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4-18 16: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概论

篇1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哲学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对“民族”一词最早使用的学者是梁启超,他是第一个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汉族”、“藏族”、“蒙古族”为其它民族称呼的可能是黄遵宪。到了现代,社会学家宁骚对“民族”一词做了新的探究,他在总结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个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两个特征来强调民族,既强调了民族历史过程与稳定性,并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形态”是应该具有这六个必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所指的“民族”具有时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贯穿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东方地域与西方地域的实体性概念。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大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有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界定。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以下解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白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包括了以武术为主体的武艺、养生导引气功、以游戏形式满足人们娱乐需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形态。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2 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是各种文化理念、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的综合体现。宗教和传统体育同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及转变过程中,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本质特点,其发展历程多数以为背景,如:富有原始气息的彝族摔跤体现一种对毕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蕴浑厚的传统武术无不体现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国民族体育史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既有对技术层面的影响,也有对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2.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金字塔,无数古代哲人概括总结可知,中国的哲学主要分为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观,在日常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等领域无处不体现着哲学思想的火花。如: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就体现了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民族的传授与继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的方式逐渐趋于传统化和现代化,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在同一个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径延续的,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传统和现代两种。

首先,是传统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因其运动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有以下几种:(1)家族型传承。如传统武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其形成过程带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残余,在传授武术技术与文化的方式上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同类家族而不传外来血亲等。这些封建的传承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及文化之间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传承。宗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合体。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战火四起,宗教信徒为了维护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与绝技作为护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中也结合大量的身体活动来增加活动的氛围。我国的几大宗教都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道教武当太极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这些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及武术文化,都是以一种系统规范的方式进行的,其内容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3)区域民俗文化型传承。古时我国疆域辽阔,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常规的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承,只是地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趋势的长期性导致武术文化的单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及武术流派。民俗性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如:摔跤、秋千在闲暇时举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们的心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动需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如:舞龙舞狮在节日里表演与比赛都是为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

其次,是现代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及取缔。因此传承方式要顺应时展的主流思想,现代传承方式因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侵权行为、遗弃观念日趋严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在现代社会中被竞技体育文化所替换。因程中应从国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法,从体育产业、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角度去赋予传统武术应有的法律保护效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更加有力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赋予传承人及参与者应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不断传承的结果,不同的人群、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承者,传承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参与者是民族体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参与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等于没有了传承者,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给予传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要的生活保证,给予参与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如:采用传承者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等级制度,举办参与者传统体育文化及运动项目运动员级别制度并与升学考试挂钩等法律权利,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

篇2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化做共时性分析,注重文化局部和整体的关联,通过对社会制度、经济、宗教、神话、巫术等的综合研究,理解文化的整体系统。三是对人类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及其衍生现象的综合研究,即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文化整体论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三)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

自从早期人类学者走出书斋,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田野调查便成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标志,规范而严谨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指出田野工作的三个原则:“首先,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在土著人之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2](p5)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学习语言、结构访谈、口述史收集等。民族志是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独特书写方式,是对某种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产品。它是一种文化解释文本,通常采用“深描”和阐释方法,有对话民族志、实验民族志等多种撰写模式。

(四)主客位视角及描写

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人文历史论文,致力于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理解。马文.哈里斯借用语言学家派克取自phonetic和phonemic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创造了客位文化、客位视角及主位文化、主位视角的观点和描写理论。主位指文化承担者的认知和描述,客位代表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主位与客位视角的结合有利于研究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在田野调查中强调人类学者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切身体验“他者”文化,又能以冷静的姿态不囿于其中。

上述理论方法以最初用于异文化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课程研究也不例外。人类学有独特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以人类学的视角定位课程,课程便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之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是人们在学校场域中获得全部知识经验的实现途径。开展课程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多元文化课程、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世纪晚期,课程研究范式发生根本转换,“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以个别科学为基础的‘范式话语’转向了以叙事为基础的叙述性话语。”[4]从中可见人类学课程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概论?笨纬倘谌肴死嘌Ю砺鄯椒ǖ耐揪?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文化研究、展示和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学者对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的定义,因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参与和接受行为等均可在人类学视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知识选择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类教材也层出不穷,以张岱年、方克立编和金元浦编《中国文化概论》等为代表。面对博大精深、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高校和学界对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各类教材大致将中国文化分为三大版块进行阐述,第一块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和根植土壤;第二块是中国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专题;第三块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包括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系统等。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体现在对第二块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取舍上人文历史论文,无本质区别。这三大版块按照文化的发生、表现和内涵的逻辑,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然而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精英文化层面,民族、民间和地域性的鲜活文化被忽略了。

