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18 15: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审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审计报告

篇1

    指控一:公司分业老总分房

    检察机关指控,1995年9月,太保自贡支公司(当时太保公司财险、寿险尚未分业)经太保总公司同意动用资本金360万元用于购置办公用房。1998年 12月,自贡支公司请求追加超支的200多万房款没有得到总公司认可。因此,自贡支公司在与自流井区房管局签订集资建房合同时,将自筹资金修建的百利大厦正2层、正11层和负1层的50%作为本公司资产单独产生一份合同,但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总公司拨款修建的另外订立了合同。

    2000年底,太保公司财险、寿险分业经营,王建华、徐迁乔分别为自贡财险、寿险中心支公司负责人。在上级要求完成各支公司账内、账外资产清理和公司更名工作的过程中,王、徐、漆、罗、廖等共同研究后,决定隐瞒公司账外资产不予上报,并通过兰某某以兰个人名义由6人共同购买百利大厦第11层(面积 570.06平方米)。2002年8月,兰某某缴纳了自己入股购房款8万余元,5被告在分文未出的情况下,以自贡支公司名义与兰某某签订了第11层房屋转让协议,并出具虚假转让款收据等相关文件。于是,百利大厦11层没有经过评估就变成了兰某某和5被告的个人房产。在过户的同时,兰某某向5被告分别出具了8.8万元的现金借条。后经评估,百利大厦第11层房产价值126万余元。

    指控二:变卖房产集体私分

    检察机关还指控,5被告在太保公司分业期间,将百利大厦负1层、正2层以93万余元予以变卖,加上其他账外资金共计99万元,于2002年9月私分给太保自贡支公司全体职工共23人。其中王、徐、漆3被告每人分得5万元,罗、廖各分得4.5万元,其余职工均分得4万元。

    被告辩驳:发放补贴不是私分

    昨日,首先出庭接受调查的是王建华,他在5被告中职务最高。对检察机关的指控,王建华基本予以认可,但并不承认构成贪污和私分国有资产罪。

    王建华等被告声称,以兰某某名义是为了在公司更名前将资产过户,兰某某购房后向5被告出具借条,是为了不让总公司知道这笔账外资产,并没有贪污这笔资产的故意。“私分账外资金”实际上是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之前召开了职工大会,是公开的,没有构成犯罪。王建华的辩护律师平扬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中平认为,自己的当事人没有构成指控的犯罪,要求法院驳回起诉。

篇2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是一种特珠险种。

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的对象是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其保险责任为:在列明的追溯期开始后,被保险人注册会计师在其承办国内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过失行为未能履行其业务上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造成委托人和利害关系人直接损失的,委托人和利害关系人在保险期内可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责任条款的有关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的鉴定由“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投票表决,全体委员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注册会计师行业专家5名、政府代表1名、律师1名、保险公司理赔专家2名。

二、推广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具有现实意义。

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委托者和事务所的利益,有效解除委托者与事务所的后顾之忧,意义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事务所脱钩改制后,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独立承担经济责任与责任,面临的风险很大。通过这项举措可实现与保险公司互助互保、共担风险的机制,大大提高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在一些发达国家,投保责任保险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如果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投保责任保险,在加入WTO后将难以同国外同行竞争。

2、有利于落实《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但是,多年来保险领域一直是一片空白,事务所脱钩后,仍沿袭原来计提职业风险基金的,潜在风险很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的出现填补了保险领域的空白,使《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得以落实。

3、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向合伙制过渡。虽然,我国法律允许设立合伙制事务所,但由于合伙人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大部分事务所仍为有限责任制。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的建立为注册会计师执业在经济上提供了保障,可坚定事务所向合伙制过渡的决心。

4、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事务所投保后,一方面,其执业风险由保险公司和事务所共同承担,保险公司为确保自身利益,会对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以防止那些执业水平低、职业道德差的注册会计师故意转嫁风险;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成为被保险人后,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其审计行为起约束作用,加强其规范执业的意识,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5、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由于公众对审计责任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导致事务所放松了对执业质量的控制,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公正”性也受到了广大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质疑。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的推出,进一步落实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报告使用者应负的民事及经济责任,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

6、有利于确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由于相关的法律约束尚不健全,在诉讼中可能会出现司法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判罚不当的现象,“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的建立可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进行鉴定,能使判决结果更合理、更。

7、有利于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是会计服务业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无法与国际会计公司竞争。通过资本经营,可使一些有实力的事务所以执业责任保险为依托,迅速成长,能早日出现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推广注册师执业责任保险应解决的几个。

虽然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的出现具有广泛的意义,但由于刚刚起步,还处在试点阶段,有些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1、“过失行为”的概念模糊,不利于明确保险责任。到为止,我国相关法规和《独立审计准则》尚未对“过失行为”做出明确的界定,许多场合在涉及该问题时,多引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中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这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作为一本教材,虽在界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具有效力;其次,它只对“过失行为”进行了一般性描述,缺乏案例解释,可信度和说服力差,将其作为评判标准不够合理。此外,它未明确“推定欺诈”与“重大过失”的关系。“过失行为”相关规定的不够完备,无疑为开展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设置了障碍。

2、民事责任确定原则不统一,增加了责任鉴定的难度。目前,职业界和法律界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判定的分歧主要在“过错”和“因果关系”两方面。就过错而言,职业界主张“主观过错说”,提倡程序真实;而法律界主张“客观过错说”,只要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就应承担法律责任。就因果关系而言,理论界认为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与客户在经营中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失不存在因果关系,可不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而法院则认为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与第三者的损失有因果关系。这些不一致,为鉴定审计责任增加了难度,不利于该险种的推广。

篇3

    一、保险公司委托的理论依据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基本理念并非新生事物,在古典的审计起源理论中就有"保险论"一说[1].保险论认为,从风险转嫁学说出发,审计就是一种保险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审计费用的发生贯彻了风险分担的原则。审计实际上是向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投资者主要根据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作出投资决策,为补偿因管理当局提供欺诈性财务报告而引起的损失,愿意从自己可得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由此保证投资的安全。如果投资者根据已审财务报告购买证券后出现损失,并且有证据表明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失败,那么法律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向审计师提出赔偿诉求。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败诉,必须向投资者支付赔偿金,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因此,在所有者眼里,审计行为视同保险行为,所支付的审计费用等同于支付的保险费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潜在投资损失赔偿者而发挥作用。

