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局审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经历了艰难困苦的阶段,开始重点培育了我县食品行业的支柱企业东升食品、宏健食品,2009年开始重点对这两家企业进行专利资源发掘和凝练,共申报专利6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0项,然而在申报初审阶段就被枪毙了,至使一直到2010年我县仍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后来经过调研,选择纺织有限公司作为2011年申报企业,2010年帮助该企业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2项,当年6项获得授权,为了确保该企业一举申报成功,我们全程服务,并且在县政府没出台政策时就承诺企业申报费用由县科技局补助,在具体申报书撰写等方面,多次到省厅、市局咨询、请教,对申报书反复修改,在此期间市局高新科给予了大力支持、无私的帮助,终于在2011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
纺织认定申报成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的信心,也激发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为了做好201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我们于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三天年初十县政府就召开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及培育工作推进会”,确定江淮安驰、华飞缝纫、三宝钢构三家条件具备的企业为2012年度认定申报企业,全森木业、金源化工等十家企业为2012年度重点培育企业,并且制定了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各相关企业按照要求都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及具办人,目前三家申报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申报书编制、财务审计等工作。对于十家重点培育企业,我们从春节过后就先后2次邀请专利事务所工程师深入企业车间、班组生产一线,同企业一同发掘专利资源,申报技术专利,为了保证这十家企业尽快达到条件要求,我们采取发明专利与使用新型专利同时申报,重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以确保年内获得授权,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目前正在围绕“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资产与销售额成长性指标”这些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关键指标全程帮扶,确保为明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我县支柱产业是汽车、煤炭煤电、轻纺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现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制造领域,按照原来的统计口径,有30余家,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30%左右。
存在的问题: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虽然有所突破,但是较其他县区差距依然较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研发过程以跟踪模仿为主,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及具有重大产业带动作用的战略性产品;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通畅,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企业创新动能不足,企业作为科技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尚未形成;五是研发创新和管理人才匮乏,吸引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有待改善;六是依靠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社会意识不强,方法措施不多。
二、2012年高新技术培育工作计划
我县2012年高新技术培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对全县所有企业依据《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行筛选,有计划、有目标分批次推进,通过全面培育、重点申报,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批次结构。
依据这一思路每年都确定认定申报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通过批次申报、批次培育,逐步壮大我县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具体做法是:
1、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县于2011年8月修订出台了《县专利资助暂行办法》,在2008年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专利资助标准,并且县政府每年专利资助预算不少于40万;2011年11月我县出台的《县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兴县战略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对于新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奖励8万元”,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用足用活这些激励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2、实施专利推进工程,确保重点培育企业首先在专利上突破。
根据产业结构实际,对照《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重点选择机械制造、化工等可以向高新技术领域靠的产业,对于没有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全面实施专利推进工程,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批次结构,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稳步提升。
篇2
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一是强化会前准备。做到了广征求、明议题、多沟通。在前一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认真开展“听民声集民智、找问题明方向”活动,针对审计工作转型,广泛听取多方意见,鼓励党员干部献计献策。紧扣“创新审计理念,服务××崛起”这一主题,明确了会议议题,深入查找支部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做好前期的思想沟通工作,支部成员交心谈心,坦诚交流思想,撰写较为深刻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使每位支部成员对开好民主会做到了心中有数,提前作好了准备。
二是认真开好会议。按照《关于开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潘学组发〔2008〕21号)精神,于12月22日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程晓玲局长总结回顾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民主生活会前征求的各方面意见,提出了整改的初步设想。党员群众也畅所欲言,对支部及支部成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和帮助,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了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把握机遇能力不强;二是年度审计项目任务太重,业务学习时间太少,与外部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三是深入基层调研工作不够,审计工作质量水平不高;四是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等。这次民主生活会,达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实现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三是切实进行整改。针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的不足,支部制定整改方案,从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改: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强化党的建设,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深入思考审计工作的本质,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民本审计理念、绩效审计理念、免疫系统审计理念,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规范审计程序入手,加强培训工作,实施全程管理,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二、严格把关,认真撰写领导班子检查分析报告