大学课程应如何选择内容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课程实践者应警惕和批判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代表统治阶级或主流社会的意志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专断,以强硬、武断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强势文化。[5](p132-137)如布迪厄所言,我国“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专断性,课程知识的一元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相违背。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样性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异彩纷呈。再次,中国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在全球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不可复制的文化多样性的坚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担负起在高校传递和传承我国多元文化的功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内容,践行教育人类学者倡导的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6]模式。

(二)中国文化的整体论和跨文化比较视野

人类学整体论强调将文化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全面把握某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系统,不仅构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线性发展。我们在了解古代遗留的优秀文化传统时,也要关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即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使其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解和探究其内涵的活动。而众所周知,根据族群认同理论人文历史论文,认同感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族群互动和族群边界的场景中得以凸显的。由此,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也应放置到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背景中践行,在与他者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课程中设置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专题,以促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域理解和反思中国文化的特征,清醒地认知其精华与糟粕。如在关于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性格专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你的感性认识中,中西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思考中西方人性格之差异。很多学生认为西方人的独立意识犹强,自然而然引申到中国人重集体、西方人重个体的文化差异。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原因,结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中国国民性研究著作,解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对中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野中,使学生领悟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7]的真谛。

(三)参与观察中国文化

在西方国家,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作业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民族志的书写,一门成功的课程是行动和对话民族志的典型蓝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观察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参与观察都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课程研究者身份,可通过参与观察、结构访谈等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髡教学方法,还可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与学生共享。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期待值差异,文学专业学生希望其是一个研究型课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希望其是一个偏重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便根据专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有效课堂的创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更需要切身体验与感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田野环节,将学生分组,每组≡褚桓鑫幕专题,≡裉镆暗愕鞑榛蛲ü网络、文献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讨论。学生们分别选择了刺绣、生肖、饮食、对联文化等小专题人文历史论文,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文化内容。学生们一致认为通过田野调查的文化体验活动,真正掌握了活态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相比纯理论的课程,参与观察法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体验文化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在课堂营建中,教师还应注重主客位视角的转换,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体悟,并以局外人的眼光进行价值中立的判断。

三、结语

在人类学者看来,学校课程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全球一体化、网络文化发达和现代性危机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反思性实践。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1]赫屈.文化与道德:人类学价值观的相对性[M].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7].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篇3

关键词:文化生态通识教育文化传承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西方文化单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甚嚣尘上,在此情形下,作为拥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更应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向世界推广,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识教育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濡养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责任,培育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民族情怀的复合人才。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生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至世界各地,特别是20世纪以降,全球化到来之际,西方文化以更加强劲的态势席卷全球,在此进程中许多弱小国家甚至失却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运程中。[1]我国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便在强势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当下,特别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举例而言,街市中随处可见牛仔裤和露脐装,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对阿迪达斯、耐克、LV、GUCCI等国外大牌趋之若鹜,看电影务求美国大片,手机非iphone不用,餐饮追慕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旅行非欧美不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遇事先问“有什么用”“给多少钱”,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得不到随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称“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顾观点是否正确,必须争取发言权,不管师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须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些现象固然不是发生在全体青年人身上,但绝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是“土”“僵化”“过时”,而这些评价并不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之上的,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体西方化,这种企图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世界文化本就应该百花争艳,丰富多彩,若单一推行一种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此情境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推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全球文化生态的和谐稳健发展。

二、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唤起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刺激,爱冒险,很容易被陌生而新鲜的异国文化吸引,并不加区分地加以模仿,形成追求物欲、注重实利、逾越长幼界限、盲目追求自由等不良品行。当前,高校通识课程的着眼点应落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经典的仁、智、和、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经典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唤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鼓舞学生深入阅读和品鉴作品,并阐明全球一体化的利与弊,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树立文化自觉的效果。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从本质上讲,很多学生之所以追捧异国文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热情,有了深入了解,便会主动地捍卫民族文化尊严,坚守民族文化自觉。高校通识课程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源流脉络,结合品读和鉴赏经典作品,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民族文化的智慧、仁爱与美,伴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精神与人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濡染,民族文化素养日积月累间得以形成。第三,兼顾世界文化,培养胸怀天下、匡世济民的健全人格。坚定了文化自觉,丰富了民族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通识课程中开设世界文化经典赏析,带领学生了解和接触异国文化,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情怀[2],还有助于形成匡正天下的广阔胸襟和豪迈情怀。第四,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讲解心理学、哲学、美学、阐释学、读者接受理论等知识和原理,引入历代学问家对同一问题的相似和不同看法,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做出判断,从同一角度对不同事物做出比较和鉴别,启发学生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辨识能力,形成正确而独立的思考习惯,加强批判思考能力。

