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背景范文
时间:2024-04-18 16: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现状 影响因素 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和未来基础教育的一种潮流和发展方向。我国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在符合国家基础教育实施的前提下,加强了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由某一类学校的个别、部分或全体教师,在分析本地区教学环境和校内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本校或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并实施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方面
课程改革将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国家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开的力度。现在,校本课程的改革成为新课程改革内容之一以引起人们的众多关注,这为局部地区和学校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出了良好的外部大环境。此外,国家和地区势必会需要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广大教师进行新一轮的培训,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二)学校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展开的,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环境资源,力避资源的浪费。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以及校长、教师等人力资源,不同学校的条件和资源参差不齐,有的无法满足课程开发投入的需要,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或者选择某一方面进行重点开发。
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一定的个人化倾向,与同事的交流相对较少,合作开发课题的情况相较个人开发较少,在对校外经验的借鉴上更有缺失。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形成合作、开放、民主的氛围。建立并优化课研小组等,鼓励老师们参加的积极性,建立完整的课程开发管理模式。
(三)教师方面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来说,在新的课程背景形势下进行课程的开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很多教师的课程观念比较陈旧,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这对课程开发来说是极大的阻力。投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又普遍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较难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教师自身要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教学技能、提升钻研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实施和评价做准备。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等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充分调查和评估学校的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它能保证各项课程决策都是针对具体的学校而制定与实行,因而能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等各主体的参与、协作与支持下进行的,各方面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领会、理解这种协作精神,促进开放的、民主的学校管理特色的形成。
(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是在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充分应用其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为出发点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从而使得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与众不同的学生在选择中激发自身的潜力。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机会,能够对课程自主选择本身就是对他们自主性的肯定,因而在学习中不会因被迫接受而变得被动,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同学之间需要相互合作,促使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摆脱人云亦云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在分析讨论中,同学的观点与看法又能够激发其他成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广泛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在一些观念上得到了更新,以学生学习为主,自身教授为辅,成为在课堂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组织者。其次,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提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这必将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改进,只有具备了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其指导下进一步促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有助于教师确立研究者的信念,承担研究者的角色。对于教师而言,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这大大增强了教师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开发的原理,确定何种类型校本课程的开设,并学会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如何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课程的实施,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等。
三、结语
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适应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地域性,尽可能利用地区和具体学校的教学资源,更大程度上满足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相当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基础课程开发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形成富有学校特色文化的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更能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 是新课程背景下课程体系调整的产物和课程深化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崔允.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艺术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艺术特色学校教学内容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因此,各大艺术特色学校应该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内容,并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践,并且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不断实践中开发出最适用的校本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艺术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校本课程编排坚持原则
课程开发应该将“”作为基础。“”是“建设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学校”的校本课程(教材)宏观风格的共同点。“差异”指的是各系的编辑,吸收本系不同教材编辑风格的优秀篇幅,制定独特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认知水平”以及要为老师创造性教学留出充足的空间。在教育模式开发中,各系开发的校本课程是普通教育模式也可以是课外教学模式,或者是两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强调“艺术教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直接反映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目的。反映并留下了培养学校人才的蓝图。在课程中心谈论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是空话。因此,基于“建设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各系应加强“艺术教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是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从“艺术”的角度探索和说明该学科的知识,揭示该学科知识的艺术内涵,并用该学科知识说明相关艺术问题。
二、关注人类文明,启发学生的思想
在进行艺术学校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人类的灵魂和人类文明,启发学生的智慧和思想。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人类科学、技术、文化和经验的结晶。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艺术知识有基本了解,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特定条件,使他们能够积极探索和体验,适应社会生活,让学生形成创造力,促进学生感情、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各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渴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
在制定课本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现代课程观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各种独立活动的总和,因此,在课本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心理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制定,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学习活动的层次、结构,方法,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是如此,同时,各大艺术类特色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理念的渗透,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要充分反映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和消化,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意识知识的同时还能加强艺术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成为现实。
四、课程优化原则注重内涵发展
艺术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助于学校改变传统单一的课程的简单结构,优化自身资源配置,走内涵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各大艺术特殊学校之间存在差异性,并且存在竞争,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改革,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课程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只要不断创新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开发出更加适用的课本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这种现状,就需要进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除基础课程外,还要以校本课程为主。这些课程的设置往往取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艺术,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艺术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修养高雅,健康向上,并且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反战。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并且结合其他学校的优点进行借鉴,和自身的校本课程进行合理结合,开发出更加全面的校本课程内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仍然注重各学科的教育,但要有意识地渗透艺术教育的要素,用艺术滋润心灵模式。因为学习不是个人对事物的机械反应,而是主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思维的发展方向和不是从个人思维走向社会思维,而是从社会思维走向个人思维,精神发展在社会文化层面优先于个人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内容是现代艺术特色学校教学的基础,因此,各个艺术学校应该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适应时代的课程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的研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2):109-110+124.
篇3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学校发展;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16-04
一、调研背景
2010年4月,为全面了解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我省高中教育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策略与思路,河北省教科所高中课改工作小组结合国家哲社一般课题“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省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问卷调查并撰写、发表了系列研究报告。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也是调要内容之一。两年过去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如何?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如何?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是否适合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连续跟踪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真实情况,2012年春季,又在全省范围内作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为了使调查能全面反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客观现实,获得比较真实可靠的材料,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仍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范围包括全省11市,每市选取10所省、市示范性高中、城市普通高中及农村普通高中,回收问卷1314份,有效问卷1314份。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在第二次问卷中,增加了对学校规模的调研。现有各年级轨制,5轨以下5.56% ,5~10轨17.81%,10~20轨44.67%,20轨以上31.51%;
(注:比例累计大于或小于100%,是因为有重复选择或漏选,以下同)
2.教师基本情况
3.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
4.教师与外界交流情况
(二)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调研的主要结果
在第一次问卷中,我们侧重设置了关于校本课程表层的一些问题,诸如开设校本课程的情况、主要内容、开况、评价方式等。第二次问卷我们着力设置了一些校本课程内涵的问题,目的是了解高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知程度,调研发现:
1.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
在所有问卷中,有75.42%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15.53%的认为是使用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所上的课程,5.25%认为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4.72%认为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
2.对开发校本课程价值的认识
有62.3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19.33%的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19.03%的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37%的认为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在第一次问卷中,教师对校本课程仅限于有着良好的开设愿望等表层的认识上。以上问题的调研结果表明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努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念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力图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逐渐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新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在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3.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认识
