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8 11:1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险旅游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市场分析;南靖紫云山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用来平衡经济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先选择。就目前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化日益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旅游将引领中国下一波旅游开发的热潮。然而,很多生态旅游区在规划时,对生态旅游市场分析不科学、不深入、不到位而难以设计出适销产品;在发展时,因缺乏市场细分而无法精准营销,最后因无法吸引真正的生态旅游者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基于此,文章从现有研究中总结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和类型,并将其运用于南靖紫云山生态旅游区的产品开发中。
1“生态旅游”的定义
现有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的探讨,目前虽还未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定义,但从中可总结出生态旅游的一些标准和特征。齐费尔(1989)指出:描述生态旅游的词汇包括强调活动内容的“自然旅游”“探险旅游”和“文化旅游”,以及侧重其价值的形容词,如“负责任的”“替代的”“讲道德的”旅游。吴楚材等人(2007)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原始荒野说”。卢小丽等人(2006)对中外近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进行内容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综上,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往往都是以自然为基础,也强调游客的深度体验,并经常与社区相结合,同时可能也包括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探险活动。由此可见,生态旅游者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它不同于大众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或文化旅游,是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市场。在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如果简单地将后三类旅游的项目复制、包装成生态旅游项目,很显然难以吸引真正的生态旅游者。
2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国内对生态旅游者特征的研究比较少,国外则比较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需求和动机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关于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虽有不少的研究,但缺乏统一的结论。较多的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者中有1/3是重复消费者,其收入颇丰,受教育程度较高。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生态旅游者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女性生态旅游者对野营、骑车旅行等探险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兴趣不大,但对徒步旅行却甚为推崇。其次,对于生态旅游者的需求特征,研究文献中普遍的认识是:生态旅游者偏好在环境质量较高的自然环境中旅游,喜爱野外宿营和从事有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例如野外徒步、丛林生态探险、陆地观鸟和观海洋动物等;生态旅游者一般对物质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生态旅游者对目的地安全和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条件要求较高,如对景物、景点标识与环境教育信息较为重视。最后,对生态旅游者来说,学习和保护环境是最为关键的旅游动机;体验旅途艰辛、冒险与挑战自我、追求高质量的环境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旅行等都是生态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
3生态旅游者的类型
3.1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旅游者的出游目的和形式以及所使用的服务设施等。但西尔弗伯格等人(1996)、李天元(2005)的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者具有共同的志趣或环保理念,因此心理特征研究是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生态旅游者的有效途径。Laarman和Durst(1987)根据旅游者的活动强度和对自然历史的兴趣程度,将生态旅游者分为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严格的生态旅游者(hardecotourist)是一种理想类型,只占了整个生态旅游市场中的一小部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他们信仰生物中心论,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这种潜在的价值观导致了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特点: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深刻的环境责任感;主动接近大自然、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希望有体力上的挑战;对旅游服务要求低、逗留时间长;喜欢那些距离遥远、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喜欢自己安排的、小规模的、专业化的旅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Softecotourist)代表了与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相对的另一端,占了整个生态旅游市场的大部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他们具有明显的人类中心论倾向,认为人类优于自然界,或是独立于自然界。因此,他们只把大自然当作一种旅游消费对象。与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相比,他们的特点是:具有中等的或表层的生态意识和浅显的环境责任感;只对大自然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接触,缺乏与自然环境的深入交流;对旅游舒适度的要求较高,希望能提供享受性的、足够的设施和服务条件;更愿意选择交通便利、距离较短的目的地;喜欢由旅行社或旅游经营机构替他们安排旅行,以大规模团队的方式旅游,以一日游为基础的短途旅游体验。
3.2组织性的生态旅游者
韦弗(Weaver)和劳顿(Lawton)(2001)认为在上述这两种旅游者类型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类型的生态旅游者,即组织性生态旅游者。组织性生态旅游者拥有学习和了解自然环境的旅游动机,也具有较强的环境责任感,这一点他们类似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但是,他们要求一定的旅游服务条件,从这一角度看他们更接近于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生态旅游者。比如说,他们依靠旅行社替他们安排旅游行程,喜欢有导游人员陪同旅行,还认为生态旅游景区应该提供足够的旅游服务和设施。可见,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是可以从大众观光市场中吸引一些生态旅游者的。Kusler(库斯莱尔,1991)识别出旅行团中的生态旅游者,这是指团队旅游者到比较独特的目的地区旅游。
4南靖土楼紫云山生态旅游区的产品开发
4.1南靖紫云山生态旅游区概况
南靖县紫云山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土楼旅游区内,紧邻世界遗产地田螺坑土楼群和裕昌楼。在自然旅游资源上,紫云山生态旅游区有连绵的山体、优良的植被、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地以及点缀其间的山涧溪流、山泉跌水、怪石奇岩、珍惜动植物等。除了山林资源外,紫云山还有500亩茶园,以及小规模的制茶工厂和一些农耕地。多元而保存良好的自然资源,再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构成了本规划区的主体核心资源,这为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本生态旅游区赋存有限,但由于紧邻下坂村、永定县以及中国景观村塔下村,这些地方是世界遗产福建土楼的主要载体,它们拥有东斜西歪楼等代表性的土楼以及客家居民与民俗风情等高等级人文旅游资源。这为紫云山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背景。
4.2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并迎合旅游市场朝“休闲、度假、娱乐、文化”发展的趋势,紫云山旅游区将突出“原生态、真实性、教育性”的体验,打造两类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详见下图。第一类生态旅游产品,针对的是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以“精致化”为建设原则,以“生态健康、探索探险”为产品特色,在紫云山森林内开展行走、跑步、骑行、滑翔运动以及森林游憩活动。第二类生态旅游产品,针对的是亲子度假家庭,以“养生”为建设原则,以“文化体验、亲子教育”为产品特色,在紫云山茶园内建设耕读茶文化馆、紫云山禅院以及休闲农业项目。
4.3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我们将紫云山旅游区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两类群体:一是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二是一般的生态旅游者或称大众生态旅游者。从目前中国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属于特殊兴趣市场,虽含金量高、增长迅速,但规模不大,这一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有待于旅游者对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市场往往与自然旅游市场融为一体,所以当前还是应该多吸引大众旅游市场中喜欢自然旅游、户外休闲的群体。在这一类群体中,亲子度假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家庭度假是当前度假市场的主体,他们大部分是35岁以上人群,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家庭与工作压力较大,对健康和知识有较高的要求。紫云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高山茶园是度假市场的不二选择,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土楼文化、禅茶文化以及参与森林游憩。
参考文献:
[1]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0.
