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规划的背景
(一)概况
是的主城区,面积18.1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51个社区。200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员近8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6.8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21%。
(二)社区卫生资源现状
1、到2011年12月底为止,全区共建成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在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实行一体化管理的29家,社会力量举办的1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有区域布局已不尽合理。随着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区域规划的调整、人口的外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有布局已显得不尽合理。老城区过于集中,沿江地带站点设置不足,因标准要求不一致,需对部份站点进行改扩建。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居民、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实施“卫生强区”战略,构建与“和谐新上城”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切实加大政府投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现有社区卫生资源调整配置,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适应,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总体目标
建立布局更加合理、群众更加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安全、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二)具体工作任务
1、到2010年底,新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望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扩建和基本完成不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建任务,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到用房面积达标、人员落实到位、科室布局合理、诊疗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2、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步骤,在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立新型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3、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和《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的规定,新建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对现有不达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房,应严格按照省规范化建设标准,由各街道根据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改造计划,力争到2012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标准化。
四、保障机制
篇2
扬州市医疗保险从2000年开展以来,通过协议化的管理模式和全市的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市区社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建设上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新一轮医改的背景下,通过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壮大,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是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共同的发展共识。
1 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1)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居民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2)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3)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等服务;(4)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为育龄妇女提供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健康知识咨询和指导;(5)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体检、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6)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等服务;(7)为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8)为居家医学观察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提供预防指导;(9)为在健康管理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转诊建议。
2 全民医保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概况
扬州市医疗保险从2000年开始以来,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合作,通过协议化的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尤其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引导参保职工和居民进行就医,为广大的参保群众提供方便。
2.1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扬州市对一般住院按照医院等级,对所属等级内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住院结算,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级医院级别标准进行报销。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400元,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和建国前老工人报销比例分别为92%、94.4%和96%。3万-25万元为大病医疗救助,报销比例统一为9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150元,报销比例为70%。
2.2 开展门诊特殊病种服务。扬州市区范围内共有门诊特殊病种定点医疗机构21家,包括二级以上所有的定点医院、3家门诊特殊病种定点药店和2家规模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患有高血压Ⅲ期、Ⅱ型糖尿病、精神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参保群众提供就医购药服务,参保群众在这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其用于治疗本病的门诊特殊病种用药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一个医保年度先由个人自付500元,按照80%予以报销,报销金额上限为2500元。
2.3 实施一般诊疗费收费。根据扬州市相关文件精神,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收取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城乡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报销8元,个人负担2元;新农合基金报销9元,个人负担1元。所有参保人员凭医保卡(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通过医疗保险网络平台和结算系统,实行医保实时结算,直接报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实行按月结算,次月补偿。
2.4 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扬州市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人均30元的标准,市与区1:1的比例补助给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保职工在社区就诊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省招标确定的基本药物中标目录选定适用品规,确定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并实行统一配送,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的收支差额,按照相关规定,由政府给予补偿。
3 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思考
3.1 开展门诊居民统筹:为减轻城镇居民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的负担,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同时也为探索开展城镇职工门诊统筹工作积累经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制度。取消城镇居民医保门诊个人账户,建立统一的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专户。门诊统筹的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参保居民在定点社区卫生机构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和其他符合规定的诊疗费。老年居民和一般居民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一年内100-500元之间规定范围内的费用,统筹基金支付40%,一般诊疗费由统筹基金支付80%。门诊统筹资金的付费方式实行在总额预算管理基础上,按人头付费,形成就医、支付、结算一体化的门诊综合管理体系。
3.2 扩大门诊特殊病种、家庭病床定点范围:在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安全可控,将符合申请门诊特殊病种和家庭病床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服务范围。为参保职工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同时,加强医疗保险的监控,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篇3
一、现状分析
(一)区域概况
区位于中心城区,毗邻投资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74个社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2.9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77万人。全区国民生产总值323.85亿元,财政收入17.52亿元,财政支出95650万元,其中卫生事业支出5751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6.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48元。
(二)医疗资源概况
年末,辖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57家,其中,市直医疗机构: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市皮肤病防治院;司法系统医疗机构:监狱医院、劳教所卫生所、强制戒毒所卫生所;院校医疗机构:华侨大学医院、单位卫生所(室)4个。市管民办医疗机构:东南医院。军队医疗机构:中国人民第180医院。区直医疗机构:区妇幼保健所、市正骨医院(区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东湖、秀、东海、城东、华大、北峰、清源)、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民办医院18所、门诊部25个、个体诊所71个;原村卫生所103个。
