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名英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0: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信名英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sake(清酒)
3、Fool. (笨蛋)
4、Enchanting 妩媚
5、Instinct 初衷
6、Lovingd(噬心人)
7、Falltohim(沦陷)
8、Healer.(治愈者)
9、Ronin(浪人)
10、Autism 孤独症
11、Bubble(泡沫)
12、detainment 挽留
13、Emotional 动情
14、Read a hell 一念地狱
15、Enemy宿敌
16、Sickgirl(病态女)
17、Nefarious 罪恶的
18、Dimples(酒窝)
19、Nil 零
20、Nervegas 无力的
21、Nippy 灵巧的
22、unravel(放手)
23、First sonw (初雪)
24、Release(放生)
25、Fairy(仙女)
26、Brilliant(钻石)
27、Long yearning(久念)
28、casually(随便)
篇2
2、Hunter猎人
3、Cheap.廉价
4、Fickle薄情
5、Bear初见
6、Bestow.赐予
7、Friend朋友
8、Gentle.温柔
9、South City南城
10、Shadow lover 影子爱人
11、Garbage废物
12、Deity.神明.
13、Pass by过路
14、Fashion时尚
15、Minemine无心无痛
16、Iraqis伊人
17、Gypsophila 满天星
18、Spoil me 溺爱我
19、Hangover宿醉
20、estrangement 隔阂
21、Color颜色
22、coulee 古力
23、Stronger强大
24、Richer、涼城i
25、Lethe忘却
26、lack of love 缺爱
27、Calm从容
28、Sunflower゛旧萤火
29、Love for a long time独爱长久
30、Hollow空心
篇3
2、Dearゝ咱卟弃つ、Dearゝ咱卟离つ
3、Dance┑爱、Dance┑恋
4、扰男人肺Demon、乱女人心Demon
5、暮冬-Gentle°、初晴-moment°
6、命里她-forever°、梦里他-yibeizi°
7、左瞳°Remnant、右眸°Remnant
8、Mrs。至死不渝、Mr。强聒不舍
9、软妹sama!、硬汉mam!
10、左边一个mua~、右边一个mua~
11、沦陷-fall、散格-lost
12、深巷-depths°、夜寐-depths°
13、眉眼如初eyesag、岁月如故timeas
14、brother°依旧う、brother°执著う
15、夏末-moent°、初秋-Gentle°
篇4
中国乃是堂堂的礼邦之国,千百年来一直得到其他各国的尊敬,而被视为中央之国。中国古代是一个讲究礼义文明的社会,以德治国是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因此,与西方相比,廉耻与荣辱观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是立国建邦、实现和谐的根本所在。不管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它,但在中国古代,它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文化遗产。尽管中华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尽管我们一直在接受“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熏陶,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个人、企业的道德失重行为令人触目惊心。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发出这样的感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五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是否也在随之变迁”?
近年来,“从交通管制预演,到小广告的清除;从一些临街楼的粉刷,到城市街道的整治;从窗口行业的培训,到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从号召戒掉‘京骂’,到对随地吐痰者进行处罚。”人们都感受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正在被点点滴滴付诸实践。可以想像,今年的奥运会,新的文明必将迎来世界的瞩目。
但是,人们更希望的是,这种道德风尚不会随着奥运的结束而成为历史,而是再度在中华大地上传承。而眼下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只是在迎奥运的主题下展开,因此便产生了局限。这就使得许多关于文明新风的实际行动,也为了针对奥运会而展开。这样的集中创建,确实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将来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成效。因此,同样也让人产生忧虑:这样得来的文明和新风,在奥运会期间充分展示出来也许没问题,但是否能继承下来保持下去?人们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不少地方,为迎接奥运期间的环境检查,争创文明卫生城市和上层领导的检查,总是全民动员,搞大扫除,清理街道,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的甚至不惜花钱搞奖励,说直些,无非为了在上级面前得到认同,从中捞点油水。记得非典期间,人们很讲卫生,“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让国人为之敬佩。但非典一过,让人忧心的事又出现了。陈风陋习似秋日的凉风般,再度吹回。
篇5
关键字 新媒体;微博;中国海洋大学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和专家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为:数字化、分众化、个性化;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态。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以140个汉字为内容,可以发送图片、视频,进行评论和转发,并实现即时信息。快媒体传播研究者杜子建在其《微力无边》书中提到,微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媒介,它的传播毫无痕迹,它的速度也无可参照,它只是它自己,在人类千百年的传播历史上,它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异类……
一、接地气 微博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且微博网站数量多,传播功能增强。其中,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达到了88.81%,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中国微博市场用户规模已基本稳定和成熟。
截止到2013年10月16日,新浪姚晨的微博粉丝达到5535万,延参法师1366万,人民日报1106万。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截至到去年年底,新浪微博的政务微博帐号突破6万,相比2011年同期净增4万多个,增长率达到231%。腾讯微博的发展势头也很强劲,何炅的腾讯微博粉丝4228万,杨幂在腾讯微博上的粉丝数是2653万。以央视新闻联播的收视人数每天是2800万为比较,何炅、姚晨、杨幂在新浪和腾讯上每发一条微博的收听人数就远远高于央视新闻联播,传播力可谓是又强有快。
二、微教育 教育界高度关注新媒体的发展
近几年,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校园文化营造也都纷纷在新媒体上占得一席之地。据了解,截止到2012年11月29日腾讯微博中高校微博认证账号数量已达16166个,比2011年增长了134.8倍。在2013年高校官方微博7月影响力综合排名中,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名列前三名。
2012年6月,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在新浪开通微博“微言教育”,目前拥有粉丝254万。主要是教育资讯,微言教育变化,服务广大网友。在微博平台上发起2013教改亮点、师德师风建设、与孩子同成长等微访谈的活动,线上线下互动,增强了粉丝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三、贴受众 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开设特色栏目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在新浪、腾讯、人民网、新华网、搜狐、青岛新闻网、青岛半岛网开办了官方微博,其中在新浪、腾讯、人民网的微博更新和维护频繁,日更新量5—10篇,并及时对微博中的私信、评论,以及@进行回复。
中国海洋大学算是在高校里开设微博较早的高校,首先是与2009年12月在新浪开设微博,随后又与2011年2月开设了腾讯微博。截止到2013年10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新浪官方微博粉丝43821名,发表微博5373条;腾讯官方微博粉丝145201名(3个月增长1万粉丝),微博3462条;在人民网微博上拥有粉丝8537名,微博2089条。