    2002年,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乔斯华?罗恩(Joshua Ronen)先生首先提出了建立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inancial Statement Insurance,简称FSI)。这一新的制度设计一经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从保险学的角度来看,财务报表保险应该是一种经济责任险,保险的核心问题是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的标的,表面上是财务报表,实际上保护的是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合同的设立是符合法律规定的。[2]

    二、保险公司委托的运行机制假设

    财务报表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尚无实践的可操作性,所以笔者在此作一些理论上的运行机制假设。

    (一)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之间的运行机制假设[3]

    首先,投保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财务报表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承保风险评估(review)。即由代表承保人的专业风险评估人(包括审计师)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风险进行评估,然后,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向投保公司提交投保建议书,即针对不同风险的公司,不同等级的保险金额对应不同的保险费率。投保公司可以在最高保险金额下选择任何一档的保险金额及其相应的费率。投保公司董事会根据投保建议书提出财务报表保险预案,提请股东大会审议,股东大会审议后将决议对外公布。如果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责任保险,那么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公司进行审计。如果审计师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那么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向投保公司签发保单;如果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么保险公司将和投保公司重新商议保险条款,或者拒绝承保。保险公司和投保公司执行保险合同,投保公司向社会公众披露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果投保公司财务报表被发现存在重大错报、欺诈及其他合同中约定的情形且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对投资者进行赔偿,转而追究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二)保险公司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

    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审计,发表真实的审计意见。当发生审计诉讼时,保险公司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负责,之后,保险公司向事务所追偿其所承担的损失。

    (三)会计师事务所按多保险公司委托,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并由保险公司支付审计费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审计进行协助与配合。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师摆脱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上的依赖性,也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可能给予的压力,可以较好地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

    三、保险公司委托的优势与缺陷分析

    (一)保险公司委托克服了其他委托模式的缺陷

    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其自身的优势:

    1.改变现行的委托关系,切实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

    现行审计制度下,无论是直接由董事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由独立董事主导的审计委员会聘请,甚至是由股东大会聘请,最终的决定权可能都落到公司管理层手中。而在财务报告编制主体--公司管理层的利诱和压迫下,审计师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公司。而即使审计的委托权掌握在审计委员会的手中,审计师与委托人之间仍然存在着经济利益关系,正如莫茨和夏拉夫[4]所言,如果把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在经济上的联系与他们之间存在的保密关系放在一起,在第三者看来很难感到审计人员所主张的独立性真实的存在。委托人与审计师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审计独立性的天然障碍"。被审计单位手中的"货币选票"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根源[5].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审计师则有"拿人钱财,挖人墙脚"之嫌,要改变这种审计收费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必须改革现存的审计委托模式。

    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聘用审计师并支付审计费用的决策权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转移到保险公司手中,也即将"货币选票"易手,切断了公司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委托关系,彻底隔离影响审计师独立性的"毒源",解决了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

    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力求充分发现和揭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风险,杜绝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的发生。保险公司的利益与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趋于一致。由利益相容的保险公司来代表上市公司股东行使对财务报表的监督职责,有利于解决股权分散所带来的监督缺位问题,改变目前审计师利益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相矛盾的现状,消除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关联,切实增强审计的独立性。[6]

    2.运用市场机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针对审计失职和财务舞弊的综合解决方案。针对以往的会计造假和审计失败案件,人们总是想办法严格法制,加强监管的效力和处罚的力度,或者是依靠道德的力量感化那些可能作奸犯科之徒。然而,立法和行政监管的成本非常巨大,它会在现有的市场交易成本之上进一步增加新的司法和行政成本;而且不能保证监管的方向和力度正是市场所需要的。至于诚信和道德的建立,即使职业良心足以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社会道德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与这些应对措施不同的是,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投保与否、保险费率的决定、审计师的选择和费用、损失的赔付等均为市场行为,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市场机制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因为,财务报表保险的保险责任和保险费率形成是由市场决定的,保险公司依据对投保公司的财务报表风险的评估,分别确定不同的保额和保险费率,并在市场上予以披露,这些信息就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风险的一个衡量指标,可以产生很大的股价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7].所以财务报表保险能够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赋予公司管理层自觉改善财务报表质量的内在动机,有益于证券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

    3.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退出成本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事务所与保险公司之间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事务所承担主要责任,保险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首先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额,之后保险公司追究事务所的主要责任,从而加大事务所违规退出成本,迫使审计人员遵守审计的职业道德,出具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二)由保险公司来委托是一种全新的委托模式

    它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审计委托关系,彻底摆脱了审计师既想"食君之禄"又要"独善其身"的尴尬局面,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和对原有审计理念的挑战。但是保险公司的介入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1.逆向选择问题

    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签约双方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决定了契约总是不完备的;签约双方无法观察、证实或预见一切,无法用清晰的语言签订所有契约条款。所以,几乎在所有契约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

    就如在旧车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卖方往往比买方更清楚车子的质量,假如买方无法通过其它办法检查旧车的质量,那么市场上就只剩下了次车,这就形成了"柠檬市场"。在财务报表保险中,由于保险公司事先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而投保人自己知道风险程度,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通常按平均风险程度确定的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水平,从而高风险的客户可能把低风险的客户赶出保险市场(正如"劣币驱逐良币"一样)。这样市场不但会变得无效率,甚至最终会导致市场关闭。

    2.道德风险问题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在保险业务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自行车保险。在我国,自行车是大多数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人多车多,丢车的现象也多,尤其是一些新的名牌车子。为了防止自行车被盗,车主会想尽办法进行保护,比如,加多道锁,每天背回家等。假如保险公司开办了自行车的保险业务,一旦自行车被盗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赔偿,那么买了保险的车主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精心保管自己的车子。车主会因丢车风险已经转嫁到保险公司,就不再去用心保管自己的自行车了;而保险公司又不可能监督每一个买保险的人是否用心保管自己的自行车,其结果是:投保的自行车肯定比没投保的自行车丢失的可能性更大。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实际支付的赔偿费就增加了,甚至超过其所收的保费,保险公司不但不能赚钱还要赔钱,于是自行车的保险业务被迫停止。

