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

篇1

【关键词】转型;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An Exploration to Ideolog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bstract: Ideolog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work of the Party, which determines the political attainment and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In the complex domestic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a new era, how to fulfil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ecomes a major historical issue that is placed in front of college educators. Thus, this thesis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how to fulfil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in a new era.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ideology; ideological field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以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而且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培养质量。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守好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的一方净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站在党和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党政班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在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下,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这项重大工作,提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去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社会及国家稳定发展大局。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摇篮,努力造就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职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青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过硬的本领和技能,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教育改革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

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高校而言,这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培养和强化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如果一个人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这样的人最终在思想上就有可能会走上的邪路。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德优为先”的思想,着力夯实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导向,守好人才工作的思想阵地。

二、科学研判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高校历来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地,各种社会思潮都希望通过大学来传播、扩大其影响,对高校党建工作构成了较大的压力。当前,高等学校意识形态的主流和思想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当前意识形势领域也很不平静。

(一)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书刊、网络等途径像潮水般汹涌而至。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网路传播呈现出了一种开放性的姿态,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影视、熟客等各种途径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系统,而且研究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与方法。目前,互联网正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的外衣的掩护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极力渲染西方政治制度和生活理念的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虚假化或隐或现地削弱、贬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当前,在互联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较多,极少数师生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偏离,道德情操下滑。

(二)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不断加快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

当前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变化导致人们对过去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由此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来,从而导致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消解。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化,整个社会显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矛盾和冲突逐步凸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无疑是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这也直接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认识和理解,出现模糊化和离心力不断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理论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需求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理论课程和日常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些课程虽然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的立场、观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有余,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政治理论课,不再是大学生们自愿认同的对象,而是成为强制被动接受的负担。上课内容过于固定、方法陈旧,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造成了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大大降低了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教育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在一些高校,甚至出现极个别教师自己都不相信所将的内容,更何谈意识形态教育入脑入心。形势十分严峻。

(四)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的缺失制约了高校思想阵地作用的发挥

当前,一些高校工作者认为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离自己的工作生活还很远,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的问题。遇到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去合理地处置。如果听任这些言论大行其道,势必搞乱学校的思想阵地、贻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政权安全。

此外,还存在一些外籍人士将学校作为传教场所,向广大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大肆宣传西方宗教思想,妄图从思想上同化、控制学生,导致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近年来,国内高校校内非法传教事件屡禁不止,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不动摇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要始终保持警惕,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把学校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建设好、管理好。

(一)坚定方向,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适应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之中,当代中国正处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变革之中。21世纪我们面临的将是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军事、民族精神等一系列竞争,是一场大的较量。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震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非与争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区域。要牢固树立全球意识、大局意识,在涉及学校办学方向、维护政治稳定、人才培养目标、长远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上,都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使意识形态领域的防御能力、调控能力更好地适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适应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新形势。

(二)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意识形态工作可以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2013年8月20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同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其视为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强化生命线意识,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充分认识“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明晰责任,确立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

高校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旗帜鲜明的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切实解决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要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各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到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中来,形成上下一条心,力往一处使的意识形态工作局面,做好做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妥善应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做好学校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

(四)抓好载体,扩大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

要大力培育先进校园文化,以优良学风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大学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文化品牌,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把教育活动渗透进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认同。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主动占领思想阵地,强化载体意识,既要正视挑战,又要充分重视和运用新的载体的作用,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篇2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的教学理念,坚持四个原则,构建六个子系统,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遇;困境;对策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高校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获得了新形式和新内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争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阵地,消解着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力。作为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

第一,弘扬和宣传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立足于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清楚定位“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中,做好意识形态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净化和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承担起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深刻剖析并澄清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认识,实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净化和引导。

第三,“三进”和转化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着力推动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防止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漂浮”的现象,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与外化。