在充分考虑到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面向的受众主要是海大师生、毕业校友、想考海大的高中生、其他教育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对海洋知识有需求的社会人群等,对学校官方微博的栏目进行了细化。主要有海大新闻,海大公告,还有海洋科普,海洋纵横,印象海大,浪花朵朵,信息海滩,English·OUC等特色话题。
四、再建设 对于扩展学校新媒体使用的思考
(一)借鉴其他高校办博的有效经验,扩大学校官方微博影响力
2012年首届全国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召开,论坛颁发了“2012年度高校新媒体应用先锋”奖项,沈阳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微博)、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团委、山东女子学院教务处、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招生办、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均榜上有名,并为其他高校发展新媒体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充分调研其他兄弟高校的栏目设置、话题安排、线上线下的活动组织,努力将中国海洋大学微博打造成为贴近师生、贴近粉丝、贴近海洋的平台。
(二)采用微访谈、微直播等形式,提升关注度和转发量。
就热点话题、热点人物、热点事件,在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上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并提前将活动进行预告。通过和专家、学家的直接微博交流与沟通,提高粉丝们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并以“热点”来吸引粉丝进行转发,评论和@,有效地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三)强化英文栏目,增加英文内容的量,与国际接轨。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中有“English·ouc”这个英文栏目,主要是转发在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中的英文新闻,主页君思考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一所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特别是在国际化战略的引领下,应适时的增加英文内容的量。也可以一些有益于四六级、雅思、考研英语的内容,以及对外交流的新闻资讯。
(四)打造新媒体运营团队,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最初由学校新闻中心网络部的老师建立起来,后又增派了一名老师协助开展新媒体的工作,并每日对微博进行更新和维护。随着新媒体传播力的加强,以及高校对新媒体的重视,计划在2013年引入2-3名骨干学生记者或者是学生助理,培养成为特定栏目的版主,师生协同工作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鑫;冯莉.媒介生态学视域下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J].江海学刊,2012.
篇6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消息,2014年共有377,054名来华留学人员在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然而,杨军红研究指出,“人际交往适应困难,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缺乏沟通桥梁和渠道”。直到近两年,仍有学者发现各地区的来华留学生仍存在不少人际交往问题:如出现交往频度低、交往渠道有限、交往需求不强烈问题。学生同当地社会、同校内中国学生的接触不足,造成了留学群体同本土居民的“隔离效应”。在华外国人来华后,传统媒体的使用全面减少,但是互联网媒体的使用总体却有所上升,在华外国人平均每周有24.4小时上网时间。微信交往便捷、覆盖面广、交往成本低等特点,为实现来华留学生在微信平台上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问题提供一个改善或者解决的平台。
沈荟、王学成对2005-2015年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在方法应用上,量性取向的比例远远大于质性方法,缺乏人文与科学精神交融的成果”。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的质性方法,观察来华留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和个人微信互动的情况,挖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运用特点及沟通的主要内容,并探究微信如何推动他们现实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本研究为微信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做出初步的探索;从方法应用来讲,参与式观察新媒体人际传播,既拓展传统民族志的“田野”,也推动新媒体人际传播质化研究的发展;从实践层面来讲,微信推动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为来华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一定程度上对中外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深入和有效性提升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其过程
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柯惠新指出,虽然研究者与被观察者相互看不见、听不到,但是研究者也有可能观察到一些“电子派生语言”(electronic paralanguage)中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或其他语言行为等,例如一些表示情绪的特殊的字符、符号(如笑脸、问号等),表示语调或强调口气的字词、字母(如Haa!, Waaaaa!)等。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通过参与微信群互动、微信好友互动和朋友互动三个方面,“观察”微信群的动态或互为好友情况下,利用实时聊天方式进行自然的谈话,获得第一手资料。研究观察长达一学期(约三个月)。对于观察笔记,研究者采用边观察边记录与定期追记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详尽反映来华留学生微信上的跨文化沟通情况。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某大学跨文化适应英文授课课堂的38名中外学生。其中,中国学生3名,留学生35名,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
(二)观察者和观察“场所”介绍
观察者为中国人,拥有80%以上的留学生个人微信,能够发起微信群中的互动,也可以与留学生在朋友圈点赞评论。观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时间跨度:12周,约为3个月。主要观察的“地方”:跨文化课堂成员的微信群“Intercultural Communicaiton 2015”(以下简称“IC2015”)、互为好友的个人互动、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
(三)观察内容归类与说明
中外学生微信群的交流信息条数共1410条(包括微信表情),其中“IC2015”群为484条;“2014级新传汉硕班”为572条;“ECE-2014(2014级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全英硕士班)”为354条。个人间的微信交流信息数超过100条的有4人。结合研究问题和观察笔记,根据语言运用特点、沟通内容及其特点三个方面对观察内容进行归类汇总。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将保留交流内容中的拼写、省略等错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和客观。
三、研究发现
(一)来华留学生微信语言\用特点
微信是一种以语音信息传送为主要功能,以文字、图片等符号传播为辅助,集声音、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一体的社交媒体。但是中外学生微信中的跨文化交流却是以文字媒介为主,语音和图片等其他符号为辅。通过观察,研究者发现:
1.“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更情境化
索绪尔从符号学的角度提出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能指和所指。他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能指”无法被缩减为概念(即索绪尔所说的“所指”);“所指”也不依附于一种特定的“能指”(即一个特定的语言单元)。微信“能指”可以通过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媒介表达,能指范围大大扩展。笔者观察发现,留学生更倾向用丰富的“能指”指向一个概念,在表达愤怒的时候,留学生有运用微信表情表达、也有用文字表达、更有用标点符号表达的,而中国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基本上不表达这种愤怒的情绪。而“所指”也不再局限于某个语言单元,中外学生在微信中交流的语言,更需要在当时的情境中理解,否则很容易出现跨文化误解或者冲突:
研究者:Are you sure “**施工大学”right?