有86.99%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具有特色性,有4.19%的认为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才有特色,有8.8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4.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方面
有81.43%的教师认为需要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13.62%的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是重要条件,有4.41%的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很重要,有2.28%的认为学校应该有良好的声誉。
5.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47.41%的教师认为必须有确定的名称、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有31.89%的认为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19.94%的认为需要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13.85%的认为需要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
6.好的校本课程的认可度
有59.82%的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受学生的欢迎,有31.43%的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11.19%的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7%的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看作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而彰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了解到校本课程所具备的外部条件及内部机制,思考并酝酿着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这些都说明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已逐步领悟到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体现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7.所在学校是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8.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44.0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30.97%的认为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有18.72%认为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14.76%认为注重了学校的历史传统。
9.所在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工作
有63.55%的认为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22.37%的认为学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7.84%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7.76%的认为学校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在第一次的调查中,有80.08%的学校仅提供了相关的校本课程理论培训及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10.所在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方式
有46.96%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有29.98%的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22.22%征求了学生的意见,2.74%的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1.所在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采取的评价措施
有57.76%的学校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课程进行评价,17.66%的组织教科研机构、高校等专家进行评价,14.31 % 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有11.19%表示不清楚。
1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有47.11%的表示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有31.2%的认为缺乏经费及相关的资料,21.23 %的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56%的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在第一次的调查中,因为课时不够的占43.71%。因为教师没有精力完成的占37.46%,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的占18.83%。
13.目前是否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
有52.36%的教师表示有能力,有25.8%的表示没有能力,不清楚的占21.39%。
调查发现,经过努力,有60%的学校能够有计划地实施校本课程,有近20%的学校尝试开设校本课程,相比上一年提高了30%;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几乎都体现出地方化、多样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本学校的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相应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等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教案及相关资料、说课评课、征求学生意见、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教学精力有限、课时安排紧张、教学硬件不足,缺乏校本课程的专业提升等困难。其中还有近五成的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也导致了校本课程的研发质量、实施程度在浅层次、学科化、趋同性徘徊,这说明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虽然提升了,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校本课程意识,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从这两次问卷的整体情况看,涉及到的学校规模、类型基本一致,参与问卷的教师基本情况也大体相似,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及对外交流信息、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是新课改带来的喜人变化。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对校本课程内涵有较高的认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高学校知名度,改变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最终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搭建平台。但仍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开设校本课程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因此,对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校虽然开发实施了校本课程,但课程开发的功利性过强,为了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要求,简单照搬他校的课程,套用他校的经验,而不是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但在开发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只是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类拓展为主,开发课程单一;一些教师表现出课程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十分有限。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应该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攻坚工作。课程开发能力既包括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也包括教师编制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教师的课程工具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新课程就是新教材,教学才是课程的核心。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学生的差异性,有助于社区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程质量和社会的满意程度。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又不是局限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它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的实践来了解校本课程,并在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提升课程意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增加学校发展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参与,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二)确立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彰显学校特色
在高中阶段,创办特色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学校的内涵和文化品性应该是其灵魂和核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高中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因此,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探索个性化、特色化办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过程。
在很多高中对特色、多样化还无从下手甚至充满质疑时,河北省宣化一中的特色课程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如通用技术课程与当地企业联合开设,通过常态化的实践学习,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实施校本课程常态化、开展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实行校本课走班制等尝试。薛桂凤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创新实验》中《利用粉笔改进五则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一课,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化学实验创新比赛荣获一等奖;心理主题活动、书法、地域文化概览、走进名著、诗歌中的地理知识、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究式学习、数码摄影技巧等校本课程都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目前已经印刷成册并已投入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的试验校本教材27种,有5种校本教材已经公开出版。一个个鲜活的主题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更激发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使学校摆脱了“千校一面”的窘境。
一位校长说过“教师教的改变和学生学的改变是特色高中转型的关键点。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目的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反过来再看高考,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课程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各级教研机构要切实研究校本课程,加强引领,采取先推进后规范或分步推进的方式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工作性质决定了各级教研人员既对基层学校和教师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可以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但长久以来,教研人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帮助教师如何教学,并没有真正关注课程。调研发现,我省一些高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于开发校本课程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并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开发出一系列校本课程,如石家庄一中的《校园文化教育》《热土风流》《体悟生命》,邯郸春光中学的《峰峰乡土文化》,保定三中的《历史上的女数学家》《宝石鉴定》《文字溯源》,衡水中学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科技探究类、学科知识拓展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等8大类95门课程,如《大学专业与职业介绍》《走近衡水湖》等等。各级教研机构的教研人员应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和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逐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明确省、市、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中的不同职责;同时加强对当地校本课程的研究,积极支持和引导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可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分层推进,同时组织校际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确定共性问题,提出管理意见,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各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的督导检查,促进校本课程的落实
通过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零散走向整体,从个别经验走向系统规范。建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如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评比制度、校本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等。
篇4
【关键词】中职教学;校本课程;专业数学
新一轮的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中学数学课程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高素质劳动者的数学需求,明确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我校结合专业实际,在学生一年级学完数学基础部分的基础上,逐步开发旅游、电美、幼儿保育专业的数学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选择能为学生就业生活服务的数学教学内容为我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就数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学生的就业角度考虑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职业教育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重点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人才。作为中职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更要突出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所以数学课程内容在改革上要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起来,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中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比如电脑美术专业需要作图、视图能力,需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旅游专业在管理、投资等计算中用到等比数列的知识,同时需要具备对图形的解说能力;酒店管理中的菜单设计、预算管理等。幼儿保育专业需要选择一些与幼儿相关的研究幼儿数学心理的内容,更要增加一些数学活动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发展趋向,淘汰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单纯以追求技巧,陈旧过时,理论繁琐,教学意义不大且已无实用价值的内容,如传统内容复数,连高职升学考试也未列入必考内容,形同虚设,可删去。从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看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使数学课程改革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
二、从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考虑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方面影响着数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应用数学的程度越高,人们就越是要通过数学才能掌握其他的科学和技术,数学课程应当反映这一点;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数学课程内容的改变。课程的内容只能吸取最有价值的科学成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有价值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了,这是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将随之改变,而教学手段的改变也会引起课程内容的改变,这是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间接影响。
