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4-04-18 11:1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市场前景

篇1

【关键词】老年旅游;人口老龄化;旅游市场

一、老年旅游市场前景的分析

分析老年旅游市场的前景,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这里主要从老年旅游市场的规模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老年旅游市场广阔,规模巨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旅游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中国老年协会和国家民政局公布,从1999年10月起,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大陆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客观上推进了老年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老年旅游者的行列中来,形成一定规模的老年旅游市场。可见,老年人已构成了旅游人口中颇具规模的一支队伍,其市场前景是不容忽视的。

(二)老年人有强烈的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的自我丰富、发展和肯定,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和娱乐活动。“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观念开始成为过去式,现在的老年人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之后,也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现代老年人有比年轻人更强烈的旅游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有条件出门旅游,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老年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也应认识到在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老年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片面的认为老年人消费水平低

尹贻梅博士分析,旅行社的产品项目满足不了有经济实力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更青睐高品质、高价位的旅游线路。而一些收入状况中等的老年人,虽然受支付能力相对低一些,但他们占老年旅游市场的份额较大,同样不可忽视。上海市老年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联合进行的一项“上海老年旅游意愿情况”调查发现,与一般人观念中认为的老年消费能力有限,往往会选择经济型、甚至廉价旅游产品不同,银发旅行族消费能力其实并不低。这项调查显示,在上海,54.64%的老人能承受1000元以上的旅游消费。这充分证明老年旅游消费水平并不低,老年人的旅游消费上升空间较大,反而是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较少。

(二)缺乏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

缺少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目前,老年团其实跟普通团没有更大区别。有些旅行社只是给一些普通旅游产品冠以“夕阳红”三个字,事实上,老年旅游产品与普通旅游产品大同小异。旅游产品缺少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服务设施缺乏人性化,住宿饮食方面也相对粗放,老年旅游产品在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方面缺乏特色。同时,也缺少老年人欣赏的具有怀旧情结、探访旧友的旅游活动。此外,有些产品价格过高,时间安排恰逢黄金周,交通拥堵,给老年人出游带来很多不便。

(三)老年旅游产品忽视“安保”措施

老年人出游对安全、舒适等有较高的要求,对住宿、餐饮也有特殊要求。一旦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发生困难、险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救助,老年人在旅游期间无随团医生陪伴。此外,旅游线路的内容介绍不够详尽,缺少提示性、介绍性和劝说性,缺少针对老年旅游者制作的旅游广告。老年旅游团的行程安排上节奏太快,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相适应,容易造成老年人劳累过度或者旧病复发。

三、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在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时有的放矢,开发“真正的”老年旅游产品

老年人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性强,对出游活动安排慎重,这就要求我们在针对老年人作广告促销宣传时,尽量内容丰富详尽,并且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老年人受身体状况及经济能力的限制,旅游行程路线要短,内涵丰富。安排活动时强度要适当,以观光为主,辅以适量的体验性项目,不能开展刺激性强的项目。根据老年人的阅历、收入、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兴趣等特征开发富有老年特色的旅游产品。如:观光旅游、生态疗养游、体育锻炼游、寻根谒祖游、游船观光游等。

(二)细分老年旅游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老年人出游比例高,消费潜力大;中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老年人出游比例较低。城市经济比较发达,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出游比例高;乡村经济相对落后,老年人常被生产所困,出游比例较低。所以我们在开拓国内老年市场时,要进一步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一方面重点开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的老年旅游市场,积极为这部分老年人的出游提供方便;另一方面适当开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鼓励经济不发达地区老年人出游,并对这部分老年人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使整个老年旅游市场全面发展。

(三)注重旅游特色,突出“养生、养心”

在“上海老年旅游意愿情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老年人最钟爱养生保健游,排在其后的依次是休闲度假游、文化鉴赏游和都市观光游。现在老年人出游,更推崇特色,讲究品位,而不仅是游山玩水。在旅游中养生、为了养生而旅游已成为老年旅游的一种时尚。旅行社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开发相应的“养生旅游产品”,可以收到不俗的效果。要求推出的旅游产品要有特色,不可和其他旅游群体的旅游产品混为一谈。如可推出“海滨疗养游”,和其他旅游团队不一样的是时间比教长,不是走马观花赶行程,要真正达到疗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成元,王红.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2]李丽,范智军.旅游学概论[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篇2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发展概况

四川省的旅游经济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但从总体而言仍多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产品不丰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的多种层次的旅游需求。

如成都“西岭雪山”,开发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开发了漂流、滑草、自行车、热气球、CS野战场等夏季项目。如今的“西岭雪山”,已成为整个四川乃至长江以南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的龙头,吸引了省内外,乃至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地区的大批滑雪爱好者。又如“攀枝花长江漂流”,攀枝花市为打造“万里长江第一品牌”,连续举办中国国际长江漂流节,先后有来自英国、美国、新西兰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支国内外漂流队伍、上千名中外运动员参加了正式比赛,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漂流比赛。

(二)四川省体育旅游存在问题

1、管理机制滞后,缺乏政策引导

体育旅游归属不明,开发过程中未能体现和其他旅游项目的结合,围绕其开展的旅游活动知之甚少;四川省还没有针对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相关政策出台,不少地方政府将景区经营权出让给开发商后便不闻不问,任由经营者自生自灭。

