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8 17:5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发展规划

篇1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办公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计算机教室建设:2024年前,完成计算机教室升级建设任务。

2.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办公室师机比达到5:2,接入1000mb光纤上网,实现教学与办公的高速。学生微机室也达到1000mb光纤。

3.2022年前实现班班通设备更新迭代。

4.2021年新建一个多媒体录播教室。

6.软件建设相配套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

(2)资源建设数字化:

①充分发挥“齐齐哈尔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齐齐哈尔网络学习空间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连接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②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授课教师把自己的现有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分享到”个人网络空间”,方便共享。除此以外,信息化管理团队带动各学科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校本课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录制示范课、微视频、制作PPT等,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依托“齐齐哈尔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家校联系沟通,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逐步实现教学的有效延续。

(二)加强资源整合建设,提高应用教学质量

1.加快校本资源库建设。加快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一是大力开展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课件的评选交流活动,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二是利用相关教育信息网共享便利,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三是加大投入,购置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充实丰富校本资源库。

篇2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解读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我国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新加坡最新出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3,并对三个不同时期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80—05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章,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专门成立专家组研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各省市地区教育研究机构、电教馆、中小学校等也都纷纷开始研制地方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由此可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投入产出效益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国家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作为亚洲国家,与我国在文化、教育上有相似的背景,因此,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早在1997年,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1(简称MP1)。MP1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并改革评价方法,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等[2]。该规划的实施为新加坡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调查,新加坡的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完成基于信息技术项目或课程的必备技能;所有学校都拥有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所有教师都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3]。

2003年,新加坡教育部又颁布了第二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2(简称MP2)。与MP1侧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同,MP2更强调在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基础教育中,通过改造学校的文化,推动和支持学生思考学习。MP2规定,2003年到2008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宏观目标是普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过程、改善教育结构[4]。MP2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评价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能力培养、研发规划、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等方面[5],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80%的学校达到了MP2的战略目标,15%的学校超过了MP2的预期目标[6]。

二、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MP1和MP2的指导下,虽然新加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与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贯彻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学校在执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质量效益的不均衡。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解决当前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问题,2009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简称MP3),MP3规定了2009年到2014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愿景、实施战略、项目计划等内容。

(一)MP3的目标愿景

与MP1、MP2相比,MP3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同时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内容,提高学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目标二:学校领导者能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为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

为了促进校领导达到预期的目标,MP3针对“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这两个核心任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现各个目标的策略,如表2所示。

目标三: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协作学习者,并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目标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支持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

(二)MP3的实施战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愿景,MP3提出了四个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分别是: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来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提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典型实践案例,为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最佳实践和成功创新经验的分享;改善学校信息技术的环境条件以支持MP3的贯彻落实。这四个战略的贯彻落实将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关键内容来实现: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

2. 网络健康

为了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MP3提出了网络健康方面的一些实施项目,这些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潜在危险,并学会安全有责任地使用网络。“网络健康学生大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组每年都会组织网络健康会议,邀请前任的网络健康学生大使分享网络健康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将成为网络健康学生大使的学生学习优秀经验并提升全体学生的网络健康意识。

3.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环境,让教师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尤其要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优秀经验。此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培训一批具有深厚教学功底的教师,让这些教师在校内外引领和指导其它教师的专业发展。

4. 研发

为了促进最佳实践的共享,新加坡教育部将支持“教育实验室网络”的建立,这些实验室将提供最新的技术以促进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共同探索学习的各种可能性,并作为职前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基地。另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通过“未来学校”等项目继续支持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并推动良好实践在学校间的交流分享。

5.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更灵活、移动的基础设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技术,如接入无线因特网等,尝试为更多学校的学生配笔记本电脑,接入高数据带宽的网络等。

三、不同时期新加坡基础教育

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比较分析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三个发展规划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同需求而制定的阶段性纲领文件,因此,每个规划在目标、侧重点及内容上均有不同。下面针对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如表5所示。

虽然从整体上看,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都包含课程评估、基础设施和教师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不同,因此对这些内容设定的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表6所示。

四、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一)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营造信息化学习环境

通过比较分析新加坡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任务。而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加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依然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国应该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使用到信息技术设备;建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低、资源使用方式不恰当等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中小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等设备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个别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发使用了网络课程,但是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网络课程只简单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并未真正对数字化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未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更多探索和成效。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软件工具和支持服务,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启发式、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小组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沟通和交流。