第四,建构和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建构话语体系,并借助网络媒体使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文字内容视觉化、传播手段数字化、价值观念共识化,实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功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与困境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媒体,是强教育之路;思想政治,是规新媒体之本。当前,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既是当代青年观念更新价值提升之逻辑起点,也是青年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之逻辑内因。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机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根本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获得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等形式丰富了思政课的授课平台。第二,新媒体环境中的每个主体(师或生)都既是媒体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也是媒体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兼具双重功能。第三,信息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教育回归学生主体的教育原生态。第四,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含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渗透要素,加强大学生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激励青年红色教育的终身性和系统性,提升教育主客体的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与挑战。当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武器,西方敌对势力在有形无形地抢占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对思政课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认识不足,欠缺对网络等新媒体对青年学生信仰与价值观威胁的警惕性。第二,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思政课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快速建立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机制和系统工程,应尽快建立从党委领导到部门重视、从青马工程到党员培训、从理论课堂到社团实践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构架。第三,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研究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急需突破研究成果的理论论证层面,真正进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阶段。第四,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手段和方式简单传统缺乏创新。基本停留在构建红色网站、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层面,缺少深度创新模式。第五,师生的新媒体水平和素养不高,对各种“微媒体”中信息和思潮的把握、控制、批判和引导能力欠缺,易导致工具控制人。第六,“MOOC”等远程终端学习平台难以实质性解决师生有效互动、思想碰撞与人格教育等网络教育难题。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1+4+6”创新模式

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机遇,未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获得了强大的空间。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强化,会形成对新媒体挟带的意识形态进攻的有效抵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会推进新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实现融合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正规化会逐渐抵消新媒体的信息混乱和技术攻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为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应当构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1+4+6”创新模式,即“1个理念+4个原则+6个子系统”。

1、树立“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教学理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防止将的科学性演变成离开了现实性的教条化、庸俗化、政治化、口号化;又要防止片面地以现实性排斥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2、坚持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四个原则

坚持方向性原则,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同各种反倾向做斗争。坚持合力教育原则,实现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相配合、顶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各方面信息合力充分发挥的集成化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宣讲与创新指导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原则,实现显性的课堂传统教学与隐性的新媒体教育相结合。

3、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六个子系统

重点:提升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强“原理课”关于理论和经典文献教育,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概论课”关于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成果教育,树立 “三个自信”;加强“基础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培养正确的“三观”;加强“纲要课”关于近现代中国历史教育,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合教育,增强新媒体时代文化自觉自信;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抵抗新媒体的技术攻击和挑战;加强网络新思潮新事物新现象的引导教育,应对新媒体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依托:打造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合力的集成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虚拟和现实空间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和说教的开放的自主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进一步推动“慕课”与“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施;继续深入研究专题式、案例式、实践式、PBL等常规教学改革方法;不断探索与完善参与式、暗示式、情境式等其他辅助式教学改革方法;尝试开发与创新更多体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新式教学改革方法。

依据:构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制。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目标的新媒体教学引导机制;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依据的新媒体教学协调机制;以强化纪律和底线思维为规定的新媒体教学规范机制;以质量贡献和教育实效为导向的新媒体教学评估机制;以及时控制网络不良思想倾向为责任的新媒体预防干预机制。

路径:丰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以课堂讲授为阵地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接灌输;以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为依托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直观引导;以博客微博微信为新常态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沟通;以手机终端为灵活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即时教化;以红色主题网站互动社区为辅助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常规化;以学生微视频微电影微话剧等为微载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形式活化。

保证:健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和党团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全力培养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中青年理论科研团队;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媒体素养;合理组建理论素养深厚和信息化水平精湛的理论宣讲家队伍;打造完善德行兼备的专兼职青年辅导员队伍;启动实施“卓越理论人才”培养计划。

保障:优化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建立网络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新媒体工作大格局;夯实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媒体环境;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新媒体环境;打造校报校刊校园互动社区等校园数字化环境;创设校园“微文化”软环境;开辟网络安全维护和舆情统计的新环境。

篇3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价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93—02

