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方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4-04-18 16:5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建筑方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期规划范围及内容
*医院定位
类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
规模:床位数、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手术量;
标准:医院级别等次、学科划分、专业设置及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设置等;
服务:区域卫生规划所赋予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管理
体制:包括产权关系以及财政体制、医院治理结构等;
管理:包括医院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方式及后勤保障体系等。
*医疗工艺
专业结构:医院功能单元(科室)设置和业务设定;
工艺流程:一级流程(科与科)和二级流程(科内流程)设定;
业务标准:卫生学标准和各科业务标准的设定;
指标体系:医院质量和效率各种指标的预设。
*信息系统(HIS)
HIS结构:HIS、CIS(PACS、电子病历、LIS等)、OA;
HIS作业流程:与医院服务流程和医疗流程相匹配的HIS作业流程设计等;
HIS网络结构:HIS综合布线方案及信息点位设置等;
HIS管理:编码管理、权限及数据管理等。
*专项设施
洁净室:洁净手术部、血液净化病房、生殖中心等方案;
医用气体:气体种类、终端设置及技术要求等方案;
物流传输系统:物流传输方式及点位设置方案;
标识系统:医院导向方案及表达方式;
无障碍设计方案。
*装备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配置及机房条件等方案;
护理装备:各种护理装备配置及房间布置要求;
医院家具:各种家具配置方案及标准。
后勤保障:餐饮、洗衣、物资供应、保安、物业管理等工作。
建设前期的界定
鉴于医院建设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医院管理、医疗工艺、信息系统、医疗装备等诸多方面均需反复详尽的规划。为此,将医院建设前期界定在建筑初步设计完成前较为合适。主要包括5个阶段: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项目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建筑初步设计。前期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详见图示。
前期规划技术要点
*医疗工艺规划要点
医疗工艺设计包括专业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指标和系统能力等。工艺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条件设计两个阶段。工艺方案设计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依据。工艺条件设计是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并与建筑设计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
医疗工艺设计两个阶段的要求,见表1。
医疗工艺设计成果,主要为工艺系统说明,任务量计算书,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装备、配置及说明(含技术条件及参数),用房配置要求(含用房条件)及相关系统配置(医用气源、洁净室、物流传输等)。
*医用专项设施规划
医用气体系统。三种基本医用气源为:氧气(O2)、真空吸引(Vac)、压缩空气(Air);氮气、氩气、二氧化碳可按实际需要配置;手术室应设置手术废气回收装置。
呼叫对讲系统的规划要求,见表2。
物流传输系统。宜采用气压管道传输方式,每个物流传输站点终端应配备标准计算机接口和电话机接口。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应建立符合责任要求的管理措施。
标识系统。应具有定位、指引、服务、管理等功能,也是医院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可综合采用标牌、专用符号、专用色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体现。
此外,常用房医用家具基本配置,也应纳入规划,如诊室应配置诊查床、诊桌、座椅、屏风、观片灯等,治疗室应配置药品柜、器械柜、操作台、治疗车、抢救车等。
*医疗设备规划
医疗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医院总体医疗能力和各医疗专业需求而定。设备配置计划,应根据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设备选型,并结合投资能力来确定。
设备机房规划应根据医疗工艺流程和设备技术要求而定,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房间尺度、结构要求;机房条件,包括给水、排水、温湿度、电源及电负荷、综合布线及信息点设置等;设备定位,包括机房布局和布置要求,以及设备通道要求;防护要求包括各种射线防护要求和电磁波屏蔽要求等;卫生学要求按GB-15982标准。
医疗设备机房条件应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加以明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医疗设备机房全部技术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HIS)规划
HIS需求分析:主要是应用范围、应用能力和条件;
篇2
广东东莞康华医院(获2007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广东省顺德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
“我的经历其实很简单”,当记者问及谭伯兰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时候,她笑着这样说。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越发觉得她一点儿也不简单!她是我国较早研究医院建筑的学者,不仅全身心投入教学,还出版了专业著作,在参与的项目设计上更突破传统封闭式的模式。她从事医院建筑设计教学多年,现在一些知名的设计师都曾经是她的学生,如个性十足的朱希设计师、睿智的曾奕辉设计师,很多很多。
了解医院建筑,从调查开始
谭伯兰回顾起自己刚步入该领域的那段时光,深有感触地说:“医院建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其本身内容繁多、要求不一,交通流线复杂,要真正透彻地掌握,必须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着手。”
她多次带学生,下到医院的基层展开调研,对各科的平面布置及设施、工作流程,患者就医程序、等候时间和方式,以及人流物流组织等情况,逐项做出了客观调研和综合评价。
她还利用假期,与广东省卫生厅的同志赴粤北贫困地区进行了相关调查。
在分析农村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活习惯、农村医院的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谭伯兰作为主创与刘管平合著了《农村医院建筑设计》一书,记述、总结了我国农村医院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
此外,她还撰写了《农村医疗建筑的现状及主观评价》、《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探索》等探讨农村医院建设的论文。
涉足医院建筑设计,突破封闭式医院模式
谭伯兰从事医院建筑设计实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
那时,一些县、镇医院进入新建和扩建阶段,但因缺乏医院设计人员,广东省一些新建成的医院,外观很美,但极不实用,以致有些医院甚至不愿迁入新落成的建筑。从那时起,受一些医院的委托,谭伯兰先后接手了几项医院设计工程,如广东遂溪县人民医院门诊部、广东廉江县人民医院门诊部、广东连南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等项目。
其中遂溪县人民医院门诊部打破了旧的封闭式模式。院方原有的意图,是以两个“一字”形,用一条廊联起来,组成内廊式布置。而这种布置形式,存在科室混杂、流线不清、候诊条件较差等问题。
她认为,新医院建设不能再走这条问题很多的老路了。经反复思考,最后提出了两点设计思路:一是门诊各科室,独立互不穿越;二是采取外廊候诊,改善候诊环境。因为在有限的基地条件下,如果采用“一”字形或“口”字形的布局,是难以实现这两点的,所以她采用了三角形的形式、组团式的布局,争取“多边”以满足各科独立的要求,即1~2层几乎做到满铺,利用3个庭园组合整栋建筑。
该方案做到了布局紧凑、分区合理、流线清晰短捷、各科独立、外廊候诊,并有着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完全改变了旧的封闭式医院模式,建成后得到了院方的充分肯定。
理解越深,忧心愈重
进入21世纪,谭伯兰主持了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的总体改扩建规划以及住院部方案设计,以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广东东莞康华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方案的修改、东莞市中医院的中标方案设计、广东顺德市人民医院方案设计。
随着对医院建筑理解的不断加深和升华,她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感到担忧。例如,高层集中式医院建筑的各种弊端如何避免和解决;如何让各级医疗机构发挥特定作用、使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和共享;盲目认为全空调就是现代化的误区;一些地区出现追求气派的奢华风气,对造型的关注和热情超过了对功能的追求和推敲,以是否好看为标准来确定设计方案;医院建筑设计精品不多等等。
采访后记
谭伯兰在她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教学工作,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有些已经在医院建筑设计领域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学生主持的项目,有时也会请她帮助把把关,提供一些意见。
从她的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默默耕耘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文章字里行间的学术气息,也感受到了她对医院建筑设计的那份执着。
印象
“对医院建筑有独到的见解”
2001年~2002年,谭伯兰教授为我院做了一个总体规划方案和住院大楼的建筑设计方案。谭教授对岭南医院建筑有独到的见解,在做总体规划时,我院考虑旧院址原地改造不影响现有业务,要求分栋分期建设内科住院楼和外科住院楼,但谭教授详细向我们分析了分栋分期方案的利弊,认为内外科合建一栋、内外科专业尽量同一层最优。我院最终接受了她的规划方案。
在设计住院大楼建筑方案时,她采用首层架空,南北对流,运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并善用天井,集中功能区,尽量缩短医务人员工作路线,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案,降低了造价。2006年住院大楼建好启用至今,上述设计理念经实践体验,确实产生了非常好的效益。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 钟继成
对话设计师
问: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答:日本设计师丹下健三。他的作品既现代又有浓厚的本土味道,既不照搬传统的日本形式,也不照搬欧洲的现代建筑模式。我比较认同他对传统的态度,他在继承这个问题上反对向后看,这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的作品中既有先进的技术、新颖的风格,又具有日本的味道。
问:您认为女设计师有何特点和风格?