编制床位数1217张,卫生技术人员1955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5.58张(全市2.98张),每千人口注册医生、注册护士分别为1.99人、1.57人(全市分别为1.34人、1.24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全区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还不够合理,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分布不均衡,多数医疗机构集中在中心城区;医疗网点服务功能不强,现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功能发挥不够到位,服务能力还不强;民办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治轻防”现象仍较普遍,三级医疗保健“网底”建设较薄弱;部分医院、门诊部距离较近,功能重叠、服务内容重复,利用效率低。
二、设置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城区居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整体效益原则。按照全区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功能完善、资源共享、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保健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政府主导原则。卫生事业是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要坚持政府在政策支持和引导、资金筹集和投入、行业监管和调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三、具体目标与设置要求
(一)专科医院(区医院)
完善和提升市正骨医院的三级乙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功能,巩固提高中医骨伤专科特色。在整并到市中医集团之前,继续坚持发展“大专科、小综合”的目标。同时,逐步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原则上中心城区不再增设综合性医院。在城东组团设置正骨医院城东院区,北峰组团承接市级规划设置一所200张床位的二级医院。
承接东海、城东、北峰3个组团市级规划,依照规划需要设置专科医院(含护理院、站),但原则上区内不重复设置同类医疗机构。鼓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口腔、临终关怀等服务。
引导民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二)妇幼保健所
保留现有区妇幼保健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成为全区妇幼保健、生殖保健指导中心。原则上不再增设妇幼保健机构。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深入推进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与辖区上级公立医院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和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根据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延伸社区卫生服务,由原村卫生所改进或者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
持续实施《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至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四)门诊部等其他诊疗机构
门诊部、个体诊所、医务所(室)、原村卫生所、其他诊疗机构的设置,应当与其服务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至2015年,原则上不增设综合门诊部,1500米半径范围内若无同类医疗机构(含综合性医院、已规划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可设置1个专科门诊部。
全区个体诊所控制在每万人口1—1.5个,仅限于个体开业的执业医师申请,所在地500—1000米半径范围内无同一类专科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可设置1个。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可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
工厂及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单位的工作特点、职工人数、地理位置等因素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务所(室)。
学校卫生室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的规定设置。
依照法律、法规,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诊疗机构。不再新设置村卫生所,原已设置的村卫生所暂时保留过渡,过渡执业期间若上级行政部门出台新的相关规定,按照上级的新规定执行。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实施本设置意见的组织领导,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调整医疗机构的规模、结构和功能,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立符合规划目标的区域性医疗服务新体系,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
区卫生局要根据辖区内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动态调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实施意见依法对医疗机构的设置进行审批和监管。
区发展和改革局要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会同卫生等部门依据规划对医疗机构布局、建设规模进行把关、审批,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会同区卫生局协调市规划局将本实施意见纳入城市片区改造同步规划,依据本实施意见做好各类医疗机构建设用地的选址工作;在辖区内新建和改扩建居民住宅区时,按照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纳入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房屋产权依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区财政局要为规划设置的区政府主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经费保障。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逐步增加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基本医疗保险惠民政策。
区公务员局要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指导服务。
区编办要根据医疗机构定编标准,适时调整核定公立医疗机构的机构编制。
(二)建立和完善财政卫生投入机制
贯彻落实上级医改精神,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政府对卫生投入逐年增长,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助政策,完善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对承担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政府补偿。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落实《实施意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善人事分配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和效益。
(四)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
1.强化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区卫生局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所管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统一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估,依法进行全行业管理。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实施医疗机构宏观管理,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准入管理,强化监督执法,严格医疗信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严格大型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等准入管理。根据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与使用管理办法》、《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严格医院大型医用配置设备的准入管理,严禁超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
3.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增强日常监管,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促进依法执业,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五)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人才兴医”战略。制定和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不断壮大卫生技术队伍,至201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均达到2.0人。
2.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健全城市社区卫技人员在岗培训制度,大力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在职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教育、学历达标教育,努力提高我区医疗卫生队伍整体水平。
3.实施“科技强医”战略。加强重点学科、领先特色医疗专科建设,培育和扶持发展具有影响的卫生“名牌”。支持优势学科开展创新研究、开展医学科研,以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医学走向现代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六)传承中医药发展
巩固提升正骨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的“特色专科”品牌成效,加强重点中医药学科的科研工作。配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规范化建设,将适宜中医药技术推广应用到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服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篇4
中心情况
四川省医院集团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6年,历经50余载的倾力打造,现已升级为西部规模最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标准化“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中医药服务特色示范中心”、四川省全科医生社区培训基地。
中心目前拥有医技人员218名,其中,中高级医务人员42名,全科医生76人,全科护士48人,开放床位250张,医技科室27个,覆盖3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站8个,服务人口超过18万人。功能科室27个室。拥有CT、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仪等配套设备。中心遵循“健康至上、患者第一”的宗旨,崇尚“厚德载道、求精务实、严谨奋发”的信念,努力为社区全民提供安全、优质、经济、便捷的人性化全科医疗。
全科体系建设