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2月22日数据称,2011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2725万户,年末达到9862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2842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升级的网络技术与增长的网民数量,使得现代传媒手段依托互联网技术,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的强大力量。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新浪微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2亿,网名数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的微博内容达7500万条。而高校的计算机普及率更是高达90%,因此,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与促进网络环境的良性互动,时代性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已发展并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严重挑战着传统媒体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发展中日益凸显:一是由固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联合发展,二是第二代互联网互动性强,同时第三代互联网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互为推动。换而言之,新媒体如微博、即时通讯、飞信、博客、社会关系网站、维客、手机报、手机网站等出现并加速融合,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网络已经成为最为活跃、最值得关注的范畴之一。意识形态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高度便捷性、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和隐匿性等特性和优势中,找寻到新的手段平台。与此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工具手段与平台,互联网的价值性是中立的。服务与使用于不同的价值主体,其功能性不同,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微博作为最新的媒体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中国的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的微型博客引发了中国的信息传播变革,媒体内容、形式、传受机制、管理机制在深刻变革中。同时,微博上的热点话题往往与公共事务密切相关。高校作为一个聚集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追求潮流事物的特殊环境。高水平技术的微薄如果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易出现网络引导与管理的真空,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逐渐走向统一、身心急剧发展时期,还未成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如果缺乏理性的选择,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异化。另外,大学生对敏感事件关注度较高,要求公平的意愿高,情绪容易激动,心理不够成熟,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二、微博在传播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

(一)微博的网络本体优势

1、灵活随意性的互动方式。有别于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中信息传递和交流模式实现胃虚拟与真实在交叠、地区与全球的交叠、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交叠。

微博依托互动交互平台,以各种形式广泛分布在移动终端、浏览器中,它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实现了通过手机等多种途径消息的便捷优势。

2、便捷即时性信息传播的。在2G向3G过渡中,手机上网在3G通信网络技术支撑下,资费逐渐降低,上网也方便快捷,微博信息传播突破传统博客等依赖电脑单一载体的局限,信息能够通过手机即时更新、即时、即时传播,实现了手机客户端的同步更新。

3、信息内容的原创独特性。微博的原创性与独创性表现在其内容及表达形式上,者只需将自身的观点、情绪在有限140字以内简单直接的表达即可,不必考虑内容或行文规则的表达技巧,因此,一般不存在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情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的功能探析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舆论导向、宣传教育、民意反映以及文化服务等四项主要功能。微博作为一项新兴的、灵活的、便捷的的网络方式,也具备了网络媒介的优势,深受高校的青年学生的青睐。

1、微博功能之宣传教育。微博能够通过多种交互平台,运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形式,高效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从思想意识、行为实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微博功能之舆论导向。微博圈群化的具有信息更新快、传递速度快等特点,使网络舆论能更加便于了解,大学生是微博使用的一大主题,微博具有舆论导向倾向。

3、微博功能之文化服务。微博平台的多样性、互动交流的随意性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广泛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充实丰富了课余时光。通过微博可随时了解新鲜、及时、有用的资讯,关注最时尚流行的视听节目等能够缓解大学生精神压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4、微博功能之反映民意。微博从产生初期就依托就是“草根”路线,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由地传递信息、发表言论、释放情绪,充分体现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巨大作用。

三、有效运用微博,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召力

面对新时期的3G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准确把预测趋势、把握规律以及科学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的网络中,把握微博特质,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召力。

(一)把握微博的宣传教育功能。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在微博使用中常用的符号形象等表达手段,以期实现潜移默化的功能。在微博宣传教育中要善于使用具体、生动、真实的符号形象;在微博的信息、传播中要善于运用青年大学生熟悉的语言说话;在信息的宣传中要善于利用鲜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做好宣传教育。

(二)运用微博的舆论导向功能。善于设置“焦点、热点话题”,有效引导青年学子兴趣与关注。有效的设置“焦点、热点话题”,提升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传播效果。引导者要研究具体受众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接受习惯,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传播的议题和方式,设置焦点话题在微博上主动出击,进行推广宣传、加工,以加大传播力度,最终形成焦点关注,赢得更多的发言权,争取更多的思想阵地。

(三)强化微博的文化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运用微博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对学生进行媒介教育,提高青年学生分析、获取、评价和传播媒体的能力。借鉴国外高校先行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帮助青年学生认识到微博等网络媒介是民众喉舌、社会公器,在推进舆论监督、通达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的进程忠作用重大;其次,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有效利用微博等接收、传播信息,鼓励其创作传播正面的社会信息,发表真知灼见;再次,通过骨干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途径,帮助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同时,探索、挖掘高校青年学生媒介的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健全教育体系,运用微博互动性强,便捷快速等优势传递正能量。