答:在同一水平上的女性设计师与男性设计师相比,男性设计师比较有灵气,女性设计师比较细致,考虑问题周到、全面一些。
问:您最喜欢的医院建筑设计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答:我认为罗运湖主编的《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比较好,有指导性,而且内容比较全面。近十年来很多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人都以这本书为指导。
篇3
关键字:血透中心 治疗间 水处理间 复用间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疗法、血液透析疗法及肾脏移植术[1],血液透析技术是救治尿毒症危重病人的最先进治疗方法,是现代化医院必备的医疗手段,透析疗法主要依靠人工肾机来完成对患者的透析治疗。笔者通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楼方案设计实例,探讨有关血液透析治疗室设计的相关问题。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04-6-28)里5.6.15第二点要求“血透中心必须配备的用房:医务人员卫生通过室,包括换鞋、更衣处,病人换鞋、更衣处、透析间、隔离透析治疗室、治疗室、复洗间、污物室、配药间、水处理设备间。”,以下就当中几个重要用房的布置进行探讨。
1.透析间设计
血透中心的主要设备是血液透析机――也叫人工肾,它布置在治疗间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般每周接受2-3次透析治疗,人工肾机通常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在治疗期间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密切监视透析机各种指示灯和控制按钮,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同时要时刻掌握患者的感觉和状态是否正常,若有何不良感觉时应及时处置,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透析效果,反而很易发生意外和事故。
1.1温度适宜,宽敞明亮
设置封闭式门窗和独立的新风空调机,必须保证房间温度、湿度及空气清新度的控制。同时,在这几个小时的治疗期间,患者要坚持卧床,同样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1.2洁净要求
治疗间内虽不必像手术室那样无菌,但也要求洁净,防尘,地面不起灰,墙面不起尘。为避免交叉感染,不应设有穿越通道。不论什么季节患者不应在治疗间内换鞋、更衣,为此要设有患者更衣室,并配备足够的换鞋及更衣柜。
1.3透析间平面布局
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楼方案设计为例,院方要求血透中心设置八个床位,各自配备一台血液透析机。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个开间本可设三床,但考虑到床均面积太少的话可能会导致病人产生拥挤感和压抑感,以及影响护士照看病人、查阅机器读数等等的工作,所以最后还是决定扩大床均面积。
当八台血液透析机同时开动,同时治疗六位患者时,医护人员则经常来往奔波于治疗间与护士站之间,容易紧张和疲乏。故透析间采用半封闭式,刻意减少一面实墙,使医护人员能方便观察透析间的情况,以及更便捷地走动于透析间与各用房之间。
透析层平面图(图片取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楼方案设计)
由表1可看出,患者极为容易产生压抑、陌生、孤独的感觉。为尽量减低患者这方面困难,透析间设在建筑体的南面,最大限度地开窗,使自然光线更容易进入室内。希望与室外空间产生最有效的交流,使患者觉得并不是被困在一个小房间内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而是在一个宁静的半室外空间中享受治疗。
表格取自《影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理活动的要素》
2.水处理间设计
水处理系统提供整个血透中心的透析用水,透析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的高低。因此,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血透中心所有人工肾机的运行,水处理系统是整个血透中心的命脉。
方案设计中水处理间与透析治疗间毗邻而设,这样减小了水处理后水的输送距离,减低了管壁的压力,管道的数量和穿墙的洞口也相应减少,管道没有对其他功能用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既经济,又美观。
3.复用间设计
复用间也是血透中心必不可少的重要房间,用于透析器械的清洗、净化、消毒,使透析器械可以重复使用,以免用过一次就废掉,造成很大浪费。透析器械洗消的是否干净,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给排水方面,特别是地面排水部分必须保持通畅,防止地面渗水、墙裙渗水,还要防止室内发霉和细菌滋生。
本方案设计中,复用间分两门。一个门直接面向透析间,方便机器的进出;另一个门面向污物廊,可以直接通往污洗室,防止洁净区域受到污染。但同时存在着一些弊病,复用间没有窗,造成通风不良,容易造成室内潮湿,滋生细菌。所以在复用房必须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
4.其他用房设计
方案设计忽略了临床工程师用房,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也没有相关的要求,所以建筑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用房。
临床工程师直接参与操作培训工作,给操作护士和医生讲授机器各项参数控制和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使他们能够从工程学的角度了解机器的基本原理。临床工程师甚至负责水处理系统。
临床工程师在透析中心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功能用房中也必须增加相应的办公用房,给临床工程师提供舒适的工作与休息环境。
方案设计中,配药间与治疗间均设两门。一门直接面对透析治疗间,方便进出;污物间、污洗间与透析治疗区之间也作了有效的分离,透析治疗间的污物通过一道防护门后可直接到达污洗间或污物间,方便、快捷、安全。
血透中心外,需要设置护士站,作为护士登记接收病人的工作平台。同时护士站需要配备一个护士办公室,存放大量的病人治疗资料,病人在进入透析中心时必须进行相关资料的核对查实。
血透中心外,还需要设置家属等候区,因为病人每次接受血液透析都长达数小时,所以家属等候区也必须做到舒适宽敞。
5.小结
建筑师在医院设计当中,往往因为对功能用房的功能意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不明确,而导致设计相关科室的时候出现设置多余功能用房、流线交叉、流线倒置等等问题。本文就以以上几个方面对血液透析中心的各个功能用房及其联系作出详细的分析,从而归纳出血液透析中心的一些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吴国荃,王质刚,张玉海.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疗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42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征求意见稿,2004-6-18
[3]叶俊,金双文,张国雄.血透中心人工肾机的综合管理[C].医疗设备信息,2001,10(10):42-43
篇4
关键词:医疗环境项目管理施工质量
1.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
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服务机构,与普通的公共建筑有比较大的区别,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建筑、结构、强弱电、给排水、暖通、消防等常规专业的设计由建筑设计院完成。智能化、室内装修、室外景观、幕墙等专业应由专业设计院完成。医用气体工程、洁净工程、手术室以及医用直线加速器、高端螺旋CT、核磁共振、DSA血管造影等大型精密医疗专用设备,必须由专业厂家提供设计咨询,并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安装。这些大型医疗设施设备的安装必须本着方便患者、利于医护人员操作的合理医疗流程原则;同时医疗设备的放射防护要求、磁屏蔽、设备机房的专用接地及温湿度调节等都应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同步实施。另外,医院大都地处城市的繁华地段,临近轨道交通线路,地下结构复杂,开挖工序多都增加了施工难度,加大了工程投资。
2.医院基建管理现状及问题
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才能更好的控制投资规模。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得到明显提升,但医院的基建项目管理体系与不断发展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仍不相匹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医院基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容易造成工程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方面失去控制,导致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实现,造成经济损失。其一,相当多的医院基建管理人员都不是工程专业或工程管理专业出身,专业知识贫乏;其二,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医院建筑在民用建筑类来说更为复杂的公共建筑。涉及建筑、医疗、智能化等多个专业学科,管理人员不可能样样精通。其三,医院的基建部门受编制的限制,为控制管理成本,也不可能招聘很多的人员从事项目管理。第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一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本身受教育水平不高。