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建设;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 22-0112-03
作为基础教育新课改产物的校本课程,近年来,在以生为本、特色发展的旗帜下,可谓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毋庸置疑,那些基于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校本课程,迎合了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尊重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然而当下,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的确确也存在着不少的乱象和误区,背离了开设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扰乱了课程执行过程中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不仅未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反而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
谈到校本课程,我们首先必须厘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两者的关系。从课程开发的主体看,课程可以分为共性的国家课程以及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也有人认为应该还包括介于两者之间的地方课程。但地方课程如果课程使用的范围较广,就明显具备了共性特征,其实施的路径也与国家课程相似,如果地方课程使用的范围较窄,那就可以与独具个性的校本课程为伍。所以总体上讲我们也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层级。然而具备共性特点的国家课程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呈现许多不同的特质,并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出许多新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拓展和延伸,这一部分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可以将其划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在课程体系中,还有一部是纯校本化的课程,这些课程并非基于国家课程,而是完全基于学生兴趣爱好、未来发展需要、社区及学校自身资源等因数,这些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包括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的一个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校本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纯校本课程两大块。
基于以上认识,在学校课程执行与开发过程中,国家课程无疑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课程,国家之所以要规定学校必须统一开设的国家课程,而且规定所占据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绝对多数比分(一般占到三分之二左右),都是经过周密而科学的考虑与论证的,所以对于国家课程,我们必须开齐开足,不折不扣加以执行。在国家课程开设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满足学生对规定知识内容学习的共性化需求之外,想方设法去进一步满足学生在这些国家规定知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也就是要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比如有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相当感兴趣,而且也有志于未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开设专门的物理学方面的拓展课程,对国家课程物理学进行校本化的二度开发。因此,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做好做精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两篇大文章的前提下,才是去考虑那些对学生发展尤其是未来发展的确有好处的所谓纯校本化的课程开设。
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开设中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在国家课程的执行方面往往丢三落四,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方面也鲜有多大作为,反而在那些纯校本化课程上下足了工夫、动足了脑筋。往往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十多门国家规定课程加上好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纯校本课程。这些名目繁多的纯校本课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表面上看似乎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校本课程群,不少学生反而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因为对学生来说,那些国家规定的课程有中高考的刚性要求,所以必须去学,但人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校本课程的价值功能必须首先定位于有助于国家课程的学习,因为学生只有学好这些国家课程,才能拿到进入名校、高校大门的入场券,其次才是有助于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更何况那些统一规定的国家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的方向应该是也必须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校要在如何真正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这篇大文章方面花足工夫、下大力气。事实上中学生首选的校本课程往往也是那些校本化的国家课程。至于那些只是纯粹与学生兴趣爱好等相关的纯校本课程,可以有一些,但考虑到学生的精力和负担,必须在数量上加以严格控制,而且还必须认真考量其实际的功能价值,确保对学生的成长有正面的导向作用。比如有学校开设的“沟通力的培养”、“礼仪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纯校本课程,就是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而开设的,是许多学生本身所十分欠缺的且是对其未来发展十分必须的。学校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精品化的课程,将其打造成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品牌。曾看到有一所学校,开设了一门《三字经》选修课,老师除了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外,别无其它作为。《三字经》中所宣扬的东西在现在社会全都适用吗?其中内容都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显然,如此开设《三字经》选修课程肯定是有后患的,显然是不妥当的。学校在开设课程时要分清主次,要学会“弹钢琴”,千万不能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名义下把校本课程盲目扩大,一味贪大求全,甚至认为多多益善,尤其不能不知轻重缓急,甚至出现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好坏不辨,良莠不分的现象。
论及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得不提一下与此相关联的学校特色建设和走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关于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概括:学校有什么样的校本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因此,不少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学校,如北京的SY学校、上海的JP中学等,都把自己的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为办学的特色亮点予以渲染。必须承认,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群的确是展示其办学特色和办学品位的一块金字招牌。但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刚性评价与学校特色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下,校本课程尤其是那些纯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为特色建设的一个方面能否与中高考评价体制相融相生,如何避免它们之间的相抵相克,这还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们去剖析一些先进典型学校所谓的办学经验,实际上也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破解之策。所以有学者有些过分地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尚未真正改变的情形下,所谓学校特色建设都是作秀而已。这里,我不敢评价那些全国名校的校本课程开设究竟有没有或者有多少作秀成分,但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开设有没有作秀成分,回答是肯定的,一定有而且真的还不小。所以,如何把校本课程的开设真正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抓出特色,抓出实效,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校本课程的课堂组织形态,就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走班制。北京SY学校的走班制引来了无数基础教育人关注的目光,到实地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但回到自己学校依葫芦画瓢的结果往往只能是东施效颦,怎一个“乱”字了得!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我认为主要在于不少学校不具备实行走班制的一些硬件条件,比如各具特色的功能场馆和教室。具备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往往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而不同类别的校本课程对教室及场馆的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艺术类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其对场馆教室的要求就有明显区别。而且这些特色教室场馆与原来的行政班级教室是分开的,一般不要兼用,也不适合兼用。再有,投资一个功能化的特色教室与场馆所需的经费一般也不菲。试问目前有几个学校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不具备相关硬件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推行走班制,这必然会破坏原来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和麻烦。我们看到,许多学校每到选修课开设的时候,学生的逃课旷课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学校乱成了一锅粥。所以,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同时,学校必须要加快与校本课程开设相匹配的有关硬件建设,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地、甚至一刀切地搞所谓的走班制,其带来的教学低效率完全可以想见。
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实践逐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使我国的总体教育方针政策得以体现,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得以实现,这些需要借助真实的实践来支持。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领导与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要提高科学的课程意识,在根本上了解校本课程以及对它的开发,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力度。
一、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