一是早准备。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前,严格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及调查问卷,多渠道、多方面听取审计一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初步梳理、归纳,认真有序地完成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意见汇总与反馈等前期工作,为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严要求。支部书记、局长程晓玲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谋划撰写工作,明确提出起草要求,对提纲的具体内容逐条进行分析指导。支部成员对分析检查报告提纲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分析检查报告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得透,思路措施实。
三是求实效。经认真分析、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深刻查找原因,形成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识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局取得的成绩,全面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审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个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明确了下步发展的措施,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汇集民意,积极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为深入开展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提高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质量和效果,我局按照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群众评议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潘学办发〔2008〕6号)要求,于2009年1月4日召开了专题评议会,组织干部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篇3
财政专项资金具有四个特点:
1.财政性资金:
此资金属财政预算安排或政府委托按规定征收的资金。
2.具有专门用途:
财政专项资金收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专款专用,无论投向哪个建设项目,或者个人补助都有其明确的用途和确定的受益对象。
3.政策性强:
其资金要求设立专账管理,专户储存,单独设账核算,不同专项资金有不同的明确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或办法。
4.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
专项资金复盖面广,各级财政都设有专项资金,而且每年都有新的资金出台,有的专项资金是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根据我县日前涉及的专项资金有“三农”、“教育”、“科技”、“卫生”、“交通”、“社会保障”、“再就业培训”等几十项。
近几年我局不断加强对这些专项资金的审计,据我所经手审计的农业、水利、再就业服务、交通等专项资金政府委托管理的部门均存在: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等现象;大多存在未按规定要求设立专账,专户储存、单独报账核算现象;如县农业的“三农资金”、“交通局的交通建设资金”、科技局的“科技三项经费”均是混在单位的日常经费中核算,已使各项专款收支结余无法反映。
从近几年对农业局及下属单位的审计结果反映:农业局每年日常经费均要超支50万元以上,应认定为挤占专款。此次审计报告反映至2008年8月,经费累计超支190万元之多,而专款结余达155.6万元(有账无款);但又根据农业局的实际财务情况,难以进行处理,其现状情况为:2007年有在册人员68人,全年财政预算拨款253.5万元。(局又无其他可用收入),而刚性支出达227.6万元,剩下27.9万元还要用于车辆、盘子、办公等等达82.3万元,超54.6万元,怎么办?只有挤占专款。又如:2004~2005年两年经费不够支出,于是打白条向沼气办借款50万元用于周转至今未归还。再如:县农技推广中心33人,仅靠财政预算内经费(无其他可用收入)是远远不够的,除工资以外的日常开支均在各项目专款中开支。2007年达8.54万元。还有:前几年水利局拨登龙乡政府人畜饮水专款5 000元,几年后审计时仍滞留在财务所账上。这些均说明我县专项资金的问题不在少数。
篇4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通过收集基础资料,评价分析资料对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打分,形成评价结论,进而撰写评价报告并提交归档。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始于2009年,起步晚,且由国外引入,认识不全面,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都有待完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其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支持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越来越强。随着廉政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更好的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作用,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流程,更好的使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现状
1、绩效评价历史悠久,体系成熟
国外的绩效评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经济阶段,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大规模应用则始于20世纪初,因而其评价体系成熟,且应用广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成熟的绩效评价体系。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均对其公共活动进行评价。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常态化、制度化
国外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由于起步早,因而其评价常态化且制度化。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并颁布了《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要求各政府只能部门设定公共活动的绩效目标并进行年度评价和报告,借此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社会责任心,促使决策的有效性。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应用明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价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使得报告能够被充分利用。以英国为例:英国将每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作为其未来年度预算的依据,并且,各职能部门必须根据当年秋季的绩效评价报告对其未来三年的滚动计划进行调整。另外,评价的结果也是国会和内阁对各政府部门行政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现状
1、绩效评价起步晚,认识少,发展快