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应有的专业技术培训;二是,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考核一般都是以工作量计算,导致施工人员盲目追求工作量,未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三是,虽然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很多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不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建筑施工技术更新缓慢,与医院工程建设标准不匹配,导致工程质量低劣第三,项目设计方面的问题。项目设计质量的优劣决定投资水平的高低,工程质量的优劣、工期的长短。首先,医院往往把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注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对设计不够重视。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方案,或是边施工边进行施工方案的确定。导致设计变更超预算、工期延长、重复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和评价。主管部门主要在建筑的安全、质量上不出问题,方案就审核通过,导致设计方案没有经济分析,造成投资浪费。第三,设计院往往为了尽快完成项目设计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仅凭经验和想像完成建筑设计,导致方案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总体规划。
3.基建管理工作问题解决对策
结合我院基建管理工作的实践,如何合理地管理好医院基建工程,谈几点体会。首先,基建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管理人员要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的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廉洁自律,按章办事,以医院利益为重,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其次,好的建筑施工单位不但可以较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也能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的工作流程,选择资信好,技术力量强、管理制度健全的施工单位。在招标中,重点把握招标信息的、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的编制、评标过程的重点环节的监管,相关事项均应实行全程跟踪监督,保障招标活动公正廉洁。第三、现场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工之前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总体目标,工期进度,关键节点,资源配备计划及施工安全目标、措施、考核,质量管理目标等内容。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严把材料质量采购流程,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工程重要部位,如工程的基础、混凝土梁、柱等隐蔽部位的施工,需要监理单位实行“旁站”监督管理。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决不能将就,检查不达标的必须返工或采取必要补救措施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最后,高度重视方案设计。第一,建筑设计人员对医院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医疗流程等不会非常清楚,因而设计单位投标的方案并不是最优方案,对投标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方案既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又能达到建筑的医疗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时,除对设计单位在资质上有一定的要求外,更要注重是否进行过相类似的医院建筑设计,项目的设计人员是否具有医院建筑设计的经验或是参加过相类似项目的设计。第二,设计单位确定后,应多次组织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方案的修改工作,提出意见和需求。必要时设计人员和医疗专家一起来共同讨论修改方案。尽可能使设计方案的各个功能更加合理化。在施工图完成后就不应该再有大的修改,否则会将会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及质量等造成很大影响。
篇5
目前我国医疗建筑设计及建设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医疗建筑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建筑还存在一些差距,除了医院标准、医疗设备配置外,还主要表现在对现代医院的理解和设计方法上。那种只停留在功能布局和造型处理的传统设计深度,已不能满足医疗建筑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伴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人们逐渐认识到医院并非单一医疗功能的建筑物,而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建筑类型。医疗理念开始从单一的封闭型生物理念转向复合的开放型人文理念。
二、对本方案的阐述
1、本方案概况
本方案设计总面积为 27610M2,建筑层数16 层。其中四层裙房部分主要用来解决门诊、急诊、医技用房、挂号缴费取药。从五层到十六层主要功能按病房设计,每层拟设标准床位35床,另设地下室面积约 3186M2,主要用来解决设备用房和停车。
2、总图布局
住院及门诊用房国家有很多规范、规程都对此有具体要求,由于来就诊病人多半是体弱者,所以他们不管借助于何种工具都要尽量让他们在垂直方向缩短行程,一则为他们节约就诊时间,二则减少他们在内部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所以本案在平面布局上力求遵循“铺的开”、“放得下”、“留得够”的原则。 “铺的开”是指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充分利用能用的土地。“放得开”则指平面布局和周围环境能互融。“留的够”指尽量留足周围间距,拓展门前广场。
医院是一所社会化服务构,她是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所以,把门诊主入口直接面向主干道--百牙路敞开,方便就诊病人就诊,也为城市道路两侧留置一些“软体”过渡空间。其实医院管理通过围墙化门卫管理已
经是不现实的,这在我们平时实践中已被证实,开放式服务在国外五六十年代已被采纳,与其拦不处索性敞开。在喧闹的马路和门诊之间营造一门前广场,广场
上休息椅、草坪、灌木及富有亲和力的广场铺装,都将成为病人就诊前紧张神情
的一种放松。
本案还考虑了与原有建筑之间的关系,原门诊楼、急诊楼都是近期需保留建筑,待新门诊建好后,方可拆除,所以避让老建筑需非常重视。本案外墙离最近需保留建筑4米距离。同时,本案还考虑了日后和老住院楼间的连接:既然需连接就最好让两栋楼尽量靠近,总图上两楼间最近距离11米,按高规防火规范要求,只需把老楼山墙侧面局部门窗简单处理便可解决问题。但我们通过连接使整个医院各楼房间相互关系加强了,便捷程度大大加强了。沿建筑周边设环形消防车道,地下车库入口南北各一,南面解决就诊人群地下停车问题,北面方便内部人员进入停车,流线清晰,无交叉。
3、平面设计
在设计理念上本案引入“医疗环境”的概念,门诊部设计借鉴了共享空间的手法,入口将人流直接引入中庭,通过入口雨蓬,大厅,多层回廊和中庭共同形成生动活泼的空间系列,再由自动扶梯及垂直电梯将人流运抵到各个区域。所有门诊部门围绕着中庭设置,使中庭犹如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各科室以“盲端候诊”的形式来整合整个系统,均可实行封闭式管理。为病人创造较为隐私的就诊空间。
此外,我们还对“滞留空间”加以运用,可以改变雷同的空间面貌及冗长走道避免使患者感觉到的身体和视觉的疲劳,不同性质的服务空间可采用不同装饰风格及色彩,形成“地标”式片段,加以绿化,装饰手段的灵活运用产生浓郁的生活气息完全改变了医院以往那种严峻冷漠的环境气氛。
当然,我们还对各功能科室进行梳理,排出楼层最佳功能分区,内科(体弱者),急诊科(抢时间救命),放射科(笨重的大机器),本案将这三科设计在首层,挂号、缴费、取药均匀分散在入口大堂内,减少了拥挤,避免了相互干扰,尤其我们考虑到药房既可服务门诊,又可服务急诊,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降低了日后运营成本。本案在内部设置了内天井,不仅解决楼梯间的采光通风(避免了加压送风,增加日后运营费用的麻烦),还解决一大批房间的采光通风。两部扶梯,三部垂直服务梯给到二、三、四层就诊的病人提供方便。二层层高的门诊大堂,玻璃采光顶为门诊大堂洒下充足光线,斑驳的落影也为室内创造一道流动的内景。
二层妇科、产科、外科均设独立出入口,方便安全,检验中心设在二层,也为日后连廊设置、使其他楼医护人员提取数据和“原料”提供最大便捷,扩大的内天井使整个建筑更显通透,宽阔大平台也赋予了新门诊新气象。
三层为儿科、皮肤科、肠道科、中医科、理疗科、血透、功能检查,以内天井为中心,以垂直交通为纽带显得井然有序。
四层为口腔科、耳鼻喉科、体检中心,还增设了科教中心和网络门诊,发达国家远程门诊早在六十七年代就已开始萌芽,现如今很多国家远程门诊这块已相当成熟,对于解决医疗资源紧张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也可为病人求医问药拓展一个新的渠道,在本方案中也大胆在此方面有所考虑,随着社会化医疗服务的推行,科学教育门诊也将为医患交流开辟一新的思路,切合实际,又不失一定远瞻性,定会为新建门诊综合楼增色不少。