三、当前高校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统整性安排,在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同时,兼顾其他东、西方文化经典,帮助学生铸成心系民族、胸怀天下、匡世济民、胸襟豁达、旨趣高远的健全人格。[3]中国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渊源流脉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前秦时期儒、释、道、名、法、墨各家经典作品,阅读各朝代诗词曲赋经典作品,其他东方国家文化经典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埃及、波斯、犹太、印度、阿拉伯、日本、印度思想文化和经典作品讲析,西方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指导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哲学经典,阅读西方各国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典型代表作品。第二,课程内容采取“典”、线、面结合。[4]“典”即经典作品,线即时间脉络,面即空间线索。以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往往以概论课形式为主,即侧重关注“线”的脉络,而忽视了对作品原典的关注及同时期各国作品的横向比较,极易造成学生对经典作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一,不闻其余的缺憾。实践证明,了解线、面的同时,对经典作品展开真正的阅读,才能切实体会经典的魅力,深切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第三,教学模式方面,以往国内高校以课堂教学居多,导致任务繁重的通识课程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很难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不得不直接采用概论法或碎片法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当前,我们不妨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不足以在课堂呈现的内容以网络授课或视频教学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授课的容量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采用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讨论、线上答疑、专题研讨等交流互动,同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能力。另外,基于通识课程传授的内容,可以组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活动等赛事活动,以赛带学,以赛促学。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宜采用重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改变“一张考卷定全局”的局面,将平时考核比例提高至70%-80%,平时考核由考勤、作业、演讲、读书质与量、阅读创见、品读深刻程度、小组合作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部分构成,期末成绩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采取论文、音视频、创意作品等方式。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在授课之初将学生分组,小组的任务是互相辅助、监督、合作完成既定任务。考核形式包含教师打分和小组成员互评、自评三部分。这种动态的重过程考核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化格局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世界化”进程,面对西方霸权文化企图单边世界文化的严峻态势,肩负着人文精神培养的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以中国经验和中国元素建构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命价值观[5],培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生力军[6],为创建和谐稳健的世界文化生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作者:周景辉 聂英杰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中国形象”在全球“国家形象”的地位[J].资治文摘,2012(6):24-25.

[2][3]周景辉,聂英杰.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42-546.

[4]聂英杰,周景辉.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102-104.

篇4

关键词:民族化 写意美学 视觉符号 艺术表达

在我理解里的平面设计是一个集图形、色彩与文字一体的一种视觉传达,是一种很独特又常见的传播手段。在当今世界里,报纸、电视、网络中不乏看到各种各样的平面设计广告,广告大师们也毫不吝啬地发散自己的创新思维,创作出脍炙人口又平易近人的平面设计作品,可谓让人大饱眼福。而视觉符号的民族化也是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艺术作为一种由多种文化符号所构成的交流方式,不可避免的承载着创作者的文化基因与人文素养。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更是创作者与受众的审美观与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

在我所学的知识里,靳埭强先生是经常被我的老师提及的人物之一。靳埭强,1957年定居香港,做学徒,当过裁缝师,如此以往10年之久。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靳埭强先生1967年创办设计公司,所创作的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在我的老师们的介绍里,靳埭强先生是平面设计界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而他强调的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他所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件作品至今仍被称为经典中的典范,被无数人所称赞。在我欣赏的靳埭强先生的作品中,他最常使用的就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水墨画风格。水墨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写意传神,是我国文化的最具韵味的代表之一。行云流水之间,创意怡然跃纸上,这就是我在看靳埭强先生作品时感受到的徜徉美感,笔墨勾画,了然于心,一份惬意,一份深意。这也是我国平面设计界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的最好的代表。

德国的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更是让人吃惊的设计大师。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在其30年的设计生涯中,大师设计了几千幅招贴,并且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在大师的设计思想中,他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一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土豆系列的招贴画。那充满奇幻而又显得十分和谐的色彩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好像看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融合,并且诗意地表达出来。土豆陪伴着大师渡过了他苦难的青少年时期而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大师认为土豆就是德国的民族文化,对此十分钟情。他的土豆系列有着近乎传奇的魔力,奇特的创意,和谐且有着强烈视觉冲力的色彩都令人着迷。我似乎在这些招贴画里看到了大师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执着的设计追求。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冈特.兰堡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也将平面设计的未来拓展了,带给了受众心灵的震颤。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很认同这句话。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趋势必然也是未来设计界不可或缺强大力量。

人的眼睛总是在第一时间看到最吸引自己的东西,而人的思维却会受到刻板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进而产生主观的臆断。比如在一堆大的东西里,我们可能会一眼看到较小的东西,这就是视觉符号的魅力所在,总能不经意间抓住你的注意力。每个人从小所接受的文化在我们的一生里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民族文化在你的意识里就是主流,而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就能在第一时间引起你全部的注意,在瞬间找到文化的共鸣,这就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为什么平面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其视觉符号的民族化研究,这是发展的潮流与永恒。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篇5

