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通过对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的分析,不难看出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每位教师都担任多个班的授课教师,一个班级里面还有数量相当多的学生,教师真的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用心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发、拓展网络广告策划教材内容;现有网络广告策划教材中所设置的内容看上去有弹性,但是大多数教师认为网络广告策划教材既不具体,也不明确,不能够很好的操作,导致在教学中因教材含糊不清而在教学上随意应付,这显然不能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网络广告策划学习内容的拓展和补充,如果仅靠教师通过阅读课外书或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得,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网络广告策划教学会停滞不前甚至陷入另一个误区。学生也变得越来越被动,不仅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很可能会丧失。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网络广告策划的学习兴趣,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方案较为复杂,容易造成时间的浪费
教师的每一次对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是知识的积累和专业业务水平再提高的过《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途径初探文/龚祯程。所以要提高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这一环。只具备这些可能条件甚至较好的条件,如果不进行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就不能形成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有一个农夫得到了一种特别优异的稻谷的种子,大家都来向他讨要,可是农夫拒绝了大家的请求。到了收割的季节,农夫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稻谷居然跟邻居的一样。原来,风把好稻子和普通稻子的花粉混在了一起,所以村子里的稻子变成一样了。后来,这个农夫把自己的优异种子分给了邻居,这样,大家都收获了丰收。学生们很容易从故事中悟出,良好环境中的个人进步是最大的,而这种良好的环境是由分享、互助造就的。
2.2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师有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网络广告文案写作的课程特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实践作用。随着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原有的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要想更好的满足需求,就应该解决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的教学模式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迫切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推动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的改革步伐。而目前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只是单纯的负责“进”和“出”,使得教学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作用凸显不出来,这对于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长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的改革多着眼于实证层面的研究,关注课程教学管理领域的事实问题,而鲜于对制度之上的伦理、文化等问题的探讨。其实,在任何的制度框架和行为范本之下,必然都有形而上的价值理念。
3、新时期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3.1结合情境创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课堂师生互动
在网络广告策划课程中加入情境教学模式有助于巩固感性认识的坚实基础,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参与,也有着学生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的快乐与满足,它调动与调节学生左右脑同时投入学习,激发学生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开展认知活动。除此之外,结合情境创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课堂师生互动。此过程需要大量的在课程中进行各种交流等。创设情境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向现实情景中去捕捉网络广告策划的信息,能整理概括信息,发现并提出网络广告策划以及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是模拟解决现实问题的整个过程,是以过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结合情境创设符合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和他们的认知特点,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非常有利。学生的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广告策划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广告策划课程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学生平时参与的各种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活动可以表现出自己潜在的能力、学习广告策划课程的兴趣。因此,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进行网络广告策划活动拓展
在网络广告策划教学中,老师做一些丰富有内涵的活动来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广告策划教科书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一些竞赛以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网络广告策划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广告策划知识在生活中做事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能力。在网络广告策划教学中,通常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高级技术,来为学生们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网络广告策划应该采用在实践中和教学活动相类似的方式进行年度考察,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表现和学生在生活中的交流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发现他们的自身优点,发挥网络广告策划中的特长。在网络广告策划教材设计鲜明生动,思想新颖灵动,画面生动有趣,这样通过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起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作用。网络广告策划的教材中提出了对技能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技能,所以网络广告策划的教学进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有效地调节,要始终本着“把激发学生对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的原则,一步步耐心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3创造性灵活用运
除了对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删减,因为没有绝对完美的教材,教师可以适当的删减补充,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网络广告策划。拓展和利用网络广告策划阅读资源,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们对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同学带来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习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自信心。适当的替换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换一种学生更易接受的授课方式,集教育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材是一种完美的教学,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整合教材,要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不仅仅要考虑到网络广告策划课程自身带有的特点,更要抓住学生学习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心理,注重观察学生,从他们的生活规律中总结经验,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当的替换、削减、拓展、补充,从而将教学内容变成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探索习惯的教材。
3.4拓展课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程按照一贯的专题教学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不积极主动学习,形成厌学的恶性循环。围绕网络广告策划课程课本中的知识拓展课外的内容,具体用以下方法来拓展:(1)可以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来进行拓展,在每学完一个话题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将情景写下来,这样既锻炼他们的思维又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2)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类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给他们创造一个拓展的平台。(3)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一些课外资料,可以进入一些学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的网站进行学习或查一些与网络广告策划课程相关的资料。
4、未来展望
篇2
关键词:虚拟世界; 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71-03
一、补充虚拟世界的必要性
第一,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诸多的变化,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如何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虚拟世界的问题,小则关乎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则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年人的发展,甚至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青少年是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他们直接参与其中的机会更多,所以有必要将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分为两类加以考察:一部分是正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青少年,另一部分是经历了虚拟世界并正在虚拟世界中的在读大学生。两者是有不同之处的。不过本文暂时主要考察的是高校中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