五层至十六层为病房层,医院是人类生命的两个端点生与死的场所,即降临人世与走完人生旅程的特殊场所,关系每一个家庭切身利益:我们在病房设计主要采用两人间,绝大部分分布在南侧,其实对病房的设计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充满学问,我们在3.55米的净尺寸空间里要设置象家里卧室摆放一样的两张单人床、衣柜、搁置柜、休息座椅(颜色绝不简单用蓝色、白色、绿色),病人睁眼看到的不是摆满医疗仪器的病房,而是一个自已熟悉带有人情味的住房。对医院卫生间的摆设位置,我们认为住院病房不同于宾馆等商业服务场所,它的便捷管理和对能源的节约,以及对病房的干扰等都成为我们对房间设计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每个卫生间均可直接采光通风,如果卫生间处于走廊侧(也就是暗厕的话),根据我们从医院的调查数据可知,卫生间灯一天24小时至少要开20小时,排风扇至少要开22小时,每天耗能约1.4kwh,而明厕只需0.5kwh,还可以省去排风管井面积,阳台面积虽有缩小,但还有2.1米开间,双杆可挂约16件衣服,完全没有问题。这样外窗缩小了,室内光线变柔和了,能量散失量减少了。我们把一些医护用房和服务用房以及交通枢纽设置在北侧,完全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三分治病、七分疗养,这句话说明病人康复环境尤为重要,此方案在每层都设置了一活动室,明亮的光线、生机盎然的绿化、鲜艳的色采、舒适座椅、一份报纸、一曲动听音乐,为病人营造一处心情愉悦放松的场所,我们暂称之为“愉悦室”。
4、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提取周边建筑部分符号加以整合,再构筑。东侧病房楼,横向薄板强调的是水平面透视感,本方案同样使用这一元素符号,使这旋转900后成竖向薄板,增加竖向线条,使整个建筑更显挺拔,两端头楼、电梯清晰体块,转角处玻璃体的嵌入都将使整个建筑表现出体块清晰、层次分明,局部点缀现代材料、铝板、玻璃、钢构,使整个建筑透露出时代感。
本方案在标准层平面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立面造型,在东侧做成L形,避免这一主要立面因是山墙立面而显得过分单薄。
门诊入口的弧形玻璃钢构大雨棚,以及急诊加上的玻璃钢构雨棚,在阳光照射下将落下丰富的落影,伴随着一天太阳高度角变化,落影将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篇6
关键字:空间设备效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医院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对现代化医院的建设需求与日俱增,出现了许多新建或改扩建工程项目。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由于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建设费用均由上级拨款,医院只能用有限的款项在医院基地内见缝插针地零星添建,以致医院总体布局凌乱无章。许多房屋弃之可惜,留下又阻碍了发展,缺乏一个现代化医院所需的起码硬件条件。
在当今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政策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新形势下,大部分医院在争取政府拨款的同时需自筹资金,如何使新建工程项目经济合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求得回收率高而快,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一所医院确定建设工程项目之前缺乏建设前期策划过程。在不少项目中,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由建筑设计专家与医院领导决策层进行沟通、比较,提出一个远近期逐步发展、过渡、切合实际的建筑总体规划,并制定一份实施工程项目的详细任务书等准备工作。仅凭空地提出建筑设计招标,不仅使参标的设计单位因缺乏足够的设计要求与切实可行的任务书,以致方案设计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还使业主花了大笔费用与精力而得不到一个切合实际的好方案。包括国际性招标在内,往往只能在选取时偏重造型而选不到一个内部功能使用合理经济的好方案。更何况如若没有在合理的总体规划下进行,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医院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领域相当复杂、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它既要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体系;又要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以上三者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或一个半月的“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我们在近期的实践中,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并通过对医院建设工程前期策划的研究,集国内外的经验,做了初步的尝试。我们的工作大致分三阶段进行:①实地调查与数据采集。与医院领导决策层进行沟通、交流,阐明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的特点,医院建筑与医疗技术发展的关系,国内外医院建筑发展的新动向,对照本院的实际问题与差距等。②资料分析与可行性研究。包括面积指标的分析比较,制定一个恰如其分的面积指标,提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远近期建筑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与逐步过渡、分期实施步骤;与医院领导决策层及职代会代表沟通,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性及优缺点,商讨医院发展的大计。③当前建设项目的任务书编制(细则)。与相关科室切磋,由领导决策层把关,制定当前项目的详细任务书。无论是医院建筑物的主体或是医疗设备,若能充分使用,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愈大愈好。
医院建设前期策划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许多业主并未意识到它对医院整体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不愿出资先行此项工作。岂不知这项工作的成功进行可使业主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提高效率,节省资金,并且对医院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计划与实施步骤。以下以江苏省的三个市级医院为例进行探讨。
1太仓市新区医院
江苏省太仓新区医院的设计中,任务书很不明确,加之该医院是由原第三人民医院与原中医院合并而成的,现状条件复杂。因此,首先我们为了较准确地把握医院的内部功能要求及医院的发展规模,对该院戒毒所的特殊要求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数据采集表,实地调查、收集,然后为其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的任务书,并做了一套远近期分批分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因为地处姑苏地区,该地段城市高度控制在24m以下,呈园林式布局;考虑到医院应相应集中设置的要求,采用半集中式布局既可满足医疗建筑内部功能联系的方便;又可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园林化医疗条件。同时,绝大部分房间都能直接对外采光通风,既节能,又使病人享受到自然空气条件。半集中的布局当然也方便了医院分期分批建设的需求。何况政府不可能全部拨款,需医院自筹大部分资金,这就更需医院自己精打细算,切合实际地考虑实施的可能性。这里要说明的是,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必须与单体建筑设计结合起来。
2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总体规划设计为一老医院改扩建。虽然原建筑群均比较破旧,但医院的改扩建计划仍只能是分期分批地进行,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逐步过渡才是上策。故我们在着手设计之前,制定了一系列的数据采集表格,对原有建筑的面积作分析,然后对照卫生部、建设部制定的“七九建设标准”,为医院提出一个各部建议面积标准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同时与领导层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总体规划设计。
对一个医院来说,合理地为自身定位是特别重要的。当今许多医院院长及医师都到国外学习考察过,都对现代化医院建筑十分欣赏,但作为医学专家的他们对建筑不甚了解。而作为一个建筑师,即使是专门设计医院的专家也不可能对医疗建筑之所需完全了解。所以两者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这个工作需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医院建筑的前期策划工作已逐渐被广大医院院方所认可,只有前期工作做好了,才能合理、经济地逐步发展而少走弯路。
3昆山市中医院
在昆山市中医院建筑设计中,首先确定砖混结构的原门诊急诊楼已没有保留价值。原病房楼虽为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但由于已不能满足当今住院部的要求,故医院决定在基地的东面征地,全院规划,分期建设。我们在做了分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后,在此基础上做单体建筑设计,一次完成,分期实施:第一步,先建住院部,建成后将住院病人迁入,并将
篇7
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医院基本建设工作历经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建筑档案移交等多个环节。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造价按计划实施,必须注重环节控制,才能促进项目建设。
关键词
项目建设?环节控制
Abstract
Hospit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 long process, the link of hospital basic construction work include :the feasibility study, project, design, bidding,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transfer the file , etc. To ensure safety, quality, time limit, cost control,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 contr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Item construction?Link control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2.08.003