篇4

[关键词] 审计风险 民事赔偿 保障制度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决定了它是一个容易遭受法律诉讼的行业,那些蒙受损失的受害人总想通过注册会计师尽可能使损失得以补偿。因此,法律诉讼一直是困扰着西方国家会计职业界的一大难题,会计师行业每年不得不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支付巨额的赔偿金、购买高昂的保险费。在我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要使民事赔偿机制达到预定的目标,还必须要有相应的现实机制作保证,其中最基本的保证是虚假行为陈述人必须有相应的财产用于赔偿。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采用有限责任制,许多已经发生的给投资者造成巨额损失的虚假陈述案件,尽管经法院审判应予以赔偿,但可能会发生无财产可赔或获得的赔偿还抵不上诉讼费用的尴尬境地。要避免这种局面,相关责任主体必须建立相应的民事赔偿保障制度,这不但能使会计师事务所避免因巨额的民事赔偿可能给正常业务经营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破产威胁,还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尽最大可能避免审计报告虚假陈述的发生。

一、提高审计收费标准

当前的审计收费标准大致有三种:一是估计审计公费=估计审计时间×会计公司的每日费用率或每小时费用率;二是以客户的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确定,如万达・A・华莱士总结出审计公费的定量变动区间是:销售额的0.033%~0.0995%;三是按商议的固定数额。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收费按照《价格法》和《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这些标准都未考虑现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高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以较低的收费水平承担高额的民事责任赔偿显然不符合收益与风险均衡的原则,因此,应该改变目前的审计收费标准,制定与承担审计风险相适应的审计收费标准。参照国际“四大”会计公司的做法,我们可以在审计费用公式中加入一个“风险因子”,它由客户所处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客户近三年的财务与经营状况评估值、客户管理层的信用水平决定,以建立与审计风险相适应的审计收费标准,从而适当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公费收入。

二、职业风险基金的建立与完善

国际“四大”会计公司每年提取的风险基金占当年收入的30%之多,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八条也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财政部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第十五款规定:职业风险基金按业务收入的10%计提,作为因不可避免的工作失误而依法进行赔偿的准备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职业风险基金的提取及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一些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以合伙人已经以其个人全部资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拒绝再提职业风险基金。第二,职业风险基金的提取比例及提取额度。事务所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的比例为其业务收入的10%,改制前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可以在税前列支,改制后必须进行纳税调整,交纳的33%的所得税如果冲减职业风险基金,实际提取比例为6.7%,,如果以利润交纳,则提取比例高达13.3%,现有制度对此没有规定,这就存在着职业风险基金因纳税调整而引发的提取比例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实务中对职业风险基金是否设立一个最高限额也存在争议。第三,对职业风险基金的日常管理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各地和各事务所自行其事,有的纳入当地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有的上交地方注协代为管理;有的用于购买职业保险;有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甚至用于日常办公费用。第四,对发生合并或改制终止清算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是即期清算还是继续保留几年,待诉讼有效期过后再处置,也存在着分歧。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职业风险基金进行修正与完善。第一,明确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范围,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无论采用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均应提取并设立职业风险基金,第二,其提取比例的确定,可考虑与现行税法保持一致,将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改为在税后利润中提取;职业风险基金的总体规模可根据事务所的规模、人数、业务收入、经营风险和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一个规模,这个限额应主要与业务收入挂钩,即达到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后可以停止计提。第三,关于职业风险基金的管理,由于职业风险基金由税后利润提取,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原则上应由事务所自行管理,或上交地方注协代为管理,专款专用,账实相符,各级地方注协和证监会应加强对该项基金的监管,定期检查、监督。第四,对发生合并或改制清算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提取的职业风险基金,应继续保留几年,待诉讼有效期过后再处置。

三、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办理职业责任保险相对于巨额的赔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办理责任保险才是提高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的有效途径。由于企业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尤其是现代审计的特点是以抽样审计为主的制度基础审计,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故意隐瞒,注册会计师是很难发现所有错弊的,审计风险永远存在,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报,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诉讼。在国外,注册会计师行业一般都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购买职业责任保险,而且保险支出占业务收入比重越来越大。国际“五大”(现为四大)每年购买保险的金额占到其营业收入的8%,约有几亿美元。 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已成为提高事务所防范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是在1999年后推出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二十八条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虽然我国法律对对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采纳的是强制性投保方式,但由于存在以下问题,多数地方推行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并不理想。第一,我国缺乏有效的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多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报告一般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少数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有限,所以对投保要求的执行一直不力,除深圳外,(目前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覆盖率已达到80%),多数地方参保的事务所仅占少数。这一情况随着2001年8月份银广厦等一系列案件的发生才有所改变。第二,注册会计师承保对象的特殊性阻碍了该险种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险的承保对象为被保险人“过失行为”造成的经济赔偿,对于被保险人故意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负责赔偿,但如果出险,也会在“非故意的过失”还是“故意的欺诈”的界定问题上出现分歧,最终难免还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就为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险的实际操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险种的发展。第三,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选择有限责任制,抑制了投保责任险的热情。我国目前4400余家会计师事务所中,选择有限责任制这一组织形式的比例超过了80%,事务所往往以极小的资本额承接着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审计、验资业务,从而也承担了极大的潜在赔偿风险。但由于有限责任的规定,赔偿的最高限额以事务所的净资产为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事务所投保责任险的热情。

随着蓝田股份案中会计师事务所连带责任的判决,真正意义上的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将会不断出现,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职业责任险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第一,根据国情,建立完善的注册会计师职业机构组织体系。目前大部分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而西方国家大多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合伙制,为了使收益与责任相匹配,可在对执行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准入条件上进行适当干预,增加必须采取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这一条;对采用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真正做到自我防范风险。第二,保险公司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责任保险费率。对于保费的确定,应当兼顾事务所的规模(包括从业人员和客户数、营业收入)、质量控制、不良记录(如曾经因为出具虚假报告被处罚)、客户所处的行业等因素,实行差别费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而且可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提高执业质量,降低诉讼风险。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注册会计师保险费率的确定仅考虑事务所的规模(业务收入)。第三,保险公司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客户的跟踪,尤其是做好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调查和对客户质量控制的评价,做好客户资料管理,以控制风险,,并根据保险对象的风险状况相应调整费率,在发生诉讼时,积极参与到诉讼程序中。第四,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具有丰富的责任保险经验且有良好信誉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开展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业务,从而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制度的发展。