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作为试点单位加入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尝试共建与欧美接轨的全科医疗体系,在西部率先探索“多级联合、专业对应、技术支援、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合作新模式。目前,中心与四川省医院已专网连接,数字化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挂号、预约检验功能全面实现。中心已与省医院本部施行“一卡通”关联(即使用省医院诊疗卡进行社区中心健康管理及诊疗,并与省医院共享患者及管理人群信息),尝试为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全科诊疗体系。
中心自行研发全科医疗数字化体系,上与省医院及市区卫生局、下与各社区卫生站,发生医政管理及全科业务关联,中心内部则涵盖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住院康复、辅助检查、医学影像全面范围,并按照全科医学理念将各环节有机串联,形成: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住院康复―双向转诊―下转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链式全科医学数字化管理路径,据我们查阅资料,目前国内尚无先例。
按照我们链式全科医学数字化管理路径,家庭医生按照卫生部适宜技术标准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规范管理,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目前中心已经实现辖区居民健康管理覆盖率92%,管理居民健康档案9万余份,其中高血压6500余人,2型糖尿病3000余人;65岁以上老年人9000余人。
整体联动合作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化推进成效明显。目前,中心正拟实现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建全科医学中心直接指导下,建立三甲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融合实体,作为双向转诊及全科医疗的实验基地,率先在西部做出尝试。
技能培训
迄今,中心已有76名医生及48名护士通过省级全科转岗培训,拿到转岗证书,成为省厅医政角度认可的全科执业医护人员。但是,笔者认为此种短期培训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并不能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实际临床能力。
为提高全科医生的实际临床能力,中心派两名医生参加四川省医院三年制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此培训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毕业生质量较高,但受制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人员紧张现状,我们无力保送更多的医生接受高质量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按照中央2020年新型全科诊疗体系的要求,目前人员缺口很大,鼓励大规模成批招募医学院毕业生进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当务之急。
另外,中心在省医院全科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建立全科培训、继续教育、遂行科研课题的基本能力。中心于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参与了卫生部社区卫生适宜技术项目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干预项目、成都市“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慢性病防治心衰分项”工作,与市三医院合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了成都市乳腺癌普查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卫生调查、人员筛查、疾病防控等经验。目前,中心正接受卫生部脑卒中干预项目课题,正在省医院全科中心指导下拟定与省医院展开全科医学全方位整体培训进修规划。中心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甲医院紧密结合,接受全方位指导,对推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核心功能、形成教学、科研能力非常有效。
医生心声
改善医患关系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医生的心声。目前社会大局对医护人员工作心境影响很坏。社区卫生机构面向基层,社会认可度低,形象尚未建立,应对及承受突发事件能力低,对医患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更加感同身受。强化基层对医护人员保护机制、扭转社会对医务界认同度的偏差,以及自身加强与患者交流的临床技能培训,更觉势在必行。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的劳动应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中心感到目前国内医学立法、医政、教学、培训、执业各方面亟待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公共卫生任务仍在不断无限加码中,且时下医改对于此类单位并未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事实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技人员要求不高,只要能够稳定生活、稳定收入,学业逐步进阶及职业较有尊严即可,但目前工作安全尚不能确保,法律地位、角色意识、岗位尊严、绩效待遇等无从谈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心浮动是可以理解的。
患者需求
中心定期进行患者需求调查及满意度测评,目前基本情况良好,常年第三方监测满意度80%以上。
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患者及我们的管理人群均开始接受健康干预但顺应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多数并不需要繁琐的管理,因为常年的慢病患者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和应对疾病的方法,稍加正确引导即可。而我们所能派遣的全科医生多为低年资医生,临床经验浅薄,疾病自我管理经验技能更是付之阙如。多去访视往往令患者不胜其扰。一般患者均不要求如何管理,均希望看医生就是“看好病”,因此,健康管理应有机融入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且亟待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干预的技能方法和力度,同时,相应的政策和配套举措应该强化配备。
篇5
【关键词】电子信息平台;肿瘤;早发现;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37-02
恶性肿瘤日益威胁人类的健康,据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是中国成人的第2位死因,死亡率为135.88/10万[1]。早发现、早干预已成为降低肿瘤死亡的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人口众多,尚不能花费大量卫生经费进行大规模肿瘤普查 [2] 。如何应用最优化的方法开展肿瘤早发现工作,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乃至政府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上海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行的,为社区人群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实现个人健康信息采集、及时更新、互联网共享和充分利用,可能给上述问题带来新的机会[3]。本文分析2009年-2012年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肿瘤早发现和干预工作的资料,结果显示利用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对肿瘤的早发现有积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闵行区2006年建立了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th record,HER),在HER中研发了肿瘤早发现软件,由全科团队利用HER平台,建立了完整的肿瘤早发现监测网络。闵行区卫生局给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将肿瘤早发现工作纳入契约化工作指标,对辖区内40岁以上健康卡签约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问卷评估。根据风险度进行个体化体检,由HER作为平台,通过规范筛查、阳性复查、复查追踪、纳入高危、高危管理,来开展大肠癌、胃癌、肝癌及肺癌早发现工作。
1.2 方法
1.2.1 肿瘤筛查项目
大肠癌、胃癌筛查项目为大便潜血(occult blood in stool,OB)检查,大肠癌另加肛指检查,肝癌AFP+B超,肺正侧位胸片,阳性复查项目分别为大肠癌―肠镜、胃癌―胃镜、肺癌―CT/MRI、肝癌―CT/MRI。
1.2.2 肿瘤诊断方法
确诊病例均以组织细胞学为最后诊断依据,大肠癌分期为改良Dukes分期,肝癌、肺癌及胃癌为TNM分期标准,患者的诊断最终经闵行区肿瘤早发现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评审确定。
1.2.3 肿瘤筛查的流程
在莘庄地区开展社区人群、门诊因症就诊及居民健康体检三条途径,根据症状、家族史、高危病史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有一项阳性者由EHR提示进入初筛项目检查,初筛阳性者进入绿色通道,直接送入区内上级医院进一步复查,自行至外区医院就诊的病例由社区团队医生追踪就诊结果,并将确诊病例病理及手术情况申报至区CDC由肿瘤早发现专家统一评审确定期别;复查后排除肿瘤的纳入高危人群管理,具有家族史或高危疾病史的初筛阴性者直接纳入高危管理。高危人群管理分常规组和高危组,初筛阴性的,进入常规管理组,半年或一年随访一次,初筛阳性的则转为高危组,一个月随访一次,指导及时就诊,明确复查结果。
1.2.4 统计学分析
所有原始数据经过反复核实,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肿瘤早发现健康教育、问卷、初筛结果2009―2012年莘庄社区共完成肿瘤健康教育259874人次,完成健康问卷259874份,建立初筛人群144357人,规范初筛143029人,实现规范初筛率99.08%,筛查阳性1849人,阳性率1.29%,复查1219人,复查率65.92%。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肿瘤预防最前沿阵地,通过全科医师团队开展肿瘤知识健康宣教、主动性筛查、复查动员、绿色通道转诊、高危人群长期针对性管理和针对性干预提供了一个可及性、连续性的全程追踪服务。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2012年四年的肿瘤早发现工作,已建立了一支比较规范完整的肿瘤早期防治的社区医疗队伍和管理网络,为肿瘤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建设功能合理、方便快捷、综合性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4]。闵行卫生系统在新一轮卫生改革中,以信息化为基础,卫生服务为主体,开发了EHR居民电子信息档案,以此为平台,通过居民手中的健康卡,将居民体检、就诊、参与健康教育及自我健康管理的数据及时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社区肿瘤早发现和干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找到了一条优化肿瘤早发现的途径。
3.3 莘庄社区2009年至2012年共早发现癌症期别Ⅰ12例,确诊肿瘤70例,癌症期别≥Ⅱ67例,规范初筛人数144357人次。通过四年来肿瘤管理工作发现,社区肿瘤防治工作需通过多种途径,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健康教育是社区肿瘤早发现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使居民认识肿瘤早发现知识,自觉参与肿瘤早发现管理,肿瘤早发现覆盖面将不断扩大,从四年中莘庄肿瘤初筛人数每年递增就不难理解。体检也是肿瘤早发现的必要途径,在健康人群中积极开展肿瘤筛查意义重大,是健康管理的重点[5]。近四年通过这一途径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居民电子信息平台,开展肿瘤早发现工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一种优化了的操作途径,通过此途径,大大提高了肿瘤筛查工作的效率,达到了以前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数据,只有基于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才能真正体现社区全科团队在控制疾病、降低人员成本中的极大作用,真正成为医疗卫生“守门人”的角色,为防治肿瘤提供了方向,更为居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代敏,李霓,李倩等.中国肿瘤预防控制概况[J].中国肿瘤,2011,20(12):868―873.