[2]李天元.生态旅游及其局限性:基于营销视角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学刊,2005,4(20):25-30.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篇2
2008年延川蛇曲公园虽然正式开园,但作为一个新生的以地质科普为主题的公园,2012年延川蛇曲公园接待的游客人数不到10万,旅游收人仅有300万,相对于省内较成熟的其它地质公园,如翠华山、金丝峡等,其游客人数与旅游收人相差悬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园缺乏基于客源市场分析之上的营销战略。为此,本文针对延川蛇曲公园这一问题,将客源市场进行分阶段、分步骤、分客群地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30280
1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1国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旅游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并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0年世界出境游规模已超过10亿人次,且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传统观光旅游已让位于休憩旅游,散客旅游将逐渐多于团体旅游。而突出主题化旅游特色(含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深层次文化特色),强调个性化服务也会逐渐强,同时,短线旅游、自助旅游与包价旅游更加兴旺发达,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会更加紧密。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进程逐渐加速,提前退休、五天工作日以及节日长假等的出现,使更多的中老年人加人到旅游队伍中来。同时,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程度的加快,也使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城市的厌倦,对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日益向往。因此,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成为现代旅游的标志,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拥抱自然”的心情更加强烈。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次参与旅游,且规模仍在扩大〔4]621。
1.2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亚洲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旅游设施等的不断提高,使传统的欧美旅游市场逐渐转向以亚洲及中国市场,这为中国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5]37,到2020年,中国还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国,旅游规模可能达到so亿人次,平均出游率也将突破200%的比率,在旅游日趋全球化与大众化的背景下,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大增是必然的〔6](113)。而中国旅游也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力日益强大,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不可预见性支出将会日趋减少,同时,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渴望自然的欲望日益增强,这些都会成为旅游市场雄厚的客源基础。另外,随着国家发展政策向农村不断的倾斜,农村经济也会得到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出游能力也将逐步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2)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已形成近距离出游的基本市场。目前我国中西部中小城市近距离出游已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市场。尽管这些市场消费水平不高,出游距离短,但由于其规模大、人数多,所以也能够有力地推动中西部一批新兴旅游地的出现,这对中西部旅游市场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国内旅游以中近程为主。随着国家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出台,国内已出现了新的旅游,其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就是节假日旅游,包括一日游及多日游,而多日游中的近程(在外停留1一3夜)旅游者占50%以上,中程旅游(4-7夜)占不到30%,远程旅游(8夜以上)占巧%左右。
(4)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红色旅游、传统文化及教育体验型等旅游形式层出不穷,如民风民俗、休闲度假以及各种文化体验等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及其他特种旅游,如体育旅游也逐渐兴起。
2延川蛇曲公园旅游市场现状及问题
2.1延川蛇曲公园旅游市场现状
延川蛇曲公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属于我国第二阶地的中部,东进可到第三级阶地,西出可达第一级阶地,是联系中国东西部的纽带。延川蛇曲公园以自己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对三大客源市场(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也是西进的必经之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7]6。但自2005年延川蛇曲公园营业以来,历年旅游人数都未超过8万人次,截至2013年末,延川蛇曲公园仅接待游客11.18万人次,旅游收人仅为306万,且以省内中、短途游客为主,占游客总数的90%,其客源多来自延安市、榆林市和西安市。游客主要以大学生、教师、公务员、科研工作者、企业白领等高文化层次游客为主。
2.2延川蛇曲公园旅游市场的问题
延川蛇曲公园开园以来,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相比其它同期开园的地质公园(如,壶口瀑布、翠华山地质公园)差距明显,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客源结构不合理。延川蛇曲公园客源主要是以西安、延安为主的中短途客源,客群以中、高文化层次为主,普通游客所占比率较小,这是延川蛇曲公园公园整体旅游人次较少的主要原因。
(2)游客人均花费低。游客主要以一日游为主,停留时间平均2}4个小时,过夜游客所占比率较低,因而旅游收人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延川蛇曲公园公园缺乏科学的客源市场分析方法,同时缺乏明确的客源市场发展规划,没能有步骤、有阶段地开发目标市场;二是缺乏营销投人与营销战略,没有针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营销活动,也没有制定较为可行的营销战略;三是延川蛇曲公园公园的旅游产品单一,主要以“逛逛”为主,没有互动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同时也不注意与其它著名景区合作,打造新的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延川蛇曲公园客源市场目标定位
由于延川蛇曲公园园区内的旅游线路未安排任何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如架立索道、电缆车等),景区基本是以黄河漂流环线为主,这虽然在增加登山难度和艰难性的同时也对广大旅游者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和吸引力,但在客源结构上则略显单一。因此延川蛇曲公园客源市场不仅要定位于普通中青年游客和特种游客(两者比例约为5:2),还应吸引一些其他游客。
根据我国2013年城镇居民出游动机统计,观光游占39.9%;探亲访友占26.3%;休闲度假占16.8%;其它(商务、科考等)占17%。因此,针对延川蛇曲公园的特点来讲,应该重点开发带有鲜明生态旅游特征的观光旅游和特种旅游(专题旅游)两个客源市场,并适当关注科学考查,野营探险旅游的客源市场[97s}1。
对于客源的区域定位来讲,应以周边市场为依托,凭借延安、榆林、铜川、渭南、临汾、侯马、运城、永济及陕西北部旅游的串线组合优势,不断开拓晋中、太原、西安旅游市场,还应积极开拓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主的华北市场,以及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市场及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的华南市场〔‘剑”。同时,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科考、摄影、写生等专门旅游市场的开发。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延川蛇曲公园还应以区域划分不同的客源市场。
3.1一级客源市场
陕西北部、晋南市场。该市场以陕西延安、榆林、铜川、西安、渭南、宝鸡,山西临汾、晋中、运城、晋城、长治、太原、离石等地市为主。主要包括以上范围内的城镇居民及来该地区观光、学习、考察、参加会议及公务活动的人员,这部分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5。在这一市场中,延安、榆林、铜Jll、西安同属陕西省,因其内部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员交流也较频繁,交通条件相对便利,如包西铁路、神朔铁路、太中银铁路、西延高速公路、延靖高速公路、延志吴高速、榆神高速公路、210国道、307国道、309国道等把该地区与周边城市已经联成一片,这一市场应成为延川蛇曲公园近期内大力开拓的重点。另外,由于延川蛇曲公园位于山、陕交界,开发邻近的临汾、晋中、运城、晋城、离石、长治、太原等山西市场也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比如通过与西安、太原及本地旅行社的合作,将延川蛇曲公园与周边著名景区或特色景区联合起来开发新产品,形成聚集效应,吸引更多游客。为此,首先可与著名的宜川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联合起来开发以地质科普探险为概念的短线旅游产品。其次可考虑加人已经成熟的黄帝陵、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黄河壶口瀑布的陕西北线旅游产品,形成3}4天的中线旅游产品。最后随着延川黄河大桥的建成开通,晋陕之间的联系更为方便,可与邻近的山西运城、临沂合作开发1一2天的跨省短线旅游产品,并可考虑与运城合作开发盐湖景区、永济的鹤雀楼、普救寺、黄河铁牛、西候遗址、永乐宫、解州关帝庙或临汾的广胜寺、尧庙、尧陵、寺头遗址、陶寺遗址、丁村遗址、丁村民宅等,形成丰富多彩的跨省短线旅游产品。
3.2二级客源市场
晋北一蒙南地区的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包头及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主的华北市场;以兰州、银川为主的西北市场;以郑州、武汉、长沙为主的华中市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主的华东市场及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华南市场。另外,随着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人水平及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出游率也会随之增加,这也将是延川蛇曲公园潜在的重要客源市场。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华北市场离延川蛇曲公园相对较近,目前这一地区的客源量约占该园游客的10%一15%左右,是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
3.3三级客源市场
国内其他地区及来自西安、郑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部分海外客源市场是延川蛇曲公园的三级客源市场[II]36。这部分游客相当一部分都是进行科学考察、文化考察、探险及其它专题性旅游,他们约占游客总数的10%左右,这部分游客虽然数量较少,但要求相对较高,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地区服务质量和设施水平。因此,延川蛇曲公园在充分开发一、二级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开拓三级市场。根据以上分析,延川蛇曲公园客源市场的开发顺序应为:
(1)近期开发重点为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陕西中部的西安、铜川、渭南;陕西西部的咸阳宝鸡等以及山西太原、临汾、晋中、运城、离石、长治等地区[‘2了”,;
(2)中期着力开拓京津冀与晋北—蒙南市场,同时与西北、华北地区旅行社联手重点开拓华北、西北市场;并做好华东、华中、华南市场开发的准备工作;
(3)远期开拓华东与华南市场,并积极开拓国内其他地区市场。
4营销策略
(1)联合营销策略。近年来,随着陕北旅游业开发力度和宣传力度的加大,陕北旅游迅速升温,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大夏统万城、红石峡、佳县白云山、神木红碱淖已成为全国旅游观光的热点。另外,延川蛇曲公园与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及晋商文化旅游区(庄园文化)相距不远、南临宜川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东邻尧都临汾,西邻红色旅游—延安及历史名城西安,完全可以利用周邻知名景区已形成的市场影响力,努力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与这些成熟景区合作,打造新的旅游线路,同时广泛参与旅游交易会,在同一目的地开展联合营销策略。
(2)推广生态旅游概念。近年来,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时尚,国内观光旅游由历史文化胜地逐渐转向自然风光,传统旅游地转向新开发旅游地,而陕西率先提出的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和安全旅游的目标,无疑会对延川蛇曲公园的生态旅游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来此旅游的广大游客不仅能领略“五千年文明自陕西”中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能领略到陕西壮丽的自然美、生态美及黄土高原的雄浑美。由此,延川蛇曲公园也能在国内一流旅游资源的支撑下,成为今后旅游客源流大军的新宠[a}Los。
(3)设立地质公园旅游形象店。目前,我国地质公园主要依靠整体形象宣传,这对延川蛇曲公园来讲,只是简单地传播了一个科学概念。对此,延川蛇曲公园可以将旅游形象店这种营销模式与地质公园联系起来,在公园主要的目的是客源地设立地质公园旅游形象店。地质公园旅游形象店主要承担地质公园的宣传、咨询、报名、旅游预定等职责,并经营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活动,还可根据地质公园自身情况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除此之外,进人地质公园形象店的游客要能阅览公园的宣传资料、观看公园形象宣传片与地质科普教育片、了解公园的科普知识与出游信息,体验公园独特的地质遗迹,以带动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了解地理知识的意愿。