我国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率先进行该项工作探索的部门主要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审计署、交通部等。财政部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则是2001年下半年才开始的,统计评价司专门组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考察,召开了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讨会,成立课题组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但200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开始被全面引入我国,截止到2015年底,短短的6年间各类文献期刊就达到了30多万篇,发展极快。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很快,2011年4月2日,财政部就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规范,相关的立法也在筹备过程中。此外各地的相关行业协会也纷纷开始成立。可见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起步晚,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投资的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要求更为迫切,需求更为广泛。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的体系还不够完整,相关知识普及不够,报告应用不够明确等。
三、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认识不足
绩效评价全面引入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始于2009年,但各单位对其认识明显不足,有些项目单位甚至认为绩效评价就是审计。却不知绩效评价和审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审计工作是审核查计工作。同时,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而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是要财政支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任务是对财政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提供客观的依据。而且绩效评价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报告只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绩效评价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目前,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才刚起步,所以一些政府部门和项目部门都不了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流程和目的,不知道如何配合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这就导致在评价过程中,项目单位简单应付了事。从而制约了评价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例如:在进行W市科技局的自我财政绩效评价时,约谈各处的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根本就不了解绩效评价的流程,只能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因此信息资料的收集收到了极大的制约。并且,在翻看各任务主体提交的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用以进行绩效评价的期中检查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任务主体提交的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期中成果毫无关联,导致无法对投入和产出进行明确的对比。
2、第三方机构缺乏充分授权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分为两种:
①自评:作为自评,那么被评价主体与支付主体必然一致。如果两者一致,那么评价机构就会收到同为被评价主体和支付主体的约束,在评价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在进行W市科技局、旅游局的自我财政绩效评价时,其绩效评价报告只能先撰写征求意见稿,而不是直接给出最后的评价和结论,这就制约了报告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②第三方评价:如果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对被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虽然可以保证不受被评价主体的约束,但是支付主体往往是同级或者上级某些部门,同属行政体系,彼此之间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很难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2)法律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衡量办事效果的手段,其本身就是对财政监督的一个凭据。但这种评价中涉及的主体关系存在一些问题。而法律的执行主体司法机构,作为独立于被评价主体和评价机构之外的第三方,就能根据法律来约束和规范绩效评级中各主体的行为,从法律上保护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而目前我国绩效评价的相关法规还在立法阶段。
(3)管理
在该部分的第一点中已经谈到了,由于时间和学科背景等原因,被评价主体中的相关人员可能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了解。不了解导致不知道如何配合,也就无法给予相关的充分授权。并且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主体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而被评价主体本身为了掩盖这些问题也可能不给予评价机构充分授权,以隐藏这些问题,从而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例如:在对W市科技局进行评价过程中,其负责人表示有些内容的查看需要权限,不能给我们查阅,只能查看项目相关的批文、任务书、合同,并且借阅时间也不能超过3天。这就导致评价只能针对项目表面,而不能深入项目本身进行调查评价。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流程不够规范,评价指标的制定存在问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终极目标在于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下一次项目的实施进行优化。但除此之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该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有目标,去规范项目的运作和操作流程,对项目的长期运行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而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几乎全部是在短期内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而没有从头开始对项目进行跟进,因此流程的规范难以保证。并且,在短期内对项目很难有全面了解,因此评价指标的制定也很难合理、全面,从而影响评价的结果。例如:W市科技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整个项目总支出约5.1亿元,但从绩效评估到最后出具报告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且由于数量多,工作量大,评价并没有对项目资金所流向的主体进行调查,只对科技局本身在项目当中的操作合格性和大概产出进行了评价。极大的制约了评价的全面性。该科技局也并没有建立绩效数据库,提供往年绩效数据进行对比,因此评价指标的制定十分模糊,评价也不够科学。
4、评价报告的应用方式不够明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是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个综合叙述,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评价主体项目的绩效和问题,优化下一次的项目计划制定和实施。但当下绩效评价报告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很多绩效评价本身就是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做,因此其报告并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项目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优化下一次的项目计划及实施,使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例如:在进行W市科技局的自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当地电视台进行了电视问政,而该科技局并没有要求用报告进行公示,也未根据报告对下一年的预算进行安排。
5、评价人员能力有限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多种多样,现场收集资料和座谈会则是了解被评价对象的重要手段。但往往该过程需要相关人员对被评价对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无法全面了解被评价对象的状况。例如:在进行W市科技局的自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评价人员受所学专业限制,对许多项目的科技含量难以进行准确判断,而该项目所涵盖的面又十分广,包涵汽车制造、人才培养、光电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因而很难准确进行评估。