[2] 方红,何丹丹,黄俊等.基于社区肿瘤早发现监测网络的建立和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84―1487.
[3] 叶青,孙彩虹,曹文君等.家床健康档案概念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9―12.
篇6
上半年,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和中心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强化基础、全面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机构管理各项工作,以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作风纪律环境卫生整顿”活动为抓手,重视和强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完善措施,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弘扬正气,努力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医患关系,大力提升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公共卫生服务和机构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管理向着规范化、精细化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概况
1、业务收入450万元,同比增长115万元,增长率34.4%,其中医疗收入259万元,同比增长77万元,增长率43%;药品收入191万元,同比增长39万元,增长率25.3%,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42.23%。
2、工作量:1—6月份门、急诊24014人次;共收治住院病人1172人次;平均住院天数约12天。体检1500余人次。
3、工作质量: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医院感染率为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100%;床位使用率为80%,病床周转次数11.96次/半年;处方书写合格率为97%;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为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6%;治愈好转率为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理论考试合格率为100%;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为100%;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执行率为100%;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入:
1、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行首诊负责制,完善各种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工作,与上级医院沟通,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保证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护理部根据临床工作需要,修订并下发了《输液反应预案及流程》、《预防压疮措施执行记录单》、《难免压疮申请表》、《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措施》等,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
2、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医教科、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到科室和药房抽查环节病历、处方。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严格按照《陕西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要求,重点督察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及诊疗告知的有效正确书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组织临床医务人员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处方书写质量基本标准》等,使病历质量及处方质量均较去年有所提高,杜绝了丙级病历,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93%,终末病历甲级率为95%。
3、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临床科室坚持每季度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的空气培养。
(3)、科室坚持每日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对紫外线灯管用酒精擦拭除尘处理,并有记录。
(4)、供应室认真落实下收下送制度,坚持填写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
4、继续教育管理
(1)、加强医护人员三基训练,护理部组织了3次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和2次理论考核,参考率100%,医教科组织全中心医护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授课学习。
(2)、2名护理骨干在人民医院进行专科短期培训,4人参加社区护理岗位培训。截止6月底,中心参加过社区护理岗位培训的护理人员共20人。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继续教育。
三、公共卫生
1、妇女保健:全面落实孕产妇管理项目。1—6月为38人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80%;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5%,确保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备孕妇女发放叶酸78瓶(去年40瓶),管理人数88人(去年11人)。
2、儿童保健:1—6月新建卡58人,管理0到3岁儿童306人,为298人建立儿童保健手册,289人定期免费体检,管理率96%。
3、计划免疫:1—6月共新建接种卡47人,为辖区各年龄段人员接种疫苗共2687人次。按免疫接种要求适时接种疫苗,0—6岁儿童共接种1332人次,接种率为98%。完成各种疫苗接种信息录入上报工作。
4、计划生育:完成了上半年育龄妇女普查工作,共检查妇女1203人次;为育龄妇女发放各种计生用品344盒。
5、残疾人管理:残疾人共建档56份,其中肢体残疾40人,智力残疾1人,视力残疾6人,听力残疾
5人,多重残疾1人,在区残联的配合下建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室,为以后的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了方便。6、精神疾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5人,管理15人,管理率100%。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关注精神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指导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防止意外发生。
7、健康教育:1—6月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上万份,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6期,办黑板报1期,进行各种健康宣传、义诊活动16次。
8、居民健康档案:1—6月新建档102份。我中心服务人口总数约16350人,共建档11561份,建档率为70.7%。
9、慢病管理:管理高血压患者392例(去年92例),规范化管理322例(去年92例)规范化管理率82%;,血压控制率98%,上半年共报新发高血压病例8例。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70%。管理糖尿病病人124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30%。对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面对面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82.2%。
10、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在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时有针对地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为本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花名册,为下一步体检工作提供了便捷条件。
11、体检方面:6月30日止为宝成公司女职工及居民体检1500余人次。
四、机构管理
1、组织召开了护理工作会、业务工作会和公共卫生工作会议。二月份,中心先后组织召开了护理工作会、业务工作会和公共卫生工作会。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着重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年的发展,广泛、充分地征求大家的意见。会后对科室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分析,及时解答或落实。会议集中了智慧,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对推动科室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兑现目标责任,调动科室积极性。年初,中心根据去年与各临床医技科室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制定考核办法,对各临床医技科室从科室管理、业务收入、医疗质量、业务发展、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后进行了兑现。这一举措,打破了中心多年来只签责任书不兑现的传统,在中心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对科室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对调动科室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信息化建设:按照区合疗办的要求和中心今年工作计划,认真组织考察、学习,在中心建立局域网并投入运行,为社区的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4、创建示范社区工作:自去年12月份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开展“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送温暖”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宝鸡市卫生局《关于开展“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送温暖”活动的通知》精神,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活动正在有序进行。
5、中心在6月份召开了“作风纪律环境卫生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这次动员大会主要是以教育引导、组织动员全体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明确职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全面树立清风正气,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保障、提高职工的共同利益打下坚实的思想、作风基础。动员大会后,各科室按照会议的要求组织学习了规章制度,召开了有分管领导参加的科室会议,每个人撰写了剖析材料和整改措施,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从大的方面讲,医疗、公共卫生发展不均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存在着医疗强、公卫弱的不合理状况。中心要靠基本医疗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公共卫生工作还没有占到应有的比重。
1、基本医疗内部:内科人才结构较合理,但业务特色不明显、不突出,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缺乏领军人物。外、妇科: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靠科主任一人支撑,没有形成团队优势,科室发展受限制。
2、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习惯于在办公室搞工作,而不是把工作的重心、场地放在居民区、家属院和居民家里。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计划性,穷于应付,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把公共卫生工作的作用体现和发挥出来。
(二)、整改措施
1、基本医疗:引进、培养人才,加强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积极开展适宜项目。
2、公共卫生:(1)、积极参加各类培训。(2)、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加强督查,加强考核,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下半年,中心将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在新的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继续在全中心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送温暖”“作及风纪律环境卫生教育整顿”等活动,努力实现中心各项创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我院的社区办成实力强,业务精,服务优,声誉好的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7