(4)扩大宣传渠道。延川蛇曲公园要重视景区信息传播,包括在主要客源城市投放大型广告牌、灯箱广告、车体广告或在CCTV等主流媒体投放宣传片,或采用官方网站、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信息及宣传公园活动。除此之外,公园还可在景区发放科普宣传单、导游手册、画册、音像制品等科普宣传品,多层级、多角度地宣传地质公园,以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5结语
篇3
[关键词]黄河石林;客源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49-03
一、旅游市场和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的总和;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对某种旅游产品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市场包括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市场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它具有异地性、多样性、季节性、波动性和高度竞争性等特征。因此,在开发旅游市场时,应该注意其重要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并依据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全面地对客源市场进行营销,从而获得最高效益。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经济个体(个人或组织)对思想、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达到经济个体(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
面对21世纪竞争激烈的现代旅游市场,旅游景区不但要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详细地对市场进行调研、预测,在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景区实际情况,选择最具潜力的客源市场,并根据客源市场的文化背景、人们的需求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及营销策略,全面满足客源市场需求。
黄河石林景区作为一个旅游市场的经营主体,旅游客源市场就是它的生命线。一个景区存在的价值主要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体现的,而经济效益的体现主要是由它的客源市场来决定的。黄河石林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景区,现在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只有积极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才能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
二、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一)景区资源概况
黄河石林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腾格里沙漠接壤,距景泰县城60公里,距甘肃省省会兰州170公里,距白银市70公里,距武威市261公里,距银川市390公里。经过几年的初步开发,于2004年1月景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石林生成于二三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由于燕山运动使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等自然作用,形成了以黄褐色沙砾岩为主的集雅丹、丹霞、峰林为一体的地貌奇观。景泰黄河石林景区内的景点主要有饮马大峡谷、老龙沟、豹子沟、龙湾古水寺、清凉寺、神龙沟、观音崖、千米洞等。另外,景区内自然地貌组合独特,石林、黄河、沙漠、戈壁、绿洲、村庄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格。
(二)景区客源份额分析
(三)景区客源市场优、劣势分析
1.银川市场
景区对银川市场吸引力的优势体现在:客源地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在黄河石林景区周边范围内,银川市场的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居民出游意识和出游能力较强;旅游市场期待鲜明的旅游产品,黄河石林景区的独特旅游资源能够适应市场不断求新、求异的要求;景区在银川市场进行了大量宣传,使其在银川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景区对银川市场吸引力的劣势体现在:甘肃和宁夏同属于西北地区,景区大多以西北的荒凉、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为主,同质性较强;目前黄河石林景区接待的银川游客主要为散客,旅行社团队少;黄河石林景区接待能力较差,服务水平低,给旅游营销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2.兰州市场
景区对兰州市场吸引力的优势体现在:黄河石林为甘肃多所高校社会实践基地,高校为黄河石林带来了一定的学生客源;兰州市距黄河石林仅170公里,随着周末休闲度假游和乡村游的兴起,为双休日的家庭旅游提供了便利。
景区对兰州市场吸引力的劣势体现在:兰州游客中散客所占比例大,景区在组织和管理时相对困难;尚未与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旅行社普遍信心不足,对投入后的回报有隐忧。
3.其他市场
景泰黄河石林对于其他市场采取谨慎开发的态度,这样可以减少营销费用和开支。因为目前黄河石林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不高,游客向往度不足;景区人力、财力有限,如果选择的市场太多,而经费有限,就会出现“遍地开花,无处结果”的现象。
(四)服务质量评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旅游景区一方面要提升项目与园区环境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服务质量等软件设施。黄河石林的多数从业人员是龙湾村的村民,他们缺乏系统培训,服务意识不强,对待游客态度生硬。
在如今旅游景区项目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黄河石林景区,想要得到快速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就必须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一切以游客为中心,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品牌知名度、市场认知度分析
景泰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前期虽有广告投入,但因没有整体的规划,并且宣传没有抓住要点,缺乏特色,因此,市场的冲击力不大,其品牌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直接影响旅游消费行为。在旅游市场中,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销售额。因此,品牌知名度低是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发展的一大障碍。
黄河石林目前品牌知名度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誉度、认知度。所以,没有培育起良好的消费市场,只能借助零星的广告与同行的品牌来拉动销售。因此,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品牌的提升和品牌知名度的塑造,从而通过品牌拉动市场消费。
三、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
(一)制定宣传主题,全面开展宣传促销活动
宣传促销是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做好景区经营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刚开发不久的黄河石林景区来说,宣传促销更为重要。如在黄河石林曾拍摄过电影《神话》的片段,可利用成龙的名人效应制定出“世外桃源,山水胜境,《神话》境界”的宣传主题。另外,可根据兰州市这一黄河石林最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制定出专门针对兰州市场的“神奇黄河石林,兰州后花园,兰州人的旅居之家”等宣传主题。
黄河石林作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其资源具有区域垄断性。因此,可以将其特色资源作为主打品牌,结合产品策划,全方位进行宣传。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要体现可听、可视、可触的有机结合,从而完善黄河石林旅游资源的整体宣传、促销模式。
可选择的宣传方式见下表:
(二)根据国内外旅游形势,做好长期促销工作
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景区经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旅游业不是投入就马上见效的产业。黄河石林必须做好长期的宣传工作,做好旅游旺季交替时节的对外宣传尤其重要。例如在每年11月至来年3月的旅游淡季,景区可给予来访游客更多优惠;同时,对景区夏秋时节的图片、信息等进行宣传,为旺季做好准备。
黄河石林具有资源独特性、可进入性好等开发条件,要迅速提高知名度,招徕更多游客,景区可通过给予国内各家旅游社比其他旅游景点给予的更多优惠,使旅行社更愿意推销黄河石林,把团队带到黄河石林来,由近而远,吸引游客。
同时,要尽快根据旅游形势确定旅游产品的国外市场,为景区的长远发展做规划,规划好核心旅游客源市场和远程旅游客源市场。就目前来说,景区虽然没有很多的外国游客,但来石林考察的外国专家都充分肯定黄河石林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证黄河石林在西北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很快进入国际旅游市场,景区应该制度远程旅游促销计划。
(三)区分顾客类别,制定特色各异的旅游线路和营销方案
随团出游的游客由于他们受到统一行动和统一安排时间的限制,旅游线路的景点就该是景区精华部分的代表,自助旅游的游客一般具有更多的探险精神和更强的游览自主性,景区需要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相关的信息,供他们自由选择,自驾车出游的游客一般都是景区周边省市的游客,尽量为他们提供驾车至景区及其在景区驾车游览的详细线路图。
黄河石林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主要以兰州和银川为主。其中兰州客源市场以自助游和自驾车出游的散客为主,对这一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方案时,要包括到达石林的交通线路图,饮马沟的石林景观,石林的地质构造、科研价值,龙湾村的人文等。而宁夏市场则以旅游团队为主,就要着力宣传黄河石林的精华部分――石林风光,这些游客停留的时间一般比较短。
(四)丰富旅游产品内涵,积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由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其中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还是娱乐和购物。黄河石林作为一个现阶段还以自然景观观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旅游景点,在娱乐和购物方面还不是很重视,娱乐活动有一些开展尚未形成规模,管理和经营都很混乱,而购物方面现在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进行积极引导,充分利用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营销,强化游客体验,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顾客的体验是以商品为道具的,在游客的景区浏览经历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它是引导游客回忆的重要线索,起到强化旅游体验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快对黄河石林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以当地的刺绣、剪纸、黄河奇石等为基础,开发出具有石林特色的其他旅游纪念品,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促进景区的发展。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景区文化内涵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感受文化差异、探索文化、体验文化是旅游行为永远的的动机,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也是旅游产品竞争的底蕴所在。
黄河石林的地质构造极为特殊,在国内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研究黄河石林的地质构造对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后的气候变化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宣传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应加大对其科学文化内涵的探索,吸引以科考为目的的旅游者,并对这些旅游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另外,在导游讲解方面,不能简单地指着山形说造型,而应当就其地质构造、形成原因等加以整理,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发旅游者的兴趣,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欲,让游客的石林之行不仅进行一次观光游览之旅,更是聆听一堂生动的地理课,或者是在讲解过程中插入一些神话传说,让游客在这些生动的故事中记住黄河石林这片神奇的土地。
(六)整合区域内其他景点,进行大规模营销
由于各旅游景点在地理空间上的差距,导致各景点间缺乏合作。黄河石林尚未与区域内的景点形成联合营销。单独为政的营销方式花费多,效果较联合营销为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游客的流失。
在黄河石林以东100公里是宁夏沙坡头景区,该景区也是处在黄河曲流经过的地方。2005年,游客年接待量将近80万人次,因此,景泰石林景区应与沙坡头景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促销,组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借助它的影响力,扩大石林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另外,在景区市场经营过程中,不但要善于与地区旅游景点联合促销,还要善于巧妙组合自身特有资源,突显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参考文献]
[1]赵西萍等.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柏槐.旅游市场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婧,靳俊喜.旅游景区景点营销策略[J].企业研究,2007,(5).
[4]苟自钧.旅游景区营销要略[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2003,(7).