我们知道,计算器和计算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它们不仅影响到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到学数学和教数学的方法。计算器和计算机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变化如此深刻,需要重新考虑面向未来的数学课程内容。例如:在校本课程内容中拓展对常规计算和估算的要求,增加统计内容;并强化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弹性安排用计算机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内容,加强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学会一些常用软件,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三、从学生的心理因素考虑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他们的智力与能力、倾向与潜在力,这是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方法等相适合。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找到接受新知识的切入点,才能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内部条件,使学生以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的思维活动时,教学才会有效,教学目的才会实现,而多数职业中学的学生还是具有学习潜力的。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虑,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点,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寻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应用,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贴近度。
四、从数学教育的发展角度思考
篇5
新课程 高中生物 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指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由学校成员自主开展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要求的开发活动,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是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物学基础、生活经验、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特点。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关注本校学生的学习当前状态,还要研究其潜在状态和实际发展的可能。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留出足够空间给学生自主发展的余地,从强调“学校和老师想让学生学什么”转向强调突出“学生自己需要什么”的学生本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基础的校本教材。
2.协调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应以国家教材为基础,将其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与拓展,再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个性进行统一整合,并非是让教师重新编写教材。国家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推敲,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围绕国家教材的主导地位,为国家教材起补充、铺垫作用,要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需要开发的开发,不需要开发的绝不开发。
3.科学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谨小慎微,从教材立项、资料收集、文字编排到教材的打印、校对、装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草率马虎。编写人员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严格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准,对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使教材内容准确,观点鲜明,确保校本教材的可信度和含金量。
4.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与素养,并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应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合作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学校应搭建一个平台,让各位老师尽量做到尽其所能,为校本教材的整体质量打下牢固的根基。同样,学生也是校本教材的开发者,学生身上蕴藏着教育自我、影响他人的潜能,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校本教材成为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
6.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着手编写前要做好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出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经得起考验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教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广泛吸收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要经过“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使校本教材真正有用有效。
二、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
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来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拟定计划、制定制度、开展活动等,形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师根据新课程目标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开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解决本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形成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侧重点的交流与对话、合作与协调的机构,形成以生物学科组为单位的编写小组,制定详细的编写目标和提纲,分工合作,收集素材并负责具体开发与编写。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开发校本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学素质,在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处理好科研与管理的柔性衔接;其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质,乐于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勇于实践。可通过通识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网上研修、个人学习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改善教育观念,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自主获取、主动收集、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
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发校本教材,增强内容多样性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既要利用图书馆收集文本资料,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使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使资料更全面更完善;既应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又要充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使校本教材能够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4.建立健全校本教材监管制度,确保教材质量
建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评价与评审制度,建立教材使用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总结教材使用情况,及时修订,使校本教材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评价的主体多方参与,综合评价,切实保障教材质量。评价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如集体商议、小组讨论、问卷调查、书面报告等。定期集中评价,对校本教材进行全面评价,开始新一轮的教材修改提升,以评价促进校本教材的发展。
5.建立校本教材开发支持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
将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建立中长期计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建立校本教材开发的支持系统。优秀校本教材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次修订与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汲取经验,不断提高与完善。学校应树立开发一本教材,成熟一本教材,出一本精品教材的理念,以高品质发展作为校本教材发展的目标,坚持长期开发校本教材,做精做好做优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现状及问题;课程建设;课型实施;建议方式
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和西部大都市,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多元文化的浸入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儿童的视野,但是对他们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哪里?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接受西方的文化?文化意识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如何把握这个时代下文化教育的契机,给孩子们更好的观念引领,并奠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时展的现状和课表的要求,都让现代的小学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以什么为载体,用什么方式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背后又应该有着怎样的理念支撑?
一、研究现状及问题
在“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热点的今天,一些学区和学校都在建设相应的课程或开展相应的活动,然而,教学资源的匮乏,对教师本身文化内涵和底蕴的要求,都使文化课作为常规课走进课堂的路上困难重重,很多时候只能以主题活动的方式点缀在基础课
程中。
如何将文化课建立成一门课程,在资源提供、教学材料和教学建议上都要求老师有明确的操作性,使文化课程具有长效性呢?如何使文化课不仅是一个个活动,而是长期走进常规课堂,在一节节鲜活的课堂中给学生以引领和滋养呢?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资源包的建设
文化课最缺乏的就是资源,对于异国文化,很多老师都需要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如果每一堂课都需要老师去寻找、整理、归纳大量的资源信息再实施教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要解决文化课程的系统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源的问题。
在文化课资源的建构中,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建构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以国家为单位有丰富而鲜活的资料可供重组,而在资源的形式上,视频方式更加生动,也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基于这两点,在文化课程资源包的建设上,课题组采取“以国家为单位的视频教学片”的方式呈现。在教学片内容组织上符合两个原则:
第一,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且充满趣味性。
第二,符合文化认知的层次: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基于这两个原则,课题组从图书馆、互联网、专题片、旅游局、专题图册中进行了大量信息的筛选和重组,再在后期从孩子的角度进行加工编辑,形成一部部15~30分钟的国家专题片,并把这个系列命名为“玩转地球”校本文化课程专题资料片。
完成了资源包建设,解决了最大的课程资源的问题,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安排才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呢?
2.课程设置的构想
由于小学生跨越了6-12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可以上文化课,但是,认知水平和特点、思维特点和水平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文化课的设置上应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同样一个主题国家,在小学阶段学习两次。低段的文化课目标要求和高段文化课要求不同,螺旋上升。
基于这种“螺旋上升”的课程目标结构,课题组把文化课安排为两轮,一共筛选了15个代表性国家(或城市)。“1~3年级”第一轮,4~6年级第二轮。虽然两轮中学习的都是这15个国家(或城
市),但是目标、策略和教学方式都不同。
在具体的国家(或城市)设置上,遵循由远到近,由熟悉到陌生的规律,一个学年设置5个国家(城市),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非洲。具体设置见下表:
三年一个轮回下来,学校便集中了15个城市(国家)的1~6年级的教案初稿,每一个城市(国家)都有6个年级的教案,供下一年自己的年级升高时参考使用。
3.文化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我们将校本文化课程的总体目标设置为:在教学片的辅助
下,用体验、比较、讨论、思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建立文化间“”的观念。既热爱本国文化,又接纳和尊重异国文化的“兼容并包”的国际视野和胸怀。
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再结合不同年段孩子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和水平,低段文化课围绕文化体验、参与和简单感知为主;高段文化课以文化比较、讨论、思辨为主,设计课堂教学。
三、不同课型的实施建议和方式
同样一个文化课资源,在低段和高段目标和实施方式各有侧重,现在以“法国”为例,阐述同一资源在不同年段的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视频材料和再构文本,感知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和中国文化的比较,初步形成“兼容并包”的国际意识。
教法分析:
本课主要依托的是校本文化课的视频所提供的资源,并依据资源和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适合孩子学情的文本再构。学生能够在视频资料和文本资料的帮助下,进行文化感知、比较和思考。
本课行进的主线是文化的比较,从对上一课时的国家标志物复习,到本课的国旗和宫殿建筑,都以两国进行对应比较,最后上升到“We love our palace of museum, but we like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too. because they are both good architectures.”“They are treasures of our humanbeings”的国际意识。
学法分析:
本课尤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培养,多次运用讨论等方式产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注重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表达自己独有的看法,力求在课堂中对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所体现。
教学过程:
1.warmer:greeting
2.revision:In last culture class,we went to a country,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things,there is Triumphal arch(凯旋门),there is
perfume,what country is it?
France(板书)
3.presentation:
symbol:
France is famous for its perfume and Triumphal arch,what else?what is France famous for?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what is France famous for.
(1)What is China famous for? Discuss in pairs. (板书)
(2)Practice in pairs:
A:France is famous for...
B:China is famous for...
National flag:
(1)Look at our national flag,what shape is it?what colour is it?what is on it?
(2)How about the national flag of France? Let’s watch.
(3)try to describe the national flag of France.
Palace:there is Forbidden city in China ,there is Buckingham Palace in England,there is a a beautiful palace in France,too. What is it?
(1)Let’s watch and answer:what palace is i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lace?