研究者:our school chinese name **理工大学。
沙特(Saud):Yes. We wrote it intentionally. Keep it as such [呲牙]
沙特:You would find the same character in our ppt as well [偷笑]
沙特:How did you find it then [呲牙]
研究者:i first think you’re wrong.because i’m
chinese.
“**施工大学”在研究者的理解里是不能等同于“**理工大学”的,因此,她指出沙特的“错误”。实际上,沙特用“**施工大学”所指“**理工大学”,而其“施工”的内涵也更显丰富,可能所指一个相关的笑话,也可能指的是他当时解释的情境。而编码和译码的人不同,理解的内涵就见仁见智,这就大大增加了能指与所指联系的随意性。
2. 语言运用不规范不影响跨文化交流
任何语言中都可以看到一些明显重复的要素被省略的现象。跨文化的微信群里的文字交流,大量使用英文字母省略的情况,最常出现的如:you’re表达为ur,by the way为btw,thanks为thx等等。但这种表达不仅没有阻碍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反而彼此交流表现得更积极活跃。另外,英文拼写错误,如photo为foto、before为bofore等等,也不影响中外学生的理解。而语法的准确性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交流内容的理解才是中外学生交流顺畅的关键。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外学生在微信中的交流语言表达更随性,更自由:
沙特:@Rose-hl 不客气
猫头鹰(chiputa masoto2):Just one last week
with one Class presentation for group topics.
研究者:hurry up! before 12
艾伯特(Albert):Tmr afternoon
...
随着网络的普及,有关网络语言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而目前国内研究的主流仍然以批判网络语言为主,如李宇明的《浅谈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王继余的《网络语言的变异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从语言规范性来看网络语言,看到的是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尽管很多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但类似标点符号错用、文字省略、中英文混用等不是交流中的问题,并不影响中外学生的交往。而且中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往,通过各种丰富而又自由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和增加表达的有趣性。
(二)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内容及特点
1. 信息传递为主,交流方式更活泼
微信群里的成员中,不同群体的人是互不相识的。第一次跨文化课堂之后,部分不同群体间成员开始认识。也正因为如此,第一天成立群的时候,群里的成员,就在群里和群成员打招呼,但是区别课堂上各群体各坐一排的情况,微信的打招呼方式比较活泼,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开场白是这样的,“welcome to group. nobody welcome me so that is why I welcome myself [呲牙] [呲牙] [呲牙]”另一位马来西亚的同学接着打招呼,“Helloooo…everyone where are the other classmates? ”微信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表情、图片以及视频传播信息和进行即时沟通,表达形式多样。有了第一位同学的带动,紧接着群里其他成员浮出“水面”,不再保持沉默,群里就开始“热起来”。
在微信中,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是基于工具性的目的――获取最新的课堂信息。再者,由于彼此不够熟悉,几乎看不到中外学生在微信群、朋友圈进行互动交流。但微信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是基于现实生活关系形成的关系网络,随着交往时间的加长以及课堂交流的增加,微信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很有可能从工具型转向情感型交往。
2. 朋友圈、个人微信互动为跨文化深入交往提供可能
卡瓦诺(Kavanaugh)研究发现,原先基于现实社区的社会网络,也可以从线下进入到线上,并重塑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因为跨文化课堂而组建起来的微信群,以及群里成员互为好友也是从线下走向线上,随着线下认识的深入,“IC2015”群成员在朋友圈中相互点赞评论的情况开始出现。微信朋友圈丰富了群体行为的法则,“先集中再分享”拓展为“先分享再集中”。这种互动可以从朋友圈延伸到个人微信间互动,互动的内容就不再仅仅是围绕作业而展开,聊天的内容从朋友圈发的图片和文章延伸到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等。微信朋友圈通过照片或内容发现彼此,之后又连接起来,逐渐形成一个相当于熟人社区的圈子文化。
来自泰国的一位女同学(苏)和研究者(邓)的部分对话:
苏:明天我们打算去莲花山。很好玩,我去过一次。你要去吗?一起去。[呲牙][呲牙]
研究者:我没去过,也想去。但能后天去吗,我明天有点事。
苏:那你去过岭南吗?离这里很近。
研究者:岭南博物馆?
苏:是啊
研究者:你很喜欢玩吧。
苏:我去过很多地方。
…
除了聊天内容扩展外,随着在微信的点对点的沟通的深入,中外学生现实的交往和沟通的可能性会更大:
汗:下次,你跟谁要去看电影?
研究者:还没确定呢。
汗:要不要跟我班一起去?
研究者:好啊。
汗:是、可以、因为我觉得我们多聊天、多关系那就好
研究者:多联系
...
3. 微信群中的跨文化冲突更倾向直接表达并易于解决
在这个跨文化微信群中,沟通者和被沟通者之间,由于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的不同,他们文化中的精神体系、思维体系也会不同,也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规则常常不是同一规则。在微信群中,俄罗斯女孩邀请其他群成员和她一起成立Presentation小组时,她与其他同学发生了跨文化误解:
俄罗斯女孩:Who want to make group with me and Olya? We need more one person.
过了一会,她接着问,Guys can you be more activity[抓狂]。
有同学开始问她,她的小组有哪些成员,当有同学说,想加入她的小组时,她问了一句话:
Can you send me you foto?