1.走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它在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开发下,对国家的课程与地方课程做了具体的实施,然后对全校学生的需求做出科学的评估,结合地方特色,并与当地的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一步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出发点,对课程实施多样化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大家的努力,它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新课程体系之一,是与基础教育互为利用与发展的,它是新课程计划中不能缺少的一项。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本土、实质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考虑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又对学生的特别需要进行考虑,然后发挥了本校的资源优势,它遵循多样性与可选择性的原则,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它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随着对它的开发与管理力度的加强,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2.携手校本课程
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要由学校进行实施,在实践中形成了学校课程。国家交给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学校根据教师与学生的需要,以自身状况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开发出了具有本土特色、有一定个性的校本课程,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亮点。
以下为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的内容:一是学校环境的开发,在学校就应该处处营造一个体现育人意境的环境课程,学校每一片绿地、每一面墙壁都发挥其环境教育作用。二是课堂建设,前面已经提到,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校本课堂建设。无论是课程还是学科,这些概念,最终都将会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原因是学校的要求不同,加上参与的学生、教师也不一样,以至于发生的教学过程肯定有不一样的结果。校本建设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建设。三是校本教材的建设,它需要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中不断生成并完善。这也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把最能发挥学生心智健康的过程发展并提炼出来。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策略
由于学校在对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力度,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致使校本课程的管理实施具有不平衡性,所以要在开发与管理中注重以下策略:
1.体验校本课程
我们平时要对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衡量,还要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加以关注。在校本开发与管理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共同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出不同的“最佳发展期”,根据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共性特征进行统一的调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过程中,在总体的设计上尽量做到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的共同特征。
2.整合研究资源
如果要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国家所规定的课时来上课,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集中精力对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整合,把学生学情的评估、学习资源的利用与总体测试、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等有机结合,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必将带来教学实践的进步,课堂教学的效率来讲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要做到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准备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提前设计,在课堂上提供交流的环境,课后运用于实际中,使校本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3.初显课改成效
首先,做到对学校的教学进一步的推进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与学校的实际相联系,而且能够被教师所接纳,这才显现出改革的实效。其次,在国家课程的转化中要以同年级的学科组为一单位来进行研究。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单兵作战,即使有学科教研活动,也很少会利用研究课程中的开发,把其当作转化所有学科教师的统一行为。
4.体现课程特色
校本课程建设的主线就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与此同时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课程的建设。推行拓展型课程、环境型课程和自主型课程,这三大类典型的特色课程。其中拓展型课程,就是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国家课程;环境型课程,就是开设的活动性课程,基本从学生的整体素养这一角度出发。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升受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办学经费、教材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拟就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是Furumark与McMullen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并投身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过程(一种课程开发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改革的草根模式(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4)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特色构建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多种界定,可以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基本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企事业相关人员和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与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更能适应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与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需要将权利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使高职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途径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强调学生共同职业技能的培养,或者说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课程,可以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分离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评价者于一身,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实现多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反差和深刻矛盾,会给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校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以使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较好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目的。要彻底改变教师只是单纯的“教书匠”的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者。
积极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模式;研制一套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供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开发的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和不同范型的单元课程;初步建立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确立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探索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时更具人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使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与师生的独特性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与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有企业界参与,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以能力体系为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能力体系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能力体系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共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形成质量反馈控制链和保证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与认证机制。要克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严重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现象,创造性地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与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这将极大地利于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应针对高职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实行考试方式改革,如理论考试可采用抽测、口答、AB卷、开卷考试等方法;专业技能考核可采用现场操作和模拟现场考核等方法;毕业实习考核可采用工程设计、撰写论文、技术方案等形式。鉴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特别要求教师对后进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认证。相对于学校内部规范的、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制具有开放性、权威性、实践性,是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完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资源,是推进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与功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课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否发挥,并最终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将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予以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校为基地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
[2]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思禹.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天津电大学报,2006,(2).