2、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欠缺

一方面,针对体育旅游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难以对体育旅游的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规范和监督。目前四川省针对体育旅游推出的相关法规只有《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和《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而对于如,攀岩,狩猎,穿越,户外探险等竞技性较强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尚无任何规范和约束措施。另一方面,针对开展体育旅游的景区,其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加强。

3、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缺乏

体育旅游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的缺乏,造成对潜在顾客的培训不力,顾客在缺乏参与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对其参与热情降低,从而影响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三)四川省体育旅游发展趋势

四川省现已有多家专业体育旅行社、体育旅游公司、体育旅游性质的俱乐部组织。同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不少民间资本和企业对其资源开发的参与,发展势头不言而喻。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多地选择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来充实闲暇时间,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四川省体育旅游市场分析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市场分析

1、四川省体育旅游市场消费特征分析

首先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其次由于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外延,其丰富的内容让参与者容易找到切入点,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再有就是体育旅游的可重复性,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体会体育旅游的过程。所以需要壮大体育消费市场。紧密围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大力引导体育消费需求,积极培育和健全体育消费市场,不断增强体育消费产品的供给能力,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体育消费。促进农村体育消费与城镇体育消费、传统体育消费与现代体育消费的协调发展。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

2、四川省体育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一是,大众体育旅游热情高涨,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将引领四川体育旅游向前发展,同时民间体育赛事、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的观看与参与也将会大大增多。二是,体育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体育旅游相关的组织管理与政府支持也将会加大。同时,特色体育活动,对于地区旅游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很可能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三是,体育旅游投资也会成为今后旅游投资领域的一个热点,不论是大众旅游的规模效益还是高端体育旅游如高尔夫健身旅游的高收益、配套服务的酒店餐饮或者娱乐设施的盈利等都使得体育旅游投资回报看好。当然,这也包括旅游投资过程中的体育元素引入,如景区中的体育休闲项目、相关的小品等。四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为政府城市经验和城市的休闲化打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选择,如结合市民休闲、游客旅游需求,市场化运作的体育休闲公园、体育休闲社区等的建设等。

(二)四川省体育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

1、注重科学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寻求与之相匹配的客源市场。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

2、从资源导向性向市场导向性方向发展,确定目标市场,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市场运行机制来进行运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选择好开发重点以及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

三、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的产品策略

1、深化挖掘旅游资源,突出特色

旅游策划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新资源,挖掘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过程,旅游策划的最高境界是“化腐朽为神奇”,旅游产品的策划是旅游资源特色在逻辑上的必然延伸。旅游界最注重的是独特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具有独特性就容易培育成优势品牌,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

2、创新体育旅游产品

把握旅游资源要素与产品要素间的逻辑联系,创新体育旅游产品,丰富其内涵。四川在发展自然风光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发体育探险、康体休闲娱乐、民族体育风情体验、运动竞赛与训练跨国际的漂流、登山、汽车自驾游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3、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从产品体系而言,体育旅游应突出‘特’字。优先发展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和健身体育旅游市场,构建一批融参与性、刺激性、娱乐性、健身性于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二)四川省体育旅游的营销策略

1、整合体育旅游资源

整合各类旅游资源要素,使得其形成一个个全新的旅游产品,是旅游开发走向全面商品化的产物。旅游产品的策划必须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应把握适度原则。

2、集中力量实施品牌战略

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支持体育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有计对、有重点地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体育用品世界品牌。鼓励体育服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

3、加强区域整合,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

以旅游景区为中心,以周围的旅游地为节点,以区域境内的主要道路为廊道,把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结合起来,民俗文化旅游与各类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区域旅游产品的组合搭配,形成互补性的旅游产品群。

4、拓宽营销渠道,大力开展体验营销、绿色营销

积极实施体验营销,努力贴近体育旅游消费者,体会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消费者心理需求以满足,进行情感体验营销将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大力开展绿色营销,体育旅游营销在营销意识上要主动迎合旅游消费绿色化新趋向,积极开发有益于社会及体育旅游消费者健康的业务,突出旅游产品的绿色内涵。

(三)四川省体育旅游的管理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旅游者的正当权益。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法律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旅游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督查力度;加强旅游、交警、交通等各大部门的密切配合;严格服务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制度。

2、培养专门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体育旅游人才不仅涉及体育旅游的项目开发、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经营管理以及具体的体育旅游业务操作问题,还涉及因参与体育旅游的人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这就需要对顾客群体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如体育旅游导游、体育旅游项目教练、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人才等,从而提高四川体育旅游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水平。

3、加强招商管理,营造投资环境

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争取政府更优惠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坚持进行政府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四川省不仅要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统筹规划,还要加紧制定和完善体育旅游业的规章制度,通过财政、税收和信贷等鼓励对体育旅游业的多元化投资。

4、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一是调节淡旺季差价;二是对温冷线实行中档价格,对旅游服务配套优越的城市实行高档价;三是对于特殊吸引力,特种旅游项目及线路,有限的客源容量的资源,一律实行垄断价格。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指导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