一、基本概况
(一)市进行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市地处辽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是全国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市现辖4个管理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镇、576个行政村,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经济和社会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综合体制改革前,由于整个医疗卫生都是由政府包办,机制僵化,经营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卫生院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为此,从年开始,该市本着"提高市一级、搞活镇一级、强化村一级"的原则,对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70%。该市的做法是:
1、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因院施策。改制前,该市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公布于众。在改制过程中,由市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卫生院进行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对购买者进行资质和能力审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在改制形式上,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院施策,改制的家医疗单位,竞价出售12家,定向出售7家,兼并1家。
2、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人员。该市对改制前已退休的职工主要采取三种安置方法:一是镇政府用原卫生院事业费继续支付其退休费用;二是卫生院及退休职工共同投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在退休职工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对在职职工的安置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一是继续在医院工作;二是自己开诊所;三是自谋职业。医院改制后,有关善后工作及债权债务由所在镇政府统一处理。出售卫生院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支付退休费和偿还卫生院所欠债务。
3、组建管理机构,实行医防分设。在乡镇卫生院改制前,该市就实行了医防分离,镇政府成立了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原来由医疗单位代管的各镇预防保健,理顺了农村预防保健的管理体制。
4、切实采取措施,强化管理服务。在领导关系上,该市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必须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必须同当地政府和市卫生局协商后任命,报卫生局备案。在服务功能上,要求改制后的卫生院承担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在人员使用上,要求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外聘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在医院基本医疗保证上,要求按等级医院基本标准设置科室和人员。同时,该市卫生局还成立了卫生执法大队,对全市的医疗市场进行集中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问题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真正做到了从"办医"向"管医"的转变。
经过改制,该市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卫生事业的社会化投入明显增加。据统计,改制前三年,所卫生院的专项投资不足100万元,改制后仅一年,经营者就投入923.5万元,是改制前三年的9倍多。截止到年末,所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为2739万元,比改制前的622万元增加了2117万元,增幅达340%。
二是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明显增强。年底,所卫生院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达87人,比改制前增加了60人。新引进的高中级人才主要来自鞍山和沈阳市的大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增强卫生院发展后劲,投资者还注重培养人才,有的送到医学院深造,有的送到上级医院进修。
三是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改制前所卫生院基本上是大内科,外科只搞处置、缝合,不开展手术。其中,15所卫生院没有抢救室,也没有必要的抢救器材。改制后,各卫生院在加强内科的同时,还健全了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正骨医科等,开设临床科室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1个。改制卫生院普遍设置了抢救室,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和药品,装备了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有的还装备了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设备。
四是医疗收费水平明显降低。各改制医院为赢得市场,增强竞争力,纷纷降低医疗收费水平,许多卫生院明码标价或在患者入院时就承诺费用总额,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大降低。据调查,改制前,阑尾炎手术住院费用为1500元左右,改制后,绝大多数卫生院的收费水平在700-900元之间。
五是卫生院运营质量明显提高。所卫生院病床平均利用率由改制前的9.6%提高到40.7%,日门诊量由改制前的441人次增加到644人次;年总收入达到1880万元,比改制前翻了一番。
(二)关于蛟河市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有关情况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属半山区。全市辖个乡镇、258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其中,农村人口29.9万。01年实现财政收入1.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该市针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关系松散,乡村医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李岚清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蛟河市党委、政府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条件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可行之路"。该市的主要做法是:
1、调整农村卫生机构布局。打破"一村一室"的传统格局,对原有乡、村卫生资源重新进行合理配置,将265个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调整为218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均衡设置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每站覆盖人口1000-3000人。服务站受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领导,承担对农民的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常见疾病和损伤的治疗、康复等工作。
2、改革用人制度。由卫生院择优录用、统一调配进入服务站的人员,并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待岗制。全市先后有26名卫生院医生充实到服务站工作,有17名业务素质不合格的乡村医生被解聘。
3、加强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对乡、村卫生机构实施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卫生院全面负责服务站的业务培训、监督与管理,实行对口帮扶、以强带弱、强弱联合。卫生院还拿出部分资金,为服务站统一采购药品和一次性注射器等,对服务站给予资金支持。在政府的组织下,服务站每月提取毛收入7%的资金,乡镇卫生院配套相应资金,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服务站的设备购置以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等。
4、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变单纯医疗为预防保健与医疗相结合。服务站按照立足社区、服务农民、满足需求、强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开展入户调查,为12.3万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家庭访视制度,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定期访视,对孕产妇、双向转诊转回的患者和临终病人随时访视,实行全天侯待诊、电话叫诊和巡诊,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开展双向转诊服务,服务站及时将其不能诊断与治疗的患者转到卫生院,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回服务站继续进行治疗,卫生院从医疗收入中给予服务站一定比例的提成费,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市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通过对农村卫生资源合理调配,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功能合理、便民利民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了卫生院的技术指导与管理能力,拓展了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增强了竞争意识,激发了经营活力,实现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机结合,保证了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
2、通过加强服务站的基本建设、充实技术人员和24小时待诊等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了农民就医。自改革以来,该市卫生院和服务站患者就诊量平均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卫生院业务收入逐年增长,服务站直接增收达16万元,每名乡村医生年收入平均增长近400元,不仅提高了社会效益,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稳定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
3、通过实行入户访视、双向转诊、健康体验等措施,不仅使农民在家中即可享受到便利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而且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双向转诊和多次降低药品价格以来,农民患者大病和手术医疗费用人均每次减少150元左右,药品费用减少%左右。同时,由于服务站的药品由卫生院统一采购,较好地保证了药品质量。
二、启示与建议
借鉴两地经验,结合江都实际,我们建议,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篇8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单位451个,共有卫生工作人员19049人,卫生技术人员16268人,其中临床医生5954人,注册护士5782人、药剂人员1266人、检验人员812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2454人;现有病床12294张;农村医疗卫生机构2903个,其中县级医院36个、乡镇卫生院91所、农村卫生室(所)2776个,乡村医生6962人;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卫生室(所)1.2个,拥有乡村医生3.02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6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附设健康教育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1个,高等医学院校1个,中等卫生教育机构6所。