[4]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篇4
关键词:多元整合;学科资源;校园文化;开发渠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92-01
音乐课本是国家审定通过的教材,编者在编排时更多考虑到通用性和适用性,对于地方和学校实际考虑得比较少。校本课程抓住国家审定教材的局限之处,以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为基础,紧扣学生日常生活接触的音乐元素和学习渠道,从而实现课程生本化。
一、整合学科资源,让校本课程绽放精彩
我们在研究初中各科教材时,发现不少学科都有与音乐相关的内容,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相互融合的特性。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科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以音乐为基础,以互相促进为原则,在整合中挖掘出音乐素材,从而利用其他学科的导向作用,为音乐学习找到共性的方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音乐欣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主题,教师可以整合学科资源,借助其他学科的作品表达方式领略音乐作品的意蕴。如语文教材中收录一些音乐的创作过程及听众反应的作品,作者以不一样的视角再现了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痛苦的,但音乐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无法再现这些过程,校本课程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促使学生用不同的视角欣赏作品,体会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欣赏方法。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而学科之间的整合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学生会在体会过程中理解表现方式。
二、整合校园文化,让校本课程焕发活力
音乐教育是校园艺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今天,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学生喜爱的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平台,音乐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不可或缺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纵观苏少版音乐教材,涉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内容很少,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要考虑到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理解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将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活动设计成教材,通过系统的教材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开辟平台。
如学校艺术社团,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上仅提供一些合唱、声乐、乐器等方面的内容,编排时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对社团概念也没有过多涉及,学生想利用教材自发组织兴趣社团可操作性不强。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校园文化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几种操作性强又容易推广的社团活动方式,并巧妙融入音乐元素,使学生对校本课程产生兴趣,因为他们发现教材可操作性强,又实用。如合唱社团,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喜爱的合唱曲目收录,并将合唱的完整词曲编排进去,并对合唱的细节进行注明,学生社团看到校本课程时,就能自发组织活动。又如,乐器社团,教师可以精心搜集学生喜欢的乐器演奏知识,收集学生喜欢的曲目,设计一些乐曲合作演奏的方法,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利用校本课程自发组织社团,从而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提升音乐素养的重要平台。
三、整合开发渠道,让校本课程释放魅力
音乐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抽象性,不同的音乐风格不一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和音乐基础是不一样的,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要考虑到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多元化的开发方式能将音乐教育的美感挖掘出来,学生会在校本课程中体会音乐的情感,感受到音乐对生活的影响。
传统的校本音乐开发形式比较单一,难以突破纸质媒体的影响,但在当前背景下,学生接触音乐的途径很多,教材只是学生接受音乐基础知识的一个渠道,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到的音乐元素不再是静态的教材资源,他们喜欢动态的、可视化的音乐素材。因此,在开发校本资源时,教师要开拓开发渠道,既立足静态的文字素材,又结合当前学生喜欢的音乐元素,从互联网、电子作品中挖掘出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走入校本课程。如,不少中学生对周杰伦的音乐非常喜欢,他的音乐、舞蹈成为学生课后争相模仿的对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现实,主动将周杰伦不一样的成功经历和经典作品收入校本课程。教师可以将周杰伦成功背后付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呈现,并将他的经典作品收录,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接触到周杰伦的音乐作品,又能了解周杰伦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付出巨大的努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想学好音乐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总之,校本课程是音乐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课堂拓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时,要考虑到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结合音乐教材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挖掘校园文化的音乐元素,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渠道,从而让校本课程生本化,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地方音乐课程资源校本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 滞后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1]它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以及校际间的个别差异,突出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整体的联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际、解决个别差异。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实践表明,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面临重重困难,从而无法开展,即使在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少数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多是由于上级部门的行政压力而被动开发;开发水平低,基本上处于松散的、原始的低水平状态;开发主体认识不足,把“课程”看做“教材”,把“校本”理解为“本校”,将校本课程开发完全当做活动课或兴趣课,无目标无组织,全凭兴趣使然;实施简单随意,开发的校本课程随时要“为了大局”而做出“牺牲”,被“主课”所取代;拒绝交流、闭门造车,一些学校不愿借鉴他人经验,也不愿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分享。
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整体上还很滞后,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尚未深入农村学校,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还没有起步。本文将就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的原因分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态势相对滞后,这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长态度不明确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专业工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小学,这个核心就是校长,他的意识和态度对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向有着重要影响。但遗憾的是,许多农村小学的校长们未能将他们的权力优势充分合理地运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农村小学很少自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即使为了回应外部指令,一些校长的态度依然冷淡,对教师主动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采取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对整个开发活动不闻不问。校本课程开发缺失了基层领导的具体支持,开展起来难度很大。