四、总结

篇3

第一,以重点景区为突破口,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按照“激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重点景区、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策划和建设,形成新的亮点和卖点。一是大力推进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编制“十一五”旅游发展计划为契机,邀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单位及专家高起点规划全市旅游产业,指导全市2A以上景区启动景区详规的编制工作,使全市旅游发展逐步建立起既有总规指导,又有详规控制的科学规划体系。二是重点开发建设“XX”文化和“XX生态”两大旅游区。坚持以AA、BB、CC等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为依托,指导、支持这些景区主管部门和相关县市邀请国内外名家高手对景区开发项目进行策划设计。重点支持XX县AA景区、YY市BB景区等景区项目的招商引资,全力支持XX县新开发XX旅游景区,集中力量抓好全市新老景区旅游大项目建设工作,力争把XX文化旅游和XX生态旅游品牌做好做大,构筑把我市建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支撑体系。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结合培育市区“一日游”和市区水上旅游市场,水陆并重,科学设计、整合市区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开发两条有较好效益的、连接市区内外、沟通所属县市的一日游产品,在市区内形成旅游环线。在此基础上,以XX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争取交通部门提升境内公路等级,以交通为纽带,实现与XX、YY、CC内外知名景区的线路对接,打造优势旅游产品。四是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继续开展旅游商品征集、认证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国系列的旅游商品,深度转化VV、VV等地的农副土特产品,逐步形成门类齐全、风格鲜明的旅游商品系列。

第二,以强化宣传促销为手段,全方位开拓客源市场。坚持市内市外与省内省外促销联动,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并重的工作思路,大力开拓客源市场。一是加强省内外基本客源市场的开发。利用我市作为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入川进陕交通枢纽的特点,采取化大为小、分头并进的促销模式在武汉、十堰、宜昌、荆州、南阳、西安等城市重点开展促销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展示会,实现我市旅游与外界的全接触,逐步扩大基本客源市场。二是全力巩固省内核心客源市场。由旅游局牵头,组织旅行社、宾馆参加,尝试在十堰、武汉、荆州等地开展“走近中国魅力城市??XX”促销活动,稳定省内客源市场。大胆探索实行旅游制,在武汉、十堰等地委托一批实力强、信誉度高的旅行社销售襄樊旅游,出台配套奖励办法,强化旅游招徕,激活外埠游客入樊旅游市场,积极培育地接市场。三是加强旅游宣传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MM旅游网站的作用,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发挥旅游网站宣传阵地作用;拍摄制作MM旅游专题促销片和旅游形象宣传光碟;编辑出版《MM旅游》画册、旅游指南等宣传品;在市内主要进出口设立旅游宣传指示牌,增加旅游氛围,进一步激活市内客源市场。

第三,以强化行业管理为重点,高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坚持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一是充分发挥市旅游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强化旅游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修改完善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解决好旅游经营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大对旅游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重点整治旅行社虚假广告、旅游购物以次充好、旅游餐饮价格虚高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依法受理、妥善处理各种旅游投诉,加大对多次被投诉企业的跟踪监管,坚决消除欺客宰客、强迫或诱导游客购物消费等损害游客利益的现象。三是继续深化景区治理整顿。严格按照“八无”、“六有”的标准,强力整治景容景貌,规范旅游厕所建设,改善景区旅游环境;坚持以打击“黑车”、“黑导”、“黑店”为重点,理顺景区经营秩序;从强化制度管理入手,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推动景区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此外,结合星级饭店、旅行社和导游年检等常规工作,坚持严格标准和程序,指导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对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旅游企业坚决不予通过年审,从源头上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保证。

第四,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拓宽旅游发展新空间。积极组织引导旅游企业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改革,尝试采用拍卖、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实行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有实力、市场前景看好的旅游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网络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关联企业组建设旅游集团公司,逐步改变我市旅游企业存在的“小而散”的局面,扩大产业规模。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研究制订支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相关政策,扩大旅游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投资,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投资兴办旅游业。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培植旅游发展后劲。

篇4

关键词:遂昌县;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3702

1 引言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市遂昌县,是于2002年12月整合原白马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山省级森林公园、桂洋林场以及附近的旅游资源,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而建立的,是丽水市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性质为以森林生态、休闲、养生为内涵,集游览观光、户外游乐、专项旅游、食宿接待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

遂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多山地,少平原,森林河流资源极其丰富,全县拥有林业用地21.8万hm2,林木蓄积量59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82.3%。西北部的乌溪江、洋溪源、周公源和东南部的南溪、北溪、襟溪、濂溪分别属于钱塘江和瓯江水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遂昌县拥有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遂昌国家森林公园、神龙飞瀑、竹炭系列产品等五级资源单体4个,南尖岩、石姆岩丹霞地貌等四级资源单体9个,以及三级资源单体47个,旅游资源单体总量和优良级单体资源皆位居丽水市各县(市)区前列。

2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区位条件分析

2.1 地理区位

2.1.1 “长三角”经济区

以上海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圈,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居民收入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强,出游频率高,回归自然的意识较为强烈,每年有近2亿人次的庞大出游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市场广阔、消费力度强、市场前景大。遂昌县位于“长三角”旅游区边缘,距离长江三角洲客源城市群很近,依托高速公路的自驾游及中短程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

2.1.2 生态环境旅游区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为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使旅游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浙江省确定遂昌、淳安、舟山3个县(市)为旅游发展改革试点县,打造独具特色的遂昌乡村旅游、舟山滨海旅游、淳安湖泊旅游,省政府将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提供支持,遂昌迎来了发展自身旅游的大好时机。丽水是山水浙江的缩影,其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势将为丽水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浙江省旅游业“十五”计划与至202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丽水要以浙江高原、秀山丽水、全国生态示范区、畲乡和名品(宝剑、青瓷、石雕)之乡、中国摄影之乡、黄帝文化为重点,抓住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等交通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遂昌县属丽水市4个旅游功能区中的生态环境旅游区,生态环境优势更加明显。

