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4-18 16:5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市场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 旅游理念形象定位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的全部,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共计15个地级以上旅游城市,面积近1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约1%。2003年,该区域15座旅游城市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73.22%,国际旅游收入占全国21.72%,国际旅游人次占全国52.87%。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旅游理念形象、城市旅游视觉形象和城市旅游行为形象三方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一核、五极、五圈、七带的空间格局。一核为上海,上海都市旅游业非常发达,2004年,上海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同比23.4%、占长江三角洲同比40.1%;国际旅游收入占全国同比11.2%,占长江三角洲同比56.8%。五级分别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宁波、北翼南京、浙南中心旅游城市杭州、苏州与无锡。五圈为上海核心旅游圈、南京旅游圈、杭州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圈、宁波旅游圈。七带分别为沿长江旅游带、沿运河旅游带、沪宁旅游带、沪杭旅游带、杭甬旅游带、环太湖旅游带、沿海旅游带。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口号
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口号进行了归纳,如表1。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的旅游理念形象定位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长江三角洲——中国最迷人的江南水乡;中国现代都城与古代都城相互交织的梦幻城市旅游带——世界第六大都市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重点发展长江三角洲水乡古镇旅游、园林旅游、(古代与现代都城)城市旅游、度假旅游、宗教旅游、海洋(岛)旅游、文化旅游、会议会展旅游,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水乡旅游品牌、中国城市旅游品牌、中国会展旅游品牌、中国园林旅游品牌、中国文化旅游品牌。
(二)环太湖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太湖——江南水文化旅游胜地;太湖——中国最迷人的内陆湖泊;同游苏锡常,共拥太湖美。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环太湖旅游圈以太湖江苏部分湖岸线为主体,依托太湖发展,旅游产品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化,旅游环境要进行全面整治,旅游形象要重新设计,并主要发展以文化观光、休闲度假和与水上运动有关的专项旅游为主,并且重视满足较长时间停留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设计。
(三)南京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同游三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镇、扬,共享三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瘦西湖、钟山、三山之美;六朝文化、淮扬文化、山水文化荟萃的中国知名古城旅游胜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南京的都会功能、扬州的休闲功能,打造镇江“城市山林”、泰州“中华凤城”的品牌。区内三个核心区域南京、扬州、镇江三市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具有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且彼此之间时间距离均不超过1小时车程,具备相互发展环城游憩带和联合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和潜力,因此,本区强调进行综合开发,发挥自身作为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城市优势,努力成为江苏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
(四)上海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都市旅游最发达的旅游圈——上海旅游圈;长江三角洲水乡旅游之核心区域。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上海的都市旅游功能;苏州的江南园林、水乡古镇、太湖风光、文化古城、湖泊度假休闲等旅游功能;嘉兴的水乡古镇、红色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旅游功能。该区交通网密集,是上海1小时旅游交通核心圈的重要部分,具有发展都市旅游及环城游憩旅游的独特潜力。上海是国际级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客源地,三地可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努力成为世界级的都市型旅游目的地。南通与上海联系紧密,也具有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独特优势。
(五)杭州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1)中国最具特色的名山、名水、名湖、名园、名城交汇的山水风情旅游区;(2)中国古越文化、南宋文化、名士文化、山水文化荟萃之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杭州的休闲、观光、现代爱情都会功能;绍兴的越国古都城、越文化及名士文化功能;打造绍兴、嘉兴、湖州三市的江南水乡旅游品牌,共同塑造长江三角洲水乡、古城、休闲、吴越文化旅游形象。本区自然观光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条件。
(六)古运河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世界第一大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与长江齐名,并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长江三角洲古运河文化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大运河旅游带是江苏旅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品牌,选择纵贯南北、文化积淀深厚的大运河作为重要的旅游发展带,从地域上、文化上、主题上整合沿线的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主要发展运河自然与文化古迹观光旅游、运河度假旅游、运河文化旅游、运河休闲旅游、运河生态旅游、运河美食旅游等。
(七)沿长江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长江入海口,风情三角洲。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长江沿岸旅游带,从地域上连接苏南、苏中、上海三部分,是依托南京、上海等国内旅游中心城市启动苏中、苏北的基本支撑点,主要开发观光旅游,同时考虑文化旅游、商务旅游、都市旅游、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目标为建成重要的旅游国线。
(八)沿海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最具活力的东部沿海旅游核心区域——长江三角洲沿海旅游带;东方佛国、海天佛国,中国知名佛教文化旅游区;长江三角洲3s(阳光、海洋、海滩)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沿海旅游带以长江三角洲沿东海与黄海近800km的海岸线为主要依托,与国家级沿海旅游大通道贯通一致,主要发展海洋旅游、文化(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
(九)沪杭甬舟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最迷人的集江、河、湖、海、山、城、园、林于一体的旅游区;中国吴越文化、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南宋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河姆渡古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茶文化等文化荟萃之地;中国名士最为集中的区域——沪杭甬舟旅游带;中国江南古文化荟萃之旅游胜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该带以吴越文化为底蕴,上海形成了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杭州兼具良诸文化、吴越文化与南宋文化遗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与三江两湖一山一河的自然旅游资源;嘉兴是典型的水乡古城,平湖、嘉善、海宁等风光均与水有密切关系,也拥有乌镇、西塘两大江南六大水乡古镇。湖州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城,兼具深厚的稻作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文化底蕴。绍兴是越文化古都城、中国名士之乡、江南水乡古城,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宁波与舟山的宗教文化、海洋文化、河姆渡古文化、商业文化、溪口国家风景区、滨海与海岛风光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名人众多。该带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等级均非常高,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旅游业发达,是培育具有世界知名度城市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区域,主要发展文化旅游、都市旅游、自然与文化古迹观光旅游、宗教旅游、山水度假休闲旅游、购物旅游等。
(十)沪宁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城市旅游最发达的旅游带——沪宁旅游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集中的区域——沪宁旅游带;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密集的区域——沪宁旅游带;占据中国国内旅游半壁江山的区域——沪宁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该带以吴文化为底蕴,上海形成了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南京形成了六朝文化与金陵文化;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留有大量的吴文化遗址;苏州是吴国古都城,城市文物众多,园林甲天下,太湖景观众多、水乡古镇旅游资源非常独特;镇江也是一座古城,历史遗迹众多,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美誉;常州素有龙城之称,千年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该区6个地级以上城市均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有南京、镇江、苏州、常熟、上海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带旅游发展定位是以都市旅游、江南水乡旅游、园林旅游、宗教旅游、古城旅游、观光旅游为主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城市旅游连绵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地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游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旅游业是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二、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