激励机制:两大组PK,the more,the better,说得越多,得分越多。
(2)let’s read the text and answer:who built it?When is it built?Which part is the most beautiful?学生自读材料后找出相关信息
回答。
(3)Watch the video again,learn sentence by sentence,在此过程中扫清障碍,逐句理解大意。不做扩展,达到泛读的理解层面即可。
(4)Read it by yourselves,circl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5)Check their understanding. T or F.
4.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forbidden city
Which do you like ,the forbidden city or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why?
Discuss in four and tell us.
Summary:we love our palace of museum,but we like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 ,too. because they are both good architectures.
5.Pair work:Compare France and China,what are the same and what are the different,fill in the blanks.
过渡:China and France are different,but they have many common points. Look,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o to France and China.Why?
6.Summary:They are both ancient and splendid country.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o to France and China to enjoy their special culture.
Whatever the forbidden city or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whatever the food or the drinks,these treasure belongs to all the human beings.
So,enjoy different culture,protect all the tresures.(板书)
Feed back:
1.这节课试讲之后,感觉学生的思维被调动得很活,真正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说的,如China is famous for,学生说到了China is famous for china,China is famous for firework,China is famous for painting,for paper,for Sichuan dishes,思维之活跃,知识面之宽让人惊喜。
2.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当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lace,运用激励机制时。两大组的学生说出了很多东西,一直到时间到都还源源不断。
3.讨论这种合作学习策略非常有效,困难的问题讨论之后马上就有生命力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
4.遗憾的是没有上到最后的比较和提升部分。
5.Famous for,build 等需要产出的词,学生因为之前没有学过,产出显得困难些,但不是很影响他们思维的表达。
6.国旗的介绍应该在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中,视频部分出来的顺序是在标志物之后,不符合文化课的认知层次。
7.今天进行了第二次试讲,这个班的思维活跃程度和语言基础比上次的班级稍微弱一些,但是也非常正常。
但是,在文化比较的主线中,今天明显感到最后的提升还不够,没有提升到“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个角度去,要在最后的提升部分再进行童趣化的设计,让一些观点以儿童的角度说出,教师再进行有效总结和提升,同时,要配合板书的两国共同点的归纳。
另外,在文本处理上,要采取泛读的方式,今天在文本处理上很像阅读课、自读、勾画生词、检查理解等,这些步骤可以简化,学生理解即可。
最后,文本的架构要变,减去长繁难的句子,增加可以描述两国的句子架构,学生在学习了法国文本后就可以根据句子架构来描述中国的基本情况。
总之,在地球越来越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具有“国际理解”和“国际意识”已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在这样一个时期,构建一个系统的文化课程并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校希望通过文化课程资源包、课程结构及实施建议,解决文化课从资源到操作上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在鲜活的日常课堂中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开阔国际视野,形成初步的国际公民的意识和观念。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 推动跨文化交流.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10-27.
[2]杨小玲.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斯基尔贝克程序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72-02
2006年开始,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引入课堂,到2009年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初步编订试用,再到2011年真正开设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并编制了完整的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到通过多种手段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走过了近六年的历程。回首整个过程,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过去不足的反思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待。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境分析
当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企业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都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应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藉此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取、不断革新、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我国的传统经典、诗文佳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服务,采用访谈、座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在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展开专题调查,分析如下:①经典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自身文学修养;②从教师的角度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职业学校文化课开辟出一方新天地;③从家长的角度看,经典诵读中对于“孝”、“悌”、“仁”、“爱”的颂扬可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二、目标确立
1.核心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具体目标。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由理解到热爱,进而激发对于故乡、祖国的孺慕之情;②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浸润灵魂、学会做人做事,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三、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内容、篇幅、难易程度等因素,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中的12篇作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在四个学期实施。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核心为“规范行为、培养习惯”,精选《弟子规》、《朱子家训》;第二学期核心为“加强文史知识、提升基本素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第三学期核心为“品读传世经典,拔高思想境界”,精选《论语》、《孟子》和《励志诗歌》;第四学期核心为“树立远大理想,学习处世金典”,精选《大学》、《中庸》、《菜根谭》、《颜氏家训》、《围炉夜话》。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编排,梯度性明确。第一二学期的篇目多为全篇,以诵读记忆促进内化,三四学期的篇目多为节选,以品味感悟引领反思。课程教学由优秀语文教师承担,教学计划为每周两课时,总计160课时。
四、课程教学的实施
1.结合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将课程实施分解为三大部分:①晨间诵读、声声入耳。“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学生清晨进校伊始,即组织其大声诵读经典,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接受每日灵魂的早餐,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崭新的生活;②常规教学,关注细节。专门聘请学识渊博的语文教师为每班开授每周两节的经典诵读课。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引领,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音、理解每句经典;③多样激励,保持热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检验的同时不断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校宣传栏内开辟“经典天地”展示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的生成性产品,如摄影作品、手抄报、趣味知识等;开展“趣味诵读大赛”,鼓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个性诵读和多种形式的诵读展示;评选“诵读高手”,鼓励学生在领会经典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彰显自我……此外,还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家庭中去展示经典诵读的学习成果,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为经典诵读注入新的活力。
2.师资培养。①走出去——每学期选派部分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语文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专题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对于经典的理解层次,掌握更为科学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②请进来——不定期地聘请外校名师、心理专家、行业尖兵、技术骨干、创业典型到校内为师生开展讲座,帮助他们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③同济互助——经典诵读教师每月至少组内团队教研一次,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制定检测活动的方案,总结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济互助、共同成长。
五、课程重建与反思
篇8
成本会计实务是职校会计专业重要的实践课,通过对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财会核算方法等技能。按照职校教育的特征,为全方面提升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质量,完成培育高素养复合化成本会计专业人才的诉求,本文展开对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期对实践教育提供更多价值性内容。
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调查分析显示,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方面呈现以下特征:其一,基础知识偏弱,学习能力偏低;其二,对于知识、学习上进心不大,不少学生提到学习就深感厌倦抵触;其三,学习上消极应对,投机取巧心理比较严重;其四,动手实操能力普遍较高。从这一角度看倘若能够在教学中实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方式,会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培育高端技能人才目标的实现。
从职校学生学习规律方面来看,职校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在实践层面上,纠正和摒弃错误的教学方式,改变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技能、实操的重视和培养。依循“必须、够用”准则,参考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连接的要求,对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进行变革,摒弃一些实用性低难度还偏高的理论知识,采用现代化新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
2新课改背景下职校成本会计实务的创新教学研究
2.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该门课程体系的重新创立,使之科学合理化。良好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加快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基本保障。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使之真正地施力于学生岗位能力培育,符合用工企业的职位需求,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展开过实际企业调研,以对企业所需的成本会计岗诉求进行全面了解。这里所指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制造业。首先,依据调研结果,做出并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当中,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流程、任务是最核心的依据和内容,单项工作任务到总体成本核算为步骤流程,参照流程教学活动中要多增加关于成本信息加工、整理、提供、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技能操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实战模拟环节的重视和训练,参照企业所提供的真实成本核算资料来展开对学生的实操训练,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企业和岗位需求。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会计成本实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需求的一些专业性知识、能力素质、计算制造业产品成本过程,来对课本内容予以调整。要将财务会计中和实训课程中雷同性的内容相互并拢,同时增加一些可以促进学生岗位实操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些知识。总的来说,可以把会计成本实务内容分做以下几类:成本会计基础理论、要素费用归拢和配置、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的配置、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报表分析和制定等。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层面上,要依循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来对教学内容予以规划。把实际性的工作流程和教训内容互相整合搭配,内容组织上要不断凸显学生的实操力,把每一个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实操相互结合,实现教、学、做的合三为一。