2.1.3 三市接壤区

遂昌县北部、西部为金衢盆地,东部、南部为浙闽山地丘陵。丽水市通过遂昌县与衢州市、金华市接壤,遂昌县在3市经济和社会交流活动中起到地理空间联系作用。历史上,遂昌县曾属衢州专署、金华地区,1963年后属丽水地区。遂昌县与丽水市是行政隶属关系,与衢州市、金华市存在自然流向关系。3市接壤将为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创造优越的小区位条件,便于接受丽水、衢州、金华城市化发展的辐射效应。

2.2 文化区位

遂昌县属于江南文化圈,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特别是明清江南文化积淀较深。境内传统文化流芳异彩,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瓯越文化的发源地,好川文化遗址所在地,文化名人汤显祖的主政地和其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原创地,中国民间艺术(昆曲十番)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3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交通建设条件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域相对闭塞,远离大中城市,距省会杭州205km,距丽水市100km,目前尚无自己的铁路,对外交通联系现状较差,交通区位不甚理想,须借助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

3.1 对外交通

遂昌县对外主要依靠龙丽高速,龙丽高速为龙游至丽水段,起于龙游吕塘角枢纽互通立交,接杭金衢高速公路和杭新景高速公路龙游直线,途径龙游县、遂昌县、松阳县、莲都区,重点在丽水市莲都区北埠,设北埠枢纽互通与丽水至龙泉段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119.78km,其中遂昌段全长29km。目前,通过高速公路网,遂昌在4h之内能够到达省内重要城市及赣东北、闽西北、苏南、上海、皖南的主要城市。

3.2 县内及公园交通

县内交通主要干线有龙丽高速、50省道、51省道以及遂龙公路复线与三际线。自白马山省级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建设了新路湾经远路口至白马山四级公路,神龙谷旅游区经桂王公路接51省道遂龙公路达遂昌县城。南尖岩旅游区道路狭窄,路况欠佳,单一的道路交通造成南尖岩旅游区进出口集中,遇旅游高峰期将直接导致景区道路拥堵,游客出入景区受阻,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道路拥堵造成景区环境容量降低,游客接待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景区长期健康发展。

3.3 开发建设的不利条件分析

(1)内外交通与旅游要求还有较大距离。遂昌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龙丽高速;森林公园各旅游区间县道、50省道、51省道大部分为山区公路,难以达到舒适、方便、快捷的旅行标准。

(2)遂昌旅游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建设发展层次有待提高,休闲度假尚未形成气候,遂昌完整的旅游综合品牌体系尚未形成。

(3)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表现在旅游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舒适度欠佳,缺乏旅游管理人才,经营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创新,对游客的爱好缺乏深入研究等方面。四是森林公园建设资金不足。

4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和目标

4.1 旅游市场拓展战略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目标市场是多元化的目标市场,旅游产品是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根据森林公园景区建设进程、旅游热点动态变化趋势,适时制定、调整相应的市场拓展战略,积极占领目标市场,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1)通过产品开发形式实现扩张。先启动有特色的、能引起轰动的、比较传统的旅游产品,如高山避暑度假旅游、山水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再逐步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户外游乐旅游、登山野营旅游、农家乐旅游、保健旅游等。

(2)通过市场开发形式实现扩张。对观光类、避暑度假类旅游产品,可先争取本地游客,然后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开发不同地区的新客流,争取中、远地游客。对登山野营、农家乐、保健疗养等现代热销旅游产品,则先开发追求时尚的大城市居民、大中学生游客。

(3)通市场渗透形成实现扩张。对各类旅游产品,通过调整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推销和广告宣传等方法,尽力保持原有顾客,争取新游客。

(4)与各知名景区建立密切的旅游协作关系,联合开发产品,加入浙江省精品旅游线路,共享客源。

4.2 旅游市场竞争战略

遂昌国家用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上乘、旅游区位优越,如果通过保护性开发建设,提供规范性的旅游服务,那么有条件建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森林旅游胜地,成为丽水市生态旅游的市场领跑者,引领生态旅游消费、扩大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相对于全省、全国,有些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旅游,已有不少成功的开发经营案例,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可采取市场追随者的市场竞争战略,借鉴别人创新成果,在风格、广告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差异,进而改进提高。

4.3 旅游市场营销目标

4.3.1 品牌启动期

森林公园开发初期以树立品牌为核心目标,通过旅游产品的打造和配套设施的加强、环境的整治,丰富旅游区的游览内容,并以整体形象包装营销,以最短的时间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

4.3.2 快速成长期

通过前期的营销推广,旅游主题形象得到市场的认可,拥有固定的客源,在巩固原有品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同时需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优化,逐渐将旅游形象推向中远程核心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

4.3.3 稳定增长期

经过前2个阶段的营销推广,应继续稳定已有客源市场,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营销,使旅游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同时需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趋势,并适时对部分过时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收益递增个性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现已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今后20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200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和10%。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24%和11%,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4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每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之多,每年出境、出国旅游者也将有1亿。

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现在国内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还很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的旅游意识正不断被激发起来,2004年数据表明,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9.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9%和3.1%。

2020年后我国的旅游业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段,届时电子商务和网络产业也将趋于成熟,200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逾9000万,网上消费市场商机无限。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络的迅速融合将不可避免,并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网络旅游将推动IT领域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为旅游业界带来新的生机。