四、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赔偿基金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扩大及成熟,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民事赔偿风险日益加大,事务所可能因涉及巨额民事赔偿而随时面临破产的危险,以银广厦为例,银广厦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损失约60亿元左右,任何一家事务所哪怕是承担比例责任也很难独自承担如此巨大的赔偿,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事务所的赔偿压力,但一旦面临巨额赔偿,就显得势单力薄。因此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民事诉讼浪潮,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未雨绸缪,整合全行业力量,组建共同赔偿基金,实施联合赔偿计划,具体设想如下:第一,组织模式。共同赔偿基金的组织模式可以有两种:一是独立模式,即成立独立的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公司,由其负责共同赔偿基金的日常运作;二是附属模式,即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共同赔偿基金,并负责基金的日常运作。由于我国一直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因此采用行业自律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第二,共同赔偿基金的筹集。共同赔偿基金由各事务所自行负担,由管理委员会根据事务所的实际情况确定交纳标准,各事务所交纳的赔偿基金可从职业风险基金中支付。第三,赔偿范围和赔偿限额。该项基金的设立实际上是为事务所未来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购买了另一笔保险,只是这种保险是管理机构规定的强制性保险。共同赔偿基金涉及的赔偿范围包括:一是赔偿对象仅指属于赔偿基金的会员单位;二是只对国家设立的证券市场上发生的投资损失提供赔偿;三是必须经法院判定、仲裁机构裁定或当事人和解协议规定应由事务所承担的赔偿损失;四是必须是事务所非故意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证券损失。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高智能、高风险的行业,为了防范执业风险,并给社会公众以信赖感,事务所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保护注册会计师因过失引起的民事纠纷而陷入债务陷阱,既加强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生存能力,又能使受害者获得民事赔偿有了保障,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郭晓梅荣耀武:《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4]蒋尧明:《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审计研究》,2005(3)

[5]李明辉:《论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6]姚欢:《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赔偿》[J].《特区经济》,2006(1)

篇5

特别是在综合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和国际化竞争的背景下,IT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将逐步渗透到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成为提升保险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保险企业科学发展、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

行业发展的需求

据IDC的相关统计及预测信息显示,2007年,中国保险业IT投资规模为38.46亿元人民币。2008年中国保险业IT投资规模将达到44.37亿元人民币。受奥运经济和保险业投资周期的影响,保险~Jk2007年IT规模增长率明显高于2005年和2008年。随着奥运的结束、保险业大规模投资的结束以及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保险业IT投资规模将保持在14%左右的增长率。

2007年中国保险业IT服务总花费为8.58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IT规划和实施的花费占IT服务总花费的比重最大,达到了5.19亿元人民币;用于IT支持的花费为1.86亿元人民币;用于运行管理的花费为0.74亿元人民币;用于相关培训的花费为0.78亿元人民币。2007年中国保险业软件总花费为5.58亿元人民币。IDC预计,到2009年,系统架构软件的支出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达到42.3%,而应用软件、应用开发和部署软件支出的比重将持续下降,分别为37.7%和20.0%。

IDC研究指出,2007年中国保险业硬件(包括IT硬件和网络硬件)支出为24.3亿元人民币。其中,购买PC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外设及其他IT硬件设备的支出,分别占硬件总体支出的52.5%、8.8%、3.3%、18.0%、和17.4%。IDC预计,到2009年,中国保险行业硬件总支出将达到28.8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购买PC机和网络设备方面花费的占比将分别提高到53.1%和18.8%,购买服务器和外设及其他IT硬件设备的花费占比将分别下降到8.3%和16.7%,对存储设备的投资将提高到3.1%。

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的IT投资分别为24.77亿元人民币和13.69亿元人民币,占整个保险业IT投资的64.4%和35.6%。IDC预计,到2009年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的IT投资将分别达到30.76亿元人民币和20.18亿元人民币,占比将分别为60.4%和39.6%。

《IDC服务器年度数据跟踪与预测》(2008年9月)指出,在购买服务器的花费方面,不同类型服务器所占的花费比例将有所变化,x86服务器的比例将持续提升。2007年购买x86服务器和Non-x86服务器的花费的比例为46.4%比53.6%,而到2009年,这一比例将为48.1%比51.9%。2009年,中国保险业购买服务器花费2.39亿元人民币,购买Non-x85服务器花费1.24亿元人民币。

中国保险业一直面临着信息化投资比例普遍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无奈现实。从以上2007年的数字为例,当年全国保险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而全国保费收入为7035.8亿元人民币,IT投资所占的比例不过0.6%,所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国家政策的要求

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的破产让越来越多的保险企业感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威力。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以及全球保险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破坏力越来越强。保险企业防范风险的责任比以往更重,任务更加艰巨。

在内控管理方面,保监会以及相关监管机构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内控规范:2008年6月底,保监会联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它的出台和实施有助于保险企业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2008年9月,保监会还了《关于向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报告报送制度的相关要求,加强对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

篇6

德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全能银行在德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全能银行是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在内的全套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银行。与之对应的专业银行数量则比较少,一般只提供专项服务,如抵押按揭银行、基建信贷联合会以及重建信贷银行等。

德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基础是1961年通过、2002年重新修订的《银行法》。《银行法》确定由联邦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负责对银行和投资公司的监管。金融服务监管局主要承担银行监管、保险监管、有价证券监管及资产管理等工作。金融服务监管局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是对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的中心。虽然在法律上它受联邦财政部的控制,但在功能和组织上具有独立性。它的资金完全来源于被监督机构交纳的费用,因而增强了其独立性。

在监管功能方面,联邦银行主要是对银行进行日常监督,尤其包括评估金融报告和审计报告以及开展现场检查与评定。而金融服务监管局主要是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对银行机构在执行法令和法规等方面进行监管和查处。

金融服务监管局在金融规则的实施和监督上也与联邦银行密切合作,而联邦银行也注意配合金融服务监管局或者联邦财政部颁布的方针。通常,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监管建立在联邦银行的审计结果和鉴定的基础上,但保留必要时在特定案例中直接进行现场审计的权力。相互合作使德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和联邦银行的现有资源和各自专长在监管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篇7

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周期的。在新的人才没有养成之前,现有的人才是有限的。而需要人才的机构增长很快,不需要周期。因此,就会出现机构数量与人才供给的矛盾。据估计,保险公司的人才需与求之比是4比1。

过去,保险企业有从海外选任CEO的惯例。可是海外人才对中国市场、本土资源、管理方式的了解,总是隔着一层障碍,甚至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关键是,海外人才任CEO的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而本土CEO能够带来的是,竞争对手的信息、政府关系、团队、客户和订单。因此,从其他保险公司“挖人”,一举多得。其“性价比”显然要高得多。

对于那些想成为CEO的保险公司高管们,是在自己的企业等待晋升,还是去其他保险公司一步到位?