第二,现行的教材中对这一部分的提及较少,难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时代问题的虚拟世界问题,本文以为应当列入原理的教学之中,或者作为内容直接写入教材,或者作为课后阅读和思考的补充,适当地加以提及。这是我们在原理课教学中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同学对虚拟世界都很有兴趣,很渴望听到这方面的解释,经过课上的实践,每次讲到教材《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修订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都很活跃,同学们关于虚拟世界给他们所带来的乐趣和影响,讲得有声有色,但是在这种虚拟世界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却很少考虑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尤其是需要做哲学层面的比较和分析。而无论是教材还是辅助材料,都难以找到理论上指导性的建议和解释,尽管会提到不要上网成瘾,可是大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说教,而缺乏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入,所以说,及时地概括和分析这些虚拟世界现象背后的哲学解释是非常必要的。年轻的一代需要补上这堂课的内容。所以说,问题是如何将原理的内容、原理与虚拟世界的产生及其影响等问题,适当地联系起来,并引起更多人关注虚拟世界对原理课所提出的要求。
二、拓展的主要内容、环节和步骤
随着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特别是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虚拟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引起了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至于与虚拟现实相关的问题,比如虚拟现实的含义、产生、发展等,国内外都有丰富的研究。
1.拓展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关系,特别是虚拟世界的扩展引起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章节安排和内容设置。首先,主要完成四个方面材料的梳理,调查问卷的整理。比如在以下四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哪些变化等等。其次,从宏观上进行课题的论证和总结工作,比如总结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合理途径,提出积极的建议,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拓展的环节
环节一,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含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诸多重大变化和思考。环节二,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以及思考题设置,含如何将这些变化和反思在原理课教学中体现出来,并正确引导同学们从哲学原理的高度认识虚拟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环节三,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环节二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又可以细分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课后思考题设置、教辅材料编写、教学光盘刻录四个步骤。
3.拓展的步骤
(1)第一个步骤,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 这里根据内容的需要,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的思考,又分成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共四个方面。
本体论部分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增设虚拟世界与的物质观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变更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和反思及其对策。具体说,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主体性的减弱,主体间性的增加。比如,国内学者皮海兵在他的著作《内爆与重塑:网络文化主体性研究》中探讨了该问题。“将虚拟关系转化为现实关系,既拓展了人际交流的范围,也丰富了人类现实生活的内容。另一方面,人们会将网络生活的经验吸收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一个人在网上的夸张可以为人所接受或者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注意,这个人就会在实际生活里采取同样的行为,而不必害羞’。”[1]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从形式上摆脱了社会自我的束缚,大胆展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这一自我本身就是对现实自我的超越。”[2]
面对虚拟世界的产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应当重新审视教育的作用和发展模式。“因此,教育技术的问题必须被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情境中来理解,因为这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反映了管理和专业化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而这反过来又涉及到了职业模式、标准化、品质和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技术的演化将并肩而行。总之,把技术作为一种统一管理大学的工具的想法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与这一想法相似的情况实际上可能会在由技术变化所创造的混乱环境中发生。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从技术上做出有害的抉择,并且没有挽回的余地。”[3] “然而计算机也能够被用来发展和应用技能以及主动性。计算机不仅不会把人降低为机器的纯粹附属物,而且能促进交往的技能和集思广益。因此,计算机的设计就包含了理性体系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的两种不同概念之间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社会中人是什么的两种概念之间的一种选择。”[4]
认识论部分主要涉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在虚拟世界里怎样,在的认识论当中又当如何认识。尤其是虚拟世界与的实践观的联系和区别,变得突出。见教材《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二章。这些虚拟世界的扩展和变化在认识论的教学改革中最好有所体现。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作用之下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比如,国内知名学者吴国盛等。再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他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中,有相关深入的探讨,他探讨了“存在论的设计”,也探讨了计算机的作用。他说:“当把计算机当作一种交往媒介来考虑时,计算机就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逐步共享而创造的一种环境。在这种概念中,计算机不是‘人的形象’,而是我们在其中活动和反过来塑造我们的领域。”[5]可见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虚拟世界里的相互作用有多大。
总之,在认识论方面,网络文化提高了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面对庞大的网络文化整体将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个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加具有自觉性,他将自身的本质赋予网络,使网络文化为了个人而存在,同时将网络文化的本质内化于自身,使自身成为全面的社会主体。网络文化也加强并改善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主体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主体性,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有自组织能力,相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具有整体的主体性。与工业社会相比较而言,网络文化社会将赋予主体的人更多意义上的自由。
价值论部分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
虚拟世界的扩展与价值论的教学改革,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价值观的确立和影响,比如,美国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著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特辟一个题目,“网络世代的价值观”,来研究此问题。“很少科技是价值中立的。电视所传递的强烈信息,就是塑造时代世界观的极大推力。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陆续成长并掌握社会主要权力时,他们也接过了媒体,并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反观新媒体因为具体分散性、互动式及多对多的本质,反而有较大的中立空间。孩子们开始在新媒体情境中彼此沟通、玩乐、学习、工作及思考,自然就生成了新的价值观。这个时代正开始积极地学习,更甚以往,我们称为‘时代学习’。”[6]
虚拟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或许更加具有评判世界对错的理性和理由。因为他们是年轻的领航员,由于他们质疑传统机构可以提供好的生活,因此他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社会历史领域部分,虚拟世界的扩展与社会历史领域的教学改革也要相应地加以调整。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个是作为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虚拟世界的扩展影响下引起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和变化。见教材《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章。另一个是科技的作用问题,虚拟世界的扩展代表科技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科技发展的水平越高,相应地人文关怀变得更加重要,这一部分需要突出强调。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诸如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变革等,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以及《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等文章中有相关的探讨,他曾提出当今技术的功能的拓展等,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