旅游市场营销既指营销活动,又指营销理论。作为一种营销理论,旅游市场营销是研究旅游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旅游者为中心,在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找准本企业和旅游产品的位置,通过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的整合使用和科学的营销管理,实现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会“三赢”目标的实现。
旅游市场是市场学的一个分支,但与一般市场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以旅游行业为背景进行研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行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具有增长快、脆弱性、服务性、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2)旅游消费需求不同于一般需求,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以无形产品和服务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尤为明显)为主的需求,人们通过旅游消费满足其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营销也要体现这一要求;(3)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化要求的营销(旅行社等企业营销表现更为明显),知识型游客研究、知识型旅游产品开发、知识化手段、知识化管理等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运作活动,是指通过创造和交换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其价值,以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其中交换是核心,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是目标,交换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旅游产品创造者或提供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价值满足游客需求程度及对交换过程的管理水平。
三、发展我国旅游营销市场的办法
篇3
我国海岛众多,海岛环境独特,风光旖旎,海洋文化、民俗丰富而独具特色,因而海岛旅游对生活在陆上的人们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业是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海岛旅游首先要重视市场需求,调研旅游市场,针对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健康发展,而不至于因盲目开发产生有产品无市场现象,甚至造成海岛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在传统概念中,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双方买卖旅游产品的实际场所;经济学意义上的旅游市场则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市场营销学将旅游市场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本文所研究的海岛旅游市场是指市场营销学的定义,指的是对海岛旅游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旅游者。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海岛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对海岛旅游市场认识不清晰,忽视对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国际海岛旅游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例,研究海岛旅游市场的特征,希望对其它地区的海岛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海岛旅游研究是随着海岛旅游地兴起而展开的,由于国外海岛旅游发展较早,相应的海岛旅游研究自然较早。DavidEdgell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及其营销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市场营销对于海岛规划和管理的意义。TomBaum和RamMudambi以百慕大群岛为例,运用李嘉图模型(Ricardanmodel)分析预测旅游需求,以更好应对海岛旅游的季节性问题。CatalinaJuaneda和FranciscoSastre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细分问题。ReidarJ.Mykletun通过对波罗的海附近海岛地区的游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域分布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最大因素之一。加拿大捷夫瑞•华尔博士对海南的旅游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海南在观光体验、旅游供需关系、市场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F.M.DiazPerez指出必须对海岛旅游产品进行持续性的市场细分研究,只有以此为依据,根据市场需求,才能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准确的形象设计、产品创新。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海岛旅游开发与保护、海岛旅游管理、海岛居民旅游感知等领域,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少。赵飞、彭华、李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东南澳为例,主要研究了南澳旅游市场规模、旅游市场地域结构、需求类型、客源市场时间变化,并对南澳岛旅游市场发展制约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张志宏、李悦铮以长山岛为例,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方法研究了长山岛旅游市场需求和预测。夏林根通过对上海、海口、三亚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远洋海岛旅游市场需求的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探究海岛旅游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海岛旅游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本次调查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在2010年9月完成,调查地点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栈桥三处景点,调查对象为进入该三处景点的旅游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由调查员向被调查者仔细讲解每一个问题,然后由受访者填写,并收回问卷。根据游客是否到过海岛旅游,把问卷设计为两部分,即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和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86份,其中第一海水浴场441份,第二海水浴场231份,栈桥14份。四、海岛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一)海岛旅游市场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次总共调查686人次,其中男性406人,占59.2%,女性280人,占40.8%。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为34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9.9%,其中男性为225人,女性为117人,分别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的65.8%和34.2%。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中男性多于女性。如表1所示,海岛旅游以中青年市场为主体。其中,26~45岁阶段的游客占64%,这一群体是海岛旅游的最大市场;46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但到过海岛的游客占这一年龄阶段总人数的比例较高,说明此年龄阶段的游客较喜爱海岛旅游,也是海岛旅游重要的目标市场。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在这些游客中,拥有大专、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235人,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人数有5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人数有34人,三者占93.7%,这些游客的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科研人员,占到受访者的78.9%。受教育层次较高的旅游者,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他们是海岛旅游市场的重要目标市场。
(二)东部地区为海岛旅游主要客源地
如表2所示,在受访的游客中,山东省的人数最多,其它人数较多的省市基本位于山东省周边及东部沿海地区。人数超过十人的省市游客总数为58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5.9%,这些地区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为297人,占这些省市被调查人数的50.4%。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游客到过海岛旅游的比例较高,说明东部是海岛旅游主要的客源地,海岛旅游者数量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
(三)海岛旅游人均消费低,消费潜力大
如表3所示,海岛旅游价格水平与陆地价格水平相比,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比较高和非常高的游客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32.16%,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水平在一般以下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的66.67%。如表4所示,从最近一次到海岛旅游的花费可以看出,海岛游客旅游花费小于2000元的占到总数的61.70%,小于1000元的占游客总量的近50%,可见海岛旅游整体消费不高。由于海岛旅游产品、功能单一、档次相对较低,造成海岛旅游价格偏低,海岛旅游整体消费较低。在家庭月收入方面,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占到44.8%,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仅占23.3%,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高收入家庭数量高于没到过海岛旅游的家庭数量。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相对较高,说明海岛旅游者有较强的旅游购买力,到海岛旅游的消费潜力较大。
(四)海岛旅游市场处于观光旅游层次
针对海岛旅游目的的调查显示,有45.3%的游客认为海岛景观是影响他们选择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在海岛旅游者感兴趣的海岛旅游项目中,选择海岛观光的有216人次,选择宗教朝拜的有16人次,选择渔家乐活动的有168人次,选择海上运动的有111人次,选择休闲垂钓的有86人次,选择海岛度假的有115人次,选择其它的有6人次。以上统计数据说明,海岛游客的旅游兴趣集中在海岛景观上,观光旅游是海岛旅游的主要目的。这说明海岛旅游市场仍不成熟,处于观光层面,旅游产品单一,与国外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形式的海岛旅游有一定的差距。
(五)海岛旅游者获得信息渠道状况