想要在自己的企业晋升为CEO,这个成本有多大?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你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和投资者及董事会的沟通、杰出的业绩、背景,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3年还是5年?最关键的因素,还得看运气是否光顾。一所大学需要你苦读3年,并告诉你有可能拿到博士学位,而另一所大学许诺你明天就授予你博士称号,并附带赠予安家费50万元。你会做何选择?答案是唯一的。

跳槽带来的危害首先是人才流失的保险公司。高管人才一走,市场、客户、团队、核心机密都跟着走了,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另外,跳槽的人走了,没有挑槽的人还等待着跳槽的机会。骨干们心神不定,企业业绩受到大幅度的影响。其次,是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矛盾加大。双方或者对簿公堂,或者恶性竞争,甚至造成打斗等社会事件。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保险公司之间相互效尤,造成市场的混乱,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

保户也随之受到影响。今天业务经理千言万语来劝说我购买甲公司的保险产品。明天,他又来人告诉我买乙保险公司的产品更好。这给客户增加了麻烦,严重的会产生经济损失。

《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对于准CEO跳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高管的任职标准更加严格,二是将原来的保险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批制和报告制统一为核准制。三是要求对离任高管进行审计,四是对频繁跳槽的高管进行调查,要求其提供书面材料。

保监会作为监管行业部门来说,既不能对保险高管频繁跳槽无动于衷,也不能过深地介入保险公司的高管任留。因此,《规定》里既要提要求,但也没有一刀切。对于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流动不设限制,对于极不正常的恶性跳槽又必须要过问。

准CEO如果想跳槽到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担任CEO,首先要符合《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的规定,比如学历、工作经历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也可以“以退为进”,即到新公司后先任COO,主持工作,待符合条件后再向保监会申报成为CEO;其二,就是审慎处理与“老东家”的关系。过去,高管跳槽之后,与原来的保险公司不发生关系。现在,“老东家”可以根据离任审计报告的内容,对跳槽者进行处罚;第三,如果遇到保监会的限制,准CEO和保险公司可以在向保监会出示书面说明做文章。因为说明得有道理,保监会就会批准。说明强词夺理,保监会就会否决。相信,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在这方面做文章。跳槽表面理由是很充分的,比如职位、收入、个人成长空间。但也要向保监会说明,跳槽后会做好新旧衔接,稳定市场秩序。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堵、一个是留。堵,就是在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筑墙。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建立竞业违约金。让跳槽者支付较高的费用。这在航空、软件行业都有先例。留,就是给高管人员戴上“金手铐”。通过股票,期权期股的方式,让想跳槽的人不想损失到手的利益,让那些挖人的公司大幅提高成本。

篇8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释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突出“风险”二字,要求内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要以降低风险为导向,在审计项目计划制定阶段对被审计机构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在审计项目实施阶段,以降低风险为导向实施各类审计程序,对企业各类业务和控制实施独立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重大风险和内控缺陷提出审计建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相伴相生,它以风险管理为基本理念,既是基于降低审计风险,又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是企业总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而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风险导向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估与改善风险,不仅关注风险管理,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图通过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来提高组织整体的效率和效果。

(2)风险导向审计的视野较为宽阔,从被审计机构经营风险分析入手,全面剖析被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经营环境和诚信程度等,审计范围、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扩展。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重心前移,把审计起点设为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心工作,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经营环境。

(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更高的审计技术,引入风险管理工具和最先进的审计技术,并要求在审计程序和方法上与特定审计环境相适应,针对不同的风险领域和业务环节以及特定的审计目标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二)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系

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错综复杂,任何偏离预期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而企业风险管理,正是根据决策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结合风险承受度及风险预警能力,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方法。那么,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如何呢?这就需要专业的监督、评价与改进。现代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承担了这一职责,其实质就是在企业风险管理基础之上的再监督,其目的是强化并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可以说,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和发现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促其有效整改,进一步促进风险管理的规范和发展;反之,风险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和风险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也推动着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手段的提升与发展。根据英国与爱尔兰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立场公告(PositionStatement),在风险管理水平的较低级别,如未采取任何正式风险管理方法的风险暴露阶段,内部审计只能以协助采用风险管理方法为目标,并在审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融合的较高阶段,内部审计完全可以将风险管理过程作为审计对象,在管理层对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可见,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应该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

二、实证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审计中的应用

(一)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风险特点与分析

1.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对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进行内部审计,首先就是要确定其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逐一进行评价与分析。从保险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看,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及信用风险等;从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内部环境来看,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资产风险、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

2.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风险的具体评估在分析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后,还应对其业务运行与管理过程的潜在控制点和风险点进行识别与分析,并考虑风险的重大性和可能性。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的最重要、最具有投资业务典型性的重要风险领域及其主要风险因素。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分析判断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发生的条件、对实现工作目标的影响程度等,以综合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价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法如可对风险程度进行1、2、3之类的评分,定性方法一般指文字描述。

(二)以风险为导向实施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审计的关键点

近年来,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关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及保险投资业务的具体操作要求进行了规范。这标志着保险企业进入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阶段,保险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外部合规监管部门的要求以及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下,搭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投资风险控制制度、业务管理规则等,逐步形成了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控制防线与事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内部审计也具备了充分发挥第三道防线作用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以风险为导向对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施内部审计重点应关注以下内容:

1.以风险为导向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项目和审计范围。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围绕保险投资发展战略,结合监管要点,重点关注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关注的流程和控制点,并对保险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初步识别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证券投资业务审计规划和计划。

2.以风险为导向编制审计方案,明确审计方向和审计内容。在制定证券投资审计方案时,应对保险公司证券投资的相关风险要素进行全面系统评估,了解证券投资的业务流程及其内外部环境,评估各流程、各环节风险点,据此确定重点审计内容。