(2)第二个步骤,课后思考题设置 本文认为最好在原理课教材中补入这一个知识点,课后的思考题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课后思考题是“虚拟世界与物质观的联系”。那么相应地,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是“虚拟实践与实践观的联系”。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价值论部分的思考题是“虚拟世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或者“大学生如何在虚拟世界的冲击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设两个思考题,“虚拟世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基本矛盾”和“虚拟世界与人文关怀”。以上这些思考题或者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
(3)第三个步骤,教辅材料编写 此外,如果需要的话,考虑是否写一本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指导性的小册子,作为辅助学习的材料。
(4)第四个步骤,教学光盘刻录 笔者还提议要录制现场教学的光盘一张,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资料。
三、余论
正如泰普斯科特在 《数字化成长》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网络时代正将新媒体由神秘禁地转化为数百万人参与、自由发挥的大环境,在庞大人口分布的坚实力量及不受限制的心灵的带动下,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以往冷淡、呆板无用、单向传播的大众媒体完全不同,他们建构了一个任何想法都可以发声的场所——无论是否威胁到当代的社会秩序。鉴于网络世界的发展和虚拟世界的扩展,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应该有所关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离开时代的发展空谈哲学是不可取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考虑到时展的问题。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来探讨虚拟世界的发展与“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拓展,意义就更加明晰了。
参考文献
[1][2] 皮海兵.内爆与重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4,214.
篇3
(一)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更多的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国外学者们一直比较看重网络环境所能发挥的作用,首先,曼纽尔?卡斯特(美)在信息三部曲之一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就强调了网络环境对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其次,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的《数学式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认为:“校园网络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涵盖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信息当中,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熏陶。”强调校园网络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隐性教育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有从网络舆论环境、微博微信网络环境、网络载体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等角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性、模式转变、管理、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影响;也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困难、进行改革创新、化解挑战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十分充实。同时,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专著的传阅速度也比较快,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前者对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后者是对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三十多家单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学者们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全面,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恰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研究,尤其偏重于宏观角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整个社会上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另一部分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则是以格尔顿?格莱姆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网络文化,“着重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批判性较强”。国内的学者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大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从纵向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与外部宏观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消极网络环境等;从?M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来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则以网络舆论研究和网络文化研究比较集中。如李百玲学者对网络言语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网络言语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及措施等做了论述。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与详细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数量更是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一些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校的考察及研究,来粗略窥视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相关措施。万先英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并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将自己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内各项活动中的观念已经确立”,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为我们打开了窥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窗户。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也有一些研究。罗成富学者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指出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部分学者提出要“构建良性运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应属陈万柏主张的“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而言,在关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主导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及机制;四是充分调动高校主体性,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增强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向课外延伸和转移,教育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使得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强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挑战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也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加剧;二是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困境,技术和资源层面的匮乏,“传播层面的监管困境”,网络空间把关人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行政监管体制尚待完善;四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篇4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语言学;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92-02
网络语言不仅盛行于网络,还以其生动的形式、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流行于现代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心理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网民高度关注且广泛传播,而且也被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运用。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网民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网络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呈现出的最新最潮的表达方式,会吸引受众。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娱乐化的倾向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因而网络语言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会更显著。