2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很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原来只不过是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或依托计算机网络公司而建,但同旅游行业的结合,赋予了其新的市场前景,成功的实现了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转型:有与订房中心或旅店合作,提供网上宾馆客房分销的;有与机票、车票点合作,提供便捷客运服务支持的;有与各地星级酒店合作,为各类商务差旅活动提供休闲服务的;有与旅行社合作来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旅游线路、完善的旅游地安排及导游服务的等等。经过一种或多种转型过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还可实现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助旅游路线,预订票务宾馆等,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还可提供各种可选的支付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转型之后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技术这一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大大提高,使得其具备了成本优势、网络效应和束缚用户的常规效应,所有这些特征导致了收益递增的产生,其本质体现了从一种领先到进一步领先的趋势。如携程网并购国内酒店预订规模最大的北京现代运通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预定业务公司,而后者是国内第一家利用800免费电话进行酒店预订的订房公司,很快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携程的月订量就猛增到15万人次,一个月仅酒店预订的交易额就有6~7千万元。

3产品策略分析

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形性和静态性,特别是其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信息形态方式表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重大,其中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这种信息形态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旅游业和互联网资源经技术创新后融合成的旅游网站,使传统的旅游运作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创造出了新的产品价值。它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互动、开放、动态、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还利用了电子商务的模式,通过架构在旅游商务网站平台上,使交易操作程序简便,交易环节兼并压缩,交易成本大幅节省,交易的效果也将变得非常显著。

我国现在的旅游网站良莠不齐,比较有实力的品牌网站数量不多。大多数旅游网站还仅仅局限于在网上做一些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介绍或是客房票务预订,商务电子化程度太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还不能全面涵盖游客日益增长的对吃、住、游、行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更无法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要求的旅游产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打出自己的品牌必须要兴建起个性化自助服务的商务网站平台及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可提供专业便利的全程个,这才是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以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内容之一酒店客房预订为例,传统的宾馆客房预订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不能实时向客户反映客房的订购状况。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基于B/S的网上订房系统数据库应与其上游宾馆内部的客房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向前集成,在不改变宾馆数据库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以便及时掌握上游客房状态数据,抹平“牛鞭效应”。旅游网站与饭店确认预订的环节实现BPR(业务流程重组),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具时效、更经济、更富特色的服务。同时旅游网站的访问量也将会因此而大幅提高,使得更多的宾馆愿与其联盟合作,随着后备客房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加广泛,旅游网站的吸引力也就更大,访问量得以不断攀升。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旅游商务网站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挖掘产品内涵,做强做大,实现收益递增。摘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实现收益递增,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对我国旅行电子商务网站市场前景、产品策略和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我国旅行电子商务网站未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收益递增个性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现已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今后20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200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和10%。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24%和11%,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4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每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之多,每年出境、出国旅游者也将有1亿。

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现在国内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还很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的旅游意识正不断被激发起来,2004年数据表明,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9.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9%和3.1%。

2020年后我国的旅游业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段,届时电子商务和网络产业也将趋于成熟,200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逾9000万,网上消费市场商机无限。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络的迅速融合将不可避免,并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网络旅游将推动IT领域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为旅游业界带来新的生机。

2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很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原来只不过是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或依托计算机网络公司而建,但同旅游行业的结合,赋予了其新的市场前景,成功的实现了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转型:有与订房中心或旅店合作,提供网上宾馆客房分销的;有与机票、车票点合作,提供便捷客运服务支持的;有与各地星级酒店合作,为各类商务差旅活动提供休闲服务的;有与旅行社合作来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旅游线路、完善的旅游地安排及导游服务的等等。经过一种或多种转型过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还可实现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助旅游路线,预订票务宾馆等,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还可提供各种可选的支付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转型之后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技术这一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大大提高,使得其具备了成本优势、网络效应和束缚用户的常规效应,所有这些特征导致了收益递增的产生,其本质体现了从一种领先到进一步领先的趋势。如携程网并购国内酒店预订规模最大的北京现代运通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预定业务公司,而后者是国内第一家利用800免费电话进行酒店预订的订房公司,很快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携程的月订量就猛增到15万人次,一个月仅酒店预订的交易额就有6~7千万元。

3产品策略分析

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形性和静态性,特别是其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信息形态方式表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重大,其中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这种信息形态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旅游业和互联网资源经技术创新后融合成的旅游网站,使传统的旅游运作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创造出了新的产品价值。它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互动、开放、动态、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还利用了电子商务的模式,通过架构在旅游商务网站平台上,使交易操作程序简便,交易环节兼并压缩,交易成本大幅节省,交易的效果也将变得非常显著。

篇6

[关键词] 老年体育旅游前景

从20世纪中叶伊始,国外出现了体育旅游动向并逐渐成为新潮流。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近年在世界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步入社会老龄化初期,老年体育和旅游市场也初具规模,因此重视和解决好老年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开发老年体育旅游项目将成为我国开拓体育旅游市场新的热点。

一、国外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目前己比较成熟,形成了较大体育旅游市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与体育有关的旅游度假方式不断升温,在旅游业中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根据瑞士洛桑大学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约是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对旅游业的贡献则在4%~6%之间;从1997年~1999年,德国体育旅游年平均增长17%,法国增长7%;西班牙1990年以来,每年来该国旅游人数高达5600万左右,其中体育旅游者人数占60%以上,创汇始终稳定在170亿美元以上,占西班牙国民生产总值的9.6% 。瑞士是“欧洲屋脊”,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仅滑雪旅游项目,每年接待外国体育游客高达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状况