过了不久,一位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连续发了三条微信,内容如下:
“I dont why all of you request to anyone to join a group we are all friends but i am afreed one of our class fellow searching guy after watching his photo.”
“So please do respect to each other.”
“If you respect someone then everyone give respect to you.”
跨文化沟通“只有实现文化对接, 才有双方对一致意义的认同,从而达到理解和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群上的交流沟通由于即时性,尽管双方因编译码规则不一致出现跨文化冲突,却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群相当于小型的社区,群里的成员发现这种冲突,也会争取双方冲突的解决:
来自巴基斯坦的另一名男同学:“hold on man this goup is for final prentation and assignment.”
来自俄罗斯的另一名女同学:“I think that you think a wrong way, we ask about foto just to know with whom we are going to make group. And of course you can join our group.”
紧接着其他同学也来支持他们的看法,“yes, for our assignment.”、“Definitely”…
最后,这位巴基斯坦的同学说,“thank you to clearify this[微笑][微笑]”
俄罗斯女孩回复:“Don’t worry about that guys, we are all friends.”
在微信中,我们表达感情的符号由微表情、图片、文字等代替,传受双方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彼此不能面对面交流,个人无法对对方传播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微信中的跨文化误解事件,无论是误解双方还是群里其他成员,文字+微信表情,弥补了不能面对面的缺陷,丰富语言表达形式,使得沟通更为准确和有效。
四、讨论
(一)线上沟通逐渐深入重塑人际间的交往关系
作为虚拟的线上联系的交互工具,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维持社会关系的虚拟场所,它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延伸到虚拟的世界里的同时增强了实际的人际关系。前期该群成员对群的功能认知为信息传递,这种认知也延续到中后期。但是,随着课堂交流逐渐增加,如小M成员间进行的作业交流、课堂上的互动等,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开始频繁起来。渐渐地,局限在群体内的交流扩展到三个不同群体间的交流。成员间互为好友、私信的情况增多,朋友圈互为点赞评论的情况也开始出现,并且聊天的话题逐渐扩散到个人爱好等方面。
此外,文化距离的远近也影响跨文化沟通的深入。由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本身是学习汉语的,他们在和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选择的是用汉语互动,而非英文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亚洲的,与中国的文化距离比较小,因此,在和中国学生的交往中,他们更容易和中国学生由浅层的为作业而交流往更深层的朋友交流发展。
(二)微信是留学生获得良好社会支持的新兴手段
朋友圈贵在分享,“IC2015”群成员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和图片既有出行的图片和小视频,也会分享文章或某一刻的心情,这种分享通过其他成员的评论或者点赞,分享彼此的快乐、彼此的温暖,不仅加强了成员间的联系,更为重要是的是,越分享,越开放,成员间对各自的文化、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帕凯(Paquet)把这种分享的快乐称之为“简单得可笑的群体构建”( ridiculously easy group forming)。这种简单的群体构建有助于留学生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他们减轻跨文化适应的压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跨文化适应U型曲线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会经过开始的新鲜感到情绪的低落,再到情绪的回升。实际上,“IC2015”群半数以上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也就七八个月,新鲜期也就是蜜月期早已过期,他们目前正处在危机期,尤其是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全英硕士班的同学,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他们并不能用客居国所使用的语言,只能通过第二语言――英语来和周围的同学沟通,这种语言上的沟通障碍,伴随的是一些迷失、不快的情绪。若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这些情绪会给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增加难度。但是微信群、朋友圈互动等,能够起到社会支持的作用,增加中外学生或者不同留学生群体间交流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适应难度。
(三)微信群、朋友圈的互动沟通:社会资本培育的催化剂
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不仅使留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而且能够增加他们与外部世界的现实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可以适当释放部分负面情绪,在彼此交流中获得一种安全感。
课程开始之时,跨文化课堂的同学也仅仅为普通的同学。当他们成立微信群,交流的“场地”和机会增加。线下的交往延伸到线上的交往和互动,逐渐改变原来现实交往中普通同学关系,逐步转变为朋友间的交往。罗伯特?帕特南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产生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和信任的个体之间的连结”。“IC2015”群、成员互动、朋友圈互动,都有助于这种社会资本的培育。应该注意的是,对于留学生而言,这种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其融入当地社会,还能够扩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和留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认知,也同样能够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论
篇7
1. 微信
微信现在是大家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了,还可以分享日常生活,可以和好友进行语音互动等,可以关注各种公众号和推送,还是非常实用的,由腾讯推出,支持韩文、英文、日文等多种版本,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2. QQ