旅游者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渠道由多到少依次为网络、亲戚朋友、报纸杂志、电视、旅游广告、旅行社,其选择次数分别为172、133、104、92、53、48人次。从信息获取渠道上来看,海岛旅游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数量最多,利用电视及旅游广告了解海岛的数量较少,从旅行社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数量更少。(六)海岛旅游者旅游满意度情况旅游者对海岛旅游最满意的是优美的海岛风光,占52.3%,这与大多数旅游者把海岛风光作为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相一致,此外有26%的受调查者对独特的海岛环境较满意。游客对渔家特色风情、海上运动项目、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满意度较低。旅游者对海岛旅游需改进之处涉及海岛旅游的各个方面,其中以海岛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为主。
(七)海岛旅游市场潜力大
在对344名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调查中,有89%的游客表示会考虑到海岛旅游。海岛旅游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主要为:海岛景色(143人次)、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82人次)、海岛渔家风情(32人次)、海岛度假(25人次)、海岛文化(21人次)、坐船出海(13人次)、其它(28人次)。从统计数据看出,海岛旅游对大多数人有吸引力,最吸引他们的是海岛景色和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可见,海岛旅游市场巨大,海岛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潜在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景色和环境最感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一)保护自然景观,科学开发海岛旅游
在开发海岛旅游过程中,需要根据旅游者的偏好编制旅游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旅游项目。大多数旅游者认为海岛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自然景观。因此,旅游规划、建设要以保护海岛景观、环境为前提,不能破坏海岛自然环境和海岛特色文化。在保护自然环境、海岛景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建设相关旅游设施,避免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海岛自然景观,最大程度地保持海岛景观的独特性、原生性。
(二)突出海岛特色,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旅游者到海岛旅游主要目的是观光,大多数游客在海岛停留3天以内,这就决定了游客的旅游花费不高。说明海岛旅游除观光旅游外的旅游项目较少,特色不足,对游客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游客在海岛长时间停留,难以打动游客更多消费。从调查中发现,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文化、海岛民俗并不太感兴趣,而海岛文化、民俗资源正是海岛区别于陆地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发展海岛旅游,应深入挖掘海岛文化、民俗,开发旅游项目应体现海岛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吸引游客的海岛文化旅游产品,开拓海岛旅游文化市场。游客对海岛静谧的环境、特色的景观特别感兴趣,据此应重视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引导以观光为主的消费观向海岛度假消费观转变,创造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
(三)细分市场,加强营销
海岛旅游应合理细分市场,加强营销力度。从游客的来源地来看,海岛旅游者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与海岛距离较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是海岛旅游一级市场。此外,中西部大城市也应是海岛旅游的重要市场。针对一级市场,海岛旅游宣传营销在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电视广告的宣传,使尽可能多的潜在海岛旅游者能了解海岛旅游,激发其到海岛旅游的愿望。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应为海岛旅游的次级市场。对于次级市场,海岛旅游应继续加强网络营销宣传,同时,加强与相关旅行社合作,由旅行社协助推介。其它地区属于海岛旅游的机会市场,目前应主要做好网络营销宣传。在经济基础较好、旅游开发较完善、国家政策允许的海岛,还应加强国际旅游市场营销与开发,根据海岛实际情况及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确定细分市场,制定旅游主题,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
篇4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市场营销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更丰富多彩的旅游方式;科技的发展,使得脑力劳动急剧上升,人们精神压力增大,开始主动寻求能调节心理压力的新型旅游方式。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体育旅游作为一种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愉悦身心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的、充满欢乐体验的旅游方式,人们开始关注它并参与其中。因此,各地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一、体育旅游产业的涵义
作为体育旅游,目的是使人们善度余暇、健身强体、消除疲劳,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放松。它首先必须具备旅游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渡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根据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可以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和体育的结合,是通过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补互利,把体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但目前,体育旅游没有统一的定义。总体来说,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事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并从传统观光旅游中逐渐剥离出来的一种特色旅游行业,是体育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
二、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的涵义
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的主体很广,包括所有旅游企业及宏观管理的旅游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研究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无疑会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导向由计划转向市场,但就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而言,在营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盲目削价竞争问题。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如果以这样的营销战略长期进行营销,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旅游企业自身利益。
2.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以旅行社日常业务为例,大都停留在对电话、传真的使用上,基本没有旅行社运用互联网辅助日常业务工作,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营运模式显然是不能跟上时展需要的。
3.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中国的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没有几个部门或旅游企业在年初即拥有自己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更别说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了。他们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太根据消费者需求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
4.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忽视旅游形象问题。近几年,国内在大力推销自身的形象特色时,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文脉与地脉,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以致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游客量却上不来,更不用说打造旅游品牌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存到行业协会,当哪个公司出现问题,协会立刻扣罚该公司,同时,开除协会,协会成员单位不许同其协作。
2.要注重发展、应用科技手段,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互联网等引入旅游经营当中,使各个公司网络连接,做到信息通畅、快捷、方便,促进旅游工作效率的提高。
3.要有长期规划和发展眼光。注意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制定适合本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根据旅游者消费心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推出一系列有新鲜创意、有经济效益的营销策略,开掘新渠道,增加旅游公司的收益。
4.要视形象为生命,把旅游公司的形象宣传作为一项工作目标。要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公司和旅游服务项目、景点、产品;多组织展览、旅游形象大使巡游、旅游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模特表演等,积极搅动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更加认识旅游公司和旅游景点。
五、结束语
我国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在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中国体育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已经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致胜市场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将这个先进的理念与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同时要加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结合,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慧王谊苟小东:《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旅游市场营销新策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篇5
关键词:老年人;旅游偏好;形成过程;老年人旅游市场;对策
一、引言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表1.1),老年人人口数量以及所占比重显著增加了,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老年人
对于不同的学科,老年人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上通常将65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而我国将60岁以上的公民界定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因此,本文中的老年人就是60周岁以上的公民。
(二)旅游偏好