医院的基本建设工作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规划设计、初步方案设计、初设方案评审、勘察设计、环境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的拟定、可研评审、招标机构的选择、施工图设计、控制造价评审、标书的制定、项目招投标、合同的签定与备案、监理单位的选择与备案、现场施工与监理、基础验收、结构验收、竣工验收、建安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调试、消防与规划验收、结算与审计、建筑档案的编撰、验收与移交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同时又面临工期、安全、质量、造价的压力,因此,在医院基本建设工作中,必须注重环节管理,才能促进项目建设。
一、医院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一)规划设计环节重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且医院普遍面临土地狭窄、财力有限、基建投入大、需正常运营、人流量大的困境,因此在建设时应首先将自己的院区作好整体规划设计,分期分步实施。应处理好医院发展与基本建设的步骤,处理好正常的医疗业务工作与基本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医院常规医疗业务通道与基本建设通道的关系,处理好职工收入与基本建设投入的关系,尽量避免无谓的拆迁与搬迁,避免影响医疗业务工作,避免影响职工收入。
(二)可行性研究环节重在充分论证,具体可行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必须结合国家政策、行业要求、区域发展规划、节能环保、水土保持、交通、消防和单位自身医疗业务发展需求实际,以项目的科学性、适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前提,适度突出超前性。
可行性研究时要充分评估建设条件是否充分,建设标准是否规范,工程方案是否可靠,建设规模是否满足需求,项目投资是否节约,社会效益是否显著,经济效益是否可行,项目建设是否引起社会风险等。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的报告要具体可行。
(三)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环节重在广泛征集设计条件,便于深化设计,最大化满足功能需要
设计前要广泛收集设计条件,掌握医院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外部市政条件、消防、环保、劳动保护、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职业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节水节电等措施。
掌握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各专业科室的特殊规范和要求、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原则,优化医疗流程,遵循建设绿色医院的理念,与医务人员和设计人员深入交流,理解设计意图,便于深化设计。
(四)招投标环节重在掌握招投标法律、法规、程序与方法,防止围标、串标与流标
建设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多,招投标程序复杂,招标时间较长;施工企业众多,企业资质参差不齐,经济实力差距甚远,施工管理和施工能力好坏不一。如果招投标环节控制不好,施工企业选择不好,不仅浪费大量时间,甚至会出现围标、串标与流标等现象,严重影响建设工作,甚至给医院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招标前要掌握招标法律法规、程序和方法,控制好投标企业的资质条件、资金实力、施工经历、施工管理能力和信誉度,依法合规提高投标标准。要编制好招标采购计划,避免“进度”等待“服务商”现象[1],制定的条款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五)合同签定环节重在掌握建筑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款力求明确与量化
建筑施工合同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缔约双方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基础, 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有效的合同及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的重要手段[2]。
内容要完整,须包括进度控制、图纸和规范、工程施工设备、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条件、安全检查、现场会议、工期、进度款的支付、合同变更和索赔、工程风险的合理负担、工程验收、劳务和分包合同的管理、仲裁和纠纷的协调处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因此,任何条款的约定要有依据,要具体可操作,权、责、利要明确,要有建筑与法律专家把关,防止陷阱与索赔。
二、医院建设现场施工阶段
篇8
关键字:医用气体系统氧气供应源方案设计选型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医用氧气供应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液氧贮罐、氧气钢瓶汇流排、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液氧贮罐、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已经在医院建设及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一般在大中型医院中只作为备用氧气源。本文针对医用液氧贮罐和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两种氧气供应源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选型分析意见及注意事项,由于供应源站房至用气端的连接管路及附属设施(含终端气体插座)属于共性内容,故本次不做论述。
由于医用气体系统工艺相对复杂,专业特殊,本文将通过引用标准依据、系统作用、组成、经济性、主供应源选型及方案设计注意事项等展开论述,具体如下:
引用标准依据
医用气体系统在设计、方案选型及施工过程中除了执行《氧气站设计规范》、《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等核心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系统作用
医用氧气主要用于一般病人吸氧、危急病人吸氧(呼吸机)及用于药物的雾化等,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的区域为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中心、抢救室、急诊、恢复室、观察室、分娩室、人流室、口腔科等医疗场所。
系统组成
由于医用液氧贮罐和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的设备不同,故系统所组成的部件也不同。
液氧贮罐系统主要由液氧贮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附件、高、低压报警装置等组成;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系统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过滤器、调压器、空气储罐、管道及附件、监控和报警系统等组成,必要时应包括增压机组。
主流医用氧气供应源系统选型分析
根据医用液氧贮罐系统和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系统在初投资、环境要求、系统工艺、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如下分析:
系统初始投资经济比较
以2000张床位(含手术室、ICU床位)综合医院建筑为基准,采用医用液氧贮罐系统由2只10M3的国产知名品牌液氧罐及辅助设备、报警系统组成,初始投资约为63万元;如采用医用制氧机系统由2套50M3/h的合资品牌制氧主机及辅助设备、监控及报警系统组成,初始投资约为280万元。
系统方案设计选型及建议
综上所述,医用液氧贮罐系统和医用制氧机系统各有优势,本文仅提供方案选型指南建议:
在当地液态氧厂家运输便利的条件下,考虑节约建设资金及便于维护管理,推荐选医用液氧贮罐系统;
在医院建设资金宽裕、当地供应液态氧困难或医院本身维护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考虑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推荐选用医用制氧机系统。
方案设计选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上述两种医用氧气供应源系统各有自身优势,不管最终选用哪一种供应源,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注意几点事项。
如采用液氧贮罐系统,应在规划设计时明确室外站房位置,并满足规范间距要求;
室外液氧站应合理规划运输车通行车道和充灌接口,以便于氧气运输车的方便通行及充灌;
制氧机站房位置选址合理,周围附近环境较好,无直接废气污染源,且制氧机组噪声不对医护及患者场所造成影响;
除了主气源外,还有合理考虑备用气源或应急气源,并在规划设计时预留汇流排间(站房),且不应设在地下空间或半地下空间内;
备用气源应有自动切换功能,应急气源应有自动和手动切换功能;
选用制氧机系统前,应组织对预选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重点关注国内案例业绩和就近售后维护机构情况,尽可能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业绩多、维护及时、口碑较好的制氧机设备,从产品设备源头做好前置控制。