(四)建立高素质的校园微博管理员队伍,促进微博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规范化。校园微博管理员作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工作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丰富的青年大学生,因此作为管理者本身需具备较全面的互联网方面的技能、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与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微博管理员队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建设一支校园微博学生骨干班子。组织选拔思想政治坚定、熟悉校园微博发展方向、组织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干部,建立一支校园微博学生骨干管理班子,确保校园微博舆论方向正面、积极。第二,加强对校园微博管理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专队。第三,以“培训、学习”提高校园微博网络从业人员的服务力和管理力。在不断的再学习中,增强其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提高微博网络从业人员的敏感度、判断力和分析力,增强其信息把关能力。

总体上讲新时期明确定位校园网络功能,才能切实有效的运用微博功能。借助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持续互动,实现虚实网络世界的沟通和协调,使之成为网络组织力量的源泉,带来组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引发认同感增进大学生履行制度及其规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形成和谐伦理关系和持久在凝聚力,才能在3G时代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76.

[2]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

[3]唐荣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功能探析[J].新世纪论丛,2006,(2).

[4]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J].理论学刊,2009.

[5]余源培.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J].贵州社会科学,2007,(12).

[6]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14—16.

[7]袁其波.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篇4

大学生群体十分特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正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研究证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中国,青年人中间大学生群体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政治素质又比较好的群体,这个重要人群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中国未来走向和国家前途命运极为关切的影响因素。通过近几年对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滚动调查,笔者发现有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关注中心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不再把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中间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现象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减弱

中国传统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其价值取向以强调自由和竞争、张扬个性,崇尚人权等为特点。这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共同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或没有做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应对,则容易导致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渐弱,给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无限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使互联网上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激荡。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将网络作为向我国大学生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及有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容易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因此,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已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三)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烈冲突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对他国实施文化渗透,企图同化、消解他国的文化传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即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甚至否定自己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我国经历了备受欺凌的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又有“”的挫折和失误,另外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发现原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人们为中国的落后而痛苦,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空前规模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偏激的、割裂历史的文化反思,是对本国、本民族缺点的放大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完全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的过度美化和采纳,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新路径

(一)以多元整合的态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导向与灵魂。同时,当今中国文化渐趋多元,就会有多种其他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虽然有些敌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挑战,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因此,要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应该采取兼容并蓄、多元整合的文化态度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需要具有宽容和对话的精神,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政治宣传、组织谈话、领导谈心等方式,注重形式,未能很好联系高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茫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上应做到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沟通上,不回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中的问题,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这样,大学生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能够自主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宣传和讲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是大学生“四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讲解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程。当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教学专职队伍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次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关注社会实践,关心学生、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把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传达到每一个理论关注者的眼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把素质和质量关、考核贯穿于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跟得上时代脉搏。在现今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要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把握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理论战线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精兵、是能手。

(三)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坚定意识形态认同感

篇5

一、自媒体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联与耦合

话语权是社会话语体系与主流意识体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构建的主要承担者,因而,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乎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得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若想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当今社会,自媒体作为社会大众实现其话语权的主要承载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而在这种环境与背景之下,借助当代大学生最为熟悉的平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故鼎新则势在必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着本身独特的特点,如其生源质量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比较差,但学生的活跃程度与创造力又相对比较强,因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讲,如若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革,就必须认清当前的时代背景,抓住并学会利于自媒体的优势,发挥其正面的效应,使其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利用,从而克服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弊端,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机遇

第一,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空间。自媒体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多元化、即时性与交互性。但众所周知的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课堂的宣讲形式而存在的,对空间与时间都作了特定的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授受关系,缺乏相对的互动与沟通,而自媒体给了其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交互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形式新颖、更为多元化、交互形式较强的学习方式,因而这种摆脱了传统空间的教学模式则更为适合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其丰富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话语权拥有其特定的历史特征,其不能离开时代而单独存在,因而,在在媒体的环境下,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而且其形式更为新颖独特,更能为当代大学生所接收,并且,自媒体本身的外延性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话语与交流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

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冲击。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非常强大的话语权,并且凭借着这种极为强大的话语权来引导着高校大学生主流的价值观导向。但是在在媒体的条件下,大学生能够接收到的外来的话语权更为广发,因而其就容易受到另外一些话语的影响,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自媒体这种新的形式的介入,也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显得单一沉闷,从而受到了更为极大的冲击。这些都迫切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的变革与创新。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革与创新