(二)解决对策
1、法律法规
(1)加快立法进程
虽然我国三四线城市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才刚刚起步,但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加速。绩效评价应加速立法进程,对绩效评价中的各方进行充分监督,使得评价规范化的同时,保障评价机构能得到充分授权,从而保障评价的真实与客观。
(2)绩效评价常态化
出台相应的规定,使绩效评价常态化,不仅可以使得绩效评价的评价时间更长,也便于对项目的流程规范进行评价和监督,更便于对项目运行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使得评价标准制定更为客观准确。
2、管理
(1)成立全国绩效评价委员会
成立全国绩效评价委员会,不仅可以从行业自身角度规范和完善绩效评价过程,进行行业内部监管。还便于业内资料的收集整理,形成数据库,从而将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多角度对比,使绩效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全面。
(2)拓宽绩效评价从业的资格,并对其进行培训
针对专业知识的问题,可以拓宽绩效评价的从业资格,使得更多专业人士能够进入绩效评价中,从而使某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评价,由相关专业人士来完成。
参考文献:
[1] 袁志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思路[J].西部财会,2005,04:15-17
[2] 何姣.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国际经验和思考[J].财税金融,2015,20
[3] 王勤蓉.关于推进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
[4] 王泽彩;潘石.关于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篇5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市政府加快发展首位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实现首位产业技术跨越、支撑“445”产业发展、科技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各种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强化集成,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产业、核心项目“三个核心”,强力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着力扩大科技、产业、改革、人才“四大成果”,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全力推进创新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原则
(一)鼓励自主创新。立足“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支撑产业发展。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组织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重点行业和领域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业孵化、重大专利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大力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障。
(三)突出扶持重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整合资源,强化集成,通过攻关实现产业化,取得标志性产业及科技成果,拉动产业爆发性增长。同时,突出科技惠民示范、创新人才培育,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三、计划类别
根据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衔接国家、省科技计划,结合2012年度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经费预算安排情况,本年度项目计划编制分为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技计划、科技专项计划三个部分。
(一)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本计划以取得标志性重大技术突破和获得重大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重点支持汽车、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培育爆发性增长的创新产品,大力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拟支持40个左右项目,每个项目市财政原则上予以20-50万资助。对事关全局、带动性较强的特别重大项目,可加大资助额度,各县、区应按一定比例配套。(高新科负责,其中国际科技合作、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由国合科负责)
(二)重点科技计划
本计划包括科技惠民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
1、科技惠民计划
以科技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科技强农惠农、科技惠及健康与医疗、科技改善环境、科技保障公共安全。重点支持生物与医药、医疗与卫生、农业与农村、生态与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示范技术等的研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社科负责)
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和载体建设,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支撑。重点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机构等能力建设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计划科负责)
3、软科学研究计划
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预测、评估和对策研究,以及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技体制改革等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科技宏观管理提供研究咨询报告。本年度重点围绕我市首位产业和“445”产业。(管理科负责)
(三)科技专项计划
1、专利产业化专项
以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首位产业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科负责)
2、科技创业专项
支持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领军人才、大学生创业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创新项目。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科技人才领办创业企业,以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科负责)
3、产学研合作专项
重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芜设立产学研合作机构及项目的申报,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项目的申报。(管理科负责)
(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
根据省政府对我市节能目标考核要求,在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计划中充分体现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年度科技计划用于支持与节能技术相关的项目经费占全市财政收入预算0.025%以上,项目数6个以上,为实现我市节能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高新科统筹)
四、工作安排
(一)方案与申报
1、预算和方案。编制年度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预算安排、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和《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商市财政局,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分管市领导审定。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6月25日。