刘恋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  401331)

 

 

[文章摘要]

 

    在一个多民族的我国,民族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其分支,对它的热爱就会了解到视唱练耳教学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比较缺乏有代表意义和典型特色的民族音乐素材。本文的目的就是把民间音乐元素运用视唱练耳教学中,分析现状提出具体的视唱练耳方法,让学生掌握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合民间音乐的意义,提升他们的综合民间音乐素养,关注我国的民间音乐,是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关键字]:民族民间音乐元素  视唱练耳教学  运用

 

 

一、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方法

 

    1、典型民间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法

(1)民族五声调式音阶构唱  五声调式是缺半音与三整音,视唱上口流畅具有民族特色。学习音阶构唱要注重学习发音的倾向、音准和音律。由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组成,没有偏音,具有东方独特的民族气息,古典色彩浓厚。

(2)音程的训练  音程是两个乐音的音高关系,训练方法是先唱后听。通过对视唱旋律的音程,构建出对音程的距离和感觉,调整音程能力,发展学生内心的听觉。作为基础训练,音程的对视唱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方法。

    2、少数民族典型节奏分析法

(1)基本节奏型  第一有蒙古族的长调中的“紧打慢唱”;第二有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第三有富有变化的侗族大歌节奏;第四有律动感的瑶族长鼓舞节奏,八分节奏型;第五有变化不大,附点节奏型的广西壮族节奏。

(2)节奏的听辨  首先学生应该依照视唱曲目的旋律来提炼节奏音型进行练习,其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弹奏相关的旋律,学生一边对旋律声部进行唱和,一边对节奏进行拍打。

3、民族乐器音色分辨法 

    对学生进行民族乐器的考察有利于对他们音乐感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多样音色的感知,分析各种音色的区别。例如《高山流水》的古筝、《十面埋伏》的琵琶、《二泉映月》的二胡、《梅花三弄》的箫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把各种音色引入视唱教学中,将各种音色的声音再现,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直接收获到很好的音乐效果,结合传统的训练方法,逐渐训练学生的内心音乐感。

4、音乐感知力的训练法

 音乐感知力是音乐感觉能力与音乐知觉能力的总和,人类通过对音强、音色、音长进行的辨别就是音乐感觉能力,对音乐复杂形式的细微变化辨别和整体感受的音乐能力叫音乐知觉能力。所以听到某段音乐并且准确判断情景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的能力就是音乐感知力。在视唱练耳的课程中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对象,提供学生学习优秀民歌视唱和听辨的机会,亲自体会民间音乐的魅力,提高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5、民间音乐多声思维的训练法

(1)调式调性的感觉培育  调式是调性音乐的基础,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民族调式在某方面有共性。一以单声部的音乐学习为主,训练综合能力,以民族音乐作品为手段,针对民族音乐价值和审美观,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二是以自然音程为主,其他音程次之。调式调性的感觉培养有利于表达旋律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对五声调式的风格特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解。

(2)分声部训练 对听辨节奏、和声、旋律、音高等要素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对我国典型意义的民间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对音乐理论知识水平和音乐专业技能,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多声思维感知力。首先是视唱练习,其次是听辨练习最后是音色听辨练习。

 

二、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运用中的意义

 

    1、有利于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的民间音乐是世代锤炼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民创造的古老文化,起源于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同时民族民间音乐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也是最年轻的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瑰宝,包含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是沟通我国情感的纽带,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代表者,富含极强的生命力。民族民间音乐形式的应用广泛性体现在它的艺术手法上,揭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传世经典的民歌总令人回味无穷。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元素很必要,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的应用中尽管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这样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增强学生在平时浓郁的视唱曲里面的专业素养,扩大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了解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丰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  调查表明,大部分院校的视唱练耳教材以西方大小体系的主编配置,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局限性,大小调式的曲目容易局限对视唱曲目的了解程度。钢琴即使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必需品,但是用它来演奏民族风格的视唱曲目,仍有不足,所以应该加入民族乐器的听辨,更好地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内涵,对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改革,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到民间音乐的地道的地方民族音调,打好视唱练耳的基础音乐学科。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的艺术财富民间音乐沉淀的分量越重,也可以给学生树立弘扬民间音乐的理想,加深对民族的自豪感,热爱我国的民族文化,增加兴趣。同时让学生的音乐专业视野拓宽,对民间音乐素养的提高,重视民族民间音乐,从而进一步的丰富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