1.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抢占话语权

事实上,意识形态就是通过一定的话语进行系统的宣讲与表达的。但由于目前大众能够通过自媒体的形式接触到更多的不良的意识形态的思潮,并由此带来各种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又由于其本身在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薄弱,因而高校应通过网络这种学生更为熟悉的模式抢占话语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

篇6

袁奉亚(1985.3-),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晏玲玲(1986.1-),女 ,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生活与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均有了较大变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也具有较大差异性。从整体上来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大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性。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之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互联网深入分析,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出发,敢于直面挑战,积极进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

(一)教育内容多元化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丰富。目前,从我国高校计算机拥有量与使用量来看均超越了历史其他时期。互联网使得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仅仅需要一网的计算机即可。国内外大事、不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现代大学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进行相关教育信息的检索与整合,及时的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

(二)教育方式多元化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开会、谈话、听报告等形式,逐渐向多元化教育方式进行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方式越来越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代大学生可以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存储与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方式多元化探索。

(三)教师素质要求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的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其次,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操作水平与信息素质。第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提升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基本策略

(一)注重教师现代信息意识培养,注重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

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技术掌握水平、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其中,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注重现代信息意识培养,注重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现代信息意识的缺失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降低的案例比比皆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亟待教师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只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组织者与实践者――教师从内心真正认可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注重对网络相关内容的甄别与预防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较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更加宽阔、教学内容更加宽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相关内容并非完全科学。例如,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符合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大学教育阶段正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受到西方少数发达国家错误意识形态的蛊惑,则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而促成负向力,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也对青年大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产生较大危害。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注重对网络相关内容进行甄别与预防,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注重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对青年大学生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即时纠正。这样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注重对现代网络技术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

前言:

目前大众文化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有成为我国主流文化的趋势。自然也包括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难以忽视的重大影响。大众文化和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间具有一定的矛盾,但也保持着一定的一致,这就要求我国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创新。

1.大众文化的性质

1981年大众文化的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它是构成我国当代文化的总体格局组成的重要部分。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是我国当前文化系统的四个主要部分。大众文化与其他的文化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大众文化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俗文化,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它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属于谱系关系,其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隶属于其中的某种文化形态。

1.1商业性

从运作的方式来讲,大众文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发展和运作,它蕴含着商业化的内容。大众文化产品在进入大众消费之前,与许多的商品一样均要通过商业化的宣传、广告和包装,来刺激大众消费的欲望,进一步扩大大众文化产品的诱惑力。

1.2通俗性

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相比较而言,它在市场占有量和总体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人们现在依据电视的收视率来评价节目的好坏,它充分体现了数量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1.3娱乐性

大众文化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一般文化品味,满足社会大众对某方面的文化需求,这些都是大众文化娱乐消遣性的表现。但是,大众文化的这一特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问题,例如大众文化所宣传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就会造成众多的消费问题。

2.大众文化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大众文化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使主流文化得到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我国主流文化的重要旗帜,它主要依靠从大众文化中所汲取的养料来更新和发展自己。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且博弈,既冲突也融合。

2.1大众文化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

首先,大众文化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角度出发,其面临着学校到社会、学生到社会人等多种转变,弹门的求新、求知和求乐等思维特征与大众文化“不谋而合”。其次,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提倡创新精神的。虽然大众文化是批量性、复制性制作生产的,但是,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尊重并支持原创的东西。大学生的行为比较前卫,思维活跃等特点决定了其参加大众实践文化的积极性,和重要实践主体,为大众文化增添了新的面貌。再次,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具有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由传统化的灌输说教逐渐转变为人性化的传授。最后,娱乐功能是大众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将文化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相结合,使其向寓教于乐的方向发展,实现被容到形式的根本文化变革。大众文化以遵循现实为原则,将快乐作为人生应有之义,这也是人们心理需求的基本展现。

2.2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大众文化较为发达的年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崇高早稻了平庸的大众文化的弱化。例如,湖南卫视的“超女”和“快男”等娱乐性的节目,总可以吸引无数怀带一夜成名之梦的男女参加海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崇高的文化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难以避免的与大众文化的自发性相冲突。

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强制性政治说教与思想灌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的中心地位和大众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倾向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大众文化与商品的消费意识消解并侵蚀了社会群体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以及其对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认可度,这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在边缘地位的停留。高校学生只乐于接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缺少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

2.3大众文化为高校思想机遇提供了发展机遇

大众文化的传播极其广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的周期与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世界的渠道和方法都是从前不可比拟的。大众文化为我们打开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新局面。它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它赋予了学生积极的主体意识。

3.在大众文化的背景写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虽然当今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当做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强行遏制大众文化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作用。

3.1认清形势,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大众文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不利于我国社会所倡导的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社会理想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重要的机遇,起到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大众文化的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对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笔者通过对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大众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巨大影响。以此,为大家充分认识、利用大众文化思想政治因素积极的一面,充分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海龙.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再认识.学理论,2010,4.