3.以风险为导向执行审计程序。在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将风险导向理念渗透于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增强风险审计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和方法融入到审计实施全过程中。在审计方案的引领下,审计人员可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风险较大或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证券投资领域,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以风险识别为基础,通过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等方法,发现证券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便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既定范围内。

4.以风险为导向编制审计报告。应对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和分析,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三、审计实务探讨: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内部审计实施要点

根据保险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重要风险领域及其风险特征,与前文第三部分风险分析所列五大内容相对应,内部审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财务会计控制目标与审计重点

1.是否建立并实施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及时、准确、完整编制财务报表,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对外披露的准确性。

2.是否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预算控制制度,明确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控制费用支出,确保预算的执行。

3.是否妥善保管公司各类资产,及时登记,定期盘点,及时对帐,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是否对资金运用专户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专户的设立符合资产委托方的要求,及时掌握资金头寸的变化,资金划拨是否符合专户资金运用的要求和具体投资业务的要求。

(二)投资决策控制目标与审计重点

1.是否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组织架构,制定透明、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投资决策流程是否包括研究、论证、决策、实施和报告等内容。

2.是否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投资决策授权制度,对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和逐级问责。

3.投资决策是否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范围、投资限制等要求。公司投资决策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及书面记录,有关责任人是否在记录上签字,重要投资决策是否有详细的研究报告;投资品种的选择标准是否合理并定期评估调整。

4.是否兼顾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5.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保证投资的安全性与投资渠道、投资比例的合法合规性。

(三)投资操作控制目标与审计重点

1.是否建立独立的交易部门和规范的投资操作流程。所有投资指令是否都经交易部门审核,确认其合法合规后予以执行。

2.是否对业务经办人员建立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谈判、询价应与交易执行相分离,密切监控交易过程中的谈判、询价和签订等关键环节。

3.是否建立交易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反馈系统,严格控制投资过程中各种交易风险,确保投资交易的顺利进行。

4.是否建立并有效执行严格的公平交易制度,确保不同性质或来源的保险资金的利益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5.是否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制度,每日的交易记录应及时核对并存档。

6.场内投资(股票、基金、债券)是否实现投资与交易职能相互分离,是否建立并实行集中交易制度,是否建立对日常投资比例的监控机制,保证投资比例符合相关监管部门和公司的规定。

篇9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一、引言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不仅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而且其经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对资本市场也影响巨大,因此政府对其监管较一般行业更为严格,管理部门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尤为关注,在内控信息披露方面提出高于一般上市公司的特殊要求。

对于保险业来说,内控信息披露不仅可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可以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要求,最早源于证监会2000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3号保险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了说明,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控评价报告。这之后不同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针对企业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要求,最重要的是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该体系于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施行。经过这些年的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制度的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我们好好的总结与剖析。金融保险行业的内控建设及内控信息披露往往走在前列,中国平安作为在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中最早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具有代表意义。文章选择其进行个案剖析,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为更广泛地实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制度梳理

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较多,这些规定有些是不同的部门颁布的,有些是同一个部门颁布的对旧有规定的补充解释;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既适用于这个部门颁布的规定,又适用于那个部门颁布的规定。而不同部分颁布的规范,对同一个问题的要求往往又不统一。因此要分析企业对具体内控规范的执行情况,必须对相关制度做梳理,表1即作者对保险公司需要遵循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整理。

通过上述制度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披露主要来自于年报中的以下部分内容:(一)年报中监事会就内控发表独立意见;(二)2006年年报中“重要事项”部分对公司内控建立健全情况的说明;(三)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章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情况”部分;(四)内控自我评估(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及审核(审计)报告,该报告最初做为年报的附件一起报送披露,2011年起上交所要求单独披露。

三、中国平安历年内控信息披露情况

中国平安是我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2004年在香港上市,2007年回归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从2006年起披露A股年报,因此文章选取其2006年至2011年披露的年度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分析。

1.从2006年年报起,监事会就内控发表独立意见。中国平安每年的表述基本一样:公司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2006年,在年报“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及制度建设情况,主要内容有:公司对内控建设的基本评价;公司在合规管理、稽核监察、制度建设三方面的工作情况。

3.从2007年年报起,在“公司治理”部分新增“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情况”内容。2007年该部分内容与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中的前言部分表述一样,说明公司当年内控架构改革取得的成效;2008年、2009年该部分内容丰满起来,两年的内容、结构基本一致,层次清楚地说明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内控责任主体及内控组织架构及其变革、当年公司内控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内控自我评价结论;2010年与2011年该部分内容、结构两年基本一致,主要说明了公司内控的基本体系、当年内控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内控自我评价结论。

4.内控报告及审核报告。

从2007年起,作为年报的附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核报告;2010年,“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更名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从此后以单独报告的形式披露;2011年,“内控审核报告”更名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中国平安是最早内控报告的保险公司,其五年的内控报告在内容形式上有较大变化。2007年报告的内容,基本遵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主要为四部分:(一)公司内控基本情况;(二)内控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及对2007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三)内控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及其处理情况;(四)完善内控制度的措施及2008年内控工作计划。2008年报告的内容,基本遵照《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的要求,主要为五部分:(一)公司内控基本情况;(二)本年度内控检查监督完成情况及评价;(三)本年度完善内控的措施(四)目前内控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五)下年度改进内控的计划。这两年的内控评估报告,均详细地披露了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情况、公司内控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因此内容冗长,算上附件达到二、三十页的长度。从2009年起,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内容大大简化,不再对内控的五要素进行详细披露,不再公布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也没有披露非重大缺陷;2010年与2011年的报告内控与格式,基本遵照《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问题解答》中的参考格式。但其2011年的内控报告并没有遵照上交所的要求提供公司内控相关情况的附件。表2是对中国平安历年内控报告具体内容的比较。

归纳表2,中国平安内控报告披露项目具体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内控责任主体。2007年未披露内控责任主体;2008与2009年责任主体认定为“董事会及管理层”;2010年起调整为“董事会。”内部控制由谁负责,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实效。内控责任主体,在美国是公司高级管理层,在英国则是董事会。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的后的配套指引,都没有明确说明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财政部与证监会对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有96%的公司认定责任主体为董事会,1%认定为董事会及管理层,而还有3%未明确。这个数据说明,在我国认为董事会是内控责任主体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度亟需对其作出统一规定。