(二)教师素质不及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限,而长期传统的教学使他们习惯了按照大纲和教参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课程意识本来就比较淡漠,加之缺乏适当的进修和培训方式,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因此,当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教师,意味着广大教师将拥有更多的专业自治权时,他们一时无法适应。
(三)学生及家长缺乏参与的热情
一方面,学生和家长自身认识不足。学生自己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明显薄弱,学生的兴趣、需求单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需。家长的观念落后,片面地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会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因此对校本课程开发持反对意见的居多。
另一方面,学校很少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机会。许多农村小学的领导和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需求,他们通常主观认为,学校所做的就是学生所要的,从而剥夺了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一些学校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不需要家长的参与,加之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认为家长没有能力参与学校的事务。没有学生及家长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即使学校一厢情愿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最后也难免陷于有始无终的尴尬境地。
(四)校园文化环境封闭
在农村小学中,这种封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师不愿将自己的经验成果与他人分享、交流,这种现象在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之间比较突出;(2)师生之间的联系单一,老师们往往关注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也只是建立在成绩基础之上的附加品,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缺乏关注;(3)校际之间交流学习不足;(4)学校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疏远,学校很少主动联系家长,部分家长自卑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无法参与学校事务。校园文化环境的封闭性直接导致课程主体绝对化、狭窄化。一方面使得校本课程成了校长课程、教师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导致课程的重复、低层次开发,致使人、财、物严重浪费;同时也因为得不到社会的支持而孤立、萎缩,从而失去生长的土壤。[2]
(五)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的“城市中心”的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本上以城市学校的现状和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以城市学校的发展和对策研究为旨归。[3]对于农村学校,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农村学校认为自己没有城市学校那样的条件,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干脆放弃对校本课程的开发;(2)农村学校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努力追求“时尚”,盲目地效仿城市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由于缺乏城市学校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又离开了自己的本土文化,最后弄得个“四不像”。
三、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思考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由于种种原因而面临诸多困境,但是它的潜力是巨大的,农村小学自身要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一)明确办学宗旨,提升校长素质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的校长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所以,提升农村小学校长的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农村小学校长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转变观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新的理念,领会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二是勇于将理论用于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立足本土,突出农村小学的特色。三要把握“农村学校为农服务”这个方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贯彻“为农服务”的政策。当然,为农村服务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一般放在初中阶段,在小学阶段,则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服务家乡的意识和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相信意识先行,才会有行动,行动才会坚定。四要改变专制性、官僚式的领导方式,代之以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机制,以此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协调各方力量,获得各方鼓励和支持。五要能够担当起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不因一时兴起而为之,不因中途波折而不为。
江苏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奚亚英以“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接受优质的小学教育”作为她的教育理想,并落实在行动中,2000年她听说了校本课程开发,立即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理论,并动员学校教师一起学习,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要,最终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坚定的信念和对新事物的向往使这位女校长坚持了下来,当人们认为农村孩子学英语还是天方夜谭的时候,她却拿着资料多次拜访教育局长,并说服了领导;当开设艺术课的想法遭到一些师生和家长质疑的时候,她选择了坚持。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水平
教师的素质一旦得到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即使在条件非常差的农村小学,有责任心的教师们也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当前,校本培训,或称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在我国很多地区蓬勃发展,显示出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训研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4]
农村小学教师最薄弱之处在于课程意识的缺乏,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先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只有意识到位了,才有行动的可能。有学者通过对山东章丘市25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小学师资整体薄弱,纯粹注重教研组内、校内教师之间的相对研讨、切磋,通过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通过共同研讨教材、教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效果有限,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水平关键还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5]因此,高校课程研究者包括学习者都应当走进中小学一线,尤其要勇于深入农村小学,通过专业引领,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帮助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当地老师一道共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落后的农村小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应当成为每个课程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教师也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研究人员的指导,努力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水平。