篇8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首先,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思潮与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对我国固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建设成为了我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一个重点。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德育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道德层面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德育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精神面貌的塑造与完善,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一种改善与提高,有利于积极风气的滋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途径。

其次,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与冷落。在自由的网络化社会中,人们在网络上的许多行为很难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只有强化德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到的素质,才能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信息化时代。

最后,我国目前正处于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要求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以过去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对具有现代思想的学生进行德育,不仅让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这种强制性的做法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事与愿违。

(二)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与教育界针对德育的渗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研究,各种期刊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将主要研究观点整合如下。

1. 渗透式德育的内涵以及基本特征研究。关于德育的渗透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出发点,有的从哲学的观点出发探讨渗透式德育的哲学本质,有的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与当前的渗透式德育进行比较并重新界定其内涵,有的从“渗透式”这一角度出发,重点阐释了德育的渗透内涵。

2. 高校渗透式德育开展工作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方法论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提出实践性的理论指导,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建议,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进程。

3. 渗透式德育的意义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针对渗透式对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展开讨论,在与传统灌输式德育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渗透的相关概述

(一) 内涵

德育渗透即是渗透式德育,主要指在教学中运用一些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在其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接受。从这一概念来看,要进行渗透式德育,还需要凭借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文学、游戏、活动或者教学情境等,教师在这些载体中融入德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趣味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相关知识而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二)基本特征

(1)平等性。由灌输式德育转变到渗透式德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无意识的主动接受,在这个由被动化主动的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师生地位的变化。在过去,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是课堂的掌控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压制。而渗透式德育则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载体之中,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行领悟,这种平等的教学关系是维系师生间良好关系的桥梁,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2)渐进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无意识熏陶与有意识培养的双重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甚至终生的过程。而渗透式德育则是以知识渗透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被教育者无意识地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在这种自然而缓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分辨善恶的能力,从而实现道德上的完善。

(3)潜在性。渗透式德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所要传授的内容融入到在载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让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入到脑海,并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无意识对这些教学内容加以筛选、接受、完善,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完善品德的同时能够保持心灵上的愉悦。

(三)思想基础

渗透式德育是一种正确的实践方式,并非是空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传统文化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历代教育者就对渗透式德育进行过实践。首先,古代教育者十分重视教育环境对被教育者的影响,例如周敦颐中所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的就是道德环境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古代教育者还重视良好榜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就是不同的形象对周围客观主体的不同效应。除此之外,古代教育家们还重视师者的榜样作用,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对弟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2)哲学基础。哲学中强调了人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影响人性格与道德行为的形成,而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反作用,这与渗透式德育中所要求的构建环境情境来对被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发展观中阐释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过程,这与渗透式德育渐进性的特征是相符的,都强调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唯物辩证法中的正确积极的意识对物质的正面反作用原理,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即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心理学基础。在渗透式德育中,主要体现了心理学中的暗示论,也就是在心理没有抗拒的前提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行为,间接展示出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情感,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这些信息与情感加以接受。在渗透式德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将德育的内容放入一定的载体中,以暗示性而非明示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语言、心理、动作方面暗示等。

三、德育渗透的积极影响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思想先进、知识丰富且处于思想成型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对其强化德育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有助于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个体性的发展,忽视了群体与合作意识,因此在很多时候会我行我素,对传统道德的观念也较为淡化。渗透式德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风气,有利于当代高校学生精神面貌的重塑。

2. 有助于疏导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传统的灌输德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强制而专制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渗透式德育使得教学内容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学生的知识构成中,使得学生少了紧张感与压迫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逆反心理。

3. 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能够改变学校风气,为学校塑造积极正面的形象,有利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使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学术摇篮。