二、20*年度重要工作进度及工作亮点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完成了市、县区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重大疫情报告网络,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继续保持低水平;认真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四有一不”要求,实施母婴阻断和夫妇单方艾滋病病毒阳性管理工作,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艾滋病致孤人员和艾滋病特困家庭100%享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给予的帮扶和救助;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形成“15分钟急救圈”;建立健全了11个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卫生、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全市儿童“五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顺利完成了我市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率达到70%以上的任务。
农村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20*年底,全市91所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进行了改造,同时开展了村级卫生所(室)的建设试点,加大了对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教育,全年共培训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5864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创建“文明村卫生所”,争创“优秀乡村医生”活动,开封县万隆乡小高庙村乡医孟祥云无私服务群众,守护乡亲健康,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新增许县、杞县、金明区三个县(区)为新农合试点县,加上先期开展新农合的尉氏、兰考两县,至20*年底,我市参加新农合农民达245.58万人,平均参合率为80.48%。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到41个,从业人员160余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市翠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缓解群众“看病难、吃药贵”问题为目标,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卫生杯”岗位技能大赛,促进了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持续深入开展济困病房和单病种限价工作,不断扩大单病种限价管理范围,为群众减轻医疗费用支出近2500万元;规范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公示、查询制度;继续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切实降低群众就医的药品费用支出;巩固爱婴医院成果,狠抓产科质量,继续开展“降消”项目,全年共计救助孕产妇83*名,救助金额200.355万元;进一步规范了采供血行为,提高了采供血质量,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20*年我市连续第四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中医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开展了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特色病症管理,选出中医疗效突出的31个常见病症,制定相应的特色病症方案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两进”战略,全面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市第一中医院扩建项目作为全市15件实事之一,克服重重困难,拆迁完毕,已顺利开工建设,争取国家中医院建设资金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即将到位。市二中医门诊楼、病房楼顺利封顶。
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年申报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9项,申报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项,参加开封市科技成果评奖16项课题全部获奖。引进新技术、新业务41项,推广28项,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医疗技术水平。
爱国卫生工作持续发展。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了检查,不断整改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公共地带开展了大面积集中除四害活动,在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和中小学校开展了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共同努力,我市10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核验收。考核推荐省级卫生先进单位54个,命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41个、卫生系统两个,考核命名了三个市级卫生村,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年全市共采集有效血样150份,目前我市已有三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卫生系统职工杨文莉成为中华骨髓库首位向新加坡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捐献了300毫升造血干细胞和200毫升血浆,被开封市评为20*年度“感动开封十大人物”候选人。
卫生系统职工养老统筹工作成效显著。经过不懈努力,在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多次协调,市直卫生系统16家差供单位的4645名在职职工,1653名离退休职工从今年元月起,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统筹,争取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860万元。
三、20*年度卫生系统荣获的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全国无偿献血城市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单位
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
篇9
(一)区域概况
地处三国交界地带,市位于省东南部的江下游地区。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辖有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1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城市人口18.6万人。
(二)医疗机构设置现状分析
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医院为龙头、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服务,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数213所。其中: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厂矿部门所属医院1所、一级医疗机构10所(其中9所乡镇级卫生院1所待评)民营医院3所(待评一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3所、专科医疗卫生机构2所(妇幼保健所、结核病防治所)民营医疗机构87所(西医56所、中医6所、口腔20所、医学美容5所)村卫生所(室)99所、厂矿部门所属企业卫生所1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为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遍及城乡各乡镇村屯、各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网络,能够满足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基本满足了全市人民的需求,但分布不均衡,结构层次不合理。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不同,未能开展有效分工合作,竞争秩序尚待规范。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不尽合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不规范,功能也未能得到有效开展。3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投入的经费难以满足医疗机构的发展。
二、规划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医疗资源整体效能,提高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服务能力,保证全市人民能够得到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规划目标:改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工作条件。全面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业务,形成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面向农村、面向基层辐射的技术服务网络;全市所有的行政村设置符合要求的村卫生所或卫生室,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本着“减少机构重叠、加强薄弱专业、弥补遗漏学科”思路,适当放宽民营专科医院的设置,凡符合准入条件的准许其在市区内设置,并逐渐建立民营医疗机构退出机制。形成按功能、分层次,方便就医,及时转诊、低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三)规划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从我市医疗资源城乡分布现状和医疗服务供需出发。大力培养农村适宜的卫生技术人才,配置适用的医疗设备,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全市农村居民也能公平合理地享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二是整体效益原则:医疗机构的设置要符合我市卫生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统筹兼顾,提高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整体效益,既能为全市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又能比较有效的控制医疗成本。三是发展与调整并举的原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乡镇卫生院,使其发挥具有辐射周边各医疗机构的能力。一级医疗机构要按照其辖区内人口设置床位,控制其规模。四是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分级医疗原则:为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卫生资源,确保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功能的发挥,按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分级医疗的要求,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所的设置应层次清楚、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职能到位,并按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规模,将其分为城乡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实行标准有别,要求不同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划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体系。
五是公有制主导的原则:医疗机构设置应坚持国家举办为主,个人和其它社会团体举办为补充的原则,要在坚持医疗机构设置准入的基础上,适度审批营利性民营专科医院的设置,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调节作用,建立社会化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还要发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六是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的设置要考虑其可及性,便于城乡居民就诊、转诊、易于为群众服务。七是前瞻性原则: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制订对一些未来可能迅速发展供不应求的专业和中间性医疗服务专业,如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家庭病床、护理站、护理院、老年病、慢性病的医疗机构以及临终关怀等学科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八是中西医并重的原则:遵循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保证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心辐射功能。大力扶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推动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九是总量控制原则:规划周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上不得超出规划数量,医疗机构的设置按其自然减少的数目适当增设。
三、医疗机构具体设置规划
(一)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保持现有的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数量.