篇9
到目前为止完成各类援外设计任务共19项,涉及亚洲,非洲共16个国家。其中通过竞标获得施工图设计任务11项、完成设计面积约24万m2,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以高完成度的设计成为商务部援外项目的主要候选设计单位之一。以下将近期完成的一些主要项目进行简单回顾。
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
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项目由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共同出资合作建设,由我国商务部下达考察设计任务,总投资5800余万美元。建设地点位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体育场建设规模为60000坐席,总建筑面积约70000m2。工程按照国内大型甲级体育场标准设计,场地及相关设施满足国际田联(IAAF)及国际足联(FIFA)标准,为目前全非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体育场,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规模最大的援外建筑工程项目。2007年6月竣工移交,获得坦方总统及官员高度赞赏。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圣火在境外第8站终点,被认为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坦友谊的又一座丰碑。
设计不但解决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问题,同时将造价严格控制在商务部要求范围内,在确保结构合理的同时通过大尺度的结构构件表现建筑的美感,体现当代结构力学和材料科技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受。充分尊重当地环境特点,运用简洁清晰的现代建筑语言表现大尺度体量空间。设计可供单项国际比赛的标准综合场地。看台设计采用两心圆平面,缩小观众席至场地的视距,精简场芯面积,紧凑建筑体量、节省造价。建筑主体强调各种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性。“V”字形母题重复使用,如罩棚的连续V形钢桁架、V形钢桁架尾杆、坡道的V形混凝土柱。看台罩棚使用膜结构,营造轻盈飘逸的形象和迷人的光环境。完善的安保措施及各设备系统为全天候使用提供保障。
本项目是基于近年来国内体育场馆成熟的经验,对设计理念、赛事组织、体育工艺、结构技术、新材料应用,智能化管理及绿色环保等方面高水准要求的全方位回应(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项目经理:张子军
建筑专业:江宏,马宁冯晔
结构专业:朱兴刚 龙亦兵 肖传听
设备专业:王琼,王凤站 陈岩
电气专业:方磊,韩全胜
赞比亚国家体育场
本项目位于赞比亚铜带省恩多拉市(NDOLA),建设规模40000坐席。工程用地18ha,设主体育场和训练场各一座,总建筑面积40200m2。
从建筑规模和受援国的特点出发,结合生态建筑理念,力图寻求体育建筑造型的新理念,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体育场形态是以赞比亚的国花――叶子花为设计灵感的发源点,罩棚造型以完整的两片叶子为母题,既是赞比亚的象征,又是中赞友谊之树的象征。看台下的巨型混凝土支撑柱模仿树干造型,与上部罩棚的叶子形态形成强烈的呼应关系,上部建筑坐落在绿化漫坡基座上,建筑结构如同从大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有机体。西侧立面采用植物叶片的经脉肌理,进一步强调了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为强调本工程受援国的特点,在北侧看台上设计了飞燕形的小罩棚,其形象脱胎于赞比亚国徽上的雄鹰。小罩棚外覆当地盛产的一种金属铜,这个点睛之笔明确了该体育场的地域性,唯一性(图7、图8、图9)。
项目经理:张子军
建筑专业:江宏,马宁,王建海
结构专业:龙亦兵朱忠义,梁从中
设备专业:王琼,王凤站陈岩
电气专业:方磊,韩全胜
多哥共和国总统府
多哥共和国总统府位于多哥首都洛美北郊,坐落在新规划的国家行政区的中心位置,周围环绕着市政干道,未来的议会大楼、高等法院等重要国家机关将围绕总统府建造。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13ha,总统府主体建筑面积9100m2,附属建筑(北大门,配电室、泵房,卫队用房等)900m2。主体建筑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8m,穹顶高度19.5m。
多哥共和国总统府工程项目于2001年3月参与投标并中标。同年的6~7月受中国商务部援外司的派遣,项目考察组对多哥进行了40天的深入考察,期间搜集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风俗文化状况,建筑材料市场、运输条件、气象条件等大量资料。2002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图纸,期间多方提出扩大规模的要求,我方在得到商务部认可的情况下,修改设计,并与2003年3月完成全部施工图。
总统府位于用地主轴线,北入口作为主入口正对北侧主广场,东西入口分别为政府办公入口和后勤入口,南入口为总统私人入口。建筑功能组成主要分为外事接待区、行政办公区,总统办公区、地下隐蔽区和后勤服务区。同时外事接待区、行政办公区、总统办公区在内部围合成中央庭院,提供了一个尺度亲切的休息空间。
结合非洲地域特点、文化特点和政府办公建筑的特殊性,总统府体量与立面设计注重虚实对比、材料的对比和圆形母题的重复运用。为了打破两层建筑的小尺度感觉,在主体建筑外墙四周设计了通高9m的H型柱廊,从而将建筑的尺度感扩大,形成两个层次建筑立面,柱廊与实墙面形成了变化的虚实对比和丰富的阴影关系,寻求出建筑沉稳与通灵的一种平衡;这种“灰空间”的处理手法,赋予建筑“空”的理念。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建筑物通风、遮阳,隔热等问题。建筑立面材料的运用融合了现代建筑与非洲建筑的风格,以现代的材料表达一种对非洲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实墙面材料为陶土砖,整面均匀粘贴,无分隔缝,突出整体粗犷的风格:窗户玻璃的分隔设计以模数控制,达到一种图案和肌理的效果:柱廊间设计了一种用钢和金属百叶构成的抽象图案装饰,在非洲太阳光影的变化下,产生了一种原始图腾的影像感觉。圆形母题的重复出现,圆形平面的接见厅以其巨大的金色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视觉中心和精神所在,是最高权力的集中象征(图10、图11、图12、图13)。
项目经理:徐游
建筑专业:李捷葛艳钢秦思忠周力大
结构专业:龙亦兵杨铮
设备专业:沈铮陈岩
电气专业:罗洁陈校
多哥议会大厦
多哥议会大厦位于首都洛美北部规划建设的新行政区内,现多哥共和国总统府东侧,位置显著,未来将于总统府
一起形成多哥共和国的政治中心。议会大厦主要包括议会办公大厦、大会议厅、大宴会厅三大部分功能。总建筑面积约12000m2。
从新行政区规划理念出发,充分尊重已建成总统府所形成的“南北城市轴线”。新规划议会大厦以对称布局,位于基地中央,建筑主轴线垂直于总统府“南北城市轴线”,形成“东西轴线”。议会大厦西侧为规划广场,建筑主体适当退后,形成城市缓冲空间,同时也显示了对于西侧总统府的尊重。
基地中央为议会大厦主体建筑,建筑中部为高耸的圆形议会厅与室外景观组成的中央庭院。建筑中央的圆形议会厅成为议会大厦标志和形体核心,是议会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突出其地位和重要性,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而中央庭院在提供舒适内部环境的同时,起到烘托主体建筑的作用。议会办公大厦居中,大会议厅和大宴会厅对称布置在两翼,三者成半围合;主立面以连续的弧形柱廊使三者完整的统一在一起,使整个建筑稳重大气。尊重已有总统府形体尺度,通过外柱廊的手法,一定程度上与之协调。突出议会大厦自身的性格,沉稳庄重、开放通透、平等民主。
外墙和外柱廊以石材和面砖为主,突出建筑的体量和厚重感,表达出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沉淀。议会圆厅的顶部以现代银色金属板装饰,是议会权威与权力的象征,与总统府巨大的金色穹顶相互呼应。现代的玻璃幕墙通过形式的变化传递着地域文化的信息(图14、图15、图16)。
方案设计人,李捷朱勇,周润
乌干达政府办公楼
乌干达政府办公楼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中心地区。东邻议会大厦,西侧紧靠市政厅。建成后将成为乌干达总统,总理及部分政府办公人员的办公、会议场所。本项目主要有两栋办公楼,一座报告厅(400人)和后勤服务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2000m2。
平面设计依照总体功能布局设计,分为1号总统办公楼、2号总理办公楼,3号大会议厅和4号柴油发电机房,5号通廊。各部分在首层可以方便的联系,并围合出一个宏伟的主入口。地下部分为一层,包括总统汽车库及门厅,还有厨房、餐厅、设备、电气机房等功能。这三部分功能完全分开互不干扰。总统办公楼、总理办公楼和大会议厅三部分呈品字形沿城市干道布置,体量较大的会议厅部分隐藏其后,使建筑有一个完整的立面。两栋主楼完全对称,并肩而立,与用地东边的议会大楼、西边的市政厅沿道路展开,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街道立面。总统办公楼、总理办公楼和大会议厅建筑主体外立面为同一种厚重的天然石材,使三者融为一个整体,以大尺度的建筑元素表现出国家的形象;主楼窗户运用深灰色氟碳喷涂断桥铝合金窗框和浅灰色玻璃,非常轻盈,与立面石材形成鲜明对比,整个建筑群庄重肃穆,又不失飘逸的性格(图17、图18)。
项目经理:徐游
建筑专业:李捷、周虹周力大王伦天刘晓楠
结构专业:姜延平张玉峰
设备专业:沈铮、孙凤玲
电气专业:罗洁陈校张勇马晶
马拉维议会大厦
马拉维共和国议会大厦位于马拉维共和国首都利隆圭市中心区,占地约14.5ha,总建筑面积为22365.5m2,主要功能包括办公、会议、餐厅、检阅台、大门等。
马拉维共和国是2008年初与我国刚刚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其议会大厦原由台湾方面援建,与台湾断交后由我方接手,当时本项目已经开始施工,部分基础完成。