四、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的重要途径

1. 创新德育方式。传统的德育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压迫,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当前必须对德育方式加以创新,拓展渗透德育的载体,将教学与科技接轨,借助多媒体、新媒体技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所青睐的科技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微博博客、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体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道德建设。

2. 完善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自身道德行为与德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并完善德育理念,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树立育人先育德的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先进性,从而使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3. 构建德育环境。无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还是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渗透式德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道德环境的创造,要构建拥有良好风气的校园环境,在保证物质环境良好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除了校园环境的构建之外,社会环境构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激烈碰撞,对于还未正式进入到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社会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染缸。因此加强社会道德环境建设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坚定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作用。

4. 开展德育活动。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完善与发展,因此高校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渗透上,也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道德体验。积极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学生的道德理论化为道德实践,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例如可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性活动。

篇9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挑战;路径

自我党执政以来,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一直十分关注。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了解和认识。比如1951年《科学通报》上《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这一时期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基本是包含在哲学研究中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开始丰富起来,国外意识形态方面的论著开始被翻译和研究,如哈伯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学者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日益深入,开始从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全面理解发展为对意识形态安全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

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分析,胡辉华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中指出:意识形态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含义复杂和多变的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具有中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意识形态概念重大的变化就是它获得了中立化的含义。他认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一个中立的概念,既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的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的构成要素,即任何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王永贵认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包涵三层含义:一是作为与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相对立的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即从“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二是指统治阶级为各自的目的和利益要求而提出的意识形态。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和社会结构基本要素的意识形态,即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及其社会意识形式。

周民锋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中说:“作为全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在两种维度下加以研究,一是历时的,即在人类历史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从而显现人类意识或精神的演化历程;二是共时的,即在同时代的某个社会形态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与社会经济形态相互作用,以显示整体的社会形态的运作机理。”

杨河认为被马克思、恩格斯看做“阶级形态”的意识形态,在理论分析包涵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意识形态阶级性的特殊层面即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这已层面对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第二层面是对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普遍层面即一切阶级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这一层面对意识形态持客观的历史“还原”态度。

郁建兴在《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中说:“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正是产生意识形态的存在论基础。现实的社会矛盾才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出现,意识形态是在实践中没有解决的社会现实矛盾在社会意识层面上的一种解决。”

刘少杰认为,可将意识形态划分为总体意识形态、群体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三种类型。总体意识形态首先是由精英分子建构出来,然后再灌输到社会成员中去的产物。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融合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比如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列宁继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理论,并提出科学意识形态理论。包毅认为,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可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党性原则。列宁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首次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提高到党性的水平。为此,他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责任,把党性看成是意识形态工作者责任心的最高表现。二是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含义的变化过程达到了顶点,意识形态不再是取消冲突的必然扭曲,而是成了一个涉及到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的中性概念。三是意识形态灌输。列宁深刻剖析了俄国经济派产生的思想根源和阶级根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回答了为什么要灌输和灌输什么的问题。四是意识形态继承。五是意识形态批判。列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说法,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描述性的概念,不是出于对马克思学说的错误理解,而是他生活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发展。

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研究

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可分为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两个方面。如徐成芳、罗家锋在《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认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压力包括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和来自内部的挑战。来自外部的压力包括:西方意识形态联合行动的压力,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以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在全球的扩展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来自内部的挑战包括:“新儒学”、“新自由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等思潮与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和支配地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功底肤浅,应对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不足;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关乎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西方观念国内化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对中国已经产生负面影响;社会阶层分化产生了多元的阶层意识,加大了意识形态调控的难度。

韩健鹏指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外部挑战可归为: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涌入对的指导地位和主体性的冲击;全球化文化交融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带来的压力;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等。

赵兴伟指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可分为:全球化的挑战,社会转型的挑战,网络文化的挑战,党自身变化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王勇认为,目前我国以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除了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重要因素。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远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存在盲点意识形态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与执政者政策相关的领域;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亟待转变。

张骥,程新英在《论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中认为,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包括两方面:意识形态整合机制与方式转换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挑战,意识形态文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从研究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压力的同时,国内意识形态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意识形态能够进行渗透归根结底还是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同时,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体地位也十分重要。