2.2教学手段的创新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教学手段现已发展至多媒体网络技术阶段。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令学生更易理解。成本会计实务这一课程实操性非常强,必须要采用电子课件来进行展示与呈现。通过这些方式把会计业务中需要的票据填法、会计凭证的制作、登记账簿的过程等均明显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可以借助于高科技设备来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演示,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除此,还可以创建学院课程网站。把老师的诸多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会计考试资料、政策信息等全部都放在网络平台上予以分享,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以自行登录平台运用这些资料展开自主化学习,同时也能够在网站上实现和老师的随时互动沟通,及时提出疑问,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技术和平台的发展和利用无疑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将某一个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当作教学案例,把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论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学习的知识点,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使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目前企业、经济发展情况,更懂得会计知识的运用。老师要定期组织展开成本会计实例的编纂,并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现实操作能力。
其次,采用情景教学法,该方法对于学生职业责任感、职业意识有很强的训练性。把较为抽象化的知识带入到现实化情景当中,更能赋予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容易有代入感,唤醒学生内在职业品格。学校也可以创建属于自我的学习实训基地,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在观赏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不断提升自我实操能力。
再次,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老师可以先设立一个个所需的情景角色,把成本会计岗位化作各类必备的角色,比如数据分析审核、账簿登记员、原始凭证填写人等,虚设一些与相关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内容,分派给不同的学生进行领任。在这种模拟化情景当中,每一个角色都会积极投身其中,在自己所属的岗位上完成相关内容,领到角色任务的学生也要想象自己是一名真正的会计师,必须把所学的技能、知识运用起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学习性。而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或者产生诸多疑惑,此时老师可以带领大家一同展开探讨,予以解决,并借助于反复演练的方式把问题彻底处理掉,令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最后,采用六步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分成了六大步,依次是资讯、决策、规划、践行、查验、评测。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过程当中,该方法极具可鉴性和实操性。老师为学生讲解教学的要求,并将学生进行分组,给予他们一些基础的企业材料,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生产过程予以呈现和展示。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沟通,最终每个小组提交一个方案,该方案对费用归集、账簿设立作出安排。老师为学生派发有关业务数据,让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直至成员间达成一致给出方案。老师在演示时会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出各类单、证、账表等,同时对学生所作账簿予以一一查检,指出问题所在。最终依据考核指标要求来对各个小组进行打分,对每位同学予以评价。六步教学法实操时,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实操,对企业的资讯有所了解,讨论确立单据的传递方法,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制作单据流程图,订立任务表,依据成本分析来给出相关建议。小组之间展开互动沟通,和老师的交流也逐渐增多。最后才是自我评价和梳理。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研究探寻的机会,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投身于会计成本分析实操中,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预先演练,锻炼和培养自我实操能力。
2.4其他相关创新建议
课程改革当中,老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思想理念,以和时代相接轨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活动,不断学习借鉴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我的职业技能水平。老师还可以组织成立课改小组,一起来学习新课改的内容,摸清新课改要求,一起研究探寻新的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和路径。课改小组成员也可以参与其他外出培训活动,增强和其他学校的沟通,加快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改革进度。
教学过程中,要对老师、学生的身份建立清晰的认知,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务必让学生成为主体力量,敦促其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老师退居其后,做好一个辅导、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研究热情,使其建立正确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最后,要不断敦促学校加大投入,建立仿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帮助学生真正地利用所学知识锻炼职业技能水平。另外,与实际训练关联较大的设备等,也要第一时间进行查检和采购,对学生学习的环境、条件不断更新,使之和时展接轨。
总而言之,企业成本核算是一项体系化的任务,牵扯到的人员非常多,而且亟需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工作量也是非常繁重,这一岗位可以说责任大、要求高、任务重,所以对于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职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要注重对其人际交流、语言表达、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育,训练培养他们自身的职业敏锐度和判断力,可以全面综合的进行成本问题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职业责任感、敬业心,对成本核算工作要热爱、熟悉,能够轻松驾驭,还需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反馈处理。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
一、问题的由来与本课题的前期研究
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众多因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知识状况是否适应新的要求?如有不适,怎样应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展开。研究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
(一)国外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国外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全国数学能力纵向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这里,引用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 Fennema)和弗伦克(Megan Loef Franke)《教师的知识及其影响》一文中的综述:“尽管相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尽管有迹象表明一些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但研究工作对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的看法并不给以很大支持。”“NLSMA调查者仔细地核实了教师所学过的数学课程的数量,然后测算这些数量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相关系数,他们没有发现重要的关系。5年后,艾森伯格(Eisenbeng)重复这一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1](222)
这类研究的明显不足是对教师所掌握知识的测度不够合理。显然,用教师先前学过的数学课程数目作量化指标,难以反映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正如芬内玛和弗伦克针对这类研究中关于知识测试与相关系数计算方面的问题分析后所指出的:“可能是不适当的知识测量与相对有限的研究方法隐蔽了原本存在着的教师知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1](223)再者,将教师数学知识的一个自变量对应于学生成绩的因变量,使得这类研究“对教师的知识是如何综合起来的,或在所学大学课程与课堂教学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关系,没有提出多少依据”。[2]因此,“人们的普遍反应是,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去否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应对这一问题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3](28)
(二)国内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才能应付自如地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便是这一观念的真实反映。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也有研究得出与上述NLSMA调查者相类似的结论。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1996)称:“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需要知道一部分学科知识,以达到某种水平,但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4]由于没有报告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因此无从对“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作出评估。就结论而言,可以认为只是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判断: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对于搞好教学是必要的,但不具充分性。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并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接受与理解。
进一步的研究,有一项是以北京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的调查分析。该调查“根据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分别编制问卷。对于学科知识,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5]
这里,透视“观念—结论”的变迁,不难发现,它实际上反映了对教学的关注,从学科知识向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整合的转移,同时也折射出教学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传授向追求学生更广泛发展的倾斜。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进步,应当加以肯定。
问题在于,首先,为了实现新的追求,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达到何种水平,才能保证在对学科知识作教育学的解释和心理学的加工时不至于出现知识性、科学性的偏差。可以说,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诚然,要对本体性知识的“某种水平”作出泛学科的、较为一般的具体刻画是困难的,特别是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加大了从理论上作出这一刻画的难度。但是,对现阶段任教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教师,如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所拥有的本体性知识水平,是否适应目前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调研作出具体判断,却应该是可行的,也是课改推进的实践所十分需要的。
其次,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测度项目,是否有失偏颇?换句话说,用“给学生的一杯水”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合适吗?那么,又如何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呢?是测量它的量,还是测量它的质?