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就是原始设计资料不全,并且原设计的依据与我国的规范不同。在困难面前,一方面调集所内技术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借助兄弟所现场检验的力量,两赴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经过初期调研,现场勘测、施工检验、方案翻改、初步设计深化等工作,在10个月内一气呵成。外方对我方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也充分展现了我所在援外项目运作及设计中的经验和能力(图19、图20、图21)。
项目经理:徐游 建筑专业:葛艳钢 刘竺 王云 卜钢 冯莹
结构专业:姜延平,孙连红 李丛
设备专业:王琼 张金王 路东雁
电气专业:罗诘、陈校、段宏博
阿富汗喀布尔共和国医院
阿富汗喀布尔共和国医院位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喀布尔市。总建筑面积为17545m2,病床总数约为350床;主要包括门诊、医技、病房及配套等功能。
阿富汗喀布尔共和国医院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建成“以病人为中心”的花园式人性化医院,成为集医疗,急救、康复、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医疗中心。结合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尽量吸取国内外医院设计的新概念与布局,选用经实践使用证明可行的新技术,使新建医院具有相应的先进性。在总体与具体科室布置中注意科学合理,流线短捷。满足现代化医院对卫生安全的要求,注意防止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路线清晰,工程管线短捷,降低能耗,维修方便,降低日常运行费用等综合要求,为满足高效率、低运行成本而努力。注意创造室内外舒适环境,在造型及内部空间设计上依照医疗建筑特性,尽量做到简洁明快、平易近人(图22、图23,图24)。
项目经理:张子军
建筑专业:周力大王伦天,谢中吾
结构专业:姜延平
设备专业,王琼陈岩电气专业:罗洁段宏博
毛里塔尼亚希望医院
毛里塔尼亚希望医院位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市南部阿拉法特区,为中国政府援非的100座医院之一,直属于毛里塔尼亚卫生部,建成后将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医院为84床,总建筑面积7300m2,包括门诊、急诊,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住院部,行政办公,保障用房等功能。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属热带沙漠性气候,高温少雨,年平均气温约25℃。设计从医院建筑的使用要求出发,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就医习惯,宗教特色和国情现状进行建筑的规划布局设计,营造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空间丰富的医疗建筑。整个建筑采用围合式的布局,建筑主体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五部分,围合形成室外庭院,为病患提供人性化的休憩场所,各功能块以开敞的外廊连接,解决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有利于遮阳和通风。半开敞空间是当地建筑形式和气候条件的集中体现,本设计在入口、连廊、楼梯等部位大量采用半开敞空间,提高自然通风的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室外庭院以硬质铺装为主,中央设有小型水池及休息空间,配以庭院等活跃气氛(图25、图26)。
项目经理:徐游
建筑专业:周力大王伦天
结构专业龙亦兵常青
设备专业:沈征徐婷婷
电气专业:罗洁段宏博
喀麦隆社阿拉妇儿医院
杜阿拉市位于喀麦隆西海岸中部的杜阿拉河口,濒临几内亚湾的西北侧,是喀麦隆的最大港口,也是西非海运中心之一,它是喀麦隆的最大城市,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被誉为喀麦隆的“经济首都”。现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400m2,由急诊、门诊、医技和病房三部分不同的功能区组成,病房共317床。
主楼部分呈“工”字型布局,医技楼位于各部分功能区之间,方便病人的使用。院区主要入口从北侧主干道上引入。病房楼主入口结合其前面的停车场,设在中心庭院西南侧,相对安静独立,这样避免了门诊和住院两部分人流的相互干扰。建筑围合成的中心庭院与用地东侧的树木相呼应,形成自然宜人的室内空间、庭院空间、室外空间的一系列变化,可以为住院病人的休息、休养提供宜人的室内外环境。污物通道设在主楼东南角,与后勤用房连接便利。立面设计简洁、大方、平易近人,针对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考虑空气流通及自然通风采光,建筑布局采用低层板式分散式布局;因为当地雨量较大,建筑采用坡屋顶设计,与顶层屋面形成空气间隔层,便干维护及节能,病房楼为带型长窗,南向配以遮阳处理,强调秩序感和韵律,衬托出建筑厚实、平和的气质(图27,图28,图29)。
方案设计人:周力大王伦天
也门国家大图书馆
也门国家大图书馆项目用地位于也门首都萨那西部新中央政府办公区中心位置,西临建设中的国民议会大厦,南靠规划建设中的总统办公区和高级法院,总占地约96000m2。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剧院、会展观演区等。总建筑面积约20000m2。
建筑形体围绕广场中心弧线展开,建筑形象由中心大体量的图书馆与两侧小体量的剧院,电影院及会议中心组成,通过檐口将形态联系起来,使建筑形象更加完整。图书馆入口采用大拱形入口,在整组建筑的中心位置,形象鲜明,同时也与萨那古城大门相呼应,映射出也门的历史人文气息,也象征着也门文化的大门。扇形发散平面与立面相结合,建筑犹如几本张开的书展现在眼前,正立面凹凸起伏的外墙形式也如同一本本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之上。建筑檐口的细部花纹,长窗、窗饰,石材的砌筑等等充分体现了也门“石文化”建筑特征,剧院舞台高起部分犹如宫殿屹立山上,更加形象地描述了当地建筑的姿态。“石文化”是也门的国粹,而图书馆正是记录这些“石文化”之“书”(图30、图31、图32)。
方案设计人:葛艳钢王云冀海鹏唐思远候芳江宏马宁 、钢
摄非100所小学
援非100所小学项目是为落实主席在中非高峰论坛上的承诺,即中国向非洲贫困地区援建100所小学而产生的,任务时间短、难度大。商务部要求在20天内完成10个方案,在非洲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每个地区设计不同的两个方案。不但要考虑造价、功能,还要考虑对不同地区地质条件,气候的适应性。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所在短时间内集中所有建筑工作室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大家的主动创造性,按时完成任务,受到商务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并且从中也涌现出许多构思精巧、特点鲜明的优秀设计(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
方案设计人:7A1工作室7A2I作室7A3工作室
摄外项目的设计特点
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在近几年完成的,通过这些设计项目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援外项目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态度对待援外设项目设计,不能仅仅将其当作是一项技术工作,而是要将其提高到政治高度来看待。援外项目不只是一个建筑物,而是向受援国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展品,是向受援国传达国家友谊信息的载体。援外项目通常从开始到完成的各部分内容都由国内相应部门配合完成,涉及到政府、勘察,设计、审查、施工,监理、材料、设备、运行维护等诸多部门。设计工作在其间充当非常重要的牵头、协调角色,并且贯穿项目始终。无论从设计的成果还是设计的过程,与受援国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援外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提高对援外项目的设计认识,把握正确的态度是工作好的开端。
(2)管理:援外项目有很强的政治性要求,因此这种特殊性对技术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任何细小的技术失误导致建筑在使用中的问题,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受援国向我国提出外交交涉的起因。技术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大范围援外项目的设计严格来说是设计总包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在这个援外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需要设计的地方,都由主设计方来负责协调组织(即使很不熟悉的专业,比如医疗器械、体育场地等),并且要对此负主要责任,这一点与国内项目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主设计方必须去了解项目中所有相关分包专业的情况,对他们的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技术管理的范围大,包括土建设计、市政,室内、室外,景观,工艺流程、使用安排,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经济控制、设备采购等等,技术协调在援外项目中已不可避免的与管理走到了一起。
②重细节:在管控范围加大的同时,设计的细致程度要求进一步提高,许多在国内设计中不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在援外项目中都要考虑。由于每个受援国的经济、政治、宗教,施工水平、管理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即使一样的设计,在细节上也要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调整。比如在非洲考虑对雨水的处理时,要考虑大小雨季、当地市政情况、温差等等,不同地区的排水方式各不相同,对屋顶、地面的技术处理也各不相同。许多在国内气候、经济状况下已经使用很习惯的做法,在援外项目中往往需要慎重考虑,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处处留意、处处要考虑的周到细致。