(三)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努力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
每个农村学校都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意识和水平,加之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定会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付诸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不可否认,农村小学所处的广大农村有着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内部条件虽然差,但总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细心和努力。在农村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以关于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南郊瓜园中心小学推广“人手一短绳, 每班一长绳”的跳绳活动,让跳绳活动与艺术相结合,将跳绳作为一项品牌体育项目、一种校园文化传承下去,跳绳运动由于健身价值高、安全易行、简单、省时、省钱,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小学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永泰小学则利用学校附近的小山,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将体育锻炼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四大活动板块及其相应的内容:在松树林活动(如投掷轻物)、做游戏;在竹林量身高、编竹帽等;在茅草地上练习滚、翻、攀、爬等技能;在大田埂上跑、跳、跨、越。每次体育课都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而且美好的大自然还能陶冶学生的心灵。
(四)联系各方,寻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小学无论在校本课程开发必备资源方面,还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支持方面,都不及城市优质小学,这使得农村小学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向上寻求帮助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具体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或者称之为两个“共同体”。
横向联系――打造城乡共同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共性的需求,而基于学生发展基础之上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因此进行校际合作尤其是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联手,以农村丰富的素材性资源和城市较好的条件性资源相结合,必将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进行城乡学校合作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选择合作对象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影响,一般以县城小学和乡镇小学联合为宜;(2)学校之间的合作应该建立在分析各自校内外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应该在其问题和需要取向上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根据农村小学实际,一般把在一个自然行政区的3-4所农村小学与一所城市优质小学“捆绑”结盟;[6](3)农村小学打破封闭与自卑,主动与城市小学合作,而城市优质小学起带头作用,要热情帮助农村小学。
纵向联系――形成一个由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成的共同体。[7]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与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专家们极少深入偏远的农村小学进行指导,而校本课程开发中所涉及的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技术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是农村教师的薄弱环节,他们迫切需要课程研究机构和课程专家的理论引领、专业“扶贫”和技术咨询等智力上的支持。为此,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来充当桥梁作用,向上联系课程专家,向下联系农村学校和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充当组织者、研究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做好“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工作。
(五)争取教师、学生和广大乡民的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要落实到校内,就农村小学而言,如果说向上寻求帮助是保障,那么向下争取教师、学生和包括家长在内的广大乡民的支持则是关键。
1.关注农村教师,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长期以来,农村留不住教师,农村教师看不起农村,农村教师不自信,因此,急需帮助农村教师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首要的任务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这就需要继续推进“三农”政策并明确落实,大力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保障农村教师的利益。如此,长期坚持并完善下去,总有一天,农村教师不会再因身处农村而自卑,对未来必将充满希望。他们会真正扎根农村教育,在教育领域尽力发挥作用,在农村学校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结合农村地区、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学生并能为农村服务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2.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学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受益者和检验者。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身上自然散发着乡土气息,他们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农村,是农村社会生活经验的创造者之一。因此,只有当校本课程开发的农村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所选择、所认同的时候,才能对其人格发展起到作用,最终的检验也才能通过。另外,校本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学生,做到一切“基于学生”、“为了学生”,但要切忌盲从于学生。农村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加之缺乏引导,他们并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好”学生需要一个好的分数,“差”学生想好好玩,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校本课程不能片面地围绕提高学生分数和满足学生纯粹的玩耍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因此,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关注每个学生,深入发现他们内心的需求,并且要理性地引导学生,避免兴趣主义和学科主义,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3.积极融入农村,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乡民的支持。学校教师应该承担联系他们的责任,发挥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具体做法包括教师家访和邀请家长进学校参观访问,家访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而邀请家长访问学校,让其深切感受学校的氛围,了解学校的发展,有助于增进家校的联系,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争取更多的支持者。(2)积极参加农村事务,加强与乡民的联系,农村的民主选举、文化艺术节等乡俗民俗活动都需要教师的参与,他们对农村政治事务和文化事务有一定的影响。[8](3)认清自己的多重角色,不能只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乡民中,成为其中普通的一员,从而得到乡民的认可和信任。
参考文献
[1]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曹石珠.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基于郴州市部分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109.
[3] 邓纯考.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2(2):39.
[4] 殷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2.
[5] 王立芳.农村中心小学校本培训现状调查――以章丘市农村中心小学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朱连云.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学校教学优质、均衡发展――青浦区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8).