有鉴于上述国内外从量的视角,以静态测度研究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所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质的视角,动态考察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首先从课堂观察与现象分析入手,发现调研测试的素材,然后从课改推进中的教学需要着眼,确定测量内容,力求使质的测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充分的现实意义,进而辅以访谈与个案研究,使研究更为动态化。
(三)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听课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在近两年来听课观察与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其中除了教师教错了之外,还有两类反映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象:一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学内容。下面各举一例。
[案例1]
引入平角、周角等概念后,一位青年骨干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差不多写了半黑板。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随后交流,大家认为满意了,就把该问题擦掉。最后还剩下一大半问题,学生无法解答或有学生试图解答,但其他同学不认可。于是教师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时会明白的。
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
课后,教师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
[案例2]
教学被除数是0的除法,其中涉及除数不能为0,教师认为:“除数不能为0。这是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其意思是有困难的”,就借助了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巧每天去森林给小动物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
“森林的小屋里住着几只小动物。第一天,小巧带去了6个苹果,出来了3只小动物,平均每只可以得到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写?”(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找数量关系)
“第二天,小巧没有带去苹果,3只小动物等着小巧。可是怎么分呢?谁来说算式?”
“第三天,小巧特地带了6个苹果早早来到小屋。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没有小动物出来。(教师板演6÷0=)没有小动物在,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6]
这确实是一个富有童趣的问题情境:小动物上了一次当,下一次就不来了,由此引出除数是0。颇具艺术性的教学设计。但是,数学中“除数不能为0”是一种规定。要解释它的合理性,通常依据除法的定义,分被除数是0或不是0两种情况加以说明,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然而,当教师采用这个教案教学时,学生很自然地由数量关系类推出:小巧没带苹果,苹果数是0;小动物没来,小动物数为0,于是得出6÷0,那么6÷0等于多少呢?有的说等于6,理由是小动物没来,6只苹果还在;有的说等于0,理由是谁也没有分到苹果。最后还是教师硬性规定“除数为0没有意义”。课后,与几个很会发言的学生继续这一话题,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小巧没带苹果可以用0表示,小动物没来,用0表示就没有意义了呢?”
看来,“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7]
类似问题,在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的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至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由此可见,在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教师主要缺失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全力予以弥补的背景下,在教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落实的倾向下,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尽管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方面,明显优于美国小学数学教师。[3](310—311)但这只是说明,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有一些强项。因为该项比较研究所采用的四个测试题,分别涉及退位减法、三位数乘法、分数除法、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这些历来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强势内容,而且恰恰是新一轮课改认为“基础过剩”,应当降低教学要求或者已经删去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状况的调研
(一)问卷调查及其结果
基于上述由情报研究、案例研究所得出的调研设想,同时也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普遍提高,上海地区40岁以下的教师已基本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数量,相对于小学数学的“一杯水”来说,已够得上“一桶水”的标准。因此,我们的调研,试图探明“这桶水”的“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为此,设计了两种问卷。A卷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应用题,题目难度控制在至少有20%的小学毕业班学生能答对的水平上;B卷着重考查教师能否应用所拥有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否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此试题都以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师易犯的知识性错误或纰漏为原型加工而成。从试题编制的角度看,这些源于课堂、带有教学情境的数学题几乎都具原创性。两份问卷均经过试测、修改。
调研样本为上海市两个区(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区各一个)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样本的教龄分布、学历分布与两区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的教龄、学历分布大致相同。
A卷的平均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下同)90.5%表明,用小学生的较高标准来衡量,教师对本体性知识的掌握是不错的。这一结果与申继亮、李琼(2000)的同类测试结果(答对率都在85%以上)基本一致。
B卷的平均答对率38.8%表明,用“能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衡量,则现状与需要的差距较大。
两卷分不同教龄组、不同学历组的统计表明,平均分略有差异,但经检验,组际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受教龄长短(即脱离职前教育的时间长短)、学历高低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教师本体性知识方面的问题,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内早已存在,而且没有因为现阶段教师学历的提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内容分析
1.概率统计
在小学通常用“可能性”替代数学术语“概率”。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引进小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B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4.1%。
在新增的概率统计内容中,还有中位数、众数的初步认识。B卷内有关中位数、众数的试题,答对率更低,为23.8%。
2.图形变换
指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原来,在小学阶段只介绍轴对称,现在趋向于在小学就引进平移、旋转。如教育部的数学课程标准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内容提前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8]上海市数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9]中,在3~5年级也安排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初步认识,到“试行稿”[10]该年段只保留了轴对称的初步认识。
B卷中有关平面图形全等变换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2.5%。其中答对率相对较高的是下面的题:
两个完全一样(全等)的梯形ABCD和A'B'C'D',重叠在一起,经过怎样的几何变换(只允许平移、旋转),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写清楚变换的过程:如平移使……与……重合,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
该题源于小学数学推导梯形面积的常用方法。教师演示时,通常让学生看清两张梯形纸片完全重合后,就非常随意地拿在手上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很少考虑按图形变换来操作。测试表明,42.0%的被试知道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但能准确叙述的只有21.5%。
3.几何证明
虽说小学数学不要求证明,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判断其结论的正确性,或者判断某些特殊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般性。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几何教学中比较多见。B卷中涉及几何证明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8.1%。
4.数论初步
指数的整除性。它作为学习分数知识的必要基础,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B卷中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8.3%。
(三)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如前所述,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及范围内早已存在,之所以现在暴露得比较明显,并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本来,教师忠实执行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相对狭窄,课前预设方案周到些,通常足以应付。现在,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这一原因,实际上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
具体而言,以上述调研分析查明的缺失内容分类为线索,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访谈,以及对近10位不同类型教师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造成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
有关资料显示,概率统计是原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所没有的内容。20世纪末,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由中师提升到了大专、本科。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前些年,一些学校就是开设概率统计或同类课程,也由于当时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没有“可能性”的内容,就连初中数学都不见概率的影子,所以大多以教育统计为主,概率论的教学不被重视。
图形变换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主要是在解析几何讨论坐标变换时出现。原来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课程一般不系统讲授解析几何。随着中师升格大专,有了解析几何的内容,但一般只讲坐标轴的平移。坐标轴的旋转、极坐标系与极坐标方程(讨论图形旋转的有力工具之一),常常遭到删简。
目前小学教师的大专及本科学历,大多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他们在中师阶段获得的数学知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与高中毕业生相提并论。以致在职学历进修选修文科的人数是理科的3倍左右(实际毕业人数更升至4倍左右)。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文科的考试较易及格等,但教师已有数学基础与大专、本科学习起点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原因。即使选择了理科,多数学员主要是依靠死记硬背与模仿解题通过考试的。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其长期效应,可想而知。这也可以作为A、B两卷不同学历组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之原因的一种解释。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概率统计与图形变换知识的缺乏,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换句话说,主要是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造成的。当然,这是特定时期小学师资职前、职后学历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2.学历教育数学素养培养的局限性
如果说有些知识缺乏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那么学过的知识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缺失呢?特别是某些数学结论遗忘了,作为数学素养保留下来的数学能力,如推理、论证能力为什么亦难以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主要是在职前教育阶段,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的。
教师的数学能力,从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通常认为主要是四种,即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前三种能力教师在A卷的回答中有不错的表现。分析B卷的应答情况,就数学能力而言,教师最为缺失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较低,应用数学知识分析、推理、论证能力较弱。可以说B卷绝大多数试题的应答都反映了这两个问题。在随后的深入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学素养的不尽如人意也是教师本体性知识学了等于没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有所反映。举一案例。
教师提问: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最小的负整数?为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没有,因为再大的正整数,加1还有更大的,再小的负整数,减1还有更小的。教师不置可否,继续让其他学生回答。为什么一个从不吝啬表扬的教师,面对如此出色的回答却无动于衷呢?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里觉察不到极限思想、序数理论的影子。这里,导致教师教学表现大失水准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某几个具体数学知识的缺失,不如说是由于数学素养的不足。
公允地说,数学能力、素养重视不够,培养不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老问题,当然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3.教师思维的“童化”
分析造成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学习的遗忘。这恐怕是几何证明与数论初步知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概率统计和图形变换两个内容来说,几何证明是初中数学的必学内容,数论初步是师范学校《算术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不存在没学或精简、淡化处理的问题。
记忆的客观规律是,遗忘总会发生,甚至可以说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问题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不该遗忘的数学知识遗忘了。这里,仅仅是由于长期不用等自然原因,出现了正常的遗忘吗?