(三)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纵览新加坡的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无论处于哪个时期,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加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为了实现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建立开放性的网络教研平台,每个学校的教师可以与校内同行、校外的学科教师、学科内的专家建立联系,及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教师自身也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学习网络,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及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篇3

【关键词】海南省;银行卡;联网通用

2010年10月,随着海南省首家村镇银行―海南文昌国民村镇挂牌开业,并成功接入海南省金融城域网,标志着村镇银行这一新兴金融实体正式进入海南省金融市场,将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各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经过持续多年的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和水平,而村镇银行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实体,其信息化水平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1]。因此,对海南省内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其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

(一)信息化管理情况

海南省内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开业的村镇银行的总行均在外地,在信息化管理上基本参照总行的模式进行管理,形成了一套较为周密的信息化组织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推行科学管理,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关键岗位实行相互制约、互相监督机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信息安全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运行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等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证。

(二)科技人员配备情况

由于海南省村镇银行具有业务量小、系统少等特点,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应用系统均在总行进行维护。因此,每家村镇银行一般只配备一名专职科技人员负责机房、网络的日常维护。随着村镇银行业务的逐步扩大,为了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队伍建设,可以适当增加科技人员数量。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信息机房建设情况

海南省各村镇银行机房建设一般参照国家B级标准进行建设,均为建筑物内的独立区域,设有机房管理员岗位,由专人对机房进行管理;配备了相对完善的供电和后备电源系统,保证在市电停电之后可以通过发电机供电正常办理业务;机房综合布线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各类线缆分道走线,且走线规整,无互相干扰现象,线路标识清晰;安装了空调、门禁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为信息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二)通信网络建设情况

1.金融城域网络建设情况。截止2011年9月,海南省内总共成立了七家村镇银行,其中有三家已正式开业并接入金融城域网,接入方式均为通过租用2条不同运营商(电信和联通)的2M数据专线接入,保障了通信线路的冗余性。与人民银行连接的网络边界使用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并通过设置地址转换、访问控制列表等措施保证其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2.内部网络建设情况。村镇银行内部网络均为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的独立网络,由于网络规模较小,一般将内部网络分为接入汇聚层和核心层,配备有外联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采用多运营商线路的数据专线接入总行网络进行实时交易处理,网络的负载能力和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三、农村金融信息化存在问题

海南省村镇银行虽然经过近几年发展,信息化水平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化建设能力相对不足。海南省村镇银行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缺少技术力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聘请外部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给系统维护保障带来一定的不便,系统、网络的重大变更仍需要村镇银行总行技术人员远程或者现场支持、操作了,缺乏时效性。[2]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相对于各商业银行较小,业务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因此,科技人员的技术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最终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和防范制度、业务操作规程、要害岗位管理、内部制约机制、应急管理等方面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三)信息化对于业务发展推动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海南省内已开业的村镇银行的业务系统全部由总行统一运行维护,本地并没有任何的业务系统服务器,具有本地特色的业务发展缓慢,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金融信息化是金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的分析,海南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业务,加快拓展新业务功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营销的需要。一是加快中间业务的开发,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直接面对基层客户的优势,进一步开发收付、保险及代保管业务等,实施中间业务产品策略,通过中间业务服务赢得市场,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加快本地银行卡发卡的申报进度,尽快发行具有本行特色的银行卡,增强村镇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3]。

(二)积极推动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经营管理现代化。现代化管理是海南省村镇银行与各大商业银行主要差距之一。在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以信贷、财务、负债等项目为重点,提高服务和决策水平为目标,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迈进;进一步深入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传统的办公方式,实现公文处理、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提高公文运转速度,提高全系统的办事效率。

(三)加快研发、推广和整合新兴服务渠道,全力打造农村金融特色的电子银行体系。今后,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整合新兴服务渠道,解决独立建设各类服务渠道带来的重复开发、产品加载和扩充困难、系统维护复杂等诸多问题,加快电子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力争在这个关键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一是进一步推广“网上银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传统柜台业务服务方式,利用高效率的网上资金交易优势,搭建与商业银行同等竞争条件的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客户服务功能,开展电话银行呼叫中心建设,通过完备的客户资料信息库建设为客户提供诸如理财、投资以及账户管理等多项服务。三是加快客户理财产品的建设,争取开展理财业务、“第三方存款托管”和基金业务,满足客户金融产品服务需求。

(四)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努力使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二是继续做好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让技术人员参加有关的讲座、学习、考察及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能力;三是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生产运行的风险,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扎扎实实的抓好生产运行安全工作;四是继续巩固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技术支持,确保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五是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及其软硬件的维护、管理和应用的水平,在技术支持和服务上不断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施慧洪,李昊原.我国农村金融信息化对策分析[J].浙江金融,2009(05).