(2)内控目标。2007年内控报告没有明确说明企业的内控目标;2008年与2009年内控报告披露的内控目标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维护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确定的内部控制五目标;2010年起调整为以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目标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目标,表述为“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这种变化实际体现的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范围之争:是针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报告还是完整的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当于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概念的子集。在美国,内部控制评价和报告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英国,董事会则需要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我国不同的部门对此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财政部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中,将其定位为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而证监会在《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问题解答》中,将其定位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这种制度的不统一使得企业可以选择性的执行规范,导致信息纵向、横向都会缺乏可比性。

(3)内控缺陷的披露。内控缺陷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内控缺陷具体内容、对企业的影响及其整改措施。公司没有披露过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2007年与2008年的内控报告均披露四条具体的内控缺陷,并提出完善内控的措施;从2009年起,公司没有披露过具体缺陷内容,2009年表述为“未发现公司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尚未整改的重大缺陷”,2010年表述为“我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关注到的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均为控制类一般缺陷”,2011年的表述基本同2010年。公司2009年对内控缺陷的披露是一种消极的表述,而随后两年也并没有自愿披露内控一般缺陷的内容,内控缺陷相关信息是中国平安信息披露中最弱的部分,虽然这部分内容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

(4)内控评价结果的表述。2007年的内控报告并没有对公司内控的有效性明确发表意见;2008年与2009年的表述基本一样,“自本年度1月1日起至本报告期末止,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的、执行是有效的。”2010年起内控评价结果的表述发生变化:“董事会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在12月31(基准日)有效。”这里涉及的是两个变化,一是随着内控评价内容范围由全面的内部控制缩小为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其评价结论自然调整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二是内控评价时间范围的变化,由针对某一时期的内部控制调整为针对某一时点的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这个时间范围,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2010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

四、研究结论

(一)披露的内控信息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平安不断发展完善的内控建设工作

一方面,体现在其内控组织架构的改革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仔细阅读分析中国平安历年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看出公司的内控组织架构在不断改革优化,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理解在逐年提升,风险管理理念逐渐建立。2007年公司开始内控架构改革,设立内部控制管理中心,作为集团统一的内控管理机构。同时改革稽核监察架构,建立稽核垂直管理体制。当年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提到四方面的内控重大风险,其中一点就是:“公司现有内控制度、流程的制定,均以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为基础,未充分考虑制度、流程的设计及其实施的效率。内控体系建设应在合规的前提下提倡提高经营效率、促效益、促发展”。可见合规管理是公司当时主要内控目标。2008公司新设风险管理部,实现对风险的事中管控,着手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法律、稽核监察及业务单位的风险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管理理念显现。2009年公司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推进机构风险评级和管理层评价工作,建设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2010年公司审计委员会更名为“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整合升级内控体系,提出“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平台系统为抓手”的思路,强化事前风险管控,搭建集团层面全面检视评估、并表量化管理的风险报告体系,推进风险导向稽核管理,强化了企业的风险管控。2011年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改名为“风险监控委员会”,公司建立起覆盖各专业公司及业务线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稽核工作的重点转向对风险控制有效性及风险管控效果的评估。中国平安的风险管理理念更加明确与突出,体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逐渐融合。

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内控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2007年的内控报告在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部分提到,企业要建立全面自我评估机制,可以看作是其内控评价工作的开端;2008年的内控报告披露,公司推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遵循项目,确定了内控范围,制定了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但尚未确定内控自评工作具体流程、使用的评估模型及穿行测试方法,内控自我评估体系待进一步完善;2009年的年报披露,公司确立了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流程、方法和模板,形成流程图、控制矩阵、自评手册等;2010年的年报披露,公司构建了内控评价系统平台,确立基本的内控评价日常化运作机制,即合规部门推动业务部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内控风险评估,稽核监察部门进行内控独立评价,外部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状况进行审计。这些披露的信息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平安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二)公司较好地执行了相关内控信息披露制度,但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对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总体上来看,中国平安从2006年披露A股年报起,能够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制度执行较好。2007年4月保监会《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要求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但只是报送保监会;2007年12月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2007修订稿)》,鼓励央企控股的、金融类等上市公司披露经审计机构核实评价的内控报告;2008年上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金融类公司披露内控报告,鼓励其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于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内控报告与内控审核报告是内控信息披露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平安于2007年按照上交所内控指引的内容开始自愿披露,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平安在制度执行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制度执行不到位。2011年上交所规定:“公司应以附件的形式披露格式指引规定以外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等(评价小组的组成,评价所采用的程序和所花费的时间,借助中介机构或外部专家的情况,工作底稿的编制,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证据的方法,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认定的标准等)”,但平安并没有附件随同内控报告披露,使得其2011年的内控报告信息含量严重不足。二是选择性执行制度。从表2-1可以看出,有关内控信息披露的制度频出,而且政出多门,不门监管部门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与操作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给予了公司选择执行成本较低、对公司有利的制度的可能。如2010年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是从行业的层面对企业内控基本规范的细化,准则要求保险公司根据监管部门的评价标准,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确定评价等级。保监会对企业内控评价的量化要求,难度与成本都较内控评价指引高,公司2010年的内控报告选择性地执行企业内控评价指引,而并没有执行更具体行业特点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当年只有中国太保是按保监会的要求披露内控报告的。又如2011年度内控报告,证监会与财政部有不同的要求,财政部要求提供的内控信息含量更为全面,更为投资者关注,但企业当年选择执行的是证监会的规定。

(三)内控信息质量尚待提升

1.有用信息不足。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程度。从中国平安五年披露的内控报告来看,评估报告形式上是越来越规范了,但有用信息却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减少,信息使用者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披露或披露较少,比如企业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该标准是内控评价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对于确定内控缺陷,进而对内控缺陷进行整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1年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公司中只有32家公司详细描述了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度层面上,管理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处罚,促使企业提升信息质量。

2.信息披露不全面,披露的基本上是正面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内控缺陷,既没披露公司具体的认定标准,从2009年起也不再详细披露公司存在非重大内控缺陷及改进措施等。再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要求公司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上一年度发生的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及其处理结果,但并没有一家公司披露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违规行为。

3.信息冗余,无用信息过多。如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部分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的披露,表述空泛,类似工作总结,重点不突出,无用信息过多,可读性较差,妨碍了有效信息的传递。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基于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内控审计报告的分析[R].2012.