分析教师的成长历程,刚踏上讲台,儿童语言贫乏,也不了解儿童思维。为了搞好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丰富了儿童语言,熟悉了儿童思维。表现在备课时、课堂上,能自然而然地想儿童所想了。这是教师胜任小学教育的必由之路。的确,要想深入了解儿童的文化,真正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就要进入儿童的世界,像儿童那样思维,在自己的头脑里重建儿童的心智。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思维也有可能被儿童同化而“童化”。而且钻得越深,童化的可能性就越大。[11]
有大量案例支持以上分析。由此我们认为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除了自然遗忘,更重要的是教师思维的“童化”,即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类似地,教师数学能力的缺失,除了“先天不足”,也有后天“童化”的原因。
三、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若干对策
(一)调整、充实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内容
随着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师范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的深度和速度似乎仍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三年制大专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看,数学课程只有列入专业必修课的“大学数学”(90课时),以及作为数学与科学专业方向选修课的“高等数学基础”(180课时)和“现代数学概论”(72课时)三门。没有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尚无部颁课程方案,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理科方向开设的数学课程看,有“大学数学”(280课时)、“概率与数理统计”(72课时)、“初等数论”(36课时)、“数学史”(36课时),比三年制大专略多一些。其中明显缺失的是有关几何的知识,只有“大学数学”第一章“空间解析几何”讲到空间平面为止。这显然是不够的。比如,讲立体图形表面的展开,不知道还有包括球面在内的大量曲面是“不可展”的;又如,教学图形的观察,渗透三视图的内容,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射影几何基础知识。而现实需要是,面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学习要求的变化,只有具备比较宽广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之左右逢其源”,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为此,一方面,必须基于小学数学新增内容的“一杯水”,调整、充实师范院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师范生储备一桶甚至一缸水。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还应添加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方面内容。考虑到目前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既要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这是各种师范专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又要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致专业方向的学科边界比其他师范专业更为模糊(这是小学教育专业特有的问题),这些内容不一定都分别开设课程,可以整合到原有的数学课程中去,或者增设一门“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专业课,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历史与文化融入其中。这是一个只需有限课时即可满足需要的简捷对策。
(二)改进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往,高师数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是关注学术性而轻视师范性。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基本沿用综合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程体系,只作删简,缺乏整合;注重数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结论的严谨性,忽视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意义建构。其必然结果是不少学生学习时一知半解,学习后很快遗忘。现在,经过整合后的“高等数学”“大学数学”,内容精简了、易学了,但伴随而来的是数学分支的体系不见了,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能力影响很大。除了需要教材编写加以改进之外,更多地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处理,揭示某一章节内容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作为数学科学,从原名到定义,从公理到定理,一般都是演绎呈现的。它简练、严谨、纯粹,显示了数学的学术形态。作为数学课程,为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必须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转化成为易于认知的“教学形态”。所谓“师范性”,就是要培养和锻炼未来的数学教师,学习并善于完成这种转化工作。这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重要体现。
如果在师范院校的课堂上,教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演绎,又不忘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观察、实验、猜想、探索与推理、证明兼顾,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帮助他们形成数学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大有裨益。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耳濡目染,日后自己踏上讲台,就会师行徒效。
类似地,如果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高等数学的学习与初等数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那么学以致用,职前获得的知识就比较容易在职后真正发挥作用。
(三)加强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弥补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
以上两方面对策的落实,虽说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无助于现有师资队伍的提高。当务之急是如何较为有效地弥补已经存在的本体性知识缺失,而这恰恰是目前校本研修的一个“盲区”,需要地区教育研训机构发挥作用。我们的对策如下。
1.引起教师自身的关注
弥补知识缺陷,需要外界帮助,更需自身努力。但由于前述“童化”现象的存在,教师大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唤醒教师的警觉,提高对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自我监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激发、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长善救失,让他们自觉地发现并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困惑中分辨出学科知识的疑问,进而通过“学”与“问”,寻觅解答。
为了帮助教师清醒地认识问题所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一方面,公布了B卷测试结果的总体情况,并就一些典型问题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剖析,对教师震动较大。另一方面,全面分析教师思维“童化”现象的利弊得失。我们明确指出,它既是教师深入儿童精神家园所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忘我的奉献,也是教师学术思维和理性反思的障碍。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以理性的目光,居高临下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做到在儿童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自如穿梭、往返。教师普遍反映深受启发。
2.结合教材分析介绍有关数学知识
实践表明,结合教材分析并针对教师的困惑介绍有关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效果比较明显。
实际上,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总是综合发生作用的。所以,将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演变成依据数学知识探讨教学方法的过程,或者综合运用三类知识的案例分析过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3.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数学知识
同样道理,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的数学知识也能收到良好的点拨效果或示范效应。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点评时坚持具体分析,就事论理,注意避免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或教学水平作出分等级、贴标签式的评价,此举很受教师的欢迎。
以上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研究,都尚属初步,各项对策与措施,有待进一步实践的检验、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美〕D A 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C].陈昌平,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英〕G 豪森,等.数学课程发展[M].周克希,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14.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7—18.
[5]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11):49—50.
[6]黄建弘,等.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教学参考资料(二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76—77.
[7]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N].中国教育报,20050325(5).
[8]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9]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1.