我国体育旅游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1994年才开办体育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所占份额只有5%左右,但每年以30%~40%的速度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消费结构的改变,每周五天工作制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尤其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推行,2008年奥运会申办与成功为体育旅游的兴起提供契机。据有关资料报道:1997年我国旅游创汇110亿美元,其中体育旅游、娱乐旅游创汇所占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体育旅游将在我国的旅游和体育产业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2001年国家旅游局确定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体育健身游”,推出黑龙江冰雪旅游,郑州太极拳团体演练等体育旅游活动项目,广西省推出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登自行车旅游等及150个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吸引了大批的体育旅游者,尤其是国外游客。据统计2000年全广西共计接待国外游客4074万人次,其中参加体育旅游者近八成。总之,体育旅游在我国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正被人们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

三、国内老年体育旅游的现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目前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体育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选择旅游作为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老年体育旅游消费将成为时尚并迅速增长, 国内城市如浙江诸暨、舟山老年体育旅游组织的就红红火火,2001年诸暨老年体协53个分会宣传发动,组织了280多人的旅游团,进行“支持申奥北京行”;2003年舟山老年体协成立旅游开发部,组织华东地区沙滩排球邀请赛,炒热老年体育旅游经济,但面对“银色浪潮”的到来,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旅游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老年体育旅游市场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旅游市场缺乏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旅游项目,从而造成老年人的体育旅游愿望不能实现。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老年人生活物质水平和经济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体育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资料表明我国老年旅游仅占旅游市场的20%左右,而国外则高达60%以上,国内老年体育旅游份额则更少,可见老年体育旅游市场成长发展潜力巨大。

四、老年体育旅游的基本阐述

1.老年体育旅游是一种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特征的娱乐休闲活动。老年体育旅游就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同时提高审美的娱乐休闲活动,它具有体育和旅游的双重特征。老年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欣赏某项与体育相关的内容为形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治病康复、增加审美情趣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是体育旅游、老年体育与老年旅游三者的有益结合。健康的身体是人的生命之本,审美享受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老年体育旅游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对自然美、生活美的欣赏和享受,而且能够满足体育给老年人带来的健康身体和身心愉悦。

2.老年体育旅游是老年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的体现。现代社会是合作交流的社会,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是老年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老年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体育旅游项目是使相同兴趣的老年人交流的平台,通过交往可以达到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而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老年体育旅游以特有的体育活动形式使老年人在交往中可以自由的选择对象,不受性别、职业、文化等限制,在社会交往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旅游可以达到增加老年人交往的目的。

3.老年体育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现象。体育和旅游从产生时期的极少数人的娱乐消遣活动发展成为现代的大众体育和大众旅游,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老年人消费水平提高的结果。老年体育旅游者的体育旅游虽然不是以从事经济活动为目的,但却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老年旅游者在经济上作必要的花费,以满足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体育专业培训或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费用,这种需要和提供服务之间引起的旅游服务的供给表现出经济现象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曹士云等:中国老年体育回顾与展望[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89~92

篇7

一、引言

近年来,私人定制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旅游方式,它要求旅行社完全按照客户需求,对行程和目的地等要素进行组合,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化特征的产品。

二、私人定制旅游定义及特点

本文对定制旅游的界定为:定制旅游是指旅游社充分与游客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由游客参与到旅游行程设计,以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的旅游方式。私人定制是面向散客的,一对一的线路设计过程。

私人定制旅游更多是将主动权交给了旅游者的本人,并且根据个人的特点、情趣、爱好、闲暇时间及预算情况,根据旅游者的需要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其具有个性化,旅游满意度高,参与力度大,产品模块性的特征。

三、成都市私人定制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一)成都私人定制旅游市场的主体与客体

1、旅行社

国内旅游行业迅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买方市场和大型旅游企业仍处于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中小旅游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可以开拓那些不被大型企业关注的细分市场。

2、旅游者

旅游者的需求从大众化、无差异、无特别标准和要求转向需求多样、动机复杂、期望值高、个性化凸显等特点。旅游者逐渐需要旅游生产者为自己的特殊需求提供相应的旅游线路产品、旅游服务等,从而同质化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少,容量越来越小。旅游者追求变化和差异的需求使得旅游市场自然地分割为不同于大众市场的微观市场。

(二)成都市私人定制旅游市场特征

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集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针对成都地区私人定制旅游市场进行了一次较为详实的调查。

1、数据选取与调查情况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询的方式来了解成都市私人定制旅游者的基本行为特征和需求。本次调查分别在成都市各区选择点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数量291份,有效率97%。

2、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25岁 -35岁、35-46岁,分别占被调查者的42.6%、34.7%、18.8%,其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1.1%。在职业特征方面,以企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者、政府公务员,全日制学生居多,占比达93%。经济状况,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阶层。

3、私人定制旅游市场游客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

关于“您以往最多的旅游方式调查,与定制旅游属性具有一定重合的自助旅游”占比达74.3%。对定制旅游的了解程度,“略微了解”和“不太了解”分别占比为39.6%和54.5%。“您可以接受定制旅游的价位则以视目的地和行程而定”,“感兴趣的行程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比重最大占42.6%。旅游者认为定制旅游最大的亮点分别是个性化和自由度高,分别占比为32.7%和48.5%,说明目前成都市大部分旅游者对定制旅游了解度较低,但是对于定制旅游具有浓厚的兴趣,市场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