[2]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3]胡燕,晓芳.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6).

[4]方红星,孙翯.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其市场反应——基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篇10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报酬支付;审计质量

一、审计人员的公务员化定义

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息息相关,如何提高审计独立性的讨论从未断绝,如果审计工作人员失去了独立性,与被审计单位变成了利益共同体,那么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便不会保持客观的态度,一旦带上了感彩,那么审计人员做出的决定便不是那么的公正,如果连公正都不能保证,那么审计工作的质量又何来保证。众所周知,无数审计失败的案例往往都是和审计独立性缺失有关。失去了审计的独立性便失去了审计的灵魂。所以,审计独立性在审计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地位致使关于审计独立性话题的探讨从未断绝,但是现在的审计工作的报酬都是由被审计公司支付,这使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独立性受到损害,使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怀疑。

于是审计工作的报酬支付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美国纽约大学的罗恩教授率先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即由上市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割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依赖,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还有的学者则认为由证券交易所介入的第四方来监督审计报酬的支付也能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我认为审计人员的公务员化也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在此提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审计人员的公务员化,就是如同注册会计师般,由相关机构(审计署或财政部)在国家审计署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一个审计公务员部门,通过专业的审计考试和相关评估后,将要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录为公务员,然后对注册的审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任命等,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报酬由国家以工资的方式发放,这样就割断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的依附关系,以此来提高审计独立性。

二、审计人员公务员化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只有中国审计署才吸纳审计公务员,这些审计工作者只从事国家审计,对于社会的审计甚少插足,只是起一个监督的作用,对全国的审计工作起一个管理的作用。从事公司审计的仍然是社会上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们,他们并不是公务员,审计费用仍是由委托人所出,即被审计的公司所出,也就是说被审计的单位其实是会计事务所的衣食父母,这当然降低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甚至出现了会计事务所之间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而迎合被审计单位的现象,预审也成为了社会审计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即在正式审计之前还要先告诉被审计单位哪些地方要先改进的,这理所当然地减低了正式审计报告中真实性,阻碍了公司审计的发展。

而如果审计人员公务员化,即审计人员的工资不是由被审计单位支付,而是由财政部统一发放,就割断了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的依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报告的可信性就大大地提高了。所以审计人员公务员化是很有必要的。

三、审计人员公务员化的可行性

这一制度虽然说是闻所未闻的,也是个人想法,但我认为也并不是空想,还是有其可行性的。

(1)首先从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来看,审计工作人员是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公务员的。大家都知道公务员是国家工作人员,既然够得上国家级别,当然必须有出众的品格和技能。而能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从品格上必然是正直高尚的,各种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更是要十分充才能够有资格去从事审计工作的。

所以如果将立志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经过一定的考评后收纳为公务员从能力胜任方面考虑还是十分可行的。

(2)从制度上看,由于已经有了中国审计署这一专门管理国家审计的部门,所以也不需要专门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完全从头开始进行制度设计。只需要在中国审计署的指导下进行制度改革就可以了。

当然,国家审计署是国务院28个组成部门之一,是国务院总理领导的,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作为审计署的行政首长,是国务院组成人员。所以也不能够让国家审计署直接去管理从事社会审计的工作人员,否则国家对经济的干涉力度不知不觉中就加大了,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可以让国家审计署作为一个监督部门,从事社会审计的这部分人员的管理还是要交给财政部去具体实行。当然,财政部虽然也属于政府部门,但是政治性并没有国务院强。

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必须包括审计公务员的录用,审计公务员平时的管理都必须考虑周全。所以从制度的实行这一方面来看,审计工作人员公务员化也是有可行性的。

(3)接下来的就是经费问题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费问题的处理是最关键的。要增加这么多的公务员,经费的增加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这笔额外的养活审计公务员的费用是不必由国家来出的,我的设想是,被审计的单位应该每年向管理审计公务员的部门上交一笔钱作为审计支出,当然审计费用的标准应该由相关部门根据每个公司的规模等具体情况来作出规定。费用可以在每年的年末收取,以防止公司破产清算要返还费用。

管理审计公务员的部门收到费用后再作为工资发给审计公务员们,这样,养活审计公务员的经费问题就解决了。在解决掉审计公务员们的支出问题外,也不会增加国家的额外负担,费用仍然由被审计单位出,但是由于国家这只手的隔离,审计公务员的工资的发放还是由国家来分配支付的。

由于被审计单位是必须要支付审计费用的,所以他们也不会拒绝向国家支付这笔经费的,何况国家的指令是强制性的。所以,从经费问题这一角度看,审计工作人员公务员化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四、审计人员公务员化的益处

从上面的可行性分析上,我们可以看出审计工作人员公务员化就让审计人员的报酬由国家以工资的形式发放,虽然实际来源并未改变,但被审计单位已经不是审计工作人员报酬的直接支付者,不再是审计师们的衣食父母。如此一来,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根本没有依赖了,而是以一个真正的审计者的角度去从事审计工作,这大大地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能更好地起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作用。

五、审计人员公务员化局限性

当然,不得不说,这一制度还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众所周知,审计工作人员要保持独立性,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必须保持独立,当审计报酬是由被审计单位支付时,他们会倾向于被审计单位。可是,如果审计工作人员变为国家公务员后,他们从思想上其实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作为公务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会倾向于国家,可能会为了政绩等相关因素而失去公正的立场,从而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

此外,国家通过全面地接触社会审计就不自觉地加大了经济的干预力度。毕竟以前的审计署只是进行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只是起管理监督的作用,不会去具体接触。而此制度会让公司的经济活动都由公务员审计,国家自然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加了解,干预的范围就加大了,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还有一点必须提到,国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肯定是被审计公司不乐意接受的,但是,作为国家治理管辖下的团体,他们又必须接受审计公务员们的审计,作为上市公司,他们也需要一份好的标准审计报告,那么在不得不被审的情况下,公司内外两套账可能会更加盛行了,这对于信息的完全披露也是一个威胁。

虽然审计人员公务员化这一制度有其局限性,但是每一个制度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关键要看它的局限性和优势之间的博弈,况且我认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其实主要集中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范围和力度的控制上,如果处理好了这一点,这一制度还是十分可取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当然,由于本人经验阅历的缺乏,文章必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