2、开发网上申报系统。2012年市科技计划项目力争采取网上申报,功能包括用户注册、项目在线申报、专家评审、项目任务书签订、分类统计等。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7月30日。
3、通知。起草年度征集计划项目的通知,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通过市科技局、创新办、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四个网站同时向社会公开。并对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培训。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7月30日。
(二)受理与初审
1、组织申报。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申报通知,组织所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网上项目申报(可常年申报入库),作为市、省、国家备选项目。
2、确定限额。各业务科室按照分工,根据年度科技计划和重点支持产业,对各类入库项目进行梳理,提出各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项目数,计划科负责综合汇总调整,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下达各归口管理部门。责任科室:各业务科,完成时限:8月30日。
3、限额推荐。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申报限额,网上推荐,并书面将项目申报材料和排序汇总表(见附件3)一式四份上报市局各业务科室。责任科室:各业务科,完成时限:9月10日。
4、形式审查。各业务科室在规定时间内,按限额进行受理并对项目进行形式审查。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9月15日。
5、项目汇总。各业务科室将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分类汇总后报计划科。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9月20日。
(三)项目评审
1、评审组织。计划科制订项目评审总体安排,采取异地或网上专家评审,落实时间、会场、专家、经费,印发评审通知,向专家介绍市科技计划项目概况、评审目的、评审指标、评审纪律等。各业务科室派1名联络员,携带、分发和回收项目材料、专家评分表,解释有关问题,记录整理专家评审意见等。
2、评审专家。参与项目评估的科技中介机构,应面向社会择优选用;参加项目咨询评审的专家,应在省科技咨询专家库中选择,并实行专家信誉制管理,建立咨询评审专家信誉档案数据库。
3、评审分组。评审按项目类别、技术领域进行分组,参加项目评审专家的专业结构,应根据项目类别、技术领域进行选择。每组专家人数应在5名以上,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应不少于7名。
4、专家评审。依据评审要求和项目评分表,评审专家对参评项目从立项的必要性、目标任务的可行性、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管理与机制的保障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及预计绩效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实行百分制,每个组所有评审专家打分的平均值作为最后得分,由工作人员汇总排序。
专家评审过程中,经集体讨论,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可对项目直接作出明确的不予实施结论,并说明原因。
5、评审监督。市科技局纪检监察专职人员、市财政局相关人员对项目评审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个别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视情组织实地考察,考察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申报书内容是否真实、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等情况。也可视情组织专题答辩、论证。
6、评审经费。评审过程所发生的专家咨询费、会务费、交通费、资料费等按照有关规定支出,由经办人填报销单,证明人签字、分管领导审核、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在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评审费中列支。
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0月15日。
(四)立项公示
1、排序分类。根据评分排序、专家意见、计划类别,计划科将项目分为A、B、C三个类别,A类为推荐项目,B类为可选项目,C类为落选项目,同时提出项目和资金控制数,报局主要领导审定后,由各业务科室按照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分类提出拟立项建议及资金安排说明,责任科室:各相关科室,完成时限:10月22日。
2、立项与资金建议。计划科汇总各科室拟立项建议,编制年度立项计划及说明,商市财政局后,共同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0月30日。
3、立项公示。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拟立项项目及经费支持额度,在市科技局、创新办、创新中心、创业中心四个网站上同时对拟立项项目进行公示,并公布咨询举报监督电话。责任科室:计划科,完成时限:11月13日。
(五)组织实施
1、下达计划。公示结束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市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并对立项的计划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对有异议的项目,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局长审定。处理结果书面报计划科备案。
2、签订合同。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填写《项目任务合同书》,并对项目起始时间、研究内容、实施进度、考核指标、经费预算和结题验收考核指标等重点条款进行审查,审查结果报市局各对口业务科室,各业务科室审核合格并报分管局长审定后,办理合同签订手续。
3、核拨经费。各业务科室负责核对项目承担单位银行账号、户名、项目单位收据,填写拨款计划单,经分管领导、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后,由计划科协调市财政局核拨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的管理依据国家、省、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规定执行。
4、实施管理。各业务科室负责对分管的计划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督检查项目合同的执行。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填报《项目年度执行情况表》,并于次年1月底前,形成各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经分管局长初审后报计划科。计划科汇总形成年度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总报告,由市局会同市财政局向分管市长报告。
5、监督检查。计划科会同市财政局相关科室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五、申报材料
1、《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
2、附件材料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2011年)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事业单位参照以上提供;项目负责人学历和职称证明;查新报告;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证明资料,包括专利、软件及著作权登记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成果鉴定证书、新药证书、通讯和电力入网证、生物和农业新品种、农药登记证等;与项目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环保证明、奖励证明、检测报告等。
篇6
一、主要工作目标
到20xx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以20xx年为基数,实现节电20%、节水20%,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20%;二是创建一批节能示范单位;三是制定全县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建立并完善能耗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落实节能措施
(一)节约用电,加强用电设备运行管理。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办公区域用电设备,强化对设备管理人员节能培训,合理调节用电设备的运行,逐步淘汰高能耗的办公设备,加快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在全县公共机构推广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新建办公楼的照明系统要安装分路式开关,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要加装自动控制开关。在办公大楼内的合适位置要设置节约用电标识和室温控制标识。有效调节电梯运行,鼓励机关工作人员低楼层往返时不乘电梯。机关办公用电实行计量管理、计量考核、计量收费。