QQ是年轻人常用的社交软件,同样是腾讯推出的,蕴含多种功能,小企鹅的标志也非常的可爱,发行的二十多年里,下载量非常的高,是最火的聊天app排行榜前十名之一。
3. 微博
微博是一款非常热门的社交APP,可以在上面分享日常,也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关注自己喜欢的艺人等,很多的热门新闻也会在第一时间知晓,可以加入喜欢的话题等。
4. 抖音
自从抖音这款软件火了之后,很多的短视频APP也出现了,竞争非常的大,在这款短视频软件上面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从2016年上线至今,备受好评。
5. 知乎
知乎是2011年上线的一款社交平台,主要是问答形式的原创内容,可以分享回答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等,可以说有问题就会有答案,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受到了很多人喜爱。
6. 小红书
小红书是十大小仙女必备的app排行榜之一,在这款APP里面,有很多的美妆博主、穿搭博主、好物推荐等等,受到了非常女性朋友的喜爱,这款软件的月活跃度造就过亿了。
7. 快手
快手也是非常火爆的短视频APP,从2011年上线开始就备受关注,可以分享日常,记录生活等,在2015年开始迎来了市场,注册用户剧增。另外还可以开直播,还是很有意思的。
8. 哔哩哔哩
哔哩哔哩也就B站,在上面可以分享各种有意思的视频,从2009年上线开始,注册用户就很多,上面还可以追剧等,也是2021看动漫app排行榜前十名之一。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誉。
9. 探探
探探是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信息去匹配合适的网友,可以帮助自己结识新朋友,由探探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是最火的社交app排行榜前十名之一。
10. 陌陌
篇8
APP=精准营销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APP应用程序逐渐的引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形成结合商业推广的新一轮争相竞逐的平台。目前国内各大电商,视频网站等均拥有了自己的APP客户端。APP应用程序有苹果ios、谷歌安卓、微软windowsphone等。
以苹果APP为例,笔者在手机APP Store里搜索关键词“展会”,显示有128个跟展会相关的应用程序。其中,包含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上海会展协会,广交会指南,北京展会,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海车展,深圳家具展,韩国展览等应用程序。比较特别的是“韩国展览”它是韩国展览业协会开发的应用以介绍韩国展览业及展会项目的一个应用。
从这些APP应用程序应用者看,依然跟会展业的发展程度类似,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一线城市展会,但下载量普遍不高。上海一家展会的主办方告诉笔者,原本他们想做APP应用程序,但是后来觉得没做过市场调查不要盲目赶潮流。据此也说明国内一线城市的会展业已经开始探索移动应用和展会的结合,然而,会展业对APP应用程序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多,或者说仍在观望。
展会是有时间限制的客商的大集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展品高效的推介给目标客户,这是一些主办方和参展商都在思虑的。笔者与上海一家专门从事APP开发的公司负责人交流,他向笔者介绍,上海一些展会的APP应用基本都是他们公司来做的,而且市场前景很好。他还列举了APP对于展会的一些帮助。他首先提到了“精准营销”的概念。后台的推送功能,可以把展会最新的消息最快的推送到参加展会的客商手上。不仅有效的促进参展商和采购商的互动,还提高了跟客户的粘性。他进一步说,预登记,现场登记,轻松交换名片都可以用APP应用来解决,让繁琐的程序变得简单。展位图,参展商名录,交通路线图,酒店推荐这些都可以在APP里运用。
当下网络时代最看重的还是用户的评论,究竟APP应用程序实用与否,前景如何还是看用户的评价。一位APP程序的用户在评论一款车展APP的应用程序时就写到,“观战利器”各展馆地图,各展馆新车都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面对笔者对APP会是未来参加展会的利器的提问,上海一家专门从事APP开发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的回答“那是必须的”。笔者同样认为,虽然大多应用程序的信息和功能开发还不算丰富,但是对于参展用户的确要方便太多,未来可期。
二维码结合展会,赢未来
“目前媒体合作和部分展商目录册下载功能都在运用二维码”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Emma告诉笔者。
此外,今年3月份举办的中国家电博览会,主办方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进行了深入合作,推出了“扫码购展品”的活动。据了解,在展会举办期间参观展会的观众均可通过扫描一些展品上附的二维码,登陆网络商城即可下单购买展出的新潮家电产品,并可享受网络商城给予的优惠政策。
展会作为产品的展示平台,随着时展以及信息网络的发展。让展会借助现有信息化平台,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既充分的进行了线下的展示,又直接在线上进行交易,形成了展会与网络完美对接。展会作为主体,通过二维码的中介让参展商,观众更便捷的互动起来,未来将成为展会的另一看点。
相对中国的正流行,国外展会早已开始更多的尝试。笔者此前参加活动就曾收到马来西亚会展局的名片,而名片背后就印着二维码。二维码以其便捷性,不断的复制,运用到展会的方方面面。二维码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不仅将是展会主办的招商利器,也将是参展商的推介利器。
会展业微信,求关注
展会作为平台,也是需要被认知和了解。那么时下流行元素也就成了主办方推介展会的“神器”。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品牌。”这是公众对2012年度传媒之新媒体——微信的注解。微信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助力品牌扩展,进行口碑传播推广,实现品牌的传播等等。
搜索微信公众账号,你会发现会展业的场馆,企业,会展办,媒体,会展网等等,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
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微信运营负责人告诉笔者,海名已经开始关注到微信这样的新兴媒体平台。目前,微信已经普遍应用在公司各个展会推广上,展商和观众可以通过此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公司及展会情况。
篇9
2012年12月16日晚,厦门市中山路“莉莉”酒吧里灯光摇曳,歌声绕梁,来自英国的歌手朱迪正激情演唱电影《埃及王子》主题曲《When you believe》,正在大家陶醉于此之时,音乐却戛然而止,原来是音响设备出了故障,台下一阵骚动。
朱迪一时不知所措,脸涨得通红。这时,一直在旁默默聆听的调酒师杨滩快速上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杯朗姆酒,冲朱迪微微一笑,转身对观众说:“歌声太好听,音效设备都跟着醉了!”随即把酒杯递给前排的一位观众,台下的骚动马上安静了下来。故障解除后,音乐再次响起来。一曲结束,按照英国人的礼节,朱迪给了杨滩一个拥抱。刚才还镇定自若的杨滩,脸一下子红了。朱迪大方地要了杨滩的微信号,两个语言不通的年轻人自此成了微信好友,一场传奇般的爱恋就此展开。