[2]吴建.村镇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金融科技时代,2011,19(2).

[3]张磊.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及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金融科技时代,2011(08).

作者简介:

邢诒俊(1983-),男,海南海口人,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科技处主任科员,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篇4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而产生的跨专业新兴应用系统。这一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其所涵盖的各专业学科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促进,其中城市规划理论和GIS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本文从研究城市规划理论及GIS技术的发展历史人手,揭示了建立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回顾

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选择,从远古时代的穴居、树居到固定的居民点直至阶级社会的城市,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逐渐产生了规划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城市布局以中轴线对称为主要手法。

古希腊城邦时期,在城市建设中有希波丹姆模式,提出了方格形的道路系统和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的建设原则。而古罗马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世界上保留至今惟一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书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按规划建造,虽然14~15世纪的新兴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有高度建筑艺术的建筑组群;16―17世纪产生了以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轴线对称放射布局形态,成为当时城市建设竞相模仿的典范,但这些设计思想及理论内涵还是从属于古典建筑艺术,未形成近代的城市规划学。

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工业化而有很大的发展,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就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和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都提出了种种设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形成了有特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与“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及有机疏散理论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次大战后至今,城市规划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学科内涵有了很大更新。从其发展看,由城市形体规划到社会、经济等宏观规划;从学科看,由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学伸展到人文科学。显然,城市规划学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形体规划范畴内,它已经涉及到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行政管理学等等。

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吸收诸如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一些理论概念,逐步引进应用现代技术,如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二、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

城市规划学发展到今天,其理论和实践――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各方面情况越来越复杂、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状况下,加强管理就更加重要。宏观控制要靠科学管理,微观规划实施调整也要靠科学管理。同时,规划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仅就我国城市规划制定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简述之:

1.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严重脱节

一方面,规划编制多是规划局委托规划设计院完成,而规划设计院是企业化管理,城市规划对他们来讲更多的是一项“编制任务”。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主要仍是从规划本身的理念出发,对于社会需求考虑很少;对城市建设的运作过程及其决定因素缺乏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由于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定期的交流使很多非常好的规划方案难以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规划用地难以控制等等。

2.缺少城市规划动态更新机制

我国仍采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方式,每5年进行―次总体规划的全面修订。定期的规划修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规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一定的弹性,但依然是被动的、间断式的,而不是一个主动的、连续的,是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使用者直到政府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工作。城市规划不仅包括理想蓝图的绘制,也应包括一种动态的、有法定程序的调整、完善过程。

3.缺乏规范化的质量审批标准和公众参与机制

4.规划管理调控手段有限,全国各地城市的实际开况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吻合不好

5.批后监督存在漏洞

在规划审批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施规划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规划审批工作与规划监督工作的脱节,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没有批后监督,规划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中间的纽带就是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而规划管理科学性、有效性的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本文后面要论及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发展回顾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它在航空测量和地图制图学中的应用,使人们有可能用计算机来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并希望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来直接为管理和决策服务,这样就导致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问世。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制出SYMAP软件。受当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此时的G1S更 多的是辅助制图,当然也能实现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进行地图数据的拓扑编辑,分幅数据的拼接,并发展了基于栅格的操作方法。

进人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图形显示功能,促使GIS向实用方向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不仅是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许多商业公司也开始活跃起来,GIS软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开始重视GIS软件设计和应用的研究,高水平的实验室不在少数。此时,GIS已经逐渐由技术而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阶段。图形工作站的性价比大大提高的新一代PC机的出现,使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稍后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时效得到极大提高。GIS的应用,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从CAD DATABASE转向ARC/INFO。从局域问题转向应用于全球性问题(同卫星遥感技术的结合)。如果说GIS诞生于60年代,那么,其成熟于80年代。