    3、有利于加深民族文化理解  我国的民族音乐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长期的西洋模式的训练中,不能舍弃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的民间音乐越来越受到欢迎,在编写音乐教材的途中应该对各个民族典型音乐特点的视唱曲进行收编,直接接触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立足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推广和创新视唱练耳教学,找寻合适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主动融入到音乐全球化的环境。找到理论依据,对新的训练途径进行探索,把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到视唱练耳教学中,有利于师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我国浓郁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和历史。

 

结束语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史世界艺术宝库中闪着光芒的财富,所以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任务重大,必须已建立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为前提。老师丰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致,结合中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与审美能力进行锻炼,适量增大对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合到视唱练耳教学。我们应该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担起重任,继承与发展我国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精神。

 

[参考文献]:

[1]杨瑞庆;中国民歌旋律形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 乡土民歌 课程资源 整合

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乡土民歌,反映了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情况,它是我国社会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从当地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在国家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开展整合乡土民歌与中学语文课程的研究。

杜威说:“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刘国正指出,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强调课程开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把语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到民间采集诗歌,参观周边的民族风情园,深入农村参加民族节日,看唱山歌比赛,到图书馆查阅民间诗歌等活动,使“社会成为学校”,凸现语文人文性特点。

搜集、保护乡土民歌资源,挖掘其教育价值,传承并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并侧重探索民歌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和策略,编撰《乡土民间歌谣》校本教材。

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民歌类课程资源库的建库问题,建立“民歌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传承和光大土家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调查本地丰富的民歌资源。通过走访,向民间歌手咨询、请教,了解本地区的民歌资源

2、通过参观、查阅文献、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地区民歌资源的关心、兴趣和认知程度,通过调查提出民歌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大纲和框架,并撰写调查报告。

3、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民歌资源的有关资料,开发中学语文课程。

(1)调动学生收集和整理民歌资源的有关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源的收集和分析研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留意采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资源,形成实践意识和习惯。利用课堂讨论、手抄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成果,建立《乡土民歌网站》,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网上学习资源平台并保持及时更新,开展开放式学习。

(2)对师生合作整合民歌资源的形式进行研究。让师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并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民间歌手、参观体验等形式获取民歌资源。通过教师提供的课件、课堂实录或校园网网页,以民歌为基本范围,教师进行简洁提示、设问或引导,让学生讨论或交流,将散落于民间的土家民间歌谣进行挖掘和整理,进一步加深对土家文化中的民歌的认识和了解,以点带面,了解更多土家文化知识,从而传承和光大土家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3)对师生在民歌资源的筛选、加工和贮存过程进行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师生讨论、学生自主交流等活动,对所获取的民歌资源去粗取精,筛选,把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上传到校园网站。根据资源的取舍过程研究学生辨别能力、审美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策略和操作方法。

通过以上努力,起到不少作用:

1、学生学习到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

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社会灾难接二连三。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鸦片等,面对晚清政府的不断丧权辱国,有的国人因此怀疑,进而否定中华文明、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甚至如今还有人也对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国外人士对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却是敬重有加。譬如,被美国前总统林肯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的世界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就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2、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力 、对事物想象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能力、书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根据乡土民歌校本教材的内容,学生改编故事,自编自演节目,进行山歌对唱,民歌朗诵,生动形象,乡土气氛浓厚,我们把这些内容录制下来,刻录成光盘,有的内容录入在学校的网站上,引起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认识了解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力 、对事物想象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能力、书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歌》[共4卷],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上海人民

出版杜,1980

篇7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83-01

一、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的文化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很多人对中国文化及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中国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的浪潮,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及汉文化的人逐渐增多,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高速发展的学科迅速的崛起、走向成熟。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走向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冲突变得日益明显。

为了避免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人们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接触时,首先应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简单、基本的了解与掌握,尤其是交际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十分重视交际礼仪,因此对交往对象的礼仪文化背景的学习与掌握,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

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国家,同属黄皮肤、黑头发的黄色人种,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得将对方视为与自己大致相同的人,但这种认识却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弊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同肤色人种间的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必须在交际中注意观察异国的文化,并且善于将其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这样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中日礼仪文化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民族文化交往、融合

当两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相互学习时,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可以很容易被认同、接受的,而有的则可能由于宗教、民族优越感等原因而不被接受或是很难被接受。那么,那些可以被认同、接受的文化,就会被吸收、接纳,进而融入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去,那些不被接受的文化则会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阻碍。

中日礼仪文化的对比研究只是一个使人认识中国与日本礼仪文化异同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中国与日本两种礼仪文化的细节差异,从日常社交定场合与非特定场合涉及到的礼仪出发,以餐桌礼仪、婚礼礼仪、葬礼礼仪、仪容仪态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貌、见面礼仪、访送礼仪及民族禁忌等社会交往中最常接触又无处不在的方面为主要探讨方向,使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中能够认识到社交礼仪的差异,从而从中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与自己民族的特色相融合,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完善,更加优秀。