[7]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基础教学 实训校本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历史久、涉及面广、技术更新迅速的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经济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提升,可职业教育的滞后性和薄弱性往往使得高职学生在实习和毕业初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许多高职校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目前也尚未找出很好的解决办法。为了缓解这一在专业教学中日益突出的矛盾,让企业满意,许多高职校纷纷开始探索如何提高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和实操性,其中开展专业基础教学和实训校本化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1.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校企合作
借着这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东风,我院对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由各企业单位分别填写了企业调研表,这些新鲜、详实的资料无不昭示着企业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专业能力和态度的技术工人,更提醒职业院校:企业对电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求时时在变,这种变化与市场经济的进步紧密相连,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已经落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的校本研究如果不能跟上这个步伐,就变得毫无意义。
2.开发校本课程,加强专业基础教育
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之间是包容的关系,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或类型。统一课程突出的是地区的共性和统一要求,无法充分考虑区域或各个学校的个性和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只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满足不同区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需要。
除了普通文化课程以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另一类课程是旨在发展个体技术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这就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基本能力的培养,改变因强调技能而忽视专业基础教育的现状。
有了校本课程,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补充,校本教材除了要能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情况,反映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也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强化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伴随着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的就是实训场所的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一些硬件和场地,而应当是在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的综合。只有有了优质的课程体系,然后按照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来建设实训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
3.进行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从理论到实践”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框架的主要支柱,这种逻辑不仅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个结构中,而且存在于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这一逻辑,教师总希望学生在进行实践之前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实际情况是,在没有实践做基础的前提下,多数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随着新的专业教学标准的逐步开展和深入,新课改也遇到了许多障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校教育者还不能有效地把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要求、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没有学校教育者素质的提升,新课改的前景将难以想象。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目标、理念、要求转化为学校教育者自觉自为的行为,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校本培训,是保证新课改顺利推进的一个关键。
师资队伍的校本培训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教学标准的开发制定,继而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和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实践,再结对校内一般专业教师,通过一至两轮的循环,带动整个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二是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参与专业技术的开发和实践,在企业中找到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自觉要求提高教学水平;三是采用校本课程设计的模式,选取实用性强的课题,在教学开发中提升教师的实际设计和工作能力。
4.强化校本管理,建立实效机制
据有关统计,我国已有658种教育模式,并且数量不断增加。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的浮躁现象,他认为这是教育患有浮肿病和多动症的表现。
从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来看,学校科研管理在以下方面需要改进:一是要改进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对研究成果的认定,扩大研究成果认定的范围;二是要注重过程考察,将有无过程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三是要注重校本研究的效果,并对效果作全面的分析;四是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尊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五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对校本研究给予鼓励支持。通过这些措施,校本研究成为学校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常抓常新的制度,成为推进学校实施专业建设的一种动力。
从以上分析和实践来看,有理由相信,只要结合教师、学校、企业三方的力量和智慧,电信专业基础教学及实训校本化的研究是充满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目前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要巩固电信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提升技能教学的实用水平,采用以企业为方向、以项目为结构、以教师为主体、以管理为依托的专业基础教学及实训校本化的方式来完善和丰富电气专业教学,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学习心理 班级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心理辅导是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机,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上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对于心理健康辅导课国家并无统一的教材。虽然地方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了相关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可也并不能十分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运作模式。
一、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006年5月我校“十一五”重点课题“班级学习心理的研究”课题开题,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全面规划、设计、立项、实施教育科研,明确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的要求。由此,开始酝酿开发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课题开题以来,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班级学习心理》课题研究,对集中起来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批有专业辅导经验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逐步在广大教师头脑里扎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创建“用心牵住每双手”学习心理辅导的模式,创编我校的班级学习心理校本教材。