1、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室内温度的控制标准,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除特殊用途外,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把“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作为一项节能制度,落实到每个办公室。各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自觉执行室内温控标准,做到室内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坚持定期清洗空调,提高空调能效水平。
2、节约照明用电。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
(二)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对机关水耗超标的洗手间设施、绿化灌溉设施、食堂用水设施等进行节水改造,新建和改造项目应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在用水区域应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杜绝“长流水”,切实减少耗水量。集中办公区能按使用单位分装单元水表的,应单独计量和付费。
(三)节约办公耗材。
1、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领取。推行网络办公,实行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
2、强化文印耗材管理工作。提倡双面用纸,降低纸张消耗,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使用时随即关闭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延长文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推行政府节能采购。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20xx〕51号)有关规定,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所列产品一律由县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并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型设备和产品。采购《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之外的产品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对提供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优先考虑。涉及到基本建设、设施设备、大宗办公用品等方面的采购,要进行以节约为主题的评估,避免重复购建。县政府采购部门要加强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完善节能产品、技术、服务征集制度,建立跟踪、监测和优选淘汰机制,提高政府节能产品采购的透明度。
(五)加强公务用车的节能管理。将公务用车纳入政府节能采购,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新购置小汽车必须达到国Ⅳ排放标准,严格控制高油耗车辆的购置。坚持科学、规范驾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降低车辆维修费用支出。建立公务车辆资产档案和技术档案,实行定点加油、一车一卡,登记单车燃油消耗,定期公布车辆百公里消耗及维修费用等数据。对集体公务活动,提倡集中乘车;非紧急情况下城区范围内外出鼓励尽量步行,不使用车辆。同时加强车辆的日常管理,严禁公车私用。
(六)积极推广建筑节能。加强新建、改扩建和装修改造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综合评审和节能全过程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县公共机构建筑全过程、各环节节能跟踪管理体系。积极推广和优先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建、改扩建、维修办公用房时,要进行资源节约可行性研究,广泛采用外墙保温、多层玻璃等节能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核算,设计上尽可能精打细算,降低单方材料的用量。
三、开展宣传教育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节能降耗的政策规
定,教育干部职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爱惜公物的良好习惯。每年要组织开展体验能源短缺活动日、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短信、宣传栏、户外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发挥表率作用。
四、建立长效机制
(一)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席会议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召集,成员单位包括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县直机关工委、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文体局、卫生局、质监局、建设局、统计局。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县政府汇报节能工作情况。
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县节能办)设在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全县公共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公共机构节能政策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制订推进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研究制订节能工作相关制度;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检查和指导;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专项经费;配合有关部门对节能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各单位要把节能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求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和审计制度。
县节能办要在20xx年底研究制订《竹溪县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核定用电、用水、用油、办公耗材等分项指标,建立科学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以及能耗报告、能耗公示制度。各单位要全面、准确地统计本单位的办公建筑、办公用品、水、电、油等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定期向节能办提交能耗报告。县节能办应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各单位能耗情况。20xx年底各单位要完成能耗分项计量,初步建立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信息平台和能耗信息数据库。
要适时推行能源审计,能源审计主要包括各单位用能基本情况、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能源管理情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县节能办可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对各单位进行节能审计,形成能源审计报告,督促各单位对超标耗能问题进行整改。
(三)强化机关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各单位要将节能工作目标纳入目标责任管理,结合能源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部门或工作岗位。将机关节能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县直“文明单位”评选条件之一。有关部门要采用网络直报、联网监测、实地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检查分析各单位节能情况,定期通报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创建一批节能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示范单位。
- 上一篇:网络文化概论
- 下一篇:小学防校园欺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