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商标、商店或商品产生了一定信任,习惯性、重复性地前往特定的商店,购买某一特定商标的商品。如果消费者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则会常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采取行动。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偏好于特定的旅游目标,形成一种消费心理倾向。
二、文献回顾
1968年,Neugarten研究了老年人的旅游动机,他认为老年人的旅游动机非常简单,因为老年人感觉已经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在最后的人生阶段,他们更喜欢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001年,Lewiser Aiken提出报纸杂志以及一些纸质品媒介对老年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外,Fleischer(2002)研究了以色列的老年人旅游动机,Littrell(2004)研究了美国的老年人的购物行为。而国内的学者对老年人的旅游动机研究起步的比较晚,王云龙(2003)、赵爱华(2007)、刘丽君(2009)等,这些学者多数都集中在老年人旅游市场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问题、营销策略、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卢明强、王秀梅、王岫岩(2008)6以哈尔滨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的旅游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老年人的旅游市场和旅游偏好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也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研究很少。国外的学者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和旅游偏好关注和研究较早,所以研究的比较深入。随着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老年人旅游,国内对老年人的旅游市场现状与开发、老年旅游动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了学术界关于老年人旅游的分析研究。
三、旅游偏好的形成过程
经过文献阅读,得出旅游者的态度会影响自己的行为,那么态度首先会形成偏好。在旅游心理学上,认为态度是偏好产生的基础,消费者经过信息收集对某一特定的对象进行认知和评价,从而形成了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态度,最后形成了旅游偏好。1人们旅游消费态度能否形成旅游消费偏好,关键在于消费者对特定事物所持态度的强度和对该事物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信息量的多少。所以研究老年人旅游偏好时,要注意从老年人的旅游态度入手;此外注重向老年人传递更多、更丰富的旅游信息,会影响老年人的旅游偏好。参考相关资料,认为旅游偏好的形成过程:搜集相关旅游信息对旅游产品进行认知评价对旅游产品持肯定态度形成旅游偏好。
四、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
由于针对于老年人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风险大、利润薄、品种少等许多问题,许多旅行社便在这个市场上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目前,虽然国内的老年人旅游市场已经起步,但是仍旧还不完善。因此旅行社现在在市场上推出的老年人的旅游产品缺乏服务个性化、差别化和专业化,因此促进老年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线路以短途旅游为主,做好安全保障
首先老年旅游者需要保障安全及健康,因此旅行社需要配备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护人员,及时与旅行途中和目的地的医院做好联合服务;由于老年人出行时会携带较多的行李,旅行社应安排义务志愿队员,耐心帮助老年游客,为老年游客提供实时天气情况,从而保障老年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经历。其次因为老年人不方便、动作慢、年纪大,所以旅行社在线路设计上应注意安排相对宽松的行程,通常老年人喜欢2--3天的短途旅行,因此旅行社必须主要减少购物点的数量,行程中需要多安排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健康疗养和满足老年人“思乡”的活动。这不但可以提高老年人旅行的舒适性,也可以提高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利润。
(二)做好食住行游购娱服务
首先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胃肠功能逐渐减弱,例如牙齿视力听力功能逐渐退化,甚至有的还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所以旅行社在安排老年人用餐时,需要注意食物必须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和容易咀嚼。其次睡眠是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年人更加需要拥有充足的睡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睡眠功能逐渐退化,因此老年人旅游者需要追求舒适安静的住宿条件,旅行社需要安排噪音小、环境优美的住宿地,最好将老年人旅行者与陪同人或旅伴在一个房间,从而便于照顾。再次老年人容易怀旧,可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安排他们住在农家院或者四合院,可满足老年人对往事的回忆,从而提高老年人旅行者的旅游的满意度。最后在交通方面,经过访谈发现,老年旅游者喜欢乘火车出行,但是老年人身体承受能力差,火车人多拥挤,车厢不卫生,老年人会感觉不适,所以在交通设计规划中,应当以卧铺等方式为主,提高老年人在旅程中的舒适性,在食住行游购娱服务方面需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
(三)旅游产品安排精细化
篇6
【关键词】旅行社 散客 服务体系
一、概述
(一)散客的普遍定义。
国际上,散客通常被称为FIT,意为去异地独立旅游者,这种旅游往往预付一部分旅费,没有陪同,人数多在5人以下,但在某些地方如与游客的要求,也可提供导游服务。
(二)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
1.旅游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自由时间和自由可支配收入也相应的增加,为旅游者的选择行程灵活、项目丰富但旅游费用较高、旅游时间较长的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
2.旅游环境的改变。现在通讯手段的进步,使旅游者旅游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旅游信息的对称使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依赖降低,交通设施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使旅游出行者更为便利;旅游配套的设施进一步建设,为旅游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旅游目的地地接服务的规范化,增强了旅游者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入更高层次。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动机从传统的观光型向多主题转变,探险、修学、科考、生态等特种旅游蓬勃兴起,旅游的目标上升到体验人生、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
由此可见,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团体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规模将会缩小,团体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在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并行发展中,前者会不断结合散客特点,向后者经营方式的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产生介于团体或散客旅游之间的中间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发展旅行社对散客服务探究的现状
(一)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目前,很多人旅游是为了陶冶性情,通过接触大自然,来提升自己的修养,这种文化层面的显示是旅游的一个进步,商务旅游、探险游、自助游等旅游方式的出现,说明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而我国旅行社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内容的雷同和行程编排的一致相当惊人,上万家旅行社个性少而共性多,传统的包价旅游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旅游产品必须转向个性化和文化内涵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作为个体的旅行社,必须学会对象化生存、通过服务小众市场获得生存空间。
(二)旅游业的两个突出特征。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旅游业的两个突出特征就是普及性和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出现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的特征。个性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市场的细分上。个性化趋势发展的结果是包价旅游的重要程度将相对下降。旅游者不断改变和创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追求有自己个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非从众心理日趋增强。游客对自定计划(日程)的散客旅游,或者至少是对按自己的要求而“定制”的旅游安排越来越感兴趣。个性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形式上。随着传统的“报价组团”旅游模式逐渐丧失优势,散客旅游已上升为一种主要旅游模式。我国散客旅游的比例虽然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占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近半壁江山,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散客比例更大,占旅游者的总数达到60%以上。由于旅游者没有语言等障碍以及私家车的增多,更多的人已经不能满足于旅行社的传统组团方式,个性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今后,我国散客旅游比例也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
三、阐述旅行社对散客服务所存在的不足
(一)服务态度不够好。
散客出游的人数少,居住地点较分散,对旅行社的管理带来不便,且在利润提成方面收获不大,对大部分旅行社而言都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生意,所以对待散客的服务态度只是出于表面的应付。
(二)信息渠道闭塞。
在互联网上,有关团队出游信息是铺天盖地,可是关于散客出游的信息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数旅行社总是忽略散客旅游,散客也不能获取较为详细的旅游信息。
(三)旅游交通的不发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游客最难把握的还是“行”的部分。散客出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坐汽车或火车,但出游方式时间长堵车等情况变数多。二是:飞机,但飞机价贵且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较大。
(四)1+1>2的团队价格优。
在同样的标准下,团队出游相对于散客出游而言,是具有价格优势的,这也是旅行社存在的基础之一。在旅游六要素部门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它们就会利用旅行社的优势来吸引游客,所以给予旅行社的价格会比给予散客的价格低;
四、关于旅行社对散客服务的建议
(一)旅行社对散客应采取诚信、热情、全面的服务态度。
散客增多成为近期我国旅游市场一大特点。现在很多旅行社都通过低价团吸引散客,但是较低的价格如果和客人解释不清楚就很容易引起游客的不满甚至导致投诉,这将会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旅行社做到诚信服务。诚信经营就是旅行社在组织旅游者旅游时,要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逃避法律和合同规定义务。