(一)了解国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规定,查阅可借鉴的文献资料。为了提高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这些可借鉴的资料包括
1.小学生心理特征,了解本校毕业班学生心理的共性与特殊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3.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心理辅导课技巧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广泛汲取专家和经验人士的总结与经验。
(二)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开发并不断完善本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体系。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始,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广泛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从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民意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困惑。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确定了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在上课过程中,采取一些“讨论”“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心理测试”“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会、在活动中成长。课后让学生谈体会、写感受,使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我们在课后也不断地思索,什么样的心理辅导内容对学生更有帮助,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更容易操作;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手学生欢迎,更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更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
三、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上。所以,校本课程内容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了快乐学习这一方面的辅导,这是基于学校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这一基本认识定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四、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实施办法
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一至六年级都开设校本课。课时量为每周一节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篇8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促进新课改有序开展。
为了更好的启动和推进新课改进程,学校要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教导处、科研室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组成。教导处负责课程实施的行政管理,负责课程计划的制定、措施落实、人员编排、资料保管、组织安排并进行教研等活动。科研室结合农村小学实际负责制定校本培训计划,组织各教研室成员学习、研讨有关课改的理论和经验,客观控制课改的实施,并负责开展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校本研究工作,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专业支持。学校还应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新课程实验小组》,以对新课改实施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这项工作在农村小学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
(二)严格执行课程设置,保障新课改顺利进行。
在课程设置上,农村学校要结合师资和学生情况,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认识课改。严格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
1.“严”字当头,落实课程计划 。
落实省颁课程计划,要严格把好“三关”:一是不折不扣地按省颁课程计划排课,并认真审查、上墙、存档。二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把执行课程计划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加强活动类课程管理。学校开设 “英语、田径、书法、美工、舞蹈”等兴趣小组,班班设立“读书角”、“英语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特”字为先,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体现学校的传统与特色。能否开发好校本课程,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也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校本课程承载着新课改的意蕴,从实践中来,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由于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且使校本课程富有地方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校本课程的教育性、可读性、“校本”性和实效性。
3.“实”字穿线,狠抓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为更好的接受新的挑战,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除创造机会让教师们多接触,多学习外,要结合教学常规管理深入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及手段,向40分钟要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互听互评、沙龙式研讨,对教学中的疑惑和问题逐一进行解决,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启动“岗位培训工程”,为新课改实施做好准备 。
教师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又是设计者、开发者。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理念转变、课程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因此,要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更新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在观念、行为等多方面做好参与和实施新课程的准备。
1.加大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针对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的自然状况,学校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展开对全体教师的培训。每个学期都安排课程改革相关培训,做到平均每月一次。培训内容重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教法的掌握和运用等。
2.压担锻炼,把好青年教师培训关。
要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岗位培训工程的重点来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锻炼、进取的机会。通过“导师带教、集体研讨、压担锻炼、评先创优”四结合培训模式,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导师带教。请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学期初有计划的开展“青蓝拜师”活动,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师徒互相听课每周不少于1节,每次听课后要写好听课笔记和评课意见。使新老教师双向互动、优势互补、整体提高。
压担锻炼。把青年教师推上教学工作的重要岗位,让他们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参与教研教改活动,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吃透教材,五年把关成才,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评先创优。对青年教师外出教育教学活动给予优先、各项锻炼机会优先、业务培训、进修优先。并分别举行W科练兵、教学比武等多种形式的师训工作,让青年教师的才华得以彰显,才能得以提升,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青年教师更快发展。
3.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展示新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应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制定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教师人人制定成长计划,进行自我剖析、撰写成长体会,并制定长期训练计划、短期训练安排,积极采取措施、周密部署,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四)借助教科研,为新课程改革导航。