民族间文化的交往、融合,是通过长期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来实现的,文化外交的最基本途径是人际交往,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利于推动国家、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异文化的接纳与吸收。

三、加强国际间友好往来,推广汉语国际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将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大事,正因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在国际上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也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汉语的交际价值也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突显,成为一种非常具有上升空间的国际性语言。这也使得汉语热急剧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中国对外推广汉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外交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人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

自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1年,全球“孔子学院”数量已达300家之多,日本共有“孔子学院”14所,多所大学、研究生院设有汉语学科、中国文学和中国史课程,到2003年,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有42所,15所初中设有汉语班,大约有600所高中将汉语作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传承着文化的语言教学,通过对中日礼仪文化的对比研究,使广大的留学生以及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认识到了解与掌握不同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民族界限,也通过文化的传播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发展。

篇8

【关键词】动画;形象;特色

一、动画形象设计应注重形象性和民族化的统一

(一)浅析中国动画第一个繁荣时期经典角色设定

一部动画作品的角色无疑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之所在,它就好比电影里的演员、广告里的明星,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角色设定的好坏影响着影片的整体效果,好的动画形象更是能够为影片添彩,许多动画片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塑造了一个个富有鲜活个性的角色。在中国动画史上,这类动画形象不少见,《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身姿矫健,神气逼人,手拿金箍棒,腰间束着虎皮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美猴王;《哪吒闹海》里的小哪吒,个性激烈,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身披混天绫,清逸出尘。这些经典动画形象都具有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取材于民间绘画,风格雅致,色彩明快,让影片赋予某个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特定时代的艺术形象。形象性是艺术的共同特征,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有其相应的造型特点和手段。

1956年由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与绘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形象。这一时期的造型艺术完全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设计理念,这些动画作品与动画造型的设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借鉴价值,“中国动画学派”也应此走向世界,这些动画的创造者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找寻着动画所能涉及的各类元素,重视民间艺术的借鉴,在不断探索中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很好的把时代性、历史性与艺术性相融于动画当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动画角色设定离不开民间表现形式的推动

随着欧美动画与日本动画的发展,国内的许多动画创作者都竞相模仿起国外商业动画角色设定模式,动画创作者在对本国民间工艺与艺术精髓的认知上有所缺失,对动画“民族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然而“民族化”的角色设定并不只限于民族风格与本土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上,一方面,应把传统风格与民族文化的精神相结合。孙立军在就中国化意识特征这一定义上说: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除了世界共有的特征“幻想”与“夸张”外,中国动画最具有特色的艺术特征是“写意”。这种“写意”便是把传统风格与民族文化精神相结合的成果体现,是中国所特有的。另一方面,不只是把“民族化”的角色设定定位在传统故事和经典的文学著作里,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小事,当代中国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等都可以纳入对中国动画“民族化”这一定义的诠释中来。

二、动画形象推广的经营之道

(一)角色设定必须顺应当代的社会文化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动画片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存在,它同样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中国动画片十分重视“寓教于乐”的动画叙述方法,也因此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在中国动画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动画创造者对“教”字的理解上有一些偏离,说教被过于强调,在动画造型的创作中出现了思想僵化的情况,时代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没有很好的被融进动画创作当中,只重视动画片的教育结果,从而忽略了动画本身应该带给人们快乐与美的享受,缺少了一种“人情味”。“寓教于乐”本是一种动画传播的好方法,结合当代社会的新事物、顺应社会文化便能达到既有教育意义同时又不失娱乐性的效果,却因为观念转化过程中的出入,使其未能得到现代观众的青睐。

(二)中国特色动画角色的市场定位

美国动画影片能让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物动作上夸张性。在一部动画片的前期角色设定上,他们总会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心里需要,使角色符号化,赋予各个角色不同年龄层次的性格特点,以此来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这些都是美国动画角色为何如此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日本在动画形象塑造的方法上与美国动画形象的塑造有类似之处。日本动画片中的某些形象呈现给观众的信息并不仅限于人物的外部特征与性格特点,而是在结合动画片的剧情后,让观众在看完影片的同时开始对人类自身或社会环境等产生或多或少的思考。

动画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在历史中凝聚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能够寄情于角色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中国的动画角色长期被用来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方式,却忽略了成年观众这一广大市场推广空间。成年人具有自主的消费观念与独立的思维方式,是动画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动画市场的成功定位,离不开广大的成年群体。