篇4
关键词:自驾游;自驾车旅游市场;自驾车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68-03
一、引言
“自驾车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是当时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形式。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 - drive,发展到后来的Drive Travel[1]。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方式,自驾车具有自主性、时尚性、个性化等特征,且兼具刺激性强、消费档次高、体验性强等特点。中国的自驾车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者所使用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家用小汽车、多功能越野车及商务车等。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道路条件的改善,公民休闲时间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心理的日益成熟,自驾车旅游正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形式。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快速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自驾游基础理论、市场、产品、目的地等诸多方面。现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如下总结。
二、自驾车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自驾车旅游研究多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例如,胡敬民(2003)、翟向坤(2003)、龙斌(2004)、陈乾康(2004)就自驾游的成因、市场特点、问题和措施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自驾游具有广阔的前景。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驾车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包括自驾车旅游的定义、分类、特点、影响因素、作用、服务系统、产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尽管自驾车旅游已经在很长时间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关于自驾车旅游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龙斌认为,自驾游是指旅游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自己驾驶为主要手段,借助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特殊人文自然环境和相关设施所进行的一系列吃、住、行、游、购、娱行为,是一种寓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充满个性化和无穷魅力的旅游活动[1]。张晓燕认为,自驾车旅游是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以自发组织为主体的前往目的地旅游的连续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2]。吴娲(2007)、赵鹏(2008)、杨丽(2009)等学者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尽管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研究者们的定义都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以私有或租借的车辆为交通工具、驾车者旅行和暂时居留引发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以休闲为目的。
胡敬民在研究中将自驾游类型简单分为观光度假型、休闲度假型、极限挑战型、探险摄影型、随心所欲型、体育运动型和以躲避尘世净化心灵为目的的孤独漂泊型[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龙斌划分为全部由旅游者自己操作的完全意义上的自驾游和由旅行社提供部分服务项目协助完成的自驾游[1]。在此基础上,方小燕(2005)、张晓燕(2005)、赵鹏(2008)对自驾游的类型做了更加详细的补充和细分。
此外,国内众多学者通过分析指出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4~5]。何玉婷[6]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原因。徐吉吉[7]等认为,自驾车旅游发展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存在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自驾车旅游将向有序、规范化和休闲方向发展。朱生东[8]从旅行社服务、旅游交通服务、食宿服务、汽车租赁服务、地图服务、在线服务六个要素打造自驾车旅游服务系统。陈太政[9]从供给、需求、信息、支持、汽车开发商五个方面提出构建自驾车旅游网络的基本框架。翟向坤[10]比较了国内外旅游发展模式,从自驾车旅游对旅行社、住宿业、景区景点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思路。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
有关市场分析多结合某一具体地域,在一些统计数据或相关调查的基础上,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发条件、需求特征、类型、特点、市场细分、市场培育、开发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研究。关于自驾游发展条件的研究成果众多,以翟向坤总结的如下几个方面为开山之作: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汽车租赁业蓬勃发展;汽车俱乐部发展迅速;全国公路交通设施状况大为改观;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业发展,国民更加崇尚一种自由与个性化[10]。吴巧新[11]从发展自驾车旅游条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条件。刘巍在研究中指出了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率先发展自驾游的地区的示范作用[12]。周沁[13]认为,自驾车旅游的发展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认为,“自驾游经济”将给市场带来很多投融资机遇。方海川[14]探索完善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拓展休闲旅游空间。陈乾康[15]通过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四川省成都市自驾车旅游市场规模为基准,预测了全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规模和总商机,从大的战略角度提出了做大做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基本思路。国内其他学者以湖南、广西、浙江为案例地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各地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16~17]。张晓燕等[18]对华北地区的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自驾车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素、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分析,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刘金敏[19]从人口统计、旅游活动特征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环境。费永红等人[18]根据黄金周期间珠三角地区自驾车游客的抽样调查结果,对自驾车游客的市场规模、客源构成以及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自驾车游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胡敬民[3]从自驾车旅游发展趋势的角度,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的机理、类型、特点以及市场的培育。曹新向、雒海潮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特征、旅游偏好特征、度假行为特征、组织形式特征和信息获取特征五个方面阐明了市场特征及需求[20]。洪娟、汪德根、程久苗还对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旅游消费、旅游方式、旅游空间流向规律几个方面的特征做了补充[21]。江学淮[18]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消费和空间流动规律等方面阐释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对自驾车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自驾车旅游产品研究
目前关于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旅行社的角度进行研究,如赖斌等[18]探讨了旅行社使自驾车游产品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明确了旅行社生产“自驾车游产品”能带给旅游者的利益,提出了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游产品的方向。张文敏[22]等提出港澳与内地在市场开发方面应实行双牌制,认为旅行社是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陈乾康在研究自驾游对旅游业影响中指出了自驾游对旅行社业务的冲击,虽然分流了客源,但鉴于自驾游的近程旅游、选择路况好等特点,对旅行社的其他业务尚不构成威胁,并指出了应对之策:调整业务重心,以长线旅游、特种旅游、跨省及出境旅游等业务取代短线旅游;抓住旅行社在食宿预订方面的优势,拓宽业务范围,发展自驾游团队业务[15]。杨冬梅考虑到了与汽车俱乐部的合作[23],在研究旅行社开发自驾游产品企业战略时,指出了产品制作和销售过程以及对竞争者的策略[24]。黄静波[18]探讨了红三角地区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对策。另一方面,主要从自驾车旅游线路方面进行研究,如张晓燕、何佳梅通过对旅行社开发自驾游产品的优劣势分析之后,进一步细化了开发措施:一是旅行社应充分利用汽车俱乐部和汽车租赁公司的强项并加强联合,为自驾游产品吸引客源和提高技术保障拓宽途径;二是构建产品开发服务链条,包括旅游目的地景区的车位预订、详细预算并设计多种自驾线路组合满足不同收入者的需求、汽车营地和汽车旅馆方面的合作、应急对策及全国联网的紧急救援系统;三是产品的开发要求主题鲜明并创新营销方法;四是构建产品保障体系。考虑到来自交通、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中的发展瓶颈后提出改善客观条件、开发分时分段旅游产品、纵深发展专项自驾游产品等应对措施[25]。赖斌、杜通平、黄萍提醒旅行社产品开发时找到与游客的利益契合点,深度挖掘产品线路[26]。胡敬民[27]从分析游客心理入手来设计自驾车旅游线路。张波[28]指出自驾车旅游路线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研究大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定性研究,但研究的不够深入。
(四)其他方面的研究
1.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发展。张宪洪 [2] 借鉴外国汽车营地的相关资料,对汽车营地旅游项目在中国本土开发的市场前景、产品类型、项目设计、规划布局、管理运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理论探讨和实务研究。李享[29]等从宏观理论角度对与目的地相关的自驾车旅游进行分类研究,探讨了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和其应具备的条件。姚小云[30]探索了世界遗产地武陵源自驾车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自驾车旅游的障碍、思路与对策。周武忠[31]以自驾游为导向,探讨了规划布局景区、景区产品、景区配套产业及支撑系统。梁雪嘉基于风景旅游规划AVC理论,从风景旅游地规划和游憩体验的观点出发,结合客观实际提出了若干提升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32],从而使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2.自驾车旅游供给影响。李莉[33]从自驾车旅游对旅行社、住宿业、景区(景点)、购物点、旅游信息系统的五方面的影响阐述了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办法。高怡等[18]在分析泰宁自驾车游客服务系统现状的基础上,从食、住、行、游、购、娱信息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3.其他研究。胡敬民在研究中指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编制各省县旅游交通详图、开发新型旅游房车[3]。邵杰[2]以需求分析为主线,讨论了旅游交通需求的特点和构成以及需求的变化趋势,并重点讨论了自驾车旅游的需求影响因素和出行行为特点。程静静[34]等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对中国自驾车旅游市场进行预测分析。苗学玲考虑到网络论坛具备单向传媒、口碑传播和专家意见多种信息渠道的功能,能够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对该领域做了研究,尝试将论坛帖分为询问帖、分享帖、活动帖、资讯帖四个主要类型,体现旅游者信息行为、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和社区交往行为[35]。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自驾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驾车旅游的内涵、分类、起因、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多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很少。在市场研究方面,以个案研究为主,主要分析某个区域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征。 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过于笼统,没有专项市场的研究。只是简单地分析自驾车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时间等,只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市场细分,却没有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充分利用调查结果,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以及市场预测,扩大学术价值。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多从旅行社角度出发,产品的开发需要进一步细化。车俱乐部和旅行社等如何开发有特色的自驾游产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如何建立自驾游行业品牌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目前关于自驾车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自驾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自驾车旅游与区域旅游交通的构建、自驾车旅游安全的、以自驾车旅游为导向的旅游景区规划的、自驾车旅游涉及相关法律的研究比较少,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多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用以支持理论研究。对于自驾车旅游研究存在的不足,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是今后国内自驾车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35-39.
[2]窦文章.自驾车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3]胡敬民.旅游市场新热点――自驾车旅游[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钟莹峰.中国自驾车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87.
[5]杨鹛.中国自驾车旅游游客特征及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1S):272-273.
[6]何玉婷.体验经济时代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原因[J].天府新论,2005,(S2):146-147.
[7]徐吉吉,孙厚琴.中国时尚休闲方式的现状及前景――以自驾车旅游为例[J].当代经理人,2006,(7):215-216.
[8]朱生东.自驾车旅游服务系统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5,(5):40-41.
[9]陈太政,张东山.构建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的初步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2006,(6):64-68.
[10]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54-60.
[11]吴巧新.长江三角洲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2]刘巍.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瓶颈以及发展对策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71-72.
[13]周沁.关于国内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调查和投融资机遇思考[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4]方海川.休闲旅游新宠:从成都自驾车旅游市场看旅游观念新趋势[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2):100-103.
[15]陈乾康.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04,(3):66-71.
[16]曹新向,雒海潮.中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2):87-91.
[17]韦倩虹,郝革宗,黄建清.广西自驾车旅游初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2):80-84.
[18]张学梅.国内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10,(4).
[19]刘金敏,李倩倩.浅谈自驾车旅游[J].现代商业,2007,(1):247.
[20]曹新向,雒海潮.中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2):87-91.
[21]洪娟,汪德根,程久苗.中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及其效应[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5).
[22]张文敏,邬琛.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征及其产品开发――以“泛珠三角”区域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6,(3):60-62.
[23]张晓燕,何佳梅.中国旅行社的自驾游产品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64-66.
[24]杨冬梅.对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分析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0-62.