网络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社会性和文化性都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属性,网络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从侧面揭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的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学视角展开的。如:戚晓杰从语音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谐音表义现象(2001);李蔚然从语用学的视域考察网络语言(2005);张静、罗世瑛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2003)。以往跨学科研究较少,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就是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于根元(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苏芳芳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斥着谐音、别字和外来语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语言,其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开放的社会为信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也逐渐渗入社会,网络流行语逐步演变成社会流行语。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2002)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文化的出现。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它是网络文化的载体,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方式之一。网络语言能够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网络文化。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细致地了解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法展开研究。
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现状,强化对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掌握。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随机发放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通过测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支持度以及他们对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评估来掌握被调查者受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真实情况。三是深度访谈法从调查的问卷中抽取特征鲜明的样本,进行个案访谈。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二: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和传播高度相关,媒体参与机会越多,网络语言沉淀为社会流行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影响力也会变大。假设三:大学生个体心理存在差异,但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其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因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内容、类型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以网络语言的表现手法、感彩以及内涵深刻性为依据,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个类别:轻松搞笑类、针砭时弊类以及时尚流行类。同时,参考利克特量表5级制,展开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十分熟悉为5分,比较熟悉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熟悉为2分,很不熟悉为1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最高,均值为3.6418;其次为针砭时弊类,均值为2.4961;而时尚流行类的熟悉度最低,均值为2.0013。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轻松搞笑和针砭时弊类的网络语言。他们认为轻松搞笑的网络语言是“网民语言的狂欢”,而针砭时弊类和时尚流行类的网络语言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网民对社会情绪的宣泄。这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渴求话语权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社会用语的规范性;第二,由于语境的不同,它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第三,网络语言会导致“知沟”,形成信息社会的知识阶层化。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本研究接着调查了大学生的态度。其中,有24.1%的大学生认为应对网络语言采取支持的态度,有20.4%的认为应对其采用宽容的态度,而26.4%的人认为应对其规范化。还有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比较模糊,他们多选择“说不清”(19.6%)。只有9.4%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禁止使用网络语言,继而阻止其在社会上传播。这一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形式,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了这类现象。
个案A:网络语言似乎无厘头,实际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快速而又个性的宣泄方式,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个案B: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众者主要是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模仿力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行话,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度和规范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事实传达给受众者一些真理。顾晓鸣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会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语言习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瞬间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新奇、简洁、讽喻、戏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求新创异、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是完全契合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且与网络语言的内容、类型相关。一般认为:针砭时弊和时尚流行类网络语言会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直接影响或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而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大多时候他们用来消遣,更多时候是一笑而过。
(二)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参与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媒介是信息的搬运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会改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受其影响,为其而改变。”(2000)网络语言正是借媒介之力得以传播。它们不仅会在新媒介如互联网、手机上流行,也会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上出现,甚至会出现在户外广告牌上。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了解网络语言和流行话题的媒介主要是互联网(48.05%)、手机(32.52%)、电视(9.4%)、杂志(3.88%)、广播(3.61%)以及报纸(2.55%)。以下访谈也可证明。
个案C: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网络经营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一切尽收眼底。传统媒体应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我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时还自己创造网络新词呢。自从“汪星人”“喵星人”出现后,我们寝室就流传“嘎星人”和“咩星人”了。
个案D:现在的网络语言,你想不知道都难。像“正能量”“逆袭”这些词语连电视新闻都在用。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时,如果有人在用传统的语言,肯定要被嘲笑out啦。
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传播,传统媒介怕被社会孤立也逐渐在行文中使用典型的网络语言,进而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用语中。因而,网络流行语已覆盖了整个传统的媒介,也丰富了媒体的内容,增强了媒介传播的消化能力。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慢慢地进驻到普通话系统,最后沉淀为社会流行语。
(三)大学生受众的个体心理差异与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流通的目标。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胡申生,2002)当今网民的心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此外,大学生充满了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以及参与心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媒体,它的网站、论坛在栏目设置、栏目命名上都充分满足了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新事物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满足受众好奇心是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虽然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有差异,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整体上都在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似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因此网络语言和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上几乎无差别。
四、结论
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内容、类别相关,证实假设一并不成立;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传播程度相关,证实假设二成立;大学生个体心理上存在差异,但是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其影响并没有程度之别,证实假设三成立。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1983)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空间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向现实世界渗透,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正如德弗勒在分析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1989)但通过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它的影响范围、程度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其高举禁令,而应持宽容的态度,让它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83.