我军GIS发展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尽管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起步晚了20年,但在世纪末的2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不论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还是商业实体均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效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进入90年代后,Internet/Intranet对全球科技发起强烈冲击,GIS自然也不会置身事外。随着WebGIS的出现,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逐步普及,GIS深入各行各业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80年代末开始,迄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但经验教训也不少,现简要论述如下:

1.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国内若干城市的成果来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以建设项目申请、审批案卷的登记、流转、批注、查询和统计为基础,再发展相互平行的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如北京、青岛)。

(2)将图形的查询、显示和案卷的处理结合在二起(如广州、常州)。

(3)跨机构、跨部门的数据传递与共享。如上海在市、区二级分权管理体制下,统一用地、工程许可证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标准,实现区级机构向市级机构的数据传递。

(4)以规划审批流程为依据,以项目档案的流转为基础。自项目报建开始,直至审批结束向甲方公布结果,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窗口服务制,在案卷“进机”的同时实现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同时在各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建立相应模式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应用计算机城域网技术,实观横向和纵向的数据传递和共享(如武汉)。

(5)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技术、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摸索合适的技术途径时,不走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2.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各地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红火展开,随着国有土地有偿批租使用和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的逐步升温(甚至一段时期的不可抑制),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变化迫使规划管理人员开始思考并寻找提高办事效率的法宝。于是从沿海到内地、从南到北,全国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有很多是在规划设计和勘测设计单位率先)引进计算机硬软件设备和CIS软件。其中经费较充足的地区不惜投入巨资使硬软件一步到位。经费较缺乏的地区则想方设法积极申请各方面的资助,有的找地方政府,有的利用世行贷款大量引进设备,纷纷上马。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或其中部分功能子系统建设)工作蓬勃发展。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此时国产软件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引进的国外商业软件又多不符合中国国情,有些软件功能过于庞杂,而我们使用的仅是其中极少的部分,既造成浪费,又不利于使用和开发。因此经费雄厚或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就较快,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也就相对迟缓一些。

3.信息更新不及时,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

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的改变令人目不暇接。受目前我国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改变不能及时地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一方面大部分的资料还没有数字化,即使更新的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大都没有相互提供业务资料的习惯,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些都使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现实性大打折扣。这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信心和使用热情,这对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五、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要做到符合客观实际,就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要做到对城市发展有比较准确的预测,需要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方案及图纸,需要加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优化和决策。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数据反馈,以便不断对规划方案加以调整。要做到这些,要使这些工作准确、及时,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依靠日益完善的CIS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应以面向21世纪,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立足点也应该以此为根,高起点、高标准、目标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大系统的观点出发,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逐步消除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使先进地区能够早日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使相对落后地区能大步前进,让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涵盖的技术面很广泛,因此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力争同国际接轨。要做好规划业务的规范化和信息的规范化工作。有的城市长期不见效果,其原因是规划业务规范化程度低,或者业务人员抵制职责、权利的调整。信息的规范化也是推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规范化应从业务词汇、专业术语、统计口径;统计报表、信息分类和编码做起,逐步地延伸到图形输出、数据交换、数据结构等方面。

3.要注意发展步骤,如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滚动发展的思想。要注意处理好几大关系,如事务管理与图文建库的关系、普查建库与动态更新的关系、辅助设计与磁盘报建的关系、规划建模与辅助决策的关系等。

篇5

(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因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向,只能靠教师来掌握。所以,必须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要有事业心。有事业心才有动力,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办好社会主义的大学而奉献毕生的力量。

(三)要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充满友爱的情感,要全面关心大学生,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四)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要精益求精

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结合科研或者注意搜集本专业本学科的新成果,了解其发展趋势。认真备课,经常修改讲义,精益求精。多数教师是在职进修,结合科研和社会服务来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件时可脱产进修,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

(五)要团结协作

篇6

目前,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主题。结合我国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作为村镇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在学习过程中,就城乡统筹发展中规划工作人员的价值立场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规划工作人员的立场