(二)一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划周期内不再审批增设中医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
(三)一级专科医疗机构设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广大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有条件的基础上可适当设置审批专科医疗机构。但不设置性病、皮肤病、外科等专科医疗机构。
(四)乡镇卫生院设置:各乡镇必保一所由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卫生院。
(五)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规划周期内不再审批增设市区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六)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总量控制的原则下。
(七)村卫生所(室)设置:每个行政村应设置1所非营利性卫生所(室)未设村所的行政村为便利农村居民就医。其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由卫生院直接承担。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不设村卫生所。
(八)远离市区及乡镇的企业单位以及其它人民团体组织举办的集体性质医疗机构的设置:原则上不再审批设置。但特殊情况需要设置的要具备下列条件:12公里半径范围内无一级医疗机构;2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职工人数在30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职工人数在2万人以上,职工工作生活区较为集中的可在工作区内审批设置一级综合医院,负责本企业职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原则上不得对外开放。
(九)急救中心(站)设置:市急救中心挂靠在市医院。
四、实施措施
(一)依法行政。依法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使规划内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评审标准》
(三)理顺管理体制。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和监督执法工作。严格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大型仪器设备准入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必须符合设置规划要求,对现有的不符合规划及“三项准入”要求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吊销、取缔,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佳效益。
篇10
【关键词】Word画图技术;家系图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6-02
家系图是整理病人家庭背景资料的一种方法[1,2],以绘图方式表示家庭机构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资料,通过家系图可以清晰的看出一个家庭的概况,是非常实用的资料,而用电脑绘制规范的家系图并非易事,在杂志和互联网上也检索到的信息甚少,我们现在探索将Microsoft Word的画图技术应用于家系图的绘制。
1 方法
1.1 家系图常用符号的绘制及固化
1.1.2 网格设置:水平间距设置为0.54字符,垂直间距设置为0.36行,这样的设置的目的是将网格内的方格接近于正方形,便于绘制家系图符号的边长和圆(以直径为度量单位),能使家系图符号的大小基本一致;
1.1.3 勾选“在屏幕上显示网格线”,如上图所示;勾选“垂直间隔”设置为“2”,水平间距设置为“2”,便于更直观的在网格线内绘制家系图符号;
1.1.4 男性用正方形表示, 女性用圆圈表示,选择 绘图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鼠标拉出边长 2 格的正方形; 选择椭圆工具, 拉出直径 2 格的圆,再用复制、粘贴的方式保存到另外新建文档(为便于说明暂命名为文档1);
1.1.5 男或女患者分别用涂黑的正方形和圆表示, 绘 制空心正方形和圆, 在相应的图形上点击鼠标右键打开/ 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与线条/填充颜色选择为黑色。
1.1.6 男或女性高血压患者:用涂黑的正方形中间添置白色的小正方形或小圆形表示;先绘制一个涂黑的正方形1,再另外绘制一个边长为1格的小正方形2或小圆形3,用鼠标长按小正方形2或小圆形3,并拖动放置至正方形1的正中间,按住shift键,点击小正方形1,在相应的图形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将2个图形组合为一个图形,最后复制、粘贴到文档1保存,以下类同;
1.1.7 男性糖尿病患者:用正方形右上角涂黑表示;选择 绘图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鼠标拉出边长 2 格的正方形1,同样的方法拉出1格的正方形2并涂黑,将涂黑的正方形2放置至正方形1的右上角并组合;
1.1.8 女性糖尿病患者:用圆形左上角涂黑表示;选择 绘图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鼠标拉出边长 2 格的圆形1,然后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基本形状/弧形(第7行第一列),自一格小方格右上角向左下角画出弧线,右击此弧线出现两黄色的控点(在弧线的两端)/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与线条/填充颜色选择为黑色,形成黑色的圆弧形2,用鼠标长按圆弧形2,并拖动放置至圆形1的左上角,按住shift键,点击圆形1,在相应的图形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将2个图形组合为一个图形;
1.1.9 男或女性支气管患者:用正方形或圆形中间添置涂黑的小圆形表示;先分别绘制边长为2格的正方形和直径为2格的圆形,再绘制直径为1格的小圆形并涂黑,然后将涂黑的小圆形组合在正方形和圆形的正中间;
1.1.10 男或女性肥胖患者:用小正方形或小圆形的环绕虚线表示;先绘制边长为2格的圆形,在图形上右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与线条/在线条的虚实栏(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己理想的虚线,形成圆形虚线图1;然后将边长为1格的小正方形或小圆形添置到图形1(因为2格图形的背景均为白色,造成添置在圆形虚线图1中的小正方形或小圆形无法显示),右击圆形虚线图1/叠放次序/置于底层,长按shift键,点击小正方形或小圆形进行组合;
1.1.11 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符号绘制:就是将单种疾病的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处理。以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例:先画出男性患者涂黑的图形1,再将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图形进行相应的缩小形成图形2,然后将图形1和图形2进行组合;