[25]杨冬梅.自驾车旅游产品研究――以成都自驾车旅游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2005.
[26]赖斌,杜通平,黄萍.从旅行社的视角看自驾车游产品化[J].企业经济,2006,(3):92-94.
[27]胡敬民.黔东南苗侗风情自驾游旅游线路设计[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4):21-24.
[28]张波.国内“自驾车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渝西学院学报,2004,(2):87-89.
[29]李享,李怡锐.中国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研究[J].考试周刊,2007,(36):154-156.
[30]姚小云,李敏娜.世界遗产地武陵源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31]周武忠,朱剑峰.自驾游导向的旅游景区规划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7,(5):46-55.
[32]梁雪嘉.试论“自驾游”与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提升[J].科技资讯,2006,(30):228-229.
[33]李莉.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及应对办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5):166-167.
[34]程静静,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自驾车旅游可行性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96-104.
[35]苗学玲.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旅游网络论坛的主帖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157-162.
Progress About the Study of Domestic Self-driving Travel
LIU Huan
(Xinjia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Tourism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rumqi 830054,China)
篇5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参加各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与体育有关的度假方式也随之不断升温。然而在我国体育产业尚未成熟的今天,如何界定体育旅游产品,以及如何适当地引入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于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合理导入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运动休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体育也由过去专业化的运动,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老百姓所接受。而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体育旅游开始浮出水面。人们的度假观念也由以往的纯生态旅游向追求保健旅游转化,“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参加各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与体育有关的度假方式也随之不断升温。体育旅游产品已成为旅游产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愈来愈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青睐。
我国于1994年首次提出体育旅游产品概念,此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直以30%~40%的速度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有100多个体育赛事或旅游节庆。可见,体育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得到各部门的重视。
一、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玩过程中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为旅游者带来体育效用、旅游效用并满足其所需消费和服务的总和。
体育旅游产品可以划分为实体产品和无形产品两部分。体育旅游的实体产品包含体育场馆及设施、体育活动及赛事、体育旅游纪念品等。而体育旅游的无形产品一般包含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服务系统等。对于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而言,“软”环境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服务系统将是今后该市场竞争的核心所在。
体育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它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旅游产品的核心是体育
体育旅游产品可以产生1+1>2的系统性倍增效果。体育旅游产品既是一项旅游活动,更是健体强身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惯常生活环境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游览名山胜水,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即使在交通工具十分发达的今天,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仍然需要走或长或短的路,爬或高或矮的坡,流或多或少的汗,这本身也是一种体育锻炼。所以说体育旅游产品能使旅游者寓健身于游乐之中,在旅游中强健体魄,在健身中陶冶情操。体育旅游产品非常注重在旅游过程中培养顾客的体育感情。在体育旅游产品中,有些项目还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旅游者通过挑战和超越自我而获得满足和愉悦,这是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
2.内容丰富、范围广
体育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类型,在世界各地,都已有了日益丰富和成熟的体育旅游产品形式。除徒步旅游、骑骆驼旅游、野营旅游、登山旅游、狩猎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攀岩等有形产品外,还包含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旅游服务等各项无形产品。其内容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和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为体育旅游产品的持续创新带来活力,使其产品类型更加丰富,产品层次更加深入。
3.体育旅游产品效益的间接性
众所周之,有形产品的经营大多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体育旅游产品的无形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间接的经济效益,无法通过具体的公式测量和计算。通过体育旅游产品的良好市场运作,可以推动国家体育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进步。
二、中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消费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看电视、聊天、串门、做家务等传统休闲生活方式,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必选项目之一,国内旅游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1999年9月我国实行了新的节假日办法,延长了“五一”、“十一”、“春节”的放假时间,由此兴起近年来假日旅游的火爆场景。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要迟缓一些,但其快速成长的态势已初见端倪。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旅游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消费时尚。人们参与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健身、娱乐、探险等各类体育旅游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海岸线绵长、湖泊众多、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变化明显等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步伐。从1992年到1997年全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年均增长达5.1%;1997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仅次于子女教育、电器产品、住房、书报、高档服装之后,列居第六。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和规模。较著名的有黄河漂流、湖北宜昌赛龙舟、山东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等,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而体育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中的一个主要方向,今后会得到中国各级部门的进一步重视。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品,为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应当注意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三、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1.了解体育旅游者的特殊需求是制定体育旅游产品营销计划的首要前提条件
体育旅游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既不同于普通旅游者,又不同于体育爱好者,他们有着比较独特的需求欲望。“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的需求,并能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和更高效的方法去满足市场的需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城镇化给人们带来了财富和余暇时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对生命不利的因素。由于运动不足、工作压力加大、竞争加剧等原因导致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缠身,因此人们十分渴望从各种压力下解脱,体育旅游则较好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有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分析表明:目前我国普通客源市场比例约占45%,这类市场特征主要为实践型和休闲、娱乐型,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旅游产品的供求能力;而对于特殊客源市场,市场比例约占33%,市场特征主要为强者冒险型和超越极限型,体育旅游产品线的开发是前景看好;对于占市场比例22%潜在客源市场,主要特征为康乐保健型和启迪开智型,则体育旅游产品线的开发潜力巨大。
2.构建体育旅游产品的区域定位策略和营销策略组合
在体育旅游产品分析的基础上,按区域进行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研究客源市场,找出满足消费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线和产品项目,这是市场分析的目标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制约因素。相对于一般旅游产品而言,体育旅游产品更需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素发生效果作用,也易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可开发适应性较强的地域性体育旅游产品,易于建设特色体育旅游产品,有利于开发整体市场,从而确定区域定位策略和营销策略组合。
3.制定和选择合适的体育旅游产品策略
体育旅游产品策略是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体育旅游产品现有资源的经营、新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产品线路的设计等方面。要从市场机会、消费需求出发确立体育旅游产品品牌,让消费者易于辨识,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设计体育旅游产品线时,要贯彻市场、主题突出、不重复、顺序与节奏安排、留有余地与机动灵活等原则;同时要注意营销策略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4.体育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适当的定价策略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体育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既要保持大众旅游产品定价策略,又要具有专项旅游产品定价的特征。并且要结合生态、气候等要素,由于体育旅游产品发展历史并不悠久,大众性体育旅游刚刚兴起。其本身还不完善,销售额低,单位成本高,市场上旅游消费者少,再加上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市场容易饱和等特点,其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低价占领策略:即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旅游者接受体育旅游产品,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有助于尽快打开销路,缩短推出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份额,争取体育旅游产品迅速成熟完善;同时还可以让许多竞争者望而却步,减缓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撇脂定价策略:又称为高价定价策略,是指把体育旅游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丰厚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如果成功,可以迅速收回投资,也为后期降价竞争创造了条件。
(3)同价策略:要使自己的体育旅游产品价格尽可能与竞争对手的保持一致。
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旅游管理者应按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行差价。如在旅游淡、旺季实行浮动价,淡季客房优惠,连续住宿越多,价格越优惠。对旅游热、温、冷点实行不同的定价策略。
5.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策略
吸引消费者进行体育旅游,还必须对已确定的体育旅游产品塑造鲜明的形象,提供内容详尽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旅游产品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以及参加旅游博览会、巡回展销会,做好广告宣传,将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潜在游客。
6.建立体育旅游产品的分销系统
由于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较晚,体育旅游还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加强宣传,通过舆论导向使富有创意的体育旅游产品得以生存与发展。如国家旅游局在2001年推出了“中国体育健身游”的主题活动,这是推广体育旅游的重要举措。当然,还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体育旅游进行宣传;另外在高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建立体育旅游热点网站,在全国范围内深入进行体育旅游的网络营销。通过这些手段使冷点变热点、热点更热,不断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线的知名度,全面发挥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篇6
一、政府职能在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效应
回顾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的扶持下,旅游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了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云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实施,在旅游发展前期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行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制定和完善旅游政策法规
政府通过制订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工商管理、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产业政策[1],扶持和鼓励旅游业优先、快速、可持续地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建设“云南特色旅游产业综合发展试验区”框架方案》、《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纲要》、《关于推进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意见》、《进一步推进全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分析国内外和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提出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部署具体工作,帮助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政府在依法治旅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制定旅游法令法规,建立行业管理体系,设置必要的执法机构(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规范了旅游市场交易行为。目前云南省已经制定的旅游行业法规主要有《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导游人员管理规定》、《云南省导游服务规则》、《云南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反应预案》等。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旅游业实行监督管理,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编制和执行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政府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规范、指导和调控。200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并与云南省旅游专家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各地州市先后编制了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县市区及重点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州、县市四个层次的旅游规划体系。在具有宏观意识、科学精神与发展步骤的旅游规划指引下,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塑造旅游形象,突出各地特色,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总体优势,使云南旅游业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发展。
(三)支持和加强旅游基本建设
多年来,云南省把加快旅游基本设施建设作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旅游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的兴建,都是依靠地方政府强大的行政职能来完成的。对于一个山区省份来说,交通是制约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政府的资金扶持下,云南省建成并投入使用机场12个,基本形成连接省际、省内区域出入通道的高速公路网,加快了国省干线的二级公路改造和乡村硬化路的建设,加大澜沧江等内河水运建设力度,初步建成公路、水路、航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从1994年起,省市政府每年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旅游线路的建设,这在当时是全国力度最大的,极大地改善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各重点景区间的通达性。此外,通信、水电、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也得到根本改善,从而全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
(四)保障和增加财政投入资金