(三)外动画形象对中国动画的冲击

随着外来动画形象的不断涌入,中国动画从业人员在顶着外来动画对中国传统动画形象冲击的同时,肩负着探索与创造特色新形象的艰巨使命。这不管对中国动画还是动画创造者来说都颇具挑战性。但这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它同样让中国的动画创造者在更加宽阔的平台上分析外来动画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总结正确的动画产业发展途径,与时俱进的发展艺术动画、商业动画、电视动画、影院动画,从而科学合理的利用市场这一渠道,更好的为中国动画新形象的创作服务。中国动画从业人员在设计中国特色动画新形象时,只有把时代性融入传统文化当中,认清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方向,才能在前人留下的经典造型上创造出更具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的新形象,才能立足于世界动画之林。

中国要想赢得这场动画竞争,最宝贵的创作源泉便是五千年来凝聚的中国“民族化”元素。动画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把“民族化”的动画创作理念融入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之中,使“民族化”同民族文化的精神更好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掌握动画产业推广之道,紧随动画产业经营之道。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钱博宏.动画概论[M].湖北:武汉理工出版社,2004:11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内蒙古;分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定义

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国内外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一直在进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更多的是与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产业在产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创意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以内容生产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等特点。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欧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资源集聚、资本密集、人才优势为基础,利用创意来为生产大众文化消费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对西方工业化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所采取的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需要而产生的。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较早。美国是文化产业的大国,其产业覆盖面也比较宽;英国在1998年提出“创意英国战略”,其中也包括了“创意产业”的概念。2005年11月,英国开始了“创意经济计划”。2007年,“创意产业”在英国的总增加值当中的贡献占到6.2%。创意产业出口的服务达到166亿英镑,占总出口商品和服务的4.5%;法国文化产业在电影业、出版业、文化遗产业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德国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仅2008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有23万个文化创意企业,近100万的从业人员。影视业方面拥有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出版方面有世界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传媒业方面有贝塔斯曼集团。鲁尔工业区已经转变成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日本动漫产业、游戏软件、音乐唱片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内容的生产;亚洲金融危机过后,1998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韩国在影视制作、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韩剧风靡东南亚市场,被人们称为“韩流”。韩国文化产业占GDP约7%左右,文化产品出口占到世界市场的5%。

总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生产制作、产品包装、宣传营销等方面有一整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其文化产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可复制化,用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宣传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1978-2010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总体发展模式上来说,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在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模式下,寻找各个区域的独特发展模式是国家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浅析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概况

首先,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有所增加。2012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呈现良好趋势,产业增加值197.86亿元,同比增长31.9%,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内蒙古各区域内的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内蒙古博物院、国际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再次,旅游业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景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现代文化层和民俗文化层等。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载体,并促进其发生量变与质变。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分析

内蒙古地区是边疆民族地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植于其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孟航在其《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一书,根据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五种类型: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本文依据这五种类型对内蒙古文化产业进行分析。

首先,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的展示、体验作为消费的内容,多与旅游相结合,大到民族文化体验园如呼和浩特的蒙古风情园、呼伦贝尔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小到民族家庭的生活体验,如草原旅游“牧民家访”等。

其次,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为主,包括民族歌舞演艺、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美术产品等。

再次,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为民族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比如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在传统民族节庆基础上举办的各种文化节、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会展等。以 2007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为例,其组织大型活动19项,组织分会场活动10项,签约52个投资合作项目,成交总金额达119.06亿元。

第四,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元素被进行了创意的加工,形成新的产品。比如根据民族文化进行的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开发等。

第五,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产业形态,既有在本地建设的民族文化体验园、体验区,又进行相关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且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向相关产业搞展,如反映民族文化的传媒、广告,展现民族文化风格的地产、酒店等。内蒙古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呼包鄂城市圈的文化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玉泉区旧址恢复新建,以旅蒙晋商文化为依托,开发相关产业;包头乐园文化产业园区,主打创意休闲娱乐,以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江源文化创意园等是鄂尔多斯经济转型的新契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有,综合型及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弱,媒介及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差。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的改进策略

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是以本地及创新型产业为依托,综合及媒介型产业模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即是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外向型产业模式。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需经过产业集聚、品牌塑造、文化输出三种策略平衡。

1.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各种形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它们的物质载体,规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它们的管理形态,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则是它们发展的高级形态。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不断递进和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依托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而在产业链的前端或者后端形成产业集聚。文化产业的核心产品是以文化符号出现的价值观念的表达,其核心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内容创造。

2.品牌塑造

品牌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反映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文化产业是极富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是文化产业的突出特色。无论是电视节目、故事影片、各类电视剧,还是旅游景观、平面媒体出版、互联网络的栏目设计以及各种图书期刊等,都需要突出其品牌特性。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就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追求的目标。

3.文化输出

国务院于2009年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然而,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出口份额并不高。因此,应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树立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积极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努力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外向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陆勤毅.2010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2

[3]孟航著.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7

[4]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5]彭赞文.文化产业输出与国家身份建构[J].人民论坛,2013(23)