[3][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
一、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
1先做事,后做人
现代教育体制奉行“成绩至上”的原则,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某省曾做过关于“学生对于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14%的学生读过课外书籍,由此足以看出现在的学生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到了大学才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育课程,此时,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很难再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在我国,人文科学的教育一直缺失,导致我国大学生都是先学做事,再学做人。
2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素养缺失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网络交流。当代大学生追求网络信息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大多是娱乐八卦、游戏资讯,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关注国家时事、社会新闻,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缺少对我国文化、科学的了解。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文明和谐”,然而网络文化中的糟粕却在荼毒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物质高于精神
经济是生活的基础,现代人就是追求经济生活、追求娱乐生活,却不注重精神追求,忽略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进步的主力军,但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也不是全看能力,而且更看重人品。所以,大学生在追求提升文化技能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素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每一时期都为人们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且从未放弃对“文明和谐”的追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使大学生在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热爱祖国,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2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人文素养包括方方面面,对于历史、科学的学习,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提升等都属于人文素养。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走入社会时,有自己的优势,能以睿智、文明赢得更多的掌声。
3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的建设。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大学生也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并通过自身的人文素养折射出国家的文明与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新媒体的促进
虽然新媒体使大家过于关注网络世界而忽略了人文情怀,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优越性。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也应运用新媒体的优势,让人文情怀深入其中。现在很多人喜欢将网络用语古风化,比如:“我去写张卷子冷静一下”转变为古风就是“红尘三千墨,不如卷上繁华皆凉薄,一字一成酌”,以优美的风格转变网络用语的庸俗。
2课堂形式的多变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应该结合课外实践或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实践活动的开展
现代大学校园有很多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有很大帮助。学校应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网络技术;个人社会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58-01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从一种未定型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向相对成熟方式过渡。个人的社会化既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取决于社会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
一、网络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群体结构和人的社会互动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乃至价值观。它的出现对人的社会化方向、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络通过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等信息帮助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学会一些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谋生的技能,习得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社会积极倡导的终身自我教育,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倡导能够很好的实现。网络技术整合了传统的大众媒介,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二)网络群体带来了交往方式的改变,有助于社会成员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结成符合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以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传统的社会人际交往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以会面、书信和电话交流作为常用的交往方式。网络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网络空间为个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虚拟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三)网络虚拟社会的环境有助于培养能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
人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人所具有多重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具有多重性。角色扮演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网络虚拟社会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绝好场所。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角色换位”,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并按照自己理解的角色规范进行角色实践,通过网络的信息反馈验证自己的角色行为,培养各种角色能力。
二、网络对个人社会化带来的挑战
不可否认,网络对于个人的社会化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它同时也对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产生消极的作用,如何理智地对待它的负面影响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上的不同文化差异影响个人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由于文化环境不同,个人社会化的内容就有很大差异。网络是一个开放、多元、复杂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这里交汇、融合,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与行为上的障碍。有时甚至造成社会成员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
(二)网络交往影响个人人际交往的异化
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为人们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拓展了新的空间,人们可以用虚拟身份可以跟任何人谈论任何话题,情感也可以不加掩饰的充分表露,这种交流方式相比于现实面对面交流而言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因而使得人们更加喜欢和倾向于这种虚拟的交流和沟通。然而过分依赖于网络交流,忽视现实的人际接触,就会造成与现实社会的隔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断裂,长此以往,就会削弱现实的社会关系,原来的人际关系也有可能出现不确定性,甚至破裂消亡。
(三)网络中他律的弱化造成社会化的偏差
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空前的开放系统,它超越国界,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导致现实中的既有道德规范难以在网络中应用。面对新的网络领域,社会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大量网上行为处于不受既有道德规范制约、又无章可依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也客观上导致了人们道德感的弱化,这种弱化会诱发了人们的违规意识,甚至出现行为。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活动,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从而导致社会化的偏差。
在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网络无疑是把双刃剑,它既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积极作用,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这些负面的影响,我们不能回避,要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和减少其负功能,使得网络技术真正地为个人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3]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们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德育教学
一、做到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效结合
网络环境赋予高中学生过去不可想象的巨大空间,享有不可想象的自由,高中学生行为的善恶是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中,高中学生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和内容,参与各项网络活动。网络道德自律是指高中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中,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主体性活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要有“慎独”的精神,养成慎独的习惯。但同时,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仅仅靠道德德自律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在约束力量来互相促进,开展高中学生德育做到道德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网络道德教育和传统德育的各自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平台进行高中学生德育,德育内容要注重选择性,德育途径要注重渗透性,德育方式要注重平等性、交互性。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抛弃传统德育的优势,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仍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我们要把开展面对面的、有形载体的道德教育,与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传统的课堂教育、座谈、访谈、讲座,是把握和了解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窗口,也是观察和反馈网络道德教育的渠道。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形成传统德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互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2]。
三、突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
网络环境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拓的新领域,使道德教育体现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新技术、新概念建立新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的人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微博”已成为一个迅速蹿红的交流工具,微博成为重要的网络传播媒介,以快捷、操作简单、传播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高中学生的喜爱,微博成为与博客、E-mail、QQ、MSN 一样高中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进行高中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依赖技术的同时,给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德育注入更多的人文性,使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体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努力实现高中学生道德教育手段的网络化