云南省各级政府有效发挥了在旅游投资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提高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旅游开发建设的比例,在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增加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比重。“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完成旅游投资近620亿元,共建成60个旅游重大项目。同时,加大对旅游开发建设的金融信贷支持,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旅游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予以贴息补助等。云南最大的旅游购物中心“七彩云南”就是由政府贴息贷款1.3亿元建成的。另一方面,政府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特别是外部资本投入,促进旅游产业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成立了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全省每年有1.5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如在迪庆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开发建设中,政府就投入了大量的旅游发展基金。
(五)积极拓展区域旅游合作
云南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致力于通过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完善云南旅游市场的多样性。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省加深了与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金四角旅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旅游合作已经初见成效。在国内,云南先后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等合作协议,在打造旅游品牌、宣传促销、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旅游线路、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加深与四川、贵州、重庆等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线路,达到互补、互利、互动、共赢的效果。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旅游资源丰富、市场相对成熟的云南,已经成为很多地区首选的旅游合作伙伴。
(六)策划和宣传旅游形象
21世纪是形象时代,“形象力”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导形式之一。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云南省在旅游形象策划、塑造与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云南旅游媒体联盟”的牵头和带动作用,集中策划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全面提升“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旅游整体形象。通过实施旅游精品名牌建设工程,目前已培育了石林、世博园、民族村、大理三塔、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腾冲地热火山、罗平九龙瀑群、陆良彩色沙林、抚仙湖水都、元阳哈尼梯田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云南)国际花卉展和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展示云南旅游形象,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云南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云南各级政府在争取相关部门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与配合,协调和加强旅游与公安、计划、交通、工商、物价、园林等众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育一种和谐、健康、舒适的旅游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管理职能。
二、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政府凭藉其崇高的社会威望、强大的管辖能力与雄厚的财政实力,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初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在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角色错位
政府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用倾斜性政策扶植相关大型旅游集团,甚至投资兴办骨干旅游企业并直接管理,政府、企业和市场在分工上不清,把“政府”的意志强加于企业和市场,严重影响市场主体的培育,破坏了市场竞争机制,阻碍旅游市场的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政府既经营又管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弱化了监督、保护资源的职能,反而导致政府微观运作的低效率。
(二)管理缺位
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和封闭性,导致省级层面的旅游战略难以实施,宏观调控失效。有些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划缺乏科学的指导,对破坏性开发、资源浪费、企业负盈不负亏等现象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眼前利益,固守门户之见,各自为政,实行地方保护,宁肯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不愿进行区域联合经营,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3]。在云南,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可以看到相近似的民族歌舞表演,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遍地开花,一些著名景区可以买到的旅游商品也随处可见。
(三)职能越位
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旅游投资决策等方面统包统揽,充当一切具体业务的决策者。从目标确定、人员配置、使用经费到开发及计划供给的数量和类型等方面,政府全权负责,热衷于直接管钱、管物、管项目,出现了职能越位的现象,致使旅游企业丧失了发展旅游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的干预,遍及旅游产业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政府并不是天生的旅游专家。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直接干涉具体产业活动,即使是好的动机也多是越俎代庖、事倍功半。不仅没有体现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反而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并不是万能的,那种什么事情都靠政府解决的观念已经是旅游业发展的误导,应从这种错误观念中摆脱出来。
(四)协调不畅
云南省的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根据其性质不同而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如“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辖,“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属于林业厅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隶属文物局,“江河湖泊”和“水利交通”归口于交通、水利部门等。往往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涉及旅游、林业、建设、文物、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由于条块分割、分头多管等出现各种矛盾冲突,难以协调,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由于管理关系复杂,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争功诿过,相互扯皮,权利分配不均,责任主体不明,而与其平级的旅游主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督,形成管理空白,严重制约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目前,云南省旅游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发展方式得到显著转变。伴随云南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变,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各级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与云南省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培育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相适应,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的政府管理引导、行业协调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
(一)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对其自身在旅游产业中的位置作出重新定位,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抓大放小,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作好引导工作,放权于市场,使政府成为保护良性市场环境的灯塔,构建“小政府、大市场”的旅游业生态系统。政府应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还企业,不再直接参与旅游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将职能主要集中在制定政策、完善旅游法规、协调关系、引导投资方向、为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等宏观方面[5]。政府要从长远、战略的高度,以制定政策、编制规划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云南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在行使职能的属性上,转向以公共服务为主
政府必须适应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形势,转变职能,切实把政府的主要职能由行政审批型转向公共服务型,为旅游市场主体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带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发挥旅游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旅游资源开发资格审定、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节经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政府要强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职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构建集旅游咨询、旅游预订、旅游集散、旅游医疗、旅游公共信息、旅游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旅游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行使职能的方式上,转向以监督管理为主
政府应从直接“办旅游”的角色中退出来,运用行政直接手段、法律强制手段以及经济间接手段,对旅游行业和旅游市场实行动态监督和管理。构建旅游监督与预警系统,完善旅游法律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者的经济行为,监督旅游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切实维护好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审计与会计制度,科学监督旅游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确保其保值增值。制定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等,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检查,实现旅游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旅游市场环境。
(四)在行使职能的角色定位上,转向以协调者为主
旅游业联动性强、涉及的产业和部门多的特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应从“大旅游”的角度,正确处理旅游部门管理与农业、林业、城建、财政、交通、文物、国土、工商、税收、环卫等相关部门管理的关系,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建立“大管理”的机制。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逐步由规制者转向协调者。各部门要在立足自身职能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政出一门,行业协作,产业联动的施政格局。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政府在更广泛的地区间、部门间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间组织协调,理顺管理关系,使旅游业发展从无序开发、规模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效益型的有序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此外,应充分认识到,旅游发展的利益协调绝不只是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它还包含对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因此,政府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相应制度时,要注意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四、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一)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决定旅游者体验的满意程度。良好的旅游环境能够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能力,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优化云南省的旅游环境,首先要树立和推广良好的政府形象,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具备良好的行政作风和行政执行效率,加强旅游调研和评估工作,探讨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旅游扶持政策意见;其次,解决和改善云南旅游在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旅行社、餐饮业、饭店业和服务要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行旅游标准化管理和建设,完善旅游投诉、公共信息、咨询服务、紧急救援、旅游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旅游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保持云南原有广泛接纳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态度,传承淳朴、和谐的人文文化精髓,提升整个云南的人文素质。把优化旅游环境作为一个着力点,“软硬”兼施,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全力营造一个安全便捷、文明舒适、宽松和谐的旅游环境。
(二)创新旅游产品,重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目前,云南省旅游产品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资源类型的多,高层次的、文化提升型的相对较少。产品供给只能满足初级化、大众化市场,个性化、舒适性明显不足,成为影响云南旅游产业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高层次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势在必行。要创新旅游产品,首先,政府与旅游企业要共同努力,进行市场分析,根据旅游市场新的发展动向来培育新的旅游产品,注重对潜在旅游需求的激发和对市场消费潮流的引领,打造新的旅游业态,如温泉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探险旅游、高尔夫球旅游等,推进云南旅游产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型转向休闲度假型;其次,整合传统观光型旅游资源,深度挖掘资源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旅游区,鼓励社会资金以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的经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
(三)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产业,它的发展要与许多产业相互融合,这就决定了旅游业不可能脱离或独立于其他产业自行发展。加快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可以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延伸产业链,形成新型产业集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旅游与农业、文化、商务、信息、交通、金融、环保、体育、医疗卫生等部门的合作,加快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信息服务、旅游航运、旅游金融、旅游健身、旅游专业服务等产业融合的重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形成新兴的交叉优势产业。
(四)推进科技兴旅战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寻求科技创新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探讨以科技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首先,建立和完善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兴旅的组织和指导,培养高科技人才,引导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基地从事旅游科技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工作;其次,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强化技术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推动云南旅游技术化、数字化、网络化,用现代科技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重视在旅游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活动过程中及时申报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第四,创办科技兴旅示范区,与高科技企业、高科技基地沟通协调,使更多的企业走向与旅游协同发展的道路。
(五)完善云南旅游产业安全保障体系
篇7
信息传播最大化
媒体覆盖最大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销售策略:
我们把目标市场定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圳本地和港澳地区为第二市场,而外省游客主要在春节期间出现,靠本地宣传提高来访量。
我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进行销售:
1、确定目标市场并划分主要的区域,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对兵马俑产生吸引的不同角度,采用平面宣传、文化挖掘、巡回展示等方式,进行市场营销。
2、借助兵马俑对香港市场的特殊吸引(特别是香港人、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向往),选择一至两家旅行社,通过合适的合作方式(让对方进行宣传和推广),打开香港市场。或采用合适的宣传方式(和媒体合作),打开香港市场。
3、细分市场,根据每块市场的特点和不同节令特点,区分营销、宣传受众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相应的宣传策略,进行宣传和营销。
4、在价格方面,提高价格虽然能提高利润,但也可能因此减少客流,我们可以在稳定原价格的基础上,采用提高入园人数来提高收入,同时可通过让利等方式借助中间商的宣传拉动,达到市场覆盖最大化。
三、市场分析:
1、市场选定:
1、珠江三角洲
2、广州
3、深圳
4、香港
2、市场评估:
1、珠江三角洲:营业额546万,
2、广州:营业额1049万,
3、深圳:营业额664万,
4香港:?