(二)旅行社应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对于散客的投诉,旅行社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旅游业,我国的旅游市场还很不完善,所以投诉是难免的。在食住行游购娱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都会引起旅游者的投诉。
行社最好设立一个专门处理旅游者投诉的部门,使旅行社的售后服务更加完善,使高兴归来的旅游者拥有更美好的回忆,使对外出旅游不完美的客人依旧相信旅行社的信誉。
(三)旅行社应该为散客提供有效服务。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了,我国现在的旅游业和旅行社的迅速发展,以及散客在现在的旅游市场上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都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旅行社要以散客的需要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不能忽略散客的旅游需求应该为散客提供有效的服务。只有这样散客的要求才能渐渐满足,我国的旅游业就能蒸蒸日上。
总结: 顾客就是上帝,旅行社一切服务的宗旨都是要使旅游者外出旅游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散客作为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应以诚信热情的态度吸引广大的散客。只有这样我国的旅游市场才会不断的完善,旅游业才会发展的更快。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类对于海洋旅游的需求逐步提升,并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生命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国内学者从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海洋生态旅游的产品与市场、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以及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大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海洋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正确理解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是研究海洋生态旅游的关键和基础。首先,旅游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意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生态旅游本身由生态旅游衍生而来,是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的结合。目前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不统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他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学者对海洋生态旅游的界定大都从生态旅游角度出发,但始终未能统一乃至权威化。周映萍、朱坚真(2009)认为:滨海生态旅游是利用海洋环境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海上垂钓、漂流、探险、潜水、冲浪、品尝海鲜、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参与海上作业以及海洋探秘等。张从(2009)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观(包括与自然融合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既体现认识和享受自然,又体现环境教育的旅游。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旅游除了具备生态旅游的共性特征,更包括了独特的海域文化、海洋自然资源等特性。
海洋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导向,以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为前提,开发海洋旅游产业,以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这是学者们在对海洋生态旅游定义时所取得的共识。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是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上出发,结合海洋空间范围来界定的。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本文认为海洋环境下,一切符合生态旅游核心理念的旅游活动即可称之为的海洋生态旅游。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
我国对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以区域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比重最大。潘海颖(2007)提出在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需要贯彻的核心思想是:旅游景区开发原理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结合,注重事前预防、超前定位、动态监控、系统管理。他认为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过程,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郭晋杰、焦艳丽分析了广东省特呈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指出模红树林资源作为海岛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发展海岛生态旅游的资源凭借。提出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几大原则和取向:一是特色化原则和品牌化取向;二是市场化、产业化原则和人文化取向;三是旅游内容层次化原则和科学化取向;四是可持续化原则和绿色化取向。桂峰等(2001)对辐射沙洲沿岸地区概况以及如东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认为潮滩各区间生态特征不同,从而旅游资源价值不一。因此针对潮滩资源提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带开发模式以及点轴开发模式。楼筱环(2011)分析了舟山群岛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树立生态旅游区域发展概念,出台与实施无人岛生态旅游开发政策等发展
策略。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充分认识到开发海洋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关注。但研究内容大多针对区域和海岛,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旅游整体性研究。目前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对开发海洋生态旅游提出的诸多策略缺乏实践价值,因而对实际开发所起指导作用较小。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海洋生态旅游研究的开发进程。
四、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与市场的研究
(一)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
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源于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蓝宗辉(2002)等在探讨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时指出,红树林是海上旅游的后备资源。因其具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被开辟为生态旅游场所。庞振刚(2003)等针对象山环港区整体海洋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出了渔乡风情、海岛游乐、海上运动、滨海疗养和海塘娱乐5大海洋生态旅游区,并设计了相关旅游产品。冯锦龙(2002)凭借江苏海洋渔业资源,针对江苏沿海的海洋旅游、生态旅游或大旅游设计了5类渔业产品:观赏性旅游产品、参与性旅游产品、科普性旅游产品、购买性旅游产品和品尝性旅游产品。并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设计了“10观4海”共14类产品。
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海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潜力大。国内对海岛与海滨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可以初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旅游产品模式,对其他众多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产品的设计起到导向作用。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区域共性产品多,个性产品少。产品开发限于利用海水、阳光和沙滩,地域文化不够凸显,区域差异不足。第二,大众普及型产品多,高科技特色产品少。另外游客消费能力偏低,开发者销售收入少,积极性不高;第三,陆地产品多,海洋和深海产品少。
(二)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匮乏。在对区域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进程中也很少涉及市场的问题。从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研究起,所能搜索得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庞振刚等(2003)在探讨象山港区域开发海洋生态旅游问题时进行的初步的市场分析。他们将其市场定位为以宁波市及周边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并且根据其市场特征划分出三级客源市场。一级为宁波市及周边奉化、宁海、象山等城镇居民;二级为浙东地区;三级为利用旅游介入机会从其他景区分流的一些较远地区的游客,亦可称作机会型市场。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较少关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市场,这对海洋生态旅游供需双方市场的发展不利,也会使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缺少市场导向。
五、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
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并不多,仍以对海洋旅游文化的衍生为主。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文化是在海洋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积累、凝结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是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复合体。而其文化价值源自海洋生态旅游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可分为标准生态旅游模式、准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化大众旅游模式三种实现模式。
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较晚,包括学者在内的旅游者没有或少有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体验。同时海洋空间范围大,生态旅游活动有限,而人类碍于海洋的可进入性和不安全因素,而未能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有进一步的
突破。