高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逐渐已成为他们的基本需要。“既要充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又要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因此,我们开展高中学生德育要充分运用网络。首先,利用网络发展的最新成果,发挥网络环境开放、自由、兼容、平等、交互、共享的优势,指导高中学生参与网络建设、管理、研究等活动,在认知与实践上规范高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与高中学生德育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格局。其次,努力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赋予网络环境下的新意义。再次,加强高中学生德育信息开发、利用和交流。网络道德课程建设要做到与思想道德修养无缝整合,使思想道德建设贴近高中学生生活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讲授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旨在努力提高与健全高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3]。
五、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要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我们就要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我国网络立法体系尚不完善,网络舆论立法仍是空白,网络立法的速度和应用程度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部分涉及网络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出台多年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因此,一方面行政职能部门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执法能力,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有序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与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通过合法、高效的监管行为给高中学生营造一个清洁文明的网络环境,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给高中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努力打造高中学生德育培养的和谐的网络环境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对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序、和谐和诚信也应成为高中学生德育建设的目标。高中学生应积极融入到和谐网络社会的建设中去。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高中学生的网络素质[1]。
七、总结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的教育趋于弱化,网络环境对当前的高中学生德育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高中学生德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对确立高中学生的价值取向、规范高中学生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雪琼.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性德育[J]. 文学教育(下),2013,(5).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16-02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就要规范文化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文化产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到了21世纪初,又根据WTO的相关原则对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合理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文化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大多数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相关的课程。此类课程属于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今后的职业规范。因此,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目前所在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招生近十年时间,笔者先后担任三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任务,使用的规定教材为陈杰、闵锐武编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此外,笔者还参考了由林日葵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由赵阳、徐宝祥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三本书构成了笔者此课程的主要内容。笔者发现这门课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繁杂枯燥。本课程涉及出版业法律法规、演出与娱乐市场法律法规、网络文化市场法律实务、文物艺术品市场法律实务、广告法律实务等内容,在2012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又增加了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使得整个内容繁杂枯燥,既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很难活跃课堂气氛。另外,用于参考的案例分析书籍虽然设计了诸多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内容陈旧,解释简单,学生根本无法完全把握其中的内涵,更理解不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最终的结果就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程几乎没什么印象,只是觉得这门课程太枯燥无聊了。
2.学时设置严重不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共有48个学时,3学分,但除去国庆等假期时间,实际教学学时仅为40学时左右,在规定学时内根本无法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笔者每次开设此门课程最后最多只能完成三分之二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在学时设置上的不合理。
3.实践环节形同虚设。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但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法律背景知识。可是学生的整个培养计划中几乎没有专门关于法律方面的课程,导致在笔者设计的案例分析环节根本无法理解,最后基本都变成老师自己唱独角戏。再加上学时比较紧张,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理论基础理解透彻,使得任课老师上课也比较吃力,更加重了教学任务。
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些教改,笔者认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首先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这也是该课程教改的最基本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文化产业诸行业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正确对待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如知识内容繁杂、学时不够等问题,结合教学事实进行理性分析,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学任务提出改革设想和措施。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要求将教学模式与教学目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方法尽量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学内容要与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相吻合,日常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科学性原则,也才能让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实用型的科学课程。
3.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主要是要让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共同改进,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面。其中,内部协调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各个具体教学要素进行协调一致的改革探索。例如,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那这个教学理念就是空谈;反之,如果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讲授空洞的教学内容,这个教学方法也就变得一无是处。外部协调则是指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教学改革大方向要与文化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相互协调发展。此外,协调性原则还应该关注到教学共性与学生个性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教学共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4.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学改革应该照顾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该覆盖到有关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实践发展的每个环节。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师而言,在努力提高执教水平的同时也要为教师个人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则要既考虑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又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的锻炼;既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又不忽视实践教学。总之,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遵循全面性原则,将会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产生的意义更深远。
5.发展性原则。每一种教学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使之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像文化产业管理这样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信息密集度高,更要求课程的教学实践要遵循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以动态化的眼光去理解教学过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三、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主要措施
为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文化、懂经营”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围绕“怎样培养好人”这一工作中心来改进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从“淡化知识传授,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出发,在现有学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简化理论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主要包括:
(一)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笔者所在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影视文化概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艺术概论》等课程。因此,针对《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笔者在教学中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总论部分,包括文化产业概述和文化产业政策概述两大章,共用8个学时来介绍;下篇为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讲解,利用20个学时来具体介绍出版市场、演出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美术品市场、广告类等七大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10个学时来讲授知识产权保护和文物类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最后留10个学时由学生分组进行相关行业政策法规的案例。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试图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1.案例教学法。《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笔者认为可以从当前比较热点的文化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通过制订详细的案例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案例中提示的有关事实,主动展开讨论,寻求各事物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法律解决方式,再由老师进行总结评述。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尽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要与案例教学法结合使用才能有效。在学期初就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7~8个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每个小组按照不同产业类别收集本产业的资料与案例,并制成PPT文件。等到教学计划执行到相关产业分论部分时,先由教师分析相关政策法规概况,然后由小组成员讲解本小组的产业典型案例。其他同学对报告进行分析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问,由主讲小组成员予以回应,实在无法解答的由师生共同商讨解决,最后教师要对本组案例讨论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理解。