注:A以上数据来自02年总入园人数106万人,营业额9555、3万元人民币。的基础,有效细分的要求;
B历史数据并没有香港市场,习惯将其和深圳市场划归一起。在这里将香港市场单另列出,是考虑到兵马俑在香港市场可能产生较好高效应,所以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开拓。
3、现状分析:
1广州:
客源总量:
人口810万人,港澳侨胞135万人
人均收入:
1、6万元。年人均消费1、14万元
市场特点:
团队组团分为散客,企业团体、地接团三大块。
散客出游多以旅行社组织出游为主要形式。时间上为一日游或二日游。
企业团体出游形式上有旅行社和自行出游两种方式。时间上也以一、二日为主。
地接团队市场,广州市内地接外省团队、境外团队深珠游。
今年地接内地港澳游团队出团量明显上升。
旅行社:
A共计126家。
广州本地旅行社以往每年组织深圳游旅客,大约30--40万人次。
B散客组团社实行零团费的组团方式。
C旅行社团费和利润来源于景点门票团散差价和购物回扣。
D旅行社组织企业团体出游多有事先计划和安排,主导权在企业自身。
E以地接团队为主的旅行社,线路安排事先已定,导游现场推荐是否有效是加点能否成功的关键。
社团:
A各省驻广州办事处共有160家。
B除企业自身组织的活动外,各类中介机构也会组织各种活动。
2、深圳:
旅行社:
共计55家。
A深圳旅行社共接待人数为20万人次,其中50%为中转,25%为游广珠线为主。25%为游深圳为主。
B主要以地接外省团队(包括中转,出境,入境为主)
C与明思克有业务往来的旅行社50家。占96%。03年9月接待6500人次,其中侨城中旅,报业国旅,机场国旅等旅行社来团量占9月总来团量的70%。
、酒店:
A、共有酒店200家,70%的酒店分布在罗湖、福田、南山三区。
B、主要以酒店外地散客,会议团队为主。
C、现与明思克合作的酒店有50多家,以二三星级酒店为多,占酒店总量的40%,销售方式以现付为主。
社团:
A、深圳各类企业十多万,小学180多所,中学60多所,幼儿园500多所
B、以华为,中兴、迈瑞等企业为代表的300-500家高新企业是企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每年企业的接待量较大
C、政府机关和银行政券机构等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每年接待量和招待费较多。
D、工厂将在年终组织联欢活动和员工福利游
E、学生春游和秋游活动
F、以高新企业和政府机构接待是现阶段社团的主要收入,占社团总收入的60%—70%。仅华为一家平均每月就有600—800人。
G、企业联欢活动相对活跃,但由于活动策划要求较高,加上景区内硬件有一定的局限性,成功率较低。
3、珠三角:
市场总量:
人口6820万人,
流动人口1890万人,
人均收入:
1200元/月
集中地区:
东莞、佛山、汕头、湛江、茂名、江门。
发达地区:
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
市场特点: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旅游的习惯;
销售现状:
只开展了旅行社平台的业务
旅行社:
A共计360家。
B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共有旅行社106家。
C出游方式多为旅行社组织出游,
D与明思克有业务往来的旅行社290家。
E该地区旅行社团队人数为占市场份额的15%。
F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来团量占总来团量的80%。
社团:
A东莞、惠州地区号称“工厂之都”有台资企业8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6家。
外来人口590余万。
B人均年收入1。6万元。
C东莞、惠州地区的台资工厂,将年末组织员工旅游作为福利。
D台资企业[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重视团队建设,航母的军事背景使两者有结合点。
E未组织人员直接销售。
四、解决办法:
广州:
旅行社:价格政策灵活
运用多样的销售方式将明思克纳入旅行社旅游线路。
采用其他方式给予导游利益保障,增加其加点的积极性
社团:招聘广州当地业务员,主攻社团市场
深圳:
旅行社:价格政策灵活
运用多样的销售方式将明思克纳入旅行社旅游线路。
采用其他方式给予导游利益保障,增加其加点的积极性
酒店:现付方式 + 配套报务
社团:对年接待量大的企业推广VIP服务,提高服务的附加值。
对工厂团封闭局部市场,特价促销。
增设参与性活动项目加大与其他景点的互动,吸引学校,联合促销
珠三角:
旅行社:由于是本地组团,旅行社对景点的价格要求不高
酒店:开拓。
社团:根据台资的特点,以定额包场的方式进行大型工厂团销售。
香港
旅行社:挑选一至两家较大规模的旅行社,联合操作香港市场的开拓,可以使用独家授权、优惠等方式换取选传。
媒体:适当的媒体投放,宣传活动主题,历史文化,开拓香港市场。
五、战略确定:
让目标市场更多的人的了解兵马俑,最终引发其到明思克一睹真颜的机会。从而真正将秦俑的优势发挥,结合其他景区无法比拟的军事特色,力争引起较高的认知度,吸引大量游客资源。
宣传推广是当务之急,是关系我们切身利益的。只有将这次秦俑展宣传推广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才能实现我们的最终利益。
1、宣传策略:
1特色定位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各景点都独具特色,成功的关键在于特色旅游的大力开发、宣传,从明思克这次秦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建议以“秦俑Vs航母”为主题,举办各种具有浓郁历史、军事特色的活动,突出重点地将此主题推向市场。
b、区域定位
目前,就秦俑产生的吸引而言,应当向南偏移,而港澳地区对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似乎又远高于大陆。所以,建议立足深圳,发展南部市场,全国可以华南片区为主。向港澳着重辐射。
2宣传对象定位
a、对象特征
本次调查着重调查了青年人的旅游情况,发现了两大对秦俑有强烈兴趣的人群。
广东地区的学生:
分析: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经济限制,没有能力做远程旅游,对秦俑非常渴望;
比较喜欢一两日游项目,比如科教、游玩、探险等活动。
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来过明思克旅游。
深圳企业在职职员:
分析:工作压力大;长期生活压力,生活重心偏移,喜欢文化色彩较重的展览、表演;厌倦人造景观的氛围。
对象年龄层在16—31岁之间
对象消费能力分析
一般具有中、短途旅游消费能力,喜爱结伴而行,消费追求时尚。
3、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占领消费群体易于从一点着手,向多元化伸展,以特色优势带动其它旅游资源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旅游项目单一化、消费人群固定化带来的困扰,不断的开发和探索新的增长点。
2、营销策略:
1、总体目标:
通过高层次的营销企划和多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明思克及秦俑的知名度,使其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高位的市场份额。
2、阶段目标:(可分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展示期
在此阶段,我们处于秦俑形象宣传的展示期,为开展、元旦及旅游黄金周打下基础。
此阶段的时间预计:一个月时间。
b、此阶段针对的市场区域:建议区域为:深圳及广州。
c、在此情况下针对目标群:
1、力争使公众了解秦俑特色及其蕴涵的文化。
2、争取权威媒体、公众人物、政府代表前来感受秦俑的独特魅力并发表评论。
3、加强广告(报纸电视、网络等)力度,增加活动次数,从而强化其参与意识。
4、发展已知客户,进而扩大客户宣传面。
5、从本身特色出发,配合景点风光,加强硬件建设。
d、在此情况下针对中间商(旅游公司):
1、提升产品展示的位置(如在旅游公司的门前设置展版)。
2、增加对旅游公司的反点及回扣,促进其提高供游量。
3、与其共同在市场区间开展文化节等品牌促销活动(如图片展)。
e、价格定位:以票促宣。
第二阶段:市场开发期:
在此阶段,宣传造势已见成效,展会信息都已宣传到位,客源量日渐增长。
a、此阶段的时间预计:两个月时间。
b、此阶段针对的市场区域:
建议区域为:深圳、珠三角。
c、在此情况下针对目标群:
1、保持客户群体,刺激消费。
2、积极向还没有去旅游过的消费群体展示这次秦俑展的特色。
3、开展知识营销,推出明思克和秦俑的一切特色文化,并针对性的开展活动;
4、强大的媒体版面占有率。
5、争取其它旅游景点的消费者前来参观秦俑(如办联票)。
d、在此情况下针对中间商:
1、提出市场比率,增加回报,积极支持其工作;
2、维护品牌形象,使其抓住潜在客户;
3、提高服务意识。
e、价格定位:灵活把握尺度,寻求任何有益的合作。
第三阶段:第一期
在此阶段,由于节假日的休息和秦俑刚到深圳的效应,客源稳固上升。
a、此阶段的时间预计:开展到元旦结束。
b、此阶段针对的市场区域:
建议区域为:香港、珠三角。
c、在此情况下针对目标群:
1、保持客户群体,刺激消费。
2、开展各种主题营销活动。
3、强化产品品牌。
d、在此情况下针对中间商:
1、维护品牌形象,使潜在消费者成为忠实的客户。
2、继续提高服务意识。
e、价格定位:大量的优惠促销(公益)
第四阶段:第二期:
在此阶段,由于春节的到来,客源量增大、消费能力增强。处于投入少回报高的状态。
时间预计:2004春节左右
由于前阶段秦俑浪潮已逐渐降温,宣传的难度会非常突出,所以必需增添新的元素以弥补这一需求。同时加强原有产品的开发,提高服务创新意识,以维护市场的后期发展,可根据情况条件多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关心公共事业提高企业内涵,发展品牌优势。
六、工作计划预案:
区域负责人:
1、维持原有客源,巩固明思克品牌形象。
2、传达秦俑展信息,制定区域工作计划(含宣传和活动)。
3、开展创新营销,针对所辖区域的特性进行推广宣传活动,提前报计划。
4、开展适合本次秦俑展的促销活动,力争作到谋定而后动。
5、开展客户回报、客户俱乐部等活动密切关系。
6、与旅行社保持互动联系,共商秦俑展工作。
7、灵活、适当利用价格变通,进行快速销售。
企划系统:
1、强化品牌形象,巩固品牌忠诚度(各种宣传形式)
2、开展文化、知识营销,完成内部硬件设施,强调宣传导向的意义和重要性。
3、围绕销售进行宣传,辅助宣传设置活动。
篇8
[关键词] 乐山 会展旅游 旅游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据国际联合会统计,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收入高达2880亿美元。我国各城市也逐步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都已展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建立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桂林、深圳、苏州、重庆等城市的会展旅游亦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5月,在北京还举行了“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
乐山的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最具世界影响力。乐山有条件也有必要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 Tourism ”(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精品,将为优先开发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区,加快区域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打造“中国第一山”,就是全面整合峨眉山、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建成我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精品,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乐山市旅游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风景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称。境内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境内还有以清幽著称的岷江平羌小三峡;有以古榕为特色,江水如镜的“小西湖”五通桥;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旧居和沙湾大渡河美女峰石林风景区;有具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峨边黑竹沟风景区等。全市已形成了朝山、观佛、探险、民俗、生态和休闲等多层次多品味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旅游收入达35亿元,在四川省仅次于成都。乐山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并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乐山市文化底蕴丰厚,是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有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3.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
乐山地处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经济圈,距成都仅100余公里,北靠成都旅游区,东邻自贡――蜀南竹海旅游区,西连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南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是沟通南北和连接东西旅游区的重要枢纽地。乐山现已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213线、305线等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交通网络。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把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联成一体。客轮出乐山港和沙湾港可直达长江沿岸港口。目前,正在筹建乐山旅游机场、乐宜高速公路、内江――峨眉高速铁路。预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乐山仅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
4.通讯网络现代化,金融机构健全
乐山市的邮电通讯已形成以光纤、微波为手段,以数字程控为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并建成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各种网上业务蓬勃开展。乐山金融机构健全,拥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乐山支公司和多家证券中介机构。
5.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乐山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自从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乐山同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朋友不断增多。乐山先后与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关系,同日本市川市和澳大利亚赫维湾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同国内30多个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包括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安森美公司、日本大冢公司、荷兰飞舸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大企业相继来乐山投资办企业。2002年,全市合同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395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二。
6.拥有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为满足2005年世界遗产论坛召开的需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峨眉山温泉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及配套设施,作为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整个会址由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世界温泉博览园等旅游项目和配套的五星级酒店等组成。
7.初步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
乐山现有大型会展中心两家――乐山市农业展览馆和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乐山现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大都拥有几个到十几个规模不等的会议厅,并配备多媒体、录像机、幻灯机等会议辅助设备。
近年来,乐山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要做,却没有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场所,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此,乐山市决定在时代广场对面建造一个与之相配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位于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路与凤凰路交汇处,宗地面积75.21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会展中心主体以举办展览、会议为主,兼搞有关展示、表演、宴会等;场馆内部配以商务、旅游、运输、通讯、金融、餐饮等服务设施;外部设置广场和绿地,为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提供开阔场地。