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和路径研究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田改伟在《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研究意识形态安全,归根结底是在深入理解意识形态内涵、充分了解意识形态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出当前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黄建明、杜阿奇认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有五点:第一,加强意识形态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主体意识形态的内在化。第二,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正确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第三,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相处共存的能力。第四,在国际交往中既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充分警惕西方的西化、分化。第五,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主动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第六,发挥中国文化的辐射,让世界了解中国,扩大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谢雪屏认为: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其次,要正确认识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关系。再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坚持并善于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刘慧婷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一文中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的路径可归为:第一,始终坚持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建设和创新。第二,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形成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三,构筑共享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在意识形态中的引领整合作用。

卢新德认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途径有五点:一是加大投入,积极扶持文化软实力建设;二是强化“文化走出去”战,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三是建立健全批判和反对“文化侵袭”的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现代传媒体系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在多样思想文化并存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探索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根本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外意识形态对我国不断渗透,意识形态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党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也不断加强。尽管国内学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分析研究已渐趋丰富,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已具有清晰的脉络,形成一系列系统的论文和专著;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更加复杂,当前我国面意识形态仍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选择对策,才能保证在国际和国内局势更加复杂的当前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参考文献

[1] 胡辉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2] 王永贵.视阈中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阐释[J].海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 周民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J].学术研究,2008(6).

[4] 杨河.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 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J].东南学术,2002(3).

[6] 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1(12).

[7] 包毅.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列宁意识形态观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08(5).

[8] 张九海.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历史与当代审读[J].学术界,2005(3).

[9] 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6).

[10] 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

[11] 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12] 王勇.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探索,2011(2).

[13] 张骥,程新英.论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研究,2009(2).

[14] 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

[15] 黄建明,杜阿奇.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6] 谢雪屏.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37-0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盛不衰,是否具有民族核心竞争力,文化兴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深层次要素的发展方向,在北京大学与广大师生座谈时提出“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最深层次、经久不衰的力量是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描绘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高校是优秀青年学生的集中地,也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如何引导好、教育好广大青年践行“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利用“中国梦”引导社会思潮,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借鉴。

一、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普遍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表达方式,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实践导向,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是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发展和继承,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高校的不断推进有利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化成为指导大学生学习、工作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30余年,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涌入中国,为国家的科学、经济发展不断助力,但是要看到在此过程中一些浮躁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潮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思维的丰富有利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但是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健康良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发挥首创精神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从青年入手带动全民实现文化自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阵地,也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不断增大,各种意识形态的渗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的不断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对这些思想进行统筹的引导,对于错误的思潮要严格把控消灭在萌芽中,对于意识形态的培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将较为生硬的理论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大众化,通过将理论具体化,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有力武器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梦”在高校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梦”教育思想是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的思想体系,以“中国梦”为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更为贴近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是“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1.以“中国梦”为指引,固化大学生共同理想。开启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在这一百年中,中国人民不断摸索前进,寻找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独立、复兴之路,这条道路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中国梦”为指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有梦想的指引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以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理想,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那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持之以恒的固化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十分必要。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契机,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学不断加入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固化大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

2.“中国梦”赋予核心价值观方向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的灌输,而不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使理论实际化、大众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中国梦”思想教育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无形的载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方向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会产生方向性的偏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中国梦”在每个人心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会根据其处于的不同阶段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理想进行有侧重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潜移默化间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文化的自强和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优秀的价值体系,一脉相传的价值认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因,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使其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给核心价值观赋予生命力,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我校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学讲堂”等都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光芒下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重塑自我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最后增强自我文化基础,达到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2.与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相结合,加强实践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研究就是要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形式,加强实践力度,我校自2014年起以学院为单位,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的申报,至今已经完成了两批项目的审批,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大学生学生工作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党史党建,抑或校园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培育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项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建设的契机,进行广泛的推广和渗透,二级学院进行学生工作具有灵活性强、首创精神高、宣传形式多样的特点,直接面向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所以加强学生工作特色基地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向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3.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教育全覆盖。高校教师的社会职责中既是文化、知识、科技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者,由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因素,很多教师显现出“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参与甚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中教师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作为学生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教师无形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参与到学生树立价值观的过程中,我校每年度都会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活动,在邀请教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全面普及导师对研究生、本科生谈心谈话的活动,让导师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授课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纠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全覆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发展,以“中国梦”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不断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路径,才能助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2.

[2]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