篇9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广播电视概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现代先进的技术引进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参与研究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了解知识的结论.让学生参与整个教与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授课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要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方法为指导,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类型
(一)文字教材
是最基本的学习媒体,又是联系其他媒体和学习资源的纽带。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字教材将主教材和辅导教材合二为一(合一式教材),更方便学生自学。因而,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仔细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更好地使用文字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上,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与建议,要防止重视其它媒体而忽略文字教材的倾向。
(二)音像教材
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媒体。中央提供的音像教材一般由著名专家、教授主讲。通过音像教材,学生可以听到高水平的讲课,另外,音像教材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所以,教师在其辅导过程中可适当播放,有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课件学习媒体
CAI课件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和学习媒体。可以实现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的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实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模拟练习、模拟考试,主要用于学生自学时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实验等。它可以弥补文字、音像、网络等媒体的不足,往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使用性,可以利用它来帮助学生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效果。IP课件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视频流和数字流于一体的教学媒体。它讲授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及时接收并组织师生通过在线平台收看,并随时提供学生使用。
(四)直播课堂
主要用于教学辅导,讲授难点、重点,答疑解惑,为学生实时提供所学专业和课程的各种教学信息。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搞好期末复习尤其重要。
二、《广播电视概论》教学现状
(一)对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尚未到位
近年来,教育专家越来越关注教学方法创新问题。但迄今为止,教学方法的创新在高校师生员工中尚未形成共识。尤其是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因为它实施的是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等多方面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传统方法多,使用创新方法少,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均未到位。思想观念上存在障碍,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使得我国教育不是创造本位的,而是重传承轻创新的继承本位。这一继承本位的教育理念,在现行学校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相比只能居于从属地位。
(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尽管诸多学校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了一些宣传,也开展了一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但众多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认为教学方法的创新仍是件可有可无、不轻不重的事情。因为,教师在创新方面的业绩并未能在提职、加薪等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更没有相关政策给予引导和支持。长此以往,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就被消耗得所剩无几。
(三)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投入相对不足
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其特点是个性化和探索性。传统的教学设施是基于培养学生总体认知水平的,因而必须有较大的投入用来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所需的设施,以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具有创新能力、素质高的师资也相对不足,现在的广播电视大学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能力较弱,没有经历过实际锻炼,少有参加产品研发和改进的实践,缺乏自主的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教学方法创新工作的需要。
三、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概论》教学的应用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互补作用,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要注重整合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应用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并写出应用方案。在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基础上采用多种媒体交互使用方式,对于教学媒体较丰富的课程,要处理好各种媒体使用的范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突出相适应的媒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一)创新多种媒体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方法传播知识的速度有限,反映的知识量太少,与信息时代不相适应;而且讲授不够形象和直观,使学生难于想象和琢磨。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声光电结合具有动画效果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同时,应用教模、教具、实习、实验等手段,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反思,我们传统的或目前广泛使用的考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考试内容中记忆成份比重过大;二是考试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采用闭卷方式;三是一次考试定成绩,对学生和教师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建议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给学生以创造性表达的机会。考试模式应当允许和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表达自己的意见,真正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从而避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图片、动画、音乐和视频片断,能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利用网络下载相关信息给学生播放;在班级校友录里设置教学BBs,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联系,讨论问题,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实现师生互动。
(二)整合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教师与学生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开放教育试点和教学模式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打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注重多种教学媒体的一体化设计,加强多种媒体和手段的综合利用。要求每门课程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教学媒体,改变传统的依靠文字教材进行面授的教学方式,使各种教学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学校要把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开放教育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引导学生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任何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所以学习的情境设置要真实和丰富,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才能使学习者真正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根据这一理论,让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知和理解;对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深远意义.造就这些情意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录像、电视摄像、都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笔者把这些技术综合加以利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
(三)构建具有网络特色的多媒体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一个好的环境对素质教育的培养是有益的。而网络教育中欠缺的却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开放教育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年龄悬殊(从20多岁到40多岁)、离校多年、已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事着不同工作的成人学员。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是提高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自觉性的关键。其网络文化氛围的形成,会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图书资料中心应根据开放教育的要求,创建开放教育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包括:课程介绍、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情况、优秀毕业论文等。电子阅览室除组织征订制作的VCD、录像带、音像带等教学媒体外,还需利用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师自主开发制作试点专业课程的教学媒体,教学计划和开展CAI课件的开发工作,并引进开发的多媒体CAI课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文字和图形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专业人员可将试点专业的课程音像教学带转换成数字信息,存放于校园网的视频点播服务器上。来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源。开放教育是以试点专业课程为主的。分校图书资料中心必需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具有试点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的开放教育信息资源,使学生更便捷、准确地选用所需信息,满足学生日趋个性化、专业化的需要。做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在开学初应向各专业课程导学主任索取最新课程目录,按必修、限选、选修课程的要求分别配置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查看已有的资源配置,了解各专业教材的变动情况,按实际情况和最新要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并及时把所配资源情况挂到校园网上,向各教学点资源配置信息。制定合理的借阅制度,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开展有效的支持服务。使师生认识到,图书资料中心对开放教育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具有重要的补充扩展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增强他们对图书资料中心的认识,提高他们利用图书资料中心的自觉性。