朱迪198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一名庄园主,母亲是一名大学教师。朱迪在皇家音乐学院的指导老师是曼彻斯特歌剧院殿堂级人物。读书期间,朱迪已多次在专业音乐比赛中获奖,2012年来到中国厦门。学习之余就在酒吧驻唱,相当受欢迎。21岁的杨滩,家在四川古蔺县,父母都是农民。读初中时,父母借钱在景区开了一家餐馆,因经营不善生意倒闭,债台高筑,杨滩辍学到厦门打工,在酒吧当了一名服务生,同时自学了一手调酒的本领,没过几个月便成了酒吧里最受欢迎的调酒师。
两人互加了微信,成了好友。工作之余,他们热聊了起来。朱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语言是障碍。杨滩自告奋勇:“别怕,我当你的中文老师。”朱迪笑:“成交,那我当你的英文老师。”第二天一早,朱迪约杨滩在一家咖啡馆见面,杨滩得知朱迪的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开了一家酒庄,他就围绕着酒的话题展开互动。朱迪的中文进步很快,杨滩苦练英语,口语水平在短时间内也得到很大提升。两个月后,两人就可以抛开翻译软件,进行日常交流了。只要有朱迪的演出,杨滩都会准时出现在音乐厅里。看到他鼓励的目光,朱迪心里就感到特别踏实。
爱情逆袭,荡气回肠的鸡尾酒之恋
2013年春节,杨滩回农村老家过年,上不了微信,就和朱迪打电话,发短信问候,朱迪问:“你一大家人,很热闹吧?”杨滩问:“你为什么不回伦敦呢?”朱迪不说话。其实一个月前她就该回英国了,但她想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她不希望在中国最喜庆的日子里向杨滩告别,她选择一个人在厦门过中国的春节。
2013年2月24日,元宵夜,杨滩乘飞机赶到厦门给朱迪做了一桌丰盛的中餐,朱迪喜欢不已。摆上饭菜,杨滩正欲表白时,朱迪充满忧伤地对他说:“杨,很感谢你这些日子给我带来的快乐,只可惜我的事业在英国,今生今世我们只能做朋友了……
送别朱迪后,杨滩回到老家,父母逼他相亲,他怎么也看不上相亲对象,这才发现自己早已深深爱上了朱迪。他生在农村,一穷二白,朱迪却出身英国贵族家庭,还是名校硕士,更何况离别时朱迪明确地告诉他,今生今世他们只能做朋友……当晚,杨滩喝了点酒,他鼓起勇气试着将自己在乡下相亲的事,通过微信告诉了朱迪。没想到,片刻沉默后,朱迪竟然给他发来了一个“痛苦”的表情……
原来,朱迪游学回国后怎么也忘不了杨滩,虽然他一无所有。2013年7月3日,杨滩突然接到朱迪电话,说她已到了成都。杨滩激动得心都快蹦了出来,当即打车赶到成都天府广场,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朱迪。
这次演出结束后,朱迪便留在了成都。杨滩也来到成都,带着朱迪到处应聘工作。不久,朱迪与成都一知名酒吧签约。朱迪工资不高,杨滩在酒吧当调酒师,每月也只有1800元的收入,为了能让朱迪生活得更舒适,他背着朱迪兼了两份工作。朋友就问他:“你谈这么辛苦的恋爱是为了啥?人家是英国贵族,名校研究生,你初中学历,一个一穷二白的打工仔,咱中国姑娘都不一定能看上你,人家最后能跟你在一起吗?现实点吧!”杨滩反驳道:“爱情没有特定的法则,没有谁应该爱谁,谁和谁相配。难道连努力的勇气都没有吗?”朱迪知道后十分感动。受杨滩的影响,她也更加坚定自己的音乐梦想。
一个月后,朱迪参加“巴蜀放歌”歌咏比赛,她用中英文演唱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她清丽的嗓音,纯正的中文征服了评委,获得第一名。评委还建议她去参加“中国梦之声”的比赛。那天,杨滩调了杯浓烈的鸡尾酒,朱迪啜了一口后说:“杨,你就像这鸡尾酒的味道,朴实而又浓烈。”两人相视而笑。
要参加“中国梦之声”,首先必须过语言关,杨滩就给朱迪恶补中文。2014年10月12日,朱迪凭借中文歌曲《真的好想你》,最终站上了东方卫视的决赛舞台。担任主评的韩红给予了朱迪最高的评价:“一位资深的中国歌手也不一定能达到你的水准。”
洋媳妇征服中国婆婆
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杨滩带朱迪出席朋友在加比勒广场酒吧举行的聚会。两人刚进入酒吧,大厅的灯突然熄灭,朱迪正惊愕时,大厅的聚光灯打开,杨滩手捧一束火红的玫瑰,单膝给她跪下了:“朱迪,嫁给我吧!”朱迪当场答应了杨滩的求婚,她伸出右手,让杨滩给她戴上钻戒,杨滩把她深情地搂入怀中。
然而,杨滩的父母却不乐意了。老两口得知儿子爱上一个比他大5岁的英国姑娘,还是个研究生,坚决反对。他们觉得儿子与女孩差距太大,担心朱迪适应不了杨家的穷日子,两人过不长久。一天晚上,在朱迪再三追问下,杨滩只好如实相告。朱迪望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杨,你父母考虑的不是没有道理,但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二天,朱迪和杨滩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来到古蔺县李家寨杨滩的老家。当天,杨母正在院前的菜园里栽玉米苗,当朱迪向杨滩的母亲问好时,杨母却当面给了她一个难堪:“姑娘,你是外国人,你干得了我们这里的农活吗?”杨滩心里暗暗叫苦,哪知朱迪淡淡一笑,蹲下身子,和母亲在田里栽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里,朱迪和杨家人一起下地干农活,放羊。吃饭时朱迪主动给杨滩70岁的奶奶喂饭,得知爷爷有风湿关节炎,朱迪给爷爷贴上暖宝宝还为他按摩,感动得两位老人热泪盈眶。一个月下来,朱迪瘦了5斤,却得到了杨家上上下下的喜欢。杨母拉着朱迪长满茧子的手说:“闺女,为娘的想让你知难而退,可你却迎难而上,若是中国女孩早就受不了。”
2015年5月1日,杨滩和朱迪在古蔺老家举行了中式婚礼。2016年春节,杨滩和朱迪到英国度假。如今,朱迪除了唱歌外,还在成都一所学校任教。而杨滩也在帮朱迪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与传媒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的他,已经从一个酒吧里的打工仔,摇身成为了成都点点传媒有限公司的业务部主管,两人的事业蒸蒸日上,还开始了育子计划。
篇10
关键词 实时虚拟咨询 微信机器人 微易asp 树状插件模式
分类号 G252.6 TP242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Wechat Robot in Real-time 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 in the Library:Taking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Library as an Example
Min Tengchao
Abstract Real-time reference servic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timely service for reader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consulting service. Minhang District library launched the "XiaoMin" WeChat robot on the basis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eiYi-ASP exposed code. It can help library staff solve more than 90% problems in real-time consultation. The function of tree plug-in mode can be infinitely extended and it can also easily be installed and unloaded. Using natural language in inter locution will make readers feel more intimacy.