在传统模式下,规划工作者往往存在两种立场。一是协调,即协调各既得利益团体的之间的纷争,使各种“话语”趋向于统一;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往往以带有强烈同彩的“话语”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标榜”,由于其提出过激的举措往往严重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听起来更像是喋喋不休的抱怨,即使在其自身看来,也更像是“道德秀”而缺乏可行性。此外,从其立场来看,其考虑的也仅仅是弱势团体的利益,而缺乏整体通盘的考量。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即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在此背景下,规划工作人员的价值目标也相应地应从“社会平等”转会“社会公正”。

作为城市规划局一名工作人员,按政府行为行事本无可厚非,但规划更多地涉及公众利益。因此,规划过程不是单独面对官吏,也不是使所有人成为兄弟。一名合格的规划工作者不应一味地迎合权力,但是也并不应陷入没有理智的同情。规划的声音并不是单纯权力的代言或者道德的呐喊,而应是理性的判断。规划工作者必须理性、公正、永不懈怠,坚持“科学”与“发展”,不单单是描绘一个发达的物质世界,更多地是规划一幅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规划工作人员的责任

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价值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我们既不应偏向于城市,也不应偏向于农村。

在我国以往发展过程中,农村为支持城市发展已付出太多。由于农业及工业收益率的巨大差异,农业生产无法产生持久的激励,资本等生产要素更趋向于工业所在的城市,此外,还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剪刀差,农民工以廉价劳动支撑起的城市快速扩展,以及城市空间在扩张过程中对农民土地的侵占等问题。

目前,随着工业的积累,工业基础的不断增强,转折点已出现,农业应成为接受“补助”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一旦农业利润不再作为积累流向工业部门时,农业就获得了利用自身积累来寻求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在“发展”的要求下,较为理性的选择将是仍以城市、工业化、发展经济为中心,适度的关注、反哺农村、农业,以营造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

统筹城乡并不是农村、城市完全放开的“新乌托邦”,大量农村人口的急速涌入势必造成城市有限公共服务的崩溃。将“三农”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城市将会同乡村一样落后,部分城市的过激改革以及拉丁美洲等国家的休克疗法足以使我们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让农村与城市完全相等,核心问题是如何使城市与农村回归各自的角色;我们不需要是否让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争论,而是需要解决如何使农民平稳地转变为市民,同时规避和解决在此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由此,我们的职责主要在于逐步放松制度分割及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的眼神,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均等化。

三、个人感想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总体上我们可能并没有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与西方的城市规划有很多大的差别,所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更多的是对西方规划的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两者的巨大差异,我国城乡规划工作者承担着更为巨大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转型。

篇7

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布点;规划技术;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 TN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52-02

不合理的基站布点规划不仅会增加网络建设的成本,还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正常通行。例如在地形比较复杂地区,局部地区基站建设密度过大,导致导频污染,或是出现覆盖盲区影响正常通话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换而言之,如何能将基站规划在最佳位置,是网络建设和运营的关键环节,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

方向。

1 基站的基本建设形式

利用移动通信基站进行定位是近年来移动通信应用发展的新方向,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通信基站,利用通信基站作为无线定位基站成为移动通信网络提供LBS业务的新途径,使得移动通信终端也具备了定位功能,并进一步降低了移动定位的成本,增强了移动通信功能的实用性。

基站的建设形式按照其占地面积和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自建型基站和附建型基站。自建型基站一般是运营商通过土地建设来将机房和落地塔进行建设,而附建型基站一般是运用上通过租用的方式,在建筑物顶部建设系统,包括楼顶桅杆、支架、天线等。

2 基站的选址要求

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方向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站选址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是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站址要求主要从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角度提出的对站址的要求,包括站点具置、机房位置、铁塔定点、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及供电情况、传输路由等内容。以上内容应在现场确定,由设计院负责填写《选点操作表》,并由各方签署勘察纪要,交建设单位作为原始资料存档备案。例如优先在建筑物周围进行规划,将基站进行建设,结合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来确定最终的建筑

形式。

此外根据建筑物设置的基本要求,应该和公共设施相结合,重点关注的是建筑物本身的功能。例如根据重要程度的划分,从政府部门的建筑到市政建筑,再到一般的商用建筑和居住建筑的顺序划分。对于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例如学校、医院等区域避免设置基站。在位置确定之后,需要规划选址要求,看其是否能符合规划的基本方向[1]。如果需要调整,则需要在周围的小范围内进行重新

