2%;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0.9%;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838.2亿美元,增长7.7%。 由此可见,在201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福建对外贸易仍能取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一般贸易比重较大
一般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主要形式,与加工贸易不同,一般贸易的自主性更强,技术水平也往往更高。随着福建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一般贸易业逐渐取代加工贸易成为福建对外贸易的主体。2012年,福建省一般贸易进出口1058亿美元,增长13.2%,占同期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7.9%;加工贸易进出口410.9亿美元,增长0.8%,占对外贸易总值的26.4%。同期,全国一般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为52%,广东省一般贸易比重为53.9%。由此可见,从贸易类型的角度来看,一般贸易在福建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较大,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贸易伙伴分布较为均匀
从贸易伙伴的角度来看,2012年美国、欧盟、东盟分列福建对外贸易的三大贸易伙伴,但三者之间的差距较小,与后几位的贸易伙伴相比领先幅度也不是很大。据福州海关统计,2012年,福建省对美国进出口226.1亿美元,下降0.5%;对欧盟进出口217.5亿美元,下降9.9%;对东盟进出口215.4亿美元,增长17.6%;对台湾进出口119.6亿美元,增长3%;对沙特阿拉伯进出口97.2亿美元,增长1.3倍;对日本进出口96.7亿美元,下降3.6%。从数据分析上来看,美国与欧盟虽然是福建对外贸易最大的两个合作伙伴,但在2012年,福建与欧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对欧贸易下降较为明显;而同时,福建对东盟、沙特等地区的贸易却呈快速发展之势,极大地扩展了福建对外贸易的空间,减少了由于对外贸易伙伴过于集中而导致的贸易风险。
二、福建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福建省的对外贸易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并稳居全国对外贸易的前十大省份。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其在贸易总量、贸易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一)贸易出口增长乏力
从2012年福建对外贸易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当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为8.6%,其中出口增长5.4%,进口增长14.6%,进口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出口方向的增长速度。同时,在福建对外贸易的主体一般贸易方面,其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26.5%,进口增速也要远远超过出口增速。由此可以发现,当前福建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贸易出口增长较为乏力。出口贸易增速的降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福建对外贸易的顺差,促进福建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出口增长乏力将成为阻碍福建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出口产品结构竞争力不足
出口产品的结构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标志。从福建地区的情况来看,201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354.2亿美元,增长3.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0.1亿美元,增长2.1%;服装出口138亿美元,增长12%;鞋出口98.8亿美元,增长11%;农产品出口75.6亿美元,增长9.8%;家具出口38.8亿美元,增长14.6%;箱包出口27.3亿美元,下降10.7%;花岗岩石材出口22.3亿美元,增长4.6%。从中可以发现,虽然机电产品仍为福建对外出口的主体,占全省对外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仍然较低,且增长幅度下降明显,全年增长仅为2.1%。同时,与机电、高新基础产品的缓慢增长相比,传统的服装、鞋类、家居与农产品出口却呈现大幅上涨的势头,四者加在一起比重也达到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传统产业在福建对外出口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结构存在很大不足。
(三)地域分布不平衡
地域分布不平衡是福建对外贸易发展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厦门、福州、泉州三市是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据统计,2012年,厦门市实现贸易进出口744.9亿美元,增长6.2%,占同期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7.8%;福州市实现贸易进出口310.6亿美元,下降10.3%,占全省比重的19.9%;泉州市实现贸易进出口250.8亿美元,增长47%,占全省比重的16.1%,三市合在一起其对外贸易的比重约占全身对外贸易的84%,而其余6市仅占总量的16%,与泉州一市比例相当。由此可见,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分布存在着很大不平衡。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也是与各市之间不同的开放程度有关,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市的开放水平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其对外贸易的水平也居于省内领先地位。
三、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一)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从短期内来看,全球经济形势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欧洲经济表现仍然低迷;美国经济虽然受货币刺激计划作用出现一定好转,但基础并不稳定;新兴国家经济增速下降,国内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福建对外贸易仍将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对美、对欧贸易增长空间较小,甚至可能连续出现负增长情况;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地区的贸易仍会保持较为快速的发展势头,但增速可能出现一定下降。
从长期来看,随着福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其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将得到很大改善,这将从根本上奠定福建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体将很有可能率先摆脱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霾,进而从需求上拉动福建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福建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形势较为向好。
(二)促进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促进福建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要立足自身,从加强自身经济建设,提高自身贸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相关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当前,福建对外贸易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贸易出口增长乏力,其中固然有全球经济不景气,外部需求萎缩的不利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福建对外贸易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对外贸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因此,加快福建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就成为了促进福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自我掌握能力,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与不可替代性。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吸引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前来投资,通过新兴产业的崛起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战略支撑。要对传统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布局,部分产能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向内陆地区或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并利用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发展产业内贸易。
2、多角度开展贸易合作,扩展对外贸易空间
从近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较为有限,其稳定性也存在不足。因此,对福建而言,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地区的贸易联系,对于扩展福建对外贸易空间,拉动对外贸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加强与东盟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时机,全方位推进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保持对东盟贸易快速发展的势头;要努力发展与拉美地区、非洲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利用福建在服装、纺织、机电等产业上的优势,与拉美、非洲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扩展福建地区在拉美、非洲地区的贸易空间。要以沙特、印度等国为突破口,扩大与中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合作领域,其中,特别需要加强的是出口贸易建设,着力改变当前福建对上述地区贸易逆差巨大的现状。
3、深挖内陆地区潜力,增强对外贸易动力
对外贸易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既是福建外贸发展的问题,也是潜力,利用好厦门、福州、泉州之外其他城市外贸方面的潜力,对于增强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漳州、莆田、宁德要利用好自身的沿海优势,加强招商引资,依托临近的厦门、福州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速度,建立相应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努力扩大本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量。龙岩、三明、南平三市应以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为基础,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发展特色工业体系,进而带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要加强省内各市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对全省产业进行优化布局,积极推进厦门、福州对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全省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4、充分利用海峡合作优势,发展加工贸易
两岸合作是福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利用好两岸之间的产业互补关系,发展加工贸易对于促进福建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力度,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并在政策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要努力吸引台资企业落户福建,利用台资企业的生产活动来带动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福建企业与台资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台资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与本地资源、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发展加工贸易,为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闽台之间的加工贸易合作要在技术水平、合作深度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否则低水平的加工贸易不仅无法有效促进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福建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结论
福建作为东南沿地区的重要省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七大省。2012年以来,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出现了出口贸易增长乏力等问题。对此,福建应调整传统的思维角度,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为福建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傅维克.福建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05):1-4+83
[2]闫雨,贾建华.发挥出口退税作用 优化福建对外贸易结构[J].涉外税务.2011(06):71-75
[3]冯玮.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05):110-112
[4]曾靓.浅谈福建对外经济贸易在华东地区的定位及其对策[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2):43
- 上一篇:对纪检干部的工作要求
- 下一篇:目前旅游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