1.在教学方式上,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每上一堂课,要求学生先自学,把自学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在上课之前反馈到教师,而且有时机的抽取个别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听一听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想怎样上,教师再创造性地上,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学手段上,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完成,学生能观察的让学生观察,学生能表述的让学生表述,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动手。
篇9
一、能力与基础并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对基础的掌握不足,主要是由于教师不能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目标中的一对关系:基础与能力。这种现状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无法兼顾基础和能力,经常忽视其中某一方面,最终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种能力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不是要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新课标强调对基本概念与思想的掌握与理解,重视技能的训练,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其实是对高中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别容易忽视因而也是特别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新课标在理念与目标上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双基”教学是认识与理解数学的首要前提。例如,在培养计算能力时,要求学生熟记公式和法则,还要掌握运算的基本技巧;在培养推理论证能力时,要求学生牢记各种定义和定理,还要了解因果推理以及其他一些逻辑关系。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狠抓基础,尤其是对一些核心的思想和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加深认识与理解。对教学中一些关键的算法与技巧,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争取熟练运用。可以说,在高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后,也会反过来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
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转变过去课程管理太过集中的现状,施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使各学科课程更加适应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三级课程中最富活力的是由各学校自主开发独立编写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独特优势,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弥补国家及地方课程中的不足。国家与地方课程的设置往往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也就不能满足各类型学校的需要和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校本课程可以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面对高中数学新课改及新的目标和理念的出现,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解决当前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
学校应全面分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考虑实际办学条件,充分了解师生的兴趣特长、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等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出体现新课标理念、富有学校办学特色、适合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三、贯通初高中数学课程,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延伸。因此必须考虑其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贯通。新课改中初高中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初中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是“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一过程,这有利于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建构个体的认知结构。高中教材内容较初中剧增,知识的呈现注重抽象性与逻辑性,概念多且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教材叙述比较严谨,抽象思维要求提高,知识难度加大,而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计算更加复杂,突出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这一特点。初高中课程的差异导致了高一新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能力都不能达到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所以初高中课程衔接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教师应结合高中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认识数学本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从而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
再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篇10
关键词:变革 困惑 反思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带来的新变革
1、更新教育理念,重构课程文化。
语文教育的着眼点就由知识本身转变为人的发展。“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学生主体意识表现在选课的自主性方面,教师主体意识表现在参与课程开发方面。学生由“去中心”转变为“课程中心”,课程由“防教师课程”转变为“教师自觉参与开发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加快了专业发展。近来时兴的教学反思日记就是教师自主参与研究的表征。随着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对话文化”“学习文化”正在逐步整合成“语文选修课程文化”。
2、更新教材内容,建构教材体系。
新课改引入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都可分为两大类型: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选修教材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诗歌散文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江苏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出版社开发了《中外现代诗歌鉴赏》《唐宋家散文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也都开发了相应的诗歌选修教材。从课程的角度看,这些已经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的课程结构。从语文选修教材编排体系看,“文选系统、知识系统、助学系统、巩固系统”四维体系已被打破。语文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建构学习目标体系、学习内容体系、学习评价体系、学习资料体系、学习方法体系、学习指导体系、实践活动体系,这些将共同构成立体的、开放的、多元的语文选修教材体系。
3、转变教学方法,重构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它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学科课程)所计划的教学目标,旨在接受一定教学内容(教养内容、教材),师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的步骤。”中国的语文教育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朱熹的“有疑无疑法”,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法”,叶圣陶的“精读略读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无不凝聚着先贤们的智慧,至今仍有实践价值。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产生的困惑
1、语文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
“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2、如何克服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引发的反思
1、语文选修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何种空间。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