8.经验比较丰富
近年来,乐山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2002年9月,来自29个世界遗产地的代表和中外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专家及各界人士相聚乐山,召开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2005年10月,世界遗产论坛第一次大会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举行,邀请了177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代表、700多个世界遗产单位的代表、世界各国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代表、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参加,盛况空前。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乐山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乐山会展及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山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会议展览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乐山至今没有设立会展旅游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举办的大型会展,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世界遗产保护节”等都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主办,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承办。
(2)大型会展设施缺乏。乐山市现有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和乐山市农业展览馆,但还没有一家具备千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需要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策划、公关、组织展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但是,目前从业人员中,无论是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在内的会展核心人才,还是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在内的会展业辅助型人才,还是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4)周边城市竞争激烈。仅就四川省而言,乐山发展会展旅游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最大的竞争来自成都。成都是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具有一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乐山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成都频频举办全国性以及国际性会议展览,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科技城绵阳也是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强劲对手。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多家,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绵阳还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并已建成通航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展览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筑面积近二万平米,曾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恐龙化石标本展”、“潍坊风筝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
三、乐山会展旅游的类型
根据乐山资源状况,应重点开发带有特色产业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性质的会展市场。
1.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会展旅游
(1)动植物展。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峨眉山地外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景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323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全省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三倍。还有木兰、木莲、含笑、石栎、铁杉、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1亿年前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而且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这里会聚一堂,融合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峨眉山景区内,还栖息着大熊猫、黑鹳、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
另外,峨眉山建有博物馆,博物馆的自然标本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为各个层次观众所喜闻乐见。峨眉山博物馆是四川省近年来优秀的博物馆精品陈列之一,是世界旅游精品的具体体现。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条件。乐山可以借此举办稀有动植物展,采用标本、图片、图像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学者和动植物爱好者;还可以举办动植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植物学会专家团以及国内动植物学专家学者参加。
(2)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峨眉山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曾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4A级景区、世界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在我国建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的景区还很少。
鉴于此,乐山可以举办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学术界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前来共同探讨世界遗产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问题,促进世界遗产地会展旅游的发展。
2.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茶文化博览会
峨眉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尤其“峨蕊”、 “竹叶青”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乐山市在发展茶业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乐山有一处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加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竹叶青生态茗园。园区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国家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生态茗园园区占地280亩,分别由“茶博园”、“茗青园”、“生态园”、科研生产加工区四大景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茶文化、茶生态、茶科技旅游观光景区。这些都为乐山开展茶文化展览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国际茶业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两年一届。2004年9月19日~25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出席该届盛会的国内嘉宾有1800多名,外宾560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球权威茶业机构代表、茶业专家及企业家等。
乐山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大力争取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承办权,以承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峨眉山茶文化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乐山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山还可以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茶器具、茶饮料等产品。
3.名人文化旅游节
乐山市西南沙湾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故居,辟有沙湾石林风景区。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一生。
乐山可以尝试举办郭沫若生平展、郭沫若作品展、郭沫若文化旅游节以及乐山名人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名人文化、促进文化界与旅游界广泛交流,借此推介“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为主题的乐山旅游。
4.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
乐山夹江,作为陶瓷产业后起之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培育壮大了陶瓷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以东陶西移战略骨干新中源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以建辉、新万兴、米兰诺、威尼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竞争力强的重点陶瓷企业;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目前夹江部分陶瓷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陶瓷生产新工艺不断涌现。其中新万兴、米兰诺公司的天然气抛光砖生产线,堪称世界之最。新北斗陶瓷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部扶持项目,“川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随着建陶产业的健康发展,夹江与国际的经贸合作也与日俱增。夹江先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强国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企业间和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2003年,意大利政府向夹江提供270万欧元的无偿援助和贷款,用于建立陶瓷生产培训基地。2004年,夹江境内新建的乐山铁路二类口岸已投入使用,陶瓷产品已顺利进入中亚、东亚、东南亚、南非国际市场,全年建陶产品出口将近800万美元。
由此可见,乐山举办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一方面为乐山陶瓷精品以及陶瓷工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乐山陶瓷业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会展旅游业发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会展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乐山应着重从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设置会展旅游主管机构
纵观国际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巴黎设有“旅游与会议局”;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专设会议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乐山也应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旅游业。
2.加强会展设施建设
高标准和多功能的会议展览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规划决策,建造现代化的大型会议展览设施;除目前建造的新乐山会展中心外,对现有的乐山农业展览馆等会展设施按现代化标准进行改扩建,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物增强其会议展览的功能,以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3.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会展服务人员既要熟悉国际会展惯例,又要精于会展市场开拓,还要善于会展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会展旅游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内外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人员到会展旅游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世界名胜地,听授世界一流课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接触世界前沿信息,系统、全面地吸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较快地提升会展专业素养。
4.加强与成都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
乐山在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于成都。同时,成都也需要借助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来增强其在国内、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成都与乐山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两个城市可以共同投资建立大型会展中心;可以进行经常性的会展信息与人才交流;还可以联合推出会展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宣传与促销。
参考文献:
[1]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 经济经纬, 2004(5)
[2]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0)
[3]杨玉莉叶文吴明远:云南省会议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7)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
[6]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7]谢红勇:重庆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前景初议[J].经济师,2004(2)
[8]杨群: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J].人文地理,2004(4)
[9]胡林: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以广州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 上一篇:校本课程优质课课件
- 下一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