调查结果显示,定制旅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需要旅游社普及该概念,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关注定制旅游。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这一种旅游方式,定制旅游具有强大市场潜力。但是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中高收入阶层,对定制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定制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旅行社看好该部分细分市场前景,但是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旅行社较少。基于这份调查,我们能够更好的根据市场制定我们私人订制旅游的产品开发策略。

四、成都市私人定制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私人定制旅游模型设计:

(一)高端型私人定制是成都定制旅游在起步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主要的目标市场是由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一定地位、私企或个体经营者以及新婚期度蜜月的夫妻等。这类消费群体有较高消费价格,也有定制旅游的愿望。

篇8

[论文摘要]农民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民旅游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已经起步。本文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农民旅游者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等方面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的策略。

一、农民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旅游,农村将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富农政策的出台,“十一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很快将成为即期旅游消费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费数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并且农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民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消费层次低

统计数字表明,在消费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费构成了当前农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水平约为城镇人口旅游消费水平的1/4。农民旅游消费层次较低。

(二)针对性市场供给不足

现有旅游产品在供给内容、价格和服务网络三大方面都很难与农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农民设计旅游产品的意识。开发的旅游产品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再就是价位问题。虽然一些农民富裕了,但农民出游一般还是能省的钱尽量会省下来,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认为利润不大,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一个原因。现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设到县城,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城市化的旅游广告显然也不适合相对地广人稀的农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

农民游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集中的出游观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个热闹,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较浓郁的地方祈神纳福,旅游意识不强,旅游观念普遍落后,对于休闲游、专项旅游等旅游形式认识不足。

(四)缺少专门服务于农民旅游团的导游人才

我国为农民旅游团服务的导游大多数都是专门为城镇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与农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识又大有不同,交流沟通起来相对困难,造成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制约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农民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对开拓和占领市场更具有战略意义。

三、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一)高度重视农民旅游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一步使农民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应将农村居民旅游纳入全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业。

(二)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

我国更要加强对农民旅游的宣传力度,要使旅游丰富人生的观念深入富裕农民群体的心中。帮助农民正确认识旅游的价值,激发农民出游的热情,传输新的消费观念,创造一种适合农民旅游的出游环境。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全面规划,系统考虑,以使农民旅游适应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三)细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旅行社在开发农民需求的常规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必须为农民旅游量体裁衣,开发和丰富农民喜爱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进一步推动农民旅游。旅游企业在确定农民旅游目标市场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较富农村中的较富农民。富裕农村的旅游者在经济上与发达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人均花费与城市旅游者比较毫不逊色。同时应积极引导、培育乡村旅游中介组织,如可以采取设立分社等方式,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便捷。

(四)重视人才培训工程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和所有工作一样,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开展农业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观来讲,农民群众普遍知识面不宽,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信息不通畅。旅游对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规范,农业旅游需拥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把培训农民导游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尽量在农民中培养自己的导游。要选择一批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对农村、农民有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形象气质较好,会讲普通话、特殊方言的人为培养对象,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旅游知识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壮大丰富导游队伍。

(五)注重提高农民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市场的成功开发不仅得益于到位的宣传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还需要优良的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项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收客点的办法,还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网络来方便农民外出旅游报名。从目前来看,利用一些成熟网络来方便报名可能更为有效。因为根据农民传统心理,相信熟人总比相信看不到、摸不着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他们宣传来招徕游客。要注意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交通、卫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以打消农村居民旅游的后顾之忧。坚决打击宰客和欺骗游客的行为,同时要做好投诉处理服务。新晨

(六)旅游与帮助农民致富相结合

如果农民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有助于他们发展生产和经济增收,那将是获得农民认可的可行之举。让农民在游览休闲的同时,能参观一些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先进典型事例,如华西村、等,能受到一些启示(包括生产发展、市场运作、文化生活、农村社区建设等),开阔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产生一点触动,对农民自身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给我们发展农民旅游赋予更高、更深的意义。让旅游走向农业、走进农业、惠及农民,为切实解决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陕西

唐朝历史

旅游

纪念品 问题 研究方法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是当时唐朝的中心地,唐文明是之前朝代所无法超越的,并且给世界带来了很大影响。作为旅游大省的陕西,旅游业已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研究唐朝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开发其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且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陕西旅游纪念品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工艺品是有市场前景的,而在陕西的旅游市场上应该展现出和其相对应的纪念品大量存在。调查发现:唐朝历史文化下的旅游纪念品应该体现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这样的纪念品才会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综观陕西省的旅游市场发现,大多数唐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雷同化、大众化、低劣化等问题。

一、陕西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存在的问题

(1)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雷同现象非常普遍。从旅游者的购买心理需求来考虑,总是希望自己能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在旅游纪念品店里雷同现象比较多。这样对旅游者就没有新鲜感,甚至让会他们感到乏味。例如:西安书院门一条街上,开着很多的旅游纪念品店,前来购买的人也是非常之多,如果我们去买一个唐三彩的骆驼,可能就会在几家店内都能见到,从颜色、大小都是非常相似的,这样的纪念品只会带来市场的比价。