1.1.12 死亡者符号绘制: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添加斜线;以正常男性死亡为例,选择 绘图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鼠标拉出边长 2 格的正方形,然后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从图形的右上角斜拉到左下角,并在两端均超出图形半格,右击此斜线/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与线条/在线条粗细栏设置为1.5磅,并进行组合;
1.1.13 男或女先证者:男性或女性患者图形左下角画一短箭头表示,选择箭头工具, 从左下角向右上角拉出一箭头,右击箭头/ 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颜色与线条/箭头始端样式选择“箭头1”,未端样式选择“箭头2”,大小标签页高度设置为“0.4厘米”,宽度设置为“0.4厘米”,并进行组合、保存;
1.1.14 夫妻关系不和符号:先画出男和女的正常图形,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下拉菜单)/线条/曲线(第2行第1列),画出波浪线,连接男女图形,组合;
1.1.15 家系中成员上下几代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
1.1.16 性别不明人符号为菱形,画出矩形后右击/ 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切换至大小标签,设置旋转为 “45度", 即将正方形旋转 45 度成菱形。
1.2 家系图的绘制实践
1.2.1 家系图绘制原则和内容
1.2.1.1 符号简单,标注的信息简明扼要
1.2.1.2 一般从首次就诊的病人这一代开始,向上下延伸
1.2.1.3 应描述3代或3代以上的家人,有双方的家庭成员
1.2.1.4 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同辈中, 长者在左,幼者在右; 夫妻中,男在左,女在右。 同一代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符号应大小相等
1.2.1.5 符号旁边,应标姓名.出生年月日.慢性病. 遗传病等
1.2.1.6 用虚线圈出在同一处居住的成员
1.2.1.7 可一次完成,也可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
1.2.2 上门或门诊随访中收集相关的家系信息
1.2.3 绘制操作(案例)
1.2.3.1 根据家系图资料计算全部的图标数目,包括符号、直线、横线、文字框等,估计各个图标相应的位置;
1.2.3.2 新建空白文档,根据图2 进行绘图网格设置
1.2.3.3 先从绘制第二代朱某的符号开始(案例是围绕第二代进行调查摸底收集资料),在文档水平第16、垂直第8网格线通过常用符号复制、粘贴方式画出朱某的符号,再画出朱某妻子的符号,点击自选图形/连接符/肘形连接符(第2行第1列),点击“肘形连接符”后,然后点击朱某符号下缘的中点,同理点击朱某妻子符号下缘的中点,自动将2个符号连接;在朱某符号边上以文本框形式(右击文本框/添加文字)详细记录姓名、出生年代、死亡年龄、死亡疾病;并在整个文档的最左边与符号水平位标注第Ⅱ代;用同样的方法绘制第一代和第三代;
1.2.3.4 最后按住shift键,点击所有图形及文本框组合为1张图,保存;
2 结果
2.1 目前整个中心共绘制8652例家系图,以绘制30个标识为例最快约5分钟,最慢约12分钟,比传统10-15分钟手工绘制一份明显节约时间,绘制慢的原因主要是对家系图结构和符号的不熟悉、画图技术不熟练,在绘制10户家庭后能相当熟练操作,应用推广价值大。同时具备符号规范、图形优美、绘制方便、操作轻松、保存简便、提取快捷、传输迅速、修改无限、查阅便捷、节省时间、环保无纸化,提高了图形在社区卫生信息化中的存取速度和运行效率[4],能成为全科医生的助手;
2.2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家系图所提供的家庭背景资料不仅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诊断资料,而且是潜在的信息资源,其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重点,不仅仅是分析某种性状或疾病的遗传方式及再发生的几率,而是根据索引个人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个人及其家庭所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资源支持,同时还圈定个人生活中关系与之最密切的家庭成员或者是最有意义的家庭边界。家系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包括生 物、社会、心理各个层面,背景资料信息包括人文、工作及生活环 境,全科医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家庭生活事件、家庭压力、家庭问题、家庭生活周期等方面。总之,通过绘制家系图可以使全科医生更好地了解与个人健康问题有关的家庭背景资料,从而更好的为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2.3 提高全科医生绘图技术:熟练掌握Word绘图工具的功能,并加以运用,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
在绘制家系图的过程中, 全科医生要综合应用生物医学及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因此它对于全科医生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益处[5]。通过Word画图技术在家系图绘制中的应用实践,使社区卫生内涵不断深化,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同时进一步推动、加强、巩固了“全科医生进网格、健康服务到家庭”工作。目前为止,常住居民建档率85.93%;高血压发现率10.07%,规范管理率86.75%, 控制率74.00% ;糖尿病发现率2.20% ,规范管理率86.31%,控制率45.67%;健康知识知晓率 85.18% ;健康行为形成率77.37%;质量的综合评价达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领先水平,部分项目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同时激发了职工参加科研的主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为全科医生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江三多. 系谱分析. 医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3, 66-91.
[2] Dale Alexander, Sandra Clark. Keeping “The Family” in Focus During Patient Care. Essentials of Family Medicine.Williams &Wilkins AWaverly Company,1998, 25-39.
[3] 胡 浪, 曹索奇. 用Word绘制家系图.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 2):213-216.
- 上一篇:预防校园欺凌讲课稿
- 下一篇:酒店有线电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