Keywords Real time virtual reference. WeChat robot. WeiYi-ASP. Tree plug-in models.
目前,微信(WeChat)的全球用户数已近8亿[1]。2014年12月21日,利用搜狗微信专门搜索带“图书馆”的微信号共有1152条记录,相比今年上半年《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结果[2],图书馆利用微信号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微信是中国腾讯公司开发的特色聊天工具,公众号的应用基本都在国内,因此相关的研究国外反而是空白。同时,笔者在中国知网等著名数据库中也很难搜索到微信机器人虚拟咨询方面的相关论文研究资料。本文就上海市闵行区图书馆(以下简称闵图)在微信机器人虚拟咨询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尝试,对微信机器人实时虚拟咨询进行分析。
1 微信机器人的服务定位和现状分析
1.1 图书馆界微信机器人定位
闵图作为一家区级公共图书馆,其服务对象通常是大众化阅读为主的群体。读者在微信上的需求往往体现在开放时间、办证退证、书目查询、图书续借、活动预告、活动咨询、活动报名、咨询反馈及最新的资讯。
闵图的定位是以自身图书馆相关的基础业务为主,如开放时间、活动预告、微信报名、微信活动、本馆资讯等,然后以主要业务为骨干,以聊天功能为辅助的一种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相关的虚拟即时咨询,服务于读者。由于服务的内容范围比较容易确定,服务对象的服务效果也相对比较容易满足,其微信机器人基本上也能应付自如,读者的满意度自然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通过实践,发现与微信虚拟机器人对话在7句以上者有约20%的比例,且基本能答复相关的提问,无法回答的会自动转成人工咨询,以保证答复的准确率。对于高校图书馆和省市一级图书馆,则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开发更多相关的咨询答复词条。
1.2 图书馆界微信机器人现状
图书馆界比较有名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小图聊天机器人,且已经有了微信版(微信号为Thulib),是纯即时对话机器人的一个微信号。由于其早期开发时主要适应的是网页和本地APP,所以对微信的支持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其使用分词,在咨询问题时需按照其提供的查询格式方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回答,如果是用自然语言提问,可能会答非所问。如问:“今天开门吗?”答复是:“你知道我是谁吗?”又问:“你是谁?”答复是:“对不起,本图书馆只对校用户开放”。不过作为图书馆实时虚拟咨询服务之先例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词库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对于图书馆本身的各类业务,其专业词库反而略显不足。
上海图书馆的微信机器人“图小二”(微信号:shanghailibrary)在名气上显然不及清华小图,但是其强大的整体架构,配合书目查询、活动推荐、自定义菜单、借书提醒、逾期提醒、微信报名和人工咨询等却要更为实用。其也使用了分词,由于聊天词库较少,所以目前对话框主要以查书、人工咨询和活动报名为主,与图书馆的业务更相关。相对清华小图,图小二的专业服务方面的程度要更高一些。
闵图的微信机器人“小敏”,采取了自定义菜单加自然语言咨询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微信机器人(微信号:mhlibrary)。将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直接交给菜单,链接相关的微网站,而将咨询图书馆基本业务和简单聊天交给微信机器人。其不使用分词,是使用人工来判断自然语言积累作为词库,词库已经近10万条记录。其中,分为图书馆业务词库、聊天词库、字典词库、英文单词词库、成语词库、诗歌词库、歇后语词库等。并有找书插件、丢卡查询插件、记事插件、自学插件、成语接龙插件、自动报名登记插件、数学计算插件、随机哲言插件、礼物插件等。采用插件模块等级查询,把最重要的业务问答放在最前端应答,重点突出。采用树状插件模式,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功能,也为今后遗漏补缺做好了准备。同时,闵图采用多关键词对应相关的同一素材的方式,素材可以随时改变,确保了准确率和及时更新等问题。
目前,拥有微信机器人的各家图书馆在微信虚拟咨询服务中一般采取以上三种模式,其他一般采取的是命令查询的方式。而另外一些则并没有达到微信机器人的标准,只是作为一个定期推送信息的公众号。
1.3 自定义菜单与机器人虚拟咨询的配合
微信认证过后都会有自定义菜单,一共有三大按钮,点击每个按钮后最多可以有五个子菜单,总计十五个菜单,大多数的需求可以用微信这些自定义菜单来解决。根据闵图微信使用的统计结果,其中80%以上的读者需求可以在自定义菜单完成。因此,把最常用的一些功能直接放在自定义菜单不失为明智之举。然后剩下的20%需求基本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来完成,也就产生了微信机器人虚拟咨询的需求。闵图通过微信机器人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实时虚拟咨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与读者的黏合度。
自定义菜单与微信机器人的相互配合,解决了闵图读者绝大部分的需求,答复不了的也会转成人工咨询留言,以确保读者的问题得到满意答案。与此同时,经常观察读者提问并用调试工具测试,及时更新机器人词库,提高良好对话体验。
2 闵图微信机器人的构建与利用
2.1 闵图微信机器人后台构建情况
闵图微信机器人“小敏”是在商业版“微易asp”开放代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而来,通过关键词的设置能够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时咨询中完成剩下20%中90%以上的问答。一部分很难回答的问题则会自动转为人工处理。处理结束后,如果再教给微信机器人,则微信机器人又学会一个新问题,慢慢逐步扩展微信机器人的知识库。其最新的咨询如节假日开放时间,最近的活动等则直接与网站动态数据库对接,以获得最新最及时的答复。