(2)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历史文化内涵粗浅,比较大众化。就旅游纪念品历史文化内涵要一定的深层次的内涵才能打动旅游者,可是大多数唐历史文化旅游纪念品原本带有一定的历史特点,但是体现历史文化含义浅显、涉及到历史文化太大众化,并且在制作时并不细心。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销售商为了谋取暴利,铤而走险地把一些唐朝旅游纪念品质量弄的越来越低劣,不注重形体塑造导致外观上基本丧失了原来的形态,使其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大雁塔广场两边都有卖旅游纪念品店,就这些店里的纪念品并没有把唐朝历史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体现出来,甚至还能看到秦朝仿制的兵马俑。

(3)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或文物简单的仿造,没有创新意识。好的唐代旅游纪念品应该设计前期的创意上吸收和融入大量的历史文化,在工艺制作时严格按照历史记录或者文物外观造型进行,即使使用了新工艺也不能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应该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而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在建设和完善阶段,这样会造成部分好的唐朝旅游纪念品被一些小作坊大量仿制,真正的合法性权益却不能被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极大地影响了市场良好的运作和旅游研发部门,并对好的旅游纪念品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陕西很多的旅游市场规范化差,导致旅游景点地方的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店规模小、少、不全等特点。很多地方也只是沿路边随意摆摊设点就行,再加上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这对唐历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形象大打折扣,其结果是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真正的唐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形象受损。二、就目前的市场作用下,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研究方法

(1)对唐朝宫廷历史文化的历史进一步研究

唐朝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的唐人街,这也正是唐朝历史文化对在世界的作用下的结果。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先后经历过西周、秦、西汉等十三个王朝。就西安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佛教历史文化、古墓等都是唐历史文化研究的对象,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民间的、宫廷的、还有佛教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就目前遗留下来还可以从相关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来研究,也可以从唐朝发展的历史来研究。综合各个特点来看选取宫廷历史文化为对象,可以很好的和特殊地域环境相结合,如法门寺、省历史博物馆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唐朝宫廷历史文化出土最有力的见证,通过研究宫廷历史文化的历史和实物的研究就是对唐朝历史文化的深度的研究,分析找出适合制作唐宫廷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特点,这对唐宫廷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对陕西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研究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积极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开发陕西的旅游纪念品对经济地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从目前市场下的纪念品存在的问题来看,如何改观这些纪念品的雷同化、大众化、低劣化等特点,是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开发前所认识的,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找出合理的、适合市场发展的纪念品,才能从理论上找到设计前的指导作用。

(3)对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创新研究

这里的创新应该是原有唐朝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上的创新,既不同于原有遗留下来的文物简单复制,也不同于简单材料更换后的复制,旅游纪念品的审美表现应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相协调,并最终通过对其造型语言的设计来获得。结合陕西旅游业特点下的传统工艺如:珐琅彩、金银、陶、纸制品等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创新出一系列的、满足不同层次的高、中、底档次、具有纪念意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4)对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纪念品销售环节研究

唐朝历史文化背景下旅游纪念品有着它独特的销售市场,并不像一般的商品具有普遍性销售的特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最终面对的是旅游景点的广大游客,最终把产品开发出来,如果销售配套工作不能跟上,一方面不能及时、准确的反馈产品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对产品开发的延续性、更新换代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旅游性纪念品的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中最具诱惑力,最能激发创造力的艺术。因此在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该及时和市场相联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迎合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需要。

篇10

[关键词] 新疆 高职院校 旅游人才 供需 培养

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已成为持续快速增长最为显著的市场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国,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旅游业已被确立为新疆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急需大量的旅游相关人才,然而同时确有不少旅游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一现象越来越被业界及学界所关注,迫切需要通过解决新疆目前旅游人才培养单位与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矛,实现供需平衡,来促进新疆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旅游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以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已被确立起来。伴随着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顺利召开,新疆步入了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预计到2015年新疆将有765家旅游龙头企业,吸引入境游客达100万人,将创外汇收入6.2亿美元,吸纳国内游客高达5000万人,会有642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旅游收入。如此宏伟的新疆旅游业蓝图,理应给学习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带来无限美好的春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就笔者所在的新疆教育学院来说,其旅游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主要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三个相关专业,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毕业生近600人。但是,近些年来,其旅游专业学生人数出现了严重萎缩的现象(图1)。

由此可见一斑,新疆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和旅游专业人才供应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图2)。如按照2010年的招生计划,即使将旅游专业学生三年的高职学习期作为旅游人才需求的滞后期来考虑,仍然不能实现旅游人才的供需平衡(图3),显示出目前旅游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

二、培养现状分析

新疆旅游人才供不应求,却伴随着旅游高职院校招生难,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矛盾现象。这是值得所有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院校及相关部门深思的问题。

1.培养观念过于滞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旅游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具有丰富的旅游教学经验和创新的实践经历。这不仅仅是因为旅游专业带有极强的实践性,更重要的原因是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从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教师转向旅游学科教学和研究。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强其实践经验。至于如何与企业合作、采取何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锻炼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

2.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对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无论专家提出的校企合作“订单式”还是“工学交替”模式 ,其积极意义都在于通过实习弥补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憾,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因为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学生实习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的一些高星级酒店。由于酒店人员流动率比较高,在学生实习期间,如果有些酒店人手不足,就无法实现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这样不但容易挫伤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能使相当部分学生放弃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从而造成了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这对发展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三、结语

一方面,旅游行业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难。如何培养过硬的旅游人才,使之有效服务于旅游行业,是需要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实业界通力合作来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省略 2010年06月06日

[2] 新疆统计年鉴:乌鲁木齐,2008

[3] 钟扬,覃峰,王雪莲: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反思与交流,2007,4:75-77