六、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翟庆文(2011)探究了我国滨海休闲潜水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潜水业活动可能对旅游产生致命性问题,即毁坏海洋生态的同时还会摧毁海洋传统文化。雷春、高艳利(2011)在探析海南省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时强调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应对开发的项目按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要求进行研究,取得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的效益。徐菲菲(2003)通过多目标加权平均法,以滨海城市连云港为例,创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提出连云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型”的模式。马克美(1999)对广东海洋生态旅游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要讲求名牌效应,要创建滨海旅游的中心城市,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乌兰(2010)在分析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关系时指出,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因此要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中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
方式。
我国学者在研究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大多是理论成果,鲜有学者能够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再者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已进行的少量海洋生态旅游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学者们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存在信息落后的现象,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时间上相对滞后。
七、结束语
篇8
摘要: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发展成国际金融危机,危害性已日益显现,中国旅游业必须正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响,阐述了有关旅游营销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以及营销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旅游;市场;影响;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2402
1有关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的定义有两种。定义一: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商在识别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其所能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适当的旅游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景区旅游营销、酒店旅游营销、旅行社旅游营销等等。定义二: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2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市场影响
(1)对居民旅游需求产生影响。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将快速传导到居民消费行为,并率先波及到旅游需求。金融海啸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境内旅游业也受到了重创。国航、南航和东航三大航空巨头大幅降低机票价格,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纷纷调降门票价格,各旅行社纷纷大幅下调旅游团费。但由于民众消费信心已经遭受重挫,宁愿持有现金,对旅游成本的大幅降低并不买账,旅游业陷入多年来少见的“寒冬”。预计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和12%。从出境旅游需求看,高端公务类、休闲类产品需求可能下降,跨洲远程出游也不排除下降可能;但考虑到出国旅游仍处在快速成长期,消费较为活跃,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预计2008年出境旅游人数增长12%。
(2)对外部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入境旅游的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拉动增长的需求端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客源输入进入下行状态,市场行情整体低靡;入境旅游者、入境过夜者、外汇收入全面回落,显示入境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3)对市场供给及企业经营造成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财富缩水、资金趋紧、经济衰退,我国旅游业引进外资的外部环境有恶化倾向。外部需求减少,旅游企业经营国际业务困难加大。全国部分旅行社入境业务不振,市场预期悲观,更多转向本国居民需求,经营薄利多销的国内游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出境游。
(4)金融危机对旅游投资与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损害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发展遇阻又反过来影响旅游就业。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由金融危机带来的行业影响也会更大。加之旅游从业人员的资产专用性特征较低、流动性强,旅游企业招收普通员工的转换成本低,从而企业在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可能减员自保,导致旅游就业压力增大。
3改革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1建设寻得旅游营销渠道体系
营销管理学理论表明,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良好而畅通的营销渠道,有助于目的地营销组织更好地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全行业每年都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例行展会、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各大旅行商和媒体前来考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所有这些渠道都面临进一步建设的任务。要在已有营销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1)提升已有渠道。例行展会、大型促销、旅行商及媒体考察采风等既有渠道,要进一步改进模式、强化专业、提升质量,把渠道优势用足用实。特别要加强业界联系,有效识别出与销售本地产品密切相关的利益攸关方,重点培育、扶持、协助,扩大共同利益,形成多赢机制。(2)培育网络渠道。网络渠道具有用户大众化、选择多样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便化、时间全天化、空间虚拟化等诸多优势,各行各业趋之若鹜。要更加关注网络营销的作用,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信息和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多语种旅游资讯网建设,探索旅游宣传“无纸化”、“电子化”创新,借助网络平台,改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3)创造性地利用好其他渠道。运用好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调动或借助一切有用力量或时机,既要借力发力,又要借势造市。例如,要更加主动地向国家年、交流年、高层出访、首脑会晤、国际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靠拢,巧妙介入、积极有为。要广泛利用使领馆、海外华人社团等海外资源,拉长、拉宽营销渠道。各地也应主动寻找机会,建立相应渠道。
3.2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
面对入境旅游下降,出境旅游吸引力增强的现实,我们应该看到,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以及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情况下,普通民众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进行国内旅游的庞大需求,有进行近程、中程旅游的能力。因此,应转变以往着力发展入境旅游,吸引大规模入境游客的策略,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为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产品策划、营销宣传、服务,刺激国内游客国内游,进而增加国内游数量,增加国内旅游消费。在刺激国内游策略中,应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减除高门票价格对开展国游的阻碍。国内游应当着力发展自助游,自助游应当发展家庭游、自驾游。国内旅游还应当发展乡村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休闲旅游。
3.3旅游消费坚持走“低价路线”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关注的焦点。雪灾、地震、金融海啸等突发事件使我国入境旅游举步维艰。但是,美元、欧元在内的多种外币兑人民币的汇率节节走低,国际油价下降,包括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日韩等在内的出境旅游线路价格普遍下跌,特别是欧洲游的下降幅度最大。与此同时,许多国内酒店客房、航空公司机票、景区门票的价格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都大幅度下调,国内游总体价格与以往相比下降了。这种“低价旅游”将会直接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3.4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1)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工作,就可称其为互联网营销,营销中的诸多要素如: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都会在互联网营销中体现,而互联网营销更为营销各要素带来新的形式与内容。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有利于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2)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扬长避短。互联网营销还存在着很多弊病,比如付款方式、邮件浏览率低等问题,所以说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3.5协助政府,制定一系列旅游需求政策
2008年11月1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副教授戴斌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及时预警、跟踪监测经济形势走势;其次,国内旅游需求是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绝对主体和内容基础,要及时调整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战略,在继续确保尽最大努力保证入境旅游不出现大的波动的前提下,把国内旅游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再次,要尽可能地通过投资的拉动来确保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和就业存量的减少;最后,中国政府和旅游业界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过程当中,为促进旅游需求的增长,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旅游需求政策。
参考文献
[1]和军.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4).