篇10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原则;适宜技术1 保障性住房现状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一种类型住宅,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所以研究保障性住房规划的适宜技术,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 保障性住房绿色适宜技术选择原则
2.1 从规划开始入手
很多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都没有考虑到绿色建筑,这就导致了绿色方案与建筑方案不能较好的融合。同时在后期增加的技术措施不只增加了成本投入,使用效果也不如从整体进行设计。因此,我们在开始保障性住房策划阶段,就要综合考虑绿色建筑要求,从规划这一步就开始着手进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规划。
2.2 优先考虑被动节能
在保障性住房方案设计阶段加强“被动节能”,满足通风、采光、保温等功能性需要,降低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依赖。根据当地的居住习惯和气候特征,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根据节能要求设计开窗面积,通过风环境模拟软件的计算,选取最佳开窗位置和形式,使室内采光和通风效果达到最优,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3 低成本绿色技术为先
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以较低的市场价格出售或者出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项目的开发建设成本。所以“低成本”原则应该优先考虑。当然同时也要使建筑形象为大众所接受,具有亲和力,以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目标。
2.4 采用易于维护管理的绿色技术
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后,所选用的绿色技术,应方便物业人员操作管理。如果设备操作流程复杂,而物业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操作知识,必然会造成设备损坏或闲置、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无法回收。因此,保障性住房更应该提高物业管理团队的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3 保障性住房规划绿色适宜技术
保障性住房规划的重点在于齐全的周边公共设施、舒适的景观环境以及便捷的公共交通等。
3.1 公共服务设施
3.1.1 现状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一般位于郊区,过于偏远的选址加重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交通站点、农贸市场、教育、商业以及医疗等配套的落后对业主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入住率较高,对入住居民的上班、上学、就医等出行产生较大影响。
3.1.2 适宜技术
绿色保障性住房的社区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应该考虑居住人口规模与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和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在合理步行距离内。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商业等,与周边社区共享,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确定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均衡布局,尽量避免学生穿越城市干道与铁路。独立设立出入口,与住宅保持一定间隔。
该技术适用于前期选址时,是常规项目配套规划需要考虑的,无需额外增加成本,但是对建成后的住区有很大的影响。
3.2 社区环境规划
3.2.1 现状
保障性住房的社区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建筑的互相遮挡,对室内和户外的通风、采光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改善住户的居住环境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小区的建筑布局和绿化系统。
3.2.2 适宜技术
(1)风环境
在方案设计初期,为了达到舒适的设计要求、改善社区环境,应运用风环境模拟分析软件,优化建筑空间布局、朝向设计。
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是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时,由于受到建筑物表面的阻挡而在迎风面上产生正压区,气流绕过建筑物各面。在这些面上产生负压区,自然通风的动力就是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而这个压力差与建筑形式、建筑与风的夹角以及建筑布局等因素密切相关。
该技术主要是设计优化,投入成本较低。
(2)光环境
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保证充分的日照和采光,对建筑节能和工程造价有很重要的意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能单纯地追求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保障人群入住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能耗情况,而建筑采光则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如果可以建筑冬季多采光、夏季少日照的话,就可以极大地节约建筑空调使用成本,降低能量消耗和资金投入。应采用采光或者日照模拟分析软件优化。
该技术无增量成本,且对住区建成后的住户体验有较大的影响,故认为是必选技术。
3.3 社区绿化
3.3.1 现状
由于中低收入人群庞大,保障性住房形成较大缺口,为了节约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房困难人群的居住需求。新建的保障房项目大部分为以小户型为主的高层建筑。因此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大多数难以达到现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保障性住房绿化设计时应重点关注。
3.3.2 适宜技术
保障新住房的绿化设计相对于普通小区,资金投入更少,内部人员数量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的要求绿化设计的科学性。通过小区的绿化设计,降低阳光的地面反射,进而降低了室外环境温度,缩短散热时间。
因此,以乔木为主,搭配草坪、灌木、乔木、藤蔓花架等形式,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选择了合适的绿化方式,也能提高绿化系统的遮阴、防噪、防风、滞尘、净化空气、固定二氧化碳等生态功能。
小区的低成本、高效率绿化设计对住户体验和控制成本均影响很大,故认为是必须的技术。
3.4 雨水利用
3.4.1 现状
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利用雨水资源是一种最经济、最快捷的途径。既可以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还可以减轻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
3.4.2 适宜技术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通过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将污染较严重、含杂质较多的雨水,分流至污水收集管道。 经过弃流之后水质较好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来做雨水的收集。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方面可考虑利用雨水渗透设施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可通过场地内的竖向设计,收集屋面及地面雨水,经过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后,可作为景观补水、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水源。
雨水收集回用需要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酌情使用,为推荐技术。
4 小结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造价成本、技术成熟、运营成本等方面的特点,因此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主要以被动技术为主,如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社区绿化等设计手段,同时节能、节水等技术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杨晚生.绿色建筑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杨维菊.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朱锡金.21世纪人类生态型住区规划概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4,5.
[5]栗德祥,等.生态设计之路:一个团队的生态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6]杨靖,张嵩,江冬宁.保障性住房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09,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