(四)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电视节目制作教学,授课信息量增加,节约了大量的板书与讲授时间,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实现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班上人数多的矛盾,它以其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一些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宏观或微观世界、时间的延长或缩短、空间的变大或缩小等直接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所呈现的内容客观真实、生动、极富表现力,教与学双边的交互作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从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节奏紧凑、活跃、生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总之,要在学校的教学支持服务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自觉运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能选择合适、有效的资源为己所用。提高自学效果,培养学生素质,增强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薇.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
篇10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时代主旋律, 积极更新观念, 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路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性和思想性。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的内涵和时代阐释。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巩固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确立的指导地位,通过对中国历代优秀传统文化与理论科学内容、价值追求前后相承性、相融性的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深刻理解、认同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赞同并自觉拥护把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以的观点、立场、方法为指导,既要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相一致,着眼于解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赋予传统文化教育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帮助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自身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道德修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髓,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始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3]荣辱观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依据其精神和内涵,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以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为主渠道拓展路径,弘扬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着力点的教学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上,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 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要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中挖掘体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素材,而且也是当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发展精华之结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范本。二是要依据专业开设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概论性必修课,并结合实际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资源,如在体育课中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针对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开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等课程,学生在加深理解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也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三是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含“文化概论”“经典名著”“民族乐器”“戏曲书法艺术欣赏”等,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并规定学生任选课应达到的最低学分。可以邀请名师、专家开展国学经典导读,将“四书五经”和古代经典名篇等优秀读物作为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及经典文化渗透,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用传统美德来熔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除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所展现的魅力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来诠释文化精髓,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满足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又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氛围营造路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可以通过校园环境渲染、校园活动彰显等渠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一是以传统文化之精髓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能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这样的校训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与校园文化结合后,“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人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之气息构造校园景观文化,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赋予校园内这些物质性的形体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发挥其育人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校园布局的景观文化色彩看得非常重要,他在论及校园文化设施时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些精辟见解,让我们领悟到校园文化体系融于校园景观外壳的重要意义 。[4]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上,注重举办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各种传统节日和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有利时机,开展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为例,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众多的节日礼俗,其核心内容总体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注重伦理道德,重视亲情和孝道,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情感能够凝聚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鼓励学生团体自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举办诗词诵读活动,在欣赏历代文化经典与名篇诗文的过程中升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开展各类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刺绣、剪纸等民族手工艺比赛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潮流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此外,还可以开展身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如“校园十大道德之星”“自强之星”“十大先进事迹”,用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来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锻炼路径,培育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教育的成效需要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升华,通过实践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培育和养精神、民族精神,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高校要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优良特质。古老的中华大地遍布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这些在社会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精髓涵盖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知识,记载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 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在这样氛围下的社会实践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提炼出鲜活的时代特征, 并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关于专业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历史古迹考察、文化艺术参观等活动,通过切身融入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实践中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用自己的亲历亲为、耳闻目睹,联系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把思想追求、行动表现融入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行动上。可以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探究文化源地、考察文化遗址、走访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等,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民族优秀文化发掘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新媒介为传播路径,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活动
在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5]网络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载体可保存与查阅的特点,而且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具有新鲜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和教育功能,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首先,可以向大学生推荐一些当前互联网上有关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帮助;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弘扬和培养民族传统精神的特色网站,开辟各种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如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介绍、传统节日的溯源和演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档案等,开设网络教学频道,设立经典著作宣读栏目,既创新和拓展了教育途径,又可以利用互联网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进行主题讨论、互动交流和解疑答惑等活动。其次,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网页设计竞赛、网络小游戏开发竞赛,开展中国历史典故和重要历史人物的Flas制作竞赛等,这些网上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专业网络技术人才,又施教于乐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有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在网络中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特殊优势生成了网络文化教育,但要把握好宣传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关口,帮助学生在网络中捍卫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网络传播的多元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求知欲的青年群体,其头脑中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更加强烈,[6]由此才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第2版.
[2][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第1版.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郝建功.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17-20.
[6] 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