篇9
一、研学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一)研学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研学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王定华(2014),关于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赵锐等(2015)关于研学旅游的定义,研学旅游主要是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获取知识、体验生活的校外集体活动。笔者结合上述观点,总结出研学旅游的定义是学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利用某一区域的特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的以集体出游、集体住宿的旅行方式离开常住地,在与平常不同的校园生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一种综合性校外体验活动,并通过这种体验拉近旅游主体与自然、文化的距离感,以此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研学旅游的特点
1、研学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
虽然说这种教育的宗旨可能是隐含的,但它是研学旅游的灵魂所在。教育的特点决定着研学旅行具有公益性,因此,各研学旅游机构不能以营利为其主要目标,必须以育人为宗旨。
研学旅游与一般旅游不同, 它是一种教育方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对于一般旅游而言,他们不具备教育活动的功能和意义;从行程安排上说,研学旅游是学习和游玩并重,即使是去最普通的景点参观,研学旅游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也是带着问题旅游的。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就需要将这种体验式教育贯穿在研学旅行的全过程。
2、从国内外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来看
研学旅游不只是单纯的校外活动,而是具有团体性、公益性、体验性和休闲型、娱乐性,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形式,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内蒙古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国内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研学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对其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刻,重旅游而轻教育;出境研学游的线路大多都集中在留学热门国家,国内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研学旅游产品参差不齐,产品单一;旅行社及相关机构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正在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培养了研学旅游品牌。2016年,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全国各省市就制定了一些关于研学旅游的相关政策。四川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根据山东省《济宁市研学旅行基地评选标准管理办法》,预计今年山东省将会为10家基地、旅行社命名并授牌;开发孔子周游列国、水泊梁山108将等一批研学旅游产品。同时,利用曲阜、邹城等自驾游营地,举办济宁市首届研学旅游节,借此时机将会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专题研学旅游营销。
(二)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内蒙古的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挖掘,但是目前关于研学旅游发展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鉴于我区旅游业相对于其他省市发展缓慢,内蒙古需要借鉴其他省市的一些好的经验来逐渐发展属于自己独特的研学旅游品牌。2015年内蒙古旅游局组织并开发了中俄蒙"万里茶道"青少年夏令营旅游产品,还有三级品牌线路藏传佛教研学游。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位列其中。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手段,符合我国教育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并逐渐推广和发展。
(三)内蒙古发展研学旅游的资源优势
内蒙古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被称为六大奇观的草原旅游美景:草原、湖泊、沙漠、古迹、森林、民俗;体现内蒙草原文化的十大文化符号-草原、蒙古包、敖包、马头琴、蒙古马、红山玉龙、那达慕、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以这些文化为背景,充分利用“金三角”四季游、红山文化游、科尔沁文化游、“两个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体验游,“三都”游、蒙医康体游、鲜卑溯源、匈奴探秘等文化资源,来发展内蒙古的研学旅游品牌。
其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凭借着独特的地质遗迹类型,成为我区发展研学旅游的典型。在所有的地质遗迹类型中,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云杉林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同时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仅存的一片沙地云杉林。因此,有“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之称,是进行研学旅游发展的首选基地。
三、内蒙古发展研学旅游的具体措施
(一)开发产品种类
目前,国家对发展研学旅游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研学旅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内蒙古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资源来开发研学旅游产品,自治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要适应时代、市场的需求,开发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产品。要善于创新、突破和完善旅游产品的设计,征询广大消费者的建议,这才是发展研学旅游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这里我们结合内蒙古旅游业的现状及资源特点,设计出适合开发的六种研学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人文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扶贫旅游产品、现代城市旅游产品等。
(二)扩大研学旅游市场主体
除了学校,内蒙古还应该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研学旅游的活动中,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旅游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他们自己的优势来举办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活动,努力形成功能完备、优势互补的研学旅游教育体系,让研学旅游真正实现学习与游玩二者之间兼得。此外,我们还可以延伸旅游产品,可以举办企业家研学游,老年人研学游的旅游活动。
(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制
内蒙古研学旅游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我区相关政策体制、市场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一难题。在政策方面,制定适合青少年学生个性、安全而有效的制度。首先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将研学旅游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机制中,并把它确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应该成立一个研学旅游管理机构,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定期组织调查统计,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人士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网站在线服务,以便更好地管理。在学校、市场以及政府间充当媒介作用。
(四)创建内蒙古研学旅游品牌
研学旅游品牌的创建,将有利于旅游与研学二者高度整合,使我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我区适合开发研学旅游目的地的地区要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打造适合自己特点的主题品牌,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以此来提高研学旅游的综合吸引力以及品牌认知度,将研学旅游发展为经济创新的增长点。
四、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一)市场主体将不断扩大
就内蒙古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讲,研学旅游的市场主体大多是是青少年学生,少部分以学术交流、专业研究、提升个人修养为目的的上班族或自由自由者等。出游的形式也不只是学校组织团体出游,亲子游、大学生背包客以及企业家研学游、老年人研学游等方式也更受推崇,未来我区研学旅游市场会随着旅游市场主体的不断扩大而发生改变。
(二)研学旅游的内容会更丰富
研学旅游,指的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它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具有公益性、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型,与我国传统旅游业相比,研学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会更加重视,是一种满足自我精神需求的一种高层次旅游,其最大特点就是不受节日以及季节的影响。因为内蒙古的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对于此研学旅游可以适当填补这一空缺,我们应开发适合四季出游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研学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