微易asp虽然是商业版,但是代码全部开放,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主体程序采用插件的方式进行扩展,所以理论上可以无限地扩展,且再度开发后可以“插件带插件”的方式进行扩展,也就是可以形成树状结构的插件系统,类似于神经元。
强大的插件模式不但可以无限累加,同时也可以不断地进化,并且在插件中扩展插件的模式可以让更多附加功能不断完善。其中,某些插件可以起到二级对话的目的。例如:当发送“成语接龙”或话中含有“成语接龙”的关键词时,都可以进入成语接龙模式,直到双方中有一方答不了时会自动退出该插件模式。
2.2 采用插件模式,更有利于共享与扩展
闵图的微信机器人后台采用程序插件扩展方式。插件是一种可安装卸载的程序,通过分析需求,可以安装本馆所需要的插件。在原有插件模块里也有开发的实例,可依葫芦画瓢,变成一个新的插件。由于可以安装和卸载,插件的管理非常方便。同时,由于插件可以直接拷贝使用,所以有合作关系的图书馆相互间还可以共享相关具有共性的一些插件。修改插件也非常容易,如差不多的功能,只要修改相关的key值即可使用。例如人脸识别插件,只要把自己申请的key值替换掉相关位置的key值就变成了自己独特的插件。
如果图书馆界能够制定相应的各方面标准,那么不但可以插件共享,其各类词库等也可以共享使用,甚至可以生成一个中心元系统来管理各个分馆之间的神经元插件。
图1 闵图微信机器人后台程序插件扩展方式
2.3 采用自然语言,读者更有亲近感
闵图的微信“小敏”机器人不采用分词,而是采用自然语言。由于读者在提问的时候很少去学习既定对话规则,所以采用自然语言是最让人有亲切感的。当然,采用自然语言也就意味着同样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问法。如果遇到一个问题多种问法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来判断并加入词库。
首先,我们在后台建一些类似公众号里的单图文素材和多图文素材的答案库,由于是自己开发,可以控制其显示形式,文字、单图文、多图文、带参数的文字或图文等。
当答案库建立后,我们可以采用多关键词的方式把一系列的问题指向同一个答案。如我们可以把开放、时间、开门、关门、几点开、几点关等一系列关键词指向答案库中图书馆开放时间的一个图文信息。一旦需要修改的话,只需要修改答案库相关的答案即可。如果发现有些关键词没有加入,也可以及时补充。
词库或插件的匹配模式有完全匹配、模糊匹配、左匹配、右匹配以及关键词或插件权重,并可以加入内部链接、外部链接、远程对接、远程登录等一系列功能。同时,我们把有关图书馆方面的咨询规则库与纯聊天库分开,以方便管理。
2.4 采用自我学习的插件,让读者参与进来
由于我们已将咨询规则库与纯聊天库分开,所以其中的纯聊天库可以邀请读者一起来参与。参与方式如下:发送“问#知识传播添智慧 答#文化帮教暖人心”。
微信机器人先是在两个库里进行查询是否有重复内容,接着就会收录该问答。由于在会话的程序中记录了读者的微信openid,所以向机器人提问的读者可以实时用智能机测试。
实时测试会让读者更感兴趣,也是让读者有良好参与感的关键。如果该问答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审核后还可以让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大大提高了词库量。由于纯聊天词库是从读者中来,所以相对来说也更接地气,而工作人员只须做好审核工作。
有了大量的读者词库,工作人员只要把有关本馆的专业词库做好就可以了。
2.5 及时更新专业词库、增加聊天库词汇,增进与读者的黏合度
在测试清华小图机器人时发现,在发送“放假”关键词时回复的是有关“五一”放假语句。滞后的信息往往会让读者对虚拟咨询的信任感黏合度大大下降。
闵图根据读者实际需求,把词库分成图书馆方面的咨询规则库与纯聊天库。相对来说,纯聊天库的时效性要求较低,读者一般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感受的。把有限的馆员资源用在专业词库建设方面上也是分库的初衷。
在聊天数据库中,馆员也会增加一些相对比较有规律的词条和程序,这些词条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有可能是随机的;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如计算库,让读者在输入加法、减法等运算时直接计算出来;同时程序也使用正规规则简单判断文字是股票、是无聊、是英文、是问时间、问天气等一些话题,并对应相关插件程序应答。
对于不会的专业问题,闵图微信会跳出一个多图文的人工留言咨询,该留言咨询也可以在自定义菜单中点击使用。由于该咨询留言系统采用了微信openid传值,因此可以提供“私人订制”咨询;如果是服务号则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微信OAuth2.0的网页授权;并在相同原理的基础上提供馆长信箱,只要发送“馆长信箱”就可以使用,由于只针对提问的读者,所以保证了双方的私密性。
3 闵图微信机器人发展方向
词库对于微信机器人来说是生命的血液。一方面要做好做精专业词库,另一方面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下,其投入和产出的效能应达到最大化。一味盯着微信对话框来完成一切反而会让某些应用降低体验。所以,今后依然会注重发展一些微信机器人与微网页结合方面的应用插件,同时尽可能地完善聊天词库。
目前,闵图的微信粉丝数已经达到了6000多。在微信猜书、留书等微信活动中,有大量的微信读者参与。因此,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诸如“与小敏做朋友,教小敏说话”之类的微信活动,通过数量众多的读者群以及上海报、电视台、报纸等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以扩展机器人词库,为读者更好体验微信对话添砖加瓦。
在一些比较专业的功能方面,闵图准备突破常规,利用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续借及书目查询等。目前,已经完成书目查询功能。其不但可以通过点击菜单的书目检索,也可以直接在对话框里输入“找书”,经提示后再输入书名或者作者等关键词就可以查询相关的图书了。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