选址。

组团的基站也应该进行距离的选定。而在安全防护方面,如果必须要在军事设备、加油站、电力设施周围进行基站布点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是目前对于移动通信基站布点工作影响非常大的一大因素。因为移动通信基站本身是通过电磁波和终端进行通信联系,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但是国家环保总局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也明确规定,通信领域的标准限值为功率密度每平方米0.4W,这也说明在超^这一范围的情况下需要和环保部门进行申请,然后在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 基站的站距要求

通常在进行移动通信的网络规划时会考虑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基站之间的距离如何设置,蜂窝半径如何规划能够最合理。而实际上站距问题也是决定基站数目具体需求的方式。除去本身的投资限制,基站的距离或是小区半径对于实际的通信质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基站的距离如果一直提升,到了一定的范围之后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网络覆盖,但是这也不代表基站距离降低的情况下就能显著提升网络性能。而实际上的结果是当小区半径降低的情况下同样会导致问题的产生[2]。

3.1 发射功率

移动终端的辐射功率是通信中的关键指标,辐射功率如果能够保持高水平,不仅会减少收集的待机时间,也会让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一般情况下CDMA的功耗低,是在于其本身终端所需的辐射功率很低,不仅依靠CDMA自身的技术特点,还会使得网络规划受到影响。而站距正是决定终端发射功率的重要条件。反向链路的发射功率会随着收集和基站距离的提升而提升,收集辐射的最大功率一般是系统达到覆盖边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反向链路中,无论是用户处于哪个位置,只要在同一小区内,其干扰基本是相同的,而手机和基站距离的增加也会加大路径的损耗,提升手机的发射功率,所以减少小区半径可以显著降低手机的能耗,但是从基站发射的角度来说,小区半径并不能无限制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考虑到软切换

问题等[3]。

3.2 小区容量

基站覆盖和容量本身是相互矛盾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希望小区半径能够尽量提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小区半径增大的情况下会降低其容量,所以在基站的布点规划环节当中需要找到一个更合理的方式。由于反向链路的容量和小区的干扰因素油酸,小区半径的提升会导致发射功率的提升,而相比于反向链路,前向链路的容量会和路径损耗的距离有关,小区半径减少的情况下短路距离以内的用于路径损耗程度会比较小,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区的整体

容量[4]。

4 规划要求

对于移动通信的基站布点规划,应该将其纳入具体的建设规划体系当中,并且通过相关的规定来规范基站建设。作为通信行业的管理部门也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站要求进行制度建设,从体系上进行保障,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建设问题,另外从基站的建设形势来看,对于一些类型的基站管理流程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发射功率比较小的基站,在环保审批环节可以进行适当的和面管理。未来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也会让技术标准有显著的变化,通信技术标准的升级和更新也会给通信基站的规划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通信及占布点方式,也是有效指导建设的重要

途径。

5 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移动通信基站布点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能切实提升其质量,为今后的通信网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在布点规划上更加合理。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周维章.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探讨[J].广西通信技术,2012,1(3):27-30.

[2]张亚朋,谢晖.宁波城市移动通信基站布点规划编制分析[J].城乡建设,2016,14(8):39-41.

篇8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 发展 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建模技术 ,所以能够帮助城市规划的管理部分实现信息的动态、高速的查询以及统计和分析 ,并且能够对于各种方案或成果进行模拟、定量分析以及预测 ,从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的审批、编制以及公众参与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利于城市规划的科学化 ,城市规划管理的智能和高效化。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主要优势可以概括为 :1)能够进行有效查询和检索任务 ;2)能够快速并且广泛的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取 ,这可以允许在更大的领域内进行多种方案的探讨 ;3)能够更好的改善地图制作 ,更加容易获得地图 ,并且缩短制作周期 ,降低存储费用 ;4)能够增强分析能力 ;5)能够提高服务质量 ,缩短所用的工作时间 ;6)更加便利于非专业人员和公众的沟通与交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比如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管线的铺设经常会出现事故、城市交通水资源和灾害的应急能力以及亟待的提高和改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或方法。于是 ,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地理信息系统 ,人们可以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完成诸如规划辅助的设计、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的决策以及工程的选址等等 ,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得存储更加便利和快捷、分享也更加的及时。

2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存在问题

1)应用的局限。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投资较大 ,并且见效时间也比较长 ,需要实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尤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投资大 ,而且还会涉及到数据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可得到性等问题。数据的组织和分析可以说是该系统在用的过程中的基本条件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的有限性 ,所以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