我区研学旅游市场主要为三种:入境、国际和国内。入境市场是了解并学习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国际研学旅游市场是与本国关系不错的城市或有学术交流的院校,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研学旅游活动;国内目前大多是以夏令营或冬季营等形式到国内名校、名城参观。还有就是到一些休闲农业园区体验一下农事。未来,以了解乡情、县情、国情为主要形式的国内研学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四)未来研学旅游产品多样化
随着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三方的密切相互合作,市场的会更加完善,产品也会更多样化,以学习特殊专业知识为主的研学旅行频频出现,并逐渐走向了主题化,比如以动漫、影视、体育、科技、文学、历史、生物、探秘等为特色的研学旅行。这将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旅游服务营销 管理目标模型
进入21世纪,旅游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旅游业同样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型产业。按服务性质可划分为四类:流通服务、生产和生活服务、精神和素质服务、公共服务。旅游业据此可划入生产和生活服务当中的生活服务部分。旅游业满足实物营销的4P营销组合,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除此之外,旅游业还符合服务营销组合所扩充的另外3P营销组合,即增加了人(People)、过程(Process)和有形实据(Physical Evidence),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服务产品特征所衍生而来的营销和服务管理问题。人、过程和有形实据三个要素体现了旅游业服务营销组合的特点。
旅游业及旅游市场营销的内涵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业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其任务就是为顾客提供旅游过程中的各种服务;二是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所组成的;三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是顾客,是通过满足顾客的需求存在和发展的。
旅游市场营销(Tourism Marketing)是旅游企业或其他组织对旅游产品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以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旅游企业的目标。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旅游市场营销必然区别于一般产品的营销,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旅游产品具有不可感知性,即它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而是一种旅游经历和切身感受;其二,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旅游服务过程是旅游企业员工与顾客间的互动过程,顾客参与了旅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其三,旅游市场上产品具有多样化和更多的分销渠道类型,有形产品主要是通过物流渠道送到消费者手中,而旅游企业则依靠一系列独立的中间商;其四,旅游需求包括行、游、住、食、购、娱等多方面,不同的顾客需求层次也不一样。这些行业和部门在旅游业中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并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旅游业服务营销管理目标模型的建立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旅游业服务营销管理体系主要是以消除服务营销管理差距为目标,按照服务营销4大差距模型进行管理。旅游业服务营销管理目标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这个模型,旅游业服务营销管理差距来自于服务营销管理各个关键环节的差距,是各个关键环节差距之和。旅游业服务营销管理要缩小差距,使顾客满意指数最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精确预测旅游服务市场发展态势;准确定位旅游服务重点目标市场;确保服务设计满足顾客期望;建立顾客反馈机制,监控服务绩效。
针对目标模型的管理对策
(一)精确预测旅游服务市场发展态势
目前,国际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变化趋势。
1.国际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世界旅游业划分为六大区:欧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简称“东亚太”)地区、非洲、南亚以及中东。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随着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亮点”。世界旅游市场将由过去传统的“北美到西欧,欧洲到美洲”两大主流逐渐转移到欧洲、东亚太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2.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国际上传统的旅游方式分为四种,即娱乐型、观光型、疗养型和商务型,大多数旅游活动常常是兼具多种方式。由于顾客职业、文化层次和审美观念的不同,呈现出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教育旅游等成为旅游新时尚。当前,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地区性旅游和中程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体;商务、会议旅游将成为团体旅游的主体。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节事旅游、咨询旅游、奖励旅游等将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3.“合作――竞争”的新态势进一步增强。受旅游资源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难以单独成为对游客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同时,未来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将会进一步激烈,尤其是如何最大满足特定细分市场需求产品和旅游相关服务质量方面竞争将会更加明显和激烈。为了共同的利益,必须树立大旅游和大区域思想,加强同周边地区和行业的合作,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新态势。
4.我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热点。欧洲、东亚太和美洲三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在目前全球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国一直保持了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的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准确定位旅游服务重点目标市场
就入境外国游客市场来说,东亚(日本、韩国)、东南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北亚(俄罗斯、蒙古)成为我国成熟的三大块亚洲入境外国游客市场,美洲和欧洲成为我国重要的远程市场。根据国别来划分,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近邻亚洲国家和欧美远程国家,日本是我国第一大入境市场。就增长速度来说,印度成为增速最快的一个市场,但是目前绝对数还较小。
1.东南亚目标市场。日本是世界主要客源国之一,是亚洲最大的客源市场。日本一直是海外旅游者首位的客源国,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韩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新兴的主要客源国之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五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是旅游国一个重要的客源市场。
2.欧美目标市场。欧美市场一直是旅游国重要的外国客源市场,欧美旅游者对我国旅游资源感兴趣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水风光和文物古迹方面,对民俗风情和饮食烹调也有浓厚的兴趣。乡村旅游、城市旅游和保健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3.国内目标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构成国内旅游市场的三大主要客源地。
(三)确保服务设计满足顾客期望
1.加强市场调研。旅游服务机构通过市场调研能够全面且深刻了解顾客对旅游服务的期望。但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全面深入,重视第一手信息的搜集及调查设计工作。
2.进行市场细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群有不同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只有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划分这些差异,深入了解顾客期望,将目标市场之外的非潜在顾客吸引进来。
3.注重互动沟通。作为服务理念、服务标准的设计者和服务业绩的控制者,旅游服务机构要注重与一线人员及顾客间的信息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实时掌握顾客期望。
4.将服务设计的关键要素转化为质量标准。根据旅游业的服务蓝图将服务过程进行分解,也就是将顾客在旅游业所经历的服务过程细化、放大,从而找出影响顾客服务体验的每一个要素。在细分服务过程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服务细节的关键因素十分重要。旅游业可以用影响分析法对每个服务细节做一影响分析,影响分析应站在顾客角度上进行,可以使用顾客深入面谈法、服务小组面谈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市场调研对服务业认为的关键要素进行验证,以确定顾客定义的关键要素。要将服务设计的关键要素转化为质量标准,保持服务质量的可靠性。
(四)建立顾客反馈机制
顾客在消费旅游服务时,会对服务质量进行感知,然后对服务质量做出评价。顾客监控意味着旅游企业把服务标准交给顾客,让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并通过必要的反馈机制,将服务信息传递给旅游企业,为旅游企业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旅游服务的可感知性,有利于减少顾客认知的风险,增强顾客消费旅游服务的信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消费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