篇10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21-03
为了在高校全面落实发展观,把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上,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措施的实施并非偶然,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高校过于注重教师作为个体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而护士了教学团队的建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科门类的不断综合,再加上广泛引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繁杂,不是单单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教学和培养人才的任务,而是要充分地依靠群众和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互相信任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科建设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同时还能够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现存的问题
1.认识误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教学团队的功能和内涵认识较为模糊。例如有的学校将其视为行政机构,在团队建设中就过于重视权利和层级的分配;有的学校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群体组织,于是在建设中就缺少了明确统一的目标管理措施。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远远达不到原有的预期。
2.缺乏团队精神和带头人。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大多是独自面对着特定的教育情境,相对孤立封闭,教师之间彼此隔离防范,缺少协同合作的氛围和气息。个别教师性格清高,面对着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碍于知识分子的情面不愿意向别人请教,更谈不上合作研究了。也正是这种团队意识的缺乏,在教学中很难产生重大成果。另外,一个团队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带头人,而在一些新建地方院校中仍存在缺乏团队带头人的现象,甚至在有的院校依据着科研成果选的带头人不能带头的现象。还有的带头人缺少奉献精神,觉得指导其他青年教师浪费时间,不如多发表几篇文章,导致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了传、帮、带的过程,自主发展困难较大,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导致团队松散。
3.重申报,轻建设。只有通过了申报评选程序的教育团队才能够获得立项。一旦获得了省级或者是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项目申请,不仅学校可以赢得荣誉,还能够能到可观的建设经费,因此,不少兴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申报项目有很大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积极立项。但在获得批准之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往往大打折扣,形成了积极申报草草建设的尴尬境地。
4.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师在职称晋升上缺少一定的自,只能依照刚性的晋升标准准备必要的科研成果。学校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全力扶持教师力争多出科研成果。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由于较难引进和留住高职称的人才,学校对教学和科研这二者在业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明显失衡,使得科研突出但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占据优势,那些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甚感不公。这种制度也导致了教师攀升了科研的积极性而降低了教学的兴趣,教学团队也失去了对教师的吸引力。
5.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只有有了人力、财力、物力及团队文化的强有力支持,教学团队才能够健康有效运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对教学团队重视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支撑,团队的活动无法展开,难以发挥其整体优势,尚未形成教学改革中的合作机制。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也有专项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缺少监管制度,导致资金很难运用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理论
1.“教学团队”概念。团队本是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概念,指的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所组成的共同体,利用成员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信息、资源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之后逐渐引申出很多的团队,例如销售团队、教学团队等。教学团队指的是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们为了完成共同教学、建设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负责带头,有着合理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沟通,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定期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教研与经验交流工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教学团队建设内容。教学团队建设内容框架可从内部环境、支持环境和教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选拔和培养团队带头人。本科院校团队带头人应是本学科中拥有较深学术造诣以及创造性学术思想的专家,致力于本学科建设,在教学一线坚持授课,治学严谨、品德高尚,有着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贯彻“质量工程”理念,将所有团员的共同愿望作为团队建设的总目标,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其次是团队队伍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各个学科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所、教研室、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作为建设单位,把相关的系列课程和专业作为建设平台,形成一个知识和职称、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团队结构。最后是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团队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对话和备课以及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多层次的沟通,实现整个团队当中经验和资源的共享与增值。
3.教学团队的构建原则。教学团队的构建,应遵循着以下三项原则来实施。首先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科研工作,激励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团队,并充分地发挥出其优势,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工程”下的教学团队建设,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知识与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自学、实践、交流、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实现资源整合。在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过程中,应鼓励跨学科、跨学校的方式来建设团队,同时辅以多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路径
1.教学理念。所选择的教学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要想整体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水平,就需要选择既能体现本专业的最高水平同时又符合教学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教学理念来作为支撑。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质量,继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用先进理念来指导教学改革。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容易形成自身的专业之见,缺少教学长远规划和改革创新思路,依赖于教学经验,缺乏教育改革深化的动力。所以,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过程也是一次变革教学理念的过程,需要团队做到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改革,坚持用科学理念指导教学。有了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撑,教学团队的研究水平肯定是一流的。
2.教学突破口。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要重视团队建设,还要选择好教学突破口,这是涉及教学团队发展方向的一个大问题。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前沿性的教学问题中还欠缺全面深入的把握,在这类院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具有一定新颖性和学术价值的且适合教学的教学团队;其次就是要根据新建院校培养人才重心下移的特点,在选择教学突破口时重点着眼于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现实,力争培养极具学科特色和带动学科发展的教学团队。既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为应用型,那么,就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使其成为极具特色的教学突破口。
3.高水平管理。建设专业的学科教学团队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且需要较多的人员和较长的周期及较宽的工作面。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一方面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同时还要肩负着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重任。所以说,高水平的管理对于建设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要将管理影响教学建设的意识和目的贯彻给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团队管理的机制和模式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的特殊性。管理工作在协调教学机制的运行、教学人员的流动、教学绩效工作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团队建设者要对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如果将整个团队比作是一部机器的话,那么要想维持机器的良好运转,管理就是不可或缺的剂。而随着院校规模扩大化和职能多样化的发展,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教学团队的管理问题也愈加地突出。同时能够保障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的就是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相应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因此,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就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
4.明确目标与任务。团队目标在教学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目标反映出来团队的存在理由、活动界限、团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功能和地位等等。只有在有了共同的目标之后,教学团队成员才能够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不断交流互动,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实现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个团队建设水平。在这期间,团队管理者还要观察了解成员个体间的要求和期望,适时设置共同目标以引导和激励成员的集体意识。
5.评价机制。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存在着对教师职称和考核工作由第一责任人决定而其他合作者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的情况,在客观上阻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针对这一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构建一种利于团结成员共同合作的机制鼓励和促进团队建设的发展。这一机制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要求,高校应将团队和个人的业绩进行双向考核且均作为参评依据,将团队业绩和力量作为评价机制的重要导向。这一评价机制与传统机制不同,原有的评价机制只是单纯地看重个人的绩效业绩,而这一新型评价机制同时侧重个人和团队二项业绩的绩效,以此来引导成员尽量追求团队力量和绩效的最大化。在评价机制的操作过程中,学校除了奖励教师个人的业绩之外,还要采用基于整个教学团队绩效的奖励和评价方式。由过去的重视个人业绩考核转向团队整体业绩考核,由过去重视过程管理转向现在的重视目标管理,由过去重视年度业绩考核转向重视团队间的业绩考核。宗旨是鼓励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来,激励教师们共同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团队凝聚力。在评价的方法上,要设法消除教师之间的不恰当的竞争,要促进教师真实地表现自己、主动地接纳别人、积极地帮助他人,以实现教师间的真正的合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关系着区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质量工程”背景下,院校不仅要更新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理论,同时还要在实践路径等方面积极构建符合团队发展的制度和措施,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其能够促进和鼓励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04).
[2]陈新刚.高校绩效考核工作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7,(2).
[3]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05).
[4]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N].鲁东大学学报,2008,(02).
[5]黄玉飞.对高校教学团队的考核与管理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02).
[6]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0JGA072);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Z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