2)数据组织的问题。城市的发展信息以及空间的数据是设计和规划以及管理过程的基础 ,不仅包涵了城市的基础地形的数据 ,也包含了规划的相关控制数据 ,同时还包涵了城市的属性以及城市规划的现状 ,对于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更新是一个庞大的工作 ,需要投入很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3)城市规划本身的局限。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 ,在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和趋势预测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专业的规划队伍也专业素质不够高 ,在一般的从事规划的人员中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也很有限 ,并且人才队伍比较缺乏 ,这些问题也给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3.1 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

有调查结果显示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中软件、硬件以及数据的投入构成是 2 :1 :7 的比例 ,由此可见 ,数据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所搜集到和存储的数据 ,有其是城市地形方面 ,可以为城市的规划以及日后的管理提供丰富大量的可靠数据来作为支撑。地理信息系统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进行有机的集合 ,实现对于环境以及城市空间的快速分析、处理和储存。遥感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扫描摄影以及处理各类信息 ,对于地物和现象进行较远距离范围上的识别和监控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具备了空、陆、海等全方面的三维定位与导航能力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的空间方面的分析能力 ,在城市现代化的规划和管理时人们可以利用所获得的图片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3.2 城市规划的报批

目前,电子报批是一种新型审批的制度 ,要求承担单位交由审批部门的图纸从之前使用的纸质版改为电子版材料 ,并且将手工绘制改为电子绘制 ,而且要经过一系列标准的技术化的规范管理的程序保证电子文件能够达到标准性的要求。通过以 CAD 的形式报批的数据提交到后台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内 ,实现了该系统及时的动态化更新 ,为该系统进行城市报批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撑。

3.3 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土地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在进行土地定级的时候建立图件数据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图件建立的时候可以将土地的情况使用地形图进行反映。可以通过比例地图来作为地形图的底图,然后利用扫描仪器来进行扫描,然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得到要使用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在地形图中输入相关的坐标值来进行地形图的精确确定。

建立土地定级的属性数据库的时候,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实施的土地定级规程来进行,同时在定级的时候要对评估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很好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确定土地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土地的差异性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表达。土地定级评估因素,是具有几何定义和性质的,这样可以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管理目标,同时对土地定级的属性指标和属性信息数据也是有很好的规定的。将已经知道的数据和资源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更好的对土地进行更好的划分和处理。

3.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土地变更研究系统,系统用户能够依据过程库中已知结果,制作出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并通过这些统计数据表格,判断土地变更数据是否准确。如果土地数据准确无误,则可以将其放入到图版中进行合并操作,在图版合并过程数据库中,通过对已经分割的土地变更图版进行合并,即可获取新的变更图版,并形成新的土地变更现状图层。再者,我们将土地变更现状图层放入到历史数据库中,可便于系统用户对这些数据的查询及回溯。若土地变更现状图层存在错误性操作现象,系统用户可在历史数据库获取原有资源,对错误数据进行还原。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能够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重要的依据。土地执法监察主要对土地管理法规及法律实施及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对违法土地管理法规及法律者进行严厉的制裁。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地区土地管理部门职责及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其二,对土地利用者及所有者的土地管理和利用行为进行严密的监督,以防止土地利用违规、违法现象的产生。

4.结语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跟多媒体或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 ,建立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相关应用程序能够将含有动态地图的城市规划信息到互联网上 ,之后通过网络的普及作用以及规划方案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让公众及时掌握审批的进程以及本城市的规划状况 ,能够很好的做到规划时务必公开化 ,可以使得公众更好的参与评估以及及时的提供有效的反馈 ,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以及深入应用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更为清晰、直观和快速的为群众呈现 ,这样有利于提高公众参加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加大公众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参与积极性和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规划院;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规划院档案部门应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职能部门。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档案部门服务水平,特别是档案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实际现代化的要求来看,都需要改革创新。在信息和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档案工作创新活动,建立电子档案、构建网络平台、开辟档案网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入世后,信息业、咨询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优势、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档案信息服务的对象日益广泛,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为适应这种国际化、信息化的挑战,档案部门以及档案工作者必须。