[6]《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孙国学.提升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松州学刊,2013.6

[7]边莉.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22)

篇10

通过Citespace III分析的机构图谱发现对于长鼓舞的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 排名前五位的机构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韶关学院、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贺州学院, 这几所学校都位于少数民族集聚地, 是目前瑶族的迁移地, 体现了研究的地域性特点。

图4 研究机构前五名分布图

3.4 作者分布

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作者分布知识图谱, 可以揭示不同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贡献程度及其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力。通过Citespace III软件分析, Threshold设置为2得到该研究作者分布知识图谱, 从图5节点大小可以看出钱应华、王桂忠、胡海玲、陈东云为高产作者, 从他们之间的连线可以发现作者之间联系少, 几乎没有什么合作交流, 这种单个研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长鼓舞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4 讨论

4.1 关于长鼓舞的理论研究

长鼓舞是瑶族舞蹈的特色, 多流传与湘、粤、桂三省毗邻的瑶族聚集地。目前流传较为典型的过山瑶平地瑶排瑶主要流传于湖南、广东、广西等[4], 长鼓舞在历史的改革中不断地流传, 研究者追溯历史, 发现长鼓舞的本质是祭祀活动的舞蹈, 众多研究者从审美角度对于长鼓舞的舞姿舞韵进行研究, 发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长鼓舞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打破旧的传统束缚, 表演动作多样化, 表演内容愈加广泛, 其承载的民族文化更加厚重[5]。目前对于长鼓舞的理论研究角度多样, 数量较多, 但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缺乏深层次文献研究, 这也是当前长鼓舞的研究面临的基础现实。未来, 关于长鼓舞文化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全方位深入系统的研究。

图5 长鼓舞研究作者分布图谱

4.2 长鼓舞的文化特征

长鼓舞是标志性的瑶族文化, 由于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长鼓舞独特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虽然长鼓舞有其传承的一惯性和集体的共识性, 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如过山瑶和平地瑶由于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自古人们以农耕为主, 人们多归附于自然威力的统摄之下, 长鼓舞是以祭祀活动的舞蹈, 对于动作、形式就形成了地域特色的差异文化。广义上来看长鼓舞文化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方面运用伦理学、历史学、体育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知识将瑶族文化内涵进行完美的表现;狭义上来讲长鼓舞是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 它将瑶族舞蹈、音乐、体育、民俗融合一体, 通过动作和音乐完美的演绎出来, 对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体育都具有积极的作用[6]。结合众多的因素, 长鼓舞形成了开放与兼容、独立和务实、娱乐和民俗并存的文化特征。

4.3 长鼓舞传承发展定位

4.3.1 长鼓舞传承思想定位

长鼓舞具有传播生态思想的意义, 长鼓舞的动作是古人模拟农事劳作、驱邪消灾、祈福迎祥的活动, 反映了瑶族祖先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观, 承载着瑶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和力的标志, 又是瑶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7]。长鼓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引导和传播生态思想, 引导我们从自然生态的视野来看待文化要素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保持一种和谐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回归初心, 寻求根源, 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去引导和传播长鼓舞的生态思想。

4.3.2 长鼓舞传承方向定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 除了对经济的追求以外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更加讲究内心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8]。在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无处不在的今天, 群众体育的发展成了必然趋势, 长鼓舞的舞姿舞韵无一不是群众体育追求的方向, 将长鼓舞发展成为引领健康潮流的运动项目, 成为时尚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4.3.3 长鼓舞传承方式定位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 在科技的带动下推动文化全球化, 对于本就脆弱的长鼓舞也不免受到全球文化科技的冲击和同化[9]。而且改革开放后, 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一辈背井离乡, 到经济快速增长的东南沿海一带打工,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接受了现代化的生活观念, 习惯了新的运动休闲方式, 并将现代化的运动技能带回家乡传播开来, 使原本脆弱的民族文化更加受挫。在这样的背景下使长鼓舞的传承出现断层之险[10], 即使是长鼓舞的工作可以开展, 但由于缺乏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 在青少年人群中缺失文化的认同感或者出现认同偏移现象, 从而导致长鼓舞传承从根基上缺失, 造成民族文化的断层。为此要打破传统传承方式, 开拓新的传承方法,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视频等科技手段解决长鼓舞传承问题。

参考文献:

[1]胡起望.瑶族研究五十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22-26.

[2]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3]王占坤, 陈华伟, 唐闻捷. 21世纪初以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 27 (2) :109-115.

[4]王帅.广东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5]王桂忠, 张晓丹, 吴武彪.广东瑶族长鼓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特征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6) .

[6]张立文.和合学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7]杨翠丽.瑶族长鼓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及资源开发[J].体育学刊. 2006 (04) .

[8]李先国.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J].体育与科学, 2012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