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一、规划院档案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档案工作创新就是指档案职能部门适应信息化发展变化,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流程和服务方式。创新是现代档案工作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特性、过程和方法。档案工作通过创新,可以更快地实现职能转变、改进观念以及运行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再设计与建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公共需求的演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正面临着变革. 一方面,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自我发展观念,缺乏整体意识,独自追求体系完备,自我封闭,不求合作,盲目追求“实体”的拥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和信息增值,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档案工作效益滞后的不利局面。另一面,档案管理中的重藏轻用的传统服务观念,制约着信息化的进程。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者只有将其所掌握的档案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尽管档案界已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是档案事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积习难改,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程度迅速加深,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给档案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档案工作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深化改革,强化自身职能,使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变成生动的现实。

二、档案拓展服务领域的创新工作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

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更复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邑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对于档案信息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和信息总量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的文献资源,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创新工作

1、利用知识管理理念重塑档案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如果说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创新的话,知识管理则是基于信息管理之上的管理理念的创新。知识管理包含了信息时代的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其中不少是档案工作可以借鉴的。知识管理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整合企业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转化,知识转化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内部化。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是固化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档案部门仅仅局限于管理已经文本化的企业档案资料是很不够的,而应该根据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显性知识的扩散,适当介入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不同种类的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和创新。

2、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管理的边界,拓展档案管理的外延

知识管理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把对知识的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种具体管理之中, 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非常宽泛。传统的企业档案工作的边界则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对企业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保管,目的是作为日后的凭证、参考。这虽然铸就了档案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但也限制了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工作的边界,拓展档案工作的外延。具体而言,档案部门应配合知识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树立大档案观,加强与图书、情报等部门在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和提供利用上的分工协作,提升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水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这样,档案部门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更大贡献,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

3、借用知识管理的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知识管理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也并不是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相对立。知识管理只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将企业的知识管理渗透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从而使知识管理成为所有管理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比如,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推拉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一定都适合档案部门,但档案部门肯定能从中受益。因此,借助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机会,带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是档案工作实现自我发展的一条捷径。

结束语

总之,规划院档案工作者应在档案创新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档案创新工作是未来档案利用的必然趋势,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档案机构必定能够改变档案工作的现状,有效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为利用者提供更多更全更好更有实效的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姗.影响规划院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84- 85.

篇10

关键词:制造业 信息化 贵州省 工业

1 前言

制造业是贵州工业的主体,其中原材料、烟酒等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机械、冶金、化工、烟酒、食品及制药为主的传统产业及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军工基地,构成了全省工业发展的基础,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贵州的工业体系中,制造业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63.1%,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2.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贵州传统制造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差,总体经济效益低,已成为制约贵州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已成为促进和加快制造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我省制造业信息化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速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现状与问题

2.1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积极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方针,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创新体系;以培训基地和中心为骨干的应用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的应用服务推广体系等支撑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三大体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2.2 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平衡,需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应用水平

地方企业与军工企业相比,在应用上仍存在较大的技术落差。全省大多数地方中小型企业对4CP技术的集成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企业还局限于单元技术的应用,普及应用率较低。

2.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还需要提高

部分制造企业虽然投入大量信息化建设资金,却不能有效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提高生产效率,达不到精益生产或精细化管理、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信息化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还未全面显现出来。

3.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尤为欠缺,致使大多数企业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或产业优势。

4.人才缺乏状况依然严峻

现有信息化人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企业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应用技术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我省制造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 对策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部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充分发挥省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统筹规划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设,研究出台有关指导政策和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针对重点领域和行业,整合资源,组织抓好重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

2.营造有利于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整合资源,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推广信息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作用。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持续和健康发展。

3.引导企业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政府资金引导,重点支持以数字设计、数字生产、数字装备和数字管理为目标的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鼓励和支持已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加强在系统应用集成、产品创新、人才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向数字企业目标迈进。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多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我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办好现有信息技术本、专科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申办硕士、博士点,扩大本土信息化高中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训。

综上所述,贵州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环节,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贵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将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提高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加快构建我省特色产业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策略[J].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3(7):7-11.

[2]杜平安.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3, 14(13):1126-1130.

[3]汪琛君, 孙兴.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4):206-207.

[4]杨小兰, 孙兴.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设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5):63-66.

[5]陈厚义. 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认识[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2):68-71.

[6]林秀梅, 徐光瑞.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省际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